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实习报告

学生实习报告

学生实习报告
学生实习报告

学生实习报告

实习类别:国际会计专业实习

学院:国际学院

专业、班级:05国际会计2班

指导教师:郑

学生姓名:乔琳

学号: 0053339

时间: 2008年8月28日

地点:

一、实习目的:

由经济学人所引发的思考

-——美国证券监管委员表决放弃自己的会计准则

2008年8月28日,经济学人从纽约发来了一条牵动着每一个会计人的信息:美国证券监管委员表决放弃自己的会计准则,这种做法完全肯定了中国在过去一年里对于会计准则的调整方向。多年来,美国作为世界上的头号强国,一直保持着使用GAAP的作风而无视英国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IFRS。为此,不仅美国国内的跨国公司要付出巨大的成本以协调准则不同所带来的差异,同时,世界上的一些重要跨国企业也要位置付出代价,而小公司则因为自身没有实力协调会计制度的差异而对美利坚这块神圣的土地望而止步。

作为一个有意想要赴美留学的大学生,这条消息对我个人的职业生涯和道路选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之前我内心还存有疑虑,赴美留学究竟是对错与否,尚无定论。然而如今,这条消息的出台无疑扫清了我内心的全部障碍。从选择国际会计这一专业的那一天起,我就深深的明白会计走出国门的重要性。如果一辈子呆在同一个地方,你所了解的永远都只是一个国家的准则和方式。而在跨国公司不断涌起的今天,职场上的跨国企业以及外资企业以其强大的势头和旺盛的生命力,已经战胜国有企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而我,也不是一个例外。但在进入纷繁交错的职业生涯之前,我愿意选择出国深造,而美国,则是我的第一选择。这样的一个选择就意味着我将比同时段出国留学的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不仅仅是因为其高昂的费用,同时巨大的竞争力也堪称世界之最。在准备GMAT考试的道路上,我已经付出了人生中最大的经历,可以与高考相媲美。然而,未来面对我的,还由纷繁复杂的申请文书和套磁工作。然决心已定,就义无反顾。

二、实习内容:

经济学人中的文章如下:

Closing the GAAP

——American securities regulators vote to ditch their own accounting standards Aug 28th 2008 | NEW YORK From https://www.doczj.com/doc/199341755.html,

Christopher Cox, the SEC’s chairman

SCORE a point for globalization. In a landmark vot e on Wednesday August 27th America’s financial-markets watchdog, 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EC), paved the way for its companies to switch from America’s 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GAAP) to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a field that is, by reputation, notoriously dull, this looks like something to get genuinely excited about.

GAAP was the bean counter’s gold standard for decades, but it is now widely seen as cumbersome. Most other countries have embraced the international rules, known as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IFRS). The regulators’ plan envisages American-based multinationals switching to the standards voluntarily in 2010. The SEC would then vote on whether to require all other companies to do the same, starting in 2014. The commission has already cleared the way for overseas firms to use IFRS when doing business or listing securities in America.

Christopher Cox, the SEC’s chairman, hailed the move to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of disclosure, transp arency and comparability.” Big companies have long been preparing for it with enthusiasm. It will bring each of them one-off costs in the tens of millions, but the savings over time will dwarf the initial outlay. It could also mean greater profits: one study found that the majority of American firms made more under the foreign rules. Investors, too, have reason to rejoice. It will make it easier to compare, say, a French drug company with an American rival. And the compliance costs of duplicate accounting, the bulk of which investors ultimately bear, will disappear.

Accountants point to other benefits. IFRS is less complex than GAAP, with fewer exceptions; America’s accounting rules, like its tax code, are creaking under bolted-on guidance. It is also more principles-based, granting auditors greater room to use judgment. This can be good or bad, of course, but most experts say more leeway is needed.

For several years, the SEC and the London-based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IASB), which oversees the international rules, focused on steadily bringing the two sets of standards together. But it has been a struggle, largely thanks to the Byzantine nature of the American system. Mr. Cox embraced the more radical approach approved this week in the belief that it would boost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merican firms by removing barriers to investment. The “roadmap” is the latest in a string of proposals under his leadership designed to bring American and foreign markets closer together.

Not everyone is happy. Some politicians, including the head of the congressional committee that oversees the SEC, worry about ceding standard-setting power to the IASB. Even though America has seats on its board, there is concern that it will be under-represented. Some want it to have influence commensurate with the size of America’s equity markets, which account for almost half of global market capitalization. Others worry about the IASB’s finances and its susceptibility to outside influence. One of the SEC’s commissioners said the plan should only be waved through once it is clear that secure, independent funding is in place.

There are worries overseas too, for instance that the SEC will try to interfere with IFRS and interpret it in a narrow, prescriptive way. Standards issued by the IASB are supposed to be endorsed without modification. It remains to be seen whether America will be able to accept this. Its relations with international rule makers can be thorny: think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Plenty of other issues still have to be resolved. Some are technical: IFRS allows fewer securitized assets to be kept off the books than GAAP does, for instance—a matter of import for banks. Others are broader and altogether more difficult. For an accounting framework that rests largely on judgment to flourish in rules-based America, the legal and regulatory environment there will need to “evolve”, says PricewaterhouseCoopers, a big accounting firm. That is putting it gently. Still, this week’s vote was a momentous step—and in the right direction.

我对文章做了简要的翻译,译文如下:

公认会计准则落幕

美国证券监管委员表决放弃自己的会计准则

美国的全球化进程因此再得一分。在本周三(8月27日)一项有着里程碑意义的投票中,美国金融市场监管者—证交会为美国公司由美国公认会计准(GAAP)向国际会计准则的转变铺平了道路。在这一以枯燥而闻名的领域,这似乎的确值得高兴。

公认会计准则(GAAP)是会计领域数十年来的黄金法则,但现在被普遍认为运转不灵。其它许多国家都采用了国际标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美国监管者的计划是使美国的跨国公司在2010年自动转换成国际财务报表准则。证券交易委员会到那时会投票决定是否要求其它公司从2014年开始采用国际财务报表准则。证券委员会已经为海外公司在美国经商或者上市时使用国际财务报表准则扫清了障碍。

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Christopher Cox为这用“披露,透明和可比性的国际语言”制作财务报表的举动大加赞扬。大公司对此殷切期盼已久。这可能会使他们一次性花费数千万美元,但是这对时间的节省使得最初的投入不值一提。这也意味着更大的收益:一项研究发现大多数美国公司在外国准则下会赚得更多的利润。投资者同样也有理由高兴。国际会计准则更利于他们进行比较,比如说,比较一家法国药品公司与其美国竞争对手。而且主要由投资者最终承担的复式计帐的合规成本也会消失。

会计师也有其它好处。国际财务报表准则比公认会计准则要简单些,特例也较少。美国的会计准则,例如其免税代码,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异常复杂。国际财务报表准则更基于原理,赋予审计员更大的空间做判断。当然,这样有好处也有坏处,但是多数专业人士认为更大的灵活性是需要的。

多年来,证交会和总部位于伦敦,负责监制国际会计准则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一直致力于使两套标准融为一体。由于美国系统的拜占庭性格,这可能会是一场斗争。这周Cox先生采纳了较为激进的方案,他相信移除投资的障碍将提升美国公司的竞争力。最近在其领导下一连串的提议所成的最新“蓝图”就是为了使美国和国外市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并不是每个人都高兴。包括监督SEC的国会委员会会长在内的一些政客担心放弃美国准则,是将标准制定的权力让给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尽管美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中拥有席位,但代表名额数量仍是关注焦点。有人想使其影响力与占全球市场资本总额一半的美国股市的地位相对称。其它人担心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财务状况且害怕其受外界影响。证交会的一委员说,除非其独立稳定的资金到位,这个计划才能获得通过。

海外同样也有些担心,例如证交会会在试图干涉国际财务报表准则的同时,从狭义,规范的角度来解读它。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标准应该被在无修改的状况下认可。美国是否能够接受仍然不明。美国与国际规则制定者之间的关系常常很棘手:世贸就是一个例子。

还有许多其它的问题有待解决。有些是技术性的:国际财务报表准则允许的表外证券性资产比公认会计准则要少,例如:对银行来说就会增加一些证券性资产。其它的问题就比较宽泛而且总的来说更难于处理。一家大型的会计事务所普华永道表示,对于一个在绝大部分上以判断为依据的会计框架要想在一切基于原则的美国活跃发展,美国的法律和监管环境还需要“进化”。这样说是客气的了。当然,本周的表决是朝着正确方向迈进的重要一步。

三、实习总结或体会:

网络上专家的评论:

这篇文章的出台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议论,但大多数人都认为:SEC的这种做法利大于弊。可谓是审时度势的选择。此举最直接的好处就是降低了美国公司的成本。

其优点如下:

(一)有助降低美企成本

美国证交会27日当天发表一份声明说,随着世界资本市场融合速度加快,目前三分之

二的美国投资者拥有外国公司债券,而这些外国公司都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这使得建立一个唯一的、高质量的会计标准的迫切性日益增加”。

根据该“路线图”,一些大型美国公司将从2010年起可自由选择是否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SEC估计,至少有110家美国公司的市值符合这一标准;到2014年,所有美国公司将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放弃沿用了几十年的美国公认会计准则。此前,美证交会已允许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可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据悉,上述方案将提交公众讨论60天,然后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最终敲定。

(二)更在于提升竞争力

根据美国相关法令,美国公司发布财报时,必须符合GAAP的规定。但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约110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司都采用IFRS,包括欧盟、加拿大、日本和中国等主要经济体。业界公认,IFRS比GAAP更为灵活。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全面实施国际会计准则,将有助于提高美国企业乃至整体资本市场的全球竞争力。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和美国投资者持有海外公司数量增加,如果美国依然不肯顽固地保留“美国标准”,美国投资者和发行人的可比性和透明度都将下降。

有观点认为,从更深层次而言,这一计划也是出于对海外竞争对手正在抢走华尔街业务的担忧,特别是在信贷危机已经进一步削弱美国金融实力的背景下。

在SEC宣布计划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决定后,美国财长保尔森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都表示欢迎,称此举能吸引更多外国公司来美投资和上市。

然而,不同意见仍然存在:

有批评人士称,与美国标准中更为精确的条款相比,国际会计准则为公司提供了太多的“活动空间”。

美国消费者协会投资者保护部门负责人罗泊尔称,允许一些美国公司提前采用国际标准,会将在这两套会计标准之间转换的负担转嫁给投资者。因为当公司可以选择采用何种标准时,它们最有可能选择最能粉饰其财务状况的标准。

业内人士称,国际会计体系往往希望公司遵循宽泛的原理,相比之下,美国会计制度则是建立在详细规定的基础上的。

还有人认为,IFRS的会计方法可能会有利于公司算出更高的收益。行业通讯《分析师会计观察》的发行人西谢尔斯基研究了137家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2006年提交的会计报告,并得出了上述结论。2006年是美国监管机构要求这些公司将会计报告从IFRS格式转换为GAAP格式的最后一年。西谢尔斯基说,其中63%的公司在国际标准下的收益都提高了,增幅平均达到11.1%。

11.1%

有人认为,IFRS的会计方法可能会有利于公司算出更高的收益,63%的公司在国际标准下的收益都提高了,增幅平均达到11.1%

根据该计划,所有美国公司将在2014年起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放弃沿用了几十年的美国公认会计准则(GAAP)。同时,SEC还允许一些大型跨国公司从2010年起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发布业绩。这些方案将提交公众讨论60天,然后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敲定。

引发的思考:

(一)美国作为全球头号强国,为何低头?

身处全球经济强国,坐拥世界规范资本市场,号称精密严格、有效率的GAAP为什么会放弃与IAS的争锋,在国际趋同方面前进了一大步?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宏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首先,宏观环境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压缩了GAAP的生存空间。据美国德勤合伙人D.J.Gannon的估计,大约40%的财富全球500强公司目前在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同时随着加拿大和巴西即将采用IFRS,这一比例在未来两年可能还会增加。同时,由于2002年萨班斯法案的推出,GAAP对治下公司的要求“近乎苛刻”,使得这些公司财务成本激增,招致了投资者和企业界的不满;而来自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潜力企业,也由于该法案的影响而无法或者不愿意赴美上市,这也让美国社会公众产生了巨大的失落感,因为他们无法通过资本市场来分享这些新兴市场的经济成果。此外,逼近破百的能源价格、次级债的泡沫破裂、连年攀升的贸易赤字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更加重了美国对流动性的“深度饥渴”,而资本市场则是其恢复元气的最好舞台。因此,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美国早已顾不得“G、I 之争”的虚荣。

其次,貌似健康的GAAP“硬伤多多”。美国人一直把GAAP自诩为“世界上最好的会计准则,制定会计规范的黄金标准”,诚然,GAAP公开公正的制定程序、宽广深厚的理论基础、科学完备的结构层次、全面的业务覆盖范围,都可堪称会计理论与实务恰当结合的典范;然而,人无完人、金无足赤,GAAP亦非尽善尽美,其体系庞杂、不易操作、跟不上时代等缺陷也十分突出,“硬伤”多多。

GAAP以规则为基础,很多规则都是从问题中来的,比如萨班斯法案等,这使得GAAP的体系如“滚雪球”般,愈滚愈大,这使得采用该准则的企业的账目,即使是会计学教授也难以读懂,安然、世通就是利用GAAP的庞杂大耍“障眼法”来虚增利润,欺诈社会公众和监管部门。FASB自成立至2002年6月30日止,已发布145项《财务会计准则公报》,及一系列的《解释公报》、《技术公报》、《紧急事务工作小组公告》、《会计问题解答》等,加上仍然有效的部分APB《意见书》,以及AICPA的《会计研究公报》、《立场公报》和《会计解释》、ACSEC的《实务公报》等,这些早已让操作者和使用者苦不堪言。此外,GAAP表意过于复杂,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也扩大了会计信息的“风险敞口”。另外,过于复杂的体系降低了GAAP的经济性,使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成本激增。还有,大量衍生金融工具和新经济的出现,也迫切呼唤GAAP的变革。

(二)这种行为的影响何在?

“G、I之争”以G的低头而告一段落,然而,这一改变的具体影响又有多少呢?

首先,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影响首当其冲。从1973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成立的那天起,就一直没有放弃“一统天下”的梦想,但由于与GAAP的对立争锋而陷入停滞。进入21世纪后,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各国经济交往密不可分,连国家最高准则——《欧盟宪法》的进程都已启动,GAAP没有理由脱离在IAS之外,而此次的妥协可以看成是继5年前《诺沃克协议》后会计国际趋同漫漫长路的又一座里程碑。

其次,美国经济收获“利好”。2002年安然事件之后,美国加强了公司内部监管,为此出台的萨班斯法案使企业会计成本激增,迫使近年来不少企业转而选择欧洲证券市场;而此次SEC放宽标准吸引外国公司前来上市,将给深陷次级债危机、能源泥潭的“山姆大叔”们带来资本,这对美国经济体而言,利好影响不言自明。另外,从SEC关于此决议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