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涉世家》教学参考

《陈涉世家》教学参考

《陈涉世家》教学参考
《陈涉世家》教学参考

《陈涉世家》教学参考

一、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重点

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二)学习难点

1.理解记事详略得宜的剪裁方法。

2.体会小说与史传的异同。

二、课前预习

1.文学常识

说、序、骈文、散曲等古代文体

说也称杂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它与“论”没有大区别,所以后来称说理辨析一类的文章为论说文。早期的“说”是谋臣向君主献计献策的“说辞”,要求深入浅出,生动婉转,多借助比喻、传说、寓言等来增强说服效果。后来“说”体由口头转向书面,演变成阐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的文体,形式自由活泼,带有杂文、杂感性质,或侧重记叙,或侧重议论。《师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都是名篇,有些接近于文学散文的“说”一般不采用“论”这种体裁,如《爱莲说》不能改为《爱莲论》。

序一种用来说明著述经过或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的文体。有的“序”还直接对作品发表评论,研究阐发有关问题。有的“序”,是赠序。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本单元的《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就是属于“赠序”一类的,所以言辞恳切而意长。古代的“赠序”,自唐代始,作者很多。序文按内容不同可分为说明文和议论文两种。

骈文又称“骈体文”,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骈文的最大特点是讲求对仗,即所谓“骈偶”(两马并驾为骈,两人并处为偶)。全篇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性、词义相互配对,句子的字数通常是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所以这种文体,晚唐时被称为“四六文”,以后历代

相沿,到清代才叫做骈体文。其次是讲求平仄,上下联要平仄相对,平对仄,仄对平。其三是讲究用典,目的是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练。用典有明典和暗典,有时还将典故反用,起衬托、对比作用。为了追求形式美,骈文还讲究词藻华丽,大量使用颜色、金玉、花草等类词汇。骈文对唐宋以后的文学语言,特别是律诗、律赋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由于过分追求形式,逐渐走向形式主义,妨害思想内容的表达,成为文章的桎梏。

2.文章导读

本课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的前一部分。陈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陈涉世家》是写陈涉的一部传记,比较完整地叙述了陈涉起义的全部过程。本课所选内容,叙述了陈涉、吴广领导大泽乡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的声势,表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赞颂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及历史功绩。

三、课堂教学

1.生字生词学习:

生字生词

①辍.耕(chuò,停止)

②怅.恨久之(失望)

③苟.富贵(如果)

④鸿鹄.之志(hú,鸿鹊,天鹅,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⑤適.戌渔阳(zhé,適,通“谪”。適戍,强迫去守边。)

⑥皆次.当行(次,编次。行,háng。当行,当在征发之列。)

⑦度.已失期(duó,推测。)

⑧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

⑨所罾.鱼腹中(zēng,鱼网,这里用作动词,就是用网捕。)

⑩间.令(jiàn,秘密地,悄悄地。间令,暗使。)

[11]素.爱人(向来,一向。)

[12]笞.广(chī,竹板,这里是用竹板打的意思。)

[13]借第

..令毋斩(借,即使。第,仅。)

[14]袒.

右(t ǎn ,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 [15]收.

而攻蕲(收集、收拢) [16]徇.

蕲以东(x ùn ,带兵巡行占领地方。) [17]比.

至陈(及,等到。) [18]与.

人佣耕(和,跟,同。) [19]太.

息(长叹。注意:“太”、“泰”、“大”三个字在古代常常通用。) [20]闾.

左(l ü里巷的大门。) [21]威众..

(震慑,使……害怕。) [22]忿恚.

(hu ì,恼怒) [23]社稷.

(j ì谷神。社,土地神。社稷,国家的代称。) [24]被坚执锐(被,通“披”。坚,指铁甲。执,拿着。锐,指武器。)

[25]陈胜王.

(w àng ,称王,统治天下。) 2.文章结构

结构图解

全文分三段:

一、叙述陈胜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文章着重写了陈胜与佣耕者陈 的一段对话, 表现了陈胜不甘受人奴役,有抗秦暴政的决心。

二、叙述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为起义作舆论准备。揭示了秦暴政世 是起义的 根本原因。作舆论准备的过程,显示了陈胜、吴广的智慧。

三、叙述发动起义到建立张楚政权的经过。赵义军进攻神速,形势发展迅猛,陈胜 立国。各地反秦情绪高涨。

3.释疑解难:

作者选材有详有略,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从全篇看,详写的是起义的准备和发动过程,略写的是陈胜少时与人佣耕、起义军的进

攻路线、农民政权的建立等,至于各地的反秦斗争则一笔带过。在详写的那一部分里,重点

是写陈胜的谋划,其余如大泽乡遇雨、问卜、士卒惊恐、为坛而盟等,都写得较简略。这样

详略结合,才能突出地表现陈胜的非凡才略。 陈涉世

4.一词多义

5.通假字

①发闾左逋戍渔阳(適,通“谪”,因获罪被发配到很远的地方。)

②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

③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④被坚执锐(被,通“披”。)

6.词类活用

①天下苦秦久矣(苦,形容词用作动词,是“以……为苦”,即是“认为……苦”的意思。)

②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目,名词用作动词,是“使眼色”的意思。)

③忿恚

..尉(忿恚,形容词用作动词,是“使……忿恚”的意思。)

7.古今异义

①今亡.亦死(亡,古义:逃亡。今义:死亡。)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间,古义:暗地。今义:中间。)

③卒中往往

..语(往往,古义:到处。今义: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8.写作特色:

《陈涉世家》的写作特色

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作者刻画了典型历史环境中人物的语言、行动,塑造出一位农民革命运动领导和组织者的光辉形象。其一,浓墨重彩,十分详尽地描绘了起义的策划过程和场面,突出了陈涉在起义中的作用和英雄色彩。其二,巧妙对比,一石三鸟。既点明了陈涉当时的社会地位低下,又表现了陈涉的远大抱负,同时还为陈涉走向失败埋下了伏笔。其三,抓住一些表现力极强的动词,描写人物的动作,有层次地展开事件的过程,表现人物的神情。

四、巩固练习

(一)、选择正确读音,把字母填入括号

1.辍.耕之垄上( )

A.chuòlǒng B.chùo lóng C.zhuìlóng

2。扶苏以数谏

..故( )

A.shùjiàn B.shuòjiàn c.shùo jiàn

3.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

A.lüzhéB.yán shìC.lúzhé

4.将兵徇.蕲以东()

A.jiàng xùn B.jiāng xún C.jiàng xuèn

5.尉果笞

..广( )

A.guǒtái B.gǒu Chīǒchī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怅.恨久之( )

2.度.已失期( )

3.等.死,死国可乎( )

4.天下苦.秦久矣( )

5.扶苏以数.谏故( )

6.乃丹书.

帛曰:“陈胜王”( ) 7.皆指目.

陈胜( ) 8.忿恚.

尉,令辱之( ) 9.为天下唱.

,宜多应者( ) 10.固以.

怪之矣( ) (三)、辨析加点词的意思

若.

为佣耕,何富贵也( ) 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 祭以.尉首( ) 扶苏以.数谏故( ) 乃行.

卜( ) 行.收兵( ) 乃丹书.

帛曰“陈胜王”( ) 得鱼腹中书.( ) 怅恨久之.

( ) 二世杀之. 之.次所旁丛祠中( ) 鸿鹄之.志( )

(四)、熟读课文,并用课文原话回答问题

1.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2.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3.陈胜为起义制定的策略是:

4.陈胜在发动起义前所做的“威众”准备是: 这样做的效果是: 。

5.陈胜在动员起义时,最具有鼓舞性,气魄雄伟、扣人心弦的一句话是:

1.

2.

3.

4.

5.

(五)、1.给下边加点的字注音释义。

(1)扶苏以数.

谏故,上亡使外将兵 ( )

(2)大楚兴,陈胜王.

( )

(3)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

用者 ( )

(4)尉果笞.

广 ( )

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天下苦.

秦久矣 ( ) (2)置人所罾.

鱼腹中 ( ) (3)固以怪.

之矣 ( ) (4)为坛而盟.

( ) (5)将军身披坚.执锐.

( ) (6)皆刑.

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 )

3.区别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扶苏以数谏故.

广故数言欲亡

当立者乃.

公子扶苏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以.

激怒其众 祭以.尉首 坐.

盗 停车坐.

爱枫林晚 (1) (2)

(3)

4.将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写在括号中。

A.(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B.或以为( )死,或以为( )亡。

C.上使( )外将兵。

5.《陈涉世家》一文开头写陈涉少时佣耕与佣者对话一节的作用是( )

A.陈涉出身低微而举大计,令人钦佩。

B.陈涉出身低微而素有大志,能成大事。

C.陈涉出身低微而能想着别人,品质高尚。

D.陈涉自小向往富贵且有大志,理应称王。

6.选出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

A.现在逃跑也是死,举行起义也是死,与其在这里等死,不如为国家大事而死好吗B.现在逃跑也是死,举行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那么为国而死行吗

C.现在逃跑也是死,举行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家大事而死好吗

D.现在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是死,那么为什么不为国家大事而死呢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A.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B.王侯将相难道真的有种吗

C.王侯将相难道真的是贵种传下来的吗

D.王侯将相一定是有天生贵种的吧!

(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A.又命令吴广到旁边树林荫蔽的神庙里。

B.又暗中命令吴广到旁边一片不太好的树林荫蔽的神庙里。

C.又暗中命令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里。

D.又命令吴广到驻地旁边一片不好的丛林的神庙中。

3.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①辍.(zhuì)耕鸿鹄.(hú) 社稷(jì)

②佣.(yōng)耕怅.(chàng)恨闾(lü)左

③谯.(qiáo) 仇恚.(huì) 间.(jiān)

④篝.(gōu) 行卜.(bǔ) 適.(zhé)戍

2.找出下面句子通假字,并指出其本字。

①发闾左逋戍渔阳九百人。( )

②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

③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

④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 )

3.与原文语句完全相同的是( )

A.陈胜者,阳城人,字涉。

D.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C.陈胜、吴广皆次为屯长。

D.今举大计亦死,亡亦死,死国可乎。

4.选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天下苦秦久矣(以……为苦)

B.此教我先威众耳(树立威信)

C.将军身被坚执锐(坚硬、锋利)

D.忿恚尉,令辱之(使……恼怒)

5.《陈涉世家》节选自,作者,朝夏阳人,我国古代著名的家和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体通史。

答案

(一)、1.A 2.B 3.A 4.A 5.C

(二)、1.失望2.推测3.同样4.认为……苦5.屡次6.书写7.使眼色8.恼怒9.倡导10.已经

(三)、

你 好像

因为 做

行军

书写 书信

不译

他(代扶苏)

到……去

(四)、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2.天下苦秦久矣。

3.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4.鱼腹藏书,篝火狐鸣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五)1.shu ò,多次、屡次 (2)w ōng 称王,名词用作动词 (3) w éi 介词,给、替 (4)ch ī用竹板打 2.(1)为……所苦动词 (2)用网捕 动词 (3)奇怪 动词 (4)盟誓动词 (5)指铁甲;指武器,都是名词 (6)惩罚 动词 3.(1)缘故,名词 故意,副词 (2)是,动词 于是,连词 (3)表目的,连词 用,介词 (4)犯……罪 因为,介词 陈胜、吴广 B 其 其 C 之 5.B 6.(1)C (2)A (3)C

2.適-谪 唱-倡 以-已 被-披 5.《史记·陈涉世家》 司马迁 汉 历史学 文学 纪传

1. 2. 3.

4.

5.

《陈涉世家》阅读教学设计

21、《陈涉世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陈涉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2、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熟悉课文,疏通文意。 4、理解使动、意动、为动用法。 ◆过程与方法 1、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2、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1、懂得文中实词“为、当、行、次……”的意思,虚词“之、以、固”等的用法。 2、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万分省略等到语言现象。 3、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1、学习运用自然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手法,体会细致形象的描写。 2、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3、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分析】: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中小学历史与社会的教材中均有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史实故事。本文写的就是陈胜、吴广发动的大泽乡起义。从学生熟悉的大泽乡起义谈起,课文就容易理解了。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具】:小黑板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还制订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秦二世继位后,赋敛益重,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难之中。“…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在这样的残暴统治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这就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而司马迁却对这次农民起义给予高度的评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板题】: 21、《陈涉世家》 二、资料交流: 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其父司马谈也是著名思想家。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后发愤著书,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共130篇,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五部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纪”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 三、介绍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1、读 2、译(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3、理解感悟(把握内容、挖掘内涵) 4、掌握古汉语知识与古文化常识。 四、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掌握字音和节奏。 明确下列汉字的读音: 阳夏( jiǎ)辍耕( chuò)鸿鹄( hú)闾左(lǚ)適戍(zhé shù)当行(háng)度已(duó)数谏(shuòjiàn)

陈涉世家选择题及答案

《陈涉世家》精品练习题带答案(2019部编版九下) 班级:姓名: 说明:2019最新部编版教材又收录了《陈涉世家》,根据最新教材编辑本课的赏析辨识选择题。 选择题: 1.上文中加点的“为”字读音不同于其他3个的是( ) A、士卒多为用者 B、吴广为都尉 C、君为秦吏 D、为陈(陈说)利害 2.下列4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乃令樊哙召刘季沛令后悔 B、以激怒其众沛令欲以沛应之 C、今欲崐背之欲诛萧、曹 D、陈胜自立为将军立以为沛公 3.下列句中加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陈胜、吴广喜,念鬼念无与为乐者 B.今亡亦死暮而果大亡其财 C.扶苏以数谏故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4.下列句中加线字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广素爱人素:sǜ朴素 B.广故数言欲亡亡:wáng 死亡 C.尉果笞广笞:chī用竹板打 D.被坚执锐被:biè同“披” 5.这段文字首先叙述了发动起义的情形,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概括其步骤的三个关键词是() A.并杀两尉失期当斩攻大泽乡 B.激怒其众召令徒属攻大泽乡 C.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 D.激怒其众皆已失期为坛而盟 6.下面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天大雨会:适逢,恰巧遇到 B.等死,死国可乎等:等待

C.扶苏以数谏故数:屡次 D.陈胜王王:称王 7.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是() A.怅恨久之 B.二世杀之 C.楚人怜之 D.固以怪之矣 8.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胜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表明自己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处处积蓄着反抗的力量。 C.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二人的怀念,并立志替二人报仇。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9.下列选项中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属于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 A.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 B.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C.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D.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10.下列各句中不能表现陈胜的谋略的一项是()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D.(又间令吴广)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11.下列加线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度已失期 / 宁信度,无自信也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既克,公问其故 D.固以怪之矣 /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12.选出翻译时括号里的内容无须补出的一句( ) A.九百人屯(于)大泽乡。 B.上使(之)外将兵。 C.天下苦(于)秦久矣。 D.失期,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陈涉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2、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熟悉课文,疏通文意。 4、理解使动、意动、为动用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2、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1、懂得文中实词“为、当、行、次……”的意思,虚词“之、以、固”等的用法。 2、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万分省略等到语言现象。 3、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1、学习运用自然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手法,体会细致形象的描写。 2、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3、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还制订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秦二世继位后,赋敛益重,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难之中。“‘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在这样的残暴统治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这就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而司马迁却对这次农民起义给予

高度的评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板题】:《陈涉世家》 二、资料交流: 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其父司马谈也是著名思想家。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后发愤著书,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共130篇,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五部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纪”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 三、介绍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1、读 2、译(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3、理解感悟(把握内容、挖掘内涵) 4、掌握古汉语知识与古文化常识。 四、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掌握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握大意。 五、新课讲授: 1、全班朗读第一段 2、自读自译:辍耕之垄上:辍,停止;之,到、往。若为佣耕:若,你; 3、提问理解 (1)陈涉是什么出身? 明确:“佣耕”之民,却入世家——反秦大业“由涉首事”,“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故入“世家”。正如项羽反秦首功,列入“本纪”一般。 (2)他与一般的农民有何不同? 明确:这一段从籍贯、身世、志向等方面来介绍陈胜。 (1)“与人佣耕”,表明陈胜是个被剥削受压迫的穷苦农民; (2)“怅恨久之”,说明他对所处的贫困地位的不满; (3)“苟富贵,毋相忘”,表达出他有福同享的思想意识;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他的远大志向。 4、全班朗读第二段“二世元年七月……法皆斩”。 5、自读自译:闾左:借代贫民;次当行:编在戍边队伍中;会天大雨:会,正逢;度

陈涉世家对比阅读(含答案)

陈涉世家课内外文言比较阅读 (一)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 解词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2)置人所罾鱼腹中。 (3)陈涉斩木为兵。(4)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2.译句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2)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3.乙段文字与甲段文字中陈胜怎样的预见相一致?请你把陈胜的预见写出来。 4.甲乙两段文字写的都是陈胜、吴广起义,但在表现内容上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 (二) 湖南省益阳市2005年课改区中考试题,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15分)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官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比至陈:②或说陈王曰:

《陈涉世家》练习题及答案(已整理)

《陈涉世家》练习题 一、文学常识 1、司马迁:(朝代)著名家,家,家。 2、本文出自。它是我国第一部体史。共篇,五大部分:、、、、。 二、给下面字注音。 鹄闾適罾谏篝恚笞 三、找出下面通假字并解释。 发闾左適戍渔阳通假字:通“”,。 为天下唱通假字:通“”,。 将军身被坚执锐通假字:通“”,。 卜者知其指意通假字:通“”,。 固以怪之矣通假字:通“”,。 四、找出下面古今异义词,在下面划上横线,并在括号里解释。 卒中往往语(古义:今义:) 楚人怜之(古义:今义:) 夜篝火(古义:今义:)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古义:今义:)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古义:今义:) 借第令毋斩(古义:今义:) 今亡亦死(古义:今义:) 五、解释下列词语(一词多义) 之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杀之 上辍耕之垄上上使外将兵 应佣者笑而应曰宜多应者 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当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不当立当此时 行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乃行卜行收兵 以扶苏以数谏故或以为死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以激怒其众 欲广故数言欲亡从民欲也 号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号为张楚 为若为佣耕为天下唱 会会天大雨皆来会计事 道道不通伐无道 等等死,死国可乎公等遇雨 数扶苏以数谏故数言欲亡 故扶苏以数谏故广故数言欲亡 将上使外将兵项燕为楚将陈胜自立为将军 然吴广以为然然足下卜之鬼乎 指卜者知其指意皆指目陈胜 书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得鱼腹中书 所置人所罾鱼腹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令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令辱之 召令徒属陈守令皆不在 六、重点词语解释 1、屯大泽乡屯: 2、会天大雨会: 3、或以为亡亡: 4、举大计亦死举大计: 5、等死:等: 6、扶苏以数谏故数: 7、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间: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宁: 9、辍耕上垄上之: 10、怅恨久之怅:之:11、苟富贵,无相忘苟: 七、理解性默写 1、起义的直接原因:。 2、起义的根本原因:。 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 4、“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 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 6、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宣传工作)? 7、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 8、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 9、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10、起义的导火线是。 八、重点语句翻译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九、课文内容理解 1、“将尉醉”的“醉”在该段的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2、人物欣赏(1)从分析当时形势和所提策略口号以及为起义做舆论准备及发动起义中,可以看出陈胜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2)文中“且壮士不死而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表现陈涉 1

(完整版)《陈涉世家》教学设计-全文.docx

六盘水市第二十二中学《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肖大相 上课班级:九年级( 8)班【教学内容及其解析】 课文节选自《史记 ?陈涉世家》的前一部分,主要内容是文章以事件发展的 顺序来组织文本,紧扣“起义”这一中心,详略适宜地写了起义的前前后后,着 力表现了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歌颂农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表现陈胜的伟大抱负和远见卓识,以及在关键时刻所显示的非凡谋略和 领导才干,从而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力统治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 学习本文关键是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是本文的一个特点。 【教学目标】 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3.进一步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积累文言知识。 2、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难点:培养学生感悟文本能力 重难点突破方法:通过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和反复阅读后初步能背诵全文的方法, 结合人物形象刻画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重难点。【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因为对文言文知识积累不够, 导致无法理解文章大意,更无法领会作者对社会现实公正的批判精神。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对重点字词和句子讲解到位,其次教师必须详细的讲解相关的历史背景,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环境中去,做到对完整的故事心中有数,学起来才得心应手。 【教学方法】诵读、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角色扮演、启发式教学、讲练结合 【课时设计】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丹书帛羽藏鱼腹,丛祠幽火出狐喉。大泽揭竿反暴秦,缘何司马只列侯。”这首诗叫做《赞陈涉》,表达了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赞扬。 今天我们要学的《陈涉世家》就是讲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故事。这篇文章是 《史记》中的名篇。按《史记》的体例,只有对全国政局有深远影响的人的传记 才可以称为“世家”,司马迁将陈涉列入“世家” ,是对这位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的充分肯定。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一伟大的历史事吧。 二、自主预习 1、知人论世(作者及作品) 问:大文豪鲁迅曾评价一部史书“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同学们知道说的是哪一部史书,作者是哪一位?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 多年的历史,共 130 篇,分“ 12 本纪、 10 表、 8 书、 30 世家、 70 列传”五部分被“本纪”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世家” 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西汉著名 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后发 愤著书,完成《史记》。 2、请学生找出文章中的生僻字词有哪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阳夏( ji ǎ)辍(chuò)鸿鹄( hú)嗟( ji ē)乎闾左( l ǘ)谪(zhé)戍 度( duó)扶苏以数谏故( shuò)罾( zēng)祠( cí)陈胜王(wàng)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音频范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掌握字音和节奏。 2、让学生分角色诵读 3、小组讨论读后感受(教师明确:) 四、小组讨论,完成下列句子的断句(解决翻译疑难) ( 1)发 / 闾左 / 谪戍渔阳 / 九百人

比较阅读陈涉世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比较阅读:陈涉世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舜发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辍耕之垄上舜发于亩之中 B.佣者笑而应曰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为天下唱行拂乱其所为 D.百姓多闻其贤曾益其所不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举大计亦死百里奚举于市 B.必先苦其心志天下苦秦久矣 C.扶苏以数谏故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D.等死,死国可乎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请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4.涉历尽艰辛最终“立为王,号为张楚”,舜、博说、胶、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均出身卑微但终成大业。请细读甲、乙两则选段,并摘选其中你认为最恰当的原句回答他们成功的缘由。(3分)

九年级上册语文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册语文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说出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过程和方法:运用工具书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内容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内涵背诵精彩语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作者和陈胜身上学习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 了解这场革命运动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认识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互动探究】 读课文,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阳夏人辍耕点缀掇啜泣怅恨苟富贵嗟乎鸿鹄之志闾左谪戍当行以数谏故罾丛祠篝火忿恚佐毋斩鞭笞袒右攻蕲询徇殉社稷谯憔樵 读熟课文 找出本课的通假字,并解释(含句子)。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会天大雨②足下事皆成 ③又间令吴广④卒中往往语 掌握下列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第一段:……者……也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苟富贵若为佣耕太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第二段:闾左谪戍屯大泽乡皆次当行会度已失期法皆斩举大计等死,死国天下苦秦久矣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指意念鬼威众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罾,固以怪之矣间令之次所旁丛祠中狐鸣旦日往往语指目 第三段:素广故数言欲亡,忿恚笞尉剑挺佐之并杀徒属第借令毋斩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受命从民欲袒右为坛而盟蕲下将兵徇蕲以东比至陈与皆来会计事将军身被坚执锐社稷刑其长吏 整理本课的一词多义:之次为数故以 试译课文 同桌结成学习小组,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课文。 【合作研讨】 整体把握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本文记叙了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件事是什么? 这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 陈胜在起义前对当时的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他是怎样分析和估计的,请简要述之。 陈胜、吴广是怎样为起义制造舆论准备的? 【课外拓展】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句话充分表现出了陈胜的远大志向,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立志或理想的名言?收集3—5句。你有自己的关于理想的座右铭吗(名言或自创都行)?你打算怎样为实现你的理想做准备? 课堂检测

最新《陈涉世家》练习题含答案

1 《陈涉世家》复习 2 1.给加点字注音。 3 ①阳夏.()②嗟.()乎③闾.()左④谪.()戍 4 ⑤次当行.()⑥陈胜王.()⑦罾.()⑧篝.()火⑨笞.()广⑩被.5 ()坚执锐 6 2.下面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是()(D) 7 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曾不若.孀妻弱子 8 B.项燕为楚将.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9 C.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秦灭韩亡.魏 10 D.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广故数.言欲亡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11 12 A.扶苏以.数谏故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13 B.陈胜、吴广乃.谋曰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项燕为.楚将贤能为.之用 14 15 D.楚人怜之.二世杀之. 16 4.选出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 )(D) 17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皆以.美于徐公 18 B.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19 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既克,公问其故. 20 21 5.下面语句中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是()(C) 22 A.怅恨久之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吾欲之南海 D.先天下之忧而忧 23 24 6.下面句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C) 25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 26 A.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27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8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9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0 7.下列成语中的“亡”与“今亡亦死”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31 A.家破人亡 B.亡命之徒 C.唇亡齿寒 D.生死存亡 32 8.选出翻译时括号里的内容无须补出的一句 ( )(D) 33 A.九百人屯(于)大泽乡。 B上使(之)外将兵。 34 C.天下苦(于)秦久矣。 D.失期,法皆斩(之)。 35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36 (1)发闾左 ..谪戍渔阳 37 (2)度.已失期 38 (3)会.天大雨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文言文,选自《史记·陈涉世家》的前一部分。陈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陈涉世家》是写陈涉的一篇传记,比较完整地叙述了陈涉起义的全部过程。本文所选内容,叙述了陈涉、吴广领导大泽乡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的声势,表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赞颂了陈涉、吴广的反抗精神和历史功绩。 学情分析:由于本文篇幅较长,学生的学习可能有点难度,实际操作时,可以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二次备课充实时,可以在以下方面继续补充:如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成绩如何等。) 教学目标: 1.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2.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材料处理详略得当。 4.背诵课文重点段落。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大泽乡起义的原因和经过,了解人物对话的语气表达方式; 2.通过朗读、背诵,加深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对多义词不同含义的理解,以及对文中有关迷信活动的正确认识。 教学方式: 1.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和课文注释,并凭借工具书疏通字词句。在此基础上,于教学中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2.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释疑解难。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和背景。 2.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 3.研读课文第一段,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句子的意思,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 目标2、3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活动: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这些农民起义,为残酷的封建统治所迫,充分说明了官逼民反的道理。每次农民起义都沉重地打击了黑暗的封建统治,有的甚至推翻了封建王朝。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发生在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这次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政权,给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击,促使了秦的速亡。那么陈胜、吴广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动起义的,起义的经过怎样?我们学习了司马迁写的《陈涉世家》就知道了。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自学成果展示 1.学生作答,教师可作如下补充。 明确:背景及作者简介。 (1)司马迁的父亲学识渊博,在汉武帝时就任太史令。司马迁自幼受父亲的熏陶,10岁就到长安学习,20岁起曾多次到南北各地游历,观察各地的风俗人情,搜集传闻异说,为后来写作《史记》打下了基础。

《陈涉世家》复习题,比较阅读附答案

一.解词 【1】通假字 1.发闾左适戍渔阳 2.为天下唱 3.将军身被坚执锐 4.固以怪之矣 【2】古今异义 1.卒中往往语 2.楚人怜之 3.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4.今亡亦死 5.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6.借第令毋斩 【3】词类活用 1.大楚兴,陈胜王 2.天下苦秦久矣 3.尉果笞广 4、皆指目陈胜 5、夜篝火 6、置人所罾鱼腹中 7、将军身被坚执锐 8、忿恚尉 【4】重点词语解释 1、屯大泽乡 2、会天大雨 3、或以为亡 4、举大计亦死 5、等死: 6、扶苏以数谏故 7、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9、辍耕之垄上 10、怅恨久之

11、苟富贵,无相忘 二.翻译 1、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三.阅读 (一)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

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解词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置人所罾鱼腹中。(3)陈涉斩木为兵。 (4)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2.译句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2)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热门-九年级《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九年级《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九年级《陈涉世家》教学设计5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借助课下注释,读懂文章内容,反复诵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语感。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梳理本文叙事脉络,学习本文通过人物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从历史人物身上汲取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树立远大志向和理想。 二、教学重点 梳理本文叙事脉络,明确大泽乡农民起义的前因后果。 三、教学难点 以情节为基础,以人物语言为突破点,分析陈涉形象。 四、教学过程 (一)文本导入

《史记》我过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两个“第一”叠加,产生的效应不是“1+1=2”,而是“1+1=2107”,还用问吗?今天学习的这篇的文章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二)突破标题 “陈涉世家”中“陈涉”即“陈胜”,那为什么不直接用“陈胜世家”;“世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一平民能进入“世家”行列? (三)梳理脉络 通过观看大泽乡起义的视频,梳理本文的叙事脉络。 谋划起义→舆论造势→发动起义 (四)探究形象 以各个情节为基础,筛选出陈涉的语言,由此概括出陈涉的形象:洞察时局、卓越组织领导才干、志存高远、抱负非凡。 五、拓展延伸 对比:《史记?陈涉世家》和《汉书?陈胜传》,功劳大VS功劳小。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清“陈涉大泽乡起义”的原因、经过。

2、反复诵读,揣摩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个性化的特点以及作者对待陈胜这一历史人物的态度。 3、熟读成颂,积累文言语汇,培养文言语感。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揣摩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个性化的特点。 2、熟读成颂,积累文言语汇,培养文言语感。 【教学难点】 熟读成颂,积累文言语汇,培养文言语感。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 【教学手段】 投影仪。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结合有关资料,了解一些历史名词的含义。 官名:闾左闾右屯长将尉都尉长吏守丞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全文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肖大相 上课班级:九年级(8)班【教学内容及其解析】 课文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的前一部分,主要内容是文章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来组织文本,紧扣“起义”这一中心,详略适宜地写了起义的前前后后,着力表现了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歌颂农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表现陈胜的伟大抱负和远见卓识,以及在关键时刻所显示的非凡谋略和领导才干,从而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力统治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学习本文关键是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是本文的一个特点。 【教学目标】 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3.进一步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积累文言知识。2、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难点:培养学生感悟文本能力 重难点突破方法:通过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和反复阅读后初步能背诵全文的方法,结合人物形象刻画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重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因为对文言文知识积累不够,导致无法理解文章大意,更无法领会作者对社会现实公正的批判精神。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对重点字词和句子讲解到位,其次教师必须详细的讲解相关的历史背景,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环境中去,做到对完整的故事心中有数,学起来才得心应手。 【教学方法】诵读、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角色扮演、启发式教学、讲练结合【课时设计】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丹书帛羽藏鱼腹,丛祠幽火出狐喉。大泽揭竿反暴秦,缘何司马只列侯。”这首诗叫做《赞陈涉》,表达了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赞扬。今天我们要学的《陈涉世家》就是讲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故事。这篇文章是《史记》中的名篇。按《史记》的体例,只有对全国政局有深远影响的人的传记才可以称为“世家”,司马迁将陈涉列入“世家”,是对这位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的充分肯定。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一伟大的历史事吧。 二、自主预习 1、知人论世(作者及作品) 问:大文豪鲁迅曾评价一部史书“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同学们知道说的是哪一部史书,作者是哪一位?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共130篇,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五部分被“本纪”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后发愤著书,完成《史记》。 2、请学生找出文章中的生僻字词有哪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阳夏(jiǎ)辍(chuò)鸿鹄(hú)嗟(jiē)乎闾左(lǘ)谪(zhé)戍 度(duó)扶苏以数谏故(shuò)罾(zēng)祠(cí)陈胜王(wàng)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音频范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掌握字音和节奏。 2、让学生分角色诵读 3、小组讨论读后感受(教师明确:) 四、小组讨论,完成下列句子的断句(解决翻译疑难) (1)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比较阅读中考题汇编

陈涉世家比较阅读中考 题汇编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陈涉世家》比较阅读中考题汇编: (一)、读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结合上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段文字与《陈涉世家》中陈胜怎样的预见相一致?请你把陈胜的预见写出来。(2分) 答: ②两段文字写的都是陈胜、吴广起义,但在表现内容上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2分) 答: (二)、[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受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1). 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2分) ①吴广素爱人素:②比至陈比: ③使公即恒楚将将:④恒楚亡在泽中亡: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①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译: ②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译: (3).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分) 答: (4). 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答:

最新《陈涉世家》教案及反思

《陈涉世家》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陈涉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2、理解使动、意动、为动用法。 3、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4、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还制订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秦二世继位后,赋敛益重,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难之中。“‘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在这样的残暴统治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这就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而司马迁却对这次农民起义给予高度的评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资料交流: 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其父司马谈也是著名思想家。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后发愤著书,完成《史记》。《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共130篇,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五部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纪”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 三、介绍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1、读 2、译(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3、理解感悟(把握内容、挖掘内涵) 4、掌握古汉语知识与古文化常识。 四、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五、新课讲授: 1、全班朗读、翻译第一段 2、提问理解 ⑴、陈涉是什么出身? ⑵、他与一般的农民有何不同? 3、全班朗读、翻译第二段 4、提问理解: (1)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在段中画出句子。 (2)、陈胜、吴广谋划起义的主要策略是什么? (3)、陈胜、吴广为谋划起义作了舆论准备,是怎样的?有何作用? (4)、本段中对人物的刻画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 5、全班朗读、翻译第五段 (1)、这一段写了哪些内容? (2)、第3段开头交代了几个场面?有何用意?

陈涉世家中考试题集锦

《陈涉世家》中考试题集锦 一、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文后各小题。(共11分)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申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3.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是 4.划线处(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2分) 5.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16分) 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度.已失期 / 宁信度.,无自信也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既克,公问其故. D.固以.怪之矣 /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失期,法皆斩。译 文: ②天下苦秦久矣;译 文: ③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译文: 3.下列各句中不能表现陈胜的谋略的一项是(3分)()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D.(又间令吴广)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4.读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结合上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① 段文字与《陈涉世家》中陈胜怎样的预见相一致?请你把陈胜的预见写出来。(2分) 答: ②两段文字写的都是陈胜、吴广起义,但在表现内容上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2分) 答: 三、阅读选文,按要求答题。(11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扶苏以.数谏故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陈胜、吴广乃.谋曰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项燕为.楚将贤能为.之用 D.楚人怜之.二世杀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发闾左 ..谪戍渔阳闾左:(2)度.已失期度: (3)会.天大雨会:(4)宜.多应者宜: 3.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第二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陈涉世家优秀教学设计

陈涉世家优秀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陈涉世家优秀教学设计 一、导入 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还制订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秦二世继位后,赋敛益重,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难之中。“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在这样 的残暴统治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这就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今天我们就跟随司马迁一起去初步了解一下陈胜这一草根英雄,探究一下这次农民起义的具体原因? 二、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2、反复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3、学会客观地看待历史,了解起义的原因及其历史必然性,初步感知陈胜的形象。 4、三、检查预习 1、朗读课文1、2段。 指名朗读正音 全班齐读注意节奏、停顿、语气 2、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四、整体感知。 (一)翻译 1、参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1-2段,有问题的同桌讨论,不会的做好标准 2、质疑在翻译过程中有疑问的提出来别的同学帮忙解决。 3、指名翻译,找出存在的问题。 (二)在翻译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概括两段的主要内容。 1、陈胜的身份及远大的志向 身份:佣耕——————地位低下 志向:鸿鹄之志————志向远大 2、起义的原因以及为起义做的准备。 原因:(直接)失期法皆斩(根本)天下苦秦久矣 准备:丹书鱼腹篝火狐鸣 总结:正是因为秦的暴政以及起义做了充分的准备,起义进行的如火如荼。(三)分析人物形象 这两段主要刻画了陈胜这一形象,对人物的刻画有多种描写方法,(回顾描写人物的方法)对陈胜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 语言、对话。 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陈胜是个怎样的人? 胸怀大志勇于反抗、富有观察力有智慧。 (四)品读赏析 你最欣赏文中他的哪句话?有感情地朗读赏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