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与应用_以苏州市为例_张希月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与应用_以苏州市为例_张希月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与应用_以苏州市为例_张希月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与应用_以苏州市为例_张希月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

评价体系与应用

——以苏州市为例

张希月1,2,3,虞虎1,3*,陈田1,3,王新歌1,2,3,王甫园1,2,3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3.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摘要:旅游开发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我生存能力,使其摆脱濒危的困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方式。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即由资源禀赋条件、可展示与体验性、遗产地旅游发展条件3个方面的要素组成,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的苏州为例,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评价,共评出三级旅游资源3项、二级旅游资源16项、一级旅游资源29项。主要结论为:产品衍生性、展示适宜性、是否具备可观赏性、遗产保护情况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否能够成为旅游资源;可展示与体验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水平高低。手工艺类、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传统医药的旅游可开发性较差。本文构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可为旅游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筛选和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苏州

1引言

旅游开发能够使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

焕发生机,是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方式。文化部普查表明,中国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资源约87万项,已颁布的四批国家级非遗总数达到1372项,是名副其实的非遗资源大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保护是文化部门面临的重要任务,但是单纯的保存和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并且对提高非遗的自身生命力见效甚微(雷蓉等,2012),所以固化的文化遗产保护和静态的展示并不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孙九霞,2010)。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摆脱濒危的困境,实现自我生存

的重要途径。对非遗进行旅游开发,将给遗产带来

市场需求,提升其融入现代社会生活的程度,反向促进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华春霞等,2007)。

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估是旅游开发的前提,否则旅游开发会存在认识的盲目性、定位的模糊性和开发的随意性,进而造成遗产价值流失和市场混乱(张博等,2008;贺小荣等,2013)。旅游产品开发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并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适合进行旅游开发。文物价值、遗产价值、文化价值并不等同于旅游价值(孙九霞,2010),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是以旅游开发的视角去衡量非遗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对资源的旅游产品可塑造

收稿日期:2015-11;修订日期:2016-0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YJC63014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L07B02)[Foundation: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No.14YJC630146;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 Program of China,No.2014BAL07B02]。

作者简介:张希月(1989-),女,河北保定人,博士生,主要从事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研究,E-mail:zhangxiyue2013@https://www.doczj.com/doc/1f11501410.html, 。通讯作者:虞虎(1986-),男,安徽太和人,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和旅游规划,E-mail:yuhuashd@https://www.doczj.com/doc/1f11501410.html,

997-1007页

第35卷第8期2016年8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35,No.8Aug.2016

地理科学进展第35卷

性进行评判。

旅游资源评价侧重资源本身禀赋条件评价,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侧重外部开发条件评价(沈惊宏等,2013),旅游开发价值评价则是针对资源内部属性和外部开发条件建立评判体系。本文通过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以旅游开发的视角对非遗资源进行价值判断。选取具有针对性的指标刻画非遗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对旅游开发价值高低进行等级划分,从而更好地判断其作为旅游资源的特性和开发利用价值,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产品转化奠定基础。

2文献回顾

国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从着重研究遗产保护转向旅游开发与游客体验研究,已有成果表明:旅游展示与解说是影响文化遗产吸引力水平、影响游客体验的重要因素。成功的展示与解说本身具有一定的旅游吸引力,能够提升文化遗产的魅力,提高游客体验的质量,引导游客加深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戴伦·J·蒂莫西等,2007)。成功的展示和解说需要具有愉悦性、趣味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长时间地吸引游客注意力(Weiler et al,2001)。游客对展示方式偏好的研究表明,不同的展示方式具有不同的旅游吸引力,遗产静态展示方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和提高大众保护意识的有效手段,如博物馆展示(Yoshida,2004);动态的展示方式能够影响展示效果,如游客亲身参与体验等方式(Hwang et al,2005)。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没有固定的物质形态和载体,依靠动态过程、技艺技法展示、游客体验参与活动、与手艺人的交流等多种动态方式综合而成,因而展示方式的选取和展示内容的组织编排更加重要。因此,在非遗资源的评价过程中,以游客认可度高的展示方式和展示内容进行旅游产品衍生设计是资源可开发利用性的重要方面,应认真吸收和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强化国内非遗资源研究中资源可展示性和游客体验性的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在国内属于新兴的研究方向,研究历程仅有10余年,资源评价方面多是借鉴《中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与评价》(GB/ T18972—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3)对旅游资源的评价思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观赏游憩使用价值、文化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与丰度等方面选取指标作为旅游开发价值的衡量标准。此外,以往研究中也纳入了目的地条件和市场条件的评价内容,其中目的地条件是从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业发展相关经济社会因素进行分析,市场条件则从遗产资源进入旅游市场的难易程度进行分析。非遗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可归结为3个方面:资源要素条件、目的地条件及市场条件。已有研究结论中,资源要素条件包括遗产历史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信仰价值等要素价值,资源可观赏性、独特性、稀缺性等资源品质,资源的完整性、原真性等保护与传承状况(孙青等, 2007;顾金孚等,2008;欧阳正宇,2012);目的地条件包括社会经济条件、旅游开发条件、利益相关者因素、旅游开发经济收效等方面(陈炜等,2011;陈珠芳,2013);市场条件包括遗产消费人群与规模、遗产地市场定位、市场准入难易程度等条件(代凌枝等,2011;尹乐等,2013)。资源要素价值是对资源内部条件作出的评判,目的地条件和市场条件是对外部开发环境所作出的评判,但均缺少从产品衍生和游客体验的角度对资源属性的衡量。其中,遗产等级、遗产规模、保护与传承情况、美感度、可参与性和遗产地旅游发展条件对旅游开发价值的影响为研究共识。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非遗资源的可展示性与游客体验性评价纳入非遗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中,作为评价子系统之一。提出可展示内容与形式多样性、产品衍生丰富性、吸引目标群体以及遗产资源本身的传承与影响范围等创新性评价指标,以适应游客追求深度体验的新形势,使指标体系更具有现实意义和使用价值。

就研究方法而言,旅游资源评价包括体验性的定性评价、技术性的定量评价和综合性的定量建模评价(陶卓民等,2009),常用方法有综合评分法、层次分析法(AHP)、模糊数学方法、指数综合法、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回归模型、加权求和或模糊矩阵运算等,其中层次分析法为最常用的定量评价方法。不同于物质实体型旅游资源易于获取测量数据,非遗资源类型多样、可测量性较差,迄今尚未出现针对资源本身的统计数据和测量数据,所以完全的定量评价较难实现。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非遗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以专家打分为基础测算指标权重,以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力求作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提出有实际应用性和可操作性的非遗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赋分标准。

998

第8期张希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与应用

3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3.1评价指标确立

3.1.1旅游开发价值影响因素

(1)资源禀赋条件是对资源属性中的内部基础性开发条件进行评判。衡量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旅游开发价值影响因素:①遗产价值。非遗旅游产品开发以遗产自身蕴涵的文化内涵为基础,所以遗产自身价值高低影响非遗资源的旅游开发潜力;②文化影响力。指非遗所代表的文化被了解、认识、接受和使用的程度。影响力大小既体现在非遗文化流行的范围,又体现在流行的程度。流行范围指该项非遗被普遍接受和采用的地域界限,流行程度指非遗在流行区域内受到群众喜好的程度。群众的喜好程度越高,参与的积极性越强烈,能够营造出在这一地域浓厚的非遗文化氛围,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越强(张宏梅,2010);③传承集中度。传承群体的分布越集中,越能形成规模效应,较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越适宜进行旅游开发;④资源保护与传承情况。非遗资源具有活态性,传承状况良好的遗产项目具有较好的展示基础,否则应对濒危遗产进行抢救与保护,而非旅游开发;⑤产品衍生性。指非遗资源与旅游相结合的能力,即从资源到旅游产品的转化能力,是进行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

(2)可展示与体验性的评价从市场吸引力和游客体验的角度对资源属性进行衡量,为非遗资源的旅游产品可塑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可展示与体验性是资源自身属性的一部分,不同于资源禀赋条件是对内部条件进行评价,而是以打造的旅游产品受欢迎程度衡量非遗资源的开发价值,评价内容包括:①可展示性。遗产可展示方式和可展示内容的多样性影响旅游体验。展示方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助于激发游客对遗产的兴趣(夏玢,2008)。②游客体验性。观赏的美观度、趣味性和是否能够亲身参与都是游客体验性的相关内容,体验性和参与性价值的挖掘能够延长旅游产品链条。遗产的美观度是进行旅游开发的基础,可参与性是非遗旅游资源不同于物质实体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所在,在观赏的同时开展可参与性活动能够丰富旅游产品的体验内容,加深体验深度(王文章,2013)。③吸引的目标群体。包括吸引大众游客群体和专门化游客群体。能够吸引大众游客群体指的是对大众游客而言不因为语言、信仰等问题存在欣赏障碍,多数游客认为具有可观赏性,这是非遗资源进行大众化旅游开发的前提条件;专门化游客指对某项文化遗产有特殊情感或兴趣(比如因为个人兴趣而对该项非遗有极高的忠诚度和游赏兴趣)的游客群体,专门化游客容易转变成严格的文化遗产旅游者,这一群体如果形成一定规模,能给文化遗产带来很大的社会影响力,这也是非遗资源进行小众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

(3)遗产地旅游发展条件是非遗资源的外部开发条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旅游设施和旅游业发展情况。遗产地有较好的旅游发展基础,较大的客流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即使并非最优质资源,也可融入到地方的旅游吸引物打造当中,凭借地方的巨大客流量和基础设施条件来获得旅游开发的成功。相反,如果遗产地的旅游发展基础条件较差,交通可达性较差,缺乏旅游吸引物等情况,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即使是一流的,也难以成为热点旅游吸引物。

3.1.2评价体系层次结构

在分析非遗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针对性强且切合非遗旅游资源特性的指标对影响因素进行描述,并通过专家咨询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调整。由此构建了由目标层、综合评价层、要素评价层、因子评价层和指标层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图1)。该评价体系由5个层次构成,其中,目标层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为总目标;综合评价层包括资源禀赋条件、可展示与体验性、遗产地旅游发展条件3个子系统,其中要素评价层中资源禀赋条件包括遗产文化价值、传承与影响范围、产品衍生性、传承与创新潜力4个评价要素,可展示与体验性包括游客体验性、可展示性和吸引目标群体3个评价要素,遗产的旅游发展条件包括旅游设施和旅游业发展情况2个评价要素;因子评价层包括遗产等级、传承群体分布集中度、流行影响范围等共22个评价因子。具体的表征指标中,评价因子D3流行影响范围、D4舞台表演、D5过程展示、D9传承艺人的数量规模、D10遗产的开发创新潜力、D13可参与性等6个因子分别由2个指标进行表征,所以最终的评价指标(E层级)共有28个。

上述指标体系的特色为:①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将非遗资源的可展示性与游客体验性的评价纳入到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非遗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评判包括资源内部因素、游客体验因素和外部

999

地理科学进展

第35卷

旅游发展因素;②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全面、针对性强,从资源禀赋条件、可展示与体验性、遗产地旅游发展条件3个方面进行评价,提出流行影响范围、传承群体集中度、4种衍生产品、社会参与程度、吸引的目标群体等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指标;③层次更加细化,指标体系的系统性更强,对非遗旅游开发价值的衡量更加全面;④运用赋值表打分,具有实际可操作性。3.2指标权重

本文应用德尔菲法对20位专家进行三轮征询意见,第一轮专家咨询筛选评价指标,第二轮专家咨询内容是对各层指标进行权重赋值,第三轮征询确定专家对指标权重的最终意见。这20位专家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遗产旅游等研究领域的学者和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政府行政人员。权重计算使用9级标度法进行指标的两两比较和构造判断矩阵,以专家最终打分结果为计算样本,样本数量符合层次分析法的要求(Thom-as,2005)。权重计算过程借助yaahp 层次分析法软

件进行处理。

以综合评价层A-B 为例(表1),表格中的相对重要性判断值是将专家判断矩阵数据各要素求几何平均之后得到的,W i 为相应各指标权重,C.R .为随机一致性比例。当C.R .<0.10时,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经测算,所有矩阵的C.R .值均符合要求,计算得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各评价层、评价因子权重如表1所示,评价指标权重如表2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综合评价层3个指标的权重排序依次是可展示与体验性(0.4211)、遗产地旅游发展条件(0.3504)、资源禀赋条件(0.2285),表明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遗产的可展示和可体验性是最影响旅游开发潜力的因素。3.3应用性评分表

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全面、多层次的特点,共有28

个评价指标。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针对

图1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层次图

Fig.1Structure of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resource tourism development potential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表1综合评价层因子判断矩阵A-B 层及权重Tab.1Judgment matrix of A and B level

indices

1000

第8期张希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与应用每一项非遗资源的每一个评价指标进行赋分。为便于实际操作,设定总目标层为100分,每项指标有6个得分级别(0、20、40、60、80、100),各个得分级别都有具体规定(表3)。单项资源的得分计算公式:A =∑i =1n

E i W i

式中:A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单项资源旅游开发适宜性综合得分值;E i 为评价指标i 的得分值;W i 为评价指标i 对应目标层的总权重;n 为评价指标总数。

需要说明的是,对遗产地旅游发展条件进行评价时,“遗产地”是以非遗资源所在的区、县为衡量范围,并非整个地级市;“集中传承遗产地”是非遗资源传承最集中和最富集的村落、镇。比如千灯跳板茶项目是昆山千灯镇的民间舞蹈,则以昆山市(县级市)作为资源的遗产地,以千灯镇作为集中传承遗产地进行遗产地旅游发展条件的赋分评价。3.4资源等级划分

依据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总分,将非遗旅游资源价值分为3级,从高级到低级为:三级非遗旅游资源,得分≥85分;二级非遗旅游资源,得分75~84分;一级非遗旅游资源,得分60~74分;未获等级的非遗旅游资源,得分<60分。

4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实证研究

4.1案例地概况

选取苏州作为实证研究案例地,主要基于3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苏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市,非遗资源数量多、种类丰富,拥有资源优势和较强的典型性。苏州拥有的昆曲、古琴艺术、端午习俗、宋锦织造技艺、缂丝织造技艺、香山帮古建筑营造技艺等6项遗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国内举足轻重的非遗资源集聚地。苏州共有32项国家级非遗,89项省级非遗,159项市级非遗。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丰富,资源分属十大类国家统计分类,对不同类别资源评价可以验证指标体系的普遍适用性。第二,苏州作为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不同区、县的旅游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性。市区等旅游资源富集、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和其他旅游服务目的地的设施服务环境有很大差异性,为多种外部环境条件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提供了分析环境。第三,苏州是国内非遗工作最先进地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表2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Tab.2Indicators and weights of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resource tourism development potential

evaluation

目标层综合评价层权重要素评价层对应上一层对应目标层

因子评价层对应上一对应目标层

1001

地理科学进展第35卷

表3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评分标准

Tab.3Classific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resource tourism development potential indicators

评价指标

E1遗产等级

E2流行地区的人口

E3流行地域的范围

E4集中传承的范围

E5进行舞台化表演的适宜性

E6进行舞台化表演的观赏性

E7进行现场展示的适宜性

E8进行现场展示的观赏性

E9产生收藏性作品的适宜性

E10产生实用性物品的适宜性E11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E12传承群体的个数

E13学徒招收情况

E14对遗产的研究整理情况

E15拥有传承人的级别

E16游览观赏的美感度

E17旅游过程的趣味性

E18开展游客参与活动的适宜性E19参与活动的效果

E20展示方式的多样性

E21展示内容的丰富性

E22大众游客市场规模

E23吸引专门化游客的规模

E24集中传承遗产地交通

可进入性

E25遗产地的住宿设施条件

E26遗产地旅游人次规模

E27遗产地的景区等级

E28遗产地的旅游产业规模对应目标层

的权重

0.0567

0.0087

0.0150

0.0246

0.0057

0.0079

0.0071

0.0102

0.0126

0.0142

0.0146

0.0097

0.0126

0.0132

0.0157

0.0248

0.0400

0.0346

0.0231

0.0878

0.0802

0.0624

0.0683

0.1075

0.0721

0.0403

0.0662

0.0643

评分标准/分

未评级

<10万

无集中传

承场所

不适宜

不适宜

不适宜

不适宜

无级别

不适宜

无旅游住

宿设施

未达到本

省前50%

无旅游吸

引物

未达到本

省前50%

20

县级

10~50万

镇域内

传承点分布

非常分散

很低

很差

很低

很差

很低

很低

很低

极少

很差

对遗产的研

究整理忽视

很差

很差

很差

很差

极低

极少

规模很小,

受到年龄、

学历、地域

文化差异的

影响

能吸引极少

数的专门化

游客

通往遗产地

的交通可进

入性差

客房的数量、

档次不能满

足旅游者的

需求

在本省居前

50%

有其他旅游

吸引物

在本省居前

50%

40

市级

50~100万

县域内

分布分散于

(相当于)县

域内范围

很少

对非遗的历史

脉络有物化资

料保存

区级、县级

很低

很少

规模较小,受

到年龄、学历、

地域文化差异

的影响

能吸引专门化

游客,群体规

模较小

通往遗产地的

交通可进入性

较差

客房的数量基

本满足旅游者

需求,无星级

酒店

在本省居前

40%

有经营状况良

好的景区

在本省居前

40%

60

省级

100~500万

跨县域

分布集中于

(相当于)镇

域范围内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较高

一般

对非遗的历史

脉络有良好梳

理和物化保存

市级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规模一般,受

到年龄、学历、

地域文化差异

的影响

能吸引专门化

游客,群体规

模一般

通往遗产地的

交通基本通畅

客房的数量、

档次能够满足

旅游者需求,

有3星级酒店

在本省居前

30%

有评为3A级

的旅游景区

在本省居前

30%

80

国家级

500~1000万

地级市

分布集中于

(相当于)村

落内

较高

较好

较高

较好

较高

较高

较高

较好

有专门的研究

机构或博物馆

省级

较好

较好

较好

较好

较丰富

规模较大,基

本不受年龄、

学历、地域文

化差异的影响

能吸引专门化

游客,形成一

定规模

可进入性较好,

具有三级公路

直达

客房的数量、

档次能够满足

旅游者需求,

有4星级酒店

在本省居前

20%

有评为4A级

的旅游景区

在本省居前

20%

100

世界级

>1000万

跨地级市

单一传承聚

集点

很高

很好

很高

很好

很高

很高

很高

很高

很好

有非遗保护

基地

国家级

很好

很好

很好

很好

很高

很丰富

规模很大,不

受年龄、学历、

地域文化差异

的影响

能吸引专门化

游客,形成很大

规模

可进入性好,

具有二级以上

公路或设有高

铁站;或具有

旅游专线交通

工具

客房的数量、

档次能够满足

旅游者需求,

有5星级酒店

在本省居前

10%

有评为5A级

的旅游景区

在本省居前

10%

1002

第8期张希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与应用

护方面具有开创精神。苏州在全国率先提出“抢救性保护、记忆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和区域性整体保护”的分类保护方案。2015年3月,《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忆性保护工程实施管理办法》开始试行,以记忆性保护的理念对濒危的非遗遗产进行明确的保护工程规划。非遗资源评价对苏州的资源保护和非遗工作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因此,本文选取苏州市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评价单项,进行非遗旅游开发价值评价。

4.2旅游开发价值综合评价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和重要旅游资源的实地考察,按照上文构建的非遗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进行赋分。依据评价赋分标准,向有关专家进行咨询打分者(其中参与打分的地方专家共6名)。根据单体各项指标权重和得分值,进行加权运算得到其综合得分值,并根据前文资源等级划分标准,进行资源等级划分。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分5类,中国在资源统计工作中提出了10类统计类别(表4)。通过计算评价出的苏州市三级旅游资源中各类型资源的总分值和均分值,可以揭示各类型资源的重要性,获得每一类型资源整体品位特征(图2)。

4.2.1不同等级旅游资源特性分析

(1)三级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旅游吸引力,能成为旅游市场开发中的主体资源。三级旅游资源有3项,分别为苏绣(87.79)、灯彩(87.06)和盆景技艺(86.10)(表5)。在良好的资源保护与传承前提下,这3项资源都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和文化影响力,美观性和体验性并重,展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旅游产品可塑性较强。例如,国家级非遗项目灯彩制作过程本身具有趣味性和观赏性,灯彩作品有较强的吸引力,同时适于开发游客参与体验活动,易于开发深度体验类旅游产品,能形成以灯彩为主题的旅游产品链条。

(2)可展示与体验性因素是决定二级旅游资源与三级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差距所在。二级旅游资源有16项(表5),其中包括6项世界级非遗(昆曲、古琴艺术、端午习俗、宋锦织造技艺、缂丝织造技艺、香山帮古建筑营造技艺)。世界级非遗没有列入三级旅游资源,可能的原因为:第一,遗产价值、文化价值与旅游开发价值是不等同的,并不能够因为遗产等级高就判定一定属于旅游开发价值高的资源。很多资源尽管在文化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实际旅游开发过程中,对普通大众而言并不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其作为旅游资源的等级会降低。例如世界级非遗缂丝织造技艺、宋锦技艺属于蚕桑丝织技艺,是汉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相比于丰富多样、题材广泛、推陈出新的苏绣市场,游客普遍认为苏绣具有可观赏性更强、旅游商品种类更多样、可开展亲身参与活动的优势。实际

表4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

评价级别与遗产类别

Tab.4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resource tourism development potential classes of Suzhou

City

图2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资源类型评价得分①Fig.2Evalu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resources of Suzhou City

①经评分得出,苏州市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3类没有项目进入旅游资源行列(表4),故图2中的资源类型为7项,上述三项的得分均为0分。

1003

地理科学进展

第35卷

开发情况也如此,镇湖作为苏绣的知名产地,已经

形成以苏绣为主题的旅游街区,镇湖刺绣艺术馆景区成功申报4A 级旅游景区,具有一定的旅游吸引力;而缂丝织造和宋锦技艺并未形成具有如此规模和知名度的旅游吸引物。第二,与三级资源相比,二级资源在可展示与体验性方面有所不及。例如昆曲、古琴艺术在吸引目标群体方面具有局限性,虽能够吸引有特别兴趣爱好的专门化游客,但对普通大众游客的吸引力较低。普通游客听不懂昆腔,对昆曲的欣赏兴趣大大降低,因此,虽然昆曲是“百戏之祖”,但在旅游市场上并不比其他通俗易懂的表演类艺术更有优势。古琴艺术与旅游产品的结合方式只有舞台化的乐器演奏表演,展示内容和方式都较为单调,在旅游市场中大多作为辅助型资源,不具有独立成为旅游吸引物的条件。相比之下,苏绣、灯彩、盆景技艺既能够进行制作过程展示,又能够衍生出物化产品,展示方式与展示内容都更丰富,既能吸引大众游客,又能吸引一定规模的专门化游客,有着广阔的可吸引目标群体。

(3)资源禀赋条件是决定一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层次的关键因素。32项国家级非遗资源中,二级以上旅游资源有12项,占到国家级资源数量的37.5%;57项省级非遗项目中,只有1项达到二级旅游资源行列,其余均为一级或未评级旅游资源,说明旅游资源级别和遗产文化价值有相关性。遗产文化价值是资源禀赋条件的重要评价内容,虽然文化价值不能够等同于旅游开发价值,但是遗产级别越高越易出现高旅游开发价值的资源项目。29项一级资源中,有18项属于传统手工艺类别,具有一定的游客体验性和可展示性。造成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不高的原因在于:传承与影响范围、传承与创新潜力等资源禀赋条件的评判结果较差。例如,常熟花边制作技艺在游客体验性和可展示性方面不逊于苏绣,但由于历史文化价值不高、流行范围不广泛、传承艺人匮乏等影响了其旅游开发价值。

(4)未评级资源有41项,即从现状来看不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占评价总数的46.07%。其中,国家级资源有5项,分别为装裱修复技艺、雷允上制剂方法、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吴歌、宝卷。导致非遗资源旅游开发价值很低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资源不具有产品衍生性。比如装裱修复技艺是对古代书画珍品修复还原技艺,既不能产生物化商品,也不适合进行舞台表演,同时现场过程展示的观赏美观性较差,所以不具备转化成为旅游产品的条件。类似的情况还有路氏中医儿科、吴氏疔科、宋氏耳针等传统医药类非遗资源和吴歌、宝卷等民间文学类非遗资源。第二,资源不适宜展示。雷允上制剂方法属于企业专利技术,不适宜对外展示。御窑金砖制作技艺的制作环境比较无序,不适宜批量游客的参观游览,而产出的产品也没有太强的可观赏性,不具备旅游吸引力。第三,展示内容单一。未评级资源中有17项是饮食制作技艺,如采芝斋苏式糖果、苏式卤汁豆腐、太仓肉松制作技艺等,这类资源本身能产生物化产品,但展示的内容单一,达不到成为旅游开发主体的吸引力水平,同时地方特色饮食已经成为旅游景区中遍在性的餐饮服务,只具有一定的商品开发价值,不具备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第四,资源保护情况较差。部分资源的生存状况较差,面临传承危机,不具备可供展示的传承规模,所以目前不适宜作为旅游资源,当务之急是进行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这类资源包括吟咏调、七都提线木偶等。4.2.2不同类别非遗资源特性分析

手工艺类非遗展示方式和展示内容最丰富,在旅游开发价值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评价得出的苏州市三级非遗旅游资源的3项,全部属于传统美术类别;二级旅游资源的16项中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共9项,占56.3%;一级旅游资源的29项中手工艺类

表5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等级表

Tab.5Ranking of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resource tourism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Suzhou

City

1004

第8期张希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与应用

占62.07%。可见,在所有大类中,手工艺类适于进行旅游开发的资源数量最多,最具旅游开发价值。具体而言,由于手工艺类的可展示性最强,方式包括现场展示、图片展示、实物展示、过程解说、互动交流等,展示内容包括制作过程、手工成品、历史作品、遗产文化等。以灯彩为例,既可以开展以灯彩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如苏州金鸡湖灯会),又可以进行灯彩作品的博物馆展示和成品销售,手艺人制作灯彩的过程有一定的美观性和趣味性,游客也可以参与体验制作过程。

民俗类资源的游客可参与性较强,适于进行旅游开发的资源,占单类资源总量比重最高。苏州市具有省级以上民俗类非遗共12项,其中适于进行旅游开发的共8项,占单类资源总量的66.67%,是所有类别中比重最高的。民俗类资源普遍拥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受普通群众欢迎程度高,例如,2015年苏州轧神仙庙会3天活动就吸引近70万人次。民俗类遗产本身是民间自发形成的习俗,没有参与门槛,是最适于大众游客参与体验的项目。

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传统医药类非遗的旅游可开发性较差。上述3类非遗资源,苏州市省级以上资源中没有一项具有旅游可开发性,表明这类资源的旅游开发适宜性很低,尤其在可展示方式和展示内容的丰富性方面较差。例如吴歌、宝卷虽然是国家级非遗,但是缺乏合适的展示方式,不适宜以这3类非遗资源为主体进行旅游开发,可根据实际情况,将遗产融入到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例如景区舞台表演可以融入地方武术的内容,景区解说也可融入民间文学类非遗资源。

5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本文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从资源的产品可塑性和游客体验的视角对非遗资源属性进行衡量的思路。围绕遗产价值、遗产文化影响力、传承情况、创新能力、产品衍生性、游客体验性、可展示性、吸引的目标群体等非遗资源旅游开发价值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指标设计。从目标层、综合评价层、要素评价层、因子评价层和评价指标5个层次选取28项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9分标度进行同一层指标重要性的两两比较,获取各指标权重。综合评价层3个指标的权重排序依次为:可展示与体验性(0.4211)、遗产地旅游发展条件(0.3504)、资源禀赋条件(0.2285),为便于指标体系的实际操作,建立了资源赋分表。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提出加深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特性的认识,对非遗资源旅游开发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思路。

运用指标体系对苏州市省级以上非遗资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产品衍生性、展示适宜性、是否具备可观赏性、遗产保护情况决定了非遗资源是否能够成为旅游资源;可展示与体验性决定了非遗旅游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水平高低。评价结果中有近一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不具备旅游开发价值,说明在市场开发利用过程中,进行资源筛选是前提条件,以免造成盲目投入和资源不合理利用。从非遗类别的特性分析,手工艺类非遗和民俗类非遗最具旅游开发潜力,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传统医药类非遗的旅游可开发性较差。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构建的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由于资源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在广泛的资源及区域差异性进行深入研究和更多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对评价方案加以完善,以提高其普适性和可推广性。

5.2展望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研究方向,本文提出以下3个方面设想:第一,在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背景下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变迁与未来发展方向。人力成本上升提高了非遗的传承难度,工业制造能力强化冲击着手工艺生产市场,城镇化水平提升伴随着非遗生存环境的日渐萎缩。非遗也需要发展,它不是适于固化保存的静态遗产,而是有着生命力的活态遗产。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如何激活非遗自身的生命力,使其能摆脱濒危的困境,走出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是当前面临的挑战。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产品化实现路径。在现代社会环境下,文化遗产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技艺、图样、剧本等,有些内容并不完全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取向和使用习惯,融入现代生活方式的程度较小,这是制约非遗产品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只依靠传承艺人的力量完成非遗的创新是非常微弱的,在非遗产品化的道路上需要引入商业运营机制,包括文化遗产与创意设计相结合的产品开发与运营机制。在产品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知识产权的问题,有关传承艺人与运营商的利益分配问题,产品化给非遗本身带来的影响与改变问题等内容都值得深入探讨。第三,非物质文化

1005

地理科学进展第35卷

遗产资源的空间性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广泛,对这类资源的地域性研究涉及较少。一些国家如日本的文化遗产分布图绘制工作已有很多成果,成为研究文化遗产的珍贵资料,为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很大帮助,但中国学术界仍未对此引起重视。今后,可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分布规律和特征进行探究;基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演变规律,绘制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地图。这些研究内容将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化变迁研究、民族历史研究等领域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陈炜,陈能幸.2011.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构建[J].社会科学家,

(10):83-86.[Chen W,Chen N X.2011.Xibu diqu feiwuzhi

wenhua yichan lvyou kaifa shiyixing pingjia zhibiao tixi yu pingjia moxing goujian[J].Social Scientist,(10):83-86.]陈珠芳.2013.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价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6(12):74-76.[Chen Z

F.2013.Feiwuzhi wenhua yichan lvyou ziyuan kaifa jiazhi

pingjia yanjiu[J].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36(12):74-76.]

代凌枝,代合治,赵汝磊.2011.基于AHP法的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3(1):64-70.[Dai L Z,Dai H Z,Zhao R L.2011.AHP quantitative appraisal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tour-ism resources in Weifang City[J].Yunnan Geographic En-vironment Research,23(1):64-70.]

戴伦·J·蒂莫西,斯蒂芬·W·博伊德.2007.遗产旅游[M].程尽能,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Timothy D J,Boyd S W.2007.Heritage tourism[M].Cheng J N,Trans..Beijing, China:Tourism Education Press.]

顾金孚,王显成.2008.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初探[J].资源开发与市场,24(9):793-795.[Gu J F, Wang X C.2008.Research on evaluation system of exploi-tation value of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resource[J].Re-source Development&Market,24(9):793-795.]

贺小荣,谭志云.2013.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的评价与启示[J].南京社会科学,(11):139-144.[He X R,Tan Z Y.2013.The tourism attra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Evaluation and implications[J].Nanji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11):139-144.]

华春霞,贾鸿雁.2007.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S2):159-161.[Hua C X, Jia H Y.2007.Feiwuzhi wenhua yichan yu lvyou kaifa[J].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9(S2):159-161.]

雷蓉,胡北明.2012.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分析:基于保护与传承的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33(2):

130-134.[Lei R,Hu B M.2012.Analysis about necessit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from the view of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J].Guizhou Ethnic Studies,33(2):130-134.]

欧阳正宇.2012.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莲花山“花儿”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Ouyang Z Y.2012.

Tourism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A case study from Huaer in Lianhuashan,China[D].Lan-zhou,China:Lanzhou University.]

沈惊宏,余兆旺,周葆华,等.2013.区域温泉旅游开发适宜性分析及其对策[J].自然资源学报,28(12):2127-2139.

[Shen J H,Yu Z W,Zhou B H,et al.2013.Evaluation about tourism development suitability of hot spring in Hu-nan[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8(12):2127-2139.]孙九霞.2010.旅游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选择[J].旅游学刊,25(5):10-11.[Sun J X.2010.Lvyou zuowei wenhua yichan baohu de yizhong xuanze[J].Tourism Tribune,25

(5):10-11.]

孙青,张捷.2007.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价值评价[J].旅游学研究:第二辑:165-170.[Sun Q, Zhang J.2007.Evaluation of tourism values of the first cir-cle list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China[J].

Tourism Research:The Second V olume:165-170.]

陶卓民,林妙花,沙润.2009.科技旅游资源分类及价值评价[J].地理研究,28(2):524-535.[Tao Z M,Lin M H,Sha R.

2009.The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urism resource[J].Geographical Research,28(2): 524-535.]

王文章.2013.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Wang W Z.2013.Fei wuzhi wenhua yichan gailun(xiudingban)[M].Beijing,China:Educational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

夏玢.2008.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特征初探[J].资源开发与市场,24(4):382-384.[Xia B.2008.Elementary explora-tion on characters of intangible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J].Resource Development&Market,24(4):382-384.]

尹乐,李建梅,周亮广.2013.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皖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32(5):163-166,176.[Yin L,Li J M,Zhou L G.2013.The valu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resources in eastern Anhu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keholders[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32(5):163-166,176.]

张博,程圩.2008.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人文地理,23(1):74-79.[Zhang B,Cheng W.2008.

The cultural tourism and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heri-tage[J].Human Geography,23(1):74-79.]

张宏梅.2010.文化学习与体验:文化遗产旅游者的核心诉求[J].旅游学刊,25(4):10.[Zhang H M.2010.Wenhua xuexi yu tiyan:Wenhua yichan lvyouzhe de hexin suqiu [J].Tourism Tribune,25(4):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S/OL].2003-02-24[2016-05-07].https://www.doczj.com/doc/1f11501410.html,/zwgk/hybz/

1006

第8期张希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与应用

201506/t20150625_428120.shtml.[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Supervision,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03.GB/T18972-2003 Classification,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S/OL].2003-02-24[2016-05-07].https://www.doczj.com/doc/1f11501410.html,ta.

https://www.doczj.com/doc/1f11501410.html,/zwgk/hybz/201506/t20150625_428120.shtml.] Hwang S N,Lee C,Chen H J.2005.The relationship among tourists'involvement,place attachment and interpretation satisfaction in Taiwan's national parks[J].Tourism Manage-

ment,26(2):143-156.

Thomas L S.2005.Making and validating complex decisions with the AHP/ANP[J].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14(1):1-36.

Weiler B,Ham S H.2001.Tour guides and interpretation[M]// Weaver D B.The encyclopedia of ecotourism.London, UK:CABI Publications.

Yoshida K.2004.The museum and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J].Museum International,56(1-2):108-112.

Evalu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value of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resources:

A case study of Suzhou City

ZHANG Xiyue1,2,3,YU Hu1*,CHEN Tian1,WANG Xinge1,2,3,WANG Fuyuan1,2,3

(1.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100101,China;

2.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

3.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ing,CAS,Beijing100101,China)

Abstract:Tourism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tect and utiliz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This study defined the concep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 tourism development,discuss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angible tourism resources,and formed the indicator system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 development potential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ources,including resource endowment, possibility for visual display and experience,tourism development conditions in the heritage site,and other factors.Indicators of the evaluation include value of the heritage,cultural influence of the heritage,inheritance status,innovation ability,product derivation,tourist experience,visual display,target group attracted,and other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 development.A total of28indicators and indices were selected and organized into five levels,including target,comprehensive evaluation,element evaluation,factor evaluation,and evaluation indicator,and they were weighted.The thre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ices are experience(with a weight of0.4211),tourism development conditions in the heritage site(with a weight of 0.3504),and resource endowment(with a weight of0.2285),indicating that visual display and experience of resources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potential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 tourism development.For the operationalization of the indicator system,a resource scoring table was put forward.Taking Suzhou City as an exampl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of the provincial level and above were evaluated,among which three were classified as level three tourism resources,16as level two tourism resources, and29as level one tourism resources,and41are without value for tourism developm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derivative products,suitability for visual display,level of appeal,and heritage protection situation produce an effect on whether the intangible resources can become tourist resources;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decisively influences the potential of tourism resources for tourism development.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andicraft and folk custom are of high tourism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 of folklore, traditional sports and entertainment,acrobatics and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 of low tourism development potential.Empirical research proves tha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 tourism development potential indicator system developed in this research is useful and can provide scientific support for tourism destinations to asses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and develop tourism.

Key words: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ourism development potential;indicator system;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Suzhou City

1007

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划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策划 一.活动主题 品读和了解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推进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工作,使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的新工艺新技术新理念相结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民众生活。 活动的背景及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其主要是通过传承的方式来实现其历史意义和价值。它的价值会从不同角度给予国民以启迪,对传统中国文化和精神予以弘扬,所以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我们更应要保护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代表的优良文化底蕴。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让人们了解历史的需要,更是让社会上的优秀创新型人才用新视角,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去推动,去策划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精神和理念的代表性工艺产品,让传承人的作品得到中国社会乃至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组织结构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协办单位:荆楚网 前期准备 资料收集整理: 通过之前与图书馆的汉剧非遗项目作为突破口,利用前期收集的数字化视频图文资料进行整合再编辑。 对湖北当地以传统工艺为生的非遗项目传承人的视频专访进行梳理。 可以与武汉市或湖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组织或部门进行联系,跟现有在湖北省内以非遗作为产品或项目开发的传承人进行跟踪调查。 通过网络书籍对已收集的资料进行编辑整理,达到更完善的地步。 活动实施 媒体的宣传报道:随着当今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网名的激增,我们可以利用跟湖北当地比较主流的网络媒体进行合作,比如荆楚网或大楚网,在它们的评论或者论坛开展一个有个非遗项目的主题板块,以每一个非遗传承人的故事起源作为一期节目,对他们进行视频专访和他们自有非遗产品介绍,已达到让更多去认识去了解非遗传承人背后的故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第三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第一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事物的功能决定事物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含有丰富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审美资源、科学资源、伦理资源、教育资源、经济资源,并相应地具有认识历史、传承文化、进行审美体验、增加科学知识、培养和谐观念、扩大教育范围、创造经济收益等功能,这些多种多样的功能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和谐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等多方面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具有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它存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与人类的相互关系中。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丰富性与体系性 1、丰富性: 作为活态历史、文化活化石和多种学科研究的对象,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多方面重要价值,不是单一、静止的,而是多样、动态、系统的,构成了一个多维、立体的价值体系,其中主要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审美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认同价值、科学价值、实用价值、经济价值、再生价值、纪念价值、收藏价值等。这些价值既不是完全等值的,也不是互不相干的,而是有深层与表层、历时与共时之分,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价值与重要时代价值之分。 2、体系性: 把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科学价值、和谐价值、审美价值看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价值,是因为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没有这些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就失去了意义。 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是该价值体系的价值规范,它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是科学的而非迷信愚昧的;审美价值是价值取向,它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是美好的并且能给人美感的,而不能是丑陋残忍血腥的;和谐价值是价值目标,它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通过促进群体价值认同而带来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达到人民安居乐业的目标。教育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手段,它既认可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容,同时又通过讲授、学习使其传承下去并得以宣扬传播;经济价值则在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潜在经济因素的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 一、旅游资源及其评价概念 旅游资源:能够吸引顾客产生旅游动机,具有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被利用来开展各种旅游活动,并能产生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 旅游资源评价:基于开发旅游的目的,依据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和统一的评价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本身进行的评价,从而确定开发的机会与约束。 二、旅游资源评价目的 (1)、确定该旅游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价值和地位 (2)、为新旅游区的开发计划提供依据 (3)、为已开发和部分开发的老旅游区提供改造、扩大的依据 (4)、为国家和地区进行分级规划和管理提供资料和判断的标准 (5)、有助于明确旅游地的性质,拟定未来旅游资源结构和开发 三、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是一项极其复杂而重要的工作,由于评价的目的、资源的赋存条件、开发导向等不同,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大体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大类,在具体应用时则根据情况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理想。 1、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法使用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调查者的印象所做的主观评价,多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评价的结果主要与评价者的经验与水平有关,因此也叫做经验评价法。 该方法简单易行,对数据资料和精确度要求不高,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结论的非精确性和推理过程的相对不确定性。 定性评价法主要有“三三六”评价法和“六字七标准”评价法 (1)卢云亭的三三六评价方法 “三大价值”指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 “三大效益”指旅游资源开发之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六大开发条件”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象地域组合条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客源市场、投资能力、施工难易程度等六个方面。 (2)“六”字“七”标准 六字:指美、古、名、特、奇、用。美是指旅游资源给人的美感;古为有悠久的历史;名是具有名声或与名人有关的事物;特指特有的、别处没有的或少见的稀缺资源;奇表示给人新奇之感;用是有应用价值。 七项标准:指对旅游资源所处环境,采用季节性、环境污染状况、与其他旅游资源之间的联系性、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客源市场等七个方面进行评价。 2 定量评价法 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以全面系统的方法,将有关旅游资源的各评价因子予以量化,使其结果具有可比性。 较之定性评价,结果更直观准确。但是定量评价难以动态的反映旅游资源的变化,对一些无法量化的因素难以表达,且评价过程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单途径单因子评价法:选用某个评价途径的某个指标进行评价的方法即为单途径单因子评价法,这种方法一般多见于对自然旅游资源的评价,特别是对于开展专项旅游活动的评价,如登山、滑雪等尤为适用。 比较有影响的旅游要素的单途径单因子有日本洛克计划研究所的地形适宜性评价;乔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教学提纲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 内容摘要: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世界遗产是历史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它们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源。随着世界经济与科学文化的发展,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旅游的项目开发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文化遗产旅游的合理开发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如何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进行适度的旅游开发,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促进遗产地经济的繁荣和历史文化的继承发展,寻求适宜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已经成为当代学者面临的重大问题。遗产保护和发展旅游之间存在怎样的一种关系,在现实中如何协调处理二者之间的这种关系,二者能否达成双赢的局面,如何有效合理的开展文化遗产旅游等问题一直是当今学者普遍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意义 文化遗产保护及其旅游发展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欧美国家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文化遗产旅游的适度开发是解决文化遗产保护的诸多问题和旅游发展所需要资源要素的有效方法。但是也应该看到,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多种因素,需要对其构成的社会综合开发系统进行全方位的审视,而我国尚未构建一套完善的文化遗产的管理和开发体系,在理论研究上多是一些一般的分析和说明,往往限于一般原则和策略的罗列,也没有针对文化遗产旅游的系统分析。我国文化遗产的延续、保护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旅游学者对文化遗产旅游的关注与重视,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也将拥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 文化遗产的灵魂是它的原生性和真实性。文化遗产的根本特点是它的不可再生性,一旦失去就是永远失去。任何复制品都不具备原来的价值。文化遗产的保护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原真性 原真性又可译为原生性、真实性,主要有原始的、原创的、非复制的、非仿造的等方面的意思。保护各种形式和各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要基于遗产的价值,而人们认识这些价值的能力相当一部分要依赖与这些价值有关的信息源的可信性和真实性,因此就有原真性的要求。信息源各方面包括形式与设计、材料与物质、使用与功能、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感受以及其他内在的、外部的因素,用这些信息源来检验文化遗产在科学、历史、艺术及社会等方面的详尽状况。 2 完整性 完整性保护原则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范围的完整,文化遗产自身是一个整体,又和周围的环境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少了任何一部分都会有损其价值,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保护文化遗产本身,又要保护其依存环境,不能只关注单个的“点”而形成“孤岛”现象。比如我们的风景名胜区,是我国山水文化的浓缩,自然人文交相辉映,管理中要保护这种天人合一的融洽和山水风貌的完整。完整性原则的另一层面是文化意义上的完整,文化遗产的关联性要求我们不能只保护物质的实体,还要关注相关联的历史文化。比如北京故宫,以其空间组合布局、造型艺术、使用功能等诸方面的融合、和谐、秩序,渲染了当时皇权至上的伦理

漯河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漯河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心意六合拳 所属地区:河南·漯河·临颖县 分享到新浪微博心意六合拳 心意六合拳是我国传统的内家拳之一,是中华武术的瑰宝。明末清初,河南洛阳马学礼遇一隐士传授此拳,其得艺弟子马三元是漯河市临颖县繁城镇人氏,数百年来此拳世代相传。后来流传国内外的形意拳和意拳都是由心意六合拳衍变而成。 心意六合拳的内容有:心意把、十大形、四把捶、六合刀、六合枪组成。其中心意把是由十个动作组成一个动作为一把;十大形是模仿十种动物(龙、虎、猴、马、鸡、燕、鹞、蛇、熊、鹰)的真意内涵,一个动作为一形。 心意六合拳的特点是动作简单,内涵丰富,集养生健身,技击为一体,小孩、成年人、老年人都可习练受益,通过锻炼使人体全身内外达到高度协调配合。 心意六合拳的练法有定式和动式两种。定式是在静止状态下,规范动作,掌握要求,增强肌肉力量;动式是在定式的基础上,做运动练习,在快速运动的情况下,仍能掌握要领要求,达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最后在千变万化的动态情况下,仍能作到周身内外紧密配合,发放自如。 心意六合拳的动作快而刚猛,柔中有刚,刚柔相济,技击性强,数百年来被拳家视若珍宝。1991年,日本组团到河南学习此拳,省体委聘吕瑞芳老师负责传授,日本代表团回国后,在日本杂志上刊登专辑,封面上打出“心意六合拳中国武术之核心”的字样,可见此拳的重要价值。 近年来,漯河市举办了三百年来的首次全国心意六合拳研讨会和两次影响很大的邀请赛,通过交流,打破了数百年的保闭局面,并且在我市成立了“心意六合拳研究会”,把心意六合拳的理论、拳术套路和器械套路整理成书,由“中华武术展现工程”制作面向全国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完)汇总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文化空间:“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传承主体:指某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传承人或传承群体,即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着具有重大价值的可以延续和发展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技术、本领,并且具有最高水准层次的个人或群体。 文化自觉:文化自觉的要义是民族意识,任何民族都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自我。一旦丧失其结果必然是被异族同化。文化自觉就是指某一文化圈内的民众从意识上对自己的文化价值的肯定和自我珍视。 如何培养文化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鲜活的文化,是文化活化石,是原生态的文化基因,对其进行保护、发展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文化自觉,这样既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延续,又有利于文化生态的规划、建设。 1.迫切需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2.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3.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不断努力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和解放文化生产力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精神需求。 4.要处理好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和“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相结合,将文化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相结合。 5.培养全社会的文化自觉,最重要的是将宏观的理论建构与微观的生活世界相统一。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状地保存在其所属区域及环境中,便众多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文化的“活文化”得到整体性保护,这标志着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开始进入整体性,活态性,保护的新阶段。 民间文学:广大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人民的口头创作。这种文学﹐包括散文的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区别:①物质文化遗产强调了遗产的物质存在形态、静态性、不可再生和不可传承性,保护也主要着眼于对其损坏的修复和现状的维护;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遗产,注重的是可传承性(特别是技能、技术和知识的传承),突出了人的因素、人的创造性和人的主体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涵盖的范围包括: (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2)传统表演艺术; (3)风俗活动、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5)传统手工艺技能; (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其他人类遗产包括: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传统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自然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区别在于: 1.自然遗产是通过自然力量的作用形成的,由于从审美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普世价值,所以才需要保护,其形成的动因和过程都是大自然自身的变化,并没有主观的人的因素的参与;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无论其创造,还是其传承,都需要有人的参与,离开了人的参与,根本就谈不上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2.自然遗产的产生和存在主要是大自然自身变化的结果;而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人类的创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归属 关于“非遗”,往往侧重于个别少数民族的、特别是濒临消亡的人口基数小的民族文化的抢救,这当然是“非遗”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能不能突破个别民族、局部区域、特定时间、某个行业的“非遗”,在中华民族的宏大叙事中,去发掘对56个民族的大家庭成员有普遍影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覆盖,不分男女、贫富、行业、信仰等差别在全社会广泛适应的“非遗”呢? “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突出的是非物质的属性,更多的是强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但在物欲横流、精神空间被严重挤压的当今社会,“非遗”同样不可避免地在申报过程中被不同程度地物化。如何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度物化包装的态势、突破物质形态的藩篱和局限、保持“非遗”的非物质特征,是尊重本民族祖先留下的遗产的必要态度。 “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 “非遗”,都有着浓厚的文以化人的礼乐作用,大部分是先辈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的表达,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其实用性,也表现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但现实保护中,我们对遗产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能

一、职能简介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11年12月31日经省编委(豫编办[2011]104号)文件批准在河南省群众艺术馆正式挂牌成立,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机构。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主要职责是: (一)拟订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二)组织实施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三)承担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和名录申报及数据库建设。(四)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交流、业务培训等任务。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1]2009年1月经自治区编办批准成立,2009年3月正式挂牌,为自治区文化厅直属处级事业单位。中心设四个部室,编制25人。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要承担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和联络交流。 2宗旨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通过开展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研究、整理和合理利用工作,为传承草原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大区;为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维护民族团结;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展;为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3职责 拟定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计划;制定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具体组织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挖掘、抢救、研究、保护和整理工作;跟踪检查重点项目实施情况;具体承担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类世界遗产项目申报工作;负责对全区基层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从业人员的指导和业务培训;建立和管理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档案资料库等。4各部室职责 按照自治区编制委员会“关于撤销内蒙古自治区文化艺术干部学校组建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1]的批复》规定:非遗中心内4个科级机构,为办公室、培训部、业务部、技术部,各部室职责如下: 办公室: 一、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检查各部门的落实情况。 二、负责人事、劳资管理以及年度考核工作; 三、内设财务室,负责财务管理和日常报销工作;负责固定资产的管理; 四、做好会议通知和会议记录; 五、负责印章的使用管理,做好文件的发放、登记、传递、催办、立卷、归档、等工作及保密工作; 六、负责文件的上传下达、编制工作简报、年度总结、工作计划,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每日一题我国的旅游资源与世界遗产(含解析)新人教版

我国的旅游资源与世界遗产 中国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联合申报的“中国丹霞地貌”,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为广东韶关丹霞山的茶壶峰,据此完成1—2题。 1.广东韶关丹霞山能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 A.地处热带,风景优美,环境承载量大B.景观具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季节特点 C.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D.水陆交通通达性好,旅游地吸引半径大 2.下列我国的世界遗产中,全部与“中国丹霞”同类型的是 A.泰山、黄山、龙门石窟B.江西三清山、长城 C.北京明清故宫、平遥古城D.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 【答案】1.C 2.D 2.“中国丹霞”是世界自然遗产,泰山、黄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A错误;北京明清故宫、长城、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B、C错误;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属于世界自然遗产,D正确。故选D。

我国的旅游资源与世界遗产 一、我国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一)自然旅游资源:以山水风光最为重要。 1.五岳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2.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 3.安徽黄山、广西桂林山水、湖北长江三峡、杭州西湖、苏州无锡太湖、台湾日月潭等都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二)人文旅游资源:以古代文化艺术宝藏和风土民情最为重要。 1.我国著名的文物古迹和古代工程建筑,如万里长城、京杭运河、北京故宫、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苏州园林建筑、甘肃敦煌壁画等都举世闻名。 2.春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 (三)主要旅游景点 1.我国主要的风景名胜 (1)地质地貌景观(自北向南) 五大连池(黑)、长白山天池(吉)、博格达峰(新)、恒山(晋)、五台山(晋)、泰山(鲁)、嵩山(豫)、华山(陕)、九寨沟、黄龙(川)、武当山(鄂)、黄山(皖)、庐山(赣)、峨眉山(川)、武陵源(湘)、武夷山(闽)、衡山(湘)、大理苍山洱海(滇)、茂兰(黔)、石林(滇)、天涯海角(琼)。 (2)气象气候景观(自东向西) 长白山天池、吉林雾凇(吉)、锡林郭勒草原(内蒙古)、春城昆明、西双版纳(滇)、阿尔泰山(新)。 (3)水文地理景观(自北向南) 镜泊湖(黑)、天山天池(新)、长白山天池(吉)、北戴河、白洋淀(冀)、壶口瀑布(晋、陕)、太湖(苏)、长江三峡(鄂、渝)、杭州西湖(浙)、千岛湖(浙)、大理苍山洱海(滇)、黄果树瀑布(黔)、桂林漓江(桂)、日月潭(台)。 (4)生物景观(自北向南) 阿尔泰山(新)、扎龙(黑)、天鹅湖(新)、博格达峰(新)、锡林郭勒草原(内蒙古)、

泰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泰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泰国国旗 泰国各地区的传统舞蹈、音乐、宗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ailand Content ·Traditional Thai Dances

- Central - Northeast - North - South ·Music ·Others Traditional Thai Dances ·Khon dance or the masked dance drama is the highest form of dance drama of traditional Thai dance.. ·It is performed by troupes of non-speaking dancers, the story being told by a chorus at the side of the stage. ·Choreography and costume follows traditional models rather than attempting to innovate.

·The dance consists of character based on the Hindu epic Ramayana such as angels, monkeys and demons. Central Thailand Sri Nuan ·Its great popularity is due to the beautiful choreography and the sweetness of the music that accompanies it. ·The lyrics and music evoke the sweet nature of Thai girls. ·The dance is also an expression of the yearning of a young man won by such great charm. Teut-Teung (Drum Dance) ·The teut-teung drum dance, a Thai folk dance and performe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to accompany the parades(游行) held at traditional festival.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人民在从事民族生活生产中产生的,是民族个性和民族审美的体现,基本依靠身口相传而得以延续,到现在,已经拥有了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民族记忆的背影”。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所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使人类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创造力。因此,从各个方面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 关键字: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介绍精神价值的体现独特性活态性民族性 正文:非物质文化是人类在历史长河发展中劳动、智慧的结晶,它以一种非物质的形式使祖先文明得以保护和传承。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尤其在我国,民族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风格类型多种多样,分布与发展也各具特色,形成了各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陕北的信天游,甘肃、青海、宁夏的花儿,蒙古的长调牧歌,侗族的大歌,彝族的阿诗玛,维吾尔族的十二卡姆等。我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既有高山大川,又有丘陵平原;既有江南水乡,又有北方草原,这使得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地方色彩浓郁。而有些地区,交通阻塞人迹罕至,也使得这些民族文化以原生态的形式保存下来,每次接触它们,都能让人产生返璞归真的感觉。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为五大类: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由人类一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的代表性,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如发明于宋代的“青州白丸子”被誉为中医发展的活化石。它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于1998年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每两年审批一次,每次一国只允许申报一个。为了增强全体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我国设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同时,我国已经有了“文化遗产标志”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歌曲”。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历史传承价值:历史传承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核心价值、价值准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价值主要表现在:1.从根源上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集团或个人的创造,面向该集团并世代流传,它反映了这个团体的期望,是代表这个团体文化和社会个性的恰当的表达形式”。2.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深深蕴藏着所属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这些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精神,是世代相传沉积下来的民族的思想精髓、文化理念,是包括了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在内的群体意识、群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核心。 科学认识价值:科学认识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认识价值主要表现在:1.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产物,是对历史上不同时代生产力发展状况、科学技术发展程度、人类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原生态的保存和反映。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认识价值还指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具有相当高的科学含量和内容,有较多的科学成分和因素。 审美艺术价值:审美艺术价值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取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 1.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天才的艺术创造,无与伦比的艺术技巧,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能深深打动人类心灵、触动人类情感。 2.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大量的文化艺术创作原型和素材,可以为新的文艺创作提供不竭的源泉, 当代许多影视、小说、戏剧、舞蹈等优秀文艺作品就是从其中孕育而出的,很好地发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再造功能,充分利用了其审美艺术价值。社会和谐价值社会和谐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和谐价值主要表现在:1.人类是群居的社会化动物,个体都有一个适应集体、融入社会的过程;而社会或族群也要求每一个成员都变成它的合格的个体,标准和方法就是使所有社会成员都掌握这个社会或族群的文化。 2.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撷取、展示、宣扬其中的美好向善的伦理道德资源和内容,将会极大地助益于我们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 经济开发价值:只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条件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生产力,带来经济效益,才能有更多的资金反过来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保护又要发展,以保护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经济开发价值是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价值形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价值体系的价值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开发价值主要表现在: 1.经济开发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地的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加后,这些地区就有条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投入力度,扩大宣传力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提供更好的传承、保护、创新条件,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使之更加安心地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 2.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传统文化资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优势所在

浙江省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浙江省旅游资调查报告 一、旅游环境 (一)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在东经 118°00′~123°00′、北纬 27°12′~ 31°31′之间,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为邻。浙江东西与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 450 公里左右。浙江全省陆域面积 10.18 万平方公里,为全国面积的 1.06%,是全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下辖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嘉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11个城市,其中杭州、宁波(计划单列市)为副省级城市;下分90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4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34个县、1个自治县。

(二)地形地貌 浙江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故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区。省内有钱塘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鳌江、京杭运河(浙江段)等八条水系;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宁波东钱湖四大名湖及人工湖泊千岛湖;有四大平原杭嘉湖平原(杭州、嘉兴、湖州),宁绍平原(宁波、绍兴)、金丽衢平原(金华、丽水、衢州),温台平原(温州、台州)。浙江省地形呈以下三个特征: 1.西南高、东北低。浙江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南山地高峻,谷地幽深,主要山峰海拔均在 1500 米上。龙泉县境内的黄茅尖,海拔 1929 米,是浙江省第一高峰;庆元县的百山祖,海拔 1856 米,为浙江第二高峰。中部多为海拔 100~500 米的丘陵盆地,错落于低山之间,地形显得低矮而破碎。东北部为堆积平原,海拔都在 10 米以下,地势低平,水网密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山地多、平原少。浙江省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次之。山地丘陵约占全省面积的十分之七强,而平原连同水面(不包括海域)的面积约为十分之三弱。山地地形复杂多变,小气候条件十分多样,生物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丰富。 3.海岸曲折、岛屿众多。浙江省海域广阔,海岸曲折,海岸线长约 2200 多公里。沿海岛屿星罗棋布, 2100 共多个,约占全国岛屿总数的三分之一,是我国岛屿最多的省份,面积在 500 平方米以上岛屿达3061个。岛屿岸线长约4000多公里。浙江省陆域山地和丘陵占 70.4%,平原和盆地占 22.4%,河流和湖泊占 5.2%海涂2%,土地类型多样。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与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与开发 肖刚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摘要]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个国家、民族现存的文化记忆以及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的独特的发展标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下,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快速变异甚至消失。本文通过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旅游价值,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在对其旅游开发时,应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调查评估,要注重传承人的人才队伍建设,政府要发挥行政保护作用,建立健全法规和各部门的协调机制等旅游开发措施。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旅游开发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了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它既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又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志,它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旅游资源,它对旅游开发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在现代旅游中,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非物质文化旅游兴趣日益增长。因此,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是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有重要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完善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作为物质性、遗址性、建筑性文化遗产相对应、相对称的概念而提出来的。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无形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礼仪、节日庆典;(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权威界定来自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3月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该文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述为“我国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表演艺术和文化空间)”。它的范围包括:(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3)风俗活动、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技能;(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这里的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2006年5月20日,中国政府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分民间故事、歌谣、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美术、手工技艺、传统医药、习俗等十大类别。 从以上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十分广泛,这决定了其特征的复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特征:第一、表现形式的多样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包括无形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

第三部分创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及措施 我国是世界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饶的国家,且种类繁多、内容复杂, 这就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必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若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合理可持续的传承及保护利用,就必然要以全方位把握其特性特征为基础,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是来自于其局部商品化和完全商品化存在的问题和相互矛盾。如果保护和利用不当,那些有珍贵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可能就被逐渐的弱化甚至消失。回顾过去这几年,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整个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何留住这些人类历史的记忆、如何才能可持续的保护和发展成为我们需要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环境和舆论氛围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国近年来做出了较大的努力,全国各地举 办了很多不同形式的展览、学术活动等,还将每一年六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作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以向民众宣传和展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还远远不够,仍然有很多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陌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和涉及范围,最大程度地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及保护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全力在全社会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和舆论氛围。(一)利用互联网全方位宣传,加快完善数据库建设 一方面,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可以通过网 络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变成全球变化发展的趋势。因而,我们应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的传播效应,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网络环境下,将对其的利用和传播冲破传统的空间与时间的制约,实现了全社会的资源共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有序进行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 在网络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许多新形式的网络应用不断涌现,我们可以 充分利用网络中多样的技术进行相关宣传推广工作,为我国非遗的世代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如我们可以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宣传视频或网页,并链接到国内较为知名的网站和点击率高的新闻中,使普通民众在平时的上网过程中就能够随时点击欣赏各种美轮美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优美的舞蹈、惊险的杂技、精彩的民间故事等,这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又服务娱乐大众的好方式。 同时,可以在在网络上制造各种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话题和活动,通过 多方的相互讨论进行深度的了解,从而进一步达到全方位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最终吸引更多的人来积极参与。 另一方面,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言,最直接有效的渠道即是构建资 39 还有可以通过电视这种传统却又有效的宣传传播方式,一方面各地方或中 央台可以通过制作各种高质量的公益片、宣传片等向大众播放,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我国各种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去年火遍全国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这就是由中央电视台这个渠道展示出来的。人们通过观看制作精良的电视节目,通过更多方面了解传统中华美食,从食物的角度展现出中国人生活伦理等方面的文化,了解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另一方面,各单位可以邀请不同传承人走进电视台等媒体,通过访谈等方式对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进一步起到宣传效果。如中央电视台著名智慧型文化栏目《谢天谢地,你来啦》在2013年9 月份的一期中就曾关注非物质文

“非遗”纪录片的内容构成价值及其意义

“非遗”纪录片的内容构成、价值及其意义 金震茅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精神性与智慧性的形态方式和活态传承的特殊品格,在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的进程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宝库中享有极其崇高的地位。“非遗”纪录片纪录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本文梳理中国“非遗”纪录片的内容构成,分析这些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留存和发展中的历史脉络及现实情况,从而揭示“非遗”纪录片对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一)内容:民族瑰宝的影像呈现 “非遗”纪录片纪录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非遗”纪录片用真实的镜头语言纪录下“非遗”项目最质朴和原生态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呈现精湛独特的传统表演艺术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斗争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表演艺术形式,每种艺术形式又有很多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千姿百态,色彩迥异,“非遗”纪录片呈现出了艺术家们精湛的表演技艺和深厚的艺术修养。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河北魏县、肥乡县、馆陶县的冀南四股弦与河北邢台巨鹿县的四股弦合并为四股弦,并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四股弦》详细反映了四股弦属于板腔体系,兼有曲牌体,其唱腔优美,通俗朴实、诙谐风趣。在表演形式上生动、活泼、粗犷,道白用京白,唱腔真嗓吐字,假嗓甩腔,舒展奔放,朴实高亢,善于塑造各种英雄人物。再如海口广播电视台摄制的13集海口“非遗”系列纪录片对海口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真实记录,反映了流传于海口地区的“舞虎”、“琼剧”、“海南民歌”、“斋戏”等十几个“非遗”项目的历史、形成和特色,承载着海南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受众充分感受到海口“非遗”在表演上神奇而独特的艺术魅力。 (2)纪录富有民族特色的民俗节庆

贵州赤水旅游资源评价与衡量报告材料

赤水旅游资源评价报告 1. 绪言 1.1 调查区介绍 赤水市位于省西北部,距市400余公里,处于赤水河中下游,与南部三县接壤,江连巴蜀,素有"黔北门户"之称。赤水风景区规划面积为328平方公里,分为十丈洞、四洞沟、天台山、丙安(月台)、七里坝(月亮户)、九曲湖、七大景区和18个独立景点。这里地貌奇特,山峰挺秀,森林葱郁,沟壑纵横,百川竞流,物种繁多,天朗气清,是全国唯一以行政区命名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境有“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燕子岩国家级原始森林公园”、“竹海国家级森林公园”,丰富的旅游资源均以原始古朴,自然天成著称,被中外专家誉为“千瀑之市、竹子之乡、丹霞之冠、长征遗址、桫椤王国”五大特色。 1.2 目的 通过对赤水地区的旅游资源的调查和分析,在其现有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做出客观全面的总体评价,并进行进一步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1.3 要求 在掌握大量赤水地区旅游资源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旅游资源评价分析法,结合全体调查人员的思路和知识,尽可能全面而客观的做出西双版纳地区旅游资源的评价和规划。 调查人员:2015级旅游管理普高一班——程婉银、嘉、冉新雨、靖宇、鲍塑石 1.4 工作期限及工作量 工作期限:截至到2018年1月7日在掌握大量赤水地区旅游资源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旅游资源评价分析法,结合全体调查人员的思路和知识,尽可能全面而客观的做出赤水地区旅游资源的评价和规划。 调查人员:2015级旅游管理普高1班——程婉银、嘉、冉新雨、靖宇、鲍塑石。

工作量:包括赤水地区与旅游资源相关的资料收集(文字、图片、影音、表格等)、数据处理、分析总结、报告文本材料的制作、幻灯片的制作等。 1.5 成果 对赤水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分类,并作出了综合性评价。我们主要对赤水大瀑布、燕子岩和丙安古镇三个景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它们进行了旅游价值、环境和开发条件的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从而了解了这三个景区的基本情况。为赤水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和资料。 2.赤水旅游资源状况 2.1 基本概况 2.1.1 地理位置、面积、人口构成 赤水市位于位于东经105°36′35″、北纬28°17′02″,地处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地处云贵高原与盆地的过渡地带,是黔北通往川渝的重要门户,因神秘美丽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852平方公里,辖9镇5乡3个街道办事处,100个行政村,22个社区,境有1300多平方千米全国面积最大、发育最壮观典型的丹霞地貌。总人口近31万人,居住着汉、苗、土家、仡佬、布依等26个民族。 2.1.2 历史沿革 赤水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息。曾长期隶属巴蜀,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始建仁怀治所(今复兴镇),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建置历史,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迁至留元坝(今赤水市中),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随府划归,民国3年(公元1914年)改设赤水县,1929年,省第一个地方党组织——“中共赤合特支”在此诞生,1949年12月赤水解放,1990 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是省省委、省政府划定的“革命老区”。赤水历来是川盐入黔之古道、川黔边贸枢纽、经济文化重镇,也是通往、的重要门户,素有“川黔锁钥”、“黔北明珠”之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