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工心脏的过程原理及其发展-

人工心脏的过程原理及其发展-

人工心脏的过程原理及其发展-
人工心脏的过程原理及其发展-

南京工程学院

课题名称人工心脏的过程原理及其发展学校名称南京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

成员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时间

人工心脏的过程原理及其发展

摘要

本文简介了人工心脏的起源、发展历史以及现今人工心脏的分类,简介了主流人工心脏的过程原理,并展望了未来人工心脏的发展方向。人工心脏是指科学家为了挽救越来越多的心脏病患者的生命,而研制出来的一种人造器官。人工心脏与人类心脏大小相当,据它的发明者称可以完全替代人类心脏,从而挽救数千患有心脏病患者的生命。人工心脏是在解剖学、生理学上代替人体因重症丧失功能不可修复的自然心脏的一种人工脏器。

引言

谈到心脏,人们的脑中一定会浮现一个扑通跳动的,充满动力的物体。心脏就好比一个打气筒,能将血液压到人体的各个部分。通过初中时期的知识,我们理解到的心脏是两排并排的血泵,一台将缺氧血液经肺动脉压缩到肺部,另一台将血液经主动脉压到全身。心脏的搏动维持着动物全身的血液循环,而人类的心脏每天都要搏动十万次。可见心脏在人类的身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冠心病动脉疾病,高血压以及心肌病常常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和心力衰竭。内科对此类心脏疾病的效果极其有限,在多数情况下,这些方法仅能减轻症状,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类在外科领域对此进行了积极而长久的探索,其中心脏移植算是比较成功的技术。然而,慢性排斥反应,感染以及供体的严重不足等等因素限制了这一技术的广泛开展。在美国,每年等待心脏移植患者有5000以上,而有幸存受移植的人仅有200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自然心脏移植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寻求新的心脏来源,逐渐成为医学家们的研究的重点,人工心脏应运

而生。

人工心脏,即用生物机械手段部分或完全替代心脏的泵血机能,维持全身的血液循环。按功能划分包括心室辅助血泵(VAD)和全人工心脏(TAH)。人工心脏是按解剖学,生理学上代替人体因重症而丧失功能不可修复的自然心脏的一种人工脏器。在医学临床上,人工心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目录一人工心脏的分类及其过程原理

1.1心脏的简述

1.2人工心脏的分类

1.3人工心脏的过程原理

1.3.1组成

1.3.2材料

1.3.3调节

二 VAD和TAH

2.1VAD

2.1.1膈膜汞

2.1.2叶轮汞

2.2TAH

三人工心脏的发展历史

3.1初次的尝试

3.2艰难的前进

3.3首次永久性人造心脏移植

3.4全植入型人造心脏

3.5人工心脏的发展方向

3.6人工心脏最新设计

四结语

五参考文献

一人工心脏的分类及其过程原理

1.1 心脏的简述

心脏好比人体内部的引擎,驱动人体的各个部分正常运转。从本质上而言,心脏是一种通过肺脏和机体维持供氧和血液循环的肌肉泵。一天之中,人的心脏要压送约7570升的血液。心脏就像引擎一样,如果不小心保护就会损坏,压送血液的效率就会降低,进而会出现心衰。普通成年人的心脏泵血速度为每分钟60到100次。心脏的收缩分为两个阶段:1. 第一阶段,左右心房同时收缩,将血液压送到左右心室。2. 第二阶段,左右心室一起收缩,将血液射出心脏。然后,心肌将会松弛,以迎接下一次心跳。这样,血液又充满心脏。

1.2 人工心脏的分类

人工心脏分为辅助人工心脏和完全人工心脏。辅助人工心脏有左心室辅助、右心室辅助和双心室辅助,以辅助时间的长短又分为一时性辅助(二周以内)及永久性辅助(二年)两种。完全人工心脏包括一时性完全人工心脏、以辅助等待心脏移植及永久性完全人工心脏。要想制成像自然心脏那样精确的组织结构、完全模拟其功能的人工正脏是极不容易的,需要医学、生物物理学、工程学、电子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应用及相当长时期的研究。

1.3人工心脏的过程原理

图1.3.1 人工心脏的组成

1.3.1组成

液压泵——该装置的基本原理与重型设备中使用的液压泵相似,即通过一种不可压缩的液体将作用于某一点的力传到另一点。泵内的齿轮以每分钟10,000转的速度快速旋转来产生压力。

液压阀——该阀门不断开合,使工作液体从人造心脏的一侧流到另一侧。液体流到右侧时,液压泵通过一个人造心室将血液压送到肺部。液体流到左侧时,液压泵将血液压送到人体的其他部位。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也称作经皮能量传输系统(TET),该系统包括两个线圈(一个内置线圈,一个外置线圈),用于通过磁力将外置电池中的电能经由皮肤(不会穿透体表)传输到内置电池。内置线圈接收到电能后将其传输到内置电池和控制器装置。

内置电池——一个植入患者腹内的可充电电池。当内置电池与主电池断开连接时,患者可以依靠内置电池进行某些活动(如洗澡),持续时间为30到40分钟。

外置电池——该电池系在患者腰部的尼龙腰带上。每个可充电电池能提供大约4到5小时的能量。

控制器——这种小型电子设备植入患者的腹腔内。它的作用是监控心脏的跳动速度。

1.3.2材料

图1.3.2 人工心脏的组成材料

高分子材料一直是人工循环的主要应用材料。针对人工心脏的特点聚脂类人工心脏有较好的应用前途,例如最近研究较多的聚乌拉坦就具有耐用、弹性好、抗老化、顺应性好、组织相溶性好的特点。除此之外还有人将其分子辅基改变、合成进硅和维生素E等进一步改善其特性以更有利于人工器官的应用,今后还有

可能利用人工材料的特点体外塑行以微创手术将人工心脏置入人体,或者将人工材料做成人体可降解材料,使其在一定时期后功能完成后自然降解,以免除二次手术。另外,人工合金对人工心脏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如镍-钛合金曾经作为人工心脏瓣膜、心室,其坚固性、轻质、表面光滑性非常适于人工心脏。近来有人做成镍-钛-锆合金其优越性更为突出。

1.3.3调节

人工心脏的可调节性是其又一突出进展。将人工心脏与集成电路芯片结合起来根据自体适时需要控制人工心脏的做功。如LD-PACEⅡ左室辅助循环可以根据病人的心电图按1:1到1:8调节心脏做功。预计将来可以结合生物传感器根据更多血流动力学指征进行自身调节。

二 VAD和TAH

2.1 VAD

VAD是利用机械或生物手段部分或全部替代心脏机能的方法,其研究可以回溯到体外循环动脉泵开始。在1895年,雅各德试制人工心脏泵对机体组织进行

灌流,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亚历山大.卡雷尔与他助手林德伯格共同研制出世界第一台VAD,这是一种体外循环机。1953年Gbbons将体外循环应用于临床

1966年,Debakey等人对心脏术后的患者运用VAD技术,取得显著成果。70年代后,得益于材料科学的进步,VAD的临床得到进一步的开展。Goiding等人将

离心泵用于临床,世界各地运用各种辅助性装置开展心脏移植前的过渡辅助,取得了一定成绩并积累了不少经验。

现在应用于临床的VAD以隔膜泵和叶轮泵为主。

2.1.1 隔膜泵

隔膜泵又称容积式泵,其结构及工作原理是依照自然心脏设计的,核心部件为一个由柔韧性材料构成的腔囊。腔囊与自然心腔一样,作用是容纳血液。腔两端连接进、出口导管,同时在两接口处分别放置单向阀门,保证血液单向流动以

代替瓣膜功能。当对囊墙壁施以外力时,腔内容积被迫变化,容积减小时血液经出口流出,增加时则吸纳从进口流入的血液。如此周而复始,完成心脏功能。前已有几种隔膜泵可常规应用于心力衰竭病人临时左心室和右心室辅助。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植入式VAD是电动式隔膜泵。

2.1.2 叶轮泵

叶轮泵是一种非仿生性的血泵, 分为离心泵、轴流泵及混流泵三种。无论何种形式均采用高速旋转的叶轮带动血液的单向流动, 从而不需要单向阀门来控制血流方向,它克服了隔膜泵结构复杂、体积大、工作寿命短、能耗高等缺点, 适用于永久性植人体内时采用, 从而逐渐成为的主流。电动轴流泵是一种高速旋转的、可植入式、连续恒流血泵。离心泵通常仅能进行几天的心脏辅助, 其他几种血泵能提供几周至几个月的循环支持。

2.2 TAH

全人工心脏完全取代自然心脏的功能,维持人体的血液循环。早在1957 年美国的Kolff和Akutsn便使用一个聚乙烯基盐制成的人工心脏使一只生存了1.5小时,而世界上第一台严格意义上的全人心脏是De Vries等人于1982年研发使用的JARVIK-7,它使其使用者存活112天。到1993年世界范围内已有240个以上的全人工心脏作为心脏移植前的过渡应用于临床,并获得术后生存603天的成绩。2001年7月美国已经成功将TAH用于人体。2004年10月18日名为Cardiowest的人工心脏获得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的批准,成为世界上首个正式应用于临床的人工心脏。

目前技术较为成熟并应用于临床的TAH分别为气动式和电动式,而CardioWest TAH和AbioCor TAH为其中的佼佼者。

CardioWest由气体驱动,能植入到心脏原位。它由一刚性泵外罩组成, 具有两个球形的聚氨甲酸乙醋室腔。两个室腔对接到心房袖口, 流出导管与大血管相连接。两根气体驱动线经皮层穿出,与一外置的控制系统相连, 由外置控制系统监测心脏的压力和运行。主要的不足是控制装置不便携带且需要抗凝。

AbioCor是第一个完全独立的可永久性植入TAH。它由体内和体外两部分组成, 体内部分由一个胸部装置、一个可再次充电电池和一个微型电子箱构成, 体外部分是一个电池盒。胸部装置装有一个内置马达,重约1千克, 驱动血液流经肺和身体的其他部位。由于使用了经皮能量传送技术, AbioCor废除了经皮层穿出的驱动线管, 因此减少了感染率。2001年Jewish医院的医生首次将AbioCor 成功应用于临床,。AbioCor最具革命性的变化是:“心脏”可全部植入体内, 由体外电子控制系统调整其功能,它可根据人体需要来调节心跳的速度;其外接电池组不用植入身体, 而是通过安装在腹部表皮下的插座向置于体内的微型锂电池充电。微型锂电池可以自动工作30分钟, 且与人类心脏一样, 它在人体活动量增加时加快血流, 在休息时减缓血流。这一手术的成功受到了医学界的高度评价, 也标志着TAH的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三人工心脏的发展历史

3.1 初次的尝试

1982年,美国犹他大学医学中心的威廉·德夫里斯博士领导的一个手术小组,给一名叫克拉克的心脏病患者植入一颗名叫贾维克的人类第一个人造心脏,开创了人造心脏移植的先河,震惊了世界。这颗人造心脏是由犹他医疗小组成员罗伯特·贾维克设计的。它通过两条2米长的软管连到体外的一部机器上,压缩空气维持着这颗人造心脏的跳动。克拉克在手术后不久就能够站起来走几步路,自己吃东西。这颗塑料心脏在他的胸腔里跳动了将近1300万次,维持了112天的生命。后来他们又陆续给另外4名病人移植贾维克人造心脏,但其中活的最长的患者只存活了620天。从此,人造心脏的移植处于了停滞阶段。美国在1984年规定,只能用贾维克人造心脏作为过渡,使垂死病人延长生命,等待移植人心。

3.2 艰难的前进

1991年1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医学中心和犹他大学美德福特研究基金会联合成立了卡迪奥威斯特公司,在贾维克人造心脏的基础上推出了卡迪奥威斯特人造心脏。1993年1月11日,亚利桑那大学医学中心为一名46岁的妇女移植了第一颗卡迪奥威斯特人造心脏作为等待真正心脏的过渡手段。一、两个月后人造心脏取出,医生给她移植了人心。1993年8月11日,加拿大渥太华心脏研究所宣布,他们研制成功了第一颗永久性的人造心脏。该人造心脏不同于“贾维克”的机械心脏,它能植入人体体内,并维持病人一生的生命。

3.3 首例永久性人造心脏移植

1995年10月23日,一位64岁的英国退休电影制片人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接受永久性电动人造心脏的人。这次手术是英国牛津约翰·拉德克里夫医院的史蒂夫·韦斯塔比医生主持实施的。植入的永久性电动人造心脏的设计者是美国德克萨斯心脏研究所,制造者是美国热动力心脏系统公司。

3.4 全植入型人造心脏

这种人造心脏只有拇指大小,可植入人的心脏内,并能根据人体的活动情况自动调节泵的压力和速度。它通过无线电波从体外的电池组中获得能量,省却了导线,即安全又方便。1998年底,美国德克萨斯州著名的外科医生迈克尔·德巴凯和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共同研制成功一种只有三号电池那么大的全植入式人造心脏。它可以植入患者的胸腔内,每分钟转动1000次,帮助因病症而丧失部分功能的心脏把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其余部分。此次人造心脏植入手术,植入的就是世界上首颗可以完全代替心脏功能并能完整植入体内的人造心脏。

3.5 人工心脏的发展方向

随着人工心脏向小型化、耐用性强及低阻力的发展有可能将来像人工心脏起搏器一样得以广泛应用。人工心脏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解决四个问题:1、小型而具有高射血效能;2、安全可靠的控制系统和能源供应模型;3、经久耐用的带瓣血室;4、大量的研究经费。

3.6人工心脏最新设计

3.6.1Clevelland clinic 连续血流泵

小型连续血流泵是未来第二代植入式人工心脏,其优点为体积小,结果简单可靠且廉价。新设计采用了反向电机,润滑轴颈轴承和残余轴力磁反应装置。其中润滑轴颈轴承是关键部件,它帮助解决了轴密封的问题

3.6.2Vibrating Flow Pump,VFP 振动血流泵

VFP的主要特点为可通过调节驱动频率,从而控制血液流向各主要器官的分部,并控制外周血管阻力和阻抗。以达到对心,肺血管均产生有益作用的目的。

3.6.3电液压TAH

涡轮驱动的电液压TAH解决了气动TAH的诸多技术难题,其中结构设计也相对简单。隔膜内置有电机和涡轮机,不与血液接触,从而避免了对血液的损害。人工瓣膜的周围血流通道中存在一个瓦式窦回流区,它可以防止血栓形成。为使TAH的机械液体与生物成分完全隔离,隔室内灌注了生理盐水,以防止液体渗透。TAH的重量与天然心脏十分接近,使用寿命约为2年。其泵血的压力,速度和流量均可调节,从而保持了心脏生理压力的平衡。

3.6.4植入式微轴血泵

微轴血泵由单叶轮组成,由整合微型电机驱动。为了长期使用之需,血泵与电机之间采用物理隔离,驱动力则通过磁耦合传导。微轴血泵被植入主动脉中,整个血泵安全侵入血液中,经外部的驱动控制器进行控制。

3.6.5Intra-aortic cannula pump IACP 主动脉内插管式血泵

IACP经由外周围血管插入,可将血液从左心室排出,在升主动脉内形成脉动血流。

3.6.6Reco verydircted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s ,RDLVAD 康复型左心室装置

RDLVAD由顺应性后负荷控制小室,带有瓣膜的尖端导管和血泵组成。与普通的LVAD从心室吸取血液不同,RDLVAD可使血液经过带有瓣膜的尖端导管射入控制小室,在控制小室中血压得到控制,产生低于主动脉的压力。然后血泵再将控制小室的血液排入主动脉。RDLVAD可使左心室达到充分的松弛。

四结语

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所长蓝方说:“Mechanical devices to completely replace the heart leads to some problems, which can not be answered from a small group of patients. An entirely alternative heart patients, faced with what quality of life? T o a patient, the clinical benefits have meaning? The public can accept this treatment cost?”连JARVIK-7的创造者也提出这样的顾虑:“人工心脏若要达成目标,必须让人忘了它的存在,也就是说,此装置应该要不引人注意并且可靠,这样病人才不会注意到它,但它真的达到这一标准了吗?这些都是人工心脏存在的问题。”

虽然人工心脏仍有许多棘手的问题等待解决,但我们并不应当就此对它叫停。从实际出发,人工现在是病患用以暂时维持生命的不二选择,至于长期的使用,目前看来只是梦想。但若是随时有人工心脏可用,外科医生便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渡过难关,不再有无米之炊的遗憾。人工心脏使医学与科技在这个时代的结晶,这项研究必将继续走向未来。

五参考文献

①武文芳、吴兵,人工心脏的历史及其研究进展1672-8270(2008)

03-0055-04

DeBakey ME.The odyssey of the artificial heart [J].Artif

Organs,2000,24:405-411

②武文芳、吴兵,人工心脏的历史及其研究进展1672-8270(2008)

03-0055-04

Patrick M,McCarthy,William A.Smith.Mechanical circulatory

support-a long and winding road[J].Science,2002,295:998-999

③李津荣、翁铭庆,人工心脏研究进展1001-1110(2000)02-0103-04

全文部分参考:李佩纹,《人工心脏》研析——现代医学的进步

李国荣、朱晓东、彭远仪、陈海风、田步升,叶轮式全

人工心脏的结构设计及流体力学特性1009-7090

(2008)03-0167-04

城市生态学课件资料③——第二章

第二章城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城市生态学的学科基础 一、生态学(ecology) (一)生态学的发展与研究对象 1.德国赫克尔(Emst Heinrich Haeckel)于1869年提出,并于1886年创立了生态学这门学科。 Ecology来自希腊语“oikos”(居住地、隐蔽处、家庭)与“logos”科学研究。 2.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两个方面的关系,其一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二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因此,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二)生态学研究尺度 1.基因 DNA分子中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①基因多样性 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②转基因 通俗的说就是一种生物体内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或同种生物的不同品种中的过程。一般来说转基因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来实现的。 2.个体生态学 ①物种的生活史 ②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生活型 ③环境对个体的制约——生态型 3.种群生态学 同类生物所组成的群体。 ①种群的基本特征——年龄结构、性比、大小等。

②种群的格局——空间分布等。 ③格局形成的过程——种内竞争、生殖特征等。 4.群落生态学 不同类别生物所组成的集合。 ①群落的结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种类结构。 ②群落的动态——演替过程、物种更替等。 5.生态系统、景观、全球生态学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所形成的一个功能单位。 ①结构——食物链。 ②功能——能流、物流、信息流、价值流。 ③调控——机制、反馈。 二、城市学 1.城市学(urbanology)一词最早见于日本矶村英一的《城市学》(1975)。 2.城市学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观察、剖析、认识、改造城市的各种学科的总称. 3.最早的城市学是依附于建筑学之中的。工业革命后,社会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管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等被相继纳入城市学的范畴之中。 三、人类生态学(anthropo-ecology) 1.人类生态学(anthropo-ecology)是研究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 2.美国芝家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帕克)首先提出这个科学术语。 3.当今人类面临的五大危机的挑战,其核心问题是“人口爆炸”,因此人类生态学也就自然成为生态学中最引人瞩目的分支之一。

管理学的发展历史

管理学的发展史 关键字:管理理论泰勒法约尔工人个人战略管理 摘要:本文介绍了西方管理学的发展历史,从19世纪到现在,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一些科学的管理理论。 自古以来,管理活动伴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始终。有例为证,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闻名于世,同样闻名于世的还有《汉穆拉比法典》,当时的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在法典中,针对各种职业﹑各种层面上的人员,从责﹑权﹑利等方面出发,制定了282条法律,作为管理国家的制度。内容涉及人民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这使得巴比伦成为当时管理最完善的帝国。而公元前5世纪的《孙子兵法》则因为探索战略的一般规律被认为是最早、最系统的战略管理学著作。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古代中国都创建出了管理体系管理制度,总结出管理智慧。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机器劳动代替手工劳动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伴随着组织运作所要求的连续性﹑规范性﹑精确性导致的管理难度逐渐加大,管理成本上升,管理不善导致企业倒闭的例子的增多,一些人开始真正重视管理理论的研究,但主要局限于工厂内部的运作问题,并没有全面推广,直到美国铁路的大兴修建,这种情况才发生变化。 19世纪40年代末,美国铁路企业因为铁路的建设的热潮而成长起来,为了满足庞大的资金需求,股份制的出现使企业规模突破了个人资本量的限制,企业规模日益扩张,内部结构日益复杂,现代职业经理阶层应运而生。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美国人泰勒开始思考如何使用秒表研究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法国人法约尔也在思考组织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和独立的规律,这标志着传统管理学的诞生。在过去的这100年中,管理已经从一种虚幻的的非正式的活动,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学目录,人们不仅认识到管理活动几乎存在于所有的人类组织和人类有组织的活动中,而且从各种可能的角度、采用各种可能的方法对管理活动和问题进行规范分析和研究。由于管理科学知识被广泛地用于指导管理实践,从而管理效率被大幅度地提高,管理科学化进程不断被推进,管理学的知识体系不断地扩张发展。所以很多人说,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管理的世纪。经过整整一百年的发展,管理学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庞大知识体系和复杂分支的学科,在人类文明进程和智慧宝库中占有了不可或缺的地位。 在管理学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管理理论经历了从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早期管理阶段)、到行为科学阶段(传统管理阶段),再到管理理论阶段,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学派,例如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经理角色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等,完善了庞大的

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城市生态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 城市化: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域,以及随之引起的相关人员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转变的过程。 2. 城市生态系统: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为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 3. 城市人口容量:特定的时期内,在城市这一特定空间区域能相对持续容纳的具有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水平及具有一定活动强度的城市人口数量。 6.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谋求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功能为目标,以各种模拟、规划方法为手段,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地域规划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对策及建议。 7. 城市生态评价:在老城市改造与新城市建设中,根据气象、地理、水文和生态等条件,对工业区、居民区、公用设施、绿化地带做出的环境影响评价。 8. 城市生态建设: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与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相适应。 9. 生态城市:从城市生态系统着手,实现上台系统良好运行的城市。 11. 网络治理:以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通过有效的协调与及时的信息沟通,推动政府、非营利组织、私营部门和公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模式。 12. 整体性公理: 13. 生态足迹:1: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 2:指生产区域或资源消费单元所消费的资源和接纳其产生的废弃物所占用的生物生产性空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教育教学相关理论

一、青少年身心发展得规律(一)青少年身心发展得顺序性与阶段性 青少年身心发展就是具有顺序性得。不仅整个身心发展表现出一定得顺序,身心发展得个别过程与特点也就是如此。例如,就认知过程得发展而言,青少年得发展总就是由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青少年身心发展所表现出来得由低级到高级、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得规律,要求教育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少年得发展,不可拔苗助长。 (二)青少年身心发展得不均衡性 这种不均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就是在不同得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就是不均衡得;一就是在同一时期,青少年身心得不同方面得发展也就是不均衡得。这种不均平衡得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重视研究不同时期个体成熟状况及其特征,抓住关键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促进青少年得健康发展。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得稳定性与可变性 青少年得稳定性就是指在一定得社会与教育条件下,同一年龄阶段得青少年在身心发展阶段、发展顺序与每一阶段变化过程及速度等方面大体就是相同得,具有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环境、教育或其她条件得不同,同一年龄阶段得青少年,其发展水平又就是有差异得,具有可变性。这种规律一方面要求教育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得阶段性选择 教育得内容与方法,另一方 面,重视青少年身心发展得 可变性,改变僵化得教学模 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与方 法,促进青少年更好地发 展。 (四)青少年身心发展得个 体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表现在两个方 面:一就是不同个体身心发 展得速度可能不同,二就是 不同个体身心发展得质量 也可能不同。这种特点要求 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实际, 了解她们各自得发展背景 与水平,理解她们得兴趣、 爱好、特长,因材施教。 (五)青少年身心发展得互 补性 互补性首先就是指机体某 一技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 通过其她方面得超长发展 得到补偿,其次互补性也存 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 之间。人得精神力量、意志、 情绪状态对整个机能起到 调节作用,能帮助人克服困 难,战胜残疾与不足,使身 心依然得到发展。这就要求 教育工作者首先要面向全 体学生,特别就是身心发展 障碍与学习困难得学生,相 信她们可以通过某种补偿 性发展达到一般正常得水 平;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发挥 优势,通过精神力量得发展 达到身心得协调。 二、课程得概念 (一)课程就是知识 这就是一种比较早、影响深 远、比较传统得观点。其基 本思想就是:学校开设得每 门课程都就是从相应科学 中精心选择得,并且就是按 照学习者得认识水平加以 编排得。作为知识得课程, 通常强调课程计划、课程标 准、教科书等所谓瞧得见、 摸得着得客观存在物。其特 点就是课程体系就是以科 学逻辑组织得,课程就是既 定得、先验得、静态得,学 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 就是接受者得角色。 (二)课程就是经验 这种观点就是在对“课程就 是知识”观点得批评与反思 基础上形成得,认为只有那 些真正为学生经历、理解与 接受了东西,才称得上课程, 认为课程就是学习者本身 获得得经验,其特点在于课 程就是从学习者角度出发 与设计得,课程就是与学习 者个人经验相联系得,强调 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得角 色。 (三)课程就是活动 这就是更新得一种观点。强 调学习者就是课程得主体 以及作为主体得能动性,强 调以学习者得兴趣、需要、 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 从活动得完整性出发突出 课程得综合性与整体性,反 对过于详细得分科,重视学 习活动得水平、结构、方式。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得特点 1、双边性。教学过程就是 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得双边 活动过程,就是教师引导下 得学生学习得过程。 2、认知性。教学过程就是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得、特殊 得认识过程,就是一个以掌 握间接经验为主得过程。 3、发展性。教学就是学生 获得全面发展得过程。教学 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而且要影响学生得世界观、 人生观,使之形成健康人格, 健康得身心。 (二)教学过程得基本阶段 1、心理准备阶段,主要就是 引起学生对即将进行得教 学活动得兴趣与求知欲,创 设一种教学氛围,使学生产 生强烈得求知欲望与浓厚 得认知兴趣。 2、感知知识阶段,即学生在 教师得引导下,对事物(物 体、现象等)进行观瞧、触 摸等,从而获得必要得感性 经验,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 好得基础。 3、理解知识阶段,就是在学 生上一阶段获得知识得基 础上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概 念,从而把握事物得本质与 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 性认识。 4、巩固知识阶段,就是学生 把所学得知识牢固地保持 在记忆中,这就是由学生在 教学过程中得认识特点所 决定得。 5、运用知识阶段,即把所学 知识应用于各种课业中,用 实践检验知识,通过反复得 练习活动使所学得知识形 成技能、技巧。 6、检查与评价学习效果阶 段,教学过程在上述各阶段 得工作成效如何,需要进行 检查,及时反馈,便于改进。 (三)教学过程得基本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 2、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3、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 统一

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代表 一、赞科夫的生平 赞科夫(ЛеонидВладимировичЗанков,1901—1977)是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教学论专家、儿童缺陷学家,是俄罗斯联邦功勋科学活动家、教育科学博士、教授、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 1917年17岁的赞科夫已是一所乡村学校的教师。后来他在儿童农业营(国家收养和教育战后农村孤儿的机构)担任教导员及主任。20年代末、30年代初他在莫斯科大学心理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作研究生,在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指导下从事心理学和缺陷儿童教育学的研究。至二次大战前他一直从事此项研究并担任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儿童缺陷学研究所所长。他曾参加编写针对缺陷儿童的第一批教学大纲,并探索特殊学校的教学和矫正缺陷的方法。40年代末赞科夫调任教育理论和教育史研究所副所长,不久转到普通教育研究所工作。从50年代初起,赞科夫开始专门研究教学论。1952年他组建了实验教学论实验室,深入研究教学中教师语言与直观手段相结合的问题。他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以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实验考察和心理分析,编写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对改进低年级教学问题提出了很有见地的意见。他的研究成果使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1956年成立俄罗斯联邦心理学家协会时,他成为该协会组织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同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主编教育学时,他被聘为主编之一。 从1957年9月起,赞科夫在小学教学范围内对教学与发展问题展开了全面的实验研究。1960年他把原来的实验室更名为教育与发展实验室,1968年又改名为学生的教学与发展问题实验室。他就教学与发展问题进行了长达20年的研究,创建了实验教学论体系,在发展性教学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一生发表了22本专著和150多篇论文,其中的《论小学教学》《教学论与生活》《和教师的谈话》,曾经是苏联教师的必读书。他的总结性专著《教学与发展》该书的中译本已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外国教育名著丛书》中。,被译成多种文字,享有世界声誉。为了表彰他为苏联教育科学的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苏联政府先后授予他一枚列宁勋章、两枚劳动红旗勋章和其他一些奖章。 二、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问题实验 赞科夫毕生致力于教学与发展问题的实验研究。他认为教育科学应重视对儿童成长过程的研究,了解儿童的心理是提高教育效果的前提条件,因此应把实验心理学和心理分析的方法引入教育学研究中。他指出,教育学研究的任务之一是揭示学生掌握知识和心理发展的过程,并以此为依据来安排教学、教育工作,建立一种新的教学体系,以求达到比较高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赞科夫关于教学与发展问题的实验研究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 1957/1958学年到1960/1961学年,是实验的摸索阶段。实验在莫斯科的一所普通学校中进行。实验的主题是教学结构(包括教学的指导思想、教材和教学方法)与学生一般发展水平的关系。为了排除实验中的偶然因素,其实验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实验班教师是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因为学生质量和教师水平本身就影响教育质量,如筛选实验对象就不能真实反映教学结构对学生的影响。赞科夫在实验的第一阶段上积累了大量资料,证明原来的小学教学落后于

管理学激励理论的发展史

管理学激励理论的发展史 案例1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 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价值。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 ! 为生命画一片树叶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希望虽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 案例 2: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徒弟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徒弟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 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 .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徒弟呢?“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 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组织或企业是由人组成的群体。企业最大的原动力来自员工。无论企业的潜力多么大,实力多么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员工积极性的发挥,而企业的领导者就是要做一个为员工画树叶的人。不论领导者多么优秀和能干,如果他不能成功地促进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就难以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中的领导职能是通过对人的激励实现的。 一、中国古代激励思想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关激励的论述极为丰富,司马迁《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中即有 “欲以激励应审”之说,意即激发使其振作。西方学者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論、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和强化理论、公平理论和挫折理论等激励理论都可以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找到影子。 (一)通过教育调动积极性的激励思想 儒家主张通过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相应措施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孔子提出,为政首先就是要考虑施恩惠于人民,使人民过着安逸的富裕生活,否则就是“不仁、不义”。 治理国家的目标,首先在于安民。民贫则怨,民富则安。儒家所阐述的以人为本的仁学思想,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就是要求企业领导人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他必须热爱企业,热爱全体员工,热爱所从事的事业。要办好企业,就必须“得民心” ,而要得民心,就必须“以仁心买人心” 。企业经营者要以爱心对待员工,进行“感情投资” ,它对于企业内部化解矛盾,增进企业凝聚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起着显著的作用。 (二)因人而异的激励方法 兵家提倡以心治心,因人而异,奖罚分明,赏罚及时的激励方法。兵家提出,管理者要注重下属的心向、态度,“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 。不同的部下,心态、个性各不相同,管理者要因人而异地进行管理、激励。企业中员工有个体差异,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或不同类型的企业员工需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对我们的启示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对我们的启示 李雪妮10108086003 在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中,有两点转变特别值得我们注意,一是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基础,也就是说在管理理论所研究的管理对象是什么样的人,一是文化,包括企业文化、民族文化、潮流文化等,尤其是民族文化在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鉴于此,本文将西方管理理论对我们的启示分为两个大板块:人性假设的演变历史对我们的启示以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所启发的管理创新。 启示一:以人为本——西方管理理论中人性假设的演变及其启示人性假设是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基石和演化线索,我们可以从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中人性假设的演变里获得一些启示。 西方管理思想史上先后出现了六种主要的人性假设,即“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和“道德人”。 1.“工具人”假设。前泰勒时代,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高,管理范围往往只限于家庭或手工业作坊。与之相适应,这一时期形成了一种基于“工具人”假设至上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以主要用暴力取得绝对集权、组织结构简单、经验管理、以维护自身的权威与地位的稳定为管理的首要目标。 2.“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哲学和劳动分工的经济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为了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动机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3.“社会人”假设。“社会人”又称社交人,是人际关系学家埃尔顿·梅奥根据霍桑实验的结果于1933年在其发表的《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一书提出的。“社会人”假设理论认为人是有感情的社会性动物,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不仅是经济的,还是社会的,满足人的社会需要比满足人的经济物资需要更能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 4.“自我实现人”假设。这种人性假设是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该假设认为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满足。 5.“复杂人”假设。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新的管理环境下,原有的管理理论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管理学的发展,可以简略分为三个阶段: 1)古典管理 2)现代管理 3)当代管理 1. 古典管理理论 1.1科学管理 弗莱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之父”,把管理看作科学并且强调管理者作用的第一人。 泰勒以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力为目的,分析了工作任务,并以科学的方法进行了实验,从而开创了工业管理的新纪元。 科学管理理论不仅仅促进了传统工业的发展,并且为西方的组织结构设定了一个文化基础,同时也为组织行为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1.1.1任务管理法 科学管理理论认为,管理者首先要做的是分析工作任务,着重解决三个问题: 1)要做什么 2)怎样去做 3)何时以及用多长时间去做。 管理者的一切努力都是为解决这三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科学管理理论也被称为任务管理法。 1.1.2行为指导 泰勒把某一特定工作分成两个部分,被管理者要做的工作以及管理者要做的工作。为了找出管理某项工作的科学方法,泰勒需要事先调查以建立一个实施的样本,调查包含以下五个步骤: 1)找到适合完成这一特定工作的适量的工作者 2)仔细研究并分清每一个工作者的具体工作环节,以及他们完成相应环节所需使用的工具 3)用秒表记录下他们做每一个工作环节的具体时间,选择其中最快的方法 4)去掉那些错误的、节奏慢的、无用的步骤 5)最终整理出一套最快最好的工作流程和最适用的工具 泰勒的目的是让管理者努力把工作任务分成相对明确环节的同时,用可以量化的标准对各个 环节进行控制。管理工作就是监控所有的环节。 此外,泰勒注意到要了解工作者的期望值,并且要提供培训使他们适应并满足他们所做的工 作。科学管理理论的奖励机制与工作者完成的工作有关,因而工人也可以获得更高的工资。 泰勒认为,在科学管理理论下,与培训教师合作融洽的员工有机会获得个人的发展,当所有的问题由他单独面对时,他会比在没有接受训练的情况下做得好”。科学管理理论在本质 上是重新协调员工能力的一种方式。 1.1.3工作定量系统

(完整版)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 了解+评价观点和核心思想 初次提出 战略管理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安索夫于1976年在其所著《从朕略计划走向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的。 早期战略思想阶段——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 在此阶段,虽没有出现完整的战略理论体系,但已产生了很精彩的战略思想,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对此作了精辟的概括,。 主要观点/主要内容 波特的竞争战略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可以从五个方面理解:五力模型、三大战略、价值链、钻石体系、产业集群。 1、五力模型在其经典著作《竞争战略》中,他提出了行业结构分析模型,即所谓的“五力模型”,认为决定企业获利能力的首要因素是“产业吸引力”,企业在拟定竞争战略时,必须深入了解决定产业吸引力的竞争法则。竞争法则可以用五种竞争力来具体分析: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这五大竞争驱动力,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并指出公司战略的核心应在于选择正确的行业,以及行业中最具有吸引力的竞争位置。 2、三大战略迈克尔·波特教授的竞争战略理论,企业的利润将取决于五力模型共同作用的结果。波特总结出了三种具有卓越成效的通用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业务聚焦战略,并指出了三大战略与五种竞争力量的关系,为企业制定战略提供了线路。 3、价值链价值链就是一套分析优势来源的基本工具。它可将企业的各种活动以价值传递的方式分解开来,借以了解企业的成本特性,以及现有与潜在的差异化来源。企业的各种活动既是独立的,也是互相联结的。企业应该根据竞争优势的来源,并透过了解组织结构与价值链、价值链内部的联结,以及它与供应商或营销渠道间的联结关系,制定一套适当的协调方式,而根据价值链需要设计的组织结构,有助于形成企业创造并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 4、钻石体系在企业竞争的成功上,国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波特将他的研究更延伸到了国家竞争力上。针对这个主题,波特提出“钻石体系”(又称菱形理论)的分析架构。他认为可能会加强本国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速度。包括:1、生产要素2、需求状况/3、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4、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表现。 钻石体系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它内部的每个因素都会相互拉推影响到其它因素的表现,同时,政府政策、文化因素和领导魅力等都会对各项因素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将能形成国家的竞争优势。 5、产业集群区域的竞争力对企业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波特通过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发现,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所有发达的经济体中,都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由于延伸而涉及到的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等,政府和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信息、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等的机构,以及同业公会和其他相关的民间团体。因此,产

城市生态学简答题

简答: 1简述系统的特征 1 整体性或称集合性 2 关联性 3 目的性 4 环境适应性 5 反馈机制 2 系统研究思路一般可分为哪几种? 1)系统研究思路一般可分为黑箱,白箱和灰箱三种 2)黑箱研究思路是完全忽略系统内部结构,只通过输入和输出的信息来研究系统的转化特性和反应特性 3)白箱研究思路是建立在对系统的组分构成及其相互联系有透彻了解的基础上,通过揭示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功能来认识包括输入和输出在内的整体特性 4)灰箱研究思路是建立在对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只有部分已知,而其余部分未知的基础上来认识分析系统 3 何谓还原者?其基本功能是什么? 1)还原者属于异养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 2)还原者是把杂交的动植物有机残体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最终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被生产者再次利用,所以还原者的功能是分解,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生态系统的成分可分为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两类 2)生命类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三种 3)无生命类可分为太阳辐射能,无机物质,有机物质三种 5 简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类型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根据循环的属性可分成水循环,气态循环,沉积循环三种类型2)水循环:水是自然的驱使者,没有水的循环就没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3)气态循环:主要蓄库是大气和海洋,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循环性质 4)沉积循环:主要蓄库是岩石圈和土壤圈,具有循环缓慢,非全球性,不显著的特点6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何联系和区别? 答:1)生命的存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二者密切不可分割地构成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功能单位 2)能量流经生态系统,沿食物链营养级向顶部方向流动,能量都以自由能的最大消耗和熵值的增加,以热的形式而损耗,因此能量流动是单方向的,生态系统必须不断地由外界获得能量 3)物质流动是循环的,各种有机物最终经过还原者分解成可被生产者吸收的形式重返环境,进行再循环 7 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答:1)综合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因子作用的阶级性5)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8 如何理解生态因子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答:1)环境中各种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不尽相同,但都各具有其重要性,尤其是作为主导作用的因子,如果缺少便会影响生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甚至疾病残疾,所以说总体上生态因子是不可代替的,但在局部能补偿 2)在一定条件下的多个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过程中,由于某一因子在量上的不足,可以由其他生态因子来补偿,同样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 3)但生态因子的补偿作用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做部分补偿,而不能以一个因子代替另一个因子,且因子间的补偿作用也不是经常存在的

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

l、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内容提要]: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

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城市生态学知识点整理

1、什么是海绵城市? 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二元水循环 水在社会经济系统的运动过程与水在自然界中的运动过程一样,也具有循环性特点。社会水循环通过取用水、排水与自然水循环相联系,这两个方面相互矛盾,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矛盾着的统一体—水循环的整体,即二元水循环系统 3、什么是城市的雨岛效应? 雨岛效应,,城市中高楼大厦密度不断地增加,尤其一到盛夏,建筑物空调、汽车尾气更加重了热量的超常排放,使城市上空形成热气流,热气流越积越厚,最终导致降水形成。这种效应被称之为“雨岛效应”。 4、城市内涝发生的原因 ①城市化导致不透水面积增加 ②城市化的水文效应,改变了局部气候和下垫面条件,出现“雨岛效应”现象。 ③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④下凹式立交桥等设施增加 ⑤城市排水设施维护管理不善 5、什么是LID?LID实现的措施。 美国的低影响开发(LID):采用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处理的方法进行渗透、过滤、蓄存和滞留,防治内涝灾害。

①保护和修复城市天然河湖:划定河湖蓝线,立法禁止围填河湖及天然湿地。对已渠化的河道进行生态修复 ②修建生物滞留池:一般修建于流域上游,通过植物、微生物和土壤的化学、生物及物理特性储蓄水量并清除污染物,从而达到水量和水质调控目的。 ③湿滞带:是一种狭长的渠道,对来自于停车场、人行道、街道以及其它不透水性表面的径流进行过滤和入渗,与传统渠道区别的是其表面铺设有植被。 分为湿滞水池、干滞水池、人造湿地 ④植被覆盖:在不透水性建筑的顶层覆盖一层植被,是由植被层、介质层、过滤层以及排水层等构成一个小型的排水系统。 ⑤透水性地面:表面由透水结构铺装,让初期雨水入渗,下部填筑多孔结构材料制成的垫层,垫层具有吸附降解功能,能够消纳初期雨水的污染。 6、核心思想“一片天对一片地”,实现立体多层次多功能分流分滞。 在基本遵循自然产汇流规律的基础上,城市建成后实现“一片天对一片地”,利用城市空间对降雨“化整为零”进行收集和储存。具体“滞、渗、蓄、净、用、排” 立体多层次多功能分流分滞的竖向剖面结构 1.生态屋顶 2.绿化建筑立面 3.生态景观 4.生态道路 5.生态水池 6.生态广场 7.生态公园 8.强渗透地面 9.天然洼地蓄滞 滞:降低雨水汇集速度,延缓峰现时间!既降低排水强度,又缓解了灾害风险。 “渗”,是利用各种路面、屋面、地面、绿地,从源头收集雨水。 蓄: 降低峰值流量,调节时空分布,为雨水利用创造条件 净:是通过一定过滤措施减少雨水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 用:利用雨水资源化,缓解水资源短缺,提高用水效率。 排: 构建安全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避免内涝等灾害确保城市运行安全 7、建设目标(最根本目标就是:要尽量减少社会水循环对自然水循环的冲击。) ①缓解洪涝灾害:通过保护、恢复和修复天然河湖水域空间,把城市排水系统从“区域快排、末端集中”转变为“源头分散、慢排缓释” ②增加雨水利用:针对洪涝雨水的利害两重性,构建“格局合理、蓄泄兼筹、引排得当、环境优美、综合利用”的城市水系统。 ③降低径流污染:城市初期雨水中轮胎细末、生活垃圾污染、大气降尘、铅/镉重金属等污染严重。宜在表面铺装透水结构,让初期雨水入渗,下部填筑多孔结构材料制成的垫层,让垫层具有吸附降解功能,消纳初期雨水的污染。 8、三大任务 (1)海绵体建设:

浅论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浅论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内容摘要: 自有学校、有教学活动开始就已存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为教学论中的重大课题。从大量文献资料的研读中可以看出,教学过程大体经历了过程程序、过程优化和过程互动生成理论三个发展阶段。互动生成理论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认识并努力实践教学过程,对于贯彻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用重大、意义深远。 关键词:浅谈教学过程形成和发展 教学过程的研究,自从有了学校教育,有教学活动开始就已存在,就引起人们的重视。“教学过程”是什么或如何实践的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学过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从大量的文献资料的研读中可以看出,教学过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大体经历了过程程序、过程优化和过程互动生成三个发展阶段。教学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凸现出不同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本文仅就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进行粗浅的分析,以资抛砖引玉。 一、过程程序理论。 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一般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在教师的循序引导下,学生学习知识和道德的统一过程。儒家从学习中

的认识因素出发,主张学而知之。孔子提出“学、思、习、行”四者相结合。孟轲在孔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得、自求(内心反省)”的主张,荀况发展了孔子的主张,从朴素唯物论的认识出发把学习过程看作是“闻、见、知、行”的统一过程。《中庸》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主张。明清之际的教育家王夫之,发展了古代关于“学与思”、知与行”相结合的教育原理,提出”学思相资”,以“心思”为主和“行统知”,以“行”为基础的教育教学理论。上述古代的教学过程理论是侧重于学生学习的,着重强调的是知识,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的过程不是很全面系统。 《课程与教学论》一书的作者钟启泉、张华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是教学论中重大的理论问题,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在三个方面: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强调教学认识过程是特殊的认识活动,且具有不可逆转性,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儿童的认识规律及特点);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 近代以来教学过程的研究更加得到重视。依据学习理论中联结理论发展而成程序教学理论。美国心理学家S〃L普雷西设计出自动教学机器,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学习的科学与教学的艺术》一书提出并阐述了程序教学理论。

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pdf

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 一、赞科夫的教学理论: 赞科夫(1901-1977)是苏联的教育学家与心理学家,他从1957年后,在小学进行了“教学与发展”的试验,“致力于探求新的途径”,“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他所指的学生的一般发展,不等同于智力的发展,它包括了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而心理的发展,他认为主要是通过观察力、思维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三个方面来实现。 在教学理论方面,他主张教学应推动发展前进,“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赞科夫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分为两个水平,一个是现有发展水平,即学生已经达到的,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个是最近发展区,即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它介于学生潜在的发展水平和现有发展水平之间。他认为教学应为学生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然后使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它的现有发展水平。他认为“教学结构是学生一般发展的一定过程发生的原因”“教学的结构是因,学生的发展是果。这种因果联系很重要,因为它能决定学生的发展进程”。 为此,赞科夫经过长期的教学实验和理论总结,提出五条教学原则: ①高难度进行教学 高难度含义之一是,加大教材难度,更新教学内容,体现近代科

学技术的进步,以充分满足儿童的求知欲望和认识的可能性。因为“儿童的智力也像肌肉一样,如果不给以适当的负担,加以锻炼,它就会萎缩、退化。”即是说,教学要为儿童的精神成长提供足够的食粮,不要使他营养不良。 高难度的另一含义是要学生通过努力克服困难,把精神力量发动起来,促进一般发展。教学应该创造最近发展区,让儿童努力思考,经教师的指导,由现有水平而发展到“最近发展区”。 ②高速度进行教学 “以知识的广度达到知识的巩固性”,要求教学“不断地向前运动,不断的以各方面的内容丰富学生的智慧,能为学生越来越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创造条件,因为这些知识被纳入到一个广泛开展的体系中。” ③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 “理论知识是掌握自觉而牢固的技巧的基础。因此,掌握理论知识不仅不妨碍技巧的形成,而且恰恰相反,乃是形成技巧的重要条件”。 ④理解学习过程 注意学习过程本身,着眼于学习活动的内在机制,教会学生怎样学习。⑤全体学生得到一般发展教学面向全体,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二、布鲁纳的教学理论: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论是当代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三大教学论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与 人类的管理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丰富的管理思想。西方管理思想是人类管理思想不断发展的结晶,在管理思想史上 具有重要的地位。考察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历程,有利于我们从中正确地吸收和消化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实现我国管理科学的 跨越式发展。 1传统管理阶段 人类最早的管理活动是从原始家庭组织开始的,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扩展,社会组织结构也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管理活动也随之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18世纪60年,以英国为 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人们开始把科学思想运 用到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卓有贡献的思想家、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进入了传统管理阶段,其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查尔 斯巴贝奇和罗伯特欧文等。 (1)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斯密在17 7 6年发表《国富论》,认为劳动分工能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提出了经济人观点,认为人们在经济行为中追求的完全是私人利益。 (2)查尔斯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巴贝奇183 2年发表《论机器与制造业的经济》,认为要提高工作效率,必须仔细研究工作方法,同时还提出了一种工资加利润的分配制度,为现代劳动工资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3)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欧文提出要缩短工人的劳动 时间、提高工资、改善住房,并在自己的企业进行改革试验证明:重视人的作用、尊重人的地位可以使工厂获得更大利润。 在传统管理阶段,管理基本上处于积累经验阶段,为后来泰勒等人创立科学管理体系打下基础,开始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过渡。 2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古典管理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该学派把管理分为三个主要职能———计划、组织、控制。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科学管理理论和古典组织理论。 2.1 科学管理理论 这个管理学派认为可以从“科学”的观点去分析所干的工作和对劳动进行监督,通过客观事实分析并利用从经验中得到的数据应能找到进行工作的最好办法。 (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泰勒1911年出版《科学管理原理》,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石。其理论主要包括以下6 个方面:确定合理的工作标准;工作方法标准化;合理配备工人;差别计件工资制;实行职能工长制;例外管理。 (2)莉莲吉尔布雷思和弗兰克吉尔布雷思简化工作的原则。吉尔布雷思夫妇在动作研究和劳动简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并总结出了劳动中许多特征不同的分动作,提高了劳动效率。 3) 甘特工作计划的原则。甘特的贡献主要有:甘特图表、任务 奖金制度、非金钱因素论。甘特还认为,提高效率的最重要源泉是管理人员的工作方法而不是劳动者。

城市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思路

城市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思路 (一)基本原理 1、“生态位” 生态位:物种在群落中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 生态位的宽度据该种的适应性而改变,适应性较大的物种占据较宽广的生态位。 城市生态位(urban niche):城市给人们生存和活动提提供的生态位。 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现状对于人类经济活动,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既城市的性质、功能、地位、作用及其人口、资源、环境的优劣势。 2、多样性与稳定性 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的能力,是同生态系统物种及结构的多样性、复杂性呈正相关的。 生态系统的结构愈多样、复杂,则其抗干扰的能力愈强,因而也愈易于保持其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 在结构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当食物链(网)上的某一环节发生异常变化,造成能量、物质流动的障碍时,可以由不同生物种群间的代偿作用给予克服。 人力资源多样性,保证了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土地的多样性,保证了城市各类活动的展开; 城市功能与交通方式的多样性,使城市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与辐射力; 行业和产业结构的多样性,使城市经济稳定,整体经济效益提高等。 3、食物链(网)原理 食物链: 以能量和营养物质形成的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 食物网:生物群落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而成的复杂营养关系。 ●用于城市系统时,各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生产原料,某一企业的产品是另一企业生产 的原料;某些企业生产的“废品”也可能是另一些企业的原料。如此可以对城市食物网“加链”和“减链”。减链:除掉或控制那些影响食物网传递效益,利润低、污染重的链环。加链:增加新的生产环节,将不能直接利用的物质、资源转化为价值高的产品。 食物链(网)原理表明:人类居于食物链的顶端,人类依赖于其他生产者及各营养级的“供养”而维持其生存;人类对其生存环境污染的后果最终会通过食物链的作用(即污染物的富集作用)而归结于人类自身。 4、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原理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1>1/2+1/2. ●子系统功能和系统整体功能相辅相成; ●子系统都有无限制地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不顾其他个体的潜势存在。 ●城市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协调一致的。 ●理顺系统结构,改善系统运行状态,要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为 目标,局部功能与效率应当服从于整体。 5、环境承载力原理 环境承载力: 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 体现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三者的限制,是环境本身具有的有限性自我调节能力的量度。 环境承载力原理具体内容: (1)环境承载力会随城市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