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1多变的天气 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1多变的天气 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1多变的天气 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1多变的天气 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1多变的天气练习题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1.下列语句描述气候的是()

A. 晴朗无云

B. 多云有小雨

C. 四季如春

D. 暴风骤雨

2.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___||,对人体健康___;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____||,对人体健康___.()

A. 大||,有利;小||,有害

B. 大||,有害;小||,有利

C. 小||,有利;大||,有害

D. 小||,有害;大||,有利

3.下列叙述||,表示气候的是()

A. 晴空万里

B. 雷电交加

C. 细雨绵绵

D. 冬暖夏凉

4.下列语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A. 风和日丽

B. 四季如春

C. 冬季寒冷干燥

D. 终年严寒

5.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阴天的是()

A. B. C. D.

6.2019年3月18日||,沈阳市南北二干线快速路工程开始施工||,在施工期间最有可能造成临时停工的天气是()

A. B. C. D.

7.看到下列天气预报||,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正确的是()

A. ﹣﹣防汛预警准备

B. ﹣﹣添加衣物防寒

C. ﹣﹣小麦抗旱工作

D. ﹣﹣太阳能发电实验

8.下列是四位同学对一日天气的描述||,你认为可信的是()

A. 四季如春

B. 长冬无夏

C. 终年炎热

D. 电闪雷鸣

9.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符合这一特征的有()

A. 中国东部地区7月较为闷热

B. 中国北方地区1月和2月多严寒天气

C. 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

D. 暴风骤雨

二、填空题(共4题;共8分)

10.天气是指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________(长时间、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它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多变、稳定).

11.写出下列天气符号的名称:

________

12.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的________数量有关||,用来________表示||。空气质量高低||,既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也要受________的影响||。

13.根据下列描述辨别天气与气候||,按要求填入表中

①秋高气爽||,水碧林红②今明两天多云转晴③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④清明时节雨纷纷⑤小楼一夜听春雨⑥春光明媚||,莺飞草长

描述现象

天气 ________

气候 ________

三、综合题(共2题;共12分)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柴静的纪录片视频《穹顶之下》被大量转发||,该视频是当前对雾霾报道最综合的一个纪录片||,该纪录片以情感定位到个人社会的责任感的共鸣转化||,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环境意识||,它短时间获得的关注度和传播量可以和《舌尖上的中国》匹敌.

(1)雾霾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空气质量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________ 表示.(2)雾霾多发生在春季.雾霾的出现与风力、气压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也会引发雾霾||,如:________ ;________ (列举两例).

(3)改善雾霾我们在行动||,说出哪些措施可以改善雾霾.(列举两例)

例一:________ .

例二:________ .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请从材料二中选择表示该地次日夜间的天气符号: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预报中次日的最低气温是________℃||。

(3)预报中的次日夜间:()||。

A. 下雨的可能性不大

B. 下雨的可能性大

C. 绝对有雨

D. 不可能下雨(4)预报中次日小明早晨上学校时最合适的着装是()||。

A. 薄毛衣

B. 棉衣

C. 衬衣

D. 短袖衫

(5)小明妈妈嘱咐他出门上学记得带雨伞||,你认为该不该带________(该||,不该)||。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分析】天气是短时的大气过程||,时间尺度为天||,通常是多变的;而气候是长期的大气过程||,时间尺度通常为季节、年||,通常是稳定的||。A、B、D都是描述天气的||,通常||,阴、晴、雨、雪等是描述天气状况的;“四季如春”、“冬暖夏凉”等是描述气候的||。

2.【答案】C

【解析】【分析】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故选:C||。

【点评】空气污染指数指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当空气污染指数小于50时||,空气质量级别是一级||,空气质量状况是优||,当空气污染指数在51﹣100之间时||,空气质量级别是二级||,空气质量状况是良||。

3.【答案】D

【解析】【分析】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A、C、B都是短时间的天气变化||,D时间长||,具有稳定性||,描述的是气候||。

故答案为:D||。

【点评】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4.【答案】A

【解析】【分析】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选项A描述的是短时间内的变化||,属于天气||,选项BCD描述的是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属于气候||。

故选:A

【点评】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本题考查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理解答题即可||。

5.【答案】A

【解析】【分析】A表示的意思为阴天;B中表示的是台风及其中心;C中符号表示多云;D中符号表示大雨.故选:A.

【点评】依据对常见的天气符号的认识||,我们对选项中四种天气符号一一判断||,即可找到阴天所对对应的符号.

6.【答案】C

【解析】【分析】选项A所示天气符号是阴天||,选项B所示是多云||,选项C所示是暴雨||,选项D所示是晴天||,暴雨不利于交通工程施工||。故选C||。

7.【答案】A

【解析】【分析】A、符号表示的是大雨||,需要做防汛预警准备||,故符合题意;

B、符号表示晴天||,不需要添加衣物防寒||,故不符合题意;

C、符号表示霜冻||,不需要开展小麦抗旱工作||,故不符合题意;

D、符号表示雷雨||,无阳光||,不能做太阳能发电实验||,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8.【答案】D

【解析】【分析】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电闪雷鸣表示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属于天气现象||,四季如春、长冬无夏、终年炎热是属于气候||,故选D||。

9.【答案】D

【解析】【分析】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暴风骤雨”描述的是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属于天气;“中国东部地区7月较为闷热”、“中国北方地区1月和2月多严寒天气”、“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描述的是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属于气候||。分析可知||,选项D属于天气现象||,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本题考查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理解解答即可||。

二、填空题

10.【答案】短时间;多变

【解析】【分析】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

故答案为:短时间;多变.

【点评】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11.【答案】中雨;雾;大雪;雷阵雨;沙尘暴;西北风六级

【解析】【分析】解:观察图可知图(1)是中雨;图(2)是雾;图(3)是大雪;图(4)是雷阵雨;图(5)是沙尘暴;图(6)是西北风六级.

故答案为:中雨;雾;大雪;雷阵雨;沙尘暴;西北风六级.

【点评】根据常用的天气符号作出判断即可.

12.【答案】污染物;污染指数;人类活动

【解析】【分析】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的污染物数量有关||,用来污染指数表示||。空气质量高低||,既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也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点评】本题组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整体比较简单||,要求学生对书上的知识多多了解||。

13.【答案】②④⑤;①③⑥

【解析】【分析】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秋高气爽||,水碧林红、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和春光明媚||,莺飞草长描述的都是气候||,清明时节雨纷纷||,今明两天多云转晴和小楼一夜听春雨描述的都是天气.故答案为:②④⑤;

①③⑥||。

【点评】本题考查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理解解答即可.

三、综合题

14.【答案】(1)污染指数

(2)工业排放;汽车尾气排放

(3)减少机动车数量;绿色出行

【解析】【分析】①雾霾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空气质量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②雾霾多发生在春季||,当今的霾已经不是一种完全的自然现象||,人为排放的大量气溶胶成为了灰霾的主要成分.来自工业和汽车尾气排放的多种污染物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形成了二次气溶胶细粒子||,这种细粒子的直径小于2.5微米||,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对人体伤害极大.现在灰霾在城市中愈演愈烈||,还与静风现象越来越多有关.如今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房子越盖越密||,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低层大气压中静风现象增多.这不利于大气污染物向城区外围扩展稀释||,容易在城区内积累||,造成高浓度污染.③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减少机动车数量||,绿色出行||,可以使局部地区气候有所改善||,减少雾霾的发生.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则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故答案为:①污染指数;②春;工业排放;汽车尾气排放;

③减少机动车数量;绿色出行.

【点评】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浓度高||,引起了国內外的广泛关注.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是使能见度降低到]千米以內的自然现象.霾又称灰霾||,是指大量细微固体尘粒悬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l0千米的现象.霾中一些固体尘粒能通过呼吸进入并滞留人体||,对健康产生危害.

15.【答案】(1)A

(2)-2

(3)A

(4)B

(5)不该

【解析】【分析】(1)考查的是天气符号||,因为是多云转阴||,故选A;(2)最低气温可从图上看出||,是-2摄氏度||,所以需要穿棉衣||,(3)因为降水概率20%||,所以降水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不需要带伞||。【点评】本题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预报的很全面||,属于综合题||。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多变的天气》教案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 认识环境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计算机与地理学科整合,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3、培养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 为习惯。 教学重点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方法 讲解法、提问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早晨到现在,我们一直感受着天气的变化,那么,什么是天气呢?谁能说一下今天的天气情况怎么样,有什么特点? 生:学生根据当时的情况回答。 教学新课 (版书)一、天气及其影响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注意“短时间”、“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因而天气有多变的特点,同一时刻不同地方天气不同,同一地方不同时刻天气有变化。 天气对人类有那些影响呢? 资料:长江中游和四川盆地伏旱天气的危害。 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两道思考题:1人类喜欢这种天气吗?为什么? 2、这种天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生:阅读、讨论、回答。学生可能回答得很肤浅,教师讲述这一带受副高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结束语:人类不喜欢这种天气,但这种天气的产生有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应该注意人类活动要规避灾害性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减少天气灾害对生产生活的危害,所以我们要学会阅读和看懂天气预报。 (版书)二、明天的天气会怎么样? 1、城市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1多变的天气 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1多变的天气练习题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1.下列语句描述气候的是() A. 晴朗无云 B. 多云有小雨 C. 四季如春 D. 暴风骤雨 2.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___,对人体健康___;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____,对人体健康___.() A. 大,有利;小,有害 B. 大,有害;小,有利 C. 小,有利;大,有害 D. 小,有害;大,有利 3.下列叙述,表示气候的是() A. 晴空万里 B. 雷电交加 C. 细雨绵绵 D. 冬暖夏凉 4.下列语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A. 风和日丽 B. 四季如春 C. 冬季寒冷干燥 D. 终年严寒 5.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阴天的是() A. B. C. D. 6.2017年3月18日,沈阳市南北二干线快速路工程开始施工,在施工期间最有可能造成临时停工的天气是() A. B. C. D. 7.看到下列天气预报,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正确的是() A. ﹣﹣防汛预警准备 B. ﹣﹣添加衣物防寒 C. ﹣﹣小麦抗旱工作 D. ﹣﹣太阳能发电实验 8.下列是四位同学对一日天气的描述,你认为可信的是() A. 四季如春 B. 长冬无夏 C. 终年炎热 D. 电闪雷鸣 9.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符合这一特征的有()

A. 中国东部地区7月较为闷热 B. 中国北方地区1月和2月多严寒天气 C. 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 D. 暴风骤雨 二、填空题(共4题;共8分) 10.天气是指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________(长时间、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它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多变、稳定). 11.写出下列天气符号的名称: ________ 12.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的________数量有关,用来________表示。空气质量高低,既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也要受________的影响。 13.根据下列描述辨别天气与气候,按要求填入表中 ①秋高气爽,水碧林红②今明两天多云转晴③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④清明时节雨纷纷⑤小楼一夜听春雨⑥春光明媚,莺飞草长 三、综合题(共2题;共12分)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柴静的纪录片视频《穹顶之下》被大量转发,该视频是当前对雾霾报道最综合的一个纪录片,该纪录片以情感定位到个人社会的责任感的共鸣转化,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环境意识,它短时间获得的关注度和传播量可以和《舌尖上的中国》匹敌. (1)雾霾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空气质量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________ 表示. (2)雾霾多发生在春季.雾霾的出现与风力、气压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也会引发雾霾,如:________ ;________ (列举两例).

七年级地理上册--《多变的天气》 练习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多变的天气》练习题 一、选择题 识别下列天气符号,回答1-2题。 1.表示阴天的是() 2.表示台风的是() 3.下列符号表示北风8级的是() 4.天空中经常有云,当天空中无云或云很少时,表示()。 A.多云 B.阴天 C.晴天 D.雾 5.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某天气预报中降水概率为100%,表示() A.晴天 B.可能有雨 C.无雨 D.肯定有雨 6.在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 A.海洋 B.陆地 C.云区 D.天空 7.在天气预报中,污染指数为101~200,表示空气质量状况() A.优 B.中度污染 C.良 D.轻度污染 8.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受的影响()

A.气压高低 B.风力大小 C.沙漠远近 D.人类活动 9.下列几句话,描述天气的是() A.昆明四季如春 B.北京冬季寒冷干燥 C.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D.黄河下游地区明天大风降温 二、填空题 1.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它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它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第二,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可能差别很大。 2.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和降水的情况。 3.气温是的程度,降水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4.风向是风的,有“、、、”四个基本方向。风力是风的,共分级。级数越大,风力越。 5.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绿色表示,白色表示。 6.在天气预报画面上,有时一个城市名称旁边会出现两个天气符号,表示天气将。 7.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来表示。 三、读城市天气预报图回答: 1.晴转多云的城市是。 2.晴转阵雨的城市是。 3.多云转晴的城市是。 4.有雷雨的城市是。 5.香港的天气是。 6.台北的天气是。 7.A海区风力为级,风向为。B海区风力为,风向为。

七年级地理上册 3_1 多变的天气教案 新人教版

多变的天气

一、导入新课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今天的天气情况。 二、自主学习 1、人们经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 等来描述天气。 2、天气两个重要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降水概率为 100%,表示肯定“_______”;降水概率为 0,表示肯定“_______”。当天空布满云时,为“_______”;当天空无云或云很少时为“_______”。风向是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基本方向。 6、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_______,蓝色表示_______,白色表示_______。 三、考考你的记忆力 1、画出下列的天气符号。 晴___多云___阴___小雨___中雨____大雨_____暴雨____雾___冰雹____ 雷阵雨___雨夹雪____霜冻_____小雪____中雪___大雪____沙尘暴____ 2 个级别组成。一道风尾表示_______ 级。 3、从东南方向吹来的风,我们叫它()学生读课本46到49页,自主探究

风 风尾 每一道 羽尾代 表风力2 级 ①风的符号包含两层含义:_______和_______。 ②风向标由_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组成。有风尾的一头指示方向,风从那里来, 风尾所在一头在平面上的位置就是风向。 ③风级的判断:风力用风尾表示。风力的大小有 0-12 个级别组成。一道风尾表 示_______ 级。 3、从东南方向吹来的风,我们叫它() A、东南风 B、东风 C、南风 D、西北风 4、早晨学校升国旗,小红发现国旗迎风朝东北飘扬,请问这时吹哪个风向的风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5、识别下列天气符号,回答(1)-(2)题。 (1)表示阴天的是()(2)表示台风的是() 6、下列符号表示北风8级的是() 四、我是小小天气预报员 出示大屏幕:天气预报演示平台。 学生读图识 图 播报天气情 况

七年级上《多变的天气》教案

七年级上《多变的天气》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天气的概念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知道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初步学会阅读或收看天气预 报和卫星云图,会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 3.了解上海主要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及其防范措施; 方法与过程: 1.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性; 2.通过天气播报的形式,了解常用的天气符号在天气预 报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及其防范,增强安全应对灾害的避险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渗透生命科学 教育。 [教学重点]: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天气符号,学会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 [教学难点]:识别天气图及其应用 [教学说明]: 天气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学生也较为熟悉。为此在课前让学生搜集近期天气资料、与天气变化有关照片在课堂中 交流信息,激发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讲到天气与人类的

关系时援引了一些新闻图片,从实际出发组织学生讨论,认 识天气对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性。由于预备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特点以感性思维为主,所以在课堂中引用两段视频 片段,一段是近期的天气预报,让学生看了以后了解天气预 报的内容和过程,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播报天气,熟练掌握 各种天气符号。另一段录象是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的宣传 片花,旨在使学生认识天气灾害的严重后果,由于今年世界 气象日的主题是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设计一些防灾问题, 以图解答,向学生介绍应对措施,增强学生防灾避险的意识 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 出示一组不同天气状况的图片,说说这些图片都与什么有关? 板书课题:多变的天气 二.新课讲授 (一).天气及其影响 什么是天气? ①天气的概念 ②出示一组天气图片,说出表示的天气状况,还有哪些天气? ③举一反三:说说下列词语哪些表示天气?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案【教学目标】 1.理解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与联系,认识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 掌握常用的天气符号,学会阅读简单的天气图。 【教学方法】 比较法、图片分析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任务1 结合近期天气状况,学会正确描述某地区某时段的天气状况。 教师出示近5天的天气预报,引导学生观察天气预报中包含那些信息? (学生回答天气的阴晴、温度、风力、风向等) 提问:你了解天气预报主持人口中的这些常用语吗?归纳描述某地区某时段天气状况的用语。 出示天气的概念,描述天气就是描述该地的大气状况,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此外还有雪、冰雹、雾、沙尘暴等天气状况。 问题:我们这里常见的天气现象有哪些? (学生发言) 教师出示一段材料,提问:从时间上、变化上归纳天气的特点。

根据这段材料包含信息,可归纳天气的特点时间短,变化快。 教师再次展示两段材料,追问:你能根据下面的话归纳出天气的特点吗? 东边日出,西边雨——第一,同一地点不同时刻天气有变化。 早晨雾,中午晴天,傍晚刮风下雨——第二,同一时刻不同地点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课堂练习 1、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描述天气的? 2、其余几个描述的是什么呢?(气候) 引出下一个讨论问题: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教师解释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区别 联系 天气是气候在某段时间内的具体表现; 气候是对长期以来天气变化规律的总结和概括。 教师组织课堂活动: 讨论1: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 讨论2:哪些人最关心天气?为什么? (有人说天气就像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那我们为什么还经常谈论天气呢?那是因为天气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会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

初中地理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崔)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阜阳市临泉县老集中心校崔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事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联系实际区别天气与气候。 2.通过对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解答地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教学难点] 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教学方法 [教法] 问题导向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对比法、综合分析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有个机会让你免费去海南旅游,你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呢?你的父母最关心什么问题呢?学生回答问题。 师:相信天气与安全问题,是每个人首先要考虑的事情。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谈谈天气的有关知识。出示题目──多变的天气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讲授新课 一、天气及其影响 问题1: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我们这里昨天和今天的天气呢?(从身边的事情谈起,让学生感受地理就在身边。)学生交流发言。

(一)天气与气候 自主学习: 1.天气的概念?天气就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通常用阴晴、 风雨、冷热等词语描述,此外还有冰雹、沙尘暴、台风等。(图片展示) 2.气候的概念?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同桌讨论: 1.天气的特点? 时间短,变化快。(即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差别很大,同一地点不同时刻天气不同。)2.气候的特点? 具有相对稳定性。 小组合作探究: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活动一:出示天气和气候的一些描述,让学生辨认。 举例说明天气对我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吗?学生交流发言。 (二)天气对人类的影响 (课件播放各种天气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图片,了解天气对我们的影响,给学生直观的印象。) 活动二:阅读课本图文资料,说说天气的影响。学生交流发言。 承接:如果我们能预知明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会有很大帮助的。那么我们从哪里会预知明天的天气呢?学生回答天气预报,引出话题二。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出示幻灯片: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2、慧眼识图:教师带领学生认识卫星云图,辨别不同颜色代表的地理事物。 3、记忆大比拼:教师带领学生认识天气符号,短时间内看哪组同学记得多。 4、重点强调如果一个城市出现两个天气符号会表示的意思。 5、风的判读。 活动三:挑战节目主持人

3.1多变的天气(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1)(2)

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在生活中能正确使用天气与气候术语。 2.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3.学会识别卫星云图、常用天气符号,能够收看电视天气预报。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联系实际区别天气和气候。 2.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预报的技能。 德育目标 1.通过联系本地的天气变化、气候特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开展气象观测、预报的课外活动兴趣,增强科教兴国的意识。 2.通过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认识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天气和气候术语的正确使用。 2.收看电视天气预报。 ※教学难点 风向标——风杆、风尾、风旗及风向。 ※教学方法 联系生活体验、比较、识图、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投影仪、录像机、录像带等。 2.自制有关投影片及卡片等。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多变的天气 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第二课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天气预报可以使我们预知未来一两天或近期的天气变化,这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生产都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天气预报通常要预报哪些主要内容呢? 板书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2.天气预报的内容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45图3.4,说明这是刊登在报纸上的天气预报,请大家通过阅读分析,归纳出天气预报通常要预报的主要内容。并对图中提到的天气要素加以解释,以便为今后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排除障碍。还需给学生补充说明:温度的两个值依次是当日的最高温度(3℃)和最低温度(-8℃)。 (2).在学生归纳出天气预报通常是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等主要内容后,组织学生进行列举比赛,说明天气预报有什么作用。 3.教师评价后并概括:天气预报可以让人们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早做好准备,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的危害。因此,天气预报是人人每天都关心的话题,人们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多种渠道获得天气预报,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电视天气预报。那么,你会收看电视天气预报吗?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天气预报时,最先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一张什么图?

2020七年级地理多变的天气说课稿

2020七年级地理多变的天气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注重的天气状况作为切入点,诱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对天气状况的描述。接着介绍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求学生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与“气候” 是日常接触较多,但有时又不太注意区分的两个概念,准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准确理解、表述、传达天气和气候信息的前提,这为今后学习本章气候知识打下了基础。实际上,什么叫天气,什么气候,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常识,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在生活中准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教材接着介绍了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给出了常见的天气符号,电视中常见的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图,重在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天气预报图的水平。 教材提供的大气环境监测的阅读资料,既是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内容,又是具有前瞻性的内容。随着人们对大气环境质量的注重,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不久将会像天气变化一样受到最普遍的重视。 本节教材特色之一是从实践出发,联系实际,将生活实际带入课堂,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㈡教育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准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⑵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水平目标: ⑴学生通过阅读P55 “天气”、“气候”二个框题的内容,提升阅读材

料的水平,只有会读,才能感知教材、领会教材,抓住重点。 ⑵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水平。通过阅读讨论,让学生区分出天气与气候的不同。天气是短时段的大气状况,气候是长时段的大气状况;天气是多变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 ⑶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使用知识的水平,培养学生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这是理解上的第二次飞跃,是该节教材的特色之一,如学生在知道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后,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准确使用这两个术语。为此,教材还安排了p57练习2加以实践。在理解了常用的天气符号后,要求学生学会看天气预报,看懂简单的城市天气图。 ⑷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天气预报图和使用天气预报图的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⑵通过让学生记录天气预报及空气质量预报的相关数据,使学生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⑶通过收听、收看当地电视台、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和全市空气质量预报的节目,了解家乡的天气及大气环境,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⑷通过让学生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的活动,增强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⑸通过师生互动,构建一种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 ㈢教学重点和关键: 从日常生活入手,着重区别“天气”与“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 并要求学生学以致用,理解常用的天气符号,学会看天气预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多变的天气》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多变的天气》教案七年级地理上册:《多变的天气》教案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与联系,认识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 掌握常用的天气符号,学会阅读简单的天气图。 [教学方法] 比较法、图片分析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任务1 结合近期天气状况,学会正确描述某地区某时段的天气状况。教师出示近5天的天气预报,引导学生观察天气预报中包含那些信息?(学生回答天气的阴晴、温度、风力、风向等)

提问:你了解天气预报主持人口中的这些常用语吗?归纳描述某地区某时段天气状况的用语。 出示天气的概念,描述天气就是描述该地的大气状况,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此外还有雪、冰雹、雾、沙尘暴等天气状况。 问题:我们这里常见的天气现象有哪些? (学生发言) 教师出示一段材料,提问:从时间上、变化上归纳天气的特点。 根据这段材料包含信息,可归纳天气的特点时间短,变化快。 教师再次展示两段材料,追问:你能根据下面的话归纳出天气的特点吗? 东边日出,西边雨——第一,同一地点不同时刻天气有变化。 早晨雾,中午晴天,傍晚刮风下雨——第二,同一时刻不同地点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课堂练习

1、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描述天气的? 2、其余几个描述的是什么呢?(气候) 引出下一个讨论问题: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教师解释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天气是气候在某段时间内的具体表现; 气候是对长期以来天气变化规律的总结和概括。 教师组织课堂活动: 讨论1: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 讨论2:哪些人最关心天气?为什么? (有人说天气就像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那我们为什么还经常谈论天气呢?那是因为天气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会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 任务2 分析下列材料,说说天气的影响。 教师:结合教材P43活动来引导学生认识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各方面影响。请学生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多变的天气

多变的天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在生活中能正确使用天气与气候术语。 2.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3.学会识别卫星云图、常用天气符号,能够收看电视天气预报。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联系实际区别天气和气候。 2.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预报的技能。 德育目标 1.通过联系本地的天气变化、气候特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开展气象观测、预报的课外活动兴趣,增强科教兴国的意识。 2.通过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认识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天气和气候术语的正确使用。 2.收看电视天气预报。 ●教学难点 风向标——风杆、风尾、风旗及风向。 ●教学方法 联系生活体验、比较、识图、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投影仪、录像机、录像带等。 2.自制有关投影片及卡片等。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多变的天气 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第二课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方法 1 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海尔兄弟》主题歌开始,师生同唱“打雷要下雨,下雨要打伞,天冷穿棉袄,天热扇扇子……”使学生产生兴趣,引入新课。 方法2 同学们,三国时期诸葛亮“趁浓雾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曹营”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法西斯突然向当时的苏联发动闪电站,未料到寒冬早到,士兵冻伤,连汽油也冻了,使坦克装甲部队失去了威力。而苏联红军利用冬季的有利条件,发动全线反击,使德军损失百万兵力。这说明了在战争中了解天气的变化是多么重要,而在现实社会中,无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还是生活活动无一不与天气和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 方法 3 世界上有些地方没有冬天,终年炎热,挥汗如雨,人们不知道雪是什么模样。有些地方千里冰雪,寒冷刺骨,人们住在冰块砌的屋内烤火取暖。有的时候,晴空万里,骄阳当头,人们要雨雨不来。有的时候,阴雨连绵,犹如天漏,人们盼望天快晴。要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请大家认真学习第三章便有分晓。

【教案】七年级地理上册 多变的天气

七年级地理上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人类 活动的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计算机与地理学科整合,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3、培养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方法 讲解法、提问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早晨到现在,我们一直感受着天气的变化,那么,什么是天气呢?谁能说一下今天的天气情况怎么样,有什么特点? 生:学生根据当时的情况回答。 教学新课 (版书)一、天气及其影响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注意“短时间”、“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因而天气有多变的特点,同一时刻不同地方天气不同,同一地方不同时刻天气有变化。 天气对人类有那些影响呢? 资料:长江中游和四川盆地伏旱天气的危害。 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两道思考题:1人类喜欢这种天气吗?为什么? 2、这种天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生:阅读、讨论、回答。学生可能回答得很肤浅,教师讲述这一带受副高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结束语:人类不喜欢这种天气,但这种天气的产生有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应该注意人类活动要规避灾害性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减少天气灾害对生产生活的危害,所以我们要学会阅读和看懂天气预报。 (版书)二、明天的天气会怎么样? 1、城市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

七年级地理上册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天气的含义及特点,并能在生活中正确的使用。 2、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差别,能准确的描述天气与气候。 3、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初步 了解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获得直观映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良好习惯;学会寻找生 活中有用的地理,引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天气的特点,能识别专用的天气符号。 2、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难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教学用具:天气符号的图片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比较分析法、模拟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冬天快要来了,我们又有可能看到下雪。世界上有些地方没有冬天,终年炎热,人们不知道雪花是什么模样。那也有些地方千里冰封,寒冷刺骨,人们住在用冰块砌成的屋子里取暖。我们的天气有时候晴空万里,骄阳当头,人们要雨雨不来。有时候,则阴雨连绵,犹如天漏,人们盼望快点天晴。要想知道世界气候的分布和天气的变化,请同学们认真学习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二、目标导航(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知道天气的含义及特点,并能在生活中正确的使用。 2、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差别,能准确的描述天气与气候。 3、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初步了解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 三、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完成学习目标的习惯)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6页—50页,对照导学案将重点内容画记好,再完成导学案。 1、人们经常用哪些词语来描述天气?天气是指什么?天气是稳定的吗? 2、人们经常用那些词语来描述气候?气候是指什么?气候是稳定的吗? 3、________________是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在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_______,蓝色表示__________,白色表示__________,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______,云层____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4、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的情况。 5、风向是指_____________。这个符号叫做“风旗”,垂直于风旗或风尾,作一个箭头,可判断风向。如:可判定为北风。则是________风(风向)。 则是_________风(风向)。 6、在电视天气预报中,通常用专用符号表示天气状况。表示_______,

3.1多变的天气(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2)(2)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学习目标】 1、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 2、认识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问题探究】 读右边表格,回答: 大气污染指数、空气级别与空气质量的关系是什么? 思考:防治大气污染有哪些方法和措施? 知识网络: 天气及其影响 天气特点 同一时刻,不同的 天气不同

同一地方,不同的 天气不同 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阴晴、风、 和 的情况 蓝色: 多变的天气 明天的天气怎样 卫星云图 绿色: 白色: ,越白表示 天气符号:晴 、阴 、小雨 、雷阵雨 、大雪 、 沙尘暴 、雾 、多云 、冰雹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基础演练】 1 天气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天说变就变,刚才还阳光灿烂,现在已是乌云密布,这说明天气是_____ ___;第二,同是在中午,济南下起了大雨,而北京却是艳阳天,这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区天气可 能差别___________。 2 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_________、气温和___________的情况。 3 预知近期天气,可以及早作准备,充分利用______的天气,避免和预防_____的天气危害。 4 在卫星云图上,不同地方,云层厚度是不同的。云的颜色________,表示云层______,云层厚的地方一 般是_____________。 5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注意每日天气的变化,而且还越来越关注每日______________。 6 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__________的影响;另一方面受_________的影响,并且受其影响还比较大。 7 下列描述不是天气现象的是 ( ) A .晴转多云 B .今天有大雾 C .风和日丽 D .冬冷夏热 8 对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今天下这么大的雨,明天肯定还有雨 B .刚才还晴得好好的,突然狂风暴雨,真是“天有不测风云” C .今年夏季天气多云到暴雨 D .我们这里天气这么晴朗,北京也一定是晴天 9 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 ( ) A .稳定 B .多变 C .表现为冷热 D .表现为风雨过程 10 对风的预报主要内容是风向和风级,下面对风向和风级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风向是指风的去向,如“西北风”说明风来自东南方吹向西北方 B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如“西北风”说明风来自西北方吹向东南方 C .风力指风的强弱,风力最大时风级是10级 D .风力指风的强弱,风的级数越大,表示风力越弱 【综合测试】 1今天“降水概率100%,温度3~8℃”是说 ( ) A .今天肯定有雨,气温可能是3°C ,也有可能是零下8°C B .今天100%没有雨,气温是3° C 和零下8°C 的平均值即零下2.5°C C .今天100%有雨,今天最高气温是零下8°C ,最低气温是3°C D .今天一定有雨,且最高温度是3°C ,最低温度是零下8°C 2 下列描述中属于天气现象的是

七年级地理上册3.1多变的天气教案新人教版

《多变的天气》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天气特点的分析和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负面影响的讨论,使学生学会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解答地理问题,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并做出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天气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1.识别各种天气符号,读懂天气图,学会播报天气预报。 2.天气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懂得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分析、对比、小组合作、读图分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新闻报道:中央气象台7月31日10时发布台风黄色预警: 今年第4号台风“妮妲”今天早晨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大风预报:7月31日14时至8月1日14时,台湾东南部海面有7-8级大风,部分海域的风力有9-11级,“妮妲”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风力12-13级。 台风对人们有哪些影响?(影响生活、出行、交通、生产等)我们如何了解未来的天气情况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天气吧! 二、新课学习 (一)天气及其影响 1.天气的概念

找一找: 经常用哪些词语描述天气?(风和日丽、风雨交加、大风降温) 所描述的时间有多长?(今天昨天、明天) 什么是天气?(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2.气候的概念 找一找:北京的四季 如何描述气候?(温暖多风、炎热多雨、凉爽少雨、寒冷干燥) 所描述的时间有多长?(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什么是气候?(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3.我们来总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实践演练:下列词语中哪些描述天气,哪些描述气候? 风和日丽天气 极地全年严寒 四季分明 东边日出西边雨 冬冷夏热气候 昨夜刮了一夜的风 (天气:风和日丽、东边日出西边雨、昨夜刮了一夜的风。气候:极地全年严、寒四季分明、冬冷夏热) 4.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小组合作:下列图文资料,分别说明的是天气与哪方面的关系? A:武汉降大到暴雨,全城多处交通要道积水严重,造成不少地方交通阻塞。(天气与交通的关系) B:未来两天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将下降8至10℃,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天气与健康的关系)

七年级地理多变的天气

多变的天气教学参考一 教学要求 1.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内容点析 1.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教材没有直接给出天气的概念,而是联系实际分两步解释天气。第一步,说明怎样描述天气。第二步,解释天气“多变”的特点:同一时刻,不同地方天气不同;同一地方,不同时刻天气有变化。 从感性材料入手,联系实际生产、生活,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有关概念的内涵和基本原理,并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这是贯穿本章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2. 图 3.1举例性地介绍天气的三种状况:A图侧重于“晴”;B图侧重于“风”;C图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天气与气候第三章侧重于“冷”。图中设计同学对天气的谈论,以使学生学会怎样描述天气。 3. “天气及其影响”的活动部分,围绕“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这一主题设计。第1题提供资料,并要求学生参照已有资料再补充至少一个资料。第2 题让学生分析已有资料。第3题要求对活动作小结。 4. 天气预报是每个人每天都要关心的问题。人们可以通过多种媒体(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获得天气预报,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电视天气预报,因此,教材也将收看电视天气预报作为重点。 5. 为体现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教材从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引入。图3.3展示了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的主要环节。它向学生说明天气预报是由许多人、许多单位共同参与的结果,并运用了许多先进设备,从而使学生在感性认识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的同时,受到科学精神的教育。图中所展示的具体内容不要求学生掌握。 6. 图3.4除展示了报纸上刊登的天气预报外,还就天气预报中常提到的阴晴、降水概率、风向、风力、温度等天气要素加以解释,以排除学生阅读天气预报时可能遇到的障碍。 风力由弱至强分为0~12级(共13级)(见后面的参考资料)。

七年级地理《多变的天气》说课稿

七年级地理《多变的天气》说课稿 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下面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地理《多 变的天气》说课稿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阿城区进修学校的地理教师赵秀波。我说课的题目是《多变的天气》,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 我说课的内容按以下五部分进行: 一、说教材 全身反应教学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缩写为TPR)是加州心理学家James J. Asher(詹姆士J.艾谢,1988)提出来的,注重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认为学生在一个较 放松的环境中学习效果最佳。紧张、焦虑的情绪对学习英语不利。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让学生根据教师发出的指令去模仿,以听力训练为主,待听力和理解能力得到提高后,方进入说话训练,是自然而然的学会语言的方法。 二、使用 flash 的设计思路 三、设计特点四、导入新课五、新课讲授 《七颗钻石》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爱心的可贵。因为小姑娘对别人的关爱,水罐变 成( )罐,接着又变成( )罐,后来跳出七颗( ),最后变成了七颗( )。 一、说教材 我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说明: (一)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感受着天气的变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使学 学生通过读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后明白了,沉默前的热闹是爸爸妈妈给他们过生日,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知错了,在沉默中孩子们在思考;在沉默中孩子们 在想办法弥补。而沉默后的热闹是孩子们懂得了不仅要感受父母的爱,更重要的是回报父 母的爱。 总之,我深感班主任工作虽然多而杂,但只要你具备一个“爱”字,那就一定会把工 作做好,同时教学也会取得好成绩。 生了解了有关天气的具体知识,又为以后学习气候的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1多变的天气(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在生活中能正确使用天气与气候术语。 2.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3.学会识别卫星云图、常用天气符号,能够收看电视天气预报。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联系实际区别天气和气候。 2.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预报的技能。 德育目标 1.通过联系本地的天气变化、气候特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开展气象观测、预报的课外活动兴趣,增强科教兴国的意识。 2.通过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认识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天气和气候术语的正确使用。 2.收看电视天气预报。 ※教学难点 风向标——风杆、风尾、风旗及风向。 ※教学方法 联系生活体验、比较、识图、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投影仪、录像机、录像带等。

2.自制有关投影片及卡片等。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多变的天气 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第二课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三国时期诸葛亮“趁浓雾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曹营”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法西斯突然向当时的苏联发动闪电站,未料到寒冬早到,士兵冻伤,连汽油也冻了,使坦克装甲部队失去了威力。而苏联红军利用冬季的有利条件,发动全线反击,使德军损失百万兵力。这说明了在战争中了解天气的变化是多么重要,而在现实社会中,无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还是生活活动无一不与天气和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 板书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讲授新课] 让学生指出导语3中,哪两句是对天气的描述?哪两句是对气候的描述?根据学生自由回答的情况,教师恰当转入下面的教学。 板书一、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1.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42图3.1A、B、C三幅景观图片,看看几位小朋友各描述的是什么状况的天气,然后让学生把视野放开。结合生活体验,想想除了这三种状况的天气外,还有什么状况的天气?试着把它描述出来。

初一地理:《多变的天气》教案

《多变的天气》教案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要求 1.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内容点析 1.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教材没有直接给出天气的概念,而是联系实际分两步解释天气。第一步,说明怎样描述天气。第二步,解释天气“多变”的特点:同一时刻,不同地方天气不同;同一地方,不同时刻天气有变化。 从感性材料入手,联系实际生产、生活,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有关概念的内涵和基本原理,并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这是贯穿本章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2. 图 3.1举例性地介绍天气的三种状况:A图侧重于“晴”;B图侧重于“风”;C图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天气与气候第三章侧重于“冷”。图中设计同学对天气的谈论,以使学生学会怎样描述天气。 3. “天气及其影响”的活动部分,围绕“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这一主题设计。第1题提供资料,并要求学生参照已有资料再补充至少一个资料。第2题让学生分析已有资料。第3题要求对活动作小结。 4. 天气预报是每个人每天都要关心的问题。人们可以通过多种媒体(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获得天气预报,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电视天气预报,因此,教材也将收看电视天气预报作为重点。 5. 为体现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教材从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引入。图3.3展示了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的主要环节。它向学生说明天气预报是由许多人、许多单位共同参与的结果,并运用了许多先进设备,从而使学生在感性认识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的同时,受到科学精神的教育。图中所展示的具体内容不要求学生掌握。 6. 图3.4除展示了报纸上刊登的天气预报外,还就天气预报中常提到的阴晴、降水概率、风向、风力、温度等天气要素加以解释,以排除学生阅读天气预报时可能遇到的障碍。 风力由弱至强分为0~12级(共13级)(见后面的参考资料)。

七年级地理上册 3_1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一【教材分析】 “多变的天气”是新课程教材《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的开篇。之所以将其放在《天气与气候》的第一节学习,是因为天气与生产建设和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从教材结构看,它是继续学习气温、降水和气候知识的基础。从教材内容看,其实践性很强,安排了很多有关天气的常识,进一步强调了天气是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材通过大量与天气有关的读图、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体现了新课改下的新教育理念。使教学一开始即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学习基础分析 初一学生在小学学习了一些地理知识,再加上对生活的体验,对天气知识有一些感性和理性认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接受不是很困难。 2.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①初一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像能力也逐渐发展。 ②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水平方面经过前段的学习,有一定基础。 3.学生学习动力分析 初一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本节内容在生活中是很有用处的知识,使教学一开始即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1.学会区别“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以及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能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学会识别卫星云图和看云图进行简易的天气预报,增加生活常识技能; 4.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认识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学习重点 1.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2.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 识别各种天气符号,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课时安排】1课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