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述 国内外邮轮业发展概况

简述 国内外邮轮业发展概况

简述 国内外邮轮业发展概况
简述 国内外邮轮业发展概况

■国际邮轮业发展总体情况

●产业特征

现代邮轮的原型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于20世纪50、60年代率先在北美地区实现现代化转型。经过40余年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现代邮轮业逐渐演变成以大型豪华游船为运作依托,跨国旅游为核心的新型产业,属于旅游市场的高端产品。国际邮轮产业具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和促进邮轮航行涉及的区域节点上的船舶维修业、港口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邮轮乘客具有远高于普通民众的消费能力,对航线上港口城市的服务业具有一定拉动作用。

●产业规模

近50年来,现代邮轮产业以年均8-9%的速度增长,其增速约为国际旅游业产值平均增速两倍。截至2004年底,全球共有各类邮轮256艘,客位302064个。2004年实际载客1165万人次,上客率84%,销售收入近200亿美元,人均消费水平约1500美元。

美国是目前全球最大邮轮消费市场,2004年乘客总数为890万人。每年邮轮经济总收益达200亿美元,涉及航行、造船、建筑、制造、商贸、交通、金融保险、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邮轮经济还为美国提供了26.8万个就业岗位,工资总收入97.2亿美元,显示出较强的社会经济带动作用。

●国际邮轮到访中国情况

国旅集团和中国外代的介绍,2004年共有50艘次的国际邮轮停靠我国港口,接待游客4.9万人次,占出入境外籍人员总数的不到2%,接待规模尚处于较低水平。到访我国的邮轮多为豪华型。乘客平均船上消费300-700美元/人天,船票价格在200-500美元/人天水平。来访游客中80%为美国人。

国内一些沿海城市如上海、天津、青岛、大连、宁波、厦门、海口、深圳等都先后接纳了国际邮轮的停靠。其中上海是我国最早开始靠泊国际邮轮的港口城市,也是目前国际邮轮在我国停靠最多的沿海港口城市。据上海市统计,2001年到2004年期间,共接待国际邮轮96艘次,接待国际邮轮游客11.6万人次,分别达到年均到港24艘次和年均到访2.9万人次。此外,海南省的海口与三亚两市因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接待邮轮和乘客较多。

国际邮轮公司在我国的市场开拓情况。从发展形势分析,国际邮轮公司正以不同方式,不断加强对中国市场的业务拓展,多数公司把市场开拓重点放在开发中国挂靠港口上。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政策环境、相关资源、市场潜力等因素,许多公司把进军中国市场的突破口选在上海,皇家加勒比、丽星等公司还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船代公司、旅行社等各类办事机构,营运内容以接待国际邮轮及随船游客为主。

■国内邮轮业务发展状况

●发展规划情况

目前,在国家相关政府部门的发展规划中,邮轮产业的发展尚处于一个尝试和探

索的阶段。在国家相关政府部门的发展规划中,国家旅游局提出“试办近海游轮”。交通部也曾提出“鼓励采用大型豪华游船开辟远洋和环球旅游”。这是迄今为止国家政府部门对于发展邮轮产业最为明确的政策性意见。

目前,许多城市都在规划邮轮活动的相关基础设施,包括邮轮码头、候船与通关设施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有的已经启动了部分建设项目。

上海市规划了具有综合功能的国际邮轮客运中心,并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建设国际邮轮城的规划目标。厦门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在丽星邮轮公司的资金支持下,投资兴建了厦门港国际旅游客运码头项目(实为多用途泊位)。该项目总体规划方案已通过国际招标设计并业经厦门市规划委员会审查。已完成“大连国际邮轮中心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三亚国际客运港项目于1997年立项,已完成立项、规划选址、环境评价、海域使用可行性论证、工程可行性论证、初步设计审批等大量前期工作和专题研究。

●地方政府的政策诉求

我国发展邮轮经济仍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政策问题是各城市地方政府关注的焦点,为此,很多城市都曾以不同途径、不同方式传达着他们的呼声,其中上海市政府的政策诉求最具代表性。

2003年底,上海市发改委会同市旅游委、外经贸委、规划局等部门开展了针对上海发展邮轮经济的相关研究工作,提出了《上海发展邮轮经济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上海邮轮业发展需要在政策上予以特殊支持,并提出六大类十五项政策建议要求。其中核心内容一是在现行“外轮不得从事国内沿海运输”的政策上对邮轮网开一面;二是放宽对于中国公民在境内登船搭乘国外邮轮的管理限制;三是批准国外邮轮公司在华设立独资或控股公司,其余建议均是围绕上述三方面展开的辅助条件。《报告》强调,以上提出的政策要求是最低限度要求,如不能满足将可能阻碍上海邮轮经济发展。

上述《报告》中提出的政策诉求基本反映了国内有意发展邮轮经济的城市地方政府的主要意见,主要是对于现行经济环境与管理系统更加开放的要求,其内容几乎涵盖了目前边检通关、主权宣示、交通管理、费收制定、外资管理、产业发展等各个领域,其三项核心要求均与现行国家相关管理法规存在较大矛盾,有些与我国的国情与国际惯例也不相符合,涉及范围较广,且较为敏感也较为复杂,必须谨慎分析调整政策的可行性。

考虑到国际邮轮业的发展趋势和各地发展邮轮经济的愿望及大量的前期工作,为降低政策调整风险,我国对于发展邮轮经济相关政策的调整可以以点带面,慢慢铺开,并参照其它领域的做法和经验。对于可能涉及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政策调整,则应慎重对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