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国早期人文历史

英国早期人文历史

英国早期人文历史
英国早期人文历史

英国早期人文历史常识

(一)

英国东邻北海,西、北面对大西洋,南面是英吉利海峡(the English Channel),与法国隔海相望。地理上,这里被称为“不列颠群岛”(British Isles),由大不列颠岛(Great Britain)和爱尔兰岛(Ireland)这两大岛屿,以及其它几百个小岛组成。

大不列颠岛上分布着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England,Scotland and Wales)三个区域,而爱尔兰岛则分成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Republic of Ireland)两块。

政治上,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共同组成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而爱尔兰共和国则是独立于联合王国而存在的独立的国家。我们通常所说的英国,则是指联合王国。

联合王国的首都是伦敦(London);而爱尔兰共和国的首都是都柏林(Dublin)。

大不列颠岛在政治上被划分成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三个区域,其中英格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总的来说也最为富裕。因此很多人通常会用“英格兰人”(English)指代“不列颠人”(British),这点当然会引起苏格兰人和威尔士人(Scots and Welsh)的不满。

不列颠在大约一百年前曾统治着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和土地,其殖民地遍布全球各大洲。二战之后,随着不列颠国力衰退,各殖民地纷纷独立,不列颠帝国(the British Empire)在1931年起被英联邦所取代。

英联邦(the Commonwealth of Nations)是由英国和已经独立的前英国殖民地或附属国组成的联合体。英国作为英联邦元首并无政治实权;各国在一定协议上相互进行政治、主要是经济方面的磋商和合作;各成员国也有权利选择退出英联邦。

(二)

英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其西北地区主要地形是高原;而东部和东南部则主要是低地,他们是整个欧洲平原(the Great European Plain)的组成部分。

英格兰占据了大不列颠南面的最大部分土地,那里地势平缓,多为平原、丘陵和沼泽地。特别是英格兰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肥沃,适于耕种。

苏格兰多为山地、湖泊和岛屿,它拥有三大自然区:北部高地,中部低地以及南部山陵。不列颠最高峰尼维斯峰(Ben Nevis)便座落于此,高1,343米。威尔士亦是多山地区,6%的土地被森林

覆盖,大部分村庄以放牧为主。

北爱尔兰北部为多岩石、荒蛮的海岸,曲折蜿蜒。其东北部多为高地,东南部为山区,而中部则是低浅的盆地。

不列颠是个岛屿国家,四面环海,它隔着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遥遥相望。位处英法两国之间的英吉利海峡最窄之处被称作多佛海峡(Straits of Dover),仅有33公里宽度。

1985年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决定在多佛海峡处修建海峡隧道。总长153公里的隧道于1994年五月竣工通车,使得欧洲公路网得以连成一体,被誉为人类工程史上的一个伟业。

英国河流分布细密。塞文河(the Severn)是英国第一大河流,长338公里,它同西岸的克莱德河(the Clyde)、默塞河(the Mersey)一同承载着将工业原材料运输至内陆工业城市的使命。而东岸的特维德河(the Tweeds)、泰恩河(the Tyne)、蒂斯河(the Tees)以及著名的英国第二大河、长336公里的泰晤士河(the Thames)不仅面向欧洲大陆的北海各大港口,并且形成了富饶的渔场。英国最大的湖泊是位于北爱尔兰的内伊湖(Lough Neagh);而位处英格兰西北部、威尔士北部的湖区(the Lake District)则为其15个湖泊的秀丽风光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那里还诞生了19世纪英国著名的湖畔诗人(the Lake poets)。

(三)

人们总是认为英国多雨、天气多变,而事实上,它却是一个海洋性气候(maritime climate)国家,冬暖夏凉,气温变化小。冬天的平均气温为4-6摄氏度,而夏天则为12-17摄氏度。

尽管如此,英国的气候灾害也不少。干旱和洪水常常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另外,时不时的浓雾、霜冻和大风造成了农作物的严重损失。1952年,在伦敦因大气污染引起的二氧化硫浓雾使得约四千人死亡或生命垂危。此后,政府采取措施,规定工厂和家庭只能燃烧无烟汽油,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英国现有人口5,880万。其中英格兰人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29人,但全国人口分布不均。人口的80% 住在城市。而首都伦敦的人口就占到了697万。

(四)

冰川时期于公元前7000年结束,溶化的冰淹没了低地,形成了英吉利海峡和北海,不列颠从此与欧洲大陆分离,成为了岛屿。

我们所知道最早来到不列颠的定居者,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的伊比利亚人(Iberians)。他们可能来自于地中海的伊比利亚半岛,即是今天的西班牙。伊比利亚人给不列颠带来了新石器(Neolithic)文化。

至今英格兰的索尔兹波平原(Salisbury Plain)上还伫立着伊比利亚人留下的史前巨石阵(Stonehenge)。巨石阵在公元前2000年之前建造,占地大约11公顷,主要是由许多整块的青石组成,每块约重50吨,多是从遥远的威尔士运来的。但至于史前人类如何运输这样的庞然大物?这仍是一个谜。

公元前2000年左右,宽口陶器人(the Beaker Folk)从荷兰和莱茵兰地区来到了不列颠。宽口陶器人因他们墓穴中陪葬的宽口陶制容器而得名,他们带来了陶器制造工艺。

公元前700年,凯尔特人(Celts)抵达了不列颠。凯尔特人比之前来到不列颠的种族都要来得高大和白皙,他们多是来自于东欧或中欧地区,即是现在的法国、比利时和德国南部附近。

凯尔特人来到不列颠有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约公元前600年盖尔人(Gaels)来临,第二次则是公元前400年布立吞(Brythons)抵达,第三次是比利其人(Belgae)。

凯尔特人并没有杀戮伊比利亚人,而是把他们驱逐到北部和西部,并留下一部分作为他们的奴隶。凯尔特人是善于农业的种族,同时,他们也是很好的铁匠。他们是苏格兰、爱尔兰、威尔士人的祖先。他们的语言盖尔语,至今苏格兰高地仍有沿用。

(五)

有记录的英国历史始于罗马人入侵。公元前55年和54年,罗马将军尤利乌斯凯撒(Julius Caesar)作为两次入侵了不列颠,但均未成功,罗马人对不列颠的统治因之推迟了一个世纪。

公元43年,刚刚登基的罗马皇帝克劳狄(Claudius)下令征服不列颠。由此开始不列颠开始了长达400年的罗马统治。

无论罗马人出于何种经济和政治动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传播“文明”。罗马人在不列颠修建了许多城镇网,道路,澡堂,庙宇和其他建筑物,很好地利用了英国的自然资源。他们还把基督教这门新宗教带到不列颠。

然而罗马的统治对于不列颠的影响却有着局限性。首先,罗马人把不列颠人当作奴隶阶段的属民来对待。其次,在四世纪罗马人才和不列颠人通婚。最后,罗马人也未影响普通不列颠人的语言

和文化。

(六)

5世纪中叶,三支日尔曼部落(Teutonic tribes)朱特人(Jutes)、撒克逊人(Saxons)和盎格鲁人(Angles)不断侵入不列颠。自此,盎格鲁—萨克逊时代(the Anglo-Saxons)开始了。

住在朱特兰岛(现丹麦南部)上从事打渔农耕的朱特人先抵不列颠,在东南部建立了肯特王国(Kent)。后来从德国北部来的使用短剑的撒克逊人在埃撒克斯(Es***)、苏塞克斯(Sus***)和威塞克斯(Wes***)建立了王国,统治期从五世纪末至六世纪初。六世纪后半叶,同样来自德国北部的盎格鲁人,在东盎格利亚(East Anglia)、麦西亚(Mercia)以及诺森伯利来(Northumbria)定居,也分别建立了王国。

盎格鲁—撒克逊人把日耳曼宗教带到了英国。公元597,教皇格里高一世(Pope Gregory I)把罗马圣安德鲁修道院的副院长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派遣到英格兰,其使命是使异教徒的英国人皈依基督教。在使国王和贵族皈依基督教方面,奥古斯丁特别成功。但是普通人的皈依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北部修士们的传教活动。

盎格鲁—撒克逊人为英国国家的形成打下了基础。首先,他们把国家划分为郡(shires),郡法庭和郡法官(shire courts and shire reeves)、或行政司法长官(sheriffs)负责执法。其次,他们设计的窄条三圃田农耕制(narrow-strip, three-field farming system )延用至18世纪。此外,他们还建立了领地制(manorial system)。最后,他们还创立了议会(Witan)。

(七)

8世纪末开始,丹麦人(Danes)和来自挪威的北欧海盗(Viking)不断入侵英格兰各地。9世纪,尤其是公元835年至公元878年,这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他们甚至占领了作为867年时基督教中心的约克郡(capture York)。9世纪中叶,北欧海盗和丹麦人已经威胁到了撒克逊人的威撒克斯王国。

作为威撒克斯王国的国王,艾尔弗雷德国王(King Alfred)(849-899)打败了丹麦人,并于公元879年与他们达成了友好协议。协议规定丹麦人控制英格兰北部和西部作为丹麦法区,而他统治其他地区。他还劝服一些丹麦首领成为基督教徒。他还将一本拉丁语的书翻译成英语;同时建立

了学校,并阐明了法律制度。所有这一切使他当之无愧于“艾尔弗雷德大王”(Alfred the Great)称号。

(八)

著名的诺曼底征服(The Norman Conquest)发生在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发动了这场战争。他是前诺曼底公爵罗伯特一世的私生子,也是独生子。1066年1月,英王爱德华去世,9月,威廉借口爱德华生前曾许其继承英国王位,遂纠集诺曼底贵族和法国各地骑士,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率军渡过海峡,在英格兰南部佩文西登陆,入侵英国。哈斯丁一役,威廉大败英军,不久攻占伦敦,于12月自立为英王,称威廉一世(WilliamⅠ)。

诺曼底征服对于英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可谓深远。威廉建立的、他的后继人所保持的强大中央政府,由于这个政府所掌管的军事力量,英国从未再遭侵略。相反,它还不断地在海外进行军事行动。文化方面,英国当时现有的文化与诺曼-法国文化得到了水乳交融;大量的新词进入英语,使得英国语言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英国的教会与罗马教会的联系变得更为密切。

诺曼底征服之后,1066-1087的威廉一世统治期间,英国的封建制度得到完全确立。根据这个制度,国王拥有全国所有土地,再把这些土地分给答应服役交租的贵族(baron),贵族们又把土地分配给小贵族、骑士和自由民(nobles, knights and freemen),同样换取货物和服役。

亨利二世(Henry II )统治期间,采取了一些措施巩固君主制,迫使弗兰德斯雇佣军(Flemish mercenaries)离开英国,拆除几十座史蒂芬森时造(Stephen's time)的割据城堡;加强并扩大了他的行政长官们的权力,依*由英国自由民组成的民兵获取军事支持。

亨利二世还大大加强了王家法院,扩展了其司法工作的职权范围。在他统治时期,逐渐建立起超越地方领主法律(previous laws)的普遍法(common law)。另外,他用陪审员制度代替了旧的残酷的审判制度(ordeal-based trial system)。

(九)

《大宪章》(Great Charter)是约翰国王(King John)1215年在封建贵族压力下签定的,总共63条,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1) 未经大议会同意,不得征税;(2) 只有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才能逮

捕、监禁自由人以及剥夺他们的财产;(3)教会应享受其所有权利且有选举自由;(4)伦敦和其它城镇应保留其古时的权力和特权;(5) 全国要使用统一的重量和长度度量衡。

大议会(The Great Council)是当今英国议会(British Parliament)的原型。1265年,西门德孟福尔召开大议会,各县有两名骑士,各镇有两名市民参加。大议会发展到后来演变成议会,分为上议院(House of Lords)和下议院(House of Commons)。其作用是咨询而非决定;也没有选举和政党。

(十)

自1337年到1453年长达100多年之间,英法两国一直持续着一场断断续续的战争,史称百年战争(The Hundred Years' War)。

英法百年战争的直接导火线是法国加佩王朝(Capetienne Dynasty)查理四世1328年死后无男嗣所引起的王位继承问题。另外,两国在弗兰德尔(Flanders)的利益冲突和战争的爆发有着密切联系。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民族之间的领土与主权之争:法国政治统一的最大障碍是英王在法国境内拥有吉约那和加斯科尼。

英格兰在百年战争中“退出了欧洲”,而法国则在百年战争中走向了统一。因此百年战争不仅仅是英法之间的国际战争,也是法兰西的国内战争,战争以法兰西民族的统一和王权的加强而告终,同时,战争也使得两国人民更深刻地意识到他们之间的民族差异。

(十一)

黑死病(the Black Death)是指由鼠疫蚤传播的致命的淋巴腺鼠疫,是流行疾病,在14世纪传播了到欧洲。1348年夏天横扫全英国。英国的人口在14世纪末从400万锐减至200万。

黑死病对经济造成的后果相当深远。鼠疫导致了大片土地无人照管和劳动力极度匮乏。地主想把耕地变为人力需求较少的牧场。存活的农民处于有利的计价还价地位,从农奴变为雇佣劳动力。于是一些支付不起或不愿意支付较高工资的地主想方设法迫使农民重返农奴地位。1351年政府颁布“劳工法令”(a Statute of Labourers),规定农民们涨工资的要求,或者是雇主支付比地方官制订的工资水平要高的工资都是犯罪。

人对于自身生命、成就、追求幸福的价值观念也在这场瘟疫的冲击中开始发展,人文主义

(humanism)思潮涌现出来。文艺复兴(Revival of Learning)就此兴起,这也是由于天主教会传统的信条和仪式在瘟疫和死亡面前显得软弱无力,许多人不得不思考自己如何在非常的环境中拯救自己。文艺复兴的思想对他们就有了强烈的吸引力,因为它表现了人对健康、完美与幸福的人生的向往。

黑死病和百年战争对英国的经济发展产生着影响,政府颁布《劳工法案》强迫劳动者接受黑死病流行前的较低工资,在1377年开征人头税(head money),并且于1380年第三次征收时,税额增加了2倍。这成为1381年的瓦特·泰勒起义(Wat Tyler's Revolt)的导火线。

瓦特·泰勒起义是英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在瓦特·泰勒和杰克·斯特劳(Jack Straw)领导下,凯特郡和埃塞克斯郡(Kent and Es***)的农民和市民武装起来发动起义,并向伦敦进发。国王理查德二世答应做出让步,大多数起义农民信以为真,解散回家。但泰勒和其他坚决的农民留下来要求没收教会的一切土地分给农民,废除《劳工法案》等。在谈判时,伦敦市长阴险地刺杀了泰勒。起义被血腥地镇压了。

(十二)

玫瑰战争(the Wars of Rose)是指从1455年到1485年,以红玫瑰为象征的兰开斯特大家族(the House of Lancaster)和以白玫瑰为象征的约克家族(York)之间战争的普遍接受的名称。

玫瑰战争始于1455年的圣阿尔班战役(St. Albans)。1461年约克家族大获全胜,玫瑰战争第一阶段随之告终。第二阶段的战争也可看作是约克家族的爱德华四世巩固王权的时期。1471年,爱德华四世取得巴尼特战役的胜利,自此得以安居王位,兰开斯特王朝的主要世系也至此断绝。但1485年,兰开斯特家族的后代亨利都铎(Henry Tudor)取得了博斯沃恩战役(Bosworth Fireld)的胜利,建立了都铎王朝(the Tudors)。

玫瑰战争期间尽管两大家族王位之争延续了数十年,但真正开战的时间加起来不过一年多。战争并没有使居民人口的大多数受到直接影响。

(十三)

16世纪亨利八世负责进行教会的宗教改革(The English Reformation),其原因有三个主要方面:改革教会的渴望已有多年,现在又受马丁路德成功的鼓舞,许多人认为时机已到;人们痛恨教职

人员的威望和财富;亨利需要钱。

改革以争取离婚而开始,以脱离教皇而告终。亨利八世欲与阿拉贡的凯瑟琳离婚,但是教皇拒绝了。亨利改革的目的是摆脱英国教会与教皇的联系,成立独立的英格兰教会。1529年至1534年间逐渐地与罗马脱离了关系。他解散了所有英国的修道院和修女院,因为后者对教皇比对英国国王更忠诚。1534年的《继位法》(the Act of succession)和1535年的《至尊法案》(the Act of Supremacy)使改革具有了可行性。1535年他成为了英格兰教会最高首脑。

伊丽莎白公主继位之前,亨利八世与发妻凯撒琳之女玛丽成为王位继承人。玛丽作为忠诚的天主教徒,在坐稳王位后即刻大肆镇压新教徒,至少烧死了274人。

玛丽去世后,亨利八世与凯撒琳侍女的女儿伊丽莎白(Elizabeth)继位。她一人统治英国长达45年,期间政绩卓著、王朝鼎盛、国家走向繁荣。但同时伊丽莎白的统治也遗留下一些问题。

伊莉莎白的宗教改革是各种观点的妥协。她中断玛丽与罗马的关系,恢复父王独立的英格兰教会。她的宗教和解既不被极端的新教徒(Protestants)即清教徒(Puritans)所接受,也不为虔诚的天主教徒(Catholics)所接受。在对外关系上,伊莉莎白通过她从未具体化的联姻设法与法国维持友好关系,因此英国能面对来自西班牙的危险。

(十四)

都铎王朝后期,英国文化国家整合的进程更加快了。语言作为国家整合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在诗歌散文发展推动下朝着标准化方向发展,一方面是由于他们更*近大众文化,另一方面学者们也更热心于英国语言文学的发展。

英国文艺复兴有五个特点:1)英国文化的复兴并不是直接通过古典作品,而是通过受古典作品影响同时代的欧洲人实现的;2)英格兰作为一个与大陆隔离的国家,其社会历史进程很大程度上独立于欧洲其它国家;3)由于14世纪伟大的天才诗人乔叟(Chaucer)的出现,英国本国文学得以蓬勃发展,能够在吸收外国文学影响的同时,并未处于从属地位;4)英国文艺复兴文学首先是艺术的,其次才是哲学的和学术的;5)文艺复兴和英格兰的宗教改革在时间上有所交*。由于查尔斯一世(Charles I )的“君权神授”统治权,他与议会的对质发展成了内战。战争开始于1642年8月22日,结束于1651年。最后查尔斯被处死。

(十五)

英国内战(The English Civil War)又称为清教徒革命(Puritan Revolution)。这是议会和国王间的冲突,也是城市中产阶级的经济利益(the urban middle classes)与皇室(the Crown)传统经济利益之间的冲突。城市中产阶级经济利益刚好与他们的宗教(清教)思想吻合,相应地,皇室传统的经济利益则与圣公会教(Anglican religious belief)的宗教信仰相结合在一起。

英国内战不仅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共和国,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铺平了道路,而且动摇了欧洲封建经济的基础。

(十六)

1658年奥利弗克·伦威尔去世,他的儿子理查德继任护国公,政权立即开始瓦解。克伦威尔的一位将军乔治蒙克占领伦敦,安排新的议会选举。1660年选出的议会要求上一任国王的儿子、长期流亡法国的查尔斯二世回国作国王,从而解决了危机。这就是所谓的王政复辟(The Restoration)。1685年查尔斯二世去世,由其弟詹姆斯二世继位。詹姆斯二世从小在欧洲流亡长大,是个天主教徒,他希望不放弃个人宗教信仰统治国家。但是1688的英国已不象40年前那样能容忍天主教徒当国王了。英国政客反对詹姆斯二世,他们呼吁信奉新教的国王,奥兰治亲王威谦入侵英国夺取王位。1688年11月15日威廉在托尔比登陆并占领伦敦。这一占领相对平静,既未流血也未处死国王,所以就称为“光荣革命”(The Glorious Revolution)。

光荣革命中,议会颁布了《权力法案》(The Bill of Rights),作为人民和国王之间的“契约”。该法案成为“英国宪政”中最重要的奠基性文件之一,为现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再打下一个基础。

(十七)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农业革命(Agricultural Changes)期间,随着《圈地法》(the Enclosure Act)的颁布,传统的“开放田地制”(“open-field” system)结束。圈地运动持续了将近一个多世纪。

英国的农业革命着重做了三方面的工作:进行土地所有制改革,以资本主义大农场取代小农制;在土地所有制变革的基础上,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代替落后的农业技术;农畜业经营方式的改革,把单一经营的农场或牲畜养殖场改编成多种经营的综合农场。

同时农业圈地运动的利弊共存:由于大农场兼并了小农场,农场成为越来越在的生产单位;人们

消费的蔬菜,牛奶及奶制品越来越多,饮食种类愈加丰富;圈地对佃家而言是场灾难,他们被赶出土地,被迫到城镇找工作;农村关系中产生了新的阶级对立。

(十八)

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指的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工业的机械化,以及因此而导致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

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的国家,原因包括: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矿产丰富;政治局面稳定,光荣革命限制了君主的权力,使得强大的经济利益集团能对议会政策施加影响;英国工程师是训练有素的手工艺人,发明家解决了实际难题,受人尊重;圈地运动和其它农业改良为增加的人口提供了粮食,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工业提供了所需的一些原材料。

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城镇迅速兴起,成为国家财富的源泉;机械化(mechanization)摧毁了不能投入其中的人们的生活;工人们在可怕的条件下劳动与生活。工业革命产生了工人阶级,即无产阶级(the proletariat)。

(十九)

由于议会权力由贵族操纵,城镇和农村,北方和南方的代表权极不平等,还有各种称之为衰败或口袋选区的选区。

1832年的《改革法案》(The Reform Act)(也称为1832年的大宪章)废除了“衰败选区”;在新兴城镇中较为公平地重新分配了议席;以财产价值为基础给予许多屋主和佃家。1834年的新贫困法(The New Poor Law)强迫穷人进工厂,而没有给他们足够的钱在自己的家里生存。

1832年的《改革法案》和《新贫困法》引起了普遍不满。1836年,一群技术工人和小店主组成伦敦工厂联盟。他们于1838年起草了有关政治要求的宪章《人民宪章》(A People's Charter),想把它呈送给议会。宪章有六点内容:所有成年男子都有选举权;进行无记名投票;平等选区;议员选举废除财产资格要求;议员应有报酬;议会每年六月进行大选。

(二十)

工会(Trade Unions)是一种特殊的工人结社,按部分工会运动史专家的说法,它只发生在生产与经营完全分开、雇用与被雇佣截然对立的情况下。最早的工会组织出现在17世纪末,最初十分弱小,直到1829年-1834年,英国工会运动形成了第一次高潮。而它之成为“运动”,则是工业革命发生以后的事。早期工会在很多方面继承了中世纪就有的互助会、共济会的传统,为会员提供互助福利,但同时还进行劳资斗争,这是工会的本质区别。1871年通过《工会法》(The Trade Union Act)使工会合法化并给其财政保障。

工党(The Labor Party)起源于独立工党(the Independent Labor Party),于1893年1月成立。1900年,工会代表、独立工党和许多小型社会主义社团一起成立了工人代表委员会。1906年的大选迫使工人代表委员会及时更名为工党。

(二十一)

英国殖民扩张始于1583年纽芬兰的殖民化(the colonization of Newfoundland)。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受到海外移民浪潮的鼓舞,英国殖民者很快加他们的扩张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到1900年英国已建立日不落(on which the sun never set)的大英帝国,包括受保护国、英国殖民地、势力范围和自治领,占世界人口与面积的25%。

1763年《巴黎条约》(Treaty of Paris)将加拿大割让给英国;1867年确定加拿大为自治领。1788年英国人开始把囚犯流放到澳大利亚;1901年,六个自治领统一为一个自治领—澳大利亚独立联邦。1841年新西兰成为独立殖民地,1857年实现自治,1907年成为英皇属下的自治领,1931年完全独立。

到1819年英国对印度的征服已基本完成,1858年印度改由英国君主统治。整个19世纪欧洲人逐渐发现并殖民了非洲内陆。在这场瓜分竞赛中英国占了较大的优势。

英美文化概况之英国篇

英美文化概况之英国篇 英国早期人文历史常识 (一) 英国东邻北海,西、北面对大西洋,南面是英吉利海峡(the English Channel),与法国隔海相望。 地理上,这里被称为“不列颠群岛”(British Isles),由大不列颠岛(Great Britain)和爱尔兰岛(Ireland)这两大岛屿,以及其它几百个小岛组成。 大不列颠岛上分布着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England,Scotland and Wales)三个区域,而爱尔兰岛则分成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Republic of Ireland)两块。 政治上,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共同组成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而爱尔兰共和国则是独立于联合王国而存在的独立的国家。我们通常所说的英国,则是指联合王国。 联合王国的首都是伦敦(London);而爱尔兰共和国的首都是都柏林(Dublin)。 大不列颠岛在政治上被划分成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三个区域,其中英格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总的来说也最为富裕。因此很多人通常会用“英格兰人”(English)指代“不列颠人”(British),这点当然会引起苏格兰人和威尔士人(Scots and Welsh)的不满。不列颠在大约一百年前曾统治着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和土地,其殖民地遍布全球各大洲。二战之后,随着不列颠国力衰退,各殖民地纷纷独立,不列颠帝国(the British Empire)在1931年起被英联邦所取代。

英联邦(the Commonwealth of Nations)是由英国和已经独立的前英国殖民地或附 属国组成的联合体。英国作为英联邦元首并无政治实权;各国在一定协议上相互进行政治、主要是经济方面的磋商和合作;各成员国也有权利选择退出英联邦。 (二) 英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其西北地区主要地形是高原;而东部和东南部则主要是低地,他们是整个欧洲平原(the Great European Plain)的组成部分。 英格兰占据了大不列颠南面的最大部分土地,那里地势平缓,多为平原、丘陵和沼泽地。特别是英格兰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肥沃,适于耕种。 苏格兰多为山地、湖泊和岛屿,它拥有三大自然区:北部高地,中部低地以及南部山陵。不列颠最高峰尼维斯峰(Ben Nevis)便座落于此,高1,343米。威尔士亦是多山地区,6%的土地被森林覆盖,大部分村庄以放牧为主。 北爱尔兰北部为多岩石、荒蛮的海岸,曲折蜿蜒。其东北部多为高地,东南部为山区,而中部则是低浅的盆地。 不列颠是个岛屿国家,四面环海,它隔着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遥遥相望。位处英法两国之间的英吉利海峡最窄之处被称作多佛海峡(Straits of Dover),仅有33公里宽度。1985年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决定在多佛海峡处修建海峡隧道。 总长153公里的隧道于1994年五月竣工通车,使得欧洲公路网得以连成一体,被誉为人类工程史上的一个伟业。 英国河流分布细密。塞文河(the Severn)是英国第一大河流,长338公里,它同西

人文知识:英国概况

人文知识选择题 1. In Britain, children between the ages of _______ to _______ must receive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A. 5, 15 B. 6, 15 C. 5, 16 D. 6, 16 2. The selection tests taken at the age of 11 is known as _______. A. eleven-plus B. A-level C. O-level D. HND 3. The pupils who had got the highest marks in the “eleven-plus” examination would go to _______ school. A. grammar B. technical C. secondary modern D. senior high 4. Public schools of British secondary education are funded by _______. A. the state B. the charity C. the private D. the community 5.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famous public secondary school for boys? A. Eton. B. Harrow. C. Westminster. D. Roedean. 6.There are about _______ universities, including the Open University in Britain. A. 70 B. 80 C. 90 D. 100 7.Of the following universities, which one is the oldest in the U.K.? A. University of Oxford B.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C.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D.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8. The universities of St. Andrews, Glasgow, Aberdeen and Edinburgh are called the four _______ universities. A. Irish B. Welsh C. Scottish D. English 9. The _______ University offers courses through one of BBC’s television channels and by radio. A. Open B. Free C. National D. Community 10. Titles for a ? rst degree in universities are Bachelor of _______ and Bachelor of _______. A. Arts, Science B. Arts, Technology C. Philosophy, Arts D. Philosophy, Science

人文知识英美概况200道题

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n NOT a political division on the island of Great Britain? A England B. Scotland C Ireland D. Wales 2.The first American president to be elected from the Republican party was___? A. Abraham Lincoln B. James Monroe C James Madison D Thomas Jefferson 3 .The U.S. ranks first in the production and export of ___? A. rice B. wheat C. corn D. gold 4. The most important and largest river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s ___? A the Ohio River B. the Colorado River C. the Missouri River D .the Mississppi River 5.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started in __? A .the Great Britain B. The United States C. Canada D. Australia 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ribes first came to Britain? A. Anglos B Saxons C Jutes D Celts 7. To its full sense, the Britain Parliament consists of ____? A the House of Lords and the House of Commons B the House and the Senate C the Queen and the House of Lords D the Sovereign, the House of Lords and the House of Commons 8.___has been called the‖ the cradle of American liberty‖ A Philadelphia B Boston C Plymouth D Chicago 9. Junior college in America is ____? A two-year college B four—year college C three –year college D five—year college 10. The American policy the Soviet Union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was____? A cooperation B cold war C containment D impartiality 11. The Statue of Liberty is located _____? A in Arizona B at Boston Harbor C in Washington D at New York Harbor 12.___is the state church in England

英国大宪章的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英国大宪章的产生的历史背景英国大宪章人权思想的产生,是英国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结果。 在中世纪,英国王权过大,不仅广大的人民没有人权,就是上层统治阶级的权利也受到严重损害。 即使尊贵如贵族似的人物,也不过是国王的奴仆而已,贵族本人甚至不能决定自己的家务事情,例如妇女的婚姻大事等。 贵族家庭中妇女的婚嫁,要由国王来决定,这就损害了英国贵族的利益。 英国贵族争取权利的斗争,于是从反对国王干涉贵族家庭的内部事务开始。 因此,英国贵族成为反对王权、争取人权的斗士。 诺曼底公爵威廉在征服英国后,为了收买人心,争取英国教会、贵族和各阶层人民的支持,于1066年签署了给予臣民一定权利的“王冠宪章”。 征服者威廉在“王冠宪章”中宣布,保证要“用正义统治人民、把国王的一切供给人民”,他还保证要制定正义的法律,并且保卫它;他特别强调将禁止各种掠夺、暴力和不公正的审判。 这时发生了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十字军东征运动。 1099年十字军领导人从穆斯林手中夺取了耶路撒冷后,组织了耶路撒冷市政委员会,起草了《耶路撒冷审判书》。 这份重要文件规定了在耶路撒冷,各国国王都要服从耶路撒冷市政委员会的决议。 许多英国贵族参加了十字军东征,参与组织了耶路撒冷市政委员会。 当这些贵族返回英国后,他们就把限制国王权力的这种精神带回了英国。 此后在英国贵族反对王权的斗争中,就有了一个法律依据。

这样,十字军东征在世界人权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英国贵族的斗争下,1100年国王亨利一世被迫颁布了一个宪章,史称“亨利宪章”。 这个宪章保证教会的自由,保证贵族的继承权。 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亨利一世表示限制他在控制贵族家庭妇女婚姻问题上的权力。 二、英国大宪章的内容这个文件是一个划时代的人权宣言: 它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确立了人权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保护个人的尊严、反对国王滥权的基本精神;它要求恢复人的权利,并制定一个宪法来保证这些权利。 英国大宪章所强调的人权中,不仅包括了人的消极权利,而且还包括着人的积极权利,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然而长期以来英国大宪章在人类人权发展史上的上述作用并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对英国《大宪章》的人权思想及其对世界人权思想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 三、大宪章的世界影响大宪章具有深远的世界影响。 《大宪章》影响了欧洲大陆的人权思想,使欧洲的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更加灿烂辉煌。 随着北美殖民地的建立,《大宪章》的精神又传到了这块新大陆。 移民美洲的欧洲人带去了大宪章的人权思想。 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采用了英国大宪章的许多观点和内容。 《世界人权宣言》制定后,得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认可。 《世界人权宣言》的原则正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普及。

英 国 经 济(人文知识精讲9)

英国经济(人文知识精讲9 ) I. The Evolution of the British Economy since the War 战后英国经济发展 The evolution of the British economy since WWII falls into three periods: 二战后英国经济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 Steady development in the 50s and 60s: The British economy in this period is characterized by slow but steady growth, low unemployment and great material prosperity with rising standards of consumption. 战后50-60年代平稳发展时期。其主要特点是经济缓慢而持续增长,失业率低,物质丰富,人民消费水平不断增长。 (2) Economic recession in the 70s: In the 1970s among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Britain maintained the lowest growth rate and the highest inflation rate, and the high record of trade deficits. 70年代经济滞胀。在70年代,英国在所有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始终保持最低经济增长率,最高的通货膨胀率,和最高的贸易赤字纪录。 (3) Economic recovery in the 80s: An outstanding feature of the economic recovery in the 80s was its length, lasting seven years. Another was the improved financial position of the government, with stronger current account of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80年代经济复苏。一个显著特点是时间长,复苏持续了7年。另一个特点是国际收支大大盈余,政府金融地位最高。 II. Measures taken by Mrs. Thatcher's government to improve the economy 撒切尔政府的经济复苏政策 Mrs. Thatcher's government took numerous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英美文化笔记

英国篇 英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次入侵: 1. in 43AD, Roman conquest. 2. in late 8th century, Scandinavian Vikings Conquest 3.in 1066, Norman Conquest(Battle of hastings转折点) Easter Rising(复活节起义,名词解释):The Easter Rising of 1916 was the most spectacular event, in which the rebels took over Dublin’s Post Office, forcing the British to retake it by military means. The leaders of the rebellion were executed(执行死刑). Provisional IRA(临时爱尔兰共和军):(IRA:Irish Republican Army)It is a strong faction felt that armed force was the only way to get the British out, and separated from the officials. It is this group which has continued the conflict for the last 30 years, and it is them that are usually referred to by talking about the IRA. 两个协议: 1.The Anglo-Irish Agreement: It was emerged in 1985. Under the agreement, the Dublin government on matters affecting the northern, 2.The Good Friday Agreement: It is also known as Belfast Agreement, emerged on 10 April 1998. This agreement assures the loyalist community that Northern Ireland remains part of the United Kingdom and shall not cease to be so without the consent of 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 of Northern Ireland . 英国自由的起源: Magna Carta(英国大宪章):It was a gang of feudal barons and the church which opposed some of king’s ability to abuse his royal power. This is still regarded as British’s key expression of the rights of citizens against the crown. 英国政治的核心机构:议会parliament(了解各自特征) 包括House of lords(上议院):It consists of the Lords Spiritual and the Lords Temporal. They sit in the lords either because they have inherited the seat form forefathers or because they have been opined by the sovereign(统治者), at the suggestion of the Prime Minister. In parliament, they speak and vote as individuals. They do not receive salaries and many do not attend Parliament at all. House of Commons(下议院):It currently consists of about 646 membersof Parliament (MPs) elected by the people to represent them. MPs are only allowed to sit for the lifetime of the parliament, MPs receive a salary of about £64766 a year.

10、人文常识之《外国文学常识》大全

10、人文常识之《外国文学常识》大全 人文常识之外国文学常识(1) 奥地利:弗洛伊德:《梦的解释》、《精神分析引论》 茨威格:《家庭女教师》、《掩盖不住的秘密》、《看不见的珍藏》 卡夫卡:《变形记》 意大利:但丁:伟大诗人,文艺复兴的先驱。恩格斯称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主要作品为叙事长诗《神曲》(《地狱》、《炼狱》、《天堂》)。 卜伽丘:文艺复兴时期重要作家,人文主义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为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乔万尼奥里:《斯巴达克思》 英国: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 四大喜剧:《海滨仲夏夜》、《无事生非》、《皆大欢喜》、《威尼斯商人》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莫尔:《乌托邦》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弗兰西斯?培根:《随笔集》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 拜伦:《唐璜》、《青铜时代》、《哈罗尔德游记》 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伊斯兰的起义》 奥斯丁:《傲慢与偏见》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安妮?勃朗特:《阿格尼斯?格雷》 哈代:《德伯家的苔丝》 伏尼契:《牛氓》 柯南道尔:主要作品为世界上最著名的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 肖伯纳:戏剧家,主要作品为《华伦夫人的职业》、《鳏夫的房产》、《巴巴拉少校》、《苹果车》等,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伪善和罪恶,同情工人阶级。 法国: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 伏尔泰:《老实人》、悲剧《俄狄普斯王》 莫里哀:伟大的喜剧家,是世界喜剧作家中成就最高者之一。主要作品为《伪君子》、《悭吝人》等共37部喜剧。鞭挞封建制度和丑恶势力,是世界喜剧中最出色的作品。 雨果:伟大作家,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的代表。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九三年》等。《悲惨世界》写失业短工冉阿让因偷吃一片面包被抓进监狱,后改名换姓,当上企业主和市长,但终不能摆脱迫害。 司汤达: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为《红与黑》,写不满封建制度的平民青年于连,千方百计向上爬,最终被送上断头台的故事。“红”是将军服色,指“入军界”的道路;“黑”是主教服色,指当神父、主教的道路。 人文常识之外国文学常识(2) 巴尔扎克:世界文学界的伟人,现实主义大师。主要作品为《人间喜剧》(包括《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等),是世界文学中规

英美文化小常识

英美文化小常识 01、英美姓名常识 姓名是社会成员的符号或标记。英美人的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后,过去人们在翻译外国人姓名时,为了迁就中国人的习惯,有时候把英美人的姓名也写成姓在前,名在后。如,Bernard Shaw,译成“肖·伯纳”实则是没有必要,现在多译成“伯纳·肖”,这就比较符合英美人的表达习惯。 02、英美礼仪 美国人请客:美国人喜欢在家里款待客人(guest)而不是在餐馆(restaurant)里。 美国人想请客吃饭,一般要事先与客人协商好,安排好时间(when)和地点(where)。 美国人在家里请客多半不拘礼节,一般采用家庭式,即一盘盘的食品一个人一个人地递过来,或者由坐在餐桌两端的主人(host)或女主人(hostess)给客人端上饭菜,全家大小和客人一起吃,一般是妻子(wife)做菜(dish),丈夫调鸡尾酒(cocktail)。如果因宗教或其他原因,有些饭菜不能吃,客人可将其留在盘子里,或事先对主人说明哪些东西不能吃。 03、英美人“手势语”种种 在人类的语言交流中,手语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作为“无声语言”的手语,其表意比重约为百分之21,因此,请正确运用

手语。 (1)在美国,如你站在公路边跷起大拇指,则表示要求搭车。(2)如在交谈中两手摊开,一耸肩,伴有一声“嗯呵”,则表示无可奈何的意思。 (3)中国人在对外交往中,最容易让人反感的动作之一就是说话不经意地用食指指着对方,其实,这个动作一来不雅观,二来对欧美国家的人来说相当不礼貌。原来这是一种非礼貌的责骂,数落别人的动作。 (4)用大拇指和食指围成一个圆圈,这个手势早已家喻户晓,它的意思是OK好的,而竖起食指和中指形成个“V”字形,意思则是“胜利”(victory)。 (5) 用手伸向被唤者,手心向上,握拳并伸出食指前后摇动,表示叫对方过来。 (6)把左掌心放在胸前,身体略前倾,表示真诚。 04、西方人交往“七不问” (1)年龄:西方人大都把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年轻,对自己的实际年龄讳莫如深,妇女更是如此,她们过了24后就再也不会告诉他人自己的年龄了。 (2)婚姻:西方人认为婚姻纯属个人隐私,向他人询问时不礼貌的。若是向异性打听婚否,则有对方关心过甚之嫌。 (3)收入:西方人将此视为个人脸面,因此它与个人的能力和地位有关。不仅收入不宜谈论,住宅、财产、服饰等体现个人状

近代英国历史的特征

近代英国历史的特征 世界各地区和各国的历史发展,有一些共同的基本规律,也有互不相同的各自的特点。拿欧洲各国的历史发展来说,就是如此。在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西欧和东欧各国走过了显然不同的道路。在西欧各国,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封建农奴制走向解体;农奴逐步获得人身解放和自由。然而在易北河以东的东欧各国,在相应的历史阶段,农奴制非但未解体,反而更加强固了。在英国,当封建制度末期,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爆发了资本阶级革命。1649年资产阶级革命达到了高峰;这年5月19日,议会通过了一个决议,其中规定:英国将建成一个“共和国和自由邦。它将由这个民族的最高权力,即议会中的人民代表和他们所任命的、为人民谋福利的官员所统治,而不需要任何国王和贵族院,”然而家在这一年,俄国的农奴制在法律上正式形成,广大的农奴完全失去了人身自由。以后,俄国的农奴状况不断恶化,到了18世纪末,已经和奴隶无多大差别。 英国的历史发展,不但和东欧的俄国等国有显著区别,而且和欧洲大陆的西欧诸国也不完全相同。自从17世纪革命以后,英国进入了近代历史时期,它不论在政治上或经济上,都迅速走到了欧洲以及世界各国的前面。 本来在古代时期,英国这个大西洋中的蕞尔小岛,未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古代人所绘制的世界地图上,英国被置于地球边缘的天涯海角。当时,欧洲大陆的人,隔着英吉利海峡,只隐隐约约见到不列颠岛岸边雾茫茫中的灰白色山崖,故称之为“阿尔比昂”。直到中世纪时,欧洲大陆的一些人还以鄙夷的眼光来看待它。1414年在黑海岸边康斯坦召开的一次天主教国际会议上,法、德、西班牙等国的代表认为,英国不过是象丹麦、葡萄牙一样的小国家,它的代表不能与其他大国代表平起平坐,不应享有表决权。 但是到了近代,英国一跃而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强国。靠了日益富强的国力和强大的海军,它先后在16、17世纪击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成为了所向无敌的海上霸主。以后,它又将殖民主义的触角,伸向世界的各个角落,逐步建起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的“日不落”殖民帝国;凡阳光一天24小时照耀之处,都可看到英国殖民主义者的旗帜在飘扬。这时,英国近代历史成了整个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世界上别的国家、民族一样,英国历史也具有其独特的特征。特征之一是它的长期而持久的议会传统。早在中世纪,英国议会就已经存在。到了19世纪,议会作为领导革命的核心力量,发动了推翻君主专制的斗争;将国王送上了断头台;建立了没有国王、上议院的共和国。这次革命是在欧洲封建制度发生危机的环境下产生的,它又反过来,对整个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后来斯图亚特王朝又复辟了,但王党分子企图将历史车轮扭转到革命前的企图遭到了失败。经过二、三十年代反复斗争,斯图亚特王朝再度被推翻;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的立宪君主制和议会制建立并逐渐巩固了起来。这是当时世界上最民主的政治体制;比起欧洲大陆和东方各国的君主专制来,具有巨大的进步性。在君主专制的国度里,君主的意志就是法律,社会各阶层人民都在专制君主的枷锁下,忍受熬煎。法国的路易十四,自称“朕即国家”,把国家和他个人等同起来。那些匍匐于他足下的臣僚,阿谀的称他为“太阳王”;“太阳王”在他的凡尔赛宫,“把每个人都压制到卑屈服从的地位;他鄙视每个到他宫廷的人。那些公务人员,都不敢以他稍有异议。他还用心计,使每个贵族都唯唯诺诺,不敢表露个性,而只厮混于奴颜婢膝的众人之中。”⑴在豪华奢靡的凡尔赛宫的阴影之下,有多少人在专制暴政的重轭下,过着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那个著名的巴士底狱“铁面人”的事迹,只是出于伏尔泰的揭露才为世人所知,实际上远比这一事件更为凄惨的事又有多少!在沙皇专制农奴制“黑暗王国”的历代沙皇统治之下,俄国千千万万的农奴更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叶卡特林娜二世曾先后把约80万农民赏赐给她的宠臣作农奴。农奴主可以任意对这些农奴加以虐待、买卖。在当时俄国的两家报纸《莫斯科新闻》和《圣彼得堡新闻》上经常登载着把农奴和跑马、猎犬一起出售的广告。⑵在这些暴君的严密控制之下,人们在公开场合,只能听到对“太阳王”和“仁慈沙皇”的歌功颂德,但实际上,受压迫的千万人民,却对残害人民的独夫、民贼怀着刻骨仇恨。拉季舍夫在1990年出版的书中揭露,在俄国,农民过的是“带枷的罪犯的命运,被囚于地牢的囚徒的命运;是轭下牛马的命运。”他认为沙皇是“一切凶手中最凶残的凶手;一切罪犯中最严重的罪犯。”一死还不足以偿其辜,他应该“死一百次”。 和上述这些国家比较起来,英国在近代时期,具有较大的政治民主、言论自由,和宽松的社会环境。

专八人文知识之北美概况

练习题: 1、The traditional dividing line in America between “east” and “west” is the Mississippi River. 密西西比河是美国传统的东方和西方的分界线。 2、The earliest part in America to be found and taken over by early settlers is The Atlantic and Gulf Coastal Plain. 最早被早期定居者发现和占领的地方是大西洋及其沿岸平原。 3、The largest racial group in the whole population of U.S.A is Non-hispanics white. 非西班牙裔的白人是美国最大的种族群体。 4、Before 2000, the largest minority group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African Americans. 2000年以前非裔美国人是美国最大的少数民族群体。2000年以后,拉丁裔美国人的人数超过了非裔美国人的人数,成为美国第一大少数民族群体。 5、America has the world’s oldest written constitution and political party.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宪法和政党。 6、The economic problem caused by the depression in 1929 was eventually solved by World War II.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帮助美国走出了经济困境。 7、In the United States, primary education requires Six years years. 美国的小学要花费大约六年的时间。 8、Most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in Public institutions. 大部分美国大学生都在公立学校就读。 9、The three main levels of courts of the federal judicial system in America are____________.美国的联邦法院系统包括:the United States District Courts; the United States Courts of Appeal ; the United States Supreme Court. 10、Louisana (which state )is not governed by the common law. 路易斯安娜州不受共同法的约束。 11、Of the fifty states of America, 38 states now have the death penalty as punishment. 美国现有38个州惩罚罪犯采用死刑。 12、The four major regions of the United Sates are Northeast, South, Midwest and Wes t. 美国的主要四大部分不包括北部。 13、The New England Region region’s culture character was shaped largely by Puritan spirit. 美国的新英格兰地区,也就是东北部地区深受清教思想的影响。 14、California is the largest state in terms of size and population in America. 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最大的州,拥有人口也最多。 15、"Hollywood"is often used as a synonym for American films. 好莱坞是美国著名的电影制造地。 16、The most important and largest river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s the Mississippi River. 美国最长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也是美国最重要的一条河流。被美国人视为“众河之父”,沿河流域也是美国的主要农作物产区。17、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United States ――New England enjoys a typical continental climate. 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天寒冷,夏天炎热。

英国早期人文历史

英国早期人文历史常识 (一) 英国东邻北海,西、北面对大西洋,南面是英吉利海峡(the English Channel),与法国隔海相望。地理上,这里被称为“不列颠群岛”(British Isles),由大不列颠岛(Great Britain)和爱尔兰岛(Ireland)这两大岛屿,以及其它几百个小岛组成。 大不列颠岛上分布着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England,Scotland and Wales)三个区域,而爱尔兰岛则分成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Republic of Ireland)两块。 政治上,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共同组成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而爱尔兰共和国则是独立于联合王国而存在的独立的国家。我们通常所说的英国,则是指联合王国。 联合王国的首都是伦敦(London);而爱尔兰共和国的首都是都柏林(Dublin)。 大不列颠岛在政治上被划分成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三个区域,其中英格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总的来说也最为富裕。因此很多人通常会用“英格兰人”(English)指代“不列颠人”(British),这点当然会引起苏格兰人和威尔士人(Scots and Welsh)的不满。 不列颠在大约一百年前曾统治着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和土地,其殖民地遍布全球各大洲。二战之后,随着不列颠国力衰退,各殖民地纷纷独立,不列颠帝国(the British Empire)在1931年起被英联邦所取代。 英联邦(the Commonwealth of Nations)是由英国和已经独立的前英国殖民地或附属国组成的联合体。英国作为英联邦元首并无政治实权;各国在一定协议上相互进行政治、主要是经济方面的磋商和合作;各成员国也有权利选择退出英联邦。 (二) 英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其西北地区主要地形是高原;而东部和东南部则主要是低地,他们是整个欧洲平原(the Great European Plain)的组成部分。 英格兰占据了大不列颠南面的最大部分土地,那里地势平缓,多为平原、丘陵和沼泽地。特别是英格兰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肥沃,适于耕种。 苏格兰多为山地、湖泊和岛屿,它拥有三大自然区:北部高地,中部低地以及南部山陵。不列颠最高峰尼维斯峰(Ben Nevis)便座落于此,高1,343米。威尔士亦是多山地区,6%的土地被森林

英美文化英国历史资料整理

1. The Norman Conquest of England (1066) The Medieval 1.Reasons for William’s invasion of England after Edward’s death. It was said that king Edward had promised the English throne to William, but the Witan chose Harold as king. So William led his army to invade England. In October 1066, during the important battle of Hastings, William defeated Harold and killed him. One Christmas Day, William was crowned king of England, thus beginning the Norman Conquest of England 2.The Norman Conquest and its consequences The Norman Conquest of 1066 is perhaps the best-known event in English history. William the Conqueror confiscated(查抄,充公) almost all the land and gave it to his Norman followers. He replaced the weak Saxon rule with a strong Norman government. So the feudal system was completely established in England. Relations with the Continent were opened, and the civilization and commerce were extended. Norman-French culture, language, manners and architecture were introduced. The Church was brought into closer connection with Rome, and the church courts were separated from the civil courts. 3.The English is a mixture of nationalities of different origins. The ancestors of many English people were the ancient Angles and Saxons. Some English people are of the Norman-French origin. 2.名词解释: The crusades It's a religous war. Pope urban Ⅱlaunched the crusades in 1095,He issued a call for a "Holy War" to gain control over the Holyland of the middle East.It includes social and political factors.That was the battle cry of the thousands of Christians who joined crusades to free the Holy Land from the Muslims. From 1096 to 1270 there were eight major crusades and two children's crusades, both in the year 1212. Only the First and Third Crusades were successful. In the long history of the Crusades, thousands of knights, soldiers, merchants, and peasants lost their lives on the march or in battle. Richard lion-heart T he crown of England passed from Henry II to his 32-year-old son Richard, a.k.a. Lion Heart. Ri chard I had spent six months of his ten-year-reign abroad.His courage and military(军事的) talent, even before he became king, was famous, earning him the nickname of Coeur de Lion (Lion's heart). By the young age of 16 he was already commanding troops in France, putting down rebellions(叛乱), and he led the Third Crusade. Meet one's waterloo: used to describe someone who has been defeated badly 3.The Hundred Years war The main reason for this war ? Disputes about the territories and throne between England and France were

英国议会的历史演变

英国议会的历史演变 摘要:英文议会Parliament一词,源于法文Parler(原意为谈话),它的拉丁文形式为Parliamentum(意为会谈) 。英国议会的开端一般认为始于1263年,英王亨利三世无视大宪章,以亲信取代具有否决权的15人会议。在国王与贵族的冲突中,S.de孟福尔为首的贵族反对派在内战中获胜。1265年在威斯特敏斯特宫召集会议,出席者有僧俗贵族和每个郡两名骑士代表,每个大城镇两名市民代表,史称“孟福尔议会”.1295年,爱德华一世为筹集战费召集议会,史称“模范议会”。“模范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议会的最终诞生。中世纪的议会在国王与贵族的冲突中不断增长其限制王权的重要作用,并在日后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确立和完善自身体制。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议会制的国家,其制度不仅对英国自身的民主政治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民主政治体系,甚至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都具有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系统详细地介绍了英国议会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并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其对美中两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影响。 关键词: 资本主义君主政治议会弹劾贵族 Abstract:The word “Parliament”in English came from the French word “Parler”(means conversation) and is written as “Parliamentum”(means discussion) in Latin .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parliament was started in 1263 when Henry Ⅲ, the king ,replaced the 15 person meeting which had the veto with his trusted followers , ignoring the great completely .In the clash between the king and the aristocracy , the aristocratic opposition faction led by Simon de Monfort , won the civil war finally . A meeting , was held in Westminster Abbey palace in 1265 ,with the attendants consisting of religion aristocrats , two knights from every county and two citizens from every big town . In 1295 , a Parliament “ Model Parliament ” was called by Edward Ⅰfor collecting war funds . During the Middle Ages , the Parliament wa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restrain the power of the sovereign in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king and the aristocracy . The Parliament system was first established in Britain . It is not only meaningful to the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of Britain itself , but also to some western countries , such as the system of US . And it even has extensive and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China . This thesis elaborat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origin of the British Parliament in history , and also talk briefly about its influence on the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of both US and China . Key words: capitalism monarchy parliament impeach noble 1. 引言 英国议会是资产阶级议会的鼻祖,它起源于中世纪,大约在13世纪中期,贵族在同英王亨利三世的斗争中获胜,成立议会,议会制度形成。13世纪末以后,议会经常召开,议员由贵族、市民和骑士组成,由于各个阶层的利益不同,常常不在一起开会,14世纪以后,议会逐渐分成上下两院:上议院由贵族和教会代表组成,又称贵族院;下议院由乡绅和市民代表组成,又称平民院。国王是议会的召集人。即由英王、上院和下院三部分共同构成英国的议会政体。此后,下院的权力不断扩大,并最终发展成为近代史上的代议制议会。 那么,英国议会制度是怎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呢?它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又是怎样的呢?以及议会对当今世界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下面,我将把全文分为五节来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2、3、4节将着重分析前两个问题,第5节具体阐述第三个问题。 2. 英国议会产生的历史背景 与大多数国家一样,英国曾经有过较长的封建社会时期,和与之相伴随的封建君主制。可以说,议会就是在同封建君主不断地抗争,夺权的背景下产生的。 2.1 英国的贤人议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