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检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检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检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检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检测试卷含答案(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号听力测试书写习惯积累运用阅读探究习作展示总分总分人

得分

卷首寄语:人们常说“开卷有益”.当你展开试卷的时候.就开始了一次有益的探索.带着你的智慧去收获成功吧!

第一部分听力测试(5分)

认真听朗读录音两遍.完成下面各题。

1.这篇短文介绍了郑板桥在、、几方面都独树一帜.所以他号称

“”。(2分)

2.郑板桥非常喜欢画、、。(1 分)

3. 郑板桥当县令被罢官的原因是 .从此.他回到家乡以为生。(2分)

第二部分:书写与习惯(3分)

4.读这句话.并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田字格里。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印13个方格

第三部分:积累与运用(37分)

5.读句子.根据拼音写相应词语。(5分)

参加夏令营活动回来以后.李晓静的学习态度与以前(jié rán)不同了。上课时.她总是(zhu ān xīn zhì zhì).课间休息时.她坚持(duàn liàn)身体.课余时间还经常阅读各种(shū jí).就这样.她一天天进步了。当她捧着“五好少年”的奖状时.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

6.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3分)

(1)看课外书时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字.应该用()查字法;写作文时遇到一个字不会写.应该用

()查字法。

(2)“花”字在字典里有以下几种解释:○1、植物器官;○2形状像花的东西;○3、颜色或种类错杂的;○4、用来迷惑人的;○5、作战时受的外伤;○6、(眼睛)模糊不清;○7、耗费

“浪花”的“花”应取第()种解释;“花白”的“花”应取第()种解释。请你根据第○1种意思组一个词();根据第○4种意思组一个词()。

7.给句子中划线的部分换上一个成语。(3分)

(1)这时候.我在危急的关头猛然想出了好办法.终于化险为夷。()

(2)虽然他每次在考试中成绩优异.名词排在最前面.但是他从来不骄傲。( )

(3)我妈妈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做任何事都有开头.有结尾.非常认真.能坚持到底。( )

8.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下面句子中的“而”的意思与其他不一样的一项是()

A.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的一组是()

A.金壁辉煌呕心沥血顽强不屈负荆请罪

B.囫囵吞枣聚精会神不计其数万籁俱寂

C.迫不及待赞叹不己垂头丧气拔苗助长

(3)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沉痛的心情”、“沉痛的教训”和“沉痛的脚步”.这三组词语搭配都正确。

B、整体认读音节都是“i”结尾的。

C、“看望、看家、看病、照看”这四个词中的“看”字读音相同。

D、“发愤图强、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德高望重”都是褒义词。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少年闰土》、《一面》、《有的人》这些课文与文豪鲁迅有关。

B.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C.《鲁滨逊漂流记》是美国作家笛福写的长篇小说.小说体现了鲁滨逊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是孔子的名言。

(5)读文言文要注意节奏和.下列朗读停顿最正确的一句是()。

A、未闻 / 孔雀 / 是 / 夫子家禽。

B、未闻 / 孔雀 / 是夫子家 / 禽。

C、未闻孔雀 / 是 / 夫子家禽。

D、未闻 / 孔雀 / 是夫子 / 家禽。

(6)标点符号用得正确的一组是()。

A.年轻的妈妈嘴轻轻地动着.好像在对孩子们说些什么?

B.我看着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见.再见!”

C.王平是一个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D.菜园里种着白菜、茄子、冬瓜……等十几种蔬菜。

9.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和煦的微风吹着河边的杨柳。(改为拟人句)

(2)母亲对我说:“外面的假纯净水太多.我怕你喝坏肚子.就给你灌了凉白开。”(改为转述句)(3)大家都讲究卫生.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修改病句)

(4)今天下雨了。我要到学校参加活动。(用关联词将两个句子连成一个句子)

(5)仿照句式续写句子:

书是良药.能医治人的愚昧;书是钥匙.能;书是 .能。10.根据下面的提示.填上合适的句子。(10分)

(1)爷爷已经70多岁了.但是心态却很年轻.他常常把苏轼的《浣溪沙》中

“?! .”挂在嘴上。

(2)写一句表现送别之情的古诗名句: . 。

(3)司马迁阐述生死的意义的名句“ . . 。”

(4)我们应该诚实守信.正如马尔克斯所说“ . 。”

(5)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真是。(请填一句歇后语)

第四部分阅读与探究(26分)

(一)读下面的短文片段.回答问题。(10分)

在小草那弱小的身躯里.蕴藏着多么强大的生命力啊!你看.在沼泽地里.他们把彼此的根须纠结在

一起.一簇簇、一团团地飘浮在泥水的表面.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繁衍增殖.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草甸子。在那

人兽绝迹的地方.是草.用自己的身躯填筑这生命的阵地;在荒漠上.终日风沙蔽日.一年难得降下几滴雨水.一切生命似乎都不存在了.但在沙梁的坳部.你会发现一种叫做芨芨草的勇士们.在那里孤军奋战.用自己的勇气向人们宣示:大自然不是不可征服的;甚至在人烟稠密的大城市里.屋顶的瓦楞间.靠着风沙聚集的一点泥土.靠着偶尔流过的一点雨水.小草们艰难地但同样充满信心地迎接着生命。

11. 用划出文中的中心句。这段话的结构是关系(2分)

12.语段中画线的词“那里”指代什么?(2分)

1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埋藏——()密集——()

14.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句中的一组反义词是:和

(2分)

15.这个语段的内容.请你写出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草的两句诗。(2分)

.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外婆和鞋

席慕容

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是在出国前两年买的.出国后又穿了五年。它的形状很普通.就像你在台北街

头随处可见的最平常的样式: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个圆带子.中间用一个结把它们连起来。买的时

候是最喜欢它的颜色.穿了五六年后.已经由浅蓝色变成浅灰.鞋底也磨得一边高一边低了……

“你知道我为什么舍不得丢掉它吗?”

这是个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的回忆。大学快毕业时.家住在北投山上.没有课的早上.我

常常会带着两只小狗满山乱跑。有太阳的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丽简直无法形容.最让我快乐的是在行走中

猛然回过头.然后再仔细辨认.山坡下面.哪一幢是我的家。

走着走着.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样了。不过.我没时间管它.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隔着矮矮的

石墙.看见我的拖鞋被整整齐齐地摆在花园里的水泥小路上。带着刚和同学分手的那一点嚣张.我就在矮墙

外大声地叫起来:

“何方人士.敢动本人的拖鞋?”花园里没有动静。再往客厅的方向看过去.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

一面摇扇子.一面看着我笑呢。

“今天下午.我用你们浇花的水管给你把拖鞋洗了.刚放在太阳地里.晒晒就干了.多方便!多大的姑

娘啦!穿这么脏的鞋给人笑话。”

以后.我每次上山后.外婆总会替我把拖鞋洗干净.晒好.有时甚至给我放到床前。然后在傍晚时分.她就会安详地坐在客厅里.一面摇扇子.一面等着我们回来。我常常会在穿上拖鞋时.觉得有一股暖和与

舒适的感觉.不知道是院里下午的太阳呢.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

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一点余温.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所有能够让我纪念她老人家的东西.比如

出国前夕给我的戒指.给我买料子赶做的小棉袄.都在泪眼盈盈中好好地收起来了。这双拖鞋.也就一直留

在身边.舍不得丢。每次接触到它灰旧的表面时.便仿佛也接触到曾洗过它的外婆的温暖而多皱的手.便会

想起在夕阳下的园中小径.和外婆在客厅纱门后面的笑容。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

16.结合短文.解释文中带点词语的含义。(2分)

①嚣张:②泪眼盈盈:

17.“你知道我为什么舍不得丢掉它吗”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

18.用一句话概括第3~7自然段的内容:(3分)

19.文章第一段为什么写塑料拖鞋很普通.很陈旧?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描写这双鞋的句子。(2分)

20.关于外婆有哪些描写?请你把它筛选出来。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位外婆?(4分)

21.文末“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说说你的理解。

(2分)

第五部分习作展示(30分)

22.从下面的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1)想象作文:以下面这段话为开头续写下去.题目自拟。

一只调皮的猴子天天呆在动物园里.它觉得很烦。因为它的调皮.不仅时常遭到妈妈的责备.更是隔三岔五

受到动物管理员的打骂。它心里时时在想:我受够了.我要自由一天。趁动物管理员不注意.从没有关上的

铁门里悄悄溜了出来。于是.一个奇特的故事发生了……

提示:猴子离开了妈妈.离开了动物园.它会真的自由吗?在外面的它会有什么遭遇呢?根据开头的提示.请发挥你的想象接着往下续写一个合理而有趣的故事。

(2)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感恩的人物、事件和情感:体贴入微的父母、长辈.循循善诱

的老师.朝夕相处的同学.幸福愉快的生活、学习经历……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感

谢”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在450字左右。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填上“妈妈”“那次比赛”“老师鼓励的目光”“那次失败的经历”等.然后选

择具体事例.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字数不低于400字.不超出格子。

附:

听力材料:

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他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

他的诗大都来自现实.来自生活.言之有物.读起来妙趣横生。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一种特别的美.自成一家.这就是他的“郑板桥体”。至今还有不少人模仿他的书法呢!他的

画也闻名于世。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称颂的。

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时.因那里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而被罢官。从此.他回家乡以卖画为生。可他有个怪脾气:一些财主、官吏依仗财势叫他画.他却偏不画。他卖书画所得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听说.他身背一个长口袋.卖画的银子放在里面.一路散发给穷苦百姓.走到家.银子也散光了。

六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2分)(每个空1分)诗、书、画;“诗书画三绝”

2.(1分)兰、竹、石、

3.(2分)(每个空1分)开仓救济百姓;卖画

4. (3分)书写正确1分.只要错一字该项就不得分;整洁工整1分.只要有一处涂改.该项就不得分;匀

称美观1分。(请评分老师一把尺子量到底)

5.(5分)(每个字0.5分)截然专心致志锻炼书籍

6.(3分)(每空0.5分)(1)部首;音序(2)○2、○3;花儿.菊花等;花言巧语、花招等。

7. (3分)(每个词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急中生智(2)名列前茅 (3)有始有终(持之以恒善始善终坚持不懈等)

8.(6分)(每题1分)(1)C (2)B (3)D (4)C (5)B (6)B

9. (10分)(每题2分)

(1)和的微风抚摸着河边的杨柳。

(2)母亲对我说.“外面的假纯净水太多.她怕我喝坏肚子.就给我灌了凉白开。

(3)大家都讲究卫生.健康就有了保障。

(4)答案不唯一:(尽管)今天下雨了。我(还是)要到学校参加活动;

(虽然)今天下雨了。(但是)我要到学校参加活动;

(5)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小船.开往知识的海洋。(只要句式一致.语句通顺、合理即行)10.(10分)(每题2分.错别字每个扣1分.扣完为止)

(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略

(3)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4)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

(5)芝麻开花——节节高。

11.(2分)第一句.总分。

12.(2分)指在荒漠上。

13.(2分)蕴藏;稠密

14.(2分)拟人.弱小——强大

15.(2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

16.(2分)(每个词1分)①文中因兴奋而没有约束。②因伤心而泪眼模糊。

17.(2分)过渡句.承上启下作用。

18.(3分)回忆怀念外婆疼爱“我”的事。

19.(2分)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勾画第1段中从“平底.浅蓝色到段末。

20.(4分.每个问2分)

动作描写:外婆坐在纱门后面.一面摇扇子.一面看着我笑;

语言描写:她就是那样含笑地对我说:“今天下午.我用你们浇花的水管给你把拖鞋洗了.刚放在太阳地里晒晒就干了。多方便!多大的姑娘啦!穿这么脏的鞋给人笑话。”

从中感受到这是一位慈爱、温和、宠爱外孙女的外婆。

21.(2分)能围绕悲痛、伤心、怀念三个方面去描写.语句通顺.能写出真情实感即可。

遥远的是指儿时的时光.温柔的是外婆对我的关爱.外婆的离去以及我的老去都是不可逆转的时光流逝。

第四部分

22.(30分)评价标准:内容具体.真情实感.表达清楚.语句通顺.会用标点符号。

评价等级:

1.A档27—30分:表达清楚.语句通顺.没有明显的病句.错别字不超过1%;想象合理.感情真实.达

到或超过400字。

2.B档23—26分:表达基本清楚.明显的病句不超过2句.错别字不超过2%。

3.C档19—22分:以下四种情况占两项的。

(1)表达不很清楚。(2)病句超过2句。(3)错别字超过2%。(4)字数不到350字。

4.D档18分以下:上述四种情况中占三项或四项的。

评分分档后.题目未写扣2分;错字严重酌情扣1—3分。(注:“病句”指有明显错误的句子;相同

的错别字只算错一个。)一字未写.乱抄课文.照抄试卷阅读短文上的语句可打同情分2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