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真型铁塔试验

浅谈真型铁塔试验

浅谈真型铁塔试验
浅谈真型铁塔试验

浅谈真型铁塔试验

E lem en tary In troducti on abou t Fu ll Scale T est

孙俊华 吕建国

(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太原市,030001)

[摘 要] 构件强度不是控制条件,构件失稳才是绝对控制条件,因此构件的强度试验没有必要在铁塔试验中进行。只要不是新型结构的铁塔,用真型铁塔进行验证性试验完全可以保证使用的可靠性,根本没有必要贴应变片。试验加荷时,除最大控制工况荷载加至极限荷载值外,其余非控制工况均无此必要。[关键词] 真型铁塔 验证性试验 稳定 强度

1 概述

众所周知,真型铁塔试验目的是:检验铁塔的实际整体承载能力;整体变形情况;构件及节点的承载能力;整塔结构的实际传力与设计计算的吻合性。

试验方法:

(1)传统的验证性试验;

(2)应变片测量法。

由于线路铁塔主要通过真型超载试验来确定其在工程中使用的可靠性,充分体验它的现实性。目前国际招标工程均采取验证性试验方法,不要求张贴应变片,只要求达到超载试验值即可,不要求检验实际传力与设计的吻合性。而我国铁塔试验大多采用应变片测量法。为此有必要进行探讨和商榷,以期改进我们的试验工作。

无可非议,对新型结构铁塔应着重检验结构实际传力系统与设计计算的吻合性,以验证设计方法的正确性,进而检验节点和整塔的最大承载力。如结构无特殊之处,就没有必要贴应变片。因为只有构件处于弹性受力状况下,应变片才能较理想地反映应力分布的准确性,才有实际价值和意义,也就是说应力应变处在直线比例关系的弹性范围内才有实际意义。如构件随着荷载的加大进入弹塑性阶段后,应力应变呈非线性关系,应变片将失去测量价值。

2 铁塔构件控制条件分析

铁塔构件大多受失稳条件控制,而受压构件的失稳破坏与强度破坏有本质的区别。试验表明,试验塔是由于构件失稳而破坏的,格构式铁塔构件的失稳是绝对控制条件。

美国“输电铁塔设计导则”(A SCE)对试验破坏作如下阐述:

“在被试塔顺利通过全部工况试验后,应将它拆除,并逐个检查全部构件。下面几种情况不应算是破坏:

(1)设计中仅受拉力的构件有残余变形;

(2)节点处有不超过半数的螺孔出现椭圆变形;

(3)节点处不超过半数的螺栓有轻微的永久变形。”

由上述规定可见构件的强度已达极限,但并未引起整塔的垮塌,仍属非破坏性质。“试验通过”表明:构件强度不是控制条件,构件失稳才是绝对控制条件。

众所周知,试验所贴的应变片,均布置在构件失稳的控制点处,在受拉或受压构件螺孔断

?

1

1

?

1997年第10期 电 力 建 设

收稿日期:1997-04-28

面削减处(即强度控制点处)无法张贴应变片,也就是说无法测试构件强度。这就提出一个课题,对受压构件,失稳是绝对控制条件,其节点按常规办法处理,没有必要进行强度计算;对受拉构件,其强度控制点在螺孔断面削减处,只要按常规的处理办法处置,不会引发铁塔垮塌,况且铁塔纯受拉构件只有极个别,常规设计足够安全可靠。

受压构件决定于稳定,不决定于强度,这是因为失稳与强度破坏是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破坏。

强度破坏:破坏过程缓慢,构件断面产生较大塑性变形,破坏不是突发的,引发构件整体破坏的可能性较小。

稳定破坏:破坏是突发的,构件产生很大的弯曲变形,失去了承载能力,属于稳定性问题。

为此,构件的强度试验没必要在铁塔试验中进行。

理想的中心受压构件是不存在的。构件总存在初始挠度,荷载有一定偏心,断面材质的不均匀会引发偏心,所以,构件实质上是偏心受力的。而铁塔的构造本身使构件在很大偏心条件下受力,各种偏心值存在不同向问题,且又不去测量。施加荷载后,应变片的应变值将失真,只能宏观反映传力系统与理论值的吻合性,不能真实反映出构件控制截面的应力值。

总之,真型铁塔试验不同于单个构件的科学试验,后者加工、测量、测试、加荷等均精确逼真,而前者却很难达到。尽管在设计计算上对上述诸多因素作了技术处理,但差值还是很大。为此,有必要提出一些建议。

3 几点建议

311 验证新塔型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31111 采用模拟塔试验,验证力系的分配和传递总体宏观的正确性,加荷等级不需要太高。31112 采用真型铁塔张贴应变片试验,验证力系的分配和传递总体宏观的正确性,加荷等级无需太高,使构件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就足够了。然后再进行超载试验。312 验证铁塔的运行可靠性

31211 由于铁塔是空间超静定桁架结构,其内力计算采用刚度矩阵有限元法最为理想,因此没有必要进行宏观传力系统和设计方法的验证,可不贴应变片;如要贴应变片,也只有构件处在弹性工作阶段时,其应变测试值才有参考价值。继续加大荷载使构件进入弹塑性工作阶段后,应变测试值将毫无意义。

31212 用真型铁塔进行验证性试验,以考核铁塔的整体刚度、承载能力和节点构造处理的强度、刚度的可靠性。只要不是新型结构的铁塔,进行验证性试验完全可以保证使用的可靠性,根本没有必要贴应变片。

4 被试铁塔的试验加荷方法

我们认为我国试验的加荷方法是合情合理的,除最大控制工况荷载加至极限荷载值外,其余非控制工况荷载均不加至极限值。

近年来,一些国外中标工程的铁塔试验,要求所有工况的荷载均加至极限破坏值,并要求均应通过试验,这是不合情理的要求。

由众多工况荷载控制的多杆体系铁塔,各杆件的极限荷载是不同的,各种工况荷载均有控制杆件,应通过极限荷载来考验它的可靠性。要满足所有工况极限荷载的要求,应进行多个铁塔的极限荷载试验,只用1基铁塔进行众多极限荷载工况的试验,显然是达不到要求的,也是不合理的。国外中标工程铁塔试验也是侧重最大荷载的主要控制工况的试验工作,以此作为判断铁塔是否安全可靠的依据,在主要控制工况极限荷载的作用下坚持1m in不垮塌,则判定此塔试验合格。如先进行这个主要控制工况试验,且荷载加至极限值并坚持2m in后铁塔垮倒,则按规定此种控制工况应算通过,但其他很多非控制工况就无法进行试验了。如若先试验一些非控制工况,其中控制杆件坚持了2m in才屈曲,并引发整塔垮塌,照理也应认为通过此工况试验的要求,但下面各工况又如何去试验呢?所以,各种工况均加至极限荷载并坚持1m in而不垮倒的要求,没有科学道理。这种

?

2

1

? 电 力 建 设 1997年第10期

?设计技术?

嵩屿电厂建筑外观设计效果分析

A nalysis on O u tw ard A pp earance D esign R esu lt

of B u ildings in Songyu Pow er P lan t

杨启荣

(厦门嵩屿电厂筹建处,福建省厦门市,316026)

[摘 要] 嵩屿电厂主厂房中的建筑外观色彩设计及总体色调的确定都是比较成功的,对今后新电厂建筑总体色调的确定和建筑外装修做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火电厂 建筑色调 外装修 设备管道 油漆

1 前言

设计新颖、造型美观、色彩适宜的建筑是设计者们所追求的目标。不管是大型公共建筑,中小型民用建筑,还是工业建筑,或是其他建筑群体,都应是功能与艺术的结合。

工业建筑在满足生产功能的同时,还应创造生产、生活所必须的物质与精神相适应的建筑环境,体现建筑美学价值。笔者参加了多座大中型火力发电厂的建设后,深刻地意识到火力发电厂占地面积大,生产工艺及设备庞杂,且建筑体量大、数量多,是属于规模较大的工业建筑群体,对周围环境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十分必要在工程建设初级阶段就提出一个总体构想,明确一个总的色调,使有关方面在以后的工作中充分考虑全厂建筑色彩配置的协调统一及建筑群体艺术处理的效果。在大力提倡环境保护、绿化厂区的今天,对创造优美舒适的生产环境应予以重视。2 电厂建筑外观分析

长期以来,电力设计院的土建设计对结构都比较重视,而对建筑设计中的群体艺术处理与全厂建筑外墙色彩的配置考虑较少,造成不少电厂建筑色调不和谐甚至是杂乱无章。笔者考察了华东、华南地区近20家火力发电厂,看到许多老厂的外观设计都是采用灰色调子,使整个厂区呈现一片暗淡的景象。

80年代以后建成的一些新厂,多半在主厂房外装修的颜色上采用暖色调,而在其他辅助生产建筑上又采用了与之大相径庭的冷色调。有的厂在输煤系统建构筑物的外墙色彩设计上则显得更加混乱。如输煤栈桥因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侧墙结构(既有用玻璃钢全封闭的输煤皮带,又有两侧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挂板或砖墙粉刷的输煤栈桥,还有挂彩色钢板的),造成各段皮带、栈桥外侧颜色不统一。加上转运站、干煤棚、碎煤机室等建筑外墙又采用其他不同

反复在极限荷载作用下而不倒的愿望,除非设计上人为留有裕度才可能实现。

为此,我们应从多方面研讨国际上的铁塔试验标准,力求准确全面的理解,同时在国外工程投标谈判中,应将有关铁塔试验问题纳入谈判内容,与甲方认真讨论,以取得共识和认可,否则事后将带来很大麻烦。

?

3

1

?

1997年第10期 电 力 建 设

收稿日期:1997-05-12

煤矿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煤矿联合排水试验报告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黔西县泰来鸿运煤矿主排水系统联合排水 试 验 报 告 编制部门:机电科 编制人:杨贵平 编制日期:2015年4月14日 黔西县泰来鸿运煤矿主排水系统联合排水 试验报告 一、概况 1、矿井水文地质特点 地表水主要表现在区内雨量充沛,暴雨后有山洪暴发等灾害。 井下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主要是浅部老窑水以及浅部大量的采空区可能有积水影响。 2、矿井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

(1)设计正常涌水量为20m3/h,最大涌水量为60m3/h。 (2)根据近两年排水情况预估算,实际正常涌水量为10m3/h,最大涌水量为45m3/h。(2013年5月至今未生产,没有采掘作业) 3、排水系统基本情况 (1)水泵房布置在+1102m水平,井口标高为+1181m,排水垂高79m。主水仓容积:190m3,副水仓容积:190m3。 (2)水泵型号、数量及相关参数 (3)排水管路 DN100无缝钢管两趟(单趟约320米),一趟工作,一趟备用,系按专篇设计选型安设。 (4)电源及电控设备 电源已实现双回路供电,电源电压660v,使用KS 11-200/10/(1台)和KS 9 - 100/10/(1台)矿用变压器, QBZ-120(2台)和QBZ-80(3台)矿用隔爆型真空电磁起动器控制。 二、组织措施 1、召开专题会 为了安全、高效开展联合试验工作,2015年4月7日9时,由总工程师张照延组织了相关领导、科室人员就试验工作事宜进行了开会商讨,并明确职责、具体分工。

张照延负责总体调度、协调工作;冯育艳主要负责相关工作的安排、现场指挥;郭银礼负责试验工作全过程中的安全监督、指导工作;杨贵平等成员负责具体试验工作之相关事项。 主要具体工作分工如下: (1)机电科在2015年4月8-9日,对排水系统(水泵、开关、输电线路、管路、水沟等)进行彻底排查、处理。 (2)由安全矿长郭银礼组织,矿留守人员参加。在2015年4月8-12日将水仓清理完毕,保证有效容积。 (3)由机电科、生产技术科准备相关测量工器具。 (4)水泵司机负责清理水泵房所有杂物,摆放好相关材料、配件及工具。 (5)所有成员在试验之前应反复查看排水系统,做到熟悉、掌握该系统。 2、建立组织机构 为了更准确、科学、有效的进行本次试验,我矿特成立试如下验领导小组:组长:张照延(总工程师) 副组长:冯育艳(机电副矿长)郭银礼(安全副矿长) 组员:杨贵平潘先礼王祥周光志张明宏徐浪陈云 机电科为此项工作的主要科室,负主要职责。 3、试验条件确认 2015年4月13日,领导小组就7日开会确定事项进行了逐项逐条核查,确认所有工作已准备结束,具备试验条件。 三、试验判定标准 1、矿井应当配备与矿井涌水量相匹配的水泵、排水管路、配电设备和水仓等,确保矿井排水能力充足。

填料塔吸收实验报告

实验6 填料吸收塔实验报告 第四组成员:王锋,郑义,刘平,吴润杰 一、 实验名称 填料吸收塔实验 二、 实验目的 1、 了解填料吸收塔的构造并实际操作。 2、 了解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3、 学习填料吸收塔传质能力和传质效率的测定方法。 三、实验内容 测定填料层压强降与操作气速的关系曲线,并用ΔP/Z —u 曲线转折点与观察现象相结合的办法,确定填料塔在某液体喷淋量下的液泛气速。 四、实验原理 1.气体通过填料层的压强降 压强降是塔设计中的重要参数,气体通过填料层压强降的大小决定了塔的动力消耗。压强降与气液流量有关,不同喷淋量下填料层的压强降ΔP 与空塔气速u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 2 3 L 3L 2L 1 L 0 = >>0 图6-1 填料层的ΔP ~u 关系 当无液体喷淋即喷淋量L0=0时,干填料的ΔP ~u 的关系是直线,如图中的直线0。当有一定的喷淋量时,ΔP ~u 的关系变成折线,并存在两个转折点,下转折点称为“载点”,上转折点称为“泛点”。这两个转折点将ΔP ~u 关系分为三个区段:恒持液量区、载液区与液泛区。

五、实验装置和流程 图6-2 填料吸收塔实验装置流程图 1-风机、2-空气流量调节阀、3-空气转子流量计、4-空气温度、5-液封管、6-吸收液取样口、7-填料吸收塔、8-氨瓶阀门、9-氨转子流量计、10-氨流量调节阀、11-水转子流量计、12-水流量调节阀、13-U型管压差计、14-吸收瓶、15-量气管、16-水准瓶、17-氨气瓶、18-氨气温度、20-吸收液温度、21-空气进入流量计处压力实验流程示意图见图一,空气由鼓风机1送入空气转子流量计3计量,空气通过流量计处的温度由温度计4测量,空气流量由放空阀2调节,氨气由氨瓶送出,?经过氨瓶总阀8进入氨气转子流量计9计量,?氨气通过转子流量计处温度由实验时大气温度代替。其流量由阀10调节5,然后进入空气管道与空气混合后进入吸收塔7的底部,水由自来水管经水转子流量计11,水的流量由阀12调节,然后进入塔顶。分析塔顶尾气浓度时靠降低水准瓶16的位置,将塔顶尾气吸入吸收瓶14和量气管15。?在吸入塔顶尾气之前,予先在吸收瓶14内放入5mL已知浓度的硫酸作为吸收尾气中氨之用。吸收液的取样可用塔底6取样口进行。填料层压降用∪形管压差计13测定。 六、实验操作方法及步骤 1、测量干填料层(△P/Z)─u关系曲线: 先全开调节阀2,后启动鼓风机,用阀2 调节进塔的空气流量,按空气流量从小到大的顺序读取填料层压降△P,转子流量计读数和流量计处空气温度,测量12~15组数据?然后在双对数坐标纸上以空塔气速u为横坐标,以单位高度的压降△P/Z为纵坐标,标绘干填料层(△P/Z)─u关系曲线。 2、测量某喷淋量下填料层(△P/Z)─u关系曲线: 用水喷淋量为30L/h时,用上面相同方法读取填料层压降△P,?转子流量计读数和流量计处空气温度并注意观察塔内的操作现象, ?一旦看到液泛现象时记下对应的空气转子流量计读数。在对数坐标纸上标出液体喷淋量为30L/h下(△P/z)─u?关系曲线,确定液泛气速并与观察的液泛气速相比较。 3、测量某喷淋量下填料层(△P/Z)─u关系曲线: 用水喷淋量为50L/h时,用上面相同方法读取填料层压降△P,?转子流量计读数和流量计处空气温度并注意观察塔内的操作现象, ?一旦看到液泛现象时记下对应的空气转子流量计读数。在对数坐标纸上标出液体喷淋量为

筛板精馏塔实验报告

筛板精馏塔实验报告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实验时间:2016年6月3日

摘要本文对筛板精馏塔的性能进行测试,主要对乙醇正丙醇的精馏过程中的不同实验条件进行探讨;得出了进料流量、回流比与全塔效率的关系,确定了该筛板精馏塔的最佳操作条件。 关键词精馏;回流比;全回流;部分回流;全塔效率 Abstra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est sieve distillation column, mainly ethanol, n-propanol in the distillation process in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discussed; obtained feed rate, reflux ratio with the whole tower efficiency is determined that the screen optimum operating conditions plate rectification column. Key words Distillation;Reflux ratio;Total reflux;partial reflux;The tower efficiency 前言精馏过程的节能措施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精馏操作是化工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单元操作,也是化工原理课程的重要章节。分析运行中的精馏塔,当某一操作条件改变时的分离效果变化,属于精馏的操作型问题。这类问题取材于工程实践,是培养工程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好方法,但同时也成为学习的难点。在工业生产中,充分掌握操作条件各类因素的影响,对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生产,提高效益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进料流量、回流比、全回流和部分回流等操作因素对数字型筛板精馏塔进行全面考察得出一系列可靠直观的结果,加深对精馏操作中一些工程概念的理解,对工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了大量的实验数据,由计算机绘图找出最优一组实验参数,在这组参数下进行提纯将会节约大量能源,同时为今后开出的设计型、综合型、研究型的实验项目,为学生的创新性科研项目具有重要的教改意义。 1.实验部分 1.1实验目的 1.1.1了解板式精馏塔的结构及精馏流程。

12.实验心理学 实验报告 河内塔

河内塔 XXX 应用心理学X班 摘要本实验主要通过被试对河内塔游戏的问题解决的过程,记录问题解决的时间,以及圆盘的移动数量,分析被试所用的思维策略,思考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找出解决河内塔的最优方法。一般情况下,被试第一一次参与实验的时间比较长,若成功之后一遍一遍做,时间会慢慢缩短。分析可得最好的策略应当是模式策略。实验存在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且极易受环境影响。 关键词河内塔问题循环子目标知觉策略模式策略机械记忆策略 1.引言 河内塔问题是问题解决研究中的经典实验。给出柱子1、2、3。在柱1上,有一系列圆盘,自上而下圆盘的大小是递增的,构成金字塔状。要求被试将柱1的所有圆盘移到柱3上去,且最终在柱3上仍构成金字塔排列,规则是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且大盘不可压在小盘之上,可以利用圆柱2。完成河内塔作业的最少移动次数为2的n次方减1,其中n为圆盘的数目。 解决河内塔问题有以下四种常用策略,分别为循环子目标,知觉

策略,模式策略,机械记忆策略 循环子目标思路是要把最大的金字塔移到柱3,就要先把次大的金字塔移到柱2;而要把次大的金字塔移到柱2, 就要先把比它小一层的金字塔移到柱3。依次类推,直到只需要移动最上面的盘为止。这种策略类似计算机的递归,它是内部指导的策略,被试不必看具体刺激,只是把内部目标记在脑中,然后-步步循环执行,直到解决问题。知觉策略:这种策略是刺激指导的策略,根据所看到的情景与目标的关系,排除当前最大的障碍,从而一步步达到目标。 模式策略:也是内部指导的策略,但不涉及目标,而是按-定规则来采取行动。解决河内塔的通用规则是,当圆盘的总数为奇数时,最小的圆盘按1->3->2->1->3->2的顺序移动;当总数为偶数时,按1->2->3->1- >2- >3的顺序移动。 机械记忆策略是将做对的一系列步骤死记硬背下来,但无法创新,不可迁移。 2 对象与方法 2.1 被试 教师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班2班同学1名,矫正视力正常,色觉正常。 2.2 仪器 实验仪器为计算机,PsyKey实验平台 2.3 实验材料

联合排水试验报告.GXG

XX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 XXXXXX煤矿 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编制单位:XXX煤矿生产调度室 编制日期:二〇二〇年

目录 一、水文概况 (1) 二、开采现状与涌水量、降水量 (3) 三、组织机构 (4) 四、准备工作 (5) 五、排水系统简介 (5) 六、试验方案 (6) 七、试验记录 (6) 八、试验结果分析 (7)

XXX煤矿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煤矿的采剥过程中,都会有涌水渗出。为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不致使涌水淹没矿井,需及时把水外排。煤矿每年都要对生产煤矿的坑下主排水泵进行性能测试,以获得水泵的实际运行能力及情况,由此鉴定排水设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排水设备的容量配置是否合理;水泵的检修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及准确掌握排水设备的性能变化,以便及时调节工况,使其高效运转。对煤矿排水设备的技术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2020年为了检验煤矿排水设备的总能力,保证排水设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要求在每年雨季前对我矿全部的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不仅进行性能测试,还要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的测试,以便能发现并及时处理排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煤矿于2020年6月1日上午9时到上午11时进行主排水系统联合排水验。 一、水文概况 1、地形地貌 本矿位于铜匠川矿区的东南部,地形切割比较严重,沟谷十分发育,地表水体较为集中,地下水体较为分散,属地表迳流区。水文地质条件为一类二型。区内地形相对高差较大,最高点位于区西北部,标高为1465米。最低点为XXX,标高为1385米,矿区的地形特征为

侵蚀性丘陵地貌,地形上为一个北西高,南东低的斜坡状山地,基本呈一斜坡状。区内地形复杂,受毛乌素沙漠的影响,本区大部被风积沙覆盖,区内沟谷纵横,多为向源侵蚀。 2、、水文 区内由西北向东南流向的杨森~XXX,位于矿区的西部,中部为XXX支流,大体上形成“平行状”水系,矿区的北部有一较大沟流过,为本区内的间歇性地表水体。 3、气象 本区气候属半干旱、半沙漠的高源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春季多风,秋季凉爽,全年少雨,温差较大,无霜期短,冰冻期长,最大冻土深度1.50m。降雨量多集中于7、8、9三个月,年降雨量为194.7~531.6mm,年蒸发量为2297.4~2833.7mm,蒸发量是降水量的4~5倍。春冬两季风力较大,一般在4级以上,最大风力可达10级,风向多为西北风。 4、地震 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得知:本区所处地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为0.10,对照烈度为7度,据了解本区近年来未发生过地震。 5、水源 露天矿工业场地用水取自距工业广场东南方向2km左右的石灰 川内的深水井,供水量为270m3/d。经化验该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本设计将露天矿坑内排水作为露天矿生产水源,不足部分由深水井水补充。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填料塔吸收实验

填料吸收塔吸收操作及体积吸收系数的测定 课程名称:过程工程原理实验(乙) 指导老师: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填料吸收塔的构造并熟悉吸收塔的操作。 2.观察填料吸收塔的液泛显现,测定泛点空塔气速。 3.测定填料层压降ΔP与空塔气速u的关系曲线。 4.测定含氨空气—水系统的体积吸收系数K Yα。 二、实验装置 1.本实验装置的流程示意图见图5-1。主体设备是内径70毫米的吸收塔,塔内装10×9×1陶瓷拉西环填料。 2.物系是(水—空气—氨气)。惰性气体空气由漩涡气泵提供,氨气由液氨钢瓶供应,吸收剂水采用自来水,它们分别通过转子流量计测量。水葱塔顶喷淋至填料层与自下而上的含氨空气进行吸收过程,溶液由塔底经液封管流出塔外,塔底有液相取样口,经吸收后的尾气由塔顶排至室外,自塔顶引出适量尾气,用化学分析法对其进行组成分析。 1—填料吸收塔2—旋涡气泵3—空气转子流量计4—液氨钢瓶5—氨气压力表6—氨气减压阀7—氨气稳压罐8—氨气转子流量计9—水转子流量计10—洗气瓶11—湿式流量计12—三通旋塞13、14、15、16—U型差压计17、18、19—温度计

20—液位计 图5-1 填料塔吸收操作及体积吸收系数测定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 三、基本原理 (一)填料层压力降ΔP 与空塔气速u 的关系 气体通过干填料层时(喷淋密度L =0),其压力降ΔP 与空塔气速u 如图6中直线A 所示,此直线斜率约为1.8,与气体以湍流方式通过管道时ΔP 与u 的关系相仿。如图6可知,当气速在L 点以下时,在一定喷淋密度下,由于持液量增加而使空隙率减小,使得填料层的压降随之增加,又由于此时气体对液膜的流动无明显影响,在一定喷淋密度下,持液量不随气速变化,故其ΔP ~u 关系与干填料相仿。 在一定喷淋密度下,气速增大至一定程度时,随气速增大,液膜增厚,即出现“拦液状态”(如图6中L 点以上),此时气体通过填料层的流动阻力剧增;若气速继续加大,喷淋液的下流严重受阻,使极具的液体从填料表面扩展到整个填料层空间,谓之“液泛状态”(如图6中F 点),此时气体的流动阻力急剧增加。图6中F 点即为泛点,与之相对应的气速称为泛点气速。 原料塔在液泛状态下操作,气液接触面积可达最大,其传质效率最高。但操作最不稳定,通常实际操作气速取泛点气速的60%~80%。 塔内气体的流速以其体积流量与塔截面积之比来表示,称之为空塔气速u 。 Ω = ' V u (1) 式中: u ——空塔气速,m/s V’——塔内气体体积流量,m 3/s Ω——塔截面积,m 2。 实验中气体流量由转子流量计测量。但由于实验测量条件与转子流量计标定条件不一定 相同,故转子流量计的读数值必须进行校正,校正方法详见附录四。 填料层压降ΔP 直接可由U 型压差计读取,再根据式(1)求得空塔气速u ,便可得到 一系列ΔP ~u 值,标绘在双对数坐标纸上,即可得到ΔP ~u 关系曲线。 (二)体积吸收系数K Y α的测定 1.相平衡常数m 对相平衡关系遵循亨利定律的物系(一般指低浓度气体),气液平衡关系式为: mx y =* (2) 相平衡常数m 与系统总压P 和亨利系数E 的关系如下:

精馏实验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精馏实验报告

编号:FS-DY-20707 精馏实验报告 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姓名:学号: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同组人员: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实验实验名称:精馏实验实验日期 北京化工大学 实验五精馏实验 摘要:本实验通过测定稳定工作状态下塔顶、塔釜及任意两块塔板的液相折光度,得到该处液相浓度,根据数据绘出x-y图并用图解法求出理论塔板数,从而得到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通过实验,了解精馏塔工作原理。关键词:精馏,图解法,理论板数,全塔效率,单板效率。 一、目的及任务 ①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 ②了解板式塔的结构,观察塔板上汽-液接触状况。

③测定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塔效率。 ④测定部分回流时的全塔效率。 ⑤测定全塔的浓度(或温度)分布。 ⑥测定塔釜再沸器的沸腾给热系数。 二、基本原理 在板式精馏塔中,由塔釜产生的蒸汽沿塔逐板上升与来自塔顶逐板下降的回流液,在塔板上实现多次接触,进行传热与传质,使混合液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回流是精馏操作得以实现的基础。塔顶的回流量与采出量之比,称为回流比。回流比是精馏操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大小影响着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和能耗。回流比存在两种极限情况:最小回流比和全回流。若塔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要完成分离任务,则需要无穷多塔板的精馏塔。当然,这不符合工业实际,所以最小回流比只是一个操作限度。若操作处于全回流时,既无任何产品采出,也无原料加入,塔顶的冷凝液全部返回塔中,这在生产中午实际意义。但是由于此时所需理论板数最少,又易于达到稳定,故常在工业装置的开停车、排除故障及科学研究时采用。

人工智能 实验三 汉诺塔的深度有界搜索求解

< 人工智能 > 实验报告 3 一、实验目的: 掌握汉诺塔的深度有界搜索求解算法的基本思想。 二、实验要求: 用C语言实现汉诺塔的深度有界搜索求解 三、实验语言环境: C语言 四、设计思路: 含有深度界限的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如下: (1) 把起始节点S放到未扩展节点OPEN表中。如果此节点为一目标节点,则得到一个解。 (2) 如果OPEN为一空表,则失败退出。 (3) 把第一个节点(节点n)从OPEN表移到CLOSED表。 (4) 如果节点n的深度等于最大深度,则转向(2)。 (5) 扩展节点n,产生其全部后裔,并把它们放入OPEN表的前头。如果没有后裔,则转向(2)。 (6) 如果后继节点中有任一个为目标节点,则求得一个解,成功退出;否则,转向(2)。 五、实验代码: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node { long map;

long floor; //记录第几层 } node; node queue[362880 / 2 + 1]; //奇偶各一半 long tail, head; long hash[362880 / 32 + 1]; int main() { void Solve(); while (scanf("%ld", &queue[0].map) && queue[0].map) { memset(hash, 0, sizeof(hash)); queue[0].floor = 1; //(根节点)第一层 tail = head = 0; Solve(); printf("max_floor == %d\n", queue[head].floor); printf("total node == %d\n", head + 1); printf("total node in theory [%d]\n", 362880 / 2); } return 0; } void Solve() { node e; long i, map[9], space; long Compress(long *); int V isited(long *); void swap(long &, long &); while (tail <= head) { e = queue[tail++]; for (i=8; i>=0; i--) { map[i] = e.map % 10; if (map[i] == 0) { space = i; } e.map /= 10; } V isited(map); //根节点要置为访问过 if (space >= 3) { //can up swap(map[space - 3], map[space]); if (!Visited(map)) { queue[++head].map = Compress(map); queue[head].floor = queue[tail - 1].floor + 1;

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曲靖市贵信煤业有限公司莲花冲岔沟煤矿 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试验单位:曲靖市贵信煤业有限公司莲花冲岔沟煤矿试验设备:100D45×5 试验日期: 2015年4月18日 试验周期:一年

目录 第一章水文概况----------------------------------3 第二章开采现状与涌水因数分析--------------------4 第三章雨季前后矿井涌水量------------------------5 第四章排水试验----------------------------------5 第一节井下水泵房联合排水试验总则----------------5 第二节具备联合排水试验的条件--------------------6 第三节联合排水试验措施及要求--------------------6 第四节排水试验指挥部----------------------------7 第五节井下水泵房排水系统的简介------------------8 第六节联合排水试验前的准备工作------------------8 第七节联合排水试验记录--------------------------9 第八节联合排水试验测定结论----------------------10 第九节试验结束----------------------------------11

第一章水文概况 一、地形地势及水文地质 恩洪矿区可采煤层赋存于上二叠统龙潭组砂岩弱裂隙含水层中,是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之一;煤系底板为峨嵋山组玄武岩,极弱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弱~中等,是矿床底部充水含水层,对矿床充水影响不大;煤系顶板为下三叠统卡以头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弱~中等,是矿床顶部充水含水层,对矿床充水有影响;断层构造发育,东部边界有F2断层,西部边界有F1断层,都是比较大的正断层,南部边界有F13、F14、F37断层,中部有F7正断层。断裂切割含水层,沟通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对开采有一定影响。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由于煤层埋藏深,煤炭资源储量均位于地下水位和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下,矿坑不能自流排放。 本井田共有6个含水带和4个隔水带。井田内断层多,落差大,破碎带宽度为 1.8~6.8m。但断层均为闭合型,因此断层富水性弱。井田西北部飞仙关地层组成分水岭,东南部煤组地层多形成谷地,以至地表水易排出。矿井水主要是靠雨季,由大气降水地表渗入补给。 二、气象及地震情况 矿区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气温-14.1~32℃。霜雪和冰冻一般在11月至次年2月。冰雪期5~10d。积雪可达0.3~0.6m,短期交通中断。年降雨量890.5~1353.3mm。雨季在5~10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0~90%。最大连续降雨量229.2mm。风季在3~4月,风向多为西南风。最大风速达23米/秒。按云建抗(1993)44号文划分,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三、生产矿井及老窑

填料吸收塔实验报告

填料吸收塔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填料吸收塔的构造和操作。 2.测定气体通过干湿填料塔的压力降,进一步了解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征。3.测定填料吸收塔的吸收传质系数。 二、实验原理 填料吸收塔一般要求控制回收率越高越好。填料塔为连续接触式的气液传质设备,填料塔操作时液体从塔顶经分布器均匀喷洒至塔截面上,沿填料表面下流经塔底出口管排出,气体从支承板下方入口管进入塔内,在压力的作用下自下而上的通过填料层的空隙而由塔顶气体出口管排出。填料层内气液两相成逆流流动,在填料表面的气液界面上进行传质,因此两相组成沿塔高边缘变化,由于液体在填料中有倾向塔壁的流动,故当填料层较高时,常将其分为若干段,在两段之间设置液体再分布装置,以利于流体的重新均匀分布。 填料的作用: 1.增加气液接触面积。满足(1)80%以上的填料润湿;(2)液体为分散相,气体为连续相。 2.增加气液接触面的流动。满足(1)合适的气液负荷;(2)气液逆流。 三、实验步骤 (1)将液体丙酮用漏斗加入到丙酮汽化器,液位高度约为液体计高度的2/3以上。 (2)关闭阀V 3,向恒压槽送水,以槽内水装满而不溢出为度,关闭阀V 5 。 (3)启动空气压缩机,调节压缩机使包内的气体达到0.05~0.1Mpa时,打开V 2 , 然后调节气动压力定值器,使进入系统的压力恒定在0.03Mpa。 (4)打开V 4 ,调节空气流量(400L/H~500L/H); 打开V 6 ,调节空气流量 (5)室温大于15℃时,空气不需要加热,配制混合气体气相组成y 1 在12%~14%mol 左右;若室内温度较低,可预热空气,使y 1 达到要求。 (6)要改变吸收剂温度来研究其对吸收过程的影响,则打开液体加热电子调节器, 温度t 3 <35℃。

化工原理精馏实验报告

北 京 化 工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化工原理实验 实验日期: 2011.04.24 班 级: 化工0801 姓 名: 王晓 同 组 人:丁大鹏,王平,王海玮 装置型号: 精馏实验 一、摘要 精馏是实现液相混合物液液分离的重要方法,而精馏塔是化工生产中进行分离过程的主要单元,板式精馏塔为其主要形式。本实验用工程模拟的方法模拟精馏塔在全回流的状态下及部分回流状态下的操作情况,从而计算单板效率和总板效率,并分析影响单板效率的主要因素,最终得以提高塔板效率。 关键词:精馏、板式塔、理论板数、总板效率、单板效率 二、实验目的 1、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 2、了解板式塔的结构,观察塔板上气-液接触状况。 3、测测定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 4、测定部分回流时的全塔效率。 5、测定全塔的浓度或温度分布。 6、测定塔釜再沸器的沸腾给热系数。 三、实验原理 在板式精馏塔中,由塔釜产生的蒸汽沿塔逐板上升与来自塔顶逐板下降的回流液,在塔板上实现多次接触,进行传热和传质,使混合液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回流是精馏操作得以实现的基础。塔顶的回流量和采出量之比,称为回流比。回流比是精馏操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大小影响着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和能耗。 回流比存在两种极限情况:最小回流比和全回流。若塔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要完成分离任务,则需要有无穷多块塔板的精馏塔。当然,这不符合工业实际,所以最小回流比只是一个操作限度。若操作处于全回流时,既无任何产品采出,也无原料加入,塔顶的冷凝液全部返回塔中,这在生产中无实验意义。但是,由于此时所需理论板数最少,又易于达到稳定,故常在工业装置开停车、排除故障及科学研究时采用。 实际回流比常取用最小回流比的1.2-2.0倍。在精馏操作中,若回流系统出现故障,操作情况会急剧恶化,分离效果也将变坏。 板效率是体现塔板性能及操作状况的主要参数,有以下两种定义方法。 (1)总板效率E e N E N 式中 E —总板效率; N —理论板数(不包括塔釜); Ne —实际板数。

12-C程序设计实验(十二)模版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十二:实验名称函数(二) 实验地点机房 姓名张三专业班级学号 2 日期 【实验目的】 (1)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的方法 (2)掌握函数的递归调用的方法 (3)掌握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的概念和用法 【实验要求】 (1)熟练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的方法 (2)熟练掌握函数的递归调用的方法 【实验环境】 (1) Microsoft XP操作系统 (2) Microsoft VC++ 6.0 【实验内容】 1.极值问题 题目描述:编写一个函数,其功能是求给定数组中的最小值与最大值的元素。 输入:第一行是测试数据的组数,第二行是数组的大小(n<=10)和数组元素输出:最大值和最小值 样例输入: 2 10 10 15 21 54 87 15 15 12 45 32 5 1 2 3 9 10 样例输出: 87 10 10 1 2.渊子赛马 题目描述: 赛马是一古老的游戏,古代战国时期就有田忌赛马。现在渊子也来赛一赛马。假设每匹马都有恒定的速度,所以速度大的马一定比速度小的马先到终点(没有

意外!!)。不允许出现平局。最后谁赢的场数多于一半(不包括一半),谁就是赢家(可能没有赢家)。渊子有N(1≤N≤1000)匹马参加比赛。对手的马的数量与渊子马的数量一样,并且知道所有的马的速度。聪明的你编写一个函数,来预测一下这场世纪之战的结果,看看渊子能否赢得比赛。 输入: 输入有多组测试数据。每组测试数据包括3行: 第一行输入N(1≤N≤1000)。表示马的数量。第二行有N个整型数字,即渊子的N匹马的速度。第三行有N个整型数字,即对手的N匹马的速度。当N为0时退出。 输出: 若通过聪明的你精心安排,如果渊子能赢得比赛,那么输出“YES”。否则输出“NO”。 样例输入: 5 2 3 3 4 5 1 2 3 4 5 4 2 2 1 2 2 2 3 1 样例输出: YES NO 提示:参见P160 例7.9 “按值传递参数” 3.进制转换 题目描述:请你用函数递归,输入一个十进制数整数N,将它转换成R进制数输出。 输入: 输入数据包含多个测试实例,每个测试实例包含两个整数N(32位整数)和R (2<=R<=16, R<>10)。输入以文件结束符结束。 输出:

井下联合排水试验报告概论

广安市烨祥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小井沟煤矿井下联合排水试验 报告 广安市烨祥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小井沟煤矿 二0一六年四月十日

广安市烨祥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小井沟煤矿井下联合排水试验 报告 试验单位:广安市烨祥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小井沟煤矿试验地点:井下水泵房 试验日期: 2016年4月1日 试验周期:

目录 第一章水文概况----------------------------------3 第一节水文地质简述-------------------------3 第二节水系及主要河流-----------------------3 第三节矿井充水因素-------------------------3 第二章开采现状与涌水因数分析--------------------4 第三章排水设备----------------------------------4 第四章联合排水试验的条件------------------------5 第一节联合排水试验目的--------------------- 5 第二节联合排水试验时间----------------------5 第三节联合排水试验指挥部--------------------5 第四节试验前的准备--------------------------6 第五章联合排水试验------------------------------7 第一节试验相关参数--------------------------7 第二节联合排水试验 -------------------------7 第三节联合排水试验记录----------------------8 第六章结论--------------------------------------9

北京化工大学精馏实验报告

北 京 化 工 大 学 化 工 原 理 实 验 告 : : : : : : 实验名称 班级 姓名 学 号 同组成员 实验日期 精馏实验 2015.5.13 实验 日 期

精馏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填料塔的构造与操作; 2、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 3、了解板式精馏塔的结构,观察塔板上汽液接触状况; 4、掌握液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 a的测定方法并分析影响因素 x 5、测定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 6、测量部分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和单板效率 二、实验原理 在板式精馏塔中,混合液的蒸汽逐板上升,回流液逐板下降,气液两相在塔板上接触,实现传质、传热过程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如果在每层塔板上,上升的蒸汽与下降的液体处于平衡状态,则该塔板称之为理论塔板。然而在实际操做过程中由于接触时间有限,气液两相不可能达到平衡,即实际塔板的分离效果达不到一块理论塔板的作用。因此,完成一定的分离任务,精馏塔所需的实际塔板数总是比理论塔板数多。 回流是精馏操作得以实现的基础。塔顶的回流量与采出量之比,称为回流比。回流比是精馏操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大小影响着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和能耗。 回流比存在两种极限情况:最小回流比和全回流。若塔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要完成分离任务,则需要有无穷多块板的精馏塔。这在工业上是不可行的,所以最小回流比只是一个操作限度。若在全回流下操作,既无任何产品采出,也无原料加入,塔顶的冷凝液全部返回塔中,这在生产中无实验意义。实际回流比常取最小回流比的1.2~2.0倍。 本实验处于全回流情况下,既无任何产品采出,又无原料加入,此时所需理论板最少,又易于达到稳定,可以很好的分析精馏塔的性能。影响塔板效率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归结为:流体的物理性质(如粘度、密度、相对挥发度和表面张力等)、塔板结构以及塔的操作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汉诺塔

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数据结构 题目:汉诺塔 班级: 学号: 姓名: 评语: 成绩:指导教师: 批阅时间:年月日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栈与队列的数据类型描述及特点; 2)熟练掌握栈的顺序和链式存储存表示与基本算法的实现; 3)掌握队列的链式存储表示与基本操作算法实现; 4) 掌握栈与队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基本编程技巧; 4)按照实验题目要求独立正确地完成实验内容(提交程序清单及相关实验数据与运行结果); 5)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并按时提交。 二、实验内容或题目 汉诺塔问题。程序结果:给出程序执行过程中栈的变化过程与圆盘的搬动状态。 三、实验步骤与源程序 源程序: / *编译环境Visual C++6.0 */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nclude void move(int h,char c,char f) { printf("%d:%c--->%c\n",h,c,f); } void hanoi(int n,char x,char y,char z) { if(n==1) move(1,x,z); else { hanoi(n-1,x,z,y); move(n,x,z); hanoi(n-1,y,x,z); } } void main(void) { int flag; do { printf(" 汉诺塔问题\n\n"); printf("[1] 开始\n"); printf("[2] 退出\n"); printf("1--2请选择:"); scanf("%d",&flag); printf("\n"); switch(flag) { case 1:

煤矿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山西长治联盛长虹煤业有限公司 联 合 排 水 试 验 报 告 试验单位:山西长治联盛长虹煤业有限公司 试验设备:MD85-45*5 试验日期:2018年4月15日 试验周期:一年

联合排水试验 第一节井下水泵房联合排水试验总则 为认真贯彻落实煤矿井下排水联合试验,提高矿井防灾抗灾能力,确保雨季安全渡汛,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一十四条规定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特进行本试验。此次矿井联合排水试验旨在让所有水泵操作司机在遇到紧急情况或抗灾抢险时熟练具体操作程序步骤。同时也全面检验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及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是矿井对抗灾抢险人员和设备的一次全面检验。 第二节联合排水试验措施及要求 1、在水泵运行期间,闸阀和电气开关手把上挂“禁止操作”的牌板。 2、水泵运行期间禁止任何人碰触转动部位。经常注意电动机和水泵声音是否正常,有无异常振动现象,若出现必须停止水泵运行。 3、电动机温升不超过铭牌规定,滚动轴承不超过75℃,若超过必须停止运行。 4、水泵禁止反转,禁止无水空转,盘根松紧合适,保持“滴水不成线”,盘根箱不应过热,过热时要查找原因进行处理。 5、时常注意各处水管接头是否漏水,特别要注意防止喷到电

气设备上。 6、时常注意吸水笼头是否堵塞。附近有无杂物影响上水。 7、水泵达到正常转速后,要及时打开出水阀,不允许关住出水阀长时间运转。 8、在检修设备和管路时,要停电进行,开关打到零位。 9、水泵操作启动顺序 ①、水泵操作顺序:灌水一起动水泵电动机—操作阀门(泵体起动后,缓缓打开出水阀门)--正常停机(缓缓关闭水泵的出水阀门)。 ②、水泵启动顺序:先启动工作水泵—再启动备涌水泵: 第三节成立排水试验指挥部 为确保本次联合排水泵试验能够安全有序的进行,特成立指挥部。 总指挥:张书义(由机电矿长担任) 成员:安中南李天云韩金杉原晓疆 1、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统一指挥试验工作。 2、为确保试验安全顺利进行,同时成立电气、机械、地面排水、测水、资料五个专业组。 1、电气组有安中南任组长,负责井上下供电; 2、机械组由李天云任组长,负责泵房的开停泵及管路检查维护等工作;

恒沸精馏实验报告

恒沸精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恒沸精馏是一种特殊的分离方法。它是通过加入适当的分离媒质来改变被分离组分之间的汽液平衡关系,从而使分离由难变易。恒沸精馏主要适用于含恒沸物组成且用普通精馏无法得到纯品的物系。通常,加入的分离媒质(亦称夹带剂)能与被分离系统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形成最低恒沸物,使夹带剂以恒沸物的形式从塔顶蒸出,而塔釜得到纯物质。这种方法就称作恒沸精馏。 本实验使学生通过制备无水乙醇,达到以下两个目的。 (1)加强并巩固对恒沸精馏过程的理解。 (2)熟悉实验精馏塔的构造,掌握精馏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常压下,用常规精馏方法分离乙醇-水溶液,最高只能得到浓度为95.57%(质量分数)的乙醇。这是乙醇与水形成恒沸物的缘故,其恒沸点78.15℃,与乙醇沸点78.30℃十分接近,形成的是均相最低恒沸物。而浓度95%左右的乙醇常称工业乙醇。 由工业乙醇制备无水乙醇,可采用恒沸精馏的方法。实验室中沸精馏过程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容。 (1)夹带剂的选择 恒沸精馏成败的关键在于夹带剂的选取,一个理想的夹带剂应该满足如下几个条件。 1)必须至少能与原溶液中一个组分形成最低恒沸物,希望此恒沸物比原溶

液中的任一组分的沸点或原来的恒沸点低10℃以上。 2)在形成的恒沸物中,夹带剂的含量应尽可能少,以减少夹带剂的用量,节省能耗。 3)回收容易,一方面希望形成的最低恒沸物是非均相恒沸物,可以减轻分离恒沸物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在溶剂回收塔中,应该与其他物料有相当大的挥发度差异。 4)应具有较小的汽化潜热,以节省能耗。 5)价廉、来源广,无毒、热稳定性好与腐蚀性小等。 就工业乙醇制备无水乙醇,适用的夹带剂有苯、正己烷,环己烷,乙酸乙酯等。它们都能与水-乙醇形成多种恒沸物,而且其中的三元恒沸物的室温下又可以分为两相,一相富含夹带剂,另一相中富含水,前者可以循环使用,后者又很容易分离出来,这样使得整个分离过程大为简化。下表给出了几种常用的恒沸剂及其形成三元恒沸物的有关数据。 常压下夹带剂与水、乙醇形成三元恒沸物的数据 本实验采用正己烷为恒沸剂制备无水乙醇。当正己烷被加入乙醇-水系以后可以形成四种恒沸物,一是乙醇-水-正己烷三者形成一个三元恒沸物,二是它们两两之间又可形成三个二元恒沸物。它们的恒沸物性质如下表所示。

汉诺塔问题

实验二知识表示方法 梵塔问题实验 1.实验目的 (1)了解知识表示相关技术; (2)掌握问题规约法或者状态空间法的分析方法。 2.实验内容(2个实验内容可以选择1个实现) (1)梵塔问题实验。熟悉和掌握问题规约法的原理、实质和规约过程;理解规约图的表示方法; (2)状态空间法实验。从前有一条河,河的左岸有m个传教士、m个野人和一艘最多可乘n人的小船。约定左岸,右岸和船上或者没有传教士,或者野人数量少于传教士,否则野人会把传教士吃掉。搜索一条可使所有的野人和传教士安全渡到右岸的方案。 3.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实验原理及方法,并请给出程序设计流程图。 我们可以这样分析: (1)第一个和尚命令第二个和尚将63个盘子从A座移动到B座; (2)自己将底下最大的盘子从A移动到C; (3)再命令第二个和尚将63个盘子从B座移动到C;(4)第二个和尚命令第三个和尚重复(1)(2)(3);以此类推便可以实现。这明显是个递归的算法科技解决的问

题。 (2)源程序清单: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 { void hanoi(int n,char x,char y,char z);

int n; printf("input the number of diskes\n"); scanf("%d",&n); hanoi(n,'A','B','C'); } void hanoi(int n,char p1,char p2,char p3) { if(1==n) cout<<"盘子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