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庭审驾驭能力

庭审驾驭能力

庭审驾驭能力
庭审驾驭能力

民事庭审驾驭能力

第一章民事审判庭审驾驶能力的基本要素

在民事案件的庭审中,作为一名民事法官要开好庭、审好案,应当具备各种相关的庭审能力。根据民事审判的实践经验,在民事庭审的庭前准备、开庭审理和评议裁判三个阶段中,一般应当具备的庭审驾驭能力是:阅卷归纳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诉讼指导能力、庭前预审能力、指挥控制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应变处置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调解疏导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法律适用能力、法制宣传能力等。

第一节庭前准备阶段

庭审是一项重要的审判活动,为了开好每个庭,必要的庭前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当事人到法院打官司,作为公民来讲,可能是他一辈子惟一的一次,所涉及的权利义务可能是事关其前途命运的,作为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来讲,一场官司可能事关企业的生存。而我们的民事法官每个月要审几十件、每个月要判十几件案件。因此,法官与当事人对案件的重视程度可能因角色的不同而不同。而法官对庭审的准备程度不仅对案件审理的质量起着一定的作用,而且给当事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这是对庭审法官的一般要求,特别是准备当庭宣判的,应当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从民事审判实践和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来看,我们应当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是长期以来的习惯做法“先定后审”式的庭审方式,即法官在开庭前已将庭审的内容事先作了充分的准备,有的分别或一起找双方当事人谈话,法官在庭审前已将案件审好了,开庭仅仅是“走过扬,走走程序而已。目前,这种“先定后审”的庭审方式随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化而被逐渐淘汰,但司法实践中仍存在这种倾向。二是在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初期阶段试行的“一步到庭”式的庭审方式,即法官事先基本不作庭审准备,一切在庭上审、庭上定。这种庭审方式,对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来讲是可行的,可以杜绝庭前打招呼、

拉关系的情况,又能提高办案效率。但是,这种庭审方式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案件来讲往往难以取得一审即清的效果。由于庭前准备不够,往往一次庭审难以查明事实,更由于庭审法官审判经验不足,在庭审中难以及时正确处理临时出现的问题,导致开二次庭甚至三次庭。有时开庭给当事人、代理人的感觉是法官没有好好阅卷,连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基本事实都不清楚,更不用说抓得准争议的焦点了。结果是匆匆上庭,草草收场,等候裁判,既不利于提高办案效率,也难以保证办案的质量。

在民事案件的庭前准备阶段,一般应当具备以下四种能力:

一、阅卷归纳能力

民事法官在庭前准备阶段首先应当具备的阅卷归纳能力,即法官具有仔细阅读卷宗材料,善于归纳案件的重点内容,掌握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为开好庭打好基础的能力。

审理的案件通过立案庭,分配到主审法官手上,首先是法官对于卷宗材料的熟悉。尽管此时的材料不全,而且大多数仅有原告方的证据等材料,但是通过仔细阅读原告的诉状及证据,法官应当从中判断案件的审理重点,举证责任分担、确定庭审的要点、原、被告之间的法律关系、可能发生的争议焦点以及适用的法律等等,从而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今后工作有的放矢。事实上,经过实践,常见商事纠纷案件其举证范围、举证分担、法律适用等均有一定的规律,作为法官应当在实践中注意积累审理各类纠纷案件的法律要点。例如,关于股票透支交易纠纷。我们知道股票透支交易,是指在股票交易过程中,证券经营机构使客户超出帐户资金购买股票的行为.从股票交易的情况看,造成透支的原因有四种:一是券商工作疏忽,造成客户透支买入股票;二是券商和客户约定利益分成,允许客户进行透支交易;三是券商为了吸引客户或赚取交易费,违反股票交易条例的有关规定,允许客户透支;四是券商内部工作人员为谋取非法利益,利用职务便利允许客户透支。因客户透支交易而发生的纠纷主要有两种:一类是客户起诉券商侵权。第二类是券商起诉客户返还资金。从司法实践的情况看,因客户透支的原因不同,过错大小不同,责任当然也有区别。但是对于股票透支纠纷,我们审理中主要涉及以下四个带有共性的问题:1.客户对用透支款购买的股票是否具有所有权;2.券商强行平仓是否构成侵权;3.券商强行平仓后,计算赔偿数额;4.关于责任的划分和赔偿的方法。因此,一旦我们承办股票

透支纠纷,即可从以上透支及该类案件的审理要点着手阅卷、思考、翻阅相关的法律、法规,为进一步审案开好一个头,所以平时善于总结,善于归纳,提高总结归纳能力,一旦接过诉状,了解诉讼请求后,就可以对这一类纠纷审理的要点,有个清醒的认识,有一定的针对性,为庭审打好基础。

(一)通过阅读卷宗材料,首先是归纳和掌握当事人的诉辩主张是什么,各自的主要观点有哪些,无论是一审还是二审,一般应根据“不告不理”、“告什么审什么”的原则确定审理范围。如离婚案件中,双方诉辩主张一般围绕离婚、财产、子女扶养三要素。

(二)通过阅读卷宗材料,法官还要善于归纳本案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各类案件都涉及一定的法律关系,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双方产生纠纷而诉至法院,必定在权利义务上存在问题,法官在阅卷中就是要善于抓住双方争议的焦点。如在离婚案件中,有的争议焦点是离与不离,有的争议焦点是子女扶养权的归属,有的争议焦点是房屋产权或使用权、居住权的归属,有的争议焦点是大笔财产的性质属婚前或婚后,或巨额债权债务的承担等等。抓住了争议焦点,就牵住了“牛鼻子”。

(三)通过阅读卷宗材料,法官还要善于归纳本案庭审的重点是什么,即需要在庭审中把哪些问题审查清楚,本案就能做到事实清楚了,就能为判决或调解打下基础了。如离婚案件中,把夫妻双方的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作为重点内容,而每件离婚案件的具体内容又是不同的,有的是因“第三者”导致双方感情破裂,有的是性格不合、长期相争伤了感情,有的是因一方患有严重疾病、久治不愈影响夫妻感情等等。阅卷中善于抓住重点内容,庭审就有了主攻方向,有利于提高庭审的效率和质量。

(四)通过阅读卷宗材料,法官还要注意:共同诉讼的主体是否遗漏、主体是否适格等。

阅卷归纳能力的基本要求就是在庭审前理清审理的思路,概括以上四点内容就是把握阅卷的四要素:一是诉请范围,二是争议的焦点,三是审理的重点,四是诉讼主体的初步审查。

二、组织协调能力

庭前准备阶段的组织协调能力是指审判长或独任法官是整个庭审的主持者,为了开好庭必须善于安排和协调合议庭内部的组织分工或与书记员之间的分工协作,围绕庭审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能力。

如在合议庭的庭审前,审判长一般在开庭前召开庭前准备会,进行庭审分工安排,即由审判长主持庭审,其他成员有的主审、有的负责宣读证据或依职权调查取证等,提出庭审重点和注意问题,由主审者介绍阅卷后归纳的内容,以及与书记员之间的协作问题等。主审法官还要介绍案件基本情况,便于合议庭成员了解和掌握。如有的当事人一审判决后情绪激烈,可能会引起矛盾激化,事先要联系好值庭的法警。有的案件拟当庭宣判的,要注意把握和调节好当事人的情绪,合议庭成员之间要进行分工。特别是审理重大的、群体性的、可能矛盾激化的案件,庭前要做好充分的组织协调工作,还包括合议庭成员以外的业务庭需要做好有关工作,如信息报道准备工作、有关部门的配合协调工作、请示汇报工作等。根据我国的国情,审理民事案件不仅要依法,而且要合情合理,在严肃执法的前提下,充分重视办案的社会效果。不仅在庭审中要协调好各种关系,而且在庭审前后要协调好各种关系。民事法官不能仅凭“坐堂问案”就能审理所有的民事案件,还要学会善于做协调工作,善于调动、依靠、争取各方面的力量,为审好民事案件、调整经济关系,确保社会稳定服务。

三、诉讼指导能力

庭前准备阶段的诉讼指导能力是指法官在庭审前根据案件和当事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诉讼程序、举证须知、代理权限等指导的能力。

法官的庭前诉讼指导不是对当事人怎样打赢官司的指导、不是代替律师的作用,而是为了配合庭审进行的一般性、原则性、必要的诉讼指导,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当事人的法律意识还不够强,相当多的当事人对诉讼知识不甚了解,在民事案件中不请律师事务的占有较大比例,老百姓的诉讼能力、水平普遍低下。另外,随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进行,各个法院都在探索庭审方式改革的路子,各个法院的庭审程序不尽一致。在此情况下,有不少老百姓当事人可能一上法庭就无从适从,有的东拉西扯不得要领,有的滥用诉权、不知义务等等,就可能影响庭审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庭前的诉讼指导仍有必要。

诉讼指导的形式可以是局面印发材料,也可以是口头告知。目前,各地法院比较多地向当事人发送《诉讼须知》和《举证须知》。诉讼指导的具体内容,一是诉讼程序的进行要求。二是举证须知。

当事人对于自己的主张应怎样进行举证、什么时候举证、不举证或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是什么?三是诉讼代理问题。当事人与代理人之间不同的诉讼代理即特别授权代理或一般的权限是不一样的,庭审中诉讼代理的范围、后果也是不一样的。诉讼指导的基本要求是法官依据审判权,为确保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和履诉讼义务进行必要的指导,以保证庭审顺利进行。

四、庭前预审能力

庭前预审能力是指根据案件审理的需要,法官在正式庭审前,主持双方当事人及代理人就本案的争议焦点和相关证据进行听证、交换证据等所具备的能力。

庭前预审能力的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认真组织好庭前证据交换,二是精心组织好庭前听证活动。

第一、认真组织好庭前交换证据工作。

在审判实践中我们发现民商案件的证据往往比较多,庭前或庭审时有的当事人无的放矢地将其认为与本案有关的所有材料均作为证据向法院提供,既无针对性、关联性、又无侧重点,庭审时往往冲淡所举证据的质量;有的当事人因缺乏参加诉讼的知识、经验,以至在庭审中往往遗漏至关重要的证据而要求休庭,补充证据,从而导致多次开庭;有的当事人在庭前故意藏匿有关证据,到庭上以突然袭击的形式出现,目的使对方措手不及,客观上造成庭上难以质证;有的当事人则在庭上故意难为对方,在质证时以吹毛求疵的姿态审查证据,往往一份证据阅看多时,导致“马拉松”式的质证。所有这些弊端和陋习,必须影响案件及时有效地审理,从而导致双方当事人情绪对立、意气用事,难以息讼解纷。对此,实行庭前交换证据这一举措,它可以强化当事人因诉讼而产生的举证义务,可以规定当事人具体的举证行为,使得诉讼活动有序开展。

一般庭前交换证据是要求当事人围绕案件争议的有关事实,将欲在庭审时出示的所有证据复制一式若干份,与诉讼的相对方交换,同时向合议庭提供同样的证据材料,以便当事人在案件开庭前,可以知晓、研制和补充有关证据。同时作为主审法官应具体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指导工作:1.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有关举证责任之规定,使当事人明确“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原则,懂得在诉讼中的举证既是权利,又是义务,两者不可偏废;2.作为原告在不同类型的民商案件中应提供最基本的证据;作为被告则应针对原告

的诉讼请求,围绕答辩意见应提供最基本的证据,以此提高当事人所举证据和案件的关联性;3.如何按不同的诉讼案由整理有关证据,如何制作证据清单;如何书写不同类别的证据的概要;4.对预交的证据有明显遗漏的,法庭应做适当提示,以告补证,所有证据包括须补充的证据务必在开庭前确定的日期内递交完毕;5.告诫当事人应充分重视举证期限的规定,逾期可能承担败诉之责,促使当事人重视并履行举证责任。这些做法主要在于促使当事人双方向相对方及法庭在庭前递交与本案有关联性的、能为其诉讼主张作充分佐证的有效证据,使得随之的庭审内容呈现在明处,双方当事人有充分的心理和思想准备,有充分的论证准备和证据佐证准备。应该说,注重庭前交换证据,可为整个审判活动奠定有效的基础。

通过实践,我们感到庭前交换证据可:1.促使当事人双方认真对待诉讼活动,认真准备诉讼事宜,事先整理自己的诉讼主张和思路。2.当事人及法官、书记员都持有双方当事人已编号就绪的所有证据,庭审时,即可根据证据清单,按所编序号简明扼要地阐述内容,避免庭上互相传遍,交换证据所产生的时间浪费和秩序混乱等庭审缺乏严肃性的现象出现。3.由于证据的事先公开化,双方对质证内容的充分准备,使庭审质证有序地进行,避免“突然袭击式”或“马拉松式”的质证。4.由于事先了解和掌握对方将要出示的证据,且在庭前仔细审阅和研究了这些证据,因而对该证据的三性问题所发表的质证意见明了,使质证的质量明显提高,并能运用相反证据予以驳斥,从而避免“无轨电车式”的无重点庭审现象出现。

5.由于法官事先审阅了双方庭前交换的所有证据,再经双方当庭质证,可对原被告出示的证据有全面、客观的了解,为把握证据效力,判断事实真伪,进行当庭认证奠定了基础。

6.由于书记员事先也拥有当事人将要出示的证据,在庭审记录中,书记员既可根据双方的证据清单,按编号所作质证记录,这样能清晰无误、全面客观地反映当事人双方的意见和法庭的意见。

7.由于当事人将整理编号的证据递交和法庭,一旦案件审结,将有序的证据加以整理、装订,便能清晰无误地反映原、被告的诉讼主张和辩论意见,以及原审合议庭审理案件的脉络。即使上诉,也能使二审法官全面掌握一审情况。一旦案件生效,所持文件也可留给历史一个全面的、清晰的案情全貌。从而避免当事人时断时续地递交有关证据,致使证据材料交叉编页而产生凌乱的现象。

第二,精心组织好庭前听证活动。

庭前听证,是指在开庭审理前,依法由审判人员在双方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的参加下就本案的争议焦点和相关证据进行举证和核对,以促进案件审理顺利进行的一项诉讼活动。

我们认为,庭前听证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庭前证据交换,换言之,庭前交换证据只是庭前听证的一个重要内容。庭前证据交换可以分别进行,而庭前听证则必须双方当事同时到庭,是面对面地交换证据;庭前交换证据,可以就双方当事人的证据不听内容即进行交换,而庭前听证则以听证内容为生,加以适度的举证指导。实践中,对于那些案情相对复杂,诉讼标的较大,法律关系复杂或现行法律法规不明确的案件,在进行庭前证据交换的基础上进行庭前听证,犹如打仗前的准备,是摸情况、理线索、明方向的一次有效的诉讼活动。

庭前听证的形式,一般是由案件的主审法官和书记员召集双方当事人同时到场参加。听证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核对当事人后,由原告简要陈述诉讼请求及事实理由,被告对原告所陈述的事实理由进行简要的答辩。主审法官通过这一阶段,以了解基本案情为目的。其次,在主审法官的主持下,原告出示、递交其与诉讼请求相关的证据,并予以具体说明和分析,被告提出相应的证据予以反驳。这一阶段是庭前听证的核心,通过双方互相展示、交换各自证据目录、内容,初步完成此案的举证工作。最后,主审法官在审查和核对所有证据后,由双方当事人进行必要的诉讼引导,对那些尚有欠缺或举证不足的证据,明确举证责任,限定举证期限。

庭审听证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诉讼指导时要求双方围绕诉讼请求和争议焦点举证,进行有关证据的罗列及适当的归纳、整理。

2.对于那些证据清楚明了,双方当事人均无异议的,由书记员以笔录形式固定下来。这样,开庭时双方已认可的证据可不必再质证。

3.对于那些争议较大的证据,听取双方各自的意见,并记录在案,但不作质证和认证。

4.主审法官要明确庭前听证的目的,不宜过分纠缠于证据细节,着重整理出案件的关键点及争议焦点,以与开庭审理相区别。

5.由于案件当事人种种原因,准备不充分或不能及时举证的,可以进行二次或三次庭前听证,但应避免“不听不审”的现象产生。

6.经过庭前听证,认为须经有关方面鉴定或审计的,即委托鉴定或审计,同时在听证过程中确定鉴定和审计的内容,防止

鉴定和审计的盲目性。7.通过庭前听证,对于一些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双方分歧趋于一致的案件,应及时进行调解,或促使当事人自行和解。

一个法官要出色地驾驭庭审,必须特别重视庭前准备工作,充分发挥当事人的主观能动性,概括地说,内心要清楚有四项实体性工作必须切实准备完成;其一,引导当事人竭尽周全地提出诉讼请求。包括反诉、变更、增加、减少诉讼请求。其二,全面落实并进行举证。其三,修正诉讼当事人。包括变更当事人、追回必要共同诉讼人,通知第三人参加诉讼等等。第四,大致确定本案纠纷解决的法律依据。包括纠纷的法律定性、适用法律的选择以及对相关法律的注意理解等等。

第二节开庭审理阶段

开庭审理阶段是整个庭审的重点阶段,是民事诉讼的中心环节。法官在庭审中居于主导地位,他是庭审主持人,掌握着庭审的全部程序;他是诉讼程序的指挥者,引导着当事人、代理人参与诉讼,有效地控制着庭审的节奏,并及时地处置庭审中的突发事件;他是争议的裁判者,最终对案件事实、是非责任作出判断,并依法作出公正裁判。

庭审阶段法官的庭审驾驭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它最直接地体现出庭审法官的综合素质和临场发挥的效果。法庭是一个舞台,各个法官根据各自的能力审理不同的案件,导演出具有鲜明个性的话剧,充分展示法官的风采,执法的形象。一名的法官,出色地驾驭庭审必须具备以下五种能力。

一、控制能力

法官在庭审中的指挥控制能力是指法官依据程序的规定,指挥诉讼参与人依法进行诉讼活动,并控制诉讼参与人围绕案件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的能力,也是庭审能力中最主要最基本的能力。

指挥控制的基本要求:

一是树立法官庭审指挥的绝对权威。司法的特殊性决定了法官应以独立、中立和不介入的形象出现于社会公众之间。因此,法官是庭审的指挥者,庭审中各方当事人、代理人就得绝对服从指挥。

这种权威靠法官在庭审的一言一行来体现。我们常常看到,有的法官在庭上具有绝对权威,镇得住诉讼参与人和旁听人员,法官在法庭上一坐,形象庄严端正,目光炯炯有神,整个法庭尽收入眼底;一开口吐字清楚,声音洪亮,一股震慑力穿透人心。而有时我们则看到个别法官上了法庭衣冠不整,精神不振,目光无神,讲话乏力,在法庭上一亮相就给人缺乏指挥者威严的感觉。这里还要强调法官的自尊意识,衣冠整洁、规范,不染发,带金银首饰等。

二是指挥得当。这就要求法官正确处理好审判权与诉讼权的关系,法官在庭上依法审理案件,行使审判职权,而诉讼参与人在法庭上参与诉讼活动行使诉讼权,两者的正确结合才能开好庭、审好案。在审判实践中要注意克服两种倾向,其一,超职权主义的审判权,庭审的一切围绕法官的意志转。当事人反映有的法官开庭很凶,不让当事人按自己的意思陈述,叫当事人不要罗嗦,讲“我问什么你就回答什么”,“这件事你给我搞搞清楚,不要拎不清”等等,使得当事人在庭上变成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只能回答“是或不是”。其二,任意的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权,庭审中任凭当事人东拉西扯地发言而不加以指挥,甚至双方当事人在法庭上你争我吵也不制止。一方当事人或代理人向法官提出时,法官才说一句对方“你不要乱讲了”。

三是控制有力有节。当事人或代理人在庭审中有时会因案件具体情况提出各种问题,有时会给庭审法官出难题。这时,法官应当凭借浓厚的法律知识功底和娴熟的庭审技能加以控制。如庭审中遇到当事人不听指挥怎么办?法官在庭审中请一方当事人陈述自己的诉请主张,而该当事人却认为一审判决错误,强调应由对方当事人举证。法官又问其上诉主张是什么,他还是坚持重复原来的讲法。此外有的当事人在法庭上讲话讲个没完,法官制止他,他毫不理睬。这种情况在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事案件中尤其突出。庭审控制能力强的法官遇到此类情况就能想办法镇得住当事人,告知当事人“依法让你行使上诉权利你放弃,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你承担”。对于胡搅蛮缠讲个没完的当事人,我们的法官也有办法对付,必要时严厉制止,并警告如再扰乱法庭纪律,不听指挥将逐出法庭,后果自负。

庭审节奏的控制,对于法官来讲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一般掌握程序性过程可适当快些,双方争议不大、意见一致的内容可节

奏快些,而对于双方争议较大,事实比较繁杂的内容,庭审的节奏应慢些,既有利于查清事实,又有利于书记员、速录员记录。

指挥能力的基本内容主要是法官按照法律规定主持庭审的各项程序,指挥诉讼当事人、代理人参与诉讼,对庭审的节奏进行控制,确保庭审顺利进行。这些能力重点体现在事实调查阶段,要引导、控制当事人、代理人进行举证、质证;在辩论阶段,引导、控制当事人、代理人围绕诉讼主张、争议焦点、法律责任、法律依据进行辩论。庭审中,法官的指挥控制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正确引导当事人进行诉讼

审判长、独任法官庭中引导,是在案件开庭审理的法庭辩论这两个阶段的过程中引导诉讼,目的在于避免无益争讼,突出问题焦点,提高质证的质量和辩论的效率。实践告诉我们,庭中引导一般抓住举证、质证、辩论几个方面:

1、举证

当前我国大多数公民的法律意识不强,表现在诉讼中还不习惯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肩负维护国家、集体、公民合法权益任务的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如何指导当事人举证,对解决庭审中举证无序现象,追求公正、高效的诉讼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引导当事人举证是一个多方位、多层次的有序体系。法官在引导中主要是掌握举证证明义务的分配原则。即事实分类原则,举证证明的责任倒置原则,举证证明的责任免除原则。根据这些原则合理地分配当事人的的举证证明义务注意适用好四种不同类型的引导;(1)宣讲性引导。将诉讼法及司法解释关于举证的规定向当事人宣讲、解释清楚;(2)提示性引导。对当事人应举证或遗漏部分证据的,或不知如何举证的,进行提示;(3)针对性引导。某一具体事实需要举证的,适时引导;(4)限制性引导。当事人对无需举证的事实举证时,应以限制。法官在举证引导的过程中要牢牢记住一般不能用以往法院以纠问式为主的模式,而要采取诉辩式的庭审方式,庭审中引导当事人自行举证,来体现争议焦点和查明事实。当然,我们无论是提倡诉辩式方法还是运用纠问式方法,都不要搞“全盘否定”或“一刀切”。如有的案件,鉴于原告诉讼能力较差,被告又未到庭,在此情况下显然无法采用诉辩式举证方式进行审理,采用纠问式举证方式进行庭审,则可取得较好的审理效果。

2、质证

当庭质证,是指在法官的主持下,由当事人双方对在法庭上出示的各种证据材料及证人证言等进行对质核实的活动。这是认定或采信证据的前提,是保证证据真实合法可信的关键一环。

作为法官,我们早就从书本上学过,质证不能是任意的,而应根据诉讼请求的范围,紧紧围绕证据所固有的三个属性进行,即证据的客观性、合法性和关联性(称为证据三性)。证据的三个属性共同构成了质证的完整内容,对任凭证据都应当围绕这三个方面逐一进行质证,以使庭审质证有条不紊,层次分明,提高庭审质证的水平和效果。质证问题是庭审活动的关键环节。司法实践中,除了掌握上述质证的上属性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做好质证的准备工作。主要是要求法官在开庭之前通过阅卷,交换证据,庭前听证等,了解案情概况,审议焦点等,以便在庭审中引导当事人围绕争议的问题进行举证、质证,使当事人质证更具针对性。

其次,要把握好质证的的范围。一般来讲,所有与案件事实有关的证据材料均要当庭质证。这是质证的基本要求。但审判实践中也不是事事都要质证,如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和提出的诉讼请求表示承认的,有关事实当事人虽有争议,但根据民诉法、证据规则的规定,生效的裁判所确定的,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自然规律及定理和已知事实所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均无需质证。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即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的证据是否也需要在庭上质证,现理论界和司法界都是争议较大的问题。有的认为,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提供,而由人民法院依靠特殊的身份和地位来收集调查,至于说该证据是否是客观的、真实的、合法的,是否与案件有关联,则须经过法庭质证才能确认。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明确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相互质证”的规定,这里的证据应当包括所有的证据,这里的“出示”就是“质证”。因此,人民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也应在法庭上进行质证,这是有法律依据的。

再次,要突出质证的重点。我们说所有与案件事实有关的证据材料都要当庭质证,但这并不是说在质证过程中不分主次轻重,平均用力。相反,在实践中必须抓住主要事实、矛盾证据和争议焦点这三个重点问题进行质证。主要事实是查清案件正确裁判的基础,它确定了案件的基本性质和双方当事人责任的大小,抓住了主要事

实就抓住了案件的“龙头”。矛盾证据是诉讼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由于双方当事人的利益相反,各自都想维护自己的利益,一般来说只有提供与双方相矛盾的证据才能达到此目的。但按照逻辑规律,在证明同一事实中出现矛盾证据,其中必有一假。要通过充分的质证识别和排除假证,正确认证。争议焦点是解决纠纷的症结所在,要认真听取双方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的陈述和反驳,归纳焦点,抓住关键,重点质证。

最后,要把握好质证的方式。实践中,由于民商案件形形色色,千差万别,所以必须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具体案件采取不同的质证方式。一是逐次推移,一证一质。即按照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发生、发展、终止以及双方纠纷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的先后顺序,一个证据一个证据地“举”和“质”,使案件的事实逐步展开。二是分类归纳,即将当事人举证、质证的问题按性质分别归类,一类问题一类问题去质证。这种质证脉络清楚,层次分明。如购销合同纠纷中可能有质量、交货期限、货款数额、付款时间等争议,应当根据问题的不同性质确定几条线索,逐一质证。三是由表及里,“层层剥皮”。即将案件事实分为几个层次,先抓表层问题举证、质证,然后层层剥皮,逐步深入,最后再抓住核心问题举证质证。审判实践中的情况是纷繁复杂的,究竟应采取何种方式进行质证,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既可以采取单一的方式,也可以几种并用。总之要有利于认定证据。

3.认证

认证是法庭调查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法官的认证水平,我们有针对性地做了一些工作:一是组织法官学习证据学知识,增强认证能力。二是研究认证时机,质证完毕能当庭认证的当庭认证。三是要求法官准确认证,但在一段时间内允许出现小失误,以鼓励法官在实践中提高认证水平。

准确性是当庭认证必须遵循的。该认的不认,不该认的认了,都会使法院陷入被动,甚至造成错判。所以我们应当强调,当庭作出确认或不确认的决定,应当有充分的把握。同时,我们一般采取一些采信证据的规则,由法官在庭审中灵活运用。概括这些规则主要有几种:(1)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和提供的证据,对方当事人明确表示认可的,予以确认;(2)一方提出的证据,对方不予反驳,即视为默认,予以确认;(3)一方提出的证据,对方虽然反驳,但

举不出反驳证据的,可结合其他事实、证据予以确认;(4)一方提出的证据,对方予以否认,并提出反驳证据,但不足以推翻原有证据的,可综合其他证据对原有的证据予以确认;(5)一方提出证据,对方提出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有的证据,原举证方不能再提出新的补充证据的,原有证据无效,对新的证据予以确认;(6)一方陈述的事实,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双方否认的,该事实不予认定;(7)一方提出的证据与证明的事实无关的,不予确认;(8)双方对事实和证据持有异议,需要有新的证据证明,一方明确表示能够提供新证据的,休庭并限期举证,待提供新证据后再予质证、认证;(9)当事人因非自身原因造成举证不能,但又提供证据线索的,或者双方提供证据互相矛盾,难以辨别真伪,需要调查核实的,休庭后法庭调查取证,所取证据由双方质证后再予认证。

4、辩论

法庭辩论是庭审又一精彩的段落。它是双方当事人全面系统地阐述自己主张的法律依据,并对对方的观点、理由进行反驳的过程。但是从庭审辩论的实际情况看,当事人法律知识多寡不均,诉讼技巧高低不一,思辩能力强弱不同,对辩论权利的充分行使、辩论意见的完整表述、辩论技术的熟练运用的程度有时存在显著的差异,因而法律所赋予的辩论权利的行使实质上存在不平等的状况。对于那些相对处于劣势的当事人来说,他们享有的辩论权利徒有形式,事实上没能或有效行使。如此的辩论只能算是按照程序法的规定走过了场,其程序上的“正当性”自然离设立辩论制度,以达到裁判公正的理想目标相去甚远。因此,以往庭审活动中,法官的引导仅限于法庭调查,对于辩论阶段主观上引导意识淡薄,操作上引导方式简单,使原、被告的辩论往往流于形式,失之空洞,致使辩论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辩论在程序上具有保证裁判公正的重要意义,实体上又确切地影响裁判结果。因此,应当对辩论从审判高效、裁判公正的高度上加以认识,改变工作习惯,改进工作方法,在庭审辩论中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为正确裁判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往的庭审辩论确实存在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有的辩论跨越诉讼阶段,混乱无序;有的辩论罔事实,无根无据;有的辩论内容空洞,苍白无力;有的辩论无的放矢,信马由缰;有的辩论曲解法律,任意发挥;有的辩论则恶意中伤,进行人身攻击等。针对上述现象,对于庭审的辩论进行引导,必须要确实辩论的范围,审定

辩论的内容,限定辩论的时间,决定辩论的开始和结束,使辩论紧扣争议焦点,内容具体充实,过程完整明晰,运作规范有序,时间紧凑合理,使辩论具有针对性、充分性、完整性。

一般在庭审前法官先简要地归纳和概述基本事实、双方的分歧点及法院采信证据的情况,然后引导双方当事人对案件定性和法律适用进行辩论。具体实施时间可采取指示、引导和制止的方式,即指示当事人着重阐明自己具体主线的法律依据。在当事人引用的法律依据明显不当,理解明显错误的情况下,可以指示当事人仔细理解法律规定原意,或者直接宣读法律条款内容,直接说明法官对法律规定的理解。对当事人在辩论中形成的争议焦点引导当事人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理由。对当事人在辩论发言中出现的重复、“跑题”或者不文明、违法的内容,对证据再行发表辩论意见,援引经庭审质证没有效力的证据的行为,都应予以制止。法庭辩论阶段还可以根据案件难易程序,限定合理地发言时间,以使当事人辩论意见观点鲜明,论述简单明了,避免发言长篇大论,内部空洞重复,甚至哗众取宠。

对于庭审辩论的引导,它是基于审判权力的行使,具有国家干预的性质。对当事人来说,辩论权的拥有是法律赋予的权利,而辩论权是否行使,如何行使仍属当事人自治的范围。因此,在此阶段,正确引导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立场公正,对双方一视同仁,对各方辩论意见均予以相同的重视,不以个人好恶偏袒压制一方;

其次,应当程度适宜,既不听任当事人肆意滥用权利,又不能扼制当事人正当行使权利;

再次,力争措施适当,以避免辅导代替指导,引导转为诱导,制止变为压制。

最后,务必尊重当事人的意愿,遵守意思自治的原则,防止滥用权利,干扰和妨碍当事人正常行使诉讼权利现象的发生。

(二)要有效地控制庭审节奏

实践中,有的法官开庭给人的印象是过于规范,偏重于形式化,有些环节明显重复,显得累赘、拖沓,庭审没有激情,无轻重,效果欠佳,法官累,当事人累、旁听者也累,例如核对当事人仍采用老方法,在书记员核对报告完毕后,由审判长在开庭时再次一一核对当事人诉讼代理人,使庭审时间未得到充分利用,影响了庭审的

效率。还有审判长在庭审时重复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这在审判中也没有实际意义。

审判长要控制好庭审节奏,除了庭前充分准备、庭中正确引导外,还必须积极尝试探索改革的好方法,以提高庭审的效率。

目前各级法院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1、简化核对当事人环节

传统的庭审模式下,书记员在开庭前对到庭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其他诉讼参与人情况核对以后,以开庭时,合议庭审判长再次进行核对,从而使书记员向审判长报告到庭当事人的制度没有实际意义。特别是遇到一些案件当事人较多的,则核对当事人阶段就要占用不少时间。一些意识到这一问题,通过加强书记员核对当事人,简化开庭后的核对当事人的做法,以提高效率。有的甚至取消了审判长核对当事人这一环节,仅对委托代理人的权限进行核对,使庭审时间得到有效利用。如果采用强化书记员庭前核对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的环节,开庭时向审判长作详细报告,这样在庭审中审判长就无需再重新核对,使庭审显得精炼。

2、取消庭审中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做法

当前,不少法院在向当事人兼而有之诉讼副本和开庭传票的同时,向当事人发送《诉讼须知》或《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使当事人在开庭前已了解法律赋予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因此,在庭审中重复告知其权利义务确无必要。一般可在庭审中简化告知程序,仅对当事人的回避权予以征询意见。

3、在法庭调查阶段,根据当事人陈述和答辩,特别是经过庭前听证,即可对双方当事人没有异议的事实和证据予以剔除,不再进行质证。

具体操作时,可以通过归纳争议焦点、区分没有争议的事实和证据,对于这部分证据不再进行举证、质证,直接予以认可。从而简化了举证、质证的程序。

4、对事实已清、责任已明的案件积极尝试当庭宣判

在传统的审判模式下,由于“审”与“判”相分离,存在层层报批制度,致案件基本上不进行当庭宣判,即使一些案情简单或是非责任明确的案件也不进行当庭宣判,从而影响了审判效率。在审判方式改革的环境下,审与判正逐步还权于合议庭和独任审判法官,给当庭宣判提供了条件。当庭宣判的案件,合议庭不仅仅宣告判决

结果,而是对证据及事实充分论述后,再行判决,体现出合议庭在审判上的胆识,而且使得整个庭审有始有终、趋于完善。

二、综合概括能力

综合概括能力是指法官在庭审中具有善于正确归纳争议焦点、引导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有针对性地举证、质证和辩论,以查明事实、辩明责任的能力。

综合概况能力的运用主要在于庭审的事实调查与辩论两个阶段。综合概括能力强的法官在庭审中善于抓得住要害,牵得住“牛鼻子”,有利于提高庭审效率和质量。在事实调查阶段,当事人在法官的主持下举证、质证,有的当事人思路清楚的,能根据主张举证、质证,有针对性;有的当事人则答非所问或全面否定,思路混乱。此时,法官对经过举证、质证的事实证据进行综合归纳,对于双方无异议的予以认定,对双方有异议的提出争议焦点,并征询双方意见,确定表明是归纳了双方的争议焦点后,指导双方围绕争议焦点进行举证、质证,以查明事实。在辩论阶段,双方当事人一轮辩论后,对于双方辩论不得要领、风马牛不相及的,法官应综合归纳双方辩论焦点,引导双方加强辩论的针对性,以达到围绕案件的要点辩明道理、辩明事理、辩明法理。

综合概括能力的要求是:一要客观。综合概括过程本身是主观能动作用的过程,但主观的能动作用要符合客观案情事实,要符合当事人、代理人的举证、质证和辩论内容和客观事实。二要明确。即综合概括要准确提炼双方争议的焦点。审判实践中,常常出现个别综合概括能力差的法官,不能准确提炼出双方争议的焦点,或提出的问题不全面,甚至概括的意思错误,曲解了双方的本意,反而使得事实调查和法庭辩论繁上加繁,庭审的时间拖沓,事实查不清,辩论辩不明。

综合概括的具体方法有多种,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排除法。根据原、被告的诉辩主张,先排除不构成或推定不构成争议焦点的事实,后划分主次,主要争议事实即为争议焦点。(起诉、答辩事实的确认后的排除)

2、经验判断法“遵循先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知道提炼本案的争议焦点,特别是法律关系复杂,当事人自己理不清思路的情况下,在庭前交换证据及听证会上就应该初步了解案件的焦点,从中再归纳、提炼。

3、构成要件法。可以按照民事法律行为构成要件统领的举证、质证、辩论和认证法。

4、过错归责判断法。特别是在案件,可以以损失由哪一方当事人的过错造成,过错与损失有无直接因果关系为争议焦点。

5、综合判断法。分别适用上述方法进行筛选、归纳争议焦点。

三、应变处置能力

应变处置能力是指法官在庭审中对出现的各种突发、意外事件反应敏捷并及时作出妥善处置的能力。在民事审判中,由于案情复杂,当事人个体情况特殊,以致在庭审中出现种种突发事件,影响庭审的正常进行,这就需要法官具备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敏锐的反应能力、果断的处置能力,排除干扰确保庭审顺利进行。

如当事人在庭上殴打对方当事人,影响开庭怎么办?这就需要法官及时制止,对不听劝阻、教育无效的,及时中止庭审,报告院长、庭长,依法采取民事强制措施,如司法拘留、罚款等。

如遇到矛盾激化的案件怎么办?要事先预防,事发及时制止,庭审中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处置措施适当性和有效性。

如遇到群体诉讼怎么办?要善于稳定情绪,化解矛盾,各个击破。

如遇到当事人是老人或农民,听不懂普遍话,听不清法官的询问怎么办?可以征得对方同意讲本地话,甚至法官走下法台聆听老人陈述,并告知老人庭审内容。如在一起民事案件庭审辩论阶段,一方当事人在发表辩论意见时,谩骂对方当事人。这时,审判长及时中止庭审,当庭对为谩骂者进行批评教育,然后要求为谩骂者向对方当事人当庭赔礼道歉,取得对方谅解。接着,审判长宣布继续开庭,该审判长的做法不仅维护了正常的庭审秩序,而且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重要的是维护了法律的权威。

在庭审过程中,由于当事人、代理人及旁听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以及案情千变万化,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影响庭审的正常进行。如庭审中响起手机声、旁听人员喧哗声等,这就要求庭审法官应变及时,果断处置。特别是要正确使用法槌,制止忍辱庭审的各种言行,体现审判的权威。

应变处置的基本要求是:

1、合法公正。法官在处置突发事件时要严格依法进行,忙中不乱,既合法又公正,才能做到措施有力,使当事人信服。

2、合情合理。法官在处置突发事件时要根据案件和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做到合情合理,恰到好处,措施要有力、适当,在合法前提下要合乎情理。

3、慎重稳妥。处置突发事件的措施要慎重妥当,根据突发事件的影响程序,具体情节,作出相应的处置手段。

4、果断及时。处置突发事件的措施一旦选择不正确就要及时地作出,缩小和制止不良影响。

四、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法官在庭审的整过程中,准确运用普遍话,娴熟地使用法律术语来驾驭庭审的能力。

语言是庭审的基本表现形式,法官在庭审中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有否,直接关系到庭审的效率和质量。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是:

1、准确运用普遍话。这是法官驾驭庭审的基本功。平时要注意加强训练,要做到发音正确,字正腔圆,所讲的普通话,别人听得懂、听得清。

2、注意法言法语。庭审的语言具有专业性、规范性、严肃性的特点。这是庭审法官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要防止和纠正不规范语言的使用。如当事人常常反映个别法官用语不当,把社会上的流行语用到法庭上,加“帮帮忙”、“拎不清”等当作口头禅,有损法官的形象,影响庭审的效率与质量。

3、注意语调、语速,要讲究庭审语言的表达艺术。针对不同的当事人要区别,对个别违法法庭纪律、胡搅蛮缠的当事人,语调要严厉但不尖高,充分体现法官的威严,对待老人、残疾人,语调要平缓、具有亲和力。运用语言还应注意语速,以控制节奏,简单的问题,语速适当快一些,以便节约时间。复杂的问题语速适当慢一些,以便讲得清楚、听者亦清楚。

4、注意重点问题的发问、归纳、重复的语言表述。对于庭审中的重点问题注意发问的语言表达,讲得慢些、吐字清楚、洪亮些,以使当事人引起重视;对于归纳的焦点问题应当重复一遍,便于当事人听清楚,也便于书记员记录。

5、注意形体语言。形体动作是无气的语言。表情往往胜过语言。人们通常所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就是这个道理。审判实践中诉讼参与人对于法官个别不当的形体语言很有意见。如有的法官对当事人的陈述不当回事,或是目不正视,或是在庭上只顾与旁边法

官交头接耳,有的甚至闭目养神或开小差埋头做“私活”等等。有的当事人、代理人感到自己的人格不受尊重,庭上发言兴致顿失。特别是法官的眼睛在庭审中起到聚焦的作用,往往表现在法官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倾听他人发言、是否与法台下的当事人、代理人形成交流,庭审的效果往往大不一样。

语言表达能力是庭审艺术、技巧的一项最基本的内容,应当形成法官庭审的职业用语规范。长期以来,我国的庭审用语缺乏规范化、缺乏研究,以至于法官在庭审中各行其是,影响了庭审的效果。一方面我们应当根据我国的国情,规范一些庭审的法言法语,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根据目前我国民事诉讼当事人老百姓多、请律师代理少的实际,对个别当事人采用当地的语言进行庭审。

6. 准确运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进行审理案件。要严格法言法语,以藏汉法律词典的法律词语正确运用文字。

五、调解疏导能力

调解疏导能力是指法官在民事案件庭审中针对当事人与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解、疏导工作,以缓和矛盾、解决纠纷的能力。这是民事法官必须具备的一种特殊的庭审驾驭能力。

民事案件的性质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民事庭审的追求目标是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和解关系、为民排忧解难。调解疏导能力是民事法官庭审的基本功。可以这样说,不善于做调解疏导工作的法官不是一个好的民事法官。

调解疏导要达到“案结事了”的效果。法官是诉讼的裁判官,是纠纷的化解者,判案不是目的,目的是化解矛盾、解决纠纷。因此,判案不能一判了之,应尽可能的切切实实定纠止争。审判实践中就案办案、机械办案、孤立办案、不愿做调解工作、思想工作、疏导工作的现象客观存在。有的法官片面理解审判方式改革强调办案效率,不注重必要的调解工作。

调解疏导是达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三者有机统一的一种办案好方法。民事案件主要发生在一定的亲属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处理得好,矛盾得以调解则冤家变亲家;处理得不当,则矛盾激化,亲家也会变冤家,冤家则更解不开了,最终影响夫妻关系、家庭关系、同事关系、邻里关系,甚至导致民事纠纷转成刑事案件,影响社会稳定。如在一起损害赔偿中,当事人双方系邻居,为了使用公用的卫生、灶间发生争执,互相扭

打,共发生三起扭打,双方互有损伤并发生医疗费、误工费等。本案是甲方告乙方的二审案件,二审法官在审理中,不是单纯就案办案,而是注意从邻里关系做双方的调解疏导工作,希望双方互谅互让,妥善处理矛盾,以利今后相处。征得双方同意将三起打架双方的损伤费用一并解决,最后达成调解协议。这些案件的处理,二审法官不仅从法律上解决了案件,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解决了纠纷做到了案结事了”,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第三节评议裁判阶段

评议裁判阶段是庭审阶段的发展和结果,是在庭审阶段的基础上作出确认并适用法律,最终对案件作出裁判的阶段,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阶段,是整个庭审的重要阶段。评议裁判阶段应当具备以下三种能力:

一、分析判断能力

分析判断能力是指法官在庭审审查的基础上对案件的事实证据进行分析判断,以确定案件真实与否、证据的的真伪与否、认定是非、责任的归属,最终作出评议意见的能力。如是合议庭审判,还要三人进行评议,对案件作出分析判断,最后作出处理结论。

分析判断能力的基本要求是:

1、分析判断要准确、合乎逻辑

要根据逻辑的规则,对查明的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科学的结论。法官要学习逻辑知识,并将逻辑知识与法律知识结合起来,为审判实践服务,作为一名法官,应当具备清晰的思辨能力,才能审好案、断好案。

2、论证要合法正确

对案件作出判断必须对证据作出认证,法官应当具备很强的认证能力。因为法官就是通过认证来采信证据、作出裁判的。

认证是对证据“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作出认定。所谓真实性,就是法官通过审查,查明事实证据的真伪,对采信的证据认定其真实性,对不予采信的证据的真实性不作认定。所谓合法性是指证据取证的手段是合法有效的。所谓关联性是指证据与被证明的事实之间具有相关性。法官通过对证据三性作出认定,为案件的法律适用和最终裁判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