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十六章综合测试卷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十六章综合测试卷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十六章综合测试卷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十六章综合测试卷

九年级物理第二次周清试卷

班级姓名分数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当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_________电子带_________电.

2.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________,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_________V。

3.现在的楼道多采用声光控自动开关,则声控开关在有声音时相当于_________;光控开关在有光时相当于_________。(填 “导体”或“绝缘体”)

4.在图8中,甲图中的两个灯泡是___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用乙图中的水流可以类比该电路中的___________(选填“电压”、“电流”或“电阻”).

5.一段铝导线被均匀拉长后,它的电阻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这是因为它的______变大,而且同时______变小的缘故。

6.甲、乙两根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线串联在电路中,甲比乙长,则R甲____R乙;通过它们的电流I甲_____I乙。(填“>”“<”或“=”)

么通过A处和B处电流强度的关系L1______ L2(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

2、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8、在通常情况下,均属于导体的是( )

A.人体;海水;干木材 B.橡胶;铁钉;陶瓷

C.硬币;石墨;铜块 D.水银;塑料;盐酸

9.家用白炽灯的灯丝烧断后,若把灯丝小心地搭在一起,我们会发现灯泡将比以前更亮,这是因为搭好的灯丝的电阻( )

A.变大了 B.变小了 C.没有变化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0、有甲、乙、丙、丁四个带电小球,已知甲和乙互相吸引,丙和丁互相吸引,甲和丙互相排斥,丙球带负电,则()

A.甲带正电.B.乙无法确定 C.丁带正电.D.乙带负电

11.小颖同学在使用电压表时,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向没有刻度的方向偏转,关于产生这一现

象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的量程选择太大

B .电压表的量程选择太小

C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D .电压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12.如图2,L 是灯泡,且两灯均均发光,“○”处可以连

接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为电流表,b 为电压表,c 为电流表B .a 为电压表,b 为电压表,c 为电流表C .a 为电流表,b 为电流表,c 为电压表D .a 为电流表,b 为电流表,c 为电流表

13.教室里投影仪的光源是强光灯泡,发光时必须用风扇给予降温.为了保证灯泡不被烧坏,

要求:带动风扇的电动机启动后,灯泡才能发光;风扇不转,灯泡不能发光.则在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14在如图4(a )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4(b )所示,则电阻R 1和R 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 .5.6V 1.4V

B .7 V 1.4V

C .1.4V 7V

D .1.4V 5.6V

15.如图5所示,当开关闭合时,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灯L 1不亮,

灯L 2亮。下列几种故障中,可能的是(

A.灯L1的灯座短路 B.灯L1灯丝断了

C.灯L2的灯座短路 D.灯L2灯丝断了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6.将图10中的实物图画成电路图(2分)。

17根据图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电路 (要求导线不能交叉)。(2分)

3、实验探究题(18题9分、19题7分,共16分)

18、小芳同学在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②: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n

h

i b n g

a r

e 猜想③: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被面积有关.供她选择的导体如下表所示:

序号材料长度(m )

横截面积(mm 2)A

镍铬合金

0.8

0.5

B 锰铜0.81

C 锰铜0.80.5D

锰铜

1.2

0.5

她画出了实验电路图,并按要求正确地连接了电路.请完成下列填空(只填序号):(1)要验证猜想①,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 和 ;(2)要验证猜想②,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 和 ;

(3)要验证猜想③,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 和 ;

(4)由此实验得知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 、 和

以及温度有关。

19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实验中,小涵同

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在连接电路中,开关应处于

(选填“闭合”或“断开”)状态.

(2)根据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她发现两只灯泡都不亮,且电压表示数为 0,若只有 L1或 L2中的一处发生故障,则故障是 .(“L1断路”、“L1短路”、“L2断路”、“L2短路”).

(3)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L1、L2应该选择 (选填“相同”或

“不同”)的小灯泡,实验时还要对各部分电压及总电压进行 测量 .

(4)小明根据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应该

(5)测出L1两端的电压后,小明断开开关,准备拆下电压表,改接在B、C之间测L2两端

电压.小聪认为小明的操作太麻烦,只需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即可.小聪的办法

是否正确?答:,理由是 .

(6)故障排除后,小涵选用不同的灯泡,完成了三次实验,并记录了数据.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为: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 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四、计算题(共20分)

20.张明有一个标准电压表,它有0~3V和0~15V两个量程。用它测量由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的电压时,接线正确,但他读出的读数是10V,这显然是错误的。(6分)

(1)请你说出他出现错误的原因。(2)实际电压应是多大?

21.如图11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1.5A,通过R的电流为0.7A,求通过两灯泡的电流各为多少?

(5分)

22.如图12所示的电路中,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 V,当S1、S3断开, S2闭合时, 电压表两极对调后示数为3 V.求:(9分)

(1)电源电压是多少?(2)当S1、S3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总体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是在新《课程标准》下编写的一本全新的教材,该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有着迥然不同的特点,下面是我对本教材的一点总体分析。 1、本册中的物理知识体系: 本册中的物理知识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即第十三章《》,介绍质量和密度等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物质的问题。 第二部分:由第十一章《运动和力》组成,介绍了运动与力的关系。 第三部分:即第十二章《力和机械》,第十三章《压强和浮力》介绍温介绍了力学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第四部分:由第十四章《机械能》,第十五章《热和能》、第十六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介绍能量的相关知识。 二、教材的内在结构 1、讨论、探究、创造三位一体的内在结构: 在上述基本内容的外观之下,整个教材内部还始终隐含着讨论、探究、创造三位一体的内在结构,这种结构几乎体现在每一自然节中,它是本册书的灵魂: ⑴讨论:在想想议议、想想做做栏目及探究的各个环节步骤等内容的操作时,必须需要学生的相互讨论与合作才能完成,STS、科

学世界等栏目也为学生的讨论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与场所。因此,学生的相互讨论、合作学习体现在本教材的各个角落。 ⑵探究:所谓探究,简单地说就是将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变成模拟科学家搞科研的过程。探究的实质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因此,探究必须要有一定的思维程序,它同时也就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步骤、教师进行探究教学的程序。 ⑶创造:本册书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特点与功能,。 三、各章节分析 1、多彩的物质世界 本章增加了多彩的物质世界一节,使知识结构更趋合理,教材紧紧围绕着物质这个主线展开,从探索奥妙的宇宙开始,把知识展显在眼前。对无限的宇宙、教材出示二幅图画,增强了学生研究认识微观世界的兴趣。 对照新课程标准和现行大纲的要求,我们可以发现有以下的不同:(1)、增加了宇宙是物质的,物质的微观结构及物质固、液、气状态性质,这样做学生对物质特性的认识更加条理化,形成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化。(2)对知识目标的总体要求有所降低,但能力目标和意识目标要求有较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参入过程和方法及相互协作精神的要求明显提高。 2、第十一章《运动和力》 本章内容共有三大部分:运动、力、运动和力的关系。这些内容非常切近学生生活,却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矛盾重重,特别是

九年级物理教学目标

第1节分子热运动(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简单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第2节内能 2 )教学目标 1.会根据分子动理论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知道热量的概念及单位。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第3节比热容 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会进行简单的吸放热计算。 第1节热机 1 教学目标 1.知道热机的概念,初步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2.了解汽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3.了解柴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第2节热机的效率 1 (一)教学目标 1.从生活中体会不同燃料燃烧释放热的本领不同,建立热值的概念。 2.能简单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3.能说出热机工作时燃料释放能量的主要流向,知道什么是热机效率。 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 (-)教学目标 1.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多种形式。 2.知道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能解释一些常见现象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3.理解能量守恒定律,有用能量守恒定律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第1节两种电荷 1 (-)教学目标 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会运用摩擦起电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相关现象。 2.通过实验探究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感受和领悟人们在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推理方法 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作用及工作原理,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 4.知道原子及其结构、摩擦起电的原因 5.认识导体和绝缘体,了解电荷的定向移动和自由电子。 第2节电流和电路 2 (-)教学目标 1.知道电流的形成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十五、十六章综合试题

S R A S R B S R C D R S 图1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十五、十六章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为了安全,汽车行驶时驾驶员必须系安全带.汽车上设置了“安全带指示灯”提醒驾驶员系好安全?带.当安全带系好时,相当于闭合开关,指示灯不亮;安全带未系好时,相当于断开开关,指示?灯发光.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2.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带电而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 ) 3.如图甲所示,当开关S 闭合时,两只电流表的指针均如图乙所示,则电灯L1 中的电流是( ). A.2.3A 4.在右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 闭合后( ) A .若A 表是电流表,B 表是电压表,则电阻R 1、R 2并联 B .若A 表是电流表,B 表是电压表,则电阻R 1、R 2串联 C .若A 表是电压表,B 表是电流表,则电阻R 1、R 2并联 D .若A 表是电压表,B 表是电流表,则电阻R 1、R 2串联 5.一根锰铜线的电阻为R ,要使这根连入电路的导线电阻变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减小导线两端的电压 B .增大导线中的电流 C .将导线对折后连入电路 D .将导线拉长后连入电路 6.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主要原因是( ) 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 B.梳子对头发有吸引作用 C.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D.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 7.在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法中,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增大的是( ) 8.有几位同学拿来一个滑动变阻器,看到铭牌上标有“20 Ω 1 A ”的字样,这

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7197-44 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完 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完整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教学目标 本学期旨在八级物理启蒙教育的基础之上进一提 高学生发生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思维,并 能用物理的、科学的方法解释实际生活中一些有关的 物理现象。 工作目标: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愉快度过每一个 课堂四十五分钟,让学生对物理学科更有兴趣; 2.每一位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 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 3.学生能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 的物理现象:比如:动滑轮省力、理发用的剪刀与剪

铁皮的剪为什么不同、人是如何把饮料吸上来的、为什么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的温度变化小等等,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得到提高; 4.学生思维开阔,能对多各种类型的计算题运用多种途径进行解答; 5.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二、教材内容分析及课时安排 九年级物理主要是关于力学和能量的学习,共计七章。本学期将完成前六章知识的新授内容。内容分别是: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6课时新授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8课时新授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6课时新授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8课时新授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6课时新授 第十六章热和能6课时新授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十六章综合测试卷

九年级物理第二次周清试卷 班级姓名分数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当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_________电子带_________电. 2.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________,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_________V。 3.现在的楼道多采用声光控自动开关,则声控开关在有声音时相当于_________;光控开关在有光时相当于_________。(填 “导体”或“绝缘体”) 4.在图8中,甲图中的两个灯泡是___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用乙图中的水流可以类比该电路中的___________(选填“电压”、“电流”或“电阻”). 5.一段铝导线被均匀拉长后,它的电阻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这是因为它的______变大,而且同时______变小的缘故。 6.甲、乙两根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线串联在电路中,甲比乙长,则R甲____R乙;通过它们的电流I甲_____I乙。(填“>”“<”或“=”) 么通过A处和B处电流强度的关系L1______ L2(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 2、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8、在通常情况下,均属于导体的是( ) A.人体;海水;干木材 B.橡胶;铁钉;陶瓷 C.硬币;石墨;铜块 D.水银;塑料;盐酸 9.家用白炽灯的灯丝烧断后,若把灯丝小心地搭在一起,我们会发现灯泡将比以前更亮,这是因为搭好的灯丝的电阻( ) A.变大了 B.变小了 C.没有变化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0、有甲、乙、丙、丁四个带电小球,已知甲和乙互相吸引,丙和丁互相吸引,甲和丙互相排斥,丙球带负电,则() A.甲带正电.B.乙无法确定 C.丁带正电.D.乙带负电 11.小颖同学在使用电压表时,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向没有刻度的方向偏转,关于产生这一现 象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全册 共75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全册) 13.1分子热运动 预习案 学习目标 1.准确理解分子间的运动规律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熟练掌握探究分子运动的方法。 3.以极度热情参与课堂,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探究案

活动探究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3.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探究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探究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活动探究四:影响物体扩散快慢的因素 1、气体、液体、固体三种状态的物体所组成的物体的分子会运动吗? 2、它们运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 3、试一试:在生活中找出一些证据支持你的猜想。 各小组派代表讲解并交流达成共识。 气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我们在大扫除的时候,看见灰尘在空气中飞舞,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探究五:阅读分子间的作用力 1、图13.1-5能说明什么?

九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答案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答案人教版 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 把分子看成球体,一个挨着一个紧密平铺成一层(像每个围棋格子中放一个棋子一样),组成一个单层分子的正方形,边长为1 cm。该正方形中约有多少个分子?这些分子数目大约是全球人口数目的 多少倍? 2. 扩散现象跟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有时对人们有用,例如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它有时又对人们有害,如人造木板粘接剂中的甲醛扩散在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请你分别列举一个扩散现象有用和有害的实例。 3. 两个杯子中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向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糖块,经过一段相同的时间(两杯中的糖块都还没有全部溶解),品尝杯中的水,哪一杯更甜?为什么? 4. 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例如 用吸盘吸住玻璃板或用细线绑住玻璃板),读出测 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

力向上拉玻璃板(图13.1-8)。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有什么变化?解释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 5. 下表归纳了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 微观特性,请完成这个表格。图13.1-8 测力计的 示数有变化吗? 图13.1-8 测力计的示数有变化吗? 第一节课后习题答案 1?10-2m81. 分子的直径大约为10m,该正方形每条边排列的分子数目为n==1010-10m-10 个,故该正方形中约有的分子数为108×108=1016个,全球人口数目约为60亿, 1016

6即6×10,故这些分子的数目大约是全球人口数目的=1.67×10倍。 96?1092. 扩散现象有用的例子:为了预防感冒,在教室里熏醋,不久醋味就扩散到教 室的每个地方。扩散现象有害的例子:一个人吸烟,由于烟的扩散,会让房 间里所有人都被动吸烟。 3. 在热水杯中的水更甜。我们感觉到甜味是由于糖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扩散。由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热水杯中的糖分子扩散更快,糖水更甜。 4.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增大。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但这种力只在距离很小时才比较显著。用干净的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就使一些玻璃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距离达到很小,产生分子引力,使玻璃和水吸在一起,所以用力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增大。 5. 很小有一定形状有一定体积

最新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第十六章知识点归纳总结优秀名师资料

第十五章《电流电路》知识点归纳 一、电荷 1、摩擦过的物体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二、两种电荷: 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3、基本性质: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四、电荷量(电荷) 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2、电荷的单位:库仑(C)简称库; 五、元电荷: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1.60×10-19C; 4、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六、摩擦起电 1、原因: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2、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七、导体和绝缘体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 3、金属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

4、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八、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能够供电的装置叫电源。 3、规定: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九、电路:用导线将用电器、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1、电源:提供持续电流,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2、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电灯、电风扇等) 3、导线:输送电能的; 4、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十、电路的工作状态 1、通路:处处连同的电路; 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3、短路: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同;(不允许发生) 十一、电路图及元件符号: 1、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常用的符号如下: 画电路图时要注意:整个电路图是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 十二、串联和并联

九年级物理教学论文 浅谈物理课的实验导入 人教版

浅谈物理课的实验导入 所谓"实验导入"指的是运用实验导入新课。它是课堂实验教学的开端,与一切有目的的行为一样,良 好的开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验导入的主要任务是在学习者和新的学习课题之间创设理想的诱发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愿望,使具有课题意识,明确学习目的,动员必要的已有经验和认识,运用学会的学习方法。 实验导入是物理课堂导入的最主要的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现举例说明,与同行讨论。 1、惊奇现象导入法。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实验导入方法。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导入新课。 例1:大气压强-覆杯实验导入 将一只玻璃杯灌满水,用一张塑料卡片盖在杯口上,再按住卡片把水杯倒过来。问,当把手移开后,会产生什么现象?松手后学生惊讶不已。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2、黑箱导入法。所谓"黑箱"是指内部结构和机制不清楚的系统,可以通过输入某种信息,从获得的输出信息中推断该系统的可能结构模式和机制。这种研究方法就称之为"黑箱方法"利用它创造的神秘感可以唤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和积极思维,同时可以使学生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 例2:能量的转换与守恒-魔筒导入。 这是一只金属圆筒,称之为"魔筒",我把它沿台面滚出去,看一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演示后学生奇怪,滚出去的圆筒还会滚回来,而且还反复地滚来滚去?原来筒里面有二根橡皮筋中间拴着一个重物。为什么这样的结构就会产生这种奇特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换的?学习了下面的课题,这些问题就不难解决。 3、配合故事导入法。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充满着许许多多妙趣横生的故事和传说,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选用一些故事片断,并做一些模拟演示,就会创设出非常活跃的学习情境。 例3:大气压强-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导入。 这儿有两个橡皮半球,用力将它们挤压而合在一起,请两个力气大的同学上来,看他们能不能把两个半球拉开?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有拉开,这是为什么?其实,早在十七世纪的时候,德国马德堡市长、科学家格里克就当众做了一个精彩的实验。他所用的黄铜半球直径约20厘米,抽气以后两边共用了十六匹马才把两个半球拉开。这就是轰动世界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刚才的实验,我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拉开(演示)。谁知道我是怎样把它拉开的?--放气(学生笑了)。为什么抽气以后就拉不开呢?(板画)。球的周围有什么?空气。显然是空气对球施加了压力。这些实验生动地告诉我们,大气存在压强。 4、解决实际问题和实验竞赛导入法。创设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或者以双方竞赛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形式导入新课,往往也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例4:两力的合成-拉健身弹簧导入。 黑板前挂了一只健身拉力器,请一位同学上来拉弹簧的下端把手,要求拉到黑板上划线的位置(请一位力气小的女同学,没能拉到位)。这位同学费了很大的力气,但没能完成任务。谁能来帮她一把?(实验:两位小同学共同用力把弹簧拉到了线下)。哪位同学能独立地把弹簧拉到线下?(上来一位同学完成)。这位同学的力气不小,一个人就顶上了两个小同学的力气。换句话说,把弹簧拉到线下,他所施的力与两个小同学共同施力的效果相同。当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时,物理学上就把这个力叫做另两个力的合力。由于实际问题中一个物体往往受多个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用一个力来代替几个力,就会使问题得到简化,因此求合力是很有意义的。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种最简单的情况--求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力。 例5:简单机械-撬木板导入。 在讲新课以前,请同学们帮我完成一件工作。谁能仅用自己的双手把钉在一起的两块木板扳开?(同学们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要求上台)。(请一个力气大的同学上台,但怎么也扳不开)。看来仅凭我们的气力是难以完成这一工作的。类似这样的工作很多,好在人类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一定的工具来解决这些难题。谁能利用一把大的螺丝起子把这两木块分开?(请一位小的女同学上台,轻而易举地把木板撬开了)。这个同学使用的是一种最简单的机械,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能轻而易举地把木板分开?它有哪些应用?这就是下面我们要讨论的内容。 5、实验复习导入法。利用实验复习,既可以创造一种直观的环境,又可以较好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例6:阿基米德原理-复习浮力实验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浮力的概念。请问,我们是怎样证明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取出实验装置,回忆实验过程)。当我们把重物从空气中像电视慢动作一样地逐步放入水中,想一想,物体受到的浮力是怎样变化的?由此猜想一下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演示、观察、回答: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加)。按照你们的说法,也就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有关,是吗?请再看一遍演示。当物体浸没水中后,浮力就不再改变,显然不能认为浮力与深度有关。那么,在上述的实验中,除了深度改变外,还有什么因素在改变呢?物体浸入水下的部分在改变。未浸入时浮力为零,随着浸入的部分变大,浮力也就变大;完全浸没以后,浸入的部分不再改变,浮力的大小也就不变。二千多年前,阿基米德为完成皇帝交给他的任务--辨别皇冠的真伪苦苦思索,当他洗澡的时候,无意中发现浴缸的水被溢出时,猛然想起了身体入水部分的体积跟排开的水的体积相等,他欣喜若狂地喊到:"我想出了,我想出了!"从这里我们能得到什么启发吗?--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或者说,与排水量有关。下面我们就用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实验导入的类型很多,同一个课题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导入方法。选择的依据主要是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一般在学习单元开始时或课题比较平直,可以考虑选择趣味性较强的演示法和故事法;如果学生存在着较顽固的错误概念,就需要选择能激起强烈思维冲突的方法;如果课题与前面所学知识的联系性较强,而学生的准备知识又不足,则选择复习导入的方法;应用性较强的课题,多引用联系实际的方法;对年龄较小的学生,可多用竞赛的方法。 实验导入的基本结构大体是:创设实验情境--激发思维冲突--明确学习目标--铺设达标阶梯。 1、在导入阶段创设实验情境,提供新颖、奇特、惊险、多变的现象,配合教师生动的语言、抑扬顿错的语调及运用其它对比鲜明的教学媒体,能够很好地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直觉兴趣,但更重要的是,要依靠所创设的实验情境的内容和教师的引导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增强趣味性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选择趣味性强的实验;二是巧妙设计实验教学程序,运用语言的艺术魅力,激其情又引其疑。 2、激发认知冲突,这是保持学生有意注意、激励学习动机最有效的途径。当新奇生动的现象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时,好奇的心理驱使他们积极地思索,但不一定能趋向于教学的目标,也不一定会产生剧烈的认知冲突。需要教师精心地引导和组织,及时地抓住学生闪现出来的认知矛盾,掀起思维冲突的狂澜,使学生产生渴望解决问题,又感到仅用自己现有的知识无法解决问题的心理矛盾。这可以说是决定导入阶段成败最关键的一环,特别是那些学生存在顽固的前科学概念的课题。例如,学生中普遍存在"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它是形成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教学难点的根源。因此在该课题的教学中,应设法让学生的错误观点暴露出来,再加以击破。 3、明确目的,建立联系,这是导入定向的重要环节。在激起思维冲突以后,应当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当然,这些导入的环节,并不是死板的模式,可以灵活多变地加以应用。在许多情况下,导入结构并非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十六章综合测试卷

九年级物理第二次周清试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 ?当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_________ 电子带__________ 电. 2 ?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_______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V。 3.现在的楼道多采用声光控自动开关,则声控开关在有声音时相当于 ;光控开关在有光时相当于_________ 。(填“导体”或“绝缘体”)

4?在图8中,甲图中的两个灯泡是___________ (选填“串联”或“并联”),用乙图中的水流可以类比该电路中的__________ (选填“电压”、“电流”或“电阻”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段铝导线被均匀拉长后,它的电阻(填“变小” “变大”或“不变”)这是因为它 的_____ 大,而且同时________ 变小的缘故 6. 甲、乙两根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线串联在电路中,甲比乙长,则R甲_ F乙;通过它们的电流I甲___ I乙。(填“>”“<”或“=”)

7、如图23所示的导线,A处导线的直径大于B处导线的直径,那么通过A处和B处电流强度的关系L i ________________ L2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8、在通常情况下,均属于导体的是() A. 人体;海水;干木材B?橡胶;铁钉;陶瓷 C.硬币;石墨;铜块 D.水银;塑料;盐酸 9?家用白炽灯的灯丝烧断后,若把灯丝小心地搭在一起,我们会发现灯泡将比以前更亮,这是因为搭好的灯丝的电阻() A.变大了B ?变小了 C ?没有变化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0、有甲、乙、丙、丁四个带电小球,已知甲和乙互相吸引,丙和丁互相吸引,甲和丙互相排 斥,丙球带负电,贝U () A.甲带正电. B?乙无法确定C?丁带正电. D.乙带负电 11 .小颖同学在使用电压表时,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向没有刻度的方向偏转,关于产生这一现象 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量程选择太大 B. 电压表的量程选择太小 C.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D .电压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12.如图2,L是灯泡,且两灯均均发光, “O”处可以连 接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为电流表,b为电压表,c为电流表 B. a为电压表,b为电压表,c为电流表 C. a为电流表,b为电流表,c为电压表 D. a为电流表,b为电流表,c为电流表 13.教室里投影仪的光源是强光灯泡,发光时必须用风扇给予降温.为了保证灯泡不被烧坏,要求:带动风扇的电动机启动后,灯泡才能发光;风扇不转,灯泡不能发光.则在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C: - B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超全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质子 原子核 宇宙物质分子原子中子 核外电子 二、质量符号:m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国际单位:千克(kg)常用:克(g)、毫克 (mg)、吨(t) 3、单位的换算关系: 1kg=103g 1mg=1o-3g=10-6kg 1t=103kg 4、测量工具:天平种类: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 5、天平的使用方法 (1)天平的调节(一放平,二回零,三调横梁成水平):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上 c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2)天平的使用:a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 b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从大到小试加砝码,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c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值。(称物体,先估计,左物右码方便自己。增减砝码用镊子,移动游码平高低。) (3)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a被称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即测量范围) b用镊子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弄湿、弄脏砝码。 c潮湿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 三、密度符号:ρ 1、物理意义:密度是表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物质,比值不同的性质的物理量. 2、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3、符号:ρ单位:千克/米 3 kg/m 3 常用单位:克/厘米 3 g/cm3 4、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克/厘米3= 103 千克/米3 5、常见物质的密度值: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 表示的意思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6、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 同各物质, 密度值一定 ,不同的物质密度值一般不同 .物质的密度值是由物质本身决定, 跟质量、体积、形状、位置无关. 7、应用:(1)据m = ρv 可求物体的质量。(2)可鉴别物质。(可以用比较质量、体积、密度等三种方法) (3)可据v = m /ρ求物体的体积。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 (1)定义:描述物体的运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判断运动情况的方法: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的。 (3)注意:研究或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不能没有参照物;参照物可以选取任何物体,但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为了方便,我们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二、运动的快慢 1、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1)路程相同,比较时间的长短。(2)时间相同,比较路程的长短。 (3)比较速度的大小。 2、速度(V)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叫速度。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修订版)修订说明(新课程标准)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修订版)修订说明 一、教材修订的背景情况 (一)课标修订,教材相应修订 如,删去“颜料混合”内容,将“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改为“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增加了几个知识点:“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摩擦起电”“磁场、地磁场” (二)教材使用已十年多,需要进行较大的修改 整体反映教科书整体难度合适,联系生活,活动多、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起到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除正面的意见外,老师们反映较多的问题是 1. 教科书的文字量略少,不利于学生自学 2. 个别探究实验应调整 3. 框架结构最好能调整(部分地区意见) 4. 有些习题不好完成,特别是一些参加社会实践类的任务 二、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符合修订后义课程标准的要求。 2、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体现时代发展新要求、社会新变化和科学技术新进展。 4、内容与结构体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习心理规律,注重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 5、精选教科书内容,对内容过多、要求过高、难度过深的内容进行调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6、增加教科书的可读性。注意适当的铺垫,适量的案例分析、说明,使学生好学,便于自学。 三、修订教材的主要变化 修订教材的主要变化,一是内容方面的变化,二是编排方面的变化。 (一)内容方面的变化 1、次序调整 (1)将原8年级的电学内容放到9年级学习。原教材电学在8年级,当时的考虑是新课程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较多,电学活动所用的仪器相对力学所用的仪器要少些,探究活动较易安排,也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几年实验下来,大部分教师也逐渐习惯这种安排。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地区不习惯这样的安排,而且反应比较强烈。如福建省、四川省、陕西省的部分地区的学校。考虑到这些不适应地区的意见,同时我们也征求一些比较认同电学放在8年级学习的教师们的意见,他们认为如果将电学调到9年级学习也能够接受。故此次修订将电学内容调到9年级学习。 (2)将原教科书9年级“机械运动”的内容调整到现在的第一章,先学习“速度”的内容,方便后续“声速”“光速”的学习。另外,有了第一章测量的知识,在学到后面的温度计、天平、弹簧测力计等仪器时,也有了读数的基础。 (3)将“重力”“弹力”的内容提前到“二力平衡”之前,以便学习二力平衡内

上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的工作计划

上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的工作计划 一、教学基本情况概述: 1、学生情况分析 思想基础:总的特点来讲,同学们对学习物理有一定的兴趣;学生们的思想能力已较上学期有了较大的进步;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他们能懂得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不单从一个方向去思索,而是多角度、多侧面去寻求答案。 学习基础:学科成绩也在不断的提高。但由于学生思维能力、认识水平、学习基础等发展不平衡,导致有些学生的物理成绩不理想,考试还有不及格现象,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然而,做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习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二、教材分析: 同学们已进入了初中最后一年的冲刺阶段,这一学年既要学习九年级的课程,还要备战中考,怎样才能学好九年级物理呢? 1.重视现象观察关注物理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是来源于观察和实验,要认真观察物理现象,分析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和原因,要认真做好物理实验,要通过观察和实验,逐步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明确物理特点注重理解运用 物理知识是在分析物理现象和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抽象、概括或者

是经过推理得来的。学好物理,应该对所学的知识有确切的理解,而且要善于把学到的物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要在不断的运用中,扩展和加深自己对物理概念、规律的认识,学会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形成科学思维构建物理模型 物理思维的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物理概念以抽象、概括为主;建立物理规律以演绎、归纳、概括为主;构建物理模型以抽象、对比为主。分析法、综合法、模型法和比较法渗透到整个物理思维之中,特别是解决物理问题时要分析法和综合法并用。 4.掌握学习规律关注中考走向 要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做到及时复习,全过程回顾,并与已有的相近知识进行对比,以检验掌握知识的准确程度,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还要关注中考信息,研究历年各地中考试题,把握中考走向,搜索适量大中城市中考试题和模拟题做适当练习,做到有备无患。 ①重点难点:功和机械能,热和能,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②各章节特点物理知识涉及的面很广,基本概念、理论更是体现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学生要对每个部分中的知识,按知识结构进行归类、整理,形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扩展成知识面,做到基本概念牢固掌握,基本理论相互联系,如:在对速度这一知识进行复习的时候,就可以把研究得到这一物理概念的思想方法迁移到密度、压强、比热容等其它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去,举一反三,即要做到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教案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单元复习课 【复习目标】: 1.学生能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及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学生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单位换算,能记住常见电压值;学生能认识电压表,了解电压表的用途与符号,并会正确使用用电压表测电压(包括连接、读数、选择量程)。 2、学生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的特点及应用。 3、学生知道电阻的单位及换算,能够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的关系。 4、了解变阻器的构造,理解它的工作原理,知道正确使用变阻器的方法。 5、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去分析简单的电路问题等。 【重点、难点】: 1.【重点】:(1).电压表的使用方法;(2).运用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解题; (3).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在电路中的作用。 2.【难点】:(1).电路的连接; (2).变阻器的使用,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几个因素; (3).识别电压表测的是哪段电路两端的电压;进行电路故障分析。 【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案 【前置准备】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1.【视频播放】:《电人的烦恼》------现实版的“霹雳贝贝”片段 2.【设疑】:众说周知:不高于36V电压为安全电压。“手拿菜刀砍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为什么视频中220伏电压穿胸,灯泡竟然亮了起来,人却安然无恙?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电人的烦恼》------现实版的“霹雳贝贝”片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疑,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二、专题复习·画龙点睛 (一)、考点一:电压及电压表的使用 1.【回眸要点·夯实基础】 (1).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要有,所以的作用是使电路中产生电流。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的单位是 , 1V= mV,1mV= μV。 (3).一节干电池的电压_____一个蓄电池的电压_____.对入体的安全电压 .家庭照明电路电压_______.动力电压________. (4).正确使用电压表要注意: ①.电流只能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②.电压表应该联在电路中; ③.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④.读数时,应该认清所用量程及其对应的分度值,如果选用0~ 15 V 的量程,则其分度值为; ⑤.如果把电压表直接与电源两极相连;则测量的是两端的电压。 【答案】:(1).电压、电压、电源(2).V、1000、1000 (3).1.5V、2V、不超过36V、220V、380V(4).正、负、并、不、0.5V、电源 2.【典题探究·提炼方法】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课堂笔记)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第十三章内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 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 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 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 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2节内能 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注意:①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③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④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第3节比热容 1、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是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 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完整word)初中物理人教版最新教材目录.pdf

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节运动的描述第3节运动的快慢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第二章声现象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节声音的特性第3节声的利用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第三章物变态化 第1节温度第2节熔化和凝固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 第四章光现象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第2节光的反射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4节光的折射第5节光的色散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透镜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4节眼睛和眼镜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第1节质量第2节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力 第1节力第2节弹力第3节重力 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节二力平衡第3节摩擦力 第九章压强 第1节压强第2节液体的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十章浮力 第1节浮力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第1节功第2节功率第3节动能和势能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第1节杠杆第2节滑轮第3节机械效率

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第2节内能第3节比热容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1节内能的利用第2节热机第3节热机效率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1节电荷摩擦起电第2节电流和电路第3节串联和并联 第4节电流的强弱第5节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第1节电压第2节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第3节电阻第4节变阻器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1节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第2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第3节电阻的测量 第十八章电功率 第1节电能第2节电功率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4节焦耳定律及其应用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第1节家庭电路第2节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第3节安全用电 第二十章电与磁 第1节磁现象磁场第2节电生磁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1节能源家族第2节核能第3节太阳能 第4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5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相关专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