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第8-15章___选择题复习参考

毛概第8-15章___选择题复习参考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自测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客观条件是A

A.我国生产力水平及其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

B.我国领导人对市场经济认识不足

C.我国领导人认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能够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D.我国领导人认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能够保证经济总量的平衡

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观条件是 A

A.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B.当时我国领导人在理论上对市场经济认识不足

C.当时我国领导人认为市场经济不能够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D.当时我国领导人认为市场经济体制不能够保证经济总量的平衡

3.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在党的八大会议上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的是 B

A.刘少奇 B.陈云 C.毛泽东 D.邓小平

4.计划和市场 D

A.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 B.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中

C.属于基本制度的范畴D.都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

5.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C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D.市场经济是离不开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6.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六大 D.党的十二大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是 D

A.列宁 B.陈云 C.毛泽东 D.邓小平

8.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使市场 B

A.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 B.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 D.自发地调节社会总量平衡

9.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 A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10.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B A.党的十四大B.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六大 D.党的十七大

11.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

A.控制力 B.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

C.社会总资产中的绝对数 D.社会总资产中的占优势,且有质的提高

1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 B A.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补充 D.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 A

A.由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B.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决定的

C.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决定的

D.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和政治制度决定的

14.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 B

A.社会主义公有制B.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

C.社会主义劳动仍然是谋生手段 D.社会主义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是 A

A.按劳分配 B.劳动和经营收入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资产收益

16.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 A

A..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B.按劳动和经营收入状况进行分配

C.按资产收益进行分配 D.按劳动力价值进行分配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据是A

A.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 B.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

C.我国建设资金不足 D.我国社会资源相对不足

18.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佣劳动者取得的收入实质上是 A

A.按劳动力价值取得的收入 B.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

C.按生产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 D.按劳动力和经营成果得的收入

19.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是 B

A.社会主义要不断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B.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C.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 D.社会主义鼓励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20.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 C

A.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B.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C.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D.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21.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 D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六大D.党的十七大

22.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2006年我国已成为世界 A

A.第三贸易大国 B.第一贸易大国 C.第二贸易大国 D.第四贸易大国23.党的十七报告提出的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 A

A.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B.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C.必须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

D.必须加快沿海地区和经济特区的经济发展

24.始终作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是 A

A.农业、农民、农村问题 B.工业问题

C.农村问题 D.农民问题

2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是 B

A.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问题,B.农业、农民、农村问题

C.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

D.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

26.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 C

A.工业与农业关系 B.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关系

C.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地区和内地的关系

D.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关系

27.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提出是A

A.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C.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

28.提出要加大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是 A A.党的十七大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六大 D.党的十四大

29.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 A

A.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B.工业与农业关系

C.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地区和内地的关系 D.基础工业和现代工业的关系

30.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B

A.走资金密集型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B.发展循环经济

C.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D.坚持优先发展农业

31.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A

A.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B.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

C.走资金密集型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目标

D.走建设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目标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当时的主客观条件是AB A.我国生产力水平及其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

B.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C.我国领导人认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能够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D.我国领导人认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能够保证经济总量的平衡

2.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是ABCD

A.条块分割 B.政企不分

C.权力过于集中 D.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3.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AB

A.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观念

B.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

C.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的主要思想有 ABCD

A.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法,只有对发展生产力有利,就可以利用

B.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C.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D.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5.市场经济的特点是ACD

A.微观性 B.宏观性 C.事后性 D.短期行为

6.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比较,具有的优势是AB

A.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B.运行的效率较高

C.能自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 D.具有宏观性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ABC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养和发展市场体系 B.建立健全宏经济观调控体系

C.建立合理的个人收人分配制度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ABC

A.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在分配上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C.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上,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D.在宏观层面,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

9.现代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是ABCD

A.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

B.从微观性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C.宏观性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

D.从层面经济运行看,法制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10.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这“四个坚持”是 ABCD A..以公有制为主体 B.按劳分配为主体

C.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D.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11.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两个“毫不动摇”是指 BC A.毫不动摇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C.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D.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12.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AB

A.做到两个“毫不动摇” B.一个“统一”

C.“有所为,有所不为” D.“由东到西梯次推进”

1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包括ABC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D.私营经济

14.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ABD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非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D.公有资产占优势不仅要有量的优势,还要有质的提高

15.非公有制经济包括ABCD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16.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是由以下经济条件决定的ABCD

A.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 B.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C.社会主义劳动仍然是谋生手段决定的

D.社会主义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决定的

17.社会的生产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可以分 AB

A.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 B.另一类则是人的劳动

C.一类是生产关系条件 D.另一类则各种社会条件

18.按生产要素分配,就其内容可分为:ABCD

A.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B.以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C.以管理参与分配 D.以知识产权参与分配

19.共同富裕并不意味着ABCD

A.同等富裕 B.同步富裕

C.不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D.平均发展

20.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ABCD

A.既要反对平均主义 B.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C.初次分配注重效率,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D.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21.社会保障体系包括 ABCD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22.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 AC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B.实现城乡一体化

C.建设创新型国家 D.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3.国家创新体系是ABC

A.以政府为主导 B.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C.各类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播 D.以市场为主导

24.我国新型工业化路子的特征是ABD

A.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B.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C.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并举D.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25.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就在于 ABC

A.它同信息化相结合 B.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C.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D.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26.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是ACD A.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B.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是ABC

A农民问题 B.农业问题 C.农村问题 D.农业生产问题

28.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 AB

A.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 B.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C.城市和农村的关系 D.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

2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ABCD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管理民主 D.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30.党的十七大提出要ABCD

A.加大国土规划 B.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

C.完善区域政策 D.调整经济布局是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自测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 C

A.大力发展经济B.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

C.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D.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B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人民当家作主

C.权力制衡D.四项基本原则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D

A.基本路线B.基本政策C.基本原则D.基本方略

4.我国的国体是B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A A.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B.无产阶级的联合专政

C.被剥削阶级的联合专政D.各党派联合专政

6.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是 B

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

B.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C.反对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

D.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

7.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C

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人民民主专政和民族区域自治

8.我国的政体是A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A.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主集中制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在 B

A.1950年B.1954年C.1956年D.1958年

11.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实行A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2.我国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A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D.多党共同执政

13.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正确的表述是 B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同心同德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同舟共济、鱼水之情、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同心同德、唇齿相依

14.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A

A.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B.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互相监督

C.政治协商、参政议政、互相制约

D.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轮流执政

15.解决我国民族的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B

A.加强民族共同团结B.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

C.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支持D.实现民族共同繁荣

1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D

A.各民族一视同仁B.主权归中央,治权归地方

C.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共同繁荣

D.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力

17.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是D

A.我国是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B.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C.我国是一个脱胎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社会主义国家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18.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是A

A.我国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B.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C.我国是一个脱胎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社会主义国家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19.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是 C

A.我国是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B.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C.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以及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20.适合中国国情的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途径是A

A.村民自治B.实行农民代表大会制度

C.实行农村民主选举代表大会制度D.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21.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首次写入中国宪法是在A

A.1982年B.1984年C.1986年D.1990年

22.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是在A

A.1989年B.1985年C.1986年D.1990年

23.在中国,职工在企事业单位中享有的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的实现,主要通过 C A.民主选举B.民主决策

C.职工代表大会制度D.职工监督单位党政领导的工作

24.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C

A.基本方针B.基本路线C.基本方略D.基本策略

25.我国宪法明确写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A A.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B.2002年党的十六大C.2007年党的十七大D.1997年党的十五大26.法制是依法治国的A

A.前提和基础B.过程和结果C.内容和本质D.手段和目的27.民主首先是指C

A.个人民主B.统治阶级的民主

C.一种国家制度D.一种法律制度

28.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A

A.民主B.自由C.参与权D.生存权

(二)多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任务是BCD

A.消灭剥削阶级B.反对帝国主义

C.反对封建主义D.反对官僚主义

2.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任务是ABCD

A.实现工业化B.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C.消灭剥削阶级D.剥削制度

3.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上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ABCD

A.性质相同B.作用相同C.职能相同D.历史使命相同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要 ABC

A.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B.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

C.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

D.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5.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ABCD

A.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B.坚持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6.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措施,这就是ABCD

A.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责

B.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C.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

D.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优化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

7.中国大陆目前八个民主党派是BCD

A.中国共产党、中国民主建国会

B.中国国民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

C.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

D.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8.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ABCD

A.长期共存B.互相监督C.肝胆相照D.荣辱与共

9.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ABC

A.政治协商B.民主监督C.参政议政D.互相监督

10.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权利有ABCD

A.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B.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

C.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D.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

11.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ABCD

A.民主选举B.民主决策C.民主管理D.民主监督

1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ABCD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13.深刻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应注意把握ABC

A.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B.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C.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

D.依法治国的依靠力量是暴力工具

14.之所以说: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为依法治国是ABCD A.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D.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5.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四者的关系是ACD

A.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

B.有法可依是核心、有法必依是前提

C.执法必严是关键D.违法必究是保障

16.邓小平指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是看BCD

A.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B.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善人民的生活

C.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D.能否有利于改革和对外开放

17.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是ABC

A.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B.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妥

C.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绝对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

D.不能和不需要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西方政治文明的积极成果

18.民主、自由、人权是 ABCD

A.人类的普遍追求B.历史范畴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D.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

19、下面关于人权的理解正确的有ABCD

A.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B.人权作为权利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社会的产物

C.政治权利属于人权的范畴D.人权的基础是生命的生存和发展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测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先进文化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A

A.崇尚和追求先进性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教育为本D.坚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B

A.重要形式B.重要标志C.重要基础D.重要来源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A

A.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B.树立共同理想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D.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4.全体中国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是B

A.精英文化 B. 和谐文化

C.无产阶级文化 D.中国传统文化

5.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公民A

A.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B.要坚持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

C.要坚持以文化教育为核心D.要坚持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

6.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B

A.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C.为经济发展服务,为政治文明服务D.为党的工作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A

A.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是实事求是

C.是解放思想D.是与时俱进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B

A.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树立共同理想

C.是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D.是与时俱进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B

A.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是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C.是解放思想D.是与时俱进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C

A.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是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C.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D.是与时俱进

11.社会主义全民族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A A.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B.把我国建设成为共产主义社会

C.实现中国的工业化D.实现中国城乡一体化

12.理想是有层次的,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就是 B

A.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C.实现中国的工业化D.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国城乡一体化13.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A

A.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B.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支柱问题C.整个中华民族的智力支柱问题

D.整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14.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A

A.思想道德建设B.法制建设

C.民主政治建设D.干部队伍建设

15.教育是 C

A.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政治标准

B.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结果

C.民族振兴的基石D.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AB

A.一手抓物质文明B.一手抓精神文明

C.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D.一手抓文化建设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ABCD

A.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B.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C.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D.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ABCD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C.坚持贴近升级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D.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5.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具有丰富内涵,主要有ABCD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B.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爱好和平D.自强不息

6.思想政治工作是ABC

A.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B.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

C.我们国家重要的政治优势D.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7.哲学社会科学是AB

A.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B.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C.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国家重要的政治优势D.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8.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ABCD

A.坚持以发展为主题B.以改革为动力

C.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

D.以制造生产更多更好的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自测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逐渐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四位一体”是C

A.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建设

B.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建设

C.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D.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建设

2.我国历史上提出“兼相爱”、“爱无差”思想的是D

A.孔子B.孟子C.庄子D.墨子

3.发表于1803年的《全世界和谐》一文的作者是A

A.傅立叶B.欧文C.马克思D.列宁

4.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见之于B A.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共产党宣言》

B.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著作《和谐与自由的保证》

C.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著作《全世界和谐》

D.毛泽东著作《论十大关系》

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 A.本质属性B.基本要求

C.重要表现D.根本任务

6.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在B

A.党的十五大报告B.党的十六大报告

C.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报告D.党的十七大报告大

7.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党的C

A.十三届四中全会B.十六大

C.十六届六中全会D.十七大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D

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A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C.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C

A.必须坚持民主法治B.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C.必须坚持科学发展D.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D

A.必须坚持民主法治B.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C.必须坚持科学发展D.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A

A.必须坚持民主法治B.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C.必须坚持科学发展D.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B

A.必须坚持民主法治B.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C.必须坚持科学发展D.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D

A.必须坚持民主法治B.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C.必须坚持科学发展D.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5.明确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是D

A.党的十五大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D.党的十七大

16.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经是A

A.发展教育B.发展科技C.发展军备D.发展劳务输出

(二)多项选择题

1.实现社会和谐ABCD

A.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B.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D.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ABC

A.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B.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

C.党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

D.应对敌对势力进行“分化”、“西化”的锐利武器

3.一般地讲,和谐社会就是ABCD

A.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B.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C.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4.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ABD)的社会。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C.崇尚自由平等博爱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ABCD

A.一个治国理想B.一种治国方略

C.治国机制D.一种治国结果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ABC

A.生产发展B.生活富裕C.生态良好D.公平正义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是BC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坚实基础

B.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

D.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条件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AB

A.相互包含B.相辅相成C.全部与局部D.上篇与下篇

9.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体现在ABCD

A.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B.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C.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D.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ABCD

A.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B.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C.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的基本原则ABCD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B.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民主法治

C.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D.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积极的就业的方针是ABC

A.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B.市场调节就业

C.政府促进就业D.城市劳动者优先就业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自测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是 B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悠久的中华文化

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2.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是A

A.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B统一与分裂并存C侵略与反侵略不断D停滞不前、贫穷落后、被动挨打3.造成近代中国局部地区的分离状态的根本原因是C

A统治集团内部尖锐矛盾的结果B封建割据、军阀混战的结果

C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结果D集权与分权斗争的结果

4.台湾问题的实质是A

A中国的内政问题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

C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D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

5.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见之于A

A.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

B.周恩来关于台湾问题“一纲四目”的政策和主张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

D.中共中央发表的《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

6.美国政府与蒋介石集团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是在D

A.1949年12月B.1950年12月C.195年1月D.1954年12月

7.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的是 B

A.毛泽东B.周恩来C.叶剑英D.邓小平

8.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一纲四目”的政策和主张,“一纲”是指A

A.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B.炎黄子孙、爱国一家

C.和平解放、互不破坏D.既往不咎、立功受奖

9.中国共产党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是A

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B.1982年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

C.1987年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

D.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

10.1981年,叶剑英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A

A.“九条方针”B.“六条构想”C.“八项主张”D.“四点意见”

11.1979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是A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共中央C.全国政治协商大会D.中共中央统战部

12.实现台海两岸的“三通”是指A

A.通商、通邮、通航B.通商、通行、通关

C.通邮、通航、通关D.通邮、通行、通商

13.1983年,邓小平阐述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B

A.“九条方针”B.“六条构想”C.“八项主张”D.“四点意见”

14.在各方的压力下,台湾当局首次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是在B

A.1984年11月B.1987年11月C.1988年10月D.1997年11月

1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 B

A.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B.一个中国

C.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共存D.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

16.“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将和平共处原则用来处理A

A.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B.一个国家的不同区域的平等互利

C.一个国家的民族矛盾问题D.一个国家的历史遗留问题

17.中英两国政府领导人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三个附件是在D

A.1978年11月B.1982年1月C.1982年9月D.1984年12月

18.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 C

A.香港问题B.国际争端问题C.台湾问题D.国民党政权

19.正式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 C

A.1984年4月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B.1989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C.1990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D.1995年4月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20.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在C

A.1990年7月1日B.1993年7月1日

C.1997年7月1日D.1999年12月20日

21.1987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在正式签署地方是C

A.澳门B.香港C.北京D.里斯本

22.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在C

A.1997年7月1日B.1999年7月1日

C.1999年12月20日D.2000年1月1日

23.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的授予者是 A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4.1992年1月,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是B

A.国共合作、爱国一家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互利互惠,共同发展D.和平统一,不使用武力

25.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C

A.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B.港、澳、台地区保持高度繁荣

C.坚定地维护一个中国原则D.港、澳、台地区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26.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讲话是C

A.《告台湾同胞书》B.《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C.《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D.《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7.1995年1月30日,针对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江泽民发展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A

A.八项主张B.九条方针C.六条构想D.四点意见

28.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反“台独”斗争的总方略是D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C.绝不承诺放弃武力D.文攻武备

29.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是在B

A.2002年3月B.2005年3月C.2005年10月D.2006年3月

30.胡锦涛提出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A

A.坚持“九二共识”B加强经济上的交流与合作

C早日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D为两岸同胞谋福祉

31.胡锦涛提出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是B

A.坚持“九二共识”B.加强经济上的交流与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C.早日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D.为两岸同胞谋福祉

32.胡锦涛提出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是C

A.坚持“九二共识”B.加强经济上的交流与合作

C.早日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开展平等协商D.为两岸同胞谋福祉

33.胡锦涛提出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宿是D

A.坚持“九二共识”B.加强经济上的交流与合作

C.早日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D为两岸同胞谋福祉

(二)多项选择题

1.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ABCD

A.祖国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B.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C.中国社会发展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2.台湾问题是AB

A.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B.中国的内政问题

C.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D.“二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3.台、港、澳问题的性质是AB

A.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B.香港、澳门问题是殖民地遗留问题

C.都是内政问题D.都是殖民地遗留问题

4.关于台湾问题,以下哪些提法是正确的AC

A.我国政府主张用和平的方式实现两岸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

B.我国政府允许台湾“完全自治”,但反对搞“一中一台”

C.我国政府对台湾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D.台湾问题是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5.5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多次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政策,概括起来主要有ABCD

A省亲会友、来去自由B既往不咎、立功受奖

C国共合作、爱国一家D和平解放、互不破坏

6.1958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炮轰金门是为了打击美国ABC

A.划峡而治的阴谋B.“两个中国”的“事实上的存在”的阴谋

C.美国侵占台湾的合法化的阴谋D.策划台湾当局进攻大陆的阴谋

7.20世纪80年代,台湾当局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以“三不政策”作为回应,“三不政策”是ABC

A.绝不接触B.绝不谈判C.绝不妥协D.绝不认同

8.“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包括ABD

A.以“一个中国”为基础,实行“两种制度”B.台、港、澳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C.台、港、澳地区实行完全自治D.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9.根据“一国两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中国政府在澳门回归后将保持澳门的几个“不变”,即澳门原有的ABC A.资本主义制度不变B.生活方式不变C.法律基本不变D.外交事务不变

10.香港、澳门等我国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它们享有BCD

A.独立的外交权和防务权B.立法权C.行政管理权D.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11.我国宪法规定,特别行政区是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表明ACD

A.“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B.特别行政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D.特别行政区政府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12.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两岸统一,就是CD

A.不用武力方式B.通过经济交流的方式来解决

C.主张用和平手段来解决,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D.通过政治谈判的方式来解决

13.中国政府所主张的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指ABC

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B.台、港、澳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D.参与国际组织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14.英国殖民主义者曾经强占香港,是通过向中国发动侵略,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ABD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15.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ABC

A.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性贡献

B.是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C.彻底结束了殖民主义在港澳的统治

D.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港澳的终结

16.在解决两岸关系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BCD

A.使两岸“三通”有了实现的牢固基础B.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

C.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的图谋D.是针对搞“台湾独立”的图谋

17.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新世纪的三大任务是ABC

A.现代化建设B.完成祖国统一

C.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D.反对和遏制“台独”

18.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A

A.反对和遏制“台独”B.推进两岸“三通”

C.促进两岸政治谈判D.回到“九二共识”

19.2005年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意见是ABCD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B.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C.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D.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20.2005年4--5月间,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邀请台湾主要政党的党主席率团访问大陆,开展两岸政党交流与对话。他们是AB

A.国民党主席连战B.亲民党主席宋楚瑜

C.民进党主席游锡堃D.新党主席郁慕明

21.胡锦涛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的主要内容是ABCD

A.坚持“九二共识”是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

B.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属

C.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

D.开展平等协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

22.2005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部法律的颁布具有重要的意义ABD

A.把中央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表明了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共同意志和坚强决心

B.这是一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保护台湾同胞根本利益的法律

C.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D.这是一部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法律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自测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一个国家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是B

A分清敌我B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时代主题

C根部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D理论联系实际

2.当今时代的主题是C

A.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B.战争与革命C.和平与发展D.经济全球化

3.当今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是B

A.反对分裂,维护统一B.生存与发展C.反腐倡廉D.改革开放

4.当今世界多数国家的政策取向是C

A.改革开放B.建立市场经济体制C.对内图稳,对外思和D.建立经济政治联盟

5.当今世界时代的主旋律是A

A.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B.与世界接轨、与时代同步

C.面向世界、面向时代、面向未来D.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6.共建和谐世界必须坚持 B

A.独立精神B.包容精神C.民主精神D.竞争精神

7.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是D

A.一极独霸世界B.两极格局对峙C.单边主义抬头D.多极化

8.当今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背景是B

A.经济危机日益深化B.经济全球化

C.能源资源日益短缺D.民族独立化

9.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 A

A.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B.信息公开化

C.资本国际化D.市场开放化

10.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是A

A.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B.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

C.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D.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1.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关键因素是A

A.军事力量B.经济力量C.民族精神D.包容精神

12.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国家实力的基础是 B

A.军事力量B.经济力量C.爱国主义D.创新精神

13.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A

A.资本的跨国流动B.新科技革命与传播

C.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财富的增长D.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和生产过程的分解

14.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C

A.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D.促进国家的和平统一

15.首次代表中国政府系统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D

A.毛泽东B.邓小平C.陈毅D.周恩来

16.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C

A.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B.投桃报李,礼尚往来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17.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毛泽东审时度势,提出的的外交战略是D A.一边倒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一条线

18.我国外交工作的根本目标,归根到底是 B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B.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9.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是D

A.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B.投桃报李,礼尚往来

C.广泛合作、互利共赢D.独立自主

2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 B

A.互不侵犯B.国家主权平等C.平等互利D.互不干涉内政

21.中国政府主张的新安全观的核心是A

A.互信、互利、平等、协作B.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打击恐怖活动D.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根据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在国际关系问题上,先后提出的著名论断主要有ABCD A.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反对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称霸

B.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平等的,反对以大压小、以强凌弱

C.支持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D.结成广泛的反帝反霸斗争的国际统一战线

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ABCD

A.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C.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

3.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ABC

A.总体和平、局部战争B.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C.总体稳定、局部动荡D.总体团结、局部分裂

4.世界格局多极化是ABCD

A.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B.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D.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5.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有利于ABCD

A.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和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C.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

6.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是“冷战”,突出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ABCD

A.在政治上尖锐对立B.在军事上全面对峙

C.在经济上封锁与反封锁D.意识形态上演变与反演变

7.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是AB

A.单极与多极的矛盾B.称霸与反霸的斗争

C.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D.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

8.经济全球化ABCD

A.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

B.是一把“双刃剑”

C.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

D.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9.和平、发展、开放、合作、和谐、共赢是我们的ABCD

A.主张B.理念C.原则D.追求

10.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AB

A.科技革命B.生产力的发展

C.资本主义的发展D.社会主义的发展

11.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把ABC

A.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

B.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

C.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D.中国的社会制度与世界发展的格局结合起来

12.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ABCD

A.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

B.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C.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

D.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13.我们所说的积极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主要包括ABCD

A.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B.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

C.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D.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

14.推进中国的发展,必须ABCD

A.依靠自己的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B.依靠自己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C.依靠开拓国内市场和增加国内需求D.依靠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开发人力资源

15.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ABC

A.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C.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义务的必然选择

16.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ABCD

A.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B.符合中华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C.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D.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

17.中国政府谋求发展的宗旨和原则是努力实现ABCD

A.和平的发展B.开放的发展C.合作的发展D.和谐的发展

18.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AB

A.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B.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C.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时代要求

19.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BC

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D.“安邻、富邻、睦邻”

2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ABD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C.和平过渡D.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1.邓小平根据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的变化,确定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方针是BCD

A.独立自主、和平共处B.冷静观察、稳住阵脚

C.沉着应付、韬光养晦D.有所作为、善于守拙、决不当头

22.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ABCD

A.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真诚愿望和高尚品质

B.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眼光、宽广胸怀和外交能力,

C.开创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普遍赞赏

D.为世界和平和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23.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坚持ABCD

A.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D.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24.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ABCD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B.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C.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D.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5.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BD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维护和平的政治基础

B.互利合作、共同繁荣,是维护和平的经济保障

C.建立军事联盟,加强军备是维护和平的根本手段

D.平等对话、协商和谈判,是解决争端、维护和平的正确途径

26.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要ABCD

A.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协调合作B.坚持和睦互信、实现共同安全

C.坚持公正互利、实现共同发展D.坚持包容开放、实现文明对话

27.和谐世界应该是ABCD

2015大学毛概考试题库及答案

2015大学毛概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概念的人是( C )。 A、张心如 B、刘少奇 C、王稼祥 D、邓小平 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 A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党的建设 3、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主要原因是( D )。 A、农民革命斗争的失败 B、中国封建主义的统治 C、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 D、帝国主义的侵略 4、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C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共“一大”

5、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的核心是( A )。 A、无产阶级的领导 B、人民大众的参与 C、工农联盟的巩固 D、人民军队的建设 6、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B )。 A、革命的对象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动力不同 7、中国革命最基本的问题是( B )。 A、军队问题 B、农民问题 C、统一战线问题 D、党的建设问题 8、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C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武装斗争 9、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C )。 A、合法斗争 B、秘密斗争

C、武装斗争 D、经济斗争 10、毛泽东指出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是( A )。 A、党指挥枪 B、官兵一致 C、军民一致 D、民主建军 1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起义是( A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12、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B )。 A、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D、陕北革命根据地 13、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是( B )。 A、无产阶级领导权 B、工农联盟 C、工、农、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制定正确的政治纲领 14、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 D )。

毛概复习题第十一章测试

毛概复习题第十一章测试 章节测试每个题型随机抽取10道题,请同学们认真答题,考试只有一次机会,请认真阅读完绪论相关的学习内容再考试。 单项选择题 1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是属于() A、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B、劳动人民的一部分 C、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D、知识分子的一部分 正确答案:C 2 知识分子是中国()的一部分。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正确答案:B 3 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属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 A、知识 B、劳动 C、创造 D、人才 正确答案:B 4 新时期,统一战线要在()旗帜下,实现最广大的团结。 A、爱社会主义 B、爱国主义 C、爱共产主义 D、爱和谐社会 正确答案:B 5 ()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D、民族和谐 正确答案:B 6 ()是军队建设的重要基础心。 A、革命化 B、现代化 C、正规化 D、科学化 正确答案:C 7 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 A、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基础之上 B、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之上 C、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基础之上 D、共产主义和集体主义基础之上

正确答案:B 8 各民主党派在中国是() A、参政党 B、在野党 C、反对党 D、执政党 正确答案:A 9 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 A、执政党与反对党的关系 B、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关系 C、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关系 D、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 正确答案:D 10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主题是() A、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C、维护世界和平 D、加强民族团结 正确答案:A 多项选择题 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有()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新的社会阶层 D、知识分子 E、人民军队 正确答案:A,B,D 2 加强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A、年轻化 B、革命化 C、现代化 D、知识化 E、正规化 正确答案:B,C,E 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 A、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B、社会团体的联合组织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 D、民主党派的联合组织 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A,C,E 4 我国知识分子是() A、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B、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 C、文化、教育、科技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D、科技兴国的主力军 正确答案:A,B,C,D 5 新时期的一个重大政策是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具体是指()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 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A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党的领导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 A、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三个有利于”标准 3、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B ) A、实行公有制 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实行按劳分配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共产主义社会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D) 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C) A、农业社会 B、现代化工业社会 C、工业化中期阶段 D、工业化高级阶段 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D) A、大城市 B、中等城市 C、小城镇 D、农村 9、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 )A、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 C、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D、发展规模经济 10、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识上重大突破是(D )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 )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可以保障社会公平 12、私营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属于(C)

毛概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2016毛概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 )。 A.独立的社会形态 B.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C.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D.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答案:B 参见教材56页。 2.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 )。 A.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落后的社会市场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D.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3.在( )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D.中共七届四中全会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D 参见教材59页。 5.我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 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鼓励支持扶持 C.利用限制改造 D.自愿互利典型示范 答案:A 参见教材63页。 6.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几个步骤( ) A.一个步骤 B.两个步骤 C.三个步骤 D.四个步骤

答案:C 参见教材63页。 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 )。 A.加工订货、统购包销 B.公私合营 C.四马分肥 D.定息 答案:B 参见教材65页。 8.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步是要建立(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答案:C 参见教材63页。 9.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哪一年( )。 年 年 年 年 答案:C 参见教材58页。 1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年国民经济恢复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D 参见教材69页。 11.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 )。 A. 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轻工业 B.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C.以工业为主导带动农业合作化 D.把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与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答案:B 参见教材66页。 1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 A.公私合营 B.和平赎买 C.生活上给出路 D.剥夺生产资料 答案:B 参见教材63页。

大学毛概期末考试不定项选择10套习题题库附答案.

自测题1:不定向选择题 1、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 A.科学发展观 B.毛泽东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邓小平理论 E.“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社会主义本质 C.实事求是D.“三个有利于” 3、关于官僚资本,表述正确的是() A.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是中国资本主义的两个不同组成部分 B.官僚资本和官僚资产阶级的概念是毛泽东于解放战争时期提出的 C.中国的官僚资本和西方国家一样,是在一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D.官僚资本是直接依靠反动政权的力量形成的,并构成了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 4、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有() A.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B.遵循自愿互利的、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C.全面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5、发展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 A.发展是坚持当的先进性的要求 B.发展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 C.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D.发展决定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6、三个代表重要实现是我们党的() A.发展之源B.立党之本C.执政之基 D.理论之源E.力量之源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 A.农民阶级B.城市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宝() 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D.农村包围城市 9.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有() A.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 B.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C.采取加速的方法 D.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10、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这些著作:() A.是毛泽东思想形成阶段的主要成果 B.分清了革命斗争的敌友问题 C.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D.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附参考答案: 1、BC 2、C 3、AB 4、ABD 5、ABD 6、BCE 7、ABCD 8、ABC 9、ABD10、AD

毛概第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1、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是怎样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 总的来看: (1)着眼于调动经济、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领域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 《论十大关系》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 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 务。为了贯彻这一方针,报告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 的一系列重大关系,着眼于调动经济、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领域各个方面的 积极因素。 (2)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是一对矛盾,这一矛盾 呈现出既统一又斗争的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 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现实需要。 具体来说: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毛泽东多次强调:“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 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 毛泽东将“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作为判 断人们的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标准中最重要的一条。毛泽东还明确提出了“党

领导一切”的思想,指出:“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党要领导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军队和政府。”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党的建设问题。他指出:“中国的改革和建设靠我们来领导。如果我们把作风整顿好了,我们在工作中间就会更加主动,我们的本事就会更大,工作就会做得更好。”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党的八大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加强对于国家工作的监督,特别是加强党对于国家机关的领导和监督,加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对中央一级政府机关的监督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地方各级政府机关的监督,加强各级政府机关的由上而下的监督和由下而上的监督,加强人民群众和机关中的下级工作人员对于国家机关的监督;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还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他强调,在我们这样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难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50年不行,会要100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步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才能实现认识上的飞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找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制定适合中国情况的方针和政策。 总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极为重要的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2、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如果存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

毛概考试重点

2017毛概考试重点知识汇编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选择、简答)(P3)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选择、简答、辨析) (P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1】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2】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选择、简答、辨析) (P6) 1】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选择: 4、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灵魂和主要内容。P6、P10-13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灵魂,贯穿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 5.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P14)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三大基本问题(选择) (P18) 基本问题: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P6)

西南石油大学毛概考题答案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一套) 一、单项选择题(在答题卡上把正确答案所在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A卷:1、D 2、C 3、C 4、B 5、C 6、D 7、D 8、B 9、B 10、D 11、A 12、C 13、C 14、A 15、B 16、B 17、B 18、D 19、A 20、C B 卷:1、A 2、 C 3、C 4、A 5、B 6、B 7、B 8、 D 9、A 10、C 11、D 12、C 13、C 14、B 15、C 16、D 17、D 18、B 19、B 20、D 二、简答题(要求简要回答。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①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4分)②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分)③在这个理论体系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诗史,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2分)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2分) 2.怎样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分)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2分)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2分)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2分)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1分)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1分) 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毛概复习题库(1)

毛概复习题库(1)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 题的领导人是( A )。 A、毛泽东 B、张闻天 C、周恩来 D、 刘少奇 2.中国共产党全党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重要性是在( C )后。 A、红军长征后 B、遵义会议后 C、延安整治 后D、党的七大后 3.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是在(B )。 A、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D、建国初期 4.做出正确评价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决议的会议 是( B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 十二届三中全会D、十二届六中全会 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B )。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改革与开 放D、人权与主权 6.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是 ( D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 大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 C )。 A、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B、改革 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 C、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D、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的伟大探索 8.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B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9.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是(A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社会主义本质 理论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改革开放理论 10.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 ( A )。 A、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 B、十六届四中 全会《决定》 C、十六届五中全会《决定》 D、十届四次人 大会议《纲要》

毛概各章节单选多选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在全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A.八七会议 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2、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 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D.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 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中共()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D.十五大 5、邓小平理论是()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D.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 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7、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党的领导 D.坚持执政为民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 A.发展先进生产力 B.发展先进文化 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9、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发展B.全面C.协调D.以人为本 10、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党的文件是() A.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2020毛概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2020毛概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 )。 A.独立的社会形态 B.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C.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D.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答案:B 参见教材56页。 2.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 )。 A.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落后的社会市场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D.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3.在( )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D.中共七届四中全会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D 参见教材59页。 5.我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 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鼓励支持扶持 C.利用限制改造 D.自愿互利典型示范 答案:A 参见教材63页。 6.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几个步骤( ) A.一个步骤 B.两个步骤 C.三个步骤 D.四个步骤 答案:C 参见教材63页。 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 )。 A.加工订货、统购包销 B.公私合营 C.四马分肥 D.定息

答案:B 参见教材65页。 8.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步是要建立(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答案:C 参见教材63页。 9.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哪一年( )。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0年 答案:C 参见教材58页。 1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D 参见教材69页。 11.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 )。 A. 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轻工业 B.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毛概选择题考试题库完整

1 单选题(1 号试卷) 1 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是 ? 空想社会主义 ? 儒家思想 ? 斯大林主义 ? 马列主义 2 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 武装斗争、农村根据地建设、土地革命 ? 实事、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 统一战线、群众路线、农村根据地建设 3 ()进一步提出了人民专政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 会议之后 ?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之后 ? 整风之后 ? 三大改造之后 4 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人是p14 ? (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 大钊 ? 周恩来 ? 独秀 5 思想写进党章是在 ? 党的七大 ? 党的六届七中全会 ?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 党的五大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论成果 ? 一 ? 二 ? 三 ? 四 7 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 近代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活动的实践 ?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践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 ?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文化相结合 ?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经济相结合 ?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相结合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理论 ? 思想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多选题(1 号试卷) 1 关于独立自主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p13 ?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 ? 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中国人民自己处理 ? 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坚持独立自主就是不争取外援,不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 2 群众路线就是 ? 一切为了群众 ? 一切依靠群众 ? 从群众中来 ? 到群众中去 3 以下对思想的理解错误的有 ? 它是个人的思想 ? 它包括晚年所犯错误 ? 它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它没有完全坚持马列主义 4 以下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的理解错误的有? 二者毫无关联 ? 后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前者 ? 二者完全一样 ? 二者都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5 对“实事”的含义作出的界定是p11 ?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 “是”就是客观事物的部联系,即规律性 ? “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 “实事”就是解放思想 6 以下对思想的历史地位正确的理解有 ? 它只是我们在革命时期必须要坚持的指导思想 ? 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 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 它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判断题(1 号试卷) 1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p9、p129 ? 对? 错 2 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p17 ? 对? 错 3 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其主题是中国革命与建设。? 对? 错 4 思想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具有普遍意义。p16 ? 对? 错

厦门大学毛概测试题答案

毛泽东思想概论(1).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解放区采取的政权组织形式是()(1分) A人民代表会议 B人民代表大会 C工农兵代表苏维埃大会 D参议会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是()(1分) A茶陵县工农兵政府 B宁冈县工农兵政府 C永新县工农兵政府 D莲花县工农兵政府 (3).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会议是()(1分)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4).对待古今中外一切文化成果的方针应该是()(1分) A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5).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整个社会经济的领导力量是()(1分)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资本主义经济 D个体经济 (6).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的是()(1分) A刘少奇 B朱德 C邓小平 D王稼祥 (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创导者和组织者是()(1分) A国民党 B共产党 C中间势力 D东北军 (8).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是()(1分)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9).提出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的人是()(1分) A刘少奇

B朱德 C邓小平 D毛泽东 (10).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主要特点是()(1分) A战争与和平 B和平与发展 C革命与发展 D战争与革命 (11).工农联盟建立的基础是()(1分) A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 B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引导 C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D建立农民的革命武装 (1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惟一宗旨,也就是人民军队区别于中国旧军队的根本标志是()(1分)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理论联系实际 C批评与自我批评 D官兵一致 (13).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是指()(1分) A亲日派 B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C国民党 D地方实力派 (14).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建立的国家政权是()(1分) A无产阶级专政 B资产阶级专政 C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D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15).毛泽东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来源是()(1分) A马克思的合作化理论 B恩格斯的合作化理论 C列宁的合作化理论 D斯大林的合作化理论 (1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1分) A资产阶级专政 B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C无产阶级专政 D社会主义的共和国 (17).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是()(1分) A没收一切公共土地 B没收一切土地 C没收地主阶级土地 D减租减息 (18).中国共产党开始懂得军事重要性,参与黄埔军校建设的时期是()(1分) A党的创建时期

毛概复习题库及答案第4章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的著作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论政策》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 2、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具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重因素的社会 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 A、封建主义体系 B、资本主义体系 C、社会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4、新民主主义的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出发点,这个基本国情是指()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 C、中国是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 D、中国处在经济文化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 A、个体经济 B、私人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国营经济 D、合作社经济 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 C、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D、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7、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殊性问题是() A、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间题 C、农业的机械化问题 D、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8、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是() A、国民经济的恢复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C、工商业合理调整的完成 D、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 9、新民主主义社会,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10、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条件是() 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B、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毛概选择题,附答案版本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 B )。 A.单纯的公有制 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公有制为主、其它所有制经济为次2、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概念是在党的( D )上?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二届三中全会 3、“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邓小平这一论断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社会主义制度下也可以运行市场经济 4、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的党的领导人是( C )。 A.陈云 B.邓小平 C.毛泽东 D.刘少奇 5、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当时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的主观条件是( A )。 A.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B.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 C.前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对我国产生很大影响 D.当时我国经济结构简单、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计划经济容易运行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 B )。 A.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一样的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C.只具有市场经济的特征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最本质的区别 7、如果国家拿出1亿元进行投资,组建一家国有独资公司,国家控制的资本总额是1亿元。如果组建股份公司,国家拿出1亿元投资,掌握40%的股份就可以控股,这时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就扩大到( B )。 A.2亿元 B.2.5亿元 C.1.5亿元 D.3亿元 8、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是因为其( C )。A.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B.和公有制经济没什么区别 C.和公有制经济一样,它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D.国民经济中也可以起主导作用 9、任何社会发展阶段上的所有制结构,都不是由人们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 A )。 A.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水平的规律决定的 C.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D.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决定的 10、出租自己所拥有的房屋得到的租金属于( D )。 A.剥削收入 B.风险收入 C.按劳分配的收入 D.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11、邓小平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B )。A.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B.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C.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D.发展多种分配方式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资源配制起基础性作用的是( B )。A.企业 B.市场 C.政府计划 D.消费者13、马克思主义认为,( B )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B.所有制 C.经济制度 D.经济结构 14、股份制,( D )。 A.等于私有制,社会主义不可以用 B.具有制度属性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汇总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汇总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期末考试将至,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备考,以下是YJBYS小编搜索整理的关于2017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汇总,供参考复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第一章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⑴毛泽东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⑵邓小平理论: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 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⑶“三个代表”: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⑴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③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的理论⑦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⑧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⑵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

最新毛概期末复习选择题大全

单选:第1题(5分) 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 D )。 A四项基本原则 B依法治国 C社会公平 D社会稳定 单选:第2题(5分)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大约需要( C )。 A10年 B50年 C100年 D300年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 A )。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实现四个现代化 C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 D实现工业化 单选:第4题(5分)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D ). A实现共同富裕 B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C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单选:第5题(5分)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 C ). A社会主义国家决定的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的 C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D邓小平理论中确定的 单选:第6题(5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应当是( C ). A私营经济 B个体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外资经济 单选:第7题(5分)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C ). A政企分开B党政分开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建立企业经营机制 单选:第8题(5分)我国的国体是( A )。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单选:第9题(5分) 首次把基层群众自制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基本范畴的是( C )。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七大 D党的十四大 单选:第10题(5分)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C)。 A基本方略 B基本纲领 C基本路线 D最高纲领

毛概测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番号填在题首括号内) 1、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B ) 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 2、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D) 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 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新世纪的头二十年我国的奋斗目标是:(B) A、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 B、全面实现小康 C、基本实现现代化 D、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4、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D ) A增强大中型国有企业活力B完善宏观调控体系C改革旧的价格管理体制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D )。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D、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二、多选题(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番号填在题首括号内) 1、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上,邓小平强调改革(ABD) A、也是解放生产力 B、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变 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AC ) A、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思想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 C.照搬照抄,崇洋媚外的思想D、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思想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选题 1、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D) A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 .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 .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2、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C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