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艺设计思考题(41) 2

工艺设计思考题(41) 2

工艺设计思考题(41) 2
工艺设计思考题(41) 2

第一章绪论思考题(6)(合计41)

1、什么叫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答:就是借助于一系列技术经济指标对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寻求技术与经济之间的最佳关系,使设计方案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有机地统一,进而作出决策。

2、基本经济指标有哪些?

答:①投资;②成本;③销售收入、税收和利润;④投资回收期;⑤净现值和净现值率;

⑥内部收益率。

3、构成化工产品车间成本的主要组成有哪些?

答:(1)原材料费;(2)辅助材料费;(3)燃料及动力费;(4)生产工人工资及附加费;(5)基本折旧费和大修基金;(6)车间经费;(7)扣除副产品回收收入;(8)企业管理费;(9)销售费用。4、化工工艺设计?

答:对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研究和规划,分析、比较、选择最合适的方法,确定与生产过程紧密相关的工艺操作条件和实现工艺所必需的各种设备、仪表、厂房等的实际工作,称为化工工艺设计。

5、化工设计特点?

答:①设计不同于科学研究;②政策性强;③必须有经济特点;④多学科多专业协作和配合;⑤实践经验是设计的基础和保证。

6、初步设计文件?

答:设计说明书;图纸—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物料流程图(物料平衡图),布置图车间(装置)平面布置图和设备布置图;表格——设备一览表,材料表等。

第二章工艺流程设计思考题(5)

1、什么叫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图有哪几种?

答:由设备、连接的管路和相应的控制元件一起组成的、能使原料获得化工产品的系统。称为化工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图有工艺流程草图、物料平衡图、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管道仪表工艺流程图、竣工图。

2、流程设计的任务有哪些?

答:(1)整个生产过程的配置和组合;(2)确定(各工序)应采用各单元操作的配置组合;

(3)确定操作条件;(4)确定控制方案;(5)确定三废治理方案;

(6)确定安全生产措施;(7)确定经济技术指标。

3、流程设计方法是什么?

答:(1)以反应过程为中心;(2)以方案比较作决定。

4、怎样作流程设计?

答:(1)搜集资料,调查研究;(2)确定生产线数目;(3)确定操作方式;

(4)确定主要生产过程;(5)确定辅助过程;(6)合理确定操作条件;

(7)考虑流程的弹性和进行设备设计(8)确定控制系统(9)逐步完善和简化所设计的流程;(10)对多种流程设计方案进行比较,选出最优方案。

5、简述工艺路线选择总的原则。

答: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操作安全可靠,并要符合国情,保证未来装量实现优质、高产、低能耗和安全生产。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必须是物料单耗低,循环量少,能量低,资源利用率高效。生产技

术水平高,过程短,操作简单。

可靠性:安全,务实,长期稳定,满负荷,方便操作。

生产成本包括:投资建设费,生产操作费。

第三章物料衡算思考题(5)

1、物料衡算基本关系式?

答:(1)总质量平衡式;(2)组分平衡式;(3)元素平衡式。

2、简单化学反应过程的物料衡算的方法?

答:简单化学反应(只有一种反应)。

①给出化学计量式和转化率等过程限制条件(如平衡常数等)②对反应器作物料平衡计算。

3、连续过程的物料衡算的方法?

答:①了解题意,分析过程;②收集与物料衡算有关的工艺数据和物料的物化性质常数

③绘出物料流程图,选择计算体系④选基准;⑤解题;⑥整理计算结果,绘出物料平衡表。

4、计算:产物组成为已知,入口甲烷和乙烷为1000Nm3,求入口甲烷、乙烷、水蒸气的量,求H2的量。

答:产物组成为已知,选100Kmol产物为基准。

则入口甲烷为MKmol,乙烷为EKmol,水蒸气为SKmol,

对反应器作元素平衡运算:

O原子平衡:

S=18.6+4.6ⅹ2=27.8kmol

C原子平衡:M+2E=2ⅹ4.6+2ⅹ2.5+18.6=32.8kmol

H原子平衡:4M+6E+2S=4ⅹ4.6+6ⅹ2.5+2ⅹ69.7=172.8kmol

解上述方程得:

S=27.8kmol/100 kmol 干气

M=18.8kmol/100 kmol 干气

E=7.0kmol/100 kmol干气

1000/22.4=44.64Kmol原料气

1000N m3原料气需水蒸气量:

44.64×S/(M+E)×18=865.86kg(蒸汽)

产H2 :

44.64/(M+E)×69.7×2=241.19kg

5、计算

答:以100mol烟道气为基准;N2为联系组分。烟道气中N2量即为进入空气带入的N2量。

烟道气中N2为72.22mol由此求出空气量:

72.22×(21+79)/79=91.42mol

O2:91.42×0.21=19.20mol

用两种方法作计算:①元素平衡法。

O原子平衡:19.2ⅹ2=17.16+8.13ⅹ2+2.49ⅹ2=38.4mol

C原子平衡:M=8.13 mol

H原子平衡:4M +2E=17.16ⅹ2=34.32mol,E=0.9mol

原料气中H2/CH4=0.90/8.13=1/9

原料气/空气=(8.13+0.90)/91.42≈1/10

②组分平衡法。

第四章能量衡算思考题(2)

1、热量衡算的目的?能量衡算式?

答:主要是求解设备的热负荷,加热剂或冷却剂用量。

能量衡算式:ΔH +ΔEK+ΔEP=Q-WS

2、热量衡算步骤?

答:(1)给出热平衡示意图,注明条件;(2)给出所需热力学数据;以适当方式给出,清晰明了,方便计算;

(3)计算

①选参考态,②给出计算式,对式中符号给予说明,③计算;

(4)计算结果汇总,编制合适的表格。

第五章设备的工艺设计及选型思考题(4)

1、设备设计方法与步骤?

答:(1)明确设计任务与条件;

(2)调查待设计设备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有关新技术及专利状况,设计计算方法等;(3)收集有关物料的物性数据、腐蚀性质等;

(4)确定方案;(5)工艺计算;(6)结构设计;(7)制造技术要求与规范。

2、釜式反应器设计的内容?

答:①确定釜的操作方式(间歇与连续);

②汇总设计基础数据:包括物料流量,反应时间,操作压力,操作温度,投料比,转化率,收率,物料的物性数据等;

③计算釜的体积;④确定台数和连接方式(串联与并联);⑤确定釜的直径与筒体高度(长径比取1~3);⑥确定釜的传热装置的型式与换热面积;⑦选择釜的搅拌器(如浆式、框式、锚式等)。

3、标准换热器的选用步骤?

答:(1)分析设计任务;(2)制定设计方案;(3)设计计算;(4)选用系列换热器,并验算换热器的压力降。

4、选择设备的基本要求。

答:

①满足工艺要求。主要包括质量、产量、有合理的温度等参数的检测与控制系统,操作方便可靠。

②设备结构上的要求:合理的强度,足够的刚度,良好的耐腐蚀性,可靠的密封性。

③技术经济指标:生产强度,消耗系数,设备价格,管理费用。

第五章管道仪表流程设计思考题(5)

1、 PID?

答:表达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连接方式方法,检测、控制、调节方法手段等管道仪表流程图。

2、 PID的作用?

答:PI图是设备布置、管道布置、现场施工的依据,也是日后生产操作、维修的参考资料。

3、 PID和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的区别?

答: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和PI图表达的内容是相同的,都是着重表达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

图6-2冷却器典型PI图

(3)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和车间设备平剖面布置图;

(4)土建专业的梁板布置图和节点详图;(5)仪表及自控流程图;(6)了解其他资料,如管道等级、设备设计简图等。

2、常用的阀门有哪些(4种)?

答:闸阀、截止阀、节流阀、旋阀、球阀、隔膜阀、针形阀、止逆阀。

3、为什么要对管路进行补偿,补偿方法有哪些?

答:为解决管路的热胀泠缩问题,通常要对管段进行补偿。

⑴管路位移补偿;⑵补偿器补偿。

4、管道布置有哪些原则?

答:(1)考虑物料因素,注意安全的原则;

(2)便于施工、操作、检修的原则;(3)兼顾其他原则。

第九章化工制图规范规定思考题(3)

1、流程图中的图线如何规定?

主物料线:0.7~1.0b (b=1.0mm) 粗实线;辅助物料线:0.5b中实线;公用工程管线:0.35b 细实线;设备轮廓内部构件等:0.35 b细实线;点划线:0.35b,线段长15~20,间距2~

(5)用填充工具画R10圆的斜线。

3、利用工具栏的工具修改存在问题的图。

答:

《包装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包装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81324 课程名称:包装机械设计 英文名称:Packaging Machine Design 总学时:40学时. 讲课学时:36学时. 实验4学时 学分:2 授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电传动控制 开课学期:7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必修 教材:孙智慧主编包装机械.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参考书:孙智慧主编. 包装机械概论. 印刷出版社,2006 高德主编. 包装机械设计.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侯珍秀主编. 机械系统设计.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一、课程教学目的、基本要求及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 【教学目的】以包装机械总体与典型部件为研究对象,学习包装机械的基本概念、典型包装机械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使学生掌握包装机械总体设计、包装材料与容器供送系统、包装物料供送系统、灌装机械、袋装机械、裹包机械、封口机械、包装生产线等知识,具备初步设计包装机械的能力。 【基本要求】掌握包装机械的设计特点,掌握分析与设计包装机械的一般方法与规律,掌握包装机械典型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与设计方法。 【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专业方向课 二、教学时间安排 三、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包装机械的分类、组成与特点 第二节包装机械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策 第三节包装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基本规律与特点

第四节包装机械的总体布局与主要参数确定 第二章包装材料与包装容器供送装置 第一节包装材料及包装容器供送的类型与基本要求 第二节卷带包装材料供送装置 第三节板片包装材料供送装置 第四节瓶、罐包装容器供送装置 第五节盖、塞供送装置 第三章包装物料计量供送装置 第一节包装物料计量供送的基本要求与基本形式 第二节包装物料计量装置 第三节散体物料供送装置 第四节块状物料供送装置 第四章袋装机械 第一节袋装机械分类 第二节典型袋装机械 第三节制袋成型器 第四节纵封器 第五节横封器 第五章裹包机械 第一节裹包形式与裹包机械分类 第二节典型扭结式裹包机 第三节常用裹包机构 第六章灌装机械 第一节灌装的基本方法与灌装机械分类 第二节典型灌装机械 第三节常用灌装机构 第四节灌装机设计计算 第七章封口机械 第一节容器封口类型与特点 第二节卷边封口机 第三节压盖封口机 第八章包装生产线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包装生产线设计 第三节典型包装生产线 第四节包装生产线辅助装置 四、课程其它说明 1.本门课程安排两次次实验教学,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典型包装机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掌握机器传动系统的组成、主要部件的结构以及电器控制系统。 1)BZ801型枕式包装机实验。(2学时) 2)BZ350型糖果包装机实验。(2学时) 2. 习题课据教学内容要求随堂进行。 编写人:晏祖根

包装机械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钣金件工艺 机加工生产加工工艺 钣金车间工艺要求流程 (1)钣金车间可根据图纸剪板下料,在相应位置冲孔和剪角剪边。以前工序完成后进行折弯加工;第一步必须进行调整尺寸定位,经检查后进行下一步折弯工艺。折弯后经检查合格组焊;组焊要求必须在工装和模型具下进行组焊。根据图纸要求焊接深度和点处焊接。焊点高度不得超过设计要求、焊机工艺要求;2mm以下必须用二氧化碳保护焊和氩弧焊接。不锈钢板必须用氩弧焊。焊接件加工成形后进行校整,经检查符合图纸要求后进行下一步打磨拉丝。打磨必须以

量角样板进行打磨,不得有凸出和凹缺。拉丝面光吉度必须按图纸要求进行。 (2)外协碳钢件表面处理喷漆工艺要求:喷沙或氧化面积不得小于总面积的95%,除去沙和氧化液进行表面防锈喷漆和电镀处理。经底部处理后再进行表漆加工,表漆加工必须三次进行完成。喷塑厚度不得小于0.35mm。钣金件经检验合格后进厂入半成品库待装。 (3)入库件摆放要求:小件要求码齐入架存放。大件必须有间隔层,可根据种类整齐存放。 机加件加工流程: (1)机加工件工艺要求;原材料进厂由质检部进行检验,根据国家有关数据进行检测,进厂材料必须检测厚度、硬度、和其本几何尺寸。 (2)下料;根据图纸几何尺寸加其本加工量下料,不得误差太大。 (3)机床加工;根据零件图纸选择基本定位面进行粗加工、精加工,加工几何尺寸保留磨量。 (4)铣床加工;根据零件图纸选择基本刀具装入刀库,在加工过程中注意更换刀库刀具,工件要保整公差。 (5)钳工;机加件加工完成后根要求进行画线钳工制做,在加工过程中必须用中心尖定位。大孔首先打小孔定位再用加工大孔。螺纹加工要在攻丝机进加工,不得有角度偏差。螺纹孔加工后螺栓要保

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第2章刚体得转动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A、B为两个相同得绕着轻绳得定滑轮.A滑轮挂一质量为M得物体,B滑轮受拉力F,而且F=Mg.设A、B两滑轮得角加速度分别为βA与βB,不计滑轮轴得摩擦,则有 (A) βA=βB。(B)βA>βB. (C)βA<βB.(D)开始时βA=βB,以后βA<βB。 [] 2、有两个半径相同,质量相等得细圆环A与B。A环得质量分布均匀,B环得质量分布不均匀。它们对通过环心并与环面垂直得轴得转动惯量分别为JA与J B,则 (A)JA>J B.(B) JA

包装机械设计中的控制技术

包装机械设计中的控制技术 发表时间:2018-06-11T17:19:17.5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作者:柴晓宇[导读] 摘要:包装机械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机械,它的核心就是控制技术,同时它也是包装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商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商品的包装也更加的苛刻,为了应对这种趋势,包装业也应该比以前有着更加巨大的进步才行,所以控制技术应该在这种大环境下不断地发展创新,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商品,为包装业的发展做出更加巨大的贡献。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467000 摘要:包装机械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机械,它的核心就是控制技术,同时它也是包装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商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商品的包装也更加的苛刻,为了应对这种趋势,包装业也应该比以前有着更加巨大的进步才行,所以控制技术应该在这种大环境下不断地发展创新,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商品,为包装业的发展做出更加巨大的贡献。本文介绍了包装机械中控制技术的组成,分析了包装机械控制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包装机械;设计;控制技术;应用 包装机械指的是能够独立完成全部或者大部分产品以及商品的一种机械。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使用包装机械对产品进行包装的话可以极大提高生产的效率,适当的减轻工人们的劳动强度,它是一种适应于大规模的生产需要,并且还满足人们对于清洁和卫生方面的要求。但是在我国,无论是包装机械的类型还是包装机械的性能都与国外有着不小的差距,因此应该在包装机械的控制技术方面予以关注。 一、包装机械中控制技术的组成 包装机械并不是独立的个体,它由多个系统共同组成。所以,包装机械中控制技术也根据包装机械的系统组成分成不同的部分。 1、主传动部分。传动系统可以将未包装的物品运送到包装机械中,然后将包装好的物品传送到指定的位置。所以,传动系统是整个包装机械实现连续工作的基础。控制技术在传动系统中主要是用来控制传动的速度和精度,在包装开始前将产品传送到指定的位置进行包装操作,在包装完成后再将产品传送到指定的位置进行检测。这部分的控制技术主要是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现,电脑根据信号发出不同的指令,控制传动系统的运转方式。 2、计量部分。计量装置承担着称重和计数等作用,是包装操作开始前进行的操作。计数是为了给生产效率的计算提供原始数据,称重是为了给包装开始的物品质量提供保障。通过计量装置,可以一目了然整个生产的各项数据,明确生产是否符合预计的需求。在整个计量装置中,也处处体现着控制技术。首先,计量的检测信号就是控制开始的第一步;其次,数据的传送也需要控制技术的支撑;最后,数据的处理和反馈更是需要控制技术作为基础。 3、物品包装的执行部分。整个包装过程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包装的执行操作,也是在这个环节,包装机械发挥其核心的作用。在包装过程中,控制技术最直接的控制整个操作。按照目前包装机械的情况,整个包装过程都是事先编好控制程序,然后由计算机控制输出指令,最后控制包装的操作。综合分析整个包装的执行部分,控制技术是其核心。从指令的编写到指令的执行,必须通过控制技术来实现。包装机械的执行部分的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PLC系统实现,PLC可以将人们编写的程序语言逻辑化地反映在包装机械的生产中。而且,PLC控制系统还有可靠性强、设计较灵活和操作简单等优点。根据包装机械行业的发展,PLC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包装机械的自动化程度,满足了生产对包装机械的需求。 4、成品的检测部分。包装机械完成包装的操作后,并没有完成整个包装的环节,成品还需要经过检验的环节,检查其质量是否符合企业设计的要求。因此,在包装机械包装的成品还需要经过检测,判断其合格性,然后把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挑选出来。检测部分的组成主要是传感器和探测器,探测器检验产品的各种属性,然后把它转换成相应的数据格式,再通过传感器传递给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根据数据的特征做相应地处理,然后由逻辑变成给机械手臂指令,最终选择挑选的动作或者静止的动作。控制系统在整个检测部分是其运转的中枢,信号在发出之后,控制系统根据指令的不同执行不同的动作,最后满足生产的各项需求。 二、包装机械控制技术要求 1、主传送系统的控制。主传送系统在包装机械中的运动分为间歇性运动和连续性运动两种,主传送系统根据其不同的运动方式也有着不同类型的分类。主传送系统运动类型的不同也决定了不同运动类型的包装机械整个运动结构之间也存在这较大的差异。原因在于,主传送系统运动的不同决定了力矩和各个零件所承受的载荷的不一致,也就是说,包装机械在不同运动状态下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和需求对机械本身做出调整。此时,控制系统就要根据主传送系统运动方式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做出不同的选择,保证主传送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的生产运行需求,从而保障包装机械正常高校的运转和运行。 2、速度调节及控制。整个包装机械系统的包装过程可以被看成为一条互相配合的生产线,在这一整条生产线上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有相应的传动速度来进行配合和调节。有时,包装机械系统不能够实现完全的自动化运行,还需要一部分的人工手动参与,故而,速度调节的控制在手动和自动的情况下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对速度调节的控制要求控制技术不仅能够实现速度调节的功能,还要备选两个及以上的速度调节方案,以便随时根据生产的需求和突发情况调节传送的速度。所以,速度调节的控制系统需要和传动系统密切配合设计,利用传感器或其他调节装置与预先设置的调节方案相配合,实现对整个系统的速度调节和控制。 3、工作时间及次序的控制。包装机械的工作时序指的是机械的各个部分连贯性配合生产的流程的总和。不论是在柔性包装生产线还是在刚性包装生产线的生产过程中,控制系统对工作时间及工作次序的控制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对工作实践及次序的控制就是指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和工艺流程的要求,对每一个生产的过程进行合理安排,并做好意外情况的调整。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包装机械的总体调节和掌控,不仅关注效率问题,还要确保整个包装机械生产过程的安全,这样才能切实保障包装生产的正常进行。 三、包装机械控制系统的设计 1、记忆控制。为了能够让包装机械中的各个工位相互对应起来,并且还要在同时实现各个工位上面的逐渐移动,把监测系统检测到的情况统统记录下来,因此在程序设计的时候可以采用唯一寄存器的方式来满足这些条件,实现记忆控制。 2、联锁的控制。这种控制实际上是用来满足包装机械上各个动作的配合,它可以通过互锁、顺序、延时等程序来进行控制,这种控制程序一般来说都不会很难。 3、速度的控制。当操作人员用手动进行操作时,可用手动进行控速,当处于自动操作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信号来控制包装机械的速度。这种控制系统也是相对来说很简单的一种控制系统。

大学物理习题及答案

x L h 书中例题:1.2, 1.6(p.7;p.17)(重点) 直杆AB 两端可以分别在两固定且相互垂直的直导线槽上滑动,已知杆的倾角φ=ωt 随时间变化,其中ω为常量。 求:杆中M 点的运动学方程。 解:运动学方程为: x=a cos(ωt) y=b sin(ωt) 消去时间t 得到轨迹方程: x 2/a 2 + y 2/b 2 = 1 椭圆 运动学方程对时间t 求导数得速度: v x =dx/dt =-a ωsin(ωt) v y =dy/dt =b ωcos(ωt) 速度对时间t 求导数得加速度: a x =d v x /dt =-a ω2cos(ωt) a y =d v y /dt =-b ω2sin(ωt) 加速度的大小: a 2=a x 2+a y 2 习题指导P9. 1.4(重点) 在湖中有一小船,岸边有人用绳子跨过一高处的滑轮拉船靠岸,当绳子以v 通过滑轮时, 求:船速比v 大还是比v 小? 若v 不变,船是否作匀速运动? 如果不是匀速运动,其加速度是多少? 解: l =(h2+x2)1/2 221/2 122()d l x d x v d t h x d t ==+ 221/2()d x h x v d t x += 当x>>h 时,dx/dt =v ,船速=绳速 当x →0时,dx/dt →∞ 加速度: x y M A B a b φ x h

220d x d t =2221/22221/2221/2221/2221/22221/2()1()11()()1112()2()d x d h x v dt dt x d h x v dt x d dx d h x dx h x v v dx x dt x dx dt dx x dx h x v v x dt x h x dt ?? +=??????=?+???? +??=?++ ???=-?+++ 将221/2()d x h x v d t x +=代入得: 2221/2221/2 221/2 22221/21()112()()2()d x h x x h x h xv v v v d t x x x h x x ++=-?+++3222232222)(x v h x v v x x h dt x d -=++-= 分析: 当x ∞, 变力问题的处理方法(重点) 力随时间变化:F =f (t ) 在直角坐标系下,以x 方向为例,由牛顿第二定律: ()x dv m f t dt = 且:t =t 0 时,v x =v 0 ;x =x 0 则: 1 ()x dv f t dt m = 直接积分得: 1 ()()x x v dv f t dt m v t c ===+?? 其中c 由初条件确定。 由速度求积分可得到运动学方程:

管理信息系统各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或提示

《管理信息系统(第六版)》各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或提示 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或提示 1.1 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有何区别? [答] 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信息的概念不同于数据。数据(Data,又称资料)是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处理数据是为了便于更好的解释。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同一数据,每个人的解释可能不同,其对决策的影响可能不同。决策者利用经过处理的数据做出决策,可能取得成功,也可能得到相反的结果,这里的关键在于对数据的解释是否正确,因为不同的解释往往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目的。 1.2 试述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事务流的关系? [答] 组织中各项活动表现为物流、资金流、事务流和信息流的流动。 “物流”是实物流动的过程。物资的运输,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直至销售都是物流的表现形式。 “资金流”指的是伴随物流而发生的资金流的流动过程。 “事务流”是各项管理活动的工作流程,例如原材料进厂进行的验收、登记、开票、付款等流程;厂长作出决策时进行的调查研究、协商、讨论等流程。 信息流与其它三个流的关系可表述如下: “信息流”伴随物流、资金流、事务流的流动而流动,它既是其它三种流的表现和描述,又是用于掌握、指挥和控制其他流运行的软件资源。 1.3 如何理解人是信息的重要载体和信息意义的解释者? [答]说人是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因为人有脑子,存储了大量信息。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 只有经过解释以后,它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同一数据,每个人的解释可能不同。这里的关键在于对数据的解释是否正确,因为不同的解释者往往具有不同的背景和目的。而解释数据的正是人。 1.4 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哪些方面能给管理提供支持?

现代包装机械设计方法分析(通用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包装机械设计方法分析(通 用版)

现代包装机械设计方法分析(通用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在包装现代化、包装机械化中,包装机械设计是重要的内容,其设计的水平高低会对产品质量、性能、经济效益等产生直接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包装机械设计当中也融入了现代化设计技术。因此,本文就现代包装机械设计的方法进行了详细探讨。 在20世纪的70年代,我国开始发展包装机械行业。相比普通的产品,包装机械除开产品本身所包含的含义之外,还包含了形式、延伸、隐形三个方面含义。作为一个技术性行业,包装机械行业的包装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创新包装技术,也有利于包装机械行业的发展。而包装技术的进步也能够提升包装效率、帮助材料的成本节约,实现包装设计的智能化运行和模块化的设计。 包装机械具备的特点及设计要求 包装机械相比其余的机械种类,所具备的特点在于:第一,种类繁多。考虑到包装购衣与对象上的多样化,使得包装机械无论是结构,还是原理都存在极大差异,就算机械的功能相同,其原理与结构都会

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第2章 刚体的转动 一、 选择题 1、 如图所示,A 、B 为两个相同的绕着轻绳的定滑轮.A 滑轮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B 滑轮受拉力F ,而且F =Mg .设A 、B 两滑轮的角加速度分别为?A 和?B ,不计滑轮轴的摩擦,则有 (A) ?A =?B . (B) ?A >?B . (C) ?A <?B . (D) 开始时?A =?B ,以后?A <?B . [ ] 2、 有两个半径相同,质量相等的细圆环A 和B .A 环的质量分布均匀,B 环的质量分布不均匀.它们对通过环心并与环面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分别为J A 和J B ,则 (A) J A >J B . (B) J A <J B . (C) J A = J B . (D) 不能确定J A 、J B 哪个大. [ ] 3、 如图所示,一匀质细杆可绕通过上端与杆垂直的水平光滑固定轴O 旋转,初始状态为静止悬挂.现有一个小球自左方水平打击细杆.设小球与细杆之间为非弹性碰撞,则在碰撞过程中对细杆与小球这一系统 (A) 只有机械能守恒. (B) 只有动量守恒. (C) 只有对转轴O 的角动量守恒. (D) 机械能、动量和角动量均守恒. [ ] 4、 质量为m 的小孩站在半径为R 的水平平台边缘上.平台可以绕通过其中心的竖直光滑固定轴自由转动,转动惯量为J .平台和小孩开始时均静止.当小孩突然以相对于地面为v 的速率在台边缘沿逆时针转向走动时,则此平台相对地面旋转的角速度和旋转方向分别为 (A) ??? ??=R J mR v 2 ω,顺时针. (B) ?? ? ??=R J mR v 2ω,逆时针. (C) ??? ??+=R mR J mR v 22ω,顺时针. (D) ?? ? ??+=R mR J mR v 22ω,逆时针。 [ ] 5、 如图所示,一静止的均匀细棒,长为L 、质量为M ,可绕通过棒的端点且垂直于棒长的光滑固定轴O 在水平面内转动,转动惯量为231ML .一质量为m 、速率为v 的子弹在水平面内沿与棒垂直的方向射出并穿出棒的自由端,设穿过棒后子弹的速率为v 2 1,则此时棒的角速度应为 (A) ML m v . (B) ML m 23v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包装机推包机构运动简图与传动系统设计

西北工业大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包装机推包机构运动简图与传动系统设计 指导老师 : 班级 : 学生姓名 : 学号: 组员: 目录

一、设计题目与要求 (3) 二、设计方案的选定 (3) 三、机构的尺寸设计 (8) 1、曲柄滑块结构的尺寸计算 (8) 2、凸轮尺寸设计 (9) 四、电动机的选择及传动方案的设计 (10) 1、电动机的选择 (10) 2、传动方案的设计 (10) 3、总装配件图 (11) 五、设计小结 (12) 六、参考资料 (13) 七、组员任务分配 (13)

一、设计题目与要求 现需要设计某一包装机的推包机构,要求待包装的工件1(见图1-1)先由输送带送到推包机构的推头2的前方,然后由该推头2将工件由a处推至b处(包装工作台),再进行包装。为了提高生产率,希望在推头2结束回程(由b至a)时,下一个工件已送到推头2的前方。这样推头2就可以马上再开始推送工作。这就要求推头2在回程时先退出包装工作台,然后再低头,即从台面的下面回程。因而就要求推头2按图示的abcde线路运动。即实现“平推—水平退回—下降—降位退回—上升复位”的运动。 设计数据与要求: 要求每5-6s包装一个工件,且给定:L=100mm,S=25mm,H=30mm。行程速比系数K在1、2-1、5范围内选取,推包机由电动机推动。 在推头回程中,除要求推头低位退回外,还要求其回程速度高于工作行程的速度,以便缩短空回程的时间,提高工效。至于“cdea”部分的线路形状不作严格要求。 图 1-1 运动要求图 二、设计方案的选定 1、方案1 用偏置滑块机构与凸轮机构的组合机构,偏置滑块机构与往复移动凸轮机构的组合(图2-1)。在此方案中,偏置滑块机构可实现行程较大的往复直线运动,且具有急回特性,同时利用往复移动凸轮来实现推头的小行程低头运动的要求,这时需要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将转动变换为移动凸轮的往复直线运动。

大学物理活页作业答案及解析((全套))

1.质点运动学单元练习(一)答案 1.B 2.D 3.D 4.B 5.;(提示:首先分析质点的运动规律,在t <时质点沿x 轴正方向运动;在t =时质点的速率为零;,在t >时质点沿x 轴反方向运动;由位移和路程的定义可以求得答案。) 6.135m (提示:质点作变加速运动,可由加速度对时间t 的两次积分求得质点运动方程。) 7.解:(1))()2(22SI j t i t r -+= )(21m j i r += )(242m j i r -= )(3212m j i r r r -=-=? )/(32s m j i t r v -=??= (2))(22SI j t i dt r d v -== )(2SI j dt v d a -== )/(422s m j i v -= )/(222--=s m j a 8.解: t A tdt A adt v t o t o ωω-=ωω-== ?? sin cos 2

t A tdt A A vdt A x t o t o ω=ωω-=+=??cos sin 9.解:(1)设太阳光线对地转动的角速度为ω s rad /1027.73600 *62 /5-?=π= ω s m t h dt ds v /1094.1cos 3 2 -?=ωω== (2)当旗杆与投影等长时,4/π=ωt h s t 0.31008.144=?=ω π = 10.解: ky y v v t y y v t dv a -==== d d d d d d d -k =y v d v / d y ??+=- =-C v ky v v y ky 2 22 121, d d 已知y =y o ,v =v o 则2020 2 121ky v C --= )(22 22y y k v v o o -+=

第二章作业与思考题答案

第二章作业与思考题答案 2-1 什么是EPC 答: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即为产品电子代码,其最终目标是为每一个商品建立全球的、开放的编码标准。EPC统一了对世界范围内商品的标识编码规则,并用数字信息的形式存储于与具体商品实物固定在一起的RFID应答器中,结合网络技术而组成EPC系统,实现全球范围内对单件产品的跟踪与追溯。目前的EPC系统中应用的编码类型主要有三种:64位、96位和256位,每类EPC编码由版本号、产品域名管理、产品分类部分和序列号四个字段组成。 2-2 简述EPC系统组成 答:EPC系统由全球产品电子代码编码体系、射频识别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EPC系统构成

(1)全球产品电子代码编码体系:全球产品电子代码EPC编码体系是新一代的与GTIN兼容的编码标准,它是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拓展和延伸,是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EPC系统的核心与关键。EPC代码是由标头、管理者代码、对象分类代码、序列号等数据字段组成的一组数字。具有科学性、兼容性、全面性、合理性、国际性、无歧视性等特性。 (2)射频识别系统:EPC射频识别系统是实现EPC代码自动采集的功能模块,由射频标签和射频识读器组成。射频标签是产品电子代码(EPC)的载体,附着于可跟踪的物品上,在全球流通。射频识读器是与信息系统相连,读取标签中的EPC代码并将其输入网络信息系统的设备。EPC系统射频标签与射频识读器之间利用无线感应方式进行信息交换,具有以下特点:非接触识别;可以识别快速移动物品;可同时识别多个物品等。 (3)信息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由本地网络和全球互联网组成,是实现信息管理、信息流通的功能模块。EPC系统的信息网络系统是在全球互联网的基础上,通过EPC中间件以及对象命名称解析服务(ONS)和实体标记语言(PML)实现全球产品信息服务。其中,ONS ( Object Naming Service) 对象名称解服务器用来把EPC转化成IP 地址,用来定位相应的计算机和完成相应的信息交互服务。PML ( Physical Markup Language) 实体标识语言服务器中存储用PML语言描述的实物信息,如实物名称、种类、性质、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信息、实物存放位置、实物的使用说明等。

绿色设计在机械包装设计的应用

包装工业生产中最主要的设备是包装机械,随着新技术在包装机械行业的广泛应用,设计技术不断地推陈出新,在消耗资源进行生产的同时,废弃物也在不断增加,加剧了环境的污染,所以,在包装机械设计中采用绿色设计势在必行。 1绿色设计总述 1.1绿色设计的概念。绿色设计是指在设计产品时,首先要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且满足环保的合格性指标,同时要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的设计。绿色设计与传统设计的根本区别:绿色设计在产品的设计初期就把降低能耗、易于拆卸、再生利用和环境生态保护等因素,与保证产品的性能、质量、寿命、成本等作为主要的设计目标。设计时就要考虑产品的生产、使用到报废的全过程不污染环境,而不是等到产生了污染之后再去处理。1.2绿色设计在包装机械发展中的重要性。包装机械就是能够包装产品的机器。使用包装机械不仅能提高生产率,实现大规模的生产,而且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常见的包装机械有充填机、封口机、复卷机、模切机等。随着新技术在包装行业中的不断应用,新产品不断被开发,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从而加重了环境负担。因此,绿色设计在包装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大势所趋。1.3绿色设计的发展方向。包装机械更新的主要特征就是:智能化、绿色化。智能化是指包装机械的操作过程可以由计算机控制,并且安全可靠性。绿色化是指包装机械的机械设计、制造、生产、回

收等各个环节都没有或者很少对环境造成污染。绿色设计在包装机械行业中的发展重点是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危害,采用绿色材料。 2绿色设计的基本要求 2.1采用先进技术。采用先进技术是绿色设计的基础,从技术上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保证产品在设计、加工、使用全过程中与环境的协调性。2.2进行技术创新。绿色设计的灵魂是技术创新。绿色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设计技术,要面对许多新问题,因此绿色包装设计必然要进行大量的技术创新。2.3保持与环境协调。绿色设计的根本是做到环境协调。绿色设计所设计的产品必须具有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特性。2.4资源利用最佳。绿色设计要保证资源的合理选用,选择产品材料时避免选用稀缺资源,并要尽可能保证资源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即使是不能回收再生重用的废弃物也能够自然降解,或安全、便捷的最终处理。 2.5能量消耗最低。绿色设计力求使产品在其生产、制造、使用等全生命周期中,能量消耗最少,避免能源浪费。2.6环境污染最小。绿色设计尽量将产品在其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小,零污染是绿色设计追求的目标。2.7安全宜人。绿色设计要考虑产品的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安全,使设计的产品安全可靠、易于操作和使用。2.8综合效益最佳。绿色设计要考虑产品的综合效益,即成本最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 3绿色设计的关键技术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包装机包装机构设计说明书.doc

目录第一章设计题目 1.1 设计数据与要求 1.2 设计任务 第二章功能分解 第三章机构设计 3.1 机构选型 3.2 机构最终成型与凸轮设计 第四章其他推包机构的设计方案 第五章推包机构设计方案的评定与选择第六章推包设计方案的最终简图 第七章心得体会 第八章参考文献

第一章 设计题目 现需设计某一包装机的推包机构,要求待包装的工件1 (见附图33)先由输送 带送到推包机构的推头2 的前方,然后由该推头2 将工件由a 处推至b 处(包 装工作台),再进行包装。为了提高生产率,希望在推头2结束回程(由b 至a )时,下 一个工件已送到推头2的前方。这样推头2就可以马上再开 始推送工件。这就要求推头2在回程时先退出包装工作台, 然后再低头,即从台面的下面回程。因而就要求推头 2 按图示的abcdea 线路运动。即实现“平推—水平退回-下 降-降位退回-上升复位”的运动。 包装工作台d e H s b c 1a 2 附图33 推包机构执行构件运动要求

图一推包机构执行构件运动要求 1.1、设计数据与要求 要求每5~6s包装一个工件,且给定:L=100mm, S=25mm, H=30mm.行程速比系数K在1.2~1.5范围内选取,推包机由电动机驱动。 在推头回程中,除要求推头低位退回外,还要求其回程速度高于工作行程的速度,以便缩短空回行程的时间,提高工效。至于“cdea”部分的线路形状不作严格要求。 1.2、设计任务 1)、至少提出两种运动方案,然后进行方案分析评比,选出一种运动方案进行设计。 2)、确定电动机的功率与转速。 3)、设计传动系统中各机构的运动尺寸,绘制推包机的机构运动简图。 4)、对输送工件的传动系统提出一种方案并进行设计。 5)、对所用到的齿轮进行强度计算,确定其尺寸。 6)、进行推包机结构设计,绘制其装配图。 7)、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包装机械综合课程设计指导书

包装机械综合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包装机械综合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的延续,通过设计实践,进一步学习掌握包装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进行有效结合的能力。 3.培养综合运用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等相关知识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 4.培养使用手册、图册、有关资料及设计标准规范的能力。 5.提高技术总结及编制技术文件的能力。 6.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为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实施奠定基础。 二、设计内容与基本要求 1.设计内容 完成题目:间歇双端扭结式裹包机扭结手总体方案设计(不仅限于此题目) 说明:为了便于说明设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本设计指导书以此题目为例,实际设计中大家可以仿照此题目确定自己的设计课题。 2.基本要求 (1) 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在全面掌握扭结式裹包机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传动系统及其它执行机构的组成、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掌握扭结手的结构、组成及运动规律,认真分析扭结手运动规律及动力传动系统。合理的确定尺寸、运动及动力等有关参数。 (2) 课程设计必须独立完成,每人应根据需要绘制工作原理图、

三维建模图、传动系统简图、包装机的工作循环图、主要零件图、装配图等设计图,能够较清楚地表达各部件的空间位置及有关结构。 (3)正确的运用手册、标准,设计图样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说明书必须用工程术语,文字通顺简练,字迹工整。 (4)各组成零件的视图符合图样标准;能够正确地表达出零件的结构形状;能够正确地标注尺寸。 三、设计步骤 1.方案确定 (1)根据包装对象及方法确定有关尺寸参数、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 (2)根据所求得的有关运动参数及给定的原始数据,绘制工作循环图。 2.装配图和零件图设计 (1)草图设计:设计各零件尺寸,确定视图比例,确定展开图及截面图的总体布局; 据各部件的受力条件,在有关支撑部位画出轮廓,并检验各传动件运动过程中是否干涉。 (2)结构图设计:确定各零、部件的固定方式;确定部件形状及尺寸,完成展开图及截面图的绘制。 (3)尺寸、公差配合标注,填写明细表及装配图技术要求。 (4)零件图设计 3.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四、设计内容 1.间歇双端扭结式糖果包装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1)生产能力200~350块/min

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基本的自然力分为四种:即强力、、、。 2.有一只电容器,其电容C=50微法,当给它加上200V电压时,这个电容储存的能量是______焦耳。 3.一个人沿半径为R 的圆形轨道跑了半圈,他的位移大小为,路程为。 4.静电场的环路定理公式为:。5.避雷针是利用的原理来防止雷击对建筑物的破坏。 6.无限大平面附近任一点的电场强度E为 7.电力线稀疏的地方,电场强度。稠密的地方,电场强度。 8.无限长均匀带电直导线,带电线密度+λ。距离导线为d处的一点的电场强度为。 9.均匀带电细圆环在圆心处的场强为。 10.一质量为M=10Kg的物体静止地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今有一质量为m=10g的子弹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1000m/s射入并停留在其中。求其 后它们的运动速度为________m/s。 11.一质量M=10Kg的物体,正在以速度v=10m/s运动,其具有的动能是_____________焦耳 12.一细杆的质量为m=1Kg,其长度为3m,当它绕通过一端且垂直于细杆 的转轴转动时,它的转动惯量为_____Kgm2。 13.一电偶极子,带电量为q=2×105-库仑,间距L=0.5cm,则它的电距为________库仑米。 14.一个均匀带电球面,半径为10厘米,带电量为2×109-库仑。在距球心 6厘米处的电势为____________V。 15.一载流线圈在稳恒磁场中处于稳定平衡时,线圈平面的法线方向与磁场强度B的夹角等于。此时线圈所受的磁力矩最。 16.一圆形载流导线圆心处的磁感应强度为1B,若保持导线中的电流强度不

包装07《包装机械结构设计》习题

《包装机械》习题 第一章绪论 1.实现包装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意义是什么?自动包装机应具有哪些工作职能?什么叫自动包装生产线,其主要组成是什么? 2.包装机械的定义是什么?包装机械由哪几个要素组成?试述各组成部分的工作职能和、相互关系。 3.包装机械如何分类的?各包装机又可分为哪些形式? 4.包装机的型号表示什么意思?试查阅国产包装机的型号、名称、规格和主要技术性能。5.包装机械的作用是什么?我国包装机械目前的状况如何? 6.我国的包装机械与先进国家或地区相比,差距主要有哪些?你认为我国的包装机械应朝什么方向发展? 7.根据包装机械的定义和功能,这样看待包装机械在商品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第二章充填机械 一、填空题 1.根据产品形态的不同,充填技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 2.按充填机采用的计量原理,可分为容积式充填机、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3.常用的容积充填计量装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类型。 4.称重式充填机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5.物重选别机由各种类型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组合而成,主要根据物料特性、选别精度、生产能力等因素加以选定。 二、选择题 1.下列产品适合用毛重式充填机的是()。 A.奶粉B.红糖C.药片D.蔬菜 2.真空量杯充填的充填精度可达到()。 A.±1% B.±0.5% C.±2% D.±3% 3.目前最先进的称重式计量充填机是()。 A.单秤斗称量充填机B.多秤斗称量充填机 C.多斗电子组合式称量充填机D.连续式称量充填机 4.下列哪种不属于常见的给料器()。 A.热振动式B.螺旋式C.输送带式D.自流管式5.下列哪一种形式不属于多件记数充填()。 A.长度计数B.容积计数C.堆积计数D.转盘计数三.解答题 1.容积式充填机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2.造成间歇式充填机(单称斗称量充填机和多秤斗称重充填机)振动速度太慢、计量不稳定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说明多件计数充填机中容积计数装置和长度计数装置的工作过程。 4.称重计量装置氛围哪两大类?常见的间歇称重计量的结构形式有哪些? 5.常用的计数装置有哪些?试分别叙述其工作过程。 四、论述题

有机化学-华东理工大学第二版思考题答案

有机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第二版 第一章 绪论 思考题1-1:请区别下列化合物是无机物还是有机物 NaHCO 3 金刚石 CaC 2 淀粉 棉花 淀粉和棉花是有机物 思考题1-2 指出下列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和所属类别: (1)CH 3-CH 2-NH 2 (2)CH 3-CH 2-SH (3)CH 3-CH 2-COOH (4)CH 3-CH 2-CH 2-Cl (5)CH 3COCH 3 (6)C 6H 5NO 2 开链化合物:1-5;芳香环类:6 官能团:氨基、巯基、羧基、卤素、羰基、硝基 思考题1-3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 结构式并判断是否符合八隅规则 A 氨 B 水 C 乙烷 D 乙醇 E 硼烷(BH 3) N H H H C H H C H H B H H 硼烷不符合八隅规则 思考题1- 4 比较下列化合物中的C-H 与C-C 键长 A 乙烷 B 乙烯 C 乙炔 C-H 键长次序:A > B > C ;C-C 键长次序:A > B > C 思考题1-5:请写出下列化合物Lewis 结构式,并指出形式电荷 甲烷 H 3N —BH 3 [H 2CNH 2]+ (CH 3)2O —BF 3 [CH 3OH 2]+ N H H H O H 3C H 3C C H H H B H H H C H H N H H B H H C H H O H H

思考题1-6:请写出下列化合物共振共振结构式 N H O O O H N H O 思考题1-7:请写出下列化合物共振结构式,并比较稳定性大小和主要共振式。 A [CH 3OCH 2]+ B H 2C=CH —CH 2+ C H 2C=CH —NO 2 H 2C —CH=CH 2C H H O C H H C H H C H 次要共振式 主要共振式 A B H 2C=CH —CH 2++ 主要共振式 主要共振式 C H 2C H C N O O H 2C H C N O O H 2C H C N O O 主要共振式 主要共振式次要共振式 思考题1-8:请解释下列异构体沸点差异。 CH 3CH 2CH 2CH 2CH 3 CH 32CH 3 CH 3 CH 33CH 33 沸点 36℃ 28℃ 10℃

《大学物理》习题和答案

《大学物理》习题和答案 第9章热力学基础 1,选择题 2。对于物体的热力学过程,下面的陈述是正确的,即 [(A)的内能变化只取决于前两个和后两个状态。与所经历的过程无关(b)摩尔热容量的大小与物体所经历的过程无关 (C),如果单位体积所含热量越多,其温度越高 (D)上述说法是不正确的 8。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在不同的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的微分表达式,那么方程 Vdp?pdV?MRdT代表[(M)(A)等温过程(b)等压过程(c)等压过程(d)任意过程 9。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 [] (A)系统对外界所做的功不能大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B)系统内能的增量等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C)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有这样一个循环过程,外部对系统所做的功不等于从系统传递到外部的热量(d)热机的效率不等于1 13。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p,V)开始,到达另一个状态(p,V)。一旦它被等温压缩到2VV,外部就开始工作;另一种是绝热压缩,即外部功w。比较这两个功值的大小是22 [] (a) a > w (b) a = w (c) a 14。1摩尔理想气体从初始状态(T1,p1,V1)等温压缩到体积V2,由外部对气体所做的功是[的](a)rt 1ln v2v(b)rt 1ln 1v1 v2(c)P1(v2?

V1(D)p2v 2?P1V1 20。两种具有相同物质含量的理想气体,一种是单原子分子气体,另一种是双原子分子气体, 通过等静压从相同状态升压到两倍于原始压力。在这个过程中,两种气体[(A)从外部吸收相同量的热量和内部能量增量,(b)从外部吸收相同量的热量和内部能量增量是不同的,(c)从外部吸收相同量的热量和内部能量增量是不同的,(d)从外部吸收相同量的热量和内部能量增量是相同的。这两个气缸充满相同的理想气体,并具有相同的初始状态。在等压过程之后,一个钢瓶内的气体压力增加了一倍,另一个钢瓶内的气体温度也增加了一倍。在这个过程中,这两种气体从[以外吸收的热量相同(A)不同(b),前者吸收的热量更多(c)不同。后一种情况吸收更多热量(d)热量吸收量无法确定 25。这两个气缸充满相同的理想气体,并具有相同的初始状态。等温膨胀后,一个钢瓶的体积膨胀是原来的两倍,另一个钢瓶的气体压力降低到原来的一半。在其变化过程中,两种气体所做的外部功是[] (A)相同(b)不同,前者所做的功更大(c)不同。在后一种情况下,完成的工作量很大(d)完成的工作量无法确定 27。理想的单原子分子气体在273 K和1atm下占据22.4升的体积。将这种气体绝热压缩到16.8升需要做多少功? [](a)330j(b)680j(c)719j(d)223j 28。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分别经历等压、等压和绝热过程后,其内能从E1变为E2。在以上三个过程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