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辩析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错是社会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与生产力没有任何关系。错18页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

3,既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有促进作用,因此,只要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就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错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作用体现在适合的生产关系能够适当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4,经济规律总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生作用的,因此,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错他离不开人类的经济活动人类可以利用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资源,符合客观地改造世界)

5,经济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没有区别。错经济规律有历史的范畴,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起作用而自然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6,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中经济运动规律的,因此,它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无关。错政治经济学就是研究经济基础以及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的

二、简答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2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要性是什么?

3社会生产力是如何构成的?

4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社会生产关系包括哪些内容?

6为什么说经济规律是客观的?

7怎样理解经济规律体系?

8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三、论述题

1,试述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2,试述社会生产总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

3,试述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特点。

4,试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第二章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三、辩析题

1,商品经济产生的根本条件是社会分工,而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两者没有渊源关系。错

2,各种商品能够按一定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

错是价值(无差别的抽象劳动)

3,价值是人类劳动的凝结,因而它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错(不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4,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因此,从商品交换的一开始就有货币。错(首先出现的是一般等价物)

5,具体劳动是一定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因此,工厂工人劳动是具体劳动,科研人员的劳动是抽象劳动。错(是相对的所有劳动者若生产了一种商品肯定同时进行了)

6,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怎样的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总是不变的。

错(时间减少,总的价值量不变,单位时间的价值量增加)

7,一般价值形式反映物物交换,货币形式出现反映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因此,货币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有本质的区别。错(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8,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除了贮藏手段、世界货币不可以使用观念上的货币外,其余货币职能均可以使用观念上的货币。错(价值尺度和世界货币可以用观念上的货币)

9,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必须进行治理。错(过渡的才应该治理,两者兼无的理想的社会是不存在的)

10,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中心的资源配置方式,因此,凡是有市场的存在就是市场经济。

错(要市场的对资源的配置占统治地位)

11,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都是社会分工的产物,都以市场机制为内在作用机制,存在共同的运动规律,因此,两者没有任何区别。错

12,凡是市场经济都要发挥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来调节经济活动,因此自由市场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一样的。错(现代的市场经济是有政府的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13,价值规律要求价格与价值相符,因此,价格和价值发生背离,就违背了价值规律。

错(上下波动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四、简答题

1,商品有哪两个因素?它们的关系如何?

2,什么是商品的价值量?它是怎样决定的?

3,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有哪两种含义?

4,什么是劳动生产率?它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怎样?

5,什么是货币?它的本质是什么?

6,什么是金属流通规律及纸币流通规律?

7,什么是价值规律?它有哪些作用?

五、论述题

1试述商品二因素的矛盾和生产商品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及其关系。

2试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科学性。

3试述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创立及其科学意义。

4试述商品经济的产生及其不可逾越的原因。

5试述货币的产生及其主要职能。

6试述价值规律的基本规定性及其作用。

第三章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实质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离不开流通产生?

2.怎样理解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3.劳动力商品有哪些重要特点?

4.试用劳动二重性原理说明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5.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标准和意义是什么?

6.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即资本主义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是什么?

7.资本主义工资怎样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的?

四、辨析题

1.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劳动力都是作为商品实现的。错(可以以资金的形式出现)

2.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对

3.资本可以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就是生产资料,可变资本就是劳动力。错是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和购买劳动力的资本

五、论述题

1怎样认识资本运动总公式的矛盾

2举例说明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3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六、计算题

1.某资本主义企业预付资本额为1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是4:1,剩余价值率是

100%,工人每人平均工资是每年2万元,请计算该企业有多少不变资本,有多少可变资本,年获得剩余价值额为多少,大约雇佣多少工人,平均每位工人每年被榨取多少剩余价值?

2.如果上述企业其他条件不变,第一年年底把榨取的剩余价值的一半转化为资本,试

问将多雇佣多少位工人?如果原有资本同时进行资本更新,连同新追加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同时都提高到9:1,第二年总共将雇佣多少工人,会有多少工人被解雇?

第四章资本积累及其趋势

一、辨析题

1,资本家把资本集中起来叫资本积累。错(资本的积累指的是用于再生产的剩余价值)2,资本积累的实质是剩余价值资本化。对

3,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错因果关系反了P191 P144都有提到4,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越小越有利于资本积累。错差额少说明剥削的剩余价值就少了,不利于资本的积累。

5,资本有机构成就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错概念错

6,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伴随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生产技术不断进步。错因果关系错是生产技术的进步可以造成有机构成的提高。

二、计算题

某资本家企业原预付资本总额为100万美元,有机构成为9:1。工人平均工资为100美元。这月按有机构成19:1追加资本40万美元;原来资本进行更新使有机构成提高为19:1。试计算:该企业这月是增加工人就业还是减少工人就业?其数量是多少?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再生产?它有哪些类型和内容?

2,什么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其内容是什么?

3,什么是资本积累?它的动因和本质是什么?影响资本积累量有哪些因素?

4,什么是资本有机构成?为什么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总的趋势?

5,为什么说相对人口过剩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四、论述题

1,什么是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为什么要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3,怎样认识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

三、辨析题

1,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与年剩余价值率(与资金的周转有关)都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因而两者是相同的。错

2,不变资本(从生产的角度)与固定资本(从资本流通的角度)都表现为生产资料,具有完全相同的物质内容,因而不变资本也就是固定资本。错

3,流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错应该是用于原料和用于购买劳动

力的资本。但这些资本可能是不增长的

4,固定资本的物质损耗实质上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错有两种导致固定资本消耗的原因对一种是因为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固定资本的价值相应下降,二是因为新技术的发现,引起固定资本的贬值。两种都是因为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导致价值的变化

5,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对

6,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P191积累不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没有积累,可以从一定界限内扩大它的生产规模。影响再生产的因素除了资本积累之外,还有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设备的利用率等

四、计算题

1,为实现下列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第Ⅱ部类按资本有机构成7c:1v追加,应追加多少资本?

I (4000c+225△c )+(1000v+25△v)+750 m/x=6000

Ⅱ(1600c+175△c ) +(800v +25△c)+600m/x=3200

I(C+V+M)=I(C+△c)+II(C+△c)

有II(C+△c)=1775易得△c

2,设社会产品的价值构成和实物构成是:

I 5000c+1500v+1500m

Ⅱ2000c+780v+780m

如两大部类的资本积累率均为50%,第I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是9c:1v,则第Ⅱ部类追加资本有机构成的比例应为多少?

3.企业投资固定资本10万美元,使用年限10年,流动资本5万美元,周转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100人,每人月平均工资为50美元,年产6000件商品,每件商品社会价值50美元,试计算资本总周转次数是多少?②年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4,某纱厂机器设备10万美元,可使用5年,每年更1/5,一个生产周期为3个月,每个生产周期消耗原材料3万美元,支付工资0.5万美元。全年共生产棉纱1万件,每件棉纱的社会价值是20美元,试计算:①该厂一年生产多少剩余价值?②年剩余价值率是多少?③该厂一年内资本总周转次数是多少?

六、简答题

1什么是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什么是资本周转速度?什么是预付资本总周转?

3什么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区分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和区分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4社会总资本运动同个别资本运动有哪些区别?

5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是什么?为什么说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6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理论前提是什么?

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哪些新特点?

七、论述题

1.怎样理解资本循环既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又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它的物质基础又是什么?为什么?

3.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4.试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第六章剩余价值的分割

三、辨析题

1.生产费用实际上就是生产商品的劳动耗费。对包括物化和或活劳动

2.生产价格就是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对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

3.当把剩余价值看作是生产成本的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对

4.剩余价值与利润在量上是相等的,所反映的关系也是相同的、错从某种角度来讲是一样

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可变资本来讲的利润是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来说的。

5.商品的售价只要低于价值就意味着亏本。错价值=c+v+m只要售价比c+m大就可以了。

6.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既存在量的差别,也存在质的不同。对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

可变资本利润率=利润/预付总资本剩余价值率表示的是工人的被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资本增殖程度,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

7.部门资本有机构成和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与利润率均呈反方向变动。错对于部门是正确

的,个别企业如果改进生产效率,能够获得超额利润,有机构成增加,利润率增加。

8.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利润率与年利润率就越高。对

9.部门内部的竞争产生了平均利润。错是部门之间的竞争部门内的竞争产生平均价

值。

10.部门内部竞争的手段和途径是资本自由转移。错

11.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竞争和资本自由转移的结果。对

12.平均利润率形成过程中,部门之间竞争的途径主要是改进技术、改善管理、降低成本。

错主要还是资本的转移

13.平均利润率就是各部门剩余价值总量与各部门资本总量的比率。对

14.平均利润就是按照社会生产部门分配的利润。对(也不是很完整应该是社会生产部

门的剩余价值率,但是不同的生产部门应该有不同的剩余价值)

15.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对

16.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各部门创造的商品价值与生产价格不相等,意味着价值规律作用的

消失。错生产价格是建立在商品价值的基础上的

17.G—W—G’是商业资本的运动形式,所以它也是商品资本的循环运动形式。错商品循

环的运动形式是G-W---------W’-G’

18.商业资本的职能也就是商品资本的职能。错

19.商业利润来源于商品的进销差价。错是来源于工人的剩余价值商业利润是产业资

本家转让给商人的。

20.纯粹流通费用是从它增加了的商品价值的实现中得到补偿的。错是从社会剩余价值

中扣除。 P226

21.生产性流通费用是从社会剩余价值的扣除中得到补偿的。错具体见P227到P228

22.商业店员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是商业店员工资,所以商业店员也参与了剥

削。错商店职员的工资是由自己劳动创造的,还为商业部资本家创造了剩余价值。

23.借贷资本是在职能资本运动的基础上产生,并为职能资本服务的。对

24.借贷资本是一种表现为商品的资本。对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25.商业信用就是商业资本家向消费者赊销商品时所提供的信用。错是职能资本家之间

的。

26.利息率在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率。错利息率知识平均利润率的一部分

27.银行利润率是银行利润与银行全部资本的比率。错是自有资本,没有利润。

28.股份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性质。错只是一种资本主义的实现形式

29.创业利润是股票价格总额高于其投资总额的差额。对

30.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在量上不同,质上相同。错质和量都有区别虚拟资本没

有价值且其价值总高于实际价值

31.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与工业品一样,也是由中等条件的土地决定的。错是由劣等

土地决定的

32.级差地租产生的源泉是土地的等级差别。错是土地的资本主义垄断土地和机器不

一样土地是天然的资本家一旦占有就不可能轻易放弃

33.对同水平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所产生的超额利润就是级差地租Ⅱ。错不完整是追

加于同一块土地或改变其地理位置

34.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社会生产各部门都是按生产价格出售商品的。错是长

期形成的平均价格,会波动

35.当代,由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已等于或高于工业,故绝对地租已不存在。错

36.土地价格是其价值的货币表现,因为土地开发靠的是人的劳动。

错土地本身没有价值是资本化的地租。

四、简答题

1.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利润的?其本质是什么?

2.什么是生产成本?研究它有何意义?

3.什么是利润率?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4.什么是平均利润?它是怎样形成的?

5.什么是生产价格?它是如何形成的?

6.商业利润的来源及其实现途径是什么?

7.商业流通费用的种类及补偿是什么?

8.利息的本质和来源是什么?

9.信用有几种形式?每种信用形式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

10.什么是股票和股票价格?股票价格是怎样决定的?

11.什么是创业利润和虚拟资本?

12.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是怎样形成的?

13.资本主义地租的实质和来源是什么?

14.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和原因是什么?

15.什么是土地价格?影响因素有哪些?

第七章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实质

三、辨析题

1.自由竞争引起垄断,所以垄断资本主义只存在垄断竞争。错应该还存在一部分的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

2.垄断阶段竞争的手段主要是价格竞争。错主要是非价格手段

3.垄断竞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超额利润。错主要是垄断超额利润,旨在争夺生产、技术、流通和人才的控制权。

4.垄断资本主义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有着不同的经济基础。错垄断并不可以改变资本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5.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特征。对

6.垄断形成后,银行垄断并没有改变银行的作用。错由以前的小规模的,小数量转化为大规模,大数量的贷款。

7.金融资本就是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融合起来的资本。对

8.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通过“个人联合”,在政治上统治是通过“参与制”。错经济上主要是通过参与制政治上主要通过个人联合

9.在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是商品输出。错是资本的输出

10.战后资本主义输出主要是流向经济落后国家和地区。错是发达国家之间的互相投资

11.战后国际垄断同盟的主要形式是跨国公司。对

12.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凭借垄断地位任意制定的。错受到商品价值,商品需求,商品竞争3方面的制约。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垄断资本主义?它是怎样产生的?

2.什么是垄断?为什么说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特征?

3.什么是垄断利润和垄断高额利润?其途径和来源是什么?

4.银行如何形成垄断?怎样理解其新作用?

5.资本输出有几种形式?它的实质和作用是什么?

6.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发生那些新变化?原因是什么?

7.战后资本输出的特点是什么?

8.什么是跨国公司?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9.什么是垄断价格?有哪两种形式?

10.战后企业合并有几种方式?

第八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三、简答题

1.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2.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3.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那些新特点?

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5.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

6.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消极作用。

四、辨析题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改变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性质。

2.新科技革命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广泛发展的根本原因。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消除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资本主义制度。

五、论述题

1.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2.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3.试述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特点。

4.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第九章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矛盾

三、简答题

1.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

2.简述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3.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变化。

4.简述新科技革命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5.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矛盾。

四、辨析题

1.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改变了其历史趋势。

2.马克思的贫困化理论在当代资本主义已经过时。

3.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五、论述题

1.论述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矛盾。

2.试述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

3.试述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特征。

4.试述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5.试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

2018年电大《政治经济学》形考作业任务01-05答案

最新电大《政治经济学》形考作业任务01-05 考试说明:《政治经济学》形考共有5个任务: 任务1和2是客观题,任务3、任务4、任务5是论述题。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01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政治经济学是()。 A. 原初的社会科学 B. 政治学与经济学的交叉 C. 从政治的角度研究经济学 D. 我国理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 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具有()。 A. 阶级性 B. 科学性 C. 实践性 D. 以上各项都正确 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政治和经济 B. 生产力 C. 生产关系 D. 生产方式 4. 生产关系是指()。 A. 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B. 人与人的自然关系 C. 人与自然的关系 D.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 5. 由抽象到具体是()。 A. 由理论到实践 B. 由一般到特殊 C. 由简单范畴到复杂范畴 D. 由宏观到微观 6. 矛盾分析是为()。 A. 调和矛盾 B. 揭示矛盾 C. 解决矛盾 D. 把矛盾双方对立起来 7. 实证分析是为了说明()。 A. 现实是什么 B. 将来是什么 C. 过去是什么 D. 以上各项都包括 8. 政治经济学是()。 A. 社会科学的皇后 B. 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C. 一门社会科学 D. 以上各项都包括 9. 经济学家应该()。 A. 认识世界 B. 改造世界 C. 既认识又改造世界 D. 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10. 学习政治经济学是为了()。 A. 多重目的 B. 掌握知识 C. 获得必修学分 D. 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 11. 商品的二重性是( C) A.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 交换价值和价值 C. 价值和使用价值 D. 费用和效用 12. 商品是(A )。 A. 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B. 具有社会使用价值的物品 C. 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D. 为他人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D )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D ) A、社会生产关系 B、社会生产力 C、社会生产方式 D、物质资料生产 2.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的标志是( B ) A、生产的产品 B、生产工具 C、劳动者的劳动技能 D、劳动对象 3.从本质上看,决定两种商品相互交换数量比例的是( C ) A、使用价值 B、供求关系 C、价值 D、自然属性 4.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期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则其创造的价值总量( C ) A、越多 B、越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5.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在被使用时( D ) A、能把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 B、把全部使用价值消费掉 C、只能创造出自身的价值 D、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6.资本总公式形式上的矛盾是 ( D )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矛盾 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矛盾 D、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客观要求的矛盾 7.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生产资料的价值是( C ) A、借助于具体劳动创造出来的 B、借助于抽象劳动创造出来的 C、借助于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 D、借助于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 8.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D ) A、都是依靠延长工作日获得的 B、都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 C、都是依靠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 D、都是依靠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9.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D ) A、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B、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C、获取劳动力价值 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10.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D ) A、工人劳动的报酬 B、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 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1.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是( C ) A、G-W…P…W'-G' B、W…P…W'-G'·G-W C、P…W'-G'·G-W…P D、W'-G'·G'-W…P…W' 12.一个企业投资25万元购置机器,其使用期为5年,50万元购置厂房,其使用期为20年,5万元购置工 具,其使用期为5年,10万元用于购买原材料,10万元用于支付工资,已知其流动资本一年可周转5次,不考虑固定资本精神磨损,这个企业的预付资本一年中的总周转次数为(C)

心理学的历史与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历史与研究对象 在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之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心理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曾说:心理学虽有一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期的历史。就是说,心理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说它古老,因为心理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人类早期的历史。 一、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学的萌芽 几乎自有人类以来,人们就很关心自身的心理现象并且试图给予解释。最早的解释,把心理说成是灵魂的活动。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是由灵魂和学科二词构成,即关于灵魂的学问。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探索自然界支配力的驱使,原始思维发展到较高的阶段,但人们又无法理解自身的结构和机能,单凭直观的感受和梦境的影响,于是出现了万物有灵论的观点,认为人和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是灵魂的活动。人出生时,灵魂在身体里,控制人体的活动;人在睡觉时,灵魂暂时走出人体;人在觉醒时,灵魂回到人体;人死时,灵魂则永远离开人体。这种万物有灵论的观点是人类心理学思想的萌芽形式。 (二)心理学思想的产生 美国心理学史家加德纳·墨菲(G.Murphy)曾说过:世界第一个心理学故乡在中国。这是一个颇为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因为两千年前,在我国思想家遗留下来的著作中,就有不少关于心理学的思想。春秋时期的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壅也》),“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以及“因材施教”等诸多观点,已蕴涵现代心理学中的兴趣、记忆和个性差异等问题。战国时期的荀况(公元前313—前238)关于“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荀子·天论》)的学说阐明了先有身体而后有心理、心理依附于身体的身心观。 关于心理与脑的关系我国古代也有比较正确的认识。明代医学家李时珍(1518—1593)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的论断,认为脑是神经中枢,它聚集着人的精神。清代著名医生王清任(1768—1831)根据大脑的临床研究和尸体的解剖,明确指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后人称之为“脑髓说”。 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土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的《论灵魂》一书,是人类文明史上关于心理现象的专著。自那时起,直至19世纪中叶,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有许多学者论及心理学问题,其中不乏有真知灼见,但心理学在漫长的岁月中始终隶属于哲学范畴而无独立地位,是哲学家与思想家运用思辨的方法进行研究的领域。 仅从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算起,对心理的研究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由此可见,心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只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心理现象的探讨都是在哲学的范畴中进行的。心理学脱离哲学而独立是16世纪以后的事。1590年德国麻堡大学

《政治经济学》作业题,附答案.

第一章导论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如何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有什么样的生产力便决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而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有反作用,能促进或延缓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是人类社会 第二章商品 1、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什么? 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是内在的、抽象的、不能自己表现出来,只有通过与另一种商品相交换,才能获得表现;而交换价值则是外在的、具体的现象形式。价值是一种绝对的量,而交换价

值则是一种相对的量,即通过两种商品的价值比较而相对地表现出来的量。它可以与价值相一致,也可以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与价值相背离。 2、如何理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首先,两者是统一的,相互依赖的,互为条件,共处在商品体中,缺少哪一个因素,都不 能成为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没有价值,因而也就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中最本质的因素,一种物品如果仅有使用价值,但不是人类劳动产品,就没有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有些物品虽然既有使有价值,又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因而没有形成价值,也不是商品。所以,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其次,二者的对立表现在:(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提供了交换的必要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提供了交换的标准、尺度。(2)使用价值不是商品所特有的,是所有物品的共同属性,是永恒范畴;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历史范畴。(3)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4)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归买者或卖者中任何一方所有,而只能分别归于买方和卖方。这是因为,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卖方),他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价值,而要取得价值,就必须生产出不是供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并让渡过去;对于商品买方来说,他购买的目的是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为此

2016电大《政治经济学》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

2016电大《政治经济学》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政治经济学》形考共有5个任务,任务1和2是客观题,任务3、任务4、任务5是论述题。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政治经济学是(D)。 A.原初的社会科学 B.政治学与经济学的交叉 C.从政治的角度研究经济学 D.我国理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具有(D)。 A.阶级性 B.科学性 C.实践性 D.以上各项都正确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D)。 A.政治和经济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生产方式 4.生产关系是指(D)。 A.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B.人与人的自然关系 C.人与自然的关系 D.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 5.由抽象到具体是(C)。 A.由理论到实践 B.由一般到特殊

C.由简单范畴到复杂范畴 D.由宏观到微观 6.矛盾分析是为(C)。 A.调和矛盾 B.揭示矛盾 C.解决矛盾 D.把矛盾双方对立起来 7.实证分析是为了说明(D)。 A.现实是什么 B.将来是什么 C.过去是什么 D.以上各项都包括 8.政治经济学是(D)。 A.社会科学的皇后 B.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一门社会科学 D.以上各项都包括 9.经济学家应该(D)。 A.认识世界 B.改造世界 C.既认识又改造世界 D.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10.学习政治经济学是为了(A)。 A.多重目的 B.掌握知识 C.获得必修学分 D.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 11.商品的二重性是(C) 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交换价值和价值 C.价值和使用价值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第一讲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方法 本讲要求: 1.了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了解学习管理心理学的任务 3.了解和掌握学习和研究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定义: 管理心理学也称组织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规律,协调人际关系,满足职工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行和创造性,提高管理效能的科学。 ●管理心理学的对象 1.管理狭义:指经济管理或企业管理 广义:泛指一切单位或组织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管理。 企业管理过程的两个系统: 一是技术系统,由物质资料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组成的,包括管理劳动工具和生产、经销过程,通过专业化与机械化,使人适应机器的特点以及制造的机器要适应人的心理、生理特点,来提高生产效率。(劳动工具与成产过程) 二是社会心理系统(即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社会过程),主要强调人的行为动机、人际关系、团队心理气氛、组织结构及领导行为等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2.对象 企业的内部结构系统(技术系统;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生活系统)和企业内部的社会心理系统。 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改进管理工作,并充分调动人积极性的学科。 3.管理心理学内容范围: (1)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对人的本性基本观点与看法。 (2)研究个体心理:个体的认知、需要、动机、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同时也包括人的气

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同时还包括组织中个体具有的共同的心理活动规律,如共同的认知规律、共同的需求、态度改变的共同规律等。 人类行为八大基本规律:目标律、动机律、强化律、遗传律、环境律、发展律、差异律、本我律。 其核心是激励及核心创造力的问题。 (3)研究群体心理:它是指群体成员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及行为特点的总和。其核心是人际关系问题,包含人际关系测评,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人际关系障碍与改善等。(4)研究组织心理:组织心理是指在实现同一目标而组合起来的两个或多个不同层次、不同职能的群体在组织环境影响中所构成的心理或行为。组织结构形式对个体效率的影响。(5)研究领导心理:它揭示领导者的素质、行为模式与被领导者的工作效率的关系,揭示领导者正确选择领导方式、提高领导效能的途径和方法。 (6)员工心理健康研究:指导员工工作减压,正确面对挫折,保持心理健康。 总之,管理心理学是以管理活动中,人的社会心理因素为研究对象,研究个体、群体、领导和组织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的科学。 二、管理心理学的任务: 1.提高科学管理和决策水平: 传统的管理方式强调“权威”和“服从”,管理手段提倡“恩威并施”,管理者个人说了算,是独裁式、专制型的管理;对人才的使用、选拔是主观随意的,很少考虑人的心理特点和差异。现代化的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科学化的管理,是指符合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的管理。它同单凭个人主观意想的管理、经验管理、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的管理是完全不同的。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强调推行“合乎人性”的管理-----人本管理。 (1)在管理方式上,强调要尊重职工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增进与职工的感情交流; (2)在管理手段上,强调各种激励机制,满足职工个各种需要去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3)在管理制度上,强调民主管理,提倡职工参与决策与管理; (4)在人才的选拔与使用上,强调根据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个性差异合理用人,人尽其才。

国家开放大学政治经济学形考任务一答案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具有()。 A. 以上各项都正确 2劳动二重性是指()。 D. 以上各项都不正确 3价值是()。 B. 调节价格运动的规律 4价值规律的作用是()。 C. 以上各项都正确 5生产关系是指()。 C.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6货币的职能不包括()。 A. 价值符号 7商品是()。 正确答案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8政治经济学是()。 A. 以上各项都包括 9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 B. 以上各项都有可能 10实证分析是为了说明()。 A. 以上各项都包括 11政治经济学是()。 A. 我国理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 12由抽象到具体是()。 A. 由简单范畴到复杂范畴 13经济学家应该()。 D. 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14货币流通速度是指()。 D. 同一货币用于买卖的次数 15矛盾分析是为()。 B. 解决矛盾 16学习政治经济学是为了()。 B. 多重目的 17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18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D. 生产方式 19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是()。 B. a和b 20商品的二重性是() B. 价值和使用价值 多选题 21资本主义生产是() 剩余价值的生产, 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的统一, 延长了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 2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 等价交换和价值增殖的矛盾, 剩余价值既不在流通领域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23原始积累是指() 正确答案是:资本的最初来源, 前资本主义初始资本的形成 24剩余价值来源于() 正确答案是:工人的剩余劳动, 工人的无酬劳动 2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正确答案是:维持劳动者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劳动者的教育培训费用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26交换价值不过是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比例(对) 27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分是马克思创立剩余价值理论的必要前提(对) 28商品生产者首先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然后再用抽象劳动创造价值(错)2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旧价值转移和新价值创造的统一(错) 30价值规律是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规律的特殊形式(对) 31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对) 32相对剩余价值是单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力而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错) 33只有用于交换的产品才是商品(对) 34劳动者出卖劳动力并非意味着一无所有(对) 35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是由马克思首先划分的(对) 36金银天然是货币,但货币天然不是金银(错) 37商品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既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又是商品学研究的对象(错) 38复杂劳动就是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就是体力劳动(错) 39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的关系即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关系(错)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体上说,是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经济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诸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或体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异同? 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与资本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既相统一,又有差异。其统一面在于,二者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经济运动规律。其差异面在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重在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其内在矛盾、阶级对抗性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与灭亡的客观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重在研究怎样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经济利益。具体表现为,研究怎样处理好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以加快生产力的发展;怎样改革和完善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经济运行机制,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以达到共同富裕。 第二章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 1、为什么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而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在人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和存在的。离开了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也就不存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更不会产生反映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客观经济规律。因此,要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需要了解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2、社会生产力是如何构成的? 答:生产力的构成,概括地说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并实现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在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起着最根本的作用,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力量。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生产资料,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在生产资料中,作为劳动资料重要构成部分的生产工具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开始的。生产力发展的状况集中表现在生产工具的发展与变化上,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最主要的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 3、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社会生产关系内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首先,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决定作用。表现在:(1)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2)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与结构;(3)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的具体方式;(4)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性质。其次,分配、

《政治经济学》形考作业任务01-05

01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政治经济学是()。 A. 原初的社会科学 B. 政治学与经济学的交叉 C. 从政治的角度研究经济学 D. 我国理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 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具有()。 A. 阶级性 B. 科学性 C. 实践性 D. 以上各项都正确 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政治和经济 B. 生产力 C. 生产关系 D. 生产方式 4. 生产关系是指()。 A. 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B. 人与人的自然关系 C. 人与自然的关系 D.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 5. 由抽象到具体是()。 A. 由理论到实践 B. 由一般到特殊 C. 由简单范畴到复杂范畴 D. 由宏观到微观 6. 矛盾分析是为()。 A. 调和矛盾 B. 揭示矛盾 C. 解决矛盾 D. 把矛盾双方对立起来 7. 实证分析是为了说明()。 A. 现实是什么 B. 将来是什么 C. 过去是什么 D. 以上各项都包括 8. 政治经济学是()。 A. 社会科学的皇后 B. 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C. 一门社会科学 D. 以上各项都包括 9. 经济学家应该()。 A. 认识世界 B. 改造世界 C. 既认识又改造世界 D. 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10. 学习政治经济学是为了()。 A. 多重目的 B. 掌握知识 C. 获得必修学分 D. 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 11. 商品的二重性是( C) A.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 交换价值和价值 C. 价值和使用价值 D. 费用和效用 12. 商品是(A )。 A. 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B. 具有社会使用价值的物品 C. 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D. 为他人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13. 价值是()。 A. 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B. 交换价值的基础 C. 调节价格运动的规律 D. 以上各项都正确 14. 劳动二重性是指()。

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它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及其发展规律性的科学。 2、劳动:是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有目的的活动。 3、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 4、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5、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它是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 6、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人们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在一定形式下结合起来,创造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产品的过程。 7、生产力: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8、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又称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9、生产关系体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10、社会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11、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

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12、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它是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所形成的关系,体现着生产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13、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4、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1、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 2、商品生产: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 3、商品交换:是商品的相互让渡或买卖。 4、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5、社会分工:是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分工。 6、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体现了商品的自然属性。 7、价值:是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它体现了商品的社会属性。 8、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01任务02任务参考答案(供参考)

01任务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政治经济学是()。 A. 原初的社会科学 B. 政治学与经济学的交叉 C. 从政治的角度研究经济学 D. 我国理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 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具有()。 A. 阶级性 B. 科学性 C. 实践性 D. 以上各项都正确 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政治和经济 B. 生产力 C. 生产关系 D. 生产方式 4. 生产关系是指()。 A. 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B. 人与人的自然关系 C. 人与自然的关系 D.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 5. 由抽象到具体是()。 A. 由理论到实践

B. 由一般到特殊 C. 由简单范畴到复杂范畴 D. 由宏观到微观 6. 矛盾分析是为()。 A. 调和矛盾 B. 揭示矛盾 C. 解决矛盾 D. 把矛盾双方对立起来 7. 实证分析是为了说明()。 A. 现实是什么 B. 将来是什么 C. 过去是什么 D. 以上各项都包括 8. 政治经济学是()。 A. 社会科学的皇后 B. 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C. 一门社会科学 D. 以上各项都包括 9. 经济学家应该()。 A. 认识世界 B. 改造世界 C. 既认识又改造世界 D. 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10. 学习政治经济学是为了()。 A. 多重目的

B. 掌握知识 C. 获得必修学分 D. 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 11. 商品的二重性是() A.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 交换价值和价值 C. 价值和使用价值 D. 费用和效用 12. 商品是()。 A. 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B. 具有社会使用价值的物品 C. 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D. 为他人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13. 价值是()。 A. 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B. 交换价值的基础 C. 调节价格运动的规律 D. 以上各项都正确 14. 劳动二重性是指()。 A. 死劳动和活劳动 B.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C.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D. 以上各项都不正确 15.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 A. 成正比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科学的方法论是建立科学理论的前天和基础,政治经济学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分析人类社会经济历史发展过程还运用了抽象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及其他逻辑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人类社会经济历史过程的研究,形成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在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中,分析生产关系的内部矛盾,揭示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任务,也是他的基本方法。坚持这种基本方法,就是要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坚持以下基本观点:⑴唯物的观点。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按照这一观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不应当从“理性”、“正义”或人的主观意识和心理因素出发,而应从客观存在的物质生产过程出发,去揭示经济运动过程固有的规律性。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运动看作一种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⑵发展变化的观点。辩证法把社会生产关系视为一种处于不断运动中的社会有机体。辩证法对现存社会生产关系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它的否定的理解;对每一种社会生产关系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任何社会生产关系都必然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与不同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也是不同的。任何社会经济制度都要经历一个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不存在凝固和永恒的社会经济制度,任何经济制度都是社会经济历史发展过程的一个特定阶段。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科学。⑶矛盾的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内容,也是宇宙间的根本规律。一切社会生产过程发展变化的决定性的原因和力量,在于它内部固有的矛盾性。社会经济过程的内部矛盾是其发展运动永不枯竭的源泉。政治经济学要揭示一种特定的社会经济形态的运动规律,归根结底就是要揭示它的特殊的经济条件、矛盾的特殊内容、矛盾的特殊存在形式和运动形式,从而揭示出它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和规律性。⑷阶级的观点。经济关系最本质的内容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经济关系中的矛盾表现为各个社会集团即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和运动规律时必然要分析阶级关系,揭示阶级利益和阶级矛盾的根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公然申明自己具有深刻的党性和阶级性。 (二)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 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的重要的经济理论研究方法。所谓从具体到抽象,也就是理论研究要从具体的客观经济现象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占有实际材料,对所占有的材料进行辩证的分析,探索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揭示经济运动过程的客观桂丽梅。运用这一方法进行经济理论研究,首先要求充分地占有材料。充分地占有材料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只有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对经济过程作出全面的、准确地、客观的和符合实际的认识,从而抽象出科学的概念和理论。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坚持辩证思维的理论研究过程,也就是对客观经济现象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透过经济现象发现经济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理论研究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也就是人们对客观经济事物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过程。 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是理论叙述的方法,也就是安排理论的方法。所谓从抽象到具体,就是理论叙述的逻辑进程从最简单和最一般的经济理论范畴出发,逐步上升到复杂和具体的经济理论范畴,通过经济理论范畴的上升和转化,把客观经济运动和发展过程在理论上再现出来。一种社会生产关系总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含着多重的规定和关系,正因为它是许多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治经济学》形考任务3-4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治经济学》形考任务3-4试题及答案 第三次形成性考核任务 考核任务形式:专题讨论 讨论主题: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方式发生的变化(100分) 要求:1. 要求学生认真研读第7章的相关内容;2.采取网上非实时跟帖的形式,有效跟帖数必须达到3个,每帖发言字数不能少于150字;3.无意义灌水帖不算成绩;4.教师按照参与者的实际表现,给出成绩。 答:1.生产力方面的变化 所有论者都认为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种发展进行了概括。 在经济发展层面上,当代资本主义特别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加速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社会财富也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在产业结构层面上,出现了转向信息化、服务化和高科技化的趋势。第三产业迅速崛起,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则大幅度下降。从生产力要素的新变化论述了生产力的变化。劳动者:劳动力结构变化很大,脑力劳动者比例攀升,素质显著提高;劳动工具:发生革命性变革,由传统的“三机系统”(动力机、工作机、传动机)发展为“四机系统”(增加了电脑控制机);劳动对象:人工合成材料的问世,新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信息资源这一非物质资源的广泛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劳动对象的物质范围。此外,作为生产力重要组成部分的生产管理,由于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论、系统工程等的运用,而获得了新的手段和工具。 2.生产关系方面的变化毅飞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一系列调整:在所有制关系上,出现了所谓资本社会化的趋势,建立和发展一定比重的国有经济,企业股权分散化。在劳资关系上,采取包括允许部分工人参加企业管理等多种形式,改善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在分配关系上,许多发达国家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了某些调整,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求是》课题组则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政府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进行干预;推行雇员持股计划;实行福利政策;用税收调节收入再分配。庞仁芝认为,生产关系的变化,首先表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发展资本主义国有企业;国家干预、管理和调节经济生活各个方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表现出很多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卫兴华、陆象淦认为,在资本的国际化层面上,拓展了国际贸易空间,生产经营和资本流动国际化。常欣欣认为,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全面展开,资本的增殖与周转在全球范围进行,形成了资本的国际循环,使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第四次形成性考核任务 考核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100分)1.要求学生认真研读第9章的相关内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一)- -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研究对象 一、单项选择题 1、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3、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生产力。 4、生产力自身内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和矛盾的不断解决。 5、生产资料是: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总和。 6、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 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8、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ABCDE) A.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B.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 C.批判地继承丁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 D.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E.是不断发展的经济科学 2.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关系是:(DE) A.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和科学性 B.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没有科学性 C.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科学性,没有阶级性 D.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E.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3.生产工具:(BCD) A.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 B.在生产资料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C.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状况的主要标志 D.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 E.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 4.生产力:(ABCDE) A.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 B.表示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水平 C.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D.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E.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5.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包含的生产关系体系是(ABCD) A.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关系

政治经济学形考4

政治4 一、填空题: 1、提高生产率包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资料利用效率。 2、经济效益的提高有三个要求:奖金占用要少、成本支出要少、有用成果多。 3、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P274 4、在初次分配中,国民收入被分解为国家收入、企业收入、个人收入三个基本的部分。 5、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直接原因是劳动 还主要是谋生的手段,终极原因是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力水平还较低。 6、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 7、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能从国际分工中获得很多利益:(1)可以获得绝对利益;(2)可以获得比 较利益;(3)可以利用比较优势。 8、引进技术的原则是:(1)要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2)要将引进与独创结合起来。 9、我国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P349 10、我国对经济进行宏观调节的主要手段包括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二、名词解释: 1、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宏观经济增长,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产品量和服务量的增加。 2、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 展”。 3、个人收入:是指个人和家庭在一定时期所获得的以货币表示的收入。 4、出口导向:是指以生产出口产品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主要由国际市场来推动。 5、社会总供给:是指社会的有效需求,也就是货币供应量与其周转次数的乘积所体现的购买力。 三、单项选择题: 1、度量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指标是(C) A、劳动生产率 B、经济效益 C、经济增长率 D、国民收入 2、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应该(C) A、把发展速度放在首位,速度越快越好 B、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速度问题无关紧要 C、在提高经济 效益的前提下,力争较快的发展速度D、在保证高速度的前提下,力争较高的经济效益 3、我国现在的小康还属于“初步小康”,其主要特点是(D) A、高水平但不平衡 B、高水平但不全面 C、低水平但比较平衡 D、低水平、不全面、不平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辩析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错是社会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与生产力没有任何关系。错18页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 3,既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有促进作用,因此,只要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就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错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作用体现在适合的生产关系能够适当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4,经济规律总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生作用的,因此,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错他离不开人类的经济活动人类可以利用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资源,符合客观地改造世界) 5,经济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没有区别。错经济规律有历史的范畴,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起作用而自然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6,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中经济运动规律的,因此,它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无关。错政治经济学就是研究经济基础以及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的 二、简答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2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要性是什么? 3社会生产力是如何构成的? 4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社会生产关系包括哪些内容? 6为什么说经济规律是客观的? 7怎样理解经济规律体系? 8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三、论述题 1,试述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2,试述社会生产总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 3,试述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特点。 4,试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第二章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三、辩析题 1,商品经济产生的根本条件是社会分工,而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两者没有渊源关系。错 2,各种商品能够按一定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 错是价值(无差别的抽象劳动) 3,价值是人类劳动的凝结,因而它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错(不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4,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因此,从商品交换的一开始就有货币。错(首先出现的是一般等价物) 5,具体劳动是一定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因此,工厂工人劳动是具体劳动,科研人员的劳动是抽象劳动。错(是相对的所有劳动者若生产了一种商品肯定同时进行了) 6,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怎样的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总是不变的。 错(时间减少,总的价值量不变,单位时间的价值量增加)

政治经济学(A) 试题01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着重研究( B ) A.经济体制 B.生产关系 C.经济运行机制 D.生产力 2.在特定社会形态和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 )A.基本经济规律 B.特有经济规律 C.共有经济规律 D.商品经济规律 3.商品的价值是由( D ) A.个别劳动创造的B.私人劳动创造的 C.具体劳动创造的D.抽象劳动创造的 4.按照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是(B ) A.金融业B.农业 C.工业 D.旅游业 5.商品生产者实现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转化,必须通过( B )A.商品的生产B.商品的交换 C.商品的分配D.商品的消费 6.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A )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无法测定 7.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条件是价格( D ) A.长久保持不变 B.与价值完全一致 C.长时间大幅背离价值D.随供求变化而变动 8.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在于( D )A.前者不转移价值,后者转移价值 B.前者转移价值,后者也转移价值 C.前者价值增殖少,后者价值增殖多 D.前者不发生价值增殖,后者发生价值增殖 9.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C )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C.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D.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10.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剥削,是因为从工资的形式上看不到( C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 B.个别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的区别C.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区别 11.由于技术进步引起原有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是( C ) A.有形损耗 B.由使用引起的损耗 C.精神损耗 D.由自然因素引起的损耗 12.资本周转速度( A ) A.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B.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C.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D.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13.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是( C )

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一、概念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它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 统一体。 3、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 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 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心理特征——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 格等。 5、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 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6、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都有关系的边缘学科。 7、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它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特性。

来源:考试大 二、填空题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论灵魂》被认为是最早系统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 2.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的。 3.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认为:心理学有一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短暂的历史。 4.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探索心理学规律。 5.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种主 观能动的反映。 6、应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时,应该有三个变量,一是自变量,二是因变量,三是无 关变量。 7、实验法可以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8.构造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第一个理论流派,创始人为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 究意识(经验的科学。冯特首创了实验内省法。这个理论为冯特的学生铁钦纳继承和 发展。 9.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代表人物有杜威等,强调意 识的功能和作用,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10.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华生,主张研究行为,把刺激-反应(S-R作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