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M2917电压转换器的原理及性能参数(精)

LM2917电压转换器的原理及性能参数(精)

LM2917电压转换器的原理及性能参数(精)
LM2917电压转换器的原理及性能参数(精)

LM2917电压转换器的原理及性能参数

1. 概述

LM2917为单片集成频率-电压转换器,芯片中包含了一个高增益的运算放大器/比较器,当输入频率达到或超过某一给定值时,输出可用于驱动开关、指示灯或其它负载。内含的转速计使用充电泵技术,对低纹波具有频率倍增功能。另外LM2917还带有完全的输入保护电路。在零频率输入时,LM2917的输出逻辑摆幅为零。

1.1 主要特点

LM2917具有以下特点:

进行频率倍增时只需使用一个RC网络;

芯片上具有齐纳二极管调整电路,能够进行准确的频率-电压(电流)转换;

以地为参考的转速计输入可直接与可变磁阻拾音器接口;

运算放大器/比较器采用浮动晶体管输出;

50mA输出陷流或驱动能力,可驱动开关、螺线管、测量计、发光二极管等;

对低纹波有频率倍增功能;

转速计具有滞后、差分输入或以地为参考的单端输入;

线性度典型值为±0.3%;

以地为参考的转速计具有完全的保护电路,不会受高于VCC 值或低于地参考输入的损伤。

1.2 应用领域

LM2917可应用于以下领域:

?超速/低速检测;

?频率电压转换(转速计);

?测速表;

?手持式转速计;

?速度监测器;

?巡回控制;

?车门锁定控制;

?离合控制;

?喇叭控制;

?触摸或声音开关。

1.3 电性能参数

LM2917的主要电性能参数如表1所列。

2. 工作原理

图1所示为LM2917的原理框图,各引脚功能如下:

?1脚和11脚为运算放大器/比较器的输入端;

?2脚接充电泵的定时电容;

?3脚连接充电泵的输出电阻和积分电容;

?4脚和10脚为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

?5脚为输出,取自输出晶体管的发射极;

?6,7,13,14脚未用;8脚为输出晶体管的集电极,一般接电源;

?9脚为正电源端;

?12脚为负电源端,一般接地。

运算放大器/比较器完全与转速计兼容,以一个浮动的晶体管作为输出端,具有强的输出驱动能力,能够以50mA电流驱动以地为参考或以电源为参考的负载。输出晶体管的集电极电位可高于VCC,允许的最大电压VCE为28V。

电路中使用差分输入端,用户自己能够设定输入转换电平,而且滞后也在设定的电平左右,因而能够获得良好的噪声抑制。当然为了使输入在高于地电压时具有共模电压,没有使用输入保护电路,但输入端电压电平不能超出电源电压范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输入端未接串联保护电阻的情况下,输入端的电平不能低于地电平。

在充电泵把从输入级来的频率转换为直流电压时,此变换需外接定时电容C1和输出电阻R1以及积分电容或滤波电容C2,当输入级的输出改变状态时(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由于输入端上有合适的过零电压或差分输入电压时),定时电容在电压差为VCC/2的两电压值之间被线性地充电或放电,在输入频率信号的半周期中,定时电容上的电荷变化量为C1VCC/2,泵入电容中的平均电流或流出电容中的平均电流为:

△Q/T=iC(AVG)=fINC1VCC

输出电路把这一电流准确地送到负载电阻(输出电阻)R1中,R1电阻的另一端接地,这样脉冲式的电流被滤波电容积分,得到输出电压:

VO=VCCfINC1R1K

其中K为增益常数。

而电容C2的值取决于纹波电压的大小和实际应用中需要的响应时间。

3. 典型应用电路

在应用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如何选择电阻R1和电容C1。

为了获得最佳性能,必须仔细选择合适的电阻R1和电容C1。定时电容还为充电泵提供内部补偿,为了使器件取得准确的转换结果,其值应大于500pF,太小的电容值会在R1上产生误差电流,特别是在低温应用时更是如此。器件的引脚3

的输出电流是内部固定的,因此VO/R1值必须小于或等于此固定值。如果R1太大,它将会影响引脚3的输出阻抗,器件进行频率-电压转换的线性度将会变差.此外还要考虑输出纹波电压,以及R1对C2值的影响。引脚3的纹波VRIPPLE可用下式计算:

VRIPPLE=VCCC1[1-(VCCfINC1/I2)]/2C2

R1的选择与纹波无关。但是响应时间,即输出VOUT稳定在一个新值上需要的时间会随着C2值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必须在纹波、响应时间和线性度之间仔细地进行折衷选择。器件所允许的输入信号的最大频率由VCC、C1和I2决定。

LM2917很适合那些要求输出电压或电流与电源电压变化无关的应用,因为它内部使用齐纳二极管调整的输出端。但需在电源端串接一电阻,电阻值必须合理选取,芯片内的转速计电流和运算放大电路的工作电流至少需要3mA。在低电压应用中,必须保证电阻中的电流大于3mA,以使得齐纳二极管电压调整能够正常。例如,当电源电压从9V变化到16V 时,串接470Ω的电阻能够使齐纳二极管电压变化减小到160mV。

基于单片机的数模转换设计

目录 1、系统方案.......................................... - 3 - 1.1、方案比较与选择............................... - 3 - 1.1.1、单片机选择与论证........................ - 3 - 1.1.2、显示器件选择与论证...................... - 3 - 1.1.3、键盘形式选择与论证...................... - 4 - 1.1.4排阻形式选择与论证........................ - 4 - 2理论分析与计算 ..................................... - 8 - 2.1、D/A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 8 - 1.分辨率......................................... - 8 - 2.转换精度....................................... - 8 - 3.输出电压(或电流)的建立时间(转换速度) ...... - 8 - 4. 温度系数 2.2 数模转换器 2.2.1权电阻网络DAC的原理分析..................... - 9 - 3、电路与程序设计.................................. - 11 - 3.1.1、总体框图设计........................... - 11 - 3.1.2、显示电路............................... - 11 - 3.1.3、权电路................................. - 12 - 3.1.4、按键电路............................... - 13 - 3.1.5、驱动电路............................... - 14 -

正负电压转换电路

正负电压转换器 一、设计要求 1、主要是把+5V电压转换出一个-5V电压用 2、采用LM2576-ADJ 3A输出可调电源芯片制作,开关频率50KHZ 3、该电路的典型应用是降压,采用斩波式降压,效率达到80% 4、输入电压5V~40V,输出1.2V~37V 5、用来代替DCDC模块和7805等 二、设计的可行性 3A正压转负压电路 输入电压 4.5V~30V 输出-1.25~-25V 最大电流可接近3A,静态电流10mA~20mA 可以用于需要负电源的场合 成本较低 LM2576-ADJ为1.5元/片 三、实验电路及原理 1、C1用于提供LM2576一开始工作瞬间时的较大电流 2、*D1,*U1,*R1为过压保护电路,+5V~+12V转-5V~-12V时可以不接,当 正负压差在36V以上时,关闭LM2576,保护电源IC,防止开关管被击穿 3、R3为上拉电阻,ON/OFF引脚输入低电平工作 4、D2,U2,R2为输入电压监控电路,当输入电压到达4.5V时,才使LM2576 工作,若不加改部分电路,则一上电,LM2576的开关管就导通,电路 中会有大电流,可能会损坏LM2576,R2可以根据输入电压大小调整一 下 5、R4为电压调整电位器,选择2个电阻接上也可 6、D3为续流二极管,小于1A时用1N5819即可,1N5822为3A电流使用 7、D4为了保护C3上电时不输出反极性电压,所以D4用1N4007即可, 为了保护后面电路不反向供电 8、L1选择工字型功率电感 四、元器件选择 LM2576-ADJ 3A输出可调电源芯片、电阻、电容、电感、带极性的电容、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三极管

基于LM331频率电压转换器电路设计

基于LM331频率电压转换器电路设计LM331基本上是从国家半导体精密电压频率转换器。该集成电路具有手像应用模拟到数字的转换,长期一体化,电压频率转换,频率电压转换。宽动态范围和出色的线性度,使适合上述应用的IC,这里的LM331作为电压转换器转换成一个成比例的电压,这是非常线性的输入频率与输入频率的频率有线。电压转换的频率达到差分输入频率使用电容C3和电阻R7,和由此产生的脉冲序列喂养的PIN6的 IC(阈值)。在PIN6负由此产生的脉冲序列的边缘,使得内建 说明 LM331基本上是从国家半导体精密电压频率转换器。该集成电路具有手像应用模拟到数字的转换,长期一体化,电压频率转换,频率电压转换。宽动态范围和出色的线性度,使适合上述应用的IC,这里的LM331作为电压转换器转换成一个成比例的电压,这是非常线性的输入频率与输入频率的频率有线。电压转换的频率达到差分输入频率使用电容C3和电阻R7,和由此产生的脉冲序列喂养的PIN6的 IC(阈值)。在PIN6负由此产生的脉冲序列的边缘,使得内建的比较器电路,触发定时器电路。在任何时刻,电流流过的电流输出引脚(引脚6)将输入频)的值成正比。因此,输入频率(FIN)成正比的电压(VOUT)率和定时元件(R1和C1 将可在负载电阻R4 。电路图

注意事项 该电路可组装在一个VERO板上。 我用15V直流电源电压(+ VS),同时测试电路。 LM331可从5至30V DC之间的任何操作。 R3的值取决于电源电压和方程是R3 =(VS - 2V)/(2毫安)。 根据公式,VS = 15V,R3 = 68K。 输出电压取决于方程,VOUT =((R4)/(R5 + R6))* R1C1 * 2.09V *翅。壶R6可用于校准电路。

电液转换器原理与调试

1 电液转换器原理与调试 电液转换器工作原理:(见图) 当信号电流I 为零时, 芯棒M 与滑阀O 处于左端极限位置, 压力油腔P 与控制油压A 之间节流口关闭。A 腔经阀芯中的内孔与回油腔相通,所以A 腔处于卸压状态。 当信号电流(I=4~20mA )增加时,芯棒M 在磁场作用力下,或比例地产生一个向右作用力F ,推动滑阀O 向右移动,使控制油腔A 与回油腔T 的流通面积减小,与压力油腔P 的流通面积增大,根据流量平衡原理,控制油压A 升高,随着油压A 的升高,与A 油腔相通的N 腔压力也升高。当产生的油压力f 与F 相抵消时,滑阀O 达到平衡,控制油压A 稳定。A 腔油压值即是成比例地对应输入信号的相应值。 当信号电流减小时,芯棒M 在磁场作用力下,产生一个向左作用力F 。这时,由于与A 油腔相通的N 腔油压力大于芯棒作用力,滑阀O 向左移动,使得控制油腔A 与回油腔T 的流通面积增大,与压力油腔P 的流通面积减小,控制油压A 降低。同时,N 腔油压亦降低,芯棒上的磁场力与油压力相等,滑阀达到平衡,控制油压A 稳定。 在手动工作状态,旋动手轮,经传动杆K 推动芯棒M 移动,即能调到所要求的控制油压A 。 一般对应4-20MA 控制电流输出的二次脉冲油压A 为0.15-0.45Mpa ,在这一段范围内控制特性的线形度较高。 电液转换器调试过程: 开 始 期 (允许范围20~30VDC) 电液转换器油温 和油压达到要求 带手轮形式的,将手轮转到最左面 根据设计检查电 和油压的连接 将空气从电磁阀 和液压件中排出 提供和测量进油压力(最大40bar) 供 电 源

2 否在最小和最大信号变化 时,输出电压是否改变 增加信号输出压力是否增加 是 否 是 提供系统最低的 模拟信号 测量输出压力 提 供 电 源 提供系统最高的模拟信号 利用电液转换器上电位器X1调整所需要的最高压力 提供系统最低 的模拟信号 利用电液转换器上电位器 X0调整所需要的最低压力 结 束

数模与模数转换器 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11章 数模与模数转换器 习题与参考答案 【题11-1】 反相运算放大器如图题11-1所示,其输入电压为10mV ,试计算其输出电压V O 。 图题11-1 解:输出电压为: mV mV V R R V IN F O 10010101 =?=-= 【题11-2】 同相运算放大器如图题11-2所示,其输入电压为10 mV ,试计算其输出电压V O 。 图题11-2 解:mV mV V R R V IN F O 110101111 =?=+=)( 【题11-3】 图题11-3所示的是权电阻D/A 转换器与其输入数字信号列表,若数字1代表5V ,数字0代表0V ,试计算D/A 转换器输出电压V O 。 11-3 【题11-4】 试计算图题11-4所示电路的输出电压V O 。 图题11-4 解:由图可知,D 3~D 0=0101 因此输出电压为:V V V V O 5625.151650101254 === )( 【题11-5】 8位输出电压型R/2R 电阻网络D/A 转换器的参考电压为5V ,若数字输入为,该转换器输出电压V O 是多少?

解:V V V V O 988.21532565100110012 58≈== )( 【题11-6】 试计算图题11-6所示电路的输出电压V O 。 图题11-6 解:V V V D D V V n n REF O 5625.1516501012 5~240==-=-=)()( 【题11-7】 试分析图题11-7所示电路的工作原理。若是输入电压V IN =,D 3~D 0是多少? 图题11-7 解:D3=1时,V V V O 6221234== ,D3=0时,V O =0。 D2=1时,V V V O 3221224== ,D2=0时,V O =0。 D1=1时,V V V O 5.1221214== ,D1=0时,V O =0。 D0=1时,V V V O 75.0221204 ==,D0=0时,V O =0 由此可知:输入电压为,D3~D0=1101,这时V O =6V++=,大于输入电压V IN =,比较器输出低电平,使与非门74LS00封锁时钟脉冲CLK ,74LS293停止计数。 【题11-8】 满度电压为5V 的8位D/A 转换器,其台阶电压是多少?分辨率是多少? 解:台阶电压为mV mV V STEP 5.192/50008== 分辨率为:%39.00039.05000/5.195000/===mV V STEP

电压频率转换器设计(含电路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题目电压/频率变换器 班级电科1124 姓名冯刚毅 学号201211911406 成绩 日期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电压/频率变换器的设计方案简介 1.1 实验目的及应用意义 1.学习简单积分电路的设计与由555定时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2.用multisim设计出实验原题图,使V I变化范围:0∽10V,f o变化范围:0∽10kHz;并分析其功能原理。 1.3 设计思路 电压/频率变换器的输入信号频率f。与输入电压V i 的大小成正比,输入控制电压V i常为直流电压,也可根据要求选用脉冲信号做为控制电压,其输出信号可为正弦波或者脉冲波形电压。 本设计利用输入电压的大小改变电容的充电速度,从而改变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故采用积分器作为输入电路。积分器的输出信号去控制电压比较器或者单稳态触发器,可得到矩形脉冲输出,由输出信号电平通过一定反馈方式控制积分电容恒流放电,当电容放电到某一域值时,电容C再次充电。由此实现V i 控制电容充放电速度,即控制输出脉冲频率。 1.4 原理框图设计

电压频率转换器原理框图1.5 电路图

二电压频率变换器各单元电路设计 2.1 积分器设计 积分器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和R C 元件构成的反向输入积分器。具体电路如下: 2.2 单稳态触发器设计 单稳态触发器采用555 定时器构成的单稳电路。具体电路如下:

2.3 电子开关设计 电子开关采用开关三极管接成反向器形式,当触发器的输出为高电平时,三极管饱和导通,输出近似为0,当触发器输出为低电平时,三极管截止,输出近似等于+Vcc。 2.4 恒流源电路设计 恒流源电路可采用开关三极管T,稳压二极管D z 等元件构成。具体电路如下所示。当V1’为0时,D2,D3 截止,D4 导通,所以积分电容通过二极管放电。当V1’为1 时,D2,D3 导通,D4 截止,输入信号对积分电容充电。在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出端得到矩形脉冲。

∑-△模数转换器的原理及应用

∑-△模数转换器的原理及应用 张中平 (东南大学微电子机械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6) 摘要:∑-△模数转换器由于造价低、精度高、性能稳定及使用方便等特点,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在一些高精度仪器仪表和测量设备中,介绍该转换器的基本原理,并重点举例介绍AD7708芯片的应用,该芯片是16 bit模数转换器,与24 bit AD7718引脚相同,可直接升级。 关键词:模数转换器;寄存器;串行口 我们通常使用的模数转换器(ADC)大多为积分型和逐次逼近型,积分型转换效果不够好,转换过程中带来的误差比较大;逐次逼近型转换效果较好但制作成本较高,尤其是高位数转换,转换位数越多,精度越高,制作成本就越高。而∑-△ADC可以以相对逐次逼近型简单的电路结构,而得到低成本,高位数及高精度的转换效果∑-△ADC大多设计为16或24 bit转换精度。近几年来,在相关的高精度仪器制作领域该转换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 1 ∑-△ADC的基本工作原理简介 ∑-△模数转换器的工作原理简单的讲,就是将模数转换过后的数字量再做一次窄带低通滤波处理。当模拟量进入转换器后,先在调制器中做求积处理,并将模拟量转为数字量,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量化噪声,这种噪声将影响到输出结果,因此,采用将转换过的数字量以较低的频率一位一位地传送到输出端,同时在这之间加一级低通滤波器的方法,就可将量化噪声过滤掉,从而得到一组精确的数字量[1,2]。 2 AD7708/AD7718,∑-△ADC的应用 AD7708/AD7718是美国ADI公司若干种∑ΔADC中的一种。其中AD7708为16 bit转换精度,AD7718为24 bit转换精度,同为28条引脚,而且相同引脚功能相同,可以互换。为方便起见,下面只介绍其中一种,也是我们工作中用过的AD7708。 2.1AD7708的工作原理 同其它智能化器件一样,AD7708也可以用软件来调节其所具有的功能,即通过微控制器MCU编程向AD7708的相应寄存器填写适当的参数。AD7708芯片中共有11个寄存器, 当模式寄存器(Mode Regis-ter)的最高位后,其工作方框图[2]如图1所示。

基本模数转换器(ADC)的设计

《数字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课程 项目 实施报告 题目(A):基本模数转换器(ADC)的设计 组号: 8 任课教师:。。。 组长:。。。。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联系方式:。。。 二零一四年十月二十五日

基本模数转换器(ADC )的设计 一.设计要求 (1) 设计一个每单次按下按钮,就能够实现数模转换的电路,并用LED 显示对应输入模拟电压(0—3V )的等级,当输入电压>3V 后,有“溢出”显示。 (2) 功能模块如图: (3) 图中的“模数转换”为本教材第六章的并行ADC 转换电路。在此基础上自行设计按键、LED 显示、模拟电压调节等模块,实现单次模数转换的功能。 模拟电压 调节模数转换LED 显示 按键 5V 电源

自行设计溢出标记的显示。 (4) 本电路的测试方法是,通过一个电位器对电源电压连续分压,作为ADC 的输入电压,每按下一次按键时,ADC 电路进行一次ADC 转换,并将转换的结果用数码管显示出来。注意不要求显示实际的电压值,仅显示模拟电压的量化等级。 二.电路原理图 LED 显示

三.设计思路 根据题目要求,我们的电路本应分五个个模块,但实验室缺少8-3编码器不能实现转化,所以只能有四个一下模块:模拟电压调节;比较电路;记忆模块;LED显示。模拟电压的调节可以用划变电阻来调节电压,理想中数模转化模块应由比较器,D触发器和编码器来实现,在我们的实际电路中我们只用了前两者。最终我们用LED的亮灭来显示结果。 具体原理叙述如下: 在比较电压时,将参考电压V ref经电阻分压器产生一组不同的量化电平V i:v1=1/16V ref,v2=3/16V ref,v3=5/16V ref ,v4=7/16V ref ,v5=9/16V ref ,v6=11/16V ref ,v7=13/16V ref ,v8=15/16V ref ,这些量化电平分别送到相应lm339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而输入电压V同时作用于lm339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 当V大于V i时,第i个比较器输出状态1,即高电平;反之,比较器输出状态0,即低电平。比较器的输出加到D触发器的输入端,在时钟脉冲CP的作用下,把比较器的输出存入触发器,得到稳定的状态输出Q,再由LED的亮暗状态显示,高电平则亮,低电平就暗。 当V≥15/16 V ref的时候,即V超过该转换器的最大允许的输入电压的时候产生“溢出”,我们使用了一个红色的报警LED亮作为显示。 此外,鉴于会因为按键时间的长短不一而造成的脉冲不整齐的问题,需要

电压电流转换器

级《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电压电流转换器 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生: 指导教师:、职称 专业: 班级: 完成时间: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适应专业: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摘要 电压电流转换器是将输入的电压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的电路,是电压控制的电流源。在工业控制和许多传感器的应用电路中,摸拟信号输出时,一般是以电压输出。在以电压方式长距离传输模拟信号时,信号源电阻或传输线路的直流电阻等会引起电压衰减,信号接收端的输入电阻越低,电压衰减越大。为了避免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只有增加信号接收端的输入电阻,但信号接收端输入电阻的增加,使传输线路抗干扰性能降低,易受外界干扰,信号传输不稳定,这样在长距离传输模拟信号时,不能用电压输出方式,而把电压输出转换成电流输出。另外许多常规工业仪表中,以电流方式配接也要求输出端将电压输出转换成电流输出。V/I转换器就是把电压输出信号转换成电流输出信号,有利于信号长距离传输。课题所设计的V/I转换器可实现输入为0-5V直流电压,输出为0-10mA的直流电流;输入为0-10V直流电压,输出为0-10mA的直流电流;输入为-10V—+10V直流电压,输出为4-20mA的直流电流。其中,对于-10V—+10V转换为4-20mA,首先采用一个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将输入电压放大一定倍数,再采用一个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将电压转换为对应的电流输出。经过后期测试,设计电路符合课题设计要求。 关键词:电压控制电流源;长距离传输;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

电压频率变换器的设计讲解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电压频率变换器 所学专业名称电气信息类 班级电类114班 学号********** 学生姓名王*金 指导教师汪* 2012年12月23日

机电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任务书 设计名称:电压频率转换器 学生姓名:王*金指导教师:汪* 起止时间:自2012 年12 月10 日起至2012 年12 月25 日止 一、课程设计目的 1).熟悉集成电路及有关电子元器件的使用; 2).了解电压平频率转换器主体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学习电路中基本电路的应用以及单稳态触发器等综合应用。 二、课程设计任务和基本要求 设计任务: 1).熟悉和应用比较器的构成及设计方法,尤其是迟滞比较器的应用。 2).熟悉和应用积分器的构成和设计方法,了解电容在其中的工作原理。 3).熟悉和简单应用二极管作电子开关的构成和设计方法。 4).熟悉迟滞比较器与积分器之间的波形转换。 5).熟悉掌握运用multisim画图、调试和仿真。 基本要求: 1).有明确的设计方案使操作简便易行。 2).设计一个将直流电压转换成给定频率的矩形波,包括:积分器;电压

比较器。 3).输入为直流电压0-10V。 4).输出为f=0-500Hz的矩形波。 5).按规定格式写出课程设计报告书。

机电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老师评价表

目录 摘要和关键词 (1) 第一章设计指标 (2) 1.1 设计指标 (2) ◆ 1.1.1设计内容 (2) ◆ 1.1.2设计要求 (2) 第二章系统设计原理及内容 (2) 2.1 设计思想 (2) 电压/频率转换器原理框 (2) 第三章电路各模块方案设计 (3) 3.1 积分器的设计方案 (3) 3.2比较器的设计方案 (4) ◆ 3.2.1电压比较器 (4) ◆ 3.2.2过零比较器 (5) 3.3单稳态触发器 (6) 3.4低通滤波器 (6) 3.5模块的整合 (7) ◆ 3.5.1 电压/频率 (7) ◆ 3.5.2 频率/电压 (7) 第四章结束语 (8) 4.1心得体会 (8) 元件清单 (9) 参考文献 (9)

voith电液转换器使用说明书

VOITH 电液转换器使用说明书型号:DSG-BXX113 翻译:研发中心孙云超

目录 1.技术数据 (1) 2.安全指示 (3) 2.1 提示和标志的定义 2.2 正确使用 2.3 重要提示 2.4 担保 3.功能描述 (6) 3.1 设计 3.2 操作特点 4.包装、储存、运输 (7) 5.安装 (8) 5.1 组装 5.2 液压连接 5.3 电器连接 6. 试运行 (10) 6.1 运行检测 6.2 参数设定 7.操作 (11) 7.1 用手动旋钮操作 7.2 用设定信号操作 7.3 故障检修和排除 8. 维护和检修 (13) 9. 停机 (13) 10. 具有接线图的外部管线图 (14) 11. 附件 (15)

1.技术数据: 周围环境: 储存温度-40 (90) 工作环境温度-20 (85) 保护IP65 to EN 60529 适合于在工业空间内部安装 电气数据: 电压:24 VCD ±15% 电流:大约0.7A(对DSG-B05…DSG-B10型) 大约1A(对DSG-B30型) 最大3A 时间t ? 1 Sec 输入设置:0/4…20mA 输入阻抗大约25欧姆,具有抑制电路。 液压参数: 最小进口油压P in min: 1.5bar+最大输出P A max (对B05…B10型) 5bar+最大输出油压P A max (对B30型) 最大进口油压P in max :见表 压力流体:不易燃烧的原油或压力油油粘度:根据DIN51519,ISO VG32…ISO VG48 油温:+10℃ (70) 油纯度:根据NAS1638为7级 根据ISO4406为-/16/13级 泄漏量:当进口油压P in=10bar 时≤3 l/min (对DSG-B05… DSG-B10 ) 当进口油压P in=40bar 时≤5 l/min(对DSG-B30)

模数转换器原理

模数(A/D)转换器工作原理A/D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又叫模/数转换器,即是将模拟信号(电压或是电流的形式)转换成数字信号。这种数字信号可让仪表,计算机外设接口或是微处理机来加以操作或胜作使用。 A/D 转换器 (ADC)的型式有很多种,方式的不同会影响测量后的精准度。 A/D 转换器的功能是把模拟量变换成数字量。由于实现这种转换的工作原理和采用工艺技术不同,因此生产出种类繁多的A/D 转换芯片。 A/D 转换器按分辨率分为4 位、6 位、8 位、10 位、14 位、16 位和BCD码的31/2 位、51/2 位等。按照转换速度可分为超高速(转换时间=330ns),次超高速(330~3.3μS),高速(转换时间3.3~333μS),低速(转换时间>330μS)等。 A/D 转换器按照转换原理可分为直接A/D 转换器和间接A/D 转换器。所谓直接A/D 转换器,是把模拟信号直接转换成数字信号,如逐次逼近型,并联比较型等。其中逐次逼近型A/D 转换器,易于用集成工艺实现,且能达到较高的分辨率和速度,故目前集成化A/D 芯片采用逐次逼近型者多;间接A/D 转换器是先把模拟量转换成中间量,然后再转换成数字量,如电压/时间转换型(积分型),电压/频率转换型,电压/脉宽转换型等。其中积分型A/D 转换器电路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切能作到高分辨率,但转换速度较慢。有些转换器还将多路开关、基准电压源、时钟电路、译码器和转换电路集成在一个芯片内,已超出了单纯A/D 转换功能,使用十分方便。 ADC 经常用于通讯、数字相机、仪器和测量以及计算机系统中,可方便数字讯号处理和信息的储存。大多数情况下,ADC 的功能会与数字电路整合在同一芯片上,但部份设备仍需使用独立的ADC。行动电话是数字芯片中整合ADC 功能的例子,而具有更高要求的蜂巢式基地台则需依赖独立的ADC 以提供最佳性能。 ADC 具备一些特性,包括: 1. 模拟输入,可以是单信道或多信道模拟输入; 2. 参考输入电压,该电压可由外部提供,也可以在ADC 内部产生; 3. 频率输入,通常由外部提供,用于确定ADC 的转换速率; 4. 电源输入,通常有模拟和数字电源接脚; 5. 数字输出,ADC 可以提供平行或串行的数字输出。在输出位数越多(分辨率越好)以及转换时间越快的要求下,其制造成本与单价就越贵。 一个完整的A/D转换过程中,必须包括取样、保持、量化与编码等几部分电路。 AD转换器需注意的项目: 取样与保持 量化与编码

LM2917电压转换器的原理及性能参数(精)

LM2917电压转换器的原理及性能参数 1. 概述 LM2917为单片集成频率-电压转换器,芯片中包含了一个高增益的运算放大器/比较器,当输入频率达到或超过某一给定值时,输出可用于驱动开关、指示灯或其它负载。内含的转速计使用充电泵技术,对低纹波具有频率倍增功能。另外LM2917还带有完全的输入保护电路。在零频率输入时,LM2917的输出逻辑摆幅为零。 1.1 主要特点 LM2917具有以下特点: 进行频率倍增时只需使用一个RC网络; 芯片上具有齐纳二极管调整电路,能够进行准确的频率-电压(电流)转换; 以地为参考的转速计输入可直接与可变磁阻拾音器接口; 运算放大器/比较器采用浮动晶体管输出; 50mA输出陷流或驱动能力,可驱动开关、螺线管、测量计、发光二极管等;

对低纹波有频率倍增功能; 转速计具有滞后、差分输入或以地为参考的单端输入; 线性度典型值为±0.3%; 以地为参考的转速计具有完全的保护电路,不会受高于VCC 值或低于地参考输入的损伤。 1.2 应用领域 LM2917可应用于以下领域: ?超速/低速检测; ?频率电压转换(转速计); ?测速表; ?手持式转速计; ?速度监测器; ?巡回控制; ?车门锁定控制; ?离合控制; ?喇叭控制; ?触摸或声音开关。

1.3 电性能参数 LM2917的主要电性能参数如表1所列。 2. 工作原理 图1所示为LM2917的原理框图,各引脚功能如下:

?1脚和11脚为运算放大器/比较器的输入端; ?2脚接充电泵的定时电容; ?3脚连接充电泵的输出电阻和积分电容; ?4脚和10脚为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 ?5脚为输出,取自输出晶体管的发射极; ?6,7,13,14脚未用;8脚为输出晶体管的集电极,一般接电源; ?9脚为正电源端; ?12脚为负电源端,一般接地。 运算放大器/比较器完全与转速计兼容,以一个浮动的晶体管作为输出端,具有强的输出驱动能力,能够以50mA电流驱动以地为参考或以电源为参考的负载。输出晶体管的集电极电位可高于VCC,允许的最大电压VCE为28V。 电路中使用差分输入端,用户自己能够设定输入转换电平,而且滞后也在设定的电平左右,因而能够获得良好的噪声抑制。当然为了使输入在高于地电压时具有共模电压,没有使用输入保护电路,但输入端电压电平不能超出电源电压范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输入端未接串联保护电阻的情况下,输入端的电平不能低于地电平。

电压频率转换

A1的反馈电阻决定其直流增益。调整电位器RP1(10kΩ),使输入频率为30kHz 时,A1输出为3V,这样对于输入0~30kHz频率,可得0~3V输出电压,线性度为0.005%左右。 温漂取决于电容C2、A1的反馈电阻以及基准电压(13脚电压)。为此,C2采用温度系数为-120ppm/℃的聚苯乙烯电容,R2(75kΩ)采用温度系数为+120ppm/℃的电阻,基准电压电路的稳压二极管VD1采用LT1004。 本电路开关电容滤波器采用LTC1043,A1采用LF356,也可用其他讼司类似产品代替。 如图是NE555构成的电压/频率转换电路。电路中n,A1和A2构成同相积分器,VT1和A3构成恒流源,NE555构成单稳多谐振荡器。VT2是受NE555控制使其开关工作,对恒流源实行通/断控制。 A1和A2构成同相积分器,即同相输入电位较高,则输出上升;反之,同相输入电位较低,则输出下降。恒流源电流对C1进行充电,由于A2的同相输入为零,致使A2输出向负方向变化。由于A2为反相器,因此,A1的输出当然是向正方向上升。若恒流源切断,则积分电流仅是与恒流源反向的输入电流对C1反向充电,又使A2的输出电压向正方向变化,同理A1的输出向负方向变化。由此可知,积分电流受VT2的控制改变方向,从而实现了A1的积分输出改变方向。A1的输出送至NE555的2脚,只要7脚内部晶体管开路,C2就由R4充电使其电压上升,当6脚电平达到(2/3)Ucc时就会使片内触发器翻转,3脚变为低电平,同时C2通过7脚放电返回到零电位。由于3脚为低电平,VD1导通使VT2截止,这就切断了恒流源向积分器的充电通路。这时,A1输出下降,一直降到(1/3)Ucc时又使NE555的2脚为低电平并处于触发状态,于是又开始新的一轮循环,即3脚输出高电平,C2通过R4充电,VD1截止使恒流源为积分器提供电流直到3脚返回到低电平为止。重复上述过程就形成振荡,将输入0~-1OV电压转换为0~100 kHz的频率输出。

∑-△模数转换器工作原理

∑-△ADC工作原理 越来越多的应用,例如过程控制、称重等,都需要高分辨率、高集成度和低价格的ADC、新型∑-△转换技术恰好可以满足这些要求。然而,很多设计者对于这种转换技术并不十分了解,因而更愿意选用传统的逐次比较ADC。∑-△转换器中的模拟部分非常简单(类似于一个1bit ADC),而数字部分要复杂得多,按照功能可划分为数字滤波和抽取单元。由于更接近于一个数字器件,∑-△ADC的制造成本非常低廉。 一、∑-△ADC工作原理 要理解∑-△ADC的工作原理,首先应对以下概念有所了解:过采样、噪声成形、数字滤波和抽取。 1.过采样 首先,考虑一个传统ADC的频域传输特性。输入一个正弦信号,然后以频率fs采样-按照Nyquist 定理,采样频率至少两倍于输入信号。从FFT分析结果可以看到,一个单音和一系列频率分布于DC到fs /2间的随机噪声。这就是所谓的量化噪声,主要是由于有限的ADC分辨率而造成的。单音信号的幅度和所有频率噪声的RMS幅度之和的比值就是信号噪声比(SNR)。对于一个Nbit ADC,SNR可由公式:SNR=6.02N+1.76dB得到。为了改善SNR和更为精确地再现输入信号,对于传统ADC来讲,必须增加位数。 如果将采样频率提高一个过采样系数k,即采样频率为Kfs,再来讨论同样的问题。FFT分析显示噪声基线降低了,SNR值未变,但噪声能量分散到一个更宽的频率范围。∑-△转换器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具体方法是紧接着1bit ADC之后进行数字滤波。大部分噪声被数字滤波器滤掉,这样,RMS噪声就降低了,从而一个低分辨率ADC, ∑-△转换器也可获得宽动态范围。 那么,简单的过采样和滤波是如何改善SNR的呢?一个1bit ADC的SNR为7.78dB(6.02+1.76),每4倍过采样将使SNR增加6dB,SNR每增加6dB等效于分辨率增加1bit。这样,采用1bit ADC进行64倍过采样就能获得4bit分辨率;而要获得16bit分辨率就必须进行415倍过采样,这是不切实际的。∑-△转换器采用噪声成形技术消除了这种局限,每4倍过采样系数可增加高于6dB的信噪比。 2.噪声成形 通过图1所示的一阶∑-△调制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理解噪声成形的工作机制。 图1 ∑-△调制器 ∑-△调制器包含1个差分放大器、1个积分器、1个比较器以及1个由1bit DAC(1个简单的开关,可以将差分放人器的反相输入接到正或负参考电压)构成的反馈环。反馈DAC的作用是使积分器的平均输出电压接近于比较器的参考电平。调制器输出中“1”的密度将正比于输入信号,如果输入电压上升,比较器必须产生更多数量的“1”,反之亦然。积分器用来对误差电压求和,对于输入信号表现为一个低通滤波器,而对于量化噪声则表现为高通滤波。这样,大部分量化噪声就被推向更高的频段。和前面的简单过采样相比,总的噪声功率没有改变,但噪声的分布发生了变化. 现在,如果对噪声成型后的∑-△调制器输出进行数字滤波,将有可能移走比简单过采样中更多的噪声。这种调制器(一阶)在每两倍的过采样率下可提供9dB的SNR改善。

模数转换器ADC应用原理

AD0809应用原理--很全面的资料 1. 0809的芯片说明: ADC0809是带有8位A/D转换器、8路多路开关以及微处理机兼容的控制逻辑的C MOS组件。它是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可以和单片机直接接口。 (1)ADC0809的内部逻辑结构 由上图可知,ADC0809由一个8路模拟开关、一个地址锁存与译码器、一个A/D转换器和一个三态输出锁存器组成。多路开关可选通8个模拟通道,允许8路模拟量分时输入,共用A/D转换器进行转换。三态输出锁器用于锁存A/D转换完的数字量,当OE端为高电平时,才可以从三态输出锁存器取走转换完的数据。 (2).引脚结构 IN0-IN7:8条模拟量输入通道

ADC0809对输入模拟量要求:信号单极性,电压范围是0-5V,若信号太小,必须进行放大;输入的模拟量在转换过程中应该保持不变,如若模拟量变化太快,则需在输入前增加采样保持电路。 地址输入和控制线:4条 ALE为地址锁存允许输入线,高电平有效。当ALE线为高电平时,地址锁存与译码器将A,B,C三条地址线的地址信号进行锁存,经译码后被选中的通道的模拟量进转换器进行转换。A,B和C为地址输入线,用于选通IN0-IN7上的一路模拟量输入。通道选择表如下表所示。 C B A 选择的通道 000IN0 001IN1 010IN2 011IN3 100IN4 101IN5 110IN6 111IN7 数字量输出及控制线:11条 ST为转换启动信号。当ST上跳沿时,所有内部寄存器清零;下跳沿时,开始进行A /D转换;在转换期间,ST应保持低电平。EOC为转换结束信号。当EOC为高电平时,表明转换结束;否则,表明正在进行A/D转换。OE为输出允许信号,用于控制三条输出锁存器向单片机输出转换得到的数据。OE=1,输出转换得到的数据;OE =0,输出数据线呈高阻状态。D7-D0为数字量输出线。 CLK为时钟输入信号线。因ADC0809的内部没有时钟电路,所需时钟信号必须由外界提供,通常使用频率为500KHZ, VREF(+),VREF(-)为参考电压输入。 2.ADC0809应用说明 (1).ADC0809内部带有输出锁存器,可以与AT89S51单片机直接相连。(2).初始化时,使ST和OE信号全为低电平。 (3).送要转换的哪一通道的地址到A,B,C端口上。 (4).在ST端给出一个至少有100ns宽的正脉冲信号。 (5).是否转换完毕,我们根据EOC信号来判断。 (6).当EOC变为高电平时,这时给OE为高电平,转换的数据就输出给单片机了。 3.实验任务

电动车电压转换器

电动车电压转换器(DC-DC降压变换器)故障如下(附原理图): 此转换器由UC3845单端输出的电流型PWM控制电路,最大优点外接元件少,不用辅助电源.原先无电压12V输出,输入电压48V正常.经检测发现UC3845 第七脚对地短路,更换 UC3845.接输入电源48V,无负载下输出12V.接入12V/40W灯泡发现有20~30HZ的灯光频闪,输出电感T有低频叫声.此时U3845第七脚电压8.1V正常.奇怪的是无负载时输出电压12V ,说明电路工作正常.测C7、R8值正常,第八脚0.5v.电阻、电容等值均测都正常.陷入维修死角,希望高手指教. U3845引脚说明: 1、内部误差放大器输出补偿端2、电压负反馈信号输入端 3、电流取样检测端 4、内部振荡器RT、CR连接端 5、接地端 6、脉宽调制脉冲输出端 7、直流辅助电源正极 8、5V基准电源输出端

一般电动车转换器电压不足12V,通常只有11.5V、有的甚至是10.5V,严重影响大灯的正常发挥!仪表盘也暗淡无光。 近日找到一张转换器电路图,经研究,发现改装很容易,只需加一只电阻花2分钱成本,就可以达到你想要的电压,在此只说2种电压改装过程、14V和12.8V。 改装原理:通过用分压的方法降低反馈点的取样电压(电路中4K7与30K并联点、再通过1K2到地,这个1K2电阻两端就是改装点,在其上面并联一个3.9K电阻,可输出14V、并6.8K的,可得12.8V),即集成块TL3845第2脚的输入电压,使第6脚输出脉冲变宽,控制P75导通时间,从而使输出电压增高,反之亦然。 现将改装过程发上来,与大家共享!(注:这张电路图是大部份转换器的代表图, 36V~48V车通用)

电压频率与频率电压转换电路

电压频率与频率电压 转换电路 2011年8月24日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一、设计方案 (3) (一)、电压频率转换电路 (3) 1.基于555定时器的电压频率转换: (3) 2.基于LM331的电压频率转换: (4) (二)、频率电压转换电路 (5) 1.基于LM2907的频率电压转换: (5) 2.基于LM331的频率电压转换 (5) 二、主体电路设计 (8) 三、电路安装 (9) (一)、电压频率转换电路 (9) (二)、频率电压转换电路 (10) 四、系统调试: (10) (一)VFC: (10) (二)FVC: (11) 1

摘要: 本系统利用了LM331的原理及性能设计了频率电压以及电压频率转换电路,实现了0Hz--10kHz频率与0—10V电压的相互转换,电路简单,转换结果线性度好。 关键字:LM331 频率电压转换滤波 Abstract: The system uses the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 of LM331 to design the frequency-to-voltage and the voltage-to- frequency conversion circuits, realizes the frequency of 0Hz--10kHz and the voltage of 0 - 10V’s transformation , the circuits are simple and result have good linearity. Key-word: LM331 frequency voltage transformation filter 2

基于ARM的模数转换器的毕业设计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基于ARM的模数转换器的设计 姓名 XX 学号 XX 系部 XXXX系 专业 XXXXXXX技术 指导教师 XXXX 职称 XXXX(XXXX) XXXX年 1 月 XX 日 XXXXXXXXXXX教务处制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words (3) 1 绪论 (4) 1.1 技术背景 (4) 1.2 选题意义 (4) 2 A/D转换器基本原理 (4) 2.1 A/D转换器的基本原理 (4) 2.2 A/D转换器的基本功能 (5) 2.3 A/D转换模块 (5) 2.3.1 A/D转换模块概述 (5) 2.3.2 A/D转换的技术特性 (5) 2.3.3 A/D转换的功能寄存器框图 (5) 2.3.4 A/D转换初始化 (6) 2.3.5 A/D转换的操作 (6) 3 A/D转换器的设计 (7) 3.1 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7) 3.2 A/D转换电路 (8) 3.3 A/D转换器的原理图 (8) 4 A/D转换仿真结果 (9) 4.1 仿真设备 (9) 4.2 仿真设备简介 (9) 4.2.1 ADS1.2仿真软件 (9) 4.2.2 MagicARM2200 实验箱 (9) 4.3 仿真步骤 (12) 4.4 ADS1.2软件仿真 (12) 4.4.1 仿真软件 (12) 4.4.2 仿真硬件 (14) 4.5 仿真结果 (15) 结束语 (16)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6) 附录参考源程序 (16)

基于ARM的模数转换器的设计 XXXXXXX技术专业学生 XX 指导老师 XXXX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普及,在现代控制通信及检测等领域,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指标,对信号的处理广泛采用了数字计算机技术。由于系统的实际对象往往都是一些模拟量(如温度、压力、位移、图像等),要使计算机或数字仪表能识别,处理这些信号,必须首先将这些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而经计算机分析,处理后输出的数字量也往往需要将其转换为相应模拟信号才能执行机构所接受。这样就需要一种能在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起桥梁作用的电路——模数转换器。A/D转换器已成为信息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接口电路。为确保系统处理结果的精度,A/D转换器必须具有足够的转换精度,如果要实现快速变化信号的实时控制与检测,A/D转换器还要求具有较高的转换速度。转换精度与转换速度是衡量A/D的重要指标。随着集成技术的发展,现已研制和生产出许多单片和混合集成型的A/D转换器,它们具有愈来愈先进的技术指标。本文主要介绍了在ARM系统下,通过对A/D转换模块的设计。学习A/D接口原理及硬件电路,了解ARM的A/D 相关寄存器,利用外部模拟信号编程,实现ARM系统的A/D功能,掌握带有A/D的ARM编程实现A/D 功能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模数转换器;ADC模块;系统设计;仿真 ARM-based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design Student majoring in Computer-controlled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XXX Ting Tutor XXX Abstract:The adv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popularity of the field of modern control communication and detec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system performance, signal processing widespread adoption of digital computer technology. Since the actual object of the system are often some analog quantity (such as temperature, pressure, displacement, image, etc.), make the computer or digital instrument can recognize, process these signals, you must first convert these analog signals into digital signals; while via computer analysis, the digital output after the processing is also often need to be conver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analog signals in order to perform bodies accepted. Need a between the analog and digital signals from the bridge circuit - ADC .A / D converter the interface circuit has become indispensable in the information system.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system processing the results of the A / D converter must have a sufficient accuracy of the conversion, A / D converter is also required to have a higher conversion speed; if you want to achieve the real-time control and detection of rapidly changing signal. Conversion accuracy and conversion speed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the A / 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developed and produced many monolithic and hybrid integration of A / D converter, they have more and more state-of-the-art technical indicator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RM system,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A / D converter module. Learning A / D interface principle and the hardware circuit, ARM's A / D register, the use of external analog signals programmed to achieve a the ARM system of A / D function, master ARM programming with an A / D A / D function method. Keywords: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DC module; system design;simula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