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题50道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题50道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题50道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题50道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题

孙黎编

1、α-螺旋:是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一种,每3.6个氨基酸残基旋转一周,螺距0.54nm,侧链基团R分布在螺旋外侧,整个螺旋靠链内氢键(且每个肽键上的N—H和后面第四个残基上C=O形成氢键)稳定,绝大多数天然蛋白质的α—螺旋为右手螺旋。

2、β-氧化作用:是指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α—碳原子和β—碳原子之间发生断裂,β—碳原子被氧化形成羧基,生成乙酰CoA和较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的过程。

3、启动子:DNA链上能指示RNA转录起始的DNA序列称启动子。

4、DNA重组:是指在真核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菌细胞的转化中、病毒转导中等发生的DNA片段的交换或插入。

5、原初反应:指光合色素分子被光激发到引起第一个光化学反应的过程,完成了光能向电能的转换,其实质是由光所引起的氧化还原过程。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

6、临界日长:指诱导植物成花所需的极限日照长度。

7、乙烯三重反应:指在ETH的作用下抑制上胚轴伸长生长,促其横向加粗,并失去负向地性而横向生长,可作为ETH的生物鉴定法。

8、呼吸链:是指按一定方式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的能够进行氧化还原的许多传递体组成的传递氢荷电子的序列。

9、代谢库:指接纳有机物质用于生长消耗或贮藏的组织、器官或部位。如幼叶、幼果、块茎、块根等。

10、光合磷酸化:指光下叶绿体把光合电子传递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使ADP与Pi形成ATP的过程。

11、试述DNA复制过程,总结DNA复制的基本规律。

答:以ε.coli为例,DNA复制过程分三个阶段;

①起始:从DNA上控制复制起始的序列即起始点开始复制,形成复制叉,复制方向多为双向,也可以是单向,若以双向进行复制,两个方向的复制速度不一定相同。由于DNA聚合酶不能从无到有合成新链,所以DNA复制需要有含3’—OH的引物,引物由含有引物酶的引物体合成一段含3一10个核苷酸的RNA片段;

②延长:DNA复制时,分别以两条亲代DNA链为模板,当复制叉沿DNA移动时,以亲代3’→5’链为模板时,子链的合成方向是5'→3',可连续进行,以亲代5’→3’链为模板时,子链不能以3’→5’方向合成,而是先合成出许多5’→3’方向的冈崎片段,然后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子链;

③终止:当一个冈崎片段的3'-OH与前一个冈崎片段的5’一磷酸接近时,复制停止,由DNA聚合酶I切除引物,填补空隙,连接酶连接相邻的DNA片段。

DNA复制时,由DNA解旋酶(又称解链酶)通过水解ATP获得能量来解开DNA双链,

并沿复制叉方向移动,所产生的单链很快被单链结合蛋白所覆盖,防止DNA的变性并

保护其单链不被降解,复制叉前进过程中,双螺旋产生的应力在拓扑异构酶的作用下

得到调整。

DNA复制基本规律:①复制过程为半保留方式;②原核生物单点起始,真核生物

多点起始,复制方向多为双向,也有单向;③复制方式呈多样性,(直线型、Q型、滚

动环等);④新链合成需要引物;⑤复制为半不连续的;⑥复制终止时,需切除前导

链、冈崎片段的全部引物,填补空缺,连接成完整DNA链;⑦修复和校正DNA复制过

程出现的损伤和错误,以确保DNA复制的精确性。

12、RNA分哪几类?各类RNA的结构特点和生物学功能是什么?

答:分三类:

①信使RNA(mRNA)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不同分子大小差异大,原核生物mRNA为多

顺反子,真核生物mRNA为:单顺反子,并且在3’端有一段多聚腺苷酸,即polyA,

在5’端有一个“冒子”结构,即m7G5’PPP5’N m,在蛋白质合成中起决定氨基酸顺序的

模板作用。

②转移RNA(tRNA)的结构和功能:tRNA分子一般含70—90核苷酸,各种tRNA分

子结构相似,二级结构都呈三叶草型,三级结构象个倒写的“L”字母,在蛋白质合

成中主要起携带活化的氨基酸以及识别mRNA上密码子的作用。

③核糖体RNA(rRNA)的结构特点和功能:rRNA存在于核糖体中与蛋白质结合。构

象不固定受各种因子的影响,原核生物有23S、16S、5S三种rRNA,真核生物有28S、

18S、5S,有的还含有5.5SrRNA。功能是与蛋白质结合,组成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一核

糖体。

13、比较C3、C4、CAM植物光合作用的特点.

答:特征 C3植物 C4植物 CAM植物

植物类型典型温带植物典型温带或亚热带植物典型干旱植物

固定酶 RuBPCase PEPCase,RuBPCase PEPCase,RuBPCase 主要CO

2

CO

固定途径只有卡尔文循环在不同空间分别进行在不同时间分别进行2

途径和卡尔文循环 CAM途径和卡尔文循环

C

4

最初CO

接受体 RuBP PEP 光下:RuBP;暗中:PEP

2

CO

固定的最初产物 PGA OAA 光下:PGA;暗中:OAA 2

PEP羧化酶活性低高低

光合速率较低高低

气孔张开白天白天晚上

14、试说明光周期现象与植物地理起源分布的关系,以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答:昼夜长短影响成花的效应叫光周期诱导。

植物光周期现象形成是长期适应该地自然光周期的结果,纬度不同的各种光周期类型的植物分布也不同,在低纬度地区无长日照,只有短日植物;在高纬度地区,生长季节没有短日照,因而只有长日植物;在中纬度地区(温带)长短日照均有,因而长日植物与短日植物共存,所有这些均与植物原产地生长季节的日照条件相适应。 利用:

①育种:南繁北育(加代),缩短育种年限。

②引种:必须掌握被引植物收获对象(种子、果实、营养体)

③栽培:通过适应和延长光照可分别使菊花和山茶花等提早开花

15、简述RNA 和DNA 分离提取的最基本原则?

提示:DNA 提取的原则是保持核酸的完整性:①防止机械损伤;②细胞内源酶的作用;③化学因素如溶液pH 过低,也会降解DNA 。

RNA 提取的原则:尽可能完全抑制或除去RNA 酶的活性。由于RNA 酶非常稳定,且活性强,是提取RNA 最不利因素,因此操作中试剂、水、所用器皿等要严格消毒。

16、试述DNA 双螺旋(B 结构)的要点?稳定DNA 双螺旋结构主要作用力是什么?它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①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形成右手双螺旋;②磷酸和脱氧核糖形成的主链在外侧,嘌呤碱和嘧啶碱在双螺旋的内侧,碱基平面垂直于中轴,糖环平面平行于中轴;③双螺旋的直径2nm ,螺距3.4nm ,沿中心轴每上升一周包含10个碱基对,相邻碱基间距0.34nm ,之间旋转角度36°;④沿中心轴方向观察,有两条螺形凹槽,大沟(宽1.2nm ,深0.85nm)和小沟(宽0.6nm ,深0.75nm);⑤两条多核苷酸链之间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配对,两条链依靠彼此碱基之间形成的氢健和碱基堆积力而结合在一起。

意义:第一次提出了遗传信息的贮存方式以及DNA 的复制机理,揭开了生物学研究的序幕,为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7、简述米氏常数Km 值的物理意义。

意义:Km 是当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Km 是酶的特征常之一,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与酶的浓度无关,Km 受pH 值及温度的影响,不同的酶Km 不同,如果一个酶有几种底物,则对每一种底物各有一个特定的Km 。其中Km 最小的底物称为该酶的最适底物。1/Km 可近似地表示酶对底物亲和力的大小,1/Km 值越大,表示酶对底物亲和力越大,1/K 值越小,表示酶对底物亲和力越小。

18、写出电子传递链的排列顺序。

答:在具有线粒体的生物中,典型的电子传递链(呼吸链)可表示为: 2312O Cytaa Cytc Cytc Cytb FADH

CoQ FMN NADH →→→→↓

→→→

根据最初受氢体(NADH或FADH

2)不同,电子传递链分NADH电子传递链和FADH

2

电子传

递链,另外需指出,某些生物体存在中间传递体略有不向的其它形式电子传递链。

19、在真核生物中,根据化学历程计算lmol葡萄糖彻底氧化能产生多少ATP?

答:36ATP。提示:lmol葡萄糖经糖的酵解和三羧酸循环共产生:2GTP与2ATP、2FADH

2

、10NADH(其中有2个胞质NADH)。

20、试说明TCA环的生理意义。

三羧酸循环具有普遍的生物学意义:①提供大量的能量,供有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②三羧酸循环是各种营养物质氧化的最终途径,是物质代谢的枢纽,通过三羧酸循环使三大代谢彼此联系在一起;③三羧酸循环产生的各种中间产物是合成其它生命物质的碳骨架来源;④对某些植物来说,三羧酸循环中的二羧酸、三羧酸是某些器官的积累物,并影响果实品质,如柠檬酸、苹果酸等等。

21、.什么是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产物是什么?去向如何?简述其主要过程。

(1) β—氧化作用(beta oxidation):是指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α—碳

原子和β—碳原子之间发生断裂,β—碳原子被氧化形成羧基,生成乙酰CoA和较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的过程。(2)β—氧化作用的产物是二碳的乙酰CoA;

(3)乙酰CoA的去路。A.继续彻底氧化生成CO

2和H

2

O产生大量ATP;B.用于氨基

酸的合成和其它脂类的合成;C.在动物体内可生成酮体;D.在油料种子萌发时,进入乙醛酸循环生成琥珀酸,再进一步转变为碳水化合物。

(4)主要过程:

A.脂肪酸在脂酰CoA合成酶催化下形成活化的脂酰CoA,ATP水解两个高能磷酸键提供能量;B.在脂酰CoA脱氢酶催化下进一步氧化生成烯脂酰CoA;C.烯脂酰CoA水合酶催化形成β-羟脂酰CoA;D.然后由L—β—羟脂酰CoA脱氢酶催化氧化生成β—酮脂酰CoA;E.最后由硫解催化裂解生成一分子乙酰CoA和少了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后者可继续β—氧化,直至全部生成乙酰CoA。

22、什么是乙醛酸循环?它与TCA循环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提示:(1) 乙醛酸循环(glyoxylate cycle):是植物体内一条由脂肪酸转化为碳水化合物途径,发生在乙醛酸循环体中,可看作三羧酸循环支路,它绕过两个脱羧反应,将两分子乙酰CoA转变成一分子琥珀酸的过程。

(2)乙醛酸循环可以简单看作是三羧酸循环的支路,它绕过两个脱羧反应,因此

不生成CO

2

,乙醛酸循环从本质上与TCA根本不同,它发生在乙醛酸循环体中,循环的特征中间产物是乙醛,循环的关键酶是异柠檬酸裂解酶和苹果酸合成酶,循环的产物是由二分子乙酰CoA生成一分子琥珀酸,琥珀酸可以进入TCA循环生成草酰乙酸,再进一步通过糖异生作用生成葡萄糖。

23、描述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在DNA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ε.coliDNA聚合酶I是多功能酶,具有:①DNA聚合酶活性,能按模板要求,以5’→3’方向合成DNA,在DNA复制中,常用以填补引物切除后留下的空隙;②5'→3’外切酶活性,DNA复制后期,用于切除RNA引物;③3'→5’外切酶活性,用以校对复制的正确性,当出现错配碱基时,切除错配碱基直到正确配对为止;DNA聚合酶I 不是DNA复制和校正中的主要聚合酶,它的功能主要是修复。

24、遗传密码有什么特点?

(1)密码无标点:从起始密码始到终止密码止,需连续阅读,不可中断。增加或删除

某个核苷酸会发生移码突变。

(2)密码不重叠:组成一个密码的三个核苷酸只代表一个氨基酸,只使用一次,

不重叠使用。

(3)密码的简并性:在密码子表中,除Met、Trp各对应一个密码外,其余氨基

酸均有两个以上的密码,对保持生物遗传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4)变偶假说:密码的专一性主要由头两位碱基决定,第三位碱基重要性不大,

因此在与反密码子的相互作用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5)通用性及例外: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但近年来已发现

某些个别例外现象,如某些哺乳动物线粒体中的UGA不是终止密码而是色氨酸密码子。

(6)起始密码子AUG,同时也代表Met,终止密码子UAA、UAG、UGA使用频率不同。

25、简述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蛋白质合成可分四个步骤,以大肠杆菌为例:

(1)氨基酸的活化:游离的氨基酸必须经过活化以获得能量才能参与蛋白质合

成,由氨酰一tRNA合成酶催化,消耗1分子ATP,形成氨酰一tRNA。

(2)肽链合成的起始:由起始因子参与,mRNA与30S小亚基、50S大亚基及起始

甲酰甲硫氨酰一tRNA(fMet—tRNAt)形成70S起始复合物,整个过程需GTP水解提供能量。

(3)肽链的延长:起始复合物形成后肽链即开始延长。首先氨酰一tRNA结合到

核糖体的A位,然后,由肽酰转移酶催化与P位的起始氨基酸或肽酰基形成肽键,或空载tRNA仍留在P位.最后核糖体沿mRNA5’→3’方向移动一个密码子距tRNA

f

离,A位上的延长一个氨基酸单位的肽酰一tRNA转移到P位,全部过程需延伸因子EF—Tu、EF—Ts,能量由GTP提供。

(4)肽链合成终止,当核糖体移至终止密码UAA、UAG或UGA时,终止因子RF--1、

RF-识别终止密码,并使肽酰转移酶活性转为水解作用,将P位肽酰—-tRNA水解,释放肽链,合成终止。

26、根据能荷公式,解释能荷大小对物质代谢的调节作用。

①能荷是细胞中ATP-ADP —AMP 系统中高能磷酸状态的一种量度,它反映了细胞在代

谢过程中的能量状态。 ②][][][]

[21][AMP ADP ATP ADP ATP +++=

能荷,当ADP 、AMP 都转化为ATP 时,能荷值最大为1.0,

若全部为ADP 时,能荷值为0.5,全部为AMP 时,能荷值为0。

③能荷值大时,ATP 合成受到抑制,从而抑制分解代谢,促进合成代谢,即促进ATP 的利用。能荷值小时,需加强ATP 合成,从而促进分解代谢同时抑制合成反应,减少ATP 的消耗。

④通过能荷值大小变化,使能量代谢与物质代谢达到和协统一的调节。

27、简述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状态及其与代谢的关系。

植物细胞内的水分以两种状态存在:一是束缚水,不参与代谢作用,如休眠芽和风干种子所含的水基本上是束缚水,似极其低微的代谢强度维持生命活动,以便度过不良的环境条件。因此,束缚水与抗性有关;二是自由水,参与各种代谢反应,而且其数量多少直接影响光合、呼吸、蒸腾、生长等生理生化过程。所以自由水占总水量的比率越高,代谢越旺盛。

28、列举出10种元素,说明它们在光合过程中的作用。

①N :叶绿素、Cyt 类。酶类、光合膜等的组分,参与光反应和暗反应。②P :同化力(ATP 、NADPH 2)的组分,参与光反应与暗反应,尤其是在光合碳循环中的中间

产物均含磷酸基,与淀粉合成有关的ADPG ,与蔗糖合成有关的UDPG 与C 3环代谢调

节有关的Pi 运转。③K :调节气孔开放运动,以利CO 2进人叶绿体,合成有机物和

促进光合产物运输。④Mg :叶绿素组分,参与光反应(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某些酶的激活剂,参与暗反应;作为2H +的对应体,形成跨膜的质子动力势差(Δpmf )。⑤Fe :Cyt 类、Fd .Fe -S 蛋白的组分,促进叶绿素合成,参与光反应。⑥Cu :PC 组分,稳定叶绿素,参与光反应。⑦Mn :参与O 2的释放(水的光解)。⑧S :Fe -S

蛋白组分,光合膜组分,酶蛋白组分,参与光、暗反应。⑨B :参与UDPG 的生成,以利蔗糖合成;与糖分子结合,以利光合产物运输。⑩Cl :参与光合放O 2。(11)Zn :

碳酸酥酶的组分,促进CO 2的同化。

29、简述光合作用的特点。

光合作用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一个氧化还原过程。其中上H 2O 是电子供体(还原剂),CO 2是电子受体(氧化剂)。①H 2O 被氧化到O 2水平;②CO 2被还原到CH 2O 水平;③氧化还原过

程所需能量来自光能,即发生光能的吸收、转换与贮存。

30、简述“Z ”字形光合链的特点。

“Z ”字形光合链是由1个PSI 和1个PS Ⅱ串联组成的,其特点是:①PSI 与PS Ⅱ以串联方式协同完成电子从H 2O 向NADP +的传递。其中,PSI 承担长波光反应,

其主要特征是NADP+还原为NADPH

2承担短波光反应,其主要特征是H

2

O的光解与O

2

的释放。②在PSI与PSⅡ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电子传递体,具有不同的氧化还原电位。其中,PQ通过穿梭可形成跨类囊体膜的H+梯度。③在“Z”’链起点,H

2

O是最终电子供体(提供4个H+和4e-),并放出q;在“Z”链终点,NADP+是最终电子受体(被还原为NADPH+H+)。④在“Z”链中有两个部位发生偶联作用,形成 ATP(ADP+Pi

=ATP)。⑤在“Z”链中,只有两处(P

680 Q、P

700

F

430

)的电子传

递逆着能量梯度进行,需要光能予以推动,其余的电子传递都是顺着能量梯度自发进行的。

31、说明CAM植物光合碳代谢的特点和鉴别CAM植物的方法。

①CAM植物光合碳代谢的特点:一是夜间气孔开放固定CO

2:PEP+CO

2

OAA,OAA+

2H MAL,贮于液泡,酸度升高,淀粉减少;二是白天气孔关闭,同化CO

2:

MAL从液

泡返回细胞质,脱羧放出CO

2(MAL PYR+CO

2

),进人卡尔文循环,形成光合产物,

酸度降低,淀粉增加。②鉴别方法:一是观察气孔昼夜运动状况(昼闭夜开);二是测定肉质茎PH值的变化状况(昼高夜低)。

32、说明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总起来说,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大基本代

谢过程。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光合作用是将无机物(H

2O和CO

2

)合成为有机物,蓄

积能量;呼吸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H

2O和CO

2

),释放能量。二者的联系表

现在:①互为原料:呼吸作用的终产物CO

2与H

2

O,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而光合作用

的产物C

6H

12

O

6

和O

2

又是呼吸作用的原料;②能量代谢:在呼吸与光合过程中,均有

ATP与NAD(P)H

2

的形成,尤其ATP都是从不同来源的2H经电子传递体系(呼吸链或光合链)而形成的;③中间产物:虽然呼吸与光合的细胞定位不同,但PPP途径与 C3途径的中间产物基本一致,如在叶片中,其中的某些产物极有可能被交替使用。

33.试对暗呼吸与光呼吸进行比较。

①细胞定位:暗呼吸在一切活细胞的细胞质和线粒体中进行,光呼吸在叶肉细胞的叶

绿体,过氧化体、线粒体中进行;②底物:暗呼吸为糖类,光呼吸为乙醇酸;③能量:暗呼吸伴有底物磷酸化和氧化磷酸而产生ATP,光呼吸则无ATP形成;④暗呼

吸发生底物脱氢,而产生还原力NADH

2和NADPH

2

;⑤CO

2

:两种呼吸都产生CO

2

但暗

呼吸(有氧呼吸)CO

2

的产生只在线粒体,而光呼吸则是在叶绿体和线粒体;⑥中间产物:暗呼吸尤其PPP途径中间产物丰富,光呼吸中间产物却很少;⑦途径:暗呼吸有多条途径(如 EMP、TCA、PPP),而光呼吸只有乙醇酸循环一条途径;⑧光:暗呼吸对光无特殊要求,即有光无光照样进行,而光呼吸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⑨意义:暗呼吸是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中心,而光呼吸是植物

对高光强条件下的一种主动适应,以便防止光氧化破坏。

34、试述水分吸收、矿质营养,有机物质合成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①水分吸收与呼吸的关系:首先,细胞代谢性吸水是一种耗能过程,呼吸旺盛,供能充分,利于吸水;其次,根压是根系吸水和水分运输的动力,而根压的产生和维持与呼吸有直接关系;②矿质营养与呼吸的关系:首先,矿质的吸收以主动过程为主.比如离子载体的活化,离子泵的运转,离子通道的开启等均需呼吸过程提供能量;其次,

和高能化合物ATP 硝酸盐、硫酸盐的代谢还原与同化,需要呼吸提供还原力NAD(P)H

2

等;③有机物质合成与呼吸的关系:有机物质的合成,必须具备原料(可塑的小分子

]、能量(ATP),而这三类物质均由呼吸过程产生,离开化合物),原还力[NAD(P)H

2

呼吸,有机物的合成是不可能进行的。

35、简述有机物质分配的基本规律。

①分配方向:,总的方向是由源到库。②分配特点:一是按源一库单位进行分配;二是优先分配给生长中心;三是就近供应,同侧运输;四是成龄叶片之间无同化物供应关系。③再分配再利用:衰老器官中的物质分解运至生长中心再次被利用。

36.简述作物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

作物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有三种类型:①源限制型:源小库大,限制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源的供应能力。由于源的供应能力满足不了库的需求,因而结实率低,空壳率高,有时因库对源的同化物进行征调,导致叶片或根系早衰,或因同化物供应不足引起落花落果。②库限制型:源大库小,限制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库的接纳能力(即总库容量)。由于源叶中的同化物输出受阻,光合产物积累,导致叶片光合速率明显下降。③源库互作型:过渡状态的中间类型,其产量形成由源库协同调节,(自身调节能力强,可塑性大),增源增库均能达到增产目的。

37、简述IAA与CTK在调控植物生理过程的相互关系。

在调控植物生理过程中,IAA与CTK之间存在相互协调与相互拮抗的作用。①对细胞分裂的影响:IAA促进细胞核分裂.CTK促进细胞质分裂。②诱导器官分化:IAA/CTK比值高时利于根的分化,比值低时利于芽的分化,比例居中时愈伤组织只生长不分化,只有比例适宜时,既分化出芽又分化出根。③对顶端优势影响:IAA促进顶芽生长,保持顶端优势;CTK促进侧芽发育,抑制(破坏)顶端优势。④花芽分化:IAA高浓度时表现抑制作用,低浓度表现促进作用;CTK促进花芽分化。⑤性别表现:IAA与CTK均促进雌花分化。

38、简述GA与CTK在生殖生长中的相互关系。

在生殖生长过程中,GA与CTK表现出一定的关系:①成花诱导:GA可代替低温和长日照,引起长日植物成花,CTK则无此作用。②花芽分化:GA抑制果树花芽分化,CTK 促进果树花芽分化。③性别表现:CTK促进雌花分化,GA促进雄花分化。

39、简述GA与ABA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从生物合成来看,GA与ABA有共同的前体物质(MVA),中间过程的某些步骤也基本相似,但因外界条件的影响不同而不同:长日条件下合成GA多,短日条件下合成ABA多。①萌发:GA促进,ABA抑制。②生长:GA促进,ABA抑制。③体眠GA抑制(打破),ABA促进。④脱落:GA抑制,ABA促进。⑤衰老:GA抑制,ABA加速。⑥抗性:GA降低,ABA提高。⑦气孔运动:ABA促关,GA无作用。

40、试举二例说明施用一种激素可改变另一种激素的含量,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例一,施用GA可增加IAA的含量,其原因是:①GA促进IAA的生物合成;②GA抑制IAA氧化酶活性;③GA促使结合型IAA 游离型IAA。例二,施用IAA可增加ETH的含量,其原因是:IAA促进ACC合成酶的合成与活性的提高。

41、种子萌发过程中发生哪些生理生化变化?

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有:①吸水过程的变化:可分为急剧吸水(吸胀)滞缓吸水和重新急剧吸水三个阶段②呼吸作用的变化:呼吸速率表现为急剧上升、滞缓和再急剧上升的三个阶段,同时呼吸类型存在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呼吸代谢途径除了TCA-EMP之外。还有PPP;③核酸变化:种子萌发初期即能合成RNA与DNA使其含量迅速增加,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④贮藏物质的变化:贮藏的淀粉、脂肪、蛋自质在相应的水解酶类作用下,由大分子→小分子,由不溶性→可溶性,由贮藏部位运至种胚;

⑤激素的变化:促进生长彻激素IAA。GA、CTK等由束缚型变为自由型,并不断合成,而抑制萌发的ABA逐渐减少;⑥非丁的变化。随种子萌发,在相应酶的作用下,非丁水解,释放出P,Ca,Mg和肌醇,供种胚生长之用。

42、试述植物生长发育与光敏素的关系.

光敏素通过光质(红光下远光)长发育:①影响需光种子萌发:红光促进,远红光抑制;

②影响形态建成:红光促进弯钩伸直、叶片展开,远红光则有逆转作用③影响休眠:长日照GA/ABA大,促进生长,抑制休眠,短日照GA/ABA小,抑制生长,诱导休眠;

④影响成花:长日照Pfr/Pr高,诱导长日植物成花,短日照Pfr/Pr低,诱导短日植物成花;⑤诱导性别表现:在完成光周期诱导之后,长日植物在长日条件多开雌花,:少开雄花。短日植物在短日条件下多开雌花少开雄花;⑥影响植物运动:如节律性运动中的小叶昼开夜合,气孔的昼开夜合,等等,其原因可能与光敏素影响膜透性有关。

43、植物对光周期反应有何特点?

①对光周期反应敏感的植物,成花诱导都有一定的临界日长。其中,长日植物成花实际上并不需要暗期;短日植物的光期只有短于临界日长才能成花;但不能缩短至2h;中日性植物无临界日长;②对光周期反应敏感的植物,只有通过光周期诱导(即一定天数胞适宜光周期处理),才能成花。但并不意味着一生都需要这种日照长度;③长日植物的临界日长不一定都超过短日植物,短日植物的临界日长也不定短于长日植物;何

种植物的不同品种(或生态型)对日照长度的要求有差异:晚熟品种多为短日植物,早熟品种多为长日植物。

44、植物通过春化作用需要哪些条件?

植物通过春化作用的条件是:①低温:0~15℃,春化的主导因子,并需要一定时间,如果超过25℃,则能解除春化;②水分:春化的临界含水量约在40%;③O 2:植物通过春化的必需条件之一,如缺O 2,则不能通过春化或者解除春化;④养料统足养料,

尤其蔗糖是植物通过春化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45、果实成熟过程中,各类物质发生怎样的变化?

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是:①糖类转化:在淀粉酶、转化酶、蔗糖合成酶的作用下,产生大量可溶性糖,因而甜度增加;②有机酸类转化:果实中的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通过各种途径,或者转化为糖类,或者变成CO 2和H 2O ,或者与Ca 2+、K +等结合形成

盐,最终使酸昧降低;③单宁转化:在过氧化物酶作用下,被氧化分解,或者变成不溶性物质,从而使涩味消失;④芳香物质形成:如乙酸乙酯、柠檬醛等,使果实具有特殊的风味;⑤果胶转化:在果胶酶和原果胶酶的作用下,使原果胶降解为可溶性的果胶酸和半乳糖醛酸等,促使果实变软;⑤色素转化:由于叶绿素降解破坏,类胡萝卜素(β一胡萝卜素与番茄红素)和花色素(花翠素与花葵素)含量逐渐增加,果实由绿变为黄色、橙色和红色,十分鲜艳。

46、简述植物体内清除自由基的防护体系。

植物在进化与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清除自由基的防护体系。①抗氧化物质——非酶促防护体系,例如,锌、硒、硫氢化合物(半胱氨酸、谷胱甘肽)、Cytf 、质蓝素、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 、C 、E )、CoA 、CoQ 、甘露醇、山梨醇等,主要清除O 2-、ROO -、H 2O 2、1O 2。②抗氧化酶类——酶促防护体系:SOD 、POD 、CAT 、GSH -PX 、GSH-R

尤以SOD 最重要。这些酶类主要清除O 2- 、H 2O 2,阻止ROO -、RO -等脂性自由基产生。

47、作为渗透调节物质的有机化合物应具备哪些特性?

①分子量小,水溶性强;②在生理pH 范围内不带净电荷,能为细胞膜所保持而不易渗漏;③能维持酶构象的稳定而不致溶解;④对细胞器无不良影响(无毒害作用);⑤生物合成迅速,并在一定区域内很快积累,从而起到调节渗透势的作用。

48、低温下植物遭受伤害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是损伤膜系统。当植物遇到低温后,膜中的磷脂由液晶相变为固相,降低了膜对水与溶质的透性,造成代谢受阻。因膜相改变而使膜上的酶蛋白与膜中磷脂的结合减弱,导致二者分离。此外,由于膜相的变化,易造成龟裂,使细胞内含物外渗。

49、逆境胁迫下,植物发生怎样的生理变化?

植物处于逆境胁迫下,至少产生如下六方面的变化:①水分胁迫引起植物脱水:各种环境胁迫均能对植物造成水分胁迫,产生脱水。例如,干旱直接导致水分胁迫;

低温和冰冻造成间接水分胁迫;高温与辐射蒸腾强烈,失水严重;盐渍时土壤水势降低,根系吸水困难。一旦出现水分胁迫,植物便脱水;②光合速率降低:低温、

高温。干旱时气孔关闭,CO

2扩散阻力增加;淹水时,水层阻碍CO

2

的扩散。所以,

逆境下CO

2

供应不足是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③呼吸速率不稳:冻害、热害、盐害和涝害时,呼吸速率明显降低;而冷害和旱害时,呼吸速率先升后降。同时呼吸途径亦发生变化,比如干旱、感病、机械损伤时PPP途径所占比例增加;④物质代谢紊乱:逆境下,细胞内酶系的水解活性大于合成活性,氧化活性大于还原活性,因此物质的分解大于合成;⑤膜结构变化:逆境下细胞脱水,导致蛋白质变构,膜透性增加,电解质与有机物质外渗,各种功能明显下降;⑤产生逆境蛋白,如热击蛋、厌氧蛋白、盐渍蛋白等,以提高植物对逆境的适应能力。

50、C3途径可分为哪三个阶段? 各阶段的作用是什么? C4植物与CAM植物在碳代谢途径上有何异同点?

答:C3途径可分为羧化、还原、再生3个阶段。

(1) 羧化阶段指进入叶绿体的CO2与受体RuBP结合,生成PGA的过程。

(2) 还原阶段指利用同化力将3-磷酸甘油酸还原为甘油醛-3-磷酸的反应过程。

(3) 再生阶段甘油醛-3-磷酸重新形成核酮糖-1,5-二磷酸的过程。

CAM植物与C4植物固定与还原CO2的途径基本相同,二者都是由C4途径固定CO2 ,C3途径还原CO2,都由PEP羧化酶固定空气中的CO2,,由Rubisco羧化C4二羧酸脱羧释放的CO2,二者的差别在于:C4植物是在同一时间(白天)和不同的空间(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完成CO2固定(C4途径)和还原(C3途径)两个过程;而CAM植物则是在不同时间(黑夜和白天)和同一空间(叶肉细胞)完成上述两个过程的。

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811动物生理生化

广东海洋大学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动物生理生化》(811)试卷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本科目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动物生理学(7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对肺泡表面张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肺泡表面液体层的分子间引力所产生 B. 肺泡弹性纤维所产生 C.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所产生 D. 肺泡内皮细胞所产生 2.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时可出现()。 A. 肾球囊囊内压升高 B.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C.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D.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3.血液中起关键作用的缓冲对是()。 A. KHCO3/H2CO3 B. NaHCO3/H2CO3 C. K2HPO4/KH2PO4 D. Na2HPO4/NaH2PO4 4. 窦房结慢反应自律细胞动作电位0期的形成是因为下列哪种离子的流动所形成()。 A. Ca2+内流 B. Na+内流 C. K+外流 D. K+内流 5. 条件反射建立的结构基础是()。 A. 固定的反射弧 B. 刺激 C. 非条件反射 D. 食物 6. 组织处于绝对不应期,其兴奋性()。 A. 为零 B. 较高 C. 正常 D. 无限大 7.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形成与下列哪种物质有关()。 A. Nacl B. KCl C. 白蛋白 D. 红细胞

8. 哺乳动物体内精子与卵子受精的部位通常在( )。 A.子宫颈部 B.子宫体部 C.输卵管伞部 D.输卵管壶腹部 9. 正常人的心率为60-100次,当超过150次/分时,心输出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快速射血期缩短 B. 减慢射血期缩短 C. 充盈期缩短 D. 等容收缩期缩短 10. 迷走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何种受体结合?() A. N受体 B. M受体 C. α受体 D. β1受体 11. 能参与机体对蠕虫免疫的白细胞是()。 A. 嗜碱性细胞 B. 嗜酸性粒细胞 C. 单核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12. 在动物的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后,将出现()。 A. 去大脑僵直 B. 脊髓休克 C. 上肢肌紧张下降 D. 下肢肌紧张下降 13. 动物出现发情症状时,体内哪种激素水平显著升高()。 A. 孕激素高峰 B. 黄体生成素 C. 雌激素 D. 雄激素 14. 在静息状态下,可兴奋细胞内K离子向细胞外转移的方式属于()。 A.单纯扩散 B.异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胞吐作用 15. 胸膜腔内的压力等于()。 A. 大气压+肺内压 B. 大气压+肺回缩力 C. 大气压-肺回缩力 D. 大气压-非弹性阻力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6. 试述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作用。 17. 简述动物大量饮清水后的尿量变化,并说明原因。 18. 小肠是单胃动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试述其理由。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题50道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题 孙黎编 1、α-螺旋:是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一种,每3.6个氨基酸残基旋转一周,螺距0.54nm,侧链基团R分布在螺旋外侧,整个螺旋靠链内氢键(且每个肽键上的N—H和后面第四个残基上C=O形成氢键)稳定,绝大多数天然蛋白质的α—螺旋为右手螺旋。 2、β-氧化作用:是指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α—碳原子和β—碳原子之间发生断裂,β—碳原子被氧化形成羧基,生成乙酰CoA和较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的过程。 3、启动子:DNA链上能指示RNA转录起始的DNA序列称启动子。 4、DNA重组:是指在真核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菌细胞的转化中、病毒转导中等发生的DNA片段的交换或插入。 5、原初反应:指光合色素分子被光激发到引起第一个光化学反应的过程,完成了光能向电能的转换,其实质是由光所引起的氧化还原过程。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 6、临界日长:指诱导植物成花所需的极限日照长度。 7、乙烯三重反应:指在ETH的作用下抑制上胚轴伸长生长,促其横向加粗,并失去负向地性而横向生长,可作为ETH的生物鉴定法。 8、呼吸链:是指按一定方式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的能够进行氧化还原的许多传递体组成的传递氢荷电子的序列。 9、代谢库:指接纳有机物质用于生长消耗或贮藏的组织、器官或部位。如幼叶、幼果、块茎、块根等。 10、光合磷酸化:指光下叶绿体把光合电子传递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使ADP与Pi形成ATP的过程。 11、试述DNA复制过程,总结DNA复制的基本规律。 答:以ε.coli为例,DNA复制过程分三个阶段; ①起始:从DNA上控制复制起始的序列即起始点开始复制,形成复制叉,复制方向多为双向,也可以是单向,若以双向进行复制,两个方向的复制速度不一定相同。由于DNA聚合酶不能从无到有合成新链,所以DNA复制需要有含3’—OH的引物,引物由含有引物酶的引物体合成一段含3一10个核苷酸的RNA片段; ②延长:DNA复制时,分别以两条亲代DNA链为模板,当复制叉沿DNA移动时,以亲代3’→5’链为模板时,子链的合成方向是5'→3',可连续进行,以亲代5’→3’链为模板时,子链不能以3’→5’方向合成,而是先合成出许多5’→3’方向的冈崎片段,然后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子链; ③终止:当一个冈崎片段的3'-OH与前一个冈崎片段的5’一磷酸接近时,复制停止,由DNA聚合酶I切除引物,填补空隙,连接酶连接相邻的DNA片段。

鱼类学复习资料及答案

1.研究鱼类形态构造、生长发育、生活习性、生理机能以及种类区分和地理分布的一门科学,是动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2.臀鳍基部后缘至尾鳍基部间的区域。3.位于头部最前方,即下颌下方的一片区域。4.部分鱼类在肛门前的腹中线上隆起成锐尖的棱。5.鳞质鳍条中,由少数不分枝鳍条硬化形成的棘,又称假棘。6.指硬骨鱼类中的低等种类,其背鳍全部由软条组成,仅少数具有硬刺。7.指骨鳞的上层结构,由骨质构成,是围绕鳞片中心一环一环增生所形成的隆起嵴。8.纤细、不分枝不分节,由结缔组织所形成的鳍条,软骨鱼类特有。9.鱼体腹部正中线上一行较坚硬呈锯齿状的鳞片。如鲥、鲚等。10.被管状侧线分支小管穿过的鳞片。11.骨鳞的一种类型,其主要特点是鳞片后区边缘具细齿或小棘。12.是一种白色坚硬的锥状突起,是表皮的衍生物,一般生殖季节出现在雄性个体上,雌性没有或不明显,在鲤科鱼类中较常见。生产上可利用这一特征鉴别雌雄。13.鳞片上最先形成的部分,即鳞嵴的中心。 二、填空题1.仿锤形侧扁形平扁形圆筒形体腔末端或最前一枚尾椎2.颐(颏)部峡部喉部3.眼、鼻、须鳍皮肤、鳞片4.仿锤形腹棱5.上位口下位口端位口水域底层或山涧溪流中6.颐须鼻须颌须吻须7.鳞片鳍条鳍棘前者由双根组合、分节、有的分枝、柔软,后者单根、不分节、不分枝、坚硬8.臀鳍腹鳍9.DⅧ,1310.表皮真皮真皮淡11.黏液腺毒腺黏液腺12.环片基片围绕鳞片中心一环一环地增长13.运动平衡推进和转向14.盾鳞鳞棘栉鳞后区有栉齿状 三、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四、选择题1.C 2.B 3.B 4.C 5.B 6.C 7.C 五、问答题1.侧扁的鱼其背腹轴较大,左右轴较小,整个身体呈菱形而侧扁,如团头鲂;平扁的鱼其左右轴显得特别大,背腹轴特别小,且尾尖,整个身体呈扇形,如鳐。背腹轴和左右轴差不多大小,且头尾轴特别延长的鱼属于圆筒形,如黄鳝,它们的身体粗细均匀,头一般较小,尾则尖细,常适宜于穴居生活。2.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尾长是指尾部的长度,即指从肛门开始至尾鳍基部的直线长度,尾柄长是指臀鳍基部末端至尾鳍基部的直线长度。3.因为鱼类的眼没有眼脸,眼完全裸露不能闭合。4.鱼类头部后方两侧,两个相邻鳃片之间的裂缝,即鳃裂。有的鱼类,头部两则无鳃盖骨,它们的鳃裂直接向外开着。因此可以直接从它们头部两侧或腹面见到5-7对鳃裂,如鲨、鳐。鳃孔是指具有鳃盖骨的鱼类,其鳃盖骨的启闭之孔,它们的鳃裂都是开在鳃盖骨内方的鳃腔内。5.白鲢的背鳍式和臀鳍式分别为D3,7,A3,12-14,据鳍式可知,白鲢的背鳍和臀鳍均由不分枝鳍条和分枝鳍条组成,无鳍棘。并且不分枝鳍条均为3枚,分枝鳍条分别为7和12-14枚。这两种鳍条的最大特点是前者末端不分枝,后者末端分枝。6.不同鱼类的口,其位置不同,如翘嘴鮊的口开于吻端,且下颌的长度大于上颌,为显著的上位口,它主要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以捕食该水层的虾及小型鱼类为食,且善游。7.特点:表皮一般薄而柔软,无角质层构造,并且分化出许多腺细胞,真皮层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有大量色素细胞分布,且有血管和神经。机能:防御机械损伤,防护化学物质的伤害,感受外界环境的变化,抵抗微生物和寄生虫的侵入。衍生物种类:黏液腺、毒腺、色素细胞、鳍条、鳞片、珠星等。8.因为鱼类表皮层中有单细胞的黏液腺,当渔体受到刺激后,可释放大量的黏液物质,所以鱼体总是滑溜溜的。黏液时鱼体有保护作用,不易被敌害捕捉,同时可减低鱼类游泳时的阻力,并且有助于 第二章鱼类内部器官构造与机能 一、名词解释14.位于鱼体外的鳞片、鳍条等称为鱼类的外骨骼。位于鱼体内的骨骼为内骨骼,如头骨,脊柱等。15.脊柱纵贯鱼体背方,俗称脊梁骨,是由数量不等的椎骨相互连接而成的柱状结构。脊椎是构成脊柱的结构单位,可分为躯椎和尾椎二种。16.红肌和白肌都属于大侧肌的组成部分。红肌脂肪含量高,富含肌红蛋白和多量的血液,呈暗红色,靠近水平隔膜,耐力强的鱼类较发达。白肌不含脂肪,颜色淡白易疲劳,不耐持久。17.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分解过程称为消化,各种营养物质消化产物以及水分、无机盐、维生素等通过消化管壁的上皮细胞而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18.着生在口腔内周围骨骼上的齿称为口腔齿,着生在第五对鳃弓扩大形成的咽骨上的齿为咽喉齿。19.能协同呼吸的瓣膜为呼吸瓣。鱼类的呼吸瓣有着生在上、下颌内缘的口腔瓣和着生在鳃盖骨后缘的鳃盖瓣。20.鱼类在呼吸过程中,由相邻两半鳃的末端连接形成“V”形的结构称为鳃栅。它能有效阻拦水流,使之从两侧的鳃小片间通过,提高呼吸效率。21.鳔具有鳔咽管的鱼类称为喉鳔类,如鲤;无鳔咽管的鱼类称为闭鳔类,如花鲈。22.着生在鳃弓外缘,由鳃丝组成的片状结构为鳃片,鳃丝两侧的薄片状突起称为鳃小片,主要由二层上皮细胞构成,其上有丰富的微血管分布,是鱼类的呼吸场所。23.两鳃片间的隔膜称为鳃间隔,真骨鱼类退化或消化。24.长在同一鳃弓上的两个鳃片称为全鳃,只有一个鳃片的为半鳃。25.腹主动脉基部扩大而成的球状结构,称为动脉球,与心脏的心室相通,不能搏动,硬骨鱼类具有。动脉圆锥是软骨鱼类心脏的组成部分,位于心室的前方,能有节律的搏动。26.输送血液出心脏的血管称为动脉,输送血液返回心脏的血管称为静脉。27.组成肾脏的基本结构单位称为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28.外方没有卵巢膜包围,裸露在腹腔中的卵巢称为裸卵巢,如软骨鱼类,外方有卵巢膜包围的卵巢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复习习题 一、名词解释: 标准曲线:用标准溶液制成的曲线。 先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在溶液最大吸收波长下,逐一测定吸光度, 然后用坐标纸以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若被测物质对光的吸收符合光的吸收定律,必然得到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即标准曲线。 斐林(Folin)-酚试剂法:又称lowry法,它结合了双缩脲试剂和酚试剂与蛋白质的反应,是双缩脲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可利用其在650nm波长下的特定吸收进行比色测定。 茚三酮显色法: 游离氨基酸与茚三酮共热时,能定量生成紫色的二酮茚-二酮茚胺。其吸收峰在570nm,而且在一不定期范围内吸光度与游离氨基酸浓度成正比,因此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茚三酮溶液与氨基酸共热,生成氨。 氨、茚三酮与还原性茚三酮发生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该化合物颜色的深浅与氨基酸的含量成正比,通过测定570nm 处的光密度,可测定氨基酸的含量。 氮素代谢:氮素及含氮的活体物质的同化、异化、排泄,总称为氮素代谢。 淀粉酶:水解淀粉和糖原的酶类总称 真空渗入: 指将叶片打孔放入注射器中,加水浸没,排出空气后用手指堵住前端小孔,同时把活塞向外抽拉,即可造成减压而排出组织中的空气,轻放活塞,水液即进入组织的方法。 离心技术: 根据物质颗粒在一个实用的离心场中的行为而发展起来的 是1.分离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必备的手段之一, 也是2.测定某些纯品物质的部分性质的一种方法。 差速离心法基于待测物质颗粒大小、密度、沉降速度的不同而得到分离。 电泳:各种生物大分子在一定pH条件下,可以解离成带电荷的颗粒, 这种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 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技术称为电泳技术。 同工酶: 指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其酶本身分子结构和带电性质却有所不同的一组酶。 迁移率: 指带电颗粒在单位电场强度下的泳动速度。 溶液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着与它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它的移动速度是电场和粒子的有效迁移率(m)的乘积,即:V=mE。

【精品】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植物生理生化网上作业题 第一章植物的生物大分子 一、名词解释 1.蛋白质一级结构:指蛋白质中共价连接的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包括二硫键的位置。 2.简单蛋白:简单蛋白质又称单纯蛋白质,这类氨基酸只含由α—氨基酸组成的肽链,不含其他成分. 3.结合蛋白:结合蛋白质是单纯蛋白质和其他化合物结合构成,被结合的其他化合物通常称为结合蛋白质的非蛋白部分(辅基)。 4.盐析:增加中性盐浓度使蛋白质、气体、未带电分子溶解度降低的现象。是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最常用的中性盐有硫酸铵、硫酸钠和氯化钠等。 5.蛋白质变性: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变性。 1 / 84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二、填空题 1.氨基酸在等电点(pI)时,其所带电荷为(0),在pH〉pI时以(负)离子存在,在pH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A。一级结构发生改变B。构型发生改变 C.分子量变小D。构象发生改变3。DNA二级结构模型是(B) A。α-螺旋B。走向相反的右手双螺旋C。三股螺旋D。β—折叠 4.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B) A.溶液pH值大于pIB.溶液pH值小于pI C.溶液pH值等于pID.溶液pH值等于7.4 3 / 84

生理生化B.

贵州大学畜牧兽医函授大专《动物生理生化》试题(B ) 姓名:市/县:年级: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1分) 1 动作电位 2 心动周期 3 逆蠕动 4 突触 5 酶的活性中心 6 ATP 7 半保留复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 在一定时间内,能引起细胞产生反应的最低刺激强度称为 ,低于它的刺激叫。 2. 血浆蛋白是多种蛋白质的总称,它们是: (1) (2) (3) (4) 。 3 呼吸这一过程在高等动物包括三个环节,即、 、。 4 消化方式有三种, 即、、 。 5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温度、、、 、酶浓度和底物浓度。 6酮体包括有乙酰乙酸、和三种物质。 7幼龄动物缺钙会引起病。 8碱贮是指血浆中所含的的量。 9新陈代谢包括、和三个阶段。 10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的激素是,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的激素是。 三、判断题:(对打“√”,错打“×”。每题1分,共16分) 1 钠离子大量外流引起去极化过程。() 2 球蛋白是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体。() 3 等容舒张期出现在快速充盈期之后。() 4 正常状态下毛细血管静脉端有效滤过压总是小于零的。() 主要是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 5 CO 2 6 反刍动物饲料中的纤维素主要依靠微生物分解,其产物是挥发性脂肪酸。() 7 体温调定点是温度敏感神经元对温热的感受阈值。() 8 神经纤维传导的特征之一是双向传递。()

9 大多数蛋白质在正常体液环境下都能解离为阳离子。() 10 细胞外液是动物的所有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11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酸。() 12 使血糖浓度降低的激素是胰岛素。() 13 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胆固醇。() 14 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能进行新陈代谢并能传代。() 15 合成DNA和RNA都要先合成RNA引物。() 16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都是在细胞的胞液中进行的。() 四、问答题:(共39分) 1 什么叫酶的特异性(专一性)?分为哪几类?并加以解释(6分) 2 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7分) 3 为什么小肠是主要吸收场所?(11分) 4 试述葡萄糖酵解的化学过程。(注:须注明每一步是何种反应,不写结构式,可写符号。 15分)

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参考答案

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参 考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植物生理生化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蛋白质一级结构:多肽链中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 2.简单蛋白:水解时只有氨基酸的蛋白质。 3.结合蛋白:水解时不仅产生氨基酸还产生其他化合物,即结合蛋白质由蛋白质和非蛋白质部分组成,非蛋白质部分成为附因子。 4.盐析: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大量中性盐使蛋白质沉淀析出的现象。 5.天然蛋白质受到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影响,使其分子内部原有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时,生物理化性质改变,生物活性丧失,但并未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变化,该过程称为蛋白质变性。 二、填空题 1.零负正 2.两条或两条以上三级 3.α-螺旋、β-折叠、β-转角 4.碱基磷酸戊糖 5.超螺旋 三、单项选择题 3. B 四、多项选择题 1.ABCD 2.AD 五、简答题 1.简述RNA的种类及功能。 答: RNA: 包括mRNA:信使RNA,蛋白质合成的模版。 tRNA:转运RNA,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运转氨基酸的。 rRNA: 核糖体RNA,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2.简述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及其类型。

答: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多肽链本身折叠、盘绕而形成的局部空间结构或结构单元。如α-螺旋、β-折叠、β-转角、自由回转等。 3.比较DNA 和RNA化学组成和结构的主要区别。 (1)构成DNA 的碱基为A、T、G、C;而RNA 的碱基为A、U、C、G; (2)构成DNA 的戊糖是β-D-2-脱氧核糖;而构成RNA 的戊糖为β-D-核糖。 (3)DNA 的结构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聚核苷酸链形成的双螺旋结构;而RNA 的结构以单链为主,只是在单链中局部可形成双链结构。 第二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叫米氏常数。 2.只有一条多肽链的酶叫单体酶。 3.由几个或多个亚基组成的酶。 4.与酶蛋白结合较松驰的辅因子。 5.与酶蛋白结合牢固的辅因子。 二、填空题 1.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立体专一性 2.酶蛋白辅因子 三、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四、多项选择题 1.A B C 2.D EK 五、简答题 1.酶不同于其他催化剂的特点有哪些? 答:酶所催化的反应条件都很温和(常温、常压下); 酶催化据有高效性; 酶催化具有专一性; 酶的催化活性可控制。 六、论述题 1.论述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答: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影响;抑制剂影响(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不可逆抑制);激活剂影响。 第三章参考答案

鱼类学综述论文

鱼类学 鱼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动物,也是一种重要的食材,像鲫鱼、鲤鱼、鲢鱼、鲶鱼、草鱼等。古人有“鱼之味,乃百味之味,吃了鱼,百味无味”之说。老祖宗造字,就将“鲜”字归于“鱼”部,而不入“肉”部,将鱼当作“鲜”的极品,因此,鱼历来成为人们喜爱的食品。但是要让我们更进一步的去阐述鱼到底是什么,却发现很难做到。通过这学期的《鱼类学》课程,我对鱼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一、什么是鱼? 现代分类学家给“鱼”下的定义是:终生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脊椎动物。鱼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鱼种应在26000种以上,是世界上种类最多的物种。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从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海洋中生活着占三分之二,其余的生活在淡水中。 很多鱼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如带鱼:有暖胃、补虚、泽肤、祛风、杀虫、补五脏等功能,可用作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鲫鱼: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清热解毒、通络下乳等功能。鲢鱼:有温中益气、暖胃、滋润肌肤等功能,是温中补气养生食品。 另外研究发现,鱼体内有一种特殊的脂肪酸,它与人体大脑中的“开心激素”有关。它有缓解精神紧张、平衡情绪等作用。所以吃鱼抗忧郁;新鲜鱼肉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可阻止或减少人体内炎症介质的产生,而哮喘病的发作正是与炎症介质的释放密切相关的。此外,不饱和脂肪酸还具有一定的减轻气管炎症的作用,从而有助于预防哮喘病的发生、复发或减轻哮喘病的症状程度。所以说吃鱼防哮喘;科学家认为,DHA是大脑细胞活动和保持活力必需的营养物质,它有助于改善神经的信息传递、增强思维和记忆能力。因此,老年人多吃鱼,可减少痴呆症的发生。另外,例如吃鱼还有防中风、防衰老等好处。 鱼不仅改变了人类的膳食结构,还丰富了人们的视觉。很多鱼具有鲜艳色彩或奇特形状,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它们分布在世界各地,品种不下数千种。它们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有的来自温带地区,有的来自热带地区。它们有的以色彩绚丽而著称,有的以形状怪异而称奇,有的以稀少名贵而闻名。在世界观赏鱼市场中,它们通常由三大品系组成,即温带淡水观赏鱼、热带淡水观赏鱼和热带海水观赏鱼。如来自中国和日本的温带淡水观赏鱼,主要有红鲫鱼、中国金鱼、日本锦鲤等。 二、鱼的形态构造 (一)鱼的体型 鱼类在演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与之相适应的体型。就以淡水养殖的鱼类来说,大致有如下三种体型:1.纺锤型(又称梭型) 这种体型的鱼类,头、尾稍尖,身体中段较粗大,其横断面呈椭圆形,侧视呈纺锤状,如草鱼、鲤鱼、鲫鱼等。这种体型的鱼类适于在静水或流水中快速游泳活动。 2.侧扁型鱼体较短,两侧很扁而背腹轴高,侧视略呈菱形。这种体形的鱼类,通常适于在较平静或缓流的水体中活动,如鳊鱼、团头鲂等属此类型。

最新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柯玉琴-期末试卷A、B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A卷) 2006 —2007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植物生理生化实验考试时间90分钟 专业年级班学号姓名___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标准曲线: 2、离心技术: 3、同工酶: 4、酶活力: 5、诱导酶: 6、呼吸速率: 7、种子生活力: 8、抗逆性: 9、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10、光合速率: 二、填空题(每格1分,共32分) 1、测定植物组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在测定植物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时,绘制标准曲线是以为横坐标,以_ 为纵坐标。 3、用茚三酮显色法测定植物组织氨基酸含量时,茚三酮溶液与氨基酸共热生成_________,

_________与茚三酮和还原性茚三酮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颜色的深浅与氨基酸的含量成_________,可通过测定__________nm处的光密度,求出氨基酸的含量。 4、在测定淀粉酶的活性时:α-淀粉酶不耐,β-淀粉酶不耐。 5、测定淀粉酶活性时,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DNS)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过氧化物同工酶实验中,电泳存在三大效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和。 7、测定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类胡萝卜素吸收光谱最强吸收区在_____ ,它不仅可以吸收传递光能,还具有_______ 的作用。 9、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色,在反射光下呈色。 10、在研究植物矿质元素中,常用的植物溶液培养法有__ 、 __ 和 __________。 11、水培时要选用黑色容器装营养液,这是为了防止______ 。 12、常用________ 法确定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 13、用活体法测定硝酸还原酶的材料,取样前叶子需进行一段时间的光合作用,以积累_______________,产生更多________________,加速硝酸盐的还原。 14、植物光合速率测定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等。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 A、底物浓度必须极大于酶浓度 B、酶浓度必须极大于底物浓度, D、酶能提高反应的平衡点C、与底物浓度无关 2、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共轭双键的酪氨酸、色氨酸等芳香族氨基酸。它们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其吸收高峰在()波长处。 A、260nm B、650nm C、540nm D、280nm 3、斐林(Folin)-酚试剂法测定蛋白质浓度时,应选用的波长是()。 A、260nm B、650nm C、540nm D、280nm 4、叶绿素提取时,叶片匀浆时加入少许CaCO3,其目的是() A、使研磨更充分 B、加速叶绿素溶解 C、使叶绿素a、b分离 D、保护叶绿素 5、一般而言,正常植物叶片的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为() A、2:1 B、3:1 C、1 :2 D、1:3

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参考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植物生理生化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蛋白质一级结构:多肽链中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 2.简单蛋白:水解时只有氨基酸的蛋白质。 3.结合蛋白:水解时不仅产生氨基酸还产生其他化合物,即结合蛋白质由蛋白质和非蛋白质部分组成,非蛋白质部分成为附因子。 4.盐析: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大量中性盐使蛋白质沉淀析出的现象。 5.天然蛋白质受到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影响,使其分子内部原有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时,生物理化性质改变,生物活性丧失,但并未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变化,该过程称为蛋白质变性。 二、填空题 1.零负正 2.两条或两条以上三级 3. a -螺旋、B -折叠、B -转角 4 .碱基磷酸戊糖 5.超螺旋 三、单项选择题 1. D 2.D 3. B 4.C 四、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AD 五、简答题 1. 简述RNA的种类及功能。 答:RNA:包括mRNA信使RNA蛋白质合成的模版。 tRNA:转运RNA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运转氨基酸的。 rRNA:核糖体RNA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2. 简述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及其类型。 答: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多肽链本身折叠、盘绕而形成的局部空间结构或结构单元。如a 螺旋、B -折叠、B -转角、自由回转等。 3 .比较DNA和RNAE学组成和结构的主要区别。 (1)构成DNA的碱基为A T、G C;而RNA的碱基为A U、C、G;

(2)构成DNA的戊糖是B -D-2-脱氧核糖;而构成RNA的戊糖为B -D-核糖。 (3)DNA 的结构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聚核苷酸链形成的双螺旋结构;而RNA 的结构以单链为主,只 是在单链中局部可形成双链结构。 第二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叫米氏常数。 2.只有一条多肽链的酶叫单体酶。3.由几个或多个亚基组成的酶。 4.与酶蛋白结合较松驰的辅因子。5.与酶蛋白结合牢固的辅因子。 二、填空题 1.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立体专一性2 .酶蛋白辅因子 三、单项选择题 1.B 2 .C 3 .D 四、多项选择题 1.A B C 2 .D EK 五、简答题1.酶不同于其他催化剂的特点有哪些?答:酶所催化的反应条件都很温和(常温、常压下); 酶催化据有高效性; 酶催化具有专一性;酶的催化活性可控制。 六、论述题1.论述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答: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影响;抑制剂影响(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不可逆抑制); 激活剂影响。 第三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相邻活细胞的原生质借助胞间连丝联成的一个整体,也叫内部空间。2.胞间层、细胞壁、细胞间隙 也连成一体,也叫外部空间(自由空间或无阻空间)。 3.指由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及质膜所组成连续的膜系统。 4.指由单层膜包裹的小颗粒,内含有几十种酸性水解酶类。根据是否含有底物可分为初级溶酶体和次级溶酶体。 5.细胞质中存在的纤维状无膜结构的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它们都由蛋白质组成,并相互联结成 主体的网络,对细胞起支持作用,所以叫细胞骨架,也叫微粱系统。 、填空题 1 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 2 .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 3 .运输囊泡扁平囊泡分泌囊泡 4 .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 5 .蛋白质 6 .微管微丝中间纤维 7 .液泡叶绿体细胞壁 8 .不饱合脂肪酸 9 .水膜电荷 三、单项选择题 1.C 2 .D 四、多项选择题 1.ABD 2 .ABCD 3.ABC 4.BD 五、论述题

中农大动物生理生化在线作业A

动物生理生化-在线作业_A 一单项选择题 1. 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有:( FSH.LH.ACTH.GH )。 (5.0 分) a TRH.FSH.LH.ACTH b TSH.FSH.LH.GHRH c TSH.GH.ACTH.CRF d FSH.LH.ACTH.GH 腺垂体主要分泌7种激素,生长素(GH)、催乳素(PRL)、促黑素(MSH)、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性腺激素(GTH(包括FSH和LH))、 2. 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 先给无关刺激后给非条件刺激,两者在时间上多次结合)。 (5.0 分) a 先给无关刺激后给非条件刺激,两者在时间上多次结合 b 先给非条件刺激后给无关刺激,两者多次结合 c 多次反复给予非条件刺激 d 多次反复给予无关刺激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3. 合成尿素的器官是:( 肝脏) (5.0 分) a 心脏 b 肌肉 c 肝脏

d 肾脏 4. 作用于细胞内受体的激素是( 类固醇激素)。 (5.0 分) a 蛋白类激素 b 生长因子 c 类固醇激素 d 肾上腺素 5. 下列何者是DNA复制的底物?( dTTP ) (5.0 分) a dTTP b dUTP c ATP d dGDP 6. 基础代谢率是( 基础条件下)的能量代谢率。 (5.0 分) a 最高 b 单位时间内 c 最低 d 基础条件下 7. 下列哪种消化液中没有消化酶?( 胆汁) (5.0 分) a 胃液 b 唾液 c 胆汁 d 胰液 8. DNA损伤后切除修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切除修复包括有重组修复及SOS修复)。

鱼类学复习资料

《鱼类学》课程期末复习 1.大黄鱼分类地位: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鲈形总目鲈形目鲈亚目石首鱼科 黄鱼属 2.鱼类的体型 体轴分为三种: 头尾轴(主轴)<自鱼头部到尾部贯穿体躯中央的一根轴线> 背腹轴(矢轴)<自鱼体最高部通过头尾轴贯穿背腹的轴线> 头部与躯干部的分界:最后一对鳃裂(圆口纲和板鳃类等);鳃盖骨后缘(硬骨鱼类) 4.奇鳍背鳍D 臀鳍A 尾鳍C /////偶鳍胸鳍P 腹鳍V 5.鳍的组成。由支鳍骨和鳍条组成鳍条分为两种:角质鳍条;鳞质鳍条 6.鱼类的皮肤腺体系由上皮细胞衍生而成,它可分为单细胞腺及毒腺两类。 7.鳞片类型。盾鳞、硬鳞、骨鳞注:骨鳞分两类(圆鳞和栉鳞) 8.脊柱作用。支持身体和保护脊髓及主要血管的作用 9.尾鳍类型(1)原型尾(2)歪型尾(3)正型尾 10.肌肉的基本单位。肌肉细胞 11.鱼类的肌肉分类平滑肌、横纹肌(骨骼肌)、心肌,红肌 12.鱼类消化管包括口、咽、食道、胃、肠、肛门等 13.鱼类的取食器官类型 取食器官:齿舌鳃耙(都在口咽腔中) 取食器官(1)捕捉型(2)吸盘型(3)吸吮型(4)研磨型(5)食浮游生物型 14.胃组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及浆膜层等组成 15.鱼类的主要消化腺肝脏、胰腺、胃腺 16.鱼类的主要呼吸器官是鳃及辅助呼吸器官皮肤、肠<泥鳅>、口咽腔黏膜、鳃上器官 17.血球由红细胞、白细胞、血栓细胞(血小板)组成。 18.鱼类的泌尿器官是肾脏(前肾和中肾),起源于中胚层的生肾节 19.鱼类的精子分为头部、颈部和尾部。根据形态结构分为螺旋形、栓塞形和圆形。 20.鱼类的神经系统组成。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等三部分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外周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植物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21.鱼类脑的构造分区,组成。 分为5个区,分别为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脑壁较厚。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目录

植物材料的采集、处理与保存 植物生理实验使用的材料非常广泛,根据来源可划分为天然的植物材料(如植物幼苗、根、茎、叶、花等器官或组织等)和人工培养、选育的植物材料(如杂交种、诱导突变种、植物组织培养突变型细胞、愈伤组织、酵母等)两大类;按其水分状况、生理状态可划分为新鲜植物材料(如苹果、梨、桃果肉,蔬菜叶片,绿豆、豌豆芽下胚轴,麦芽、谷芽,鳞茎、花椰菜等)和干材料(小麦面粉,玉米粉,大豆粉,根、茎、叶干粉,干酵母等)两大类,因实验目的和条件不同,而加以选择。 植物材料的采集和处理,是植物生理研究测定中的重要环节。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仪器测定上,而对于如何正确地采集和处理样品却不够注意,结果导致了较大的实验误差,甚至造成整个测定结果的失败。因此,必须对样品的采集、处理与保存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原始样品及平均样品的采取、处理 植物生理研究测定结果的可靠性(或准确性),首先取决于试材对总体的代表性,如果采样缺乏代表性,那么测定所得数据再精确也没有意义。所以,样品的采集除必须遵循田间试验抽样技术的一般原则外,还要根据不同测定项目的具体要求,正确采集所需试材。目前,随着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应该不断提高采样技术的水平。 在作物苗期的许多生理测定项目中都需要采集整株的试材样品,在作物中后期的一些生理测定项目中,如作物群体物质生产的研究,也需要采集整株的试材样品,有时虽然是测定植株的部分器官,但为了维持器官的正常生理状态,也需要进行整株采样。 除研究作物群体物质生产外,对于作物生理过程的研究来说,许多生理指标测定中的整株采样,也只是对地上部分的采样,没有必要连根采样,当然对根系的研究测定例外。采样时间因研究目的而不同,如按生育时期或某一特殊需要的时间进行。除逆境生理研究等特殊需要外,所取植株应是能代表试验小区正常生育无损伤的健康植株。

植物生理生化试题材料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标准曲线:用标准溶液制成的曲线。先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在溶液吸收最大波长下,? 逐一测定 吸光度,然后用坐标纸以溶液浓度为横坐标, 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 若被测物质对光的吸收符合光的吸收定 律, 必然得到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即标准曲线 2、斐林(Folin )-酚试剂法:也称lowry 法,它结合了双缩脲试剂和酚试剂与蛋白质的反应,是双缩脲方法的 进一步发展,可利用其在650nm 波长下的特定吸收进行比色测定。 3、茚三酮显色法:游离氨基酸与茚三酮共热时,能定量生成紫色的二酮茚-二酮茚胺。其吸收峰 在570nm,而且在一不定期范围内吸光度与游离氨基酸浓度成正比,因此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4、氮素代谢:氮素及含氮的活体物质的同化异化和排泄,总称为氮素代谢 5、淀粉酶:是水解淀粉和糖原的酶类总称。 6、真空渗入:指将叶片打孔放入注射器中,加水浸没,排出空气后用手指堵住前端小孔,同时把活塞向外抽拉,即可造成减压而排出组织中的空气,轻放活塞,水液即进入组织的方法。 7、离心技术:是根据物质颗粒在一个离心场中的沉降行为而发展起来的。它是分离细胞器和生物分子大分子物质必备的手段之一,也是测定某些纯品物质的部分性质的一种方法。 8、电泳:各种生物大分子在一定pH 条件下,可以解离成带电荷的颗粒,这种带电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相反电极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9、同工酶:凡能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其分子结构和带电性质不同的一组酶称为同工酶 10、迁移率:指带电颗粒在单位电场强度下的泳动速度。 11、聚丙烯酰胺凝胶:是一种人工合成凝胶,是以丙烯酰胺为单位,由甲叉双丙烯酰胺交 联成的,经干燥粉碎或加工成形制成粒状,控制交联剂的用量可制成各种型号的凝胶 12、浓缩胶 13、分离胶 14、酶活力、比活力:也称为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15、种子生活力:指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 16、抗逆性: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和忍耐能力,简称为抗性。 17、呼吸速率:单位时间鲜重或干重植物组织或原生质释放的C02或吸收02的量来表示 18、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02或放出02的量。 19、无土培养:不用土壤,用溶液培养植物的方法,包括水培和沙培等。 2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普遍存在动,植物体内,是一种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 2的酶。 21、硝酸还原还原酶:是植物氮素同化的关键酶,它催化植物体内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 22、诱导酶:又称适应酶,指植物体内本来不含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诱导生成的酶。如硝酸还原酶可为N0 3-所诱导生成。 23、活性氧:较02的化学性质更为活泼的02的代谢产物或由其衍生的含氧物质,包括.02-、.0H 、H202 等 24、生物自由基:泛指通过生物体自身代谢产生的一些不稳定的、带有多余电子的、化学活性很高的基团或分子。 二、填空:

农学联考动物生理生化历年真题

415 2011年农学门类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动物生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l~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能使神经细胞膜上Na+通道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水平是 A. 局部电位 B. 阈电位 C. 锋电位 D. 后电位 2.白细胞吞噬细胞的跨膜转运方式属于 A. 被动转运 B. 主动转运 C. 出胞作用 D. 入胞作用 3.引起骨骼肌产生强值收缩的动作电位表现为 A. 可发生重叠 B. 不发生重叠 C. 可发生融合 D. 可发生融合 4. 血液中使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发生右移的因素是 A. CO2分压升高 B. PH值升高 C. 2,3-一二磷酸甘油酸减少 D. 温度降低 5. 有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能降低肺的顺应性 B. 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C. 由肺泡I型上位细胞分泌 D. 成分为二磷酸磷脂酰肌醇 6. 恒温动物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 A. 延髓 B. 脑桥 C. 视前区-下垂脑前部 D. 大脑皮层 7. 安静时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A. 肝脏 B. 脾脏 C. 肾脏 D. 肺脏 8. 毁坏哺乳动物的视上核和视旁核后,其尿液会发生的变化是 A. 尿量减少,尿稀释 B. 尿量增加,尿浓缩 C. 尿量增加,尿稀释 D. 尿量减少,尿浓缩 9.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会使肾小球滤过率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先减小后增大 10. 关于肾小球滤过的描述,正确的是 A. λ球小动脉收缩,原尿增加 B.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原尿减少 C. 肾小囊内压升高,原尿增加 D. 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原尿减少 11. 消化道平滑肌经常处于微弱且持续的收缩状态,这种现象产生的前提是 A. 交感神经的兴奋 B. 副交感神经的抑制 C. 慢波的存在 D. 壁内神经丛的抑制 12. 刺激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是 A.胰高血糖素 B.生长抑素 C.胃泌素 D.促胰液素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卷Word版

试卷3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 1.Tm值:就是DNA熔解温度,指把DNA的双螺旋结构降解一半时的温度。 2.ω—氧化:脂肪酸的ω-碳原子先被氧化成羧基,再进一步氧化成ω-羧基,形成α、ω-二 羧脂肪酸,以后可以在两端进行α-氧化而分解。 3.解偶联剂:指一类能抑制偶联磷酸化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能使呼吸链中电子传递所产生的 能量不能用于ADP的磷酸化,而只能以热的形式散发,亦即解除了氧化和磷酸化的偶联作用,因 此解偶联剂又可称为拆偶联剂。 4.束缚水:细胞内靠近胶粒而被胶粒所束缚而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 5.灰分:无机物,可以是锻烧后的残留物也可以是烘干后的剩余物。但灰分一定是某种物质中 的固体部分而不是气体或液体部分。 6. 春化作用:一般是指植物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持续低温才能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阶段生 长的现象。 7. 光合作用:指光养生物利用光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同时也有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 中化学能的能量转化过程。 8. 衰老:通常指植物的器官或整个植株的生理活动和功能的不可逆衰退过程。 二、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光合链中的电子传递体按氧化还原电位高低,电子传递链呈侧写的 Z 形。在光合链中,电子的最终供体是水,电子最终受体是NADP+ 。 2、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二者都有等电点是因为它们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两性分子。 3、一个脂肪水解可以产生 3 个脂肪酸,一个硬脂酸通过β-氧化后再充分可产生120 个ATP;;DNA解链时解开一个碱基对消耗 2个ATP。 4、C 3途径每同化一个CO 2 需要消耗 3 个ATP和 2 个NADPH,还原三个CO 2 可输出一个 磷酸丙糖。 5、溶质势可根据范特霍夫公示ψs= 来计算。由于细胞膜有渗透性,细胞中的溶质势又可称为渗透势。 6、有氧呼吸的底物一般是糖,其RQ值通常= 1 ;而光呼吸的底物是乙醇酸。 7、遗传密码中,不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是UAG 、 UGA 和 UAA。 8、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氧气与水分,有些种子萌发还需要光照。

鱼类学简介

《鱼类学》课程简介 我国有关鱼类研究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早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的殷朝,已有我国养鱼的记载。随着生产和科学的发展,鱼类学的研究范围愈来愈广,并分出了一些分支学科,主要的有下列一些方面: 〈1〉鱼类形态学〈即系统解剖学〉:研究鱼类的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解剖构造,了解各器官的相互关系及机能,分析各器官的原始类型与其发展过程,阐明器官系统的发展规律。 〈2〉鱼类分类学:研究各种鱼类在分类系统上的位置,各类和各种之间的差别和特征,掌握鉴定鱼类的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的系统演化、地理分布、生物学和经济意义等。鱼类分类学的研究是以古鱼类学、形态学、发生学及动物地理学为基础,在海洋、湖泊及江河水库的调查、捕捞、养殖等工作中为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 〈3〉鱼类生态学:研究鱼类的生活方式、习性、对外界环境的适应程度,以及与影响鱼类生活的外界因子〈如水温、盐度、饵料等〉的关系。 〈4〉经济鱼类学:研究主要经济鱼类的形态特征、分类地位、产量、分布及习性等.如从广义的范围来讲,鱼类学还可以包括鱼类生理学、鱼类发生学等。鱼类研究的发展与渔业我国拥有辽阔的海洋,有长达18000多km漫长曲折的海岸线,还有5000多个星罗棋布的大小岛屿,在内陆还有纵横交叉的大小湖泊和河川,在那里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鱼类资源。 鱼类学是水产院校水产养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不仅是学好鱼类生理学、鱼病学、鱼类增养殖学等课程的基础,而且部分课程内容直接与渔业生产有关,是从事水产养殖工作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掌握鱼类形态学、分类学和生态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原理、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熟悉常见鱼类和淡水主要经济鱼类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分类地位、地理分布和经济意义,培养运用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水产养殖问题、提高增养殖效果的实际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鱼类生理学、鱼类遗传育种学、鱼病学、鱼类营养与饲料学、池塘养鱼学、大水面增养殖学等有关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鱼类学知识基础。 通过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生产实习三者的结合,使学生得到鱼类生物学研究基本训练,培养学生能够独自准确观测样本,整理、分析有关数据,解决一些与渔业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为今后从事水产养殖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