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米易实习报告

米易实习报告

米易实习报告
米易实习报告

攀枝花米易地区

地球化学综合实习报告

学生:XXX

学号:XXX

班级:XXX

指导教师:XXX

专业:地球化学

二〇一三年三月三十号日

目录

1. 绪言 (3)

1.1实习目的、意义、要求 (3)

1.2实习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4)

1.3区域地质概况 (8)

1.4实习过程及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8)

2. 路线调查及认识 (9)

2.1路线调查方法及内容 (9)

2.2路线调查认识及成果 (12)

3. 结晶岩地区地质填图方法 (15)

3.1结晶岩地区地质填图方法 (15)

3.2地层 (16)

3.3岩浆岩 (17)

3.4变质岩 (18)

3.5构造 (18)

4. 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及实习内容 (19)

4.1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调查方法技术 (19)

4.2本次实习的内容 (29)

4.3地球化学调查实习结果及认识 (29)

5. 实习中的体会及对今后实习的建议 (31)

1. 绪言

1.1实习目的、意义、要求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由于本专业在峨眉山及马角坝等地的地质认识实习和填图实习过程中主要针对的是沉积岩,且主要是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涉及的岩浆岩和变质岩非常少。然而,在地质工作过程中,岩浆岩和变质岩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对象。另一方面,地球化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地球化学找矿(化探),理解地球化学找矿理论,掌握化探工作方法是地球化学专业必须掌握的技能。因此,需要加强对岩浆岩和变质岩的野外工作技能以及化探工作的培训与实习。

本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峨眉山地质认识实习、马角坝填图实习对沉积岩认识及基本地质工作技能基础上,选择攀枝花地区进行综合实习,以全面提高学生对地质现象的认识和野外工作技能,进而在生产实践中快速适应,为地质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本次实习意义在于拓学生的视野,增强专业意识,巩固和理解专业课程,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次机会,是对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

二、实习要求

通过对攀枝花米易地区基础地质、矿产资源的调查与考察,选择3条路线进行详细的基础地质调查,1条路线进行钒钛磁铁矿的考察研究,选择20km2左右的面积进行化探实习。具体实习要求如下:

1、对路线上的岩性、构造以及接触关系等进行详细调查研究,重点观察描述岩浆岩和变质岩的特征,学会野外对岩浆岩和变质岩进行辨别、定名的方法。并绘制每一条路线的信手剖面。

2、对白马钒钛磁铁矿进行详细观察研究,了解岩浆型铁矿的特征,包括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分析该矿床的成因,了解金属矿床露天开采的方法技术。要求对矿床进行简易剖面测制。

3、以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方法为主,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方法为辅,在选定的区域进行化探取样,掌握化探样品的布置方法、采样方法、样品处理方法,并用简易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测试有关元素,对数据进行处理,圈定异常,并结

合地质情况,对异常进行解释。

4、完成地球化学综合实习报告的编制。

1.2实习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1.2.1交通位置

米易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南角,是攀枝市的北大门(图1-1),幅员面积2152.695平方千米,境内东西最大跨距52.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73.2千米,成昆电器化铁路、214省道及在建的西攀高速纵贯南北,县内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全县辖12个乡(镇),县政府所在地攀莲镇南距攀枝花市78公里、北距西昌市157公里。在这片资源独特、富饶美丽、欣旺发达的土地上,生活着汉、彝、傈僳、回、白等25个民族的21万米易人民。

图1-1 实习区交通位置图

1.2.2自然地理

米易是以中山山地为主的山区县。最高海拔3447米,最低海拔980米,平均海拔1836.2米(相对高差2467米)。全县山林草坡面积占94.21%,耕地面积占5.11%,水面积占0.68%。测区属高中山区,起伏很大,尤其东部龙肘山,地势陡峻、险恶。区内海拔一般1100-2500m;高差一般700-1500m,最大2333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垂直分带明显,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旱、湿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3-19.4℃。年平均降水量111.8-1146m,80%以上集中在6-10月。除龙肘山区外,森林及植被不很发育,但残坡积层较厚,基岩主要沿冲沟及山崖出露。

1.2.3经济地理

区内居民以汉族为主,彝汉杂居,多沿安宁河两岸分布,农业经济及矿业较发达,居民主要从事农、牧、副及矿业。全县具有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年均气温适中,雨量充足。境内光照充足,光照时数2217.3-2413.5小时,热量丰富,无霜期301.8-313.7天,冬暖春温高,夏秋季节凉,冬春逆温显著,是天然的“大地温室”,是全国少有的热作区。名优特蔬菜等农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米易县位于扬子地台西缘康滇地轴中段,攀西裂谷南段,区内地层、构造复杂,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全县已发现有矿产资源13类50余种、矿产地175处,其中大型矿床14个、中型矿床27个、小型矿床19个、矿点47个、矿化点68个。以钒钛磁铁矿、花岗石为主,矿产资源极负盛名。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有贵重金属和各种非金属达50余种,具有储量大,品位高,产地集中,易开发的优势。其中钒钛磁铁矿储量达30亿吨以上;铂金属储量达18吨;石材资源储量在1.2亿立方米以上;高级耐火材料矽线石矿储量约250万吨;优质橄榄石矿储量约1亿吨。此外还有铅锌、铜、锰、金、铀、镍、煤、磷、钾、铝土、高岭土、水晶石等矿产资源。目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主要有钒钛磁铁矿、花岗石矿、石灰石矿、煤矿等。

水能资源丰富。米易县水能资源丰富,县内唯一的干流河道——安宁河从湾丘彝族乡入县,流经境内8个乡镇,流域面积1 769平方千米,流长78千米,在得石镇出境汇入雅砻江。全县水电理论蕴藏量48万千瓦,可开发量21万千瓦,

现有水电装机近4万千瓦,正在建设装机容量为3.2万千瓦的湾滩水电站已有一台机组发电,随着安宁河流域水电梯级开发项目的实施,2006年小三峡电站和城南电站竣工,到2010年全县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3.2万千瓦。

汇入安宁河干流的楠木河等主要支流,集雨面积均在100平方千米以上;汇入雅砻江水域的普威河支流集雨面积323平方千米。各支流河道上部大都坡高山徒,沟壑纵横,森林茂密,植被较好,雨量充沛。支流河道楠木河、普威河、草场河蕴藏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已建成一级或多级电源点。

1.2.4经济地质概况

区内矿产资源较丰富,有铁、铅锌、铌钽、铜、稀土、花岗石、高岭土、粘土、石灰岩、白云岩、硅线石等11个矿种,产地20处(矿床4处、矿点12处、矿化点4处)。其中以铅锌、花岗石、石灰石具有一定规模,已开采利用。著名的天宝山铅锌矿产于区内东北部灯影组中,从50年代开采以来,至今仍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随着建材工业的发展,分布在图区西北部五星—仙山一带的正长岩蕴藏量大,所产生的“中华绿”、“仙山蓝”等花岗石板材驰名中外。东部阳新组、灯影组中的石灰岩、白云岩均属中型矿床,前者早已开采。其余矿产由于规模小或因工作程度低,目前不具工业价值。另在测区西部花岗岩中有铌钽重砂异常1处,Nb、Ta、Zr化探异常2处,为寻找稀有元素矿产提供了线索。

1.主要矿产简述

(1)铅锌矿

图区内仅有大型矿床1处。矿体产于灯影组硅质白云岩、白云岩中,沿近南北向新山向斜轴部产出,产状受近南北走向的次级断层控制。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及脉状,单矿体长170—455m,厚11.14—75.45m,延伸150—230m。矿石为中粒结构,细脉浸染状、角砾状、致密块状构造。品位Zn7.76%,Pb1.09%。属沉积—后期热液再造矿床。

(2)花岗石

矿体为印支期老熊沟单元、马槟榔单元、仙山单元的辉石正长岩、角闪正长岩和角闪石英正长岩。物理性质:抗压强度1609kg.cm-8,抗折强度215kg.cm-2,耐磨率0.53g.cm-2,肖氏硬度109°,吸水率0.14%,光泽度97—103°,平均体重

2.72t.m-3。磨光板为蓝绿、灰绿色,主要用作建筑装饰材料。属岩浆矿床。(3)硅线石

产于五马菁岩组中的硅线石二云片岩、黑云硅线石片岩中。含矿带长>5000m,宽数十米至上百米。岩石为中细粒变晶结构,片状构造。含硅线石10—25%,最高45%。硅线石呈浅黄色纤维状、针状或柱状,粒径3x1—12x4mm,硬度5.5.硅线石Al2O3含量44.27%。由于工作程度低,暂列为矿点。

2.主要矿产成矿地质条件

(1)沉积—后生热液再造型铅锌矿

成矿受构造、地层及岩性控制明显。北北西向的天宝山逆断层为重要的导矿构造,伴生的次级南北向、东西向断层为含矿构造;矿体赋存于灯影组硅质白云岩、白云岩中,其上为泥质岩遮挡层,构造良好的储矿构造。成矿物质(Pb、Zn)来自下伏天宝山组。

(2)岩浆型花岗石矿

区内大面积分布的正长岩类岩石,形成于三叠纪大陆岩浆作用的晚期,其分布受北北西向的横山断层、低木树断层控制。

1.2.5水文地质概况

测区地下水类型有孔隙水、裂隙水、层间水及岩溶水,以前两类为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安宁河谷第四纪松散冲、洪积层及埋藏谷底的昔格达组砂岩中,前者以潜水为主,且主要赋存在河漫滩及一级阶地中,含水层厚10—20m,富水性中等,单井涌水量100—1000吨/日;后者为承压水头17—22m,涌水量302吨/日,含水层埋深在米易县城—带>121.46m。裂隙水广泛分布于变质岩、岩浆岩及沉积碎屑岩中,为重碳酸盐型水,矿化度0.05—0.4克/升,泉水流量0.1—1升/秒,岩浆岩中单孔涌水量>100吨/日。岩溶水主要分布在东北偶的灯影组白云岩中,泉水涌量1—10升/秒,为重碳酸钙型水,矿化度0.1—0.8克/升。层间水极少,主要分布于白果湾等岩层中。

图区中部岩浆岩中南北向逆断层对地下水的运移有控制作用,其储水作用不明显。

1.3区域地质概况

实习区地质工作始于上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以前,常隆庆等在本区或邻区进行零星路线地质矿产调查。50-70年代,先后有各地质、科研单位在本区开展系统地质矿产调查研究工作,其中尤以川地第一区测队1959-1965年开展的1:20万米易幅区调和1991-1995年开展的1:5万米易幅区调最为系统。20世纪90年代末,成都理工大学马玉孝教授等对该区进行了综合研究,编制了攀枝花地质图,出版了《攀枝花地质》和《攀枝花矿产》专著。

区内地层从新太古-古太古界、中元古界、新元古界、古生界至新生界均有出露。前两者为变质地层,厚)3550m,分布于图区西部及北东角,面积34.2km2,占图幅面积的7.5%,后四者为沉积与火山地层,厚7140m,成片分布于图区东部,西部零星出露且新元古界-古生界发生不均一变质(厚)1348m),面积314.35km2,占图幅面积的68.6%。

1.4实习过程及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此次实习野外阶段始于2013年3月5日,终于2013年3月13日。本次实习分为野外工作和室内工作两部分,在室内进行了资料整理,路线设计,及最后的报告编写等工作,野外工作量见下表:

野外工作量统计表

2.路线调查及认识

2.1路线调查方法及内容

2.1.1方法及内容

路线调查主要包括地质路线调查和剖面测制。在本次的实习中我们主要进行地质路线调查,剖面测制暂不涉及。其中地质路线调查在剖面测制的基础上采用系统的路线地质调查;分为踏勘路线、系统观测路线及检查路线。路线以主干路线为格架,路线以穿越路线为主、追索路线为辅。调查内容包括地层、岩浆岩、变质岩、构造等。根据不同调查重点,对地层、岩体、韧性剪切带、断裂带、矿产地、物化探异常区及地质灾害发育区等进行重点加密调查或布置主干地质路线控制。

其中地层的路线调查中以现代地层学、沉积学理论为指导,以岩石地层单位划分为基础,根据不同地层的特点,进行全面描述、研究各地层单元(正式、非正式)的沉积学特征(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古流向、厚度、界面形态等),并辅以相应的样品采集。

对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由于区内岩体岩性既有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又有中酸性侵入岩,是本次区调工作的重点之一。侵入岩按侵入体为基本单位,对不同类型的侵入岩,均按“时代+岩性”或“时代+岩性 +粒度”的方法进行描述。需要了解不同类型侵入体的形态与规模、岩石类型、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组构特征(流动构造和变形构造)。尤其要注意测区与成矿有关的侵入体的划分和时代确定。要求每个侵入体中至少有1套测试样品。要注意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与产状、同化混染和分异作用、内外接触带的变质、蚀变矿化及变形作用调查;查明侵入体间以及不同填图单元间接触关系性质和产状。注意收集岩体中捕虏体、残留体及深源岩石包体(成分、形态、分布、含量等)和脉岩(派生脉岩和区域性脉岩)特征的资料,在有利地段进行进行组构测量。了解不同类型、不同时代侵入岩体与区域构造的关系,探讨就位机制。此外还需探讨侵入体的演化与围岩和矿产的关系及时空分布、控矿特征。在综合研究不同类型侵入体资料的基础上,了解各类侵入岩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认识岩浆活动演化历史。

变质岩则需要根据变质作用、变形作用的特征及其复杂程度以及岩石类型,对有区内变质岩的变质变形特征、特征矿物组合等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描述,具有特殊意义的须绘制路线素描图。

按照不同的尺度着重观察和描述其构造形迹产状、规模、界面性质以及同相关地质体的关系等方面信息来进行该地区的构造的考察。了解区内褶皱、断裂、韧性剪切变形带、推覆构造等的分布特征、几何形态和形成机理。结合不同时期沉积建造、岩浆建造等的分布规律,学习编制测区地质构造事件表。构造地质调查随地质填图路线进行,指导路线布置与构造形迹展布延伸连图工作。通过对断层两盘地质体及产状变化、断层面产状、断层带构造岩类型以及次级构造组合型式等,研究确定断层的性质、活动时代及期次。

新近系、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则采用成因类型和地形地貌双重填图法,查明区内第四纪沉积物种类、物质成分、厚度、成因类型、接触关系和分布范围。注重第四纪沉(堆)积物与地貌条件的关系。

2.1.2地质调查实习路线安排

1.马坪-垭口路线(教学路线)

(1)目的要求

熟悉灯影组、五马箐组和顶针杂岩的岩性组合特征;掌握变质岩和岩浆岩的野外观测和描述方法;识别不同类型的脉体,掌握脉岩点的观测和描述方法;了解不同类型变质岩的变质变形特征和原岩恢复的研究方法;了解宏观及微观构造形迹的识别方法。

(2)观测内容(由南至北)

<1>灯影组岩性组合特征:石英岩和大理岩

<2>五马箐组岩性组合特征:绢云母片岩

<3>斜长角闪岩脉

<4>五马箐组岩性组合特征:绢云母片岩夹白云岩条带

<5>辉绿岩脉

<6>五马箐组岩性组合特征:绢云母片岩与白云岩互层

<7>石英脉

<8>花岗岩脉(局部围岩为云母石英片岩)

<9>DZ杂岩岩性特征:花岗岩

<10> DZ杂岩构造变形:片麻状花岗岩

2.长途汽车站-观音庙(踏勘路线)

(1)目的要求

认识不同类型的玄武岩,了解不同构造玄武岩的形成机理,掌握玄武质岩石的观测和描述方法。

(2)观测内容

斜斑玄武岩、气孔状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菊花状玄武岩、放射状玄武岩。

3.白马铁矿及及坪矿段路线(参观路线)

(1)目的要求

了解本区钒钛磁铁矿成矿区域地质背景、赋矿岩体特征、岩相特征及层序、矿带特征;观察白马铁矿及及坪矿段的矿石组份、矿石的结构构造;认识磁铁矿矿石、辉长岩、正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橄榄岩的岩性特征;掌握矿(化)点观察、描述的要素和一般方法。

(2)观测内容

<1>赋矿辉长岩体

<2>似层状磁铁矿体(层)

<3>矮郎河二长花岗岩体

<4>马松岭超基性(橄榄岩、橄辉岩)岩体

<5>马松岭正长岩体

4.风流山顶-回汉沟路线(实测路线)

(1)目的要求

由学生组队,以小组为单位,在鸡白头-垭口路线认识的基础上,自主进行路

线地质调查。根据1:5万填图精度要求实施。同时观察非金属矿—回汉沟硅藻土矿的特征。

(2)观测内容:

<1>地质界线:观测、描述灯影组、五马箐组和顶针杂岩的界线点(包括岩性特征、矿物组合特征、结构构造、变质变形特征、接触关系等),并对界线进行必要的追索。

<2>构造观测点:褶皱、断层、韧性剪切带等

<3>岩脉:定点、描述(岩性、产状、侵入围岩岩性、接触面蚀变特征、不同脉体的穿切关系等);

<4>路线观测:不同填图单元的岩性组合特征;变质变形特征的变化规律;微观构造形迹的观测。

<5>硅藻土矿观察(参观)

2.2路线调查认识及成果

通过对米易县鸡白头-垭口、长途汽车站-观音庙、白马铁矿及及坪矿段路线以及风流山顶-回汉沟等地质路线的调查我们主要熟悉灯影组、五马箐组和顶针杂岩的岩性组合特征;掌握变质岩和岩浆岩的野外观测和描述方法;识别不同类型的脉体,掌握脉岩点的观测和描述方法;了解不同类型变质岩的变质变形特征和原岩恢复的研究方法;了解宏观及微观构造形迹的识别方法。认识不同类型的玄武岩,了解不同构造玄武岩的形成机理,掌握玄武质岩石的观测和描述方法。了解了本区钒钛磁铁矿成矿区域地质背景、赋矿岩体特征、岩相特征及层序、矿带特征;观察白马铁矿及及坪矿段的矿石组份、矿石的结构构造;认识磁铁矿矿石、辉长岩、正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橄榄岩的岩性特征;掌握矿(化)点观察、描述的要素和一般方法。并在在鸡白头-垭口路线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了自主路线地质调查,大致掌握了路线调查的流程及方法,同时观察了非金属矿—回汉沟硅藻土矿的特征。

了解了本区钒钛磁铁矿成矿区域地质背景、赋矿岩体特征、岩相特征及层序、矿带特征,观察了白马铁矿及及坪矿段的矿石组份、矿石的结构构造,且知道了磁铁矿矿石、辉长岩、正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橄榄岩的岩性特征和掌握了矿(化)

点观察、描述的要素和一般方法。此次实习中对于该地区的白马铁矿和硅藻土矿有了较深的了解。

(1)白马铁矿:从白马至棕树湾的东西方向上,岩体表现出具有多旋回的良好韵律堆积,在宏观和微观上均有此种反应,自下而上划分为A、B、C三个韵律旋回。A韵律厚度>280m,B韵律厚2000m左右,C韵律厚800m。岩体的岩浆分异作用显著,矿层主要赋存于B韵律旋回的中下部,钛磁铁矿与橄榄石共生,自下而上可分为四个含矿层,即底部橄榄辉长岩含矿层(Ⅳ矿带,属A 韵律旋回)、斜长橄榄岩含矿层(Ⅰ矿带)、条带状橄榄辉长岩含矿层(Ⅱ矿带)和流层状辉长岩含矿层(Ⅲ矿带)。含矿层总的特点是,矿层厚度大,品位低,近南北向连续延伸,被较多的后期断层和岩脉穿插破坏。矿体呈似层状,具厚薄不一的条带状构造,矿体产状与流层一致。

矿石的结构最主要的为海绵陨铁结构:金属矿物呈它形、半自形致密集合体,溶蚀并胶结先晶出的脉石矿物,是中品位矿石结构的典型代表,以I、II、Ⅳ矿带的矿石具此结构居多。白马钒钛磁铁矿常见矿石构造为浸染状构造和条带状构造。

表2-1 白马钒钛磁铁矿夏家坪矿铁矿石资源储量(矿石·千吨)

在第四条路线中观测、描述了灯影组、五马箐组和顶针杂岩的界线点(包括岩性特征、矿物组合特征、结构构造、变质变形特征、接触关系等),并对界线进行必要的追索,并了解了米易的硅藻土矿床。

(2)回汗沟硅藻土:回汉沟硅藻土中型矿区位于米易县城281°方向,直距

4 km,距米易火车站运距4km,通公路。地理坐标102°04′01″——26° 53′19″。硅藻土矿床是由硅藻生物遗体组成的层状湖相沉积矿床,矿层常形成在玄武质火山喷发的间歇期,所以常与玄武岩伴生。硅藻土质轻、孔隙度大、隔热、熔点高、

热稳定性好,不溶于酸(氢氟酸除外),与水泥、灰泥混合后可制成轻质建筑砖及防火建材。本矿床矿体长750m,宽190~550m,厚10~24m,埋深0~32m。矿石平均含SiO263.21%, Al2O3+Fe2O321.49%, 塑性指数26.2,矿石活性数181.48mg/g,干容重102g/cm3,孔隙度60.29%,CaO 1.89%,烧失量5.05%,湿度1.71%。属建材用Ⅲ级。资源量见表。

3.结晶岩地区地质填图方法

3.1结晶岩地区地质填图方法

本次实习拟选择区内约4Km2结晶岩地区(火山岩及岩浆岩为主)进行1:1万大比例尺填图实习。

1:10000填图往往直接为找矿服务,即:1:1万地质矿产测量(草测)。原则上主要布置在矿化或异常较好地段,以准确控制矿化体或矿化蚀变带,为下一步了解矿体、矿化体、蚀变带分布、范围,布置轻型山地工程提供依据。

地质草测采用以穿越法为主,追索法为辅,以追索圈定地质体(岩性、构造、矿带(体)、蚀变带、破碎带)为主。中心任务是调查工作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岩矿石类型、成矿地质特征、矿带(体)形态、产状和找矿标志及岩矿石的变质变形特征等,进行矿带(体)的连接对比,为探矿工程的有效布施提供依据。

地形底图一般选用专门测绘的1:1万地形图。测量控制点用GPS测定。地质观察点用特殊地形、地物标志、半仪器法或GPS定位。地质描述全面系统,重点突出,层次清楚,字迹工整。地质界线实地根据露头情况及转石分布规律按“V”字形法则现场勾绘。地质观察线、点基本网度为200×100~200 m。大片掩盖区可放稀,基岩出露区应加密。布点应能以有效控制地质界线、地质构造和与矿产有关的地质现象为目的,并在实地留下点号标记,以便质量检查。工作区内所出露的各种岩矿石均应按其不同类型分别采取光薄片鉴定样和岩矿石陈列标本并及时作好取样记录,对特殊(典型)地质现象需进行现场大比例尺素描或照像。如若发现采矿遗迹和老硐必须及时进行调查、研究。

一般工作流程原则上应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资料收集与利用

包括地形资料准备;前人地质、矿产等资料收集与分析;遥感数据、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的收集与利用;钻孔资料的收集与利用。

(2)野外踏勘

野外踏勘必须在区域地质区域矿产填图设计书编写前完成,为设计书的编写提供第一手实际资料。应选择不同类型地质体分布区并结合自然地理区进行路线踏勘。踏勘路线应选择以穿越地质体最多、地质构造复杂的路线为主。每幅图必

须有一条贯穿全图幅的踏勘路线,同时应适当采集一些必要的岩矿样品,进行鉴定和测试分析。

(3)设计编写

设计书内容主要包括: 目的任务;研究现状;存在的主要基础地质、矿产和环境地质等问题;地质地理概貌;填图单位初步划分;基础地质、矿产和环境地质调查内容;精度要求;填图方法;技术路线;队伍组织;实施步骤;质量管理;预期成果和经费预算等。并附调查区地质草图、矿产地质草图、工作程度图及工作部署图等图件。设计书内容要齐全,文字应简明扼要。

(4)设计审查

报项目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实施。经批准的设计书是进行1∶10000地质矿产调查、质量监控及其成果评审验收的主要依据。

(5)野外调查

一般包括各岩类区填图单位划分和调查;地质构造调查;矿产调查;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调查;灾害地质调查;旅游地质调查等。

(6)野外验收

(7)汇报结题

3.2地层

本次实习区所涉及到的地层由老到新有:

(1)峨眉山玄武岩组(Pe)

主要为深灰色致密状玄武岩,还见杏仁状玄武岩,气孔状玄武岩,斜斑状玄武岩。

(2)小石厂单元(PXs)

与PYk相伴或独立出露,多呈近SN向长条状、透镜状及不规则状展布,产出特征类似PYk并与之呈似脉动接触。岩性以深灰色中细粒苏长辉长岩为主,次为辉绿辉长岩,具细粒(辉绿)辉长结构、块状构造。副矿物组合为钛磁铁矿-锆石型,蚀变特征同PYk。岩石硅不饱和,略富铝、铁、碱(钠),贫钙、镁。

(3)梁子上单元(PL)

多与PXt相伴出露,有时也独立分布,产出特征与PXt类似并与之呈脉动接

触。岩性以灰色片麻状细粒黑云角闪石英闪长岩为主,次为辉石石英闪长岩、辉石角闪石英闪长岩及石英闪长玢岩。岩石具细粒半自形粒状结构(主),片麻状-块状构造,副矿物组合为锆石-磷灰石型。岩石化学成分上略富硅、铝、碱,略贫铁、镁、钙,碱度较高,属硅过饱和的正常类型,碱度判别属碱或碱钙性。

(4)鸡宗坝单元(T3J)

近SN向断续分布于图区中部安宁河两侧,呈不规则状、椭圆状、透镜状产出,受区域构造控制。侵位于峨眉山玄武岩组及新街、黄龙超单元,与玄武岩接触形成角岩带,推测侵位时代属晚三叠世。隶属于财地梁子-矮郎河超单元组合中的马路超单元。

单元岩性为浅灰色细粒含斑黑云二长花岗岩,斑状结构,基质细粒半自形粒状、显微文象结构,块状构造。副矿物组合为锆石-磷灰石型。岩石较富硅、碱,贫铝。结合区域对比,表明其系晚三叠世同碰撞构造环境下,由陆壳重熔花岗岩浆侵位成岩。

(5)昔格达组(NQx)

分布于中部安宁河沿岸,面积14.5 km2,厚207-289m。与攀枝花市昔格达村正层型剖面特征基本一致。角度不整合于不同时代老地层或岩体之上。下部为黄灰色中层状中细粒长石砂岩与灰色泥、页岩,底1.8m黄绿色细砾岩及含细砾铁质粉砂岩;中部主要为浅灰色页岩;上部为黄色厚层状细粒长石砂岩与粉砂质泥岩。该组岩性稳定,北厚南薄。

主要基本层序由平行层理、浪成波痕层理中、细粒长石砂岩(1.1-4.2m)-小型波状交错层理细粒长石砂岩(14.9-19.5m)-水平层理泥岩或页岩(11.2-25.5m)组成,单个层序厚26.5-49.2m,为浅湖沉积。

米易县泥龙沟产硅藻土,且获丰富的介形虫、植物化石,时代为上新世-更新世早期。

3.3岩浆岩

本次实习区基本全为岩浆岩,见到的岩浆岩类型有:

(1)峨眉山玄武岩组(Pe)

深灰色致密状玄武岩,还见杏仁状玄武岩,气孔状玄武岩,斜斑状玄武

岩。

(2)小石厂单元(PXs)

深灰色中细粒辉长岩为主,次为辉绿辉长岩,具细粒(辉绿)辉长结构、块状构造;

(3)梁子上单元(PL)

灰色片麻状细粒黑云角闪石英闪长岩为主,次为辉石石英闪长岩、辉石角闪石英闪长岩。岩石具细粒半自形粒状结构(主),片麻状-块状构造;

(4)鸡宗坝单元(T

J)

3

浅灰色细粒含斑黑云二长花岗岩,斑状结构,基质细粒半自形粒状、显微文象结构,块状构造。

3.4变质岩

在梁子上单元(PL)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局部可见热接触形成的电气石。其中电气石为黑色,针状。

3.5构造

按照不同的尺度着重观察和描述其构造形迹产状、规模、界面性质以及同相关地质体的关系等方面信息。了解区内褶皱、断裂、韧性剪切变形带、推覆构造等的分布特征、几何形态和形成机理。结合不同时期沉积建造、岩浆建造等的分布规律,学习编制测区地质构造事件表。

构造地质调查随地质填图路线进行,指导路线布置与构造形迹展布延伸连图工作。通过对断层两盘地质体及产状变化、断层面产状、断层带构造岩类型以及次级构造组合型式等,研究确定断层的性质、活动时代及期次。

4.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及实习内容

4.1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调查方法技术

4.1.1水系沉积物布点

采样布点以区内景观条件、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为依据,并根据实习任务要求完成本次布点。工作手图采用1∶1万地形图,采样密度控制在32—40个点/km2以内。在重点地段作可适当加密点40—48个点/km2控制,对成矿条件不利地区、滩地、及特别难以通行区可适当放稀布点(28—32个点/km2)。主水系中均不布点,样点分布力求最大限度控制汇水域,兼顾样点均匀合理布设。

表4-1 设计采样点情况一览表

采样点主要布置在地形图上可以辨认的最小水系—即一级水系口上,对长度大较大的水系,应所溯源追加布点,二、三级水系可适当控制,对全区布点控制。要求每个样点都应控制一片特有的汇水域,力求采样点控制汇水域面积的均匀性。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控制及机械布点,布点时尽量兼顾减轻劳动强度,采样点尽量布置在易通行处。在自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95%以上的小格内都有样

点分布,不得连续出现五个以上的空白小格。重复采样和重复分析的目的是了解各图幅上采样与分析误差的起伏是否会影响或掩盖地球化学变化。重复采样由不同人在不同时间进行。

样品编号在放大的1∶1万地形图上,以高斯坐标网线划分成1km2的采样大格,大格编号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编排;每个大格再以奇数方里网为界,划分成0.25km2的四个小格,编号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划分为a、b、c、d,每个小格有两个样点时,按从上而下的顺序,以阿拉伯数字脚注,如8a2 为第8大格a小格2号样品。采样点预先设计标绘于地形图上。

4.1.2水系沉积物样品采集

1、野外定点

以1∶1万地形图作为野外工作手图,按布点原则布好点,野外实施中以采样点位图为指导,采用GPS定位和识图法相结合进行定点,定点误差在图上不大于2mm。

要求每个作业组在每日工作的第一个采样点前10分钟打开GPS,使GPS处于航迹生成状态,并记录每个测点的坐标;在样品采集过程中,对每个采样点均进行采样点号、坐标及航迹存储,直至完成最后一个采样点时,方可关机(GPS);每日采样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将GPS交计算机管理人员,对当日工作所采集的航点(测点和采样点)和航迹输入计算机编辑并存盘,作为原始资料归档。不允许整个采样路线有航点而无航迹,否则工作无效。

若路程较远或遇到小搬家及“游击工作”,3—7天不能回到驻地时,为节约电池和GPS内存,可用每4分钟一个航点来记录航迹。在狭谷或工作中遭遇突发性天气如暴雨雪、沙尘暴等,GPS接收信号受影响时,在记录卡中注明。

为便于质量检查,每个采样点均应在固定物体上留有醒目标志。为确保采样到位,野外实施GPS航迹监控,通过笔记本电脑将所有路线航迹编辑存盘。2、样点采集

野外采样是化探工作的重要环节,具体采样工作应严格质量要求。各采样组严格按1∶1万化探工作规范、工作细则等有关规定要求执行进行,必须保证每个样品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