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CU血糖监控操作指南1

ICU血糖监控操作指南1

ICU血糖监控操作指南1

转发卫生部《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转发卫生部《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 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1-3-23 12:23:24 被阅览数: 1106 次 转发卫生部《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 的通知 乌卫医【2011】21号 各区县卫生局、各相关医疗机构: 现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 010】209号)转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二O一一年三月十八日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 (试行) 为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以下简称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保障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便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26号)、《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临床使用便携式血糖仪采血笔的通知》(卫医发〔2008〕54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便携式血

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 226-2002)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用各类便携式血糖仪进行非诊断性血糖监测。 一、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 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也被称为床旁检验)设备。其管理应当作为医疗机构POCT管理的一部分。 (一)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医疗机构应编写本机构血糖仪管理规程并认真执行。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标本采集规程。包括正确采集标本的详细步骤及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2.血糖检测规程。 3.质控规程。制订完整的血糖及质控品检测结果的记录及报告方法。 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对于过高或过低的血糖检测结果,应当提出相应措施建议。 5.废弃物处理规程。明确对使用过的采血器、试纸条、消毒棉球等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6.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二)评估和选择合适血糖仪及相应的试纸和采血装置,并对机构内使用的所有血糖仪进行造册管理。

便携式血糖仪使用培训

便携式血糖仪使用及注意事项 1、便携式血糖仪的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 (1)糖尿病是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近10年来, 医院内几乎所有临床科室均备有便携式血糖仪,不仅可以为 患者和临床医生提供血糖动态数据,而且可以为医生调整药 物剂量提供依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保健意识的加 强,便携式血糖仪也越来越多的进入到了家庭,极大地方便 了人们的保健需要。 (2)便携式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也被称为床旁检验)设备,仅适用于新鲜的毛细血管全血血 糖测定,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 2、血糖仪的检测原理: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血糖仪按照测糖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1)电化学法:通过酶与葡萄糖反应产生的电子再运用电流记数设施,读取电子的数量,再转化成葡萄糖浓度读数。电化学法 血糖仪因为电极材质的不同,内置矫正系统的差异,价格和 准确性、稳定性有较大差异,这类血糖仪需血量少,测试结 果快(数秒)。 (2)光化学法:通过酶与葡萄糖的反应产生的中间物(带颜色物质),运用检测器检测试纸反射面的反射光的强度,将这些反射光的

强度,转化成葡萄糖浓度。光化学法血糖仪稳定性,准确性 较好 3、易糖TM血糖仪操作步骤: (1)插入核对试纸条,如果数值在107-127之间,仪器方可使用。 每周或更换新试纸条时或仪器出现异常时核对一次。 (2)取出试纸条,插入仪器,仪器自动开启。验证试纸条编码与仪器显示一致时,方可使用,否则要对仪器进行调试。 (3)用75%酒精消毒无名指,干燥后,用一次性采血针采血。不能用力积压。 (4)弃去第一滴血,吸够足量的指血于试纸条反应区,待9秒仪器显示结果。 (5)测试结束后,要及时用75%酒精擦拭仪器外表的污物。 **本仪器的测试范围0.6-33.3mmol/L 4、注意事项 (1)血糖仪的校准 血糖仪在下述情况时应校准:第一次使用时,每次使用新的一瓶试纸时,怀疑仪器或试纸出现问题时,血糖仪摔跌后。校准血糖仪是使用已知浓度的模拟血糖液。模拟血糖液在开瓶后3个月内有效,不宜储存在温度≥30 ℃的环境下,也不宜冷藏或冷冻,如使用模拟血糖液测试结果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请不要使用该仪器,应查找原因或与厂家联系。 (2)血糖试纸的保存

罗氏卓越血糖仪操作规程(带名头)

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标准操作程序 适用于罗氏卓越血糖检测系统 1、检验目的: 定量分析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新生儿全血血液标本中葡萄糖的浓度。 2、检验原理: 反应原理:葡萄糖脱氢酶(GDH-MUT) 检测原理:电化学法 卓越血糖仪内设温敏原件,检测环境及标本的温度,可自动修正在8-44 C温度下的血糖结果。最大限度的适应中国南北方不同季节温度的变化,环境适应能力强,避免环境变化对血糖结果的干扰。 卓越血糖检测系统采用葡萄糖脱氢酶电化学技术,可避免血液中氧含量对血糖结果造成的干扰,可检测血液的红细胞压积变异区间10-65% , 适用范围广泛。 卓越金锐血糖试纸采用最新的改进的葡萄糖脱氢酶技术(GDH-MUT : 经改良的无麦芽糖干扰的吡咯喹啉醌葡萄糖脱氢酶),使用卓越金锐血糖试纸检测血糖不受麦芽糖和木糖的干扰。 使用卓越金锐血糖试纸可避免192种药物和体内代谢产物对血糖结果的干扰。 因此,卓越血糖检测系统是一款非常适合在医院使用,检测住院患者血液葡萄糖水平的血糖监测系统。

同时,患者在家中使用卓越血糖检测系统同样可以获得准确的检测结 果。 3、标本的米集 3.1病人准备:采血前应轻轻按摩采血部位,并进行局部清洗后用75 %乙醇擦拭采血部位,待干使用罗氏怡采型采血针后进行指尖皮肤穿刺。 3.2标本类型:新鲜毛细血管全血、含抗凝剂肝素锂或肝素铵或EDTA抗凝的静脉血,动脉血。不能使用含有氟化物作为糖酵解抑制剂的静脉血。 3.3标本采集与处理:使用血糖仪配套的怡采型采血针在指尖部位取血,轻轻挤压形成一小滴血样,但应避免因过度挤压导致的组织液渗出。 3.4标本量:所需样本体积为0.6此。 4、仪器和试剂 4.1仪器:罗氏卓越型血糖检测仪,由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提供4.2试剂罗氏卓越金锐血糖试纸 4.2.1主要化学成分如下: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2010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 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0?20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规范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临床使用,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血糖检测质量和检测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组织制定了《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十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 作规范(试行) 为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以下简称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保 障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便 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26号)、《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临床使用便携式血糖仪采血笔的通知》(卫医发…2008?54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

226-2002)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用各类便携式血糖仪进行非诊断性血糖监测。 一、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 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也被称为床旁检验)设备。其管理应当作为医疗机构POCT 管理的一部分。 (一)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医疗机构应编写本机构血糖仪管理规程并认真执行。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标本采集规程。包括正确采集标本的详细步骤及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2.血糖检测规程。 3.质控规程。制订完整的血糖及质控品检测结果的记录及报告方法。 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对于过高或过低的血糖检测结果,应当提出相应措施建议。 5.废弃物处理规程。明确对使用过的采血器、试纸条、消毒棉球等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6.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二)评估和选择合适血糖仪及相应的试纸和采血装置,并对机构内使用的所有血糖仪进行造册管理。 (三)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并对培训及考核结果进行记录,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方能在临床从事血糖仪的操作。培训内容应当包括:血糖检测的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血糖仪检测原理,适用范围及特性、仪器、试纸条及质控品的贮存条件、标本采集、血糖检测的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如何解读血糖检测结果、血糖检测结果的误差来源、安全预防措施等。 (四)建立血糖仪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完善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体系。 1.血糖仪检测结果与本机构实验室生化方法检测结果的比对与评估,每6个月不少于1次。

人民医院便携式血糖仪操作规程

潍坊市人民医院便携式血糖仪操作规程 一、标本采集规程 1、血糖仪处于待检状态,做好其它测试前的准备。 ●禁止与他人共用采血针或采血笔。 ●每次测量请使用全新的消毒采血针,采血针为一次性用品。 2、用75%乙醇棉球清洁采血部位。待酒精完全挥发干后,用采血设备刺手指,水肿或感染部位不宜采样。 3、将患者的手臂垂下约15秒钟,以便让血液尽可能地流到手指中,确保获取足够的血样量。 4、用采血设备在手指两侧采血。 5、如果需要,轻轻地从手指根部向采血点按摩,从而获取一滴饱满的血样以满足使用仪器对血样量的要求,弃去第一滴血,将第二滴血置于试纸上指定区域。 6、准备读取结果。

二、血糖仪检测规程 1、插入试纸自动开机。 2、开机后血糖仪显示屏显示相应的信息。 3、核对显示的血糖试纸的代码和当前使用的血糖试纸的代码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请按血糖仪侧面的上下键进行调解,直至与试纸瓶上代码一致。 4、获取血样,并将血样轻靠在试纸的顶端以吸取血样(也可测试手指、手臂和手掌的毛细血管全血血样),在血糖仪开始倒计时之前,请勿将仪器移动,以确保血量充足从而获得精准的测试结果。 5、读取测试结果并记录。 6、除去试纸,仪器自动关机。 7、如仪器显示错误信息提示,请核对操作说明书,如无法解决请与授权的销售代表联系。

三、质控规程 (一)质控品要求(强生血糖仪) 1、仅使用血糖仪厂家提供的模拟血糖液进行测试。 2、请在8~30摄氏度条件下保存,不要冷藏、注意避光。 3、始终保持瓶盖紧盖,防止受潮。 4、每一瓶模拟血糖液在有效期内用完,开启的模拟血糖液有效期为3个月,在每打开一瓶新的模拟血糖液后,在瓶上标注需要开启日期(请勿使用过期模拟血糖液!)。 5、每次使用前,将模拟血糖液瓶倒置几次并轻轻摇动,以确保模拟液混合均匀。 6、在室温条件下(20—25°C),吸取模拟血糖液到试纸的测试区内,5秒钟后显示测试结果,将模拟血糖液的测试结果与标注在试纸瓶上的范围进行比对。如果落在此范围内,表示可以正常进行血糖测试;否则,需要确认产生偏差的原因,重新做模拟血糖测试,以使测试结果落在标注的范围内。 (二)质控频率 1、每天做一次模拟血糖液测试。 2、当更换新批号试纸条、血糖仪更换电池、或仪器及试纸条可能未处于最佳状态时,应当重新进行追加质控品的检测。 3、每半年与本院检验科生化法血糖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实验。 4、每年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的室间质量评估。 (三)室内质控操作程序 1、插入试纸自动开机。

OCT便携式血糖仪管理规程

便携式血糖仪管理规程一、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 (一)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医疗机构应编写本机构血糖仪管理规程并认真执行。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标本采集规程。 2.血糖检测规程。 3.质控规程。 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 5.废弃物处理规程。 (六)血糖检测的线性范围至少为1.1-27.7mmol/L,低于或高于检测范围,应当明确说明。 (七)适用的红细胞压积范围至少为30%-60%,或可自动根据红细胞压积调整。 (八)末梢毛细血管血适用于在所有血糖仪上检测。但采用静脉、动脉和新生儿血样检测血糖时,应当选用适合于相应血样的血糖仪。 (九)血糖仪应当配有一次性采血器进行采血,试纸条应当采用机外取血的方式,避免交叉感染。 (十)不同的血糖仪因工作原理不同而受常见干扰物的影响有所不同。应当根据具体应用而选用适宜的血糖仪。常见的干扰因素为温度、湿度、海拔高度,以及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水杨酸、尿酸、胆红素、甘油三酯、氧气、麦芽糖、木糖等物质

三、影响血糖仪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 (一)血糖仪检测的是毛细血管全血葡萄糖,而实验室检测的是静脉血清或血浆葡萄糖,采用血浆校准的血糖仪检测数值空腹时与实验室数值较接近,餐后或服糖后毛细血管葡萄糖会略高于静脉血糖,若用全血校准的血糖仪检测数值空腹时较实验室数值低12%左右,餐后或服糖后毛细血管葡萄糖与静脉血浆糖较接近。 (二)由于末梢毛细血管是动静脉交汇之处,既有静脉血成分,也有动脉血成分,因此其血样中葡萄糖含量和氧含量与静脉血样是不同的。 (三)由于血糖仪采用血样大多为全血,因此红细胞压积影响较大,相同血浆葡萄糖水平时,随着红细胞压积的增加,全血葡萄糖检测值会逐步降低。若有红细胞压积校正的血糖仪可使这一差异值减到最小。 ) 检查试纸条和质控品贮存是否恰当。 检查试纸条的有效期及条码是否符合。 清洁血糖仪。 检查质控品有效期。 进行质控品检测。 1、关机状态下将新试纸的接触条朝上,并轻轻插入血糖仪,直至试纸不动为止,血糖仪自动开启。 2、显现屏上显示的代码必须与试纸上的代码一致。如果不一至,打开仪器右侧的按钮槽保护盖,按上下键更改代码。

简易血糖仪操作流程

简易血糖仪操作流程 1.操作前准备 3 影响便携式血糖仪精准性因素及纠正措施 3.1 检测者的因素 检测者应该已经完成如何使用血糖仪的培训,每年应进行操作熟练度测试;监测血糖前,能正确检查血糖仪及血糖试纸储存是否恰当,血糖试纸的有效期,勿使用弯曲、潮湿、破碎或其他已经受损的血糖试纸,勿使用已经用过的血糖试纸;测试前应清洁血糖仪及检查血糖仪的精准性。 3.2 血糖仪的因素 3.2.1 血糖仪的清洁(外部和内部) 在使用完血糖仪后,应对血糖仪进行简单的维护,用沾有清水的棉签清洁血糖仪的外表面,如有需要,请用10%的漂白溶液消毒血糖仪,然后再用清水清洁并除去说有残留液,将血糖仪晾干。没有擦除残留的漂白液将导致出现出错误信息或是测试结果偏高。另外,请勿使用漂白液清洁血糖仪的光学测试区或是其他部分。血糖仪的光学测试区应使用沾有清水的棉签来清洁,而仪器的其他部分无需清洁,清洁血糖仪时应在血糖仪处于关机状态下进行。 3.2.2 正确更换电池 关闭血糖仪,翻转血糖仪可见电池区,按下电池区的压舌片,取下电池盒盖,取下电池更换新电池,并确认电池的正负极完全正确,安装上电池盒盖,并保证电池区的压舌片弹入位。 2. 3.3 采集血样的因素 稳步血糖仪可以使用动脉、静脉血、毛细血管及新生儿血样,但是加入氯化钠抗凝剂的血样不能使用在血糖试纸上,会干扰结果,另外自行稀释的血样也不可使用。常用静脉及毛细血管的血样检测血糖。 3.3.1 采集毛细血管血样 清洁患者的手指(最好使用肥皂水在温水条件下清洗干净)待采血部位完全晾干后,用采血器刺破手指,如果无法采取上述措施,可用75%酒精棉球清洁采血部位,但酒精挥发干后,用采血器刺破手指。将患者的手臂垂下15 秒钟,以便让血液尽地可能流到手指中,用采血器在手指两侧采血,如需可从手指根部向采血点按摩,以便获得一滴饱满的血样。 3.3.2 采集静脉血样 按照正确方法采集静脉血,将静脉血采集在含有肝素锂或钠的试管里,轻轻摇匀,用滴管从装有血样的试管中央取一份足量血样,滴在血糖试纸的测试区的中央。 3.4 对血样的要求 血样必须是全血,不可用血浆、血清进行测试,不同的血样血糖浓度是有差别的(如: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中的葡萄糖浓度差别很大,血量要适度一般5~10 微升,过多可致血糖过偏高,过少可致血糖过偏低。另外采血部位的水肿、受某些药物的影响、餐后时间等都可能影响血样。 3.5 机器的校准 使用强生公司提供的模拟血液进行测试,模拟血液应保持在30 摄氏度以下,不需要冷冻或冷藏,始终保持瓶盖盖紧,开启90 天后用完,使用时轻轻摇晃,在室温条件下(20~ 25 摄氏度)将适量的模拟血液滴在血糖试纸的测试区内,将测试结果与试纸瓶上的范 围进行比较,在范围区内表示正常,否则有偏差,应从新测试。 3.6 血糖试纸的要求 血糖试纸要求干燥,避免潮湿。要放在阴凉、避光的地方。每次取出一条试纸条应立即盖紧试纸筒的密封盖,以免受潮。临床操作人员不能提前取出血糖试纸,试纸条取出后

便携式血糖仪使用规范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为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以下简称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保障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便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26号)、《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临床使用便携式血糖仪采血笔的通知》(卫医发…2008?54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 226-2002)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用各类便携式血糖仪进行非诊断性血糖监测。 一、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 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也被称为床旁检验)设备。其管理应当作为医疗机构POCT管理的一部分。 (一)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医疗机构应编写本机构血糖仪管理规程并认真执行。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标本采集规程。包括正确采集标本的详细步骤及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2.血糖检测规程。 3.质控规程。制订完整的血糖及质控品检测结果的记录及报告方法。 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对于过高或过低的血糖检测结果,应当提出相应措施建议。 5.废弃物处理规程。明确对使用过的采血器、试纸条、消毒棉球等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6.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二)评估和选择合适血糖仪及相应的试纸和采血装置,并对机构内使用的所有血糖仪进行造册管理。 (三)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并对培训及考核结果进行记录,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方能在临床从事血糖仪的操作。培训内容应当包括:血糖检测的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血糖仪检测原理,适用范围及特性、仪器、试纸条及质控品的贮存条件、标本采集、血糖检测的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如何解读血糖检测结果、血糖检测结果的误差来源、安全预防措施等。 (四)建立血糖仪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完善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体系。 1.血糖仪检测结果与本机构实验室生化方法检测结果的比对与评估,每6个月不少于1次。 2.每台血糖仪均应当有质控记录,应包括测试日期、时间、仪器的校准、试纸条批号及有效期、仪器编号及质控结果。管理人员应当定期检查质控记录。

危重患者血糖的监测及控制习题及答案

危重患者血糖的监测及控制姓名:科室:得分: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选项中不是高血糖发病机制的是:( D ) A.胰岛素抵抗 B.应激 C.严重感染 D.肾上腺危像 E.胰岛B细胞功能丧失 2、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是:( A ) A.腹部 B.大腿内侧 C.臀部 D.手臂 E.静脉给药 3、以下哪种胰岛素属于速效胰岛素( B ) A.诺和灵 R B.诺和锐 C.诺和灵N D.甘精胰岛素 E.甘舒霖N 4、下列哪项指标反映糖尿病患者近2-3月血糖控制不佳( D ) A.尿糖阳性 B.血糖>30mmol/L C.尿酮体强阳性 D.糖化血红蛋白A1为% E.基础血浆C-肽水平低于400pmol/L 【B型题】

A.阴离子间隙增大 B.血浆乳酸5mmol/L C.尿糖阴性 D.空腹血糖L E.血钠155mmol/L 5、高渗性昏迷( E ) 6、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A ) 7、低血糖昏迷( C ) 8、糖尿病( D ) 9、乳酸性酸中毒( B ) 【多选题】 10、下列关于重症患者血糖控制中正确的说法是:( ABCDE ) A.解除应激因素 B.合理输注葡萄糖 C.静脉使用胰岛素 D.根据血糖监测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 E.一旦出现低血糖,静脉给予50%葡萄糖输入 二、简答题: 1、高血糖的危害: 答: 1.高血糖可以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2.高血糖也可降低补体的活性, 糖通过补体进行糖化作用, 和微生物竞争与补体的结合, 抑制调理作用。3.高血糖是加重机体能量代谢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高度应激状态下的高能耗、高氧耗和高分解代谢更加重了机体能量储备的耗竭, 最终可以导致细胞水肿、溶解和器官功能衰竭。 2、患者发生高血糖的机制: 答:高血糖是由于激素和细胞因子水平增加引起的。1)升糖激素在应激状态下,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过度兴奋,促分解激素, 如糖皮质激素、胰升糖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等分泌增多, 而胰岛素分泌相对减少, 胰升糖素/胰岛素比例失调, 从而使糖异生增加, 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增加, 糖的生成速率明显增加。2)细胞因子在严重应激状态下, 来自不同组织的多种细胞因子对高血糖的产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已知细胞因TNF-α主要通过调节胰岛素受体后信号的传导, 造成肝脏和骨骼肌对胰岛素耐受而使血糖增高。

便携式血糖仪管理规范

便携式血糖仪管理规范

————————————————————————————————作者:————————————————————————————————日期: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

为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以下简称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保障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便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26号)、《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临床使用便携式血糖仪采血笔的通知》(卫医发〔2008〕54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 226-2002)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用各类便携式血糖仪进行非诊断性血糖监测。 一、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 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也被称为床旁检验)设备。其管理应当作为医疗机构POCT 管理的一部分。 (一)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医疗机构应编写本机构血糖仪管理规程并认真执行。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标本采集规程。包括正确采集标本的详细步骤及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2.血糖检测规程。

3.质控规程。制订完整的血糖及质控品检测结果的记录及报告方法。 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对于过高或过低的血糖检测结果,应当提出相应措施建议。 5.废弃物处理规程。明确对使用过的采血器、试纸条、消毒棉球等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6.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二)评估和选择合适血糖仪及相应的试纸和采血装置,并对机构内使用的所有血糖仪进行造册管理。 (三)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并对培训及考核结果进行记录,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方能在临床从事血糖仪的操作。培训内容应当包括:血糖检测的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血糖仪检测原理,适用范围及特性、仪器、试纸条及质控品的贮存条件、标本采集、血糖检测的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如何解读血糖检测结果、血糖检测结果的误差来源、安全预防措施等。 (四)建立血糖仪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完善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体系。 1.血糖仪检测结果与本机构实验室生化方法检测结果的比对与评估,每6个月不少于1次。

血糖监测登记表

血糖监测登记表

如何规范监测血糖? 血糖监测频率及时间点均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决定: ★毛细血管血糖监测频率与时间点 (1)生活方式干预以控制糖尿病的患者:据需要有目的地进行血糖监测来了解饮食运动对血糖影响并予以调整。 (2)服口服降糖药的糖尿病患者:每周 2-4 次空腹或餐后 2 h 血糖,或就诊前一周连续监测 3 天。每天监测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晚餐前后、睡前这 7 点血糖。 (3)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需每周至少3天,每天监测5~7个时间点血糖,包括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晚餐前后、睡前血糖,对于怀疑有黎明现象或苏木杰反应的患者应增加监测0AM和3AM的血糖,依据血糖检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 ●基础胰岛素使用者:监测空腹血糖并据之调整睡前胰岛素剂量; ●预混胰岛素使用者:监测空腹+晚餐前血糖,据空腹血糖调整晚餐前胰岛素剂量、据晚餐前血糖调整早餐前胰岛素剂量; ●餐时胰岛素使用者:监测餐后或餐前血糖,据餐后血糖和下一餐前血糖调整上一餐前胰岛素剂量。 (4)特殊人群的糖尿病患者:遵循以上基本原则并据情况可实行较宽松血糖控制标准,包括:围手术期患者、低血糖高危人群、危重症患者、老年患者、1 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等。 ★因血糖控制非常差或病情危重而住院治疗应每天监测4-7次血糖或根据治疗需要监测血糖,直到血糖控制。注意因操作不当、血量不足、局部挤压、更换试纸批号校正码未更换、试纸保存不当等影响检查结果。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频率:与毛细血管血糖反映的时间窗不同,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是临床上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也是临床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的重要依据。建议在治疗之初至少每3个月检测1次,达到治疗目标可每6个月检测1次。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仪管理和操作规范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仪管理和操作规范 2011年1月10日,卫生部发布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加强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血糖检测质量和检测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 为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以下简称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保障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便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26号)、《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临床使用便携式血糖仪采血笔的通知》(卫医发…2008?54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 226-2002)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用各类便携式血糖仪进行非诊断性血糖监测。 一、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 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也被称为床旁检验)设备。其管理应当作为医疗机构POCT管理的一部分。 (一)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医疗机构应编写本机构血糖仪管理规程并认真执行。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标本采集规程。包括正确采集标本的详细步骤及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2.血糖检测规程。 3.质控规程。制订完整的血糖及质控品检测结果的记录及报告方法。 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对于过高或过低的血糖检测结果,应当提出相应措施

建议。 5.废弃物处理规程。明确对使用过的采血器、试纸条、消毒棉球等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6.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二)评估和选择合适血糖仪及相应的试纸和采血装置,并对机构内使用的所有血糖仪进行造册管理。 (三)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并对培训及考核结果进行记录,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方能在临床从事血糖仪的操作。培训内容应当包括:血糖检测的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血糖仪检测原理,适用范围及特性、仪器、试纸条及质控品的贮存条件、标本采集、血糖检测的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如何解读血糖检测结果、血糖检测结果的误差来源、安全预防措施等。 (四)建立血糖仪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完善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体系。 1.血糖仪检测结果与本机构实验室生化方法检测结果的比对与评估,每6个月不少于1次。 2.每台血糖仪均应当有质控记录,应包括测试日期、时间、仪器的校准、试纸条批号及有效期、仪器编号及质控结果。管理人员应当定期检查质控记录。 3.每天血糖检测前,都应当在每台仪器上先进行质控品检测。当更换新批号试纸条、血糖仪更换电池、或仪器及试纸条可能未处于最佳状态时,应当重新进行追加质控品的检测。每种血糖仪均应当有相应浓度葡萄糖的质控品,通常包括高、低两种浓度。 4. 失控分析与处理:如果质控结果超出范围,则不能进行血糖标本测定。应当找出失控原因并及时纠正,重新进行质控测定,直至获得正确结果。 5.采用血糖仪血糖检测的医疗机构均应当参加血糖检测的室间质量评估。

危重患者的血糖控制措施

危重患者的血糖控制措施 陆菊明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 2010-7-12 点击:2016 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体内多种升高血糖的激素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胰高糖素、生长激素等水平明显增高,导致应激性高血糖,这在糖尿病患者中尤为明显。内外科的危重患者,不管是否有糖尿病史,此时常存在高血糖症和胰岛素抵抗。现结合近年来有关住院危重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试验,探讨此类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和治疗措施。 血糖控制标准受关注 2001年比利时van den Berghe等进行的Leuven研究发现,严格控制外科ICU危重患者血糖在正常范围(4.4~6.1mmol/L)可降低死亡率,该结果发表之后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在van den Berghe等随后的一项研究内科ICU危重患者结果却显示,强化治疗组的主要转归指标住院死亡率(37.3%)与常规治疗组(40.0%)相比无显著降低,但强化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 许多国家的糖尿病诊治指南都纳入了上述研究结果。2009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指南对于危重患者血糖控制要求尽量接近6.1mmol/L。2007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也指出,术后需要重症监护或机械通气的高血糖患者(>6.1mmol/L),通过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而尽可能使血糖控制在4.5~6.0mmol/L范围内可改善预后;但也提到较为保守的血糖目标(6.0~10.0mmol/L)在某些情况下更为合适。 严格控制血糖有风险 一些类似研究(如GLUCONTROL等)发现危重患者进行强化降糖治疗并未获益,VISEP 研究甚至因强化控制血糖组中低血糖发生率过高而被迫提前中止。2008年发表在《JAMA》的一项荟萃分析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即对于危重患者,强化控制血糖与住院死亡率降低无关,且可增加低血糖症的发生风险,但能降低败血症的发生风险。 2009年3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NICE-SUGAR试验结果,对Leuven的研究发

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 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 为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以下简称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保障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便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26号)、《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临床使用便携式血糖仪采血笔的通知》(卫医发…2008?54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 226-2002)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用各类便携式血糖仪进行非诊断性血糖监测。 一、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 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也被称为床旁检验)设备。其管理应当作为医疗机构POCT管理的一部分。 (一)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医疗机构应编写本机构血糖仪管理规程并认真执行。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标本采集规程。包括正确采集标本的详细步骤及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2.血糖检测规程。 3.质控规程。制订完整的血糖及质控品检测结果的记录及报告方法。

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对于过高或过低的血糖检测结果,应当提出相应措施建议。 5.废弃物处理规程。明确对使用过的采血器、试纸条、消毒棉球等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6.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二)评估和选择合适血糖仪及相应的试纸和采血装置,并对机构内使用的所有血糖仪进行造册管理。 (三)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并对培训及考核结果进行记录,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方能在临床从事血糖仪的操作。培训内容应当包括:血糖检测的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血糖仪检测原理,适用范围及特性、仪器、试纸条及质控品的贮存条件、标本采集、血糖检测的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如何解读血糖检测结果、血糖检测结果的误差来源、安全预防措施等。 (四)建立血糖仪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完善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体系。 1.血糖仪检测结果与本机构实验室生化方法检测结果的比对与评估,每6个月不少于1次。 2.每台血糖仪均应当有质控记录,应包括测试日期、时间、仪器的校准、试纸条批号及有效期、仪器编号及质控结果。管理人员应当定期检查质控记录。 3.每天血糖检测前,都应当在每台仪器上先进行质控品检测。当更换新批号试纸条、血糖仪更换电池、或仪器及试纸条可能未处于最佳状态时,应当重新进行追加质控品的检测。每种血

便携式血糖仪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之令狐文艳创作

便携式血糖仪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令狐文艳 康复科李伦春 便携式血糖仪一般有三部分组成: 1、便携式血糖仪机器 2、试纸条 3、采血针头 注意事项 1、请勿放置于阳光直射或高温潮湿的场所,请勿将机器掉 至地面并避免碰撞,请勿自行拆卸或修理。 2、血糖仪必须配合使用同一品牌的试纸,不能混用。请勿 分装试纸条,并于开封后3个月内使用完毕(注意在有效期限内)。有的血糖试纸每批次有区别,换用前需要把新试纸的条形码数字输入仪器,否则会影响测试结果; 3、请勿在本产品附近使用手提电话或其他产生电磁干扰的 设备; 4、请使用7号锰性电池,不要使用其他电池。长时间(1 个月以上)不使用时请取出干电池; 5、检测前用酒精消毒,待酒精干透以后再取血,以免酒精 混入血液。不能用碘酒消毒,因为碘会与试纸上的测试剂产生化学反应,影响测试准确性;

6、患者通过测量结果进行自我判断,自我治疗很危险,请 勿自行诊断或是未经医师许可变更您的医疗治疗行为; 7、采血量必须足以完全覆盖试纸测试区。取血时发现血液 量少不能挤手指,否则会混入组织液,干扰血糖浓度。为保证采血量足够,之前手可以在温水中泡一下,再下垂30秒。另外,扎的时候把针按一下再弹出,以免扎得太浅; 8、手部潮湿或是脏污时,请勿接触试纸条。要使用的试纸 取出后,请立刻盖紧罐盖,在有效期内使用。试纸注意保存,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 操作步骤 1、选择合适的采血针头。 2、将血糖仪调节到试纸条的型号 3、用医用酒精把要采集血液的手指头消毒。 4、用干棉棒擦干净。 5、把试纸条插到血糖仪上边。 6、用采血针扎手指头。 7、将血滴弄到试纸条的感应区。 8、用干棉棒按住伤口止血。 9、等待结果。 误差情况 代码不一致试纸保存不当操作不正确残留酒精采血不当 不清洁未校准电力不足其他因素(例如血液中红细胞压积、甘油三酯浓度、低血压、缺氧状态、某些药物等。)

危重患者血糖的监测及控制 习题及答案

危重患者血糖的监测及控制 姓名:科室:得分: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选项中不是高血糖发病机制的是:( D ) A.胰岛素抵抗 B.应激 C.严重感染 D.肾上腺危像 E.胰岛B细胞功能丧失 2、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是:( A ) A.腹部 B.大腿内侧 C.臀部 D.手臂 E.静脉给药 3、以下哪种胰岛素属于速效胰岛素?( B )

A.诺和灵 R B.诺和锐 C.诺和灵N D.甘精胰岛素 E.甘舒霖N 4、下列哪项指标反映糖尿病患者近2-3月血糖控制不佳( D ) A.尿糖阳性 B.血糖>30mmol/L C.尿酮体强阳性 D.糖化血红蛋白A1为15.8% E.基础血浆C-肽水平低于400pmol/L 【B型题】 A.阴离子间隙增大 B.血浆乳酸5mmol/L C.尿糖阴性 D.空腹血糖9.1mmol/L E.血钠155mmol/L 5、高渗性昏迷( E )

6、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A ) 7、低血糖昏迷( C ) 8、糖尿病( D ) 9、乳酸性酸中毒( B ) 【多选题】 10、下列关于重症患者血糖控制中正确的说法是:( ABCDE ) A.解除应激因素 B.合理输注葡萄糖 C.静脉使用胰岛素 D.根据血糖监测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 E.一旦出现低血糖,静脉给予50%葡萄糖输入 二、简答题: 1、高血糖的危害: 答: 1.高血糖可以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2.高血糖也可降低补体的活性, 糖通过补体进行糖化作用, 和微生物竞争与补体的结合, 抑制调理作用。3.高血糖是加重机体能量代谢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高度应激状态下的高能耗、高氧耗和高分解代谢更加重了机体能量储备的耗竭, 最终可以导致细胞水肿、溶解和器官功能衰竭。2、患者发生高血糖的机制: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 卫办医政发〔2010〕20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规范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临床使用,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血糖检测质量和检测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组织制定了《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十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 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 为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以下简称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保障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便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26号)、《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临床使用便携式血糖仪采血笔的通知》(卫医发〔2008〕54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 226-2002)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用各类便携式血糖仪进行非诊断性血糖监测。 一、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 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也被称为床旁检验)设备。其管理应当作为医疗机构POCT管理的一部分。 (一)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医疗机构应编写本机构血糖仪管理规程并认真执行。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标本采集规程。包括正确采集标本的详细步骤及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2.血糖检测规程。 3.质控规程。制订完整的血糖及质控品检测结果的记录及报告方法。 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对于过高或过低的血糖检测结果,应当提出相应措施建议。 5.废弃物处理规程。明确对使用过的采血器、试纸条、消毒棉球等

成人危重患者血糖监测和血糖控制评价的专家共识

成人危重患者血糖监测和血糖控制评价的专家共识 血糖监测与控制是ICU危重患者重要的诊疗内容。但当前血糖监测的方法很多,对血糖控制的评价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对不同研究结果的解读困难。来自欧美国家的16位专家就成人危重患者血糖监测技术和血糖控制的评价达成共识。 1 血液取样 (1)对于病情危重需要实施有创血管内监测的患者:①所有血样应取自动脉导管;②如果暂时或持续不能获取动脉血,应留取静脉血样;③毛细血管血样(针刺法)不准确,应避免采用。 (2)对于病情相对较轻无需进行有创血管内监测的患者,可采用毛细血管血样(针刺法)。(3)临床研究的论文应报告取自动脉导管、中心和周围静脉导管或毛细血管(针刺法)血样的数量和比例。 2 ICU临床研究中血糖分析仪的选择 (1)取自动脉或中心静脉导管的血样应该在中心实验室或使用血气分析仪测定。血气分析仪是默认的血糖分析仪,中心实验室仅在报告不被耽搁的情况下使用。(2)对于未实施有创性血管内监测的患者,可以使用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样。(3)临床研究论文应报告使用中心实验室、血气分析仪或血糖仪测定血样的数量和比例。在所有情况下应报告所用测定仪的厂家、型号以及常规的校正和质量控制措施。 3血糖控制的报告——试验和观察性研究应报告内容 (1)集中趋势:对于一组患者血糖浓度的测量,应报告个体患者血糖平均值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值。(2)离散度:计算每位患者血糖浓度的标准差,然后报告该患者群体标准差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值。(3)低血糖:作为最低限度,研究者应报告至少经历1次中重度低血糖事件的患者的数量和比例[血糖浓度分别≤2.2 mmol/L(40 mg/dL)、2.3~3.9mmol/L(4l~

测利得血糖仪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分享借鉴)

血糖仪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测利得血糖仪的使用方法 1.怎样用测利得血糖仪采集血样? 彻底清洗和干燥双手。 温暖并按摩手指以增加血液循环。 将手臂短暂下垂,让血液流至指尖。 用拇指顶紧要采血的指间关节,再用采血笔在指尖一侧刺破皮肤。 刺皮后勿加力挤压,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样,造成检测结果偏差。 2.多久用测利得血糖仪检测一次血糖? 血糖监测间隔时间视糖尿病类型和病情而定,以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为原则。您应该按医生的建议检测血糖。通常: ①全天血糖谱包括:三餐前后、睡前、夜间共8个时点,对病情不稳定者、妊娠糖尿病病友、使用胰岛素者适用,每2~4天测1次全天血糖谱。 ②初发病及调整药物者:每周测4次,每次选8个点中的不同时间点。 ③病情稳定者:每月测4~7次,每次选不同的时间点。 ④手术前后、感冒、旅游等血糖不稳定时:每天至少测4次,每次选不同的时间点。 3.测利得血糖仪的采血针是否可以反复使用? 严格来说不可反复使用。测利得血糖仪采血针一经使用,其针尖不再锋利,针尖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越来越钝。采血时,会因为针尖变钝而增加疼痛感。更应注意的是,使用过的采血针上容易有细菌繁殖,可能会直接危害健康。因此,血糖检测完毕后,应立即将使用过的试纸及采血针妥当地弃置。 4.存放测利得血糖仪应该注意些什么? 通常测利得的保存温度应在-40℃~+70℃之间,以免损坏。相对湿度应在85%以下。避免将测利得血糖仪存放在电磁场(如移动电话、微波炉等)附近。 5.试纸应该如何保存,才能处于最佳状态? 试纸应干燥、避光和密封保存。 测利得血糖仪的试纸筒盖内的干燥剂能使试纸保持干燥。每次取出试纸后都应立即盖紧筒盖,以免试纸在不知不觉中受潮,也可避免干燥剂因暴露在空气中而失效。 旧试纸筒应丢弃,不要用旧试纸筒装盛其他东西(尤其是酒精),以免筒盖混淆,造成试纸受潮。 保证未用的试纸始终储存在原装筒内。切勿将试纸分装在其他容器(包括旧筒)内。勿将已用过的试纸混装在现用的试纸筒内。注意试纸失效期,并确保在有效期内用完。 6.血糖控制在什么范围属于正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