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主观题题型归纳及解题思路之我见

政治主观题题型归纳及解题思路之我见

政治主观题题型归纳及解题思路之我见
政治主观题题型归纳及解题思路之我见

政治主观题题型归纳及解题思路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1-08-01T16:01:31.717Z 来源:《现代教育教研》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滕焕祥

[导读] 学生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经常感到教材观点掌握了,却不能用教材的观点去分析解决问题,尤其是不能做好主观题。

滕焕祥(高密市柴沟镇注沟中学山东高密261500)

【摘要】针对学生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本文将政治主观题归纳为四大类:原因型、体现型、怎么办型、认识型,将解题思路归纳为三审:审问题、审主体、审材料;两大层面: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三个主体:国家、政党和企业等组织、个体。以此提高政治课教和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题型归纳;解题思路

学生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经常感到教材观点掌握了,却不能用教材的观点去分析解决问题,尤其是不能做好主观题。由于主观题丢分多,导致学生学习上的畏难情绪。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不仅应讲清教材的知识点,让学生明白科学道理,还应教给学生学以致用的解题方法,让他们能较为轻松地应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对政治主观题题型及解题思路进行归纳,探究政治学科学习规律,培养学生政治思维及思考问题的方向,提高主观题得分率,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有助于提高政治课教和学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思考、分析问题,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这也是与当前素质教育思想要求培养学生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要求是相一致的。

在教学实践中,人们一般依据设问本身的表述或题目依据的材料对政治主观题进行归类。例如:将材料怎样体现了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点归纳为体现型题;将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归纳为反映类题;将简要说明我国与欧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原因归纳为原因型题;将我国是如何坚持依法治国原则的归纳为怎么办型题;将运用经济学观点分析图表一、图表二分别说明了什么归纳为图表型题,还有认识类、启示类、意义类等等。上述归类细致、周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上述归类显得繁琐,不利于学生便捷地掌握解决政治主观题的解题要领。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习他人经验和自己的反思与总结,对政治主观题题型及解答思路我提出了如下观点。

对政治各种形式设问的主观题,我将其归纳为四大类,即体现型、原因型、怎么办型、认识型,对这四种题型在审题时我归纳为三审,即审问题、审主体、审材料,在回答时分解成两大层面即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三个主体即国家、企业等组织、个体。

第一,体现型题:例如,用政体的知识,对材料进行简要分析,此题实质是材料体现了政体的哪些知识;天碱“四大信条”是如何体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容的,蔬菜价格的涨跌体现了哪些主要的经济学观点,这些设问直接问体现了什么观点;材料中政府是如何履行其职能的,此设问的实质是材料体现了国家的哪些职能;运用所学经济学分析图表说明了什么实质是材料体现了哪些经济学观点;结合材料一说明财政的作用,实质是问材料体现了财政的哪些作用;等等。综上所述,表面上问法各异的题,其实质就是考察材料集中体现了某种观点。

第二,原因型题:例如,说明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着力提升农民素质的哲学依据;用经济学说明工业兴、则四川兴;用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说明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坚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与和谐兴国、和谐安邦的关系;用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的方向和重点的正确性,这些题实质是用某种原理分析做某件事的原因或某个论断正确的原因。用经济学说明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必要性;用政治常识说明为什么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会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接受;用市场经济知识说明该区域要求形成统一市场的原因,这些题一看就是原因型题。用价值观知识,说明倡导和谐亚洲对亚洲地区合作共赢的重大意义;用经济学分析说明坚持上述观点对继续发展中欧贸易的重大意义,这种意义类题目,我们仍可以把其归纳为原因型题。等等。综上所述,这些问题或直接问原因或问依据或问必要性,而有的提问比较隐晦,它们的实质都在考查某件事或某种现象或某个观点的原因。

第三,怎么办型题:此类题一般在设问中有如何、怎么办、措施、启示等字眼。如结合材料和教材有关知识说明党如何才能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怎样避免拉美陷阱;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发展农业科技的措施;结合材料,从人生观、价值观角度说明李剑英是怎样实现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的;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我国建设和谐文化有什么启示。等等。这些题尽管问法各异,但实质都是考察该怎么解决或做好某件事。

第四,认识型题。如用矛盾观点谈谈对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请用政治生活的道理,谈谈对这一论断的理解。上述设问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知该如何下笔,这种设问仔细审题,发现其实质要求学生分别从为什么和怎么办两个角度去分析和思考。只要我们掌握了原因型和怎么办型题,就会比较轻松地解决。

以上是本人对政治主观题题型归类的肤浅之见。下面简介本人对主观题的解题思路。本人告诉学生,不管做什么题,都应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国家、组织、个人三个角度去思考。在审题时做到三审:即审材料、审设问、审主体。

首先,我以怎么办型题为例讲怎么三审法。

一审问题。包括三个环节:一审属于何种题型;二审该题是就一个具体的什么问题提问;三审清该题所要求的知识范围。问题不同,答题方向和要点也就不同。如怎样应对贸易摩擦与怎样提高市场竞争力,怎样依法行政与怎样科学执政,问题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向也就不同,答案要点也不同。

二审主体。即问题强调的是谁去做这件事情或谁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情。主体不同,答题的思路方向和要点也就不同。如政府与企业、政党、个人在具体做某件事情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因此,所采取的措施和应对策略也就不同,答案要点也就不同。一般政治题的主体可分为三个方面:国家包括具体的国家机关;政党、企业等社会组织;个人包括公民、劳动者、消费者、纳税人。在具体问题中,有的设问明确了主体是谁,而有的设问则没有明确主体,这就需要学生根据背景材料和整个设问去分析判断该问主体是谁。如从政治学角度,说明如何促进社会公平。该问没有明确主体是谁。此时,我们应从几个角度去思考,促进社会公平与国家、执政党和公民都有密切联系,这样,此题就应分别从国家、政党和个人三个角度去思考和酝酿作答。再如,用政治学说明如何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则应从国家和个人两个角度去回答。

三审材料。即认真阅读材料,搜集材料中与设问相关的所有信息,读懂材料的真实意思。

做好了以上三审,剩下的就是如何组织答案要点,这就比较容易了。

其次,以原因型题为例讲如何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去思考问题。

做原因型题同样要做好三审,三审之后,在组织答案时,一定要遵循以下思维过程:做某件事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理论依据即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