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第三课时)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第三课时)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第三课时)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

[板书]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知道了门捷列夫在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及元素周期表的编制过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那么,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什么门捷列夫当时怎样认为的

[生]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门捷列夫认为元素的性质是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

[师]不但门捷列夫是这样认为的,在他之前的纽兰兹、迈耶尔、德贝莱纳等在探索元素周期律时也是以此为标准的。与他们不同的是:门捷列夫并没有机械地完全相信当时所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从而,使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出现了质的飞跃。

这也说明,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在化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如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所说:“没有可靠的原子量,就不可能有可靠的分子式,就不可能了解化学反应的意义,就不可能有门捷列夫的周期表。没有周期表,则现代化学的发展特别是无机化学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那么,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怎样得出来的呢

[生]元素原子的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

[师]这里的“一种碳原子”指的是哪种碳原子呢

[生]是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种碳原子,即碳—12原子。

[师]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真的是这样计算出来的吗要想知道究竟,我们还须了解以下两个概念。

[板书]四、核素、同位素

[师]我们以前学过元素,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知道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那么,它们的中子数是否相同呢

科学研究证明,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如组成氢元素的氢原子,就有以下三种:

[投影展示]

三种不同的氢原子

原子符号质了数中子数氢原子名称和简称

①1

1H

氕(H)

②2

1H

氘(D)

③3

1H

氚(T)

[问]1

1H、3

1

H分别表示什么

[生]1

1H表示一个质量数为1、质子数为1的原子;3

1

H表示一个质量数为3、质子数为1的原

子。

[师]根据第一节所写内容,填写表中空白。

[请一个同学把答案填写在胶片上]

答案:

10

11

12

[问]以上三种原子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异同

[生]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师]我们把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板书]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师]上述1

1H、2

1

H和3

1

H就各为一种核素。

[问]那么,1

1H、2

1

H和3

1

H是否为同一种元素呢为什么

[生]是。因为它们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

[师]对。它们都属于氢元素。我们又把它们互称为同位素。

[讲解并板书]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师]也就是说,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如1

1H、2

1

H和3

1

H三种核素均是氢的

同位素。我们把它们分别叫做氕、氘、氚,为了便于区别,又把它们分别记做H、D、T。此处的“同位”是指这几种核素的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个位置的意思。

[投影练习]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氢有三种同位素,即有三种氢原子

B.所有元素的原子核均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的粒子,总称为元素

D.元素即核素

3

1

是一种同位素

答案:A

2.在6

3Li、14

7

N、23

11

Na、24

12

Mg、7

3

Li、14

6

C几种核素中:

(1) 和互为同位素。

(2) 和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

(3) 和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师]元素、核素、同位素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板书]

[讲述]1.同一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

2.同位素是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的互称,不指具体的原子;

3.符号A

Z

X既表示一个具体的原子,又表示一种核素。

[师]许多元素具有多种同位素。如氧元素有16

8O、17

8

O、18

8

O三种同位素;碳元素有12

6

C、13

6

C

和14

6C等几种同位素;氯元素有35

17

Cl、37

17

Cl两种同位素;铀元素有234

92

U、235

92

U、238

92

U等多种同位素。

同位素有的是天然存在的,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有的有放射性,有的没有放射性。

[讲解时须把以上各核素符号写于黑板上]

[板书]O:16

8O、17

8

O、18

8

O Cl:35

17

Cl、37

17

Cl C:12

6

C、13

6

C、14

6

C U:234

92

U、235

92

U、238

92

U

[问]截止到1999年,人们已经知道了115种元素,能不能说人们已经知道了115种原子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许多元素有多种同位素,即人们知道的原子种类要比元素种类多。

[师]很好!大家能否回答一下,为什么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强调用12C而不说碳原子呢[生]因为碳原子有3种,若不指明是哪种,所测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就不一样。

[师]十分正确。

同位素不但在科学研究方面有重要的用途,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等方面也能大显身手。

请大家阅读课本P108有关内容,了解同位素的用途。

[学生阅读]

[师]请大家举例说明同位素的用途。

[生]如,可以利用1

1H、3

1

H、制造氢弹;利用235

92

U制造原子弹和作核反应堆的燃料;利用放

射性同位素给金属制品探伤,抑制马铃薯和洋葱等发芽,延长贮存保鲜期。在医疗方面,可以利用某些核素放射出的射线治疗癌肿等。

[师]需要说明的是,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虽然核内中子数不同(或说质量数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过渡]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比一般是不变的。我们平常所说的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来的平均值。下面,我们介绍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平均值的算法。

[板书]五、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问]对于具有同位素的元素来讲,应该怎样求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呢

[生]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应是将原子的真实质量与12

6

C质量的1/12相比较所得的数值。

[师]对。如18

8

O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通过以下数值求出。

[投影展示]已知一个18

8O的质量为×10-26 kg,一个12

6

C的质量为×10-26 kg,

18 8O的相对原子质量=

kg

10

993

.1

kg

10

657

.2

26

26

-

-

?

?

×12=

[师]这样,只要我们知道了某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在自然界中各同位素的原子百分数,就可以利用下式求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讲解并板书]A=A1×a1%+A2×a2%+……

A表示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1、A2……为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1%、a2%……为同位素的原子百分数或同位素原子的物质的量分数

[师]下面,我们以氯元素为例,来求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投影并讲解]已知氯元素有两种天然同位素:35

17Cl和37

17

Cl,并测得以下数值:

符号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在自然界各同位素的原子百分数

35

17

Cl %

37

17

Cl %

则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师]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这样算出来的。

[师]在数值上,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量数,我们平常做题时,常用质量数代替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来计算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投影练习]

铜有两种天然同位素63

29Cu和65

29

Cu,已知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则63

29

Cu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

% % % %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解:设63

29

Cu含x%

则65

29

Cu为(1-x%)

依题意:63×x%+65×(1-x%)= x=75%

故选A。

[师]在元素周期表上,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这个数值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是根据氢的三种同位素1

1H、2

1

H、3

1

H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它们在自然界的原子百分数算出

来的平均值。

[师]很正确。大家看,这是我们初中所学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投影展示]经过研究和实践,国际上一致同意以一种碳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的1/12(约×10-27千克)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问]结合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分析:上述相对原子质量是否就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生]不是。

[问]那它指的是什么的相对原子质量呢

[生]是元素的一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师]大家对本节课的知识理解得很好。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原子量的数值越来越得以准确的测定,人们对元素性质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对于化学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这种重要的科学数据,近两个世纪以来多为西方发达国家所测定。

值得我们自豪的是: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在测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方面谱写了新的篇章。他精确地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的相对原子质量,并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其中在锗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上,贡献尤为突出。他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此科研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请大家参看课本P108阅读资料《张青莲教授为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学生活动]

[教师可根据课堂时间的具体情况,向学生介绍张青莲教授的情况及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方面的知识,见备课资料]

[投影练习]

1.以下互为同位素的是( )

A.金刚石与石墨与H2与CO2 D. 35

17Cl与37

17

Cl

答案:D

2.设某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

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

C.若碳原子质量为W g,此原子的质量为(m+n)W g

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

答案:A

3.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

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从现代的观点来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正确的是( )

A.只有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④

D.①②③

[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讲解了核素、同位素的概念,以及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等知识。

[布置作业]习题二、1、2,三、6

[参考练习]

1.在过氧化钠中含有16

8o 2

2

,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16 、8 、2- 、

2 、-1 。

答案:氧原子质量数;氧原子的核电荷数(或质子数);过氧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氧原子数;氧元素化合价。

2.物质的量相同的H2O和D2O相比较,所含氧原子数之比为,式量之比为

,质量之比为;与足量钠反应,放出的气体在标况下的质量之比为。

答案:1∶1 9∶10 9∶10 1∶2

3.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a

b X,元素Y的一种同位素为c

d

Y,已知a>c,b>d,则元素X和Y的相对

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为。

解答:因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该元素的几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含量有关。a>c,b

>d只能说明a

b X比c

d

Y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但不能说明X元素和Y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

故答案不能确定。

●板书设计

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

四、核素、同位素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叫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1

O:16

8O 17

8

O 18

8

O

C:12

6C 13

6

C 14

6

C

U:234

92U 235

92

U 238

92

U

Cl:35

17Cl、37

17

Cl

五、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A1×a1%+A2×a2%+……

A表示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1、A2……为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1%、a2%……为同位素的原子百分数或同位素原子的物质的量分数

●教学说明

本节课设计的主要结构是:(从初中学过的相对原子质量的知识进行)激疑;(通过所学的新知识进行)析疑;(新旧知识结合而最终)解疑。

本课时的内容是建立在初中所学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等概念的基础上的,课上采取启发、诱导、探究、比较等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明白:高中知识是对初中知识的延伸和发展,也使他们的认识得以深化,并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目的。

课上最好能有时间介绍张青莲教授的事迹及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测定的有关知识。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可扩大他们的视野。

必修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 课题: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授课班级高一 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 与 技能 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 系,初步学会运用周期表。 过程 与 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周期表的结构 2、自主探究:探究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编制过程的了解,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发展的历程, 并以此来引导自己的实践,同时促使他们逐渐形成为科学献身的高贵品质 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学生 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难点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周期: 三短,四长 2. 族: 主族:短周期+长周期 A 副族:完全长周期 B 0族:稀有气体元素 Ⅷ族:8,9,10纵行 3.过渡元素:副族+第Ⅷ族 元素位置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 [视频]《元素周期表之歌》 [引言]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发现了112种元素,并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地探索发现新的元素。早在人们发现元素的那一刻起,科学家们就一直探索元素的奥秘,这些元素性质不同,有的活泼,有的不活泼。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呢?元素周期表是根据什么得来的呢?这得从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说起了 讲解元素周期表发展历程 [讲]门捷列夫总结前人的不足,按照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将不同种类的元素排入周期表。于是得到了我们今天的元素周期表。在这张表里原子核电荷数即为原子在周期表中的序数。根据我们初中所学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知识,即可得到以下的结论。 [板书]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过渡]今后,我们只需知道原子的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就能知道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序了。那我们要想再具体的定位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需要更加详尽的表述喽。 [提问]请同学们数一数,元素周期表有多少个横行? 7个横行 [讲]我们把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称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称作一个族。下面,我们先来认识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周期。 [板书] 1.周期: [讲]下面请同学们看元素周期表中的前三周期,确定每一周期有多少种元素。然后,在试着数数下面的几个周期,确定每一周期有多少种元素 第一周期2种,第二、三周期8种,第四、五周期18种 第六周期和第七周期由于分别有镧系和锕系元素存在,所以这两个周期应该有32种元素。由于第七周期还有部分元素未发现,所以目前在元素周期表中只有26种元素。一、二、三周期元素种类较少,我们称之为短周期,其它四个周期为长周期。第七周期为排满,故有时也被称为不完全周期。帮助学生正视科学探索的艰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执着理念 结合核外电子排布知识 以第三周期前三种元素:Na、Mg、Al 核外电子排布为例 重点内容 逐层分析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教案

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了解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有关周期表的结构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周期表的结构;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方法:导学探究法 教学过程: [引入]至今已经发现了100多种元素,人们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其编排起来,得到了我们现在的元素周期表,而绘制出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板书]三、元素周期表 [讲解]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在发现原子的组成及结构之 后,人们发现,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板书]原子序数一核电荷数一质子数一核外电子数 [科学探究] 1?画出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认真分析、观察原子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3?将上述1 —18号元素排列成合理的元素周期表,说明你编排的理由。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友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纵行。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请大家阅读书本第5页的内容。[板书](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指导阅读]1、周期

2?族 主族(_个;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 族(_个纵行,副族(_个;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 ——个族)]第 _____ 族(—个,_______ 列) J ______ 族(—个,_________ 列) 过渡元素:[讲解]周期表中还有些族还有一些特别的名称。例如: 第IA族:碱金属元素第VIIA族:卤族元素0 族:稀有气体元素 [随堂练习] 1.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 3?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n A族,则原子序数为x+ 1的元素可能处在第 () A .川A族 B . I A族C.I B族 D .川B族 4?下列各组原子序数的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 A.12 和17 B.13 和16 C.11 和17 D.6 和8 5?在下列各元素组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都可以按某种共性归属一类,请选出各组的例外元素,并将该组其他元素的可能归属,按所给六种类型的编号填入表内。 兀素组例外兀素其他兀素所属类型编号 S、N、Na、Mg P、Sb、Sn、As Rb、B、Te、Fe 素(5 )金属兀素(6)非金属兀素 周期(—个横 行,—个周期) 第1周期 第2周期 第3周期 第4周期 第5周期 -第6周期 第7周期, (共—种元素) (共—种元素) (共_种元素) (共—种元素) (共—种元素) (共—种元素) 目前发现______ 种元素(—个)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 教案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通过学生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具体”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原子的结构、性质、位置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初中我们学过了元素周期律,谁还记得元素周期律是如何叙述的吗[学生活动] 回答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过渡]对!这样的叙述虽然很概括,但太抽象。我们知道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的规律。既然是规律,我们只能去发现它,应用它,而不能违反它。但是,我们能否找到一种表现形式,将元素周期律具体化呢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找到了元素周期表这种好的表现形式。元素周期表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它是人们的设计,所以可以这样设计,也可以那样设计。历史上本来有“表”的雏形,经过漫长的过程,现在有了比较成熟,得到大家公认的表的形式。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设计不同的周期表,不同的周期表有不同的编排原则,大家可以根据以下原则将前18号元素自己编排一个周期表。 [多媒体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列(按电子层递增顺序)。 [过渡]如果按上述原则将现在所知道的元素都编排在同一个表中,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元素周期表,现在我们一同研究周期表的结构。 [指导阅读]大家对照元素周期表阅读课本后,回答下列问题。 1.周期的概念是什么 2.周期是如何分类的每一周期中包含有多少元素。 3.每一周期有什么特点 4.族的概念是什么 5.族是如何分类的主族和副族的概念是什么,包括哪些列,如何表示 6.各族有何特点 [教师归纳小结] [板书]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横行--周期 ①概念 ②周期分类及各周期包含元素的个数。 ③特点 a.周期序数和电子层数相同;

高一化学必修1(人教版)新新新学案(教案和课时练习含详解)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必修1《引言》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2.了解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原子和分子、解开许多物质的构成之迷、合成与开发新物质、新材料。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①实验性较强;②有特定的概念和理论;③有独特的学科语言;④与生产、生活、社会联系密切。 (二)过程与方法 1.查阅20世纪化学发展过程中重大事件的资料(或观看录像),能发现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建立化学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观点。 2.通过讨论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化学史,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知道化学已经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 3.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掌握化学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化学在工农业及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学习兴趣,热爱化学这门学科。2.通过师生互动,增加师生感情。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重视实验,尊重实验事实的良好品质和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作用。 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6.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教学重点: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潜能,初步建立学习化学的学习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高中化学的知识特点以及学习和思维方法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导学案)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导学案) 课前激趣导案 【情景导入】 1907年1月27日,俄国首都彼得堡寒风凛冽,太阳黯淡无光,寒暑表上的水银柱降到零下20多度,街上到处点着蒙有黑纱的灯笼,显出一派悲哀的气氛。几万人的送葬队伍在街上缓缓移动着,在队伍最前头,既不是花圈,也不是遗像,而是由十几个青年学生扛着的一块大木牌,上面画着好多方格,方格里写着“C”、“O”、“Fe”、“Zn”等元素符号。原来,死者是著名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木牌上画着好多方格的表是化学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对化学的主要贡献。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理解原子结构与周期和族的关系 3.根据原子序数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二、学习重难点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根据原子序数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三、预习内容(分为两组问题,1~2为第一组问题,3为第二组问题) 1.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期表编排规则 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周期。 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族。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周期名称周期别名元素总数规律 周期()个,横行()个第1周期 短周期 周期数== ;各周期元素 从左向右都是原子序数;第2周期

第3周期(第7周期排满是第118号元 素) 第4周期 长周期 第5周期 第6周期 第7周期不完全周期26(当前) 族名类名核外最外层电子数规律 族()个 纵行()个 ()个主族()个副族()个0族()个第Ⅷ族主 族 第ⅠA族H和;主族数 == ; 各主族元素从上向下 都是原子序数; 第8、9、10三个纵行 为第Ⅷ族外,其余15 个纵行,每个纵行标为 一族。 第ⅡA族碱土金属 第ⅢA族无 第ⅣA族碳族元素 第ⅤA族氮族元素 第ⅥA族氧族元素 第ⅦA族元素 0族或 副 族 第ⅠB族、第ⅡB族、第ⅢB族、第ⅣB族、 第ⅤB族、第ⅥB族、第ⅦB族、第Ⅷ族 全部是元素; 又称为元素 四、学习探究 探究点一:元素周期表结构如何理解?(分为两组,1为第三组问题,2为第四组问题,3为第5组问题) 1、画出1~20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示意图) 2、以原子序数为横坐标,最外层电子数为纵坐标,画出直方图。 3、⑴元素周期表有多少个横行?多少个纵行?⑵周期序数与什么相关?⑶在每一个 纵行的上面,分别有罗马数字Ⅰ、Ⅱ、……及A、B、0等字样,它们分别表示什么 意思呢?⑷零族元素都是什么种类的元素?为什么把它们叫零族?⑸第Ⅷ族有 几个纵行?⑹分析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到ⅡB之间的元素名称,它们的偏旁部首 有什么特点?说明什么? 探究点二:如何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1~2为第六组问题) 1、由原子结构来确定,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 最外层电子数= ; 例如:某元素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三个电子,可知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 。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 [板书]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知道了门捷列夫在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及元素周期表的编制过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那么,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什么门捷列夫当时怎样认为的 [生]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门捷列夫认为元素的性质是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 [师]不但门捷列夫是这样认为的,在他之前的纽兰兹、迈耶尔、德贝莱纳等在探索元素周期律时也是以此为标准的。与他们不同的是:门捷列夫并没有机械地完全相信当时所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从而,使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出现了质的飞跃。 这也说明,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在化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如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所说:“没有可靠的原子量,就不可能有可靠的分子式,就不可能了解化学反应的意义,就不可能有门捷列夫的周期表。没有周期表,则现代化学的发展特别是无机化学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那么,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怎样得出来的呢 [生]元素原子的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 [师]这里的“一种碳原子”指的是哪种碳原子呢 [生]是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种碳原子,即碳—12原子。 [师]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真的是这样计算出来的吗要想知道究竟,我们还须了解以下两个概念。 [板书]四、核素、同位素 [师]我们以前学过元素,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知道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那么,它们的中子数是否相同呢 科学研究证明,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如组成氢元素的氢原子,就有以下三种: [投影展示] 三种不同的氢原子 原子符号质了数中子数氢原子名称和简称 ①1 1H 氕(H) ②2 1H 氘(D) ③3 1H 氚(T) [问]1 1H、3 1 H分别表示什么 [生]1 1H表示一个质量数为1、质子数为1的原子;3 1 H表示一个质量数为3、质子数为1的原 子。 [师]根据第一节所写内容,填写表中空白。 [请一个同学把答案填写在胶片上] 答案: 10

高一化学第一课教案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安全教案(第1课时) 姓名班级教案使用时间 【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初中学习的基本操作,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2、对常见的操作和仪器进行复习和熟悉 【教学方法】“四环节”教学模式,观看视频、自学、讨论。 【教学过程】课件播放化学安全事故案例,阅读课本P4 【知识点一】遵守实验室规则 1.遵守实验室规则,使用化学药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 的气味;不得尝药品的味道。 2.实验室用剩的药品做到“三不”:不能放回原瓶(K、Na除外);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设计意图: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重视实验的教学,对知识的形成过程必不可少.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是科学精神. 【知识点二】了解安全措施 【相互交流】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 (1)酒精及有机物燃烧,小面积着火,应迅速用盖灭。 (2)若不慎烫伤,用药棉浸75%的酒精轻涂伤处。 (3)若眼睛被化学物质灼伤,立即用,边洗边眨眼睛。 (4)若浓酸(碱)洒到实验台上,应先用(或)中和,然后用水冲洗。 (5)若浓硫酸沾在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干抹布擦去, 再用后,涂上3%~5%的。 (6)若被玻璃割伤或有创伤时,应先除去伤口的玻璃等杂物,再用稀双氧水擦洗,后到卫生 室包扎。 设计意图: 人人都必须要有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课件展示答案 【知识点三】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请同学们观看课件上的视频后回答以下问题) 1.药品取用和存放: (1)固体药品 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用取用;块状药品:用取用。 (2)液体药品 少量液体:用吸取;一定量液体:用量取; 较多量液体:可。 (3)取用药品,如果实验里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只要 _______________ ⑷.取用一定量的药品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元素周期表》是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节内容,所有的化学知识都会用到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科的基石。 本章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框架,首先介绍元素周期表,再通过一些事实和实验归纳元素周期律。 本节从化学史引入,直接呈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在学生了解一些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以元素周期表的纵向结构为线索,以碱金属和卤素元素为代表,通过比较原子结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异同,突出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并通过实验和事实来呈现主族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帮助学生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本节内容要达到“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本课是时内容要求达到“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初步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的关系;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三对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都有初步了解,但在学习中较多是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易遗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低。这一节课是新学期的第一堂化学课,同时这部分内容又比较枯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从方法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这一内容应成为教学设计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抢答对身边元素有所了解和重视,分组画曲线培养理性思维能力;

高一化学必修二课时教案

【教材版本】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课标分析】 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教材从化学键入手,说明化学健与能量的密切联系,揭示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然后分析了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储存与吸、放热的关系,为后面“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教材通过三个实验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引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术语。第三部分,教材为了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图文并茂的说明了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能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认识能源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认识化学技术在其中的重大,甚至关键的作用。 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的学习,学生将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认识;初步树立起科学的能源观;这将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学情分析】 学习者是高中一年级学生,通过在初中的学习,他们对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这一现象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概念。在这堂课中他们要初步明确产生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什么,就是要求他们要从感性认识升级为较为理性的认识,这就要求他们要有化学键的概念,而在上一章他们刚刚学习过,所以接受本堂课的内容对他们来说就显得比较轻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2、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吸放热反应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 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挥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质疑、思考,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反思提高的能力; 2、有参与化学活动的热情,将化学能与热能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树立正确的能源观; 【教学重点】 用化学键、物质总能量大小、物质稳定性来解释和判断吸、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理性思考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深层微观本质。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人教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 伟大成就是什么?门捷列夫开始是按照什么原则来排列元素的?现在的周期表编排的依据是什么?哪种依据更科学?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周期表的结构。 2、初步掌握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周期表的结构。 2、自主探究:元素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之间的 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图1—1门捷列夫 1、通过化学史学习,培养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 2、使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2)元素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门捷列夫吗?他的伟大成就是什么?门捷列夫开始是按照什么原则来排列元素的?现在的周期表编排的依据是什么?哪种依据更科学? 二、元素周期表 绘制出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图1—2元素周期表

我们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可见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间存在着关系:原子序数═ 核电核数 ═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问题:元素周期表中有多少横行、纵行?即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18个纵行,除了8、9、10三个纵行称为第Ⅷ族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族,故共有16族。 每一横行中各有多少种元素? (1).周期 (2)、族: a.主族和副族对比; 还有一个第0族和一个Ⅷ族。 (3)、过渡元素: 周期表中从ⅡA 至ⅢA 族之间的10个纵列(7个副族加Ⅷ族)统称过渡元素 。 ※元素周期表结构记忆方法: 横行叫周期(现有一至七):三短四长。 纵列称作族(18纵行16族):7主、7副Ⅷ和“0”;Ⅷ族最贪婪(8、9、10列占); ⅡA 、ⅢA 夹10列(7副加Ⅷ称过渡);镧锕各十五,均属ⅢB 族. (4)、周期表中有些族的特别的名称。例如: 第IA 族:碱金属元素 第VIIA 族:卤族元素 0族:稀有气体元素 2、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周期(7个横 行,7 个周期) 短周期(3 个) 第1周期(共2 种元素) 长周期(3 个) 第7周期,目前发现 26 种元素 第2周期(共8 种元素) 第3周期(共8 种元素) 第4周期(共18 种元素) 第5周期(共18 种元素) 第6周期(共 32种元素) ,最多有32种元素

2019-2020年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人教版2

2019-2020年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人教版2[板书]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知道了门捷列夫在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及元素周期表的编制过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那么,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什么?门捷列夫当时怎样认为的? [生]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门捷列夫认为元素的性质是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 [师]不但门捷列夫是这样认为的,在他之前的纽兰兹、迈耶尔、德贝莱纳等在探索元素周期律时也是以此为标准的。与他们不同的是:门捷列夫并没有机械地完全相信当时所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从而,使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出现了质的飞跃。 这也说明,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在化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如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所说:“没有可靠的原子量,就不可能有可靠的分子式,就不可能了解化学反应的意义,就不可能有门捷列夫的周期表。没有周期表,则现代化学的发展特别是无机化学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那么,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怎样得出来的呢? [生]元素原子的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 [师]这里的“一种碳原子”指的是哪种碳原子呢? [生]是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种碳原子,即碳—12原子。 [师]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真的是这样计算出来的吗?要想知道究竟,我们还须了解以下两个概念。 [板书]四、核素、同位素 [师]我们以前学过元素,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知道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那么,它们的中子数是否相同呢? 科学研究证明,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如组成氢元素的氢原子,就有以下三种: [投影展示] 三种不同的氢原子 原子符号质了数中子数氢原子名称和简称 ①H 氕(H)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时教案新课标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第一课时教案新课标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第一课时教案新课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4.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 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5.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 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 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强调解题规范化,单 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这 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物质的量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容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因此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注意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关 于摩尔质量,教材是从一些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摩尔质量和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自然引出摩尔质量的定义。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本节还涉及了相关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计算。这类计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有关化学计算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计算进一步强化、巩固概念。本节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本节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引入、形成。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第一课时)

第三节元素周期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使学生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3.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周期表。 4.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及元素周期表的编制过程的了解,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发展的历程,并以此来引导自己的实践,同时促使他们逐渐形成为科学献身的高贵品质。 5.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他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6.使学生对核素、同位素及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有常识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 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核素、同位素。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用具 投影仪、胶片、元素周期表挂图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阅读、讨论、练习、探究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律,知道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那么,有没有一种工具可以把我们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之间的这种周期性很好地表现出来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元素周期表,也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讲的主要内容。 [板书]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师]请大家拿出自己亲手绘制的元素周期表。 [学生取表,教师把元素周期表的挂图挂于黑板上] [师]根据元素周期律,把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表,这个表就叫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有不同的形式,我们这里介绍的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形式。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 首先,我们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板书]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师]数一数元素周期表有多少个横行多少个纵行 [生](数后回答)有7个横行,18个纵行。 [师]对。我们把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称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称作一族。下面,我们先来认识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周期。 [板书]1.周期 [师]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请大家阅读课本P104的有关内容。 [学生活动]

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 (40907063 丁胜根) 一、教材分析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元素周期表在初中化学中已有简单介绍,本节书的总体思路是在初中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元素周期表,突出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后,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得出元素性质主要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密切相关的结论,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原子核与元素的性质是否有关引出核素概念,了解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在教学时可将本节教材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其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第二课时主要探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第三课时探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小结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密切相关后,学习核素及同位素概念。 二、学情分析 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中,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简介以及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等知识已有所了解,从元素周期表中能够获取元素名称、符号、原子序数、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知道最外层电子数为8(第一周期为2)的结构化学性质稳定,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反应中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结合学生过往已有的知识,本节课将从实验出发,以一系列的实验事实凸显元素的原子结构(尤其是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学性质之间的密切联系,丰富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深刻理解“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的含义。 教材中对碱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的探究通过实验归纳得出,这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并进行对比归纳;对卤族元素化学性质的探究则将实验事实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这对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能够从文字中筛选出关键内容进行对比,归纳出“递变性”规律。另外,本节课除了要让学生发现同一主族元素“递变性”外,还要从同一主族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归纳出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要求学生有较为全面的思维能力,能够充分挖掘未知的潜在性规律。

高一化学必修一课时教学案(第一章分课时)

第五课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学案导学 【回顾复习】 1.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比较: 2 【新知探究】 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100 mL 1.0 mol·L-1 NaCl溶液的配制 液,就要选用与其容积相近的500mL容量瓶来配制。 使用前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检验程序是: )容量瓶不能用来溶解物质,不能将玻璃棒伸入容量瓶中进行搅拌。 )不能将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更不能将容量瓶加热。 )观察所加溶液是否达到容量瓶的刻度线一定要平视,使液体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平。 )容量瓶不能久贮溶液,因此配制好的溶液要及时转入试剂瓶,并贴好标签。 NaCl固体的质量: g

(2)根据计算结果,称量NaCl固体 g。 (3)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4)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 2~3次,洗涤液也注入。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 (5)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 cm时,改用滴加蒸馏水至,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2、误差分析 ①浓度误差的判断方法是将称量(或量取)误差和定容误差纳入公式 c B = V n B= )] ( [ ) ( ) ( aq B V B M B m ,由m(B)和V[B(aq)]判断误差。 Ⅰ V一定。n B 偏大,c B 偏;n B 偏小,c B 偏。 Ⅱ n B 一定。V偏,c B 偏;V偏大,c B 偏。 ②定容误差的判断方法:定容的目标是容量瓶的容积,相关主要方法是以平视式。以容 量瓶的刻度线为目标、观察液面与刻度的位置关系,标准是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齐平时,液体体积恰好等于容量瓶的容积。 Ⅰ仰视式观察,溶液体积偏。 Ⅱ俯视式观察,溶液体积偏。 ③几种常见的操作误差(填“偏大”、“偏小”) 课后作业

第一章第1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 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及结构。 3.能描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具体位置。 ●新知预习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按__________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__________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共有__个横行。 (3)把_______________相同的元素按__________递增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共有____列。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横行)——“3短4长” “3短”——三个短周期,即第__________周期; “4长”——四个长周期,即第_____________周期。 (2)族(纵行)——“18个纵行16个族” (3)元素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周期序数=__________,主族序数=_____________。 3.常见族的特别名称 第ⅠA族(除H外)__________元素,第ⅦA族__________元素,0族__________元素,第__________族和__________族称为过渡元素。 ●自主学习 1.元素周期表提供了每种元素的哪些信息? 提示: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 对于每一格,均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外围电子排布、相对原子质量(或质量 数)等内容。 此外,在周期表中,还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金属、 非金属或过渡元素等。若元素符号呈红色表明该元 素是放射性元素。 2.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谁排成的?跟现在的元素周期表排列方式一样吗? 提示:历史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排成的;他是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通过分类、归纳,制成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与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表排列方式不一样。主要区别是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序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核电荷数。即现在我们使用的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而成的。 ●师生互动 1、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教案

第3课时 [板书]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知道了门捷列夫在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及元素周期表的编制过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那么,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什么门捷列夫当时怎样认为的 [生]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门捷列夫认为元素的性质是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 [师]不但门捷列夫是这样认为的,在他之前的纽兰兹、迈耶尔、德贝莱纳等在探索元素周期律时也是以此为标准的。与他们不同的是:门捷列夫并没有机械地完全相信当时所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从而,使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出现了质的飞跃。 这也说明,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在化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如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所说:“没有可靠的原子量,就不可能有可靠的分子式,就不可能了解化学反应的意义,就不可能有门捷列夫的周期表。没有周期表,则现代化学的发展特别是无机化学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那么,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怎样得出来的呢 [生]元素原子的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 [师]这里的“一种碳原子”指的是哪种碳原子呢 [生]是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种碳原子,即碳—12原子。 [师]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真的是这样计算出来的吗要想知道究竟,我们还须了解以下两个概念。 [板书]四、核素、同位素 [师]我们以前学过元素,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知道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那么,它们的中子数是否相同呢 科学研究证明,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如组成氢元素的氢原子,就有以下三种: [投影展示] 三种不同的氢原子 原子符号质了数中子数氢原子名称和简 称 ①1 H氕(H) 1 ②2 H氘(D) 1 ③3 H氚(T) 1

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精品

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方法、质量、认识、问题、难点、有效、密切、深入、合作、掌握、了解、研究、规律、位置、稳定、基础、素质、重点、能力、方式、结构、水平、关系、分析、激发、形成、提高、新知识、中心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 一、教材分析: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和应用 的科学。要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必须从微观粒子入手,才能寻找到原因。化学 学科涉及分子、离子、原子、质子、中子、核外电子等多种微观粒子,但最重要 的是原子。只要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才可以进一步了解分子、离子结构,进而深 入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在初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一些 化学物质的性质,因此有必要让学生进入微观世界,探索物质的奥秘。通过本节 了解原子构成、核素、同位素概念,了解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间的关系,为后续周期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X的含义。 1.明确质量数和A Z 2.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提高同学们辨别概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原子结构的研究,激发学生从微观角度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质量数和A X的含义。 Z 难点: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同学们在初中已经有了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所以这节课原子表示方法比较容易接受,但对于核素同位素的概念是新知识。 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 六、课前准备: 学生学习准备:导学案 教师教学准备:投影设备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案填写,总结疑惑点(主要以学生读答案展示的方式)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离子、分子等),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都都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同种原子性质和质量都相同。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构成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原子的几个概念。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核素和同位素 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的中心,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带负电的电子绕核作高速运动。也就是说,质子、中子和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在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荷,其正电荷数由所含质子数决定。 (1)原子的电性关系: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3)离子指的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的粒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粒子叫阴离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 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通过学生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具体”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原子的结构、性质、位置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初中我们学过了元素周期律,谁还记得元素周期律是如何叙述的吗[学生活动] 回答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过渡]对!这样的叙述虽然很概括,但太抽象。我们知道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的规律。既然是规律,我们只能去发现它,应用它,而不能违反它。但是,我们能否找到一种表现形式,将元素周期律具体化呢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找到了元素周期表这种好的表现形式。元素周期表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它是人们的设计,所以可以这样设计,也可以那样设计。历史上本来有“表”的雏形,经过漫长的过程,现在有了比较成熟,得到大家公认的表的形式。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设计不同的周期表,不同的周期表有不同的编排原则,大家可以根据以下原则将前18号元素自己编排一个周期表。 [多媒体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列(按电子层递增顺序)。 [过渡]如果按上述原则将现在所知道的元素都编排在同一个表中,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元素周期表,现在我们一同研究周期表的结构。 [指导阅读]大家对照元素周期表阅读课本后,回答下列问题。 1.周期的概念是什么 2.周期是如何分类的每一周期中包含有多少元素。 3.每一周期有什么特点 4.族的概念是什么 5.族是如何分类的主族和副族的概念是什么,包括哪些列,如何表示 6.各族有何特点 [教师归纳小结] [板书]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横行--周期 ①概念 ②周期分类及各周期包含元素的个数。 ③特点 a.周期序数和电子层数相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