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遗传学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遗传学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遗传学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遗传学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遗传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隐性上位:在两对互作的基因中,其中一对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上位性作用。

2.转换:

3.易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的染色体片段转移的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

4.性反转:是指生物个体从一种性别特征转变为另一种性别特征的性别转变现象。

5.连锁遗传:是指同一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以及它们所控制的性状结合在一起传递的现象。

6.母性影响: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型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而由母体的核基因型决定,导致子代的表型与母体基因型相同的现象。

7.相引相:一亲本的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显性,另一亲本的两对等位基因均为隐性,这样的杂交组合称为相引相。

8.表现度:是指杂合体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个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

9.中断杂交技术:是指根据供体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顺序和时间绘制连锁图的技术。

10.两点测交:两点测交是测定基因间距离的基本方法。它是以两个基因为基本单位,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测交的试验结果来计算两个基因间的重组值,从而对基因进行定位的方法。

11.转导:是指以噬菌体为媒介,将遗传信息从一个细菌(供体)转移到另一个细菌(受体)的过程。

12.同源染色体:是指一对形态、大小、结构、功能和来源都相同的染色体。在二倍体生物中,每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

13.复等位基因:是指在群体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存在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这种现象叫复等位现象。

14.三点测交:三点测交是基因定位的常用方法,它只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测交,就可以同时确定三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和位置。

15.母系遗传(细胞质遗传):是指由细胞质中的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也称为核外遗传或非孟德尔遗传。

16.转化:细菌细胞从周围介质中吸收来自另一不同基因型细胞的DNA,并将此外源DNA片段通过重组整合到自己的染色体组中,而使它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发生变化的现象。

17.不完全显性: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表现双亲性状的中间类型的现象。

18.伴性遗传:是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又称性连锁。一般特指X或Z 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

19.倒位:是指一个染色体上同时出现两处断裂,断裂后中间的染色体片段扭转180°重新连接起来而使该片段上基因的线性排列顺序同原顺序相反的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

20.广义遗传率(力):是指遗传型方差占表型方差的百分比,可作为杂种后代进行选择的一个指标。

21.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F1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越于双亲的现象。杂种优势所涉及的性状大多为数量性状。

22.XY型性别决定:是指雄性个体含有两条异形的性染色体XY的性别决定方式。

23.不完全连锁:是指杂种个体的连锁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互换的遗传现象。

24.完全显性: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只表现出其中一个亲本的性状,而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没有得到表现的现象。

25.真实遗传:子代性状与亲代性状相同的遗传方式。

26.接合:是指通过供体细菌细胞与受体细菌细胞之间的直接接触而发生的单向遗传物质转移的过程。

27.测交:是指杂交一代与相应隐性纯合类型进行的杂交。

28.减数分裂:是发生在配子成熟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由两次分裂组成,分裂过程中,DNA只复制一次,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细胞相比减少一半,利于维持有性生殖的生物上下代遗传稳定性。

29.显性基因:显性基因是指基因型处于杂合状态时,能够表现其表性效应的基因

30.连锁遗传图:

二、选择题

1.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0的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B)

A.5

B.10

C.20

D.40

2.芦花鸡的毛色遗传属于(B)

A、限性遗传

B、伴性遗传

C、从性遗传

D、性影响遗传

3.下列组成的两种细菌混在一起了:thr﹣leu﹣arg﹣met﹢和 thr﹢leu﹢arg﹢met﹣,经过一定时间,将混合体置于基本培养基上,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出来的重组菌落的基因型是(D)

A、thr﹢leu﹣arg﹢met﹣

B、thr﹣leu﹣arg﹣met﹢

C、thr﹣leu﹢arg﹢met﹣

D、thr﹢leu﹢arg﹢met﹢

4.减数分裂中,引起遗传变异的现象是( B D )

A、同源染色体的配对

B、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单体的交换

5.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 (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C )

A.4种,9:3:3:1 B.2种,13:3 C.3种,12:3:1 D.3种,10:3:3

6.对某生物进行测交实验得到4种表现型,数目比为58:60:56:61,则此生物的基因型不可能是(三对基因自由组合)(D) 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

7. 下列有关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 D)

A.有些生物没有X、Y染色体 B.若X染色体上有雄配子致死基因b,就不会产生X b Y的个体

C.伴性遗传都表现交叉遗传的特点 D.X、Y染色体不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8. 当符合系数为0时,一个单交换发生,在它邻近发生一次单交换的机会将(C)

A.减少

B.增多

C.没有

D.再发生一次

9.在果蝇中,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控制这种眼色的基因是伴性遗传的。用纯合基因型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F1表现:(C) A.♀红眼,♂白眼 B.♂红眼,♀白眼 C.♀♂均为红眼 D.♀♂均为白眼

10. A、B是具有显性互补效应的两个独立遗传的基因,杂合体AaBb自交后代表现型的分离比例是(C)

A.9:3:4

B.9:3:3:1

C.9:7

D.15:1

11.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感锈病(r)为显性,现以高秆抗锈×矮秆感锈,杂交子代分离出15株高秆抗锈,17株高秆感锈,14株矮秆抗锈,16株矮秆感锈,可知其亲本基因型为(C)。

A. Ddrr×ddRr

B. DdRR×ddrr

C. DdRr×ddrr

D. DDRr×ddrr

三、判断题

1.不完全连锁的形成来自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非姐妹染色体

2.一个父亲为色盲的正常女人与一个正常男人结婚,他们的孩子表现型为女儿正常,儿子全为色盲。(×)

3.一玉米果穗上的子粒是白色的,但在成熟期若将它暴露在阳光下就变成红的,说明这种玉米籽粒颜色由环境决定。(×)

4.细菌实现遗传物质重组时,转化是吸收裸露的噬菌体DNA分子,转导是获取噬菌体颗粒。(×)

5.F+×F—接合中,F+的F因子转移到F—中去了,因而使原来的F+变成F—,使原来的F—变成F+。(×)

6.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方式有XY型,XO型,ZW型,ZO型。()

7.一血型为A的妇女控告一血型为B的男人,说他是她孩子的父亲,她孩子的血型为O,法院驳回了其起诉。(√)对。因为A×B→O,说明该男子可能是孩子的父亲,但据此确定父子关系证据不充分。

8.当并发系数为1时,1个单交换发生。在他邻近发生一次单交换的机会将再次发生。()

9.数量性状的遗传中:群体平均数度量了群体中所有个体平均表现;群体方差和标准差度量了群体中个体的变异程度。()

10.减数分裂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会引起遗传变异现象。()

11.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中:有些生物无X、Y染色体,X、Y染色体不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12.当并发系数0

13.连锁基因距离越大,连锁强度越低,交换频率越高。()

14.交换值有相对稳定性,常用该交换值表示相对距离。()

15某一数量性状遗传受多基因控制。()

16.不完全连锁形成是由于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

17.Hfr与F-菌株杂交结果:F-菌株最终没有变成F+菌株,只是形成部分二倍体。()

18.F+与F-结合,F+的F因子转移至F-中,因而原来的F+不变,F-变为F+。()

19.Hfr与F-菌株杂交频率比F+与F-菌株杂交频率高。()

20.上位作用与显性作用的本质不同。()

21.控制某一数量的等位基因间无明显的隐性关系。()

22.缺失环和重复环形成的原因不同。()

四、填空题

1.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记为2n,那么玉米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后产生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n,染色体DNA 分子数目为2n

2.水稻的体细胞有24条染色体,其连锁群数为12 。

3.某生物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能形成 4 个二价体和 16 条染色单体。

4在两对基因的互作中,经自由组合在F2代出现 2 表现型,其比为 9:7 ,这两对基因称为互补基因。

5.玉米2n=20,人2n=46,所以玉米有10 个连锁群,人有23 个连锁群。

6.在真菌连锁遗传试验结果中,有9个子囊对赖氨酸基因为非交换型,5个子囊对赖氨酸基因为交换型,则交换值等于18

7.连锁基因间遗传距离越大,连锁强度越小,基因间的交换频率越高。

8.一对基因影响了另一对非等位显性基因的效应,这种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称为上位作用。

9.适合度测验是比较实验数据与理论假设是否符合的假设测验。如果查x2表得p>0.05,表明符合;如果p<0.05,表明不符合。

10.G.W.Beadle和E.L.Tatum以粗糙链孢霉为实验材料,根据对生化突变的研究于1941年提出了“一个基因一个酶”假设,从而把基因与性状联系了起来。

11. 已发现控制果蝇的复等位基因有14个之多,在一个正常的二倍体果蝇中,有_两_个成员同时存在。

12. 父亲AB血型,母亲O血型,他们的子女血型可能是A或B型

13. 位于同一基因位点上的各个等位基因,称为_复等位_基因。

14. n对独立遗传基因的杂合体,自交后代中基因型种类为3n

15.外耳道多毛症的遗传属于限雄遗传。

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3种,12:3:1。

17.A、B是具有叠加效应的独立遗传的基因,AaBb自交后代分离比为9:6:1。

18.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伴X连锁显性遗传。

19.小麦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感锈病r为显性,现高抗与矮感杂交,杂交子代高抗:15;高感:17;矮抗:14;矮感16,可知其亲本为DdRr×ddrr。

20.n对独立遗传基因杂合体,其自交后代表现型种类为2n

。基因型种类3

n

21.果蝇中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是伴性遗传,用纯合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F1表现型为雌蝇红眼,雄蝇白眼;用纯合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F1表现型为雌雄都为红眼。

22.红绿色盲遗传属于伴X连续隐性遗传。

23.对某些生物进行侧交试验,四种表现型比例为:58:60:56:61,该生物基因型(3对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可能是:AaBbCC、AABbCc、aaBbCc。

24.A、B是有显性互补效应的两种独立遗传基因,AaBb自交后代表型分离比9:7.

25.在两对基因互变中,经自由组合,F2出现表现型15:1,这两对基因具有重叠作用。

26.蝗虫是直翅目昆虫,XO型性别决定,体细胞22条常染色体,雌性个体染色体组成分2n=22+XX。

27.完全连锁后代表现与一对基因遗传类似,测角结果1:1.

28.粗糙链苞霉一基因与着丝粒间无交换,则两异质基因分离发生在第一次减数分裂。

29.染色体结构变异表型有四种: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30.叶绿体遗传:紫茉莉花斑性状遗传;线粒体遗传:红色面包霉缓慢生长突变型的遗传和小菌落酵母性状的遗传;共生体:草履虫的遗传。

31.父为色盲的正常女与正常男性结婚,其后代在色盲上的表型为:。

32.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出现在减数分裂前期的粗线期。

33.三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F2会产生8种表现型;27种基因型。

34.两对非等位基因互作中,后代表型改变;基因型比例不变。

35.通过中断杂交技术绘制的基因连锁图与两点测交和三点测交不同,是以时间为单位确定基因间距离。

36.外耳道多毛症的遗传属于_Y连锁_遗传

37.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属于_X连锁显性遗传

38.当并发系数C=1时,一个单交换发生,在它邻近发生的另外一次单交换机会变化?_不变(无干涉存在)

39.当并发系数0

40.A、B是具有累加效应的独立遗传基因,杂合体AaBb的自交后代表现型分离比?____9:6:1____

41.A、B是具有显性互补效应的独立遗传基因,杂合体AaBb的自交后代表现型分离比?___9:7_____

42.N对独立遗传基因的杂合体,其自交后代表现型种类?__2n _

43.N对独立遗传基因的杂合体,其自交后代基因型种类?_3n _

44.果蝇红眼基因W对白眼基因w为显性基因,控制颜色的基因是伴性遗传,用纯合的白眼雌蝇和红眼雄蝇杂交,其F1带表现型如何?__红眼雌蝇和白眼雄蝇__

45.果蝇红眼基因W对白眼基因w为显性基因,控制颜色的基因是伴性遗传,用纯合的红雌蝇和白眼雄蝇杂交,其F1带表现型如何?__红眼雌蝇和红眼雄蝇__

型WwYy自交后代表型种类及比例?__12白:3黄:1绿__

47.三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F2代会产生多少种表现型及基因型?__表现型:8 基因型:27__

48.两对非等位基因互作,后代表现型及基因型比例会怎样发生变化?____均不变_____

49.比较Hfr F-杂交频率和F- F+杂交频率的大小?___前大后小____

50.某一数量交异分布是_正态_分布。

51.利用中断杂交技术绘制基因连锁图,是以时间(分钟)单位确定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的

52.父亲为色盲患者的正常女性,与正常的男性结婚,其后代孩子(男孩、女孩)的表现型及比例?

___男孩一半正常,一半色盲,女孩全部正常____

53.F+F-杂交结合,结果如何?___F+ F-_____

54.控制某一数量性状的等位基因,无明显的显隐性关系。

55.不完全连锁的形成原因:非姐妹染色单体。

56.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互交换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前期(粗线期)时期.

57.Hfr F-杂交结果?__ Hfr F- ___

58.玉米2n=20 ,人2n=46,所以玉米的连锁群数为_10_,人的连锁群数为_23_。

59.两对具有重叠作用的基因,其自由组合在F2代会出现_2_种表现型,比例:_15:1_

60.两对具有显性互补效应的基因,其自由组合在F2代会出现_2_种表现型,比例为__9:7__

61.蝗虫等直翅目昆虫是XO型性别决定生物,其体细胞由22条染色体组成,则雌性个体染色体组成__2n=22+XX___,雄性个体染色体组成__2n=22+X__。

62.完全连锁后代表现与一对基因的遗传很相似,测交结果表现分离比_1:1_,自交后代结果分离比_3:1_。

63.性染色体性别决定方式有哪几种?_XY型 XO型 ZW型 ZO型___

64.有丝分裂细胞分裂期包括哪几个时期?

分裂间期(细胞间期Ⅰ DNA合成期细胞间期Ⅱ)、细胞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65.基因型Aa自交,其近交系数__0.5__。

66.连锁基因间遗传距离越大,连锁强度越_小_,基因交换频率越_大_。

67._交换值_具有相对稳定性,常以该值来表示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相对距离。

68.某一数量性状的遗传是受_多_基因控制。

69.如果粗糙链菌霉的某个基因与着丝粒无交换,则两个异质基因分离发生在第_一_次减数分裂。

70.如果粗糙链菌霉的某个基因与着丝粒发生交换,则两个异质基因分离发生在第_二_次减数分裂。

71.两个连锁基因间的最大交换值是_0.50__。

四、简答题

1.从遗传学角度看: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各有什么意义?

答:减数分裂:⑴首先,性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具有半数染色体(n)的雌雄配子,这样才能保证雌雄配子受精后形成的合子又回复到原来的染色体数(2n),保证了物种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

⑵其次,由于同源染色体在前期I的偶线期至粗线期进行联会,使得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出现各种交换(基因连锁交换)。同源染色体在后期I 随机移向两极,使得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出现多种组合(基因自由组合),从而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物质基础。

有丝分裂:⑴核内各染色体准确复制分裂为二,随后各对染色体又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使子、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从而保证了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⑵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随机但不均等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导致细胞质遗传的特殊性。

2.列表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分裂期的异同?

3.如何直接证明DNA是生物主要遗传物质?

答:①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R型(粗糙型):无荚膜,菌落外观粗糙,无致病性。 S型(光滑型):具有荚膜,菌落的外观光滑,有致病性。1) 热处理杀死肺炎双球菌S品系,使其丧失致病性;2) 将杀死的S品系菌株与无致病性的活菌R品系混合可导致被感染的老鼠死亡;3) 从死亡的老鼠血样中分离到可致病的活菌S品系。实验结果表明:杀死的S品系细菌分子释放并转化遗传物质至无致病性的R品系菌株细胞,使后者产生荚膜并获得致病性。

②证明转化因子本质的实验:Avery于1944年的研究发现,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菌株中分离提取DNA、RNA、蛋白质、脂类、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R型细菌菌株中。培养后发现,仅仅加入DNA组分的R型细菌菌株转变成了S菌。另外,转化因子不受蛋白酶、多糖酶和核糖核酸酶的影响,只能被DNA酶所破坏等特性说明转化因子的本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或其它因子。

③T2噬菌体的感染实验:1)用P32标记T2噬菌体的DNA;用S35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2)将标记过的T2噬菌体分别感染大肠杆菌,然后将噬菌体和细菌混合物用搅拌器振荡;3)将混合物离心10min 。离心后上清液为噬菌体,沉淀为细菌菌体。实验结果说明:病毒通过尾丝吸附在大肠杆菌细胞表面,然后将外壳蛋白留在受体细胞外,将遗传物质注入受体细胞内。这一实验结果证实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进入细菌细胞内的物质是DNA,DNA是繁殖子代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④烟草花叶病毒的重建感染实验:烟草花叶病毒的重建实验结果表明:在某些不含DNA的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

4.简述连锁与交换定律理论?(连锁与交换规律的理论意义)

答:①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论):连锁与交换的研究,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的理论,证实了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这一发现把抽象的基因落实到了染色体上,使基因的概念不再是一个抽象的符号,而是在染色体上占有一定线性位置的实体。

②生物变异产生的最重要的理论解释之一:在连锁与交换定律中,重组型后代的出现是由于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换而发生的基因重组,因此,属于染色体内的重组。这种重组的形成离不开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行为。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间发生部分交换,形成了种类繁多的配子,通过受精,可形成多种类型的合子,产生与亲代表现不同的变异类型,是生物变异来源的主要途径。

5.简述易位遗传学效应?

答:①基因重排:易位会造成染色体上的基因重排,引起癌基因活化,产生肿瘤。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易位与致癌基因的表达有关。例如,相互易位把来自第8染色体的一个致癌基因c-myc从正常位置插入第14染色体通常编码IgH 的基因内部,激活了致癌基因,使c-myc大量表达。

②降低邻近易位点的基因间的重组:易位杂合体的两条正常染色体和两条易位染色体的联会都是比较松散的,靠近易位点的区段甚至不会联会,这样导致交换的机会减少,重组率下降。例如,玉米第5染色体长臂外侧的一小段染色体和第9染色体长臂包括Wx在内的大段染色体易位后所形成的易位杂合体上面的连锁基因的重组率下降。

③易位可以改变原来的基因连锁群: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不断发生易位,可以形成许多变种。例如,直果曼陀罗(n=12)的许多变种(近100个)就是不同染色体的易位纯合体,其外部形态都彼此不同。

④造成染色体融合而改变染色体数目:在两个易位染色体中(如罗伯逊易位),可能其中产生一个很小的染色体,形成配子时未被包在配子核内而丢失,在后代中,则出现缺少一对染色体的易位纯合体。例如:植物中还阳参属,出现n=3、4、5、6、7、8等染色体数目不同的种。

⑤假连锁现象:在易位杂合体中,染色体交互分离时,两易位染色体进入同一配子,两非易位染色体进入另一配子,因此,使得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受到抑制,而使原来不在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现连锁现象。例如,果蝇第2和第3染色体易位杂合体两对基因的遗传。

6.减数分裂和自由组合的实质?

答:减数分裂:是指在真核生物性细胞形成过程中,在配子形成之前细胞核进行的连续两次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主要进行DNA的合成和其他细胞物质的积累,包括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

自由组合现象的细胞学实质在于:控制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随着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7.列表比较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噬菌体DNA合成过程有何异同?

五、推理及计算

1. 香豌豆花的蓝颜色(P)是红颜色(p)的显性,而长花粉粒(D)是圆花粉粒(d)的显性,做了F1的测交,得如下数据:PD 125 Pd 12 pD 14 pd 131,

那么(1)属于哪一种遗传方式?(2)写出亲本和F1代的遗传组成?(3)计算重组率?

答:(1)是连锁遗传中的不完全连锁,测交后代有四种基因型,2种亲本,2种重组型,且亲本型后代远多于重组型。(2)亲本:PPDD×Ppdd 子代:PpDd (3)重组型配子数*100%/总配子数=(12+14)×100%/(125+14+12+131)=9.2% 2. 某生物的三对性状分别由Aa,Bb,Dd三对基因决定,且A对a显性,B对b显性,D对d显性。当此三基因杂合体与三隐性纯合体杂交后,得到如下表现型的个体:

ABD 72 aBD 130 abD 495 AbD 3 abd 68 Abd 134 ABd 494 aBd 4

试问:1.三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如何? 2.双交换值是多少? 3.绘出连锁遗传图?4.计算并发系数C?

答:1. 三个基因的排列顺序为BAD,bad, 即A位于B和D的中间。

2. B和D之间的双交换值=(3+4)/1400×100=0.5

B和A之间的实际单交换值=(130+134)/1400×100+0.5=19.4

D和A之间的实际单交换值=(72+68)/1400×100+0.5=10.5

双交换值=单交换1的频率×单交换2的频率×100=0.1936×0.105×100 =2.0328 但实际双交换值=0.5 3.B 19.4 A 10.5 D 4. 并发系数C=实际双交换值/理论双交换值=0.5/2.0328=0.25

3. 基因型为YyrRCcEe 的F1植株自交,设这5对基因都表现完全显性,试述F2代群体中每一类表现型可能出现的频率。

答:表现型2 4=16种, P=(3:1)4

=81:27:27:27:27:9:9:9:9:9:9:3:3:3:3:1

4. 已知水稻的抗稻瘟病基因P 与晚熟基因L 都是显性,而且是连锁遗传的,交换值为2.4%。如果用抗病、晚熟材料作为一个亲本,与感病、早熟的另一亲本杂交,计划在F3选出抗病、早熟的5个纯合株系,这个杂交组合的F2群体至少要种植多少株?

从上表可计算出:F2代群体中基因型为PPll 的个体占(2.4/2)2

/10000。

5.基因型为YyRrCcEe 的F1植株自交(设四对基因为完全显性)试述F2代群体中每一类表现型可能出现的频率。 答:共有五种表现型:四显:Y-R-C-E- 3/4 *3/4*3/4*3/4=81/256

三显一隐 3/4*3/4*3/4*1/4*4=108/256 二显二隐 3/4*3/4*1/4*1/4*6=54/256

一显三隐 3/4*1/4*1/4*1/4*4=12/256 四隐 1/4*1/4*1/4*1/4 =1/256

6.根据图中信息,计算玉米穗长的广义遗传力。

7.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F2后代黄圆:315;绿圆:108;黄皱:101;绿皱:32,判断豌豆两对性状,通过适合度测验方法说明F2代表型是否符合9:3:3:1.

8.试用杨辉三角分析5对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且F2代表现型分离比。

答:根据多基因假说,在多基因同时控制同一性状时,性状的表现程度与基因数目有关,而与基因的种类无关。所以F2各种表现型分配结果可由杨辉三角形得到:

9.基因型为AABbccDDEe AaBbCCddEe的植株杂交,利用分支法杂交后代基因型。

《医学遗传学》期末重点复习题

2.与苯丙酮尿症不符的临床特征是(1)。 A 患者尿液有大量的苯丙氨酸 B 患者尿液有苯丙酮酸 C 患者尿液和汗液有特殊臭味 D 患者智力发育低下 E 患者的毛发和肤色较浅 3.细胞在含BrdU的培养液中经过一个复制周期,制片后经特殊染色的中期染色体()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均深染 4.DNA分子中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连接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 5.HbH病患者的可能基因型是(5)。 A ――/―― B -a/-a C ――/aa D -a/aa E aacs/―― 6.下列不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特征的是(4)。 A.致病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B.系谱中看不到连续遗传现象,常为散发 C.患者的双亲往往是携带者 D.近亲婚配与随机婚配的发病率均等 E.患者的同胞中,是患者的概率为1/4,正常个体的概率约为3/4 7.人类a珠蛋白基因簇定位于(5)。 A 11p13 B 11p15 C 11q15 D 16q15 E 16p13 8.四倍体的形成可能是由于(3)。

A 双雄受精 B 双雌受精 C 核内复制 D 不等交换 E 部分重复9.在蛋白质合成中,mRNA的功能是(3)。 A 串联核糖体 B 激活tRNA C 合成模板 D 识别氨基酸 E 延伸肽链10.在一个群体中,BB为64%,Bb为32%,bb为4%,B基因的频率为(4)。 A B C D E 11.一个个体中含有不同染色体数目的三种细胞系,这种情况称为(3)。 A 多倍体 B 非整倍体 C 嵌合体 D 三倍体 E 三体型 12.某基因表达的多肽中,发现一个氨基酸异常,该基因突变的方式是(5)。 A 移码突变 B 整码突变 C 无义突变 D 同义突变 E 错义突变13.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的群体易患性平均值与阈值相距越近(1)。 A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高,群体发病率也越高 B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也越低 C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高,群体发病率越低 D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迅速降低 E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越高 14.染色质和染色体是(4)。

遗传学期末复习题资料

遗传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前导链与后随链:DNA复制的两条新链中,有一条链是沿5′→ 3′方向连续合成的,合成的速度相对较快,故称为前导链;另一条则是沿5′→ 3′方向先合成一些比较短的片段,然后再由连接酶将它们连接起来,其合成是不连续的,合成的速度相对较慢,故称为后随链。 2、转录的模板链:DNA转录中作为转录模板的DNA一条链称为模板链,另外一条则称为非模板链。 3、密码子与反密码子:mRNA上的每3个相邻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也称为三联体密码,一个密码子决定一种氨基酸。翻译过程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tRNA 的分子结构中具有三个与密码子相配对的碱基组成的反密码子。 4、简并:一种氨基酸可由一个以上密码子决定的现象称为简并。 5、基因家族:真核生物的有些来源相同、DNA序列相似、所编码的蛋白质具有互相关联的功能的基因,这样的一组基因称为“基因家族”。 6、重叠基因:有的噬菌体存在不同基因共用一部分DNA序列的现象,具有这种共用序列的基因称为重叠基因。 7、单交换与双交换:两对基因之间距离较小,这个区段只能发生一个交换,即为单交换。当基因间距离比较大时,同一个性母细胞可能在这个区段发生两个交换,即称为发生双交换。 8、干扰与符合系数:一个单交换的发生影响了另一个单交换的发生,这种现象称为干扰。干扰程度的大小通常用符合系数或并发系数表示。 9、超亲遗传:是指在数量性状的遗传中,F2及以后的分离世代群体中,出现超越双亲性状的新表型值的现象。

10、狭义遗传率:是加性方差在表现型方差中的百分数。 11、亲缘系数:两个个体都带有同一祖先某一特定等位基因的概率。 12、纯系:纯系是指一个群体中只存在一种基因型,并且这种基因型是纯合的。自花授粉的一个植株的自交后代可得到纯系。 13、细胞质遗传: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存在DNA,它所组成的基因也能决定生物某些性状的表现和遗传。这类遗传现象,称为细胞质遗传。 14、细胞质基因组:分布于细胞质的全部DNA序列。 15、表观遗传变异: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最终导致表型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型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 16、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由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相互作用控制的雄性不育类型,简称质核型雄性不育,又称为胞质不育型。 17、孢子体不育:雄性不育的花粉育性受母体的基因型(孢子体基因型)控制,与花粉(配子体)本身的基因无关。花粉败育发生在孢子体阶段。 18、配子体不育:是指花粉育性直接由雄配子体(花粉)本身的基因决定,花粉败育发生在雄配子阶段。 19、基因频率:一个群体里,A基因在A、a基因总数中的比率,称为A的基因频率。一个群体里,a基因在A、a基因总数中的比率,称为a的基因频率。 20、基因型频率:就是指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数,占群体全部基因型个体总数的比率,也是特定基因型在群体中出现的概率。 21、随机交配:是指在一个有性繁殖的生物群体中,任何一个雌性或雄性个体与任何一个相反性别的个体交配的概率都相同。 22、基因突变:也称点突变,是DNA分子结构上微小的改变,它是由于碱基的替换、增添、缺失或重排造成的。

医学遗传学整理复习资料

第四章单基因病 单基因病:由某一等位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疾病 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染色体:X连锁显性遗传从性遗传限性遗传 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 Y连锁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显性基因控制,这个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为AD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系谱特点: ①患者双亲之一有病,多为杂合子 ②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③连续遗传 完全显性:杂合子的表现型与显性纯合子相同 不完全显性(中间型显性、半显性):杂合子的表现型介于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之间 共显性:杂合子的一对等位基因彼此间无显、隐之分,两者的作用都同时得以表现。 复等位基因(I A、I B 、i ):在群体中,同一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的两个以上的基因。不规则显性:带致病基因的杂合子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表现正常或表现出不同的表现型。 不外显(钝挫型):具显性致病基因但不发病的个体 外显率:一定基因型个体所形成的相应表现型比率 不同表现度:同一基因型的不同个体性状表现程度的差异 表现度:指在不同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相同基因型的个体在性状或疾病的表现程度上产生的差异 延迟显性:带显性致病基因的杂合子在个体发育的较晚时期,显性基因的作用才表现出来。--------------------------------------------------------------------------------------------------------------------------------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隐性基因控制,这个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为 AR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特点:①患者的双亲无病,为携带者 ②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③散发 X 连锁显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所控制,其遗传方式为XD。XD遗传病系谱特点:①患者双亲之一有病,多为女性患者 ②连续遗传 ③交叉遗传(男性患者的女儿全发病) X 连锁隐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所控制,其遗传方式为XR。 交叉遗传:男性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母亲,也必定传给女儿 XR遗传病系谱特点:①患者双亲无病②多为男性患者。③交叉遗传 从性遗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类基因,基因的效应随着个体性别的不同而有差异(即杂合子的表型在不同性别个体中表现不同) 限性遗传: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的一类基因,由于性别限制,只在一种性别中表达。 (即男性表达,女性不表达。或反之。)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全)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汇总

第一单元 1、《村居》作者(),草长莺飞()()(),拂堤()() 醉()()。儿童()()()()(),()()东风放纸鸢。 2、《咏柳》作者(),()()()()一树高,()()()()绿丝绦。不知()()()()(),二月春风()()() 3、我们几个孩子()()棉袄,()()家门,奔向()(), 去()()春天。 4、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我 们()()地找哇。 5、小草从地下()()()(),那是春天的()()吧?早开的()()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吧?树木()()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吧?解冻的小溪()()()(),那是春天的()()吧? 6、春天来了!我们()()了她,我们()()了她,我们()()了她,我们()()了她。她在柳枝上()()(),在风筝()()()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在桃花、()()()()…… 7、刺猬太太走出门,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的鲜花, 她()()地说:"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多美啊!” 8、狐狸太太走出门,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的鲜花,她()()地说:“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 9、1987年4月5日,是个()()()()的日子。 10、一棵()()()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地站在那里。邓爷爷的脸上露出了()()()()()。11、这一天,()()()(),()()()()。在北京天坛公园植树的人群里,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只见他手握铁锹,()()()()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仍不肯()()。 12、一个树坑挖好了。邓爷爷()()地()()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移入树坑,又挥楸填了几楸土。他站到几步之外()()看看,()()不很(),连声说:“不行,不行!”他又走上前把树苗()()。 13、今天,邓小平爷爷()()栽种的柏树()()()()了,成了天坛公园()()()()()()()。 14、《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离离()()(),一岁()()()。野火()()(),()()()()()。

《遗传学》期末复习题

第三章连锁遗传与性连锁 一、选择题: 1.某一植物中,以AABBDD×aabbdd杂交,F1再与三隐性亲本测交,获得的Ft数据为:ABD20;abd20;abD20;ABd20;Abd5;aBD5;aBd5;AbD5;从这些数据看出ABD 是( )(1)AB 连锁,D独立;(2)AD 连锁,B独立; (3)BD 连锁,A独立(4)ABD 都连锁 2.在一条染色体上存在两对完全连锁的基因(A B)/(a b),而C基因是在另一染色体上,相互独立,杂种AaBbCc与三隐性个体杂交,后代可能出现(): (1)8种表现型比例相等(2)8种表现型中每四种比例相等 (3)4种表现型每两种比例相等(4)4种表现型比例相等 3.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几率是() A. 75% B. 25% C. 12.5% D. 37.5%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个纯合子的后代必是纯合子 B.两个杂合子的后代必是杂合子 C.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D.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5、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片断产生交换和重组一般发生在 A、细线期 B、偶线期 C、粗线期 D、双线期 E、终变期和B是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彼此间的交换值是14%,现有 AaBb 杂种,试问产生Ab重组配子的比例是多少() (1)14%(2)7%(3)%(4)28% 7.已知某两对连锁基因的重组率为24%,说明在该二对基因间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数占全部孢母细胞的() (1)24%(2)50%(3)76%(4) 48% 8.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9.在相引组中, F 2 亲本型性状比自由组合中的()。 (1)少(2)相等(3)相近(4)多 10.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 B.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 C.果蝇的红眼和果蝇的棒眼 D.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

遗传学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遗传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隐性上位:在两对互作的基因中,其中一对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上位性作用。 2.转换: 3.易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的染色体片段转移的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 4.性反转:是指生物个体从一种性别特征转变为另一种性别特征的性别转变现象。 5.连锁遗传:是指同一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以及它们所控制的性状结合在一起传递的现象。 6.母性影响: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型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而由母体的核基因型决定,导致子代的表型与母体基因型相同的现象。 7.相引相:一亲本的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显性,另一亲本的两对等位基因均为隐性,这样的杂交组合称为相引相。 8.表现度:是指杂合体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个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 9.中断杂交技术:是指根据供体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顺序和时间绘制连锁图的技术。 10.两点测交:两点测交是测定基因间距离的基本方法。它是以两个基因为基本单位,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测交的试验结果来计算两个基因间的重组值,从而对基因进行定位的方法。 11.转导:是指以噬菌体为媒介,将遗传信息从一个细菌(供体)转移到另一个细菌(受体)的过程。 12.同源染色体:是指一对形态、大小、结构、功能和来源都相同的染色体。在二倍体生物中,每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 13.复等位基因:是指在群体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存在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这种现象叫复等位现象。 14.三点测交:三点测交是基因定位的常用方法,它只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测交,就可以同时确定三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和位置。 15.母系遗传(细胞质遗传):是指由细胞质中的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也称为核外遗传或非孟德尔遗传。 16.转化:细菌细胞从周围介质中吸收来自另一不同基因型细胞的DNA,并将此外源DNA片段通过重组整合到自己的染色体组中,而使它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发生变化的现象。 17.不完全显性: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表现双亲性状的中间类型的现象。 18.伴性遗传:是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又称性连锁。一般特指X或Z 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 19.倒位:是指一个染色体上同时出现两处断裂,断裂后中间的染色体片段扭转180°重新连接起来而使该片段上基因的线性排列顺序同原顺序相反的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 20.广义遗传率(力):是指遗传型方差占表型方差的百分比,可作为杂种后代进行选择的一个指标。 21.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F1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越于双亲的现象。杂种优势所涉及的性状大多为数量性状。 22.XY型性别决定:是指雄性个体含有两条异形的性染色体XY的性别决定方式。 23.不完全连锁:是指杂种个体的连锁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互换的遗传现象。 24.完全显性: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只表现出其中一个亲本的性状,而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没有得到表现的现象。 25.真实遗传:子代性状与亲代性状相同的遗传方式。 26.接合:是指通过供体细菌细胞与受体细菌细胞之间的直接接触而发生的单向遗传物质转移的过程。

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第三章双极结型晶体管 填空题 1、晶体管的基区输运系数是指(基区中到达集电结的少子)电流与(发射结注入基区的少子)电流之比。由于少子在渡越基区的过程中会发生(扩 散),从而使基区输运系数(变大)。为了提高基区输运系数,应当使基区宽度(小于)基区少子扩散长度。 2、晶体管中的少子在渡越()的过程中会发生(),从而使到达集电结的少子比从发射结注入基区的少子()。 3、晶体管的注入效率是指 ()电流与 ()电流之比。为了提高注入效率,应当使()区掺杂浓度远大于()区掺杂浓度。 4、晶体管的共基极直流短路电流放大系数α 是指发射结(正)偏、集电结(零)偏时的(集电结)电流与(发射结)电流之比。 5、晶体管的共发射极直流短路电流放大系数β 是指(发射)结正偏、(集电)结零偏时的(集电结)电流与(基区)电流之比。 6、在设计与制造晶体管时,为提高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应当()基区宽度,()基区掺杂浓度。 7、某长方形薄层材料的方块电阻为100Ω,长度和宽度分别为 300μm和 60μm,若要获得 1kΩ的电阻,则该材料的长度应改变为(600μ m)。 8、在缓变基区晶体管的基区中会产生一个(),它对少子在基区中的运动起到()的作用,使少子的基区渡越时间()。 9、小电流时α会()。这是由于小电流时,发射极电流中 ()的比例增大,使注入效率下降。 10、发射区重掺杂效应是指当发射区掺杂浓度太高时,不但不能提高 (),反而会使其()。造成发射区重掺杂效应的原因是()和()。 11、在异质结双极晶体管中,发射区的禁带宽度()于基区的禁带宽度,从而使异质结双极晶体管的()大于同质结双极晶体管的。

医学遗传学复习资料

多选: 1.遗传病的特征: A.疾病垂直传递 B.出生时就表现出症状 C.有特定的发病年龄 D.有特定的病程 E.伴有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 2.家族性疾病具有的特征: A.有家族聚集现象 B.有相同的环境因素 C.有相同的遗传环境 D.一定是遗传病 3.哪些疾病属于单基因疾病: A.体细胞遗传病 B.线粒体遗传病 C.X 连锁显性遗传病 D.性染色体病 4.在猫中,基因BB是黑色,Bb是玳瑁色,bb是黄色,这个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玳瑁 雌猫与一只黑色雄猫的后代可以是: A.雌猫中黑色与玳瑁色各占一半 B.雄猫中黑色与黄色各占一半 C.雌猫只会有玳瑁色 D.雄猫只会有玳瑁色 5.不完全连锁指的是: A.二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B.由于互换,这二对基因的位置可以有变化 C.这二对基因位置变化的频率决定于它们之间距离的远近 D.由于互换,这二对基因也可以移到另一对染色体上 6.一个B 型血的母亲生了B 型血男孩和O 型血女孩,父亲的血型是: A. A 型 B.B 型 C.AB 型 D.O 型 7.父亲血型为AB型,母亲为O 型,子女中基本不可能出现的血型是: A.AB 型 B.B 型 C.O 型 D.A 型

8.父亲血型是AB型,母亲是O 型,子代中的血型可能是: A.A 型 B.O 型 C.B 型 D.AB 型 9.父亲血型是B 型,母亲血型是A型,他们生了一个A型血的女儿,这种婚配型是: A.IBIB×IAIA B.IBi×IAIA C.IBIB×IAi D.IBi×IAi 10.父亲血型为AB 型,母亲血型为AB 型,子女中可能有的血型是: A.A 型 B.AB 型 C.B 型 D.O 型 1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的特点是: A.患者双亲一定是无病的 B.患者同胞中可能有患病的 C.患者的其他亲属中不可能有患病的 D.患者双亲可能是近亲 1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的特点是: A.患者双亲常无病,但有时为近亲婚配 B.患者同胞中可能有同病患者 C.不连续传递 D.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1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系谱的特征是: A.患者双亲中常常有一方是同病患者 B.双亲常为近亲婚配 C.同胞中的发病比例约为1/2 D.患者子女必然发病 14.X 连锁隐性遗传病系谱的特点是: A.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B.男性患者病重,女性患者病轻 C.交叉遗传 D.男性患者的外祖父一定患病 15.X 连锁隐性遗传病患者的哪些亲属可能患病: A.兄弟 B.舅父 C.外甥

Java Web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J a v a W e b期末复习资 料汇总 https://www.doczj.com/doc/1a10768057.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Java Web应用章节复习题 第1章 JSP简介 一、选择题 1、下面描述错误的是( C ) A、HTML文件必须由开头,标记结束。 B、文档头信息包含在与之间。 C、在和之间可以包含和<body>等信息。 D、文档体包含在<body>和</body>标记之间 2、Tomcat服务器的默认端口号是:( B ) A. 80 B. 8080 C. 21 D. 2121 3、配置JSP运行环境,若WEB应用服务器选用TOMCAT,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 先安装TOMCAT,再安装JDK B. 先安装JDK,再安装TOMCAT C. 不需安装JDK,安装TOMCAT就可以了 D. JDK和TOMCAT只要都安装就可以了,安装顺序没关系 4、如果Tomcat安装后,想要修改它的端口号,可以通过修改<tomcat安装目录>/conf下的( B )文件来实现。 A. web.xml B. server.xml C. server-minimal.xml D. tomcat-user.xml 5、使用最为广泛的Java Web服务器是( A )。 A.Tomcat B.Resin C.Jboss D.WebLogic 6、当用户请求jsp页面时,JSP引擎就会执行该页面的字节码文件响应客户的请求,执行字节码文件的结果是( C )。 A. 发送一个JSP源文件到客户端 B. 发送一个Java文件到客户端 C. 发送一个HTML页面到客户端 D. 什么都不做 7、当多个用户请求同一个JSP页面时,Tomcat服务器为每个客户启动一个( B )。 A. 进程 B. 线程 C. 程序 D. 服务 8、下列动态网页和静态网页的根本区别描述错误的是( C )。 A. 静态网页服务器端返回的HTML文件是事先存储好的 B. 动态网页服务器端返回的HTML文件是程序生成的 C. 动态网页中只有程序,不能有HTML D. 代码静态网页文件里只有HTML标记,没有程序代码</p><h2>遗传学复习资料</h2><p>1、遗传学的发展时期 (1)经典遗传学时期(1900 ~ 1940 )——遗传学的诞生和细胞遗传学时期 标志:孟德尔定律的二次发现 成就:确立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创立连锁定律(Morgan,1910),提出“基因”概念 (2)微生物遗传和生化遗传学时期(1941 ~ 1960) 标志:“一基因一酶”学说(Beadle&Totum) 成就:“一基因一酶”学说(1941,Beadle&Totum) ,遗传物质为DNA(1944, A very,Hershey&Chase),双螺旋模型:(1953,Watson&Crick),转座子:(1951,McClintock), 顺反子:(1956, Benzer) (3)分子遗传学时期和基因工程时期(1961~1989) 标志:操纵子模型的建立 成就:操纵子模型的建立(1961,Monod&Jacob),深入了解基因(破译遗传密码、重组技术、反转录酶、合成酶、内切酶、核糖酶、转座子、内含子、DNA测序、PCR等)(4)基因组-蛋白质组时期(1990 ~ 至今) 标志: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启动 成就:2003年4月14日美、英、日、德、法、中六国科学家完成人类基因组图谱(物理图),从基因组角度研究遗传学 2、遗传学形成多个分支学科: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群体遗传学,数学 遗传学,生统遗传学发育遗传学,进化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医学遗传学,辐射遗传学,行为遗传学遗传工程,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 3、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行为 (1)细胞周期:由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分四个阶段: ①G1期:指从有丝分裂完成到DNA复制之前的间隙时间; ②S期:DNA复制时期; ③G2期:DNA复制完成到有丝分裂开始前的一段时间; ④M期(D期):细胞分裂开始到结束。 (2)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①前期:染色体开始逐渐缩短变粗,形成螺旋状。当染色体变得明显可见时,每条染色 体已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互称为姐妹染色单体,通过着丝粒把它们连接在一起。至前期末,核仁逐渐消失,核膜开始破裂,核质和细胞质融为一体。 ②中期:在此期纺缍体逐渐明显。着丝粒附着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向细胞的赤道板移动。 ③后期:着丝粒纵裂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各自移向一极。染色体的两臂由着</p><h2>医学遗传学(本科)期末复习资料</h2><p>医学遗传学本科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核型:是指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象。 2、基因表达:是指生命过程中,储存在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转变成蛋白质或酶分子,形成生物体特定性状的过程。 3、转录:是以DNA为模板,在R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RNA的过程。 4、基因诊断:利用DNA 重组技术在分子水平上检测人类遗传病的基因缺陷以诊断疾病。 5、不规则显性:是指带有显性基因的杂合体由于某种原因不表现出相应症状,因此在系谱中出现隔代遗传的现象。 6、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点的不同形式的基因。 7、错义突变:是指DNA中单个碱基置换后,其所在的三联体遗传密码子变成编码另一种氨基酸的遗传密码子,导致多肽中相应的氨基酸发生改变。 8、近婚系数:指近亲婚配的两个个体可能从共同祖先得到同一基因,婚后又把同一基因传给他们的子女的概率。 9、罗伯逊易位:又称着丝粒融合。当两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在着丝粒或其附近某一部位发生断裂后,二者的长臂构成一大的染色体,而其短臂构成一个小的染色体,这种易位即为罗伯逊易位。 10、联会:在减数分裂前期I 偶线期,同源染色体互相靠拢,在各相同的位点上准确地配对,这个现象称为联会。 11、分子病:是指基因突变造成蛋白质分子结构或合成量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12、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发生过程中进行的一种特殊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精子和卵细胞发生的成熟期。 13、遗传性酶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酶蛋白缺失或酶活性异常所引起的遗传性代谢紊乱,称为遗传性酶病。 14、携带者:表型正常但带有致病基因的杂合子,称为携带者。 15、基因:是特定的DNA片段,带有遗传信息,可通过控制细胞内RNA和蛋白质(酶)的合成,进而决定生物的遗传性状。 16、系谱:是指某种遗传病患者与家族各成员相互关系的图解。 17、基因治疗:是指运用DNA重组技术修复患者细胞中有缺陷的基因,使细胞恢复正常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8、断裂基因:指编码序列不连续,被非编码序列分隔成嵌合排列的断裂形式的基因。 19、交叉遗传:X连锁遗传中男性的致病基因只能从母亲传来,将来只能传给女儿,不存在男性向男性的传递,称为交叉遗传。 20、细胞周期:即细胞增值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 21、外显率:是指一定基因型的个体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相应表现型的百分率。 22、假二倍体:在染色体畸变时,有时核型中某些号染色体数目偏离正常,其中有的增加,有的减少,而增加和减少的染色体数目相等,或某些染色体的结构存在异常,这样,染色体的总数虽为二倍体,但这不是正常的二倍体,则称为假二倍体。 23、孟德尔群体: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能够相互交配并能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的许多同种个体,称为孟德尔群体。 24、亲缘系数:指近亲的两个个体在一定基因座位上具有共同祖先的同一等位基因的概率,又称血缘系数。 25、基因频率:指群体中某一基因座位上某特定基因出现的数目与该位点上可能出现的全部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 二.填空题(25道) 1.人类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随体柄部次缢痕与核仁_形成有关,称为核仁组织区。 2.Xq27代表X染色体长臂2区7带。核型为46,XX,del(2)(q35)的个体表明其体内的染色体发生了末端缺失。 3.基因突变可导致蛋白质发生结构(质)或数量(量)变化。</p><h2>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复习资料汇总</h2><p>总料汇期末复习资机《计算组成原理》一、名词解释:是指能实现一条机器指令功能的微指令序列。微程序周期内,一组实现一定操作功能的微命令的组合。CPU微指令:在机器的一个:执行部件在微命令的控制下所进行的操作。微操作加减交替法:除法运算处理中对恢复余数法来说,当余数为正时,商“1”,余数左移,余数左移一位,加除数。”一位,减除数;当余数为负时,商“0有效地址:EA是一16位无符号数,表示操作数所在单元到段首的距离即逻辑地址的.偏移地址形式地址:指令中地址码字段给出的地址,对形式地址的进一步计算可以得到操作数的实际地址。周期中,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在同一CPU 相容性微操作周期中,不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CPU相斥性微操作:在同一,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s PLA:,可编程阵列逻辑。Programmable Array Logic:PAL,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 GAL,中央处理器。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 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RISC,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CISCALU:Arithmetic Logic Unit,算术逻辑单元。CPU执行单元,用来完成算术逻辑运算。二、选择题 。 )没有外存储器的计算机监控程序可以存放在( B1. CPU.和ROM D ROM C.RAM B A.RAM .)。 D 2.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外部设备和主机.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BA.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D C.主机和使用程序 )中,零的表示形式是唯一的。在机器数( BC 3..反码 D.移码B.补码 C A.原码 )来实现。在定点二进制运算器中,减法运算一般通过(D 4.A.原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 B.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 C.原码运算的十进制加法器D.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加法器 )才能识别它。C某寄存器中的值有时是地址,因此只有计算机的( 5. 时序信号指令 D.判断程序C..A.译码器 B)。下列数中最小的数为( C 6. ).(D233.(101001) 101001A.() B.(52)C1682 BCD)。 C 7.若浮点数用补码表示,则判断运算结果是否为规格化数的方法是( .阶符与数符相同为规格化数A.阶符与数符相异为规格化数B.数符与尾数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相异为规格化数C.数符与尾数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相同为规格化数D)。 C 8.补码加减法是指(.操作数用补码表示,两数尾数相加减,符号位单独处理,减法用加法代替A.操作数用补码表示,符号位与尾数一起参与运算,结果的符号与加减相同B C.操作数用补码表示,连同符号位直接相加减,减某数用加某数的补码代替,结果的符号在运算中形成.操作数用补码表示,由数符决定两尾数的操作,符号位单独处理D)。B 运算器虽然由许多部件组成,但核心部件是(9.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数据总线B A.累加寄存器 D.多路开关C.</p><h2>高中生物44高考总复习 遗传学基本概念-知识讲解_遗传学基本概念</h2><p>遗传学基本概念 编稿:杨红梅审稿:闫敏敏【考纲要求】 1理解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 2.重点掌握性状显隐性的类别及基因型的确定 【考点梳理】 考点一、知识络 考点二、几种交配类型 【高清课堂:01-遗传学基本概念】 考点三、与性状有关的概念 (一)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二)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p><p>(三)显、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四)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五)性状分离比 1、杂交实验中,F2中出现显︰隐=3︰1; 2、测交实验中,测交后代中出现显︰隐=1︰1。 考点四、与基因有关的概念 (一)显性基因:又叫显性遗传因子,控制显性性状,用大写字母表示。 (二)隐性基因:又叫隐性遗传因子,控制隐性性状,用小写字母表示。 (三)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 (四)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或非同源染色体上,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 考点五、基因型和表现型 (一)概念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二)关系: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在不同环境中,即使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未必相同。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考点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区别 (一)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纯合子,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但不同的纯合子杂交,后代为杂合子。 (二)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杂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后代中会出现一定比例的纯合子 (三)如何判断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有一株高茎豌豆,请设计实验,判断该高茎豌豆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p><h2>园林植物遗传学期末考试复习</h2><p>植物遗传学第一章、绪论 1. 名词解释 遗传学:研究生物体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 遗传:有性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似性。 变异:同种生物亲代与子代间以及不同个体间的差异称为变异。 基因型:指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总和,这些物质具有与特殊环境因素发生特殊反应的能力,使生物体具有发育成性状的潜在能力。 表型: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在环境条件的作用下发育成具体的性状,称为表现型。 遗传物质:是存在于生物器官中的“泛子/泛生粒”;遗传就是泛子在生物世代间传递和表现 个体发育:生物的性状是从受精卵开始逐渐形成的,这就是个体发育的过程。 细胞分化:在一个生物体的生命周期中,形态逐渐发生变化,这就是细胞分化的过程。 形态建成:指构成一个结构和功能完美协调的个体的过程 阶段发育的基本规律:顺序性、不可逆性、局部性 2. 简述基因型和表现型与环境和个体发育的关系。 3. 简述生物发育遗传变异的途径。 (1)基因的重组和互作:生物体变异的重要来源 (2)基因分子结构或化学组成上的改变(基因突变) (3)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化 (4)细胞质遗传物质的改变 4. 简述观赏植物在遗传学研究中的作用。 1)园林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2)园林植物变异的多样性(多方向、易检测、可保留); 3)园林植物栽培繁殖方式的多样性; 4)保护地栽培; 5)生命周期相对较短。 个体发育 外界环境条件作用 (外因)</p><p>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2.1 细胞 1 组成: ? 1)结构单位——形态构成,细胞的全能性 2)功能单位——新陈代谢,生命最基本的单位 3)繁殖单位——产生变异的基本单位 2 类型 根据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可以将生物分为 非细胞生物:包括病毒、噬菌体(细菌病毒); 细胞生物: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生物; 根据细胞核和遗传物质的存在方式不同又可以分为:原核生物(无丝分裂,转录,翻译在同一地点) 如:细菌、蓝藻(蓝细菌) 真核生物(有丝分裂,转录,翻译不在同一地点) 如: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真菌、高等植物、动物、人类</p><h2>艺术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汇总</h2><p>艺术学概论 1.艺术学之父:费德勒。 2.德国的格罗塞注重从方法上建立艺术科学,代表作《艺术起源》。 3.艺术学内容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史。 1.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观点:“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①“客观精神说”——观点: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代表人物: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认为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艺术世界是第三性的。“理念”是世界的最终根源,现实都是模仿理念的结果,文艺又是模仿现实世界的结果,因此,文艺就像影子的影子,和理念的“真实隔着三层”。桌子的例证。黑格尔:《美学》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错误性: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理念”或“绝对精神”。正确性:包含了辩证法思想。认为“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②“主观精神说”——观点: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尼采提出唯意志主义,认为人的主观意志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他把日神冲动和酒神冲动看做是艺术的两种根源,把“梦”和“醉”看做审美的两种基本状态。第一部着作《悲剧诞生》。③“模仿说”或“再现说”——观点:从古希腊以来,“模仿说”一直是西方很有影响的一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模仿说、塞万提斯模仿说、莎士比亚镜子说。 2.“艺术生产”理论对艺术学研究的启示:①“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②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3.论述艺术生产理论的“不平衡关系”:①“不平衡”的含义: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在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些阶段上,艺术的繁荣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现象。这种现象正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指出的:“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②“不平衡”的表现:⑴</p><h2>人教版教学素材人类遗传病复习笔记</h2><p>第三讲人类常见遗传病 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 1.类型:人类遗传病通常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 2.单基因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①显性遗传病:由显性致病基因引起的,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 ②隐性遗传病:由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等 3.多基因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主要包括一些先天性发育异常和一些常见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病、青少年型糖尿病等。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多基因遗传病具有易受环境影响的特点,说明了性状的表现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4.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叫做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简称染色体病)。 ①染色体结构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 ②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5.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吗? 提示:不一定都是,有些疾病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受到一些遗传因素以外的因素的影响(没有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这种先天性疾病不属于遗传病。 注意: (1)先天性疾病和家族性疾病中的许多疾病与遗传病有一定关系,但不等于说先 天性疾病和家族性疾病都是遗传病。 (2)遗传病不一定是一生下来就表现出来,遗传病有的是先天性疾病,有的是后 天性疾病。 (3)显性遗传病往往表现出家族倾向,而隐性遗传病难以表现出家族倾向,如果 不是近亲结婚,往往几代中只见到一个患者。</p><p>口诀: (1)常隐白聋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白化病、聋哑病、苯丙酮尿症)。 (2)色友肌性隐(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3)常显多并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见的有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4)抗D伴性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 (5)唇脑高压尿(多基因遗传病常见的有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 糖尿病等)。 (6)特纳愚猫叫(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有特纳氏综合征、先天性愚型、猫叫综合征)。 第一步:首先确定显隐性 (1)致病基因为隐性的口诀为“无中生有为隐性”。即双亲无病生出患病的子女,此 致病基因一定是隐性基因。 (2)致病基因为显性的口诀为“有中生无为显性”。即双亲有病生出不患病的子女,</p><h2>环境科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整理</h2><p>环境科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一)绪论(老师说看小结) 1.环境的概念和类型 环境:环境科学中所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环境类型掌握: 人工环境按功能分:聚落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 2.环境的特性: 环境的多样性、整体性、区域性、相对稳定性、变化滞后性、脆弱性; 相对稳定性:环境中物流、能流、信息流不断变化,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自我调节能力,在一定的干扰强度范围内,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基本不变。 变化滞后性:环境受到外界影响后,环境发生变化时间要滞后于外界干扰的时间。如:臭氧层空洞的形成。 3.环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环境科学以“人类—环境”这一矛盾体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研究目的: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从而通过调整人类自身的行为,来保护和改善环境,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的研究目的就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p><p>4.环境科学思想与方法: 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复杂性 5.环境承载力(上课说过): ①是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发展活动的支持能力; ②是指“某一时期,某种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阈值”;实质是:在维持人与环境和谐的前提下,人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二)自然环境(小结+大地女神Gaia假说) 1. 自然环境的圈层结构 自然环境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 (1)大气圈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大气圈包围着海洋和陆地。 大气圈的物质组成:气体:N2 (78%)、O2 (21%)、Ar(氩,%)、CO2 等 水汽:表面水的蒸发和植物蒸腾大气颗粒物: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 液体微粒,如烟尘等。 大气圈的垂直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逸散层。 对人类的意义:调解并维持适宜环境,生命基础条件。 主要的环境问题:气候变化 (2)水圈 由大气圈、海洋、陆地水体(河流、湖泊、冰川)、土壤和岩石孔隙以及生物体中的气、液、固各态水组成的连续的圈层称为水圈。 总水圈:豪恩 (3)岩石圈 水的重要性:生命组成成分(约70%),营养物质的载体 岩石圈组成:由地壳和地幔圈中上,地幔顶部组成厚度33-35km。 对人类的价值:能源和资源 主要问题:能源和资源短缺与耗竭</p><h2>《医学遗传学》期末重点复习题及答案</h2><p>《医学遗传学》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不规则显性:P582.分子病:P94 3.移码突变:P18 4.近婚系数:P86 5.罗伯逊易位:P436.遗传咨询:P127 7.交叉遗传:P63 8.非整倍体:P47 9.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P23 10.易患性:P100 11.亲缘系数:P86 12.遗传性酶病:P1OO 13.核型:P31 14.断裂基因:P13 15.遗传异质性:P63 16.遗传率:P63 17.嵌合体:P47 18.外显率和表现度:P63 (以上均为学习指导的页码) 二、填空题 1.DNA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2.具有XY的男性个体,其Y染色体上没有与X染色体上相对应的等位基因,则该男性个体称为半合子。 3.凡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的若干对等位基因,彼此间互相连锁,构成一个连锁群。 4.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5.人类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一条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彼此互称为姐妹染色体。 6.血红蛋白病中,由于珠蛋白结构异常引起的是异常血红蛋白病,由于珠蛋白链合成量异常引起的是地中海贫血。 7.“中心法则”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或流动规律。8.染色体畸变包括数目畸变和结构畸变两大类。 9.群体的遗传结构是指群体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种类及频率。 10.在多基因遗传病中,易患性的高低受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11.苯丙酮尿症患者肝细胞的苯丙氨酸羟化酶(PAH)遗传性缺陷,该病的遗传方式为染色体隐性遗传。12.染色体非整倍性改变可有单体型和多体型两种类型。 13.在真核生物中,一个成熟生殖细胞(配子)所含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其上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一个基因组。 14.根据染色体着丝粒位置的不同,可将人类染色体分为三类。 15.分子病是指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蛋白质异常结构或合成量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16.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中所表现的两种不同存在形式。 17.一个体的某种性状是受一对相同的基因控制,则对这种性状而言,该个体为单基因遗传。如控制性状的基因为一对相对基因,则该个体称为多基因遗传。18.基因频率等于相应重合基因型的频率加上1/2杂合基因型的频率。 19.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人类初级精母细胞前期Ⅰ粗线期中,每个二价体具有四条染色单体,称为四分体。 20.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在胎儿出生前诊断其是否患有某种疾病叫做产前诊断。 21.45,X和47,XXX的女性个体的间期细胞核中具有0个和2个X染色质。 22.表型正常但带有致病遗传物质的个体称为携带者。他可以将这一有害的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23.倒位染色体的携带者在进行减数分裂联会时,其体内的倒位染色体通常会形成一个特殊的结构,即倒位环。 24.一个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遗传性状称为显性遗传,与此性状相关的遗传组成称为显性基因。 25.在早期卵裂过程中若发生染色体丢失或染色体不分离,可造成嵌合体。26.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其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27.人类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随体柄部次缢痕与核仁形成有关,称为核仁形成区。 28.近亲的两个个体的亲缘程度用亲缘系数表示,近亲婚配后代基因纯合的可能性用近婚系数表示。29.血红蛋白病分为异常血红蛋白病和地中海贫血两类。 30.Xq27代表X染色体长臂2区7带。核型为46,XX,del(2)(q35)的个体表明其体内的染色体发生了缺失 31.基因突变可导致蛋白质发生结构或数量变化。 32.细胞分裂早中期、前中期、晚前期或更早时期染色体的带纹,称为高分辨带 33.染色体数目畸变包括整倍和非整倍的变化。 34.a地中海贫血是因a珠蛋白基因异常或缺失,使a珠蛋白链的合成受到抑制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35.在基因的置换突变中同类碱基(嘧啶与嘧啶、嘌呤与嘌呤)的替换称为转换。不同类型碱基(嘧啶与嘌呤)间的替换称为颠换。</p> <div> <div>相关主题</div> <div class="relatedtopic"> <div id="tabs-section" class="tabs"> <ul class="tab-head"> <li id="13499240"><a href="/topic/13499240/" target="_blank">期末复习资料汇总</a></li> <li id="20262489"><a href="/topic/20262489/" target="_blank">遗传学期末复习</a></li> <li id="13758587"><a href="/topic/13758587/" target="_blank">遗传学期末复习资料</a></li> <li id="22236721"><a href="/topic/22236721/" target="_blank">遗传学期末复习总结</a></li> <li id="1178758"><a href="/topic/1178758/" target="_blank">遗传学期末复习笔记</a></li> <li id="21540278"><a href="/topic/21540278/" target="_blank">遗传学笔记</a></li> </ul> </div> </div> </div> <div class="container"> <div>文本预览</div> <div class="textcontent"> </div> </div> </div> <div class="category"> <span class="navname">相关文档</span> <ul class="lista"> <li><a href="/doc/d11512907.html" target="_blank">JavaWeb期末复习资料汇总</a></li> <li><a href="/doc/3c2682926.html" target="_blank">Java Web期末复习资料汇总</a></li> <li><a href="/doc/4a18083590.html" target="_blank">日用化学品期末复习资料整理</a></li> <li><a href="/doc/7f5400027.html" target="_blank">五下期末复习资料汇总</a></li> <li><a href="/doc/cc9656576.html" target="_blank">钢结构期末复习资料整理</a></li> <li><a href="/doc/d517293771.html" target="_blank">高等数学期末复习资料大全</a></li> <li><a href="/doc/3411016463.html" target="_blank">环境科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整理</a></li> <li><a href="/doc/5c12458950.html" target="_blank">期末复习资料汇总(上)</a></li> <li><a href="/doc/8014240265.html" target="_blank">电力电子技术期末复习资料汇总</a></li> <li><a href="/doc/c217857984.html" target="_blank">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a></li> <li><a href="/doc/1814466677.html" target="_blank">期末复习资料汇总</a></li> <li><a href="/doc/4214585224.html" target="_blank">期末复习资料汇总</a></li> <li><a href="/doc/6f18143382.html" target="_blank">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a></li> <li><a href="/doc/a918056283.html" target="_blank">中国古代文论期末复习资料汇总</a></li> <li><a href="/doc/df13654262.html" target="_blank">期末复习资料汇总</a></li> <li><a href="/doc/3810109949.html" target="_blank">艺术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汇总</a></li> <li><a href="/doc/5510612499.html" target="_blank">期末复习资料汇总</a></li> <li><a href="/doc/7818539091.html" target="_blank">人教版六年级下期末复习资料(精心整理,全带动画)</a></li> <li><a href="/doc/c416243648.html" target="_blank">英语听说期末复习资料汇总</a></li> <li><a href="/doc/0f16329936.html" target="_blank">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全)</a></li> </ul> <span class="navname">最新文档</span> <ul class="lista"> <li><a href="/doc/0619509601.html" target="_blank">幼儿园小班科学《小动物过冬》PPT课件教案</a></li> <li><a href="/doc/0a19509602.html" target="_blank">2021年春新青岛版(五四制)科学四年级下册 20.《露和霜》教学课件</a></li> <li><a href="/doc/9619184372.html" target="_blank">自然教育课件</a></li> <li><a href="/doc/3319258759.html" target="_blank">小学语文优质课火烧云教材分析及课件</a></li> <li><a href="/doc/d719211938.html" target="_blank">(超详)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a></li> <li><a href="/doc/a519240639.html" target="_blank">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5篇)</a></li> <li><a href="/doc/9019184371.html" target="_blank">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最新)</a></li> <li><a href="/doc/8819195909.html" target="_blank">高中语文知识点整理总结</a></li> <li><a href="/doc/8319195910.html" target="_blank">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a></li> <li><a href="/doc/7b19336998.html" target="_blank">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a></li> <li><a href="/doc/7019336999.html" target="_blank">超详细的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a></li> <li><a href="/doc/6819035160.html" target="_blank">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高中</a></li> <li><a href="/doc/6819035161.html" target="_blank">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a></li> <li><a href="/doc/4219232289.html" target="_blank">高中语文知识点整理总结</a></li> <li><a href="/doc/3b19258758.html" target="_blank">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a></li> <li><a href="/doc/2a19396978.html" target="_blank">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a></li> <li><a href="/doc/2c19396979.html" target="_blank">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汇总8篇)</a></li> <li><a href="/doc/1619338136.html" target="_blank">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整理</a></li> <li><a href="/doc/e619066069.html" target="_blank">化工厂应急预案</a></li> <li><a href="/doc/b019159069.html" target="_blank">化工消防应急预案(精选8篇)</a></li> </ul> </div> </div> <script> var sdocid = "18ec5ac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4"; </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bdtj();</script> <footer class="footer"> <p><a href="/tousu.html" target="_blank">侵权投诉</a> © 2022 www.doczj.com <a href="/sitemap.html">网站地图</a></p> <p> <a href="https://beian.miit.gov.cn" target="_blank">闽ICP备18022250号-1</a>  本站资源均为网友上传分享,本站仅负责分类整理,如有任何问题可通过上方投诉通道反馈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foot();</script> </p> </footer> </body>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