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廉颇蔺相如列传 练习

廉颇蔺相如列传 练习

廉颇蔺相如列传 练习
廉颇蔺相如列传 练习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

一、基础知识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宦官(fàn)避匿(nì)缪贤(miù)礼节甚倨(jù)B.袒露(tǎn)赦免(shè)睥睨(nì)白璧微瑕(xiá)

C. 不肖(xiāo)驽钝(nú)不怿(yì)望风披靡(mí)

D.列观(guān)渑池(miǎn)衣褐(yī)刎颈之交(wěn)1.B(A.宦huàn,缪miào;C. 肖xiào,靡mǐ;D.观guàn,衣yì。)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使人遗赵王书(送给)B.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拜访)

C.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唯独)D.求人可使报秦者(报复)

2.A(B.任命或授予官职;C.难道;D.答复、回复。)

3.下列句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B.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

C.请奏盆缻秦王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D.固请,召有司案图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3.C(A项“奉”通“捧”,“庭”通“廷”,“孰”通“熟”。B项“质”通“锧”,“详”

通“佯”;C项“缻”通“缶”;D项“案”通“按”,“缪”通“穆”。)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传以示美人及左右B.璧有瑕,请指示王C.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D.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4.D(A项“侍从”;B项“指给……看”;C项“信约”。)

5.下列句中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不如因而厚遇之

B.今君乃亡赵走燕乃使其从者衣褐

C.徒慕君之高义也徒以吾两人在也

D.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赵强而燕弱

5.C(A项分别为“通过”和“趁机”;B项分别为“竟”和“于是、就”。C项都副词“只不过”;D项表假设“如果”和表并列。)

6.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C.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D.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6.B(B项都是结构助词“的”;A项都是代词,但意义不同,分别为“这”和“我”;C 项分别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和音节助词;D项分别为代词“他”和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7.下列各句加点的“以”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亦不以城予赵②以勇气闻于诸侯③宁许以负秦曲

④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⑤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⑥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⑦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⑧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⑨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A.①/②⑤/③④⑧/⑥⑦⑨B.①②⑤⑨/③④⑦/⑥⑧C.①②⑥/③④⑦⑧/⑤⑨D.①/②⑤/③④⑦⑧/⑥⑨

7.D(①“把”;②⑤“凭”;③④⑦⑧表目的的连词“来”;⑥⑨介词“因为”)

8.下列各项中,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②乃使其从者衣褐

③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④且庸人尚羞之

⑤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⑥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⑦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⑧毕礼而归之

⑨卒廷见相如⑩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①②④/⑤⑦⑨/⑥⑧/③⑩B.①⑧/②③⑦/④⑩/⑤⑥⑨C.①④⑨/②⑥⑦/③⑩/⑤⑧D.①⑧/②⑥⑦/③⑤⑨/④⑩8.B(①⑧使动用法;②③⑦名词作动词;④⑩动词作名词;⑤⑥⑨名词作状语。)

9.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B.使不辱于诸侯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9.D(D项是定语后置句,其他是被动句。)

10.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主要是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的叙述,歌颂了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精神,以及廉颇勇于改过的可贵品质。

B.司马迁,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不仅具有史学价值,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评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完璧归赵”一节,在写蔺相如出使前,先借缪贤之口对其作了介绍,这不仅从侧面表现出蔺相如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也为下文写蔺相如作了铺垫。

D.“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表明秦赵两国化干戈为玉帛。

10.D(“表明秦赵两国化干戈为玉帛”错误。)

二、课内片段阅读

(一)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廷。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谴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惟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②赵王悉召群臣议()

③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④臣请就汤镬

()

11.①用刀杀或杀;②弹奏;③回头;④后退。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B.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舍相如广成传

C. 引赵使者蔺相如

D. 璧有瑕,请指示王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臣请就汤镬12. D(D项都表示谦敬副词“请允许我”;“负”分别为“依仗”和“对不起”。“传”

分别为“传递”和“传舍”;“引”分别为“延请”和“拉”。)

1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大王必欲急臣

B. 秦王恐其破璧

C.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D. 臣请完璧归赵

13. C(C项形容词作动词,其他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4. 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不如因而厚遇之

B. 指从此以

往十五都予赵

C.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

D.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

不相欺

14. C(“无意”指没有做某事的愿望(今另外还指非故意);“因而”是两个词,指“趁

此机会”“来”;“以往”指“到那里”;“布衣”指平民。)

15.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蔺相如“机智果断”的一组是()

①璧有瑕,请指示王②怒发上冲冠③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

④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⑤臣请就汤镬⑥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A.①②③

B. ①③④⑥

C.①⑤⑥

D.③④⑤

15.B(①③④⑤都是表现蔺相如的机智果断,②是表现蔺相如的气愤,⑤表现蔺相如的英勇无畏。)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蔺相如献璧后,从秦王的倨傲无礼中,敏锐地看出“秦王无意偿赵城”,就略施小计,把璧收回。趁势持璧而立,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

B. 蔺相如将赵王“修敬”与秦王“甚倨”进行对比,面责秦王无礼无信,并用自己与璧同归于尽的决心来威胁对方,秦王想采取其他方法巧取豪夺,便假意同意“十五都予赵”。

C. 蔺相如看出秦城实不可得,便提出“斋戒五日”和“设九宾于廷”,暂使缓兵之计,以获得回旋余地,然后采取断然措施,派人暗中把璧送回赵国。

D. 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下,引用历史上秦国失信的事实,揭露秦一贯背信弃义,告示秦王,璧已送回赵国,并表示个人生死已置之度外。至此,秦王实在无可奈何,只好接受事实,蔺相如取得“完璧归赵”的胜利。

16. B (蔺相如利用秦王贪婪,一心想得到璧,唯恐璧碎于柱子的心理,巧加指责,迫使

秦王不得不装着同意“以十五城易璧”,秦王倒未识破蔺相如的目的)

17.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①秦王怕他撞碎和氏璧,就婉言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把璧撞碎)。

②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辜负赵国。

③终于在朝廷上接见蔺相如,完成了接见的礼节,让他回到赵国。

(二)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1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赵王鼓瑟()②左右皆靡

()

③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④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18.①弹奏;②后退;③回头;④献礼。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相如张目叱之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B.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秦王为赵王击缻

C.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D.终不能加胜于赵故燕王欲结于君19.C(“以”都是表目的;“之”分别为代词“群臣”和“的”;“为”分别为动词“演奏”和“替”;“于”分别为“对”和“与”。)

20.对上面文字评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中对秦王“秦王怒,不许”“不怿,为一击缻”的描写,表现了他色厉内荏、难以下台的窘态。

B.蔺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中“前”这一极为普通的动作,却表现出蔺相如极不平常的机智;而“跪”表现了他对秦王的恭敬,显示出两人地位的悬殊。

C.文字运用对比的手法把这场紧张的斗争写得有声有色,扣人心弦。

D.“渑池之会”表现了蔺相如能言善辩、娴于辞令的外交家的身份,同时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蔺相如蔑视权贵的凛然气概。

20.B(“对秦王的恭敬”评述不准确,“跪”貌似恭敬,实则表现了蔺相如的不卑不亢。)21.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①赵王私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国的音乐,请允许我献盆缶给秦王,来互相娱乐。

②(渑池之会)结束后,回到赵国,因为蔺相如攻劳大,赵王任命他做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三)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2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且相如素贱人()②相如引车避匿()

③顾吾念之,强秦……()④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22.①向来;②掉转;③只不过;④假如。

2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口舌:言语

B.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扬言

C.臣等不肖,请辞去不肖:不相似

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谢罪:道歉请罪

23.C(没有才能)

24.下列各中加点字词的用法与“且庸人尚羞之”中的“羞”字相同的一项是()A.相如每朝时B.大王必欲急臣

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而相如廷叱之

24.C(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A项名词作动词;B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D项名词作状语。)25.下面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A.选文写廉颇,侧重于语言描写,写他极富个性化的语言;写相如,侧重于写他的行动,表现其内心活动。

B.选文中安排舍人的责问,来表现出舍人们的目光短浅和对相如的不理解。

C.选文充分展示了蔺相如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思想境界。他的表现使老将廉颇深为感动,于是负荆请罪,最终将相交欢。

D.写廉颇悔过,负荆请罪,表现出廉颇知过必改的美好品行。

25.B(安排舍人的责问,是衬托蔺相如宽容大度。)

26.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①我们离开父母兄弟来侍奉你,只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②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比哪一个厉害?

③两人终于一起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

27.这一部分可分作三个层次,请概括这三个层次的意思。(每层概括不超过20个字)(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1)廉颇欲辱相如,蔺相如不与他争列。

(2)蔺相如不争列的原因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3)廉颇“肉袒负荆”向蔺相如谢罪,成“刎颈之交”。

三、课外阅读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28.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人皆称之()②非欲以窥赵也()

③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④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

28.①赞扬;②伺机图谋;③欺骗;④通“戮”,杀戮。

29.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

A.同手压住B.止住C.查

看D.依照

(2)而归直于秦

A.职责B.理C.正

直D.一直

29.(1)C (2)B

3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斋而受璧B.若其劲渑池,柔廉颇

C.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D.左右欲刃相如

30.B(A、C、D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B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31.下列对“而责璧与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责难赵国暗中送回玉璧和表示坚决遵守信约用十五城换璧。

B.要索取赵璧,并责令赵国守信,用玉璧来换取十五城。

C.责备赵送璧是假,表明秦用十五城换璧是真。

D.要赵交出玉璧,而秦当遵守信约,划给赵十五城。

31.B

32.下列对“两无所曲直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能分清谁是谁非。B.没什么是非争端。

C.没有谁是谁非的问题。D.不应该有什么曲直。32.C

3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①如果使大王因为这块璧的缘故,而失去了十五座城池,那十五座城池的百姓,都会深深地怨恨大王把他们如同草芥一样抛弃了。

②所以能够保全赵国,这实在是上天在袒佑着他啊!

34.从文章内容看,“既畏而复挑其怒”句中的“畏”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挑其怒”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畏惧强大的秦国;秦王按图以予城,设九宾,斋而受璧,而蔺相如使舍人怀而逃之35.请简要概括作者分析秦不会失信于赵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①这时,赵国想得到璧是实情,并不是要趁此机会窥伺赵国。②秦王既然按照地图来交割城池,又准备九宾的隆重礼仪,斋戒沐浴后才来接受这块玉璧,照这种势已是不得不给城的了。

【参考翻译】

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赞他。但我不敢苟同这一看法。

秦国以十五座城池的空名,欺诈赵国以勒索和氏璧。这时说它要得到璧是实情,而不是借此以窥视赵国。赵国知此实情就不给,不知此实情就给;知此实情而惧怕秦国就给,知此实情而不惧怕秦国就不给。这只要两句话就能解决了,为何既惧怕它而又去激怒它呢?

而且秦国想要得到玉璧,赵国不给,双方都没有什么是非曲直可言。赵国送去玉璧而秦国不给城,其曲在秦。秦国给城而赵国收回了玉璧,其曲在赵。要想使秦国理屈,则不如放弃玉璧;害怕失去玉璧,则不如不给。秦王既然按照地图划给了城池,又设九宾之仪典,斋戒之后才接受玉璧,其势已是不得不给城的了。如果秦王得到了璧而不给城,相如便可上前陈述:“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的。这璧不就是赵国的一块玉璧吗?而十五座城池是秦国的宝物。现在假如大王以一块璧的缘故,而抛弃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城的百姓,都会深深怨恨大王像草芥一样抛弃了他们。大王不给城,而骗去了赵国的璧,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失信于天下,我请求死在这里,以表明大王的失信。”这样,秦王未必不归还玉璧。而当时为什么要派手下的人藏璧逃离,从而使理直的一方归于秦国呢!当时秦国并不想与赵国关系破裂啊。假如秦王怒斩相如于市上,再派武安君率十万大军逼临邯郸,责问璧的去向以及赵国的失信,一次获胜可使相如灭族,再次获胜玉璧终究还得属于秦国。

因此我说,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玉璧,那是天意。至于他在渑池对秦国的强硬较量,以柔韧使廉颇惭悟,就越来越显得高妙了。而他之所以能完璧归赵,的确是上天在偏袒它啊!

四、填空题

37._____《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_____体通史。

38.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___________。

39.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

40.卒相与欢,___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知识整理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整理 一、.通假字 1.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质”同“锧”,铁砧。 2.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3.臣愿奉璧往使。“奉”通“捧”,用手托。 4.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 5.如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6.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7.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8.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9.请奉盆瓯秦王。“奉”通“捧”,托、举。“瓯”同“缶”,盛酒浆的瓦器。 二、一词多义 负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 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使以口舌为劳/徒慕君之高义也/徒以吾两人在也(只,只不过) 幸 ①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②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 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顾 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②顾吾念之(但) 因 ①相如因持壁却立(连词,于是,就)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介词,趁着) 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介词,通过) 请 ①请奏瑟(请人做某事,请求) ②请指示王(请人允许自己做某事,请允许我) ③臣请完璧归赵(敬词,表说话人对对方的敬意,可不译)三、古今异义(在此只列出古义) ①拜为上卿(拜,授予官职) ②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患,忧虑,担心) ③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④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离开)(亲戚,近亲及姻亲) ⑤请指示王(指示,指给……看) ⑥于是相如前进缶(于是,在这时。前进,上前进献) ⑦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扬言,到处说) ⑧未常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盟约) 四、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怒发上冲冠(上,向上竖起) 臣乃敢上璧(上,献上)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 乃使从者衣褐(衣,穿) 怀其璧(怀,怀揣着) 蔺相如前曰(前,走上前) 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b.名词作状语: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壁西入秦。(西,向西)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 卒廷见相如(廷,在朝堂) 而相如廷斥之(廷,在朝廷上) c.使动用法: 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臣请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大王必欲急臣(急,使……急,逼迫) 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归壁于赵(归,使……回到) 毕礼而归之(归,使……归,回去) 以绝秦望(绝,使……断,断绝) d.意动用法: 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后,以……为先;以……为后)e.形容词作动词: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尊重) 未常有坚明约束者也(坚、明,坚守,恪守)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宽待)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题附答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使人遗.赵王书遗:送。 B.恐惧殊.甚殊:特殊,特别。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孰:谁,哪一个。 D.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驽:愚笨,拙劣。 解析B项,殊:很,极。程度副词。 答案 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①引.赵使者蔺相如 ②相如引.车避匿 C.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②且.相如素贱人,吾羞 D.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大王亦幸.赦臣 解析C项“且”,连词,况且。A项“因”,①介词,趁机;②介词,通过,经由。B 项“引”,①动词,延请;②动词,掉转。D项“幸”,①宠幸;②副词,幸而。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B.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C.召有司案图 D.拜送书于庭 解析A项,“质”同“锧”;C项,“案”同“按”;D项,“庭”同“廷”。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璧有瑕,请指示 ..王 B.臣所以去亲戚 ..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C.明年 ..,复攻赵 D.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 ..殊甚 解析D项“恐惧”,古今义都是“害怕”。A项“指示”,古义,用手指给某人看;今

义,是指示下级或晚辈的话或文字(或:指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B项“亲戚”,古义,内外亲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成员。C项“明年”,古义,指第二年;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 答案 D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②舍.相如广成传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④左右欲刃.相如 ⑤相如廷.叱之⑥秦王恐其破.璧 ⑦庸人尚羞.之⑧宁许以负.秦曲 A.①⑤/②④/③/⑥⑧/⑦B.①②④/⑤/③⑦/⑥⑧ C.①②④⑤/③⑥⑦/⑧D.①⑤/②④/③⑥/⑦⑧ 解析①⑤名词作状语/②④名词作动词/③形容词作动词/⑥⑧使动用法/⑦意动用法。 答案 A 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廉君宣.恶言 肃宣.权旨 B.臣等不肖,请辞.去 近者奉辞.伐罪 C.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也 D.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相如顾.召赵御史 解析C项,驽,愚笨,拙劣。A项,扬言;传达。B项,辞别;言辞,这里指皇帝的旨意。D项,只是,只不过;回头。 答案 C 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且庸人尚羞之”中“羞”字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相如每朝.时B.大王必欲急.臣 C.而相如廷.叱之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解析D项与例句均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A项,名词作动词;B项形容词作动词;C 项名词作状语。 答案 D 8.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且相如素.贱人素:向来。 B.顾.吾念之顾:回头看。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

廉颇蔺相如列传 原文: 司马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 l i n )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wei)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日:‘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日: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f ou)?”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日:“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训练题

《廉颇蔺相如列传》训练题 1.下列各项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 .左右皆靡靡:退却 B .且相如素贱人素:本来 C .相如引车避匿匿:逃走 D .顾吾念之顾:不过 2.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于是舍人相与 ..谏曰相与:共同,一齐。 B.徒慕君之高义 ..也高义:高尚的品德。 C.其势不俱生 ..俱生:共同生存。 D.臣等不肖 ..不肖:不像。 3.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王鼓.瑟(敲鼓) B.于是秦王不怿.(愉快) C.相如引.车避匿(调转) D.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愚笨、拙劣) 4.下面句子中加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以.相如功大徒以.吾两人在也 B.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今两虎相斗,其.势不俱生 C.相如闻,不肯与.会不欲与.廉颇争列 D.且.相如素贱人且.庸人尚羞之 5.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2分)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②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游视听之娱 ③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③④∕②⑤ B.①③⑤∕②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③⑤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B .徒慕君之高义也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C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臣等不肖,请辞去夫 D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7.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B.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吾所以为此者 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8.(2分)下列加点字不属于 ...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且相如素贱人 ..曰 .. B、宣言 C、臣所以去亲戚 ..而事君者 D、且庸人 ..尚羞之 9.(2分)下列加点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 ..的是() A、且庸人尚羞.之 B、而相如廷.叱之 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而耻.学于师 10.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求人可使报秦者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1.下列全是表现蔺相如宽宏大量、重友为国的一组句子是()(3分) ①相如闻,不肯与会②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③相如引车避匿④蔺相如固止之 ⑤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⑥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②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⑥ D.④⑤⑥ 12.关于舍人们与蔺相如的谈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舍人们认为蔺相如胆小怯懦,蔺相如举廷叱秦王的事,证明自己并不缺乏勇气。 B.舍人们觉得蔺相如的避让有辱身份,蔺相如的回答表现了以国事为重的高风亮节。C.舍人们的劝谏是心胸狭隘的表现,蔺相如的话表现出他先处理国事再计较私仇的胸怀。D.舍人们以辞去为由劝谏蔺相如,蔺相如用有理有据的一席话来消除舍人们的误解。 13.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作者选取“廉蔺交欢”这个典型事件,肯定了蔺相如顾全大局和“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崇高精神。 B .廉颇听到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话之后,大为感动,也很惭愧,立即负荆请罪,表现了他敬畏赵王、勇于改错的优点。 C . “绳池之会”上,作者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蔺相如反应机敏、蔑视强权、置生死于度外的形象。 D .文中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如蔺相如对敌和对廉颇态度的对比,廉颇对蔺相如前后态度的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知识梳理-试卷版(含答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知识梳理-试卷版(含答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总结 一、一词多义 1、负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①秦贪,负其强()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③乃使其从者衣褐()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 3、引③相如引.车避匿()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②左右欲引.相如去() 4、幸③则幸得脱矣() ①大王亦幸.赦臣()②而君幸.于赵王() 5、以⑨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2

()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②何以知之( ) ③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④以空言求璧() ⑤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⑥欲以击柱() ⑦赵亦盛设兵以待秦()⑧以戏弄臣() ⑩宁许以负秦曲() ⑾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⑿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⒀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⒁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6、而⑤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①夫秦强而赵弱()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③城入赵而璧留秦()④毕礼而归之()⑥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⑦已而相如出() 3

7、徒③徒慕君之高义也() ①徒见欺( ) ②徒以口舌为劳() 8、因③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①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②不如因而厚遇之() 9、见③望见廉颇() ①秦诚恐不可得,徒见欺()②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10、乃 ①今君乃亡赵走燕()②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璧() 11、孰 ①惟大王与群臣孰计之()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 12、为③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①拜为上卿()②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④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4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文整理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文整理 一、通假字 1.可与○不 不,通“否”,相当于“吗”。 2.拜书送于○.庭 庭,通“廷”,朝廷。 3.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查考。 4.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二、古今异义 1.传以示 释:美人,古义,妃嫔;今义,美貌 的人。左右,古义,侍从;今义,方位名词,左右和右面。 2.请王 释:指示,古义,指给……看;今义,上对下的命 令或要求。 3. 释:明年,古义,次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4.于是相如 缶 释:前进,古义,上前进献;今义,向前行 动。 释:宣言,古义,扬言,散布言论; 今义,声明,文告。 6.而事君者 释:亲戚,古义,父母和亲属; 今义,亲属(不包括父母)。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译: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 ②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译:是赵国的宦者令缪贤的门客。 ③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译:和氏璧是天下共传的宝贝。 ④我为.赵将。译:我是赵国的大将。 ⑤★臣所以 ..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译:我离开父母和亲属而侍奉您的原因,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2.被动句: ①拜.为上卿译:被授予上卿的官职。 ②而君幸于.赵王.译:而您被赵王宠幸 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译:秦国的城池恐怕不能得到,白白地被 欺骗。 ④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译:我恐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3.宾语前置: ①君何以知燕王。译:您根据什么了解燕王? ②何以知之。译:根据什么了解他? 4.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译:寻求可以派遣回复秦国的人 5.状语后置: ①拜送书[于廷] 译:在朝廷上行叩拜之礼送出国书 ②会[于西河外渑池] 译:在西河外的渑池相会。 ③故燕王欲结[于君] 译:因此燕王想和您结交。 ④设九宾礼[于廷] 译:在殿堂上安排了九宾礼。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知识点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复习归纳 一、掌握下列文言词 1、宦者令: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宦官的头目) 2、舍人: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门客) 3、和氏璧:得楚和氏璧(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宝玉,经雕琢成的璧) 4、遗(wèi):使人遗赵王书(送给) 5、即:即患秦兵之来(则,就) 6、斧质: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古代一种腰斩的刑具) 7、宜:宜可使(应该) 8、曲:曲在赵(理亏) 9、均:均之二策(权衡、比较) 10、必:王必无人(倘若,假如) 11、奏:相如奉璧奏秦王(呈献,进献) 12、却:相如因持璧却立(退后) 13、修敬: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整饰礼仪表示敬意) 14、倨(jū):礼节甚倨(傲慢) 15、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 16、有司: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 17、决:决负约不偿城(必定) 18、径道:从径道亡(便道,小路) 19、间: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20、拔: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攻下) 21、靡:左右皆靡(退却) 22、怿(yì):于是秦王不怿(高兴,喜悦) 23、已而:已而相如出(过了些时候) 24、望: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远远看见) 25、高义:徒慕君之高义也(高尚的品德) 26、孰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比……怎么样)

27、驽:相如虽驽(劣马,引申为愚劣,无能) 二、通假字 1、不:可予不(通“否”) 2、奉:臣愿奉璧往使(通“捧”) 3、案:召有司案图(通“按”,审察、察看) 4、孰: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三、一词多义 1、以 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两个动词,给) ②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介词,因为) ③以勇气闻于诸侯(介词,凭借) ④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介词,拿,用) ⑤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连词,相当于“而”) 四、词类活用 1、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2、完:臣请完璧归赵(使……完好无缺) 3、前:乃前曰(名作动,上前) 4、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5、间(jiàn):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6、廷:卒廷见相如(名作状,在朝堂上) 7、毕、归:毕礼而归之(使……完毕、使……回去) 8、刃:左右欲刃相如(名作动,杀) 9、西:相如奉西入秦(名作状,向西) 10、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作动,尊敬) 11、急: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使动,使……急,逼迫) 12、衣(yì):乃使其从者衣褐(名作动,穿上) 13、先、后: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14、破: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15、交:为刎颈之交(动作名,朋友) 16、宽: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形作动,宽待)

廉颇蔺相如列传随堂练习答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随堂练 习答案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廉颇蔺相如列传》随堂同步练习 姓名:班级:得分: 一、基础知识过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前居后恭 B. 完壁归赵亡赵走燕艰明约束 C.相视而嬉不肖之人刎颈之交 D.萎靡不振势不俱生怒发冲冠 3、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1)拜.为上卿(授予官职)(2)窃.计欲亡走燕(偷盗) (3)均.之二策(比较,权衡)(4)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 (5)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歪曲)(6)王必.无人(一定,实在) (7)相如奉璧奏.秦王(奏请)(8)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 (9)相如因持璧却.立(连词,表转折)(10)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感谢) (11)臣请就.汤镬(就是)(12)不如因而厚遇 ..之(优厚款待) (13)卒廷.见相如(朝廷)(1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诚实)(辜负)(15)度.道里会遇之礼毕(估计)(16)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回去)(17)位在廉颇之右.(右边)(18)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攻占)(19)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特别)(20)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希望)A.⑴⑵⑷⑸⑹⒀⒄⒆? B.⑴⑶⑷⑹⑻⑿⒂⒅ C.⑴⑷⑸⑺⑾⒂⒃⒇? D.⑹⑻⑼⑽⑾⑿⒁⒃ 4、以下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臣愿奉璧往使 B. 拜送书于庭 C. 璧有瑕,请指示王 D.召有司案图

E.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F.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5、加点词都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②璧有瑕,请指示 ..王 ③廉颇宣言 ..偿赵王城邑 ..曰④臣观大王无意 ⑤未尝有坚明约束 .. ..者⑥相如素贱人 ⑦臣所以去亲戚 .. ..而事君者⑧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⑨于是相如前进 ..至蔺相如门谢罪 ..缶⑩因宾客 A.①③④?B.④⑧⑩?C.⑤⑥⑧?D.③⑥⑨ 6、指出下列各题中与其他三句词类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句(1)——————————————————————()A.大王必欲急臣 B.宁许以负秦曲 C.臣请完璧归赵 D.左右欲刃相如(2)——————————————————————()A.舍相如广成传 B.卒廷见相如 C.间至赵矣 D.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3)——————————————————————()A.且庸人尚羞之 B.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毕礼而归之 7、下列“于”字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 A.乃设九宾礼于.廷 B.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C. 臣头今于璧俱碎于.柱矣 D.拜送书于.庭 8、熟悉课文句子,认真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有误的选项() A.求人可是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字词整理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文知识归纳 一、成语(了解大意) 完璧归赵怒发冲冠负荆请罪布衣之交刎颈之交 二、通假字 1、不:可予不(通“否”) 2、案:召有司案图(通“按”,审察、察看) 3、缪:秦自缪公以来(通“穆”) 4、孰: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5、拜送书于庭(通“廷”,朝廷) 三、一词多义 1、于:①君幸于赵王(介词,被) ②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同) ③以勇气闻于诸侯(介词,在) ④归璧于赵(介词,到) 2、负:①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②秦贪,负其强(凭借,倚仗) ③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3、以: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两个动词,给) ②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介词,因为) ③以勇气闻于诸侯/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介,凭借) ④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介词,拿,用) ⑤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连词,相当于“而”) ⑥宁许以负秦曲/以绝秦望/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目的连词,来) ⑦特以诈佯为予赵城(介,用) ⑧以相如功大/徒以吾两人在也/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连词,因为) 4、见:①徒见欺(介词,被,受) ②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 ③我见相如(动词,看见) 5、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②舍相如广成传舍(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6、因:①不如因而厚遇之(由此,趁此)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 ③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就) 7、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②顾吾念之(只不过) ③顾野有麦场(《狼》)(四面看) ④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顾惜,怜惜) 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反而) 8.幸:①而君幸于赵王(宠幸)②大王亦幸赦臣(幸好)③则幸得脱(侥幸)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检测(附答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总结 一、文化常识 (1)《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___________。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_____到_____时共约3000年的历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全书体例包括、、、、书等五部分,共130篇。作者,字,是伟大的家、家、家。 (2)请从本文中找出五个至今仍常用的成语或熟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字音: 1. 臣等不肖.() 2. 刎.()颈 3. 广成传.() 4. 缪.()贤 5. 相如虽驽.() 6. 使人遗.()赵王书 7. 睨.()柱 8. 秦王不怿.()9. 就汤镬.()10.渑.()池 三、文言知识整理: 1.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加点并解释词义。 (1)可与不()(2)拜书送于庭() (3)如有司案图() (4)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义之() 2.找出词类活用的字词,并注明活用类型及词义。 (1)舍相如广成传() (2)左右欲刃相如() (3)乃使从者衣褐() (4)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5)怒发上冲冠( ) (6)而相如廷斥之( ) (7)间至赵矣( ) (8)卒廷见相如( ) (9)完璧归赵( ) (10)秦王恐其破璧( ) (11)宁许以负秦曲( ) (12)毕礼而归之( ) (13)大王必欲急臣() (14)且庸人尚羞之() (15)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一词多义 (1)负①秦贪,负其强()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2)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 ③相如引.车避匿() (3)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②何以知之() ③以空言求璧() ④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⑤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⑥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4)徒①徒见欺() ②徒以口舌为劳() ③徒慕君之高义也() (5)因①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 (6)见①秦诚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1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及答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 一、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1.不肖() 2.刎颈之交() 3.广成传舍() 4.缪贤() 5. 列观() 6.相如虽驽() 7.臣语曰()8.使人遗赵王书()9.睨柱() 10. 不怿()11汤镬( ) 12衣( ) 褐 13盆缻( ) 14甚倨( ) 5.佯.为() 二、在下列句中通假字下画一横线,并解释该字在句中的意思。 1、可予不 2、详为予赵城 3、设九宾于廷 4、拜送书于庭 5、召有司案图 6、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7、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8、请奏盆缻 三、指出古今异义词并释义 1.明年复攻赵古义:今义: 2.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义:今义: 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今义: 4.请指示王古义:今义: 5.于是相如前进缶古义:今义: 四、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类型并释义 1、舍相如广成传 2、左右欲刃相如 3、乃使其从者衣褐 4、怀其壁 5、御史前书曰 6、臣乃敢上壁 7、而相如廷叱之 8、间至赵矣 9、奉璧西入秦 10、怒发上冲冠 1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2、且庸人尚羞之 13、毕礼而归之 14、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15、大王必欲急臣 16、完璧归赵 17、宁许以负秦曲 五、解释下面一词多义。 书: 1.使人遗赵王书() 2.秦御史前书曰() 顾: 1.顾吾念之() 2.相如顾召赵御史曰()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况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请: 1.璧有瑕,请指示王() 2.秦王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奏: 1.请奏瑟() 2.相如奉璧奏秦王() 计:

1.计未定() 2.廉颇蔺相如计曰() 3.可计日以待也() 于: 1.闻于诸侯() 2.故燕王欲结于君() 3.归璧于赵() 4.使不辱于诸侯() 5.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之: 1.得璧,传之美人() 2.即患秦兵之来() 3.均之二策() 4.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5.填然鼓之() 6.何陋之有() 许: 1.宁许以负秦曲() 2.潭中鱼可百许头() 3.时人莫之许也() 4.曳屋许许声() 引: 1.引赵使者蔺相如() 2.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3.相如引车避匿() 以: 1.以勇气闻于诸侯() 2.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3..徒以吾两人在也() 4.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因 1.相如因持璧却立() 2.因人之力而敝之() 3.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4.不如因而厚遇之() 六、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等。请指出下列各句属何种句式。 1.求人可使报秦者()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大王见臣列观() 5.徒见欺() 6.以勇气闻于诸侯() 7.何以知之()8.而君幸于赵王() 9.且相如素贱人()10.相如闻不忍与会 七、重点句子翻译 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3、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1)

廉颇蔺相如列传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译文: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2、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译文: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拜官做上卿。廉颇以他的勇猛善战而于诸侯各国闻名。 3、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译文:蔺相如是赵国人,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 4、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译文: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 5、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译文: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 6、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译文: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许多大臣商量: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被欺骗;想不给,又担心秦兵打过来。 7、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文: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8、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译文: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 9、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译文:赵王问:“您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有罪过,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国去。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拦我说:‘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 10、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译文:我告诉他,我曾跟随大王在边境与燕王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交个朋友’,凭这个了解他,所以打算去他那里。 11、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译文:蔺相如对我说:‘如今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 12、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

最新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含答案

高等数学第六版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习题1-1 1. 设A =(-∞, -5)?(5, +∞), B =[-10, 3), 写出A ?B , A ?B , A \B 及A \(A \B )的表达式. 解 A ?B =(-∞, 3)?(5, +∞), A ? B =[-10, -5), A \ B =(-∞, -10)?(5, +∞), A \(A \B )=[-10, -5). 2. 设A 、B 是任意两个集合, 证明对偶律: (A ?B )C =A C ?B C . 证明 因为 x ∈(A ?B )C ?x ?A ?B ? x ?A 或x ?B ? x ∈A C 或x ∈B C ? x ∈A C ?B C , 所以 (A ?B )C =A C ?B C . 3. 设映射f : X →Y , A ?X , B ?X . 证明 (1)f (A ?B )=f (A )?f (B ); (2)f (A ?B )?f (A )?f (B ). 证明 因为 y ∈f (A ?B )??x ∈A ?B , 使f (x )=y ?(因为x ∈A 或x ∈B ) y ∈f (A )或y ∈f (B ) ? y ∈f (A )?f (B ), 所以 f (A ?B )=f (A )?f (B ). (2)因为 y ∈f (A ?B )??x ∈A ?B , 使f (x )=y ?(因为x ∈A 且x ∈B ) y ∈f (A )且y ∈f (B )? y ∈ f (A )?f (B ), 所以 f (A ?B )?f (A )?f (B ). 4. 设映射f : X →Y , 若存在一个映射g : Y →X , 使X I f g = , Y I g f = , 其中I X 、I Y 分别是X 、Y 上的恒等映射, 即对于每一个x ∈X , 有I X x =x ; 对于每一个y ∈Y , 有I Y y =y . 证明: f 是双射, 且g 是f 的逆映射: g =f -1. 证明 因为对于任意的y ∈Y , 有x =g (y )∈X , 且f (x )=f [g (y )]=I y y =y , 即Y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翻译对照

廉颇蔺相如列传 【西汉】司马迁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去攻打齐国,把 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齐国打得大败,夺取阳晋,被任命做上卿,凭他的勇猛善战在诸侯各国之间出名。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蔺相如是赵国人。做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惠文王的时候,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到了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这块宝玉。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赵王跟大将军廉颇一班大臣商议:想把这块宝玉让给秦国吧,恐怕秦国的那些城池得不到手,白白地受欺骗;想不让给秦国吧,又担心秦国的大军马上打过来。 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因此)商量不出结果来,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也没有找到。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下客蔺相如可以担任这个差使。?赵王问:?怎么知道他可以呢?? 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了罪, 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目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私下打算逃跑到燕国去。我的门下客蔺相如拦阻我说:‘您怎么了解燕王?’我告诉他说,我曾跟着大王到边境上 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与燕王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交个朋友’,因此我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去。‘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相如对我说:‘赵国强而燕国弱,而您又受到赵王重用,所以燕王想和您交朋友。现在您却是从赵国逃跑去投靠燕国,燕国害怕赵国, 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他们势必不敢收留您,反而会把您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解衣露体伏在刑具上请求大王处罚,或许侥幸能得到赦免。’我按照他的办法去做, 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大王恩赦了我的罪。我看他这人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可以担当这个差使。?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蔺相如说:?秦王要用十五座城池换我的和氏璧,可以给他吗??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相如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赵王说:?拿了我的璧,(却)不给我城池,怎么办??相如说:?秦王用城池来换宝玉而赵国不答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应,理屈的是赵国;赵国给了宝玉而秦国不给赵国城池,理屈的是秦国。比较这两个对策,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题集和知识梳理

《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1-5题。 其后伐,拔石城。明年复攻趑,杀二万人。王使使者告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王畏,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弱且怯也。”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日:“王行,度道里会遏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曰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望。”王许之。遂与王会渑池。 王饮酒酣,日:“寡人窃闻王好音,请奏瑟。”王鼓瑟。御史前书日:“某年月日”王与王会饮,令王鼓瑟。”蔺相如前日:“王窃闻王善为声,请奉盆缶王,以相娱乐。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王。王不肯击缶。相如日:“五步之,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王为王击缶。”之群臣曰:。请以十五城为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之成阳为王寿。” 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亦盛设兵以待,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其后伐,拔石城拔:攻下 B.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度:估计 C.相如顾召御史书日顾:回头 D.亦盛设兵以待兵:兵器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会于西河外渑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B.遂与王会渑池欲呼良与俱去 C.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请以十五城为王寿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明年复攻,杀二万人B.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王 C.请奉盆缶王,以相娱乐D.相如目叱之,左右皆靡 4.下列对文章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渑池会前,廉颇力劝王赴会,又约定庇变对策,表现了他的忠心和深谋远虑。 B.渑池会上,蔺相如与君臣针锋相对,才步不让,表现了他的忠勇和足智多谋。 C.渑池会上,国没有占到上风,可见廉颇的军事威慑力是国得胜的根本原因。 D.选段通过之间的斗争,显示了廉、蔺二人相互踟作、共同对敌的重要作用。 5.请把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王不行,示弱且怯也。(2分) 译文: (2)于是王不怿,为一击缶。(2分) 译 文: 二、《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 1—10题选出加点字的意思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1.例句:“相如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A.春风不度玉门关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D.试使之国与涉度长絜大 2.例句:“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A.乃置酒请之B.其造请诸公,不避寒暑 C.请以十五城为大王寿D.请奉盆缶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文知识整理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通假字 1. 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2. 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3. 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查、察看。 4.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5.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6. 为一击缻。“缻”通“缶”,盛酒浆的瓦器。 7. 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 二、一词多义 1、负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2、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3、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 4、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5、幸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 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③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侥幸) 6、见 ①徒见欺(介词,被,受) ②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 7、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②舍相如广成传舍(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8、因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由此,趁此)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 ③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继续、接着) ④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于是) 9、闻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闻名) ②寡人窃闻赵王好音(听说) 10、从 ①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跟从) 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 三、古今异义词 ⑴拜为上卿 拜:古义指授予官职;任命。今义指下跪叩头;祝贺 ⑵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患:古义指忧虑,担心。今义指害病;灾祸 ⑶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答案

第一课时 三、整体感知,理清课文脉络 本文共21段,可分为几部分 本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交代传记中人物的简历,这里主要交代了廉颇和蔺相如两人的身份地位;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叙写了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第三部分(第14—16自然段),叙写了赵秦渑池之会的故事;第四部分(第17—21自然段),叙写了廉颇和蔺相如“将相欢和”(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四、基础知识整理 ㈠一词多义类: ㈡名词作动词 1、臣乃敢上.璧。(献上) 2、舍.相如广成传舍。(安排……住宿) 3、乃使其从者衣.褐。(穿) 4、怀.其璧,从径道亡。(怀里装着) 5、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 6、于是相如前.进缻。(走上前) 7、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走上前) 8、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发出惊讶的声音) 9、赵王鼓.瑟。(弹奏) 10、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向人进酒或献礼) 11、廉颇蔺相如计.曰。(商量) 12、相如每朝.时。(上朝,朝见) 1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侍奉) ㈢名词作状语 1、卒廷.见相如。(在朝廷上) 2、而相如廷.叱之。(在朝廷上) 3、赵王于是遗相如奉璧西.入秦。(向西) 4、怒发上.冲冠。(往上) 5、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用言辞) 6、间.至赵矣。(从小路) ㈣形容词作动词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权衡,比较) 2、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使……完整的) 3、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 4、大王必欲急.臣。(逼迫) 5、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撞碎)

6、秦王恐其破.璧。(撞碎,砸碎) 7、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以……为羞) 8、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大) 9、寡人窃闻赵王好.音。(喜欢) ㈤意动用法 1、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 2、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 ㈥使动用法 1、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2、臣请完.璧归赵。(让……完整的) 3、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使……回到) 4、毕.礼而归.之。(使……完毕)(让……回去) 5、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㈦古今异义词 1、璧有瑕,请指示 ..王。 (今)上级长辈在处理问题上给下级、晚辈的原则、方法的话或文字。(古)指点给……看 2、于是 ..相如前进缻 (今)连词,表后一事紧挨前一事。 (古)在这时。 3、于是相如前进 ..缻 (今)向前行动或发展。 (古)上前进献。 4、明年 ..复攻赵 (古)第二年。 ㈧通假字(古今字和通假字) 1、臣愿奉.璧往使通“捧” 2、召有司案.图同“按”,审察、察看。 3、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同“锧”,腰斩犯人的刑具。 4、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不.同“否” 5、拜送书于庭.同“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6、设九宾.于廷同“傧”,迎客赞礼的官员。 7、秦自缪.公以来同“穆” 8、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 9、请奏盆缻.秦王同“缶”,盛酒浆的瓦器。 ㈨判断句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