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估算说课稿讲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乘法估算

一、说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针对本校的市级教研课题的“如何培养学生的有效提问”专题研究实践而设计的。设计的过程中力图体现出本专题的研究实践,把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的各种方法融入了教学当中。同时在本节课设计中,我也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多种形式交替变换,注重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二、说教材

《乘法估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0页的教学内容,这是在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估算的策略基础上,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通过把两、三位数看成整十、整百数来计算的。教材把乘法估算编排在笔算末尾有0的数乘一位数的后面,这样的安排既能够使学生提高口算能力,又能够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乘法估算方法。

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估算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学生应当掌握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估算活动对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材把估算方法的应用设置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切实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说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我准备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过程。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估算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

4.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白估算的思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估算能力、估算习惯。

题。

(过渡语:如何把教材的内容以生动活泼、清楚明了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是重中之重。这涉及到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课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

维为主,因此应当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素材。例如选择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选用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素材内容,相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应该创设运用估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体会估算的意义,形成和掌握估算的技能。在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探索和尝试估算的方法,发展学生灵活运用不同计算策略来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开拓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法: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红,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估算方法,开展组员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探究中学习到估算的价值,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中共同进步。

教师的“教”将要做到: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鼓励探索、引导发现;学生的“学”才能做到:勇于尝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产生兴趣。因此,本节课在探索新知识之前,创设了学校组织学生去秋游的情境。

(出示教材第70页例7的主题图)同学们,请看这幅秋天的图画,美吗?学校组织大家去秋游,目的地是游乐场。

三(1)班的王老师在组织大家去游乐场之前,为了防止同学们走丢,出发前跟大家玩了一个“找邻居”游戏,你们想玩吗?

好,看看你们玩得怎么样?(出示“找邻居”游戏:给下列数字找邻居)

这是学生以往学过的找近似数的方法,即四舍五入地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三位数看成整百数。这个环节不仅使学生对找近似数的知识点进行了复习,也为新知识做了很好的铺垫,还让学生热情地投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从而顺理成章地过渡到新知识的探索。看,三(1)班有29人去游乐场玩,门票每张8元。你认为这些同学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呢?

是啊!买门票要多少钱呢?(接着出示例7的问题:王老师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比一比,你们提出的问题和王老师的问题有什么不同?

请同学们讨论讨论,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师追问:要解决带250元钱够不够这个问题,我们该采取怎样的计算方法好呢?同学们讨论讨论,再回答。

当学生说可以进行估算时,师及时补充: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乘法的估算,从而正式引入课题。

在实际生活当中,像这样的问题我们也不需要对它进行精确计算,可以运用估算的方法算出它的大概数据就行了。

(二)探索新知

叶圣陶先生说过:“当教师就像帮助小孩走路一样,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因此,我在教学中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已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估算策略的经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多位数末尾有0的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会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整百数进行估算,我估计学生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不成问题,我运用知识迁移这个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在积极主动参与中领悟到乘法估算的方法。

1.独立思考,想一想你会怎样估算?

2.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估算策略。

郑毓信教授曾经这么说过:“没有经过个体深思而匆忙展开的讨论如无源之水,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性和创见。”我们的课堂需要静思默想,表面的热闹只会掩盖学生的思维,学生有自己想才会有交流的

欲望。因此,合作交流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3.让学生汇报估算方法,并引导说出估算思路。(一边展示算法,一边小结估算方法。)当学生说出估算思路时,老师可以及时适当进行赏识性的表扬。

4.比较分析,感悟估算

29×8,把29看作30,30×8=240,够买门票。

32×8,把32看作30,30×8=240,不够买门票。

观察以上两组算式,请大家思考:拿了同样的钱去买门票,估算结果同样都是240元,为什么29人的带250元够,而32人的却不够呢?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可能说出:一个是估算大了,一个是估算小了,估算小了的时候要考虑剩余的人数)

5.师总结:把乘法算式中的因数看作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确定他们积的范围。类似例7这样,在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不需要我们进行精确的计算,估算一下就可以了,这样做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方便呢!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但由于估算得到的仅仅是一个大约的数,它与准确数始终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遇到实际问题要具体分析。

(三)、巩固提高

1.基本练习

“学以致用”,学习新知识后的练习是学生内化知识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巩固估算方法的环节。出示估算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