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_洞穴隐喻_到_异托邦_论异域形象的空间化想象_孙祥飞

从_洞穴隐喻_到_异托邦_论异域形象的空间化想象_孙祥飞

从_洞穴隐喻_到_异托邦_论异域形象的空间化想象_孙祥飞
从_洞穴隐喻_到_异托邦_论异域形象的空间化想象_孙祥飞

第14卷第3期2013年5月

常 州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JOURNAL OF CHANG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14No.3

May 2013从“洞穴隐喻”到“异托邦”

———论异域形象的空间化想象

孙祥飞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200433)

摘 要:异域形象即空间化的想象。从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到麦克卢汉的“地球村”,再到福柯的“异托邦”,折射出传播技术对空间和形象进行的重构。为此,异域形象研究要着重探讨:空间如何区分了主体和他者的界限,并由此强化了主体的既有认知,进而将异域形象置于一种客体化的想象境地;传播技术如何在演进的过程中逐步打通了空间的界限,并重构了空间的概念,进而影响到形象的传播;传播技术将地理意义上的空间转变为身份意义上的空间的同时,又以身份及认同的力量重新定义了抽象的文化空间,由此导致异域形象问题的含混状态。

关键词:异域形象;空间想象;洞穴隐喻;异托邦

中图分类号:B83-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2X(2013)03-0001-05

doi:10.3969/j.issn.2095—042X.2013.03.001

在哲学、社会学研究的空间化转向后,学术界从空间的角度对异域形象问题缺乏足够且深入的探讨,而这恰恰是异域形象研究中所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问题。爱德华·W·苏贾说,“在今天,遮挡我们视线以致不清诸种结果的,是空间而不是时间;表现最能发人深思而诡谲多变的理论世界的,是‘地理学的创造’,而不是‘历史的创造’”[1]。异域形象的问题首先是空间的问题,其次才是形象的问题,空间划定了异域形象生产的前提,也为形象的误读提供了最初的根源。列斐伏尔认为,“空间是一种特殊要素,它既是人类社会运作的先决条件,又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果”[2]。在《外国哲学大辞典》中,“空间”被界定为“物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是“一切物质系统中各个要素的共存和相互作用的标志”[3]。因此,对异域形象问题的研究必须回归到“异域”这个空间要素的源头及其与形象问题的相互关系上。雷尔夫对空间进行了3个维度的划分,在他看来,空间有3种存在的形态:一是依据人身体所处的位置形成的实用空间(如上、下、左、右);二是根据我们的意向,我们注意的中心形成的观察空间,它是以观察者为中心的;三是由文化结构和我们的观念而成型的存在空间,这是一个充满社会意义的空间[4]。根据雷尔夫对空间的3种划分,可以得知:空间提供了物质运动的居所,规定了物质运动所可能的一切限度,因而也同样限定了人的经验范围,限定了人的认知规范,也限定了对主体空间之外的一切他者进行评判的原则和方法。但这3种空间并非各自独立,而是与传播技术、社会实践、群体文化紧密勾连的过程中,相互制约、规训,并最终服从于以人的主体体验和精神感知为核心的精神空间。

一、“洞穴隐喻”的启示:空间区隔生成形象

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离不开以认识主体所居住的环境为中心进行的内外分野,关于形象的问题实际上就涉及到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两者之间的空间问题。人们对空间问题的认知源头之一便是洞穴。人类居所最原始的形态之一便是洞穴,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有巢氏之前的原始人类便居住在自然形成的洞穴里。洞穴通过以固体的实在物区隔了内外两个完全异质的空间,拥有了所有空间所具备的最原始的功能:归属与区隔。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讲述的“洞穴隐喻”为我们考察一个相对封闭的物

*收稿日期:2013-03-05

作者简介:孙祥飞(1981—),男,山东潍坊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公共关系和跨文化传播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027)

理空间对人们了解外界知识的限度提供了一个经典范例———春夏秋冬四季轮回,被囚禁于洞中的囚徒只能通过洞穴外面的影子来了解整个外部世界,而那个挣脱了洞穴羁绊的囚徒因告知洞穴中其他囚徒以迥异于先前认知的外部图景而被视为异端。无论是人或者影子,都可以成为空间内外之间通联的媒介。媒介的出现,使空间的区隔趋向消弭,但空间界限消弭的过程却同时意味着争议产生的过程,这便是涉及到形象问题的产生。

此后的家、乡、城、国的概念,几乎都能找到洞穴最初所具有的生成区隔并建构身份的功能。这些所有的一切被命名为地理空间上的居所的存在物都是区分我者和他者的尺度。第一,任何空间都具有洞穴的最初性质,即洞穴的内外分野区隔了两个完全异质的世界。内外空间生成后,主体所栖居的内部空间,作为一个融合体而存在,它将居于其中的人们的记忆、情感、梦想、身份、文化、归属、观念等一切属于自身的符号都融合其中,从而建构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精神空间,这一精神空间的形成也为物质空间内的主体观察外部世界设定了认知、情感、意志的取向;第二,物理上的空间区隔,也同时意味着在文化、身份和认知规范上的区隔,这种区隔将主体的文化、规范奉为正宗,掩饰了某种真相,并通过空间内部的居住者对外部世界进行了解的规则的建立,建构起了主体的认知霸权。这一霸权的存在强化了主体的精神空间,使认识主体的一切精神活动(包括对他者形象的建构)与世界本来面貌产生区隔创造了可能。

诚如巴斯东所言,“外和内组成了相反力量的辩证法,一旦我们让这一辩证法表面上的几何学在隐喻的领域里发挥作用,我们就会被它所迷惑。它具有是非辩证法的判然两别的清晰性,这一辩证法决定着一切”[5]。洞穴所区隔的两个空间,建构了分居于两个空间中不同的生存群体对异质空间内的想象。观察者所居的空间的某一个视角制约并决定了他所感知道的外部世界。地点被命名之后,它就同时具有了划定界限的附加意义。城市或者乡村,这些带有地理意味的名词,同时强调了自己的主体属性,并将一切不属于这个空间的存在物定义为它者。因此,通过洞穴隐喻所折射出的丰富意蕴,我们发现物理空间所具有的建立和捍卫主体意识的功能,也具有形成主体的精神空间的可能,并且,空间的区隔在强化主体的精神空间的同时,也掩藏了陌生世界的真相———使异域形象以一种遥远而陌生的方式得以建构。

二、“非神即兽”的逻辑:文明缔造空间规范

不同的空间缔造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强化了空间的存在感,而无论文化以何种状态存在,诞生于特定空间之上的文化往往保持有相对稳固的独立性,这也成为区分其他空间中的文化的一个重要尺度。“洞穴隐喻”的认知冲突中,虽然既有的认知规范起到了重要的遮蔽或者是欺骗作用,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认知主体的精神空间已经植根,萌发,开始规训着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但最大的认知障碍依然存在于物理空间对认识主体实践范畴的约束。如果考虑到文明和文化的重要性,那么,城邦的出现或许是更好的一个例证。

在西方政治文明的演变过程中,城邦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符号。城邦意味着人类实践范围的延展,同时也意味着文化和文明的发展达到了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一个顶峰———城邦是文明的中心,也是认识世界的中心。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城邦之外,非神即兽”,这意味着以高度的文明所确立的地理空间,建立了主体的优越感和身份感,也划清了与城邦之外一切存在物的界限。在城邦的居住者眼中,凡是那些存在于城邦之外的一切都是为城邦所审视、考察和研判的客体,他们没有历史、没有文明、没有教化,是野蛮的、落后的和缺乏教养的。如果说“洞穴隐喻”表明的是物理意义上的空间所导致的认识主体对外部世界的客体化,那么“城邦中心论”则表明的是以政治、文明和文化优势所建立起来的文化意义上的空间对外部世界的客体化。城邦通过否定他者的文明与历史,定义了自身的文明和身份,确认了自身文明及身份的合法性和优越性。以城邦为基点,处于文明中心的主体因为其文明的进步与繁盛,将其投射到一定的地域范围上,超出了这个地域范围的就成为城邦的对立面,即“非神即兽”。

以此作为关照,城邦作为文明的象征物,将一切在地理上不属于城邦的空间都列为了他者,并在主体优越性得到强化的同时,将城邦之外的一切空间的存在之物,命名为“神”或者“兽”。城邦之内的我,对城邦之外的他的认知可以从以下3个角度来分析:

第一,从形象评价的可能性取向上来说,城邦的界限限定了认识主体的价值取向,即存在于城邦之内的我们才是合法化了的命名及阐释的主体,城邦之外就是被命名、被阐释的客体,由于主体和客

·

·常 州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2013年

体的二元对立,就使得城邦之内的主体的价值取向占据了主导,即我们的价值才是合乎规范、传统与伦理的价值;城邦所具备的对外在世界进行命名、评判的合法性的建立是自我赋予的,其根源在于城邦的文明或文化的优越性。即,我认为我是优越的,所以我可以对他者进行评判,而且必须由我掌握评判的标准,进而,只要不属于城邦的,就是“神”或者“兽”。

第二,从认识主体的认知可能性范畴的角度来说,城邦内外的连接物成为唯一的拓展认识空间广度的工具,因此,城邦之内的主体对城邦之外的认知过程中,以各类中介化元素(如航海、战争、贸易、跨域媒介等)就扮演起拓展认知限度的角色;不同空间之间进行的交往互动行为越频繁,空间在地理意义上的区隔就越模糊,取而代之的就是文化和身份上的区隔。在这里,文化和身份的区隔就成为形象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它们来自于空间的历史传统和群体记忆———每一种形象都表示一种我与他之间的基于自身的记忆、经验及情感的交互式的理解,这是历史性的也是经验性的,因此,关于外部世界的图景认知实际上就是一种基于群体记忆对他者进行的想象式的再现。

第三,从主体认知的精神空间层面而言,城邦的物质文明、精神成果以及城邦之内主体的一切社会实践,都在某种意义上刻意地放大了自我的体验,并将“非神即兽”的逻辑内化成固态化的精神空间。城邦的文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物理空间对认知能力的制约,但却建构了一个相对闭合的文化空间或精神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基于文明勃兴的城邦的出现,非但没有彻底打破人们认知外部世界的各种制约,反而使城邦内的主体在认识外部世界时所生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逻辑看上去更具有理性色彩。

综上可以得出,空间与文化和文明相勾连,不同的地理环境诞生了不同种类的文明和文化,而这些基于特定空间的诞生物,又在同时规定了空间的文化和身份属性,并规训了主体的精神空间。如果说“洞穴隐喻”的主体性以及主体对他者进行评判的权力是通过物理意义上的空间所赋予的,那么城邦的这种评判权力则是通过政治文明与文化所确立的自我优越性所赋予的。城邦的产生,通过拓展社会实践、强调文明秩序的方式使主体的精神空间变得更为深厚和宽广,但这一过程也同样意味着,在城邦之外的一切区域都被纳入非城邦、非文明、没有历史的异类之中,并且自我又将这些认识罩以文明和理性的光环,反而使自我的精神空间具有了更大程度上的局限性。

三、“地球村”的理想:技术冲破想象的藩篱

芒福德说,“在幻想和真实的知识之间,在戏剧和技术之间,有一个中间站:这就是魔法。只有通过魔法,人类才开始对外部环境的普遍征服”[6]。芒福德的魔法隐喻可以看作是人类对未知世界(陌生的异域空间)进行探索的一种渴望。这种渴望的“魔法”以强大的价值预设作为支撑与人类的技术珠联璧合,共同叩开了陌生世界的大门。技术是交往的引擎,人类改造自然皆是从改造工具开始。指南针的出现,使人类对陌生空间的认知得到了空前的拓展,人们借助于各种交通工具,开始将社会实践和社会认知的空间在广度上得以加强。虽然,人们借助于航海等交通工具将不同的地理空间联系起来,但这种连接依然带有很强的滞后性和偶然性,直到大众传播技术的勃兴,物理意义上的空间才被彻底的击溃。传播,意味着用技术消灭空间———世界各地原本独立的空间,开始通过电报、广播、电视、网络和各种通讯设备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张涵盖一切人类活动区域的网络。这正应了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判断,人们已经置身于一个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巨大的“地球村”之中。

第一,技术冲破了空间的藩篱,使叙述的主体在空间中有可能通过交通工具接近并有机会零距离观察在以前从来都是不在场的他者,或者,通过大众传播技术使不在场的他者变成在场的他者,并将其作为观察的对象。这样,物理意义上的内外分野被彻底打破,不同的空间被技术连接成一个整体。物理上的距离感的消逝,建构起了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新关系,在关系的维护中,为了将偶然的、一次性的区域间的交互转变成为相对稳定的联系,伴随着地球村的出现,不同空间中的主体对自我的认识、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逐渐以能够所获取的信息作为原材料不停地进行着自我的调适。

第二,相比而言,麦克卢汉的“地球村”隐喻是乐观的,至少他看到了区域间物理层面的区隔的消逝,并使精神层面的区隔开始畅通。但是,虽然物理上的空间已经不能成为阻挡空间内的主体认知外部世界的藩篱,但既有的认知规范、文化身份和传统伦理却又建构起另一个关于他者的神话。在这种新的神话中,自我和他者的空间距离感消逝了,但与此同时,通过文化、信仰、伦理、历史所建立

·

·

孙祥飞.从“洞穴隐喻”到“异托邦”———论异域形象的空间化想象

的身份感却陡然膨胀。正如爱德华·萨义德说,电子后现代世界的一个特征是强化了西方对东方的既有成见,“就东方而言,标准化和文化刻板化使19世纪学术界和人们想象中‘神秘的东方’这种魔鬼信仰的力量更强大了”[7]。

在前媒介时代,我们在洞穴中从异端者的口中得知关于外部世界的信息。今天,我们在屏幕面前通过鼠标和键盘来了解关于他者的评判。两者相比,除了信息传播介质层面上的差异外,对他者的探讨两者并无二致———我们都是站在间接经验的立场上去审视作为客体化对象的异域形象。因此,地球村的出现只是为异域形象的传通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渠道,为形象在异域中的客观化、中性化的建构提供了可能,但技术本身却不包含有任何价值的元素,地球村的出现也并没有从本质改变认识主体对他者的评价规范。

四、“异托邦”的迷思:形象问题的秩序重构

麦克卢汉乐观的技术决定论虽然将陌生的空间连接起来,但却没有解决主体对异域空间认识的价值问题。即便是电子乌托邦的出现,也丝毫没有从根本上影响作为主体的我者对一切异域空间中的“他者”进行的以自己的价值和伦理为尺度的评判。这就引出了“异托邦”(Heterotopia)的概念。“异托邦”一词,由米歇尔·福柯在研读《中国百科全书》时,根据“乌托邦”(Utopia)一词创造而来,表达了陌生空间所体现出的“含混”、“混乱”,既真实又虚假的共存状态[8]。从形象生产的角度来看,福柯的“异托邦”隐喻实际上表明了认识主体对陌生空间的一种非真实的想象。得益于这种想象,异域中生活的他者以及他者的文化都存在于一种真实与虚假交织、文明与混乱交织的状态中。

“异托邦”的生成是凭借两大前提成为可能,一是媒介技术发展对人们认知世界的能力的空前拓展,二是认识主体在长久以来所树立的根深蒂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规范。相比而言,前者是开放性的,是敢于向未知挑战,将一切陌生化的未知领域都勇于纳入认知范畴的实践活动;后者是保守的,是在新的技术语境、传播生态下依然固守主体中心思维的体现。正是在这一对矛盾的综合作用下,他者的形象就脱离了物理现实,成为主体精神空间的产物。因而,在自我看来,一切他者的形象既是真实的又是想象的,既是落后的,又是超前的,既是封闭的又是开放的。

周宁在《世界之中国:域外中国形象研究》一书的绪论中概括了西方文化中存在的两种对东方形象进行评价和认知的可能性:“一种是否定的、意识形态的东方主义,另一种是肯定的、乌托邦式的东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知识或社会想象,意识形态的功能是整合、巩固权力,维护现存秩序;而乌托邦则具有颠覆性,超越并否定现实秩序”[9]。在传播技术消弭了物理空间的区隔之后,认识主体对异域空间形象的认识就变成了一种纯粹的价值与规范等观念层面的东西———观念层面和社会意义层面的抽象空间空前强大,足以建构起各种带有欺骗性的符号,去从主体价值的角度阐释和解读异域形象。保罗·克利在《弗洛伊德与哲学》中曾经介绍过两种释义学,一种认为符号解释了某种秘密;而另一种则以马克思、弗洛伊德与卡尔·马克思等人为代表,认为他们三者都倾向于认为,符号具有掩盖事物真相的可能[10]。从空间及形象的角度出发,这里的符号可以被解读成为一种认知的规范,它与地理空间相结合,体现出来的便是意义、社会层面上的空间,同时也可以纳入精神空间的范畴———他者形象被塑造成一种基于认知、想象的主体存在物,不仅是含混的,而且又是任意美化或贬低的。传播技术的勃兴虽然为认识主体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又在强大的精神空间面前变成了建构“异托邦”的原材料。

诚如雷尔夫所说,“地点(空间)充满了种种含义,充满了种种实物,充满了不断进行的种种活动。它们是个性和共性的重要来源,是人们与之有着深厚情感和心理联系的人类生存的深奥中心”[11]。在媒介连接物理空间并建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景”(image)后,人们认知外部世界的可能性的限度就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扩展,物理空间的遮蔽就已经不再是形象评价和认知的最大障碍,而发挥着更大作用的恰恰是那些抽象的,作为意义、观念的空间。为此,我们从认知的角度出发,结合空间的相关理论将认识主体的价值预设分成两个层面,即意义空间的两重向度:一是闭合式、内向性的,以特定空间内的生存者为主体,关注和重视的是主体的安全、归属、历史、传统、伦理、规范、道德、秩序等;二是开放性式、外向性的,强调的是以主体为中心进行的向外的拓展性,注重交互、交往、协作和自我意识在空间范围的无限拓展。

异域空间中的认识主体正是以自己所栖居的地理空间为基点,在空间所具备的两个向度的交互作

·

·常 州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2013年

用中形成了关于自我与他者的认知,国家形象在异域空间中的建构与传播问题就演变成为全球村语境下“精神空间”的调适问题。西方世界的现代性话语中一直暗含着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的精神,但对于形象的积极建构和传播者来说,依赖异域文化中的自我反思来调适他们的“精神空间”显然有些不合时宜,我们既不可能将他们的“精神空间”中的自我中心心理彻底消除,又不可能在在异域主体强大的“精神空间”面前无动于衷。技术决定论的乐观思想虽然为我们带来了些许亮光,但技术本身无涉于价值伦理,更不具有天然能够延展“精神空间”的能力。因而,在复杂的空间关系及空间结构面前,技术并不是唯一的路径,而是如何以各种传播技术作为载体,以各种形式的交往实践作为桥梁,致力于将文明间的冲突向文明间的合作转化,将敌视与偏见的认知倾向中正客观的认知倾向转化,将基于以自我为中心的“

异托邦”想象向基于社会现实的理性认知转化,从而达到最终调适异域主体精神空间的目的。

我们可以设想,当世界被空前的媒介技术连接成一张密不透风的巨网,当各个国家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更为频繁,当天涯海角的奇闻奇闻轶事在转瞬间被输送至眼前,当认识主体的感性思维慢慢变得更趋向于理性,主体的精神空间虽然不可能被瓦

解,但必将越来越具有包容性,对于外部的一切他者,也必将在与主体的主动中,实现着我与他之间身份的转换,而认识主体所拥有的精神空间,也将与其脑海中的“

异托邦”形象逐步走向消解。参考文献:

[1

][美]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2.[2]童强.空间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1.[3]冯契.外国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36.

[4][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M].

宋慧敏,译.修订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3.

[5][法]加斯东·巴拉什.空间的诗学[M].

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231.

[6][美]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M].

陈允明,王克仁,李华山,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4.[7][英]戴维·莫利,罗宾斯.认同的空间[M].

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80.

[8]周桂君.福柯“异托邦”对中国文化的误读[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6)93-96.

[9]周宁.世界之中国:域外中国形象研究:总序[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3.

[10]陈家琪.话语的真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40.

[11][美]乔治·里茨尔.虚无的全球化[M].

王云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55.

From the“Allegory 

of the Cave”to“Heterotopia”:On the Spatial Imagination of Exotic Imag

esSUN Xiang

-fei(Journalism School of Fudan University,Shang

hai 200433,China)Abstract:Exotic image can in some sense be interpreted as spatial imagination.Plato's“Allegory 

of the Ca-ve”,McLuhan's“Global Village”and Foucault's“Heterotopia”all reflect the ability of restructuring spaceand imagination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To this end,exotic imag

es should focus on three issues:How is the self and the other demarcated by space,and therefore reinforces the self's existing cognition;Ho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radually opens up 

the spatial boundaries and restructures the concepts ofspace;The ambiguous exotic imagery arises becaus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hanges space from a geo-graphical to an identity concept,at the same time,redefines and gives social significance to the abstractconcept of space through the power of identity 

and identification.Key 

words:exotic image;spacial imagination;allegory of the cave;“Heterotopia”(责任编辑:刘志新)

·

5·孙祥飞.从“洞穴隐喻”到“异托邦”—

——论异域形象的空间化想象

汉语时间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

●语言学 汉语时间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 杨 梅 (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 青岛 266510) 摘要:时间概念都是通过其他概念来认识的。从不同的来源看,汉语中的时间隐喻有以下几类:时间是空 间;时间是金钱;时间是实体;时间流逝是运动。汉民族认知和建构时间概念的途径和方式是多样的,大量存在于日常语言中的时间隐喻证明了隐喻在人类语言尤其是在日常语言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隐喻; 时间隐喻; 源域; 目的域; 映射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322(2010)0120016204 收稿日期:2009209221 基金项目:山东科技大学“春蕾计划”资助项目“异常搭配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2008AZZ142)作者简介:杨梅(1978—  ),女,山东肥城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英汉对比语言学研究。 隐喻的研究源远流长,传统语言学将隐喻看 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传统的隐喻理论也将隐喻当作是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普通的修辞现象。直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隐喻研究才出现了一个新视角:隐喻不仅被看成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直接参与了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人们在思想中对于不同的事物特征建立联系的方式或机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 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1] 。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I. A.Richards )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就可能出现一个 隐喻”[2](P.1) 。Lakoff &Johnson 在他们合著的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Metap hors We Live by )(1980)中根据可靠的统计,断言英语中大约有70%的表达方式是隐喻性的。由此可见,隐喻在 日常语言中处于中心地位,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 隐喻研究的诸多结论是基于英语研究的结果。而认知隐喻研究现在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就是“对英语以外的语言的隐喻系统做大量的基础研究,以求证明不仅在英语中,而且在其他语言 中,抽象思维都是部分通过隐喻来实现的”[3] 。本文运用基本的隐喻理论,在分析大量语料的基础 上,从认知角度考察汉民族认识时间这个概念的途径和方式,试图以汉语的例证说明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本质的是一种思维现象。 一、西方认知隐喻研究简述 当代西方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是思维的基本特征。在人的各种认 知能力中,想象力是一种重要和具有普遍性的认知能力,在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想象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隐喻。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模式,隐喻让我们通过相对具体、结构相对清晰的概念去理解那些相对抽象、缺乏内部结构的概念。简言之,隐喻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途径。 隐喻的心理过程就是把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从结构上说,隐喻是以一个认知域,即源域(source domain )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即目的域(target domain )的经验,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mapped )到目的域上,后者通过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例如,在WORDS ARE WEA PONS 这个概念隐喻中,我们用WEA P 2ONS 去类比WORDS 。由此还可派生出以下大 量的隐喻表达:[4] She used some sharp words.That was pretty cutting language. ? 61?第32卷 第1期 Vol.32No.1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Zhaotong Teacher πs College 2010年2月 Feb.2010

《时间的隐喻》阅读答案

时间的隐喻 傅菲 ①怀玉山脉勒住了缰绳,东奔的烈马停了下来。群山如一锅沸水,暂时不再潽射,水花凝结成了低矮的山冈。龙门山像一把圈椅,新叶村偃卧其中。 ②在新叶村,我有长久的恍惚:夏日蒸腾般的晕眩、古老巷弄幽深的迷失、池塘倒映出来的幻觉、旧年屋舍散发的阴凉、溪流时断时续的亘古之声、灼日下荷花盛开的夺目光晕——午间酣睡在走廊里的老人,晒在竹圆匾里焦红的辣椒,失去水色又略微卷曲的君子竹叶,剥落了石片的碾盘,千年的水井浮起今晚的淡淡月色——群山在望,苍鹭在茂密的灌木林栖落,指甲花映在门前的空院。 ③新叶古村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叶氏先祖叶坤从寿昌湖岑畈入赘娘舅夏氏家,繁衍至今,已三十余代。夏氏人丁不旺,被迫外迁,而叶氏根深叶茂,开枝散叶。 ④桃树茂密之处,即村舍。村舍依半扇形围拢成村落,村落中央有池塘,塘叫南塘,像一块长满了绿锈的铜镜。石砌的塘堤爬上了苔藓。塘口有一片葱油的蔬菜地。水生万物,千年不息。翘起的瓦檐,粉白斑驳的砖墙,窄小的房门,高大的池杉,闲散的人影,它们一并收入南塘,像是沉落水底,又像是浮出波面。南塘成了近似谜语的象征物,宋朝理学家金仁山在规划叶村时,以“山起西北,水聚东南”的格局,开挖了南塘。塘一般用于聚水灌溉,洗衣洗菜,可一座八百年的池塘,更像一座时间的钟塔。它会照见什么呢?年年日日,人在池塘的水影里更替,池边的人最终随星辰落入塘里,钟声会虚化,消失在风里。池塘边站久了,眼球里浮现各色人物,说不清楚他们是谁。他们从不可知之处,来到南塘边,握手相逢,拥抱告别。 ⑤人工通浚的两条溪流,注入南塘,溪流即是村界,叶氏居于溪内,巷弄沿小溪而建,石板道逼仄幽深。一个人在巷弄走,跫然,每一个脚步声,都是孤独的,仿佛在说:过客,过客。我也是一个人走,脚步轻缓。灰白的房墙有粉屑剥落,露出黑色的老青砖。每一堵墙,斜斜看上去,像被洇湿而后晒干了的纸画,画是写意的山水画,疏淡,空蒙,留白有余。画中不见人影,也不见村舍和田园,只有点点的山影树影,和晚秋的肃穆。巷弄九曲,让我觉得巷弄如干涸的河床,人如无水之舟。交错的巷弄,似乎是一个迷宫,站在巷口,往里望,墙垣劈立,低缓的石板台阶形成的斜坡面,与悠长狭窄的深度,构成了乡人回忆中不可遗忘的角落。 ⑥在巷弄的尽头,有酒家,屋檐下的纸灯笼,暂时把灯光暗藏在灯芯里、酒是五加皮酒,自家酿的,封在土陶酒缸里,封酒缸口的红布,绷紧,使我深信:雨滴里。一株种在石臼里

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

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 蓝 纯 一、引 言 本文从认知角度研究汉语的空间隐喻现象。“空间隐喻”指的是将空间方位投射到非空间概念上的隐喻。本文重点研究“上”和“下”这两个空间概念,对取自语料库的真实语料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求达到下述目标: ○揭示汉语的“上”、“下”两个概念是沿着怎样的隐喻路径拓展,从中发现汉民族怎样通过空间隐喻来构造其他非空间概念; ○揭示所发现的隐喻拓展(犿犲狋犪狆犺狅狉犻犮犪犾犲狓狋犲狀狊犻狅狀)的经验基础(犲狓狆犲狉犻犲狀狋犻犪犾犵狉狅狌狀犱犻狀犵)和实现方式(狉犲犪犾犻狕犪狋犻狅狀狊); ○为今后进行不同语言的认知隐喻研究提供语料分析的可操作模式。 二、西方认知隐喻研究简述 当代西方认知语言学认为,从性质上说,隐喻不属于纯语言的范畴,而属于认知的范畴,我们在日常语言中见到的隐喻表达法不过是隐喻概念系统的浅层表现。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模式,隐喻让我们通过相对具体、结构相对清晰的概念去理解那些相对抽象、缺乏内部结构的概念。简言之,隐喻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途径。 从结构上说,隐喻是将始原域(狊狅狌狉犮犲犱狅犿犪犻狀)的框架投射到目标域(狋犪狉犵犲狋犱狅犿犪犻狀)之上,这种投射是单向的,不存在从目标域到始原域的投射。这种投射又是部分的,因为始原域的框架只有部分会被投射到目标域之上。这种投射不是随意的,它遵循犔犪犽狅犳犳(1993)提出的狋犺犲 ·332·

犐狀狏犪狉犻犪狀犮犲犘狉犻狀犮犻狆犾犲,即所投射的结构应与目标域的原有内部结构相一致。 认知语言学赋予隐喻下述重要特征:第一,隐喻概念系统的运行是自动的、无知无觉的、经常的,不易被人们察觉;第二,大部分的新鲜隐喻(狀犲狑犿犲狋犪狆犺狅狉狊)都是约定俗成隐喻(犮狅狀狏犲狀狋犻狅狀犪犾犿犲狋犪狆犺狅狉狊)的延展,因此具有与后者一样的特性,受同样的原则约束;第三,有些隐喻概念具有广泛的普遍性,例如“时间即空间”隐喻,另外一些隐喻则表现出更多的文化特征。 语言所体现的概念系统包含了成千上万的认知隐喻。问题是:这些隐喻的产生是随意的、偶然的还是有据可寻?作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经验现实主义(犲狓狆犲狉犻犲狀狋犻犪犾狉犲犪犾犻狊犿)提供的答案是:人类的认知离不开他们的身体体验和日常生活经验;认知隐喻的产生同样源于我们的身体体验和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一个认知隐喻一旦广为大众接受,就会反过来将它自身的结构强加于现实生活,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实现它的影响。最明显的例子有温度计和股价走势图,二者均直观地表现了“多”与“上”之间的联系。又如卡通画中常以卡通人物耳朵眼里冒烟来表现愤怒,这正是犃犖犌犈犚犐犛犎犗犜犉犔犝犐犇犐犖犃犆犗犖犜犃犐犖犈犚这一隐喻的形象体现。 需要指出的是隐喻的经验基础和实现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区别仅在于一个先于隐喻存在,一个后于隐喻出现。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在上一代人眼里属于隐喻实现的现象,在下一代人看来很可能已变为该隐喻的经验基础而被想当然地接受。 认知隐喻研究现在主要面临两大课题。首先应该对英语以外的语言的隐喻系统做大量的基础研究,以求证明不仅在英语中,而且在其他语言中,抽象思维都是部分通过隐喻来实现的。其次是有关隐喻概念系统的普遍性或相对性。一方面人类的认知活动植根于日常的身体体验,而不同民族的身体体验却是相同的,因此有理由假设普遍性的隐喻概念的存在;另一方面由于身体体验不能独立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之外,我们也有理由推论在不同文化的隐喻概念系统中应该存在差异。然而,不同的语言、文化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表现出隐喻概念系统的同和异,却是亟待扎扎实实的对比研究来回答的问题(犢狌,1996)。 ·432·

《孔乙己》的隐喻空间

《孔乙己》的隐喻空间 《孔乙己》是落魄的旧知识分子孔乙己的人生评传,是“小伙计”畸形的成长史,是孔乙己被无情消费的文本举证,是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商社会过渡的特殊投影,是智力文化被经济文化冲撞后落败的一幕残局,是中国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道德在时代变迁面前的不适与凋零,是鲁迅有了宏阔西方文明视野之后重新检讨中国社会实况的清醒与焦虑,是中国在被迫走入现代性的前夜所留下的匆促与慌张。 一 《孔乙己》是鲁迅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本人最满意的一篇小说,完成于《狂人日记》写作的半年之后,文法上却可见诸多的克服。作品不再是简单的剑拔弩张的愤怒口诛,也绕开了“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暴力心绪,这种平静反倒使小说更具振聋发聩的力量,它的内涵也比首篇丰厚了许多。“在《呐喊》集中,这可说是呐喊的火气最弱,作者的内心隐痛却表现得最饱满的一篇,鲁迅如此偏爱它,正显出了他创作的真正的兴趣所在。”①加上之后的《药》,鲁迅最初的三篇小说正好让我们看清了作家思想的变化脉络。《狂人日记》情绪张扬,对封建文化的态度是“除之而后快”;《孔乙己》文字内敛,心思低回,“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的作风”②,这篇小说里可见些微大杀大砍前的犹豫,甚至还有作家面对传统文化时心绪复杂的抚摸;到了《药》中,鲁迅抬起了此前一直低垂的头,在夏瑜的坟上添一个花环,这是他对一抹曙色的期待。 《孔乙己》是一篇写实性很强的小说,具有让人惊骇的人性和美学的主题深度。今天我们已不能把这篇小说简单地归结为科举害人了,尽管作品中的确呈示了科举的诸多罪恶,比如是它使考场失意的孔乙己走投无路,还是它使考场得意的丁举人沦为精神意义上的死亡者——他成了残酷迫害孔乙己的灭绝人性的暴徒,是人类文明层面的行尸走肉。其实科举制度不过是前台的景致,状写旧文化的衰微、没落、无力以及作家面对它时的诸多踌躇才是真正的用意。鲁迅关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性逼迫下的整体命运走向,一方面他意识到了中国进行现代化改造的迫切性,另一方面他也深知西方文化裹挟着重重的经济气味,特别是在经济原始积累时期还带有令人窒息的血腥气味。正是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使鲁迅由振臂呐喊,转入一时的沉默。 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年的江浙,早有资本主义经济的漫渗,特别是“五四”前后,西方的经济入侵越发潮涌而来。小说时间背景虽标示的是“二十多年前”,但作家不可避免地要写到他的眼前之景,没有谁的回忆会是纯粹的、不着当前颜色的。在“义”和“利”、智力文

隐喻的逻辑特征

?科学哲学?隐喻的逻辑特征 3安 军 郭贵春 在科学哲学的历史传统中,隐喻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非逻辑或反逻辑的思维与语言现象,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典型代表的哲学派别更是严格地把隐喻排斥在经典逻辑的范畴之外。但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当代逻辑与认知科学的新发展逐渐揭示出一种事实:在认知主体的实际思维运作过程中,隐喻与逻辑绝非两种毫无关联的离散体;相反,两者在意义的暗示与牵连、概念的生成与转换、语言的理解与交流中互为表里、缺一不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双重意义上交叉互动,共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隐喻本质地蕴涵着深层次的认知内容,并生动地展现出相应的逻辑特征。 一、隐喻构造的分类学逻辑特征 隐喻不仅是概念意义发明、转换、理解与评价的有效载体,而且是整个语言系统生成、演化、嬗变、发展的重要催化剂。它以一种独特的形态表达着隐含的分类逻辑真理,体现出分类逻辑本质性的动力学特征。这种特征源自伴随着人类对外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形成的认知与知识结构的格式塔转换。由于对语义单元逻辑内涵的重新排列整合,隐喻远远地超越了单纯进行风格修饰的修辞学功能。隐喻连接词“是”以语形上明确的或隐含的方式,在语句意义系统中对分类逻辑框架进行重组,构造出新的语用语境,从而通过一种曲折意义传达出特定意向的认知内容。 1.隐喻构造与分类学逻辑互为前提 这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隐喻构造“发生转移的两极也就是逻辑的两极”。(R icoeur,p.21)也就是说,隐喻的产生以由种和属所构成的分类学逻辑序列为基础性条件,是在由从属关系、协调关系、比例关系和平等关系等规则所支配的分类活动中形成的。如果不存在某种既有的逻辑分类学标准,所谓隐喻的概念是不能成立的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其次,逻辑秩序本身来源于对语义场系统的隐喻构造。由于语义场本身的性质是隐喻的,因此,从种属之间的逻辑区分到整套分类学逻辑的建立本质上也是一种隐喻构造。再次,隐喻打乱了原有的逻辑秩序,破坏了相关的分类活动,“将种的名称赋予属,将比例关系的第二项的名称赋予了第四项,或者相反,将比例关系的第四项的名称赋予了第二项。这样做既承认又违反了语言的逻辑结构。”(同上)这意味着,隐喻构造所形成的语言表层结构上的范畴错误,在事实上构成了处在描述与重新描述之间、既具有解构性又具有建构性的分类逻辑重组的中间环节。 2.隐喻概念的语义场结构在整体上表现为一种类型层级(type h i erarchy)结构 类型层级是一种特殊的语义网络,是根据概念所包含的意义的内涵与外延的一般性程度的层次建构起来的。在类型层级的层次结构中,当一个概念上移时,其意义的抽象性增强;当它下移时,其意义的具体性增 ? 001?3 本文系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课题“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研究趋势”(编号04JZ D0004)成果之一。

介词空间隐喻的认知理据及其现实意义论文

介词空间隐喻的认知理据及其现实意义论文传统上,主要是修辞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和符号学家对隐喻 进行研究,而主流的生成语言学家对此是不屑一顾的,在他们看来,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不值得深入探讨和分析。自1980年隐喻 研究的代表人物https://www.doczj.com/doc/1a11035816.html,koff和M.Johnson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问世以来,语言学家才开始全面反思和挑战旧有的隐喻观,认为隐喻无处不在,是人类对混沌世界的知识和抽象范畴进行有序组织和概念化的有力工具,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解释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即两个认知域的概念之间的映射[1]10。而 这两个领域之所以能够产生映射,是缘于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同或类似的认知结构模式意象图式。何谓“意象图式”?它是人们对某些 有关联的事物经过长期的反复感知后,在大脑中形成的一种抽象的认知模式,是沟通抽象概念和具体意象的桥梁。意象图式不仅是一个抽象的语义规则,更是一个基本的心理图像。人脑在形成了某种意象图式之后,就会不自觉地运用业已存在的图式去认知新鲜、复杂或抽象的事物和现象,从而实现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隐喻性映射,衍生出丰富多彩的隐喻含义。 认知语言学家发现大多数的意象图式于空间概念,如“上下模式”、“里外模式”和“容器模式”等。这是因为空间作为认知客观世界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要素,在认知域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空间概念是人类最早熟知的有形而具体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人

们开始将诸如时间、动作、数量、身体状况、心理活动、社会地位和价值观念等抽象概念投射到具体的空间方位概念上,其结果便是空间隐喻的大量产生。 人是万物的尺度。在认知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人类以自身躯体为体验基础去构思情景、合成图像,并细化成各种空间概念,最终通过不同的语言符号介词固化下来。英语中共有100多个介词,其中大部分的原型都是表示空间的,是人们对空间方位最重要、最直接的语言表达形式之一,为抽象思维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和路径。然而,空间介词往往表现得十分活跃,用法灵活多变,在固定短语中的意义尤为纷繁复杂,使得整个语言结构显得无理据可寻,让学习者倍感迷惑。能否正确地运用介词,已成为学习者是否真正掌握现代英语的标准之一。 人类的思维和语言是不断发展的,但相对于现实世界中无限的事物和现象而言,人类的词汇毕竟是非常有限的,而且为每一种事物、每一种感觉和经验去创造完全独立于其他词汇的单词也是没有必要的,不符合语言发展的“经济原则”。为了认识和描写事物和现象,人类依据已知的概念及其语言表达方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同时发挥惊人的想象力,把熟悉和不熟悉的事物进行不寻常的并列,从而加深了我们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2]。在这个过程中,隐喻起到了核心和关键的作用。

论介词空间隐喻的认知理据及其现实意义(一)

论介词空间隐喻的认知理据及其现实意义(一) 摘要:隐喻是两个认知域的概念之间的映射,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解释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空间隐喻是有理据的,而不是任意和约定俗成的,介词在其空间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投射产生了大量不同的义项,发展了丰富多彩的隐喻含义,并最终形成了介词的多义性网络。介词at-on-in构成了一个“点面体三位一体”的微观系统,它们的原型义及在时间、动作和抽象概念等方面的意义延伸,值得进行系统性地研究分析。从认知学的角度运用空间隐喻对介词惯用法作出合理的解释,对英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介词;空间隐喻;认知理据;意象图式 Abstract:Asacognitiveactivityinwhichhumanbeingsusetheexperienceofadomaintoexplainorunderstandthat ofanotherdomain,metaphoristhemappingofconceptsbetweenthetwocognitivedomains.Byanalyzin gthecognitivemotivationofprepositionalspatialmetaphor,wecansafelyconcludethatprepositionsha veproducednumerousdifferentmeaningsanddevelopedcolorfulmetaphoricalconnotations,andthe polysemanticnetworkisthusformed.Illustratedbyat-on-in,theirprototypalmeaningsareexplainedan dextendedtotime,actionsandabstractconcepts.Finally,thepaperpointsouttherealisticsignificanceof usingspatialmetaphortoexpoundprepositionalphrasesinEnglishteaching,particularlyinvocabularyt eaching. Keywords:preposition;spatialmetaphor;cognitivemotivation;imageschemata 传统上,主要是修辞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和符号学家对隐喻进行研究,而主流的生成语言学家对此是不屑一顾的,在他们看来,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不值得深入探讨和分析。自1980年隐喻研究的代表人物https://www.doczj.com/doc/1a11035816.html,koff和M.Johnson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问世以来,语言学家才开始全面反思和挑战旧有的隐喻观,认为隐喻无处不在,是人类对混沌世界的知识和抽象范畴进行有序组织和概念化的有力工具,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解释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即两个认知域的概念之间的映射1]10。而这两个领域之所以能够产生映射,是缘于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同或类似的认知结构模式意象图式。何谓“意象图式”?它是人们对某些有关联的事物经过长期的反复感知后,在大脑中形成的一种抽象的认知模式,是沟通抽象概念和具体意象的桥梁。意象图式不仅是一个抽象的语义规则,更是一个基本的心理图像。人脑在形成了某种意象图式之后,就会不自觉地运用业已存在的图式去认知新鲜、复杂或抽象的事物和现象,从而实现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隐喻性映射,衍生出丰富多彩的隐喻含义。 认知语言学家发现大多数的意象图式来自于空间概念,如“上下模式”、“里外模式”和“容器模式”等。这是因为空间作为认知客观世界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要素,在认知域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空间概念是人类最早熟知的有形而具体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人们开始将诸如时间、动作、数量、身体状况、心理活动、社会地位和价值观念等抽象概念投射到具体的空间方位概念上,其结果便是空间隐喻的大量产生。 一、介词空间隐喻的认知理据 人是万物的尺度。在认知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人类以自身躯体为体验基础去构思情景、合成图像,并细化成各种空间概念,最终通过不同的语言符号介词固化下来。英语中共有100多个介词,其中大部分的原型都是表示空间的,是人们对空间方位最重要、最直接的语言表达形式之一,为抽象思维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和路径。然而,空间介词往往表现得十分活跃,用法灵活多变,在固定短语中的意义尤为纷繁复杂,使得整个语言结构显得无理据可寻,让学习者倍感迷惑。能否正确地运用介词,已成为学习者是否真正掌握现代英语的标准之一。 人类的思维和语言是不断发展的,但相对于现实世界中无限的事物和现象而言,人类的词汇毕

余华隐喻创作的形式特征叙事特征及内容特征

余华隐喻创作的形式特征、叙事特征及内容特征 评论界一般认为余华的先锋创作时期始于1986年的《十八岁出门远行》, 止于1991年的《在细雨中呼喊》。其间与余华齐名的马原、格非、苏童等作家的作品被视为先锋文学。余华针对始于《十八岁出门远行》这段时期的写作和先锋文学的关系说道:“应该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是我成功的第一部作品, 在当时, 很多作家和评论家认为它代表了新的文学形式, 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先锋文学。”当时的评论家如年轻的陈晓明曾撰写《无边的挑战》研究先锋文学, 认为中国先锋文学创作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不得不走上形式主义革命的冒险道路”的无奈之举, 而其中的具有艺术抱负的“年轻一代作家改写了小说的定义, 并且改变了人们的感觉方式和阅读方式。”顺理成章, 陈晓明在该书的正文中用叙事革命的冒险迁徙、临界叙述、多形式话语、空缺与重复、过剩与匮乏以及象征精神救赎与逃逸的破裂与见证、超越与认同、幻想与逃亡、无望的救赎、历史的颓败来概括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 指出其为“挑战”当时依然严密的文学制度化体系的一次艺术革命。 但是余华本人对艺术革命的说辞却不认同, 他说“我一直认为中国的先锋文:学其实只是一个借口, 它的先锋性很值得怀疑。”1989年9月28日《羊城晚报》的一篇访谈中谈到余华“一再向记者表示, 在文章中千万不要说他是先锋派”[3]。余华对先锋文学的怀疑和否定基于他对文学的认识和对自己创作的认识, 他不 认为自己的创作是形式的革命, 而只是文学真实的表达而已:“就我个人而言, 我写下这一部分作品的理由是我对真实性概念的重新认识。”余华自称其创作是真实的表达, 即真实的隐喻:“我开始使用一种虚伪的形式。这种形式背离了现状世界提供给我的秩序和逻辑, 然而却使我自由地接近了真实。”由于这种真实是一种不同于惯常的真实概念, 所以其创作的特征就必须从其表达真实的隐喻方式 来认识, 而不能从单纯的形式革命论及。 但无论是余华重新认识的真实性, 还是先锋文本的隐喻, 都有激烈反对的声音。例如, 何平对余华所言之真实以及先锋文学的抨击:“说到底, 所谓文学就是对现实的重建, 如果不是劫持, 那么我们在怎样的意义上去在纸上书写‘文学'的现实——‘虚伪中的现实'呢?可不可以说是身体记忆和现实的误差, 或者是文学的魅力是不是因为误差滋生的未知、未完成的迷幻?文字和身体记忆的误差 和不确定?也正是从这里, 我看到了, 先锋文学使‘现实'获得解放的绝处逢生, 以及先锋文学走向对‘现实'肆意妄为之后的末路。” 可见, 从余华本人对先锋性的怀疑以及何平对余华文学观念连同整个先锋派 的怀疑来看, 将余华先锋时期隐喻创作的特征阐释清楚是非常必要的。 一、余华隐喻创作的形式特征 余华先锋时期小说的形式特征在语言上被陈晓明概括为能指词和所指意义脱节, 因而在叙述意指上产生了一种追踪那永远不可企及的终极的确定状态的“埃舍尔圆圈”;在叙事结构上属于故事向感觉敞开, 从而表现为现实的感觉和幻觉再和梦境中的想象混合一体的存在彻底感觉化和真实飘忽不定的感觉之流;在叙事时间上, 以语感化的时间侵吞故事里事件发展程序的时间, 而把生活世界的时空弄得面目全非。陈晓明虽然着力去刻画余华文本的形式特征, 但是终因年轻而不能号准余华先锋时期隐喻创作的真正脉搏。 首先, 余华隐喻创作的语言是内涵明晰的不确定语言。这个不确定不是所指不确定, 而是相对于日常语言的不确定。余华认为, 日常语言是含义已经被确定的语

时间空间隐喻

所谓隐喻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也就是说,人们根据两个概念域的某种相似性,以熟悉的经历去体验或理解不熟悉的经历,以两种事物的相似性进行相互映射,达到以一事物来表达另一事物的目的。隐喻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如果没有隐喻,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表达都会缺少很多生命力。同时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体存在的基本形式,现实中任何事物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之中的。所以时空隐喻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首先是时间隐喻。莱考夫将隐喻分为三类,分别是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而生活中对于时间的隐喻多属于结构隐喻,即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 使两种概念相叠加, 将涉及金钱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如我们在等待时最常说的“时间就是金钱”就是把“时间”与“金钱”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这句话不论在中文或者英语表达中都实在太普遍了,我们通过结构隐喻,直接将这两个概念叠加,如英语中的“Can you give me a few minutes?”“We are running out of time.”这两个句子,时间是一个抽象概念,很显然不可交易,不能由一方给另一方,当然别人也不能把时间用完,所以这都是把时间直接看成金钱,从而使表达生动形象。同时,时间的隐喻也有属于实体隐喻的,因时间看不见摸不着,所以为了指代的便利,人们经常把时间看成一个有形的实体,甚至是一个容器性质的实体,如她把希望寄托在时间上。我们满怀着希望走进新世纪。 其次是空间隐喻。可以作为空间隐喻的词很多,暂时就用“深”来举例。1) “深”喻“(关系)亲密”人们常把自身看作一个容器。重要的脏器被保护在体内,距离皮肤较远的身体深处。关系亲密的人对自己来说是重要的。因此人们借助“深”的概念来喻指他人与自己关系的亲密和弥足珍贵。“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2)“深”喻“狡猾”深藏的事物不易被人揣摩,似乎暗藏着许多变数。因此用“深”来喻指狡猾或神秘。蕴含“阴谋计划周全,神秘莫测”的意思。如“心机很深”She is very deep, you never know what she is thinking.再比如说“高”,1)高本来是空间位置上由下到上距离大的,隐喻到社会阶层上可以指代地位,如他们家是高官She has friends in high places. (她有一些很有权势的朋友。) 2)“高”可从空间性状喻指数量, 即用空间意义表示数量意义。“速度、比例, 价格、效率、效益”等都可以量化。市场体制与计划体制相比较有两个根本特点, 一是高效率, 一是高效益。3)高还可以像深一样表示程度,程度意为事物变化达到的程度, 程度深的为高,如这时, 我才相信天才演员所能表现高度准确性。Parent s who have such high hopes for t heir children. (对孩子寄予如此厚望的父母。 最后,时间隐喻其实可以和空间隐喻叠加联系起来,变成时间的空间隐喻。莱考夫指出:“时间的流逝是运动”。因而在水平层面上时间是动态的,是可以进行空间位移的,时间的空间方向主要体现在水平和垂直两种。因为时间本无前后,其前后是观察者选定的,过去的时间一般被概念化为“已经离开静止的认知主体,并慢慢远离静止的认知主体”的假想物体。如in the past years,过去,以往,往日,去日在表示将来概念的时候,将来的时间被空间隐喻化,可以将时间认为“还没有到达,但正在朝静止的认知主体移动”的假想物体。如:the coming year,the coming season,to look forward to.来年,来季。垂直层面的时间是立体的,分为“上下”两个方向。汉语的“上下”时间隐喻概念是“过去在上,未来在下”,例如:“上古”、“下学期”。而英语中的“上下”时间隐喻概念与汉语相反,即“未来在上,过去在下”,例如:“up to now, I’ve never met him”,“Applicants must be above the age of eighteen”

英语中的语法隐喻与语篇分析

第卷第期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42 Vol.14 No.2年月 20046Journal of Luoyang Technology College June 2004 韩礼德在年的《功能语法导论》一书中(Halliday)1985 专门讨论了语法隐喻的问题朱永生,。韩礼德指出, (1994) 语法隐喻不是用一个词去代替另一个词,而是用某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去代替另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同时,隐喻是意义的变体,而语言是隐喻表达的文化符号系统。因此,隐喻并不局限于词语,也具体体现在语言的句法结构——语法里。句法层面的隐喻被称为语法隐喻,如“ : ”和“ The years saw the changes of the small city.The sixth ”张维鼎,。韩礼德day saw their arrival in Beijing(2002) 认为语法隐喻主要见之于概念元功能和人际元功能,且元功能是三分的,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法隐喻主要体现在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方面,由此可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而系统功能语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理论框架。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的研究作为此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篇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某些语篇中,研究语法隐喻能更好地分析和理解语篇。 概念语法隐喻与语法分析 1 概念语法隐喻是指人们在表达意义的时候,没有选择与现实相近的一致式语法结构,而选择曲折地反映显示情况的隐喻式语法结构。概念语法隐喻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时、体、态的有意错位和名词化。这两种表现形式都与语篇类型密切相关。 时、体、态的有意错位其中最常见的表现是用一般现在式表示过去的动作,并常常与以下三种语篇有着密切的关系: 新闻标题或对人物、作品的评价,利用有意错位使 (1) 语篇具有生动的真实感觉。例如: ① General Secretary Meets American Delegation. ② Dickens portrays the world in a realistic way. 描绘客观规律、科学事实、客观存在或引用著作、 (2) 谚语、格言等直接引语。例如: ① She said the moon goes round the earth. ② Mary said two times three make(s) six. ③ She said a new broom sweeps clean. 文学作品的引文,利用有意错位使语篇引文生动。 (3) 例如: Shakespeare, in "Richard -II" and "Richard -III" …speaks of the tower as having been built by Julius Caesar 当然,时、体、态的有意错位,还有很多表现。一般过去式表示现在的动作:“” Would you have a cup of coffee? 在会话语篇里表达了委婉的语气。一般现在式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在会话语篇里表达了感叹Here comes the bus! 的语气,并有强调的作用。一般过去式表示正在将来的动作:“”在会Please tell her I loved her to the last, will you? 话语篇里表达了婉转的语气。 名词化名词化是将过程其词汇语法层的一致式为形容 ( 词经过隐喻化,不再是小句的过程或修饰语,而是以名词) 形式体现的参与者胡壮麟,。即原来的小句过程和属 (1996) 性转变成为名词词组中的中心词。这样,小句形式就被转化为名词形式,在新的隐喻式小句里充当一个语法成分。 () 名词化结构是科技英语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在科技文体中大量出现。这是因为名词化有利于减少句子或分句的出现,能包容更多的信息,能反映科技活动的严肃性和客观性。 名词化不仅在语篇的信息结构中举足轻重,而且也和其它语法或词汇衔接手段一样,对语篇的连贯、流畅起重要的衔接作用。下面就以科技文体为例,说明名词化的语篇功能。 名词化成分是实现“主位述位”衔接的重要手段之 (1) - 一。根据胡壮麟年提出的“主位述位”衔接的三种基 1994- 本模式,其中第二种是“从前句述位中的某个内容发展成为一个新的主体,可以表示为:→”。即把前句中含 R1T2 有动词的内容发展成为一个新的主位,语法就需要把该动词结构压缩成为惟一的句法选择——名词。例如:FIR filters can also be implemented as a cascade of first - and/or second -order zeros. Generally, however, the most typical implementation of FIR filters is in devices are best 英语中的语法隐喻与语篇分析 李静 (洛阳大学外语学院,河南洛阳) 471003 摘要:语法隐喻体现了语义和语法之间的关系的转化,在语篇中大量存在着语法隐喻现象。对语法隐喻的两种主要形式—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在语篇分析中的作用。 关键词:语法隐喻;概念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语篇分析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H314 A 1008-8814(2004)02-0072-03 收稿日期:2004-03-18 作者简介:李静女河南洛阳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是 (1968-),,,,, 英语语言学.

《时间的隐喻》阅读答案详解复习进程

《时间的隐喻》阅读 答案详解

时间的隐喻 傅菲 ①怀玉山脉勒住了缰绳,东奔的烈马停了下来。群山如一锅沸水,暂时不再潽射,水花凝结成了低矮的山冈。龙门山像一把圈椅,新叶村堰卧其中。 ②在新叶村,我有长久的恍惚:夏日蒸腾般的晕眩、古老巷弄幽深的迷失、池塘倒映出来的幻觉、旧年屋舍散发的阴凉、溪流时断时续的亘古之声、灼日下荷花盛开的夺目光晕——午间酣睡在走廊里的老人,晒在竹圆匾里焦红的辣椒,失去水色又略微卷曲的君子竹叶,剥落了石片的碾盘,千年的水井浮起今晚的淡淡月色——群山在望,苍鹭在茂密的灌木林栖落,指甲花映在门前的空院。 ③新叶古村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叶氏先祖叶坤从寿昌湖岑畈入赘娘舅夏氏家,繁衍至今,已三十余代。夏氏人丁不旺,被迫外迁,而叶氏根深叶茂,开枝散叶。 ④桃树茂密之处,即村舍。村舍依半扇形围拢成村落,村落中央有池塘。塘叫南塘,像一块长满了绿锈的铜镜。石砌的塘堤爬上了苔藓。塘口有一片葱油的蔬菜地。水生万物,千年不息。翘起的瓦檐,粉白斑驳的砖墙,窄小的房门,高大的池杉,闲散的人影,它们一并收入南塘,像是沉落水底,又像是浮出波面。南塘成了近似谜语的象征物。宋朝理学家金仁山在规划叶村时,以“山起西北,水聚东南”的格局,开挖了南塘。塘一般用于聚水灌溉,洗衣洗菜。可一座八百年的池塘,更像一座时间的钟塔。它会照见什么呢?年年日日,人在池塘的水影里更替,池边的人最终随星辰落入塘里。钟声会虚化,消失在风里。池塘边站久了,眼球里浮现各色人物,说不清楚他们是谁。他们从不可知之处,来到南塘边,握手相逢,拥抱告别。 ⑤人工通浚的两条溪流,注入南塘。溪流即是村界,叶氏居于溪内。巷弄沿小溪而建,石板道逼仄幽深。一个人在巷弄走,跫然。每一个脚步声,都是孤独的,仿佛在说:过客,过客。我也是一个人走,脚步轻缓。灰白的房墙有粉屑剥落,露出黑色的老青砖。每一堵墙,斜斜看上去,像被洇湿而后晒干了的纸画。画是写意的山水画,疏淡,空蒙,留白有余。画中不见人影,也不见村舍和田园,只有点点的山影树影,和晚秋的肃穆。巷弄九曲,让我觉得巷弄如干涸的河床,人如无水之舟。交错的巷弄,似乎是一个迷宫。站在巷口,往里望,墙垣劈立,低缓的石板台阶形成的斜坡面,与悠长狭窄的深度,构成了乡人回忆中不可遗忘的角落。 ⑥在巷弄的尽头,有酒家。屋檐下的纸灯笼,暂时把灯光暗藏在灯芯里。酒是五加皮酒,自家酿的,封在土陶酒缸里。封酒缸口的红布,绷紧,使我深信:这不是酒缸,而是一面鼓。蹦蹦蹦,鼓声雷动,可惜我们听不到——鼓声寂灭在天井的雨滴里。一株种在石臼里的吊兰,叶厚肥阔,始终不开花。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身体空间隐喻研究——以“上—下”空间隐喻为例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身体空间隐喻研究——以“上—下”空 间隐喻为例-汉语言文学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身体空间隐喻研究——以“上—下”空间隐喻为例□陈妮妮杨廷君 摘要:身体是人类接触和认识世界的最初凭借,人们往往通过身体经验来概念化整个世界。人类语言中存在大量的身体空间隐喻,这是由具身的认知方式决定的。本文将在具身认知理论和现代隐喻理论的指引下,探讨身体空间隐喻(以上-下为例)的产生理据和实现方式,以期更好地理解身体对于空间隐喻的意义。 关键词:身体具身认知空间隐喻源域目标域 一、引言 隐喻体现在语言中的方方面面。在传统修辞学中,隐喻仅仅作为使语言表达更丰富的修辞手段。后来,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让人们用全新的视角看待隐喻,认识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认识和描述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 Lakoff Johnson(1980)对隐喻的本质作了精确界定:隐喻是通过其他事物来解读和分析正在经历的这一类事物。人类的整个概念系统都建立在隐喻的基础上,隐喻是人类认知思维的根本属性和基本方式。Lakoff Johnson(1980)将隐喻大致分为三类:空间隐喻、结构隐喻和实体隐喻。赵艳芳(2001)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很大一部分隐喻来自空间概念。这可能因为人的最初感知是从感知自身运动和空间环境开始的。空间概念用于其他概念,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来自人自身的经验。王寅(2005:55~59)通过分析语言的成因来证明语言有一定的身体经验基础。赫尔德(1999:65)也曾从语言的起源来说明语言不是超验的,而是源于认知活动。

具身哲学发展于20世纪末,梅洛·庞蒂的“身体是认知主体”的思想是具身哲学的典型代表。Lakoff Johnson(1999)提出的体验哲学也是具身哲学的一种。Lakoff Johnson(1999)的具身认知观认为:认知是具身性的,依赖人的经验及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经验来自具有特殊感觉运动能力的身体,与人的直觉、思维和情感活动有关。 二、具身认知 (一)具身认知的产生背景及其基本内涵 在西方哲学史上,身心二元论持续了很长时间。柏拉图认为,身体是灵魂通向知识、智慧、真理的障碍(转引自赵维森,2007)。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表征-计算研究盛行;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联接主义。但这都属于第一代认知科学,主要特点是将认知过程与认知的物质载体相分离,即将认知与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相分离。第一代认知科学(也被称为无身认知)的研究方法与实际认知存在许多出入,研究出现种种困境,认知学家不得不思考从新的角度研究认知。随着梅洛·庞蒂对非具身认知的批判,第二代认知科学也经历着从非具身到具身的认知转变。梅洛·庞蒂在他的《知觉现象学》一书中提出,基于身体的认知活动往往是非表征的,通常发生并形成于一个具身化的主体与世界进行动态的、持续的、有目的的交互作用的背景之下,世界的意义就在身体感知中不断地拓展、延伸。Lakoff Johnson(1999)认为意义是主客体之间互动的结果,而不是通过符号与世界的客观连接产生的。 总之,具身认知理论认为,有机体通过与客观世界的互动,发展出一种基于感知的对世界的基本理解,这种理解为走向更复杂的认知过程奠定了基础,导致思想和语言的产生。具身认知理论成为研究人类认知与客观世界的桥梁。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09年第4期总第24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9,№4 Serial №241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朱建新,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9-02-18(修改稿)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朱建新 (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 ichards &B lack 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 on 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 on 的“关联理论”。本文在论述这三种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 关键词:隐喻;认知研究;三种认知理论 A Study on the Cogn iti ve I n terpret a ti on of M etaphor ZHU J ianx in (Fo re ign L anguage D ep a rt m en t ,H ua iyin Ins titu te of Techno logy ,H ua i πan 223001) Abstract:Based on three main cognitive theories ofmetaphor,namely,Interaction Theory,ConceptualMetaphor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the pa 2per explores their motivations,ways and li m itations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Key W ords:metaphor;cognitive study;three cognitive theories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9)04-0018-04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 统,三是语言学传统。三种研究传统因为出发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修辞学家关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哲学家关心的是隐喻对思维的影响,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与词的组合、词的意义变化等联系在一起。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 (1936)&Black (1962)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on (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on (1995)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本文试图对这三种认知理论作一综述,并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和方式,以及它们阐释隐喻的局限性,以便我们能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1.Richards &Black 的“互动理论”与隐喻阐释 从人类的认知角度谈论隐喻的,最早可追溯到雪莱(Shelley )。雪莱说,“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严世清,1995)。但对隐喻的认知特征阐述得最明确、最系统的要首推Rich 2ards 。首先Richards (1936)引入了“本体”(tenor )和“喻体”(vehicle )的概念,认为隐喻就是由喻体和本体这两部分构成的。如在隐喻“a seed of hope ”中,seed 是喻体,hope 是本体。其次,他认为隐喻的含义来自于喻体和本体的相互作用。Richards (1936)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Richards,1936)。Richards 对隐喻的论 述,突破了修辞学将隐喻仅仅作为辞格来研究的局限,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理解的视野,奠定了其在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Black (1962)在Richards 观点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隐喻“互动理 论”。Black (1962)认为,“次项”(即Richards 所说的“喻体” )是一个语义联想集,它被当作是理解“主项”(即“本体” )的一个“透镜”(lens )或“过滤器”(filter ),隐喻的含义是“主项”和“次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对隐喻“Man is a wolf ”的理解:wolf 是一个可供联想的语义体系,听话人以此为“透镜”来认识man,从而突出了wolf “凶猛”这一普遍认同的含义。于是wolf 和man 两者相互作用,听话人在头脑中重塑对man 含义的理解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wolf,从而理解了“Man is a wolf ”的隐喻含义。总的来说,隐喻“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把隐喻次项的联想含义应用于主项,因此可以认为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因而是一个认知问题。(参见林书武,1997) Black (1997)的“互动理论”后来发展成为隐喻的语义观的基本理论。他(1997)认为,隐喻是一种述谓现象(predication ),其表达形式是句子,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词语;隐喻是在做出一项陈述,而不仅仅是对一个实体的重命名。这样,Black 就将隐喻从词语层次提升到了句子层次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来考察,这一转变也将隐喻纳入了篇章的认知范畴。隐喻的语义观利用语义特征来阐释隐喻。该理论认为,隐喻违反了语义的“选择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 ),是一种语义异常现象(semantic anomaly )。如:The stone died .通过义素分析,发现stone 具有以下语义特征:physical object,natural,non 2living,mineral,concreted 。die 具有如下语义特征:processwith result,namely,that some living entity x ceases to be living (Levinson,1983)。很显然,此句并不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