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实验教

学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系统解剖学/Systematic Anatomy

课程总学时:54

实验总学时:8

实验课性质:非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

承担实验室(或教研室):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一、课程实验教学简介

系统解剖学课程在高等中医学院校的中医学、应用心理学以及其它一些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实验课是完成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系统解剖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和掌握人体各个系统内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的相关知识,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中力求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方针,并且通过这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为学习其他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二、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1.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各器官形态、位置、结构及其主要机能;

2.了解人整体结构的相互关系及其整体性概念;

3.了解人体器官的年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4.为其他医学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

三、学生应掌握的实验技术和基本技能

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电脑投影及挂图,掌握人体各个系统内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

四、实验项目名称、性质和学时分配

五、各单项实验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包括实验分组人数要求):

(一)实验名称:运动系统

实验内容:全身骨、骨连结、骨骼肌

实验目的:

1.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电脑投影及挂图,掌握人体各部骨的配布和形态特征;

2.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电脑投影及挂图,掌握人体各部主要关节的构成、功能特点和主要运动形式;

3.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电脑投影及挂图,掌握人体各部主要肌群的配布、形态特征和功能。

实验要求:30人/小班,5人/组。

(二)实验名称:内脏学

实验内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实验目的:

1.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电脑投影及挂图,掌握消化管各部的形态特征,各主要消化腺的位置、形态,了解腹膜的分部及其形成结构;

2.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电脑投影及挂图,掌握呼吸道各部的形态特征,肺的形态,了解胸膜的分部及其形成结构,熟悉纵隔的概念、分部;

3.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电脑投影及挂图,掌握泌尿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及构造特征;

4.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电脑投影及挂图,掌握男、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各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

实验要求:30人/小班,5人/组。

(三)实验名称: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实验内容:心脏、全身动脉、全身静脉、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

实验目的:

1.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电脑投影及挂图,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各心腔内的主要形态结构、了解传导系及血管;

2.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电脑投影及挂图,掌握人体各部主要动脉及其重要分支、主要静脉及其重要属支;

3.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电脑投影及挂图,了解淋巴系统的组成,人体各部主要淋巴结的位置及其淋巴引流范围,脾和胸腺的位置、形态,掌握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的走行及其所收集的淋巴干;

4.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电脑投影及挂图,了解人体主要的内分泌器官的位置和形态结构。

(四)实验名称:神经系统

实验内容:感觉器(视器、位听器)、脊髓、脊神经、脑、脑神经、脑室、脑和脊髓的被膜及血管

实验目的:

1.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电脑投影及挂图,掌握眼球的结构及眼副器的组成,了解眼的血管和神经;了解外耳、内耳的构成,掌握中耳鼓室的构成及头部位觉器和听器的位置;

2.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电脑投影及挂图,掌握脊髓各部结构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主要脊神经的分布范围及其支配结构;

3.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电脑投影及挂图,掌握脑各部结构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主要脑神经的分布范围及其支配结构;

4.了解脑室、脑和脊髓的被膜及血管的形态、结构。

实验要求:30人/小班,5人/组。

六、考核(考试)方式:标本考试,20分。

七、实验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贺振泉主编.《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2004年2月第1版,自编教材参考书:郭光文主编.《人体解剖彩色图谱》,2001年2月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编写:陈文华、贺振泉

审阅:日期: 2007-10-27

审定:日期:

动物药理学实验大纲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动植物检疫(动检方向)专业 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药理学实验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动物药理学实验是动植物检疫本科专业的专业发展必修课程。 (二)教学目的 动物药理学实验教学不仅是动物药理学教学的补充,而且是培养学生思维、锻炼学生技能的实践性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同学们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进一步验证和理解,培养同学们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其任务是通过实验课使同学们掌握研 究药理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数

(四)教学要求 本实验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 验的基本技术、药物浓度与剂量的换算、进一步理解药理学理论,学会分析与探索药物作用的方法。 (五)教学方式 本实验课程主要通过教师课堂讲授指导,辅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二、本文 (一)基本要求 通过药理学实验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药物剂量的计算,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动物麻醉的方法;掌握常用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掌握常用生物电信号的 观察方法与药物作用分析。掌握动物心电图、 血压等基本参数的测量、判断和分析药物对他们的作用。熟悉一些常 用实验模型(如心律失常、离体器官等)的制备方法和药物作用。熟悉离体器官

灌流技术及评价方法。了解心血管系统药物如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及拟胆碱类药物等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内容 实验一动物的捉拿、动物不同途径给药方法及药效观察目的要求: 掌握药理学实验方法及常用实验动物的捉拿;通过实验了解不同途径给药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教学内容:小白鼠的捉拿、麻醉;静脉、肌肉、皮下、腹腔注射,灌胃给药;观察不同途径给予戊巴比妥钠对小鼠产生药物效应的影响有何不同。实验材料和用品: VCD播放器、笼具、灌胃针等 实验二药物半数有效量(ED50的测定 目的要求:通过本实验,了解测定药物半数有效量的意义、原理、方法;学习半数有效量和半数致死量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应用小白鼠,首先摸索出实验所需的适宜剂量范围,然后根据此剂量范围按照统计学方法随机分 6 组小鼠,根据公比计算出每组给药剂量,通过同一给药途径给药后,观察每组小鼠药物反应的阳性率,计算出相应的数据。 实验材料和用品: 计算软件、笼具、灌胃针等 实验三药物量效曲线测定 目的要求: 掌握测定药物量效曲线的实验方法;熟悉不同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升高血压的反应,观察药物的量效关系教学内容: 学习颈总动脉的分离、插管及血压的记录与分析;分析不同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对兔血管的作用,理解药物的量效关系。实验材料和用品: 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手术器械 实验四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目的要求:

工程测量教学大纲

工程测量教学大纲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一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监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为后续《公路施工》、《桥涵施工技术》、《道路勘测》等课程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建筑工程测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能了解现场施工一线正在使用和近期可能使用的技术,为以后学生在现场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是培养学生具有测量学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掌握道路和桥梁建设领域中的地形测量、施工放样与线路测量的基本方法,同时熟悉地形图的应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学会普通测量仪器的使用,能够从事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测量,具有使用地形图的能力,更好地从事城道桥建设工作,了解测绘新仪器、新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相关专业中的应用,以便更加适应社会需求。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了解测量工作所使用的仪器构造原理,掌握使用方法及使用技巧。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及施工放样等项测绘工作和内业计算工作。 对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达到如下要求: 2.1掌握经纬仪、水准仪等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2了解和熟悉全站仪、GPS测绘新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3对小区域大比例尺的地形图的测绘过程有系统的了解,并初步掌握其基本方法; 2.4具有施工放样及路线测量的基本知识; 2.5具有道桥等土木工程的勘测、规划、施工与管理中运用测量资料的基本知识。 2.6培养认真细致负责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团队意识。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3.1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3.2在组织教学时应根据所学工种,结合实际生产,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 3.3加强实验和参观,培养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 3.4有条件的可已电化教学,使教学直观而生动。 3.5遵循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并要在教学体系上突破学科性,突出实用性,通用性和灵活性。 3.6结合现行标准、规范、规程进行教学 4.考核方法 理论与操作技能分别进行考核,成绩按4:6的比例合计,记为单科结业成绩。按平时考查成绩与结业考试成绩之比3:7的比例,为学生课程结业成绩,以满分100分计。

教学大纲doc-邵阳医专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大纲 总学时数:85(理论课65学时,实验(实训)课20学时) 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也是药学与医学之间的桥梁。药理学教学是通过理论和实习两种方式进行的,理论教学以启发式为主,着重阐明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与及防治,使学生掌握临床常用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也为后续的临床课程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原则 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以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强化应用和临床合理用药为教学重点。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学生应掌握药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理解合理用药防治疾病的理论根据,融会贯通,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和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并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本大纲内容以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分别表示各章节药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程度。 第一章绪言 一、目的与要求1. 熟悉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定义。 2. 了解药理学的性质和研究任务,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重点、难点 重点:药物、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定义。 三、教学学时理论1.0学时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副作用、极量、效能、效价强度、治疗指数、安全X围、激动剂、拮抗剂和pA2的概念。 2. 熟悉不良反应的类型;LD50、ED50、受体的概念;受体的特性;药物与受体的结合力和内在活性,。 3. 了解药物的基本作用、作用方式、受体的调节。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 难点:量效关系、受体理论。 三、教学学时:理论2.0学时、实验2.0学时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首关消除、半衰期、生物利用度、稳态血药浓度、肝肠循环的概念;掌握药物血药浓度变化的规律。

2018-2019年心理咨询级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心理测量学知识测试试题【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心理咨询级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心理测量学知识测试试题【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心理咨询级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心理测量学知识测试试题【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1 [单选题]在顺序量表中,变量具有()。 A.相等单位 B.绝对零点 C.等级 D.可以做四则运算 【答案】C 【解析】此题暂无解析 2 [单选题]取样是指从()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 A.总体 B.群体 C.目标人群 D.样本 【答案】C 【解析】此题暂无解析 3 [单选题]随机号码表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组抽样 D.分层抽样 【答案】A 【解析】此题暂无解析 4 [单选题]()是一种供比较的标准量数,是心理测验时用于比较和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分数标准。 A.常模 B.常模分数 C.分数 D.导出分数 【答案】A 【解析】此题暂无解析 5 [单选题]在()量表中,个人的分数指出了他的行为在按正常的途径发展方面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 A.年龄 B.态度 C.性别 D.人格

【答案】A 【解析】此题暂无解析 6 [单选题]皮亚杰最著名的工作就是对()概念的研究。 A.同化 B.顺应 C.适应 D.守恒 【答案】D 【解析】此题暂无解析 7 [单选题]常模样本中6年级的算术平均分为35,某儿童在算术测验中也得35分,那就是说,该儿童的算术能力的年级当量是()。 A.5年级水平 B.6年级水平 C.7年级水平 D.8年级水平 【答案】B 【解析】此题暂无解析

8 [单选题]()是应用最广的表示测验分数的方法。 A.百分点 B.四分位数 C.百分等级 D.十分位数 【答案】C 【解析】此题暂无解析 9 [单选题]标准二十分,平均数为(),标准差为()。 A.12、5 B.11、4 C.10、3 D.9、2 【答案】C 【解析】此题暂无解析 10 [单选题]IQ=100+15(X-X)/SD是()的计算公式。 A.比率智商 B.标准分数

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

欢迎共阅 《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 1.课程属性:必修 2.实验属性:非独立设课 3.学时:总学时40,理论学时20,实验学时20。 4.实验应开学期:第6学期 5.先修课程:家畜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家畜生理学、家畜病理学、动物生物化学等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45678粪便的检验(一) 粪便的检验(二) 血液检查(一) 血液检查(二) 血液检查(三) 验证性 验证性 验证性 验证性 验证性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动物医学 动物医学 动物医学 动物医学 动物医学 2 2 2 2 2

910尿液的检验(一) 尿液的检验(二) 验证性 验证性 必做 必做 动物医学 动物医学 2 2 五、实验项目的具体内容 2、实验内容或原理 乳导管、穿刺针、三棱针、三用套管针、听诊器、叩诊器、阴道扩张器及电池式照明器、胃导管及漏斗、灌药瓶、耳夹子、金属注射器(拆卸、消毒与安装) 3、需用的仪器和试剂 无 4、实验步骤 无 5、教学方式 6、考核要求 (一)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了解B型超声诊断仪的简单结构、检查原理、动物体的声学特性、操作要领及探测扫描方法、注意事项。2、实验内容或原理 简要结构:仪器主体及各功能按钮、探头、附属装置。 超声检查的原理:当探头的声源晶片振动发生超声波时,声波在介质中以直线的方式传播,如遇到声阻抗不同的界面时就出现反射,反射的回声可被接受返回探头而在示波屏显示。 动物体的声学特性:液性暗区,如液体组织;全反射(强回声),如含气组织、骨骼、结石;实质性暗区,如实质性脏器、肿瘤。 3、实验动物、器材及试剂 实验动物:犬 实验器材:B型超声诊断仪,毛剪、医用耦合剂。 4、实验步骤:

《药理学》实验(实训)教学大纲

《药理学》实验(实训)教学大纲 一、实验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00701110 课程名称:药理学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护理学 学分数:学时数:15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制定/修订日期: 2013年5 月 18 日 二、教学目标 通过药理学实验,使学生掌握进行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了解获得药理学知识的科学途径,验证药理学中的重要基本理论,从而更牢固的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在实验课中还应培养学生对科学工作的严肃态度、严格要求、严密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初步具备客观的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 【实验要求】 1.掌握实验动物给药量的计算方法、实验结果的整理以及实验报告的书写方法。 2.学会操作小白鼠、家兔的捉拿和给药方法。 3.认识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分析其结果,联系临床实际。 【实验内容】 1.药物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2.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第二章外用神经系统药物 【实验要求】 1.掌握生物信息采集系统的使用方法。 2.学会操作哺乳动物血压的直接测量方法和滴眼药方法。 3.认识各实验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分析其作用机制,联系其临床用途。 【实验内容】 1.传出神经药对离体肠肌的作用

2.有机磷中毒及解救 3.传出神经药物的鉴别实验 4.生理、病生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第三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实验要求】 认识尼可刹米对呼吸抑制的解救作用和苯巴比妥的抗惊厥作用,并联系其临床意义。 【实验内容】 1.苯巴比妥的抗惊厥作用 2.尼可刹米对呼吸抑制的解救 第四章内脏系统药物 【实验要求】 1.认识强心苷的强心作用及其与钙离子的关系,分析其作用机制,联系其临床 用途。 2.认识呋塞米的利尿效果,分析其作用机制,联系其临床用途。 【实验内容】 1.强心苷的强心作用 2.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及利尿药的作用 四、学时分配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型每套仪 器人数 必开 /选开 1 药物剂量及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 响 3 验证型3-4人必开 2 传出神经药对离体肠肌的作用和有机磷中 毒的解救 3 验证型3-4人必开 3 传出神经药物的鉴别实验和生理、病生因 素、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3 验证型3-4人必开 4 苯巴比妥的抗惊厥作用和尼可刹米对呼吸 抑制的解救 3 验证型3-4人必开

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教学大纲-测绘教材

《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10******* 课程名称:地籍与房产测量 学时范围:30-40 实验学时:8-10 总学分: 2.0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选课 先行课程:测量学基础、数字化测图、摄影测量与遥感基础、测量平差 适用专业(方向):测绘工程 责任单位:勘测学院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该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是专业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掌握地籍与房产测量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并进行各种地籍图测量的初步能力,并了解地籍与房产测量的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 三、课程的内容及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共分为11部分,即:绪论、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等级调查概述、房产调查、地籍控制测量、界址点测量、地籍图的测绘、土地面积量算、数字地籍测量、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 第一部分:绪论 (1)主要教学内容: 1)地籍;2)地籍调查;3)地籍测量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掌握地籍调查的基本方法和地籍测量的基本概念。

2)能力点:地籍调查能力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地籍调查 教学难点:地籍调查原则 第二部分:土地权属调查 (1)主要教学内容: 1)土地权属;2)土地的划分与编号;3)土地所有权调查;4)城镇土地使用权调查(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土地权属;土地的划分与编号; 2)能力点:掌握土地的划分与编号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土地的划分与编号;土地所有权调查 教学难点:土地的划分与编号 第三部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主要教学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具体工作;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的编写;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检查验收;4)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掌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具体工作、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的编写2)能力点:学会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外业工作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具体工作 教学难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业工作 第四部分:土地等级调查概述 (1)主要教学内容: 1)土地性状调查;2)土地分等定级;3)土地税收调查;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土地性状概念、分级概念、 2)能力点:掌握土地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调查、土地的分等与定级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土地的地貌、植被和土壤调查;土地分级标准 教学难点:土地分级标准

药学导论教学大纲

《药学导论》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 总学时:16学时(讲课16学时) 总学分:1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适用专业:药学 预修要求:无 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本课程作为药学本科专业的启蒙和学习向导,以药物的发现与开发、生产、流通、使用为线索,介绍相应的药学分支学科,向学生展现药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研究内容与方法、主要成就和最新前沿,提供一个药物相关学科的全景图式介绍,使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对药学有概念性了解,目的是引领学生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药学的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性学习,培养药学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意识、职业使命感和科学素养。 本课程也能为药学类相关专业如化学、生物学、医学和管理学等专业学生提供药学的基本知识,介绍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点和应用点,开拓学生视野。 教学基本方式: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第一章绪论,介绍药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药学专业的概况,为药学导论的引论;以后各章为药学各研究领域的概要。 大纲的使用说明:由于授课对象是一年级新生,专业知识相对比较薄弱,建议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讲授内容以图片、表格和动画等形式将有关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从大量的事例介绍中获取知识。 第一章绪论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 基本要求: 掌握药学与药的概念;了解药学的起源、发展、在现代科学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了解我国的药学职业现状;熟悉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重点:药学学科的基本内容与任务 难点:药学的骨干学科及与相关基础学科的关系 教学内容: 1、药物的起源和发展 2、现代药学的概念与特点 3、药学人才及其培养 第二章中药学和天然药物化学学时:4学时(讲课4学时)基本要求: 掌握中药与天然药物的概念;了解中药的研究范围;了解中药与天然药物中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所涉及的基本方法;了解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重点:中药与天然药物的概念 难点:中药活性成份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

《药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药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尹艳艳审核人:周兰兰教学院长:陈志武)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名称(含英文名称): 药理学实验(pharmacology experiment s) (三)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四)修读对象: 药学专业 (五)总学时与学分: 其中实验54学时,3学分。 (六)相关课程: 药理学 (七)内容提要 本课程涵盖了药理学部分的模拟实验及经典实验项目,以大量的实验尤其是动物实验为基础,复制疾病动物模型,研究用药后的生物体功能活动变化及其规律,以巩固药理学及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进一步强化实验操作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的 1.加强学生的药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药理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验证药理学理论知识,巩固和加强对药理学理论的掌握;促进学生对药理学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了解药理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药理学实验设计和科研能力;初步掌握药物研究的基本技能,并且通过科研模拟实验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药理学实验主要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操作为主,少量示教实验为辅,并且配合课堂讨论和多媒体等方法,达到既验证理论,巩固和加强药理学理论知识学习的目的,又要做到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开发。 (二)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现场指导、模拟实验、双语教学、自主设计、病例讨论和课外训练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实践教学学时分配 四、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

1.陈志武,董六一,《药理学实验指导》,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 2.孔德虎,《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2009年2月。 五、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一、动物捉拿及各种药方法(录像) 主要讲授内容:介绍动物捉拿及各种给药方法 教学时数:3学时 重点与难点: 1.小鼠、大鼠和家兔的捉拿方法。 2.小鼠、大鼠和家兔常见的给药方法 实验二、小鼠戊巴比妥钠LD50和ED50的测定 主要讲授内容:ED 50及LD 50 的概念,其测定方法和小鼠腹腔注射的方法 教学时数:4学时 重点与难点: 1.小鼠腹腔注射的方法。 2.LD50和ED50的计算方法。 思考题或练习题: 1. 半数有效量(ED50)和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的目的意义如何? 2. 药物的剂量与药物作用有何关系? 3. 治疗指数和安全范围之间有何联系? 实验三、吗啡的镇痛作用(小鼠热板法和小鼠扭体法) 主要讲授内容: 1.镇痛药物的热板实验方法测定,观察镇痛药的镇痛作用,熟练掌握小鼠皮下注射的方法; 2.镇痛药物的扭体实验方法测定,观察镇痛药的镇痛作用,熟练掌握小鼠腹腔注射的

心理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讲课教案

心理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号 二、课程英文名称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三、学时\学分 64学时\4学分 四、开课学期(春、秋、全年) 第三学期(秋) 五、先修课程 普通心理学、心理统计学 六、适用专业(层次) 应用心理学本科 七、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属于定量研究方法类课程,包括心理测量的理论和心理测量的具体方法两部分。通过心理测量理论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心理测量史,理解心理测量的性质,掌握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等概念及估计,了解测验编制的基本方法,掌握测验分数的解释方法等。通过心理测量具体方法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有关智能量表、人格量表等量表的内容、测验方法、记分和解释等,获得基本的测验实施技能。 八、课程内容 主要内容:心理测量理论部分包括心理测量史、测量的性质、测验的编制、测验的实施、测验分数的解释、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等。心理测量具体方法部分包括智能量表、人格量表等量表的内容、测验方法、记分和解释等。 课程重点:测量的性质、测验的实施、测验分数的解释、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课程难点:测验分数的解释、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第一章心理测量的历史发展 了解:中国古代的心理测量思想和实践,西方心理测量早期的探索,科学心理测验产生与发展,心理测量和测验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心理测量思想和实践 一、孔子 二、孟子 三、刘邵与《人物志》 四、科举取士制度 五、中国民间 第二节西方心理测量早期的探索 一、早期对智力落后儿童的分类与训练的尝试 二、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 三、高尔顿的思想和贡献 四、卡特尔及其早期个别差异研究 第三节科学心理测验产生与发展 一、比奈和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 二、心理测验在西方的发展 第四节心理测量和测验在中国的发展 一、旧中国心理测验的发展与停滞 二、新中国成立后心理测量和测验的发展 三、近20年来的发展 第二章心理测量的性质 了解:测验的种类,测验的应用 理解:测量的基本问题,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药理学及毒理学》教学大纲

《药理学及毒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90906209 课程英文名称:Pharmacology & toxicology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制药方向 总学时数:64 其中:讲课学时:64 总学分数:4 编写人:蒋盛岩审定人:赵良忠周群贵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教学目得与任务 《药理学及毒理学》就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制药方向本科生得专业必修课程。药理学就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得学科,主要涉及药物得作用、效应、作用机制,以及药物在机体内得变化过程等,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科学思维方法,毒理学主要涉及外源性化学物引起毒作用得效应及其影响毒作用得因素与条件,外源性化学物对机体得毒作用机理,外源性化学物对机体引起急性、慢性毒作用,特别就是外源性化学物引起致突变、致癌及致畸作用得基本实验方法与评价,接触外源性化学物对人群健康损害得危险性与安全性评定。通过《药理学及毒理学》得学习,使学生获得比较宽广与扎实得有关药物效应、药物代谢、临床应用、毒理学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实验技能得基本理论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得基础。 (二)课程教学得总体要求 以药物得作用、效应、作用机制、药物在机体内得变化过程、外源性化学物对机体得毒作用机理为主线,系统得阐述药理学及毒理学得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同时反映学科前沿,让学生既掌握经典内容又了解前沿知识,为后续课程得学习打下坚实得基础,为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做好铺垫。 (三)课程得基本内容 本课程得基本内容药理学总论、外周神经系统药理、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内脏系统药理、激素类药物药理、抗病原微生物药物药理、外源性化学物得毒作用机制、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致癌作用、发育毒性与生殖毒性等作用机理与评价。 (四)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 后续课程: 制药工艺学、药物波谱解析、制药设备及工艺设计、药物分析与安全评价 二、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一)学时分配建议表 学时分配建议表

心理测量学知识

第五章心理测量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测验的常模 第三节测验的信度 第四节测验的效度 第五节项目分析 第六节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 第七节心理测验的使用 第一节概述 第一单元测量与测量量表 第二单元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第三单元心理测验的分类 第四单元纠正错误的测验观 第五单元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第六单元心理测验的发展史 第一单元测量与测量量表 一、什么是测量 二、测量要素 三、测量量表 一、什么是测量 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该定义包括三个元素: 1、事物:指的是我们要测量的事物的属性或特征。 2、数字:代表某一事物或事物某一属性的量。 3、法则:代表的是测量所依据的规则和方法。 二、测量要素 两个要素:参照点、单位。 (一)参照点 绝对参照点相对参照点 (二)单位 好的单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有确定的意义,■有相同的价值 三、测量量表 量表是一个定有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 斯蒂文斯(S.Stevens)划分的四种水平: (一)命名量表——最低水平 (二)顺序量表——次低水平 (三)等距量表——较高水平 (四)等比量表——最高水平 第二单元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一、心理测验的定义

二、心理测验的基本要素:* 三、心理测验性质 一、心理测验的定义 所谓心理测验,就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测验即引起某种行为的工具 二、心理测验的基本要素: 1、测量的对象是人的行为 2、选取的是行为样本 3、测量要标准化 4、测量要有常模 三、心理测验的性质 (一)间接性 (二)相对性 (三)客观性 第三单元心理测验的分类 一、按测验功能分类: 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人格测验 二、按测验的材料分类: 文字测验操作测验 三、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类: 客观测验投射测验 四、按测验的方式分类 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五、按测验的要求分类 最高行为测验典型行为测验 第四单元纠正错误的测验观 一、错误的测验观 (一)测验万能论 (二)测验无用论 二、正确的测验观 (一)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例如,升学指导测验) (二)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第五单元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一、智力测验 二、人格测验 三、心理评定量表(心理与行为评估和应急与相关问题评估。)

动物药理学实验大纲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动植物检疫(动检方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药理学实验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动物药理学实验是动植物检疫本科专业的专业发展必修课程。 (二)教学目的 动物药理学实验教学不仅是动物药理学教学的补充,而且是培养学生思维、锻炼学生技能的实践性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同学们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进一步验证和理解,培养同学们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其任务是通过实验课使同学们掌握研究药理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数 (四)教学要求 本实验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技术、药物浓度与剂量的换算、进一步理解药理学理论,学会分析与探索药物作用的方法。 (五)教学方式 本实验课程主要通过教师课堂讲授指导,辅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本文

(一)基本要求 通过药理学实验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药物剂量的计算,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动物麻醉的方法;掌握常用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掌握常用生物电信号的观察方法与药物作用分析。掌握动物心电图、血压等基本参数的测量、判断和分析药物对他们的作用。熟悉一些常用实验模型(如心律失常、离体器官等)的制备方法和药物作用。熟悉离体器官灌流技术及评价方法。了解心血管系统药物如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及拟胆碱类药物等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内容 实验一动物的捉拿、动物不同途径给药方法及药效观察 目的要求: 掌握药理学实验方法及常用实验动物的捉拿;通过实验了解不同途径给药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教学内容: 小白鼠的捉拿、麻醉;静脉、肌肉、皮下、腹腔注射,灌胃给药;观察不同途径给予戊巴比妥钠对小鼠产生药物效应的影响有何不同。 实验材料和用品: VCD播放器、笼具、灌胃针等 实验二药物半数有效量(ED50)的测定 目的要求: 通过本实验,了解测定药物半数有效量的意义、原理、方法;学习半数有效量和半数致死量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应用小白鼠,首先摸索出实验所需的适宜剂量范围,然后根据此剂量范围按照统计学方法随机分6组小鼠,根据公比计算出每组给药剂量,通过同一给药途径给药后,观察每组小鼠药物反应的阳性率,计算出相应的数据。 实验材料和用品: 计算软件、笼具、灌胃针等 实验三药物量效曲线测定 目的要求: 掌握测定药物量效曲线的实验方法;熟悉不同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升高血压的反应,观察

大地测量学教学大纲

《大地测量学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0606 总学时:40+8 总学分:3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及层次:测绘工程本科 相关课程:测量学基础,测绘学概论 教材:《大地测量学基础》,孔祥元郭际明刘宗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推荐参考书:《控制测量学》,孔祥元、梅是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大地测量学基础》是测绘学科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程以现代大地测量学的新成就和发展为着眼点,着重阐述了大地测量学的基础理论、主要技术与方法,这是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大地测量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灵活运用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 内容: 1.绪论 主要介绍大地测量学的定义、作用、基本体系和内容、历史发展与未来展望。2.地球重力场及地球形状的基本理论 包括地球重力场的基本原理,大地水准面及地球形状的基本概念,大地测量常用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垂线偏差和大地水准面差距的基本概念。 3.地球椭球及其数学投影变换的基本理论 包括地球椭球的数学性质,地面观测值化归椭球面的方法,大地主题解算的基本知识,地图数学投影变换的基本概念,高斯投影方法及横轴墨卡托投影的基本概念。 4.大地坐标系的建立及坐标换算基础 包括椭球定位与定向,坐标系统的类型,各种不同坐标系统的换算模型。 5.大地测量基本技术与方法 包括国家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建立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工程控制网建立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大地测量仪器,精密电磁波测距,精密角度测量,精密水准测量,天文测量,重力测量,GPS测量,数据处理模型及大地测量数据库。 6.深空大地测量 包括深空探测及其特点,月球的基本参数,深空测控网及行星大地测量简介。 要求: 1.掌握大地测量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包括大地测量坐标系统、时间系统,地球重力场的基本概念、确定地形状及大小的基本原理、高程系统,地球椭球面上的大地测量计算原理与

基础药理学教学大纲

基础药理学教学大纲(供七年制中医专业使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基础药理学》教学大纲 (供七年制中医专业使用) 前言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基础医学,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为开发新药、发掘中医药学遗产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揭示疾病原理,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促进生物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分析手段,是医学院校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还是全国执业药师考试的主要课程。 基础药理学是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基础药理学的主要教学目的是根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课堂讲授及实验课等环节教给学生应用药物防治和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作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中药药理以及将来开展中药药理研究和继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打下一定基础。 药理学课程总时数为90学时,即讲授72学时,实验18学时,。各章节课时时数见“课时分布表”(附本大纲后)。 因学时所限,有些临床上很重要的章节如:全身麻醉药、抗高血脂药、子宫兴奋药、避孕药、抗寄生虫药等,希望学生自学掌握。 本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操作、自学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运用图表、幻灯、录象、电脑多媒体等多种形象化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第1章绪论 [目的要求]掌握药理学的概念、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了解药理学的研究方法的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 1.药物及药理学概念,药理学研究内容和任务。 2.药理学的研究方法:(1)实验药理学方法;(2)实验治疗学方法;(3)临床药理学方法。 3.药理学的发展简史:药理学发展概况,近代药理学分支及长期以来我国药理学工作者在药理学方面的贡献。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第2章药动学 [目的要求]掌握药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规律及影响因素。了解药动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1.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转运、生物转化及消除的概念。 2.药物的转运:生物膜的结构及特点,药物的跨膜转运的方式及PH对脂溶扩散的影响。 3.吸收的定义及吸收途径;影响吸收的因素,首过效应的概念。 4.分布的定义及影响分布的因素,血脑屏障及其意义。 5.药物的转化或代谢的定义、意义、场所、方式及步骤;药物代谢的酶系统;药物对肝药酶的影响(诱导或抑制)及其实际意义。典型的肝药酶诱导剂和抑制剂。 6.排泄的定义及器官,影响排泄的主要因素。 7.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药时曲线及分期,时量关系及时效关系;生物利用度的概念;药物的消除类型;血浆半衰期,多次用药的药时曲线和稳态血药浓度;表观分布容积及其意义;房室概念及房室模型。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及自学 第3章药效学

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现代教育技术部

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标 药理实验课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同学们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及三基三严的科学素质,通过实验使同学们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进一步验证和理解。其任务是通过实验课使同学们掌握研究药理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药理学实验基本原则及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动物麻醉的方法;掌握常用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掌握常用生物电信号的观察方法与药物作用分析。熟悉一些常用实验模型(如离体器官等)的制备方法和药物作用。在完成实验的基础上,整理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通过这个过程的锻炼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从事科学实验的基本素质。 二、课程的教材和学时要求 教材采用自编实验讲义《药理学实验教程》吕莉、孔维西主编,总计40学时。 内容学时数一处方学 4 二药物半数致死量(50)的测定 4 三药物对抗尼可刹米的致惊厥和用扭体法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 4 四药酶诱导剂及抑制剂对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 4 五磺胺药药代动力学参数测定 4 六磺胺药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 4 七药物对离体蛙心的影响 4 八有机磷农药中毒及解救 4 九药物对离体平滑肌的影响 4 十利尿药实验 4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实验一、处方学: 目的及要求: 1?了解药典,药物剂型的基本概念。 2. 掌握书写处方的要求,独立并能够正确书写基本处方。实验内容:

1. 通过观看处方学录像,了解正确处方是在深入分析病情通晓药理、药剂、临床等基础上有的放矢选用安全、有效的药物。 2. 观察、熟悉医院各类处方及特点,要求。 3. 反复练习各种不同剂型、不同用法、不同途径药物处方的书写。 实验二、药物半数致死量( 50)的测定目的及要求: 1.通过本实验,了解测定药物半数致死量的意义、原理、方法。 2.学习半数半数致死量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实验内容:应用小白鼠,首先摸索出实验所需的适宜剂量范围,然后根据此剂量范围按照统计学方法随机分 4 组小鼠,根据公比计算出每组给药剂量,通过同一给药途径给药后,观察每组小鼠药物反应的阳性率,计算出50 的数据。 实验类型:应用型实验学时数: 4 学时每组人数: 4 人实验三、药物对抗尼可刹米的致惊厥和用扭体法观察药物的影响 目的及要求:掌握药物抗惊厥药对尼可刹米致惊厥的影响,了解实验性惊厥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掌握用扭体法观察吗啡对酒石酸锑钾致疼痛的影响,了解实验性疼痛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 实验内容:通过实验,学会苯巴比妥对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物尼可刹米刺激引起惊厥的保护作用模型的制备方法,掌握该方法常用来筛选抗惊厥药物;学会用扭体法观察吗啡对酒石酸锑钾致疼痛的影响模型的制备方法,掌握该方法作为研究疼痛生理及筛选镇痛药物的方法。 实验类型:基本实验 学时数: 4 学时 每组人数: 4 人 实验四、药酶诱导剂及抑制剂对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 目的及要求:1.掌握应用戊巴比妥钠催眠时间作为肝药酶体内活性指标,验证肝药酶诱导剂或抑制剂分别延长或缩短戊巴比妥钠催眠时间的作用。 2.熟悉戊巴比妥钠对小鼠催眠作用模型的制备方法 实验内容: 1.通过实验学会戊巴比妥钠对小鼠催眠作用模型的制备方法。2.掌握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或抑制剂,氯霉素药物对戊巴比妥钠的小鼠催眠作用及作用原理。 实验类型:基本实验 学时数: 4 学时 每组人数: 4 人 实验五、六药动学参数的测定——磺胺嘧啶钠在家兔药动学参数的测定与计算目的及要求:1.掌握磺胺嘧啶钠()血药浓度测定方法。2.掌握药代动力学二房室模型参数的测算方法3.了解药代动力学二房室模型参数的意义。 实验内容:1.介绍药代动力学二房室模型参数测定的方法。2.根据实验结果计算药代动力学二房室模型的各项参数。 3.药代动力学二房室模型参数测定的实验操作。 实验类型:应用型实验 学时数: 8学时 每组人数: 4 人

工程测量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测量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测量学 适用专业:交通工程专业 总学时(学分):12/0.5 理论学时:0 实践学时:12 一、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工程测量学实验》是交通工程专业的《工程测量学》课程的配套实验课程,也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课程,考虑该专业以交通行业为依托以及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并综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应以应用为目的,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使学生熟悉常规测量仪器的操作以及测设方面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重点突出测量工作的“测、算、绘、放”的技能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解决现场工程放样的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 掌握地形测量各种仪器的使用、内外业工作的实施过程,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各种施测方法和成图方法。 (三)课程考核办法 实验操作60%;实验报告40%。考核成绩以30%计入课程总成绩。 二、实验项目与类型 序 号 实验项目 学时 实验类型 必做 选做 备注 基本性 综合性 1 水准仪认识及水准测量 3 √ √ 2 经纬仪认识及角度测量 3 √ √ 3 导线测量 3 √ √ 4 电子全站仪认识及操作 3 √ √ 四、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实验一 水准仪认识及水准测量 (3学时)1.目的要求 了解DS3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认识主要部件名称和作用。 2.方法原理

(1)安置仪器 (2)认识仪器构造及其作用 (3)粗略整平 (4)瞄准 (5)精平 (6)读数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DS3微倾式水准仪l台,水准尺1把,记录板一个,测伞一把。 4.掌握要点 各组选择相隔30~50米处选定A、B两点,作出标记。 每组5~8人(观测1人,记录1人,立尺2人) 5.实验内容 (1)水准仪的正确安置、瞄准和读数。 (2)水准尺读数、记录及高差计算方法。 (3)等外水准测量的施测、记录、计算、闭合差调整及高程计算方法。 实验二 经纬仪认识及角度测量 (3学时) 1.目的与要求 (1)了解DJ6级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及其主要部件的名称及作用。 (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照准和读数的方法。 (3)要求使用垂球对中法对中时,其误差小于3mm;使用光学对中法对中时,其误差小于1mm;整平误差为管水准气泡偏离分划中心不超过1格。 2.方法原理 (1)仪器的安置 (2)瞄准 (3)读数: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DJ6级光学经纬仪l台,记录板l块,测伞1把。 4.掌握要点 在场地周围适当地方,插测钎2~4根作为观测目标,在场地内每隔一定距离打一木桩,排成一行。桩顶钉一小钉作为测站,木桩数应与分组数相等。 5.实验内容 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及使用 实验三 导线测量 (3学时) 1.目的与要求

心理测量学重点知识整理

1、著名美国学者波林指出;在测验领域中.“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顿的10年,90年代是卡特尔的10年,20世纪头10年则是比奈的10年。 2、比奈与其助手西蒙发表《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在这篇文章中介绍的就是第一个智力量表——比西量表。 3、心理测量的性质:(1)心理测量的间接性(2)心理测量的相对性(3)心理测量的客观性 4、心理测验的种类:(一)按测验的功能分类1.能力测验 2.学绩测验 3.人格测验 (二)按测验的对象分类 1.个别测验 2.团体测验 (三)按测验材料分类 1.文字测验 2.非文字测验 (四),按测验的目的分类 1.描述性测验 2.诊断性测验 3.预示性测验(五)按测验的难度和时限分类1.速度测验2.难度测验(六)按测验的要求分类 1.最高作为测验2.典型作为测验 (七)按测验的性质分类 1.构造性测 2.投射性测验(八)按测验的应用分类1.教育测验 2.职业测验 3.临床测验 5、下面是两种常见的排列方式: 1.并列直进式 2.混合螺旋式 6、对测验项目的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7、误差的种类:一种是随机误差,又叫可变误差,这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而又不易控制的误差,它使多次测量产生了不一致的结果。此种误差的方向和大小的变化完全是随机的,无规律可循。另一种是系统误差,又叫常定误差,这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因引起的一种恒定而有规律的效应,稳定地存在于每一次测量中,此时测值虽然一致,但不正确。8、经典测量理论的基本思想:把任何一个测验成绩都看做是真分数和测量误差的和,即:X=T+E (这里X为实得分数或观测分数,T是假设的真分数,E是测量误差) 9、估计信度的方法:①再测信度②复本信度③分半信度④同质性信度⑤评分者信度 10、信度系数有两个实际用处:一是用来评价测验,二是用来对分数作解释。 11、效度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校标效度。 12、测验间法:①相容效度②区分效度③因素效度 13、分数的合成类型:①项目的组合②分测验或量表的组合③测验或预测源的组合 14、根据测量对象的性质和特点,不同形式的测量可分为:物理测量、胜利测量、社会测量(对社会现象的测量)、心理测量。 15、测量的参照点:a) 绝对参照点:以绝对的零点作为测量的起点b) 相对参照点:以人为确定的零点为测量的起点 16、Stevens将量表从低到高分为4个等级:a)命名量表: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对事物进行分类b)顺序量表:给个体赋值,使数值的大小次序与个体在所测量的心理特性上的多少、大小、高低等的次序相符合c)等距量表:给个体赋值,使数值间的差不仅能够反映出对应个体在所测量心理特性上的排序,而且能够反映出对应个体在该特性上的差异程度d)比率量表:给个体赋值,使数值间的比率能够反映对应个体在测量心理特性上比率 17、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基础:1918年,桑代克曾提出:“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具有其数量”。1939年,麦柯尔进一步指出:“凡是有其数量的事物都可以测量。” 1、心理测验: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一种科学手段 2、难度:测验项目的难易程度 3、区分度:指测验项目对被试的心理特性的区分能力 4、误差:是在测量中与目的无关的变因所产生的不准确或不一致的效应。 5、真分数:就是在测量没有误差时所得到的真值。 6、信度:人们通常把测量结果的可靠性称之为信度。 7、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质准确测量的程度。 8、内容效度:是指项目对欲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程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