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章范文整理

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章范文整理

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章范文整理
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章范文整理

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章

七年级科学期末复习

一、选择题

少先队员们正在湖边进行篝火晚会以庆贺自己的节日,在一片银白色的月光照

耀下,燃起了一堆篝火。少先队员们的目光中流露出莫大的喜悦。以下能称得上光

源的是

A、少先队员们的目光

B、一片银白色的月光c、湖面上映出的篝火D、在

湖边燃烧的篝火

晚上入睡的人被蚊子咬醒,这是人的什么感觉在起作用?

A、视觉

B、触觉c、嗅觉D、听觉

伞兵从飞机上跳下,下方正好有个湖,在下落过程中伞兵在水中的像会

A、变大

B、变小c、不变D、消失

听小骨位于耳朵内的部位是

A、外耳

B、中耳c、内耳D、鼓室

在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图1的标志,它表示的意思是

、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A

c、此地有乐队出租车D、禁止停车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为30°时,反射角是

A、30°

B、60°c、90°D、120°

用照相机拍摄景物时,要使底片上能够成清晰缩小的像,物距u和焦距f满足的

关系是

A、u<f

B、u=fc、f<u<2fD、u>2f

某同学在观看平静的湖水里慢慢游动的鱼,同时他还看到湖面上映出的岸边的

大楼,他看到的鱼和大楼是

A、大楼是实像,鱼是虚像

B、大楼是虚像,鱼是实像

c、大楼和鱼都是虚像D、大楼和鱼都是实像

集邮爱好者为了能更清晰地看到邮票的画面,常用放大镜来观察,他看到的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等大的虚像

0、一只电铃放置在玻璃罩内,接通电路,电铃发出声音,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中

的空气抽掉时,将发生

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D、不见电铃振动,但能听到声音.

1、一束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正确的图示是

放幻灯片时幻灯片距离幻灯机镜头30厘米,幻灯机镜头焦距是

A、60厘米 B、40厘米c、10厘米D、以上均不对

3、下列光路图中,哪个是错误的?

眼球的功能是

A、折光和感光

B、感光和产生视觉c、产生视觉D、折光、感光、产生

视觉

在物体由远处沿凸透镜的主光轴向焦点移动的过程中,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和实

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像到透镜的距离增大,像也增大

B、像到透镜的距离增大,像变小

c、像到透镜的距离减小,像变大D、像到透镜的距离减小,像变小

调节电视的音量旋钮是在调节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c、音色D、频率

要使人的眼睛看到物体,其必要条件是

A、物体是光

B、必须有光射入眼睛

C、物体和眼睛在一条直线上

D、只有白天才能看到物体

AB是放在平面镜前的物体,A'B'表示物体在镜中所成的像,正确的图示是

如图所示,有束光线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光斑将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c、不动D、无法确定

0、在下列事例中能看到物体实象的是

A、欣赏鱼缸中的鱼

B、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胚芽c、看电影D、平面

镜里的像

1、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离透

镜10厘米的光屏上成倒立

缩小的像,当物体移至凸透镜前10厘米处时,所成的像

A、倒立缩小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等

大的实像

2、某校学生毕业时摄影留念,全班合影后,用同一照相

机改拍个人校园纪念照,

这时应该

A、把照相机离人远一些,同时缩短暗箱的长度

B、把照相

机离人近一些,同时.

增大暗箱的长度

c、把照相机离人远一些,同时增大暗箱的长度D、把照相机离人近一些,同时

缩短暗箱的长度

3、戴兰色镜片的眼镜看红领巾是

A、红色

B、兰色c、黑色D、紫色

早晨看到草上的露珠映在日光中能呈现鲜艳的颜色,而且颜色随视线的方向而

改变,这是因为

A、露珠晶莹,日光强烈刺眼,使视觉受到影响,看到眼前五颜六色

B、光的反射c、光的色散D、视线方向不同,看到露珠背后不同的颜

如图,人眼看不见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是

A、a物体

B、b物体c、c物体D、a、b、c三物体26、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从距透镜15厘米处沿透镜主光轴远离,移

动到距透镜40厘米处的过程中,物体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

A、逐渐增大

B、先减小,后增大c、逐渐减小D、先增大,

后减小

二、填空题

人的主要感觉器官包括、、、、

皮肤能感受冷、热、痛等刺激,即有觉、觉、觉、

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

舌能辨别四种基本的味,分别是、、、,对甜味最敏感

的是,苦味最敏感的是,酸味最敏感的是,咸味最敏

感的是。

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是不同的,如抚摸一般用手指尖,因为这个部位

的神经末梢比

较集中。要测试病人额上的温度,一般用手背,因为手背上对神经末梢比较

丰富。

声音是由于而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

声音是靠、、等物质作介质进行传播的。声音以

的形式通过将向外传播,这个波叫做声波。

声音在中传播最快,中次之,中传播最慢。

耳的结构包括、和。

乐音的三个基本特征为、、。

0、遇到巨大的声响时,要迅速。

、我国政府规定工厂、工地的噪声应不超过分贝,居1 民居住区,白天不

超过分贝,夜间不能超过分贝。

拿一张硬纸片在木梳齿上划过,纸片划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听起来就越高,也

就是说发出的声音的就越高。

3、我们往往根据说话人的声音就能知道是谁在讲话,这是根据特征来区分

的。

光在同一种物质里是沿传播的。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而在水中每秒传播距离只有真空中的

光年是单位,指光在一年里传播的。

光谱的颜色依次为、、、、、、

太阳光通过玻璃后呈现红色,则玻璃是颜色,一面旗子能全部反射黄

光,则旗子是颜色,一张纸几乎将所有色光全部反射,则纸是颜色,

地块布几乎将所有色光吸收,则布的颜色是颜色。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讲解学习

第一课小苗的诞生 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 3、在自然界,种子春天才开始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 4、浸泡在水中的种子,水面上的种子能萌发,而下面的种子却没有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足够的空气】。 5、雨后种子容易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6、我国“神舟三号”2002年4月1日成功地返回地面。首次成功搭载并返回用于推广的植物试管苗是【葡萄】、【树莓】和【兰花】。 7、通过实验表明我国研制的飞船,其生命保障系统很完善,【温度】、【光照】、【空气】、【水】等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8、在自然界,种子一般在【春季】才开始萌发。 9、怎样制作种子标本盒? ①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2选择好的,并按自己指定的标准分类。○3利用干燥、透明的小盒或小瓶分类、分装。○4盒内放干燥剂和防虫药。○5收集各类种子资料制作标签,对号贴上标签。○6说明制作日期及制作人。 第二课土壤与植物的生长 1、在农业生产中,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花生种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产量不同。这说明【土壤对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2、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叫【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叫【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 3、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这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沙质土②壤土③黏质土】。 4、由土壤的渗水能力我们可以推测出,土壤的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黏质土②壤土③沙质土】。 5、沙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强】;黏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弱】。 6、黏质土的【保水能力最强】;沙质土的【保水能力最弱】。 7、除了渗水性以外,【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8、沙质土:含砂粒较多,土质松散,渗水快,保水能力差,易干旱,用手捏不成团。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汇总

§0-2、什么是科学探究 1、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2、科学探究需要观察和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和处理数据,建立假设,检验假设,应用科 学原理进行解释。 也可以总结为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发现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检验 假设。 §0-3、建立你的健康信息档案 1、健康信息档案基本包括身高、体重、体温、心率等内容。 2、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 纳米(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直尺、米尺、卷尺、皮尺等)(3)认识刻度尺:①观察零刻度线是否有磨损 ②量程:测量的最大范围 ③最小刻度值:每一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 度值决定的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①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倾斜造成读数偏大) ②看正确: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③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 计值。(一定要估读) ④记正确:记录数值= 准确值+ 估计值+ 单位(无单位的记录是没有意义的) ⑤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可以从尺的某一清晰刻线量起。但一定要注意读数时减去起点长 度。(5)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1)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 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细的直径等。(注意:页数和张数的区别) 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 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周长×圈数。 3)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 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 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如:测理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如: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直径等。(6)测量误差: ①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②可以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由于估计不准确造成的误差。3、温度的测量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用符号℃表示, 它的规定 是: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规定为100℃, 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2、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 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2)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 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跟被测物体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卷(带答案)

A B C D 图1 七年级科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耐心选一选(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下实验器材中,用来加热的 是( ) 2、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50克的物体是( ) A 、一瓶牛奶 B 、一只鸡蛋 C 、一枚硬币 D 、一块橡皮 3、主要食用部分是叶的蔬菜有( ) A 、萝卜 B 、大白菜 C 、冬笋 D 、番茄 4、下列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 A 、蚊子 B 、金鱼 C 、蝴蝶 D 、对虾 5、如图1是显微镜观察某生物装片时的视野,若使视野甲转变成乙,则移动装片时,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才能达到这个要求( ) A 、右上方 B 、左上方 C 、左下方 D 、右下方 6、人体内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A 、胃 B 、小肠 C 、口腔 D 、大肠 7、植物界种类最多的植物是( ) A 、被子植物 B 、裸子植物 C 、蕨类植物 D 、苔藓植物 8、太阳大气由外到内的正确排序是( ) A 、光球 、色球、日冕 B 、日珥、日冕、光球 C 、太阳黑子、日冕、色球 D 、日冕、色球、光球 9、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星球是( ) A .木星 B .地球 C .太阳 D .月亮 10、“光年”这一单位表示的是( ) A .时间长短 B .天体间的距离 C .光的速度 D .距离乘速度 11、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是( ) A 、赤道 B 、本初子午线 C 、西经200经线 D 、东经1600经线 12、关于日食、月食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必发生日食现象; B 、当月相为满月时,可能会发生月食现象 C 、日食是指太阳表面全部被遮掩的现象 D 、日食和月食可能会在同一时间发生 得分 阅卷人

科学七年级期末测试卷题及答案

科学七年级期末测试卷题及答案 (时间:120 分钟 总分:150 分)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同学们参加了初中毕业体育测试,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 A .立定跳远成绩为 6 米 C .实心球的质量是 10 千克 B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39 ℃ D .掷实心球成绩为 6.5 米 2.(嘉兴中考)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A .称取一定量食盐 B .测量液体温度 C .往试管内加粉末药品 D .盖上盖玻片 3.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

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内的每一个细胞均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与细胞有关 C.细胞核能保护和支持细胞 D.草履虫是单细胞原核生物,一个细胞能够完成其所有生命活动 4.在冰箱里冷冻的肉融化后会流出一些液体,造成细胞内营养物质的流失,请根据你所学过的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知识判断是细胞的哪一结构受到伤害造成的() A.细胞壁B.细 胞膜 C.细 胞质 D.细胞核 5.(烟台中考)下列水生动物与其他三种不属于一类的是() 6.下列关于种子植物的说法, 错误的是() A.所有的绿 色开花植物都是种子植物

B.无籽西瓜和无核蜜橘不是种子植物

C.无花果在结出果实时,看不到花,但它也是种子植物 D.我们在吃香蕉时,吃不到种子,但它也是种子植物 7.下列关于右图中A、B 两点所在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两点所在经线始终平行 B.A、B 两点所在纬线长度相等 C.A 点所在纬线比B点所在纬线短 D.A 点所在经线比B点所在经线长 8.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他认为天与地的关系就如同鸡蛋中的蛋清与蛋黄的关系一样,地被包在当中,大地是一个圆球,宇宙以地球为中心。下列对于张衡这一理论的说法,你认为最确切的是() A.这一理论完全错误,应彻底否定 B.这一理论基本符合现代科学的观点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苏教版)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1.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在(北边);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去,影子在(东边)。 2.太阳运动的规律是:(由东向西),太阳高度是(低—高—低)。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由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 4.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是(低—高—低)。 5.(早晨、黄昏)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斜射地面),此时温度(低);(正午)时,影子(短),说明太阳(直射地面),此时温度(高)。 6.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日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 7.(太阳钟)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8.(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构成。 9.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 10.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1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昼夜的形成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1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13.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14.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15.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应该在(上午),德国应该在(中午),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 16.月球圆缺的样子叫做(月相)。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一个月). 17.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18.随着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运动,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 19.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0.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 21.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22.(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23.(白天),郁金香随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 24.像郁金香这样会随着(昼夜的交替)而变化的植物还有:(牵牛花)、(合欢树)、(昙花)、(夜来香)等。 25.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瑞典生物学家(林奈)根据这一现象编排了(花钟)。 26.白天活动的动物有:(狗)、(公鸡)、(蝴蝶)、(蜜蜂)等;夜间活动的动物有:(猫头鹰)、(蛾)、(蝙蝠)、(刺猬)、(蜗牛)等。 27.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时要注意:(1)不伤害小动物。(2)不惊动小动物。(3)留下小动物活动痕迹。(4)收集小动物留下的东西。(5)不尝小动物留下的东西。(6)调查后,恢复小动物原来的生活环境。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 1.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太阳)、(灯泡)、(萤火虫)等是光源;(月亮)、(镜子)不是光源。 3.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萤火虫)是自然光源,(激光)、(蜡烛)、(电灯)、(篝火)是人造光源 4.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5.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 6.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小孔成的像(左右也颠倒)。 7.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 8.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9.(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10.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的。 11.两面镜子的夹角(越小),出现的影像就(越多)。 12.可以用两面(平面镜)制作一架潜望镜。 13.(万花筒)和(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 14.(凸面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凹面镜)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

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1的学问。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定律 2、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使人们改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 3、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和谐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 4、学习科学的方法是: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实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5、重要的实验:鱼和气球的浮沉、“喷泉”实验。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第二节:实验与观察 1、实验是科学探究最重要的环节;实验前要了解实验的步骤,熟悉实验的仪器。实验时,我们要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尊重实验事实,不得捏造实验事实,更改实验数据。 2、实验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天平测量质量;温度计测量温度;停表测量时间;量筒、量杯测量液体体积;刻度尺测量长度;电流表测量电流;电压表测量电压;酒精灯加热;显微镜观察细小物的结构。 3、在很多情况下凭我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作出判断是不可靠的,为了准确的判断,实验时我们要借助一些和。 4、测量工具: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观察工具: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雷达 5、人们直接用感官器官的观察叫:直接观察。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间接观察。 6、重要的实验:鸡蛋浮沉实验。 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而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3、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测量:国际单位:米;常用: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米=106微米=109纳米 3.体积的测量: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主单位是立方(m3或米3),体积的常用单位:分米3、厘米3、升、毫升。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4、雷达、激光、声纳等可测长度。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正确使用该工具的方法是:一选二贴三垂直,估读单位莫忘记。 (1)选尺选零点(2)贴被测物、被测边(3)视线与尺面垂直(4)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最后写单位。使用时还要注意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第二单元 1. 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 4. 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 5. 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6. 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 7.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8. 小明发现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 9. 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以每秒30万千米。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 12.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千多万摄氏度。 13.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 14.物体和太阳光垂直升温快。 15.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 16.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 17.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第三单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4、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 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 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建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2、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1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15、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都回侵蚀土地。 16、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全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0-4章知识点汇总 第0章走近科学 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 2、学习科学的方法有观察、实验、思考。其中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3、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①观察,收集和处理事实依据②提出问题③作出假设④实验, 调查,收集证据⑤检验假设⑥合作交流 4、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制单位为米,符号m ,常用的单位还有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单位之间的换算1km=1000m 1m=10dm=100cm=1000mm 1mm=1000μm 1μm=1000nm 长度测量的步骤: (1)观察刻度尺:①零刻度线②最小刻度值③量程④单位 (2)选:选择适当量程和最小刻度值的刻度尺。 (3)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4)读:视线应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5)记: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后一位,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误差: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可避免,减小误差的方法有:①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②改进实验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1)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然后让轮子沿着曲线滚

动,最后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则曲线长度=轮的周长×圈数。如:测操场周长,环形跑道周长 (3)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的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最后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如:测理硬币的周长、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如: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直径等。 5、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测量温度的常用工具温度计,测量 体温的温度计为体温计,两者的原理都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②测量时,玻璃泡充分接触被测液体 ③待温度稳定后读数,不得拿出读数。④读数不需估读。 ※体温计的构造特点:体温计最小刻度为0.1℃,测量范围为35℃-42℃ ①下端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容积大得多。 ②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玻璃管 6、心率:心脏或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常用的计时工具为秒表,时间的国际制单位 为秒,符号s ,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y),月,天(d),小时(h),分钟(min),毫秒(ms)。 单位换算:1天=24小时1小时=60分 1分=60秒1秒=100毫秒 7、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空间位置无关。质量的国际制单位为千克,符号kg,常用的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

装 订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得分 学号 姓名 班级 七 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考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四幅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苹果腐烂是物理变化 B.酒精燃烧是化学变化 C.磁铁能吸铁是物理性质 D.铁会生锈是化学性质 2.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群 B.液泡 C.细胞 D.细胞核 3.下列不属于形成泥石流的主要条件是( ) A.山区地形 B.大量松散碎屑物 C.暴雨或持续性降水 D.人类活动频繁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B.向试管倒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用滴管滴加液体 5.下列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少的一组是( ) A.目镜1O×、物镜4× B.目镜1O×、物镜1O× C.目镜16×、物镜10× D.目镜16×、物镜40x 6.每年5月31目是“世界无烟日”,很多公共场所贴了如图的标志。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使得人家都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 A.物质由分子构成 B.分子之间有力的作用 C.分子之间有空隙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7.当你咳嗽到医院看病时,通常医生会给你测量体温和听诊,这样做医生的目的是( ) A.交流 B.获取事实证据 C.制定计划 D.检验与评估 8.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下列对图中描述的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飘渺的雾”是汽化现象 B .“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凝固现象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是由岩石圈和软流层组成的 B.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于地幔中 C.地球内部结构中,地壳最厚 D.地球内部结构中,地核厚度最小 10.如图是小敏绘制的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线是冰的熔化过程 B.图线是蜡的熔化过程 C.这种物质是晶体 D.图线BC 水平线段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不吸热 11.草履虫消化食物的场所是( ) A.细胞膜 B.伸缩泡 C.食物泡 D.口沟 12.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秒钟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 ) A.只有热水的分子在运动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热水可以放出热量,冷水不能放出热量 D.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 13.舞台上经常用喷撤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渲染气氛,对“自雾”的形成,小敏 的解释是:(1)干冰吸热升华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14.火山喷发在给我们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多的资源。下列有关火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火山灰富含矿物质养分能使土地更肥沃,是一种天然的肥料 B.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一般发生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C.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但是两者的分布不一样 D.火山灰进入平流层会阻挡一些太阳辐射能,进而可能使局部地区气温下降 15.如图表示在37℃条件时,细菌繁殖的情况,其中活细菌数量增加最快的时间段是( ) A.在最初2小时 B.在2~4小时之间 C.在4~6小时之间 D.在6~10小时之间 16.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特点的是( ) A.个体微小 B.由一个细胞构成 C.生命活动全在一个细胞内进行 D.都对人类有害

七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卷

七年级(上)科学测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3.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我国的古典诗词,不仅隽永典雅,而且寓意深远,常包含一定的生物科学道理。分析下列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山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使春天江水变 “绿”主要指哪类植物( )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2.某科学学习小组在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时,出现了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需要从外界环境获取食物 B .能快速运动 C .由结构相同的细胞构成 D .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3.关于经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B .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C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180° D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0° 4.某校科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习园地种植了经航天飞船搭载的太空番茄种子,在收获的番茄中有的味道较甜,有的味道较酸。控制番茄具有酸或甜等不同味道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 ) A .大液泡 B .细胞核 C .叶绿体 D .细胞膜 5.如图,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6、小明同学从《植物志》检索到白菜、萝卜在生物分类上属于被子植物的十字花科。你认为它们属于被子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能进行光合作用 B .种子外面有果皮 C .营养方式为自养 D .有根、茎、叶的分化 7、体温计水银面指在37.5℃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出生病同学的体温,测得的结果第一次为37.5℃,第二次为38.5℃,第三次为38.5℃则( ) A 、只有第一、二次正确 B 、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一定错误 C 、只有第一、三次正确 D 、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确 8. 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 、河水的流动 B 、阳光下空气中的尘埃运动 C 、盐在水中溶解 D 、气体比固体容易压缩 9.下列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组合中,在目镜中观察到视野最亮的是( ) A 物镜4×、 目镜5× B 物镜10×、目镜5× C 物镜10×、目镜10× D 物镜40×、目镜10× 10.下列关于生物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构成生物体的细胞,其结构是相同的 B. 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构成 C. 人体内功能相近的器官构成系统,再由系统来完成某项生理功能 D. 动物都由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神经、运动和内分泌八大系统构成 测量水的温度 倾倒液体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doc资料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6.写食物链。草、兔、鸟、蛇、蝗虫、鹰 1草→兔→鹰2草→蝗虫→鹰 3草→鸟→蛇4草→鸟→蛇→鹰 5草→兔→蛇→鹰 6草→蝗虫→蛇→鹰 17.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第二单元

1. 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 4. 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影子总在背光一面,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随着斜射的程度越来越大,影子也越来越长。 5. 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遮挡物离光源越近,在光屏上形成的影子就越大。 6. 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 7.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8. 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以每秒30万千米。 9.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0.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潜望镜、反光镜。 11.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千多万摄氏度。 12.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反射本领最强的是白色的光滑物体。 13.物体和太阳光垂直升温快。 14.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汽车、太阳能热水器。 15.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奥运圣火火种是用凹面镜取得的。太阳灶是利用凹面镜原理做成的,英国科学家用凸透镜汇聚光线制得了氧气 16.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17.牛顿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让白光扩展成了红、澄、黄、绿、蓝、靛、紫。 第三单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 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 9. 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 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 10. 量筒与量杯的比较 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2)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 12. 温度计 温度计的结 构 外壳、刻度、液柱、玻璃泡 温度计的原 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 正确使用1)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2)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3)观察温度计的量程; 4)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 5)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 6)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并记录测量结果 注意事项 A 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B 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 C 测量液体温度时,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要接触容器的器 壁; D 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 E 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 F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平视 13. 体温计——与常用温度计比较

常用温度计体温计 最小刻度(分度 值) 一般为1°C 0.1°C 刻度范围一般为0 ~ 100°C 35 ~ 42°C 结构玻璃泡容积相对比较小,毛细管粗细 均匀(1)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2)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弯口 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可以离开被测物体;用之前需要甩14.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改变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物体的质量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15.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托盘天平。 16.托盘天平的结构的正确使用: (1)放平(2)调零——游码移到零刻度处 (3)调平(调节横梁螺母)(4)称量:左物右码; (5)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值 (6)记录(7)整理:砝码放回盒内,游码归零等。 2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 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观察生物知识要点 生物和非生物 1. 蜗牛的身体结构包括眼、口、足、壳、触角;它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等感觉,没有听觉。 2. 自然界的物体根据有无生命,可分为生物和非生物。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生命特征有:能进行新城代谢、有严整的细胞结构、有遗传、变异的特性、能生殖和发育、有应激性、能生长、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 3. 动物和植物最根本的区别是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常见的动物 1、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其中脊椎动物包括: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鱼的共同特征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有鳞片,体温不恒定(“恒定”或“不恒定” ),生殖方式为卵生(填“胎生”或“卵生” )。

科学七上期末试卷

七(上)科学测试卷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一、选择题 1.一罐普通的易拉罐饮料的体积最接近于………………………………………………( ) A.35毫升 B.35毫升 C.350毫升 D.350毫升 2.使用已调好的天平来称鸡蛋的质量时,若指针偏右,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向盘中加砝码 B.减砝码 C.向右移动游码 D。向左调平衡螺母 3 。以下事实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天涯海角总是走不到边 B.远去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C.站得高,看得远 D.太阳的东升西落 4 。小民发现池水中有小白点在浮动,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正确操作 观察发现是草履虫,在草履虫细胞中,他看不到的结构是…………………………( ) A.细胞核 B.细胞壁 C.细胞膜 D.纤毛 5.植物叶脉属于……………………………………………………………………( ) A.保护组织 B.机械组织 C.分生组织 D.输导组织 6.下列全部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 A.衣藻、蝗虫、蚯蚓 B.蛇、家鸽、鲫鱼 c.衣藻、草履虫、家鸽 D.大鲵、蝗虫、小黄鱼 7.下面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中的几个主要操作步骤:①盖上盖玻片;②用滴管在载 玻片中央滴上一滴清水;③用镊子撕下一块洋葱表皮;④把洋葱片切成小块;⑤用镊子把洋葱表皮在清水中展平。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 C.③②⑤④① D.②④③⑤① 8.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正确方法是………………( ) 9.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房屋倒塌 B.树木折断 C.冰雪熔化 D.铁轨生锈 10.在细胞的分裂、生长、分化过程中,染色体发生变化、细胞形态和功能发生变化分别属于………………………………………………………………………………………( ) A.细胞生长和细胞分裂 B.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C.细胞分化和细胞生长 D.细胞分化和细胞分裂 11.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酵母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 B.乳酸杆菌、酵母菌、葡萄球菌 C.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 D.乳酸杆菌、大肠杆菌、酵母菌 12.下列有关单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长度: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是米(m) B.时间:常用单位是秒(s) C.质量: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是克(g) D.温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13.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蔗糖溶解、铅笔写字 B.晒干衣服、烟花燃放 C.食品腐烂、粉碎矿石

最新浙江省七年级(上)科学期末试题

浙江省2016学年七年级(上)科学期末试题(2017.1)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菌的是( ) A.木耳B.香菇C.细菌D.蘑菇 2.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是( ) A.节肢动物B.环节动物C.脊椎动物D.原生动物 3.下列动物属于地球上最高等的脊椎动物的是( ) A.青蛙B.鲸C.麻雀D.鲫鱼 4.绿豆种子发芽时,先长出的是( ) A.芽B.根C.子叶D.真叶 5.下列天体系统不包括太阳的是( ) A.总星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 6.地球不但在自西向东自转,而且还绕着太阳公转。下列现象由于地球公转所产生的是( ) A.四季更替B.昼夜交替C.太阳东升西落D.以上三项均是 7.下列测量锥体高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 8.下列长度单位按各自单位长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 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 9.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下列有关太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B.太阳是一颗熊熊燃烧的气态星球 C.太阳是地球及人类的主要能量来源D.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中心 10.观赏植物可根据其主要观赏部位分为观花、观果、观叶和观茎植物等类型。菊花和月季是大家熟知的两种观赏植物,其观赏类型分别为( ) A.观花和观果B.观花和观叶C.观叶和观果D.观花和观花 11.壹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探究中,有同学拿磁铁来吸一下。“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结论B.交流评价C.猜想与假设D.进行实验 12.草原上生活着的绵羊,在冬季到来之前皮肤上会长出致密的毛,毛的含绒量很高,这是对下列哪一种环境的适应?( ) A.干旱缺水坏境B.多风多沙环境C.寒冷干燥环境D.草食生活环境 13.母马和公驴交配能生出骡,而骡不能繁殖后代。根据这一事实,我们可以确定( ) A.马和驴属于同一物种B.马和骡属于同一物种 C.马、驴不是同一物种D.驴和螺属于同一物种

初一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汇总

《科学》七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科学入门 1.1 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1.2 观察和实验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而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3、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 1.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单位是米,用“ m表示。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U m)、纳米(nm)。 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 1微米=1000纳米1米=10的六次方微米=10的九次方纳米

3、单位换算过程[例]1.8米= 1.8 X 1000毫米=1800毫米 4、读数:精确值(最小刻度)+估计值(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用单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 厘米3 6、①测量规则固体体积一一刻度尺 ②测量液体、不规则固体体积——量筒或量杯 7、使用方法: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 必须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使用, 视线与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8、不规则固体体积测量方法:①排水法 ②针压法 ③重物法 ④薄膜法 实验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C”表示。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单位 5、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 用“ m3'表示。常 单位换算:1米3=1000分米3 1分米3=1000厘米3 1 升=1分米3 1 毫升=1 量筒一一刻度均匀 刻度上密下疏 读数时 ⑤替代 1.4 温度的测量 1、 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

初中科学七(上)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小明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A. 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 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 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 D. 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 2. 2012年9月13日,美国宇航局的工程师们在火星上看到一块奇特的石头,形状象埃及 金字塔,这颗石头和足球一般大小。针对以上现象你认为科学家对这块 石头最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是() A. 它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B. 它可能是一块陨石。 C. 它的化学成分可能和地球上的岩石不同。 D. 研究小组正打算使用分光计设备来确定这块岩石的化学组成。 3. 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苹果腐烂 B. 榨取果汁 C. 面包发霉 D. 菜刀生锈 4.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5. 现有甲、乙、丙三只量筒,它们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如下表所示。若要测量体积约为35 毫升的水的体积。则最好选用哪只量筒进行测量?( 甲乙丙 量程(毫升)500毫升100毫升50毫升 最小刻度(毫升)10毫升5毫升1毫升 A. 甲三只量筒都可以 6. 山上发生泥石流,而此时你恰好在泥石流可能经过的区域,你最好沿哪个方向逃跑?() A. 迎着泥石流的方向跑 B. 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 C. 垂直于泥石流的方向并向高处跑 D. 沿原有的小溪的水流方向跑 7. 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下列植物中最高等的是() A. B. C. D. 8.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A. 将濒临灭绝物种迁出原地 B. 将动物领养回家 C. 建立自然保护区 D. 建立种子库 9. 在生产生活中,下列情况主要从比热的角度考虑的是() A. 用塑料做炒锅的手柄 B. 用塑料泡沫表演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C. 用铜丝做导线 D. 用水给发动机冷却 10. 如图是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分析图 中信息可以得出() A. 两物质都可能是晶体 B. 在第9分钟时,A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 B开始熔化的温度是40℃ D. 物质B一定没有熔化 11. 在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过程中,先用4×物镜找到洋葱表皮细胞清晰的物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