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协调博弈-两岸三地的港珠澳大桥项目咨询评估过程

协调博弈-两岸三地的港珠澳大桥项目咨询评估过程

协调博弈-两岸三地的港珠澳大桥项目咨询评估过程
协调博弈-两岸三地的港珠澳大桥项目咨询评估过程

协调博弈-两岸三地的港珠澳大桥项目咨询评估过程

中国投资杂志社张菁

建设中的港珠澳大桥作为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型跨海通道全长约49.5公里,起自香港大屿山,经过约35.6公里的海中桥隧,至珠海/澳门口岸区,通过珠海连接线与京港澳高速公路相连。这座预计2016年完工的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将连起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区,使香港、澳门与内地的合作跨入一个崭新时代。

作为与青藏铁路、三峡工程并列的标志性工程,港珠澳大桥备受公众关注不仅仅在于它在促进三地经济发展上的战略意义,或是桥梁建设技术上的难度与创新。“港珠澳大桥更是我国首座涉及‘一国两制’背景下两岸三地的世界级跨海大桥,协调难度前所未有,技术标准、建设方案和规模、环境保护、口岸模式、投资估算及融资方案等成为各方博弈关注的焦点”,港珠澳大桥项目评估负责人、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交通产业发展部佘湘耘在接受《中国投资》采访时表示。2009年10月国务院批准港珠澳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港珠澳大桥前期重大问题协调工作已顺利完成,项目进入正式实施阶段。而受国家发改委委托,由中咨公司于2009年6月完成的对《港珠澳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咨询评估意见,成为国家审批该项目的有力技术支撑。

一桥跨三地

据记者了解,港珠澳大桥项目包括香港口岸、约6公里的香港段大桥、约29.6公里(其中隧道6.7公里)的大桥主体工程、珠澳口岸以及13.9公里的珠海连接线等5个部分,总投资达到651.6亿元。

“港珠澳大桥项目重大,举世瞩目,也非常有特点,在国内国际罕有先例。从项目本身来说规模宏大,它有桥、有隧、有路、有岛、有口岸,工程艰巨,建设条件复杂;另外项目涉及面广,涉及一国两制下的粤港澳三地,投资巨大,建设和营运管理难度也大”,佘湘耘介绍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单方面的技术问题,更需要方方面面的协调和配合”。

针对港珠澳大桥项目的这些特点,评估组先后组织专家约54人次,3次实地考察,分项目工程、系统工程和交通经济3个专题组和综合组开展评估。佘湘耘告诉记者:“综合组的设立是针对两岸三地社会经济环境等不同情况。在工程分几大块的基础上,三地经济参数不同,经济评价也不一样,为此成立了经济组,专门研究一国两制状态下交通量怎么预测、经济评价怎么做、投融资怎么做。另外,我们把大桥项目建设的方方面面看做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考虑相互间的协调配合,比如桥隧的连接、隧道与人工岛的衔接;在管理上也需要系统管理,包括一国两制情况下系统考虑怎么施工,运营时口岸间又该如何配合。因此又专门成立了系统工程组”。

系统工程评估的开创性

被民间称为“超级工程”的港珠澳大桥项目,因其涉及到的问题多而且新,评估过程也是困难重重。“大桥项目评估面广,政策性强,整个评估工作量大,组织工作复杂繁重”,佘湘耘回忆说,“项目评估从2009年开始持续了半年多的时间,开展的专题研究多达46项,难点问题也很多”。

据佘湘耘介绍,港珠澳大桥项目评估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首先就是一桥跨三地,体制、法律、工程管理标准和建设标准均不同;其次,珠江口航运等级高,密度大,有30万吨级的伶仃航道、铜鼓航道、大濠水道,5万吨级的榕树头航道等多条航道,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把桥隧位置安排好也是一个难点;第三点在于项目涉及中华白海豚保护区的核心区,环境非常敏感;而珠江口“三滩两槽”格局的河势复杂,也要考虑工程对河势的影响;而受到配额制度政策、收费水平等方面的制约,跨界交通量预测难度高;融资方案难度大,且涉及“一国两制”经济分析方法特殊;路、桥、隧、岛、口岸等在建设管理中的衔接复杂等问题。她表示:“这些都是常规项目和其他大桥项目建设所没有的难点,需要在评估过程中不断创新,提出非常规的、更为先进的评估方法”。

由于三地的技术标准不统一,给港珠澳大桥这个综合项目的标准取舍带来困难。佘湘耘告诉记者:“评估最终结合三地标准,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并根据区域路网规划、项目功能定位、预测涉及交

通量、通道自由利用等因素确定技术标准。这样就解决了技术标准的衔接问题”。

在佘湘耘看来,港珠澳大桥项目评估具有一种开创性。港珠澳大桥工程是在“一国两制”下跨越粤港澳三地,涉及不同法律、经济、制度的经济体的大型系统工程项目。而《报告》没有对项目组织构架、运作模式和系统工程,包括配套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论述。

“针对这些情况,评估在研究以往跨界工程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三地现行体制特点和规定,编制了项目组织构架、运作模式和系统工程评估大纲,并分别从工程、经济、法律、政策、操作等方面完善优化了港珠澳大桥项目组织构架和运作模式。这在大型工程可研评估中属首例,为系统工程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做了有意义的创新性工作”。佘湘耘表示。

“一国两制”下的融资模式

据记者了解,根据达成的共识,港珠澳大桥项目海中桥隧主体工程由三地共同建设;海中桥隧工程香港段、三地口岸和连接线由三地各自建设。《报告》对总投资的估算为727.4亿元,评估组对此投资估算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总投资为651.6亿元,减少75.8亿元。

对于公众关心的资金筹措情况,佘湘耘介绍:“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的融资方案比较明晰,3方已有相关协定,采用‘政府全额出资本金

方式’进行资本金融资。该项目资本金总额为157.3亿元,其中:内地出资70亿元,香港出资67.5亿元,澳门出资19.8亿元”。

由内地单独投资建设的珠海连接线需要近44亿元的投资,但由于《报告》中未提出珠海侧连接线的融资模式,因此,评估组对珠海连接线收费、融资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

“我们提出,由于香港和澳门侧连接线均不收费,珠海侧连接线宜不收费或尽量降低收费标准,以减少对交通量的影响和香港、澳门方面的影响”,佘湘耘详细分析说,“确定的融资模式需达到收费标准尽量低、对交通量和港澳方面影响尽量小、当地政府财政能力可承受、维持财务可持续性的目标。在考虑上述因素的情况下,评估通过综合分析测算,建议珠海侧连接线采用政府出资45%即19.8亿元的融资模式”。

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

通常来说,桥梁建设完成后会收取一定数量的过桥费,以便投资者收回建设成本和实现利润回报。而过桥费收取的标准和多少也是公众关注的一个热点。佘湘耘表示:“港珠澳大桥项目涉及两岸三地,投资巨大,评价期内财务效益差,不同于常规项目依靠相关文件规定就能确定收费标准”。

因此,对于港珠澳大桥收费标准的确定和财务效益分析,评估组提出这样的原则:港珠澳大桥财务评价的目的不是要追求过桥费收入的最

大化,而是要为实现项目的公共利益最大化提供一个可接受的财务方案。佘湘耘告诉记者:“应该按照交通量最大化、成本最低原则对大桥主体工程进行财务分析,注重项目财务可持续性。不能将项目财务盈利性分析作为项目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

按照上述原则,根据大桥主体工程交通量低、还贷期长、收费期超限等情况,评估组确定了大桥主体工程收费标准,提出短缺资金可采用短期贷款解决。同时建议还清贷款后,为维持财务可持续性仍需继续收费,并测算出最低收费标准。

据记者了解,评估完成后,在国家发改委的批复中,中咨公司关于工程方案、投资估算、项目组织构架和管理模式、效益分析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均被采纳。而这一评估项目更是在跨越三地所带来的技术标准、融资方案、系统工程、效益分析等评估方面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创新,为今后开展类似项目的研究和评估积累了经验。

港珠澳大桥有感作文,港珠澳大桥有感范文5篇,

港珠澳大桥有感作文,港珠澳大桥有 感范文5篇,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欢迎大家阅读!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1 港珠澳大桥是工程师们历经6年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建造的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整部纪录片气势恢弘,将大桥从设计论证到建造施工的过程完整呈现在荧幕中,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服,对观看影片后,对现实工作带来了很大启发,平日里我们总是提出各种困难,各种施工条件不满足施工,各种外在条件不符合要求,无法正常施工,无法保证工期,质量要求太严,无法保证等各种理由。在超级工程中,里面的各个工程面临的困难非常之多,质量要求非常严,但是他们克服了,那是什么原因,工作态度。只有一把工程当成自己的一项创造自身价值的工作,才能有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中国工程师和中国工人这一黄金组合完成如此浩瀚工程深深震撼。 其次是对“工程”特别是大型工程、超级工程的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成大事,绝对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几个字就能完成的,

它需要详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在计划之前你需要各种各样经验的积累,数据理论一个都不能少,而在计划后,工程又会遇到一个又一个问题需要你去解决。就拿纪录片里的例子来说,为了测试海水对金属的腐蚀,科研人员调用了在实验室被还是浸泡了二十多年的金属材料进行比较。注意,二十多年实际浸泡,不是推算不是模拟,是实际!当我看到实验室那些泡在水里的钢板时我对工程师们的高瞻远瞩是无比的佩服。 影片中,超级工程所需要的种种零件,都是由分散在不同的地区合作提供。其中有不同专业共同合作吧,不同的生产厂商,不同的检测、科研机构来完成。其中不难看出国家的财力雄厚、更重要的一点是各方为保证完成同一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身的工作。这份通力合作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合同约束那么简单。更是为了完成一项目所聚集在一起的合作伙伴。只有每一个参与者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在规定工作内,保质、保量的安全的完成参见工程。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2 昨天,回雨阳同学讲了关于港珠澳大桥的故事。 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3日竣工并正式通车,这可是一项伟大工程,为什么说它是伟大工程呢?原来,它不仅将香港、澳门和珠海三个地方通过桥梁和隧道连接起来,而且港珠澳大桥还能抵抗12级台风、8级地震。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建筑物。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一.济宁市北湖生态新城总体规划设计分析 1.规划定位为:济宁城市的主中心,全市的行政商务中心、科教文化基地、休闲 度假胜地、生态宜居新城。 2.城市总体定位为:一个以水为特色的城市中心区;城市空间定位为:一个城水交 融、生活生态和谐的城市生态新区。 3.主要职能:济宁主城的新城中心,以旅游度假为中心、行政服务及商务办公为 主线,居住生活为支撑的城市新区。 4.用地规模:北湖生态新城规划总用地约97平方公里,行政辖区用地面约57平 方公里,其中滨湖路以南的度假区用地约25平方公里,滨湖路以北的区域除去水域的建设用地约32平方公里。即除绿地面积9平方公里,其他建设用地23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6平方米。 5.规划的总体功能结构为:一轴一带系两区、四心绕一湾。 ?一轴:城市发展主轴:是沿北湖路由老城中心往北湖延伸的城市发展轴。是城 市核心发展轴,重点发展综合服务功能。 ?一带:是京杭古运河文化发展带。是济宁运河文化遗产和旅游产业的重要空 间,也是本片区的特色之一。 ?两区:北部的城市建设区与南部的北湖度假旅游区。 ?四心绕一湾:行政中心、商业中心、文体教育中心、旅游度假服务中心四个城 市中心围绕北湖湾布置,共同构筑济宁滨湖城市中心区。 6.片区发展策略 ?01片区:铁路北片区,规划范围日荷铁路以北,荷花路以西,梁济运河以东, 北到规划界限。规划用地面积1.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0.9万人。该区是产业转移区,近期逐步将规划区的工厂转移到该区,适当发展无污染工业,作为近期的经济支撑。 ?02片区:荷花片区,规划范围东起北湖中路,西至济安桥南路,南起高压走 廊, 北至日荷铁路。规划用地面积3.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4.2万人。由于该片区邻近老城区,是近期重点建设的居住区,包括安置和部分房地产开发。 ?03片区:文体片区,范围由东起北湖中路,西至梁济运河,南起外环路, 北至 高压走廊。规划用地面积5.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1万人。该区以高教园区及文体中心为重点,建立济宁文化体育设施基地。 ?04片区:古运河西片区,规划范围东起京杭古运河,西至北湖中路,南至外 环路。规划用地面积2.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7万人。本片区以运河文化为中心,建设济宁运河之都的风貌。 ?05片区:古运河东片区。规划范围东起洸俯河,西至京杭古运河,南起礼贤 路,北到规划边界。规划用地面积5.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8.0万。该区是近期居住重点建设区域,沿古运河建设运河文化区。 ?06片区:南环片区,规划范围东起洸俯河,西至京杭古运河,北起礼贤路, 南到望湖路。规划用地面积2.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6万人。是发展居住为主的区域。 ?07片区:北湖湾东片区。规划范围北起外环路,南至北湖北堤;东临洸俯河, 西至经北湖路。规划用地面积4.3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3.1万人。商业金融业为核心,完善配套居住。传承运河文化精髓,将石佛村打造为“江北

港珠澳大桥简介

港珠澳大桥简介 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的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的关键性工程,将形成连接珠江东西两岸新的公路运输通道。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依托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珠江三角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珠江两岸发展的差距也在逐步拉大,珠江西岸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东岸,与香港交通联系不便是影响珠江西岸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受珠江阻隔,珠江西岸与香港之间的陆路需绕行虎门大桥,水路交通受天气影响较大且运行时间较长,现有交通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珠江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运输的需要。 香港是全球重要的国际经济、金融、商业、贸易和航运中心,对周边地区既发挥重要的辐射和聚集作用,同时又依托周边地区的丰富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与珠江东岸地区经济联系日趋紧密,香港经济保持持续繁荣,珠江东岸地区率先建立起开放型经济体系,成为我国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澳门以旅游和金融保险为支柱产业,澳门和香港之间长期以来形成的产业分工和社

会格局,使得两地的经济社会联系十分紧密。尽快构建港珠澳交通大通道,增强香港及珠江东岸地区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充分挖掘珠江西岸发展潜力,便捷港澳及珠江两岸之间的交通联系,已成为三地共同的愿望。 港珠澳大桥工程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海中桥隧工程;二是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连接线。根据达成的共识,海中桥隧主体工程(粤港分界线至珠海和澳门口岸段,下同)由粤港澳三地共同建设;海中桥隧工程香港段(起自香港石散石湾,止于粤港分界线,下同)、三地口岸和连接线由三地各自建设。 综上,为完善国家和粤港澳三地的综合运输体系和高速公路网络,密切珠江西岸地区与香港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改善珠江西岸地区的投资环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保持港澳地区的持续繁荣和稳定,促进珠江两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港珠澳大桥是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

《港珠澳大桥》纪录片观后感

《港珠澳大桥》纪录片观后感 导读:《港珠澳大桥》纪录片观后感篇1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叫《港珠澳大桥》的电影。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就像一条长长的巨龙横跨在广阔无垠的伶仃洋上,这条长长的巨龙把珠海、澳门和香港连起来了。 港珠澳大桥最难的工程就是建造水下40米,长6.7公里的海底 隧道。可是,当在沉放第15个沉管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工 人们两次尝试将大大的沉管放入深不见底的海水里时,都被勇敢的潜水员阻止了,潜水员说:“海底有大量的淤泥不能放下沉管。”可是工人们并没有放弃,一个月后仍然进行了第三次尝试。终于,第15 个沉管成功放入了大海里。 我觉得工人们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港珠澳大桥》纪录片观后感篇2 《港珠澳大桥》这部影片,将大桥从设计论证到建造施工的过程完整呈现在荧幕中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服,对中国工程师和中国工人这一黄金组合完成如此浩渝工程深深震撼。 港珠澳大桥历经六年调研和八年施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集“桥-岛-隧”于一体,全长55公里。这座世纪大桥的宏伟与壮丽,远远地望去,大桥仿佛像大海上的银线,直接将珠三角地区串在了一起,对于促进港珠澳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贯穿整个电影的,是情感。尽管大桥是现代史上最长海上桥梁,

建造过程亦有多项“世界之最”,但闫东导演没有花太多篇幅着墨于大桥的雄壮宏伟。正如影片中,“比海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导演的视线,着眼在每一个大桥建造者的传奇。因此,对比起数据成就,电影演绎的是真实,是有温度的“匠心”。为了这座如珍珠串般蜿蜒于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桥,花了六年去筹备,用了八年去建设,四百多名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工作。这么多工程人员的青春,便放在了这大桥建设上。有人从二十多岁干到三十多岁,也有三十多岁,现在已成中年男子。从前的单身汉,转眼成家立业,却不忘了穿着婚服在即将竣工的大桥上走走拍拍,有人携妻带眷到这伶仃洋上的施工地,一家三代共同为大桥奋斗,一座桥,有汗水,也有泪水。无论是总工程师还是一位焊接的小工,为了建好这座桥都热情投入,甚至把它视为人生最重要的事业,亦因此他们都成了“英雄”。通过导演细腻的镜头,留在观众的心中,让大家每当奔驰于港珠澳大桥上,隧道中,都会想起因为他们,才有这外媒口中的“现代七大奇迹”。 《港珠澳大桥》纪录片观后感篇3 港珠澳大桥是工程师们历经6年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建造的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整部纪录片气势恢弘,将大桥从设计论证到建造施工的过程完整呈现在荧幕中,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服,对中国工程师和中国工人这一黄金组合完成如此浩瀚工程深深震撼。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测量技术与控制

(6)测量技术与控制 目录 1、施工测控关键技术分析 (1) 2、施工测控关键技术解决方案 (1) 3、施工测量控制 (2) 3.1施工控制网 (2) 1)、首级控制网和首级加密网检测 (2) 2)、施工加密控制网建立 (2) 3)、施工控制网复测 (3) 4)、GPS参考站系统 (3) 5)、坐标及高程系统 (3) 3.2人工岛 (3) 1)、格型钢板桩打设定位控制 (3) 2)、隧道暗埋段对接基准面控制 (3) 3.3隧道基础 (3) 1)、基槽测量精度控制 (3) 2)、减沉桩测量控制 (4) 3)、基床施工测量控制 (4) 3.4隧道沉管段测控 (4) 1)、管节控制点标定 (5) 2)、沉放测量控制.............................................................................................................. -5-(1)、近岸段沉管定位 (6) (2)、远岸段沉管定位 (6) 3.5岛隧结合部桥梁测量控制 (7) 3.6沉降位移测量 (7) 3.7贯通及竣工测量 (7) 4、测量控制管理 (7) 4.1测量组织管理 (7) 4.2测量质量控制管理 (7) 1、施工测控关键技术分析 岛隧工程施工质量与测量精度密切相关。有别于一般陆上测控技术,岛隧工程测控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①离岸长基线,测量现场处于海上,常规测量手段不能满足测控精度要求; ②气象、水文等海上复杂环境因素对测量精度影响较大; ③格型钢板桩、减沉桩打设、基槽开挖、基床整平、管节沉放定位等均为动态、水下测 控目标,测控技术要求高; ④测控点多面广、测控技术应用多。 针对以上测控特点,岛隧工程测控关键技术及管理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①长基线高精度测控技术; ②自动化、智能化高精度测量控制技术; ③动态、水下高精度测量定位技术; ④大型复杂海上工程测量技术与控制管理。 2、施工测控关键技术解决方案 针对测控关键技术提出有效解决方案,提高测控精度和效率,合理配置高精度鉴定合格的仪器设备、专业软件及技术人员,确保岛隧工程测控质量。施工测控关键技术解决方案见表2-1。 表2-1 施工测控关键技术解决方案

港珠澳大桥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港珠澳大桥与上海老房子升级改造”写作指导与范文示例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该工程筹备6年,建设9年,历时足足15年,创造了新的400多项专利。港珠澳大桥也是全球最长公路沉管隧道和全球唯一深埋沉管隧道,已于今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届时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 材料二:老房子,对很多人来说,有一份特殊情感。上海城市升级改造正在大力推进“留改拆”,请来科技创新担纲“梦想改造家”:加装电梯、成套改造、综合治理、绿色转型、微景观设计……曾经的“老、破、旧”,经建筑科技“点石成金”,焕发出现代宜居的新光彩。老房子里的居民们纷纷称赞:老屋新生活,住得有腔调! 以上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作文原题出自:甘肃省天水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第五次质量检测(1月)语文试题(6))

写作分析指导 此题考核根据要求写作的能力,以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现。 写作时要仔细阅读所给材料,把握材料中心,确定立意。 本题由两则材料组成,第一则材料说的是港珠澳大桥建设及通车情况,关键信息为“建设9年,历时足足15年,创造了新的400多项专利”“全球最长公路沉管隧道和全球唯一深埋沉管隧道”,“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 第二则材料说的是上海城市升级改造大力推进的“留改拆”措施,关键信息是“科技创新”,“点石成金”。两则材料的共同点是都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强调了科技创新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因此本题可围绕“创新”来写,也要以直接围绕“科技创新”来写,还可以围绕“科技改变生活”来写。 对于“创新”,可以写“创新”的内涵,谈什么才是真正的“创新”;可以写如何才能“创新”;也可以写“创新”的意义;对于“科技改变生活”,可以分析科技是如何改变生活,点石成金的。 行文时可从材料分析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论证时可以结合名言及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名言如,袁隆平说过,科学研究的基本特色就是创新,不断地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峰攀登,是科学研究的本色;事例如“中国芯”的研发等,让文章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港珠澳大桥材料

5.港珠澳大桥将和内地的交通网络打通。到达珠海后,大桥以隧道从人工岛接入拱北,再由地 下穿拱北后通湾仔。之后再连接到珠海至广州、至粤西的高速公路,从而融入全国的高速公路 网络。 ◎设计寿命120年 ◎抗16级台风 ◎抗8级地震 ◎抵挡30万吨巨轮撞击 ◎规模相当于9座深圳湾公路大桥 ◎长度接近50公里,超越现时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 ◎用钢量相当于建11个“鸟巢” “港珠澳大桥多个动工建设方案已上报中央,其中首要推荐的工程建设方案为 “石湾(北线)-拱北/明珠”桥隧组合方案。”昨日港珠澳大桥有关人员向本报记 者证实,港珠澳大桥工程再往前推进了一步。 何为大桥首要推荐的工程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推荐方案”)?具体怎样又有何作用?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朱永泉告诉本报记者,这属于大桥 的前期工作,推荐方案作为工程建设重头戏,批准后才能进行正式的初步设计、 招标、开工等工作。除了证实推荐方案“双塔钢箱梁斜拉桥”等主题工程标志, 朱永泉还表示珠海口岸的桥头建观景台也确有研究“很多东西规划都有考虑,但 管理层面仍需三方协商,以最后的批准方案为准。” 6648米的“沉管隧道”、460米“双塔钢箱梁斜拉桥”、用钢量相当于11个鸟巢、多项世界难题、珠海口岸桥头建观景台、澳门口岸设万位停车场……记者辗转获 悉推荐方案等多方消息,力图揭开港珠澳大桥初次青涩面纱。 本报讯 港珠澳大桥全长为49.968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达35 .578公里。以总长6648米的“沉管隧道”、主跨460米“双塔钢箱梁斜拉桥”成为大桥全貌最具特色的“标志”。有参与方案的专家指出,大桥连接内地与港澳,三地 技术标准存在差异,为把大桥建设成同时满足三地要求的工程,将采用最高标准 打造“世界级跨海通道、地标式建筑”,譬如设计寿命120年,抗16级台风、8 级地震及30万吨巨轮撞击等要求。珠海、澳门口岸将共建于拱北湾南侧的人工岛“同岛连接互通”连接大桥,填海总面积约216.43公顷。

壮观的港珠澳大桥作文600字

壮观的港珠澳大桥作文600字 前不久,港珠澳大桥与肆虐了大半个地球的强台风“山竹”从容握手告别,再一次令世界瞩目。欣闻喜讯,我心头的那点不安也烟消云散,港珠澳大桥的壮丽景象更加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今年“五一”假期,我和家人完成了“珠澳游”,亲眼目睹了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在珠海和澳门的好多地方,我们都能远眺到尚未通行的港珠澳大桥,欣赏它不同的姿容。比较而言,在珠海九洲港看到的大桥景象最为壮观。 观赏点是在海边一块高高的峭岩上。放眼望去,港珠澳大桥似乎近在咫尺。我看到了圆圆的西人工岛,看到了从人工岛伸出的通向澳门和珠海的两段桥体,看到了从人工岛另一端延伸出去的长长的、长长的桥体。这望不见尽头的桥,在夕阳的照射下,好像是粼粼波光上一道接一道微微律动的乐谱,舒展安然地伸向泠汀洋……我似乎看到了四十多公里的沉沉一线连到了东方之珠——香港。

不知不觉,太阳收起了它最后一缕光芒。忽地,那律动的乐谱上闪亮起一豆又一豆的小音符。啊,港珠澳大桥亮灯啦!夜幕下的港珠澳大桥格外迷人。在广袤的苍穹下,黑暗的大海上,大桥的灯火越发亮丽。一豆豆音符已化身为一粒粒璀璨的钻石,点点相连延向远方,如同撒在大海上的长长珠串,静静闪烁,微微浮动,若远若近,如梦如幻。我不禁沉浸在无法言说的瑰丽与静谧之中,期待着铺展过来的海浪,或许有一排,能把那长长的闪闪烁烁的珠串送到我的身边,与它相拥片刻……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连接珠江东西,将漫长海路变为便捷通途,这里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海湾发展区,这神话般的创举,令中华儿女荡气回肠…… 港珠澳大桥,我期待您早日通车,期待早日成为您的通行者。

港珠澳大桥融资模式的思考.

分类号_______________ 密级________________ UDC _______________ 学号 学年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 港珠澳大桥融资模式的思考 Thesis Topic The thinking of 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financing mode 年 月 日 学生姓名 所 在 院 系 专 业 班 级 导师姓名职称

港珠澳大桥融资模式的思考 1 (1 经济管理学院工程管理1001班山西省太原市邮政编码030024) 【摘要】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大桥梁,港珠澳大桥在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经济上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策略意义,其投融资模式受到粤港澳三地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港珠澳大桥的投资环境、财务状况,对项目投融资方案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项目自身特点,层层深入,提出相关实施建议。通过对该项目投融资方案研究过程、相关问题的思索和探讨、适宜实施的建议等方面的总结,为大型跨界项目在不同法律框架下的投融资模式研究提供理论与实务性的借鉴。 【关键词】港珠澳大桥;投融资方案;实施建议

目录 一、综述.............................................................. - 3 - 二、港珠澳大桥简介.................................................... - 3 - 三、港珠澳大桥融资的意义.............................................. - 3 - 四、大型公共工程投融资模式有:........................................ - 4 - (一)模式一:BOT融资模式......................................... - 4 - (二)模式二:合作融资模式........................................ - 4 - (三)模式三:PPP 融资模式........................................ - 4 - 五、港珠澳大桥融资模式分析............................................ - 4 - (一)融资额巨大.................................................. - 4 - (二)法律障碍.................................................... - 5 - (三)公共工程融资理念差别化...................................... - 5 - (四)三地政府责任分摊............................................ - 5 - 六、投融资模式选择.................................................... - 5 - (一)放弃BOT融资模式原因分析.................................... - 5 - 1、政府财政充裕................................................ - 5 - 2、在特许权年限内失去对项目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控制................ - 6 - (二)放弃PPP融资模式原因分析.................................... - 6 - (三)最终方案.................................................... - 7 - 七、总结.............................................................. - 8 - 参考文献.............................................................. - 8 - 致谢................................................................ - 9 -

港珠澳大桥工程概况和内容

港珠澳大桥工程概况和内容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大桥梁,在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经济上的进一步发展具重要的策略意义。港珠澳大桥主体建造工程于2009年12月15日开工建设,一期于2015至2016年完成,大桥投资超700亿元,约需6年建成。6648米的“沉管隧道”、460米“双塔钢箱梁斜拉桥”、用钢量相当于11个鸟巢、多项世界难题、珠海口岸桥头建观景台、澳门口岸设万位停车场。港珠澳大桥全长为49.968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达35 .578公里。以总长6648米的“沉管隧道”、主跨460米“双塔钢箱梁斜拉桥”成为大桥全貌最具特色的“标志”。大桥落成后,将会是世界上最长的六线行车沉管隧道,及世界上跨海距离最长的桥隧组合公路。 港珠澳大桥工程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海中桥隧工程;二是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连接线。根据达成的共识,海中桥隧主体工程(粤港分界线至珠海和澳门口岸段,下同)由粤港澳三地共同建设;海中桥隧工程香港段 (起自香港石散石湾,止于粤港分界线,下同)、三地口岸和连接线由三地各自建设。 海中桥隧工程采用石散石湾-拱北/明珠的线位方案,路线起自香港石散石湾,接香港口岸,经香港水域,沿23DY锚地北侧向西,穿(跨)越珠江口铜鼓航道、伶仃西航道、青州航道、九洲航道,止于珠海/澳门口岸人工岛,全长约35.6公里,其中香港段长约6公里;粤港澳三地共同建设的主体工程长约29.6公里。主体工程采用桥隧结合方案,穿越伶仃西航道和铜鼓航道段约6.7公里采用隧道方案,其余路段约22.9公里采用桥梁方案。为实现桥隧转换和设置通风井,主体工程隧道两端各设置一个海中人工岛,东人工岛东边缘距粤港分界线约150米,西人工岛东边缘距伶仃西航道约1800米,两人工岛最近边缘间距约5250米。 海中桥隧主体工程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采用100公里/小时,桥梁总宽33.1米,隧道宽度采用2×14.25米、净高采用5.1米。全线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Ⅰ级,同时应满足香港《Structure Design Manual for Highways and Railways》中规定的活载要求,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其他技术标准应符合原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中的规定。通航标准按交通运输部《关于港珠澳大桥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的批复》(交水发[2008]97号)执行。 口岸采用“三地三检”模式分别由各方建设、各自独立管辖,香港口岸区设置在香港境内;内地(珠海)口岸和澳门口岸在澳门明珠点附近内地水域填海同岛设置。内地(珠海)口岸和澳门口岸人工岛填海总面积约216.4公顷,分为四个主要区域,包括: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管理区、珠海连接线衔接区、珠海口岸管理区以及澳门口岸管理区。 珠海连接线起自珠海口岸人工岛,经湾仔、珠海保税区北,止于珠海洪湾,接拟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珠海南屏至洪湾段,全长约13.9公里,

最新整理《港珠澳大桥》纪录片观后感

《港珠澳大桥》纪录片观后感 《港珠澳大桥》纪录片观后感篇1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叫《港珠澳大桥》的电影。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就像一条长长的巨龙横跨在广阔无垠的伶仃洋上,这条长长的巨龙把珠海、澳门和香港连起来了。 港珠澳大桥最难的工程就是建造水下40米,长6.7公里的海底隧道。可是,当在沉放第15个沉管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工人们两次尝试将大大的沉管放入深不见底的海水里时,都被勇敢的潜水员阻止了,潜水员说:“海底有大量的淤泥不能放下沉管。”可是工人们并没有放弃,一个月后仍然进行了第三次尝试。终于,第15个沉管成功放入了大海里。 我觉得工人们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港珠澳大桥》纪录片观后感篇2 《港珠澳大桥》这部影片,将大桥从设计论证到建造施工的过程完整呈现在荧幕中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服,对中国工程师和中国工人这一黄金组合完成如此浩渝工程深深震撼。 港珠澳大桥历经六年调研和八年施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集“桥-岛-隧”于一体,全长55公里。这座世纪大桥的宏伟与壮丽,远远地望去,大桥仿佛像大海上的银线,直接将珠三角

地区串在了一起,对于促进港珠澳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贯穿整个电影的,是情感。尽管大桥是现代史上最长海上桥梁,建造过程亦有多项“世界之最”,但闫东导演没有花太多篇幅着墨于大桥的雄壮宏伟。正如影片中,“比海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导演的视线,着眼在每一个大桥建造者的传奇。因此,对比起数据成就,电影演绎的是真实,是有温度的“匠心”。为了这座如珍珠串般蜿蜒于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桥,花了六年去筹备,用了八年去建设,四百多名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工作。这么多工程人员的青春,便放在了这大桥建设上。有人从二十多岁干到三十多岁,也有三十多岁,现在已成中年男子。从前的单身汉,转眼成家立业,却不忘了穿着婚服在即将竣工的大桥上走走拍拍,有人携妻带眷到这伶仃洋上的施工地,一家三代共同为大桥奋斗,一座桥,有汗水,也有泪水。无论是总工程师还是一位焊接的小工,为了建好这座桥都热情投入,甚至把它视为人生最重要的事业,亦因此他们都成了“英雄”。通过导演细腻的镜头,留在观众的心中,让大家每当奔驰于港珠澳大桥上,隧道中,都会想起因为他们,才有这外媒口中的“现代七大奇迹”。 《港珠澳大桥》纪录片观后感篇3 港珠澳大桥是工程师们历经6年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建造的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一.济宁市北湖生态新城总体规划设计分析 1.规划定位为:济宁城市的主中心,全市的行政商务中心、科教文化基地、休闲 度假胜地、生态宜居新城。 2.城市总体定位为:一个以水为特色的城市中心区;城市空间定位为:一个城水交 融、生活生态和谐的城市生态新区。 3.主要职能:济宁主城的新城中心,以旅游度假为中心、行政服务及商务办公为 主线,居住生活为支撑的城市新区。 4.用地规模:北湖生态新城规划总用地约97平方公里,行政辖区用地面约57平 方公里,其中滨湖路以南的度假区用地约25平方公里,滨湖路以北的区域除去水域的建设用地约32平方公里。即除绿地面积9平方公里,其他建设用地23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6平方米。 5.规划的总体功能结构为:一轴一带系两区、四心绕一湾。 ?一轴:城市发展主轴:是沿北湖路由老城中心往北湖延伸的城市发展轴。是城 市核心发展轴,重点发展综合服务功能。 ?一带:是京杭古运河文化发展带。是济宁运河文化遗产和旅游产业的重要空间, 也是本片区的特色之一。 ?两区:北部的城市建设区与南部的北湖度假旅游区。 ?四心绕一湾:行政中心、商业中心、文体教育中心、旅游度假服务中心四个城 市中心围绕北湖湾布置,共同构筑济宁滨湖城市中心区。

6.片区发展策略 ?01片区:铁路北片区,规划范围日荷铁路以北,荷花路以西,梁济运河以东, 北到规划界限。规划用地面积1.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0.9万人。该区是产业转移区,近期逐步将规划区的工厂转移到该区,适当发展无污染工业,作为近期的经济支撑。 ?02片区:荷花片区,规划范围东起北湖中路,西至济安桥南路,南起高压走 廊, 北至日荷铁路。规划用地面积3.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4.2万人。由于该片区邻近老城区,是近期重点建设的居住区,包括安置和部分房地产开发。 ?03片区:文体片区,范围由东起北湖中路,西至梁济运河,南起外环路, 北至 高压走廊。规划用地面积5.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1万人。该区以高教园区及文体中心为重点,建立济宁文化体育设施基地。 ?04片区:古运河西片区,规划范围东起京杭古运河,西至北湖中路,南至外 环路。规划用地面积2.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7万人。本片区以运河文化为中心,建设济宁运河之都的风貌。 ?05片区:古运河东片区。规划范围东起洸俯河,西至京杭古运河,南起礼贤 路,北到规划边界。规划用地面积5.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8.0万。该区是近期居住重点建设区域,沿古运河建设运河文化区。 ?06片区:南环片区,规划范围东起洸俯河,西至京杭古运河,北起礼贤路, 南到望湖路。规划用地面积2.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6万人。是发展居住为主的区域。 ?07片区:北湖湾东片区。规划范围北起外环路,南至北湖北堤;东临洸俯河, 西至经北湖路。规划用地面积4.3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3.1万人。商业金融业为核心,完善配套居住。传承运河文化精髓,将石佛村打造为“江北运河文化第一村”。 ?08片区:北湖湾西片规划范围北起外环路,南至北湖北堤;东起北湖路,西 至梁济运河。规划用地面积7.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4.8万人。是本区的核心区,重点建设北湖湾,以行政为中心,文化为亮点,北湖旅游度假为支撑,高等教育为补充,打造为济宁城市的新中心。 ?09片区:北湖生态新城,北起北湖北堤,南到南四湖,东起洸俯河,西至梁 济运河。规划用地面积2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逐步迁出,重点发展以水为主题的旅游度假服务功能。建设为鲁西南知名的旅游休闲区。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4篇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4篇 《港珠澳大桥》是一部纪录片,讲述了中国从无到有,创造了一个个世界纪录的故事之一港珠澳大桥。下面我们来看看港珠澳大桥观后感,欢迎阅读借鉴。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1 5月17日晚上,我们全体项目员工一起在影院观看了港珠澳大桥记录片。在一个多小时的观看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中交建设者们在工程建设中表现出来的聪明和才智所折服,被他们不惧困难,百折不饶的精神而感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桥梁创造了众多的“世界第一”,这其中有很多是我们中交人的汗水与智慧的结晶。大桥已成为中国的一张新名片,也成了我们中交人引以自豪的强项之一。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大桥,被英国人称之为世界第七大人工奇迹之一。 六百年前,当文天祥一身枷锁,被忽必烈的军队押着从这个地方经过,回中原赴死时,他满腔的爱国情怀中有多少悲愤与痛苦呀?那时的亡国耻辱与现在国人的自豪感是多么让人感慨!物是人非,然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那份爱的情怀却是一样的。 港珠澳大桥带给了我们不仅只是眼前的奇迹,通过完成这样一座大桥。我们中交集团建造跨海大桥的水平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在将过去很多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行,同时也会将时空的距离越拉越小。一个个割开血脉和亲情的天堑将不复存在。

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能看到大湾区经济带将在这里形成,它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块热土。 我们是一群建设者,更是一群拓荒者,我们创造的不仅是实体的奇迹,更是在修筑起祖国繁荣强大的基石。我们中交人在用自己的那份担当,在用林鸣那样的敬业精神,与亿万中华儿女一起用我们的勤劳与智慧,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2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因为有了比天空更宽阔的人的胸怀,一架倾注了施工人员十几年心血,联通香港、珠海、澳门的跨海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了,这就是伶仃洋上腾飞的巨龙——港珠澳大桥。一个伟大的奇迹! 影片《港珠澳大桥》以大桥建设最后一节沉管E30号沉放安装过程为主线,真实地反映了工程的巨大及施工的艰辛。整个施工期间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建设沉管隧道,沉管一共有33节,每节重达8万吨,在海底对接的误差率只能在2—3厘米,如此高难度的精细工作,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在沉管的关键时期,工作人员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对数据进行反复的测量、计算和调配。在建第15节沉管时,遇到海底淤泥填平了历经重重困难构建的沟槽,导致安装失败,要将沉管重新运回岸边,令很多经过多日劳累的工程师都流下了眼泪。是啊!多么沉重的打击,看的我也是泪流满面。 在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对接成功后,工程人员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们终于可以安心地好好睡一觉了,看他们不择而眠,我已经难

我为港珠澳大桥点赞_优秀作文

我为港珠澳大桥点赞 彭茂轩 港珠澳大桥是一个世界奇迹,它是中国超级工程的里程碑,它是一个跨时代的伟大工程。作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每一个中国人都引以为豪。 我为港珠澳大桥的外形和气势点赞。五十五公里长的港珠澳大桥名震四海,让人亲身体验后觉得震撼和兴奋。整座大桥大气磅礴,规划有致,景色迷人。 我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点赞。在建设港珠澳大桥的十五年里,多少的工程建设者付出巨大的心血和汗水。 有一次,工程建设者面对了大自然的极端天气---海啸。那一天,狂风猛烈地吹着,像一把把冰刀刺进工人们的脸颊。大雨倾盆而下,海浪不停地翻滚,一浪高过一浪。工程建设者们为了不推延工期,尽快修好大桥,造福更多的人民。所有工程建设者们一致同意冒雨修桥。可刚走出工作室,就感受到了海啸的威力:一股巨大的波浪卷席而来,朝着他们打去,好像人们都要摔倒了。可他们却拥有了超强能力,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他们手拉手,肩并肩,组成了一道势不可挡的人墙,一个一个地传递工具,一点一点地拧好螺丝,一块一块地装好材料,认真仔细地完成港珠澳大桥的桥头装备。 到了现在,即使大桥完工了,但桥梁的保护措施却还在继续。以防腐涂料为例,保护大桥的工人们每天都要给大桥涂上防腐材料。港

珠澳大桥防腐涂层总共量约一百五十一万平方米,大小约三千六百个篮球场,一天要涂五遍,也就要涂两万一千个篮球场!不仅工作量大,环境也特殊,工人们腰缠铁索,像超人一般悬空在大桥上,上面是狂风的呼呼声,下面是大海的哗哗声,每次涂完防腐材料,工人们全身湿成一片,让人难受不堪,像一个个泥人。可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人们依然努力工作,没有一声抱怨,没有一个偷懒,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建设大桥,为人民造福! 港珠澳大桥只是祖国自强不息的一个缩影,它体现中国人民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它体现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精神! 我为你点赞,港珠澳大桥!我为你点赞,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

...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港珠澳大桥受到....doc

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作为港珠澳大桥路线设计示意图为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
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港珠澳大桥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港珠澳大桥将连起世界最具活力经济 区,快速通道的建成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
六大承诺:
保证无老人附加费
保证无车购
保证无自费
保证无强制消费
保证白天畅游港珠澳大桥
保证澳门深度纯玩
一大赠送: 赠送价值 490 元自费项目
★品质特色:
◆ 用餐:香港正餐升级为当地特色餐 60/人,用餐地点为香港人用餐的酒楼,洋紫荆游船餐、港 式茶餐厅特色餐(配港式奶茶或其他饮品一杯)、银河粤式快富站餐
◆酒店:香港 1 晚网评三星酒店,广州 1 晚、珠海 2 晚精品星酒店,豪华舒适睡眠 ◆购物:全程仅参观国际名品奥特莱斯、澳门 100%深度纯玩
★行程安排:
第一天 贵阳--广州
行 程 安 于指定时间前往贵阳北高铁站乘高铁前往广州南(贵阳北--广州南 D2837 17:23--22:52),到达后乘车

前往酒店入住!
餐食安 餐自理

酒店安排 广州精品酒店
第二天 深圳--香港

早上专业旅游巴士和领队前往酒店接团,前往餐
厅用早餐,后经皇岗口岸入港,中餐后游览美丽
的【金紫荆广场】【会展中心】(不低于 30 分钟)
这个有时代感的建筑是香港回归祖国大典的举行
场地,广场则有庄严的升旗仪式,后前往人称“天
行程安 排
下第一湾”的【浅水湾】(不低于 30 分钟),海滩 上建有古典色彩的镇海楼,在阳光映照下格外耀 眼, 后登【太平山好望角】(不低于 30 分钟),
欣赏香港美丽的风景,后游览【历史博物馆】,香
港历史博物馆于 1975 年创立。该馆展出香港的出土文物、历史图片、图画和地图等,并定时举办文化活
动和展出一些有关香港历史或各国珍贵的历史文物。香港历史博物馆的功能是通过购藏、修复和研究馆藏
文物,以保存香港的文化遗产。后乘邮轮洋荆号夜游【维多利亚港】(赠送,自费价 160 元,不低于 30
分钟),一边欣赏景色一边在船上享用晚餐,后送酒店休息。
餐 食 安 早:打包餐 午:港人怀旧经典风味餐 晚:夜游洋紫荆
酒店安排 香港三星酒店

船餐
第三天 香港
珠海
行程安 排
早餐后游览香火鼎盛的【黄大仙】(不低于 30 分钟),这里可许愿让自己的梦想成真,尖东【奥 特莱斯】(约 120 分钟)这里琳琅满目,选购心 仪商品您可以在这里自由选购心头所好。稍作休 息后赴广东道全球连锁的【DFS】(DFS 免税店 不算购物店)自由购物(约 60 分钟),最后经
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身临其 境感受世纪工程,到珠海港珠澳大桥公路口岸 后送珠海星级酒店休息。
餐 食 安 早:团餐 午: 港式茶餐厅特色餐(配港式奶茶或其他
酒店安排 珠海精品酒店

饮品一杯) 晚:自理
第四天 珠海--澳门--珠海
早餐后,前往【大三巴牌坊】(不低于 20 分钟)大
三巴牌坊是天主之母教堂(即圣保禄教堂)正面前壁
的遗址,1835 年一场大火烧毁了圣保禄学院及其附属
的教堂,仅剩下教堂的正面前壁、大部分地基以及教
堂前的石阶。自此,这便成为世界闻名的圣保禄教堂
遗址。本地人因教堂前壁形似中国传统牌坊,将之称
为大三巴牌坊。【回归纪念馆】(不低于 25 分钟,
行 程 安 逢星期一休馆,本景点换成【莲花广场】)为了祝贺

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包括国务院及三十二个省、 自治区、 直
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分别向澳门同胞送上了衷心祝福和吉祥的贺礼。 这些贺礼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和独特的艺术韵味,具有特殊意义。后前往【银河度假城】享用午餐,体验粤式快富站餐,随后深度游
玩银河(约 2 小时),大堂就非常耀眼,观看【世界最大银钻表演】,钻石大厅每半个小时表演一次喷
泉音乐,大家纷纷驻足观看,很有气派,里面店铺也很多,十分方便的
【威尼斯人度假村】(赠送:自费价 200 人民币,游玩 1-2 小时)威尼斯人将拥有 350 间国际品牌商店
及餐馆、酒楼、咖啡店等意大利风格的数条街道“横卧”于酒店内,将人造的蓝天、白云“移植”于酒店
内,将三条能承载 51 艘贡多拉游筏的运河建于室内,如此壮观的建筑都值得您去游览一番。澳门游览完

电影《港珠澳大桥》观后感3篇

电影《港珠澳大桥》观后感3篇 学习《港珠澳大桥》精神凝聚一心迎难而上 为了贯彻落实好上级党组织关于开展“攀登新高峰奋斗新时代——2019我的电影党课”的工作要求,丰富形式, 8月1日,党支部组织观看了电影《港珠澳大桥》,党支部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业务骨干参加本次观影活动。 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以港珠澳大桥最后一节沉管E30沉放安装过程为叙述主线,以国际视角多维度、宽视野、全景式再现了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过程,重点挖掘了港珠澳大桥之所以成为二十一世纪伟大工程的原因和意义;揭示了这座“超级工程”背后,中国桥梁建设者们勇于攻克难关、不断挑战极限,用智慧和汗水在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确立“中国标准”的奋斗历程。 观影活动结束后,在党小组群中发表自己的观影体会:“今天看了电影很有感触,面对自然,人类是如此渺小,但我们的工程人员用智慧,寻找自然规律,攻克技术难关,完成了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在困难面前不屈服、不放弃,凭借智慧、勇气和力量,创造奇迹!我们在工作中也要学习和发扬好不畏困难,团结一致的精神,做好每一颗螺丝钉,少一点计较,多一点付出,勇于担当,勇于承担,我们的团队才更有战斗力。感谢支部组织的学习活动。” 正如 * * 所说“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是“国家工程、国之重器”,港珠澳大桥是中华的骄傲。每位党员都

应学习这种无私奉献、砥砺前行的精神,为祖国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为公司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5月17日晚上,我们全体项目员工一起在影院观看了港珠澳大桥记录片。在一个多小时的观看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中交建设者们在工程建设中表现出来的聪明和才智所折服,被他们不惧困难,百折不饶的精神而感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桥梁创造了众多的“世界第一”,这其中有很多是我们中交人的汗水与智慧的结晶。大桥已成为中国的一张新名片,也成了我们中交人引以自豪的强项之一。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大桥,被英国人称之为世界第七大人工奇迹之一。 六百年前,当文天祥一身枷锁,被忽必烈的军队押着从这个地方经过,回中原赴死时,他满腔的爱国情怀中有多少悲愤与痛苦呀?那时的亡国耻辱与现在 * 自豪感是多么让人感慨!物是人非,然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那份爱的情怀却是一样的。 港珠澳大桥带给了我们不仅只是眼前的奇迹,通过完成这样一座大桥。我们中交集团建造跨海大桥的水平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们期盼着有一天在台湾海峡上也能够修筑起一条这样的大桥。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在将过去很多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行,同时也会将时空的距离越拉越小。一个个割开血脉和亲情的天堑将不复存在。 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能看到大湾区经济带将在这里形成,它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块热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