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村园林景观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乡村园林景观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乡村园林景观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乡村园林景观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乡村园林景观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发表时间:2019-11-12T10:26:44.2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作者:张雨新[导读] 摘要: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我国的许多产业迅速崛起,带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我国的许多产业迅速崛起,带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本文基于乡村建设展开,对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进行的乡村建设活动进行分析,对此方面的现状做具体分析,针对此现状提出此方面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关键词:乡村园林;景观建设;现状;发展趋势引言

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速度史无前例,各种标志性建筑的接连诞生,为城市增添了不少色彩,一些园林景观的设计为城市建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然而,在针对乡村此方面的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众多不合理的地方,对乡村原本的文化和气息造成巨大冲击,严重违背了建设乡村的初衷,对此现象,相关部门要深刻反省。

一、建设现状(一)破坏当地自然环境我国的城市建设脚步逐渐加快,带动周围乡村的建设活动也渐渐展开,而乡村的建设存在众多弊端,例如,建设过程中,规划设计考虑欠佳,一味地追求外观,忽视环境问题,最后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巨大伤害,这种伤害可能需要花费巨大的代价去弥补。现阶段,很多乡村的建设都将道路作为首要建设目标,因为其可以打开乡村的致富之门,还方便人民群众的出行,而这些人民群众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对环保可能没有什么概念,一味地去支持这种所谓的利己建设,道路规划设计欠佳,破坏了许多稀有的绿色植被,对原本稳定多样的乡村环境产生巨大冲击。此外,许多城市建设过程中,为了城市环境,将一些污染工厂迁移至偏远的农村,这就是掩耳盗铃,由于乡村这方面管理欠缺,这些工厂排放可能会排放大量的违规物质,对当地环境造成巨大伤害[1]。再者,农民的种植活动对化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严重,对当地环境造成巨大损害。(二)干扰人民日常行为活动由于我国专业的设计人员稀缺,在乡村建设期间,许多设计脱离实际,出现大量的模仿式设计,出现许多问题。例如,许多偏远地区依然采用古老的生产作业方式,许多情况下依然是以人力作为主要方式进行生产作业,而这些地区的生产作业迈向机械化仍需要走一段路,如果不能很好地对此进行规划,势必会出现许多矛盾,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晒麦子,农民伯伯会将麦子铺设在公共道路上,对车辆通行造成威胁。此外,部分乡村在农作物的处理方面进行优化,建设一些小型加工坊,但由于专业设备的缺失,使其得不到有效应用,长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农民失去了传统加工作农作物的农具和场地,对这种加工设备产生依赖心理,而这些加工设备又不能及时被引进,对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巨大影响[2]。此外,乡村的快速建设使得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对当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造成巨大冲击。(三)盲目模仿建设数据表明,大多乡村园林景观建设都以城市为参考标准进行,一味地追求别的地域的建设风格和标准,忽视自身特有的文化特色,从而出现很多建设矛盾,建筑风格与当地文化格格不入,长久以来,大部分乡村要是以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可能会遗失一些古老的文化,和一些有特色的建筑,这在先前的建设中屡见不鲜,那些有特色风格的景观园林、建筑,在时间的长河中渐渐被埋没,直至消失,这是一种损失。此外,我国民族众多,乡村文化丰富多彩,一致化的建设必定使得观赏性大大降低,看似发展,实则倒退,到最后只会适得其反。

二、发展趋势(一)基于环保理念进行建设上述谈到,此方面的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从而对当地稳定多样的自然环境造成巨大冲击,乡村居民普遍文化程度低下、环保意识淡薄、大量工厂的迁入、农民种植活动对化肥的过度依赖等等,这些都对当地稳定多样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冲击。针对这些现象,相关部门要采取措施进整治和改善[3]。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环节,要切合实际,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将当地的特色植被进行合理种植,建设项目尽可能少地破坏绿色植被,对当地的绿色植被进行考察,对其大致进行划分,将其应用于建设项目的装饰,不仅保护当地环境,还提高建设项目的可观赏性,坚决避免以破坏当地环境为代价进行相关建设活动。(二)相关建设切合实际现阶段,我们的许多领域的设计都要考虑到其是否环保、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其次,考虑人,设计要人性化,服务于人。乡村园林的规划设计必将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设计不再盲目追求城市建设,以符合当地发展条件,适合当地实际情况为基础,将环保深入人心,并得以实施,使其在设计建设中得以充分体现,并且相关设施、设备要得到及时应用,避免闲置,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为乡村居民设计的公共设施要科学合理,贴近民意,供他们日常生活所使用,让他们有一个充分的活动区域,这就是乡村景观未来的一个趋势。(三)“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并定要进行乡村建设,这也是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相关部门在此方面的建设管理过程中应“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特有材料进行建设,负责此方面设计工作的人员应该基于对当地实际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工作。例如,当地如果盛产竹子,有大面积的竹林,就可以设计一些以竹子作为基础材料的设施,减少部分建筑材料的消耗,还能体现当地特色,两全其美[4]。此外,建筑风格应当别具一格,不能盲目跟随城市建设标准,设计要以当地的文化特色为主进行,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既体现当地文化特色,又提高当地的整体水准,从而在乡村建设期间发扬当地文化,更具有发展意义。

三、结束语总之,在乡村园林景观的建设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其现状不容乐观,首先,威胁自然环境;其次,干扰当地居民日常行为活动;最后,遗失当地文化特色。这显然不符合我国此方面建设的初衷,对此,我们分析此方面的建设必定朝着改善这几个问题的方向发展,将环保作为重点,以当地文化特色和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建设活动,使得此方面的建设更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从而促进我国乡村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参考文献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创建指标

一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否决项 1.尚未编制(或修编)完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或未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2号)要求划定绿线,并在至少两种以上的公开媒体上向社会公布; 2.建成区绿地率不达标; 3.城市污水处理率不达标; 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达标; 5.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不达标; 6.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达标; 7.林荫路推广率不达标。 二、部分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 1.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率 计算方法:城市园林绿化满意度调查满意度总分=大于或等于8的公众人数(人)/城市园林绿化满意度调查被抽查公众的总人数(人)×100% 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是指城市中乔、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包括屋顶绿化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以及零星树木的垂直投影面积,乔木树冠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能重复计算。 计算方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K㎡)/建成区面积(K㎡)×100% 3.建成区绿地率 城市各类绿地包括公园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其他绿地,建成区绿地率为各类绿地总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比率。 计算方法: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内各类城市绿地面积之和(K㎡)/建成区面积(K ㎡)×100% 4.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公园绿地面积指城市建成区内各类公园绿地总面积之和。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城市中居民人均占有公园绿地的面积。 计算方法: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 建成区内公园绿地总面积(㎡)/建成区内的城区人口数量(人) 统计和计算时注意事项 (1)道路绿地面积计算:只栽植行道树的道路,单侧绿地面积按栽植行道树总长乘1.5米计算;行道树下建植绿地的,绿带宽度小于1.5米的按1.5米计算,大于1.5米的按实际面积计算。道路绿化覆盖面积计算:只栽植行道树的道路,按行道树垂直投影面积计算;行道树下建植绿地的,按行道树垂直投影面积与绿地面积相加,减去行道树垂直投影中与绿地重叠部分的面积。 (2)孤植树面积计算:孤植树是指孤立种植的树木,既不是行道树,也未栽在绿地内,其绿地面积按每株2.25平方米计算,绿化覆盖面积按树冠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3)垂直绿化作为一项考核内容,垂直绿化面积不计入绿地面积。屋顶绿化面积计入绿地面积。 (4)水面面积计算 ①公园内符合《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园内用地比例要求(绿化用地比例 ≥65)的水面,水面全部计入公园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面积; ②城市内部河流,沿岸(单岸)绿化带宽度<30米,水面不计入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面积; ③城市内部河流,沿岸(单岸)种植植物形成宽度≥30米的滨水公园绿地,水面面积≤滨

浅析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01-11T13:52:41.6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30期作者:王林林 [导读] 文章主要分析了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北京绿城怡景生态环境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 100083 摘要:随着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持续深入,目前,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风景园林的相关工作人员都开始使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规划乡村的景观,推动乡村地区的发展,提升乡村的环境,进而让乡村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让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文章主要分析了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设计 引言 在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过程中,无论是乡村居民还是城市居民,都对环境的好坏越来越高度重视,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将乡村的景观有效的融入到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中去,在融入的过程中既要保留各自的特点,也要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为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并为所居住的城市增添色彩。把乡村方面的景观元素灵活的融入园林的规划设计中,不但可以保留乡村景观所具备的原生态的特色,也能丰富城市的文化景观。 1乡村景观概述 乡村景观处在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之间,以田园景观为主要因素,包括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受到的污染相对较少,主要的自然元素有:树木、山川和河流等。主要的人文元素有:动物、村落以及人类等。设计人员在建设乡村景观时,深刻体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进而保护了自然环境。现在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无论在工作和生活上,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风景园林作为一个休闲公共场所,市民对于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的程度的要求就越来越高,风景园林设计的合理性和功能性也越来越重要,乡村融入城市的表现就是将乡村景观更好地融入到风景园林的设计和规划中,是城乡结合的需要,让城市风景园林更好地与大自然结合,不仅能够释放市民的情绪,同时也能够缓解人口增长带给城市的压力。 乡村景观的特点体现在:一是,生产性。乡村景观与农民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农民对大自然的改造和获取,在农村景观建设中有必要将生产性体现出来。二是,审美性。乡村景观是的特色是田园风光,有着深厚的自然生态气息,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三是,人文历史性。乡村景观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一代又一代勤劳的中华儿女在乡村土地上劳作,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德在乡村土地上也得到了传承。四是,地域性。乡村是以一定的地域形成的生活生产单位,而且不同地区的乡村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这对乡村景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2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 2.1提供设计参考依据 乡村景观在设计过程中重点突出了乡村的概念,而说到乡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一望无际田野,数不尽的油菜花,这种纯粹、质朴的情感正是乡村景观所要表达的。将乡村景观融入到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能够消除城市风景园林景观的奢靡气息,同时增添了一些可爱、俏皮的元素,给人们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当人们看到带着乡村景观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首先会感觉到眼前一亮,毕竟看多了城市的莺莺燕燕,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设计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城市的生活方式与乡村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又不能将二者进行融合,那样只会影响城市与乡村双方的发展,所以,设计师将乡村景观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进行表达,也算是满足了城市人向往乡村生活的心愿。 2.2展现乡村艺术景观 在城市园林景观建筑的过程中融入乡村景观,并借助现代艺术的一些表现手法,对乡村的景观进行某种程度上的加工,这样就能在最大程度上将乡村的景观的艺术表达出来。同时在这些条件下,可以结合西方现代化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等手法,对我国传统的园林艺术进行现代化的改进,加以融入中国传统的田园风貌,必定会对我国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起到积极的影响。 2.3增加田园风光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风景园林已经被高楼大厦、灯红酒绿所同化了,已经失去了风景园林景观原本的艺术气息,而乡村景观就像是与城市景观站在了一个对立面,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所以,设计师在进行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时候,要参考乡村景观的设计形式,在城市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加入更多的乡村元素,能够让城市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给城市中忙碌的人群一个休憩的空间。在提供休息场所的同时,更是对都市文化提供了发展的参考,使城市发展能够包容乡村的特色。由于城市中所堆砌的高楼大厦给人以压迫感,逐渐人们开始向往田园生活。而在设计的过程中将乡村景观融入,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是对乡村风土人情的一种表达。乡村景观作为我国历史及风俗的发源地,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积淀。 2.4充分表达农业的特征 乡村景观是从农业景观中衍生而来的,其中很多元素都是借鉴了传统的农业耕作情况,因此,乡村景观也是传统的农业耕作现象的另一种表达。农业耕作是我国乡村的文化传统,具有丰富的历史色彩与特征,将乡村景观应用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不仅是为了改善其设计风格,更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与尊重。人们可以通过欣赏优秀的风景园林景观,了解到传统的农业耕作过程,对历史文化的价值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针对不同的土地资源,规划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不同的设计。同样乡村景观在进行实际设计的过程中,更是对土地上自然景观表达了尊重,将乡村中特有的自然景观文化意蕴带入到城市的建设中,为城市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提供了条件,并且对现代化城市的园林景观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在城市的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适当的融入乡村的艺术特色,不仅是对当地环境文化的体现,更成为都市人群能够了解乡村生活的便利途径,让人们对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有新的体验。 2.5促进城乡可持续性发展 缩短城市与乡村的差距,促进城市与乡村共同发展一直是我国在积极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政府的不懈努力,也取得了很多突出的成就,但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都阻碍着人类融入自然当中,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想要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乡村景观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促进的作用,通过对乡村景观的合理利用来

乡村景观园林方面问题的分析研究

乡村景观园林方面问题的分析研究 发表时间:2018-09-17T15:16:20.7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作者:刘建伟 [导读] 摘要: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也过上了物质条件富足的生活,与此同时,人们对精神需求也在日益增长。 镇江建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也过上了物质条件富足的生活,与此同时,人们对精神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在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质量明显下降,这对于乡村景观园林的建设与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因此我们应对其予以高度重视。 关键词:乡村景观;生态环境;重视; 1、乡村景观园林的概念及内涵 乡村景观园林涉及的范围较广,现阶段乡村景观园林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从字面上来理解,乡村景观园林主要由乡村和景观园林两部分组成,二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乡村与农村并不是相同的概念,农村通常指的是与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区域。而现如今,一些农民已经不再开展农业生产,因此农村的概念也不再清晰。 景观园林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来理解,一个是景观,一个是园林,景观主要指的是自然、人类的聚居环境,其与社会、文化和习俗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园林发展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自然山水和建筑之间的配合来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所以从广义上来说,乡村景观园林主要是指非城市化的人类聚居环境,主要借助大自然当中的山水和自然风景组成审美价值较高的自然环境。在国际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国家对这一问题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探讨,此外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化水平也得到显著较高,同时对乡村景观园林系统研究也非常关注,因此在乡村景观园林的建设和规划方面,也拥有了更加完备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2、乡村景观研究的积极意义 2.1有利于提升乡村景观园林建设的意识 乡村景观园林虽然发展较早,但是人们对乡村景观园林没有建立起正确的认识,因此也不重视乡村景观园林的建设活动,而且人们缺乏对乡村园林景观的系统研究,所以,正确理解乡村景观的概念,可更好地促进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乡村景观园林的理论与实践当中来,从而推动我国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发展。 2.2有利于保护传统乡村园林景观 我国现存的很多私家园林都是明清时期的园林,乡村园林与城市园林相比不会受到过多的外界干扰,所以一些乡村园林中还留存着很多宋代的风格,这也是中国传统园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见证。 2.3有利于创造现代化的乡村景观园林 对乡村园林进行全面的研究可有效地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乡村园林保留了自然界独特的美感,同时其也充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所以,在乡村园林研究中,可结合乡村的日常功能要求、景观的要求以及经济条件来创造更为雅致和完善的园林景观艺术形象,这对推动我国乡村园林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3、乡村景观园林与环境保护体系的协调分析 3.1乡村景观园林建设应兼顾生态建设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乡村景观园林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但在发展中,乡村园林景观建设依然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分析,其都处于发展的阶段,故而具有十分显著的非系统性。由于理论和实践上的限制,我国在景观园林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将其当做一个独立的系统来看待,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在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下,不断在理论环节上寻求更多的成长和进步。 当前对于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处于初期阶段,因此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调查,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科学的分析和有效的论证。之后从人类聚居环境学的发展角度选择多个不同时期的真实例子,对乡村景观主要的构成展开分析,同时还可采取有效措施对多个元素进行量化处理,对其演变和发展展开更为科学有效的分析。而且现代人类聚居环境和园林研究的过程中,也要更加重视生态观念和自然景观思想的融合,且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自然条件,以现代宏观区域规划的理论方法为基础,分析多个现代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理论和相关实践。 乡村景观园林研究中,充分明确乡村景观园林也是构建乡村体系的关键要素,但是其涉及到诸多方面,如社会经济、文化和社会应用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乡村景观园林的科学研究,能够更好地推动民俗、社会结构和环境艺术应用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从而能够对乡村景观园林开展全方位的分析与研究,提高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深度,且在研究的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乡村园林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主要地位和实际作用、乡村园林景观建设与社会发展进步间的关系等等。 3.2在研究中应充分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对未来乡村景观园林发展的模式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乡村景观园林建设规划工作也需要不断改变和发展,从而能够更好地优化乡村景观园林规划建设的水平。若要充分了解乡村景观园林形态的构成,我们可借助文献资料去查阅相关信息,这些文献资料记录了村落的选址,布置以及发展等等。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可以此为基础进行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规划和研究。 3.3结合自然规律规划乡村景观园林 为更为全面和细致地对乡村景观园林建设展开研究,我们需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做好基础工作,如在应用实证材料的过程中,结合多个方面的研究总结分析乡村景观园林的建设规律,这样才能够为理论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创造有利条件。现如今,我们可以充分借助各种相对较为完善的理论,对乡村景观园林实行更为科学和细致的研究。 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主要结合自然所固有的规律完成布局设置。为了更加科学全面地掌握乡村园林景观应用的具体条件,可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完成民意调查,统计分析居民的居住方式和价值取向,以此便能更好地促进现阶段乡村景观园林规划建设工作的发展。 此外,借助对乡村园林景观的科学分析和研究,概括乡村景观园林中常见的类型,科学分析园林的主要特色,进而更为全面细致地掌握乡村园林景观的基本特点。在这里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过程需要应用多个学科,其需要融合多个学科的知识,故此在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风景园林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浅谈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风景园林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浅谈 发表时间:2018-12-20T15:08:25.05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9期作者:陈怡党 [导读] 对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切实提升综合发展效能,满足现代风景园林发展需求[1]。 摘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风景园林成为现代城市重要的风景,同时对于调节城市气候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风景园林发展实践中,必须遵循环保原则、科学原则、艺术原则,提升风景园林艺术发展综合水平,适应现代新型城镇化建设趋势。 关键词:城镇化;风景园林;建设趋势;园艺发展 在现代城市建设发展体系中,城市园林已经成为一道重要的风景,在推动绿化园林发展建设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准确找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风景园林发展的发展方向,对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切实提升综合发展效能,满足现代风景园林发展需求[1]。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风景园林发展中的问题 在新形势下,开展风景园林设计需要一个科学的体系,这也正是现代很多城市所欠缺的地方。设计是风景园林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发展过程中,要明确设计流程和风格要求,通过体系上的优化,实现城市科学发展目标,提升综合工作效能。在风景园林发展工作实践中,不管是组织架构还是工作运转,都有亟待提升的地方。不管是具体工作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要坚持顶层设计,通过风景园林发展工作架构上的优化探索,实现风景园林设计效能的提升,进而弥补工作漏洞。在开展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风景园林建设发展工作往往不受到重视[2]。一般城市建设者普遍认为,保障路面等基础设施的顺利推进,是工作的首要任务,作为辅助性工作,风景园林设计在整个城市体系中往往处于非核心地位,对于这种情况,要提升领导的重视程度,加强对风景园林工作的支持力度,在人力和财力上给予倾斜,提升风景园林水平,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求。在新形势下开展风景园林发展建设,很多工作人员认为这是一项传统工作,不注重工作模式与理念上的创新,秉持传统的工作模式,没有将现代设计理念结合起来,总体工作效能不高。随着现代风景园林建设工作形势的发展,传统风景园林建设工作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对于管理工作要求也更高,在工作中呈现出很多新局面和新问题,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实现风景园林设计的规范性,是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为城镇化发展提供的要素 (一)视觉效果 在风景园林发展中,如何评价综合水平,主要看视觉效果及环保元素,其中的具体设计要素如何融入其中,形成一种浑然天成的艺术展现效果,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将景观融入到风景园林发展中,可以提升风景园林发展的综合水平。通过极富有想象力的艺术处理,实现了视觉艺术效果的优化。此外,在景观中,用色同样十分讲究,实现了色彩的鲜明对比。在风景园林发展中,通过将景观融入其中,可以推动艺术设计总体水平的提升。在风景园林发展过程中,通过融入景观,可以打造设计上的亮点,通过风景园林色彩和要素的搭配,形成视觉艺术特色。在进行风景园林发展过程中,可以实现设计中的冲击,让风景园林发展更富有特色,同时景观的搭配也需要注意,在开展风景园林发展过程中,可以实现风景园林发展的总体美感,让城市发展更具有丰富性和层次性[3]。 (二)艺术探寻 在风景园林发展过程中,要想实现景观的有效创新设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可以在风景园林发展过程中,直接将景观图案移植过来,打造更丰富的视觉元素,提升设计的艺术性。在景观及其色彩结构中,要想讲这些要素融入到艺术设计当中,让整个风景园林发展更具有艺术特色,实现视觉要素的有效传达,满足风景园林发展发展需求。在景观运用方面,通过有机搭配,实现风景园林发展水平的提升。在实践中,需要风景园林发展师统筹考量,选取有效的艺术设计路径,实现风景园林发展水平的有效提升,真正让景观融入到风景园林发展中来,提升城镇化发展的综合水平。 三、城镇化背景下提升风景园林建设效果的策略 在城市发展建设实践中,管理者和从业者要充分认识到风景园林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打造专业团队,发动公众参与等方式,提升风景园林建设综合水平,适应现代城镇化发展趋势。 (一)打造现代专业化风景园林建设团队 在城镇化背景下开展风景园林发展建设工作,要认清发展趋势,着力打造现代化风景园林发展建设团队,提升人员的综合素养。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模式与理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工作的需求。对于风景园林发展建设工作而言,普遍存在着人才缺失、理念滞后问题,要想提升总体工作效能,人才基础是必不可少的。在实践中,需要风景园林发展建设者和一线从业者充分认识人才建设,构建有梯次的人才体系,既要加强一般性业务培训,同时也要充分重视风景园林审美设计能力的培养,提升专业化操作水平,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思路,既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待遇,提升岗位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让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到风景园林发展建设工作中来,其次,也要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原有工作人员对工作发展有比较清晰的把握,通过开展系统性、科学性的培训,也可以提升综合素质,满足风景园林发展建设的发展趋势。 (二)风景园林建设要与城市发展匹配 随着现代风景园林建设工作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多项城市建设内容呈现出融合发展的态势,有待深入探究,不断提升工作效能。在开展的风景园林建设工作中,要提升风景园林建设的匹配意识,实现风景园林建设价值,推动城市整体形象和功能提档升级,不能将风景园林建设工作与其他城市发展工作割裂开来,要构建不同工作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风景园林建设工作与其他工作的有机结合,提升风景园林建设工作的复合性和多元性,丰富风景园林建设工作的内涵,更好的适应当前风景园林建设工作的发展需求。在实践中,风景园林建设工作人员要认清这一点,主动与其他部门进行有效沟通,推动工作内容的创新提升,满足现代风景园林建设工作发展需求,提升风景园林建设工作效果。 (三)发动宣传构建风景园林建设发展的多元层次 在开展风景园林建设工作中,要实现风景园林建设价值的进一步发挥,要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多种形式渗透和风景园林建设与保护思想,提升内部和外部对于风景园林建设工作的参与程度。在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既要注重内容专业工作人员的培养,提升其专业能力,

生态园林城市申报与定级评审办法

附件1 生态园林城市申报与定级评审办法 生态园林城市评选遵循自愿申报、分级考核、逐级晋升、有升有降的原则。生态园林城市根据考核结果分为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一星级生态园林城市、二星级生态园林城市、三星级生态园林城市。 一、申报 (一)申报条件 1.已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命名,且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命名3年以上; 2.达到《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Ⅰ级; 3.城市人民政府制定了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目标及包括宣传发动在内的年度实施方案,并已报送省级住房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备案,且实施3年以上; 4.近3年内未发生违规损毁、移植、砍伐树木、大规模移植大树、古树进城等破坏园林绿化成果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恶性事件,未发生市政设施建设运营、城市管理等方面的较大安全事故,未曾被通报批评或媒体曝光。 (二)晋级要求 1.获得一星级生态园林城市命名两年以上,可申报二星级生态园林城市;获得二星级生态园林城市命名四年以上,可申报三星级生态园林城市; - 1 -

2.北方采暖地区城市,申报一星级生态园林城市,居住建筑集中供热计量收费比例需达到40%以上;申报二星级生态园林城市需达到50%以上;申报三星级生态园林城市需达到60%以上。 (三)申报时间 生态园林城市评审每两年开展一次,偶数年为申报年,奇数年为评审年。申报城市须在申报年的9月30日前将城市人民政府的申报申请、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初审意见及遥感测试基础资料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其他申报材料报送截止时间为评审年的6月30日。 (四)申报程序 1.申报城市人民政府向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申请; 2.城市人民政府申报申请报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初审,由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连同书面初审推荐意见一并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 3.直辖市申报申请由城市人民政府直接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 (五)申报材料及要求 申报材料包括纸质材料(附电子版光盘,1式2份)和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技术报告DVD音像片(1式2份)。 1.纸质材料 按四册装订,第一册内容包括: (1)城市人民政府的申报申请。 (2)申报城市所在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申报城市《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Ⅰ级达标自评的综述报告及初审推荐 - 2 -

乡村园林景观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乡村园林景观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发表时间:2019-11-12T10:26:44.2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作者:张雨新[导读] 摘要: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我国的许多产业迅速崛起,带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我国的许多产业迅速崛起,带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本文基于乡村建设展开,对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进行的乡村建设活动进行分析,对此方面的现状做具体分析,针对此现状提出此方面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关键词:乡村园林;景观建设;现状;发展趋势引言 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速度史无前例,各种标志性建筑的接连诞生,为城市增添了不少色彩,一些园林景观的设计为城市建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然而,在针对乡村此方面的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众多不合理的地方,对乡村原本的文化和气息造成巨大冲击,严重违背了建设乡村的初衷,对此现象,相关部门要深刻反省。 一、建设现状(一)破坏当地自然环境我国的城市建设脚步逐渐加快,带动周围乡村的建设活动也渐渐展开,而乡村的建设存在众多弊端,例如,建设过程中,规划设计考虑欠佳,一味地追求外观,忽视环境问题,最后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巨大伤害,这种伤害可能需要花费巨大的代价去弥补。现阶段,很多乡村的建设都将道路作为首要建设目标,因为其可以打开乡村的致富之门,还方便人民群众的出行,而这些人民群众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对环保可能没有什么概念,一味地去支持这种所谓的利己建设,道路规划设计欠佳,破坏了许多稀有的绿色植被,对原本稳定多样的乡村环境产生巨大冲击。此外,许多城市建设过程中,为了城市环境,将一些污染工厂迁移至偏远的农村,这就是掩耳盗铃,由于乡村这方面管理欠缺,这些工厂排放可能会排放大量的违规物质,对当地环境造成巨大伤害[1]。再者,农民的种植活动对化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严重,对当地环境造成巨大损害。(二)干扰人民日常行为活动由于我国专业的设计人员稀缺,在乡村建设期间,许多设计脱离实际,出现大量的模仿式设计,出现许多问题。例如,许多偏远地区依然采用古老的生产作业方式,许多情况下依然是以人力作为主要方式进行生产作业,而这些地区的生产作业迈向机械化仍需要走一段路,如果不能很好地对此进行规划,势必会出现许多矛盾,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晒麦子,农民伯伯会将麦子铺设在公共道路上,对车辆通行造成威胁。此外,部分乡村在农作物的处理方面进行优化,建设一些小型加工坊,但由于专业设备的缺失,使其得不到有效应用,长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农民失去了传统加工作农作物的农具和场地,对这种加工设备产生依赖心理,而这些加工设备又不能及时被引进,对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巨大影响[2]。此外,乡村的快速建设使得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对当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造成巨大冲击。(三)盲目模仿建设数据表明,大多乡村园林景观建设都以城市为参考标准进行,一味地追求别的地域的建设风格和标准,忽视自身特有的文化特色,从而出现很多建设矛盾,建筑风格与当地文化格格不入,长久以来,大部分乡村要是以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可能会遗失一些古老的文化,和一些有特色的建筑,这在先前的建设中屡见不鲜,那些有特色风格的景观园林、建筑,在时间的长河中渐渐被埋没,直至消失,这是一种损失。此外,我国民族众多,乡村文化丰富多彩,一致化的建设必定使得观赏性大大降低,看似发展,实则倒退,到最后只会适得其反。 二、发展趋势(一)基于环保理念进行建设上述谈到,此方面的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从而对当地稳定多样的自然环境造成巨大冲击,乡村居民普遍文化程度低下、环保意识淡薄、大量工厂的迁入、农民种植活动对化肥的过度依赖等等,这些都对当地稳定多样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冲击。针对这些现象,相关部门要采取措施进整治和改善[3]。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环节,要切合实际,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将当地的特色植被进行合理种植,建设项目尽可能少地破坏绿色植被,对当地的绿色植被进行考察,对其大致进行划分,将其应用于建设项目的装饰,不仅保护当地环境,还提高建设项目的可观赏性,坚决避免以破坏当地环境为代价进行相关建设活动。(二)相关建设切合实际现阶段,我们的许多领域的设计都要考虑到其是否环保、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其次,考虑人,设计要人性化,服务于人。乡村园林的规划设计必将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设计不再盲目追求城市建设,以符合当地发展条件,适合当地实际情况为基础,将环保深入人心,并得以实施,使其在设计建设中得以充分体现,并且相关设施、设备要得到及时应用,避免闲置,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为乡村居民设计的公共设施要科学合理,贴近民意,供他们日常生活所使用,让他们有一个充分的活动区域,这就是乡村景观未来的一个趋势。(三)“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并定要进行乡村建设,这也是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相关部门在此方面的建设管理过程中应“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特有材料进行建设,负责此方面设计工作的人员应该基于对当地实际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工作。例如,当地如果盛产竹子,有大面积的竹林,就可以设计一些以竹子作为基础材料的设施,减少部分建筑材料的消耗,还能体现当地特色,两全其美[4]。此外,建筑风格应当别具一格,不能盲目跟随城市建设标准,设计要以当地的文化特色为主进行,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既体现当地文化特色,又提高当地的整体水准,从而在乡村建设期间发扬当地文化,更具有发展意义。 三、结束语总之,在乡村园林景观的建设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其现状不容乐观,首先,威胁自然环境;其次,干扰当地居民日常行为活动;最后,遗失当地文化特色。这显然不符合我国此方面建设的初衷,对此,我们分析此方面的建设必定朝着改善这几个问题的方向发展,将环保作为重点,以当地文化特色和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建设活动,使得此方面的建设更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从而促进我国乡村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参考文献

浅谈园林工程建设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浅谈园林工程建设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摘要:在分析园林工程建设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园林工程建设理念上的几个转变,提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建设生态园林城镇,制定园林规划,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将是园林工程建设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园林;工程;建设管理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questio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dea of change, put forward to protect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manki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garden cities, making garden planning, strengthe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alent training will b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andscape engineering.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1 园林工程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建国以后,我国的园林工程建设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改变了园林工程仅供少数人观赏的消费性质,确立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园林绿地数量增加,园林工程质量提高,成为城市主要基础设施之一;正向着生态园林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全社会参加的环境建设工程。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除少数绿化先进城市以外,不少城市还比较落后,与生态平衡和文化休憩的功能要求相差甚远。 1.1城市人均用地面积我国城市人均用地与世界一些大城市相比较,差距很大。我国城市平均人均用地面积仅72m2。城市的大小与人均用地面积成反比,城市越大,人口密度越高,用地越紧张。而人口密度高的城市却是对园林绿地需要最迫切的地方。近年来我国城市用地情况有所改善,但也不可能根本改观。 1.2城市人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程度由原来的12%提高到19%。城市人口逐年增加,公共绿地面积也必须相应扩大,所以要对人口动向有充分的准备和相应的措施。 1.3投资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百业待兴,国家究竟能拿多少财力、物力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应该有全面的认识和实事求是的分析。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原因,除了城市化程度发展较快、土地紧张等原因外,还有对园林绿化事业的认识问题,观念落后于形势。城市园林绿化事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功能要求从游览休憩提到了维护生态平衡,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高度。有的城市高瞻远瞩,认识到绿化的重要作用,把园林绿化事业放到一定面的认识和实事求是的分析。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落后于国民经济

浅谈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浅谈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发表时间:2018-11-17T18:46:45.620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24期作者:张津迪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现象比比皆是,对人们的生活、生产等造成不良的影响,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化发展,再次背景下,建设生态化的城市与园林是非常重要的。 张津迪 身份证号:4104031991****5532 河南平顶山 467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现象比比皆是,对人们的生活、生产等造成不良的影响,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化发展,再次背景下,建设生态化的城市与园林是非常重要的。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需要我们从城市的协调发展与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有针对性的建设更加生态化的城市。本文主要对生态园林城市的标准、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现状等进行分析,并针对生态化园林城市建设的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1、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1.1城市协调发展 其一,城市功能协调,符合生态平衡要求;城市发展与布局结构合理,形成了与区域生态系统相协调的城市发展形态和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发展体系;其二,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有良好的市域生态环境,形成了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自然地貌、植被、水系、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得到了有效保护,绿地分布合理,生物多样性趋于丰富。大气环境、水系环境良好,并具有良好的气流循环,热岛效应较低;其三,城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和谐融通,继承城市传统文化,保持城市原有的历史风貌,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持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具有独特的城市人文、自然景观。 1.2具有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城市公共卫生设施完善,达到了较高污染控制水平,建立了相应的危机处理机制。市民能够普遍享受健康服务。城市具有完备的公园、文化、体育等各种娱乐和休闲场所。住宅小区、社区的建设功能俱全、环境优良。居民对本市的生态环境有较高的满意度。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完善。城市供水、燃气、供热、供电、通讯、交通等设施完备、高效、稳定,市民生活工作环境清洁安全,生产、生活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理;城市交通系统运行高效,模范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3年内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无重大破坏绿化成果行为、无重大基础设施事故。 2、城市化与园林绿化景观现状 城市化进程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物垃圾等污染严重的危害了人们正常生活。在城市化进程中,科学合理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能够有效的缓解城市化的不利因素。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不仅在城市环境保护方面起着积极作用,而且能够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美化市容,提高城市的潜在价值。良好的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能够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改善小气候、美化我们生活的家园。 但是,目前我国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出绿地景观系统的作用,这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过分强调园林景观的美学特征,忽视其生态效益。如重视人工造景而忽视了自然景观,广场和草坪片面追求宽大,盲目引进树种等;第二,配置形式和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缺失。表现在树种单一,乔木、灌木、草坪配置不合理,片面追求常绿树,少落叶树等;第三,“各自为政”,缺乏整体规划,发展不平衡。各城市之间,同一城市不同区之间、中心城区,老城区与郊区,发展极为不平衡,绿化不成系统;第四,绿化养护管理水平低下。技术人员匮乏,管理措施落后或很难落实,存在着“重建轻管”的现象。 3、生态节约理念在园林设计中的体现 3.1乡土植物与常规园林植物合理搭配 所谓乡土植物就是产地在当地或起源于当地的植物,乡土植物经过成年累月在当地的成长,它的生理、遗传以及形态特征都能够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适应,从而具备了比外来植物更加好的适应能力。所以,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应当合理地选择一定数量的乡土植物,既可以增强植物群落整体的固碳能力,还能够增强植物群落的生态稳定性与适应性,同时也可为开发本土园林植物资源做贡献。 3.2生态雨水廊道 生态园林设计中要充分结合海绵城市水域、岸线、滨水区,明确水系保护范围,落实海绵城市总体规划明确的水生态敏感区保护要求,划定水生态敏感区范围并加强保护,已破坏的水系应逐步恢复。生态园林设计中要转变传统设计理念,不能将排水功能过于依赖管渠、泵站等相关设备,尤其是要转变传统“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的设计方法,应该在海绵城市水系规划中尽量保护与强化其对径流雨水的自然渗透、净化与调蓄功能,优化海绵城市河道(自然排放通道)、湿地(自然净化区域)、湖泊(调蓄空间)布局与衔接,并与城市总体规划、排水防涝规划同步协调。 3.3海绵城市道路生物滞留带 生态园林设计中根据海绵城市道路,园林道路和景观道路等不同类型构建道路生物滞留带,通过渗透、调蓄、净化方式实现道路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设计中在满足道路交通安全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结合道路横断面和排水方向,充分利用城市道路自身及周边绿地空间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可以在道路的绿化带、车行道、人行道和停车场等位置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如下沉式绿地、雨水湿地、渗管等,通过这些生态排水设施构建道路生物滞留带,通过渗透、调蓄等方式提高道路径流污染及总量等控制能力。 3.4做好绿化雨水收集,逐步实现生态供水 在以往的绿化建设中,供水一般采用胶皮管、自来水浇灌,常常造成对水资源的紧张。比如可以采用雨水收集的措施,采用喷灌、滴灌等方式对植被进行培育,可以及时高效的对绿地实行灌溉。满足当代园林中的灌溉需要,有条件的地方必须设计一套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和喷灌系统,对于节约用水大有好处。 3.5积极利用全新技术,实现园林资源再生利用 园林景观中生态环境平衡所需的资源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减少对社会的影响,是生态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要义,为此,在园林

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1)

Perspective / RURAL LANDSCAPE 152 肖毅强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 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实验室主任 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风貌也为城市居民所向往。然而,千百年来,出于生计考虑,农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模式根深蒂固,加之消费社会的资本渗透,导致乡村自然水土资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性开发。譬如砍伐树林贩卖木材速度远快于植树造林速度,大量种植速生经济林(如桉树)导致土壤沙化、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大肆开山采石和贩卖土方,这些目光短浅、竭泽而渔利用自然的方式只会导致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和一系列环境问题。 我们深知: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品质问题不解决,一味地宣传保护自然资源显得曲高和寡,风景园林师应当在农民经济收入和自然景观资源保护中寻求平衡点,协助政府在保护耕地面积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景观保护和利用策略,指引农民有序利用自然资源创收,提高生活水平。例如规划苗圃,引导农民种植畅销的苗木,增收的同时增加了绿地率;营建具有经济价值的果树复合林(上层种植板栗、柿树、核桃、枣树、枇杷、杨梅、梨树等植物,下层空地尤其是田间地头种植具有药用价值的牡丹、芍药、天门冬、麦冬等植物),增加经济收益的同时还能服务于休闲农业;倡导桑基鱼塘等生态养殖持续创收。 3 乡村建设中人地关系的协调者 乡村建设和乡村景观保护的执行主体在于农民,尊重农民的生活方式、利益诉求才能调动其保护乡村自然风貌和建设家园的积极性。风景园林师一方面要主动地欣赏和适应乡村自然风貌;另一方面又要能动地探索利用乡村自然资源为社会服务。因此,风景园林师在乡村建设中应扮演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协调者,针对不同地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建设方案。譬如对于条件较差的地区则要优先改善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通信、垃圾收运等基础建设工程;对于现状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展区域环境整体治理,结合园林绿化突出地方特色;对于具有自然和人文景点的地区则应注重景观风貌保护,开展生态旅游活动。 总之,风景园林师要综合协调人地矛盾,就是要以人为本,不推山,不砍树,不填塘,保护乡村的自然肌理和历史风貌,从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材料等方面,按照节地、节土、节能、节水、节材五个方面建设乡村;并将乡村建设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发展乡村服务业,利用乡村风貌为农民创收,实现乡村风貌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双赢局面。 当城市发展所产生的问题让人失望时,看到质朴自然的乡村景观,都会油然而生“希望在乡村”的感慨:其一,优美的乡村景观大多尚未遭遇“建设性破坏”;其二,乡村依然有机会发展成更美好的人居环境。然而,千百年来传统农耕模式沉淀下来的中国乡村景观正普遍面临产业模式陈旧、传统村落破败、乡村人口凋零、乡村发展缺乏动力的状况,现状的美景只是“无以为继”的停顿和无奈! 这是两个问题导致的:第一,如何保护传统与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风貌;第二,如何构建可持续的发展机制与模式,成就更加美好的乡村景观。某些问题的结症也许超越了专业范畴,但专业层面 解决问题的思路必须清晰。 1 优化产业模式落实乡村可持续发展 乡村景观是村落产业状态的体现:体现为人类利用地景资源的 生产方式和聚居方式。其对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构成了乡村景观的核心价值。 然而,现行的城乡机制正引导着乡村向非农业化方向发展:停滞的农耕产业不能改善乡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外出务工”、“村村办厂”及“建设征地”等不断升级的“被动适应”模式成为了乡村“脱贫致富”的主要手段。这些对乡村社会形态及自然环境造成的深层伤害,最终体现为乡村景观特色的丧失。 “美丽中国”话题下的乡村景观,其出路决不是工业化、城市化!中国广大乡村必须构建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以其农业(包括 林畜牧渔等)产业的现代化以及对地景资源的精明利用,带动乡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们看到,欧洲优美的乡村景观背后,是悠久的现代农业发展历史,这方面我们要补的课太多。立足生态环境的乡村产业发展,体现为环境资源利用的优化和地景资源服务能力的提升,并将乡村发展彻底融入城乡一体的社会经济系统中。 合理的产业模式将带动日常化的生产生活“经营”乡村景观,并通过发展来实现乡村景观的特色保护和发展:统筹乡村空间规划,整理零碎化的地景资源,优化产业模式,强化乡村聚落形态管理,配套市政及公共服务等,逐步实现乡村环境发展和自然资源保护。

城镇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现状及建议

城镇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现状及建议 发表时间:2016-10-27T17:10:44.8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2期作者:刘丽珍[导读] 摘要: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城镇园林绿化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保障城镇园林绿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出园林绿化的作用,使城镇更加的整洁、美观和舒适,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但是,城镇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对此,政府要加强对城镇园林绿化的精心养护,最终实现园林绿化的景观价值和生态价值。 榆林市园林管理处陕西榆林 719000 摘要: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城镇园林绿化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保障城镇园林绿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出园林绿化的作用,使城镇更加的整洁、美观和舒适,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但是,城镇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对此,政府要加强对城镇园林绿化的精心养护,最终实现园林绿化的景观价值和生态价值。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景观效果 一、城镇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没有认识到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个园林工程项目完成后,是否满足小区居民的需求和提高居民满意率这两个方面与种植工作有着直接关系,但是最关键的还在于绿化养护管理。正所谓“三分种,七分管”,如果养护管理不到位,那么就无法充分展现出园林规划设计意图,以及园林绿化本应该具备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进而也使园林绿化建设必将失去其本来意义。 2、城镇园林绿地设计存在着不规范现象 在许多城镇园林行业中,因设计人员没有做细致的调查研究,不顾实际的去肓目模仿、盲目追求档次,将城镇园林绿地的豪华、宏大、形式的新颖作为追求的目标,却不理绿地的功能、作用及内涵决策者通过高档次的景观设计来衡量业绩,而很多设计人员正是为了迎合领导,赢得工程,不惜花费大力气来创造高档次的景观,这种错误行为不仅降低了园林景观观赏效果,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3、养护人员欠缺修剪外型学问,养护技术不规范 养护人员还没有完全掌握修剪外型学问,工作方面缺乏创新,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有待于进步。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技术业务素质普遍较低,养护工作缺乏创新认识,养护效率较低,个别树木长势外型不好,所以景观效果比较差。 4、城镇小区居民素质低,环境意识差 城镇居民有的不爱惜花草,任凭孩子们随意的践踏,更为严重的是有一些养狗居民还将自己家的狗放入到草坪里拉屎拉尿,给我们的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所以要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二、提高城镇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应采取的关键性技术 1、灌溉技术 园林绿化的关键在于园林绿地,因此,灌溉是十分重要的,全年都应注意水分的管理。掌握“见干见湿”,即“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灌溉原则。要采用各种节水措施,减少用水管护成本,还可以使用土壤保水剂或对草坪减少修剪次数以减少灌溉量。为保证植物成活,尤其是要浇好春季“返青水”,要注意秋季提前控水,在土壤结冻一周前要浇完封冻水,灌完封冻水后注意及时采取封土保墒等措施。 2、植物配置技术 从植物配置技术层面来说,主要是体现在设计方面,先要对立地条件和植物特性有全面了解,再通过植物配置、群落构建、植物造景等技术,运用植物素材,并能够遵循着适地适植物原则,采取艺术手法将植物的形体、线条、质感、色彩等自然美发挥出来,进而创作自然植物群落景观。此外,在设计中一是要尽量多的选用乡土植物,如胡杨、柽柳、白榆、白蜡等,也要保证物种的多样性。根据绿地不同性质和功能来选择适合的植物,合理利用乔木、灌木、地被、草坪等多层的水平和垂直合理配置,提高绿量及群落稳定性,增强抗灾能力,构建单位空间生态功能最大、稳定性最好、维护成本最低的最佳植物群落,将植物的表现时空、创造景观、分割空间、改造地形、衬托景物、创作意境等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3、整形修剪技术 园林绿化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整形修剪,通过修剪可以达到调节和均衡树势,使树木生长健壮,树姿美观,树形整齐,促进生长,以此来消灭病虫害。该技术应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个是人工植物造景,另一个是自然生长。树木通常是在冬、春季休眠期来剪除死枝、衰弱枝、病虫枝。大致将修剪的顺序列为先大枝后小枝,先上枝,后下枝,先内膛枝后外围枝。 4、病虫害防治 由于园林树木种类繁多,为各种病虫害提供了生活和繁殖的场所,同时又是游人云集的场所。因此,病虫害防治就成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来说,我们一是要增加物种多样性,以预防为主;二是从加强栽植、水肥管理等方面人手,增强植物生长势,提高抗病虫害能力。要使用低毒、低残留、高效、无公害的药品,有效地发挥天敌的作用。要重视树干涂白技术,树干涂白既可以减少因昼夜温差大造成的冻害和灼伤,又可消灭在树皮缝隙越冬的害虫,尽管成本不高,但是产生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我们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的办法,也就是化学防治、物理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等,这样就不会因病虫而影响到植物生长。相比较而言,生物防治办法更好一些,它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施肥和常规管理 因为受条件限制,在园林绿地的管理中施肥经常被忽视,同时为了美观和卫生,大量的枯枝落叶被打扫运走,不能回归到生长地的土壤中,土壤逐渐贫瘠、恶化,园林植物缺肥现象明显。要定期向土壤中施肥,补充营养,改良土质,进行中耕除草使土壤疏松透气、保水、透水和增温。栽植时施足底肥,施好返青肥,生长季节看苗施肥,重施晚秋肥。以有机肥为主,可选用多元素复合肥追肥,必要时可用尿素、旱地龙等进行叶面施肥。 施肥 三、城镇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所采取的对策 1、落实义务和“三位一体”养护制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