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市案例研习(86):境外退市回归境内上市

上市案例研习(86):境外退市回归境内上市

上市案例研习(86):境外退市回归境内上市
上市案例研习(86):境外退市回归境内上市

案例研习(86):境外退市回归境内上市

(2012-02-27 14:39:01)

【案例情况】

一、南都电源

2000年4月,周庆治通过其控制的Pakara Investments、Pakara Technology、Kastra Investments等三家公司实施了发行人在新加坡间接上市的计划。2005年3月,由于间接上市未能达到预定目的,周庆治对海外上市公司实施私有化并退市。2008年11月,周庆治直接受让海外公司Kastra Investments所持杭州南都的股权,至此,发行人与海外公司彻底脱钩。三家海外公司及发行人间接上市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Pakara Investments(海外上市公司股东)

Pakara Investments 成立于1998年5月,授权资本为200万新元,实缴资本为170万新元,注册地为新加坡。Pakara Investments成立时的授权资本为10万新元,实缴资本为2新元,其中Lee Li Ching、Tan Siew Lee分别出资1新元,各占50%的股权。

1998年6月,Tan Siew Lee、Lee Li Ching分别将其所持Pakara Investments 的股份转让给周庆治和章禾,股份转让价款均为1新元。转让完成后,Pakara Investments 将授权资本由10万新元增加至200万新元,实缴资本由2新元增加至170万新元,新增资本由周庆治、林旦、许广跃、何伟、杨晓光缴付。此次转让及增资完成后,Pakara Investments 的股本结构如下:

2004年3月,许广跃与周庆治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将其持有 Pakara Investments238,000股股份以1新元/股的价格转让给周庆治,此次股份转让完成后,各股东的持股数及持股比例如下:

2007年3月,周庆治与何伟、王海光签订《股份转让协议》,按1新元/股的价格将其所持27,800股Pakara Investments股份转让给何伟,将其所持1,870股Pakara Investments股份转让给王海光;同日,林旦与何伟签订《股份转让协议》,按1新元/股的价格将其所持4,930股Pakara Investments股份转让给何伟;杨晓光与王海光签订《股份转让协议》,按1新元/股的价格将其所持127,500股Pakara Investments 股份转让给王海光。此次股份转让完成后,各股东的持股数及持股比例如下: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Pakara Investments的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目前该公司正在办理注销手续。

(二)Pakara Technology(海外上市公司)

Pakara Technology成立于1969年7月,注册资本为2,000万新元,实收资本为15,560,987.00新元,发行股数为7,375.70万股,注册地为新加坡,法定代表人为周庆治。

Pakara Technology原名National Kap Ltd(汉语名为“立华电子”),于1988年7月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交易及自动报价系统(简称“SESSDAQ”)上市。截至1998年11月,National Kap Ltd的授权资本为1,500万新元,实缴资本为952.85万新元,实际发行在外股份1,905.70万股,每股面值0.50新元。

1998年12月,National Kap Ltd将授权资本提高至2,000万新元,决定发行1,818万股,其中Pakara Investments认购818万股,发行完成后National Kap Ltd实际发行在外股份数量达3,723.70万股,每股面值0.50新元,其中Pakara Investments持有818万股,持股比例为21.97%。2000年1月,Pakara Investments认购National Kap Ltd新发行的3,532万股,本次发行完成后,National Kap Ltd的实际发行在外股份达到7,255.70万股,Pakara Investments

持有其59.95%的股份,并将其更名为 Pakara Technology。2000年5月,Pakara Technology新发行120万股,发行后 PakaraTechnology股份总数量达到

7,375.70万股,此后Pakara Technology的股份数量未发生变动。2005年2月,Pakara Investments通过现金要约将Pakara Technology私有化并退市。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Pakara Technology的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目前正在办理注销手续。

(三)发行人间接上市、退市基本情况

1、发行人间接上市的基本情况

2000年1月,Pakara Technology发布重组报告书,主要内容如下:

(1)资本结构及规模调整。对原有资本进行缩股,原有授权资本由2,000万新元降至200万新元,每股面值由0.50新元降至0.05新元,注销1,675.665(3,723.70×0.45)万新元实收资本。在此基础上将授权资本增加至2,000万新元,每股面值0.05新元,授权股本达到40,000万股;

(2)处理原有资产。向原大股东Beng Kim Holding Pte.Ltd出售原有电容器及其他电子配件业务,按不低于经审计的账面价值向Beng Kim Holding Pte.Ltd 出售所持ASJ Components, Inc 51.2%的股权。

(3)收购电池制造资产。向Pakara Investments发行3,532万股股份与670.30万份认股权证(每股行权价格为0.258新元)收购其所持Kastra Investments90.86%的股权,当时Kastra Investments持有杭州南都60.53%的股权,而杭州南都持有发行人69.90%的股权。

(4)其他条款:包括其他股东放弃要求Pakara Investments强制收购其所持股份的权利、公司更名为 Pakara Technology、公司章程修改、关联交易安排、新股发行安排等条款。

该次重组完成后,Pakara Technology的授权资本为2,000万新元,实收资本362.785万新元,实际发行在外股份7,255.70万股,其中Pakara Investments

持有4,350万股,持股比例为59.95%,其主营业务变更为电池制造业务,发行人实现间接上市。

保荐机构和公司律师经核查后认为,Pakara Investments通过收购并控股上市公司National Kap Ltd(收购后该公司更名为Pakara Technology)实现在新加坡上市的经过已取得新加坡交易所的认可,Pakara Technology在新加坡交易所的上市的行为有效。Pakara Technology上市期间的规范运作、信息披露符合新加坡交易所的有关规定。

2、发行人退市的基本情况

2000年5月Pakara Technology新发行120万股,其实收资本增加至368.785万新元,实际发行在外股份7,375.70万股。至发出现金要约前,Pakara Investments所持股份数量为4,000万股,其一致行动人Tong Xin持有388.5万股,Pakara Technology的发行在外股份数量仍为7,375.70万股,Pakara Investments实际控制了其59.50%的股份。

2005年1月17日,Pakara Investments发出无条件现金收购要约,按每股0.085新元的价格收购所有Pakara Technology的股份。至要约结束日2005年2月16日,共有3,221.79万股接受要约(含Tong Xin所持388.5万股),Pakara Investments的持股比例增加至97.90%。2005年1月27日,新加坡交易所同意Pakara Technology退市,并同意Pakara Investments按照新加坡公司法第215条第1款的规定强制收购未接受要约的部分股份。2005年2月18日,Pakara Technology发布退市公告,宣告于2005年2月22日退市,并将于2005年5月强制收购未接受要约的2.1%的股份,计1,539,100股。至此,发行人在新加坡退市。2008年11月,周庆治收购了Kastra Investments所持杭州南都的股权,发行人与海外公司彻底脱钩。

3、三家新加坡公司的注销进展情况

三家新加坡公司正在办理注销手续。新加坡注销公司主要程序包括:(1)经营期间全部业务的税务清算;(2)CPF(员工社会保障费用)的清算;(3)

重新在银行设立清算账户;(4)登报、销户;(5)FM(最后股东会)文件交工商部门,完成全部注销。目前Kastra Investments的注销手续已办理完毕,Pakara Investments、Pakara Technology正在进行第(4)阶段的注销工作。

(四)反馈意见的关注问题:请保荐机构、律师就境外上市的经过及上市期间的规范运作、信息披露出具专项意见。

律师认为,Pakara InvestmentsPte Ltd通过收购并控股上市公司National Kap Ltd(收购后该公司更名为Pakara Technology)实现在新加坡上市的经过已取得新加坡交易所的认可,Pakara Technology在新加坡交易所的上市的行为有效。

根据Pakara Technology出具的说明、立杰律师事务所(新加坡)出具的《确认函》及锦天城律师对Pakara Technology的两位董事进行了访谈,并对新加坡交易所网站中进行查询,Pakara Technology上市期间不存在因重大违反规范运作、信息披露方面规定而受到新加坡交易所处罚的情形,锦天城律师认为,Pakara Technology上市期间的规范运作、信息披露符合新加坡交易所的有关规定。

二、怡球资源

发行人下属子公司结构图如下:

怡球金属熔化私人有限公司是1984年8月18日在马来西亚境内注册成立的公司,注册地址为马来西亚柔佛州巴西古当市巴西古当工业区格鲁利鲁37、472、474号,主要从事再生铝合金锭的生产和销售业务。

马来西亚怡球授权股本2亿股,已发行81,830,267股股份(每股面值1林吉特),现由发行人的全资子公司怡球国际持有该公司的全部股份。

(一)马来西亚怡球的历史沿革情况

1、设立情况

1984年8月18日,马来西亚怡球在马来西亚境内注册成立,名称为“Ye Chiu Metal Smelting Works Sdn Bhd”(译成中文为“怡球金属熔化工厂私人有限公司”),组织形式为“私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0,000林吉特,其发起人为黄崇胜、林忠孝(中国台湾籍自然人,黄崇胜的岳父)、Berhanuddin Bin Jalam (马来西亚籍自然人)和Chew Boon Lean(马来西亚籍自然人)等4名自然人。

2、上市前股份变动情况

马来西亚怡球设立后,至1996年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前,发生过9次增发股份的行为,其实际发行的股份数从150,000股增加到19,999,000股;并发生过6次股权转让行为。1996年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前,各股东持股情况如下:

3、上市过程

1995年7月8日,马来西亚怡球更名为“Ye Chiu Metal Smelting Sdn Bhd”(译成中文为“怡球金属熔化私人有限公司”)。为实现其股票在吉隆坡证券交易所(2004年更名为“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1995年8月4日马来西亚怡球将组织形式变更为“公众公司”,名称也变更为“Ye Chiu Metal Smelting Berhad”(译成中文为“怡球金属熔化有限公司”)。

1996年,马来西亚怡球在马来西亚境内公开发行股份。黄崇胜将其持有的马来西亚怡球12,460,494股股份中的3,066,000股股份进行发售,发售价格为4林吉特/股,其中384,000股预留给马来西亚怡球内部符合条件的职工和董事,剩余2,682,000股股份向社会公众公开发售。发行完成后,马来西亚怡球的股份总额仍为19,999,000股,黄崇胜持有9,397,494股,林胜枝持有804,000股。

4、上市期间股份变动

马来西亚怡球上市期间(1996年至2008年)的股份变动情况包括:①自1998年10月至2000年3月,马来西亚怡球因“员工持股计划”增发了1,572,000股股票,马来西亚怡球实际发行的股份总额增加到21,571,000股;②2000年5月4日,马来西亚怡球向股东发放股票股利(BONUS ISSUE)25,885,200股,马来西亚怡球的股本总额增加到47,456,200股;③2000年8月至2003年7月,马来西亚怡球因“员工持股计划”增发了1,729,000股股票,马来西亚怡球实际发行的股份总额增加到49,185,200股;④2004年3月8日,马来西亚怡球向股东发放股票股利(BONUS ISSUE)16,395,067股,马来西亚怡球的股本总额增加到65,580,267股;⑤2005年8月25日,马来西亚怡球股东大会同意将黄崇胜对马来西亚怡球16,250,000马币的债权转为股份。2005年10月18日,马来西亚怡球以每股1林吉特的价格向黄崇胜发行16,250,000股股票,发行完成后,马来西亚怡球的股本总额增加到81,830,267股。

5、要约收购并下市

发行人实际控制人黄崇胜计划将再生铝合金锭业务的重心从马来西亚转移到中国,拟对控制的企业构架进行重组。在此背景下,黄崇胜、林胜枝作为联合要约方对其他股东持有的马来西亚怡球的股票进行了要约收购,实现了马来西亚怡球的私有化。2008年11月28日,马来西亚怡球从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退市。

2008年12月9日,马来西亚怡球变更为私人有限公司,更名为“怡球金属私人有限公司”。

2008年黄崇胜、林胜枝提出对马来西亚怡球股票进行要约收购前,黄崇胜、林胜枝夫妇合计持有52,825,150股,占全部已发行股本总额的64.55%;其他股东持有29,005,117股,占全部已发行股本总额的35.45%。

要约收购具体过程如下:

①黄崇胜、林胜枝夫妇合计持有52,825,150股马来西亚怡球股份,占全部已发行股本总额的64.55%,拟作为“联合要约方”收购其他股东持有的剩余29,005,117股马来西亚怡球股份,并提议马来西亚怡球申请从马来西亚证券交

易所退市。2008年8月1日,马来西亚怡球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申请从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退市的相关决议。

②2008年8月19日,马来西亚证券委员会批准了黄崇胜、林胜枝作为“联合要约方”以每股2林吉特的价格收购其他股东持有的29,005,117股马来西亚怡球股份的申请。

③马来西亚怡球聘请“PM Securities Sdn. Bhd.”作为本次要约收购的独立顾问,对本次退市及要约收购事宜发表意见,供无利益关系的股东参考。2008年8月19日,“PM Securities Sdn. Bhd.”出具了独立意见书。同日,马来西亚怡球发出召开特别股东大会的通知。

④2008年9月10日,持有64,792,764股马来西亚怡球股份的股东参加了特别股东大会,经出席会议股东中持有99.97%股份的股东投票同意,审议通过了申请从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退市的相关决议。2008年9月11日,马来西亚怡球向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提出了退市申请。

⑤经马来西亚证券委员会核准,黄崇胜和林胜枝作为联合要约方,委托“AmInvestment Bank Berhad”(中文译名“大马投资集团银行有限公司)于2008年9月15日向持有马来西亚怡球股票的其他股东发出了收购要约,以每股2林吉特的现金对价收购其持有的马来西亚怡球的股票(原截止期限为2008年10月6日下午17时,后延长至2008年10月13日下午17时、2008 年10月23日下午17时)。

⑥2008年9月29日,联合要约方的持股总额达到74,464,046股,持股比例超过90%。依据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规则,联合要约方的持股比例达到90%以后,应立即通知该公司,该公司的股票应从交易所主板的交易名单中去除。

⑦2008年10月6日,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批准了马来西亚怡球的退市申请。2008年10月9日,马来西亚怡球股票停止在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交易。

⑧截至要约收购期限届满日(2008年10月23日),联合要约方的持股总额达到80,025,225股,持股比例为97.79%。依据马来西亚证券法规定,联合要约方的持股比例达到 90%以后,可对其他股东持有的剩余股份进行强制收购,但其他股东可在1个月内向法院提出申诉。

⑨2008年11月26日,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确认,自2008年11月28日起,马来西亚怡球不再是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

⑩2008年11月28日,中央存票机构出具了股份变动确认书,确认马来西亚怡球的所有股份均已登记在联合要约方的名下:黄崇胜持有72,360,167股马来西亚怡球的股票,林胜枝持有9,470,100股马来西亚怡球的股票。

2008年12月9日,马来西亚公司委员会批准马来西亚怡球退市后的名称变更。

黄崇胜、林胜枝夫妇取得马来西亚怡球的全部股权后,于2008年12月将马来西亚怡球的股权转让给发行人在香港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怡球国际有限公司,由怡球国际有限公司直接持有马来西亚怡球的全部股权。

6、上市期间股票交易情况

马来西亚怡球1996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为4林吉特/股。1996年至2007年底,马来西亚怡球股票的日收盘价格在0.50-5.59林吉特之间波动。

2008年度1-7月,马来西亚怡球股票的收盘价1.27—1.60林吉特之间波动;2008年8月11日,收盘价涨至1.93林吉特/股,至最后交易日股价均稳定在1.91林吉特—1.98 林吉特之间,最后交易日收盘价为1.98林吉特。马来西亚怡球股票2008年收盘价波动区间如下图:

2008年7月30日为公告要约收购信息前的最后交易日,2008年7月30日前最近12个月的月均成交量为855,642股,约占已发行股份总额的1.05%,日均成交量30,168股,约占已发行股份总额的0.04%。

7、马来西亚怡球主要财务数据

马来西亚怡球最近三年一期经天健正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的财务报表主要数据如下。

三、环旭电子

为促成环旭电子上市,日月光股份已对环隆电气进行私有化,经台湾证券主管机关核准,于2010年6月17日起在台湾证交所终止上市。为从根本上消除同业竞争,环隆电气已将与电子制造服务相关的资产和业务全部转让给环旭电子,成为控股型公司,不再从事电子制造服务业务。

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日月光股份以现金,并同时以其子公司

J&RHolding Limited及新加坡福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 ASE Test Limited)所持有的日月光股份普通股合计306,596,000股作为对价,公开收购环隆电气流通在外的普通股;截至2010年4月19日,日月光股份及其子公司完成公开收购并持有环隆电气股份比例合计达76.73%(其中,日月光股份持有52.25%,其子公司J&R Holding Limited、新加坡福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日月光投资(百慕大)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A.S.E. Holding Limited)分别持有8.03%、14.92%和1.47%,张洪本先生直接持有0.06%)。

2010年4月19日,环隆电气董事会通过决议,向台湾证交所提出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申请。台湾证交所已于2010年5月28日发函,同意环隆电气发行上市之股票于2010年6月17日起终止上市。

经台湾主管部门批准,日月光股份及其关联方已完成第一次公开收购(自2009年11月起至2010年2月止)和第二次公开收购(自2010年6月起至2010

年8月止)。截至2011年8月3日,日月光股份及关联方持有环隆电气股份比例情况如下表所示:

经发行人律师和保荐机构核查,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环隆电气股票已于台湾证交所终止上市买卖,并已报台湾行政院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备案;环隆电气终止上市过程中未发生纠纷。环隆电气申请终止上市及私有化符合台湾证交所及台湾地区法律法规。

【案例评析】

1、红筹回归的问题这两年一直很热,也就是说一些本来打算去境外上市的企业都选择了掉头回到境内,这样的案例已经很多了,处理思路也已经比较成熟。为什么要回归,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由,其实最终说到底还是一个市盈率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香港的市盈率只有十几倍,而新加坡或者韩国的甚至不足十倍,而境内的首发市盈率平均都要五十倍左右,这样的差距哪位企业家会不动心呢?市盈率低不仅首发募集资金有限,后续的再融资也没有太大的动力,企业的发展的源泉不畅通,企业上市的功能也就少了一半,所以很多企业决定回归,当然在境内上市有政策障碍的企业除外。

2、境内回归上市主要有三种方式:①红筹回归;②境外退市回归;③多地上市的回归。本节内容不谈第三种情形,而跟红筹回归有着同样背景和原因的那就是境外退市的回归。退市回归最近这两年同样火热,很多人也在讨论这个问题,目前也已经有多个案例操作成功,或许以后会有更多的案例出现,至于目前并没有普遍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退市毕竟没有拆除红筹架构那么简单,退市不仅需要复杂的程序而且还需要股东私有化所需的不菲的资金。

3、上述案例,每个案例对于退市问题的解释都点到为止,审核人员也没有对该问题做出重点关注,可以大体判断目前对于该问题的审核政策。总结上述案例,退市问题的主要解决思路如下:①向交易所提出退市的申请;②大股东发出要与收购,以合适价格收购公众股东的股份;③交易所最后出文确认退市成功。

值得需要说明的是,交易所一般规定只有收购100%公众股股东之后才能退市,另外如果公司的股票价格还可以同时公众股数量较大,那么股东的收购资金来源问题也需要重点关注。

4、关于退市回归的问题,小兵曾遇到两个比较有意思的案例:①某公司在香港上市不到一年就已经后悔,眼睁睁看着比自己差很多的企业在境内A股风风火火地发行,而自己在香港只有十几倍的市盈率,于是半年之后公司就把回归上市提上了日程。②某公司在美国上市股票交易价格还可以接受,但是老板还是觉得不过瘾非要收购之后回归A股,由于资金压力大于是借了某个贵族财团的资金,结果在境内股权调整方面出现了很多的麻烦,利益不容易平衡。

中国企业在境外上市的状况的利弊分析和策略建议

中国企业在境外上市的状况的利弊分析和策略建议 摘要 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在国内市场逐渐对外开放,世界经济渐趋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一些垄断型企业强烈地需要尽快走出国门,积累国际化发展的经验,以期扩大国际影响,提升国际竞争力,境外证券市场为这一要求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境外上市道路并不平坦,无论是改革中大型国企,还是成长中的中小民企,境外上市都并非一帆风顺。如何从众多的问题中汲取教训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诸多已境外上市和准备境外上市的企业在境外上市后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妥善地安排企业境外上市,都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的。论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中国企业境外上市进行了概述,接着研究境外上市迅速发展的原因,然后对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上市公司;原因;优势;弊端;策略 Abstract In addi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 accession to the WTO, domestic market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gradually integrated international economy, some monopoly enterprise ugly need go out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accumulate internationalized experience, in the hope of expanding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promot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e overseas security market has offered the broad stage for these companies. Although the tide of overseas listing is surging, being in the ascendant, for the medium-and-large-sized state-owned enterprise and growing medium and small private enterprises, the road is uneven. How to draw the lessons from numerous problems? Which questions should we pay attention to while listed or to be listed? How to arrange overseas IPOs properly? It is worth for us to study and think conscientiously. In foundation of the summary of the predecessor research result, first, The paper carried on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border listing of our country, then studied cause of the rapidly growth of cross-border listing, and analysis the advantages and defects of cross-border listing ,finally gave suggestions and the countermeasure of cross-border listing for our enterprise .

汽车零部件行业上市案例分析

汽车零部件行业上市案例分析

————————————————————————————————作者:————————————————————————————————日期:

行业案例分析 一、已发行项目 (一)世纪华通 1、发行人主营业务 公司属于汽车零部件二级供应商,主要从事各种汽车用塑料零部件及相关模具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公司产品共分6大系列、3000余种,目前已形成以热交换系统塑料件为主打产品,空调系统、车灯系统、安全系统、内外饰件等各类塑料零部件以及散热器主片等金属件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根据国家统计局行业分类标准,公司属于汽车零部件行业,细分行业为汽车用塑料零部件行业。 2、发行人设立以来主营业务变化情况 公司控股股东华通控股及实际控制人具有十几年专业从事汽车用塑料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经历。2002年以前,华通控股及实际控制人专注于研发、生产汽车散热器水室产品,实际控制人于1994年在国内研制成功桑塔纳轿车塑料水室,水室类产品在国内市场始终保持较高市场地位,并出口北美售后市场;2002年起,华通控股逐步向空调系统、车灯系统等其他汽车用塑料件领域拓展。2005年华通有限(即公司前身)设立后,华通控股及其关联企业陆续将经营性资产及汽车塑料零部件相关业务整合进华通有限,截至2006年9月,业务整合基本完成,公司2008年整体改制前后,公司一直从事汽车用塑料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 系列名称典型产品主要应用车型 热交换系统塑料件散热器水室、放水开关、膨胀箱、 闷盖、堵塞等别克、雪佛兰、大众、宝马、福特、本田、奥迪、奔驰等系列车型 空调系统塑料件空调壳体、风道、风门、摆臂、 拨杆、摇臂、叶轮、传动轴等斯柯达、POLO、奔驰、福特、双龙、桑塔纳、马自达等系列车型 车灯系统塑料件灯体、配光镜、灯饰条、灯饰圈、 灯饰板、灯底座等别克、大众、福特、POLO、凯迪拉克、宝马等系列车型 安全系统塑料件气囊罩壳、气囊门盖、安全带扣、 手刹把手等宝来、五菱、菲亚特、别克、奥迪、现代等系列车型 内外饰塑料件车门拉手、地图袋、仪表板盖板 饰板、格栅、防擦条、车门饰条、 翼子板、转向柱盖等别克、荣威、晶锐、雪佛兰、丰田、宝来、马自达、朗逸等系列车型 公司除生产汽车用塑料零部件外,还生产部分金属件,主要为中冷器气室、散热器主片等,该类金属件主要是应客户要求配套公司水室产品销售,且大部分

关于境外IPO公司员工激励计划的案例分析

关于境外IPO公司员工激励计划的案例分析(精简版) 在本文中,我们对2012年以来境外IPO公司的员工激励计划进行了初步分析、归纳和整理,以供有关各方参考。 一、境外IPO公司的员工激励计划基本情况 经对2012年至今在IPO的小红筹项目(下称“小红筹”)和在美国IPO的中国概念股项目(下称“中概股”)进行案例研究,我们注意到: 通常小红筹架构下于IPO前采纳的员工激励计划包括三种类型:期权计划(Share Option Scheme)、股份/股息奖励计划(Share Award Scheme)和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Restricted Share Unit Scheme),其中期权计划是最常见的类型,此外招股书对员工激励计划是按照不同类型分别披露的原则进行披露。而中概股于IPO前采纳的员工激励计划包括的类型有:options(下称“期权”),restricted shares(下称“限制性股份”),restricted share units(下称“限制性股份单位”),dividend equivalents(下称“股息等价物”),share appreciation rights (下称“股份增值权”),share payments(下称“股份支付”),其中期权、限制性股份和限制性股份单位是最常见的三种类型,此外中概股招股书是根据通过的时间对员工激励计划进行披露,即招股书披露的员工激励计划通常以通过的年份命名(例如2014年激励计划),而每个计划采纳的激励类型可能包括了期权、限制性股份和限制股份单位和其他。 二、小红筹的员工激励计划 如上所述,IPO前小红筹的员工激励计划通常包括三种类型:(1)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例如博雅互动、天鸽互动、百奥家庭互动及科通芯城;(2)股份/ 股息奖励计划,例如协众国际控股、永达汽车、新城发展控股、旭辉控股、新晨动力、景瑞控股、世纪睿科、万洲国际;以及(3)期权计划。以下将重点对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和股份/股息奖励计划的容、落实方式和相关的境居民自然人外汇登记情况进行介绍。 主要容: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的主要容包括:目的或背景、涵、参与者(授予对象)、年限、授出及接纳(即要约及承诺)的方式、授出限制、受限制股份单位所附权利(是否能转让、就其相关的股份是否有投票权及分红权问题)、股份所附权利、归属(一般情况下,公司会在计划明确约定董事会或董事会授权的管理委员会有权确定归属标准、条件及时间表等问题)、管理、受托人的委任、失效/注销情况、变更及终止的规定等。而股份/股息奖励计划的主要容包括:目的或背景、对象、客体、有效期、管理、授予(包括授予程序、授予条件及享有决定

上市企业盈利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上市企业盈利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上市企业盈利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论文导读:: 准则体系于 2007 年 1 月 1 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 上市企业盈利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论文关键词: 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研究现状传统的理论和企业经营实践中的误区,使得我们对企业盈利模式认识不到位。 难以有效地指导企业的发展战略,尤其是难以培育出有高盈利能力的企业。 而这正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宗旨是相违背的。 企业的盈利模式是在与竞争对手的角逐中,设计和实施的可为企业带来显著、持续利润的经营方式,是其特有的赖以盈利的商务结构及其对应的业务结构 1。 成功的盈利模式必须能够突出一个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独特性 2。 上市公司是企业形态中的特殊群体。 上市公司群体不仅对于促进建立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这使得我们对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有关盈利模式的研究开始不断涌现。 这些研究成果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本文通过对企业盈利模式以及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的相关研究进行汇总、梳理和分析,指出盈利模式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一、我国有关盈利模式研究概述通过对 CNKI 博硕士论文及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 以盈利模式为检索关键字,在文献标题中进行检索,检索出文献共计 733 篇上市公司,其中期刊论文 622篇,博士论文 0 篇,硕士论文 95 篇,会议论文 16 篇。 在检索结果里,搜寻有关上市公司的相关研究,只有 3 篇期刊论文,针对性研究文献非常少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见表 1)。 表 1 盈利模式相关文献检索情况另外,还有众多国内学者有关盈利模式的研究集中于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 他们分别从券商的经营模式、企业战略、资源投入和企业竞争行为等来分析券商的盈利来源,盈利结构,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目前,我国证券公司经营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如资产规模小,业务单一、创新能力不足上市公司,且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等(王开国,2003) 17。 吴晓求(2004) 18 认为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券商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缺乏财富积累机制。 他提出中国券商盈利模式应该向服务盈利模式转变,从而带动

公司上市被否原因典型案例分析

银泰科技上市被否案例分析 证监会对于企业上市的审批愈来愈公开透明严格务实,在财富效应的驱动下,很多企业无视自身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及纷纷启动上市,但被否后往往给企业以后的运营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和财务负担。以下以银泰科技上市被否为例,说明可导致企业上市流产的较为普遍的一些硬伤,以期作为拟上市企业避免不测的借鉴。 一、银泰科技上市被否过程简介 1、公司概况 (1)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武汉银泰科技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8,280 万元 法定代表人:孙爱军 设立日期:2008 年3 月27 日 注册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小区特2 号 经营范围:电源及电源智能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新能源系统的研发、制造、销售(国家有专项规定的经审批后方可经营);货物进出口。(不含国家禁止或限制进出口的货物或技术) (2)股权情况 武汉银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有银泰科技3,312万股股份,占本公司股份总数的40.00%,为公司控股股东。楚雄机电持有银泰控股79.64%的股权,孙爱军持有楚雄机电98%的股权而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公司前5名股东如下:

3 广州兴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610.27 7.37% 4 曹润500.00 6.04% 5 武汉火炬科技投资有限公司433.02 5.23% 公司股权结构如图: (3)组织结构 公司组织结构如图:

(4)员工情况 截止2009年6月30日,公司共有员工661人。 员工专业结构如下: 专业构成人数比例 生产人员467 70.65% 销售人员76 11.50% 技术人员72 10.89% 财务人员9 1.36% 行政管理人员37 5.60% 总计661 100% (5)业务概况 公司主要从事高容量阀控电池((或称“高容量密封型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是国内五大通信备用电池供应商之一,在通信运营商市场,公司的竞争优势日益明显。 近三年公司通信用市场占有率: 指标2008年2007年2006年国内通信用市场占有率8.10% 7.02% 6.56%

境外上市后私有化转境内上市的案例

境外上市后私有化转境内上市的案例 私有化的两种模式及案例: 以下案例分为两种模式,其中,在境外上市、被私有化与后来在A股上市的主体一致的应该说是南都电源,其他的是私有化后被注入到A股的壳里或整合到A股整体上市主体里的。 一、模式1:H股(或其他国家上市)——私有化——A股 对中国的很多大型企业来说,这个过程是一个实现资本溢价的精彩游戏。为了将私有化后的H股公司注入旗下的A股公司,大股东们往往会进行一系列的资产剥离和资产置换等运作,提升A股上市公司的规模和盈利能力,最终使得原来的H股公司能够以远高于私有化时的估值水平注入A股公司。 1、中粮集团完成鹏利国际H股私有化后重新进入A股变身中粮地产 鹏利国际是2003年4月被中粮集团私有化的。当时,香港地产市场人气低迷,进而直接拖累了对地产股的定价。鹏利国际净资产为1.56港元/股,但股价却仅0.4港元左右,股价较净资产折让了74.36%。在这种情况下,中粮集团自筹7.1亿港元,另向银行借贷3亿港元,以0.74港元/股的价格购回社会公众股东持有的41.06%鹏利国际股份。2006年4月25日,深宝恒(000031)更名为中粮地产,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把已私有化的鹏利国际转移到A股重新上市的思路完全浮出水面,即将鹏利国际的资产分步注入中粮地产。 2、“上实医药”H股变身A股 2003年5月23日,上海实业医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8018.HK,以下简称“上实医药”)被其控股公司—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00363,以下简称“上实控股”)私有化。研究上实控股将上实医药私有化后的一系列运作,我们发现,上实医药的最终归属是上实控股旗下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上实联合(600607)。按照上实控股的母公司—上海上实(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实集团”)2005年底确定的十年发展战略:集中发展医药、地产和经贸三大主业,并分别逐渐把三类业务进行整体上市;而上实联合将成为集团医药资产的旗舰,并会被更名为“上实医药”。 3、新加坡上市回归A股:南都电源 第一家从海外上市回归到A股上市的企业是南都电源(300068.SZ)。南都电源的主体公司,2000年在新加坡借壳上市,2005年退市,2010年初登陆A股创业板。4、美国上市的康鹏化学今年完成了私有化 借助私募基金的资本,康鹏化学在2011年8月19日完成私有化,康鹏化学是于5月3日向SEC递交私有化方案的13E-3声明文件的。该公司宣布Halogen Ltd.对公司的收购计划已完成,后者为公司高管(包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建华、公司管理层Weinian Qi和袁云龙)及开曼群岛基金Primavera Capital(春华资本的海外基金)共同所有。康鹏化学现为Halogen 的全资子公司。这单投资总额约1亿4000万美金,其中,股权投资约7000万美金,而另一半为渣打银行提供了7000万美金的贷款。康鹏化学2009年6月24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发行800万股存托凭证(ADR),每股发行价为9美元,达到了价格预期的上限水平。康鹏化学创立於1996年,从事特种化学业,号称是中国最大的含氟化工产品生产商,其客户包括礼莱(Eli Lilly)以及默克(Merck)两大药厂。 春华资本合伙人之一是2010年4月自高盛辞职的胡祖六,其他主要合伙人汪洋、廉洁等均是他在高盛工作的同事。 二、集团旗下多家A股或H股——私有化——打包整体上市 将分拆在深沪两市的旗下子公司私有化后再行打包整体上市,大股东们在完成资源整合的同时,也可享受因整体上市而产生的一部分溢价收益。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00857,以下简称“中石油”)回归A股的工作从2002年开始

蒙牛私募股权投资E上市案例分析

前言: 私募股权(PE)投资的退出。PE投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基金都是有存续期限的,存续期满基金就会解散,投资者应得到支付。因此,在投资伊始PE就开始考虑套现退出的问题。 一.首次公开上市退出 公开上市(IPO)是指风险投资者通过风险企业股份公开上市,将拥有的私人权益转换成为公共股权,在获得市场认可后,转手以实现资本增值。公开上市被一致认为是私募股权投资最理想的退出渠道,其主要原因是在证券市场公开上市可以让投资者取得高额的回报。私募股权上市推出主要包括:1.境外设立离岸控股公司境外直接上市 2.境内股份制公司境外直接上市 3.境内公司境外借壳间接上市 4.境内设立股份制公司在境内主板上市 5.境内公司境内A股借壳间接上市 6.境内境外合并上市 二.并购或者回购退出 股份并购是指一家一般的公司或另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按协商的价格收购或兼并私募股权基金所持有的股份的一种退出渠道。股份出售分两种:一是指公司间的收购与兼并;二是指由另一家私募股权基金收购接手。股份回购是指投资企业或企业家本人出资购买私募股权基金持有的股份,通常企业家要溢价回购股份,保证私募股权基金基本的收益水平。 三.股权出售 股权出售是指私募股权投资将其所持有的企业股权出售给任何其他人,包括二手转让给其他投资机构、整体转让给其他战略投资者、所投资企业或者该企业管理层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手中赎回股权(即回购)。选择股权出售方式的企业一般达不到上市的要求,无法公开出售其股份。尽管收益通常不及以IPO方式退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者往往也能够收回全部投资,还可获得可观的收益。在德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融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退出渠道也因此被限定于股权回购和并购,这两种退出方式与IPO相比,投资者获得的收益较少。同样,日本的大部分融资渠道都是银行,和德国一样面临着退出渠道受限和控制权配置的问题。 四.清盘退出 当投资企业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被依法宣告破产时,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组织股东、有关专业人员和单位成立清算组,对风险企业进行破产清算。对于私募股权基金来说,一旦确认企业失去了发展的可能或者成长太慢,不能给予预期的高额回报,就要果断地撤出,将能收回的资金用于下一个投资循环。 蒙牛私募股权投资(PE)上市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 1.蒙牛为何选择PE融资 2.外资进入蒙牛进程 3.通过IPO外资成功退出 二.具体说明: 1.蒙牛为何选择PE融资 私募股权投资,简称PE( Private Equity) ,主要是指通过私募形式投资于非上市企业的权益性资本,或者上市企业非公开交易股权的一种投资方式。私募,顾名思义就是采取非公开发行方式,向特定的群体(往往是有风险辨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机构和个人)募集资金。 本案例中私募股权投资是指成长型基金

美国上市公司近十年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

美国上市公司近十年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 财务舞弊与美国上市公司如影随形 作为世界上财务监管最为完善的国家,美国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但安然、世通等世纪丑闻发生后,世界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审视美国的上市公司。事实上,美国上市公司在财务上做手脚并非从安然才开始的,美国上市公司的舞弊丑闻在华尔街算不上新闻,只是这些舞弊事件在影响上逊于安然、世通等巨无霸公司,所以没有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安然事件前,美国投资者对美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一直持保留态度,因为华尔街频频爆出财务舞弊丑闻。以下撷取美国上市公司近10年中的几个典型舞弊案例。 美国上市公司典型舞弊案及特征 1 从存货做文章 存货项目因其种类繁多并且具有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的特点,所以存货高估构成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美国法尔莫公司利用存货舞弊的手法比较典型。法尔莫公司是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连锁药店。法尔莫的发展速度远超同行,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法尔莫从一家药店发展到全国300余家药店。但这一切辉煌都是建立在通过存货资产造假来制造虚假利润的基础上,法尔莫公司的舞弊行为最终导致了破产。 法尔莫公司的创始人莫纳斯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为了把他的小店扩展到全国,他实施的策略是通过提供大比例折扣来销售商品。莫纳斯把并不盈利且未经审计的药店报表拿来

后,用笔为其加上并不存在的存货和利润,这种夸张的造假让他在一年之内骗得了足够收购8家药店的资金。 在长达10年的过程中,莫纳斯精心设计、如法炮制,制造了至少5亿美元的虚假利润。法尔莫公司的财务总监对于低于成本出售商品的扩张方式提出质疑,但是莫纳斯坚持认为只要公司发展得足够大就可以掩盖住一切。所以,在多年中,法尔莫公司都保持了两套账簿,一套应付外部审计,一套反映真实情况。 法尔莫公司的财务魔术师们造假手法是:他们先将所有的损失归入一个所谓的“水桶账户”,然后再将该账户的金额通过虚增存货的方式重新分配到公司的数百家成员药店中。他们仿造购货发票、制造增加存货并减少销售成本的虚假记账凭证、确认购货却不同时确认负债、多计或加倍计算存货的数量。 财务部门之所以可以隐瞒存货短缺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只对300家药店中的4家进行了存货监盘,而且他们会提前数月通知法尔莫公司他们将检查哪些药店。管理人员随之将那4家药店堆满实物存货,而把那些虚增的部分分配到其余的296家药店。如果不进行会计造假,法尔莫公司实际早已破产。 审计机构为他们的不够谨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项审计失败使会计师事务所在民事诉讼中损失了3亿美元。而对于法尔奠公司来说,不可避免是一场牢狱之灾。财务总监被判33个月的监禁,莫纳斯本人则被判入狱5年。 2 利用并购机会操纵“准备”科目 泰科公司始创于1960年,1973年,泰科在纽约证交所上市。泰科的经营机构遍布100多个国家,雇佣了26万员工,2003年营业额超过300亿美元。

境外战略投资者投资上市公司相关法律问题及案例分析

境外战略投资者投资上市公司相关法律问题及案例分析 一、主要法律规定 截止2020年10月,A股上市公司境外战略投资者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主要以下: 战略性并购投资,取得该公司A股股份的行为(以下简称“境外战投”),需要适用《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2015年修正)》(以下简称《战投管理办法》)。 2013年9月,商务部发布《关于<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以下简称“《2013年征求意见稿》”)。《2013年征求意见稿》对外国投资者的资质等作出了放宽规定;2018年7月30日,商务部发布了《关于修改〈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2018年征求意见稿》”);由于《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商务部于2020年6月18日发布了《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2020年征求意见稿》”)《2020年征求意见稿》的主要修订内容

二、境外战投的主要方式 商务部发布的《外国投资者战略投资上市公司交易基本情况》明确如下四种方式:定向增发、协议转让、要约收购、其他。 目前生效的2015年修订版《战投管理办法》中无明确规定要约收购是境外战投的方式,但在实践中要约收购一直也是境外战投 A 股上市公司的方式之一。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2019年12月修订)(以下简称“《证券法》”)第62条所明确规定的要约收购是上市公司收购的主要方式之一;鉴于此,《2020年征求意见稿》明确将要约收购纳入外资战投的方式。《2018年征求意见稿》和《2020年征求意见稿》中未对外国投资者间接取得上市公司股份的情况作出明确规定。《2020年征求意见稿》规定因战略投资开立的证券账户,只能进行战略投资,或者在限售期

国有企业海外上市的现状及原因

国有企业海外上市的现状及原因 近年来,国有企业海外上市、境外上市成为新的热点话题。从1993年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家中国企业在香港、纽约等境外证券市场上市,如1997年中国电信,2000年中石油、中国联通,2003年中国人寿保险,从2004年开始,国有银行业也驶上海外上市的快车道。2006年10月27日,工商银行正式在香港上市。 海外上市,也称境外上市,是指资金需求者在境外股票市场上通过发行股票(或其他衍生金融工具),并在境外证券交易所流通转让,得以向境外投资者直接筹集资金的信用行为。它是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国企业境外上市融资一般有四大步骤,首先是上市规划,其次是引进策略投资者,第三步是申请上市,最后是招股挂牌。目前我国企业境外上市有11种方式,包括:境外直接上市、境外间接上市、境外买壳上市、A股发行H股、H股、S股、ADR/GDR发行A股、红筹股发行A股、多重上市(多地上市)、存托凭证(DR)和可转换债券(CB)。境外上市的地点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纽约和新加坡等地。 国有企业海外上市现状

国内企业在海外上市,最早要从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算起。十多年来,海外上市发展迅速,上市地点扩大到香港、纽约、新加坡等地,上市公司涉及能源、电力、金融、运输、机械制造、原材料、钢铁、汽车及网络、科技、电信等各个领域,涵盖了目前中国最为重要、成长性最好的行业和对国家利润贡献最大的企业。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2003年以来,来自伦敦、新加坡、东京、多伦多等国外交易所的高层人士频频造访中国,不断开展宣传攻势,以期能够吸引国内优质企业前去上市。近年来,大型国内企业赴海外上市开始加速。2000年,中石油、中国联通在香港、纽约两地上市;2003年,中国人寿保险在香港、纽约两地上市;2004年12月,中国国航在香港、伦敦上市;2005年10月,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上市;2006年10月,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上市。 中国证监会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企业海外新上市(IPO)的数量为48家,筹资金额约70亿美元;2004 年的数量为84家,筹资金额111.5美元,尤其是2005年,由于有交通银行、中国神华集团、中国建设银行等大型企业,使得这一年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筹资额达到了206. 47亿美元。截至2005年底,在海外上市的近310多家中国企业的市值已经达到了3700亿美元,为深沪两市A、B市场可流通市值的2.39倍,其中80%都是具有垄断性资源的优质国有企业。

五洲国际(01369-HK)——房地产企业香港上市案例分析之一

五洲国际(01369-HK)——房地产企业香港上市案例分析之一 律师小哥 公司名称:五洲国际(下称“五洲国际”或“本公司”) 公司代码:01369 业务:中国发展并运营专业批发市场的领先企业,亦是在长三角地区和江苏省开发并运营多功能商业综合体的领先地产发展商。 主要参与中介 承销商:交银国际(亚洲)有限公司、麦格理资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中国律师:环球律师事务所 公司香港律师:谢尔曼.思特灵律师事务所 保荐人中国律师:競天公诚律师事务所 保荐人香港律师:普衡律师事务所 会计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 一、境内控股公司境外重组前历史沿革 根据招股说明书,境内控股公司系无锡五洲装饰城,其历史沿革主要如下: 1.无锡五洲装饰城成立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国有企业无锡城市投资、孙茂照及舒策城分别持有51%、24.5%、24.5%的权益。 2.2005年11月3日,孙茂照将持有无锡五洲装饰城的24.5%的权益按照注册资本作价转让给舒策城。股权转让后,无锡城市投资、舒策城分别持有51%、49%的权益。 3.2006年2月22日,在取得一切必要政府批文及同意后,无锡城市投资以代价人民币77万向舒策城转让所持无锡五洲装饰城11%的权益。股权转让后,无锡城市投资、舒策城分别持有40%、60%的权益。 4.2006年3月9日,在取得一切必要政府批文及同意后,无锡城市投资以人民币700万、2,100万分别向舒策城及华田资源投资(BVI)转让所持无锡五洲装饰城10%、30%的权益。股权转让后,舒策城、华田资源投资分别持有70%、30%的权益。 个人评析: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无锡五洲装饰城的评估价格差距巨大(2月估值700万,3月估值7,000万)(难道披露出现错漏?),相关评估报告的合理性值得探讨,是否存

海内外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大全(精)

涉嫌隐瞒销售收入国税总局调查国美苏宁 2008-06-12 07:0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目前, 国家税务总局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门针对国内三大家电巨头增值税存根联滞留票的核查行动。 《每日经济新闻》获悉,此次核查对象包括:2006年 1月 1日至 2007年 11月 30日期间,有存根联滞留票的国美(0493, HK 、苏宁(002024, SZ 、大中所属 461家电器零售企业。 昨日,广东省国税局流转税管理处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虽然工作进展因为节假日的原因有些延迟,但相关核查工作一直在进行之中。” 调查工作 4月份已展开 据悉,税务总局已下发了名为《关于开展部分大型电器零售企业增值税存根联滞留票专项核查的通知》 (国税函〔 2008〕 279号的文件。 昨日,税务总局信息中心人士表示:“相关文件的拟稿日期是 3月 5日、 6日和 7日。” 记者获得的一份该通知显示, 4月 7日, 国家税务总局已通过内部渠道下发了相关文件, 最迟在 4月 14日,文件已下发到了省一级国税部门。 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上述通知曾在国税局网站上短暂挂出,但随后即被撤下, “主要是信息太过敏感。” 对于进行专项核查的动机, 国税总局在通知中这样表述, “在税收数据分析工作中发现, 国美、苏宁、大中等大型电器零售企业存在大量增值税专用发票存根联滞留现象, 滞留票份数较多且金额较大。”

仅以中等城市河北省邢台市为例。按照河北省邢台市国税局的内部文件显示, 该市国税系统共有 271张没有按期认证抵扣的增值税存根联, 其中与国美和苏宁等企业有关联的逾期未认证抵扣的发票存根共有 251张。 其中涉及的具体企业与增值税发票数额分别是:邢台市三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国美电器商城 3张, 河北国美电器有限公司邢台新汇源直营商场、北京市大中电器有限公司邢台分公司和河北苏宁电器连锁加盟有限公司邢台分公司总计 248张。 为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税务总局决定自 2008年 4月 1日起, 对上述企业全面开展存根联滞留票专项核查。” 原因直指隐瞒销售收入 增值税属于流转税的一种, 相关税率为 17%和 6%。国美、苏宁等都属于大型商业企业, 增值税统一按照 17%的税率进行抵扣。 税法规定,企业当期需缴纳的增值税税额,等于其当期销项税额减去其当期进项税额 (特殊情况下还需减去其上期留抵税额。也就是说,企业认证抵扣的进项税税额越多,其当期所需承担的增值税税额就越少。 换言之,进行进项税认证抵扣,可减轻企业税负,对企业有利。那么,此次被调查的461家国美、苏宁、大中门店为何还要滞留“份数较多且金额较大”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存根联,而不将其用于进项税抵扣呢? 对此, 贵阳市国家税务局税政管理处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抵扣问题的通知》 ,企业要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首先必须由纳税方在收到其销货方发票的开票日起 90日内到税务机关进行认证; 造成企业超过时间未进行认证的原因很多, 例如企业购进的产品属于固定资产本身就不能进行进项税抵扣, 或者企

境内公司境内境外上市条件比较分析

境内公司境内境外上市条件比较分析

境内公司境内、境外上市条件比较分析 1. 国内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要求比较 市场主板、中小板创业板 经营时间持续经营3年以上持续经营3年以上 财务要求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 计超过3000万元 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超过 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 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累计超过5000万元,或者最近 3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3亿元 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 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 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 最近一期末无形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不 高于20% 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 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 股本要求发行后的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发行后的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 业务经营完整的业务体系,直接面向市场独立经 营的能力 应当主要经营一种业务 公司管理最近3年主营业务、董事和高级管理人 员无重大变动,,实际控制人没有变更 最近两年主营业务、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没有 重大变动,实际控制人没有变更 董事会下设战略、审计、薪酬委员会, 各委员会至少指定一名独立董事会成员 担任委员 *具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依法建立健全股 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独立董事、董事 会秘书、审计委员会制度,相关机构和人员能 够依法履行职责 至少三分之一的董事会成员为独立董事 (更为详细的主板/中小板与创业板条件比较见附表1)2. 香港上市标准

香港资本市场有主板和创业板市场之分。创业板市场主要面对规模较小,但是具有较高增长潜力的公司,对上市企业的要求较为宽松。主板市场面对规模大、较为成熟的企业,对上市企业的要求较严格。 2.1 香港主板上市主要要求 ? 公司须依据其注册或成立地方的法例正式注册或成立,并须遵守该等法例及其公司章程大纲。 ? 公司须具备相若的管理层营运下的详尽营业记录。此等营业记录须不少于三年,而头二年的税后利润须合共有至少三千万港元,而最近一年之税后利润至少有二千万港元; ? 由公众持有的证券预期市值最少为五千万元,至少须由一百名人士持有; ? .公司预期在上市时的市值不低于一亿港元; ? 最新财务资料须不超过六个月前编制; ? 公司其中两名执行董事须为香港居民; 2.2 香港创业板上市主要条件 ? 不设盈利要求 ? 公司须有两年的“活跃营业记录” ? 须主要经营一项业务而非两项或多项不相干的业务。不过,涉及主营业务的周边业务是容许的。 ? 有关营业记录规定的弹性处理:联交所只接受基建或天然资源公司或在特殊情况下公司的“活跃营业记录”少于两年。 ? 附属公司经营的活跃业务:申请人的活跃业务可由申请人本身或其一家或多家附属公司经营。若活跃业务由一家或多家附属公司经营,申请人必须控制有关附属公司的董事会,并持有有关附属公司不少于50%的权益。 ? 管理层、拥有权或控制权于营业记录期间有变:除非在联交所接纳的特殊情况下,否则申请人必须于活跃记录期间在基本上相同的管理层及拥有权下运营。? 竞争业务:只要于上市时并持续地作出全面披露,董事、控股股东、主要股东及管理层股东均可进行与申请人有竞争的业务(主要股东则不需要作持续全面披露)。 ? 最低市值:无具体规定,但实际上在上市时不能少于46,000,000港币。 ? 最低公众持股量:若公司在上市时的市值不足港币10亿元,则最低公众持股量须为20%;若公司在上市时的市值为港币10亿元或以上,则最低公众持股量须为15%。 ? 管理层股东及高持股量股东的最低持股量:管理层股东及高持股量股东必须合共持有不少于公司已发行股本的35% ? 股东人数:于上市时公众股东至少有100人。

第一单境外上市公司通过分拆业务回归A股案例分析

第一单境外上市公司通过分拆业务回归A股案例 一、本次交易各方 二、本次交易亮点 神州信息成立于2008年,是母公司神州数码(00861.HK)分拆出的优质资产,分拆后业务、资产、财务、机构和人员均保持了独立性。各项财务指标已经远远超过境内IPO的标准。从公司战略发展的角度,神州信息有寻求直接融资平台,并在国内市场上市的强烈意愿。而2013年IPO暂停,国内一级市场处于严冬期,神州信息拟定了借壳上市的目标。 (一)境外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分拆业务回归A股,境内上市公司分拆上市亦有相关规定 神州信息的控股股东神州数码业务分为分销、系统、供应链服务、服务四大分部。从神州数码分拆去的神州信息主要从事系统集成、应用软件开发、技术服务、ATM相关业务。神州数码的服务业务板块仅通过神州信息运作,且神州信息并不运营该板块以外的业务。因此,本次重组完成后,神州数码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与*ST太光不存在同业竞争关系。 神州数码分拆一事获得了香港联交所出具的确认函:确认神州数码可继续进行分拆神州信息上市事宜;豁免神州数码遵守香港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第15项应用指引下有关保证配额的适用规定。 中国证监会对境内上市公司所属企业到境外上市和境内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分别作出了规定。 (二)配套融资的巧妙运用 本次重组属于借壳上市,根据证监会《关于并购重组配套融资问题》的回复,借壳上市募集配套资金不得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根据上述规定,本案例配套融资是用于支付本次交易并购整合费用,即用于

偿还上市公司对关联方的长期负债、支付本次并购交易税费、人员安置费用、中介机构费用、企业迁址过程发生费用等其他并购整合费用等。 (三)商务部对外国战略投资者特事特办 神州信息增资扩股过程中,引入了中新创投和华亿投资两家PE基金,其中华亿投资是一家注册在以色列的有限合伙企业,持有神州信息2.93%的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其将持有*ST太光2.17%。 为了妥善安排参股股东的权益,本次交易向华亿投资增发新股,并履行商务部对外国战略投资者的审批。2013年8月16日,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出具[2013]商资服便231号函,明确界定神州信息与*ST太光进行的重组上市适用现行《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2013年11月5日,*ST太光取得《商务部关于原则同意Infinity I-China Investments(Israel),L.Pzh战略投资深圳市太光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 由于华亿投资在本次交易前后持有股份数量均低于10%,我们认为,上述行为符合《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第五条第二款“……但特殊行业有特别规定或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的除外;”的规定,应该属于商务部对本次交易特事特办的处理。 三、本次交易简介 (一)*ST太光拟以向神州信息全部股东发行股份方式吸收合并神州信息*ST太光为拟吸收合并方和吸收合并完成后的存续方,神州信息为被吸收合并方,吸收合并完成后,神州信息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并入*ST太光,神州信息予以注销。本次交易的标的资产为神州信息的全部资产、负债及其相关业务。吸收合并协议生效之日起五日内,*ST太光应当终止其现有贸易业务。 (二)*ST太光拟定向募集配套资金 *ST太光将向其控股股东申昌科技定向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2亿元。募集配套资金额度不超过本次交易总金额25%。 (三)*ST太光将以募集配套资金支付本次交易的并购整合费用 公司实际控制人在2009年11月取得公司的控制权后,由其下属企业昆山国投公司承接了公司原债权人部分债务,同时为支持公司运营向公司提供了部分资金,形成了公司对昆山国投公司的债务。作为本次交易并购整合费用,公司将以

红筹架构上市公司案例分析(0701)

一、得利斯红筹架构及调整方案(办理了外汇登记事项) 2010年1月6日,得利斯(002330)在中小企业板上市。 (一)2004年底公司的红筹架构 其中境内自然人郑和平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庞海控股为BVI公司;得利斯控股为注册地设于新加坡的原境外上市主体;“食品科技”为境内外商独资有限公司。 庞海控股的股权结构为:总股本10000股,郑和平持股69.85%,高金华持股22.29%,郑松梅持股5.72%,王建陵持股2.14%。 得利斯控股的股权结构为:庞海控股持有685,744股,持股比例为66.86%;佳福公司持有276,923股,持股比例为27.00%;邓秀萍持有41,077股,持股比例为4.01%;CONAL INVESTMENT LIMITED 持有21,897股,持股比例为2.13%。佳福公司为新加坡上市公司QAF Limited 的全资子公司,其与郑和平无关联关系;佳福公司、邓秀萍、CONAL INVESTMENT LIMITED均为得利斯控股在境外上市的战略投资者。 (二)公司为境内上市进行的架构调整 1、境外上市的战略投资者退出,2005年4月11-14日由庞海控股向佳福公

司、邓秀萍、CONAL INVESTMENT LIMITED收购其所持有的得利斯控股27%、4.01%及2.13%股权。收购资金来源为当初该等战略投资者入股资金及后来庞海控股转让食品科技股权的款项。转让结束后庞海控股持有得利斯控股100%股权,得利斯控股仍持有食品科技100%股权。 2、消除境外上市主体得利斯控股,保持食品科技的外商投资企业身份,2005年4月17日由得利斯控股公司将食品科技100%的股权以1美元的价格转让予庞海控股,庞海控股以自有资金支付。 3、将食品科技由外商独资身份转变为中外合资企业身份,2005年6月26日由庞海控股将食品科技50%股权转让与农业科技(农业科技的96.21%股权由得利斯集团持有;得利斯集团51%股权由郑和平持有)。转让作价依据为2005年5月31日食品科技的净资产值,农业科技收购股权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因之前庞海控股受让佳福公司持有的得利斯控股的资金尚有部分未支付,因此本次农业科技应付庞海控股的收购股权款,直接支付给佳福公司在中国境内的全资子公司澳比克畜牧养殖(福建)有限公司。 4、引入高管人员持股,2007年9月24日由庞海控股将其所持食品科技50%股权中的22%的股权转让予同路人投资,农业科技将其所持食品科技50%中的47%的股权转让予同路人投资;3%股权转让给诸城市财政局下属的诸城经开。 同路人投资的股权结构为:郑和平持股90.28%;其余高管人员持股9.72%。由于同路人投资与食品科技均为同一实际控制人,因此收购作价依据为实收资本折价77%;诸城经开收购的作价依据为经评估净资产值。收购方同路人投资及诸城经开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5,庞海控股的其他股东退出。2007年9月28日,高金华、郑松梅及王建陵

C16056 A股上市公司海外并购实务及案例分析(上)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进行并购时,可能涉及的政府部门包括() A. 商务部 B. 发改委 C. 国资委 D. 以上均涉及 描述:三、交易结构/政府审批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2. 并购交易谈判的本质是() A. 符合买方的战略规划 B. 各方利益诉求的平衡 C. 达成理想的交易价格 D. 完全满足一方的利益诉求 描述:二、并购谈判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3.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选择并购标的时要明确买方企业的并购战略 B. 要综合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及长期发展趋势 C. 仅需考虑企业的战略规划,无需考虑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基础 D. 初步确定并购的目的和并购标的池的范围 描述:海外并购的四大原则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4. 标的公司为非上市公司的并购交易的优点是() A. 较强的可控性 B. 资产以及盈利规模较好 C. 信息披露透明 D. 需要考虑更多的监管机构审批 描述:三、交易结构/标的资产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二、多项选择题 5. 并购交易涉及的利益方通常包括() A. 买方企业 B. 标的公司股东 C. 标的公司管理层 D. 标的公司员工 描述:二、并购谈判 您的答案:C,B,D,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6. 确定海外并购战略时,需要考虑的重点因素包括() A. 总体发展规划 B. 投资方向 C. 国内市场的变动及对策 D. 被并购企业的基本面信息 描述:一、并购标的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7.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企业并购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 B. 企业并购涉及到财务、法律、评估、税务等各方面的问题。 C. 企业并购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 D. 每笔并购交易都有其独特之处。 描述:三、交易结构 您的答案:B,A,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三、判断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