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地质工作转型升级——以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
- 格式:pdf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5
谈如何在地质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地质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的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未来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地质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发挥出重要作用。
标签:地质工作生态文明建设1地质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分析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所谓“发展是硬道理”已经不是过去所讲单纯的经济发展,而是指包括生态环境的“绿色发展”,是一种发展与环保相一致,“金山银山”与“青山绿水”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
并且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张,这里的“美丽”既是环境的美丽,家园的美丽,更是国人的健康美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
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矿产资源,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环境保护,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地质工作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做出了全面部署。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因此地质部门责无旁贷,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要求融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勘查开发、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全过程,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统筹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统筹矿产地质工作与多目标地质工作,统筹传统资源与非常规资源,统筹陆地与海洋,统筹国内与国际,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美丽中国。
2在地质工作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措施2.1树立新的资源观和资源伦理观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应当充分认识到矿产资源不仅具有稀缺性、可耗竭性,而且具有动态性、系统性、开放性,是数量、质量和生态三者的有机统一,在做好数量管控的同时,加强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用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理念来统筹矿产勘查开发。
235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新时期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手段及方法琚正瑜(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内蒙古地质勘查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摘 要:绿色矿山建设是今后矿产企业发展的主题,在新时代背景下,矿产勘查工作手段与方法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市场对矿产资源种类的需求发生了转变,导致矿产勘查的投入资金也明显加强。
为此,本文以新时代背景为前提,从5个方面分析了矿产勘查工作手段及方法的变化,新的变化显著的提高了非金属矿找矿效率,提高了不同类型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
矿山的整合是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和实现绿色矿山的基础,在今后的矿产勘查中,多技术手段的配合应用是趋势。
关键词:新时期;矿产资源;勘查手段中图分类号:P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19)08-0235-2收稿日期:2019-08作者简介:琚正瑜,男,生于1984年,汉族,山西长治人,本科,地质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勘查。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维持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在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入建设和社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矿产资源起到了保障作用,如金属材料用于航空航天、冶金等领域,也是修建铁路、公路、建筑物等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此外如修建铁路、公路、桥梁等使用的石灰矿、砂矿等也是社会基础建设不可缺少的资源。
资源是不可再生能源,为保证城镇安全及优化城镇生态环境,向偏远山区探寻矿产资源逐渐成为趋势[1]。
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如何提高偏远山区工作程度低区域的找矿勘查工作成为找矿行业面临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时期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手段及方法。
1 新时期背景下矿产资源勘查现状分析在社会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和社会科学技术的突破中,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由单一的矿产种类向多元化转变,需求量由小逐渐变大,这就要求矿山企业开发更多的储备资源和优质矿产品,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
地质矿产资源勘查方法及提升勘查质量的途径摘要:2012年以来,我国相继颁布政策法规来保护稀土矿产资源,地方政府为了积极配合中央稀土调整产业政策,推动稀土产业发展,纷纷对稀土矿产资源进行详尽勘探和保护。
作为我国的优势性产业,稀土行业的全面治理将推动稀土矿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军事、冶金、石油化工等领域都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基于此,以下对地质矿产资源勘查方法及提升勘查质量的途径进行了探讨,以供考。
关键词:地质矿产资源勘查方法;提升勘查质量;途径引言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要求,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法律制度,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些都指明了我国长时期的发展思路、方向和着力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因此,实行绿色勘查既能保证金山银山矿产资源的开发,又能保护绿水青山,实现矿产资源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共赢。
1概念地质矿产资源勘查是指依托地质科学理论知识寻找矿产资源。
在此过程中,要结合以往的地质资料仔细观察野外地质环境,以便提升地质资源勘查的针对性。
受地势、地形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操作时可用的勘查方法众多,如坑探、钻探、槽探等,同时还会采集样品、存储、化验等。
在勘查过程中获取的数据信息,可为后续开发地质矿产资源提供数据支撑,方便工作人员了解矿体和矿床的基本情况。
此外,通过分析收集到的信息,还可了解矿产资源的数量、种类等,以便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为我国经济建设工作的落实提供有力保障。
2地质矿产资源勘查方法及提升勘查质量的途径2.1数据信息规划与管理从地勘工作的角度来看,工作实践中涉及的数据信息和图像资料非常多,所以矿产资源管理需要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准确把握矿产资源的分布信息。
在地勘工作中,需要对矿产资源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与规划,所以需要重点关注现场区域内矿产资源的探查,之后对探查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可靠参照。
浅析地勘工作中的绿色勘查胡志涛(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地质队,河北 邢台 054000)摘 要:近年来,地勘行业为了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开始探索绿色勘查之路。
绿色勘查体现了对环境扰动最小的原则,通过更为先进的勘查理念和勘查技术,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本文主要通过对实施绿色勘查的必要性、几种绿色勘查手段的应用和实践等几个方面对绿色勘查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绿色勘查;生态环境;转型升级;理念;技术中图分类号:G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03-0177-2Brief Analysis of Green Exploration in Geological ProspectingHU Zhi-tao(Second geological team of the Heibei Coal Geological Bereau,Xingtai 054000,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geological prospecting industry has begun to explore the road of green prospecting. Green exploration embodies the principle of minimal disturbance to the environment, through more advanced exploration concept and technology, to achieve the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necessity of green exploration, the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of several green exploration methods are briefly described.Keywords: green explor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idea;technology绿色勘查作为一种新的勘查理念,适应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2015年在全国逐步开展。
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对策探究贵州省坐落于中国西南地区,素有“中国最美省份”之称。
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于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到贵州省的生态文明建设。
探究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对策,成为当前情势下的紧迫任务。
一、贵州省生态环境现状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地形复杂,地貌多变,山地占比高达80%,是中国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区。
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构成,为贵州省的生态环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1. 气候变化频繁:贵州省气候多样,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但近年来,气候异常现象频繁,旱涝灾害屡有发生,给当地农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 水土流失严重:贵州省山地占比高,林地资源丰富,但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和过度砍伐,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3. 生态破坏:随着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一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比如水体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威胁着贵州省的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稳定。
如何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前贵州省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1.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环境保护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的重要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在贵州省,必须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推动城乡居民树立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的理念,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浪费。
2. 提升生态系统保护能力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贵州省应该大力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引导各地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修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并注重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价值的双赢。
3. 推进生态产业发展贵州省应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积极引导投资向生态和环保产业领域倾斜,推动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开展生态环保产业,增强新旧动能转换的能力。
贵州省应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强化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大力整治污染企业,建设生态社区,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和水质净化率,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7.09.01•【文号】国土资发〔2017〕104号•【施行日期】2017.09.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7〕10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机关各司局: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41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决策部署,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加强城市地质调查,发挥地质工作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优势,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目标任务,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拓展地质工作领域,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补齐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地质工作短板,拓展城镇化发展新空间,开辟城镇化建设新资源,构建城市资源环境安全新体系,推动新型城镇化绿色、低碳、循环、安全、集约、智慧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完成城市地质调查示范,基本形成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地质工作体系,基本建立城市地质资源环境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制度体系,探索形成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系统化、产业化、绿色化开发利用模式。
到2025年,实现地级以上城市地质工作全覆盖,建立系统完备的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制度,基本构建地质工作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地质工作服务保障更加有力,创新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地质勘探G eological prospecting 地质矿产勘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魏晓东摘要:我国地大物博,资源的种类多、数量大,尤其是矿产资源,科学的发展对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目前,现有勘查技术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缺陷,极大地限制勘查工作高效进行。
尤其是地质矿产勘查中,由于缺乏先进有效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导致其工作效率较低,甚至还会出现资源浪费等现象。
因此,要加强对地质矿产勘查中存在问题的研究,并且给以科学的处理,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地质矿产勘查;问题;应对措施地质矿产勘查准备工作中,工作人员有必要分析矿产地质工程场地的特征,并进一步证实了场地客观条件,结合场地特点,搞好相应工程方案设计,这可以让项目的施工质量与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为了保证矿产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只有采用合理的方法才可以更好地促进矿产勘查的效果,因此要重视地质矿产勘查技术的应用。
1 地质矿产勘查特点1.1 地质矿产勘查效益巨大经实际考察,地质矿产勘查属于危险系数相对高,收益比相对高的一项工作,通常投入和产出存在某种关联。
所以要想获得较为显着的经济利益就必须做好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从而实现找矿突破。
在所有的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中,野外地质调查综合性是最强的,使用的技术手段有地质测量、重砂测量、地球化学测量、地球物理测量、 遥感地质测量、探矿工程等地质矿产勘查技术手段。
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基础环节是地质测量工作,通常在勘查的初期就要完成。
有些工程的地形和地质状况都很复杂,这时就要开展地质测绘工作。
地质矿产勘查主要有两大收益来源,一方面,是地质矿产勘查,另一方面,是矿产本身的存在价值。
其中地质找矿技术作为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手段之一,其对于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开展以及最终成果都会产生直接影响。
之所以要开展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主要是为了全面了解与把握地下矿产资源的分布地点与数量,这就可以确保勘查所获得的资料与数据是高度科学、有效,同时能够为后期地质矿产资源开采工作提供帮助。
浅析地质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地质矿产资源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在新常态下加强地质矿物资源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对我国的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地质工作是经济建设的先行,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渗透在经济社会建设的许多方面。
新时期下如何准确定位地质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和环境双重保障,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
一、地质工作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在协调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矛盾的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一项系统工程。
生态文明是对传统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反思与超越,它站在文明重构的高度,把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和经济持续协调发展作为最终追求目标,以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倡导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要求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并保护大自然、爱护大自然,达到一种以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为支撑的全新可持续发展模式。
(二)地质工作助推生态文明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影响地质工作发展,地质工作服务于生态文明,两者紧密相联,相辅相成。
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推动着地质工作不断发展,不同时代地学文化承载着不同的内涵与特点。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科学、规范的地质工作,要求达到“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丰富地质工作内涵,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对地质工作发展的重大影响。
生态文明时期的地质工作又对其发挥着其重要支撑并不断趋于完善,如从环境地质、农业地质管理、土地治理、矿产资源开发等扩展到整个大宇宙生命,为实现人类和所有生命在地球上共存、共荣、共进和诗意美丽的栖居环境而发挥着重要作用。
加强贵州三叠纪古生物化石保护,助力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作者:兰永文来源:《大众科学》2021年第08期党的十八大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九大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进行了全面部署。
贵州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之一,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后提出“要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早已融入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
贵州三叠纪古生物化石作为贵州乃至中国古生物化石的一张名片,在新时期服务于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展现出新担当、新作为,做出新贡献。
三叠纪贵州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海侵-海退,使贵州西部保存了大量较为完整的古生物化石,成为全球最典型的三叠纪古生物化石产地之一。
贵州三叠纪化石是一个由海生爬行动物、创孔海百合等化石组成的化石宝库,最为著名的有盘县动物群、兴义动物群、关岭动物群,面积约82.43平方公里。
贵州三叠纪化石是展现贵州西部中生代早期古生物栖息环境、物种演化的重要例证,具有连续的地质演化序列,是全球三叠纪生命的重要记录之一。
盘县动物群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现的中三叠世最老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群,比同时期的世界著名的圣乔治山动物群早约300万年;兴义动物群拥有丰富的中三叠世晚期与晚三叠世早期的海生动物类化石,其代表化石-胡氏贵州龙,是我国最早发现、研究并定名的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也是原始鳍龙类在亚洲的首次发现;关岭动物群发掘出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形态优美的晚三叠世海生动物化石,科学意义重大,其发现被美国《科学》杂志称为“世界古生物学的重大发现”。
盘县动物群、兴义动物群、关岭动物群均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名录。
鉴于贵州三叠纪古生物化石的重要遗产价值,加强贵州三叠纪古生物化石保护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
为充分发挥其化石资源优势,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贵州三叠纪古生物化石保护与利用,可以从加强制度建设、开展系统性调查研究、加大科普宣传、强化古生物化石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开展特色化石村建设、打造贵州三叠纪化石文化品牌等方面入手。
特别策划·“地球日”专栏收稿日期:2016-12-13;修回日期:2016-12-30▲ 作者简介:朱堂华(1961-),男,湖北省武穴市人,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副总会计师、地矿经济研究员,地质经济学士,长期从事地质经济管理、财务管理、企业管理及理论研究工作。
201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围绕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地质工作转型升级——以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为例■朱堂华/郑 江(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贵阳 550004)摘 要:近年来,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树立大地质大服务理念,顺应地质工作发展形势,主动谋划、抢抓机遇,围绕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地质工作,从人才结构、产业结构、技术装备方面,都已基本具备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地质工作转型升级的基础能力,推动了地质工作的转型升级:(1)围绕贵州发展生态利用型产业,实现地质工作转型升级,包括围绕服务旅游业发展、服务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服务发展天然饮用水产业的转型升级;(2)围绕贵州发展低碳清洁型产业,实现地质工作转型升级,包括服务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服务新型建筑建材产业、利用贵州省地质科技园搭建创新平台实现转型升级等;(3)围绕贵州“青山、蓝天、碧水、净土”四大工程,实现地质工作转型升级;(4)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实现地质工作转型升级。
关键词:生态文明;地质工作;转型升级;贵州中图分类号:F407.1;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995(2017)04-0014-04区的意见》,首批选择生态基础较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福建省、江西省和贵州省作为试验区。
提With the Work of Establishment of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andUpgrading of Geological Work —T aking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Guizhou Province as an ExampleZHU Tanghua, ZHENG Jiang(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Guizhou Province, Guiyang 550004, 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Guizhou Province has adopted a series of measures 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geological progress. For example, they have fostered a notion of big geology and service, adapted to the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geological work, made plan proactively, and seized the opportunity. These efforts have made them have the basic ability to serv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geological work from the aspects of talent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echnique and equipment. The specific methods for realizing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y should develop ecological industry, including tourism development, mountainous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and natural drinking water industry. Second, they should develop low carbon and clean-type industry, including developing clean energy industry and new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building platform for innovation by using Guizhou 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Third, they should develop the green mountains, blue sky, blue water, and green land engineering. Fourth, they should develop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geological work;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Guizhou特别策划·“地球日”专栏Special Design张彦英:生态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开发协调发展出到2020年,试验区要率先建成较为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并向全国复制推广。
贵州省随即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建造绿色家园、完善绿色制度、筑牢绿色屏障、培育绿色文化的五大绿色要求,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和环境治理型产业,大力实施“青山”“蓝天”“碧水”“净土”四大工程,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贵州省作为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为地质工作的转型升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 地质工作转型升级1.1 转型升级的含义及目标地质工作转型升级是指地质工作从传统的地质找矿向环境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城市地质、灾害地质等大地质方向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实现绿色勘查。
地质工作的转型升级目标是为了充分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握住市场对地质工作的需求,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实现地勘经济健康稳步发展,为深化地勘单位体制改革培养人才队伍,筑牢经济和产业基础。
1.2 转型升级的必然性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矿产资源需求高涨,矿产品价格居高不下,中央、地方及社会地质勘查投入大幅增长,带动了地勘行业的蓬勃发展,迎来了地质工作的十年“黄金期”。
但自2013年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特征,即: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经济增速的下降引起资源需求增速的回落,地质矿产勘查投入大幅减少,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持续收紧、社会资金投入等待观望,现有的地质找矿工作已无法满足庞大的地质勘查队伍的业务需求,地质勘查行业“产能”明显过剩,可以说,地质找矿已进入“低谷期”,而且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在“新常态”下,地质工作何去何从,如何实现地勘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型升级是当前地勘队伍和地质工作的必然选择。
1.3 抢抓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机遇,推动地质工作转型升级1.3.1 生态文明建设对地质工作转型升级的贡献度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对地质工作转型升级的贡献度是由其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决定的。
据统计,过去五年,贵州在环保设施建设上的投入超过500亿元,而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以下简称贵州地矿局)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地质工作总产值仅约为34亿元。
但今后,贵州作为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将更加注重于生态文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生态设施建设上的相关投入,如灾害治理与恢复、环境监测等,将会大幅增加,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将逐步扩大,对地质工作转型升级的贡献也就会越来越大。
如2016年,贵州省地矿局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总产值达19亿元,约占全局总产值的53%,贡献率超过一半。
1.3.2 抢抓机遇的时效性和工作路径根据《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的要求,到2020年要形成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并向全国进行推广。
从时间上看,生态文明试验区从建设到完善仅剩不到四年时间。
这一时期也是国有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地质工作转型升级的最佳机遇期:一是要充分利用好地勘单位的技术优势,积极向相关部门或地方政府建言献策,谋划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工作;二是要尽快理清工作思路,重点是要指导地勘单位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将传统地勘工作的富余力量逐步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转移;三是要用好用活地勘单位改革过渡期的优惠政策,抓住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关键四年,找准地质工作与生态文明的契合点,由点向面,逐步铺开。
1.3.3 抢抓机遇的主要工作方法一是要培养一支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提升专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拓宽生态环保类的市场准入资质,打造出几个品牌型单位(企业);二是要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工作打造成为一套完整的产业体系,提高科学技术研究水平,逐步建立起市场竞争优势;三是要逐步向外扩大市场影响力,要立足于贵州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利用科研成果和先起步建立起的人才、技术、产业等优势,逐步向周边省份乃至向全国其他省份辐射,最终实现地质工作的转型升级。
2 贵州省地矿局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初步围绕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地质工作转型升级特别策划·“地球日”专栏成效及转型升级预期2.1 取得的初步成效近年来,贵州省地矿局围绕着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表1)。
上升,地质工作转型的趋势已初步显现。
下一步,在推动贵州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时期,地质工作还会更多地倾向于地质环境与工程产业方向。
三是技术装备能力分析。
“十二五”以来,贵州省地矿局加大了对从事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的资质、装备等能力的提升(表2),目前基本能满足转型升级要求。
表1 贵州省地矿局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情况上述工作的开展带动培养了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队伍,掌握了大量的生态文明建设所需的基础数据资源,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地质工作转型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