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综述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综述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综述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综述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2016-06-03T11:07:10.310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2期作者:甘生俊李艳琼通讯作者

[导读]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Intensive Care Unit)是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迅猛发展,。

甘生俊李艳琼通讯作者

长沙医学院湖南长沙 410219

【摘要】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由于工作压力等原因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若是不能及时解决,长期以往的积压容易导致职业倦怠的发生,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进行工作环境、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及工作热情的调查,筛查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分析不同因素对职业倦怠的综合影响,探讨针对于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这一特殊人群的职业倦怠干预方法。

【关键词】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工作热情

[中图分类号] R7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2-039-01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Intensive Care Unit)是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医院就诊体系方法改革以后而出现的一种集成式新形式的诊疗技术,ICU病房高度集中先进人力资源和科技仪器,ICU病房的工作者由于救治人群疾病往往比较严重,需要更多的责任心、技术能力和时间投入。职业倦怠(JobBurnout)又称为工作倦怠、工作耗竭、焦崩或过劳等,是指个体面临长期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消极反应[1]。美国心理学家费登伯格于1974年首次在心理学角度引入“职业倦怠”的概念,他认为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面临高度工作压力的情况下,由于工作要求较高,自身各方面能力并不能很好贴切工作强度需求,而导致的一种挫败、疲态,进一步发展为热情的衰退。职业倦怠这一名词给常人的印象是,工作压力所导致的不适应心理状态,但是其本质与职业压力完全不同,相比职业压力而言,职业倦怠更在精神和心理层面偏向于一种负面性质的状态,通俗来讲,可以视为心理障碍的一种过渡期表现。

1背景与趋势

1.1 职业倦怠国外研究现状

Pines和Aronson将职业倦怠定义为:职场上的个体由于长期在工作环境中付出感情后,没有得到适当心理回报的一种热情损耗,是身体和心理疲劳的一种严重表现,容易诱发更为严重的心理或情绪障碍。其对个体的影响可具体表现为的职业态度转变,行为消极等[2]。

1.2 职业倦怠国内研究现状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职业倦怠的研究开始在各行业广泛开展,但是其早期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政府有关的公职人员。这一时间段,国内学者们对职业倦怠的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主要从职业倦怠的产生原因、发展过程和心理表现对其进行综合探讨,这些观点互为补充,引导了我们对于该研究的进一步了解。

进入2000年以后,职业倦怠在研究范围、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得到了扩展和深化,职业倦怠的实证研究逐渐涉及到更多的职业领域,相关文献资料积累开始丰富。

1.3 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现象

近30年来,受各部门提高工作效率的具体需求,职业倦怠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首先,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增加了大量技术岗位,岗位的职业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就医院内部的工作环境来讲,工作节奏较快,气氛较为压抑和紧张,护士岗位特征决定了其要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据国内相关研究提供的一份数据,20%的护理人员存在职业倦怠,接近一半的人有工作热情耗竭、工作态度平淡等表现,可见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医院护理人员流行的心理性困扰问题,而且该种情绪极容易在小范围快速、严重发展[3]。

1.4 职业倦怠的危害

职业倦怠会产生一系列身体和心理的综合问题,身体的耗费容易直接导致疾病的产生,心理的刺激或淡漠容易引发行为举止的变动。有相关研究直接表明,职业倦怠会给医院长期工作的护士带来生理上的影响,表现在生化指标等方面。在工作层面上,持续的职业倦怠会损害特殊护理岗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长期以往会加重人才损失,不堪忍受的护士将选择跳槽方式脱离原有状态,医院岗位设置来讲,护理人员是需求量最多的人群,所以职业倦怠将直接影响医院的正常运作。增强职业幸福感能影响医院医护队伍的稳定性和医院的长期发展。

2 主要方法和工具

2.1 职业倦怠的测量及工具

职业倦怠的测量是指对个体倦怠程度的定性判断与定量评价,是单位对职业倦怠人群进行集中干预的前提。由于职业倦怠为一种个体感知为主要量度的指标,具体衡量其严重程度大小不能依靠人工判断,最常用的度量方法和其他很多研究类似,即使用量表进行具体测量,依据其得分的高低来评价其严重程度。据此,不同的学者提出一系列用于判断个体倦怠程度的主观指标,如外国学者以个体持续的抱怨、眩晕等主体症状供述,以及抑郁的情绪障碍来判定个体倦怠的程度。根据此类思想而设计出了一套评价模型。

(1)MBI量表(MaslachBurnoutInventory):MBI量表是Maslach在研究“职业倦怠三维度结构”理论过程中根据实际应用编制而成,用于测量就职人员在不同方面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

(2)cM-BI量表(ChineseMaslachBurnoutInventory):李永鑫借鉴MBI职业倦怠量表而编制的cM-BI问卷考虑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职业倦怠特征,也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在以往的研究中,已有大量学者运用相关的职业倦怠测量量表,通过实证方法了解我国企业员工目前的职业倦怠状况。

(3)BM量表(BurnoutMeasure):梅敏君在《倦怠问卷(BM)的结构研究》中指出,BM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保持在0.8以上,区分效度和聚合效度在0.762-0.259之间,高效的满足了其测量要求,能较好的评测调查对象的工作倦怠情绪[4]。

4 小结

根据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职业倦怠研究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剖析,进行职业倦怠领域的未来研究具有广泛意义。越来越多的职业域从业人员都受到职业倦怠的困扰,学术调查的实证调查能了解各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具体影响,为后继的干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职业倦怠研究的落脚点是解决个体的职业倦怠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多种职业倦怠干预策略已经被陆续提出。未来的研究将在进一步了解职业倦怠作

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实用.docx

护士职业倦怠量表 1=完全不同意 2=不同意 3 比较同意 4=完全同意 请在题项后面合适的序号上打钩。 1.我认为我难以同时完成这么多的工作。12 3 4 2.由于人手不足,我感到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1 234 3.病人很孤单,没有亲属前来探望,我心里很难受。123 4 4.看到前来探望病人的亲属时,我也很受影响。 1 234 5.上级对我工作的指导不明确。 1 2 34 6.由于病人病情严重,我的工作量太大了。 1 2 34 7.我的工作任务不明确。 1 2 3 4 8.上级的命令缺乏系统化。 1 2 3 4 9.看到我护理的病人死亡,我很受打击。12 3 4 10.医生不协助我们,担心有碍他们的主导地位。1 2 3 4 11.医生和我说话的口气过于权威。1234 12.我要照顾的病人太多了。 1 2 3 4 13.医生犯了错误却让我们去承担。1234 14.年轻病人的死亡让我很受打击。1234 15.病人及其家属不管发生什么事都来责备我们。1 2 3 4 16.我想我对病人正在慢慢变得冷漠。 1 2 3 4 17.当病人情况没有改善,我往往快速护理完病人后就避免和他们接触。 1 2 3 4 18.工作中,我经常心力交瘁。 1 23 4 19.我尽量避免与病人家属接触,不愿意与他们有亲密的交流。 1 2 3 4 20.我对工作己感到精疲力竭。 1 23 4 21.医院里每天工作对我来说都是负担。1234 22.我感到工作没有意义。 1 2 34 23.我感到我的自尊己经降到很低。1234 24.我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1 2 34 25.我很满意自己的日常工作,并想为之贡献毕生的精力。 1 2 3 4 26.我认为我的工作对社会很有价值,竭尽全力对我很重要。 1 2 3 4 27.我通常认为现在的努力能改变未来的情况。 1 2 3 4 28.虽然我竭尽全力,但是没有任何收获。 1 2 3 4 29.可能的话,我会选择一个全新的工作。 1 2 3 4 30.我没有尽力工作,,为无论我是否尽力,结果都是一样的。 1 2 3 4 31.可能的话,我想在日常工作中有新的尝试。 1 2 3 4 32.护理工作中的创新思维吸引我。1234 33.大部分时候都不值得我全力以赴,因为无论我怎么做,事情都不会有更好的结果。 1 2 3 4 34 虽然我工作优秀,但是不能实现目标。 1 2 3 4 35.我喜欢在工作中寻求新的挑战。 1 2 34 36.发生问题时,我会保持镇定,努力去改善现状。 1 2 3 4 37.出了问题,我只对责任人表示愤怒。 1 2 3 4 38.在困难面前,有时我会作出错误的决定。1234 39.遇到困难时,我会找人倾诉,寻求帮助。1234 40.我往往把困难放在一边,而去关注事情的发展方向。1 2 3 4

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Nursing Science 护理学, 2019, 8(2), 168-173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9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1a745222.html,/journal/ns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1a745222.html,/10.12677/ns.2019.82032 Analysis on the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ccupational Burnout of Nurses Shuting Li, Pingping An, Menghan Li, Xue Ma, Yuying Ma, Xiuling Yang* Nursing College of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Received: Apr. 3rd, 2019; accepted: Apr. 17th, 2019; published: Apr. 26th, 2019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job burnout of nurses, for finding ways to help nurses to reduce job burnout, and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stabilizing nursing team. Methods: A total of 1189 nurses in Qingdao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Chinese nurse burnout scale and the Chinese nurse job stressor scale. SPSS17.0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Burnout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job stressors: Common source of pressure in working environment was highly related to burnout total scores (r = 0.796, P < 0.01); the problem of workload and time distribution (r = 0.610, P < 0.01), and management and interpersonal issues (r = 0.622, P < 0.01) were moderately related to burnout total scores. In addition, number of night shifts and high title are the risk factors for job burnout; night shift number (β = 1.367, P = 0.000), job title (β= 1.318, P = 0.001) and work area in adult nursing (β= 1.539, P = 0.012) also influenced nurses' job burnout. Conclusion: Nurses’ burnout is related to stressors, so that we should streng-then social support, improve the ratio of nurses’ beds, reduce their work intensity, arrange rea-sonable shifts, reform night shift scheduling system, and carry out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for nurses, to reduce the level of burnout of nurses. Keywords Nurses, Job Burnout, Stressors 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淑婷,安萍萍,李孟菡,马雪,马玉莹,杨秀玲* 青岛大学护理学院,山东青岛 收稿日期:2019年4月3日;录用日期:2019年4月17日;发布日期:2019年4月26日 *通讯作者。

ICU危重病人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护理园地 中国医疗前沿 2012年9月 第7卷 第18期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Sep.2012, Vol.7 No.18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发生的溃烂和坏死。压疮的发生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延长了疾病康复时间,严重者甚至引起继发性感染、败血症等,进而危及患者生命[1]。压疮在重症监护房发生率较高,有报道称国外ICU 发生率在41%左右,是普通病房的2-3倍[2],因此,加强ICU 病房患者的皮肤护理,预防和减少压疮的发生是ICU 护理人员工作的一个重点。2011年1月-2011年12月间,我们应用改进方法护理了143例ICU 高危压疮患者,同时回顾分析了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间的125例高危压疮患者病历资料作为对照,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共143例,男82例,女61例,年龄25-82岁。根据Braden 量表对入选患者压疮危险进行评分,评分内容分为7项:意识状态、营养状态、缺氧情况、皮肤状态、肢体运动、二便、摩擦力和剪切力。每一项由低到高为1-4分,总分值为28分,分值越小,提示压疮发生的危险越高。高风险组≤l8分;中风险组19-24分;低风险组≥25分。据此143例患者分组情况为:高风险组101例(70.6%),中风险组36例(25.2%),低风险组6例(4.2%)。对于该组患者,我们在总结以往护理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了护理方法,对各组压疮发生率进行统计,同时,选取去年同期1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评估压疮发生率变化。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构成比以及平均住院天数、风险评估分组等均无统计学差异。1.2 护理方法 1.2.1 政策保障:①科室成立监察管理小组,建立责任护士-组长-护士长三级监控体系。患者入科,责任护士负责根据Braden 量表对患者压疮危险进行评估,填写评估表和压疮风险护理单,并根据评估风险分组制定护理措施,上报当班组长;组长提出意见后指导责任护士按方案护理;护士长于每天早晨交班时检查护理情况并指出问题,提出改正意见,并要求入院后每24-48h 进行一次再评估;严格执行床旁交接班制度,要求交班责任护士详细填写当天护理情况并注意事项,告知接班责任护士,以保障护理的连续性;科室每月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压疮危险评估方法,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提高护理人员预防压疮的意识和水平,不断改进质量[3]。1.2.2 皮肤护理:皮肤护理的重点在于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ICU 重症患者常常卧床时间较长,出汗、引流、创伤分泌物、大小便失禁以及引流液污染等因素,往往造成患者皮肤污染,潮湿, ICU危重病人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王玉敏 倪翠琴 【摘要】 目的 探讨ICU 危重患者压疮生成的有效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143例ICU 危重患者,采取改进方法(包括皮肤护理、减压护理和营养支持治疗等)进行护理,并选取2010年同期收治的1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结果 改进护理方法后,压疮的总发生率由19.2%降低至7.7%,高风险组压疮发生率由13.6%下降至6.3%。结论 运用综合的护理方法,加强每个环节的管理,能够有效减少压疮的发生率。【关键词】 ICU ;压疮;护理 doi:10.3969/j.issn.1673-5552.2012.18.0053【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552(2012)18-0076-01 极易形成压疮。因此,针对皮肤护理,我们要求护理人员做到:① 每日为患者更换床单、病号服、被褥等,保持卧具干净干燥;②24-48h 为患者常规清洁皮肤一次,尤其注意腋窝、腹股沟、颌下等易出汗的部位,以及肘部、足跟等身体骨头粗隆突出、易受压处。及时清除黏在皮肤上的污物、汗液等,可使用滑石粉或爽身粉使皮肤保持清洁,并可在受压皮肤处及容易发生压疮的皮肤区域 喷赛肤润或贴透明敷贴[4], 可用指腹轻柔地局部按摩(皮肤破溃处禁止按摩)。赛肤润含有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等,能够在皮肤局部形成脂质保护膜,缓冲摩擦力,限制水分流失[5],进而减少压疮的发生;③注重肛门的护理,在患者每次排便后应先用干纸巾擦拭,然后用湿巾清洗皮肤,最后使用炉甘石洗剂等外涂肛周,以减轻肛周潮红、糜烂;对于腹泻者,应及时通知医师用药,以减少排便次数。1.2.3 减压护理:有报道称,压力是引起压疮的一个重要原因,皮肤受压9.33kPa 超过2h、即可引起不可逆的组织损害[6]。因此,我院根据患者身体状况(极度消瘦、皮肤弹性差、截瘫等),给予使用气垫床、水垫床和海绵垫等分散身体压力。对于截瘫的急性期患者,因气垫床能够降低皮肤与床垫间的剪切力,推荐使用;水垫床内充流动的液体,有利于减轻局部压力,并可降低温度,可于夏季使用。另一方面,加强翻身拍背也能够分散压力,一般要求每2h 为患者翻身1次,左右30°侧卧位交替进行,用软枕或者高弹力海绵垫支撑,以分散骨突部位压力[7]。需注意翻身前后要妥善处理各种管道,如心电监护导线、引流管、静脉置管等,避免牵拉及受压、扭曲。 1.2.4 营养支持治疗:加强营养是ICU 治疗的一个要素,不仅可以减少压疮的发生,还有利于患者原发疾病的改善。由于ICU 危重患者多数不能自主进食,需依靠肠道内或者静脉营养维持营养物质摄入,加之患者高代谢状态,易引起负氮平衡,蛋白质合成不足。患者皮下组织变薄,骨突部位更加明显;低蛋白血症,皮肤容易受损且愈合较慢;全身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故需给予有力的营养支持。我科针对入科患者,在24-48h 由营养师根据患者情况计算营养所需,并制定营养支持方案,据此鼻饲给予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矿物质、易消化的饮食,必要时辅以静脉输注白蛋白、输血等,改善患者全身营养,降低压疮发生率。2 结果 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情况见表1。改进护理方法后,压疮的总发生率由19.2%降至7.7%,高风险组压疮发生率由13.6%降至6.3%。可见改进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压疮的发生。3 讨论 作者单位:456750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人民医院ICU 科作者简介:王玉敏(1975-),女,本科学历,主管护师。

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措施

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措施 职业倦怠是在从事连续、紧张、大量的工作而又无法获得预期目标时产生的一种对工作的厌恶和冷淡,对服务对象的退缩和不负责任及由此所导致的身心耗竭状态[1-2]。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患者需求的提升及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护理行业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护士群体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她们不仅面临工作、学习的压力,同时面临来至婚姻,家庭,孩子等多重挑战。据大量文献报道,目前我国护士职业压力问题尤为突出,工作高度倦怠者最高占59.1%[3],这一严重现象,不仅损害了护士的身心健康,降低了工作、生活质量,进而导致人才流失,阻碍了优质护理进程,更加阻碍了医院内涵发展建设的步伐。这一严重现象应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干预,提前预防,为护士的身心健康,保障患者就医安全,进一步提高优质护理,进而为提升医院内涵做出实际举措。就目前一线护士所面临的职业倦怠提出具体的干预措施,为管理者提供参考。 标签:职业倦怠;护士;干预 护士职业倦怠受多种因数影响,包括内外因数,内因是指护士自己的心理承受力,自身素质,人生观及世界观的成熟度。外因主要是指来至社会及医院层面的支持,具体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自我价值及自我尊严的体现。所以及早预防干预是有效防止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及恶性转化的关键,现将具体干预措施探讨如下。 1干预措施 1.1社会政府支持我国护士面临人力资源短缺,工作负荷过重,技术操作较为复杂,劳动强度较高,精神负担较重,日常工作常涉及复杂的生命伦理问题,加之生活不规律,社会地位、经济收入较低等现状与职业倦怠关系紧密,需要社会、政府、行业倾注更多关注、支持、理解。特别是政府应切实实行公平、公正、公开,民主进行决策,用舆论正确引导社会尊重护士,使得护士有一个良好的职业心态与职业环境,从而提高护士职业信心与职业成就感,从而提升工作效率、生活质量,预防职业倦怠的发生。 1.2院级干预院管理层特别是护理部是护士群体管理的核心要素,医院本身的文化、价值观、理念、目标、信念、对护士的尊重、工作认可等对护士的职业倦怠起着直接的影响。国外认为管理层越支持护理工作,组织授予护士的权力越大,个体的自主决策性越强,倦怠水平就越低[4]。那么医院护理部管理层要高度重视护士的心理需求和利益需求,创造有利于提高护士对自身职业认可的内外环境[5],一切以人为本,根据国情及社会发展酌情提高护士福利待遇及再学习培训的福利。 1.3科级干预科护士长、科主任是科级管理的关键要素,对待一线护士要公平公正、提供适合个人发展的职业规划、外出深造学习的机会、提高福利待遇、

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分析与对策

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分析与对策 关键词:职业倦怠护士心理学职业倦怠是人们在紧张和繁忙的工作之中由于受环境、情感等内外因素影响而出现的一种身心不适、心理衰竭、情感封闭和亚健康状态[1]。职业倦怠表现:对职业前景茫然,缺乏工作热情和动力易产生疲劳、厌倦、焦急、烦燥,情绪低落、精神不振、心理缺乏。目前,受医疗大环境的影响,医患矛盾突出,护理人员长期工作在充满“应激源”的环境中,极易导致职业性倦怠。护士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护士自身的健康,而且影响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队伍的稳定,所以不论护士还是管理者都应重视职业性倦怠的预防。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2009年3月-2009年12月对在院护士调查问卷216 份,均为女性,本科15 人,大专123 人,中专78 人,工作年限3年以下42人,2-5年96人,6-10年48人,11年以上90人。 1.2 采用心理咨询公司设计的职业倦怠测试问卷并根据工作匹配理论对试卷进行修改,设计了护士职业倦怠心理测试题,涉及与工作匹配的工作负荷、控制感、社交、报酬、公平、价值观等。根据所得分值进行评定,20 分以下无职业倦怠症状,20 分-40 分出现职业倦怠前期症状,40 分以上有职业倦怠症状。 2 结果 出现职业倦怠19人,出现职业倦怠前期症状126 人,无职业倦怠61 人

3 护理人员出现职业倦怠原因分析: 3.1 外部环境因素 3.1.1 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疾病护理,而是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现代护理工作是一项风险大、责任重、要求高的助人专业。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规范的专业技术,还需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丰富的人文知识,健康的心理状态和一颗理解他人的心,要求护士的基础素质和专业水平必须有一个质的飞跃。在新的护理模式中,护士被赋予多元化的角色,除执行医嘱、做好常规护理外,还承担着教育者、心理辅导员、社会工作者及收费解释员等多种类工作,工作内容大大增加,容易产生疲劳感。 3.1.2 疾病的复杂性疾病变化多端,随时随地都有新的变化,要认真观察、详细记录、不容忽视。比如慢性病人具有病程长、见效慢、易反复的特点,有的病人虽然经长时间的精心护理,但由于病情反复,极大地挫伤了护理人员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情感反应激烈,心理能量消耗大[2]。在医院护士接触病人机会最多,需频繁面对病人生死等极端痛苦场面,较多接受了强烈的紧张感及死亡的刺激,易产生悲哀、负疚、无助等挫折反应,情感反映较强烈,心理能量被过多消耗,并在思想上滞留一种“生死无常”的悲观消极情绪,伤害了“实施人道的天使”的自尊心、自豪感。 此外,不同科室间护士的压力感明显不同,其中外科系统护士的压力感较内科系统护士偏高;内科系统中,急诊科护士压力感偏高, 这与不同科室间的工作性质有很大的关系[3]。外科ICU 和急诊科护士接收的病人病情急且重,病情变化快,这不仅要求护士有娴熟的技能,丰富的专业知

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李 红 【摘 要】@@ "职业倦怠症"(occupation ennui,OE)又称"职业精疲力竭症"(job burnout),作为1个专门术语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科学文献中首次出现[1].2001年的一项调查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和苏格兰5个国家的医院展开[2],有4个国家40%的护士对目前工作不满意.骆宏等报道[3~6],国内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发生率在55.1%~59.1%0[3~5],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率高达 58.9%,ICU、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高达75.5%,职业倦怠程度最高[6]. 【期刊名称】天津护理 【年(卷),期】2010(018)002 【总页数】3 【关键词】关键词 护士;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症”(occupation ennui,OE)又称“职业精疲力竭症”(job burnout),作为1个专门术语于 20世纪70年代初在科学文献中首次出现〔1〕。2001年的一项调查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和苏格兰5个国家的医院展开〔2〕,有4个国家40%的护士对目前工作不满意。骆宏等报道〔3~6〕,国内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发生率在55.1%~59.1%〔3~5〕,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率高达58.9%,ICU、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高达 75.5%,职业倦怠程度最高〔6〕 。 1 职业倦怠的概念 国外对OE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初研究者采用访谈、个案研究、现场观察等手段来描述并澄清OE的基本现象。在研究初期把在工作中情绪低落、精力耗竭、没有工作目标和责任感的现象,命名为OE,并重点阐述了OE的症状和心理健康问题。2005年 Hyrkas〔7〕的系列研究提出工作倦怠是一种情绪衰竭、去人格化以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情绪衰竭反映了工作倦怠感的压力维度,描述了个体感到自己有效的身心资源过度透支,表现出没有精力、过度疲劳等现象;去人格化反映了工作倦怠感的人际交往维度,描述了个体以一种负性的、冷漠的或是极端逃避的态度去面对服务对象或工作,表现出易怒、消极、缺乏情感投入等现象;个人成就感低落反映了工作倦怠感的自我评价维度,描述了个体感到无能、工作没有成效,表现出士气低下、缺乏成就感等现象。 2 测量工具 Schaufei等编制了Maslach工作倦怠问卷,共有3个版本:M BI-Human Service Survey(MBI-SS)、MBI-Educators Survey(M BI-ES)以及 MBI-General Survey(MBIGS),其中,MBI-GS包括 3个子量表:衰竭(Ex)、工作怠慢(Cy)及专业效能感(PE),6个项目都从0到6的7点频率评定量表打分。Ex和Cy得分高,PE得分低,被认为是典型的工作倦怠。MBI和MBI-GS在多个职业,包括护理领域使用都被

ICU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ICU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摘要】 重症监护患者常有血液循环障碍,体位姿势固定,全身营养不良、贫血、水肿,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加上意识不清、焦虑、精神失常、多汗、大小便失禁以及局部皮肤的摩擦和剪切力作用等方面很容易发生压疮。据统计,在ICU 诊治的病人中,并发压疮的发病率最低约4%,最高可达51% ,本症除了增加病人痛苦,延迟治愈时间,严重者还可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及危及生命,因此,预防压疮是ICU 诊治护理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重症监护;压疮;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17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138-02 1定义压疮是指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或复合有剪切力或/ 和摩擦力作用而发生在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损伤[1]。 2临床资料 2008 年10 月―― 2009 年10 月,诊治的54 例患者中男性36 例,女性18 例,年龄14 岁至82岁,平均46 岁,平均住院 11.5天,其中并发意识障碍6例,失语偏瘫9 例,其它39 例,无

护理并发症。 3预防压疮的措施 3.1床垫和气垫床的应用。保持患者全身皮肤舒展,减少剪切力和摩擦力。患者长期卧床,要求翻开垫子时,骶尾骨下的床垫厚度应大于4cm,如小于1cm应及时更换,床面表面绷紧时,肌肉和床垫摩擦,可增加剪切力,造成皮肤损伤 [2]。 3.2建立压疮监测记录,建立床头翻身卡。翻身前后对压疮好发部位的皮肤,认真检查并记录,对于病情允许能自行翻身的患者,鼓励和协助患者经常更换卧位,对不能移动的患者应帮助患者倾斜30 度体位,并用枕头支撑,一般按 左——平——右——平来更换交替,最少每两小时一次,如有瘫痪肢体则按2:2:1.5 的翻身法,即瘫痪侧肢卧1.5小时。平卧时床头抬高不超过30度,长期坐姿的患者应15分钟做一次重量转移或抬臀减压的动作。特别提出的是传统的预防方法“勤按摩” ,在20 世纪80 年代已被淘汰[ 3].实验研究发现,对骨突出部位进行按摩,不但不能增加局部血液循环,而且会升高局部温度,增加氧耗,从而加强缺血、缺氧,因而不利于压疮。 3.3保护皮肤避免潮湿刺激,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清洁皮 肤,水温以35-40 度为佳,擦洗时用力不要过大,出汗多或 容易潮湿的部位应增加清洁次数,清洁后不能拍爽身粉等粉 剂,因为粉剂容易堵塞毛孔。有伤口渗出液及时更换敷料,

护士职业倦怠的产生及自我调节

护士职业倦怠的产生及自我调节 发表时间:2014-06-10T11:21:10.4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期供稿作者:高滨 [导读] 职业倦怠有其特殊的高发人群,主要是助人工作者、高压力人群以及自我评价底者。 高滨 (中国医大一院附属鞍山医院 114011) 【关键词】职业倦怠自我调节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2-0192-01 职业倦怠也可称‘职业枯竭’或‘心理枯竭’。它是一种在工作中的重压之下身心俱疲的状态,是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从而使整个人处于一种身心耗竭的状态[1]。职业倦怠发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工作量超负荷或负荷不足、无法提供个人所需的酬赏,竞争太过激烈、人际关系复杂都会导致职业倦怠。所以,工作环境是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 职业倦怠有其特殊的高发人群,主要是助人工作者、高压力人群以及自我评价底者,具体的则显示在警察、教师、医务人员、保险代理、高科技人员、新闻工作者等人群中。 1.护士职业倦怠的产生原因 1.1 工作超负荷,使热情丧失 护士在每天工作中重复穿处置,重复发药,宣教,加上护理人员短缺,医院护士长期超负荷运转,倒班的工作使护士生活无规律,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及先进技术的临床应用,客观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对待工作的热情丧失。 1.2 人格特征因素 人格因素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不同的个体对待压力的有不同的反映,情绪不稳的护士在工作中往往产生焦虑、紧张,担心差错事故的发生,遇到应激事件,如突发病情变化,患者家属的不理解等原因常常出现不理智的行为,或者情绪激动等。对待工作冷漠,对待患者缺乏同情心,和同事关系相处不和谐,易在工作中产生无力感,个人成就感也低,就易产生工作倦怠[2]。 1.3 工作的高风险因素 医疗纠纷日益增加,工作环境无安全感,处置中存在风险(针刺伤、接触化疗药物、传染病人多等)而相应的保护措施不健全,使护士的工作存在恐惧、担忧,病人的病情变化快,需要护士有很强的应对能力,随时根据变化给予相应的处理,长此下去,护士的心里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工作热情下降。 1.4 护理工作低回报 我们国内的护理工作地位低,每日护士从事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而社会只看到医生的治疗技术,而对护士的工作和贡献认可较少,缺乏应有的回报与尊重。医院对护士的要求较高,只知道提高护理质量,待遇却没有相应的提高,医护收入差别较大,护士自身的价值没有体现,也是产生倦怠的主要原因。 2.自我调节 2.1 合理排班,避免超负荷工作 护士长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合理分配人员,体谅工作的繁复性和不规则性,明确各班职责,避免超负荷工作,并且尽量为护士提供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与护士勤沟通,解决工作及生活中的疑难问题,减轻工作压力。 2.2 培养良好的心里素质,改善人际关系 作为护士,应学会自我调节,能够接受本工作的特殊性质,积极面对压力,正确认识自我,加强自我修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的业余爱好,充分的休息,规律的运动可以使精神放松,缓解工作压力。与同事友好相处,必要时向同事和周围朋友寻求帮助。 2.3 管理者的支持 管理者要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对待工作的风险给予合理的保护措施,健全应对制度,减少职业损害。对护士的工作和劳动给予认可和积极评价,更多接纳护士对工作流程和护理程序的意见,提升个人成就感。提高护士待遇,注重报酬的合理性,公平性,并且提供进修,晋升机会。 2.4 加强社会理解,寻求社会支持 增加宣传,争取最大限度的社会支持与回报,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对缓解压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应消除医尊护卑的观念,尊重护士,理解护士,爱护护士,给予护士积极的支持,从而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消除护士的职业倦怠感。 参考文献 [1] 孙红《职业倦怠》2009年9月人民卫生出版社 [2]骆红,叶志弘,冯莺,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领域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0(1);12-14

ICU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ICU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清理呼吸道低效或无效与患者昏迷,无法自主咳嗽排痰有关 护理措施 ?1、设专人护理。 ?2、对有人工气道者,及时湿化气道吸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3、每2小时翻身排背一次,鼓励清醒病人正确咳嗽排痰并刺激其咳嗽排痰. ?4、保持室内空气适宜,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在50﹪-70﹪,每天开窗通风 1-2次,每次15-30分钟。 ?5、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血氧及病人是否有呼吸困难、紫绀加重、烦躁不安等呼吸道 阻塞的情况发生。 ?6、正确留取痰标本,观察痰液的量、性质、颜色和气味,并记录。 ?7、非禁食的病人每日水摄入量在2000以上。 ?8、听诊双侧呼吸音及痰鸣音,观察每班咳痰情况,必要时行雾化吸入。 ?9、保持静脉通道畅,并备齐抢救物品和药品。 中枢性高热与丘脑下部、脑干等损害或病变,导致中枢性体温调节失常 ?护理措施 ?1监测病人体温,每4小时一次 ?2高热者,物理降温,包括醇浴、冰敷、冰毯等,降温30分钟后复测体温并记录。 ? 3 体温下降时出汗较多,要勤换床单、衣裤,保持皮肤清洁。 ? 4 高热时要嘱病人多饮水,或遵医嘱静脉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 5 遵医嘱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并观察其疗效和副作用。 ? 6 注意观察病人口腔粘膜及全身情况,及时给予病人预防口腔炎、感冒和褥疮的知 识指导。加强基础护理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与被动卧位有关 ?护理措施: ?1、根据患者皮肤状况,及时翻身拍背,给予骨隆突处按摩,用软枕垫足踝部、臀部 等,翻身时避免拖、拉、拽等动作,防止皮肤擦伤。 ?2、穿棉质衣服,保持全身皮肤清洁干燥,每日温水擦身2次以上,勤换衣裤。 ?3、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潮湿及有污渍时及时更换。 ?4、及时修剪指甲,以免抓破皮肤 ?5、适当使用压束带,以免抓破皮肤。 ?6、加强饮食护理,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 气体交换受损与痰过多过粘稠,咳嗽无力,惧怕疼痛有关 ?护理措施 ?1给于病人舒适的体位,如抬高床头、半卧位等,鼓励清醒患者咳嗽排痰,保持呼 吸道通畅。

护士职业倦怠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护士职业倦怠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1-06-10T14:44:25.9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3期供稿作者:卿利敏﹡席明霞李丹张颖杰黄冬枚[导读] 从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和干预措施方面对护士职业倦怠进行了综述。 卿利敏﹡席明霞李丹张颖杰黄冬枚 (南华大学护理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3-0092-02 【摘要】从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和干预措施方面对护士职业倦怠进行了综述,为管理者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和今后的护士职业倦怠实证性研究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Relative Factors and Intervention of Nurse Job Burn-out Qing Li-min,Xi Ming-xia, Li Dan, Zhang Ying-jie, Huang Dong-mei (Central Hospital of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Hunan 410004 China) 【Abstract】 It summarized the nurse’s job burnout in aspects of the conferences and interven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and basis to the following intervention and prevention planning in hospital. 【Key words】 Nurse; Job-burnout; Research progress 职业倦怠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对长期的工作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候群,这一概念最早用于形容长期药物滥用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比如情绪耗竭、动机丧失等[1]。国内关于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较早出现在医学的相关刊物上,近年来逐渐成为热点研究。护理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压力情境,护士要面对的是个体差异越来越大的患者,复杂度越来越强的临床护理任务,患者家属的过度要求,社会的过高期望,久而久之,这些都会损耗护士的工作士气与热情,导致护士职业倦怠产生。本文就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和干预措施进行阐述,为医院管理者预防和干预措施护士职业倦怠实证性研究提供参考性建议。 1 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 护士职业倦怠是指护士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护士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2]。具有情感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 EE)、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 or dehumanization, DP)和低成就感(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AP)三个维度:情感衰竭(EE)指护士在工作中个人无法很好地处理周围的问题与需求,而感到精疲力竭,丧失工作的情绪资源;人格解体(DP)指护士在与患者互动的工作过程中,护士以不带感情与冷漠的方式和态度来回应;低成就感(AP)指护士在完成工作或与同事合作时表现的以及工作意义上的低成就感[3]。国内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护士职业倦怠和很多因素存在相关性,现从以下方面来进行阐述: 1.1 护龄与职业倦怠 孙雅博,王金玲,张建梅[4]等的研究表明,轻度工作倦怠以1~5年护龄组护士居多,中度倦怠以11~15年、16~20年护龄组护士居多,高度倦怠以6~10年护龄组护士居多。 1.2 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 肖永辉,陶舜梅,莫凌婷[5]对全县86名在职儿科护士进行调查和分析,显示儿科护士情感耗竭及低个人成就感呈高度倦怠、去人格化呈中度倦怠,其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患者护理、护理专业及工作、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文化程度和职称也是影响压力及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密切相关。 1.3 自我效能与职业倦怠 尚少梅,张磊,金晓燕[6]等通过探讨自我效能感与工作倦怠感之间的关系,得出ICU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的倦怠感较高,62.7%的ICU护士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在2~3分,呈中等水平。自我效能感得分与情绪倦怠感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231,P<0.01),自我效能感得分与个人成就感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424,P<0.01)。说明在情绪倦怠感和个人成就感两因子中,自我效能感越高的个体,工作倦怠感越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越高, 情绪倦怠感越低。 1.4 自尊、健康和离职意向与职业倦怠 李永鑫,李艺敏[7]利用工作倦怠问卷、自尊问卷、一般健康问卷和离职意向问卷对175名护士进行测评,该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倦怠的3个因素对于个体的自尊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自尊部分中介耗竭和人格解体对健康的影响(P<0.01),并能完全中介成就感降低对健康的影响(P<0.01);自尊部分中介耗竭对离职意向的影响(P<0.01),并能完全中介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对离职意向的影响(P<0.01) 1.5 情绪劳动与职业倦怠 骆宏,孙庆龄[8]研究提示,护士情绪工作能力的3个因子:表层扮演、深层扮演及情绪表达要求与职业倦怠的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3个因子均显著相关,且前者对后者有预测作用。表层扮演(回归系数为正数)和深层扮演(回归系数为负数),提示情感耗竭的产生受到表层扮演的影响,而深层扮演能够缓解情感耗竭的产生。有学者指出,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的关系:表面行为和耗竭、人格解体均呈正相关;深度行为、表达积极情绪分别均与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呈负相关;隐藏消极情绪与工作倦怠各维度的相关均不显著[9]。 1.6 工作领域心理社会因素与职业倦怠 骆宏,叶志弘,冯莺[10]调查显示,护士职业紧张感(48.7%)、负荷感(55.1%)较高,职业倦怠各因子与工作领域社会心理因素均显著相关(r=0.122~0.491)。回归分析提示,工作负荷、工作控制感以及角色冲突是3个主要的预测因素。 1.7 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 赵丽俊,许冬梅,赵志耘[11]的研究显示,倾向于选择“解决问题”和“求助”这两种成熟应对方式,情绪枯竭、去人格化的程度较低,个人成就感的程度较高。而倾向于选择自责、幻想、退避不成熟和合理化的混合型的应对方式,情绪枯竭和去人格化的程度较高;且自责应对方式会导致个人成就感较低。 1.8 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 有些研究发现较高的倦怠水平与较低的工作满意度有关[12],有些研究认为工作满意度低的员工倦怠程度更高[13]。

护士职业倦怠原因及应对策略

护士职业倦怠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蔡 丽,何 芳,邹 筠 摘要:从护理工作的性质及社会因素、护士的人格特征方面分析护士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提出对策,包括减轻工作负荷、培养护士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及健康的心理人格、管理者及社会的支持等。 关键词:职业倦怠;社会地位;人格特征;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32.055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11B-3051-02 职业倦怠又称工作耗竭、职业枯竭,是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1]。职业倦怠是个体由于长期处于工作压力状态下而出现的一种身心消耗过度、精力衰竭的综合症状,包含情感枯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丧失3个维度[2]。随着护理工作强度的不断增加,使人们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而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理工作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病人维权意识的提高使护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护士无疑是职业倦怠的易感、高发人群。有研究表明,部分地区护士职业倦怠检出率已达64.4%[3]。职业倦怠直接影响护理人才队伍的稳定,不利于建立健康和谐的护患关系,加大了护理人才未来需求与现实短缺的冲突,影响当前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更是日后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隐忧。为此,现将护士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应对策略总结如下。 1 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 1.1 护理工作的高负荷和高责任 近年来,全国各大医院床位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增,但与此同时护理人力资源却处于十分紧缺的状态。目前全国约有130万护士,与发达国家每千人口护士数比较,国内护士明显紧缺[4]。医院为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减少人员开支,最先考虑的是尽可能少用护士。但同时整体护理开展,新仪器、新设备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导致护理工作量急剧上升,医院护士的严重缺编使大多数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护理工作的轮班、随机加班抢救等工作使护士的生物钟被打乱,给他们的家庭生活造成影响。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人们愈发注重自己的健康和权益保护,护士工作常常因为要应对各种医疗纠纷,首当其冲地要承受更多的精神压力。压抑自身的感受、作出精神妥协,他们的身心始终长期处于应激与疲惫状态。刘兆娥等[5]的调查显示,济南地区护士中有高度工作情绪疲惫感的人达到49.5%。 1.2 护理工作的社会因素 朱乐凤等[6]调查显示,工作目的出于热爱护理专业的仅占21.51%,说明护士的职业认同较低,缺乏积极的职业态度。护士个人价值的内心期望与现实住往存在冲突,社会对护理工作支持不够导致护士的社会地位低,医院政策维护护士利益少,而一味要求提高护理质量。护士继续深造机会和晋升机会少,成就感低。因此,护士容易产生消极的工作取向,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1.3 护士的人格特征 护士职业倦怠与个人的人格特征密切相关,外向性格的护士个人成就感较高,能应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敢于面对挑战;内向型性格的护士在工作中多表现为焦虑、低自尊、倔强,遇到重大事件常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倔强的护士比较偏执,缺乏同情心,具有攻击性,去个性化程度高[7];低自尊水平的护士人际关系欠佳,容易在实际工作中处理不好客观外界环境因素与主观内在因素,致使其面对工作压力时不能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久而久之可引发职业倦怠。 2 对策 2.1 减轻工作负荷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解决管理中的不合理现象。目前因护士严重缺编而导致的工作倦怠感已引起了护理学会和相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些发达国家对护士缺编问题已开始立法,并出台相关的政策及法规来保护护士的权益。我国在2008年5月12日颁布和执行的《护士条例》中明确指出,医疗卫生机构配备护士的数量不得低于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护士配备标准。尚未达到护士配备标准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实施步骤,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3年内达到护士配备标准。 2.2 培养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 护理工作不但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熟练的操作技能, 还要

不同科室护士职业倦怠水平比较及干预对策

不同科室护士职业倦怠水平比较及干预对策 发表时间:2011-06-10T14:52:13.1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3期供稿作者:席明霞﹡卿利敏李丹张颖杰黄冬枚[导读] 目的了解不同科室护士职业倦怠程度的现状和差异,为降低护士职业倦怠水平。 席明霞﹡卿利敏李丹张颖杰黄冬枚 (湖南长沙市中心医院护理部湖南长沙 41000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3-0094-02 【摘要】目的了解不同科室护士职业倦怠程度的现状和差异,为降低护士职业倦怠水平,改善护士身心健康,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五家综合性三级医院。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科室护士总的职业倦怠维度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内科、急诊科、手术室护士组在0.05置信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内科、急诊科、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程度高,应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关键词】护士职业倦怠 A Comparative Study on Nurse Job burnout with different Departments and Countermeasures Xi Ming-xia, Qing Li-min, Li Dan, Zhang Ying-jie, Huang Dong-mei (Central Hospital of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410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 of nurse job burnout in different departments .Aimed at to provide references and basis in the following intervention in hospital. Methods The author carried ou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mong 600 nurses that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 Changsha, then employed the statistical with software SPSS 16.0 to enter and process the collected raw data. 579 nurse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Nurse Job burn-out’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total score job burnout among the subjects are in moderately level. The job burnout level of nurse in medical department,emergency department and operating room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departments. Conclusion The total average score of the job burnout of nurse in medical department, emergency department and operating room was significantly high.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nurses are in face of job burnout.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is phenomenon. 【Key words】 Nurse Job burnout 职业倦怠是压力情境下一种综合的身心反应[1],本研究基于马斯拉池的三维度理论模型确定护士职业倦怠的定义:护士职业倦怠是指护士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护士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2],具有情感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 EE)、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 or dehumanization, DP)和低成就感(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AP)三个维度。情感衰竭(EE)指护士在工作中个人无法很好地处理周围的问题与需求,而感到精疲力竭,丧失工作的情绪资源;人格解体(DP)指护士在与患者互动的过程中,护士以不带感情与冷漠的方式和态度来回应。低成就感(AP)指护士在完成工作或与同事合作时表现出的能力不足以及工作意义上的低成就感。本研究旨在了解不同科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和差异,为降低护士职业倦怠水平,改善护士身心健康、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10年8月,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抽取五家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600名在医院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执业护士进行调查。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问卷分为两部分:①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为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年龄、生育、所在科室、劳动人事关系、当前技术职务、目前所获得的最高学历、现护理行政职务、个人月总收入、工龄等。②护士职业倦怠问卷,以马斯拉池等人的职业倦怠模型为理论基础,查阅职业倦怠的相关文献,结合长沙市级医院部分护士的访谈情况确定问卷的题目。经过预测、初测和正式施测,编制而成。该量表包括情感衰竭、人格解体和低成就感3个维度22个条题目,每条采用李克特量表形式,Likert 4级评分法,“经常如此”4分、“有时如此”3分、“很少如此”2分、“从未如此”1分表示,分数越高说明职业倦怠程度越高[4]。信度检验:护士职业倦怠问卷的信度检验采用的是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а系数),各个维度进行信度检验的а系数分别为:情感衰竭维度0.7375,人格解体维度0.7834,低成就感维度0.7235,整个问卷的а系数为 0.8143,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1.2.2 资料收集 由研究者说明本次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同时告知其填写注意事项,以不记名的方式填写。发放问卷60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579份,有效率回收率为96.5%。 1.2.3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输入使用SPSS16.0软件,采用统计描述、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护士职业倦怠现状 护士总的职业倦怠维度得分为3.8155,职业倦怠从整体水平上看处于中等水平。在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中情感衰竭维度的平均得分超过中值3,其次是低成就感维度的平均得分为 2.7012,较为趋近中值,最低的是人格解体维度,平均得分为2.1359(见表1)。表1 长沙市级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现状的描述统计(分,n=579) 项目最小值最大值平均数标准差题项每题平均分情感衰竭84928.17964.67188 3.272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