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北京市鲁迅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验语文试卷(无答案)

部编版北京市鲁迅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验语文试卷(无答案)

部编版北京市鲁迅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验语文试卷(无答案)
部编版北京市鲁迅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验语文试卷(无答案)

北京鲁迅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阶段性测验

一、积累运用(共23分,选择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liànɡ)窠.巢(kē)黄晕.(yùn)发髻.(jì)

B.水藻.(zǎo) 看.护(kàn) 花苞.(bāo) 棱.镜(lén)

C.静谧.(mì) 高邈.(miǎo) 莅.临(lì) 吝啬.(sè)

D.卖弄.(lòng) 风筝.(zhēng) 咄.咄(duō) 菜畦.(qí)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朗润嘹亮抖擞干躁B.贮蓄喉咙睫毛响晴

C.化妆粗犷干涩澄清D.屋檐凄冷碣石蟋蟀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上课铃响后,同学们兴奋地坐在教室里,迫不及待

....地想要见到新来的语文老师。

B.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

....。

C.教师节这天,我班男生都争先恐后

....地向校广播站投稿,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D.经过努力,张军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

....的一中,心里异常兴奋。

4. 下面是同学提出的朗诵建议,你认为处理不恰当的一项是( )

你,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奔腾不息的黄河是你的血脉,巍峨耸立的泰山是你的脊梁。你就是我的祖国——中国!

70年峥嵘岁月,你风雨兼程,两弹一星,港澳回归,北京奥运……你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回首历史,展望未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感召下,14 亿炎黄子孙必将迸发出极大的热情和力量,团结一心,拼搏进取,在神州大地上书写属于新时代的锦绣华章!

A.语句:你就是我的祖国——中国!

建议:“你”后可以稍作停顿,“祖国”“中国”应该重读,突出对祖国的挚爱之情。

B.语句:1949年10月1日——一个载入史册的伟大的日子。

建议:“一个”后稍作停顿,“载入史册”“伟大”声调要渐高渐强,读出崇敬之感。

C.语句:两弹一星,港澳回归,北京奥运……你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建议:语速徐缓,语气低沉,要读出长而缓的节奏,读出朗读者内心的自豪感。

D.语句:在神州大地上书写属于新时代的锦绣华章!

建议:读时要情绪饱满,“锦绣华章”一字一顿,字字重读,读出信心和决心。

5. 下面是同学们对名家散文中语句的修辞和表达效果的分析,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等到快日落得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运用了比喻的修醉手法,把夕阳下的薄雪比喻成少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薄雪在夕阳照射下显出娇羞的神态。

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两个“卧”字赋予了小村庄和雪以人的情态,将雪景比作小水墨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下雪过后小村庄淡雅的景色。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醉手法,连用两个“盼望",突出强调了作者期待春天来临的急切和喜悦的心情。

D.“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偷偷地”赋予了小草以人的情态,形象地写出了春草已萌芽的情景,“钻”字表现出春草破土而出的力量,表现了它旺盛的生命力。

6. 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另外,通常的看法是,右者为尊,因此遭受贬嫡称为“左迁”。而在位次的排序上,地位次尊的人则居于最尊者的右边。

②在举行朝会的时候,则是背北面南为尊,故称帝叫做“南面”,而为臣则叫做“北面”。

③古时座次有着严格的尊卑之分。

④在筵席上,最尊的座次是坐西朝东,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是坐东朝西。A.②③④①B.③④②①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

7.下列文常有误的一项是()

A.《春》选自《朱自清全集》,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B.《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作者史铁生,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

C.《济南的冬天》作者老會,原名舒庆春,字舍子,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样子》《茶馆》等。

D.《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8.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个句子。(2分)

例句:太阳无语,却放射光辉;

高山无语,却体现巍峨;

大地无证,却展示广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默写(共4分)

9. “乡思”是古代文人墨客写诗作赋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许多诗词中都流露出作者的离愁别绪。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唐朝诗人王湾也在《次北固山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委婉地表达了这种情感。

三、古诗词鉴赏(共11分)

(一)阅读《观沧海》,完成10 -12题。(共5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________。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0. 请在答题线将诗句补充完整。(1分)

11.《观沧海》不仅描绘了诗人登山观海所见景物,诗人还借助想象表达了自己____________

的胸襟。(1分)

12. 阅读划线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几句在你脑海中呈现出怎样的画面。(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第13-15题。(共6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____。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3.请在答题线将诗句补充完整。(1分)

14.分析诗人是如何表达对友人的牵挂之情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落花”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极易引发人们感慨的意象。诗人借“落花”或表达伤春惜时,或表达离别愁苦……下列诗句中,与“杨花落尽子规啼”一样,借落花来表达离别之苦的一项是()(2分)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C.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四、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江南柳

①柳是江南水边的精灵,袅娜的枝叶粗拙的皮,深藏一颗不灭的灵魂。

②水美江南,池塘边、清河岸、小溪旁、大湖畔,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水滋养柳,柳妆点水,水柳一家亲。柳叶青青,浓绿处,深藏一片独属于自己的海。皲裂的树干,是一副粗糙的皮囊,在清水的倒影中,映衬出生命的不易与壮丽。树皮的裂口,静静地记录着一段段无关风月的旅程,厚厚的,累成生命的沉积层。

③柳音是江南水边最美妙的旋律。树无言,风有语。柳枝之繁,灿若满天星辰,密如佳丽青丝,春日清风徐来,沙沙如恋人喁语,夏天朗风飘过,呼呼似累牛喘息,设若暴风袭来,哗哗然像孩童喧闹。清人李渔说:“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乌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年年柳荫浓,岁岁蝉声俏。村前村后,柳树成荫,枝头呜蝉此起彼伏,嚷嚷着,一刻也不消停。

④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农人折枝,是实用主义美学,编个枝帽,扎只柳筐,抑或插枝以期长出更多柳来,随手取用。文人折柳,折的不是枝,是情思。依依,是江南春柳派生出来的眷恋之态。缠绕,是江南春柳衍生出的思恋之情。“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古时送别,凄清水边,舟岸两处,不胜挽留的酸楚,离别的悲伤,一任柳枝恣意无声地抒发。

⑤“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一城春色一城絮。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白绒的絮是柳的种子,离树飞散去,将生命洒落在远近各处。转生,尽是如此浪漫而快乐的旅行。

⑥柳树天生一个百变之身,枝丫插地即生,无心无意,即成荫成林。蚯蚓那百变金刚之身,断一截,不是生命终结,反而新生一命。柳是植物界的蚯蚓,是江南的树精,灵魂里潜藏着新生因子,便常插常新,生命在断裂与入土的疼痛中一次次复苏。

⑦江南柳,不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淡然,更有“截”后重生之灿然。那年冬天,从扶河边过,但见枝繁的密柳,齐刷刷被锯伐掉繁密的枝丫,光秃秃一截主干,让人心生疼惜。孰料,来年春天,一无所有的“枯干”,竞抽枝发芽,又生猛地垂成娇娆的绿姑娘了。

⑧抒发再生的奇迹,吟咏不灭的魂灵,这不正是江南柳吗?由此就不难理解历代文人雅士,如谢道韫、陶渊明、柳宗元、苏轼、欧阳修、左宗棠、蒲松龄、李渔和丰子恺等,为何会那般钟情于它了。柳之于他们,有不可企及的人生寄托,无以言传的深层意蕴,是升华灵魂的生命道具。

⑨灵魂不灭,生生不息,江南柳啊,你是灵魂的诗篇,生命的乐章。

16. 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写江南柳,依次是:柳的形态和声音、柳的妙处、__________。(2分)

17. 文段④划线句子说“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柳之妙”体现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方面。(2分)

18.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4分)

(1)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狂颠

..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析下面句子:

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通读全文,说说你对文段①中“一颗不灭的灵魂”含义的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沙漠奇遇》,完成20-23题。(共11分)

沙漠奇遇

伊·罗索霍瓦茨基

①起伏的地平线上残留着一抹血红,夕阳西沉,放射出几束长长的余晖,和大地告别。

②考古学家米哈伊尔站在巨大无比的两座雕像脚边,他环顾四周的沙丘,隐隐地感到:这儿有什么东西发生了变化。究竟是什么呢?他却无法确定。惶恐不安的感觉占据了他的心头。米哈伊尔端详着巍巍耸峙的雕像,竭力回忆当时的情景。

③五年前,正在准备学位论文答辩的米哈伊尔有机会参加沙漠考察队,在前往沙漠古城遗址的途中,他和另一名考察队员因掉队而在沙漠中迷了路。就在这时候,他们偶然在沙丘之间发现了这两座雕像。

④米哈伊尔清楚地记得,那两座雕像的脸是用粗线条雕刻出来的,几乎分辨不出鼻子,也看不清耳朵,宽阔的嘴巴只是一个窟窿。一对轮廊分明的眼睛在整个脸上显得异常突出,极不协调,菱形的瞳仁、虹膜上的青筋、直愣愣的梳状睫毛十分醒目。

⑤米哈伊尔无论如何也忘不了自己乍一看见雕像的眼睛时的感受——他呼吸急促,呆若木鸡,无法把视线从这对眼睛上移开。他受着某种莫名其妙的外力的驱使,伸开双臂,像梦游似地向雕像走去,直至他的胸口撞到一座雕像的腿,才停了下来。

⑥他定了定神,朝四周扫了一眼。发现他的同伴正在干一件考古工作最忌讳的事情——他从女人雕像的脚上敲下了一小块标本,打算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以确定这些雕像取材于什么物质。这种物质显然不同寻常——它有着某种涡形的纹路,表面还蒙着一层天蓝色的液滴。

⑦几天之后,一架飞机发现了米哈伊尔和他的同伴。在飞回大本营时,两人立下了早日重返沙漠研究这些雕像的志愿。

⑧可是不久,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了,米哈伊尔上了前线;而他的同伴在研究那块雕像物质时,实验室发生了爆炸,他在事故中不幸身亡。

⑨战争结束后,米哈伊尔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活,他打算重新开始那些原先没有完成的研究。他很快组织了一支新的考察队,向沙漠进发。

⑩考察队的一架飞机终于在沙漠上空发现了寻觅已久的雕像。现在米哈伊尔正站在雕像面前。

?落日尚未全部从地平线上隐去。天地尽头,沙砾似乎正在熔化,形成一条奔腾的火龙。一阵风吹过,沙子簌簌作响。

?只有雕像仍旧纹丝不动地站在那里,仿佛比这沙漠更缺乏生气。整整五年,它们就这样一动不动地矗立着,狂风泄怒于这些高大的障碍,从四面八方侵蚀它们。时光像沙子一样从它们身边流逝,带走人间的欢乐和痛苦。但米哈伊尔总感觉这儿发生了某些变化,却又说不出

变化在哪里。为此,他既感到生气,又有些惶惑。他从口袋里掏出钱夹,取出一张照片,那是五年前他在雕像前的留影——这是怎么回事啊?这不可能!不可能!

?米哈伊尔把目光从照片移向雕像,然后重又移回照片。照相机是不可能出差错的,莫非是他的眼睛看花了不成。他走近一些,又退后几步。不,眼睛并没有看花。照片上,那座女雕像笔直地站着,两手下垂;而眼前,她已改变了姿势:两膝微屈,一只手伸向脚边,伸向被敲掉一块的那个地方。而那座男雕像则向前跨了一步,朝那女雕像侧过半边身子,仿佛在庇护她,右手伸向前方,握着一件武器一样的东西。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对于米哈伊尔来说,周围的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他的脑海里除了雕像,再没有其他任何事物。

?一个中心思想已经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确。即使就地球上的生物而论,其生命的基本过程所持续的时间也相去极远,以致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相比,差异就像一天与十年或一百年相比那样悬殊。老鼠把食物全部消化掉,至多不过需要一至一个半小时,而蛇却要几个星期。某些细菌的细胞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发生分裂,而许多高级组织的细胞却要好几天才能分裂一次。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空间和自己的生命期限。

?两座雕像仍旧纹丝不动地矗立在那儿,但米哈伊尔已经领悟到这种静止不动只是一种假象,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雕像,而是来自其他行星,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生物,他们由另一种材料构成,他们有自己的时间。我们这儿的一百年,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瞬间。显然,他们那儿非生物界的运动过程,也是按照另外一种节律,一种较慢的节律进行的。这个女人感到脚上疼痛,并开始对此作出反应,这竟用了五年时间;那个男人则用了五年时间才向前跨了一步。

?米哈伊尔的脑海里一下子涌现出许多问题。那男人拿的是什么样的武器?它的杀伤力强吗?要过多少年那男人才射击呢?想到这里,他忽然发现前面的两个问题是多么无足轻重,地球上的居民要对付这些天外来客是轻而易举的,他们可以击落那男人手中的武器,也可以用钢缆把这些生物捆绑起来。谁的时间推移得快,谁就能取得胜利。

?米哈伊尔接下来考虑的是:怎样去和这些天外来客交往?怎样去了解他们的故乡,并向他们介绍地球?要知道,今天向他们提出问题,要过几十年才能为他们所理解;等他们对此

作出答复,那又要过去几十年、几百年。何况,地球居民和天外来客要取得哪怕是最起码的相互了解,也必须提出许多问题,这样就需要几千年时间……

?沙漠尽头火红的地平线正渐渐暗淡下去,一堵墙垣似的火烧云已隐没在沙丘后面,唯有一长束橘红色的余晖告诉人们,太阳是这样被不可抗拒的时间送走的。

(有改动)

20.小说的情节围绕沙漠中的两座雕像展开,请你按照时间顺序,将下面的情节补充完整。(3分)

___①___,贸然取下样本→获救离开雕像,因故中断研究→___②___,___③___→明白雕像实质,引发时空感悟

21. 第?段米哈伊尔发现那两座雕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外星生物,前文对此其实早已有多处暗示,请简述其中三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第??段中主人公的提问把读者引入沉思。请你从中选择一个米哈伊尔提出的、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结合文章,说一说他提出这个问题的由来。(2分)

所选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由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面是对这篇科幻小说的阅读理解,其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甲】米哈伊尔是一位热爱科学、有执着研究精神的考古学家,他两度来到沙漠,都是为了探求两座雕像的奥秘。

【乙】文中几段景物描写,写出了沙漠落日的壮丽苍凉,表现出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气氛,既串联起情节的发展,又暗示了文章蕴含的深意。

【丙】第?段中用老鼠与蛇对比,又用某些细菌细胞与高级组织细胞对比,是为了让读者易于理解“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空间和自己的生命期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