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国地理环境、人文社会与整体经济情况

英国地理环境、人文社会与整体经济情况

1英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1.1英国的昨天和今天

公元1至5世纪,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受罗马帝国统治。后盎格鲁、撒克逊、朱特人相继入侵。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公元829年英格兰统一,史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渡海征服英格兰,建立诺曼底王朝。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49年5月19日宣布为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14年英国在世界各大洲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士大111倍,是全球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1921年爱尔兰南部26郡成立“自由邦”,形成爱尔兰;北部6郡形成北爱尔兰,仍归英国所属。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相继独立,英殖民体系开始瓦解。目前,英国在海外仍有13块领地。1973年1月,英国加入欧共体。2014年,英国超过法国成为世界五大经济体、在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上依旧扮演重要角色。2016年6月,英国举行英欧关系公投,脱欧派获51.9%支持率,英国在加入欧盟43年后决定脱离欧盟。

1.2英国的地理环境怎样?

1.2.1地理位直

英国地处西欧,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共同组成的一个邦联制岛国。

英国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东濒北海,面对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和挪威等国;西邻爱尔兰,横隔大西洋与美国、加拿大遥遥相对;北过大西洋可达冰岛;南穿英吉利海峡行程33公里即为法国。国士面积为24.41万平方公里(包括内陆水域)。其中英格兰地区13.04万平方公里,苏格兰7.88万平方公里,威尔士2.08万平方公里,北爱尔兰1.41万平方公里。

英国处于世界零时区,使用格林尼治标准时间,与中国的时差为8时。夏季,英国实行夏时制,届时伦敦当地时间比中国晚7小时。

1.2.2行政区划

英国分为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4部分。英格兰划分为

43个郡。苏格兰下设32个区,包括3个特别管辖区。威尔士下设22个区。北爱尔兰下设26个区。苏格兰、威尔士议会及其行政机构全面负责地方事务,中央政府则控制其外交、国防、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就业政策以及社会保障等。北爱尔兰议会及地方政府暂时中止运作,北爱事务暂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

英国首都伦敦也称“大伦敦”(Greater London ),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跨泰晤士河下游两岸,是英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下设独立的32个城区和1个“金融城”。面积1650平方公里,人口800余万。伦敦金融城是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总部。各区议会负责各区主要事务,但与大伦敦市长及议会协同处理涉及整个伦敦的事务。

伦敦金融城新区

1.2.3自然资源

英国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和天然气。硬煤总储量1700亿吨。铁的蕴藏量约为38亿吨。西南部康沃尔半岛有锡矿。在柴郡和达腊姆蕴藏着大量石盐。斯塔福德郡有优质粘士。康沃尔半岛出产白粘士。奔宁山脉东坡可开采白云石。兰开夏西南部施尔德利丘陵附近蕴藏着石英矿。在英国北海大陆架,石油蕴藏量约在10-40亿吨之间,天然气蕴藏量约

8600-25850亿立方米。2015年,英国森林覆盖面积313万公顷,占本土面积的12.8%。

1.2.4气候条件

英国气候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最热时(7月份)平均气温为19。C-25。C,最冷时(1月份)平均气温为4。C-7。C。英格兰地势较低,年平均降水量830毫米,西部、北部山区雨量较大,最高可达4000毫米。

1.2.5人口分布

根据英国政府2016年发布的人口统计数据,英国全国人口总数6511万人,其中男性人口数量占49.2%,女性人口数量占50.8%。2015年,英国人口增长率为0.7%,人口密度为266.73人/平方千米。2015年,英国男性平均寿命为80岁,女性平均寿命为83岁。

在英国的人口分布中,英格兰族占84.1%,苏格兰族占8.2%,威尔士族占4.8%,爱尔兰族占2.7%,其它民族占0.2%。人口较为密集的城市有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爱丁堡、格拉斯哥等。

据英国统计局数据,近年来英国人口总数持续增长,2014-2015年,新增人口50万。2015年,英国净增加移民33万人。

目前,英国有华人60万人左右,主要分布在伦敦(15万)、曼彻斯特(6万)和伯明翰(3.5万)。

1 . 3英国的政治环境如何?

1.3.1政治制度

[宪法]与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不同,英国的宪法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文件,是由成文法、习惯法、惯例组成。主要有大宪章(1215年)、人身保护法(1679年)、权利法案(1689年)、议会法(1911, 1949年)以及历次修改的选举法、市自治法、郡议会法等。苏格兰另有自己独立的法律体系。

[政体]政体为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元首、最高司法长官、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圣公会的“最高领袖”,形式上有权任免酋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军官、各属地的总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国圣公会的高级神职人员等,井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批准法律,宣战嬉和等权力,但实权在内阁。伊丽莎白二世为现国王,1952年登基,已经在位64年。

[议会]英国议会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世界“议会之母”,是英国的最高司法和立法机构,由君主、上院(贵族院)和下院(平民院)组成,行使国家的最高立法权,是英国权力中枢。上院(贵族院)由王室

后裔、世袭贵族、新封贵族、上诉法院法官和教会大主教及主教组成。1999年11月,上院改革法案通过,除92名留任外,600多名世袭贵族失去上院议员资格,非政治任命的上院议员将由专门的皇家委员会推荐。现任上院议长为迪苏莎女男爵(Baroness D’Souza)。下院也叫平民院,议员由普选产生,采取最多票当选的小选区选举制度,任期5年。但政府可决定提前大选。

英国议会大厦[政府]英国实行内阁制。由国王或女王任命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出任首相并组阁,向议会负责。2015年5月,英国举行议会大选,组成保守党单独执政政府,戴维卡梅伦连任首相。2016年6月,英国举行英欧关系公投,脱欧派获51.9%支持率,英国在加人欧盟43年后决定脱离欧盟,卡梅伦随后宣布将辞去首相职务。7月,特雷莎·梅接任保守党新领袖,成为继撒切尔夫人后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梅上任后,强调要促进社会公正、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增长。2017年6月8日,英国提前举行大选,以便新政府更好地代表英国与欧盟进行“脱欧”谈判。根据选举结果,保守党获得了318个席位,比上一届议会中少了12个席位,工党赢了262个席位。根据英国法律,下一次大选应在2020年举行,但若议会超

过2/3的议员同意提前大选,则选举可提前举行。

1.3.2主要党派

从18世纪起,政党体制即成为英宪政中的重要内容。现英国主要政党有保守党、工党、自由民主党、英国独立党和苏格兰民族党等。

[保守党】英国历史最悠久的政党,议会第一大党,前身为1679年成立的托利党(To「y), 1833年改称现名。其最高领导人称领袖、副领袖,党主席是第三号人物,现任领袖为特雷莎·梅。1979-1997年间,保守党曾4次连续执政达18年。2015年英国大选中,保守党获得650个议会席位中的331席,取得压倒性胜利,并获得独立组阁的机会。戴维·卡梅伦连续第二次出任英国首相,乔治奥斯本继续出任财政部长并担任首席国务大臣。该党主张自由市场经济,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减少公共开支,压低通货膨胀,限制工会权利,加强“法律”和“秩序”等。近年来,提出“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关注教育、医疗、贫困等社会问题。强调维护英国主权,反对“联邦欧洲”、欧盟制宪,不加人欧元区。2016年6月,卡梅伦兑现竞选承诺,举行英欧关系公投,51.9%的英选民支持脱欧,卡梅伦随后宣布辞职。7月,特雷莎-梅接任保守党领袖并成为英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强调要维护国家统一,实现民众团结,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有序推进脱欧谈判。

[工党]1900年成立,原名劳工代表委员会,议会第二大党,1906年改用现名。工党曾于1945-1951年,1964-1970年,1974-1979年执政0 1997-2010年连续执政13年。2010年大选获得258个国会席位,下野为最大的反对党。2010年9月,埃德米利班德(Ed Miliband )当选新领袖。2015年英国大选中,工党仅获得232个议会席位,米利班德辞去领袖职位。2015年9月,杰里米·科尔宾(Jeremy Corbyn )以压倒性优势击败其他候选人,当选英国工党新领袖。近年来,工党更多倾向关注中产阶级利益,与工会关系一定程度上有所疏远。主张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建立现代福利制度。外交上主张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视与美国和欧盟关系为两大外交支柱,支持欧盟一体化建设,反对英国脱离欧盟。英国公投脱欧后,科尔宾领袖地位受到挑战。2016年9月24日,工党举行新党首选举,现任党首杰里米·科尔宾以压倒性优势赢得选举,成功连任。

[自由民主党】议会主要政党。1988年3月该党由原自由党和社会民主党内多数派组成。自民党政治主张居中偏左,在很多问题上与工党立场相近。该党主张宪政改革和廉洁政治,主张通过减税还富于民,提高个税起征点;呼吁限制金融城过度扩张,对银行家薪酬课以重税;承诺公平教育,保护公民权利和自由;倡导宪政改革,提出减少议员议席,在选举制度上采用比例代表制;在经济政策上,强调制度公平,降低个人所得税,

开征银行税,建设绿色经济;在公共服务、社会公正、学校教育等问题上采取更“进取”的政策。支持欧洲制宪,主张加入欧元区。2010年5月大选后,与议会第一大党保守党达成协议,组建联合政府,获得5个内阁位置,首次成为执政党。2015年大选遭遇惨败,仅获得8个下议院席位。

[英国独立党]简称UKIP,成立于1993年,以使英国脱离欧盟为政党目标,是一个反移民、反泛欧主义的政党。近年来崛起较快。2014年欧洲议会选举中,英国独立党赢得27.49%的得票率和24个欧洲议会议席,以最高票胜出。前任领袖奈杰尔·法拉奇(N igel Farage)在英国6月底公技决定脱离欧盟后宣布下台。2016年9月16日,戴安·詹姆斯(Diane J a m e s )接替法拉奇出任英国独立党党魁,但上任仅18天就宣布,由于未能获得党内同僚充分支持,决定辞去党魁职务。

[苏格兰民族党]简称SNP,是以苏格兰为基地的英国中左翼政党,主要致力于苏格兰独立。2014年9月18日发起了一场苏格兰独立公投,决定是杏从英国独立。现任领导人为尼古拉·斯特金(N ico la S tu rge on )

她同时也是苏格兰自治政府的首席部长。2015年英国大选中,SNP获得56个下议院席位,成为本届大选中最大的黑马。2016年10月20日,苏格兰政府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二次独立公技法案草案,向选民征求意见。

白金汉宫门前的北京奥运移交伦敦奥运仪式

1.3.3外交关系

[大国关系]英国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北约、英联邦、西欧联盟等120个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国,是七国集团、八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欧洲委员会、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的发起国。主张同美国加强关系,重视发展与其他大国的关系,努力改善同中国、俄罗斯、印度、日本等大国的关系。努力维系同英联邦国家的传统联系,保持和扩大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积极参与全球事务,保持强大的国防力量,强调自由贸易。加强在环境保护、人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上的国际合作。

[英国与欧盟]1973年,英国加人欧共体,成为欧盟成员国,但英国不是欧元区成员,也未加入开放边境的《申根协定》。2016年2月20日,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宣布在2016年6月23日举行是否脱离欧盟的全民公投,决定英国是否继续留在欧盟。2016年6月24日,英国公投选举委员会公布结果,脱欧派获51.9%支持率,英国在加入欧盟43年后决定脱离欧盟。

[中英关系]1950年1月,英国政府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6月17日,中英达成互派代办的协议。1972年3月13日,两国签订了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84年12月,两国共同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联合声明。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历史上英国元首第一次访华。1997年7月1日,中英顺利完成香港回归的政权交接。1998年,两国政府首脑成功互访,并建立了全面伙伴关系。近年来,中英双方高层交往频繁,有力推动了双边关系的发展。

2013年12月2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习近平主席与其会见。访华期间,卡梅伦首相和李克强总理举行中英总理年度会晤。李克强总理与卡梅伦举行会谈后,共同见证了两国投资、科技创新、金融、司法、文化、卫生等领域10个合作文件的签署。双方还就核能等领域务实合作达成广泛共识。2014年3月,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的习近平主席在荷兰会见了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希望双方继续共同努力,在相互尊重、照顾彼此重大关切的基础上,保持高层交往,用好中英总理年度会晤、中英战略对话等机制,加强沟通和合作。希望双方在核电、高铁、高技术、金融等领域打造示范性强的“旗舰项目”,深化教育、科技、媒体等交流合作,便利人员往来。2014年6月,李克强总理应邀访问英国,访问期间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英国首相卡梅伦等进行会晤,双方签署了多项经济合作协议。2015年3月,英国剑桥公爵威廉王子夫妇首次访华,到访北京、上海、云南三地,受到习近平主席接见。这是自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之后,英国王室成员对中国最高规格的访问活动。

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英国,这是近10年来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习主席访问期间,中英两国

在伦敦发表《中英关于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中英双方还就经贸、人文交流等达成59项协议和共识。双方签署商业协议30余项,总价值近400亿英镑,项目涉及金融、能源、交通等诸多领域。英国各界对习主席此访予以高度评价,国际社会也就此给予了广泛关注。舆论普遍认为,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成果丰硕、内容务实、惠及民众,开启了持久、开放、共赢的中英关系“黄金时代”。

2016年1月,英国外交大臣哈蒙德访华。2月,英国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奥斯本来华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4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英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王毅外长在北京会见英外交大臣哈蒙德。5月,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黄树贤率团出席伦敦国际反腐败峰会并访英。6月,首次中英高级别安全对话在北京举行。7月,英新任财政大臣哈蒙德来华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马凯副总理会见。2016年9月,G20第11次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习近平主席与梅首相在G20杭州峰会期间举行了会晤,两国领导人再次确认将共同打造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继续推进中英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16年,除新一轮中英经济财金对话、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和战略对话等兰大高层交往机制成功举行,中英还成功举办了首次高级别安全对话。中英贸易投资合作不断拓展,成立了中国同欧洲国家之间的首个地方经贸合作联合工作组。双方在债券、证券、保险和绿色金融等领域合作亮点纷呈。两国互发两年多次签证,进一步便利了人员往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习主席访英的一项“黄金成果”欣克利角核电项目一揽子投资最终协议于2016年9月签署,成为中英务实合作的新里程碑。

1.3.4政府机构

[政府部门]英国的主要政府机构包括:脱欧事务部,财政部,外交部,司法部,内政部,国防部,卫生部,环境、食品及农村事务部,国际发展部,国际贸易部,商业、能源和工业战略部,就业及养老金事务部,交通部,社区与地方事务部,文化、媒体和体育部,税务及海关总署等。

[经济部门]主要经济部门为财政部,英格兰银行(中央银行),国际贸易部,商业、能源和工业战略部,国际发展部等。

1.4英国社会文化环境怎么样?

1.4.1民族

英国人口主要由4个大的民族构成,即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其中英格兰人占人口总数的80%。此外,英国还居住着占总人口近8%的少数民族。

1.4.2 i吾言

英国的官方语言为英语,威尔士北部居民使用威尔士语,苏格兰西北高地及北爱尔兰部分地区居民使用盖尔语。

1.4.3宗教

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主要分英格兰教会 (亦称英国国教圣公会,其成员约占英成人的60%)和苏格兰教会(亦称长老会,有成年教徒59万)。另有天主教会及伊斯兰教、印度教、锡克教、犹太教和佛教等较大的宗教社团。

1.4.4习俗

英国实行公共保健、社会保险等福利制度,是最早实施福利制度的西方国家。英国人注重生活质量,追求精神享受。重要场合穿着正规,平时追求简单、舒适的服饰。饮食式样简单,但注重营养。由于气候原因,英国人特别喜爱阳光,喜欢日光浴、在日光下读书等活动。平时喜欢自己动于做家务和园艺,酷爱运动,也喜欢外出旅游度假。另外英国人非常爱好文化活动,如阅读书刊、写作、听音乐会、看戏等,还喜欢养宠物。

1.4.5科教和医疗

[科技]英国是世界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研发基地之一,其科研几乎涉及所 有科学领域。以世界1%的人口,从事世界5%的科研工作,英国发表学术论文占世界9%,引用量达世界12%。获国际大奖人数约占世界的10%,迄今已涌现出90多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居世界第二。在生物制药、航空、汽车发动机和国防工业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著名科学期刊包括《自然》、 《柳叶刀》等。

[教育]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实行5-16岁义务教育制度,北爱尔兰地区实行4-16岁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归地方政府主管,高等教育则由中央政府负责。英国政府重视教育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目前正进行教育改革,允许高校增收学费,同时继续加大教育投资,教育经费占政府预算支出约13%,约占GDP的5.8%。公立学校学生免交学费,约占学生总数的94%。私立学校师资条件与教学设备都较好,但收费高,约占学生总数的6%。文盲率仅为1%。英国著名的高等院校 有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圣安德鲁斯大学、华威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和卡迪夫大学等。目前有30多万海外学生在英大专院校学习。

英国大学学费因学生来源、所学专业和学校所在地等因素有所差异。

2015/2016学年,非欧盟国家本科留学生学费约为15295-22515英镑,比英国本土及欧盟国家学生学费高2/3,英国本土学生为9000英镑。非欧盟国家研究生学费平均为16075英镑。

[医疗】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于1948年由当时的工党政府创立,并一直延续至今,为全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NHS在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土和北爱尔兰四个行政区独立运行,但主体框架保持一致,衔接非常紧密。2015尼016财年,英格兰NHS雇员达140万人,2016/2017财年计划支出为1450亿英镑。由于初级健康保健实施良好,英国人均寿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当。2015年,英格兰男性平均寿命为80岁,女性为83岁;婴儿死亡率为3.4%0。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4年英国全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的9.1%,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医疗健康支出3376.87美元;2015年,人均寿命为81岁。

英国公共卫生部门数据显示,2016年6月中旬以来,英国已确诊的36例麻痊病例,均是参加了各地音乐节或艺术节的年轻人,且都没有及时接种疫苗。

1.4.6工会及其他非政府组织

[工会]英国各行业工会数目较多,共约70个,统一由英国联合工会( Trade Union Congress )组织协调。1979年保守党执政后,大力推行非国有化,把私有化作为其经济政策的核心,认为工会力量过于强大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障碍,放弃了过去政府对工会采取的协商、谈判和妥协的方针,采取强硬政策,削弱工会力量,先后通过《就业法》、《工会法》,取消了工会享有的普遍法律豁免权,缩小了劳资冲突合法’性的范围。工会会员锐减,流失了50%的会员。工党执政后虽然取消了一些限制工会的法律条款,但工会的境遇并没有得到多大改观,工党政府在进行经济改革时大幅度削减社会保障福利,工会虽然强烈不满,但也无力与政府抗衡。由于工会地位下降,人们看不到工会的作用,加上英国经济发展平稳,个人收人较高,原来流失的会员不愿回到工会中来。现在英国工会正在整合力量,合并工会组织,扩大队伍,希望在国会中有工会的声音。

[罢工]英国是一个有罢工传统的国家。英国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英国劳资纠纷状况出现恶化,罢工导致的工作日损失同比增加了一倍。英国联合工会在2014年参与了150次罢工行动,比前一年增加了25%。2015年,英国劳资纠纷状况得到改善,罢工导致的工作日损失同比减少了87.7%。2015年以来引人注目的大罢工包括:

( 1 ) 2015年7月8日,伦敦地铁公司员工罢工24小时,导致伦敦11条地铁线路和270个车站全面停摆。此次罢工的主要原因是工会与伦敦地铁

公司就2015年9月将推出的通宵地铁服务薪资问题没有达成共识。

(2) 2015年8月8日,英国南方铁路公司的工人举行为期5天的大罢工,导致部分火车运营线路停运,给数十万旅客出行造成极大困扰。这也是近50年来英国铁路工人进行的最大罢工。

(3) 2016年1月12日,由于对薪酬不满及和政府计划医生周末上班造成的过度劳动,英国的初级医生(Junior Doctors )举行了一次24小时罢工,造成了4000个常规治疗包括膝盖和髓关节置换手术的推迟、门诊和化验等项目大量取消。

(4) 2016年4月26日至27日,英国数万名来自急诊、孕产妇保健和重症监护在内的各科室初级医生首次举行全面罢工,抗议卫生大臣杰瑞米亨特仿效中国增加医生工作时长、让医生实行轮班制。罢工导致1.3万例日常手术和超过10万个门诊预约被取消。

(5) 2016年7月26日,约400名位于英国北海壳牌及W oo d集团石油工人因将被减薪并增加工作量的计划而举行大罢工。这是近30年来英国近海石油和天然气行业首次类似行动。壳牌公司的7个采油平台被牵涉在内。同时伦敦和阿伯丁的壳牌办公地也参与了抗议。

2016年,在英国的中资企业没有发生罢工事件。

[其他非政府组织]英国有约20万个非政府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这些非政府组织的主要活动范围包括:扶贫救济、教育援助、宗教慈善、卫生监控、社会及社区福利、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环境保护和生态改善、动物保护及福利、促进人权与和解、科学研究与普及等。英国内务部负责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指导、推进、支持、协调和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英国慈善委员会负责非政府组织的注册和监督管理。“英国救助儿童会”是关注儿童问题的重要机构,“可持续未来利益相关者论坛”则是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关系密切、受英国政府资助、宣传可持续发展的大型非政府组织,活动遍及世界各地。

1.4.7主要媒体

[通讯社]英国的通讯社主要有3家:

( 1)路透社:1851年成立,总部设在伦敦,在130个国家内设立19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约2400名编辑、记者和摄影师等工作人员。

( 2)新闻联合社:1868年创办,由PA新闻、PA体育、PA检索和PA 数据设计4家公司联合经营,专门为英国和加拿大的企业提供公关和投资信息。

( 3) A FX新闻有限公司:由法新社与金融时报联合经营,向欧洲的金融及企业界提供信息和服务,在欧洲12国、美国及日本设立分支机构,总部在伦敦。

[报纸媒体]英国新闻出版业发达,目前全国共有1300多种报纸,8500种周刊和杂志,其中全国性日报刊份,每周日发行的报纸11份。主要报刊、杂志有《泰晤士报》、《金融时报》、《每日电讯报》、《卫报》、《独立报》、《世界新闻》、《观察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和《经济学人》等。其中《金融时报》是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性财经类报纸,全球发行量达45万份以上。

[电视媒体]英国共有5家通过地面发射覆盖全国的电视台,即英国广播公司(BBC)、第三频道(I TV)、第四频道(C hannel4)、第五频道(FIVE)和专门针对威尔士地区并使用威尔士语的S4C。此外还有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如天空电视等。

[广播媒体]英国最大的广播电台是BBC广播电台。

[网络媒体]《金融时报》(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1a12233274.html,)是英国最有影响力的财经网络媒体,而且是全球访问人数最多的新闻网站之一。在英国,还有许多知名的中文网站,包括BBC中文网、《金融时报》中文网、路透中文网等,英华园是旅英华人的网络家园,在华人社区有较大的影响力。

过去一年来,英国媒体对中国及中国境外企业的报道总体上比较客观,但针对钢铁等问题的新闻炒作也时有发生。

1.4.8社会治安

随着经济复苏和就业率上升,近年来英国犯罪率持续下降。根据英国统计局数据,2015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发生约640万起犯罪事件,同比下降7%,刑事犯罪率下降14%,是自1981年来最低的。但根据警方数据,2015年警方记录在案的杀人、强奸、暴力和扰乱公共秩序等案件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杀人犯罪率增长11%。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事处(UNODC)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英国共发生袭击案件37.7万起,绑架案件2476起,抢劫案件5.26万起。

英国境内无反政府武装组织。英国法律规定,当地居民可以持有枪支,但有限制。

2005年7月7日,英国最严重的恐怖事件伦敦地铁爆炸案发生后,政府加大了对恐怖活动的打击力度,更为广泛地采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刑事犯罪受到一定遏制。

英国积极参与全球反恐行动,在军事行动、情报来源等领域是世界反恐的一支重要力量。2014年8月,英国内政部将英国面临的国际恐怖主义威胁等级从“较严重”提高到“严重”。2015年6月,英国首相卡梅伦宣布了“反恐五年计划”。法国巴黎、比利时布鲁塞尔相继遭到恐怖袭击后,不少人担忧英国伦敦将会成为ISIS恐怖分子下一个袭击目标。

2015年12月6日,一名男子在英国伦敦地铁持刀袭击多名乘客,事件

造成一名男子重伤, 另有2人受轻伤。 英国警方随后发表声明,将此事视为恐怖主义事件。

2017年3月22日,英国伦敦发生10余年来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 导致4人死亡, 至少20人受伤。死者包括袭击者本人和一名警官。

1.4.9节假日

当地主要节假日有元旦(New Year Day,每年1月1日)、耶稣受难日(Good Friday,每年三月底到四月底的一天)、复活节(Easter,每年三月底到四月底的一天)、春季银行节(每年五月初的一天)和夏季银行节(每年八月底的一天)、圣诞节(Christmas,多为12月25日,若为周六或周日,则顺延到下周一)及节礼日(B o x ing Day,圣诞节后第一天,但若为周六或周日,则顺延至下周一)。

每周工作五天,周六和周日为公休日。

2英国对外资的吸引力有多大?

2.1英国近几年的经济表现如何?

2.1.1投资吸引力

英国是世界上投资吸引力最高的国家之一,也是各国企业来欧洲发展国际业务的首选投资目的地之一。

( 1)经济发展优势明显:英国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国内消费潜力和市场规模巨大。

( 2)英国是欧洲最方便经商的国家:世界银行统计,在英国建立公司并开展业务只需13天,而欧洲其他国家平均需要32夭。

( 3)税率较低:2017年4月起,英国将企业所得税下调至19%,英国成为发达国家中该项税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此外,英国个人所得税基本税率为20%,起征点为1.15万英镑,最高税率为45%。

( 4)劳动力市场灵活:世界银行认为,英国是“欧洲雇佣市场第二强”,仅次于丹麦。

( 5)投资、创业障碍少:经合组织统计显示,英国创业障碍世界最少,“产品市场监管”位居世界第二,贸易和投资便利排名世界第三。

( 6)创新能力世界领先:英国是世界上创新型企业最活跃的国家之一,研究基础的质量仅次于美国。

( 7)政治环境稳定:透明国际统计,英国是世界上最透明(腐败最少)的国家之一。

( 8)登记财产便利:英国位列法国、德国、爱尔兰和意大利之前,位居世界前列。

( 9)英语是国际商务通用语言。

( 10)先进的通讯网络:英国的ICT基础设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 11 )发达的交通连接:英国拥有世界级的交通运输网络,提供了通向欧洲大陆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快速交通连接。希思罗机场(Heathrow)是欧洲最大的航空枢纽港,并在不断扩大,运输效率也随之不断提高。伦敦是拥有世界最大规模地面和地下铁路网络的城市之一。

(12)欧洲商务第一城市:众多重要绩效指标表明,伦敦是引领世界的金融服务中心。多家投资咨询机构均将伦敦列为欧洲最佳商务城市之。

( 13 )顶尖人才:根据《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2015-2016),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等3所大学名列世界排名前10位,英国共有16所大学进入世界排名前100名。

上述有利条件极大地增强了英国对 外国投资的吸引力。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17年 《世界投资报告》显示, 2016年,英国吸收外资流量为2538.3亿美元;截至2016年底,英国吸收外资存量为11965.2亿美元。

世界经济论坛《2016-201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英国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13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7位。世界银行发布的《2017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英国在 190个国家和地区中营商便利度排名第7位。

2.1.2宏观经济

[经济增长率]2013年以来,英国经济逐步走出金融危机带来的阴影,并开始强势复苏。 2016年,英国GDP 增长1.8%,英国经济经受了脱欧带来不确定性的初步考验, 显示出较强的弹性。

表2-1:2012-2016年英国经济情况

年份GDP C亿美元)同比(%)人均GDP C美元)同比(%)2012 26460.03 1.3 41538.31 0.6 2013 27195.09 1.9 42407.37 1.2 2014 29988.34 3.1 46412.12 2.3 2015 28610.91 2.2 43929.69 1.4 2016 26188.86 1.8 39899.39 1.0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 GDP构成]根据世行数据,2016年,英国各主要产业中,农业占GDP的比例为0.6%,工业占GDP的比例为19.2%,服务业占GDP的比例为80.2%。

[公共债务]2016年以来,得益于税收增长平稳等因素,英国公共财政状况有所好转,2016/2017财年前三个季度,公共部门净借款大幅下降15.9%,预计全财年下降7.2%。2016/2017财年前三个季度英国公共部门净债务余额占G DP比重为86.2%,较上年同期增加1.7%。

[信用评级]截至2017年4月28日,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对英国主权信用评级为ANA-1+,展望为负面。截至2017年6月2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对英国主权信用评级为A剖,展望为负面。截至2017年5月5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对英国主权信用评级为ANF仆,展望为负面。

[外汇储备]据英格兰银行数据,截至2016年底,英国政府外汇储备净资产为382.3亿美元。

[外债总额]据英国统计局数据,截至2016年底,英国公共部门外债为4590亿英镑。

[通货膨胀]英国2016年物价整体水平出现明显上涨,消费者物价指数2016年初同比上涨仅为0.3%,年底上涨幅度扩大至1.6%,呈逐步上涨

态势。2017年1月。英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1.8%,这是自2014年6月来的最高涨幅。通胀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英镑大幅贬值导致的燃油价格和食品价格上涨。

[失业率】随着英国经济逐渐恢复,失业率不断降低。据英国统计局数据,截至2017年初,英国失业率为4.7%,为10年来最低。

2.1.3重点/特色产业

[金融业]金融服务业是英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16年,英国金融服务业增加值为1269亿英镑,占英国经济产出的7.2%。其中伦敦占有英国金融和保险业的半壁江山。金融及保险业雇用员工100多万人,占英国总就业的3.1%。2016年,英国金融服务业创造贸易顺差600亿英镑,2015/2016财年,仅银行部门创造税收就达244亿英镑。凭借深厚的贸易渊源、一流的专业人员、高质量的配套服务,以及语言、时区、法规等方面的优势,伦敦位居世界兰大金融中心之列,在证券和外汇交易、海事和航空保险、债券保险和交易、银行间拆借等国际金融市场上均占有重要一席。英国脱欧后,金融服务业将受到一定影响。

英国金融服务业包括银行业、保险业、投资管理、股票市场、外汇市场、期贷市场等。伦敦不仅拥有大量银行,并且是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和全球最大再保险市场之一,还是世界领先的航空与航海保险市场。英国共有800多家经批准的保险公司,其中420家属于英国保险协会。英国保险业位居欧洲|之最,全球第三。伦敦是世界主要外汇交易市场,日交易量达5000多亿美元,占全球交易量的30%。伦敦是全球最大的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继芝加哥之后成为全球第二大期货与期权交易市场,全球最大的基金管理中,心。

伦敦金属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金属交易所,成交的非铁金属占全球交易总量的90%以上。伦敦石油交易所是欧洲领先的能源交易所。作为国际主要原油交易的价格市场一一布伦特原油交易量占全球交易量的2130伦敦证券交易所是全球国际化水平最高的证券交易所。伦敦还是全球最透明的黄金交易市场,也是全球黄金交易的结算中心。伦敦是主要的国际债券市场中心。在伦敦登记并以伦敦为基地的券商发行的债券占全球债券发行量的60%。

爱丁堡、曼彻斯特、卡迪夫、利物浦、利兹和格拉斯哥也是英国金融交易中心。汇丰银行、劳埃德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及巴克莱银行是英国主要银行。此外,还有若干家规模较小的银行、房屋按揭协会等。

[旅游业]旅游业是英国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主要旅游地区有:伦敦、爱丁堡、卡迪夫、布赖顿、格林尼治、斯特拉福、牛津和剑桥等。主要观光景点有:歌剧院、博物馆、美术馆、古建筑物、主题公园和商店等。

按游客人数衡量,英国是全球第八大旅游目的地;接旅游收入衡量,英国旅游业位居全球第六,英国旅游收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6%。

据英国旅游协会统计,2015年,英国旅游业收人1274亿英镑,其中海外游客在英消费近360亿镑。海外游客在英平均停留时间为7.7晚,人均支出609英镑。旅游业就业人数297万,占英国就业总数的9.5%。旅游业创造税收247亿英镑。

[航空航天产业]英国航空航天业研发及制造水平在欧洲乃至世界处于前列。英国约有490家公司从事航空航天业,直接从业人员11.1万人,间接hUr人员12.6万人。主要核心企业包括罗尔斯罗伊斯、空中客车、庞巴迪、BAE、洛克希德马丁、通用航空、波音等。2016年,英国航空业收人310亿英镑,其中出口270亿镑。

英国航空业过去几年订单总数增长迅速,未来5年交付率预计平稳增长,其中绝大多数订单来自美国和中东。2016年,英国范壁罗航展期间订单总额达1240亿美元。2016年7月,英国政府和波音宣布了一项合作计划,估计创造2千个就业岗位。英国航空业生产率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该行业还创造了4100个学徒机会。英国脱欧后,航空企业从欧洲采购零配件和原材料成本可能会出现上涨,欧盟对英国航空业的研发基金支持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汽车产业]英国是欧洲最多样化和产量较多的汽车生产和装配基地。英国汽车业现有约77万名从业者,大多数集中在英国中部和北部。2016年,英国生产乘用车172.3万辆,其中出口135.4万辆。2015年,汽车业增加值达155亿英镑。

全球很多汽车企业都被英国机械技术、优秀劳动力供给和良好商业环境吸引而来。英国在世界汽车研发制造领域处于领导地位,超过30家汽车生产商在英制造70多种型号的汽车,世界产量最大的7家轿车生产商、8家跑车生产商、8家商用车生产商和10家大客车生产商均在英国投资设厂。此外,还有包括17个世界顶级品牌在内的2350家汽车零配件供应商。其中威尔士是英国汽车生产业最先进的地区之一,也是最大零配件供应地区。几乎所有世界知名汽车企业都在英国有分支机构,使英国汽车产业在世界名列前茅。目前有尼桑、福特、宝马、丰田、日产和本田等超过40家知名汽车企业在英设有公司。汽车产业链包括整体设计、发动机设计制造、关键零部件生产等。

英国汽车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汽车科技的大力支撑。面对方兴未艾的互联与自动化,英国汽车业加快步伐并在欧洲取得领先地位。英国汽车协会认为,无人驾驶比以往更具科技和市场可实现性,这主要是相关行业也实现了科技升级,特别是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成熟,给英国保险、通信、电子、互联网科技、交通、物流、广告、数码与零售等带来革命性变化。

英国汽车协会将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分为6个阶段:完全手动驾驶、自动化协助、部分自动化、条件性自动化、高级自动化和完全无人驾驶。英国汽车业计划在030年前实现高级自动化,即除特定用途外,基本实现无人驾驶,届时可在城市道路上看到这一技术。

[能源产业]英国能源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根据2017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截至016年底,英国探明石油储量3亿吨,探明天然气储量0.2万亿立方米。英国1989年至1999年进行了能源私有化改革,建立了完全开放、充分竞争的电力和燃气市场;天然气取代煤炭成为主要能源形式,大大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核电进人市场,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研究开发趋向成熟,改变了单一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015年英国能源消费为1.37亿吨油当量,增长1.7%。

英国能源业直接和间接从业人数达63.7万人,2015年底共有40家主要能源供应商,能源业增加值为870亿英镑,人均产出达18.1万英镑,创造税收55亿英镑。

[化工和制药产业]英国是世界主要化工生产国。英国化工业有500多家企业,其中70%的企业是外资企业。化工业(包括制药业在内)是英国第二大制造业部门。世界主要跨国化工公司在英国运营和生产化工产品,而英国的不少化工企业已经达到跨国公司规模,在欧洲名列前茅。英国化工产品竞争力很强。2015年,化工和制药业直接从业人数超过14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近50万人,出口金额超500亿英镑。近年来,英国化工行业进行战略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向专业化和特色化方向发展。英国化工企业通过兼并、合作、收购等手段调整产品结构。化工业从多元化发展转向专业化发展,收缩经营范围,放弃弱项,加强核心产业,使其在某一领域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加强,并开始逐步退出低附加值、污染严重的传统化工领域。二是发展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英国通过法拉第项目不断加大化工领域的研究开发投入,以技术创新和领先作为抢占未来制高点的首要手段,使英国化工技术更新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为适应市场需要和追求高利润,英国一部分化工企业将精细化工作为发展重点,并将其核心产业向精细化工和高新材料方向转移。三是英国的初级化工产品、大宗石化产品及传统化工产品正在向拥有广阔市场、丰富原料和廉价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四是英国重视化工业的节能、环保和安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向可持续化工业转型,加强研究机构与生产厂商的联系,逐渐从“末端处理”转变为“生产全过程控制”。

英国是世界主要的制药业中心之一,015年有制药企业545家,直接、间接从业人员31.万人,年增加值157亿英镑。全球前20家制药企业都在英国开展业务。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 )和阿斯利康制药( AstraZenec a )为全球第五和第六大制药公司。此外,辉瑞、罗氏等外

国企业也在英国投资设厂。

[创意产业]从建筑到音乐到计算机游戏和电影等,英国创新、多文化的创意产业相当发达。英国历史上就在艺术、设计、创新方面领先世界。创意产业包括许多分支部门,如广告、 建筑、时尚、 电影和视频、 软件、计算机服务和电视、广播等。英国研发的数字游戏如《古墓丽影》等闻名世界。英国也是世界领先的电视节目制造地,是世界第二大电视节目出口地。 2014年,英国创意产业增加值840.7亿英镑,占英国经济增加值的5.19%; 2015年,英国创意产业创造就业机会190万个。

[环保与可再生能源]英国政府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和环保产业,制定了要在2050年之前实现减排80%二氧化碳的目标,为英国能源领域的继续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英国是世界第二大再生能源公司投资对象国。英国的再生能源与环境技术产业是世界上最具活力、最受国际推崇的产业之一。主要技资机会涉及以下几个再生能源领域:陆地和海上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 biomass )、 海浪能和潮沙能等。2015年,英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英国发电量的25%,相对2000年仅占发电总量2.6%的比例大幅增长。

[食品和饮料产业]英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食品和饮料市场之一。在化学和纳米技术创新驱动下,英国食品和饮料行业也在不断创新,尤其在高科技包装、健康和方便食品方面优势更为明显。2016年,英国共有食品和饮料生产企业约9千家,产业增加值282亿英镑,就业人数约40万人,出口额200亿英镑。

[信息通信产业]英国是欧盟最大的信息通讯产业基地,拥有约11.5万家企业,年收入超过1400亿英镑,雇员超过100万人。英国同时是世界信息通信产业的创新中J心之一。

( 1)电子产品。英国是电子工程、半导体设计和光电学的创新基地,对发展电子产品有良好的商业环境和基础设施。索尼、 日立、 飞利浦、摩托罗拉等国际知名公司都在英国建立了研发中心。很多英国公司有独特的专利。英国的芯片设计举世瞩目,囊括了欧洲地区40%的芯片设计和全球10%的芯片生产。英国是最早采用无线局域网的国家,因特网普及和电子商务占据世界领先地位。

( 2)软件和IT服务。英国是最吸引软件企业的欧洲国家之一,有超过100万人在计算机相关行业就业,其中超过一半在软件和相关服务行业。包括微软、 IBM、惠普在内的10万多家软件企业在英国运营。在英国研发的软件比在欧洲任何国家都要多。英政府也投入大量资金支持软件行业研发。

( 3 )电信业。英国电信业以高度发达、自由开放及吸纳新技术而闻名于世。英国是第一个通过人造卫星、电缆和地面广播提供数字电视服务

的国家,有200多家空间及人造卫星企业和世界最大的移动电话运营商,是欧洲占主具实力和竞争力的电信制造和供应基地,也是公认的电信技术创新中心。英国是世界上领先的网络关口,世界36%的跨国网络线路通过英国服务器。英国还是欧洲最大的手机通信市场,有8000万手机用户,市场价值140亿英镑。

英国目前有20所大学从事电信技术前沿研究,70所大学参与半导体研究。英国电信业分为五大具体业务:固定电话和专线、移动语音和数据、因特网和宽带、企业数据服务、于机及其配件的零售。近年来,英国电信业务收人的增长点主要在移动和宽带服务领域,传统业务收入呈下降趋势。

[生命科学产业]英国生命科学产业发达。根据英国生命科学办公室最新分类,英国生命科学产业包括生物医药和医疗技术两大门类。2016年,英国共有生命科学企业5142家,年收入638亿英镑,吸收就业23.6万人。发达的制药技术、较强的技术基地和不断增加的政府研发投人使英国生命科学技资不断增加。英国生命科学企业中,员工不足250人的中小企业占总数的96.5%,就业超过1千人的企业有15家。其中57%的生命科学企业为英国本土企业。

( 1)生物医药。英国是世界上最发达和增长最快的生命科学市场之一,是仅次于美国的最具活力的生物技术工业基地。根据英国生命科学办公室数据,2016年英国生物医疗研发生产企业543家,就业6.3万人,年收人291亿英镑;生物医药服务和供应企业1314家,就业5.1万人,年收入128亿英镑。英国是世界生物制药的主要中心,在复合蛋白质和DNA技术疗法领域领先。英国生物技术工业是吸引海外投资的主要领域之一。英国是跨国医药和生物科技经营最具吸引力的国家。英国企业创造了欧洲上市公司40%的生物科技产品。同时,欧洲进入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超过45%是英国生产的。此外,英国生物技术的发展也受益于欧洲医药鉴定局,其总部设在英国。剑桥桑格研究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物技术研发中心之一,同时也是将基因研究转化为商业用途的重要基地。大约1/3的人类基因研究项目在此进行。位于剑桥、牛津、伦敦的大学形成了世界顶级的高生物科技研发集群。2003年3月,英国政府通过了克隆和干细胞研究合法化的法律,为再生药物的研究铺平了道路,使再生药物广泛应用在各领域。英国政府专门成立了生物科学创新和研发机构,以继续保持其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竞争力。英国以优惠的营业税率和资金资助计划,以及对小型未上市公司投资的优惠政策,鼓励生物技术科学研究不断突破,保证了英国在欧洲生物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2)医疗科技。英国共有2477家医疗设备企业,就业9.4万人,年收人171亿英镑,其中10亿英镑来自数字医疗企业;英国还有医疗设备服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