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检验培养基质量控制探讨_陈先德

微生物检验培养基质量控制探讨_陈先德

微生物检验培养基质量控制探讨_陈先德
微生物检验培养基质量控制探讨_陈先德

微生物检验培养基质量控制探讨

陈先德

(四川省达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达州635000)

摘要:目的:确定微生物培养基质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66例疑似肺结核患者进行痰液采集,若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

将痰液主动咳出,应采取吸痰等辅助手段进行采集,并对所有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液统一使用罗氏培养法进行微生物检验。研究组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液在进行检验前均给予培养基质量检查措施;对照组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液在培养基灭菌完毕直接进行微生物检验,不进行相关培养基质量检查措施。选取同一名专业人员对66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液进行检测,并均于样本采集后2小时之内开始微生物检测,全程均采取无菌操作。结果:研究组疑似肺结核患者微生物检验结果呈阳性患者为24例,而与最终确诊结果比较正确率为88.89%,明显大于对照组痰液微生物检测结果与最终确诊人数比较的正确率40.74%,且P <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临床微生物检验时进行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可有效提高临床疾病的检出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病情确诊率以及确诊速度,使患者更及时的接受对症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关键词:微生物检验培养基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R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2)10-0062-02

近年来,微生物检验技术已成为临床医学中用于疾病确诊的有效方法之一,而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是检验结果可靠性和有效性的保障。目前,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关于培养基的质量没有统一的标准以及控制方法,导致各级医院进行微生物检验时检验结果的不稳定性,从而造成误诊、漏诊现象,贻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从而影响患者预后甚至造成患者死亡等严重后果[1]。本文将对我院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66例疑似肺结核患者分组进行痰液标本的微生物检验,以确定微生物培养基质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从而为临床中更好的控制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可靠依据,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将对我院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66例疑似肺结核患者分组进行痰液标本的微生物检验,其中男性患者39名,女性患者27名,年龄在17~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3±1.2)岁,病程为3个月~2年,平

均病程为(6.3±0.9

)个月。将66例疑似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3人。研究组与对照组疑似肺结核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教育背景以及社会经历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方法:对66例疑似肺结核患者进行痰液采集,若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将痰液主动咳出,应采取吸痰等辅助手段进行采集,并对所有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液统一使用罗氏培养法进行微生物检验。研究组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液在进行检验前均给予培养基质量检查措施,包括在培养基灭菌前后均进行PH 值测定、凝胶强度测定等方法。对照组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液在培养基灭菌完毕直接进行微生物检验,不进行培养基质量检查。选取同一名专业人员对66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液进行检

测,并均于样本采集后2小时之内开始微生物检测,

全程均采取无菌操作。记录两组患者的微生物检测结果,并与最终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1.3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 ±s )表示,采用t 检

验和X 2

检验,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结果

表1研究组与对照组疑似肺结核患者进行罗氏培养法检测痰液中微

生物情况与患者最终确诊情况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疑似肺结核患者进行罗氏培养法检测痰

液中微生物情况与患者最终确诊情况分析,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研究组疑似肺结核患者微生物检验结果呈阳性患者为24例,而与最终确诊结果比较正确率为88.89%,明显大于对照组痰液微生物检测结果与最终确诊人数比较的正确率40.74%,且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对临床微生物检验时进行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可有效提高临床疾病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3讨论

需要进行临床微生物检验的人体痰液、尿液等样本均含有种类较为丰富的细菌,因此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如何去除没有诊断意义的微生物,保留对确诊患者病情有帮助的微生物以及在检验过程中控制外来微生物的入侵是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影响上述结果的关键则是微生物检验所用培养基的质量[2]。

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PH 值具有一定的要求,如本文进行肺结核疾病微生物培养时,所选用的培养基PH 值应在6.8~7.2之间,有利于结核杆菌的生长繁殖,因此,若所用微生物培养基的PH 值不符合标准,则可导致培养不出结核杆菌的现象,从

而贻误患者病情[3]

。对PH 值进行测定时,若培养基PH 值过大,可使用浓度为36.5g/L 的盐酸进行调节;若培养基PH 值过小,

可使用浓度为40g/L 的氢氧化钠进行调节。

而培养基的凝胶强度也是微生物培养基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培养基的灭菌条件以及培养基的PH 值可对培养基的凝胶强度产生影响。

影响微生物培养基质量的因素还与设备、制作培养基的

人员专业素质以及制备过程中的规范操作有关。因此,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微生物检验人员进行必要的学习进修,以便提高培养基制备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将微生物实验室中的各种检测仪器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配备齐全,微生物检验人员需按照操作规程认真进行培养基的无菌制备[4],只有多方面协调发展,共同配合,才能够有效控制临床微生物培养基的质量,从而达到更为满意的微生物检验结果。

文中所提到的罗氏培养法为临床诊断结核病的常用方法。罗氏培养法使用的培养基为酸性罗氏培养基,用于微生物分离,以及浓度为1%的盐酸试剂、2%的氢氧化钠试剂、痰液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测前处理的消化痰液等。罗氏培养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根据《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中的相关要求进行。

培养基是微生物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基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因此,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临床微生物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培养基的制备,认真做好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工作,不断完善自身专业知识,从而保证患者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的真实

研究组33例24例27例88.89%对照组33例

11例

27例

40.74%P

<0.05

组别例数痰液微生物检测结果呈阳性(肺结核)人数

最终确诊为肺结核人数痰液微生物

检测正确率

浅议口服新鲜脐橙汁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胡山花1钟小梅1付春华2

1.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中医院峡江331409;2.江西省峡江县人民医院峡江331409)

摘要: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口服新鲜脐橙汁对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2月行子

宫全切和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术后病人3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007年7月~2009年8月行子宫全切和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术后病人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在胃肠功能恢复前均禁食、抗炎、补液等治疗。术后第一天均给予口服四磨汤口服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口服新鲜脐橙汁。用药后记录各组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情况。结果:观察组肛

门排气时间,腹胀人数均小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口服四磨汤口服液和新鲜脐橙汁能尽早帮助患者肛门排气和减轻腹胀。关键词: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脐橙汁胃肠功能效果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2)10-0063-01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

以来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腺癌最常见。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手段,而手术后出现腹胀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有的病人术后3~4天肛门不能排气、排便,造成不能进食,影响肌体的恢复,增加术后肠粘连等。通过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发现患者术后采取口服四磨汤口服液和新鲜脐橙汁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2月行子宫全切和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术后病人3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口服四磨汤口服液,在此基础上加口服新鲜脐橙汁促进排气。选择2007年7月~2009年8月行子宫全切和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术后病人3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口服四磨汤口服液,促进排气。1.2方法

1.2.1对照组:术后12~24h 开始口服四磨汤口服液,每日3次,每次10ml 。常规口服3天,至肛门排气为止。术后常规静脉输液抗炎,补液治疗。1.2.2观察组:除上述外,每天再口服新鲜脐橙汁,每日3次,每次5ml 。常规口服3天,也是至肛门排气为止。1.3观察指标和方法1.3.1肛门排气时间。1.3.2腹胀的评估方法:术后第一天开始测量腹围每天两次。根据

腹围的变化及患者自觉症状将腹胀分为轻度、

重度两种。轻度腹胀,腹围增大≤2cm ,患者可以忍受,不需处理;重度腹胀,腹围增大>2cm ,患者无法忍受,必要时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解决。2结果

表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情况比较

两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经t 检验t=8.45,P =0.006即

P ≤0.05。

两组腹胀人数经X 2检验X 2=10,P =0.004即P ≤0.05。3讨论

3.1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由于手术刺激,在手术过程中,由于肠管长时间暴露,手术操作直接刺激肠系膜引起肠系膜损伤。腹腔内炎症的刺激等可抑制胃肠道功能,使术后肠蠕动减弱。加上手术后患者切口疼痛、全身乏力、活动受限,以致胃肠蠕动不能很快恢复,肠内微生物繁殖,残留食糜发酵产生气体,导致肠胀气,临床多采用口服四磨汤口服液使肠道功能尽快恢复,但结果不是特别理想。

3.2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一般术后12~24h 内肠蠕动完全消失,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恢复,一般在术后48~72h 整个肠道功能恢复正常,开始排气,排便,若术后不能自主

排气,会引起腹胀。轻度的腹胀,

病人稍感不适,而重度腹胀不仅可以使病人极度不适,而且腹胀会影响腹壁切口的愈合。

3.3四磨汤口服液主要成分为木香、枳壳、乌药、槟榔等中药,具有促进肠蠕动,新鲜脐橙汁含有钾、磷等微量元素,同时其含有的果胶能促进肠道蠕动,加速食物通过消化道,防止胃肠胀满充气以促进消化。

腹部手术后肠蠕动的恢复,通常需要3天左右。在此期

间,由于肠管不规则蠕动或肛门尚未排气、

腹胀而引起腹部疼痛或胀痛,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及循环功能,还可加重疼痛和诱发切口裂开,增加了患者的痛苦。2010~2012年两年间,我们通过在工作中的不断探索,发现患者术后在口服四磨汤口服液的同时加服新鲜脐橙汁可帮助其尽早排气,减轻腹胀,且该方法简单有效、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邵在翠,章西萍,李忠莹.四磨汤口服液对妇科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早期恢复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2.[2]朱燕,訾聃,宋鸿碧,杨英捷.子宫内膜癌104例临床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3.

[3]辛风霞.子宫内膜癌的治疗[D].河北医科大学,

2008.观察组3045.2±8.526对照组

30

56.3±11.2

18

5112

6

组别例数(n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h )腹胀总人数

腹胀

轻重可靠性,为临床确诊疾病提供较为可靠的临床依据。由本文可知,对临床微生物检验时进行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可有效提高临床疾病的检出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病情确诊率以及确诊速度,使患者更及时的接受对症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参考文献[1]张新秀.浅谈微生物检验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方法[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864-865.[2]罗顺仙.微生物检验培养基质量控制探讨[J].中外医疗,2011

(35):192.[3]朱斌,刘涛,蒋受军,等.不同厂家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用计

数培养基的质量比较[J].中国药房,

2010(25):2365-2368.[4]王绥家,黄宏星.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的质量控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20):2557-2558.

[5]姜海燕.浅谈微生物检测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1):247-248.

(仅供参考)9203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

9203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用于指导药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药品微生物的检验结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样品中微生物可能分布不均匀、微生物检验方法的误差较大等。因此,在药品微生物检验中,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必须使用经验证的检测方法并严格按照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要求进行检验。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员、培养基、试剂、菌种、环境、设备、样品、检验方法、污染废弃物处理、检测结果质量保证和检测过程质量控制、实验记录、结果的判断和检测报告、文件等。 人员 从事药品微生物试验工作的人员应具备微生物学或相近专业知识的教育背景。 实验人员应依据所在岗位和职责接受相应的培训,在确认他们可以承担某一试验前,他们不能独立从事该项微生物试验。应保证所有人员在上岗前接受胜任工作所必需的设备操作、微生物检验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如无菌操作、培养基制备、消毒、灭菌、注平板、菌落计数、菌种的转种、传代和保藏、微生物检查方法和鉴定基本技术等,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实验人员应经过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的培训,保证自身安全,防止微生物在实验室内部污染。 实验室应制定所有级别实验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保证知识与技能不断的更新。 检验人员必须熟悉相关检测方法、程序、检测目的和结果评价。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者其专业技能和经验水平应与他们的职责范围相符,如:管理技能、实验室安全、试验安排、预算、实验研究、实验结果的评估和数据偏差的调查、技术报告书写等。 实验室应通过参加内部质量控制、能力验证或使用标准菌株等方法客观评估检验人员的能力,必要时对其进行再培训并重新评估。当使用一种非经常使用的方法或技术时,有必要在检测前确认微生物检测人员的操作技能。

微生物培养基

培养基 培养基(medium或culturemedium)是一种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养料。因此任何培养基都应具备微生物所需要的六大营养要素,且其间的比例是合适的。任何培养基一旦配成,必须立即进行灭菌,否则很快引起杂菌丛生,并破坏其固有成分和性质。 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 在微生物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配制合适的培养基是一项最基本的工作。但是,许多工作不但要求我们去选用一种现成的培养基,而且还经常要求亲自去设计一种更合适的培养基,这就要求人们除了熟悉微生物的营养知识和规律外,还要有一套科学的设计培养基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不巧的是,在一般的书籍中,这方面的内容不易找到。为此,这里根据自己的体会,提出了四个原则和四种方法,以作为总结这类工作的一个尝试。 (一)四个原则 1.目的明确在设计新培养基前,首先要明确配制该培养基的目的,例如,要培养何菌?获何产物?用于实验室作科学研究还是用于大规模的发酵生产?作生产中的“种子”,还是用于发酵?等等。 如果某培养基将用于实验室研究,则一般不必过多地计较其成本。但必须明确对该培养基是作一般培养用,还是作精细的生理、代谢或遗传等研究用。如属前者,可尽量按天然培养基的要求来设计,如系后者,则主要应考虑设计一种组合培养基(即“合成培养基”,详后)。拟培养的微生物对象也十分重要。不同大类的微生物,对培养基中碳源与氮源间的比例、pH的高低、渗透压的大小、生长因子的有无以及特殊成分的添加等都要作相应的考虑。 如果某培养基将用于大规模的发酵生产上,则用作“种子”的培养基,一般其营养成分宜丰富些,尤其氮源的含量应较高(即C/N比低);相反,如拟用作大量生产代谢产物的发酵培养基,则从总体来说,它的氮源含量宜比“种子”培养基稍低(即C/N比高)。除了对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应考虑其特定条件外,在设计发酵培养基时,还应特别考虑到生产的代谢产物是主流代谢产物,或是次生代谢产物。如属主流代谢产物(一般指通过主要代谢途径产生的那些结构较简单、产量较高、价值较低的降解产物),则生产不含氮的有机酸或醇类时,培养基中所含的碳源比例自然要比生产含氮的氨基酸类产物时高,反之,生产氨基酸类含氮量高的代谢产物时,氮源的比

浅析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浅析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18-05-07T09:54:06.90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4期作者:孙菡昕 [导读] 探讨并研究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质量影响因素 孙菡昕 香坊区卫生监督所 150030 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并提出质控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期间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的960件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检测报告,分析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结果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实验设备因素、人为因素。结论分析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地措施加强对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影响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study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microbiological test in drinking water,and to put forward the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Methods from 2017 to December,960 microbiological tests of drinking water in th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from 1 to December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test repor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tection results were analyzed,and the targeted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Result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microbial test of drinking water mainly include environmental factors,experimental equipment factors and human factors. Conclus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icrobiological inspection quality of drinking water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control of microbial testing for drinking water. [Key words] drinking water;microbial test;influencing factors 生活飲用水与人类生活、健康息息相关,通过科学、有效的微生物检测,可确保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水处理符合标准[1]。然而在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影响因素,会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生活饮用水是微生物的载体,如果人饮用了质量不合格的生活饮用水,极易受到微生物的侵害,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研究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影响因素,并提出可行、有效的质量检验控制措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2017年1—12月期间在该中心进行的960件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措施,进一步为检验人员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2月期间在该中心进行的960件生活饮用水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样本采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取样,采集过程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要求,确保水样采集、运输、储存等过程不受污染,且确保在采集4 h内进行检验,以免因放置时间过长造成水样变化或污染。若当天不能检测,应冷藏4℃下,并于24 h内完成检测。 1.2.2材料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 /T 5750—2006)要求[2],配制培养基并经121℃灭菌15 min。培养基制成平板以后,置于培养箱37℃培养24 h,若无菌落生长,证明培养基无菌,符合实验要求。将含有大肠埃希氏标准菌株的菌液接种在培养基上,若大肠埃希氏菌能够正常生长,证明培养基的成分能够满足细菌生长的条件,符合实验要求。 1.2.3实验仪器水浴箱、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器等。 1.2.4检验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 /T 5750—2006)要求,依据检验微生物类型,选择最适宜、最准确、最科学的实验检验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季节水样微生物检测情况 第一季度合格率最高为97.91%,第三季最低为83.33%。 2.2 不同存放时间水样微生物检测结果 存放24 h的水样菌落总数最多(13 MPN/100 mL),总大肠菌群也最多为(1.8×103)CFU/mL。 2.3 不同体积水样微生物检测结果 100 mL的水样菌落总数与总大肠菌群多于1 mL水样。 2.4 不同培养温度水样微生物检测结果 36℃为最适宜菌落为大肠菌群生长的温度。 3 讨论 3.1 影响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因素 3.1.1环境因素通过以上分析认识到微生物检测结果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并且其操作环境必须在无菌环境进行。若无菌环境遭到破坏,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结果可能存在误差,影响检验质量。 3.1.2实验设备因素由于实验设备长期使用,若日常维护和保养不到位,可能会导致实验检测结果存在误差。特别是恒温培养箱,需要检定内部不同角落温度是否符合检测需求。细菌的培养温度对其生长效果影响极大。 3.1.3人为因素①若操作技术不规范,可能影响检测结果;②微生物样品被接收之后需要立即进行检测,避免其遭到破坏或者发生变化。样品存放时间越长,菌落总数的检测结果越高。③检测过程中取样体积、检测方法和标准限值的不同,检测结果可能出现不符合规律现象。 3.2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措施 3.2.1控制实验环境加强对实验室环境的控制,依据实验实际需求和性质,检测环境采用超净工作台或洁净间,避免生活饮用水受到

微生物培养基种类大全

摘要:1、营养琼脂(普通琼脂)成份:牛肉浸液(或其它浸液,消化液或肉膏汤)100毫升琼脂(视天气,琼脂质量而定)制法:将上物加热溶解,补足水,调ph至7.6,过滤分装121℃,高压灭菌15分钟。用途:作普通琼脂平皿。2、血琼脂平板(BA)制法:取营养琼脂(PH7.6),加热使其溶解待冷至45-50℃,以灭菌操作于每100毫升营养 1、营养琼脂(普通琼脂) 成份:牛肉浸液(或其它浸液,消化液或肉膏汤) 100毫升 琼脂(视天气,琼脂质量而定) 制法:将上物加热溶解,补足水,调ph至7.6,过滤分装121℃,高压灭菌15分钟。 用途:作普通琼脂平皿。 2、血琼脂平板(BA) 制法:取营养琼脂(PH7.6),加热使其溶解待冷至45-50℃,以灭菌操作于每100毫升营养琼脂加灭菌脱纤维羊血或兔血5-10毫升,轻轻摇匀,立即倾注于平板或分装试管,制成斜面备用。 用途:1.一般棉拭子均接种此培养基。 2.尿液,脓液 3.分离细菌标本用。 3、基础培养基(肉膏汤BB) 成份:蛋白胨10克牛肉膏5克 氯化钠5克水1000毫升 制法:将以上各物称好,加水煮沸溶解,用1NNOH校正PH至7.6,过滤分瓶,121℃高压灭菌,20分钟备用。 用途:1 作耐药试验,增菌用分装小管。 2 作普通琼脂斜面。 4、血液培养基(大管肉汤培养基) 成份:1 新鲜牛肉浸液1000毫升 2 PABA(对氨基苯甲酸〔相当于10mg/毫升〕) 1g% 1毫升 3 MgSO 4 [相当于0.493/100毫升] 49.3% 1毫升 4 枸椽酸钠0.3g 制法:1 将1号,4号混合液,2号,3号液分装高压灭菌。

2 取灭菌1,4号混合液用无菌法加入PABA,MgSO4,再分管,行无菌试验三天方可使用。 用途:作血,骨髓培养用。 5、肠道杆菌培养基(伊红美兰琼脂) 成份:蛋白胨10克乳糖10克 氯化钠5克琼脂25(22)克 水1000毫升2%伊红溶液20毫升 0.5%美兰溶液20毫升 制法:将蛋白胨,氯化钠琼脂称好,加水1000毫升使溶解,校正PH7.4过滤,补足失水,加入2%伊红溶液20毫升,0.5%美兰溶液20毫升,(115℃高压20分钟),冷却至50℃左右倾注平板,凝固后存冰箱备用。(高压以后方可再加乳糖) 用途:用作分离沙门氏,志贺氏菌属,也作菌群调查。 1 6、罗文斯坦培养基 成份:磷酸二氢钾2.4克硫酸镁0.24克 枸椽酸钠0.6克天门冬素3.6克 纯甘油(丙三醇) 12毫升水600毫升 马铃薯粉30克鸡蛋1000毫升(约3公斤) 2%孔雀绿水溶液20毫升 制法:1 除鸡蛋外(还有孔雀绿)。可将其它物品称好,放入大三角瓶包扎好,高压灭菌。 2 鸡蛋用75%酒精泡30分钟,灭菌法打蛋,倒入盛有玻璃珠的灭菌三角烧瓶内充分将鸡蛋摇散。 3 将各成份按比例配好,分装每管约5毫升。 4 间歇灭菌第一次90℃1小时,第二次80℃半小时,第三次80℃半小时(或放85℃烤箱内连续二次)。 质控标准: 1 灭菌试验合格。 2 接种结核杆菌要求两星期生长良好。 用途:作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用。

培养基的几大分类

按照培养基的成分来分 培养基按其所含成分,可分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三类。 (1)合成培养基。合成培养基的各种成分完全是已知的各种化学物质。这种培养基的化学成分清楚,组成成分精确,重复性强,但价格较贵,而且微生物在这类培养基中生长较慢。如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察氏(Czapek)培养基等。 (2)天然培养基。由天然物质制成,如蒸熟的马铃薯和普通牛肉汤,前者用于培养霉菌,后者用于培养细菌。这类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很不恒定,也难以确定,但配制方便,营养丰富,所以常被采用。 (3)半合成培养基。在天然有机物的基础上适当加入已知成分的无机盐类,或在合成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某些天然成分,如培养霉菌用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这类培养基能更有效地满足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 养基三类。 (1)固体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有琼脂、明胶、硅胶等。固体培养基常用于微生物分离、鉴定、计数和菌种保存等方面。 (2)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不加任何凝固剂。这种培养基的成分均匀,微生物能充分接触和利用培养基中的养料,适于作生理等研究,由于发酵率高,操作方便,也常用于发酵工业。 (3)半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凝固剂而呈半固体状态。可用于观察细菌的运动、鉴定菌种和测定噬菌体的效价等方面。

培养基和霉菌培养基等四类。 常用的细菌培养基有营养肉汤和营养琼脂培养基;常用的放线菌培养基为高氏1号培养基;常用的酵母菌培养基有马铃薯蔗糖培养基和麦芽汁培养基;常用的霉菌培养基有马铃薯蔗糖培养基、豆芽汁葡萄糖(或蔗糖)琼脂培养基和察氏培养基等。 养基。 (1)加富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血、血清、动植物组织提取液,用以培养要求比较苛刻的某些微生物。 (2)选择性培养基。是根据某一种或某一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一些物理、化学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利用这种培养基可以将所需要的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出来。 (3)鉴别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使培养后会发生某种变化,从而区别不同类型的微生物。

临床检验技士-微生物检验 讲义 32

第三十二章临床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及实验室安全防护标题记忆 本章内容 1.检验前质量保证 (1)检验申请 (2)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2.检验中质量保证 (1)人员 (2)试剂 (3)培养基 (4)设备 (5)检验过程 3.检验后质量保证 (1)检验结果的评审和报告 (2)标本的处理 1.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 (1)危险度评估 (2)生物安全基本设备 (3)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 2.生物安全保障与生物恐怖 (1)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 (2)生物恐怖 3.生物安全技术 (1)实验室技术 (2)意外事故的处理 (3)感染性废弃物的处理 (4)感染性物质的运输 检验前质量保证——检验申请 ·患者姓名、出生日期、病房和床号、年龄和性别。 ·临床表现及当前所用抗菌药物。 ·相关病史。 ·标本来源。 ·检验项目。 ·感染类型或目标微生物。 ·标本采集时间、实验室收到标本时间。 检验前质量保证——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原始标本采集质量控制: ·患者准备 ·不同部位标本的采集方法 ·标本运送要求 ·延迟运送时标本的贮藏方法 ·安全运送标本的方法 ·标本标识 ·标本接收 检验中质量保证 1.对细菌检验人员的要求。

2.操作手册。 3.仪器设备的功能监测。 4.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5.试剂、染色液以及抗生素的质量控制。 6.标本检验的质量控制。 7.标准菌株的来源和保存及室内质量的全面控制。 检验后质量保证 ·检验结果的评审与报告:制定“警告/危急”范围;必要时及时发送分级报告;危急值及时报告并记录。 ·标本的处置: 1.任何污染材料未经消毒不能拿出实验室。 2.液体废弃物必须收集在防漏未破的容器内,高浓度化学消毒剂处理。 3.对剩余标本、接种过的培养基、菌种等丢弃前均需适当消毒。 4.动物房的废物在处理前及动物笼被清洗前均需消毒,最好经高压蒸汽灭菌。 5.对于任何有污染的锐器如针头、注射器、玻片等在处理前不要用手接触。 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危险度评估 防止实验室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意外暴露及释放。 ·危险度等级划分为四类: 1级:无或极低的个体和群体危险。基本不致病。 2级:个体危险中等,群体危险低。致病,但不严重。 3级:个体危险高,群体危险度低。引起严重疾病,但不传播,预防和治疗措施有效。 4级:个体和群体的危险均高。引起严重疾病,容易传播,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生物安全基本设备 1.生物安全柜: 用于处理感染性物质;处理潜在空气传播的物质;离心前后,密封离心杯的装样、取样;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 根据吸入空气的速度、再循环空气量、排出空气量、排风系统、压力设置等,分为三级:①Ⅰ级:能够保护操作者和环境,不能保护操作对象;②Ⅱ级:对操作者和操作对象均有保护;③Ⅲ级:对操作者防护最好。 2.个人防护装备: 用于预防气溶胶、喷溅物暴露等。

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

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 培养基种类繁多,根据其成份、物理状态和用途可将培养基分成多种类型。 1.按成份不同划分 (1)天然培养基(complexmedium) 这类培养基主要以化学成分还不清楚或化学成分不恒定的天然有机物组成,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麦芽汁培养基就属于此类。基因克隆技术中常用的LB(Luria-Bertani)培养基也是一种复合培养基,其组成见表4-10。 常用的天然有机营养物质包括牛肉浸膏、蛋白胨、酵母浸膏(表4-11)、豆芽汁、玉米粉、土壤浸液、麸皮、牛奶、血清、稻草浸汁、羽毛浸汁、胡罗卜汁、椰子汁等,嗜粪微生物(coprophilousmicroorganisms)可以利用粪水作为营养物质。复合培养基成本较低,除在实验室经常使用外,也适于用来进行工业上大规模的微生物发酵生产。 (2)合成培养基(syntheticmedium) 合成培养基是由化学成份完全了解的物质配制而成的培养基,也称化学限定培养基(chemicallydefinedmedium),高氏1号培养基和查氏培养基就属于此种类型。配制合成培养基时重复性强,但与天然培养基相比其成本较高,微生物在其中生长速度较慢,一般适于在实验室用来进行有关微生物营养需求、代谢、分类鉴定、生物量测定、菌种选育及遗传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2.根据物理状态划分 根据培养基中凝固剂的有无及含量的多少,可将培养基划分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三种类型。 (1)固体培养基(solidmedium) 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凝固剂即为固体培养基。理想的凝固剂应具备以下条件:1.不被所培养的微生物分解利用;2.在微生物生长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固体状态。在培养嗜热细菌时,由于高温容易引起培养基液化,通常在培养基中适当增加凝固剂来解决这一问题;3.凝固剂凝固点温度不能太低,否则将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4.凝固剂对所培养的微生物无毒害作用;5.凝固剂在灭菌过程中不会被破坏;6.透明度好,粘着力强;7.配制方便且价格低廉。常用的凝固剂有琼脂(agar)、明胶(gelatin)和硅胶(silicagel)。表4-12列出琼脂和明胶的一些主要特征。 对绝大多数微生物而言,琼脂是最理想的凝固剂,琼脂是由藻类(海产石花菜)中提取的一种高度分支的复杂多糖;明胶是由胶原蛋白制备得到的产物,是最早用来作为凝固剂的物质,但由于其凝固点太低,而且某些细菌和许多真菌产生的非特异性胞外蛋白酶以及梭菌产生的特异性胶原酶都能液化明胶,目前已较少作为凝固剂;硅胶是由无机的硅酸钠(Na2SiO3)及硅酸钾(K2SiO3)被盐酸及硫酸中和时凝聚而成的胶体,它不含有机物,适合配制分离与培养自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 除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制备的固体培养基外,一些由天然固体基质制成的培养基也属于固体培养基。例如,由马铃薯块、胡罗卜条、小米、麸皮及米糠等制成固体状态的培养基就属于此类。如生产酒的酒曲,生产食用菌的棉子壳培养基。 在实验室中,固体培养基一般是加入平皿或试管中,制成培养微生物的平板或斜面。固体培养基为微生物提供一个营养表面,单个微生物细胞在这个营养表面进行生长繁殖,可以形成单个菌落。固体培养基常用来进行微生物的分离、鉴定、活菌计数及菌种保藏等。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15-09-16T14:26:19.7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8期供稿作者:杨再东 [导读] 贵州省黎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实验室检验是防御疾病、诊断治疗疾病、控制疾病以及卫生监督的主要技术支撑,是疾病防治和卫生执法的主要手段。 杨再东 (贵州省黎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黎平 557300) 【摘要】随着我国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的不断提高,逐渐加深了对微生物的研究。微生物种类繁多,由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疾病不胜枚举。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对微生物进行研究和探索,而微生物检验的实验结果则是防御疾病、诊断治疗疾病、控制疾病以及卫生监督的主要依据。本文主要阐述了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检测的措施和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和对策。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8-0322-02 引言 微生物实验室检验是防御疾病、诊断治疗疾病、控制疾病以及卫生监督的主要技术支撑,是疾病防治和卫生执法的主要手段。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直接能够影响正常的实验工作的进度,因此要加强对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避免检验结果出现偏差,确保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对检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检验包括多方面检验:全面的质量管理、室间质量控制和室内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是相关部门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实验室进行全方位的检验;室间质量控制是指实验室与实验室之间通过相互校准检验、实验室的操作和结果来进行对实验室检验微生物能力的验证;室内质量控制是指实验室内部采取对比分析、跟踪以及相关方法,对检验质量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 1.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1.1 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1]。 1.2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微生物的检验质量,通常是彻底消除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所谓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就是对检验人员、检验方法、所用的仪器设备、用到的相关检验试剂等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质量控制工作能够正常的进行。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可以检测整个检验过程的质量并且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对检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确保检测实验质量控制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因此对实验室质量进行控制管理很重要。 2.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2.1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 (1)技术人员素质要求。 微生物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是保障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之一。从事微生物检验的技术人员应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对微生物学、医学以及生物学要有专业理论基础。当技术人员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以后,把相关的理论知识合理的运用到微生物检验中。要严格训练技术人员的检验技术,以便于技术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实验方法并且能够应对实验中的突发事件。技术人员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格的无菌观念,对检验对象进行认真检测,降低检测实验中的人为误差。技术人员要经过严格的考核获取岗位资格证以后才能正式上岗。实验室要对技术人员定期培训,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实验能力,让技术人员掌握先进的微生物检验技术。此外由于该工作是精密工作,所以对于长期从事微生物实验的技术人员都要对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2]。 (2)微生物实验室检测仪器设备及设施 对微生物进行实验时要保证实验所用的各个仪器设备和设施都处于性能良好并和洁净程度达标的状态。实验室要对仪器设备以及设施定期进行定期检查校正,确保所使用的仪器性能都能达到检测标准。对不同的仪器设备和设施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比如灭菌器,可以使用嗜热芽胞杆菌或者化学方法来测试灭菌效果,洁净室用平皿计数法等等[3]。 (3)检验方法的要求。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的方法必须经过相关行业鉴定之后才能使用。在没有可行性检测方法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选择具有权威性技术组织公布的文献或者与国家标准的科技文献中选取一个合理的检测方法,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要选择背景雄厚的厂家进行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的选择,并且要对培养基进行感官、PH以及生物学指标检定,将被检培养基与相应细菌进行细菌生长率、菌落大小以及生长特征的检测,实验验证合格以后这个培养基才能使用。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做好培养基的配制的数量、分装情况、灭菌方法、无菌试验检查、配制时间、有效时间等的实验记录,在使用培养基的时候一定要在确认记录完全合格的情况下才可使用[4]。 2.2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的室间质量控制 对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室间的质量控制是指在每一个实验室都能做好室内质量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选取两个或者更多的条件相同的实验室相互比较,比较每个实验室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采用这样的方法对实验室的室间质量控制进行评价。最后由上级质量控制中心的检验机构对实验室进行考核。对各个实验室进行对比考核,是为了了解各个实验室的检验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有助于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制定解决方案,不断提高实验室的检验技术水平。 3.总结 现阶段,我国不断的加强教育事业的建设,不断的学习研究新技术,逐渐将探索的对象由宏观物体拓展到了微观世界。而生物医学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微生物是生物医学中最常见的生命体,也是疾病感染的根源。为此相关人员不断的对微生物进行研究。其中用于微

微生物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微生物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目的分析研究在临床微生物检验分析之前,进行质量控制的意义和重要性。方法以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患者以及门诊科所收取的微生物检验标本10000份为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标本检验中所产生误差的比率以及产生误差的原因,探讨分析前质量控制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结果10000份样本中,共有958份发生实验室误差,误差发生比例为9.58%。误差发生原因主要包括分析前质量控制不当、检验操作失误以及后期结果处理失误等,其中分析前质量控制不当所带来的误差有783份,占实验室误差总数的81.7%。结论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失误是造成临床微生物检验分析结果误差最重要原因,因而应与有关科室合作联系,加强对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视,只有高质量的分析前质量控制才能保证高质量的临床检验和准确的检验结果。 标签:微生物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重要性;实验室误差 在临床上对微生物进行检验分析时,有很多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其中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1]。合格的分析前治疗控制是准确检验结果的重要保证,但在临床上往往被忽略,且由于要求检验科人员与医生护士等密切配合共同重视,难度较大,因而难以控制,成为国内外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的难点和要点[2]。为分析研究造成实验室微生物检验分析误差发生的原因,并探讨分析前质量控制在其中的重要性,以我院检验科检验的10000份样本为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所用之标本来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住院患者和门诊科患者送检检验科进行临床检验分析的微生物标本10000份,其中包括3530分痰标本,2900份尿液标本,2470份血液标本以及1100份分泌物标本。 1.2方法对上述检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显示该10000份标本在检验中有958份发生实验室误差,实验室误差发生率为9.58%,对造成误差发生的原因进行统计学上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误差发生的原因,并着重分析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1.3统计学处理该次研究结果数据均采用百分比记录整理且所有统计数据均在SPSS19.0统计学软件上予以处理,组间差异均使用χ2检验,结果显著差异表示为P<0.05,无显著差异表示为P>0.05。 2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在958份发生实验室误差的微生物样本中,有450份为痰标本,占46.96%,220份为尿液标本,所占比例为22.97%,158例为血压标本,所占比例为16.49%,130例为分泌物,所占比例为13.57%。对造成误差的原因

微生物检验标本检验前的质量控制分析

微生物检验标本检验前的质量控制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21T09:53:24.75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9期作者:王巍 [导读] 对微生物检验前进行质量控制,可提高检验准确率及治疗效果。 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 摘要:目的:总结微生物检验标本前开展质量控制的具体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中心收治的78例呼吸道感染病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两组均进行微生物病原学和药敏试验,并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微生物检验前实施质量控制,对照组进行常规检验,观察检验结果和治疗结果。结果:药敏试验后,进行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4.36%(P<0.05);经质量控制后进行微生物检验,观察组检出病原菌种类更多,且检出率更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对微生物检验前进行质量控制,可提高检验准确率及治疗效果。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应用效果 Microbiological test specimen quality control before inspection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specific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effects of quality control before microbiological test specimens. Methods: 78 cases of respiratory infection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6 to May 2017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andomization,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39) and control group (n=39). Microbial pathogens and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s were carried out, and symptomatic treatment was giv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bjected to quality control before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subjected to routine examination to observe the test results and treatment results. RESULTS: After the drug sensitivity test, antibiotic treatment was performe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2.31%,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4.36%) (P<0.05). After quality control, the microbial test was performed. The observation group detected more pathogens and examined. The rate of outflow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Quality control before microbiological testing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test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 microbiological test; quality control; application effect 微生物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过程包括检验前、检验期间及检验后3个阶段,现在大部分实验室都存在完善的检验期间和检验后质量控制制度与措施,因为检验前阶段涉及到其他科室的工作人员、患者和标本运送等环节,以及标本的采集、留取、储存及运输等,属于检验全程质量控制的薄弱环节和难点。本研究以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78例呼吸道感染病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前开展质量控制的具体方法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呼吸道感染病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经痰培养,结果均呈阳性,对所有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微生物检验前进行质量控制,其中女20例、男19例,年龄12-47岁、平均(29.5±2.3)岁;对照组行常规微生物检验,其中女18例、男21例,年龄13-44岁、平均(28.5±2.1)岁,2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性高(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微生物检验,包括常规标本采集、保存、转送、镜检,实施病原分离培养、药敏试验等,在此期间不开展质量控制措施。观察组在微生物检验前实施质量控制,制定标准监管制度以及检验流程,分别从检验人员、培养基、检验仪器及操作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检验人员应该具备扎实的检验操作技能,必须经过严格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操作;培养基应贴有制作时间以及有效期,保证其使用前的无菌性,且该培养基应保证pH颜色、成分以及配制体积均能达到检验要求;确保检验仪器工作正常,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检验流程执行,并规范操作,若在操作过程中有偏差,则立即上报,重检。同时还应:强化临床各科室间的沟通,听取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检验工作流程,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以防违规操作;严格评估检验结果,分析其准确性,认真核实不合格的检验结果;设立咨询服务台,通知制定标本采集知识手册,对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标本采集要求与注意事项、准备工作等相关知识的教育;加强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全面提升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做好不合格标本的记录工作,一发现不合格标本立即向临床科室汇报;强化卫生管理,对微生物检验的各个流程进行质检。 2.结果 经质量控制后进行微生物检验,观察组检出病原菌种类更多,且检出率更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 对标本进行药敏试验后,采用抗生素对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74.36%,两组比较(P<0.05)。

常见微生物培养基

常见微生物培养基 培养基 Medium 是供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组织生长和维持用的人工配制的养料 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 物质、无机盐 包括微量元素 以及维生素和水等。有的培养基还含有抗菌素和色素。 按所用原料不同 可分为两类 应用肉汤、马铃薯汁等天然成分配制的 称为天然培养基 应用化学药品配成并标 明成分的 称为合成培养基或综合培养基。化学试剂中的培养基 大多为合成培养基。由于液体培养基不易长期保 管 现在均改制成粉末。培养基由于配制的原料不同 使用要求不同 而贮存保管方面也稍有不同。一般培养基在 受热、吸潮后 易被细菌污染或分解变质 因此一般培养基必须防潮、避光、阴凉处保存。对一些需严格灭菌的培 养基 如组织培养基 较长时间的贮存 必须放在2~6。C的冰箱内。 常见培养基有 1、细菌培养基 配方一牛肉膏琼脂培养基 牛肉膏0.3克 蛋白胨1.0克 氯化钠0.5克 琼脂 1.5克 水100毫升 在烧杯内加水100毫升 放入牛肉膏、蛋白胨和氯化钠 用蜡笔在烧杯外作上记号后 放在火上加热。待烧杯内各 组分溶解后 加入琼脂 不断搅拌以免粘底。等琼脂完全溶解后补足失水 用10%盐酸或10%的氢氧化钠调整pH 值到7.2 7.6,分装在各个试管里 加棉花塞 用高压蒸汽灭菌30分钟。 配方二马铃薯培养基 取新鲜牛心 除去脂肪和血管 250克 用刀细细剁成肉末后 加入500毫升蒸馏水和5克蛋白胨。在烧杯上做好 记号 煮沸 转用文火炖2小时。过滤 滤出的肉末干燥处理 滤液pH值调到7.5左右。每支试管内加入10毫升 肉汤和少量碎末状的干牛心 灭菌 备用。 配方三根瘤菌培养基 葡萄糖10克磷酸氢二钾0.5克 碳酸钙3克硫酸镁0.2克 酵母粉0.4克琼脂20克 水1000毫升1%结晶紫溶液1毫升 先把琼脂加水煮沸溶解 然后分别加入其他组分 搅拌使溶解后 分装 灭菌 备用。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习题整理

第五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一、选择题 1. 大多数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属于:() A. 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 C. 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2. 蓝细菌的营养类型属于:() A.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C.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3. 碳素营养物质的主要功能是:() A. 构成细胞物质 B. 提供能量 C. A,B 两者 4. 占微生物细胞总重量70%-90% 以上的细胞组分是:() A. 碳素物质 B. 氮素物质 C. 水 5. 能用分子氮作氮源的微生物有:() A. 酵母菌 B. 蓝细菌 C. 苏云金杆菌 6. 大肠杆菌属于()型的微生物。 A. 光能无机自养 B. 光能有机异养 C. 化能无机自养 D. 化能有机异养 7. 自养型微生物和异养型微生物的主要差别是:() A. 所需能源物质不同 B. 所需碳源不同 C. 所需氮源不同 8. 基团转位和主动运输的主要差别是:() A. 运输中需要各种载体参与 B. 需要消耗能量 C. 改变了被运输物质的化学结构 9. 单纯扩散和促进扩散的主要区别是:() A. 物质运输的浓度梯度不同 B. 前者不需能量,后者需要能量 C. 前者不需要载体,后者需要载体 10. 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生长因子(生长因素)是:() A. 微量元素 B. 氨基酸和碱基 C. 维生素 D. B,C二者 11. 培养基中使用酵母膏主要为微生物提供:() A. 生长因素 B. C 源 C. N 源 12. 细菌中存在的一种主要运输方式为:() A. 单纯扩散 B. 促进扩散 C. 主动运输 D. 基团转位 13. 微生物细胞中的C素含量大约占细胞干重的:() A. 10% B. 30% C. 50% D.70%

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

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16-03-01T16:01:03.97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8期作者:高玉梅张海苗 [导读]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淄博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医院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因素复杂多样,只有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做好各环节质控举措。 1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55100;2山东省淄博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医院 255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因素及质量控制。方法:选取山东省淄川区某医院2013年9月~2015年3月期间检验科采取微生物检验样本2000份,并对相关微生物检验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总结相关质量控制应对措施。结果:通过回顾统计本院2000份微生物检验报告结果发现,总误差率达到12.3%(246份),其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主要包含检验人员因素、待检标本因素、操作流程因素及其他因素,其所占比例分别为34.1%、28.9%、22.4%、14.6%。结论: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因素复杂多样,只有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做好各环节质控举措,加强人员、标本、操作流程的管理,实现科学化系统化检验才能减少微生物检验误差的发生。关键词:微生物;检验;影响分析;质量控制 近几年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发展不断深入,这一检验手段早上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已成为诊断感染性疾病最为迅速而准确的方式,这对病情的诊治就相关实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参考。但是微生物检验方式复杂,所需学科多样以及各类检测流程繁琐,检测人员自身职业素养参差不齐、无法保证检验标本质量等相关问题影响[1],均可能会造成检验结果出现偏差而影响微生物检验不合格。对此为进一步探讨分析微生物检验结果相关影响因素及质控对策,本文回顾分析了山东省淄川区某医院近两年微生物检验样本资料,现将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山东省淄川区某医院2013年9月~2015年3月期间检验科采取微生物检验样本2000份,分别来自院内各科室临床送检,其中肝肾血脂等21项目生化检验500份,血常规400份,尿常规400份,细菌霉菌培养检验300份,蛋白定量200份,脑脊液试验200份. 1.2方法 对2013年9月~2015年3月期间检验科采取微生物检验样本2000份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通过查验样本采集时间、流程及外观形态,分析检验结果及复查状态等进行相关统计,准确判断标准最终检验结果是否合格,若发生检验误差情况需进行观察记录微生物检验误差原因,从检验人员、标本及操作流程等因素进行调查。 1.3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微生物检验报告误差率 通过回顾统计2000份微生物检验报告结果发现,总误差率达到12.3%(246份),其中血常规误差率为20.3%(81份),生化检验误差率为13.8%(69份),尿常规误差率为9.8%(39份),细菌霉菌培养检验误差率为6.0%(18份),蛋白定量误差率为8.0%(16份),脑脊液试验误差率为11.5%(23份);表明微生物检验结果误差率不容忽视。 2.2微生物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 通过对246份微生物检验发生误差结果的检验报告因素记载分析,其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主要包含检验人员因素、待检标本因素、操作流程因素及其他因素,其所占比例分别为34.1%、28.9%、22.4%、14.6%。 3讨论 3.1微生物质量检验影响因素 微生物种类繁多、其体积微细并且在临床检验操作流程较为复杂,各环节不确定因素较多等问题均可能对质检结果产生影响,而通过本次研究发现笔者认为当前微生物检验造成误差的因素可分为3类:①检验人员因素,部分检验工作者自身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对个别菌落的鉴别存在忽视或误差,另外当前检验工作任务繁重,工作者工作量呈超负荷状态,心理及生理疲劳而产生检验操作疏忽;②检验标本因素,标本采集不规划或在采集前标本源已受到影响[2],采集后标本未按照规定时间保存受到细菌污染;③工作人员在不同的微生物检验中使用的试剂盒不合理,检验方式、标品等存在错误,造成基质效应超标,系统误差值扩大。 3.2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控制措施 笔者结合自身经验简单探讨几点质量控制的预防对策:①加强医院微生物检验相关工作者职业素质培养,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检验人员管理制定,定期开展相关专业知识培训、考核,确保检验工作者技术水平稳步增长;②加强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运输、储存环节的妥善处理,严格进行检验区域分化及消毒清洁,加强无菌操作观念避免发生交叉污染;③建立科学、规范的微生物检验操作流程,合理使用最为适用的检验方式,选取敏感性较好的试剂盒,检验后做好器械消毒处理;④合理调整检验工作者工作时间及工作任务量,确保工作者保持良好而成分的休息,以此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殷立升.临床微生物检验中质量控制措施及影响因素分析[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147-148. [2]王普.探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质量控制存在的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8):148-148,15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