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真菌性”病害的8大症状要点

“真菌性”病害的8大症状要点

“真菌性”病害的8大症状要点
“真菌性”病害的8大症状要点

“真菌性”病害的8大症状要点

一般大家碰到病害的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分辨不清楚病害的类型,到底是细菌?真菌?还是病毒?真菌性病害的类型、种类繁多约占病害种类的80~90%,引起的病害症状也千变万化。但是,凡属真菌性病害,无论发生在什么部位,症状表现如何,在潮湿的条件下都有菌丝、孢子产生,一般病斑上有霉层或粉层,不同颜色,无臭味。这是判断真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本文为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根据不同真菌侵染表现出的症状类型,常见的有:炭疽、叶斑、锈病、白粉、叶枯、煤烟、霜霉、溃疡、腐烂、猝倒和立枯病等。1.炭疽病危害症状主要发生在植物叶片上,常为害叶缘和叶尖,严重时,使大半叶片枯黑死亡。黄瓜炭疽病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呈现圆形、椭圆形红褐色小斑点。后期,扩展成深褐色圆形病斑,中央则由灰褐色转为灰白色,而边缘则呈紫褐色或暗绿色,有时边缘有黄晕,最后病斑转为黑褐色,并产生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辣椒炭疽病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有粉红色的黏孢子团。严重时一个叶片上有十多个至数十个病斑,后期病斑穿孔,病斑多时融合成片导致叶片干枯。病斑可形成穿孔,病叶易脱落。玉米炭疽病发病规律:病原分生孢子萌发的适温为22°C~27°C,4°C以下不能萌发。病菌生长适温为26℃至

28℃。春秋两季发病较重。老叶从4月初开始发病,5至6月间迅速发展,新叶则从8月份开始发病。分生孢子靠风雨、浇水等传播,多从伤口处侵染。栽植过密、通风不良、室内花卉放置过密、叶子相互交叉易感病。湿度大、病部湿润、有水滴或水膜是病原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的重要条件,连阴雨季节发病较重。防治药剂:二氰·吡唑酯在苹果树、枣、山药上的应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在辣椒、柑橘、西瓜上的应用。2.叶斑类病害01危害症状多为害叶片,叶斑上往往着生着各种粒点或霉层,叶片聚集发生时,可引起叶枯、落叶或穿孔等。病状为叶片上局部细胞坏死,因而表现出不同的斑点症状。常见的类型有角斑病、黑斑病、圆斑病,轮斑病、褐斑病、斑枯病等,呈灰、黑、褐等色。严重时叶片变黄、焦枯、脱落。发病规律叶斑病菌在病残体或随之到地表层越冬,翌年发病期随风、雨传播侵染寄主。温室中四季均可发生。连作、过度密植、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均有利于发病。药剂防治戊唑醇、唑醚·代森联、代森锰锌、丙环·嘧菌酯等。3.锈病类危害症状此病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为害嫩枝、幼果和果柄。叶片初患病正面出现油亮的橘红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橙黄色的病斑,边缘红色。发病严重时,一张叶片会出现几十个病斑。发病1~2周后,病斑表面密生鲜黄色细小点粒,叶柄发病,病部橙黄色,稍隆起,多呈纺锤形,初期表面产生小点状性孢子器,后期病斑周围产生

毛状的锈孢子器。发病规律引起锈病的病原均称为锈菌。病原在病部越冬。通过风雨传播。每年夏季发病较重。温暖、多雨、多雾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发病,偏施氮肥则加深发病程度。药剂防治丙环唑、烯唑醇、三唑酮、氟环唑等。4.白粉病类危害症状此病为世界性病害,一般多发生于寄主生长中、后期,寄主的叶、花、枝条、嫩梢、果实均可受害。典型

症状是初期病部出现白色粉状物。后期呈灰色粉状物。寄主受害部位往往退绿,发育畸形,严重时枯死,甚至整株死亡。发病规律病原在病部或病残体上越冬。通过风、雨传播。多数在4-6月、9-10 月发病较重。温暖潮湿季节发病迅速,过度密植、通风透光性不良有利于发病。药剂防治戊唑醇、粉唑醇、戊菌唑、嘧菌酯等。5.叶枯病危害症状病叶初期先变黄,黄色部分逐渐变褐色坏死。多从叶尖、叶缘开始发病,病斑呈红褐色至灰褐色,之后病斑连成片,可占叶面积的1/3左右。由局部扩展到整个叶脉,呈现褐色至红褐色的叶缘病斑,病斑边缘波状,颜色较深。病健交界明显,其外缘有时还有宽窄不等的黄色浅带,随后,病斑逐渐向叶基部延伸,直至整个叶片变为褐色至灰褐色。随后在病叶背面或正面出现黑色绒毛状物或黑色小点。发病规律病原在病组织上越冬。通过风雨传播。夏、秋季发病较重。高温高湿、通风透光性差、叶势弱有利于发病。药剂防治井冈霉素A(登记作物杭白菊)、苯醚甲环唑(登记作物大蒜)氯溴异氰尿酸(登记

作物水稻)等。6.霜霉病危害症状此病从幼苗到收获各阶段均可发生,以成株受害较重。主要危害叶片,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发病初期产生淡绿色水渍状小点。病斑边缘不明显,后期发展为黄色不规则病斑。湿度大时,叶背产生灰白色霉层,逐渐变为深灰色。棚室内干旱时病叶逐渐变黄、干枯,空气湿度大时发病叶片霉烂。发生规律春、秋季发病较重,孢子囊的萌发适温为7~18,在发病温度范围内,多雨多雾,空气潮湿或田间湿度高,种植过密,株行间通风透光差,均易诱发霜霉病。一般重茬地块、浇水量过大的棚室,该病发病重。药剂防治三乙膦酸铝、霜霉威盐酸盐、嘧酯·噻唑锌、甲霜·百菌清(登记作物黄瓜)等。7.烟煤病危害症状又称煤污病、烟煤病,在花木上发生普遍。果株的叶片、枝梢、果实受煤烟病侵害,其表面产生一层暗褐色至黑褐色霉层,以后霉层增厚成为煤烟状。常在叶面、枝梢上先形成黑色小霉斑,然后连成片,使整个叶面、枝梢上布满黑色霉层。影响植物的外观和光合作用。发病规律病原在病部或病残体上越冬,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高温多湿、通风透光性差的条件易发生。蚜虫、介壳虫、蝉、白蛾蜡蝉等能分泌密露的害虫发生数量多时,能加重此病的发生程度。药剂预防克菌丹(登记作物梨树烟煤病)。同时注意防治蚜虫、介壳虫、蝉、白粉虱等害虫。8.猝倒病危害症状幼苗大多从茎基部感病(亦有从茎中部感病者),初为水渍状,并很快扩展、

溢缩变细,病部不变色或呈黄褐色,病势发展迅速,在子叶仍为绿色、萎蔫前即从茎基部(或茎中部)倒伏而贴于床面。苗床湿度大时,在病苗或其附近床面上常密生白色绵絮状菌丝。发病规律猝倒病常发生在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苗床温度低、湿度大时利于发病。光照不足,播种过密,幼苗徒长往往发病较重。药剂防治精甲·噁霉灵登记作物辣椒、乙酸铜登记作物黄瓜

真菌性皮肤问题和中医药方治疗

真菌性皮肤问题详解和药方 真菌:进化比较高的生物,动物的细胞核、核仁、细胞膜、细胞器,还有人类细胞没有的细胞壁。 真菌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临床上把致病真菌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 癣是发生在表皮、毛发、指(趾)甲的浅部真菌性皮肤病; 按发病部位命名,如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甲癣等;少数是按皮损形态命名,如花斑癣;

深部真菌多为条件致病菌,易侵犯免疫力低下者。 中医病因病机 总由生活、起居不慎,感染真菌,复因风、湿、热邪外袭,郁于腠理,淫于皮肤所致。 若风热盛,则表现为发落起疹,瘙痒脱屑;若湿热盛,则见渗流滋水,瘙痒结痂;若郁热化燥,气血不和,肤失营养所致,则见皮肤肥厚、燥裂、瘙痒。 风盛则痒剧,湿盛则滋水明显, ,热盛则红斑明显。病久营血不濡,则皮肤肥厚、干燥,毛发干枯失润,缠绵难愈。

临床表现 头癣、手足癣、体癣、花斑癣、鹅口疮。 一、头癣 由皮肤癣菌引起的头皮和头发感染。 由于致病菌种的不同和病情表现的差异,一般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和脓癣。 儿童为易感人群,发病与接触患癣的动物有关,患儿的病发、头屑、痂皮中带有大量真菌,易污染床单、枕巾、衣帽,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校及家庭中相互传播。理发工具如剃刀、梳子等可作为传播媒介。 黄癣俗称“瘌痢头”。 头皮:黄癣痂,鼠臭味。严重的可累及面、颈及躯干等处。 毛发:早期,病发无光泽,但不折断,干枯。后期,毛囊萎

缩,毛发脱落,遗留广泛的萎缩而光滑的瘢痕。 自觉症状:瘙痒。 预后:常自幼患病,直至成年始逐渐愈合,在头皮上遗留广泛的萎缩而光滑的瘢痕,其上只见少数残留稀疏的头发和黄痂。目前新发病例罕见。 白癣:头癣中最常见, 中医称白秃疮。 头皮:灰白色鳞屑性斑片,境界清楚。 毛发:斑内头发略稀疏、无光泽,“高位断发”灰白色菌鞘。 自觉症状:自觉痒感。 预后:损害一般发展至半年后不再扩大增多,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至青春期趋向自愈。青春期后皮脂分泌中的某些不饱和脂肪酸可抑制真菌繁殖。若无继发感染,不留瘢痕,愈后头发可完全生长。 黑点癣:儿童和成人均可感染

植物真菌病害介绍

真菌病害得类别与主要病害索引 上回,咱们介绍了植物病害得一些基本概念,明确了植物病害分为侵染性与非侵染性两类、有无病征就是区分这两大类病害得关键点。 植物病害得症状类型有: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真菌病害与细菌病害得症状类型以坏死、腐烂、萎蔫为主;但病征不同:细菌性病害病部在潮湿情况下能够观察到菌脓;真菌病害得病征常以各种霉、点、粒、粉等来表现。 病毒性病害得症状类型以变色、畸形居多,非侵染性病害中得缺素症尤其中微量元素缺乏,也常表现出这两类症状。但病毒性病害常常就是全株性得;缺素症一般部位较为固定; 在所有侵染性病害中,真菌性病害数量最为繁多,约占所有病害数量得70%以上。所以后面我重点介绍真菌病害。 根据我个人得体会,在实际工作中,如果能够做到:1.熟悉常见得主要病害发生规律;2.对不熟悉得作物得真菌病害基本正确分类与判定这两点后,再结合所掌握得杀菌剂知识,就能够大部分胜任日常农户用药指导了。 所以,了解、掌握真菌得分类就是做好病害防治指导得基本功,我们就从这里开始。 一.真菌得分类基础知识: 真菌得主要分类梯级就是按照界、门、纲、目、科、属、种得顺序来划分,就是一种人为得划分。就好比一个人得身份界定就是:洲、国、省、市、县、乡、村一样、

我们日常所说得真菌性病害均属于菌物界、真菌门。(所有生物 分为:植物界、菌物界、动物界三个界); 真菌门下,又分为: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 菌亚门、半知菌亚门等“五大金刚”,这有点象世界被分为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南极洲五大洲一样。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瞧到一种病害被描述为:这就是低等真菌病 害、所谓低等真菌,常指鞭毛菌亚门与接合菌亚门得真菌病害。 其她几个亚门得真菌病害常常被成为高等真菌病害。 在了解真菌得分类时,最重要得了解与掌握这个病害大致属于 哪个亚门、目、属。就好像我们了解一个陌生人时,首先想知道 得就是:她就是哪个国家(亚门或纲)、哪个省(目)、哪个县(属) 得一样、 其她分类单元不就是不重要,但对于我们这些以推广应用技术, 而不就是以搞科研得人来说,了解这个大框架已经足够了。当然 如果您自己有兴趣了解与掌握更多得知识,那就另当别论。二.鞭毛菌亚门主要病害与分类

常见植物真菌性病害及防治.

常见植物真菌性病害及防治 姓名:范恬学号:20113306 专业:生物教育此类病害的病原是真菌,在植物病害中发生较为普遍。常见的种类有:炭疽病类、叶斑病类、锈病类、白粉病类、叶枯病、煤烟病、霜霉病类; (一)炭疽病类 1.症状 炭疽病是植物上最常见的一类病害。主要为害寄主的叶片和新梢,可以在花、果、茎、叶柄上发生。该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的典型症状是初期呈暗绿色,似水烫伤状,后期呈褐色至黑褪色,然后病部腐烂。慢性型的典型症状是病斑呈灰白色,其上生有呈轮纹状排列的黑小颗粒。 2.发病规律病原在寄主病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通过透光性差、植株长势弱、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等条件有利其发生。不同的品种,其抗(耐)病性有差异。 3.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健壮的植株,提高抗病能力。不偏施氮肥。注意搞好排灌系统。 (3)结合修剪,及时剪除病叶和病枝,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 (4)发病初期施药防治。常用药剂有: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炭疽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二)叶斑病类 1.症状 叶斑病是植物病害虫最庞杂的类群,凡是叶部产生斑点的病害均可称为叶斑病。其主要症状是在植物的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形状多样、颜色多样的斑点或斑块。有些在病斑上还会出现黑色小点。如鱼尾葵叶斑病,杜鹃叶斑病、美人蕉叶斑病、君子兰叶斑病、苏铁白斑病、月季黑斑病等。 2.发病规律该病的病原在病残体或土中越冬。随风雨传播。多数在高温条件下发病重。雨水多、雾多、露水重、连作、过度密植、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均有利于发病。 3.防治措施 (1)及时清除病叶、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病原。 (2)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进行轮作(温室内可换土),改进浇水方法,有条件者可采用滴灌,尽量避免对植株直接喷灌。保持通风透光。 (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

植物真菌病害介绍

植物真菌病害介绍

真菌病害的类别与主要病害索引 上回,咱们介绍了植物病害的一些基本概念,明确了植物病害分为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两类。有无病征是区分这两大类病害的关键点。 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有: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真菌病害和细菌病害的症状类型以坏死、腐烂、萎蔫为主;但病征不同:细菌性病害病部在潮湿情况下能够观察到菌脓;真菌病害的病征常以各种霉、点、粒、粉等来表现。 病毒性病害的症状类型以变色、畸形居多,非侵染性病害中的缺素症尤其中微量元素缺乏,也常表现出这两类症状。但病毒性病害常常是全株性的;缺素症一般部位较为固定; 在所有侵染性病害中,真菌性病害数量最为繁多,约占所有病害数量的70%以上。所以后面我重点介绍真菌病害。 根据我个人的体会,在实际工作中,如果能够做到:1.熟悉常见的主要病害发生规律;2.对不熟悉的作物的真菌病害基本正确分类和判定这两点后,再结合所掌握的杀菌剂知识,就能够大部分胜任日常农户用药指导了。 所以,了解、掌握真菌的分类是做好病害防治指导的基本功,我们就从这里开始. 一.真菌的分类基础知识: 真菌的主要分类梯级是按照界、门、纲、目、科、属、种的顺序来划分,是一种人为的划分。就好比一个人的身份界定是:

洲、国、省、市、县、乡、村一样。 我们日常所说的真菌性病害均属于菌物界、真菌门。(所有生 物分为:植物界、菌物界、动物界三个界); 真菌门下,又分为: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 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等“五大金刚”,这有点象世界被分 为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南极洲五大洲一样。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看到一种病害被描述为:这是低等真菌病 害。所谓低等真菌,常指鞭毛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的真菌病害。 其他几个亚门的真菌病害常常被成为高等真菌病害。 在了解真菌的分类时,最重要的了解和掌握这个病害大致属于 哪个亚门、目、属。就好像我们了解一个陌生人时,首先想知 道的是:他是哪个国家(亚门或纲)、哪个省(目)、哪个县(属)的一样。 其他分类单元不是不重要,但对于我们这些以推广应用技术, 而不是以搞科研的人来说,了解这个大框架已经足够了。当然 如果你自己有兴趣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那就另当别论。二.鞭毛菌亚门主要病害和分类

“真菌性”病害的8大症状要点

“真菌性”病害的8大症状要点 一般大家碰到病害的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分辨不清楚病害的类型,到底是细菌?真菌?还是病毒?真菌性病害的类型、种类繁多约占病害种类的80~90%,引起的病害症状也千变万化。但是,凡属真菌性病害,无论发生在什么部位,症状表现如何,在潮湿的条件下都有菌丝、孢子产生,一般病斑上有霉层或粉层,不同颜色,无臭味。这是判断真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本文为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根据不同真菌侵染表现出的症状类型,常见的有:炭疽、叶斑、锈病、白粉、叶枯、煤烟、霜霉、溃疡、腐烂、猝倒和立枯病等。1.炭疽病危害症状主要发生在植物叶片上,常为害叶缘和叶尖,严重时,使大半叶片枯黑死亡。黄瓜炭疽病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呈现圆形、椭圆形红褐色小斑点。后期,扩展成深褐色圆形病斑,中央则由灰褐色转为灰白色,而边缘则呈紫褐色或暗绿色,有时边缘有黄晕,最后病斑转为黑褐色,并产生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辣椒炭疽病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有粉红色的黏孢子团。严重时一个叶片上有十多个至数十个病斑,后期病斑穿孔,病斑多时融合成片导致叶片干枯。病斑可形成穿孔,病叶易脱落。玉米炭疽病发病规律:病原分生孢子萌发的适温为22°C~27°C,4°C以下不能萌发。病菌生长适温为26℃至

28℃。春秋两季发病较重。老叶从4月初开始发病,5至6月间迅速发展,新叶则从8月份开始发病。分生孢子靠风雨、浇水等传播,多从伤口处侵染。栽植过密、通风不良、室内花卉放置过密、叶子相互交叉易感病。湿度大、病部湿润、有水滴或水膜是病原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的重要条件,连阴雨季节发病较重。防治药剂:二氰·吡唑酯在苹果树、枣、山药上的应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在辣椒、柑橘、西瓜上的应用。2.叶斑类病害01危害症状多为害叶片,叶斑上往往着生着各种粒点或霉层,叶片聚集发生时,可引起叶枯、落叶或穿孔等。病状为叶片上局部细胞坏死,因而表现出不同的斑点症状。常见的类型有角斑病、黑斑病、圆斑病,轮斑病、褐斑病、斑枯病等,呈灰、黑、褐等色。严重时叶片变黄、焦枯、脱落。发病规律叶斑病菌在病残体或随之到地表层越冬,翌年发病期随风、雨传播侵染寄主。温室中四季均可发生。连作、过度密植、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均有利于发病。药剂防治戊唑醇、唑醚·代森联、代森锰锌、丙环·嘧菌酯等。3.锈病类危害症状此病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为害嫩枝、幼果和果柄。叶片初患病正面出现油亮的橘红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橙黄色的病斑,边缘红色。发病严重时,一张叶片会出现几十个病斑。发病1~2周后,病斑表面密生鲜黄色细小点粒,叶柄发病,病部橙黄色,稍隆起,多呈纺锤形,初期表面产生小点状性孢子器,后期病斑周围产生

常见植物真菌性病害及防治

常见植物真菌性病害及防治 此类病害的病原是真菌,在植物病害中发生较为普遍。常见的种类有:炭疽病类、叶斑病类、锈病类、白粉病类、叶枯病、煤烟病、霜霉病类; (一)炭疽病类 1.症状 炭疽病是植物上最常见的一类病害。主要为害寄主的叶片和新梢,可以在花、果、茎、叶柄上发生。该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的典型症状是初期呈暗绿色,似水烫伤状,后期呈褐色至黑褪色,然后病部腐烂。慢性型的典型症状是病斑呈灰白色,其上生有呈轮纹状排列的黑小颗粒。 2.发病规律病原在寄主病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通过透光性差、植株长势弱、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等条件有利其发生。不同的品种,其抗(耐)病性有差异。 3.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健壮的植株,提高抗病能力。不偏施氮肥。注意搞好排灌系统。 (3)结合修剪,及时剪除病叶和病枝,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 (4)发病初期施药防治。常用药剂有: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炭疽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二)叶斑病类 1.症状 叶斑病是植物病害虫最庞杂的类群,凡是叶部产生斑点的病害均可称为叶斑病。其主要症状是在植物的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形状多样、颜色多样的斑点或斑块。有些在病斑上还会出现黑色小点。如鱼尾葵叶斑病,杜鹃叶斑病、美人蕉叶斑病、君子兰叶斑病、苏铁白斑病、月季黑斑病等。 2.发病规律该病的病原在病残体或土中越冬。随风雨传播。多数在高温条件下发病重。雨水多、雾多、露水重、连作、过度密植、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均有利于发病。 3.防治措施 (1)及时清除病叶、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病原。 (2)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进行轮作(温室内可换土),改进浇水方法,有条件者可采用滴灌,尽量避免对植株直接喷灌。保持通风透光。 (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隔7-10天喷一

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的区别

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的区别 在农作物侵染性病害中,主要有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两种,其中真菌性病害约占病害的80%。由于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的病源不同,其防治方法和药剂使用也截然不同。所以,正确诊断区别两种病害,是防治这两种病害的关键。其诊断依据主要是两种病害的病症特点: 一、真菌性病害 1.根肿菌属和粉痂菌属。多引发细胞膨大分裂,使受害部位呈根肿或瘿瘤。 2.霜霉属和盘梗霉属真菌。多引发霜霉病,腐生和弱寄生菌,使作物的花、果实、块根、块茎等储藏器官的组织坏死。 3.子囊菌亚门真菌中的白粉菌。在寄主的叶片下面呈白色或灰色的霉层,布满整个叶片,后期散生黑色小点。 4.担子菌亚门中的黑粉菌和锈菌。可诱发黑粉病和锈病。 5.半知菌亚门的真菌。引发寄主发生性的组织坏死,其中无孢子目病原真菌,主要侵害根部和茎基部,造成根腐和茎基腐。

6.芽孢纲病原真菌。以侵害作物的疏导组织为主,造成全株系统发病,如枯萎病,黄萎病等。 7.腔孢菌纲的黑盘孢菌。其表现症状为常见的炭疽病,病斑为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有的还分泌粉红色或白色的黏液。 8.球壳菌目的真菌。引起的病状类型较多:斑点型的,主要危害叶片;溃疡型的,主要危害茎、枝条;腐烂型的,被害部位形成干腐或湿腐。 由于真菌性病害的类型、种类繁多,引起的病害症状也千变万化。但是,凡属真菌性病害,无论发生在什么部位,症状表现如何,在潮湿的条件下都有菌丝、孢子产生。这是判断真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 二、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主要表现为:坏死与腐烂,萎蔫与畸形。坏死、腐烂与畸形,都是细菌破了薄细胞壁细胞组织所导致的后果。在其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呈多角斑,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环。在肥厚组织或果实上的病斑,多为圆形。在柔嫩肉、多汁的组织上,组织死亡易生腐烂。有的部位被害后发生促进性病变,形成肿瘤,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根或茎上。萎蔫是细胞侵染维管束的结果,可局部或全部发生。维管束细胞被破坏后,水分、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会造成植株萎蔫死亡。细胞性病害

6--真菌性皮肤病

市卫生学校教案首页

真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概述 一、定义:真菌性皮肤病亦可称皮肤真菌病,是指由医学真菌所引起的人类皮肤、粘膜及皮肤附属器的一大类感染性疾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二、真菌的特点:具有真正细胞核,产生孢子,以寄生或腐生等方式吸收养料,仅少数类群为单细胞,多有分支或不分支的丝状体,能进行有性生殖和(或)无性生殖、具有甲壳质的微纤维或纤维素(或其他葡聚糖)或两者兼有的细胞壁的有机体。 三、真菌的种类:发现近20万种真菌,其中仅有极少数真菌具有相当毒力,能侵袭人体。多数真菌平时无害,只有当宿主免疫受损时它们才具有侵袭性,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真菌按其形态可分为两大类,即酵母菌和丝状真菌,后者分为皮肤癣菌和非皮肤癣菌的霉菌。 四、真菌病的分类:共有五种表现形式:侵袭性感染、机会性感染、真菌性变态反应、真菌中毒及真菌致癌; 若按感染部位来分,则可分为浅部真菌病、皮下组织真菌病和系统性真菌病三大类。 1.浅部真菌病:是指限于表皮、皮肤附属器和粘膜的真菌感染,主要致病微生物为皮肤癣 菌和念珠菌,大多表现轻微,容易诊断,疗效良好; 2.深部真菌病:则指那些累及真皮及以下、脏、血液和系统性真菌感染,主要致病微生物 为念珠菌、曲霉、隐球菌及毛霉等,大多为机会性感染,患者多有较严重的基础疾患或免疫抑制,如不能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可危及生命。 第二节浅部真菌病 头癣 一、定义:是一种累及头皮毛囊的皮肤癣菌病,通常可导致炎症性或非炎症性脱发,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前儿童。 二、致病微生物和发病机制 头癣患者的毛发在显微镜下有三种主要类型,即发外型、发型和黄癣,反映真菌侵入毛干的模式,但不论哪一种模式,其临床均基本表现为脱发和鳞屑并常伴炎症反应。 三、临床表现 头癣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头癣的临床表现可分为黄癣、黑癣、白癣和脓癣4种类型。 ◆黄癣或称黄癣菌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其典型皮损为黄癣痂和黄癣发,前者是黄癣菌孢子在侵入头皮部位的脓疱大量繁殖,形成圆形碟状的黄痂所致,其中央微凹,界限明显,2~5mm直径或更大,中央有一根头发穿过,可融合成片,甚至可覆盖整个头皮,可嗅及一种难闻的鼠臭味。黄癣菌的溶组织作用可破坏毛囊,故黄癣愈后常遗留萎缩性瘢痕,导致永久性脱发。 ◆黑癣可见于儿童及成人。皮损初起以丘疹为主,渐向周围蔓延,形成钱币大小的环状皮损,中央有愈合倾向,可见少许鳞屑。随着病程进展,毛发渐失去光泽、弯曲以至折断,在毛囊口形成以断发为标志的所谓“黑点”,镜检可见充满全长病发的发型关节孢子,但也有病发高位折断的情形,即在出头皮2~4mm或更长处折断,片状分布类似白癣,但无菌鞘。 ◆白癣:早期表现为环状体癣样皮损,边缘隆起,为病菌侵入部位形成的丘疹或水疱/脓疱向周围等距离扩散所致,以后演变为以鳞屑为主的斑片,无明显边缘隆起;斑头发大部或全部距头皮2~4mm处折断,外围绕以灰白色菌鞘;镜检见成堆密集发外小孢子;有时原发斑疹的周边有小的“子斑”,系菌鞘脱落播散传染所致。 ◆脓癣:主要由一些亲动物性或亲土性皮肤癣菌引起,机制为患者对真菌抗原产生迟发性

真菌与细菌病害区别

细菌性病害与真菌性病害的区别(详细版) 细菌和真菌的名称中均有一个“菌”字,同属微生物,但两者在生物类型、结构、大小、增殖方式和名称上却有着诸多不同。比较如下: 一、生物类型一是就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来看:细菌没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真菌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二、是就组成生物的细胞数目来看:细菌全部是由单个细胞构成,为单细胞型生物;真菌既有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型生物(如酵母菌),也有由多个细胞构成的多细胞型生物(如食用菌、霉菌等)。 细胞结构细菌和真菌都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细胞型生物,在它们的细胞结构中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却存在诸多不同,具体表现在: 一、细胞壁的成分不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二、细胞质中的细胞器组成不同: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而真菌除具有核糖体外,还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中心体等多种细胞器。 三、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真菌具有。 四、是细菌没有染色体,其DNA分子单独存在;真菌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染色体(染色质)。、细胞大小原核细胞一般较小,直径一般为1μm~10μm;真核细胞较大,直径一般为10μm~100μm。 四、增殖方式:细菌是原核生物,为单细胞型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而增殖,具有原核生物增殖的特有方式——二分裂;真菌为真核生物,细胞的增殖主要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因真菌种类的不同其个体增殖方式主要有出芽生殖(如酵母菌)和孢子生殖(食用菌)等方式。 五、名称组成:尽管在细菌和真菌的名称中都有一个菌字,但细菌的名称中一般含有:球、杆、弧、螺旋等描述细菌形态的字眼,只有乳酸菌例外(实为乳酸杆菌);而真菌名称中则不含有。 细菌性病害主要表现为:坏死与腐烂,萎蔫与畸形。坏死、腐烂与畸形,都是细菌破了薄细胞壁细胞组织所导致的后果。在其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呈多角斑,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环。在肥厚组织或果实上的病斑,多为圆形。在柔嫩肉、多汁的组织上,组织死亡易生腐烂。有的部位被害后发生促进性病变,形成肿瘤,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根或茎上。萎蔫是细胞侵染维管束的结果,可局部或全部发生。维管束细胞被破坏后,水分、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会造成植株萎蔫死亡。 细菌性病害没有菌丝、孢子,病斑表面没有霉状物,但有菌脓(除根癌病菌)溢出,病斑表面光滑,这是诊断细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真菌性病害的类型、种类繁多,引起的病害症

植物细菌性病害比较全面知识

植物细菌性病害比较全面知识 细菌性病害主要类群有棒杆、假单胞杆、野杆、黄单胞杆、欧文杆五个菌属。革兰氏染色除棒杆菌呈阳性外其它四个菌属都是阴性。 细菌病害主要特点是——非专性寄生菌,与寄主细胞接触后通常是先将细胞或组织致死,然后再从坏死的细胞或组织中吸取养分,因此导致的症状是组织坏死、腐烂和枯萎,少数能引起肿瘤这是分泌激素所致。初期受害组织表面常为水渍或油渍状、半透明,潮湿条件下有的病部有黄褐色或乳白色胶粘、似水珠状的菌脓;腐烂型往往有臭味。这是细菌病害的重要标志。 细菌与真菌的区别主要在于真菌受病植物一般症状有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丝状物及黑色小粒点,而细菌则无。这是田间诊断的重要依据。由细菌引起的病害种类、受害植物种类及危害程度仅次于真菌性病害,而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一、植物细菌病害的主要症状 症状是植物发病后外部显示的表现型。每一种病害都有它特有的症状表现,是我们描述、命名、诊断和识别病害的主要依据。(症状:植物发病后出现的反常现象,包括病症和病状。病状:是指发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反常现象。病症:是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 1.植物受细菌侵染后产生的病状有: 斑点型:植物由假单孢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中,有相当数量呈斑点状。通常发生在叶片和嫩枝上,叶片上的病斑常以叶脉为界线形成的角形病斑,细菌为害植物的薄壁细胞,引起局部急性坏死。细菌病斑初为水溃状,在扩大到一定程度时,中部组织坏死呈褐色至黑色,周围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半透明的退色圈,称为晕环。如水稻细菌性褐斑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棉花细菌性角斑病等。 叶枯型:多数由黄单孢杆菌侵染引起,植物受侵染后最终导致叶片枯萎。如黄瓜细菌性叶枯病。如水稻白叶枯病、黄瓜细菌性叶枯病、魔芋细菌性叶枯病等。 青枯型:一般由假单孢杆菌侵染植物维管束,阻塞输导通路,致使植物茎、叶枯萎。如番茄青枯病、马铃薯青枯病、草莓青枯病等。 枯萎型:大多是由棒状杆菌属引起,在木本植物上则以青枯病假单胞杆菌为最常见,一般由假单孢杆菌侵染植物维管束,阻塞输导通路,引起植物茎、叶枯萎或整株枯萎,受害的维管束组织变褐色,在潮湿的条件下,受害茎的断面有细菌粘液溢出。如番茄青枯病、马铃薯枯病、草莓青枯病等。 溃疡型:一般由黄单孢杆菌侵染植物所致,后期病斑木栓化,边缘隆起,中心凹陷呈溃疡状。如柑桔溃疡病、菜用大豆细菌性斑疹病、番茄果实细菌性斑疹病等。 腐烂型:多数由欧文氏杆菌侵染植物后引起腐烂。植物多汁的组织受细胞侵染后通常表现腐烂症状,细菌产生原粘胶酶,分解细胞的中胶层,使组织解体,流出汁液并有臭味。如白菜细菌性软腐病、茄科及葫芦科作物的细菌性软腐病、以及水稻基腐病等。 畸型:由癌肿野单胞杆菌的细菌可以引起植物的根、根颈或侧根以及枝杆上的组织过度生长,形成畸形,呈瘤肿状或使须根丛生。假单胞杆菌也可能引起肿瘤。如菊花根癌病等。 2.植物受细菌侵染后产生的病症有: 蔬菜细菌性病害与其他病害的区别,一是蔬菜植株病变部位无明显附属物(如菌丝、霉、毛、粉等);二是发病后期病变部位往往有菌脓出现,而真菌病害则有霉状物(菌丝、孢子等)。 1、斑点型和叶枯型细菌性病害的发病部位,先出现局部坏死的水渍状半透明病斑,在气候潮湿时,从叶片的气孔、水孔、皮孔及伤口上有大量的细菌溢出粘状物——细菌脓。

植物真菌病害介绍

真菌病害的类别与主要病害索引 上回,咱们介绍了植物病害的一些基本概念,明确了植物病害分为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两类。有无病征是区分这两大类病害的关键点。 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有: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真菌病害和细菌病害的症状类型以坏死、腐烂、萎蔫为主;但病征不同:细菌性病害病部在潮湿情况下能够观察到菌脓;真菌病害的病征常以各种霉、点、粒、粉等来表现。 病毒性病害的症状类型以变色、畸形居多,非侵染性病害中的缺素症尤其中微量元素缺乏,也常表现出这两类症状。但病毒性病害常常是全株性的;缺素症一般部位较为固定; 在所有侵染性病害中,真菌性病害数量最为繁多,约占所有病害数量的70%以上。所以后面我重点介绍真菌病害。 根据我个人的体会,在实际工作中,如果能够做到:1.熟悉常见的主要病害发生规律;2.对不熟悉的作物的真菌病害基本正确分类和判定这两点后,再结合所掌握的杀菌剂知识,就能够大部分胜任日常农户用药指导了。 所以,了解、掌握真菌的分类是做好病害防治指导的基本功,我们就从这里开始. 一.真菌的分类基础知识: 真菌的主要分类梯级是按照界、门、纲、目、科、属、种的顺序来划分,是一种人为的划分。就好比一个人的身份界定是:洲、国、省、市、县、乡、村一样。 我们日常所说的真菌性病害均属于菌物界、真菌门。(所有生物分为:

植物界、菌物界、动物界三个界); 真菌门下,又分为: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等“五大金刚”,这有点象世界被分为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南极洲五大洲一样。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看到一种病害被描述为:这是低等真菌病害。所谓低等真菌,常指鞭毛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的真菌病害。其他几个亚门的真菌病害常常被成为高等真菌病害。 在了解真菌的分类时,最重要的了解和掌握这个病害大致属于哪个亚门、目、属。就好像我们了解一个陌生人时,首先想知道的是:他是哪个国家(亚门或纲)、哪个省(目)、哪个县(属)的一样。 其他分类单元不是不重要,但对于我们这些以推广应用技术,而不是以搞科研的人来说,了解这个大框架已经足够了。当然如果你自己有兴趣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那就另当别论。 二.鞭毛菌亚门主要病害和分类

真菌病害详细大全

真菌病害详细大全! 真菌分类系统演变和比较 1、三纲一类的系统: ①藻状菌纲②子囊菌纲③担子菌纲④半知菌类 2、Ainsworth(1973)的系统: 真菌(菌物)界包括粘菌门和真菌门,其中真菌门包括5个亚门:①鞭毛菌亚门②接合菌亚门③子囊菌亚门④担子菌亚门⑤半知菌亚门。真菌5个亚门的主要特征: 3、Alexopoulus(1979)的系统: ①裸菌门②鞭毛菌门③无鞭毛菌门 4、《真菌词典》第9版(2001)分类系统,真菌分属三个界:

(1)原生动物界:①粘菌门②根肿菌门 (2)藻界:①丝壶菌门②网粘菌门③卵菌门 (3)真菌界:①壶菌门②接合菌门③子囊菌门④担子菌门 真菌的主要类群及所致病害 1、鞭毛菌亚门 (1)引起病害 根肿菌属引起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腐霉属引起植物幼苗的根腐、猝倒以及果腐等;疫霉属引起黄瓜疫病、番茄晚疫等;霜霉菌类可引起多种植物的霜霉病。 (2)病害特点 引起植物腐烂型症状,病部产生绵霉状物。引起植株局部褪绿坏死或畸形肿大的症状,在病部产生霜霉状物、白锈状物等病征。预防:百菌清、代森锰锌等。

乙磷铝、甲霜灵、恶霉灵、霜霉威、霜脲腈、烯酰吗啉、银法利等。 2、接合菌亚门 (1)引起病害 根霉属可引起瓜果软腐病,无臭味。 (2)病害特点 该类真菌常引起多种植物果实、块根、球茎等的腐烂病状,在病部表面初期出现疏松灰白色,后转为灰黑色的毛霉状物。

其用药与鞭毛菌用药相同。 3、子囊菌亚门 (1)引起病害 外囊菌属引起桃缩叶病;白粉菌类能引起多种植物的白粉病;黑腐皮壳属引起苹果树腐烂病;黑星菌属引起梨黑星病;链核盘菌属引起桃褐腐病。另外该亚门真菌还能引起葡萄黑痘病,瓜类蔓枯病,多种果树、花木煤污病,蔬菜菌核病等。 (2)病害特点 引起植物茎、叶、果实坏死性斑点或少数根部出现腐烂及瘤肿等病状,也有的枝、叶形成丛枝、缩叶。病部出现白色粉状物、霉状物、小黑粒、绵絮状物、菌核等病征。(3)治疗用药 黑星病、白粉病:唑类、多抗霉素等。

兰花常见病害的防治

兰花常见病害防治: 、病。炭疽,用扑克拉孟,咪鲜胺,世高来防治; 两腐等土传病害,用恶霉灵,甲霜磷锰锌,五六硝基苯等土壤杀菌剂灌根来防治。 二、虫。红蜘蛛,用阿维菌素,螨危,螺螨脂等杀螨剂 喷淋;蓟马,用啶虫脒。虫害,通用可以选择乐斯本。细菌性病害不多,防治可以用农用链霉素。总体来讲,造成病害是真菌性的多,防治真菌的药也非常多,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世高,亿力,三唑酮,瑞士先正达公司的产品多数是防治真菌性的。目前比较顽固的“菌丝病”没有明确的指导用药,从兰友的经验来看,应该是真菌性的病害,多以碱性肥皂水刷洗,沁泡根茎部,冲洗后再用扑克拉孟,亿力药液沁泡。拜耳公司产品对数是杀虫剂。农药,原理分内吸和保护两方面,也有兼顾的。配制农药一定要称量刻度,按比例做到科学配比,喷施过程中要注意个人保护,过虑口罩等。植保,重在预防。 时常有兰友遇到兰花发生病害时不知什么病,用什么 药?其实兰花的很多病也是真菌引起的病害,现转来,供大S 廿豕参考: 防治作物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植物病害可分 为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适宜 的环境条件引起的,其发生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土壤和气候条件不适宜,如营养物质的缺乏,水分失调,高温和干旱,低温和冻害,以及环境中的有害物质等。常见的非侵染性病害有:黄瓜沤根、番茄脐腐病、大白菜干烧心等。 非侵染性病害不产生病症,不互相传染,致病因素消失后则不再发展,不需要药剂防治。但非侵染性病害往往引起植物组织的衰退和死亡,而滋生某些腐生性真菌和细菌,容易被 误认为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是由病原生物引起的,主要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其中真菌病害是植物病害里最重要的一类,

真菌病害详解

真菌病害详解 先看看真菌的真实面目真菌分类的基本规则(一)分类等级:真菌的分类等级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二)基本分类单位——种1、形态学种:根据形态特征的不连续性,对真菌个体进行分类而区分的类群。2、生物学种:指原本可以相互交配繁殖,但由于地理隔离或生殖隔离,彼此没有机会交配的一个自然种群或个体种群3、系统发育种:经过系统发育分析而确定的具有同一个系谱关系的个体类群 真菌分类系统的演变和比较(1)三纲一类的系统:①藻状菌纲③担子菌纲②子囊菌纲④半知菌类(2)Ainsworth(1973)的系统真菌(菌物)界包括粘菌门和真菌门,而真菌门包括5个亚门:①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②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③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④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⑤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3)Alexopoulus(1979)的系统:①裸菌门②鞭毛菌门③无鞭毛菌门 真菌5个亚门的主要特征4、《真菌词典》第9版(2001)分类系统,真菌分属三个界:原生动物界粘菌门根肿菌门藻界丝壶菌门网粘菌门卵菌门真菌界

壶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

真菌的主要类群及所致病害:1、鞭毛菌亚门及其所致主要病害:根肿菌属(Plasmodiophora)引起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腐霉属(Pythium) 引起植物幼苗的根腐、猝倒以及果腐等。疫霉属(Phytophthora) 引起黄瓜疫病、番茄晚疫等。霜霉菌类可引起多种植物的霜霉病。鞭毛菌亚门所致病害特点:引起植物腐烂型症状,病部产生绵霉状物。引起植株局部褪绿坏死或畸形肿大的症状,在病部产生霜霉状物、白锈状物等病征。预防:百菌清、代森锰锌等。治疗:乙磷铝、甲霜灵、恶霉灵、霜霉威、霜脲腈、烯酰吗啉、银法利等。 2、接合菌亚门及其所致主要病害:根霉属(Rhizopus)可引起瓜果软腐病,无臭味。该类真菌常引起多种植物果实、块根、球茎等的腐烂病状,在病部表面初期出现疏松灰白色,后转为灰黑色的毛霉状物。其用药与鞭毛菌用药相同。 3、子囊菌亚门及其所致主要病害:外囊菌属(Taphrina)引起桃缩叶病。白粉菌类能引起多种植物的白粉病。黑腐皮壳属(Valsa)引起苹果树腐烂病。黑星菌属(Venturia)引起梨黑星病。链核盘菌属(Monilinia)引起桃褐腐病。另外该亚门真菌还能引起葡萄黑痘病,瓜类蔓枯病,多种果树、花木煤污病,蔬菜菌核病等。子囊菌亚门所致病害特点:引起植物茎、叶、果实坏死性斑点或少数根部出现腐烂及瘤肿等病状,也有的枝、叶形成丛枝、缩叶。病部出现白色粉状物、霉状物、小黑粒、绵絮状物、菌核等病征。黑星病、白

常见的真菌性疾病

常见的真菌性疾病 真菌性疾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真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真核细胞生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含叶绿素,以寄生和腐生方式吸取营养,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 真菌的基本形态是单细胞个体(孢子)和多细胞丝状体(菌丝)。估计全世界已记载的真菌有10万种以上,其中绝多数对人类无害,只有少数真菌(约200余种)与人类疾病有关。真菌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为温度22℃~36℃,湿度95%~100%,pH5~6.5。真菌不耐热,100℃时大部分真菌在短时间内死亡,但低温条件下可长期存活;紫外线和X射线均不能杀死真菌,甲醛、石炭酸、碘酊和过氧乙酸等化学消毒剂均能迅速杀灭真菌。 按照菌落形态,真菌可分为酵母菌(yeast)和霉菌(mold)两大类,前者菌落呈乳酪样,由孢子和芽生孢子组成,后者菌落呈毛样,由菌丝组成,故又称为丝状真菌。有的致病真菌在自然界或25℃培养时呈菌丝形态,而在组织中或在37℃培养时则呈酵母形态,称为双相真菌。 根据真菌入侵组织深浅的不同,临床上把引起感染的真菌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 浅部真菌 浅部真菌主要指皮肤癣菌(dermatophyton),包括毛癣菌属(Trichophyton)、小孢子菌属(Microsporum)和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n),其共同特点是亲角质蛋白,侵犯人和动物的皮肤、毛发、甲板,引起的感染统称为皮肤癣菌病(dermatophytosis),简称癣(tinea)。目前浅部真菌病仍按发病部位命名(如头癣、体癣、股癣、手癣和足癣等),少数按皮损形态的传统命名,如叠瓦癣、花斑癣。皮肤癣菌病为接触传染,不洁的卫生习惯、多汗浸渍、共用拖鞋、毛巾、梳子及接触患癣的动物是皮肤癣菌传播的主要途径。 深部真菌 深部真菌病一般按致病菌命名(如着色芽生菌病、念珠菌病等)。多数深部真菌系条件致病,多侵犯免疫力低下者,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增多,器官移植、各种导管和插管技术的开展以及艾滋病患者的增多,条件致病菌的感染机会也不断增加,同时还发现了许多新的致病菌种。 头癣 头癣是头皮和头发的浅部真菌感染,根据病原菌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黄癣、白癣和黑点癣三种。 发病原因 头癣是真菌感染头皮和头发所引起的疾病。患了头癣,头皮上会出现很多灰白鳞屑或大片的黄痂,还可引起头发折断或脱落。严重者头发参差不齐甚至所剩无几,即人们所说的“癞痢头”。 头癣的发生主要是通过接触头癣患者或有病的动物而被传染的,从自然界中感染来的极罕见。正常人与患头癣者经常密切接触,特别是儿童在一起玩耍,头碰头的接触,很容易被传染。还有与有病的动物接触后患病,这都属于直接传染。如果使用头癣患者用过的帽子、头巾、枕头、梳子或理发推子、剪刀等也可被传染,这叫做间接传染。可见头癣是很容易传染的。过去头癣在我国流行很广,医院里常可看到头癣患者。 但是,真菌感染后不一定都引起头癣,这与机体对真菌的抵抗力密切相关。大多数成人对真菌抵抗力较强,而儿童较弱,所以头癣多见于儿童。

植物病害检疫

名词解释: 检疫:是防止动物、植物。以及人类的某些传染病人为的以一个地区传到另一个地区的预防性措施,包括对这些病害的检验、检查及相应的处理。 植物检疫:狭义:为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由人为传播而进行的隔离检查与处理。广义:为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及植物产品的人为调运传播,由政府部门依法采取的治理措施 有害生物:泛指为害或可能为害动植物及其产品的任何有生命的有机体。 限定性有害生物: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未发生或虽有发生但、且正在进行官方防治的、有潜在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生物,以及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必须对其采取限制措施的有害生物。 检疫性有害生物:指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不广并进行官方防治的有害生物。 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指虽为非检疫性有害生物,但其在用来种植的植物中存在危及这些植物的预期用途而产生无法接受的经济影响,因而在输入的缔约方领土内受到限制的有害生物。 限定物:是指任何能藏带和传播有害生物的需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仓储地、包装材料、运输工具、集装箱、土壤或任何其他生物、物品或材料,特别是在涉及国际运输的情况下。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一种有害生物侵入某地区后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该读取对这种危害程度的可接受性,以及为降低这种危害可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价的过程。 疫区:是指有官方划定的发现有检疫性有害生物存在与为害,并正由官方采取措施控制中的地区. 非疫区:即有科学依据证明未发现某种有害生物并有官方维持的地区。 保护区:国家植物保护组织为有效保护受威胁地区而确定的必需的最小限定区域。 外来入侵生物的主要危害:1导致物种濒危或灭绝2农林牧渔业生产的严重经济损失3威胁人类健康 检疫工作的性质:1战略性2法制性3国际性4权威性 植物病虫草的人为传播途径:1自身的迁移扩散(迁飞、游动孢子、弹射)2借助自然界外力的传播3人类活动的传播(农事操作调运其他活动如经贸) 限定检疫对象的依据:1本国或本地区未发生或发生但分布不广2经济严重危害,尚无成功防治方法3只通过人为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4进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评价 应检范围:1进口检疫2出口检疫3国内检疫 检疫性病草;毒麦假高粱菟丝子假苍耳 植物检疫的两种类型及优缺点: 1全面检疫:无特定的建议名单,一切重要的有害生物都属于检疫范围,及植物及其产品不准带有任何有害生物 优点:保护面宽,安全性大,检验易于进行 缺点:需较好的技术力量和设备,尤其需要有较大面积隔离设备好的苗圃,还要有较好的铲除有害生物的处理设施和能力,以防止口岸积压过多货物,影响周转效率。 2针对性检疫:有特定的检疫对象名单,只有少数危险性特别大的有害生物定为检疫对象。 优点:目标明确、检验效率高 缺点:保护面积小,增加了潜在危险性;对具有潜在威胁的有害生物难以进行检疫;对检疫检验的要求高,增加了检疫的难度。 全面检疫比针对性检疫检验快争议少更有利于贸易往来。 植物检疫的主要措施;1 调查研究掌握国内外疫情2划定疫区和保护区3建立植物检疫苗圃和无植物检疫对象的种苗基地 植物检疫苗圃:在隔离情况下繁殖筛选种植资源和繁殖材料。作用;1阻止当地危险性病虫草的危害2防治危险性病虫草随种子、苗木调运而向周围传播。 植物检疫的基本环节:检疫许可、检疫申报、现场检疫、实验室检验、检疫处理与出证、检疫监管。 检疫许可:是指在输入某些检疫物或引进禁止进境物时,输入单位向植物检疫机关提前提出申请,检疫机关经过审查做出是否批准引进的法定程序。 检疫申报:是有关检疫物进出境或过境时由货主或其代理人向植物检疫机关及时声明并申请检疫的法律程序。 现场检验:是检疫人员对进出境的应检物进行现场检查,以确认是否符合相关检疫要求的法定程序。 现场检验方法 (1)X光机检查(2)检疫犬检查(3)肉眼检查(4)过筛检查 实验室检测 1比重检验:粮食种子、豆类钻驻害虫或其中的菌瘿、菌核杂草种子 2洗涤检验:种子上的真菌孢子,细菌或颖壳上的病原线虫 3漏斗分离检验:植物或产品是否带线充(块根块茎) 4分离培养检测:种子、苗木等内部不一发现的病原菌

防治真菌性病害的农药有哪些

防治真菌性病害的农药有哪些 保护植物不受或减轻病害为害的措施。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提出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原则,把植物病害防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可以提高作用的产量,那应该如何防治植物病害呢?消灭病原物或抑制其发生与蔓延;提高寄生植物的抗病能力;控制或改造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寄主植物而不利于病原物,从而抑制病害的发生和发展。一般以预防为主,因时因地根据作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采取具体的综合治理措施。每项措施要充分发挥农业生态体系中的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特别是避免造成公害和人畜中毒,使病害压低到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以求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那么防治真菌性病害的农药有哪些呢? 1、噻菌铜(龙克菌):噻菌铜(龙克菌)在防治细菌性病害时,按照500—700倍稀释喷雾或者灌根或者泼浇或者拌种、浸种,是防治蔬菜(白菜、黄瓜、番茄)、果树(柑橘)、果类(西瓜)、烟草、兰花、棉花和水稻等9大农作物12个细菌性病害的新型理想药剂。 2、噻枯唑(叶枯唑):对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有效。由于在水稻上登记时间超过30多年,水稻已经产生了很大的抗药性,叶枯唑防治效果在不断地下降。由于登记企业过多,市场竞争

无序,价格非常混乱,其已处于没落状态。 3、氢氧化铜:在水稻上未曾登记,在经济作物如蔬菜(黄瓜、辣椒和西瓜)、果树(柑橘、葡萄和荔枝)和烟草登记广泛,是常见的防治蔬菜细菌性病害的无机铜制剂。在花期和幼果期比较敏感,不可与酸性农药混用,宜单独喷洒。与春雷霉素的混剂对苹果、葡萄、大豆和藕等作物的嫩叶敏感,因此一定要注意浓度,宜在下午4点后喷药。由于登记企业比较多,价格悬殊大,真假难辩,市场也极其混乱。 4、乙蒜素:登记作物广泛,对细菌和真菌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也是比较常见的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 5、春雷霉素:登记作物广泛,在果树、蔬菜和水稻上均有应用,杀菌谱比较广泛,对细菌、真菌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对大豆、葡萄、柑桔、苹果等有轻微药害,在邻近大豆地使用时应注意。 6、菌毒清:登记作物广泛,杀菌谱也比较广。曾经是防治水

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的鉴别与防治

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的鉴别与防治 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是危害农作物的主要病害,这两种病害的病原体实验室观察明显,农民朋友在从事农艺生产过程中使用此法相对不易,我们可以从它们的病害症状上进行观察、区别,进而针对其病害种类对症下药,方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真菌性病害: 1、病害症状: 主要症状是坏死、腐烂和萎焉,少数畸形。植株上一般都产生白粉层、黑粉层、霜霉层、锈孢子堆、菌核、霉状物、磨菇状物、棉絮状物、颗粒状物、绳索状物、粘质粒和小黑点,大的病征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到。 2、常见病害种类: 黑粉病、白粉病、锈病、霜霉病、菌核病等。蔬菜上常见的有茄子黄萎病、瓜类白粉病、霜霉病;大田作物上如向日葵菌核病,西瓜、水稻的三大病害等。 3、化学防治方法: 真菌类病害种类繁多,常规用药可达上百种,我们常见的有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阿米西达等。 二、细菌性病害 1、病害症状: 细菌通过植株的气孔、伤口等处侵入,初期病斑水渍状或油渍状边缘,半透明,病斑上有菌脓外溢,发病后的植株一般表现为坏死、腐烂或萎蔫。斑点、腐烂、坏死、萎蔫、肿瘤大多数是细菌病害形成。 2、常见病害种类:十字花科软腐病、茄科青枯病、马铃薯环腐病、水稻叶枯病、杏叶焦病、桃幼果病、细菌性穿孔病等。 3、化学防治药剂: 1)抗生素类:农用硫酸链霉素、春雷霉素、中生菌素; 2)铜制剂类:氢氧化铜、王铜、碱式硫酸铜、噻菌铜 3)其他类:叶枯唑、三氯异氰尿酸、敌磺钠等 实际上,在植物病害防治中,我们可采取的方法还有很多,像加强植物检疫,防止外来病虫害入侵;加强农业防治,比如使用无病繁殖材料、建立合理种植制度、保持田园卫生、加强栽培管理、轮作等;选用抗病性品种;采用生物防治;实施物理防治如:热处理、温汤浸种、、外科手术、高脂膜防病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