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 气候系统的能量平衡

第3章 气候系统的能量平衡

第3章 气候系统的能量平衡

第3章 气候系统的能量平衡

能量平衡培训讲学

能量平衡

【能量平衡】能量平衡,即能平衡,是考察一个体系的输入能量与有效能量、损失能量之间的平衡关系。它的理论依据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在能量的利用过程中,其利用率不可能达到100%,输入的能量一部分被有效的利用了,其余部分则损失掉了。根据能量守恒的原理,输入的能量必然等于被有效利用的能量与损失能量之和。其能量平衡方程式: 输入能量=有效能量+损失能量 能量平衡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水平,降低能耗的行之有效的基础工作。能源平衡按体系分类,有国家或地区能量平衡,企业能量平衡和设备(工序)能量平衡。按能源种类划分有热平衡,电平衡、煤平衡、油平衡等。 【企业能量平衡】企业能量平衡是以企业为对象,以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进行各种能源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消耗与有效利用和损失之间数量平衡。 能量平衡的基本方法是统计计算法和测试计算法。统计计算是以统计期内各种计量和记录数据为基础进行统一的综合计算,其结果是反映实际的平均水平;测试计算是以主要耗能设备的现场实测数据进行标准化的统一模式综合计算,其结果是反映测试状况下的能耗水平。为了提高企业能量平衡的有效性,应以统计计算为主,测试计算为辅的方向发展。 企业的能量平衡是提高能源管理的重要基础。企业进行能量审计、能源监测、建立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等工作,都要以企业能量平衡为基础。通过能量平衡,摸清企业的耗能状况,查清企业的余热资源和回收利用情况,了解主要耗能设备、装置的热效率和整个企业的能源利用率。经过对企业能源利用系统及其各个环节用能状况的综合分析与评价,找出企业的节能潜力,明确节能方向,对提高企业能源利用率和降低单位产品(或产值)能耗提供科学依据。 【供给能量】供给能量是指外界供给体系的能量。设备供给能量通常有以下几种:1.燃料带入能量。2.助燃空气带入能量。3.外界不经物质媒介传入体系的能量(如体系吸收太阳辐射热、微波能等)。4.裁能体带入体系的能量。5.放热反应的化学反应热(不包括燃料燃烧的放热量)。6.外界供给体系的,参加能量平衡的电能、机械能以及其他未包括在以上各项内容的能量。 【有效利用能量】有效利用能量是指在企业实际消耗的多种能源中,终端利用所必须的能量。包括以下各项:1.用于生产的有效利用能量。2.用于采暖的有效利用能量。3.用于照明的有效利用能最。4.用于运输的有效利用能量。生产转换、生产设备空运转、运输工具空载行驶、取暖和照明超过规定时数时,不计入有效利用能量。 【损失能量】损失能量是指在体系的供给能量中未被利用的部分,常见的损失量有:不完全燃烧损失、排烟热损失、散热损失、疏水(排气)热损失、泄漏损失。机械运动摩擦引起的能量损失,未包括在以上各项中的其它能量损失。 【焦耳和卡】焦耳是热、功、能的国际制单位。我国已规定热、功、能的单位为焦耳。焦耳的定义为:1牛顿的力(1牛顿=1千克·米/秒)作用于质点,使其沿力的方向移动1米距离所作的功称为1焦耳。在电学上,1安培电流在1欧姆电阻上,在1秒种内所消耗的电能称为1焦耳。 卡是应淘汰的热单位。卡的定义是:1克纯水在标准气压下把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称为1卡。热量的常用单位为20℃卡,简称卡,某些西欧国家采用15℃卡,我国

输电线微风振动分析方法能量平衡法的改进研究

第26卷增刊I V ol.26 Sup. I 工 程 力 学 2009年 6 月 June 2009 ENGINEERING MECHANICS 176 ——————————————— 收稿日期:2008-03-04;修改日期:2008-11-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8093) 作者简介:李 黎(1956―),女,上海人,教授,学士,副院长,从事结构抗震抗风与振动控制研究(E-mail: lili2431@163.com); *叶志雄(1981―),男,湖北人,博士生,从事结构振动控制研究(E-mail: yesui5685@163.com); 孔德怡(1982―),男,河南人,博士生,从事结构抗震抗风研究(E-mail: kongdy@163.com). 文章编号:1000-4750(2009)Sup.I-0176-05 输电线微风振动分析方法能量平衡法的改进研究 李 黎1,2,*叶志雄1,2,孔德怡1,2 (1.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 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结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4) 摘 要:针对输电线微风振动传统计算方法能量平衡法计算误差较大的特点,分别从风能输入功率、输电线自阻尼功率、防振锤消耗功率、输电线-防振锤耦合体系的振动求解等方面,对能量平衡法进行了改进,使能量平衡法可以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以提高求解精度。基于改进后能量平衡法编制了计算机辅助计算程序,并以特高压汉江大跨越地线的微风振动防振计算为例,说明了改进后的能量平衡法在特高压输电线微风振动防振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风振动;能量平衡法;防振锤;风能输入功率;导线自阻尼 中图分类号:TM752; TU311.3 文献标识码:A IMPROVEMENT OF ENERGY BALANCE METHOD AND ANALYSIS OF AEOLIAN VIBRATION ON UHV TRANSMISSION LINES LI Li 1,2 , *YE Zhi-xiong 1,2 , KONG De-yi 1,2 (1.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 Mechanics,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2. Hubei Key Laboratory of Control Structur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Abstract: The aeolian vibration of an overhead line is analyzed most commonly by applying the energy balance method, but the result of this method has big error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olving precision of the method, the improvement of power inputted from wind, the conductor self-damping, the power dissipated by dampers and the solution for the nonlinear vibration of power line-damper coupling system were reported in the paper. Then the computer program is developed by applying MATLAB based on an improved energy balance method, and Ultra-high Voltage (UHV) Han-River Large Crossing Ground Wire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is very efficient. Therefore, the improved method can be applied to the design of UHV transmission lines. Key words: aeolian vibration; energy balance method; stockbridge dampers; wind power input; conductor self-damping 微风振动是输电线风致振动中的一种危害极大时常性振动。目前,对输电线微风振动的防振计算,国内外普遍采用能量平衡法[1 ―2] 。该方法是基 于风输入给输电线的能量与输电线-防振器系统消耗能量相等的原则计算输电线平衡振幅,继而求解输电线微风振动强度。由于风能输入和输电线自阻尼的不确定性,用能量平衡法求解的导线振幅存在一定误差,其精度很大程度上由实验精度决定。国 际大电网会议(CIGRE)1998年发表文章[3]对该法的精度进行了探讨,指出用能量平衡法求解的导线振幅的误差最大达到40%。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如何更好、更精确的使用能量平衡法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多的成果。Lu [4]用阻抗矩阵转换结合强迫振动分析理论,把输电线等效成小刚度梁来分析输电线-防振锤体系的微风振动情况,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并且开发出了微风振动分析设计商用软件。而国内工

食品营养与健康项目四 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

授课教师:年月日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现代文明病”正在逼近我们的生活,产生的主要原因和解决的根本之策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迷。 【讲授新课】 营养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的物质基础,其核心是“合理营养”,即使机体科学、合理地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平衡膳食是达到合理营养的手段,合理营养需要通过平衡膳食的各个具体措施来实现。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对人类维持生命和健康是十分重要的,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都是营养失调,都会对机体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 一、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的关系 1.合理营养与人体健康 (1)合理营养的概念 合理营养就是使人体的营养生理需要与膳食营养素供给之间保持平衡。合理营养必须按照个体特征按时把含有对生命最适量营养素的食物提供给机体。 (2)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 ①多样化的食物来源 ②膳食中提供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平衡 ③重视三餐搭配 ④科学烹饪 ⑤注意饮食卫生 2.平衡膳食与人体健康 (1)平衡膳食的概念平衡膳食,又称合理膳食、均衡膳食或健康膳食,是指能够提供满足人体能量和各种营养素需要的膳食。平衡、多样、适量是平衡膳食的基本特征。 (2)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 ①能量平衡三大产能营养素在人体中提供能量的比例应该是:碳水化合物占总供能的55%~65%,蛋白质占总供能的10%~15%,脂肪占总供能的20%~25%。 ②氨基酸平衡 ③产能营养素与维生素需要量平衡 ④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平衡 ⑤酸碱平衡 ⑥钙、磷平衡 总之,平衡膳食是通过膳食人群的食物组成及个人每日、每月、每年实际摄入的食物来实现的。保证平衡膳食营养、卫生、适合口味、易于消化吸收,是维持机体良好的营养健康状态、改善亚健康状态的首要条件。 二、合理烹饪的基本要求 1.合理烹饪的概念

能源平衡计算及统计分析标准及考核办法

能源平衡计算及统计分析标准及考核办法 企业能源平衡是以企业为考察体系进行的能源平衡,包括企业各种能源输入与支出的平衡,消耗及有效利用能源及各项损失之间的数量平衡,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经济分析。其目的在于掌握企业的耗能情况,分析企业的用能水平,查找节能潜力和明确节能方向,为改进企业的能源管理,实行节能技术改造,从而为提高企业的能源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 1 内容与要求 1.1 能源平衡计算及统计分析的内容 1.1.1 能源平衡计算是反映一个企业在统计期内所消耗的各类能源总量及其组成结构。包括购入能源、库存变化;二次能源、利用余热余能;外销能源、企业自耗能源(燃料及动力)等信息。 l.1.2 能源平衡反映了企业主要产品品种耗能情况。 1.1.3 能源平衡反映了企业二次能源转换及其消耗水平。包括企业自产燃料、动力所消耗的燃料、动力。 1.1.4 能源消耗品种按企业统计习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燃料,包括:原煤、洗精煤、冶金焦、重油、焦油、汽油、柴油、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第二类为动力,包括:电力、蒸汽、氧气、氮气、压缩空气、鼓风、深井水、循环水、净化水等。 1.1.5 根据能源平衡计算,对各种耗能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末完成指标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2 能源平衡计算及统计分析的要求

1.2.1 产品产量必须以统计期内生产处的统计数据为准。 1.2.2 产品产量必须是指同类型各种产品产量的总和。生产同类产品可直接计算合计产量,如钢产量。生产不同规格产品,但生产工艺相近的产品产量也可直接相加。 1.2.3 生产不同类型的多种产品,各种能耗不宜直接相加,应选择一种主要产品,做为计算综合能耗的产量。 1.2.4 分品种能耗必须是统计期内,各厂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及相应的标准煤量。 1.2.5 总能耗量必须是各单位实际消耗的能源量折算标准煤量与回收并外供能量折算标准煤量之差。 1.2.6 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系数,均以公司能源主管部门计算确定的折算系数为准。各生产厂在计算各种能源消耗量时均要采用公司规定的统一折算系数。 l.2.7 吨钢综合能耗是综合反映一个单位能源消耗总水平的指标,其含义是单位钢产量(产值)所消耗的能源量。 1.2.8 工序能耗是工序的总能耗与该工序同期产品产量之比,是衡量该工序(车间)能耗高低的技术经济指标。 1.2.9 工序能耗是按产品分工序进行计算的能源消耗水平。如炼铁厂分炼铁工序、烧结工序等。 1.2.10 各种能源消耗定额,以统计期内能源实物消耗量与该统计期内产量之比。 1.3 其它

食品营养学 练习题 第三章营养与能量平衡

第三章营养与能量平衡 一、填空 1、人体热能需要的测定方法有计算法和测定法。 2、人体的热能消耗包括基础代谢食物热效应体力活动。 3、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4、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称之为三大产能营养素。 5、能量密度是指每克食物所含的能量。 二、选择 1、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能量消耗是。 A.体力活动消耗 B.基础代谢 C.非体力活动消耗 D.食物热效应耗能 2、一般来说,机体所需要能量的以上是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的。 A.30% B.50% C.60% D.70% 3、据用“弹式热量计”测定,1g蛋白质在体外燃烧平均产生热量为。 A.17.15 kJ B.39.54 kJ C.23.64 kJ D.18.61 kJ 4、以下产能营养素净能量系数最高的是。 A. 蛋白质 B. 脂肪 C. 糖类 D. 乙醇 5、测定基础代谢率最有用的指标是。 A. 体重 B. 身高 C. 年龄 D. 性别 三、名词解释 1、食物能值 2、生理能值 3、能量系数/食物的热价 4、基础代谢 5、基础代谢率 6、食物热效应TEF/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DA 7、能量密度 8、低热能食品 9、高能食品 四、简答 (一)简述能量的作用。 (二)简述人体的能量需要及其主要组成。 (三)简述对食物的代谢反应的作用机理。 五、论述 (一)试论述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 (二)试论述大豆的营养特点,它有哪些抗营养因子。 (三)试论述能量消耗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章营养与能量平衡(答案) 一、填空 1、计算法测定法 2、基础代谢食物热效应体力活动 3、太阳能 4、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5、能量密度 二、选择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 总则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总则 一九八六年国务院颁发的《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要求各单位开展企业能量平衡工作,各省、市主管能源部门还要求发放合格证书。我局在大连发电总厂搞了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搞了《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普查方法》,并在直属火电厂中开展了此项工作,为适应各方面的要求,又搞了包括:燃料、热、水、电平衡在内的《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普查方法》。 一九九二年根据电力部(当时能源部)的要求,着手编写《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先后进行了三次较大的座谈讨论修改,目前电力部已正式批准下发,供各火电厂搞能量平衡工作遵循,借此机会向为本导则提出宝贵修改意见的:华东电管局薛玉兰、西北电管局胡慰才、河北省电力局丁焕翔等同志表示感谢。 在总则中对火电厂的能量平衡工作,做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如:能量平衡普查的基本方法,开展能量平衡工作的程序,燃料、热、水、电的平衡边界,总结报告的格式,验收标准等。 1 能量平衡的定义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是以火力发电厂为对象,研究直接用于发电、供热的主要能源的输入、输出和损失之间的平衡关系。 结合电厂的实际情况,便于直观分析问题,简化能平过程,没按《企业能量平衡通则》规定,把各种能源和高耗能源材料都折成标准煤的作法,把火力电厂的能量平衡分成四个部分:燃料、热、电、水四个平衡分别进行,使能量平衡工作更加清楚、条理,便于指导电厂的节能工作,对不是直接用于发电、供热的能源如汽车用油等不列入能量平衡范畴,使能量平衡工作简化。 2 能量平衡的目的 通过能量平衡普查,搞清火电厂各主要生产环节能源消耗情况、节能潜力所在,用于指导火电厂的节能技术改造、节能科学管理,提高各厂的能源利用率,普查中除了量的平衡之外,涉及一些能耗指标,通过这些指标与设计值,国内先进水平等比较,为节能工作确定方向。 3能量平衡的基本方法 能量平衡整个过程是围绕以下几方面工作展开的: 1)如何划出符合本厂实际情况的燃料、热、水、电平衡框图; 2)如何能把框图上需要填的数据准确的填上; 3)框图出来以后如何降低能源损失,还是通过指标对比分析,如与设计值,有关标准考 核值,或先进指标对比分析。 能量平衡框图需要填的数据,指标完成情况的来源,有累计计量表的按累计量表,有记录表的按记录表、无记录表的按指示表统计,无表的采取测量,有的还需通过试验获得,无论用什么方法获得的数据要求尽可能齐全、准确,使能量平衡的不明损失降到最低。 4 能量平衡工作的组织工作 能量平衡普查工作必须由主管生产的厂长(或总工)负责、牵头,负责人员的调配,计量仪器仪表,测量器具的备置,机组运行方式等,能量平衡大纲,总结报告的审批。 能量平衡工作分成四个组,燃料、热、电、水普查小组负责本专业能量平衡普查提纲的编制、测试直至提出专业能量平衡报告 能量平衡工作的归口应归到节能专工,负责全厂的能量平衡大纲的编制、培训、测试工作的协调,直至交出全厂的能平报告。 参加能平普查的人员必须进行培训,了解此项工作的方法、步骤。 能量平衡的边界划分 燃料平衡从电厂入厂燃料计量点至入炉煤计量点。

协调控制系统中直接能量平衡公式的另类理解

协调控制系统中直接能量平衡公式的另类理解 作者:韩志民 摘要: 随着电网调度自动化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大部分发电机组相继投入机炉协调控制系统(CCS),并在自动发电控制(AGC)方式下运行。CCS一般设计成以"炉跟机"或"机跟炉"为主的两种类型。随着"违约电量考核"这种新的电量管理模式的推行,调峰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一般设计为炉跟机为主,以便准确及时地调节机组功率,减少违约电量的发生。同时发电厂为了提高机组的经济性,对CCS控制指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炉跟机为主的协调控制系统一般采用以直接能量平衡(DEB)为基础的控制策略,以提高控制系统对这两方面要求的适应性。 一、直接能量平衡控制策略的两种典型公式 直接能量平衡协调控制系统一般有两种典型公式(式(1)、式(2)),各个控制系统在实际设计中只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部分提高控制系统性能的动态补偿功能。 式中P1——速度级进口压力; P T——机前压力; P TSP——机前压力设定值; K——热量释放信号系数; P d——汽包压力; TEF——总能流信号。 式(1)左侧代表汽轮机能量需求(能量命令)信号,右侧代表锅炉热量释放(熟量)信号。传统的理解为:p1/p T代表汽轮机调节阀开度信号,快速响应汽轮机的能量需求;d Pd/dt为汽包压力的微分信号,代表锅炉热负荷与汽轮机负荷的平衡关系。由于速度级压力p1在机组50%~100%额定负荷范围内与主汽流量及汽轮机负荷基本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同时为更准确地代表汽轮机能量需求,将之折算成总能流信号TEF(主蒸汽流量的焓或主汽流量与给水流量的焓差)代替速度级进口压力p1,构成式(2)。 二、汽轮机能量需求和锅炉热量信号的不同作用 锅炉燃烧工况变化时,由于锅炉热负荷与汽轮机热负荷的需求存在差异引起锅炉汽包压力变化,从而引起锅炉热量信号变化,可通过燃烧调节器改变锅炉燃烧率;当汽包压力稳定后,锅炉与汽轮机的热负荷基本相等,d pd/dt锅炉热量信号就等于速度级进口压力p1或总能流信号TEF。若机前压力与机前压力设定值存在偏差,通过燃烧调节器改变锅炉燃烧率,使机前压力逐渐接近机前压力设定值;同理,当机前压力等于机前压力设定值后,汽轮机能量需求信号等于速度级进口压力p1或总能流信号TEF。因此,锅炉热量信号主要通过保证锅炉热负荷与汽轮机热负荷的平衡,从而保持汽包压力包括机前压力的稳定;汽轮机能量需求信号主要通过调整锅炉蓄热总量,保证机前压力等于设定值。

能量分析法

2. 5. 1 能量分析法 此法的特点:仅依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即只从能量的数量出发)分析揭示装置或设备在能量的数量上的转换、传递、利用和损失的情况。故此法被许多人称为“第一定律分析法”。其主要计算:对装置或设备进行“能量平衡”(一般又称“热平衡”)计算。故此法又称为“能量平衡法”(或“热平衡法”)。其主要热力学指标为“能效率”(或“热效率”),其定义为: ( 2-6 )故此方法又常称为“能效率法”。 2. 5. 2 分析法 此法的本质: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以第二定律为主),即从能量的数量和质量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分析揭示装置或设备在能量中的(有效能)的转换、传递、利用和损失的情况。故又被许多人称为“第二定分析法”。其主要计算:对装置或设备进行平衡计算。故又称为“平衡法”。其主要热力学指标为“效率”,其定义为: ( 2-7 ) 故此法又称为“效率法”。 2. 5. 3 能量分析法和分析法的比较 因为能量分析法是依据不同质的能量在数量上的平衡,只考虑了量的利用和量的直接“外部损失”,在计算投入装置或设备的总能量中,有多少被利用(收益),有多少直接转移到环境中损失掉,比较直观和容易理解。例如,若某锅炉的热效率为何 90% ,则在投入(消耗)的燃料燃烧发出热量的总能量中,有偿使用 90% 能量(热能)传给水蒸汽被利用(收益),10% 能量(热能)通过排烟.散热等直接损失到环境中。又如一个蒸汽动力发电厂,若其总效率为 40% ,则在投入燃料发热量的总能量中,有 40% 能量(热能)转变为机械能(最后变为电能)输出被利用(或收益),而 60% 的能量(热能)在锅炉、汽轮机、冷凝器、换热器、管道等设备通过各种途径散失到环境中造成损失。而且也确为节约能量指明了一定的方向,例如回收余、废热、减少工质或物料的泄漏.加强保温等措施

能源平衡分析

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作者:佚名来源:0000 更新时间:2008-5-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 Statistical method of energy balance in enterprises GB/T 16614-199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的基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确定的能源统计系统、指标与方法。 2 引用标准 GB2586-91 热量单位、符号与换算 GB/T2589-90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3484-93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 GB/3101-93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GB/T13234-91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3 企业能耗统计系统 企业能耗统计系统根据能量流动过程划分为能源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和最终使用四个环节,其系统简图如图1,每一个环节中可分为若干用能单元。 4 企业能源统计范围 企业能源统计,应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耗能工质所消耗的能源。 5 企业能源统计方法 5.1 企业能源供入量统计 为进行企业能量平衡分析与评价,首先应做企业能源供入量的统计,并折算出它们的等价值和当量值。其等价值用以反映国家对企业供入的能源资源量;当量值用于企业能量平衡,分析企业用能过程,不可混合使用等价值和当量值。 5.1.1 等价值和当量值的折算应符合GB/T2589的规定。 5.1.2 企业能源供入量统计应包括:各类能源购入量、库存增减量、亏损量、外供量、供入量等。

第十章营养与膳食平衡练习和答案_食品营养学

第十章膳食平衡 一、填空 1、牛奶中含量较低的矿物质是,用牛奶喂养婴儿时应注意加以补充。 2、膳食中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可降低高血浆、对血管的损伤。 3、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包括四个营养水平指标,它们 是。 4、社会营养监测指标包括监测地区和两方面的资料与指标。 5、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应控制总脂肪的摄入,限制和的摄入量。 6、母乳化奶粉中应脱去牛奶中部分,以减少肾溶质负荷,并促进其吸收。 7、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为层,其中最顶层是食物。 8、我国目前面临的营养问题是人群存在营养失衡(营养过剩)的双重挑战。 9、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儿童营养不良的分类,身高的体重(体重/身高)低于正常儿童的变异范围称为。 10、在营养性贫血中,是世界上四大营养缺乏病之一。 二、选择 1、婴儿首先添加的辅食应该是。 A.蛋黄 B.鱼类 C.淀粉类 D.蔬菜 2、根据我国居民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早餐食物量所占的比例一般应为。 A. 10% B. 20% C. 30% D.40%

3、我国第一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制订的时间是。

A. 1949年 B. 1962年 C. 1989年 D.1997年 4、采用回顾询问法进行膳食调查时,回顾的时段应该是。 A. 最近12小时 B. 最近24小时 C. 最近36小 时 D. 最近48小时 5、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同类互换原则,以下可用于替换馒头的食物是。 A. 黄豆 B. 瘦猪肉 C. 菠菜 D. 面包 6、开展膳食调查的频率最好是。 A. 每月1次 B. 每两个月1次 C. 每季度1次 D. 每半年1次 三、名词解释 1、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为满足人群健康个体基本营养所需的能量和特定营养素的摄入量,它是在推荐的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 2、平均需要量EAR:指膳食中摄取的营养素水平,足够维持不同性别和年龄50%个体的健康,而不能满足另外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RDA=EAR+2SD=1.2×EAR,SD是EAR的标准差。 3、推荐摄入量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它可以满足某一特定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的需要。 4、适宜摄取量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应能满足目标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其准确性不如RNI。 5、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量,此量对一般人群中所有个体不致损害健康 6、合理营养:指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向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维持人体健康的营养。 四、简答

间歇蒸煮(立锅)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标准状态:现行)

I C S85-010 Y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27718 2011 间歇蒸煮(立锅)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 计算方法 C a l c u l a t i o nm e t h o do f e n e r g y e q u i l i b r i u ma n d e n e r g y e f f i c i e n c y i nb a t c h c o o k i n g (v e r t i c a l d i g e s t e r)s y s t e m 2011-12-30发布2012-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前言 本标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三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141)归口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二大连工业大学二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秉钺二陈曦二尉志苹二黎的非三

间歇蒸煮(立锅)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 计算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间歇蒸煮(立锅)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的计算方法三 本标准适用于制浆造纸企业间歇蒸煮(立锅)系统的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的测试与计算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三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三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三 G B/T27736 2011制浆造纸企业生产过程的系统能量平衡计算方法通则 3能量平衡方框图 3.1间歇蒸煮(立锅)系统能量平衡方框图见图1三 图1间歇蒸煮(立锅)系统能量平衡方框图 3.2体系边界:从纤维原料进入蒸煮车间开始,经蒸煮二喷放至浆料除节二洗涤后,黑液送碱回收系统,浆料送筛选二漂白系统止;包括小放汽后回收松节油和喷放汽的热回收三 3.3图1中符号说明: Q1 纤维原料带入的热量; Q2 通入的过热蒸汽带入的热量; Q3 加入的洗涤水二冷却水二温水带入的热量; Q4 加入蒸煮药剂带入的热量; Q5 蒸煮反应热的热量; Q6 浆料(排渣)带出的热量; Q7 回收松节油带出的热量;

直接能量平衡

编者导读:本文以某电厂 2 ×300MW 机组DEB 设计和运行情况为背景,阐述并分析了采用直接能量平衡策略的技术原理、工程实现、过程实际响应以及运行效果。结果表明:DEB 协调控制策略的控制目标直接、明确活,而且具有适应性强、稳定性好等特点。 0 前言大型火力发电机组由于机组容量大、运行参数高,若运行操作不当将对机组本身甚至电网的安全带来很大的危害,故对自动控制的要求和依赖越来越高。发电机组自动控制的最终目标是安全快速地满足电网的负荷需求并保证电力品质,由于组成火力发电机组的锅炉和汽轮机对负荷响应特性的差异很大,所以在设计机组级控制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两个对象的不同特性,使锅炉和汽轮机协调地运转,以机组实际最大能力来满足电网的要求。 协调控制系统CCS (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 )的任务是协调锅炉和汽轮机两个不同的工艺系统共同来满足电力负荷需求。因此,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应将锅炉和汽轮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使机组在实际能力下,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电网要求的发电数量(功率)和质量(频率),确保发电机组安全、稳定、经济地运行,这是协调控制的基本要求。协调控制系统在理论上可以有许多方法来实现,但对于一个特定的发电机组来说,当主设备和工艺系该选择一种最适合该机组特定条件的技术方案作为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策略。随着分散控制系统(DCS )熟,为火电机组实现复杂的协调控制创造了技术和物质的基础。本文阐述的是DEB 直接能量平衡控制系统制策略以及机组在协调控制方式下的实际负荷响应情况,采用的系统硬件是MAX1000 分散控制系统。 1 DEB 原理分析[1] 直接能量平衡(Direct Energy Balance ;DEB )协调控制系统是由美国原Leeds & Northrup 公司创立的美国metsoMAX 公司继承此项技术,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引进获得使用许可)。其著名的表式中P TS 为机前压力设定值;P 1 为汽机一级压力;P T 为机前压力;P D 为汽包压力;C b 为锅炉蓄热左边是汽机的能量需求信号,等式的右边是锅炉的热量信号。 DEB 实质上是以锅炉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汽机侧控制功率,同时以汽机的能量需求作为锅炉负荷指令炉的热量信号相平衡,而满足这种平衡的控制手段是调节输入锅炉的燃料量,因此在燃料调节器入口代表燃料

第八章 营养与能量平衡

复习: 1、能量的作用及意义 2、能量单位与生热营养素产热能力 3、基础代谢的计算及食物的代谢反应 讲授: 第八章营养与能量平衡 第三节能值及其测定 人体能量的需要量实际就是能量的消耗量。测定人体能量的消耗可为合理供给能量提供依据,在临床和实际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营养学工作和研究中经常进行的工作。 一、食物能值与生理能值 1、食物能值是食物彻底燃烧时所测定的能值,即“物理燃烧值”,或称“总能值”。 2、生理能值即机体可利用的能值,在体内,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氧化的最终产物与体外燃烧时相同。因考虑到机体对它们的消化、吸收情况(如纤维素即不能被人类消化),故二者的生理能值与体外燃烧时可稍有不同。 二、能值的测定 1、食物能值的测定 食物能值通常用氧弹量热计,或称弹式热量计(bomb calorimeter)进行测定,这是一个弹式密闭的高压容器,内有一白金坩蜗,其中放入待测的食物试样,并充以高压氧,使其置于已知温度和体积的水浴中。用电流引燃,食物试样便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热使水和量热计的温度升高,由此计算出该食物试样产生的能(热)量。 2、人体能量消耗的测定 人体能量的消耗实际上就是指人体对能量的需要。较常用的测定方法有以下两种。 (1)直接测定法 这是直接收集并测量人体所放散的全部热能的方法。为此,让受试者进入一特殊装备的小室。该室四周被水管包围并与外界隔热。机体所散发的热量可被水吸收,并通过液体和金属的传导进行测定,此法可对受试者在小室内进行不同强度的各种类型的活动所产生和放散的热能予以测定。此法原理简单,类似于氧弹热量计,但实际建造,投资很大,且不适于复杂的现场测定,现已基本不用。 (2)间接测定法 此法广泛应用于人体能量的消耗。主要根据其耗氧量的多少来推算所消耗的能量。关于人体耗氧量的测定可通过收集所呼出的气量,来分析其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容积百分比。由于空气中含氧量一定,且可测定,故将吸入空气中的含氧量减去呼出气体中的含氧量,即可计算出一定时间内机体的耗氧量。 大气空气成分比较恒定,O2为20.94%,CO2为0.03%,N2为79.03%,其它一些微量气体可略不计;同时,N2在人体气体代谢过程中,既不能吸收利用,也不能从体内增加而经肺排出。因而有可能采用开放式间接测热法以测定人体的能量消耗。测定时人体吸入外界空气,只收集呼出气进行分析,分析所得的O2与CO2的百分比与空气比较,结合一定时间呼出的气体量,即可计算一定时间内的氧耗量和CO2排出量。 食物在热量计中或在人体内氧化所消耗的氧量直接与以热释放的能量有关,葡萄糖不管如何氧化,其所需的氧量和所产生的能量基本一样。 至于蛋白质由于其结构和易变性等,它的氧化不能用简单方程式表示。 最近有双标水测量中能量消耗,用氢和氧的同位素标记,精密度准确度均高,但对材料、技术设备要求较高,费用昂贵,因此尚有局限性。

LS-DYNA中的能量平衡

LSDYNA中的能量平衡time........................... 4.99735E-03 time step...................... 4.45000E-06 kinetic energy................. 3.80904E+09 internal energy................ 5.15581E+09 spring and damper energy....... 1.00000E-20 hourglass energy .............. 1.34343E+08 system damping energy.......... 0.00000E+00 sliding interface energy....... 1.72983E+07 external work.................. 4.54865E+09 eroded kinetic energy.......... 0.00000E+00 eroded internal energy......... 0.00000E+00 total energy................... 9.11649E+09 total energy / initial energy.. 1.09716E+00 energy ratio w/o eroded energy. 1.09716E+00 global x velocity.............. -6.63878E+01 global y velocity.............. 3.44465E+02 global z velocity.............. -1.86129E+04 time per zone cycle.(nanosec).. 11286 GLSTAT(参见*database_glstat)文件中报告的总能量是下面几种能量的和: 内能 internal energy 动能 kinetic energy 接触(滑移)能 contact(sliding) energy 沙漏能 houglass energy 系统阻尼能 system damping energy 刚性墙能量 rigidwall energy GLSTAT中报告的弹簧阻尼能”Spring and damper energy”是离散单元(discrete elements)、安全带单元(seatbelt elements)内能及和铰链刚度相关的内能(*constrained_joint_stiffness…)之和。而内能”Internal Energy”包含弹簧阻尼能”Spring and damper energy”和所有其它单元的内能。因此弹簧阻尼能”Spring and damper energy”是内能”Internal energy”的子集。由SMP5434a版输出到glstat文件中的铰链内能”joint internal energy”跟*constrained_joing_stiffness不相关。它似乎与*constrained_joint_revolute(_spherical,etc)的罚值刚度相关连。这是SMP 5434a之前版本都存在的缺失的能量项,对MPP 5434a也一样。这种现象在用拉格朗日乘子(Lagrange Multiplier)方程时不会出现。与*constrained_joint_stiffness相关的能量出现在jntforc文件中,也包含在glstat文件中的弹簧和阻尼能和内能中。回想弹簧阻尼能”spring and damper energy”,不管是从铰链刚度还是从离散单元而来,总是包含在内能里面。在MATSUM文件中能量值是按一个part一个part的输出的(参见*database_matsum)。沙漏能Hourglass energy仅当在卡片*control_energy中设置HGEN项为2时才计算和输出。同样,刚性墙能和阻尼能仅当上面的卡片中RWEN和RYLEN分别设置为2时才会计算和输出。刚性阻尼能集中到内能里面。

营养与健康

第一章绪论 一、营养学的基本概念 1.营养学:是研究膳食、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科学。 2.营养: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 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3.合理营养:是指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向机体提供足够的能 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以满足人体的 正常生理需要、维持人体健康的营养。 4.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 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1)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糖类) (2)微量营养素:矿物质、维生素 营养素的功能:作为能量物质,提供人体所需能量; 作为结构物质,构成和修补机体组织; 作为调节物质,维持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 5.营养价值:是指在特定食品中的营养素其质和量适应人体需要的程度。 二、饮食营养与人体健康 1.健康:是指不仅不生病,而且机体与环境之间(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 上)保持相对平衡,有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2.亚健康:是一种健康的透支状态,身体存在种种不适但无身体器质性病变 状态。 三、国内外的营养状况 世界的营养问题,按照不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分为两种类型。(1)在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因贫困,灾荒和战乱所造成的营养不足、营养缺乏。如V A、VD、铁、碘微量元素缺乏等。(据统计约7.5亿人仍处于饥饿状态)(2)在发达国家及富庶转型的国家,出现因营养不平衡和营养过剩导致肥胖症而引起的“富贵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 四、我国居民膳食指南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4.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5.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7.饮酒应限量 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第二章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一、食物的消化与消化系统 二、食物的吸收 一、食物的消化与消化系统 1.消化:是指摄入的食物经过机械性消化和各种消化酶的作用,把蛋白质、糖、 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变为小分子物质的生物学过程。 2.消化的三种方式: (1)化学性消化:由一系列消化酶完成

直接能量平衡控制策略

直接能量平衡控制策略 直接能量平衡控制策略是基于火力发电厂而提出的机炉协调控制策略,是为电站单元机组协调控制而设计的一种先进的控制方案。其从能量平衡的概念出发,将锅炉和汽机作为一个有机紧密联系的整体来控制,它以锅炉跟随为基础,将汽机的能量需求作为锅炉指令,在锅炉燃料调节器入口直接同锅炉的热量信号比较,使机、炉之间的能量供求关系得到快速平衡,进而简洁且有效地实现机炉一体化协调控制。 直接能量平衡策略中,能量需求信号是基于汽机对能量的要求计算出来的,这个能量要求称为"能量平衡信号",它代表了在任何工况下汽机对蒸汽的需求量。"能量平衡信号"随着汽机调节阀的开度变化而变化,即使在故障或手动调节时,计算的结果也是正确的。能量平衡是通过直接控制输入炉膛的能量使之与能量需求信号相匹配而实现的,送入锅炉炉膛的能量通过对锅炉放热量的连续计算确定,直接能量平衡由燃料控制调节器维持。 能量平衡信号采用PS×P1/PT表示, 其中P1为汽机调节级压力,直接反映的是进汽流量也就是机组负荷 PT为机前压力即主汽门前压力 PS为机前压力设定值 P1/PT与汽机调节阀开度成正比,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调节阀开度变化,该值都能作出灵敏的反映,所以无论在静态或动态,PS×P1/PT可以表征定压运行或滑压运行等不同运行工况下汽机的能量输入(即汽机对锅炉的能量需求)。 输入能量必须同能量需求相匹配,输入的燃料量如采用给粉机转速等直接测量,易受制粉系统延迟,煤质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直接能量平衡控制策略中,采用热量信号P1+CdPb/dt作为燃料量反馈, 其中C为汽包锅炉的蓄热系数, Pb为锅炉汽包压力,其微分信号代表了锅炉蓄热量变化。 热量信号提供了一个在稳态和动态工况下都适用的燃料量工程测量方法。协调控制系统将能量平衡信号和热量信号直接引入锅炉燃料调节器入口,进入燃料调节器入口的能量偏差信号为: ef=PS×P1/PT-(P1+CdPb/dt) =P1×(PS-PT)/PT-CdPb/dt =ΔPT×P1/PT-CdPb/dt 式中:ΔPT=PS-PT为机前压力偏差。 在静态工况下,dPb/dt=0,有ef=ΔPT×P1/PT。燃料调节器的积分作用总是消除调节器入口偏差,使ef最终等于零。由于机组带负荷后,P1/PT恒不等于零,这就必须使ΔPT=0,即使机前压力PT等于给定值PS。可见,系统的燃料调节器具有保持机前压力PT等于给定值的能力,而无需另加压力校正调节器。 在动态工况下,汽包压力的微分信号具有防止PT过调,使过程稳定的作用。例如,由于锅炉内扰作用使PT增高时,ΔPT=PS-PT成为负值,dPb/dt将为正值,燃料调节器入口的偏差信号为负值,使燃料量输入减少,校正PT的上升。当PT开始回降时,dPb/dt变为负值,使燃料量得以增加,防止PT出现过调。直接能量平衡协调控制系统同时还设有能量平衡信号的动态前馈:(PS×P1/PT)×[d(PS×P1/PT)/]dt,用以补偿机前压力设定值变化或负荷变化时锅炉蓄能的变化和机、炉动态响应的差异。定压运行时,动态前馈补偿了负荷变化时要求改变汽包压力所需的锅炉蓄能变化。负荷不变时,则补偿机前压力定值提高所需的锅炉附加蓄能。而在滑压运行时,更要补偿负荷和机前压力二者同时变化时,要求汽包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