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硕士校考外国刑法

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硕士校考外国刑法

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硕士校考外国刑法
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硕士校考外国刑法

一、简答题

1.大陆法系国家将不作为犯罪区分为真正(纯正)不作为犯与不真正(不纯正)不作为犯。真正的不作为犯与不真正的不作为犯的特征是:真正的不作为犯刑法明文将不作为规定为构成要件要素,常采用“没有、不、拒绝”之类的表述,而不真正的不作为犯刑法没有明文将不作为规定为构成要件要素,行为人以不作为的方式实施了通常由作为实施的构成要件。

2.英美法系中的严格责任是在风险社会的概念下,凡是参与风险行为的人,即使没有故意与过失,也要承担责任。但是,从道德上说,惩罚一些意外造成社会危害而不是基于自己意志造成了社会危害的人是不正当的,因为这种做法只是将行为人当作了工具,而没有尊重认为人的人格,国民也没有自由可言,即使在英美法系国家,严格责任也遭到了反对。“现代很多刑法学者都不很看好摒弃犯罪心理要件的主张”。

3.间接正犯是指利用他人作为犯罪工具来实施犯罪,自己不参与实行行为(即犯罪事实支配)。可以将间接正犯分为:①被利用者欠缺构成要件的特定要素的间接正犯,例如:利用他人反射举动或者梦游中的动作来实施犯罪的;②被利用者具有违法阻却事由的间接正犯,例如:利用他人正当防卫行为实施的犯罪、利用被害人自我侵害行为实施的犯罪;③利用被利用者欠缺责任的行为利用无责任能力者的行为、利用欠缺目的和故意的行为、利用他人缺乏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的行为。

4.行为无价值是对于与结果切断的行为本身的样态所作的否定评价。其是相对于结果无价值而言的,行为无价值的“行为”是指行为本身以及行为人的主观内容,“无价值”是指行为违反社会伦理秩序或者行为缺乏社会相当性,行为违反法律规范。故行为无价值认为故意与过失是主观违法性的要素。一元的行为无价值认为行为的目的、故意、过失决定了行为的违法性,法益侵害以及危险对违法性没有实质意义。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存在有的以行为无价值为基础有的则以结果无价值为基础的不同主张。

5.被害人承诺是指在被害人请求或者许可行为人侵害其法益,表明被害人放弃了该法益,放弃了对该法益的保护。因此,法律就没有必要保护,损害被放弃的法益的行为,就没有侵害法益,因而没有违法性。被害人承诺的条件有:①承诺者对被侵害的法益具有处分权限;例如:自己的生命和重伤的结果,被害人不得承诺;②承诺这必须对所承诺的事项、范围具有理解能力;③承诺者不仅承诺行为,而且承诺行为的结果;④承诺必须出于被害人的真是意

志;⑤必须存在现实的承诺;⑥承诺最迟必须存在于结果发生之时。

6.所谓的信赖原则,在1935年德国的一判例所形成而发展而来的,是指在行为人实施某种行为之时,适宜相信被害人或者第三人会采取适当行为的场合,即便因被害人或者第三人的不适当的行为和行为人自己的行为结合而发生了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行为人对此也并不承担责任,进而可以否定过失犯。

7.英美法系刑法对因果关系的判断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判断事实因果关系,第二步是判断法律因果关系。事实因果关系主要以条件关系作为判断标准,在适用条件关系不能得出妥当结论时,则补充适用实质因素判断。法律因果关系,是法官要引起结果的事实原因中,根据法律的标准挑选出应承担责任的部分。其中的基本标准是近因原则,即与结果发生相接近的原因才能承担刑事责任。

8.未完成罪是指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英美法系国家没有规定犯罪预备的概念,原则上不处罚预备行为;对未遂犯则有明确的规定,通过采用制定法和判例的方式对未遂犯的认定和处罚加以说明;对中止犯,认为未遂犯存在的范围就是中止犯存在的范围,但是他们的处罚的轻重不同。

9.英美法系的犯罪共谋是指二人或二人以上合谋实施某种犯罪行为。行为人对实施的犯罪只要达成协议,形成合谋,即使共某人最终并未付诸实施,也构成共谋犯罪。共某人必须了解并同意实施共谋的行为,希望或追求共谋目的额实现。共谋人之间不一定都彼此认识或者同时进行合谋,但行为人至少与其中一人有联系,并知道还有其他人参与谋划。

10.具体危险犯是在司法上以行为时的具体情况为根据,认定行为具有发生侵害结果的紧迫危险。从而认定犯罪的。例如:破坏交通工具罪,什么样的破坏行为具有足以使汽车发生倾覆、毁坏的具体危险,需要根据汽车所处的状态、破坏的部位、破坏的程度得出判断结论。抽象危险犯中的危险,不需要司法上具体判断,只需要以一般的社会生活经验为根据,认定行为具有发生侵害结果的危险即可。例如:危险驾驶罪、生产销售假药罪。

11.结果无价值与行为无价值是关于违法性实质的对立,一般来说,对于行为现实引起的对法益的侵害或威胁(危险)所作的否定评价,即为结果无价值。其认为违法性的实质是法益侵害及其危险,没有造成法益侵害及其危险的行为,即使违反社会伦理规范,缺乏社会相当性或者违反了某种行为规则,也不能成为刑法处罚的对象。故意、过失不是违法要素而是责

任要素。

12.所谓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是指判断行为人在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时是否具有适法行为的期待可能性的标准。存在行为人标准说,认为应以行为时具体状况下的行为人自身的能力为标准。平均人标准说,认为如果对于处于行为人状态下的通常人、平均人,不能期待其实施适法行为,则该行为人不具有期待可能性。法规范标准说,认为应以国家或法秩序的要求为标准。通说认为,站在法益保护的立场上,应根据行为人当时的身体的、心理的条件,通过与具体行为人特性的其他多数人的比较,判断能否期待行为人当时发挥其能力而不实施违法行为。

13.违反伦理道德、基本生活秩序,即使没有法律规定也属于犯罪的行为是自然犯,没有违反伦理道德,没有侵害个人法益,只是由于法律规定才成为犯罪的行为是法定犯。在刑事立法例上,自然犯被规定在刑法典中,法定犯则常被规定在附属刑法或者特别刑法中。一般来说,法定犯的不法程度轻于自然犯。

14.自由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其中管制属于限制自由刑,而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均属于剥夺自由刑。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实行社区矫正的刑罚方法。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人一定期限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人终身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15.被迫行为,是指行为人在自身或他人遭受生命危险或身体受到重伤害的胁迫下,不得已而实施的某种行为。在英美法系,被迫行为作为一种合法辩护理由,其成立与否直接决定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有无。但并非只要是受胁迫实施的行为就都构成被迫行为,被迫行为的成立尚需要严格的限制。

16.①不在场证明:是针对刑事起诉进行辩护时提出的一项主张。当犯罪发生时,被告人并不在指控的犯罪发生地,而在另一处所,因此使得被告人不可能成为罪犯。②非自愿醉态,醉态是指饮用酒精饮料或者服用药物而使人在一定时间内减弱甚至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醉态分为自愿醉态和非自愿醉态。自愿醉态不能作为免除刑事责任的辩护事由,但非自愿醉态则另当别论。③自我防卫:自我防卫为人为使自己身体、财产免收不法侵害,或即将发生的侵害,而使用合理武力阻止不法侵害继续进行下去的行为,该辩护认为,为保证人们在面临

正在发生的伤害或死亡时的安全,受到进攻的人通常可以运用自我防卫辩护。

17.在大陆刑法学说中,关于不能犯的争论主要围绕不能犯与未遂犯的关系所展开的,纯粹主观说认为:既然行为人以犯罪意思实施了行为,即使没有发生结果,也应以未遂犯论处,只是迷信犯不可罚。抽象的危险说认为:应当以行为人在行为当时所认识到的事实为基础,以一般人的见地判断有无危险,有危险就是未遂犯,无危险便是不能犯。具体危险说,以行为人当时行为人特别认识到的事实以及一般人可能认识到的事实为基础,从客观的见地、作为对事后的预测判断有无发生危险的结果。客观的危险说,行为人所意欲的侵害结果一开始就不可能实现时,不具有危险性,成立不能犯,行为自身虽然具有实现侵害结果的可能性,但在特定状况下未能发生侵害结果时具有危险性,成立未遂犯。

18.共同犯罪的种类:共同正犯、教唆犯、帮助犯。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主体必须两人以上,主观上必须有共同故意,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行为。共犯的刑事责任:教唆他人犯罪的,应按照正犯的罪责论处;帮助正犯的,是从犯,教唆从犯的也视为从犯论处;对于从犯应当比照正犯的刑罚减轻处罚;教唆、帮助犯罪情节轻微或者仅被处以罚金刑的帮助犯、教唆犯不予处罚,法律另有规定额度除外。

19.可阻却违法性的安乐死的构成要件:安乐死可区分为不作为的安乐死(消极安乐死)与作为安乐死(积极安乐死),对于不作为的安乐死,是指对濒临死亡的患者,经其同意不再采取治疗措施(包括撤除人工的生命维持装置)任其死亡的安乐死,因经过被害人同意故可以阻却非法性,不构成故意杀人罪;但对于实施积极的安乐死的行为,不阻却违法性,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20.大陆法系国家刑法中的阻却违法事由: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被害人承诺、法令行为、正当业务行为、自救行为。

二、论述题

1、英美法系没有大陆法系系统的犯罪构成理论,可以说犯罪构成在英美法系刑法学中并不是一个严格的专业术语。英美法系的犯罪构成体系,具有双层次的特点,区分为实际意义上的犯罪构成要件和诉讼意义上的犯罪要件。一般认为,实际意义上的犯罪要件即犯罪本体要件,包括犯罪行为和犯罪意图为第一层次。犯罪定义之外的责任充足要件或抗辩事由是诉讼意义上的犯罪要件为第二层次。英美法系这种双层次的犯罪构成体系的特色有:①以积极要

件与消极要件的结合方式构成犯罪构成理论体系②其消极要件即合法辩护地位特殊,将犯罪构成的内容直接融入了诉讼之中③保护客体的超法规性,无保护客体要素。在德日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理论通常采用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三阶层体系,其对行为是否成立犯罪的判断,是由客观到主观,由抽象到具体,由定型到非定型的逐层级判断。这种阶层体系,有利于克服适用刑法的恣意性,有利于检验个案,既可以节省精力,也可以避免遗漏应当检验的要件,使得违法性与有责性处于不同层面,明确区分了违法阻却事由与责任阻却事由。

2.刑罚的目的,是指国家制定刑罚、适用刑罚和执行刑罚所希望达到的效果。刑罚的目的决定或制约着刑罚的其他全部问题,是刑罚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陆刑法中刑罚预防犯罪的目的,包括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特殊预防,是指防止犯罪人重新犯罪,其对象是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任何犯罪行为都表明行为人具有敌视、蔑视、漠视或者忽视法益的危险倾向,预示着犯罪人具有再犯可能性,需要特殊预防。特殊预防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一是对罪行及其严重的犯罪人适用死刑,永远剥夺其重新犯罪的能力,这种方式虽然简单有效,但在当今社会不应当成为实现特殊预防的主要途径。二是对犯罪人适用刑罚,使得犯罪人不能犯罪、不敢犯罪乃至不愿犯罪。一般预防,是指防止尚未犯罪的人走上犯罪道路。一般预防的对象不是犯罪分子,而是没有犯罪的社会成员。一般预防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对犯罪人适用刑罚,向社会成员宣告,任何犯罪都将受到刑罚处罚、都将受到剥夺性痛苦,于是对其他社会成员起到警戒与抑制作用,二是通过对犯罪人适用刑罚,向社会成员宣告,任何犯罪都是刑罚禁止的侵犯法益的行为,为了保护法益,就必须与犯罪作斗争。就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的关系而言,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关系密切、不可分割,当然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的同意,并不排除在某种情况下对某一方面有所侧重。

3.报应刑论将刑罚理解为对犯罪的报应,即刑罚是针对恶行的恶报,恶报的内容必须是恶害,恶报必须与恶行相均衡。“因为有犯罪而科处刑罚”是报应刑的经典表述。将报应刑作为刑罚的唯一正当化根据的绝对报应刑论,存在没有考虑预防犯罪的目的的缺陷,因而与明显具有特定目的的刑罚本身、刑事诉讼制度以及刑罚执行制度不协调。此外,报应刑否定论也不可取,报应刑可以避免不正义的惩罚,有利于维护正义的法秩序,报应刑禁止处罚没有实施不法行为的无辜者,禁止处罚没有责任的行为,刑罚的上限不能超过报应的需要,即不能超

过责任的程度,也都是可取的。目的刑论认为,刑罚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有在为了实现一定目的即预防犯罪的意义上才具有价值,因此,在预防犯罪所必要而且有效的限度内,刑罚才是正当的。预防犯罪的目的具有正当性,但是刑罚目的的正当化性并不等于刑罚的正当化根据,目的刑论恰恰需要报应刑的弥补。

4.犯罪成立条件,是指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全部成立条件。德国、日本的多数学者采取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的三阶层体系。构成要件符合性是一种抽象的,定型的判断,由于构成要件是法益侵害行为的类型化,故通常情况下,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就具有违法性。但是,正当防卫杀人、紧急避险毁损财物等行为,虽然也符合构成要件,实质上却保护了更为重大的法益,因而不成立犯罪。在此意义上说,犯罪的成立除了符合构成要件之外,还要行为具有违法性。一般认为,违法性是个别的、具体的、非定型的、客观的判断。有责性,是指非难可能性,即能够就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对行为人进行非难、谴责。对于幼童的行为、精神病人的行为、没有故意与过失的行为、不具有违法性认识可能性与期待可能性的行为、不成立犯罪。所以,有责性成为犯罪的成立条件,有责性是个别的、具体的、内部的、主观的判断。在德日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理论通常采用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三阶层体系,其对行为是否成立犯罪的判断,是由客观到主观,由抽象到具体,由定型到非定型的逐层级判断。这种阶层体系,有利于克服适用刑法的恣意性,有利于检验个案,既可以节省精力,也可以避免遗漏应当检验的要件,使得违法性与有责性处于不同层面,明确区分了违法阻却事由与责任阻却事由。

5.违法性认识,是指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违法性认识错误,是指没有事实错误,但不知道其行为在法律上是不被允许的,或者错误地认为其行为是被法律允许的情形。违法性认识错误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可以回避的违法性认识错误,在此情形下,行为人具有违法性认识可能性,不阻却故意犯罪的成立;其原因在于,当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内容、社会意义与危害结果,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时,就反映出行为人积极侵犯法益的态度,并不是只有认识到违法性时,才能反映这种态度。形式违法性是法益侵害性的法律表现,既然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行为的实质违法性,就没有必要还要求行为人认识到

形式违法性。二是不可回避的违法性认识错误,在此情形下,行为人没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意味着没有责任,是一种责任阻却事由,能够阻却故意犯罪的成立。

6.现在一般认为,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是民主主义和尊重人权主义,或者说是民主与自由。①民主主义要求,国家的重大事务应由国民自己决定,各种法律应由国民自己制定。刑法的处罚范围与程度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身体、自由、财产与名誉,属于特别重大的事项。所以,应当由国民决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对犯罪科处何种刑罚。妥当的做法是有国民选举其代表组成立法机关,由立法机关制定刑法;由于立法机关代表国民的意志,故其制定的刑法也反映了国民的要求。由于刑法是国民意志的体现,故司法机关不能随意的解释刑法,尤其不能进行类推解释。②为了保障人权,不致阻碍国民的行动自由,不致使国民产生不安全感,就必须使国民事先能够预测自己行为的性质与后果,就必须事先明确规定犯罪与刑罚。毕竟,当国民事先能够根据成文刑罚预测自己的行为性质时,就不会因为自己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时候会受到刑罚处罚而感到不安,也不会因为自己知道自己的定位时候会受到刑罚制裁而不敢实施合法行为,从而导致行为萎缩的效果。因此,前提是事先有成文法的规定,必须禁止溯及既往,禁止类推解释,刑罚的规范必须具有明确性。

7.保安处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保安处分是指为了防止犯罪的危险,保持社会治安,对一切被认为有害的特定的人或物采取的刑事司法或行政处分,以及为了保护或矫正行为人,而采取的改善、教育、保护措施,包括对物的保安处分和对人的保护处分。而狭义的保安处分仅指对人剥夺或者限制自由的保安处分。保安处分的性质是着眼于行为人所具有的危险性格,为了保持社会治安,同时改善行为人为目的,而实施的一种国家处分。对人的保安处分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剥夺自由的保安处分,如对实施暴力的行为的精神病人进行强制治疗,将无责任能力的人、限制责任能力的人收容教养;二是不剥夺自由但是限制自由的保安处分,如禁止行为人从事一定的职业。对物的保安处分,主要是指没收违法所得、没收违禁品和没收供犯罪使用的本人财物。保安处分的一般要件必须具备合目的性与合理性,不能为了社会的保安而随意对行为人使用保安处分。

8.死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方法,包括立即执行与缓刑二年执行两种情况。由于死刑的内容是剥夺犯罪人的生命,故被称为生命刑;由于生命具有最宝贵的、剥夺后不可能恢复的价值,死刑称为刑罚体系中最为严厉的刑罚方法,故被称为极刑。自从启蒙运动思想家提出废除死刑的主张以来,对于死刑的评价已经争论;二百多年。人民大多是围绕人的生命价值、死刑是否具有威慑力、是否违反宪法、是否人道、是否符合罪行相适应原则、是否主张人民的残忍心理、是否符合刑罚目的、是否容易错判等方面来评价死刑的。其中一部分人主张应当保留死刑,另一部分人主张应当废除死刑。可以肯定的是,废除死刑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因为社会的发展决定了刑罚的惩罚性由重到轻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在这个意义上说,保留死刑与废除死刑之争,实际上是应当何时废除死刑之争,即是现在立即废除死刑还是将来废除死刑之争。对于死刑的评价不能离开本国的国情,我们既不能立足于本国的国情职责他国废除死刑,也没有必要因为有人立足于他国国情指责本国保留死刑,便对保留死刑产生抵触感或者不安感。在死刑的司法适用方面,必须恪守罪行法定主义原则,把握死刑规定的精神,对于犯罪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得适用死刑,审判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手段特别残忍的厨卫,其中不适用死刑既包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包括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不得违法法定的程序适用死刑,严格遵守死刑复核程序,不得任意采用死刑的执行方法。

9.大陆法系有关行为的学说旨在说明“犯罪”的性质与特征。包括:①因果行为论,因果行为论将行为理解为一种因果事实、作为生理的、物理的过程来把握。包括自然行为论和有意行为论,自然行为论将行为理解为春肉体的外部动作,这种外部动作包括身体的动与静,有意行为说认为,行为是在意识支配下表现于外的因果现象。②社会行为论,社会行为论的基本观点是,刑法是一种社会统治手段,故具有社会意义的人的身体的动与静才是刑法上的行为。③目的行为论,人的行为是实现一定目的的一种活动,它是一种目的是物现象,而不是单纯的因果事物现象;④人格行为论认为,行为是行为者人格的主体实现,换言之,行为是行为人人格的表现。⑤消极行为说,能够避免结果而没有避免的,就必须将结果规则与该行为人。

10.共犯从属性,是指共犯成立犯罪至少要求正犯着手实行了犯罪的原理。共犯独立性说主

张共犯的独立性,认为共犯的可罚性在于共犯行为本身,共犯成立犯罪不一定要求正犯着手实行犯罪。换言之,共犯从属性与共犯独立性说所针轮的基本问题是:在被教唆者、被帮助者没有着手实施犯罪的情况下,能否处罚教唆者与帮助者?共犯从属性说认为,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实行被教唆的罪,教唆者不成立犯罪;如果被帮助者没有实行被帮助的罪,帮助行为不成立犯罪。共犯从属性说的基本理由是:共犯的处罚根据与正犯处罚根据相同,既然正犯的处罚根据在于引起了发生结果的具体的危险,那么,在被教唆者、被帮助者没有实行犯罪时,教唆、帮助行为本身还不具有足以作为为未遂犯处罚的放生结果的具体危险性。共犯独立性说的依据在于:等待被教唆者、被帮助者着手实行犯罪之后才处罚教唆犯与帮助犯的做法,不当地延迟了针对社会危险者的社会防卫。目前,比较通行的是共犯限制从属性说,共犯的成立不要求正犯具有责任,因为责任是个别的,正犯是否具有责任不影响共犯的成立。

三、案例分析题

1.所谓期待可能性,是指根据具体情况,有可能期待行为人不实施不法行为而实施其他适法行为。期待可能性理论认为,如果不能期待行为人实施其他适法行为,就不能对其进行法的非难,因而不存在刑法责任。期待可能性不仅存在着有无的问题,而且还存在着程度的问题。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是指判断行为人在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时是否具有适法行为的期待可能性的标准。存在行为人标准说,认为应以行为时具体状况下的行为人自身的能力为标准。平均人标准说,认为如果对于处于行为人状态下的通常人、平均人,不能期待其实施适法行为,则该行为人不具有期待可能性。法规范标准说,认为应以国家或法秩序的要求为标准。通说认为,站在法益保护的立场上,应根据行为人当时的身体的、心理的条件,通过与具体行为人特性的其他多数人的比较,判断能否期待行为人当时发挥其能力而不实施违法行为。在案例中,马车夫虽然认识到该马有以尾绕缰的癖性并可能导致伤人的结果,并及时提出了更换马匹,但是雇主反而以解雇相威胁,应当视为在当时的情况下马车夫无法不顾自己失去职业而拒绝使用该马,不具有期待可能性。在现代社会中,特别重视国民人权的保障,也因此应当重视期待可能性作为一种责任阻却事由,但是由于其并无明确的刑法条文依据,因此对期待可能性的司法适用应当谨慎。

2.在德国刑法学中关于故意的学说,历来有意志说与认识说之争,即意欲实现构成要件的内容才成立故意的学说为意志说,只要对构成要件事实有认识就成立故意的学说为认识说。在

本案中,K与J其目的在于抢劫M的财物,通过其在实行的时候采取沙袋的行为方式和后期对M的抢救行为可见,二人在意志因素上并非一定要致M于死亡的结果,按照意志说的观点,K与J的行为对M的死亡并不成立故意,但按照认识说的观点,K与J对自己用皮带勒M行为的性质和可能造成的结果显然是有清楚的认识的,成立故意。在后期的德国刑法学中,有发展为客观化的意志说、回避意志说与实现意志说,客观化的意志说认为,应当从客观上判断某种心理状态是故意还是过失,如果从客观上进行评价得出的结论是,结果与行为人的计划相符合,则认定为故意,否则即为过失。K与J有意识地进行抢劫行为,认识到用皮带勒被害人的行为可能导致被害人死亡,即使并不希望被害人死亡,也应当认为K与J 对M 的死亡时存在故意的。根据回避意志说认为,行为人在实现某种目的时,也会认识到发生一定附随结果的可能性,如果不希望该附随结果发生,就会变更行为手段,如果行为人所实施的不是实现附随结果而是回避附随结果的受到控制的行为,就缺乏故意的意志因素,反之,如果行为没有因回避附随结果而受到控制,则应认定为故意,K与J在用皮带勒M时,并没有在意识到可能导致M死亡时改变其行为,因此应当认定为故意。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情况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情况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学科及师资评介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属于司法部重点研究学科,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深远的影响,具有极度影响力的博士生导师有何秉松教授、曲新久教授、阮齐林教授、王平教授、薛瑞麟教授、王牧教授、乐国安教授、张凌教授等等。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硕士研究点主要包括三个研究方向:中国刑法学、外国刑法学、犯罪学和犯罪心理学。 (一)中国刑法学方向 1、中国刑法学属于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在何秉松教授的带领下,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理论研究体系,刑事法律研究中心承担了大量全国瞩目的科研工作并且取得丰硕的成果。 2、全国知名的中国刑法学方向硕士生导师的简介: (1)何秉松教授,博士生导师,可以同高铭暄教授、王作富教授、马克昌教授并驾齐驱的中国刑法理论学的著名学者,他的学术和实践地位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毋庸置疑的,中国政法大学很多全国知名的教授都“师出松门”,何秉松教授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的精神领袖和鲜明旗帜。 (2)曲新久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曲新久教授无论在司法实践领域还是学术领域都是具有深刻影响地位的,学术成就显著。 (3)阮齐林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刑法学会副会长,著名司法考试辅导专家,相信没有不认识阮齐林教授的吧。 (4)王平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作为学术界蒸蒸日上的学者,最具有学术前途的教授。 (5)薛瑞麟教授,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刑法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具有深邃的思维和深刻的中国刑法学理论基础。 (6)田宏洁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法学最具有学术实力的年轻学者,思维敏捷并且具有突破性,受到本科生强烈欢迎。 (7)于志刚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法学年轻实力派学者。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民法(江平主编)重点归纳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民法(江平主编)重点归纳 导言 一、题型及特点 1、题型。选择(单选10分、多选20分),简答(10分)案例分析(10分)。 2、特点。(1)覆盖面大;(2)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其运用舶考查。都不是太难的,高难度的题目占15%到20%左右。 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对以下问题给以重视。 2、物权总论 3、担保物权 4、债法总论 5、第26章到第30章合同有关问题 6、个别具体合同 7、侵权行为 三、学习方法的一点建议 掌握“三基”,不要钻研高难度问题,不要过问理论上有争论的问题。 因为,考查的水准,是一个优秀的法律本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编民法概论 包括第一章到第三章这三章 三个知识点:一、民法体系化及其意义;二、民法基本原则功能和各项原则的含义;三、民事法律关系理论的应用。 分别讨论:一、民法体系化及其意义见P17和练习题;二、民法基本原则主要是功能和各项原则的含义,见P62—65和练习题;三、民事法律关系理论的应用。 民事法律关系理论是个重点。这个重点在考试上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用民事法律关系理论分析案例。 无论是案例分析题还是选择题,都有运用民事法律关系理论,分析题面,解决问题的过程。特别是,民事法律关系的理论在案例分析方面,不管是大案例小案例,都能用得上。很这个理论的关键点是要求有一个基本的“法律关系的思维方式”,即:当事人是谁,他们之间有没有权利义务关系,如果有,是什么样的权利利用关系;当事人之间有没有产生民事责任,如果有,是什么民事责任;在权利义务或者民事责任问题确定之后,运用有关法律规定解决当事人之间的问题,回答题面中提出的问题。 (二)用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即民事权利义务的理论解决考题中的问题 1、民事权利的类型。一直是出选择题特别是多项选择题的好题眼。建议大家多注意。试举几个例子: 2、民事权利救济。 民事权利的救济有公力救济和自力救济,自力救济有自卫自助。要注意两个问题 1)自力救济的适用条 (2)自卫和自助的区别。 3、民事义务 主要是辨析民事义务的类型。比如辨析从义务和附随义务。什么叫从义务?什么是附随义务?例如甲、乙之间订了一个买卖合同,甲向乙提供了一台机器的同时,还应当为乙培训一个技术人员,这是什么义务?再例如,甲同乙订立合同之后,乙给甲送货上门,不料甲家的吊灯突然坠落,砸伤了乙,甲当

中国政法大学历任校长学校代码

中国政法大学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英文名称: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英文简称:CUPL) 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院系设置 学校院系设置有;民商经济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律硕士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人文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MBA教育中心、科学技术教学部、中欧法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高级政法管理干部进修中心、国际教育学院、社会学院、国际儒学院、MPA教育中心、国际法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的特色专业 学校设置有特色专业;哲学、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英语、德语、新闻学............。 中国政法大学的学校前沿介绍 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1983年由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为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的学校代码及毕业证编号 学校国际代码;10034 毕业证编号生成原理如下:前5位为学校国际代码,6位为教学类型代码普通高等教育为1;博士为2;硕士为3;学士为4;成人高等教育为5;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为6;网络教育为7。7-10位:为颁证年份. 11-12位:为培养层次代码:博士研究生01;硕士研究生02;学士学位04;本科05;专科(含高职)06 ,13-17或18位:为学校对毕业证书的流水编号。 电子注册号示例如下:2003年的本科 14308 1 2003 05 00XXXX 2006年专科:14308 1 2006 06 00XXXX

2014年中国政法大学801法学综合二(刑法学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中国政法大学801法学综合二(刑法学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801法学综合二 刑法学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对下列哪项罪负刑事责任?()。 A.盗窃 B.抢夺 C.制造毒品 D.强奸 【答案】D 【解析】《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知识点链接】考生在复习中需要准确记忆上述几种行为,切记是行为而非罪名。 2.李某与王某发生口角后,王某声称要把李某杀死,并去商店买了一把匕首赶往王

某家,李怕王杀死自己,就在王某去往李某家的路上,用猎枪打死了王,李某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故意杀人罪 D.假想防卫 【答案】C 【解析】《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本题中,王某并没有对李某实施不法侵害,所以李某的行为不可能是正当防卫,更不会是防卫过当。假想防卫是指客观上不存在真实的不法侵害,但防卫人主观认为存在而进行“防卫”的,此时防卫人的防卫行为必然不构成故意。但是,本题中李某并没有认为王某具有不法侵害行为,而是担心未来王某可能会伤害自己,于是先下手为强,这种行为属于故意行为,应当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知识点链接】考生在复习正当防卫的知识点时,要按照论述题的原则进行把握,能够准确记忆其中的各项考点。 3.甲欲杀乙,故意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丙,并骗丙说是空枪,叫丙向乙瞄准恐吓乙,结果乙中弹身亡。甲与丙()。 A.构成共同犯罪 B.不属于共同犯罪 C.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

中国政法刑法学考研-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考研参考书目

中国政法刑法学考研-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考研参考书目中国政法刑法学考研-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考研参考书目 专业介绍 刑法学以世界各国刑法为研究对象,是研究犯罪和刑罚、刑事责任及其罪刑关系的科学。中国政法刑法学考研,它属于部门法学的范畴,是部门法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作为研究刑法的科学,是随着刑法的产生而出现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人类对犯罪和刑罚的认识不断深入,积累了大量的刑法文化遗产,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刑律十分发达,当时律学主体部分就是研究刑律的学问,也就是现在的刑法学。例如,中国春秋时期就有所谓“刑名之学”。 但是,刑法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却是近代才出现的。一般认为,1764年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家贝卡里亚《论犯罪和刑罚》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刑法学的正式诞生。此后,经费尔巴哈、龙勃罗梭、菲利、李斯特等人的不断努力,先后出现了刑事古典学派与刑事实证学派(包括刑事人类学派和刑事社会学派),创立和发展了刑法理论体系。 刑法学是法学专业二级学科之一,在整个法学学科体系中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刑法学学科主要以社会中存在的犯罪现象为基础,研究犯罪产生的原因,探讨治理犯罪的对策,寻找减少犯罪的方法、措施,为国家治理犯罪问题献计献策。该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中、外刑法学、犯罪学、刑事政策学等。 (1)总体来说,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立法机关、中国政法刑法学考研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特别是在高中等学校从事法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2)法律专业的学生可以考取相应的证件从而为成功就业奠定基础,主要相关证件有以下几种: 法律职业资格证(通过司法考试获得) 律师执业资格证(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实习完毕,向司法部申请) 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证(有专门的考试,一经合格既有执业资格) (1)刑法学专业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在新形势下更需要有刑法学专业知识的人才。需求体现在以下方面: 1、新世纪中国加入国际人权两公约、中政刑法学考研加入WTO及西部大开发等新形势、新情况下中国刑法的改革与发展对策;

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考研综合课法理学试题

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考研综合课法理学试题 1、下列有关法制、法治与宪政的表述有哪一个或哪一些是正确的? A、若实行法治,就不能实行法制 B、凡实行法制,就实行宪政 C、在一切社会中,法制均以法治为前提 D、无论法治还是宪政,均强调对公共权力的限制 2、马克斯说:“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是在表述法律,……如果一个立法者用自己的臆想来代替事物的本质,那么我们就应该责备他极端任性。”下列哪一个或哪一些说法不违背这句话的原意? A、立法应反映客观规律 B、立法不是立法者所代表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C、客观规律与法律规范是同时产生的 D、法律要具有科学性 3、法律在起源的过程中经历了从个别调整到一般调整的过程。下列哪一种或哪一项说法不符合这个规律? A、法律是在自发形成的习惯基础上产生的 B、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法律 C、在法律起源过程中,从个别调整到一般调整,就是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D、法律起源的过程带有一定的自发性 4、下列有关法学及其体系的解释有哪一个或哪一些是不正确的? A、法学的产生总是以近代法制过节为前提条件 B、法学体系等同于法律学说体系 C、法学具有实践性和职业性 D、法学的发展规律与文学、哲学的发展规律完全相同

5、下列有关我国“地方性法规”的提法有哪一个或哪一些是错误的? A、地方性法规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法规 B、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我国局部地区 C、省级人民政府没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 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性条例属于地方性法规 6、我国婚姻法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这一规定属于下列哪一个或哪几个规则? A、授权性规则 B、禁止性规则 C、义务性规则 D、准用性规则 7、下列有关法的溯及力问题的表述有哪一个或哪一些是错误的? A、近现代国家通行法溯及既往原则 B、只有行法才存在法的溯及力问题 C、不同时代的立法对法的溯及力的规定相同 D、新法生效之前的时间和行为不属用新法,称为“法不溯及既往” 8、下列哪一种或哪一项情形可能导致法律责任? A、大风吹毁某甲自盖的新房 B、某甲与某乙吵架,某乙心脏病发作猝死 C、某甲与某乙约定砸饭店吃饭,乙未赴约,某甲自杀 D、在我国,十岁以下的人致人伤害 9、下列关于执法与守法的概念及关系的理解有哪一个或哪一些是正确的?

中国政法大学个人简历模板1.

王喜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 女 | 24岁(1987年8月21日) 居住地: 电话:139********(手机) E-mail:wangxi51job. 最近工作 [1年2个月] 公司:XX科技 行业:法律 职位:律师/法律顾问 最高学历 学历:本科 专业:法学 学校:中国政法大学 自我评价 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及洞察力,善于与人沟通,对待工作认真负,能够适应各种工作环境,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使自己更加有信心接受各种工作的挑战;性格外向,热情开朗,积极上进,有较强的适应力和较好的应变处事及学习能力,勇于接受挑战和工作压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性情严谨不失活泼、自知不乏自信、温和不乏紧、大方不失理性,能承担一定工作压力。待人接物热情真诚,有亲和力,处事冷静有条理。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周以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法律 目标地点: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律师 工作经验 2010 /8—至今:XX科技[1年2个月] 所属行业:法律 律师律师/法律顾问 1.独立完成各类民商事诉讼案件,包括:人身损害赔偿、离婚、交通肇事、合 同纠纷、劳动争议案件; 2.为客户起草、审核公司各种法律文件,客户包括多家房地产企业及大型国际 贸易公司、国有企业; 3.拟定公司法律规章制度和法制建设方案,包括:公司章程、考勤制度、人事 管理制度、安全责任管理制度、董事会及股东会议事规则; 4.参与处理公司部劳动争议纠纷处理、公司外部合同纠纷处理和公司业务谈 判,包括:企业的设立合并分立、股权转让、房地产企业土地收购等项目。

--------------------------------------------------------------------- 2009 /7—2010 /7:XX法律顾问中心[ 1年] 所属行业:法律 律师助理律师助理 辅助律师完成诉讼及法律服务事务,包括:立案、财产保全、证据保全、庭审、上诉、执行等诉讼环节并完成相关法律文书制作,协助律师修改或制作合同文本,协助律师与当事人及法律顾问单位进行良好沟通,安排律师日程。 教育经历 2005 /9--2009 /6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本科 证书 2009 /3 国家法律职业书 2009 /3 法学学士学位证 2007 /6 大学英语六级 2006 /12 大学英语四级 语言能力 英语(熟练)听说(精通),读写(精通)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历年主观题整理

1.法制与法治 2.调整性法律关系与第一性法律关系 3.归责与免责 4.法的实施与法的实现 5.应然法与实体法 6.法的效力与法的溯及力 7.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 8.所有案例分析题全看 9.法的价值 10.法律规范与非法律规范的区别,或者说,法律规范的特点

1.宪法监督实施的意义 2.联邦制与单一制的各自特点 3.全国人大的职权范围 4.公民社会经济权利的主要内容 5.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6.司法独立在违宪审查中的必要性和作用,司法独立会不会导致司法专制,原因是什么 7.宪法的公民权利条款对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和普通公民的行为分别具有哪些效力 8.法治与人治 9.人权和公民权 10.附带性审查 11.法治原则 12.宗教信仰自由 13.法律的正当程序 14.紧急状态权的行使主体和过程 15.简述我国司法权的独立问题 16.选举权的平等问题 17.我国特别行政区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权力是如何划分的 18.言论自由的权利和限制 19.如何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0.如何理解公民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1.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有哪些 2.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有哪些权利 3.逮捕的条件是什么 4.中级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有哪些 5.自诉案件的范围 6.不起诉的种类和条件 7.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理后,应当进行哪些准备工作 8.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涵义 9.辩护人的责任是什么 10.应当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11.先予执行的法定条件 12.延期审理的情形 13.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必要共同诉讼人的区别 14.一审和二审的关系 15.辩护人的范围 16.提起公诉的条件 17.简易程序的特点,审理范围 18.自诉案件审理程序的特点

中国政法大学大学法律硕士历年复试真题汇总

中国政法大学大学法律硕士历年复试真题汇总 第一部分专业课笔试 一.多项选择题(60分) 1.(5分)春节期间,贩卖假火车票的现象十分严重。公安部门对此进行了多次整治,捣毁了一批制造和贩卖假火车票的窝点,抓捕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但是社会上贩卖假火车票的现象依然存在。如果上述断定为真,下列哪几项可能是贩卖假火车票现象依然存在的原因()A.假火车票的买方市场依然存在 B.所破获的制假售假窝点只占其很小的比例C.火车票缺乏有效的防伪标志D.铁路运输部门仍在出售站票 2.(5分)根据《刑法》及其修正案,下列哪些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A.甲违反国家规定,擅自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扰乱电信市场秩序,情节严重B.乙非法组织传销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 C.丙买卖国家机关颁发的野生动物进出口许可证 D.丁复制、发行盗版的《国家计算机考试大纲》 中国政法大学大学2011年法律硕士复试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专业课笔试答案 1.答案:ABC解析:ABC三项从不同方面解释了贩卖假火车票现象依然存在的原因。D项中“出售站票”与贩卖假火车票无关,无法解释该现象。 2.答案:AC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擅自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或者涉港澳台电信业务进行营利活动,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情节严重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故A 项符合题意。根据《刑法修正案(七)》的规定,B项构成组织、领导传销罪,而非构成非法经营罪,不符合题意。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构成非法经营罪,不符合题意。 中国政法大学大学2010年法律硕士复试真题 第一部分专业课笔试 一.法条分析题(本题25分) 我国《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各细分专业介绍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各细分专业介绍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各专业方向如下: 1.法学理论 2.法律史 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4.军事法学 5.法与经济学 6.民商法学 7.诉讼法学 8.经济法学 9.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10.知识产权法学 11.刑法学 12.国际法学 以上专业方向每一项还包括具体研究方向划分,由于篇幅限制就不一一列举。在凯程的教育学栏目有专门介绍各个专业的情况。 以上各专业方向初试科目大部分是一样的,如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或241德或242西或243意 ③701法学综合一 ④801法学综合二 侦查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或241德或242西或243意 ③740侦查学综合 ④801法学综合二 司法鉴定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或241德或242西或243意 ③741司法鉴定综合 ④801法学综合二 法医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或241德或242西或243意 ③720法医学综合一 ④820法医学综合二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难度分析 本文系统介绍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难度,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就业,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方向,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参考书,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法学考研机构! 一、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近几年法学考研比较热门,中国政法大学大学是政法类院校的翘楚,每年考的人较多,难度肯定不会很小。法大初试题客观题比较多,所以相对来说比较客观公平,只要自己努力加上专业的辅导,考上的几率会很大。在凯程,老师会帮助同学们总结重点难点,帮助同学们梳理脉络,搭建法学知识框架。 法学考研大多数是法学本科的人在考,每年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二本三本的考生,都考的不错,而且都是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就业怎么样? 中国政法大学大学法学研究生教育方面开创了多项全国第一,法学专业博士生、硕士生招生规模上名列全国第一,每年会派出大批研究生出国出境游学、出国攻读博士学位或联合培养。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辈出,绝大多数研究生在学期间即跟随导师参加国家立法、司法咨询、重大项目研究工作,在高端法律活动中锻炼自己。 就业方向: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公检法机关、公司企业、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等。 三、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是否公平? 根据往年的录取情况来看,初试分高的一般就能保证录取,而且被录取的考生也是来自于各类院校,本校的学生并不多。而且通过我们辅导成功考上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研究生的众多考生都是通过自己努力,采取正确方法从而实现自己梦想。同时,我们团队成员身边的同学毫无意外也都是初试成绩优异,表现优异的同学。从这些情况来看,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还是比较公平的。 五、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辅导班有哪些? 对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您直接问一句,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更谈不上有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的考研辅导资料,有考上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的学生了。在业内,凯程的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非常权威,基本上考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考入率达95%。凯程有系统的《凯程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讲义》《凯程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题库》《凯程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宝典》,也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深入的理解,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深厚的人脉和及时的考研信息。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并且,在凯程网站有成功学员的经验视频,其他机构一个都没有。 六、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 701 法学综合一 《法理学导论》(初试必读)第二版舒国滢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版 《法理学》(初试选读)舒国滢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宪法学》(第四版)焦洪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4年版 《国际法》周忠海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大学出版社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2008年 《国际私法》第三版赵相林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大学出版社 2011年第三版 《国际经济法》(第四版)王传丽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大学出版社

刑法-刑事司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

刑法 题目: 1.论刑法的基本特征 2.论刑法的谦抑性 3.刑法与宪法关系论 4.论刑法与民法的关系 5.论刑法与行政法的协调 6.论罪刑法定原则 7.论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 8.论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实现 9.论罪刑相适应原则 10.论罪刑相适应原则与刑罚个别化原则的关系 11.论我国刑法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12.论刑事政策与刑法的关系 13.刑法解释规则研究 14.刑法解释效力研究 15.论我国刑法的司法解释 16.论构筑刑法体系的原则 17.我国刑法空间效力的几个问题 18.刑法普遍管辖权问题研究 19.我国刑法溯及力问题研究 20.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 21.我国刑法犯罪特征研究 22.犯罪论体系若干问题研究 23.论犯罪构成的概念 24.对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思考 25.论犯罪客体 26.我国刑法犯罪客体研究 27.刑法上的行为概念 28.论不作为的概念与特征 29.不作为犯罪中先行行为的性质及特征 30.不作为犯罪比较研究 31.不作为犯的刑事责任根据 32.论持有行为的性质与特征

33.持有犯罪与严格责任 34.刑法上的结果概念 35.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36.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 37.我国刑法单位犯罪问题研究 38.精神病人责任能力问题研究 39.醉酒人的刑事责任根据 40.对犯罪故意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分析 41.违法性认识错误与刑事责任 42.论犯罪过失中注意能力的判断标准 43.犯罪过失注意义务探析 44.对过于自信过失意志因素的分析 45.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区分 46.对象认识错误处理规则解析 47.刑事责任概念研究 48.正当防卫问题研究 49.特殊防卫的成立条件 50.正当防卫时间性问题研究 51.对正当防卫目的正当性与行为防卫性的理解 52.有关防卫限度的问题研究 53.防卫过当的认定 54.论紧急避险的“迫不得已”与避险限度的关系 55.被害人同意(或承诺)排除犯罪性的条件分析 56.论犯罪既遂 57.犯罪既遂的标准研究 58.论犯罪未遂的概念与特征 59.不能犯的可罚性根据与范围 60.犯罪未遂可罚性根据和范围研究 61.论犯罪预备的概念与特征 62.犯罪预备与“着手”行为分析 63.论犯罪中止的概念与特征 64.放弃重复侵害行为的性质研究 65.论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处罚原则 66.论共同犯罪的概念与特征

2010年中国政法大学801法学综合二刑法学部分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0年中国政法大学801法学综合二刑法学部分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1.甲酒后与邻居乙发生争吵,回家拿起一根大棒,朝邻居乙猛击过去,不料没有击中乙,而是击中前来劝架的邻居丙,导致丙死亡。甲的行为构成何罪?()A.构成故意伤害罪 B.对乙构成故意伤害罪(未遂),对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D.对乙构成故意伤害罪(未遂),对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处罚12.刑法上的不作为是指()。 A.负有特定法律义务当为能为而不为的行为 B.消极行为 C.静止行为 D.过失行为 13.甲为逼迫乙偿还5万元赌债,关押乙于地下室达一个月之久,乙仍称无钱可还,甲气愤之下将乙打成重伤,甲构成()。 A.绑架罪 B.非法拘禁罪 C.故意伤害罪 D.敲诈勒索罪 14.甲偷割通信电缆卖给废品收购站,得赃款1500元,造成通信线路中断6小时。甲的行为属于()。

A.牵连犯 B.连续犯 C.结合犯 D.想象竞合犯 15.我国《刑法》第l3条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中的“不认为是犯罪”应当理解为()。 A.是犯罪但不以犯罪论处 B.是犯罪但不予刑罚处罚 C.不构成犯罪 D.不具有社会危害性 16.张三系省射击运动队的教练,依法配置有枪支。某日,李四向张三借抢打猎,张三碍于情面将枪支借给了李四,李四用了半天后归还。张三的行为属于()。 A.非法出租枪支罪 B.非法出借枪支罪 C.滥用职权罪 D.不构成犯罪 17.某企业在缴纳400万元税款后,以假报出口的手段,骗取出口退税款1000万元。该企业的行为()。 A.构成偷税罪 B.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 C.以偷税罪和骗取出口退税罪数罪并罚 D.以偷税罪和骗取出口退税罪择一重罪处罚

中国政法大学 民法考研复习之名词解释30题

名词解释 1、民法 2、民事法律关系 3、监护 4、民事权利能力 5、民事法律事实 6、诉讼时效 7、法定代理 8、复代理 9、表见代理 10、种类物 11、诺成性民事法律行为 12、单方民事法律行为 13、善意取得 14、用益物权 15、抵押权 16、动产质押 17、财产所有权18、相邻权 19、共同共有 20、要约 21、合同 22、缔约过失责任 23、不当得利 24、无因管理 25、留置权 26、提存 27、人身权 28、名誉权 29、合伙 30、代位继承答案 1、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民法规范所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 3、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依法实行的监督和保护。 4、法律赋予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5、是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事实。 6、指对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的权利人,使其丧失在诉讼中的胜诉权的法律制度。 7、指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 8、指代理人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转托他人实施的代理行为。 9、指被代理人的行为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无权代理人享有代理权,基于此项信赖与无权代理人为民事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代理。 10、指具有共同的属性,可以用品种、规格或度量蘅加以计算的物,具有可代替性。 11、指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 12、基于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就可以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 13、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依法取得对该动产的所有权。 14、指以物的收益为目的的物权,包括地上权、地役权、永佃权等。 15、指债权人对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的不移转占有而作为履行债务担保的财产,于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时,得就其价值优先受偿的权利。 16、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热闹有权将该动产折价或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17、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18、指不动产的权利人为依法行使其权利,要求相邻不动产的权利人提供方便的权利。 19、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民事主体对共同财产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empirenews.page--]20、指一方当事人向他人作出的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2000——2001学年中国政法大学民法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00级国际法学院民法学原理上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21分) 1.董红系儿童影星,年满9周岁,片酬颇丰,其父董军的亲弟董强,家居山区,生活较为 困难。董军征得董红口头同意后,将董红的片酬3000元以董红的名义赠与董强,对这一民事行为的效力的下列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A.有效,理由是董军为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处理其财产 B.有效,理由是董军已征得董红的同意 C.无效,理由是,董军未征得董红母亲的同意 D.无效,理由是董军处分董红的财产不是为了董红的利益 2.1991年5月,冯敏因受单位处分而离家出走,一直下落不明。1997年6月其妻王慧向 法院起诉,要求离婚。同月,冯敏所在单位将其除名,亦向同一法院送交了宣告冯敏死亡的申请书。下列有关该案的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法院应判决离婚,但不应该判决宣告死亡 B.法院应判决宣告死亡,使冯敏与王慧的婚姻关系自然解除 C.法院可以判决离婚也可以判决宣告死亡 D.法院在判决离婚德同时宣告死亡 3.刘某出海打鱼,因遇台风下落不明。现其妻王某向法院申请宣告刘某失踪。因刘某失踪 后,王某与他人姘居,并与姘妇合用家中财产,在确定刘某的财产代管人时,刘某父母与王某发生争执。本案中法院应依法指定谁为财产代管人?:() A.王某,理由是王某提出了宣告失踪的申请 B.王某,理由是王某是刘某失踪后的第一顺序的财产代管人 C.刘某的父母,理由是若指定王某则不利于保护刘某的财产 D.王某和刘某的父母,理由是他(她)们军委法律规定的财产代管人 4. 张家为孙子张明过生日,却为出生日期发愁。张明的母亲记得儿子是8月28日出生,医院的记录是8月29日,出生证上记载的是8月30日。而户口簿上记载的是9月1 日。在没有任何相反证明的情形下,依照我国的有关法律,张明的出生时间应以()为准?A.8月28日 B.8月29日 C.8月30日 D.9月1 日 5. 无论企业法人还是非企业法人,因依法被撤销、解散、宣告破产或其他原因而进行清算时,法人:() A.主体资格消灭,不能进行民事活动 B.主体资格不消灭,仍然可以进行民事活动 C.主体资格不消灭,但不能进行民事活动 D.主体资格不消灭,但不能进行民事活动 6.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选项中,诉讼时效期间不是1年的是:() 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B.出租人向延付或者拒绝付租金的承租人要求给付租金及赔偿损失的 C.寄存人向丢失寄存物的保管人请求赔偿的 D.买卖合同的买方请求卖方交货的 7.王进在商店购物时,丢失手表一块。商场工作人员拾得后,即交给公安部门,王未能在

中国政法大学民法案例

民法部分 一、案情:王某与张某育有二子,长子王甲,次子王乙。王甲娶妻李某,并于1995年生有一子王小甲。王甲于1999年5月遇车祸身亡。王某于2000年10月病故,留有与张某婚后修建的面积相同的房屋6间。王某过世后张某随儿媳李某生活,该6间房屋暂时由次子王乙使用。 2000年11月,王乙与曹某签订售房协议,以12万元的价格将该6间房屋卖给曹某。张某和李某知悉后表示异议,后因王乙答应取得售房款后在所有继承人间合理分配,张某和李某方表示同意。王乙遂与曹某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曹某当即支付购房款5万元,并答应6个月后付清余款。曹某取得房屋后,又与朱某签订房屋转让协议,约定以15万元的价格将房屋卖给朱某。在双方正式办理过户登记及付款前,曹某又与钱某签订了房屋转让协议,以18万元的价格将房屋卖给钱某,并办理了过户手续。 2001年5月,曹某应向王乙支付7万元的购房余款时,曹某因生意亏损,已无支付能力。但曹某有一笔可向赵某主张的到期货款5万元,因曹某与赵某系亲威,曹某书面表示不再要求赵某支付该货款。另查明,曹某曾于2001年4月外出时遭遇车祸受伤,肇事司机孙某系曹某好友,曹某一直未向孙某提出车祸损害的赔偿请求。 问题: 1.王某过世后留下的6间房屋应由哪些人分配?各自应分得多少?为什么?

2.王乙与曹某签订的售房协议是否有效?为什么? 3.曹某与朱某、钱某签订的房屋转让协议效力如何? 4.如朱某要求履行与曹某签订的合同,取得该房屋,其要求能否得到支持?为什么? 5.如王乙请求人民法院撤销曹某放弃要求赵某支付货款的行为,其主张能否得到支持?为什么? 6.如王乙要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请求孙某支付车祸致人损害的赔偿金,其主张能否得到支持?为什么? 答案: 1.张某、王乙、王小甲。(1分)其中,张某分得4间,王乙、王小甲各分得1间。因该6间房系王某与张某的共同财产,王某死后,张某应获得其中的3间,余下3间房在第一顺序继承人间平均分配。第一顺序的继承人有张某、王乙,因王甲先于王某死亡,其子王小甲享有代位继承权。故余下3间房中张某、王乙、王小甲应各分得1间。 解析:《继承法》第10条规定了遗产继承的顺序。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由第二继承人继承。该法第13条第1款规定,同意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本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参考教材归纳

2017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参考教材归 纳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 701 法学综合一 《法理学导论》(初试必读)第二版舒国滢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版 《法理学》(初试选读)舒国滢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宪法学》(第四版)焦洪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4年版 《国际法》周忠海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大学出版社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08年 《国际私法》第三版赵相林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大学出版社 2011年第三版 《国际经济法》(第四版)王传丽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大学出版社 《行政诉讼法学》第三版马怀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第三版版《行政法学》(第二版)张树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801 法学综合二 《民法学》(必读)第二版江平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民法学》王卫国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民事诉讼法学》第三版宋朝武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2年修订版《民事诉讼法学》第三版宋朝武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三版 《刑事诉讼法学》(第四版)陈光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刑事诉讼法学》刘玫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二版 《刑法学》(第四版)曲新久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刑法学》(第五版)曲新久、陈兴良等着中国政法大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以上参考书比较多,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中国政法大学 刑法总论2014-2015期末真题(无答案)

刑法学总论2014-2015期末考试试题(A) 一、单选。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关于刑法的空间效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俄罗斯人甲乘坐从我国呼和浩特市开往蒙古国鸟兰巴托的长途客运汽车(公司注册地为我国),在汽车行驶于蒙古国境内时,将一日本人打死,对甲的行为可按属地管辖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B.我国公民乙因在英国犯故意杀人罪已被当地法院判处刑罚并服刑完毕遣返回国。我国司法机关应当对其免除或减轻处罚 C.我国普通公民丙在泰国犯侮辱罪。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该罪法定最高刑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丙的行为依我国刑法可以不予追宄.也可以予以追究 D.日本人丁劫持美国飞机降落在法国,由于此事与我国无关。即使丁在我国出现,我国也无权对其行使刑事管辖权 2.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是:() A.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构成要件要素 B.某些犯罪构成的必备构成要件要素 C.只能作为量刑情节加以考虑,不是构成要件要素 D.对任何一种犯罪均非必备构成要件要素 3.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某日,甲喝醉了酒,把某酒店老板打成重伤,在群众抓捕他时,甲因受到惊吓而精神病发作。则甲() A.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 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 C.不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 D.应当负刑事责任 4.陈某1981年5月生,于1997年6月20日(当时其未满16周岁)盗窃他人财物9万余元,一审法院于1997年9月日根据1979年刑罚认为陈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陈某承认自己构成犯罪,但以量刑过重唯有提出上诉。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生效。二审与1997年10月13日进行(此时新刑法已生效),新刑法规定不满16周岁对盗窃罪不负刑事责任,则对于新刑法的溯及力说法正确的有() A.新刑法不具有溯及力,应依行为时刑罚对其定罪 B.新刑法不具有溯及力,因陈某案已于新刑法生效前审结 C.新刑法不具有溯及力,但可考虑新刑法的因素陈某判刑从轻或减轻 D.新刑法具有溯及力,应按照“从旧兼从轻原则”对其判决无罪 5.保姆A带着4岁的小宝在公园玩耍,小宝向游客B泼水,B遂将小宝扔进公园人工湖中。小宝拼命挣扎,B站在一旁不予救助。A不会游泳,未下水救小宝,只是想路人求助。期间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文献 (反映学科前沿动态和最新的参考文献,由导师在指导过程中进行补充。) 1、陈兴良:《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1992年版。 2、曲新久:《刑法的精神与范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修订版、2000年版。 3、张明楷:《法益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修订版、2000年版。 4、周光权:《刑法学的向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刘仁文:《刑事政策初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何秉松主编:《刑事政策学》,群众出版社2002年版。 8、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9、陈兴良:《本体刑法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0、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陈光中、丹尼尔·普瑞方廷主编:《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法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3、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4、宁汉林、魏克家:《中国刑法简史》,中国检察出版社1997年版。 15、储槐植:《刑事一体化与关系刑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朗胜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解》,群众出版社1997年版。 17、敬大力主编:《刑法修改要论》,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8、肖扬主编:《中国刑事政策和策略问题》,法律出版社1996 年版。 19、何秉松:《犯罪构成系统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 20、何秉松:《法人犯罪与刑事责任》,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 21、蔡枢衡:《中国刑法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2、高明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与诞生》,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 23、杨兴培:《犯罪构成原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24、赵秉志:《犯罪主体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年版。 25、刘明祥:《刑法中错误论》,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 26、田宏杰:《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27、张明楷:《未遂犯论》,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28、吴振兴:《罪数形态论》,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 29、陈兴良:《共同犯罪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0、冯军:《刑事责任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5月版。 31、邱兴隆、许章润:《刑罚学》,群众出版社1988年版。 32、谢望原:《刑罚价值论》,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年版。 33、梁根林:《刑罚结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4、胡云腾:《存与废:死刑基本理论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版。 35、李云龙、沈德咏:《死刑专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6、吴平:《资格刑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7、王平:《中国监狱改革及其现代化》,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 38、韩玉胜:《监狱学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9、许章润:《监狱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0、张明楷:《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1、周道鸾、张军主编:《刑法罪名精释》,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第2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