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策略性定价理论综述

企业策略性定价理论综述

企业策略性定价理论综述
企业策略性定价理论综述

企业策略性定价理论综述

姚瑜琳

价格竞争是厂商间竞争和消除对手的主要手段,对企业定价的研究,最传统也是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选择一组能最大化企业利润的价格和产量的组合,即在产品需求曲线中边际成本与边际收入相交的那一点上。这一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常常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被偏离。寡占市场下的企业数目少、企业间相互依存性强、市场进入壁垒长期存在,使得一方的价格变化对其他企业产生重大影响。当存在进入可能时,无论这种进入是真实发生了的还是预期会进入,都会给企业的定价决策带来影响。在位者似乎有两种选择,要么获取短期利润最大化而不考虑未来可能被进入者挤掉的利润损失,要么将每一期的价格降低只维持一个低的利润水平以不招致新的进入。本文主要介绍新产业组织中企业策略性定价理论。

一、掠夺性定价

(一)、掠夺性定价的涵义

掠夺性定价(PredatoryPricing)是指具有经济或技术实力、在行业中处于支配地位的厂商,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在一定市场上暂时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连续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并在竞争对手退出市场后再提高价格的行为,即厂商通过承担短期损失来换取长期获益。随着理论的推进,许多学者认为价格并不一定要低于成本才能认定为掠夺性定价。Yamey(1972)曾经依据实务上法院判决资料所做的研究结果,推定即使企业采取掠夺性定价意图垄断市场,不一定需将价格定在低于自身成本之下,只要该企业将价格定在竞争对手价格之下,仍能压迫对手退出市场,取得垄断的地位。Milgrom&Roberts(1990)主张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之下,掠夺厂商可以用某些信号(Signal-ing),使竞争对手相信掠夺者有将对手排挤出去的定价或成本等优势,而不必然要用价格低于成本的方式,就可将对手厂商排除于市场之外。Gundlach&Guiltinan(1998)用市场营销的观点探讨掠夺性定价,也认为价格不必然要低于成本才构成掠夺行为,主张只要短期利润的显著减少,是由于持续一期以上的价格剧烈减少所造成,亦是构成掠夺性定价行为。

(二)、掠夺性定价的合理性

80年代至90年代间又有一些关于掠夺性定价合理问题的争论。Milgrom&Roberts(1982)证明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掠夺性定价不仅可以排挤在位的竞争对手,对阻止潜在进入者也有帮助,所以实行掠夺性定价是合理的。Fudenberg&Tirole(1986)与Saloner(1987)认为,如果在掠夺厂商与被掠夺厂商之间存在成本与需求方面的信息不对称,则实行掠夺性定价是合理的。原因如下:如果掠夺厂商相对于被掠夺厂商了解市场需求与对手的成本形态,则可以较少的成本实施策略行为以追求利润最大以及排挤竞争对手。Klevorick(1993)认为在资本市场是不完全的假设之下,掠夺者将比被掠夺者有更多的资金来源,所以实行掠夺性定价是合理的。即掠夺厂商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获得比被掠夺厂商还要多的资本,用以承受掠夺时所遭受的损失,进而达到排挤竞争对手的效果。JohnLott(1999)著作中也指出,由于公司职业经理人的报酬取决于公司的短期利润,而掠夺性定价将导致公司在短期内承受损失,所以职业经理人没有实施掠夺性定价的激励。Young&Bolbol(1992)假设在所有厂商的贷款成本相同的情况下,以两阶段模型解释,若厂商都能贷款,则所谓的优势厂商无法以产出波动来排挤对手;反之,则优势厂商可以通过产出波动来排除对手厂商,达到掠夺的目的。Cabral&Ri-ordan(1994)指出厂商将价格定在边际成本之下,有可能是因为降低学习曲线,以降低未来的成本,而并非一开始就以掠夺为目的。Kawakami&Yoshihiro(1997)假设所有的厂商在财务上都受到限制,具有财务相对优势地位的厂商,在折旧率高时不会和对手厂商勾结,而有较高的动机采取掠夺性定价;在折旧率低时会和对手厂商勾结,而没有高的动机采取掠夺性定价。

二、限制性定价

限制性定价(LimitPricing)模型最初是由Bain等人创建的,它的基本思想是如果进入前的价格和进入速度存在着正向关系,那么在位厂商就有削减价格的激励以阻止进入。通过低价向潜在进入者宣告产业的微利性,降低本行业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限制性价格是在位者预期能够阻止进入的最高价格,它取决于进入者的成本函数,而该成本函数又依赖于对市场需求和市场份额的估计以及进入后的竞争或合谋的程度。在位厂商能够仅仅通过价格变量的改变,即将价格定在低于短期利润最大化的水平上,来影响进入者对进入后利润水平的预期,进而达到阻止新进入的目的。

(一)、静态和动态下的限制性定价分析

贝恩(1949,1956)、索罗斯—拉比尼(Sylos-Labini,1962)和莫迪尼安利(Modigliani,1958)等早期研究学者的限制性定价模型是基于索罗斯—拉比尼假定(Sylos-LabiniPostulate)的,在位厂商为了达到遏止进入的目的,会调整它的产量水平及相应的价格水平,从而消除导致潜在厂商进入的诱因。这一时期的大多数文献是将进入前的低价可阻止进入这一假设作为给定的,以重点分析在位厂商的决策问题。相应的结论是厂商最优定价是处于短期垄断价格之下、进入发生后的价格之上。但这对实施适当的公共政策来说是有争议的,这需要在低价格产生的社

NORTHERNECONOMY学术争鸣22

北方经济?2006年第9期

会福利与阻止进入产生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

到了20世纪70年代,对限制性定价的研究又进一步,在在位者定价决策中又加入了时间因素。由于时滞的存在,较高的价格诱致潜在厂商的进入不是立即发生的,在位厂商只会慢慢地把市场份额让位于新进入厂商。进入者进入市场的速度或扩展方式对最优定价策略有影响。但是,就利润最大化厂商而言,它必须在当前利润与未来利润之间进行平衡,进而采取跨时期利润总额最大化的定价策略。卡米恩和施瓦茨(1971)假定在主导厂商的当前价格能影响该产业的进入程度的前提下,认为主导厂商所采取的最佳策略是将价格定在短期垄断水平之下和能完全遏止进入的价格之上,而限制性价格随非价格进入壁垒的下降而下降。斯蒂格勒(Stigler,1965)指出从属厂商面对产业价格和预期盈利状况时,将在一段时间里逐渐而持续地进入市场。此时,一个理性的主导厂商为了使其利润最大化,必须平衡当前利润和未来的市场份额,主导厂商的最优定价策略应该是使预期利润流的现值最大化,而且该价格会随着不同时期行业内厂商数目的多寡而发生动态的变化。吉斯金斯(Gaskins,1971)和巴隆(Baron,1973)假定从属厂商的市场进入率是当前产品价格的函数,此假定下的主导厂商的最优定价策略只有在一个动态框架中才能决定。

(二)、不完全信息下的限制性定价

当信息是不完全的时候,限制性定价的情形将与前述的静态和动态下的限制性定价有很大不同。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1982)在不完全信息下对限制性定价的开创性研究是对贝恩等人的传统理论的重大发展。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在假定在位厂商对自己的成本函数具有私人信息的情况下,潜在进入者根据进入前产量和进入后的预期利润的内在相互依赖性来作出它的进入决策,并把限制性定价看成是在位厂商内生性的均衡行为。进入前的市场价格大小将成为在位者成本状况的一个信号,进而将影响到进入者进入后的价格和利润。直觉上,在均衡时,低的价格由于传递了低成本的信号而起到阻止进入的作用,即限制性定价是一种均衡。与此同时,进入者也希望能通过当前的市场价格推测出在位者的成本,纳什均衡要求参与双方关于对手的行为有理性的预期,因此就要求进入者对在位者成本的推测必须是正确的,这也意味着进入者在做进入决策的时候也会顾及到限制性定价的因素。所以均衡时的真实进入概率未必比完全信息下的真实进入的概率低,甚至还会高于它,那么就不必在低价格与阻止进入的成本之间权衡社会福利了。哈尔瑞顿(Harrington,1986)认为,该模型的结果高度依赖于这样的假定:潜在进入者知道自己的(不变的)单位成本,以及在位者与潜在进入的成本函数是独立的。相反,在一个更加接近现实的假定下,即潜在进入者在进入前不了解自己的成本函数,那么在位厂商的定价行为将可能发生改变。特别是,如果两家厂商的成本函数是充分正相关的(如果两家厂商都拥有同样的生产技术,这个假定是合理的),那么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的限制性定价结果就会倒过来。也就是说,在位厂商为了策略性地阻止进入,会把价格定在简单垄断价格之上。产生这种直觉的

原因是,在潜在进入者不知道自己的成本函数和两者的成本函

数正相关的情况下,在位厂商的产量传递了有关两者的成本信

息。因此,高价格意味着在位厂商的单位生产成本较高,当两者

的成本相关性较强时,同样表明潜在厂商拥有较高的生产成

本,因而预期进入后的利润较低。

三、价格合谋

前面两种策略性定价行为是寡头厂商之间激烈竞争的反

应,由于这种竞争有可能导致两败俱伤,同时,企业间的竞争通

常是日复一日的重复竞争,理性的寡头厂商会通过默契或明确

的方式进行合谋。

许多学者通过博弈模型证明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合作结

果出现的可能性。例如:克瑞普斯(Kreps,1982)等认为在重复的

囚徒困境博弈中,合作的结果是可能发生的。弗里得曼(Fried-

man,1971)、阿布鲁(Abreu,1986)分别证明了在一定的限制性条

件满足的情况下“冷酷到底”策略和“胡萝卜加大棒”策略下厂

商合作均衡的存在性,诉诸价格战的威胁在维持企业合谋中发

挥了积极作用,但价格战在均衡路径上不会发生,这些都是重

复博弈的典范。Green&Porter(1984)把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确

定性引入分析框架,假设需求函数服从随机的不可观测的冲

击,企业不能观测到暗中削价的竞争者的产出,则发现价格战

可能是均衡行为的合理结果,且永久转向Betrand价格的最大惩

罚不是最优的,以说明完全的合谋难以达到,企业很难分辨低

价格是因为秘密削价还是实际需求发生变化。Rotemberg&

Saloner(1986)建立需求随机变化的合谋模型证明,即使需求是

可观测的,需求的波动也会使合作变得更为困难。当需求高时,

企业削价的诱惑也增大,出现所谓的反周期定价。罗腾伯格等

(Rotemberg,1990)证明了在寡头行业中价格领导是在需求不对

称的情况下重复博弈的一个均衡结果。他们认为价格领导是拥

有较多信息的厂商首先设定价格,跟随厂商随后跟进的均衡,

在这个博弈中,领导厂商威胁跟随厂商不跟进就将给以价格战

的惩罚。但有趣的是,重复博弈也许在解释默契合谋方面过于

成功,因为存在均衡太多的问题而陷入了“富有的窘境”(Em-

barrassmentofRiches)。所以后来的研究集中于将这些均衡结果

进一步精炼,寻找聚点均衡。

从博弈模型上看,影响合谋的主要因素是贴现因子的大小

以及博弈的次数。一般来说,每个厂商都会选择使其利润贴现

值最大化的策略,如果贴现因子很高以至于远期利润与现期相

比无足轻重,则未来惩罚就无关紧要,所有厂商看重近期利润

就会背叛。当博弈是无限期的时候,合作是一个子博弈精练纳

什均衡;如果博弈是有限次且次数已知,非合作则是子博弈精

练均衡,如果厂商直到结束前都不知道哪个是最后期,这时厂

商又会选择合作。从现实情况上看,成本是否对称、信息是否完

全、产品是否同质、竞争厂商数目等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决

定合谋是否发生以及合谋以后的稳定性问题。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NORTHERNECONOMY

学术争鸣

23

北方经济?2006年第9期

浅析企业定价策略的实践意义

欢迎阅读浅析企业定价策略的实践意义 企业的产品价格即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又影响着企业及产品的市场形象,并制约着市场营销组合中其他因素的安排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定价是企业营销部门的关键任务。 企业按照定价方法确定了产品的基本价格后,在营销过程中,企业必须善于根据环境、产品特点和生命周期的阶段、消费心理和需求特点等因素、正确选择定价策略,争取顺利实现营销目标。定价策略是企业制定和调整价格的技巧,是在具体场合将定价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体现。 企业开发的新产品能否及时打开销路、占领市场和获得满意的利润,其中新产品定价策略就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新产品定价要考虑到是否能够鼓励消费者使用新产品,是否给用户带来利益。 这时候我们就要考虑用什么战略啦,再分析定价策略前,先让我们一起看个案例:1990年,当索尼在日本市场首先引入高清晰度彩电(HDTV)时,这个高科技产品价值4300美元,这种电视机定位于那些可以为高科技负担高价格的顾客。其后的三年,索尼不断降低价格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到1993年,日本顾客只要花费600美元就可以购得一台28英寸的高清晰度彩电。2001年,日本顾客仅需200美元就可以买到40英寸的高清晰度彩电,而这个价格是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的。索尼以此种方式从不同的顾客群中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利润。 这就是我们要说的“撇脂定价策略”又称高价法,就是将新产品的价格定的较高,尽量能在产品寿命初期,在竞争者研制出相似产品前,尽快收回投资,并且取

得相当的利润。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降低价格是新产品进入弹性大的市场。 “撇脂定价策略”的适用条件:第一,市场上存在一批购买力很强的并且对价格不敏感的消费者;第二,这样的一批消费者足够多,企业有利可图;第三,暂时没有对手推出同样的产品,本企业的产品具有明显的差别化优势;第四,当有竞争对手加入时,本企业有能力转换定价方法,通过提高性价比来提高优势;第五,本企业的品牌在市场上有传统的影响力。 让我们分析一下案例:第一,市场存在可以为高科技负担高价格的顾客,他们购买力强而且对价格不敏感;第二,高科技产品高清晰度彩电(HDTV)当时没有对手推出同样的产品,索尼的高清晰度彩电(HDTV)具有明显的差别化优势;第三,索尼这个品牌在市场上有传统的影响力;第四,其后的三年,索尼不断降低价格以吸引更多的顾客。这就是索尼以“撇脂定价策略”从不同的顾客群中获得最大限度利润的漂亮的案例,这同样适合于其他全新产品、受专利保护的产品、流行产品。 索尼通过正确的定价策略完美的争取到了最大的利润,这正是定价策略的意义,即打开销路、占领市场和获得最满意的利润。 刚刚我们分析了一下“撇脂定价策略”,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产品组合定价策略”。 产品组合是指一个企业所生产经营的全部产品线和产品项目的组合。对于生产经营多种产品的企业来说,定价须着眼于整个产品组合的利润最大化,而不是单个产品。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主产品必须附属产品配合使用,比如照相机(附属

企业战略管理的三大理论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的三大理论分析 战略管理是企业通过战略制定与实施,完成企业当前任务,逐步实现远期目标。制定与实施企业战略管理,是以企业内部情况与外部环境战略分析为基础和前提的。因此,战略分析、战略选择与战略实施就构成战略管理的三大要素。 战略分析要充分全面 战略分析的目的,是准确评估企业当前状况,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确定和修正企业今后的发展目标,制定出更符合企业内外部客观环境的实施计划。因此,战略分析必须充分全面。做到这一点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通过分析企业的内外部客观环境,确定企业的任务和目标。而企业的任务和目标,是为企业的战略制定和评估提供依据。 其次是分析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大环境,如国家政策、国际国内经济走势、社会需求等等;微观环境指的是同类企业情况,如生产、销售及发展变化等诸多因素,与企业利益相关联的人或企业的要求,以及这些利益相关者的战略制定、评价和实施过程的态度,这种态度对企业的组织行为将会产生何种影响或制约。通过战略分析,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了解企业所处的环境,正在或即将发生哪些变化,而这些变化将会对企业产生何种影响,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抑或是对企业产生了威胁。 再次是客观分析企业内部情况。通过分析需要明确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明确企业所具有的资源与能力,明确企业的不利因素。 战略选择的步骤 第一步,制定战略选择方案。 制定战略规划,需要制定几种方案可供选择。制定战略方案要充分实行民主集中制。根据管理人员的不同层次和介入战略分析的深度、战略选择的程度,通常战略选择方案由三种形式产生:一是自上而下。总部高层管理人员根据掌握的战略分析,制定企业总体战略,然后自上而下,交给下属各部门,依据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将总部总体战略具体化,形成系统的战略方案。二是自下而上。企业总部不做任何硬性要求,而由下属各部门积极提交战略方案。根据这些方案,企业总部相关管理人员根据企业任务和目标,通过协调平衡,对各部门战略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然后加以确认。三是上下结合。战略方案制定是由企业高层管理与下属各部门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在制定战略方案时,上下级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沟通与磋商,找出一种较为适宜的方案,作为战略方案。三种战略方案形成方式主要区别于战

战略管理文献综述02

战略管理文献综述 “战略”原为一个军事术语。战略的思想古已有之,最早见于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公元前400年左右)的《孙子兵法》一书。美国的约翰?柯林斯(John Collins)在《大战略》中指出:“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从军事方面来看,《孙子兵法》已形成了系统和完整的战略思想体系(杨庆山,散襄军,苏锦江,陈炳富,2001)。1938年,美国学者切斯特?巴纳德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第一个将战略的观念引入到企业管理领域当中,首开战略研究的先河。他认为,把战略因素局限于管理活动和交易活动的某些方面是没有必要的,在需要做出决策的任何情况下,企业组织应该遵循的原则是相同的,都必须考虑到战略因素。 从此以后,有关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已形成了众多流派,大有成为丛林之势。当代著名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Henry?Mintzberg)将其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分成了十个流派: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和结构学派。本文将从战略的概念、战略的形成与制定、竞争优势的来源与获取、战略与结构的关系、对企业性质的认识几个方面,来总结企业战略管理不同学派的观点。 一、什么是战略 1. 军事学家眼中的战略: “战略”原为一个军事术语,战略的意义历来为中外军事学家所重视。西方著名军事家博弗尔认为,战略是一种思想方法,也是一种行动;我国台湾著名的军事研究者钮先钟认为,“战略的本质即为行动的指导,一切战略理论,就概括的意义而言,为也都是行动学……从较广泛的意识来说,计划即为战略”(钮先钟,2003)。毛泽东认,战略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性的东西。 2. 管理学家眼中的战略: 设计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钱德勒(Alfred Chandler) 最早提出了“企业战略”的概念。他认为,企业战略是“确定企业的长期基本目标与目的,选择企业达到这些目标所遵循的途径,并为实现这些目标与途径而对企业重要资源进行的管理”。( Chandler,1962)这一定义虽然侧重于企业成长方法和资源管理,但为企业战略研究指明了方向。并且,在他看来,战略管理就是“决定企业基本的长期目标与任务,制定行动方案,配置必要的资源以实现这些目标”( Chandler,1962)。 计划学派的安索夫(H. Igor. Ansoff)在《企业战略》一书中提出:企业战略是一条贯穿于企业经营与产品和市场之间的“连线”。他的“战略四要素”说认为,战略包括产品市场范围、增长向量、竞争优势、协同效应四个方面。其中,产品市场范围即公司经营的产品和市场的范围;增长向量指企业打算进入的产品市场的变化;竞争优势,即明确在该范围内企业较之竞争者所具有的有利的竞争地位和特长;协同效应,即将企业的不同部分有机结合起来以取得单个部分不能实现的方法(Ansoff,1965)。在此基础上,安索夫于1976年在《从战略规

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1.在矩阵中,属于红色部分的战略业务应该()。 A.发展增大 B.选择性投资 C.收割 D.放弃 答案:D 2.在行业吸引力—竞争能力矩阵中,扩张类经营单位所处的象限也称为()。 A.绿灯区 B.黄灯区 C.红灯区 D.蓝灯区 答案:A 3.在通用矩阵中,以下哪一个是影响竞争地位的因素()。 A.生产能力和生产率 B.市场价格 C.竞争结构 D.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 答案:A 4矩阵分析属于()分析工具。 A.战略 B.机会 C.环境 D.威胁 答案:A 5.并购方通过大量向金融机构借贷或发行高利率的风险债券(垃圾债券)筹集资本收购目标公司的 A.友好并购 B.敌意并购 C.善意并购 D.现金并购 答案:D 6.青岛啤酒在全国很多地方收购了当地的啤酒生产企业,这种方式称为()。 A.横向并购 B.纵向并购 C.混合并购 D.新设合并 答案:A 7.实施的人员一般是目标公司的()。 A.管理层

B.债权人 C.债务人 D.股东 答案:A 8.由于对方反兼并措施的存在而使并购成本过高的并购方式是()。 A.友好并购 B.敌意并购 C.善意并购 D.现金并购 答案:B 9.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经过协商后,将股权(包括资产与负债)合并在一起,原有的法人地位不复 A.吸收合并 B.新设合并 C.收购 D.并购 答案:B 10.波士顿矩阵特别适用于()。 A.单业务公司 B.超大型公司 C.一体化的经营公司 D.多元化公司 答案:D 11.明星类战略业务单位的特征是()。 A.高市场增长率和低相对市场占有率 B.高市场增长率和高相对市场占有率 C.低市场增长率和高相对市场占有率 D.低市场增长率和低相对市场占有率 答案:B 12.能够给企业带来大量现金的战略业务单位是()。 A.问号类 B.明星类 C.现金牛类 D.狗类 答案:C 13.如果本企业某业务单位的市场占有率为40%,而最大竞争对手的市场占有率为20%,那么该业务 A.1 B.2 C.3

顺丰速运公司定价策略的探讨

顺丰速运公司定价策略的探讨 一、关于顺丰 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于1993年成立,总部设在深圳,是 一家主要经营国内、国际快递及相关业务的服务性企业。 自成立以来,顺丰始终专注于服务质量的提升,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大中华地 区(包括港、澳、台地区)建立了庞大的信息采集、市场开发、物流配送、快件收派等 业务机构,建立服务客户的全国性网络,同时,也积极拓展国际件服务,目前已开通新 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日本及美国业务。 长期以来,顺丰不断投入资金加强公司的基础建设,积极研发和引进具有高科技含 量的信息技术与设备,不断提升作业自动化水平,实现了对快件流转全过程、全环节的 信息监控、跟踪、查询及资源调度工作,促进了快递网络的不断优化,确保了服务质量 的稳步提升,奠定了业内客户服务满意度的领先地位。 二、顺丰的定价策略 顺丰走的是一条价值营销抵抗价格战之路。何为价值营销?价值营销是相对于价格 营销提出的,“价值营销”不同于“价格营销”,它是通过向顾客提供最有价值的产品 与服务,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取胜的。顺丰快递完善了自己的网络查询系统,同时,顺 丰采用包机的方式确保时限,推出新的服务产品,不断拓展自己的网络等等。顺丰一直 在不断的为客户拓展价值。因此,尽管顺丰的收费较高,但是我们仍然愿意花高价去选 择顺丰,因为价格只是相对的,顺丰为我们所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价格,我们会觉得“物 有所值甚至是“物超所值”。 下面我们将具体介绍顺丰的定价策略: 1.超值的低价快递。顺丰快递区内快递价格是很有杀伤力的。珠三角内,顺丰的 首重1kg是12元,虽然不是个很低的价格,但是相对于他的直接竞争对手华宇、EMS、 德邦物流等,顺丰的文件价格优势太明显了。同时,顺丰推出的区内当日达的业务更是 一枚重磅炸弹,而且价格并没有上浮。这种高性价比的服务在长三角一推出,立刻支撑 顺丰的票数上升了20%点以上。 2.当日达产品的定价攻守兼备。顺丰现在最有特色的产品是当日达,即:今收今 至(上午收件下午派送;中午收件当晚派送),晚上派送的快件需要客户配合收件,同 时运单上需留有客户的手机号码。这种10元一票的业务的推出,极大的提高了顺丰在

战略管理资源基础理论

战略管理资源基础理论 摘要:竞争位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及动力能力理论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三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对企业发展的定位及竞争力的培育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三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回顾与比较分析,以求在深入理解三种战略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为我国企业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战略管理理论;比较;企业发展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是战略管理与经济学相互融合的阶段。在这一历史时期,战略管理界出现了三个学派,即竞争位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动力能力理论。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企业的性质、企业竞争位势的取得、利润的来源及企业成长的原因等有关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现代西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加入WTO 后,我国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更加激热的国内、国际竞争,如何在挑战中谋求发展,在竞争中争取主动,在深入理解先进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之后,相信会得出满意的答案。

A.一、理论发展回顾 1. 竞争位势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局限 1980 年,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哈佛学派提出了竞争战略理论,并逐渐成为当时企业战略管理的主流。其理论核心是以企业竞争者、购买方、供应方、替代产品、潜在竞争者五种产业结构力量形成的竞争力量模型。波特认为,企业制定战略与其所处的市场环境是高度相关的,并且最关键的因素是企业所在的产业。五种竞争力量的综合作用随着产业的不同而不同,其结果是使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利润水平,进而影响着公司战略的制定。也就是说,产业的吸引力和企业在市场中获取的位势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为了保持这种优势,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战略性投入以构筑行业壁垒保持优势位势。 竞争位势理论为解释企业如何制定战略和获取持续超额利润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经济分析依据,然而该理论却挣不脱新古典企业理论的束缚。首先,竞争位势理论认为产业内企业是同质的,企业战略的选择取决于企业与市场的外部位势,未来企业自身发展并不是企业制定战略所考虑的问题;其次,竞争位势理论是以“市场—企业—绩效”的单向因果关系制定企业战略的。企业在进入一个新产业时,首先是根据产业的结构吸引力选择一个产业,然后在竞争者理性假设的前提下,对其战略作一个合理的判断后制定一个进入战略,最后进行战略性投资,参与竞争。因此,该理念指导企业很容易导致企业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述评

2006年第2期第30卷(总第134期)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知“撇z旷肌e,z,,田塘Ⅳo舰以‰面e倦渺细c泓sc拓船e尉i砌州 №2.2006 V01.30 General.№134 【管理学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述评 郭媛媛,王季 (沈阳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摘要】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其间涌现了许多学派和理论观点。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战略管理理论产出了三大成果:竞争战略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和超越竞争理论。并每种理论观点都体现出特定的前沿性和局限性。 【关键词】战略管理;竞争;企业 [中图分类号】F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oo睢5226(2006)02一0137一03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在经历了20世纪初至50年代的经典战略理论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传统战略理论阶段后,进入了80年代的鼎盛时期。这一阶段的战略管理理论更加重视竞争,强调企业自身能力和外部环境条件的协调;更注重企业间的合作,而不再仅仅局限于竞争。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主要成果可概括为三大主要理论:竞争战略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和超越竞争理论。 一、竞争战略理论 1.竞争战略理论的主要内容 迈克尔?波特在1980年出版的《竞争战略》和1985年出版的《竞争优势》中,曾运用产业经济学的sCP范式进行了阐述,大意是企业在制订战略时必须考虑其所处的行业环境;行业结构决定企业的竞争范围,从而决定企业的利润水平。 波特的竞争战略认为,在决定企业赢利性的因素中,市场结构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企业如何在各种竞争力量中确定合适的定位是取得优良业绩的关键。理解行业结构永远是战略制定的起点。同时,波特还提出了五种竞争力量分析模型。这五种力量分别是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讨价能力、供方讨价能力及现有行业内企业的竞争。他认为一个行业的竞争状态和盈利能力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其中每种竞争力量又受到诸多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五种竞争力量分析模型的结果在于对三种基本竞争战略的选择,即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在企业制定战略时,它们分别强调企业通过努力降低产品成本,追求产品差异化和专一在某一产品或细分市场来创造优势,并以此战胜竞争对手。波特认为,竞争战略的选择由两个中心问题构成:噬择有吸引力的、高潜在利润的产业;堰在已选择的产业中确定自己的优势竞争地位。 波特还提出了著名的价值链分析模型。价值链是采用系统方法来考察企业所有活动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分析获得企业竞争力优势的各种资源。为了认识成本、行为与现有的和潜在的经营差异性资源,价值链分析方法是将一个企业分解为战略性相关的许多活动。企业正是通过比其竞争对手更廉价地或更出色地开展这些重要的战略活动来赢得竞争优势。 2.竞争战略理论的评价 20世纪80年代,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处于战略管理理论统治地位,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前该方面理论的缺陷,对后来的理论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该理论给我们提供制定战略的全新角度,深化了人们对产业 [收稿日期】2005一09—11 [作者简介】郭媛媛(1978一),辽宁辽阳人,女,沈阳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助教,辽宁大学企业管理博士研究生;王季(1978一),辽宁沈阳人,女,辽宁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辽宁大学企业管理博士研究生。 ?137? 万方数据

基于需求价格弹性的企业定价策略分析

基于需求价格弹性的企业定价策略分析 摘要:定价策略是企业营销策略组合的重要构成,企业定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润,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影响了价格与企业销售额和利润的关系,这为企业观实中的定价策略和价格调整技巧的运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撇脂定价策略,需求价格弹性,单位弹性 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但是价格是影响需求的决定性因素,价格的变化,必然带动需求量的变化,进而带动企业利润的变化。而价格的制定和调整都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但是在现实中有时价格的调整不但不能带来利润的提高,反而导致利润的进一步下跌。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利润的下跌,就要考虑企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即消费者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一、企业定价的重要性和常用的定价策略 产品定价是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一个基本策略,由于价格具有“短平快”的特点,是企业在竞争中最常用的一种营销策略,也是竞争的有力武器。而且,在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中,企业的促销、分销、产品等策略手段往往也都体现在企业的定价中。价格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如何制定一个有竞争力的价格,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成为企业营销的关键。在现实中企业常用的价格策略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企业常用定价策略 企业在新产品定价的过程中,常用的定价策略有撇脂定价策略和渗透定价策略。撇脂定价策略是在新产品上市之初,把产品价格定的较高,以迅速收回成本。这种定价策略能够创造优质优价的产品形象,具有很大的调价余地,但是如果定价过高会招致竞争者的大量涌入和消费者的抵制等。渗透定价策略是把产品价格定的很低,通过吸引大量消费者购买,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定价策略。渗透定价策略能够有效地阻止竞争者的进入,但是有的时候运用不当,会给消费者留下低质低价的印象,另外产品调价的余地较小,企业只能获取微利。

企业战略综述

绝大多数企业家对战略这个词一点都不陌生,但对战略的确切含义却存在混淆。很多人把经营目标当成战略,把梦想追求当成战略,把点子策划当成战略,把想法思路当成战略,结果出现了各种的误解和误读。另外,很多老板误以为战略就意味着放弃,说服自己放弃很多赚快钱的机会很困难。其实,战略意味着聚焦,是为了聚焦而暂时放弃一些会分散精力、与聚焦领域不相关的业务,从而集中精力做大事。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企业家会不停地纠结。 战略规划的四个原则 可以说,靠小聪明、好点子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靠关系做生意的模式永远也做不大。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未来十年一定是优胜劣汰、大浪淘沙。在过去,没有战略也能混口饭吃,但在未来,没有战略的企业看不到未来、无法凝聚人心、不能形成合力,只会不断地试错。所以,企业的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认清现实,从基础工作入手,好好地梳理企业战略,并坚持以下四项原则:以利他为基准,以营销为核心,以竞争为导向,以共识为目的。 以利他为基准是让企业家回到经营企业的原点,即明确企业存在的价值是:要么帮助客户提高幸福指数,要么降低痛苦指数。换句话说,必须有其独到的价值来帮助客户,否则企业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一个老板只有树立了明确的利他理念,企业才会有生命力,才能赢得客户的尊重和信任,老板才能从商人晋升到企业家。 以营销为核心是让企业从推销模式上升到营销模式,即从发现、识别消费者未被满足的需求入手,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寻找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源泉;同时,根据客户未被满足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客户价值创新,从而给消费者带来与众不同的差异化体验和价值,成为有个性、有特色、令人尊敬的品牌。 以竞争为导向是让企业有一个清晰的市场定位,即在选定的目标市场上出类拔萃、鹤立鸡群,给小众化的目标客户一个非买我们品牌产品(或服务)不可的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第三版)答案全解

哼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1.战略管理的性质是什么? 2.什么是战略管理? 3.企业战略管理与企业职能管理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4.什么是战略? 5.企业存在什么样的战略层次? 6.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在战略过程和战略管理系统设计方面有什么不同? 7.在战略管理中,各级战略管理者的职责是什么? 8.战略经营单位的概念对企业组织设计有什么样的影响? 第二章 1.分析一下新近出现的能够对钢铁企业产生显著影响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人文、技术等方面的变化趋势有哪些?假设以一个钢铁企业为对象,外部环境中哪些是可以利用的机会,哪些是威胁? 2.解释影响一个企业的产业竞争环境的五种基本力量?以美国易拉罐行业为例,分析产业竞争五种基本力量对行业造成的影响。 3.以家电产业为对象,分析一下其内部的竞争结构和格局。 4.分析在我国彩电行业中,许多企业的高层经理人员宣布进入个人电脑市场和开发数字电视的言论和行为。 5.从哪些渠道可以获得关于外部环境的信息? 6.分析一下现有的定性和定量预测技术适用于哪些外部环境预测? 第三章 1.从企业哪些方面确定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一个实际企业为对象,分析它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 2.企业独特竞争能力所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3.企业资源与企业能力的关系如何? 4.企业资源与能力若成为独特竞争能力需具备的特征是什么? 5.企业各财务比率指标所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6.经验效益所揭示的战略意义是什么?如何运用经验效益进行竞争? 7.价值链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第四章 1.企业使命的战略作用是什么? 2.企业使命与企业文化建设有什么样的关系? 3.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条件和能力、战略、战略目标之间有什么样的互动关系? 4.分析一个实际企业的战略目标构成及按重要程度而做出的排序。 5.战略目标、短期战术目标、日常目标、个人目标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第五章 1.在采用每种公司战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为什么大多数企业倾向于采用发展战略? 3.在实行复合多样化战略时,是否公司所具有的不同的业务越多越好?如何确定合适的复合多样化程度? 4.以一个实际企业为研究对象,鉴别出它所采取的战略。 5.请比较一下企业实行发展战略不同方式的优缺点。 第七章 1.分别说明三种一般竞争战略的应用条件以及存在的风险。 2.企业如何摆脱处于产业中中间或中庸地位的不良境地? 3.分析分散型产业为何分散?如何在这样的产业中进行竞争?

战略管理文献综述 (2)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战略管理文献综述 陈世荣<越南留学生》行研09级 一、关于国内外战略管理理论研究 长期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企业战略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呈现出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学说及典型案例,对于指导各行各业企业发展发挥了作用。国际学术界对企业战略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可将国外企业战略管理发展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的企业—环境综合分析范式阶段。进入20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企业出现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重大变化,国际市场逐步开放,大多数大企业以并购方式采取多元化经营。企业不满足于年度预算,开始采用运筹学和预测技术进行规划,形成了战略规划学派。该理论认为企业战略应当使企业自身条件与所遇机会相适应,实质上是认为企业战略应当放到如何使公司能力与竞争环境相匹配的框架上,寻求发展商机。 (2)以环境适应范式为中心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70—80年代,随着环境变化加快,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未来是不可预测的,环境是不确定、不连续的,从根本上动摇了战略规划关于未来可以计划、可以预测的思想。以环境变化分析为中心的战略理论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由于环境的复杂性,仅从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出发制定战略具有局限性,因此开始出现基于企业内部分析(如价值链理论)的战略理论及基于企业社会关系分析的战略理论(如网络优势理论)。环境适应范式认为战略决策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强调战略的动态变化,认为最适合的战略制定与决策过程依赖于环境波动的程度。这个学派包括:安索夫的企业战略行为是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及由此导致的企业内部结构化的过程思想,伊丹敬之的战略适应性观点,奎因的逻辑改良主义等。产业组织分析也可以视为一种环境适应理论,只是更重视环境中的产业结构分析。1980年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产业分析竞争战略思想,既可以视为早期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也可以视为环境适应理论的深化。1985年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从企业内部价值创造过程寻求竞争优势来源,弥补对企业内部因素不够重视的缺陷。 (3)多种范式并存阶段。进入90年代后,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化步伐加快,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及产品设计周期、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客观要求企业通过提高自身 能力,全面考虑企业内部要素和企业外部环境要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这种背 景下,基于企业内部分析和企业内外部综合分析的战略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 包括:①资源论。1984年沃纳菲尔特的发表“企业的资源基础论”,意味着资源论的诞生。

企业战略竞争环境下的定价分析

★★★文档资源★★★ 摘要: 目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竞争的策略和手段也越来越丰富, 这其中, 定价问题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因为它直接影响这企业产品能否畅销以及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 有些定价问题甚至涉及到企业战略决策等方面?文章主要对竞争环境下的定价策略进行简要的介绍, 并从战略和战术两个方面对如何制定合理的价格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措施? 关键词:竞争环境;定价策略;战略;战术 一? 引言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定价曾经一度被管理者所忽视, 但是所有涉及到定价的问题却又不是小问题, 它是企业和顾客关系紧张与否的关键, 同时又是争夺市场分额的武器,定价问题直接影响这企业产品能否畅销以及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 , 有些定价问题甚至涉及到企业战略决策等方面?因此定价作为市场营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已经越来越引起管理者的注意,并且出现了很多具体的细分的定价策略, 如航空业和旅馆业的定价策略获, 因为飞机和旅馆的位置和房间数是有限的,而且具有时效性, 飞机起飞以后未售出的位置就闲置了,同时要注意到这类行业的固定成本大于变动成本, 因此一种新的理念——收益管理随之而生了, 很多航空公司尤其是美国等国家的都已经将这种策略带进了自己的管理系统中并获得了成功,2001 年4 月我国南方航空公司与美国Pros 公司合作引入ProsV 收益管理系统成为国内第一家拥有收益管理系统的航空公司; 又如超市生鲜食品或者空调等一些季节性或者我们称之为易逝品的商品的定价同样很受研究人员的关注,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有很多?当然更多的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商品, 并不具

有上述商品的特性, 而这部分商品占的实际比重却又很大, 因此如何决策出合理的定价策略从而能够进步随时制定出合理的价格是营销人员甚至公司高层所关注的, 下面我们将从战略和战术两个方面进行展开讨论? 二? 战略性定价策略 对于管理人员而言, 如何确定合适的价格, 来获取最大的利润, 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从战略的角度来说,决定定价策略的因素大致有四个方面:竞争环境?品牌? 销售额或利润目标?生命周期, 其他的因素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如何合理的权衡这几个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是帮助企业合理定价的首要条件? 1.竞争环境: 竞争态势对定价有着巨大的影响, 所有企业都必须考虑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之间的力量对比, 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定价战略?一般来说大致有以下几种战略:市场领先者战略; 挑战者定价战略; 寡头垄断下的定价战略和产品差别化优势下的定价战略?企业必须根据自己在行业内的地位以及其他竞争者的水平做出准确的战略定位? 2.品牌: 如何定位自己的产品品牌对于定价有着很大的影响, 既要考虑到品牌在市场上的现实地位,也要考虑到企业对品牌的期望定位, 从而在此基础上综合做出决策?一般企业有如下几个选择: 当面对品牌比自己强的企业, 推出价格较低的同类产品,或者把主要产品集中于中低档; 而面对品牌比自己弱的企业, 可以推出同类的但是价格较高的产品, 或者产品集中于中高档, 还有就是高端产品所占比例高于小品牌的相应比例?再如美孚等进口机油按照产品质量和黏度牌号的不同实行多品种定价, 以适合不同层次得消费者需要?

企业策略性定价理论综述

企业策略性定价理论综述 姚瑜琳 价格竞争是厂商间竞争和消除对手的主要手段,对企业定价的研究,最传统也是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选择一组能最大化企业利润的价格和产量的组合,即在产品需求曲线中边际成本与边际收入相交的那一点上。这一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常常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被偏离。寡占市场下的企业数目少、企业间相互依存性强、市场进入壁垒长期存在,使得一方的价格变化对其他企业产生重大影响。当存在进入可能时,无论这种进入是真实发生了的还是预期会进入,都会给企业的定价决策带来影响。在位者似乎有两种选择,要么获取短期利润最大化而不考虑未来可能被进入者挤掉的利润损失,要么将每一期的价格降低只维持一个低的利润水平以不招致新的进入。本文主要介绍新产业组织中企业策略性定价理论。 一、掠夺性定价 (一)、掠夺性定价的涵义 掠夺性定价(PredatoryPricing)是指具有经济或技术实力、在行业中处于支配地位的厂商,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在一定市场上暂时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连续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并在竞争对手退出市场后再提高价格的行为,即厂商通过承担短期损失来换取长期获益。随着理论的推进,许多学者认为价格并不一定要低于成本才能认定为掠夺性定价。Yamey(1972)曾经依据实务上法院判决资料所做的研究结果,推定即使企业采取掠夺性定价意图垄断市场,不一定需将价格定在低于自身成本之下,只要该企业将价格定在竞争对手价格之下,仍能压迫对手退出市场,取得垄断的地位。Milgrom&Roberts(1990)主张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之下,掠夺厂商可以用某些信号(Signal-ing),使竞争对手相信掠夺者有将对手排挤出去的定价或成本等优势,而不必然要用价格低于成本的方式,就可将对手厂商排除于市场之外。Gundlach&Guiltinan(1998)用市场营销的观点探讨掠夺性定价,也认为价格不必然要低于成本才构成掠夺行为,主张只要短期利润的显著减少,是由于持续一期以上的价格剧烈减少所造成,亦是构成掠夺性定价行为。 (二)、掠夺性定价的合理性 80年代至90年代间又有一些关于掠夺性定价合理问题的争论。Milgrom&Roberts(1982)证明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掠夺性定价不仅可以排挤在位的竞争对手,对阻止潜在进入者也有帮助,所以实行掠夺性定价是合理的。Fudenberg&Tirole(1986)与Saloner(1987)认为,如果在掠夺厂商与被掠夺厂商之间存在成本与需求方面的信息不对称,则实行掠夺性定价是合理的。原因如下:如果掠夺厂商相对于被掠夺厂商了解市场需求与对手的成本形态,则可以较少的成本实施策略行为以追求利润最大以及排挤竞争对手。Klevorick(1993)认为在资本市场是不完全的假设之下,掠夺者将比被掠夺者有更多的资金来源,所以实行掠夺性定价是合理的。即掠夺厂商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获得比被掠夺厂商还要多的资本,用以承受掠夺时所遭受的损失,进而达到排挤竞争对手的效果。JohnLott(1999)著作中也指出,由于公司职业经理人的报酬取决于公司的短期利润,而掠夺性定价将导致公司在短期内承受损失,所以职业经理人没有实施掠夺性定价的激励。Young&Bolbol(1992)假设在所有厂商的贷款成本相同的情况下,以两阶段模型解释,若厂商都能贷款,则所谓的优势厂商无法以产出波动来排挤对手;反之,则优势厂商可以通过产出波动来排除对手厂商,达到掠夺的目的。Cabral&Ri-ordan(1994)指出厂商将价格定在边际成本之下,有可能是因为降低学习曲线,以降低未来的成本,而并非一开始就以掠夺为目的。Kawakami&Yoshihiro(1997)假设所有的厂商在财务上都受到限制,具有财务相对优势地位的厂商,在折旧率高时不会和对手厂商勾结,而有较高的动机采取掠夺性定价;在折旧率低时会和对手厂商勾结,而没有高的动机采取掠夺性定价。 二、限制性定价 限制性定价(LimitPricing)模型最初是由Bain等人创建的,它的基本思想是如果进入前的价格和进入速度存在着正向关系,那么在位厂商就有削减价格的激励以阻止进入。通过低价向潜在进入者宣告产业的微利性,降低本行业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限制性价格是在位者预期能够阻止进入的最高价格,它取决于进入者的成本函数,而该成本函数又依赖于对市场需求和市场份额的估计以及进入后的竞争或合谋的程度。在位厂商能够仅仅通过价格变量的改变,即将价格定在低于短期利润最大化的水平上,来影响进入者对进入后利润水平的预期,进而达到阻止新进入的目的。 (一)、静态和动态下的限制性定价分析 贝恩(1949,1956)、索罗斯—拉比尼(Sylos-Labini,1962)和莫迪尼安利(Modigliani,1958)等早期研究学者的限制性定价模型是基于索罗斯—拉比尼假定(Sylos-LabiniPostulate)的,在位厂商为了达到遏止进入的目的,会调整它的产量水平及相应的价格水平,从而消除导致潜在厂商进入的诱因。这一时期的大多数文献是将进入前的低价可阻止进入这一假设作为给定的,以重点分析在位厂商的决策问题。相应的结论是厂商最优定价是处于短期垄断价格之下、进入发生后的价格之上。但这对实施适当的公共政策来说是有争议的,这需要在低价格产生的社 NORTHERNECONOMY学术争鸣22 北方经济?2006年第9期

《企业战略管理》整理笔记——第一章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第一章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重点 1、企业战略概念 2、战略理论演进 3、企业战略层次 第一节战略概述 一、战略的产生 1、战略产生 A竞争的必然产物 B动荡的环境呼唤战略 C战略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2、西方企业管理阶段回顾 生产管理—经营管理—战略管理 3、本田案例 点评:看清对方面目和软肋,抓其弱点痛下杀手二、企业战略概述

1、战略概念起源—军队 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思想 己知彼百战不殆 ②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③选胜而后求 ④示形,动敌 2、战略概念 哈佛商学院三大教授 德鲁斯 安索夫(构成要素包括市场范围,增长向量,协同效应和竞争力)迈克尔·波特 (本质就是选择与竞争对手不同的活动,提供独特的价值) 【案例】可乐空调加价 可乐——羊群效应,市场渗透 格力空调——市场开拓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亨利·明茨伯格

战略—5P ①Perspective观念,视角 ②Position定位 ③Plan计划 ④Ploy计谋,策略 ⑤Pattern模式,绩效总结 3、战略思维的本质 特点:全局性,整体性,长远性,前瞻性,焦点性,关键性,实践性,创造性,实用主义用于培育智慧,发现真理和印证价值的哲学思维,培育智慧(抓大放小,舍得)【例】尼采的人生三变 【补充】突发战略与战略意图 【例】毛泽东的战略观 4、企业战略 ①概念:企业—— a为了获得持续竞争优势,谋取长期生存发展, b在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分析的基础上,

c对企业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的途径,手段等方面d所展开的一系列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谋划。 ②特点 全局性(顾全大局) 长远性(价值投资,正确的眼光) 抗争性(对手选择) 风险性(长虹案例) 可行性(资源能力匹配) 相对稳定性(确定后保持稳定) ③战略理论的演进 a以一般环境为基点的经典学派 b以行业竞争结构分析为基点的竞争理论 c以资源分析为基点的核心能力理论

战略管理关联理论综述

战略管理关联理论综述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钢材加工配送公司发展战略探究 【第一章】钢材加工企业战略调整研究绪论 【第二章】战略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第三章】首秦加工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第四章】首秦钢材加工企业内部状况探析 【5.1 - 5.3】加工配送公司SWOT分析 【5.4 - 5.6】首秦加工公司战略管理实施途径 【第六章】首秦加工公司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结论/参考文献】钢材加工企业战略体系构建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2 章战略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2.1 企业战略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2.1.1 企业战略的含义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但对于企业战略的理解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西方诸多着名学者提出了各自独具特色的定义。战略管理着名学者对企业战略的具体定义见表2-1:综合上述观点,可将企业战略定义为: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系统的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谋划付诸实施,

同时进行控制的动态管理过程[32]. 2.1.2 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 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是企业制定战略的基础,通过了解掌握构成要素的情况,企业才能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企业战略,才能使战略具有现实意义。通常来讲,其构成要素涵盖以下四大方面:(1)经营范围。经营范围的定义为:在商业活动中企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范畴。 经营范围是一个企业与外部环境联系紧密与否、相互影响程度高低的具体反映,同时体现企业发展规划与其外部环境发生作用的要求。 在明确使命后,企业综合考虑当前所在行业情况、所生产的产品以及具体的市场需求情况,最终确定自身的经营范围。企业确定其经营范围的途径有很多,可根据自身经营产品特点及其所含有的技术种类等等来确定自己最终的经营范围。此外,虽然企业初期可能只确定了某个经营范围,甚至规划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做变动,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很少有企业一直坚守某个固定的经营范围,总体来说企业经营范围应是动态的。 (2)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的定义为:在过去、当前、未来三个不同时段,企业对自身所拥有资源和技能进行分配的一种模式,也是其对企业资源运用水平的具体展现。 资源配置的合理与否能够极大地影响企业自身目标的实现程度,是企业需提高重视的一种特殊能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以企业

企业定价策略的定义

企业定价策略的定义.txt爱,就大声说出来,因为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石头记告诉我们:凡是真心爱的最后都散了,凡是混搭的最后都团圆了。你永远看不到我最寂寞的时候,因为在看不到你的时候就是我最寂寞的时候!帮你解决一切难题https://www.doczj.com/doc/1a12699779.html,/zhubrjie 现在免费注册享受会员功能极力推荐。企业定价策略的定义 企业定价策略是指企业在充分考虑影响企业定价的内外部因素的基础上,为达到企业预定的定价目标而采取的价格策略。制定科学合理的定价策略,不但要求企业对成本进行核算、分析、控制和预测,而且要求企业根据市场结构、市场供求、消费者心理及竞争状况等因素作出判断与选择,价格策略选择的是否恰当,是影响企业定价目标的重要因素。 [编辑] 竞争性行业的企业定价策略选择 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形式不仅受价值、成本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还受市场竞争程度和市场结构的制约。在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市场中有较多的生产经营者,多数企业无法控制市场价格,市场上同质商品的可选择性强,市场信息充分,市场经营者对市场信息的反应灵敏,为抢占市场份额,企业纷纷采用多角度应对策略,展开价格大战。 1.根据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制定价格策略。 产品市场生命周期可分为介绍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介绍期,新产品初涉市场,在技术性能上较老产品有明显优势,而在企业投入上却存在批量小、成本大、宣传费等期间费用高的劣势,该类企业定价决策时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和新产品科技含量,若新产品具有高品质且不易模仿特点,则可选择撇脂定价策略,即高价策略,产品打人市场,迅速收回投资成本;若新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低价可大大增加销售量,则可选择低价薄利多销的价格策略,产品打人市场,迅速占领市场份额,以扩大销售量达到增加利润总额的目的。成长期,产品销量增加,市场竞争加剧,产品的性价比仍然保持优势,企业可根据自身的规模和市场的知名程度选择定价策略,规模大的知名企业可选择略有提高的价格策略,继续获取高额利润,而规模较小的企业则要考虑由于市场进入带来的价格竞争风险,应以实现预期利润为目标,选择目标价格策略。成熟期,市场需求趋于饱和,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状态,企业面临的是价格战的威胁,该阶段应选择竞争价格策略,即采用降价的方法达到抑制竞争、保持销量的目的。衰退期,产品面临被更优品质、性能的新型产品取代的危险,因而企业选择定价策略的指导思想是尽快销售,避免积压,可选择小幅逐渐降价,平稳过渡的价格策略,同时辅之以非价格手段,如馈赠、奖励等促销方式,最大限度地保护企业利润不受损失;若产品技术更新程度高,则选择一次性大幅降价策略,迅速退出市场,但在运用降价策略时,要注意是否有损于知名品牌的企业形象。 2.选择定价策略的前提准备。企业在选择定价策略时,应具备必要的前提基础,采用撇脂定价策略和略有提高的定价策略的企业,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能力和先进的技术水平,产品的质量应达到国内较高水平,并得到目标顾客的认同,该类企业多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或知名企业,属知名品牌的产品,其服务的顾客属中、高收入阶层,主要是满足消费者高品质生活及追逐名牌的心理需要。采用竞争价格策略的企业,特别是发动价格战的企业,要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一般认为,生产能力达到整个市场容量的10%是一个临界点,达到这一顶点后企业的大幅降价行为就会对整个市场产生震撼性的影响,这一点也是企业形成规模经济的起点;企业运用竞争价格策略时,把握最佳的价格时机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行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