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药515个药理学知识点

西药515个药理学知识点

西药515个药理学知识点
西药515个药理学知识点

515个药理学知识点

1.地西泮耐受特点:抗催眠产生快,焦虑慢。

2.苯巴比妥中毒,加速排泄药:碳酸氢钠

3.巴比妥急性中毒致死原因:深度呼吸抑制

4.入睡困难:艾司唑仑、扎来普隆

5.偶尔失眠:唑吡坦

6.早醒、夜醒:氟西泮、夸西泮

7.老人,小孩催眠:水合氯醛

8.自主神经紊乱导致失眠:谷维素

9.紧张,恐惧引起的失眠:氯美扎酮

10.对所有癫痫都起效:丙戊酸钠

11.癫痫大发作:苯妥英钠

12.癫痫小发作:乙琥胺

13.精神运动发作,三叉神经痛:卡马西平

14.癫痫持续状态:地西泮静注

15.抗癫痫药有肝毒性:丙戊酸钠

16.地西泮不良反应:嗜睡,共济失调,耐药,依赖

17.卡马西平不良反应:头晕,共济失调,血小板,粒细胞减少

18.抗癫痫药不需要监测血药浓度的是:地西泮

19.诱发癫痫发作的药:利培酮

20.抑制5-T H的抗抑郁药:舍曲林

21.抑制HE的抗抑郁药:马普替林

22.抑制5-T H及HE的抗抑郁药:度洛西汀

23.抑制5-T H能及HE能的抗抑郁药:米氮平

24.抑制单胺氧化酶,减少NE,5H T,DA:吗氯贝胺

25.吗啡急性中毒致死原因:呼吸抑制

26.吗啡镇痛适用于:急性锐痛

27.吗啡适用于各种剧痛,不包括:颅脑外伤剧痛

28.吗啡禁用于分娩止痛的原因:延迟产程

29.镇痛药可用于剧烈干咳:可待因

30.哌替啶代替吗啡用于剧痛原因:依赖性弱

31.吗啡解救药:纳洛酮

32.吗啡戒毒代替品,成瘾性低:美沙酮

33.镇痛比吗啡强,也成瘾:芬太尼

34.镇痛是吗啡1/10,成瘾弱:哌替啶

35.适用于分娩止痛的药:哌替啶

36.脑功能改善药:×西坦、多奈哌齐、石杉碱甲、利斯的明、胞磷胆碱、艾地苯醌、银杏叶提取物。

37.有心梗,脑梗避免使用:选择性CO X-2抑制剂

38.对CO X-2抑制比CO X-1作用强:美洛昔康

39.儿童感冒发热首选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

40.儿童病毒发热用药引起肝损伤:阿司匹林

41.禁用于儿童发热的CO X-2的退热药:尼美舒利

42.解热镇痛抗炎机制:抑制PG的合成

43.解热镇痛药抑制什么酶起效:环氧酶

44.阿司匹林抗血栓机制:减少TX A2

45.非甾抗炎药溃疡出血的机制:抑制C0X,抑制TX A2,抑制凝血酶,破坏黏膜,使黏膜屏障减退。

46.大剂量阿司匹林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47.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预防血栓

48.阿司匹林引起的胃肠反应是抑制了?CO X-1

49.阿司匹林哮喘是抑制了?CO X-1

50.风湿性关节炎伴胃溃疡最好用:布洛芬

51.秋水仙碱导致那种维生素吸收不良:B12

52.尼美舒利不良反应:心血管意外

53.选择性CO X-2的是:尼美舒利、依托考昔、塞来昔布

54.解热作用强,抗炎作用弱:对乙酰氨基酚

55.抗炎作用强,解热作用弱:保泰松

56.既解热镇痛,又抗炎抗风湿:布洛芬

57.抗尿酸期间用碳酸氢钠的作用:碱化尿液,利于排酸

58.痛风急性发作:秋水仙碱

59.痛风缓解期1~2周开始用:别嘌醇

60.痛风慢性期维持治疗:丙磺舒

61.抗痛风的作用机制:抑制浸润,抑制尿酸生成,促尿酸排泄,促尿酸分解

362.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沙丁胺醇

63.哮喘持续状态:糖皮质激素

64.青光眼慎用:赛托溴铵

65.仅作吸入给药的平喘药:沙美特罗

66.白日咳,中枢外周镇咳药:苯丙哌林

67.夜间镇咳右美沙芬

68.频繁剧烈,无痰干咳:可待因

69.痰多咳嗽:溴己新

70.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特罗

71.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

72.β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

73.长效M受体阻断剂:赛托溴铵

74.短效M受体阻断剂:异丙托溴铵

75.糖皮质+呋塞米可导致:低钾

76.糖皮质+非甾抗炎药可导致:胃溃疡

77.糖皮质+白三烯受体阻断剂可致:协同,减糖皮质用量

78.糖皮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可致:协同,减糖皮质用量

79.可导致口腔念珠菌感染:布地奈德

80.孟鲁司特服用时间:睡前

81.吸入糖皮质激素包括:倍氯米松、氟替卡松、布地奈德

82.祛痰药包括:氨溴索、溴己新、×司坦、乙酰半胱氨酸、

83.乙酰半胱氨酸的注意事项:①密闭储存,②不与青霉素类同用,③

合用硝酸甘油增低血压和头痛,④颗粒剂可加入果汁。484.质子泵抑制剂不良反应:骨折

85.促动力药包括: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必利

86.保肝药中高血压患者慎用:复方甘草酸苷

87.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比,优点: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少

88.铋剂连续用不超2月,长期用导致:神经毒性

89.H p治疗过程中出现口中异味的是:克拉霉素

90.治疗胃溃疡,抑酸药包括:×拉唑、×替丁

91.+氨基苷,出现呼吸抑制的抑酸药:西咪替丁

92.停药出现反跳现象的抑酸药:

93.能导致性功能减退的抑酸药:

94.急性胰腺炎不宜用的抑酸药:

95.P P I对氯吡格雷影响最小的是:泮托拉唑

96.长期有欣快感,依赖的止泻药:地芬诺酯

97.伪膜肠炎或食物中毒首选微生态制剂:酪酸菌

98.胃肠解痉药:阿托品、莨菪碱、颠茄

99.保肝药抗炎:×甘草(甘草甜素、异甘草酸镁)

100.保肝降酶药:双环醇、联苯双酯

101.保肝解毒药:硫普罗宁、葡醛内酯、谷胱甘肽

102.保肝调节磷脂药:多烯磷脂酰胆碱

103.保肝利胆药: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

104.阻断M1受体的抑酸药:哌仑西平

106.阻断H,K-A T P酶的抑酸药:×拉唑

107.中和胃酸:铝镁剂

108.阻断胃泌素:丙谷胺

109.溶解性泻药:硫酸镁

110.润滑性泻药:开塞露

111.治疗高氨血症的泻药:乳果糖

112.不宜长期用:番泻叶

113.小量治便秘,大量洗肠道:聚乙二醇4000

114.+西沙比利可诱发心律失常的是:克拉霉素

115.对苯并咪唑类过敏禁用:埃索美拉唑

117.H2受体阻断剂作用特点:夜间效果好

118.不良反应出现舌,大便,牙齿变黑:铋剂

119.铝剂,铋剂不宜与那些同用:PP I,H2R A,碱性药物120.M受体阻断剂慎用于:青光眼,尿潴留,肠梗阻

121.雷尼替丁比西咪替丁作用:强

122.奥美拉唑临床用于:反流食管炎,溃疡(恶性除外)123.促胃动力药禁忌症:胃出血,穿孔,梗阻,瘤,妊哺124.变异性心绞痛首选:硝苯地平

125.硝酸酯类起效最快:硝酸甘油

126.变异型心绞痛不适合用:普萘洛尔

127.降压伴反射心律加快,易致心肌缺血:硝苯地平

128.硝酸甘油大剂量的副作用: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129.不阻断钠通道的心律失常药:普萘洛尔

130.不能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

131.适宜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132.窦性心律失常首选:普萘洛尔

133.适宜室性心律失常:利多卡因、苯妥英钠

134.C C B中治疗心律失常的: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135.强心苷对心肌耗氧量的关系:仅减少衰竭心脏心肌耗氧量136.强心苷对哪种心功能不全效果最好:急性心衰,伴有房颤137.强心苷对哪种心功能不全效果良好:高度二尖瓣狭窄引起138.强心苷对哪种心功能不全效果不好:甲亢,贫血引起

139.强心苷对哪种心功能不全效果不行:缩窄性心包炎引起140.强心苷中毒,快速心律失常用:苯妥英钠

141.强心苷中毒,慢速心律失常用:阿托品

142.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地高辛,洋地黄,毛花苷

143.A C E I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干咳、高钾

145.A C E I,×普利类降压机制: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148.H M G-C o A还原酶抑制剂最强:瑞舒伐他汀

149.不能治疗α型高脂血症的药物:吉非贝齐

150.给药时间不受限制的他汀类:阿托伐他汀

151.与洋地黄合用,中断肝肠循环,减轻中毒:考来烯胺

154.考来烯胺的降脂机制:阻止胆汁酸在肠道再吸收

155.升(高密度脂蛋白)HD L最强:烟酸(阿昔莫司)

156.选择性胆固醇抑制剂依折麦布

157.高血压+儿童(儿童高血压)不用:氨氯地平、尼卡地平158.高血压+消化性溃疡不用:利血平

159.高血压+慢阻肺不用:普萘洛尔

160.高血压+脑血管不全不用:胍乙啶

161.高血压+冠心病不用:肼屈嗪

162.高血压+抑郁不用:利血平

163.高血压+老年人不用:利血平、可乐定

164.高血压+糖尿病用:普利/沙坦

165.高血压+脑血管用:尼莫地平、氟桂利嗪

166.高血压+肾病用:普利、沙坦

167.高血压+双肾瓣膜狭窄用:利尿剂

168.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用:叶酸

169.高血压+前列腺增生用:×唑嗪

170.高血压+妊娠用:甲基多巴、可乐定

171.高血压危象:硝普钠、肼屈嗪

172.治疗伴有哮喘的心绞痛药:硝苯地平

173.各类心绞痛都适合:硝酸甘油

174.稳定和不稳定心绞痛选用:维拉帕米

175.变异型心绞痛宜选用:硝苯地平

176.变异型心绞痛不宜选用:普萘洛尔

177.抑制氧化LD L而降血脂的是:普罗布考

178.与胆汁酸结合而降脂的药:考来烯胺

179.既调血脂,又降低动脉粥样硬化:×他汀

180.有特殊臭味和刺激性的降脂药:考来烯胺

181.对血管选择高,对心肌弱的高血压药:氨氯地平

182.心衰II、II I级用:卡维地洛

183.突然停药有反跳现象:硝酸甘油

184.出现踝部水肿的药物:氨氯地平

185.首次有严重直立性低血压的是:哌唑嗪

186.胺碘酮不良:间质性肺炎致死,肝毒致死,窦缓,甲亢甲减,角膜微粒沉着,光敏

187.他汀类不良反应:肌毒、肝毒

188.他汀与贝特的注意事项:早贝特晚他汀,合用增加横纹肌溶解风险,禁止合用。

189.长期用引起血钾升高的药物:AC E I、AR B、保钾利尿剂

6190.抗凝最强最快的药物:肝素

191.体内体外都有抗凝:

192.对抗凝各环节有效,增加II I:

193.肝素的解毒药:鱼精蛋白

194.维生素K的拮抗剂:华法林

195.体内抗凝剂:

196.作用慢,维持时间长的抗凝剂:

197.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用:叶酸+B12

198.缺铁性贫血:铁剂+VC

199.使用氨基己酸可致:血栓形成

200.放疗白细胞减少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201.对新产生的血栓首选:×激酶

202.预防静脉血栓的口服药物:华法林

203.防止新生儿出血的药物:VK1

204.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噻氯匹定

205.防止急性血栓的首选药:肝素

206.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的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

207.双香豆素+苯巴比妥:诱导酶活性,药效减弱。

208.双香豆素+VK:拮抗

209.双香豆素+保泰松:竞争结合血浆蛋白,导致出血

210.双香豆素+阿司匹林:协同

21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 C选用:肝素

7212.呋塞米利尿作用部位:髓袢升支粗段

213.氢氯噻嗪利尿作用部位:远曲小管近端

214.螺内酯利尿作用部位: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

215.螺内酯临床用于:醛固酮引起的水肿

216.导致血钾升高的利尿剂: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

×利酮

217.引起男性乳房女性化,妇女多毛药物:螺内酯

218.治疗前列腺增生:×雄胺、×洛新/辛、×唑嗪、普适泰

219.抑制Na,K-2C l-共同转运:呋塞米

220.呋塞米不良反应:低钾,低氯,高尿酸,耳毒

221.类噻嗪类中效利尿剂:吲达帕胺、氯噻酮、美托拉宗

222.利尿最强的是:袢利尿剂

223.急慢性肾衰首选:呋塞米

224.睾酮治疗性功能低下给药方式:注射

225.睾酮替代治疗的描述:通过提高性欲治疗勃起障碍

226.用于原发性性腺减退的替代治疗:×睾酮

227.属于5α还原酶抑制剂的是:×雄胺

228.可引起复视,视觉蓝绿模糊的是:西地那非

229.不受油脂影响的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他达拉非

230.治疗轻度尿崩症:氢氯噻嗪

231.减少房水生成,治疗青光眼:乙酰唑胺

232.可单独用于轻度早期高血压的利尿剂:氢氯噻嗪

233.糖尿病患者慎用的利尿剂:呋塞米

8234.肾上腺皮质激素诱发感染的原因:抑制免疫,降低机体防御235.功能性子宫出血用:雌二醇

236.糖皮质激素临床用于治疗:抗休克,抗炎,抗免疫,抗毒

237.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诱发骨质酥松,三高,溃疡,感染,青光眼,精神病,癫痫。

238.胰岛素的不良反应:脂肪萎缩胰岛抗,

局部过敏低血糖

239.磺酰脲类降糖机制: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

240.硫脲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粒细胞缺乏、过敏发热、疼痛、红斑狼疮综合征、剥脱性皮炎

241.阿卡波糖作用机制:小肠上抑制葡萄糖吸收

242.左甲状腺素服用时间:餐前

243.能抑制T4转化为T3的抗甲状腺药:丙硫氧嘧啶

244.硫脲类起效慢的原因:待以合成的甲状腺素耗竭才起效

245.小剂量碘治疗:预防单纯性甲状腺肿

246.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素

247.蛋白同化激素作用:蛋白质,骨骼,红细胞,食欲↑

248.雌激素的适应症:功能性子宫出血

249.雌激素和孕激素均可应用于:前列腺癌

250.雌激素治疗可导致:子宫内膜过度增生

251.长期服用雌激素可导致:阴道出血

252.补钙适宜的时间:清晨或睡前各一次

253.长期服用钙剂可导致:高钙血症

254.V D的不良反应:软弱,肌无力,血肌酐↑,失眠

255.双膦酸盐类药物包括:×膦酸盐

256.导致“类流感样”反应的药物:阿伦磷酸钠

257.全身红斑狼疮用:泼尼松

258.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氟氢化可的松

259.接触皮炎外用:倍他米松

260.抗炎作用较强,水钠潴留最强的激素:氢化可的松

261.长效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

262.甲状腺癌禁用:甲硫氧嘧啶

263.重症甲亢为控制宜用:I131

264.碘化物主要不良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

265.甲状腺素不良反应:甲亢

266.粘液性水肿选用:甲状腺素

267.甲状腺危象选用:丙硫氧嘧啶

268.小剂量雌激素用于:绝经期综合征

269.大剂量雌激素用于:回奶

270.小剂量孕激素用于:痛经

271.大剂量孕激素用于:子宫内膜癌

272.空腹血糖较高使用:格列齐特、格列美脲

273.糖尿病+轻中度肾衰用:格列喹酮

274.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用:格列吡嗪,格列美脲

275.糖尿病+餐后血糖升高用:格列吡嗪,格列喹酮

276.糖尿病+发热感染用:胰岛素

277.糖尿病+肥胖:二甲双胍

278.降空腹血糖和C肽水平:罗格列酮

9279.碳酸氢钠临床治疗:代谢性酸中毒

280.不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是:VE

281.缺乏VE会导致:不孕症

282.缺乏VD会导致:佝偻病

283.缺乏VA会导致:夜盲症

284.缺乏VB会导致:脚气病、口腔炎

285.长期用可引起视力模糊,乳房肿大,有血栓静脉炎或栓塞风险的是:VE

286.大量用能使尿液变黄的维生素:B2

287.V C的适应症:坏血病

288.氯化钠禁用于:高血压

289.V C+糖皮质激素:代谢降低,作用增强

290.V C+铁剂作用:促吸收

291.拮抗VB6,引起周围神经炎:异烟肼

292.V K拮抗剂:华法林

293.使B2需求增加的药物:丙磺舒

294.使B6在体内活性降低的药物:雌激素

295.长期大量用VA出现:中毒现象

296.长期大量用VE出现:乳房增大,类流感样

297.长期大量用VC出现:皮肤红亮

298.长期大量用VD出现:骨硬化

299.长期大量用VE1出现:心失常,经血不止

300.对视网膜期作用:VA

301.对视觉期作用:视黄醛

302.对生殖起作用:视黄醇

303.不属于VA分钟形式的:烟酸

304.有强烈扩血管作用:烟酸

305.防治唇干裂用:VC

306.习惯性流产辅助治疗:VE

10307.抗铜绿假单胞菌较强的半合成青霉素:哌拉西林

308.耐酸耐酶的青霉素:双氯西林

309.与丙磺舒联合,增强作用:青霉素

310.广谱的抗厌氧菌的药物:甲硝唑

311.青霉素最严重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

312.繁殖期杀菌剂:青霉素

313.青霉素可杀:G菌,G-球菌,螺旋体

314.青霉素抗菌谱不包括:伤寒杆菌

315.治流行性脑膜炎的联合用药:青霉素+磺胺嘧啶

316.抑制DN A回旋酶,阻止DN A复制:×沙星

317.克拉维酸是哪种酶抑制剂:β-内酰胺酶

318.青霉素过敏的革兰氏阴性菌选用:氨曲南

319.可诱导肝药酶诱导剂活性的抗结核药:利福平

320.万古霉素的不良反应:耳毒,肾毒,红人综合症

321.合用头孢曲松钠产生白色沉淀的是:乳酸林格注射液

322.氨基糖苷类引起耳蜗神经损伤率最高:新霉素

323.多西环素适合的给药途径:口服

324.适合细菌导致尿路感染和伤寒的西林:美西林

325.氯霉素最严重不良反应:骨髓抑制、灰婴综合征

326.局部治疗皮肤,口腔阴道念珠菌感染:氟康唑、制霉菌素327.仅对浅表真菌有效:灰黄霉素

328.社区获得性肺炎(老人/小孩):×沙星

329.社区获得性肺炎(青壮年):青霉素

330.医院获得性肺炎:×培南

331.异烟肼抗结核机制:抑制分枝菌酸合成

332.异烟肼的不良反应:周围神经炎、肝毒

333.治疗细菌性心内膜炎草绿色链球菌药物:青霉素G+庆大霉素334.防止亚胺培南被破坏,联用:西司他丁

335.急性阿米巴首选:甲硝唑

336.耐甲硝唑的阿米巴用:氯喹

337.碳青霉烯类可使那种抗癫痫药血药较低:丙戊酸钠

338.主要经胆汁排出的:夫西地酸

339.夫西地酸不良反应:静脉炎

340.磷霉素常见不良反应:腹部不适

341.新生儿用磺胺类不良反应:黄疸

342.两性霉素B静注出现:发热寒战

343.仅限于局部应用的多肽类:杆菌肽

344.正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不宜选用:利奈唑胺

345.利福平的作用机制:抑制依赖DN A的RN A多聚酶

346.红霉素抗菌机制:50亚基,抑制移位酶

347.氯霉素抗菌机制:50亚基,抑制肽酰基转移酶348.氨基苷类替代品,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氨曲南349.对β内酰胺酶有抑制作用的是:克拉维酸

350.肾毒较大的头孢类:头孢噻吩

351.用于严重脑膜炎:头孢曲松

352.可口服用于肠道感染的氨基苷类:庆大霉素

353.对多种氨基苷类钝化酶稳定:奈替米星

354.多肽类慢性杀菌剂:多粘菌素B

355.治疗伪膜性肠炎:万古霉素

356.骨关节感染:克林霉素

357.用于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万古霉素

358.支原体,衣原体引起的肺炎:大环内酯类

359.一代头孢:头孢氨苄/拉/唑(1:氨苄拉唑)360.四代头孢:头孢吡肟

361.五代头孢头孢洛林/比普/托罗、

362.伤寒,副伤寒首选:氯霉素

363.鼠疫,兔热病首选:链霉素

364.斑疹伤寒选:四环素

365.能引起前庭反应的是:米诺环素

366.影响牙齿生长:四环素

367.口内特殊气味,麻木:多西环素

368.对曲霉无效的药物:氟康唑

369.对隐球菌无效的药物:卡泊芬净

370.毒性大,不能注射的抗真菌药:制霉菌素

371.不能外用,口服治疗体癣,毛发癣:灰黄霉素372.抗深部真菌:两性霉素B

373.抗真菌作用最强:两性霉素B

374.厌氧菌引起的肺炎可用:克林霉素

375.用药引起眼泪,尿,粪,痰变红的是:利福平376.胃肠道反应严重的抗结核药:对氨基水杨酸钠377.对氨基水杨酸钠机制:抑制结核杆菌叶酸代谢378.可使尿酸升高,引起痛风的抗结核药:吡嗪酰胺379.可导致红绿色盲的抗结核药:乙胺丁醇

380.抗菌谱最广的头孢:4代

381.阳性强,阴性弱的头孢:1代

382.阳性弱,阴性强的头孢:3代

383.阳性强,阴性强,厌氧菌强的头孢:4代

384.毒性大,对第VI I I对脑神经,肾损伤:卡那霉素385.利奈唑胺的不良反应:血小板减少

386.棘白菌素类:×芬净

387.丙烯胺类:特比萘酚

388.三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

389.嘧啶类:氟胞嘧啶

390.多烯类: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

391.青霉素过敏的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用:克林霉素

392.对厌氧菌无效,对非典型病原体有效:莫西沙星393.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检测人群不包括:肝不全

394.氟康唑对哪种真菌无效:克柔念珠菌

11393.广谱(合胞丙肝流感)抗病毒:利巴韦林394.干扰素是:广谱抗病毒

395.单纯疱疹抗病毒药:阿糖腺苷

396.巨细胞抗病毒药:更昔洛韦

397.流感抗病毒药:扎那米韦

398.甲型乙型流感抗病毒药:奥司他韦

399.乙肝抗病毒药:阿德福韦

400.乙肝和HI V抗病毒药:拉米夫定

401.H I V病毒抗病毒药:齐多夫定

402.疱疹抗病毒药:泛昔洛韦

403.I型,II型单纯疱疹最强:阿昔洛韦

12404.抗疟疾、阿米巴、免疫抑制:氯喹

405.控制疟疾症状药物:青蒿素、氯喹、奎宁

406.抑制DN A的抗疟药:氯喹

407.用于红内期,继发红外期:氯喹伯氨喹

408.控制疟疾复发与传播:伯氨喹

409.耐氯喹的脑型疟疾:奎宁

410.预防疟疾,阻虫叶酸合成:乙胺嘧啶

411.产自由基,破疟虫膜,蛋白质:青蒿素

412.间日疟,三日疟首选:伯氨喹、氯喹

413.治疗蛔虫鞭虫蛲虫首选:阿苯达唑、甲苯咪唑414.治疗血吸虫首选:吡喹酮

415.治疗钩虫首选:三苯双脒

416.合用左旋咪唑治疗严重钩虫:噻嘧啶

417.治疗儿童蛔虫、蛲虫;潜在神经毒性:哌嗪

418.治疗猪牛绦虫:吡喹酮

13419.慎用乙胺嘧啶的人:意识障碍/特异质/巨幼贫420.环磷酰胺治疗:恶性淋巴瘤

421.环磷酰胺不良反应:出血膀胱炎

422.高三尖杉酯碱的机制:抑制蛋白有丝分裂。

423.不抑制骨髓的抗肿瘤药:长春新碱、泼尼松

425.儿童急性白血病:甲氨蝶呤

426.结肠癌,直肠癌首选:氟尿嘧啶

427.抗癌类抗生素:多柔比星

428.卡铂溶于:葡萄糖

429.既有抗病毒作用,又抗肿瘤:干扰素

430.顺铂首选治疗:小细胞肺癌

431.氟尿嘧啶主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

432.长期大量合用甲氨蝶呤引起膀胱移行癌:糖皮质激素433.多柔比星的不良反应:心毒性

434.单克隆抗体抗肿瘤药不包括:英夫利昔单抗

435.高致吐风险药物:氮芥,大量环磷酰胺、顺铂、卡莫司汀

436.中致吐风险药物:小量环磷酰胺,卡铂,奥沙利铂,×替康,阿糖胞苷,大量甲氨蝶呤,培美曲塞,×柔,紫杉醇。

437.低致吐风险药物:丝裂/博来霉素,依托泊苷,小量甲氨蝶呤,氟尿嘧啶,吉西他滨,多西他赛,长春×,苯丁酸氮芥。

438.可产生致死性结肠炎:阿糖胞苷

439.头孢菌素+多柔比星:可产生沉淀

440.顺铂不良反应:耳毒,肾毒,恶心呕吐

441.卡铂不良反应:骨髓抑制

442.奥沙利铂不良反应:神经毒性

443.作用于微管的抗肿瘤药:紫杉醇(抑制蛋白/有丝分裂)

444.作用于酪氨酸激酶受体的抗肿瘤药:甲磺酸伊马替尼

445.作用于芳香化酶的抗肿瘤药:来曲唑

446.作用于拓扑异构酶II的抗肿瘤药:×泊苷

447.作用于拓扑异构酶I的抗肿瘤药:×替康

448.作用于拓扑异构酶的抗肿瘤药:喜树碱

449.与DN A结合,抑制DN A和RN A合成:顺铂

450.抑制蛋白合成起始阶段,使蛋白分解:高三尖杉酯碱

451.抑制胸苷酸合成酶:氟尿嘧啶

452.抑制DN A多聚酶:阿糖胞苷

453.阻止胞苷酸转化为脱氧胞苷酸:羟基脲

454.竞争阻止鸟嘌呤核苷酸:巯嘌呤

14455.治疗青光眼,机制为开角型:毛果芸香碱

456.眼局部常用四环素可的松,引起:青光眼

457.治细菌性眼内炎,给药途径:玻璃体腔内注射

458.能引起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的眼药:利福平

459.可使闭角重新开放,而降眼压的:毛果芸香碱

460.紧急降眼压首选:甘露醇

461.属于缩瞳药:毛果芸香碱

462.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一线用药:前列腺素类似物

463.具有散瞳的药物:抗M胆碱药

464.前列腺素类似物降眼压机制:增加巩膜葡萄膜通路房水外流

465.眼部局麻药:×卡因

466.眼前节炎首选药:后马托品

467.铜绿假单胞菌结膜炎用:多粘菌素B滴眼液

468.真菌性角膜炎用:两性霉素B滴眼液

469.葡萄球菌感染的角膜炎用:夫西地酸滴眼液

470.急性沙眼局部用:氧氟沙星

471.急性沙眼全身用:阿奇霉素

472.氨基糖苷禁用于多大儿童:8岁以下

473.氟喹诺酮禁用于多大儿童:18岁以下

474.氯霉素类禁用于多大儿童:新生儿

475.长期用可导致角膜混浊:碘苷

476.精神病患者及神经中毒者慎用:更昔洛韦

477.频繁用可致眼部真菌感染:四环素可的松

478.使用后可出现口腔苦味:氯霉素

15479.长期用可引起药物性鼻炎:减鼻充血药

480.临床用于溶解耵聍的药物:5%碳酸氢钠

481.化脓性中耳炎穿孔,不用酚甘油原因:有腐蚀作用482.硼酸乙醇滴耳液浓度:4%

483.减鼻充血药禁用于:高血压

484.麻黄碱滴鼻剂主要适应症:鼻粘膜肿胀

485.外耳道红肿可用:2%酚甘油

486.慢性外耳道炎,促耳道干燥用:3%硼酸乙醇

487.穿孔前中耳炎治疗:2%酚甘油

488.穿孔后中耳炎治疗:3%过氧化氢

489.连续使用间隔4h以上:羟甲唑啉

490.不与三环类抑郁药同用:麻黄碱

491.成人用0.1%,儿童用0.05%:赛洛唑啉

16492.局部应用杀灭疥虫最佳:林旦

493.长期用林旦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494.维A酸不能用于光敏性皮炎

495.皮脂分泌过多导致的寻常痤疮:过氧苯甲酰

496.兼有胶质溶解和抑制真菌的:苯甲酸

497.维A酸+过氧苯甲酰联合用法:晨起过氧,睡前维A酸498.不得与铜制品接触:升华硫

499.不与碱性物质或铁器接触:林旦

500.面部损坏可用:1%丁酸氢化可的松

501.手掌足趾损害用:0.05%倍他米松

502.痤疮伴细菌感染用:红霉素-过氧苯甲酰

503.中重度痤疮感染显著用:阿达帕林

504.皮脂分泌过多寻常型痤疮:过氧苯甲酰

505.囊肿性痤疮:维胺脂

506.轻中度寻常型痤疮:维A酸

507.渗透到异常细胞比正常细胞多:壬二酸

508.治疗期间,避免用含磨砂的化妆品:维A酸

509.能漂白皮肤毛发:过氧苯甲酰

510.治疗期间,避免献血:异维A酸

511.避免同时使用“蜡质”脱毛方法:阿达帕林

512.扁平疣可用:维A酸

513.脓包型痤疮用:阿达帕林

514.疥疮及阴虱可用:林旦

515.盘状红斑狼疮可用:醋酸曲安奈德

药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吐血整理

药理学 第一章绪论 药物:就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得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与治疗疾病得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得学科 第二章药效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就是研究药物对机体得作用及作用机制得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作用:就是指药物对机体得初始作用,就是动因。 药理效应:就是药物作用得结果,就是机体反应得表现。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就是指药物作用得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得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得机体恢复正常. 对因治疗:用药目得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对症治疗:用药目得在于改善症状。 药物得不良反应:与用药目得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得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得与治疗无关得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就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得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得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得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得不正常得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 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 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得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最大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得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得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得效应量)得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就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得增减呈连续性量得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得变化. 治疗指数:LD50/ED50,治疗指数大得比小得药物安全。 受体: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得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得信息放大系统,出发后续得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得物质称为配体,能激活受体得配体称为激动药,能阻断受体活性得配体称为拮抗药。受体得特性:灵敏性,特异性,饱与性,可逆性,多样性。受体调节时维持内环境稳定得一个重要因素,其调节方式有脱敏与增敏两种类型。 药物与受体结合不但需要亲与力,还要有内在活性,才能激动受体产生效应。 激动药:既有亲与力双有内在活性得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拮抗药:有较强得亲与力,但缺乏内在活性.分竞争性与非竞争性。 第二信使:为第一信使作用于靶细胞后在胞浆内产生得信息分子.有环磷腺苷(cAMP)、环磷鸟苷(cGMP)、肌醇磷脂、钙离子、廿烯类 第三章药动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研究药物在体内得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并用数学原理与方法阐释药物在机体内得动态规律。

药理学药名整理

一.外周神经系统药理 肾上腺素能神经药 1.拟肾上腺素药: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克仑特罗 2.抗肾上腺素药 酚苄胺、酚妥拉明、妥拉唑林、哌唑嗪、育亨宾、麦角碱类、氯丙嗪、氟哌啶醇 (α肾上腺素能阻断剂) 普萘洛尔、纳多洛尔、噻吗洛尔、吲哚洛尔、心得平--非选择性β阻断剂 美多洛尔、阿替洛尔--选择性β1阻断剂 丁氧胺--选择性β2受体阻断剂(β肾上腺素能阻断剂) 胍乙啶、溴苄胺、利血平(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阻断药) 胆碱能神经药 1.拟胆碱药 乙酰胆碱、乙酰甲胆碱、氨甲酰胆碱、氨甲酰甲胆碱、毒蕈碱、槟榔碱、毛果芸香碱、氧化震颤素、甲氧氯普胺(直接作用于副交感神经的拟胆碱药) 腾喜龙、毒扁豆碱、新斯的明、溴吡斯的明、美斯的明、西维因--可逆性抑制剂 蝇毒磷、倍硫磷、马拉硫磷、敌百虫、二嗪农、敌敌畏、沙林、梭曼--不可逆性抑制剂(间接作用于副交感神经的拟胆碱药) 2.抗胆碱药 阿托品、东莨菪碱、溴化甲基东莨菪碱、硝甲阿托品、后马托品和优卡托品、甘罗溴铵、甲胺太林和苯胺太林、托品酰胺 3.肌肉松弛药 筒箭毒碱、阿曲库胺、多杀氯铵、米哇库铵、冠罗宁、维库罗宁--非去极化型神经肌肉阻断剂 琥珀胆碱、奎双胺--去极化型神经肌肉阻断剂 愈创木酚甘油醚、氨基甲酸愈创木酚甘油醚酯、异丙安宁、美他沙酮、胺苯环庚烯、巴氯酚--中枢性骨骼肌松弛剂 硝苯呋海因--外周性骨骼肌松弛剂 局部麻醉药 表2-5常用麻醉药的特点 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 皮肤黏膜用药 1.保护剂 药用炭、白土、滑石粉、淀粉、碳酸钙、二氧化钛、氧化锌、硼酸--吸附药 淀粉、糊精、明胶、阿拉伯胶、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黏浆剂 豆油、花生油、棉子油、麻油、橄榄油、豚脂、羊毛脂、凡士林、液体石蜡、二甲基硅油、聚乙二醇、吐温-80--润滑剂 鞣酸、鞣酸蛋白、明矾、铝,锌,钾,银的无机盐--收敛剂 2.刺激剂 煤焦油、鱼石脂、薄荷醇、水酸甲酯、斑蝥素、辣椒、松节油、氨溶液 二.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镇静药和安定药 1.吩噻嗪类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模拟题200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模拟题200 药剂学部分 一、A型题 1. 关于滤过的影响因素的不正确表述是。 A.操作压力越大,滤速越快,因此常采用加压或减压滤过法 B.滤液的黏度越大,则滤过速度越慢 C.滤材中毛细管半径越细、阻力越大,不易滤过 D.由于Poiseuile公式中无温度因素,故温度对滤过速度无影响 E.滤速与滤材中的毛细管的长度成反比 答案:D [解答] 滤过 2. 测定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时,至少应测定几个取样点。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E.5个 答案:C [解答] 缓控释制剂体内、体外评价 3. 以下物质中哪一个不能作为抛射剂 A.F114 B.正丁烷 C.二氧化碳 D.乙酸乙酯 E.氮气

答案:D 气雾剂中常用的抛射剂。 4. 下列关于全身作用栓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可部分避免口服药物的首过效应,降低副作用,发挥疗效 B.不受胃肠pH或酶的影响 C.可避免药物对胃肠黏膜的刺激 D.对不能吞服药物的病人可使用此类栓剂 E.栓剂的劳动生产率较高,成本比较低 答案:E 5. 关于脂质体给药途径叙述错误的是 A.阴道给药 B.口服给药 C.肺部给药 D.静脉注射 E.经皮给药 答案:A 6. 对眼膏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色泽均匀一致,质地细腻,无粗糙感,无污物 B.对眼部无刺激,无微生物污染 C.眼用的软膏剂的配制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D.服膏剂的稠度应适宜,易于涂抹 E.眼膏剂的基质主要是白凡士林8份、液体石蜡1份和羊毛脂1份 答案:E [解答] 眼膏剂

7. 有关HLB值的错误表述是。 A.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称为亲水亲油平衡值 B.HLB值在8~18的表面活性剂,适合用作O/W型乳化剂 C.亲水性表面活性剂有较低的HLB值,亲油性表面活性剂有较高的HLB值 D.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有加合性 E.根据经验;一般将表面活性剂的HLB值限定在0~20之间 答案:C [解答] 表面活性剂 8. 假设药物消除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问多少个t1/2药物消除99.9% 。 A.4t1/2 B.6t1/2 C.8t1/2 D.10t1/2 E.12t1/2 答案:D [解答]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 9. 堆密度是指。 A.真密度 B.颗粒密度 C.松密度 D.绝干密度 E.比密度 答案:C [解答] 粉体学简介

2020药理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精选考试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 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20药理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亲爱的考生们,由于考试即将临近,我呕心沥血总结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绪论

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药效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 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 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最大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的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 治疗指数:LD50/ED50,治疗指数大的比小的药物安全。

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真题《药学专业知识一》完整版

2018年执业药师各科考试真题答案 1.关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药物化学结构直接影响药物制的稳定性 B.药用辅料要求化学性质稳定,所以辅料不影响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C.微生物污染会影响制剂生物稳定性 D.制剂物理性能的变化,可能引起化学变化和生物学变化 E.稳定性试验可以为制剂生产、包装、储存、运输条件的确定和有效期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答案:B 2.某药物在体内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如果k=0.0346h-1,该药物的消除半衰期约为()A.3.46h B.6.92h C.12h D.20h E.24h 答案:D 3.因对心脏快速延迟整流钾离子通道( hERG K+通道)具有抑制作用,可引起Q-T间期延长甚至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现已撤出市场的药物是() A.卡托普利 B.莫沙必利 C.赖诺普利 D.伊托必利 E .西沙必利 答案:E 4.根据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属于第Ⅳ类低水溶性、低渗透性的药物是() A.双氯芬酸 B.吡罗昔康 C.阿替洛尔 D.雷尼替丁 E.酮洛芬 答案:E 5.为了减少对眼部的刺激性,需要调整滴眼剂的渗透压与泪液的渗透压相近、用作滴眼剂渗透压调节剂的辅料是() A.羟苯乙酯 B.聚山梨酯-80 C.依地酸二钠 D.硼砂 E.羧甲基纤维素钠 答案:D 6.在配制液体制剂时,为了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通常需要在溶剂中加入第三种物质,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的分子间络合物、缔合物和复盐等。加入的第三种物质的属于()A.助溶剂 B.潜溶剂 C.增溶剂

E.乳化剂 答案:A 7.与抗菌药配伍使用后,能增强抗细菌药疗效的药物称为抗菌增效剂。属于抗菌增效剂的药物是() A.氨苄西林 B.舒他西林 C.甲氧苄啶 D.磺胺嘧綻 E.氨曲南 答案:C 8.评价药物安全性的药物治疗指数可表示() A.ED95/LD5 B.ED50/LD50 C.LD1/ED99 D.LD50/ ED50 E.ED99/LD1 答案:D 9.靶向制剂叫分为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和物理化学靶向制剂三大类。属于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的是() A.脑部靶向前体药物 B.磁性纳米囊 C.微乳 D.免疫纳米球 E.免疫脂质体 答案:B 10.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术后使用华法林,可发生的典型不良反应是()A.低血糖 B.血脂升高 C.出血 D.血压降低 E.肝脏损伤 答案:C 11.苯唑西林的生物半衰t1/2=0.5h.其30%原形药物经肾排泄,且肾排泄的主要机制是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球分泌,其余大部分经肝代谢消除,对肝肾功能正常的病人,该药物的肝清除速率常数是() A.4.62h-1B.1.98h-1 C.0.97h-1D.1.39h-1 E.0.42h-1 答案:C 12.为延长脂质体在统内循环时间,通常使用修饰的磷脂制各长循环脂质体,常用的修饰材料是() A.甘露醇 B.聚山梨醇

药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药理学 第一章绪论 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药效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 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 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最大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的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 治疗指数:5050,治疗指数大的比小的药物安全。 受体: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出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能激活受体的配体称为激动药,能阻断受体活性的配体称为拮抗药。受体的特性:灵敏性,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多样性。受体调节时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其调节方式有脱敏和增敏两种类型。 药物与受体结合不但需要亲和力,还要有内在活性,才能激动受体产生效应。 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双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拮抗药:有较强的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分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第二信使:为第一信使作用于靶细胞后在胞浆内产生的信息分子。有环磷腺苷()、环磷鸟苷( )、肌醇磷脂、钙离子、廿烯类 第三章药动学

药理学整理

药理期末 总论 1.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机体内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简称药动学。主要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转化、排泄的规律及影响因素,以及上述变化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或速率)过程 2.极量:是国家药典规定对有些药物允许使用的最高剂量 3.治疗指数(TI):LD50 /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是表示药物安全性的指标,数值与大药物越安全。 4.药物的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是与治疗作用同时发生的药物固有的作用 原因:药物的选择性低 5.药物所在体液的pH值对脂溶扩散的影响: 6.口服给药后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药物的理化性质(分子量、脂溶性、溶解度)、药物的剂型、药物的制剂(生物利用度)、首关消除、吸收环境 7.药物的代谢:是指药物作为外源性的活性物质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改变的过程。(灭活、活化) 8.药酶诱导剂:增强药酶活性的药物(巴比妥类、苯妥英钠、利福平、保泰松等) 药酶抑制剂:减弱药酶活性的药物(氯霉素、异烟肼、西咪替丁等) 9.肝肠循环:是指某些药物经肝脏转化为极性较大的代谢产物后,又在小肠中被相应的水解酶转化成原形药物,再被小肠重新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某些肠肝循环明显的药物如洋地黄毒苷、地西泮、地高辛等,半衰期明显延长。 10.生物利用度:是指血管外给药时,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数量。F=(进入体循还的药量)/(给药量) 11.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方法:1)等剂量等间隔时间,4-5个半衰期2)首剂加倍

12.药物的吸收的速率和分布决定了药物的起效快慢,代谢和排泄的速率决定了药物的作用持续时间 传出神经系统药 1.毛果芸香碱的作用:缩瞳(激动瞳孔环状肌M型受体,使瞳孔环状肌收缩,瞳孔缩小)、降低眼内压(通过缩瞳作用,虹膜向中心拉紧,虹膜根部变薄。前房角间隙变大,房水回流通畅,眼内压下降)、调节痉挛(使瞳孔括约肌向中心方向收缩,结状小带松弛,晶状体变凸,屈光度增加,调节于近视),促进腺体分泌 2.新斯的明兴奋骨骼肌的作用机制: 1)抑制神经肌接头胆碱酯酶 2)激动骨骼肌运动终板上的N2受体 3)促进运动神经末梢释放Ach 3.有机磷中毒的解救药物:氯磷定、阿托品 4.阿托品** 5.口服去甲肾上腺素的适应症:上消化道出血 6.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气雾给药)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作用方面的区别:均有松弛支气管

兽医动物药理学重点总结完整

药理学实验及作业第一部分:绪论及总论 1、药物:用于疾病治疗、预防或诊断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化学物质。 2、毒物:对动物机体产生能损害作用的物质。 3、兽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以及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 4、药物利用度:指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的速率和吸收程度的一种度量。 5、药物的来源:药物可分为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及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抗生素,合成药物包括各种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抗菌药物等,生物技术制药即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生产的药物。 6、剂型:这些药物的原料一般不能直接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或预防,必须进行加工,制成安全、稳定和便于应用的形式,称为药物剂型。 7、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基础学科。 8、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原理,称为药效学。 9、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0、兴奋:机体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增强的效应。 11、抑制:机体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减弱的效应。 12、局部作用:药物在吸收进入血液以前在用药局部产生的作用。 13、吸收作用:药物经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而产生的作用,又称全身作用。 14、直接作用:药物对直接接触到的器官、组织、细胞的作用。 15、间接作用:由于机体的整体性,会对药物的直接作用产生反射性或生理性调节,即为药物的间接作用。 16、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指药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只作用于某些组织和器官,对其他组织和器官没有作用。 17、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18、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称对症治疗,或称治标。 19、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对动物产生损害的作用。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 20、副作用:药物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 21、毒性作用:是有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 22、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药物和血浆蛋白或组织蛋白结合后作为抗原而引起的机体体液性或细胞性的免疫反应,并对机体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害。 23、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的药理作用与其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 24、药物的量效关系:定量分析与阐明药物的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变化规律 25、LD50: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量称半数致死量。 26、ED50:对50%个体有效的药物剂量称半数有效量。 27、治疗指数:药物LD50与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 28、安全范围ED95~LD5之间的距离或95%有效量~5%致死量 29、受体: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结合的生物大分子。 30、受体的功能:与配体结合、传递信息。 31、受体的特性:饱和性、可逆性、特异性、灵敏性、多样性。 32、受体的调节:增敏调节和脱敏调节 33、占领学说:药物与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可逆的;药效与被占领受体的数量成正比,当全部受体被占领时,就会产生最大药理效应;药物浓度与效应关系服从定量作用定律;药

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真题及答案

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 真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于网友回忆版 一、最佳选择题 1.关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说法,错误的是(B) A.药物化学结构真接影响药物制的稳定性 B.药用辅料要求化学性质稳定,所以辅料不影响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C.微生物污染会影响制剂生物稳定性 D.制剂物理性能的变化,可能引起化学变化和生物学变化 E.稳定性试验可以为制剂生产、包装、储存、运输条件的确定和有效期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2.某药物在体内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如果k=0.0346h-1,该药物的消除半衰期约为(D) A.3.46h B.6.92h C.12h D.20h E.24h 3.因对心脏快速延迟整流钾离子通道(hERGK+通道)具有抑制作用,可引起Q-T间期延长甚至诱发尖端扭转型室自动过速,现已撤出市场的药物是(E) A.卡托普利 B.莫沙必利 C.赖诺普利 D.伊托必利 E.西沙必利 4.根据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属于第1V类低水溶性、低渗透性的药物是(E) A.双氯芬酸 B.吡罗昔康 C.阿替洛尔 D.雷尼替丁 E.酮洛芬

5.为了减少对眼部的刺激性,需要调整滴眼剂的渗透压与泪液的渗透压相近、用作滴眼剂 渗透压调节剂的辅料是(D) A.羟苯乙酯 B.聚山梨酯-80 C.依地酸二钠 D.硼砂 E.羧甲基纤维素钠 6.在配制液体制剂时,为了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通常需要在溶剂中加入第三种物质,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的分子间络合物、缔合物和复盐等。加入的第三种物质的属于(A) A.助溶剂 B.潜溶剂 C.增溶剂 D.助悬剂 E.乳化剂 7.与抗菌药配伍使用后,能增强抗细菌药疗效的药物称为抗菌增效剂。属于抗菌增效剂的 药物是(C) A.氨苄西林 B.舒他西林 C.甲氧苄啶 D.磺胺嘧綻 E.氨曲南 8.评价药物安全性的药物治疗指数可表示为(D) A.ED95/LD5 B.ED50/LD50 C.LD1/ED99 D.LD50/ED50 E.ED99/LD1 9.靶向制剂分为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和物理靶向制剂三大类。属于物理靶向制剂 的是(B) A.脑部靶向前体药物

药理学知识归纳

药理学 第二章药效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的不良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 受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能激活受体的配体称为激动药,能阻断受体活性的配体称为拮抗药。 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双有内在活性。 拮抗药:有较强的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分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第二信使:环磷腺苷(cAMP)、环磷鸟苷(cGMP)、肌醇磷脂、钙离子、廿烯类 第三章药动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解离型药物极性大,脂溶性小,难以扩散;而非解离型药物极性小,脂溶性大,易跨膜扩散。 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 一、M、N胆碱受体激动药:乙酰胆碱(ACH)作用: 1、M样作用:心率减慢、血管扩张、心肌收缩力减弱,扩张几乎所有血管,血压下降,胃 肠道、泌尿道及支气管等平滑肌兴奋,腺体分泌增加,眼瞳孔括约肌和睫状收缩。 2、N样作用:激动N1胆碱受体,表现为消化道、膀胱等处的平滑肌收缩加强,腺体分泌 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强和小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过大剂量由兴奋转入抑制。激 动N2胆碱受体,使骨骼肌收缩。 3、中枢作用: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另有:氨甲酰胆碱 二、M胆碱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 作用:1、眼:表现为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2、腺体:分泌增加尤以汗腺和唾液腺。 应用:1、青光眼2、缩瞳另有:氨甲酰甲胆碱 三、N胆碱受体激动药:烟碱、洛贝林 第七章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一、易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新斯的明:口服吸收小而不规则,不表现中枢作用。 应用:1、重症肌无力2、手术后腹气胀及尿潴留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肌松药的解毒另有:毒扁豆碱 二、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有机磷酸酯类 中毒症状:1、M样作用症状2、N样作用症状3、中枢抑制系统症状 三、胆碱酯酶复活剂:碘解磷定:临用配制,静注给药氯磷定:肌注或静注 第八章胆碱受体阻滞药 1、M胆碱受体阻滞药:平滑肌解痉药:阿托品 2、N1胆碱受体阻滞药:又称神经节阻断药,主用降血压,有六甲双铵、美加明

【推荐下载】药理学笔记整理

药理学(pharmacology):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 药效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原理,不良反应的作用及机制。 药代动力学/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即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演变过程和血液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药物(drug):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或计划生育,能影响机体(包括病原体)的生理机能和生化过程以及细胞生物学过程的化学物质。 药物作用(drug action):药物与机体细胞相互分子之间的初始作用。[动因] 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 effect):在药物作用下,引起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或形态的变化。[结果] 按基本类型分:兴奋:原有功能的增强;抑制:原有功能的减弱 选择性: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少数组织器官发生比较明显的药理效应, 而对其它器官或组织的作用较小或不发生药理效应。选择性强——范围窄,针对性强;选择性差——范围广,针对性差,副作用多。 治疗作用:药物产生的符合临床用药目的的作用。 按效果分:对因治疗:治疗病因,治本;对症治疗:改善症状,治标。 补充疗法/替代疗法: 补充体内营养或代谢物质不足。 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药物引起的不符合药物治疗目的,并给病人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引起的疾病称药源性疾病。 副作用(side reaction)药物在治疗剂量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药物在体内积蓄过多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特殊毒性:致癌、致畸胎、致突变。 后遗效应(after reaction)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留的药理效应。 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药物引起的免疫反应,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性质无关。 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原有疾病加剧(回跃反应)。 继发反应(secondary reaction):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造成的二重感染。 K D的概念:表示D与R的亲和力,即引起最大效应一半时(50%受体被占领时)所需药物的剂量(浓度)。 K D 与D和R的亲和力成反比;若将K D取负对数(-log K D)= PD2,则:pD2与药物和受体的亲和力成正比——pD2越大,亲和力越大。 剂量—效应关系/量效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药理效应的强弱与其剂量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呈一定关系。 最小有效量/最小有效浓度(minimal effective dose/concentration):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即阈剂量或阈浓度。 治疗量(常用量,therapeutic dose)比最小有效量大比最小中毒量小得多的量; 极量(最大治疗量 maximal dose)疗效最大的剂量; 最小中毒量:出现中毒症状的最小剂量。 量反应:效应强弱随剂量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形成足直型曲线。 质反应:效应强弱随剂量增减呈连续性质变。用阳性率或阴性率表示效应。形成S型曲线。 半数有效量(ED50):量反应中能引起50%最大效应强度的药量;质反应中引起50%实验对象出现阳性反应的药量。(尽可能小则好)半数致死量(LD50):引起50%实验对象死亡的药量。(尽可能大则好) 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以药物LD50与ED50的比值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一般TI值大于3称药物安全。 最大效应(E max)/效能(efficacy):药理效应达到的不再随剂量或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的极限效应。 效价强度(potency):引起等效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剂量越小,效价强度越大。 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内在活性:药物与受体结合时发生效应的能力。 激动药(agonist):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产生效应。吗啡,Adr,ACh 完全激动药: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强的内在活性;特点:结合的Ra>> R i,足量使完全转为Ra ,产生Emax;α=1; 部分激动药: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α<1)。特点:只引起较弱的激动效应,增加浓度也达不到Emax; 拮抗药(antagonist):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α=0)的药物,与受体结合不激动受体,反因占据受体而拮抗激动药效应。 竞争性拮抗药:可逆性地与激动药竞争相同的受体;增加激动药的浓度可与拮抗药竞争结合部位,可使激动药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斜率和最大效应不变。 非竞争性拮抗药:与受体结合是相对不可逆的;通过增加激动药剂量也不能恢复到无拮抗药时的最大效应( Emax ),随着此类拮抗药剂量的增加,激动药量效曲线逐渐下移,斜率、最大效应降低。 第一章药动学 转运速率(R)主要决定于:药物的溶解性(脂溶性或水溶性);膜两侧药物浓度,膜面积,膜厚度;药物的解离性(度)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又称被动扩散、单纯扩散和脂溶性扩散。药物转运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形式,速度决定于膜两侧的药物浓度梯度、药物脂溶性和药物解离度。

西药学专业知识一

西药学专业知识一 【例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 1.如下列药物化学结构骨架的名称为 A.环己烷 B.苯 C.环戊烷 D.萘 E.呋喃 【答案】B【解析】考察药物结构中常见的化学骨架及名称。 2.下列关于片剂的叙述错误的为 A.片剂可以有速效、长效等不同的类型 B.片剂的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 C.片剂的生产成本及售价较高 D.片剂运输、贮存、携带及应用方便 E.片剂为药物粉末(或颗粒)加压而制得的固体制剂 【答案】C 3.以下哪种反应会使亲水性减小 A.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 B.与硫酸的结合反应 C.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 D.与谷胱甘肽的结合反应 E.乙酰化结合反应 【答案】E【解析】此题考查药物结构与第Ⅱ相生物转化的规律:药物的结合反应包括(1)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反应(2)与硫酸的结合反应(3)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4)与谷胱甘肽的结合反应(5)乙酰化结合反应(6)甲基化结合反应 4.关于药物的分配系数对药效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分配系数适当,药效为好 B.分配系数愈小,药效愈好 C.分配系数愈大,药效愈好 D.分配系数愈小,药效愈低 E.分配系数愈大,药效愈低 【答案】A【解析】脂水分配系数可以反应药物的水溶性和脂溶性。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过程是在水相和脂相间经多次分配实现的,因此要求药物既具有脂溶性又有水溶性。 5.淀粉可以作为下列辅料,其中有一项除外 A.填充剂 B.稀释剂 C.黏合剂 D.崩解剂 E.润滑剂 【答案】E 6.0以下为不溶型薄膜衣材料的是 A.HPC B.丙烯酸树脂IV号 C.醋酸纤维素 D.丙烯酸树脂Ⅱ号 E.丙烯酸树脂Ⅲ号 【答案】C【解析】胃溶型:羟丙甲纤维素(HPMC)、羟丙纤维素(HPC)、丙烯酸树脂Ⅳ号、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和聚乙烯缩乙醛二乙氨乙酸(AEA)等。 肠溶型:虫胶、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丙烯酸树脂类(I、Ⅱ、Ⅲ类)、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 HPMCP)。水不溶型:乙基纤维素(EC)、醋酸纤维素等。 7.下列溶剂属于半极性溶剂的是 A.脂肪油 B.聚乙二醇 C.二甲基亚砜 D.液状石蜡 E.甘油 【答案】B【解析】极性溶剂(如水、甘油、二甲基亚砜等)、半极性溶剂(如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等)、非极性溶剂(脂肪油、液状石蜡、油酸乙酯、乙酸乙酯等)。 8.中药硬胶囊的水分含量要求是 A.≤5.0% B.≤7.0% C.≤9.0% D.≤11.0% E.≤15.0% 【答案】C【解析】胶囊剂的质量要求 9.表面活性剂具有溶血作用,下列说法或溶血性排序正确的是 A.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血性最强 B.聚氧乙烯芳基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吐温 C.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血性比较弱 D.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血性比较弱 E.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吐温40>聚氧乙烯芳基醚 【答案】B

药理学重点知识归纳吐血

药理学重点知识归纳吐 血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药理学 第一章绪论 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药效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 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 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最大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的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 治疗指数:LD50/ED50,治疗指数大的比小的药物安全。

(完整word版)药理学各种药的归纳总结

药理 糖皮质激素小结(记忆方法,八个四): 1.构效关系有四:基本结构为甾核 1)C3的酮基、C20的羰基及C4-5的双键是保持生理功能所必需; 2)C17上有-OH;C11上有=O或-OH; 3)C1~2为双键以及C6引入-CH3则抗炎作用增强、水盐代谢作用减弱; 4)C9引入-F,C16引入-CH3或-OH则抗炎作用更强、水盐代谢作用更弱。 2.四大生理作用:升糖、解蛋、分脂、保钠。 3.分四类:短效(的松类)、中效(尼松类)、长效(米松类)、外用(氟松类) 4.四大抗作用(超生理剂量):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 5.对血液及造血系统的作用,四多一少:1)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ˉ,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2)红细胞?、血红蛋白?,治再障。 3)血小板?,治血小板减少症。 4)中性粒细胞?,治粒细胞减少症。 6.不良反应: (一)四个一:一进,一退,一缓,一反。1)一进:类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柯兴氏综合症)。 2)一退: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分泌功能减退。3)一缓:伤口愈合迟缓。 4)一反:停药反跳现象。 (二)四诱发: 1)诱发或加重感染。 2)诱发或加重糖尿病、高血压。 3)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4)诱发或加重精神病。 7.四用法: 1)小量替代: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等。2)大量突击:严重感染或休克。 3)正量久用:自身免疫疾病、炎症后遗症等。 4)两日总量一次晨用。 胰岛素小结: 1.分三类:短,中,长效(纯胰岛素:单峰与单组分抗原性小)。 2.药动学三特点: 1)口服无效,加蛋白制剂禁注射; 2)加蛋白或锌为中,长效; 3)肝肾功能差影响灭活。 3.四大作用:降糖、合蛋、合脂、促钾; 4.三大用途:各型糖尿病,纠正细胞内缺钾或高血钾症,治疗精神分裂症。 5.三大不良反应:低血糖,过敏,耐受性。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关系图: 甲状腺激素——替代补充—→1.呆小病或克汀病(小儿) ↓ 2.粘液性水肿(成人)补充 ↓ 单纯性甲状腺肿---小剂量治疗---碘中毒 1.急:血管神经性水肿; ↓↓ 2.慢:口眼刺激症; 甲状腺激素过量诱发↓ 3.过量诱发甲亢; ↓↓ ↓ 1.大剂量碘; 1.甲亢术前准备 甲亢——内科治疗——2.普萘洛尔共有二作用: 2.甲危辅助治疗; 3.硫脲类(引起白细胞减少症,过敏反应) 强心甙小结 1.强心甙组成:甙元强心;糖延长其作用。 2.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率.慢效 ... 蛋白结合率洋地黄毒甙》中效.. 肝肠循环地高辛》速效 显效时间西地兰 维持时间毒K

药理学重点汇总笔记全

药理学一、名词解释: 1不良反应:对机体带来不适,痛苦或损害的反应。 2血浆半衰期:是指体内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是表示药物消除速度的一种参数。 3选择性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多数药物吸收后,只对某一.两种器官或组织产生明显的药理作用,而对其它组织作用很小甚至无作用,药物的这种特性称为选择性。 4激动剂:药物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它兴奋受体产生明显效应。 5拮抗剂:药物与受体亲和力较强,但无内在活性,故不产生效应,但能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因而对抗或取消激动药的作用。 6部分激动剂:本类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强,但只有弱的内在活性,能引起较弱的生理效应,较大剂量时,如与激动药同时存在,能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 7半数致死量(LD50):如以死亡为指标,则称为半数惊厥量或半数致死量。 8安全范围:有人用1%致死量与99%有效量的比值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5%致死量与95%有效量之间的距离称为药物的安全范围。 9生物利用度:指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生物利用度高,说明药物吸收良好,反之,则药物吸收差。10首关消除:口服某些药物时,在胃肠道吸收后,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进入体循环前被肠粘膜及肝脏酶代谢灭活或结合贮存,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称首关消除。 12.首过效应:口服经门静脉进人肝脏的药物,在进人体循环前被代谢灭活或结合储存,使进人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 11肝肠循环:药物自胆汁排泄到十二指肠后,在肠道被再吸收又回到肝脏的过程 12量效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药物的效应与靶部位的浓度成正相关,而后者决定于用药剂量或血中药物浓度,定量地分析与阐明两者间的变化规律称为量效关系。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性变化为量效关系。 13有效量:出现疗效的剂量。 14肝药酶诱导剂:是指有些药物长期使用后能加速肝药酶的合成并增强其活性,这类药物就称为肝药酶诱导剂。15最小有效量: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随剂量的增加药物效应逐渐增强,出 现疗效的最小剂量称为最小有效量。 16耐药性:是在长期应用化疗药物 后,病原体对药物产生的耐受性。 17身体依赖性:是由反复用药造成 的一种适应状态,中断用药产生一系 列痛苦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 18抑菌药:指仅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繁 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 19首剂现象:即部分患者首次给予哌唑 嗪(2mg以上)后出现直立性低血压、 心悸、昏厥等。 20稳态浓度:按一级消除动力学规 律,如恒速静脉滴注药物,血药浓度 平稳上升,没有任何波动,约经5个 半衰期达到稳态浓度,此时给药速率 与消除速率达到平衡,其血药浓度称 为稳态浓度。 21反跳现象长期用药因减量太快或 骤然停药所致原病复发加重的现象。 22半数有效量:是指药物在一群动 物中引起半数动物阳性反应的剂量 23二重感染:正常人体内的菌群处于 一种平衡共生状态,长期应用广谱抗生 素后,使敏感菌受到抑制,不敏感菌乘 机在体内繁殖生长,造成新的感染,称 为二重感染。 24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 降低到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25抗菌谱: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范围。 26抗菌活性: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 微生物的能力称为抗菌活性 27钙拮抗剂:主要通过阻断心肌和血 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 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使细胞内钙离 子水平降低而引起心血管等组织器 官功能改变的药物。 28治疗指数:药物的半数致死量 (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 比值,用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治疗 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安全。 29替代疗法:用于补充身体内生理 剂量不足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急慢 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脑垂体前叶 功能减退症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 30细菌耐药性:细菌耐药性是细菌 产生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现象,产生原 因是细菌在自身生存过程中的一种 特殊表现形式。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 药和获得性耐药。 3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 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可能给病人带 来不适或痛苦。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 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 药效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 用或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 生变化。 药动学:药动学是研究药物的吸收、分 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体内过程的变化 规律。 药物:指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在理论上,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 及细胞代谢的物质都属药物范畴。对药 物的基本要求安全,有效,故对其质量, 适应症、用法和用量均有严格的规定, 符合有关规定标准的才可供临床应用。 制剂:是药物经加工后制成便于病人使 用,能安全运输,贮存,又符合治疗要 求的剂型如片剂、注射剂、软膏等。 效能:药物所能达到的最大效应的能力 就是该药的效能,即最大效应。如再增 加药物剂量,效应不再进一步增强。 效价强度:产生相同效应的各个药物在 其达到一定治疗强度时所需要的剂量。 最小有效量:刚能引起效应的剂量称最 小有效量,亦称阈剂量。 半数有效量:能引起半数实验动物阳性 反应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 剂量。 对因治疗:应用药物消除致病原因的治 疗。如抗生素杀灭体内的致病微生物。 对症治疗:应用药物来减轻或消灭疾病 症状的治疗。如发烧时的解热作用。 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 的无关的作用。如阿托品引起的口干。 毒性反应:由于用药剂量过大而产生的 药物中毒反应,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甚至 危及生命。可有急性毒性、慢性毒性急 特殊毒性。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降到 阈浓度以下时所残存的生物效应。 变态反应:人体对药物过敏所引起的反 应,与用药剂量无关。 选择性作用:治疗剂量的药物吸收入血 后,只对某个或几个器官组织产生明显 的作用,对其他器官组织作用很小或不 发生作用。 质反应:药物效应以阳性或阴性表示的 反应。 量反应:可以数量分级表示的药理效应 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治疗指数:指药物安全性的指标,以 LD50/ED50的比值表示,此值越大越安 全。 安全范围:指ED95与LD5之间的距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