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3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3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3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3

《奇妙的对联》导学简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对联知识及写作方法;

2.提高欣赏对联的水平;

3.获得审美乐趣陶冶高尚情操。

【学习重点】学会欣赏对联。

【学习难点】对仗、平仄知识,尝试拟写对联。

【导学用具】多媒体、手写嵌名对联若干副。

【课时安排】一课时。

【导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中华文化百花园中,对联堪称一支馨香四溢的奇葩,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今天就让我们携手走进文化百花园,去采撷对联这一束奇葩,感受对联的奇妙之处,欣赏对联之美。

(板书:奇妙的对联)

二、出示学习目标

多媒体投影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提示语:下面我们按读对联、识对联、赏对联、拟对联、评对联这几个步骤来学习。

板书:

对联

读识赏拟评

三、导学对联

导学一:读对联

用多媒体投出以下七副对联,要求学生大声朗读。

提示语:中国的名联数不胜数,我们在这里仅选出七副,请大家大声朗读。这七副对联,犹如一扇窗户,打开它,你会惊喜地发现对联的宝库里,有着那么多的奇珍异宝。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明·洪应明)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书院)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清·林则徐)

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清·蒲松龄)6.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郭沫若)

7.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导学二:识对联

提示语:同学们想一想,什么样的语句才称得上是对联呢?对联到底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77页的内容,归结出对联的特点。

合作探究:学生用7分钟的时间,讨论、分析、归纳对联特点。

学生充分讨论后,代表发言,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观点后整理归纳对联特点(投影):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2.平仄相对,仄起平收。

3.词性相同,结构相应。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导学三:赏对联

提示语:明白了对联的特点后,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赏对联。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出本小组最喜爱的对联来赏析。

让各个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本组的赏析。(15分钟)

导学四:拟对联

提示语:赏析了那么多的美联,咱们现在小试牛刀。老师给出上联,请同学们拟出下联。要求内容健康,符合对联要求。

出示试题:

第一题:静聆雨润绿草

第二题:中华日丽风光好

学生做题,把答案写在白板上。(8分钟左右)

导学五:评对联

开展评比活动。学生对出的下联,大家充分讨论,评出最佳对联。(5分钟左右)

四、教师赠联

老师展示事先手写的对联,对联内容是嵌入所在班级学生的名字,然后将对联赠与学生。

五、结束本课,布置课后练习

就校园风景,拟一副对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