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电解质紊乱的护理目标及措施

水电解质紊乱的护理目标及措施

水电解质紊乱的护理目标及措施

一、概述

水电解质紊乱是指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被打破,导致血液中的电解质浓度异常。这种疾病常见于患有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严重感染的患者。水电解质紊乱的护理目标是维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以确保机体正常代谢和功能运转。

二、护理目标

1. 保持水平衡

•目标: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防止脱水或水中毒。

•措施:

–定期检测体重、尿量和血压,及时发现和纠正水分异常。

–鼓励患者适量饮水,避免过度脱水或过度补水。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水分需求,调整输液速度和容量。

–教育患者注意饮食中水分的摄入,避免过度摄入盐分和咖啡因。

2. 维持电解质平衡

•目标:保持体内电解质的正常浓度,防止电解质紊乱。

•措施:

–定期监测血液中的电解质浓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异常。

–根据患者的电解质水平,调整饮食中的电解质摄入。

–根据医嘱,给予患者补充电解质的药物或液体。

–教育患者注意饮食中电解质的摄入,避免过度摄入或缺乏。

3. 预防并处理并发症

•目标:预防并处理水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肌肉痉挛等。•措施:

–定期监测心电图、血气分析和尿液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并发症风险,调整治疗方案和药物使用。

–教育患者注意并发症的早期症状,及时就医并接受治疗。

三、具体措施

1. 脱水的护理措施

•目标:纠正脱水,恢复体内水分平衡。

•措施:

–给予患者足够的饮水量,根据医嘱进行口服或静脉补液。

–监测患者的尿量和尿液颜色,及时发现脱水的迹象。

–鼓励患者多喝水,避免过度出汗和脱水的因素。

–教育患者注意脱水的早期症状,如口渴、尿量减少等。

2. 水中毒的护理措施

•目标:纠正水中毒,恢复体内水分平衡。

•措施:

–限制患者的饮水量,避免过度补水。

–监测患者的尿量和尿液浓度,及时发现水中毒的迹象。

–注意监测患者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水中毒引起的并发症。

–教育患者注意水中毒的早期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3. 电解质紊乱的护理措施

•目标:纠正电解质紊乱,恢复体内电解质平衡。

•措施:

–根据患者的电解质水平,调整饮食中的电解质摄入。

–根据医嘱,给予患者补充电解质的药物或液体。

–监测患者的血液中的电解质浓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异常。

–教育患者注意电解质的摄入,避免过度摄入或缺乏。

4. 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目标:预防并处理水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并发症。

•措施:

–定期监测心电图、血气分析和尿液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并发症风险,调整治疗方案和药物使用。

–教育患者注意并发症的早期症状,如心悸、肌肉痉挛等。

–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如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补充钙剂等。

四、结论

水电解质紊乱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电解质水平,制定相应的护理目标和措施,以维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并发症风险,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处理水电解质紊乱,为患者提供全面、详细、完整的护理服务。

水电解质紊乱的护理目标及措施

水电解质紊乱的护理目标及措施 一、概述 水电解质紊乱是指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被打破,导致血液中的电解质浓度异常。这种疾病常见于患有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严重感染的患者。水电解质紊乱的护理目标是维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以确保机体正常代谢和功能运转。 二、护理目标 1. 保持水平衡 •目标: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防止脱水或水中毒。 •措施: –定期检测体重、尿量和血压,及时发现和纠正水分异常。 –鼓励患者适量饮水,避免过度脱水或过度补水。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水分需求,调整输液速度和容量。 –教育患者注意饮食中水分的摄入,避免过度摄入盐分和咖啡因。 2. 维持电解质平衡 •目标:保持体内电解质的正常浓度,防止电解质紊乱。 •措施: –定期监测血液中的电解质浓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异常。 –根据患者的电解质水平,调整饮食中的电解质摄入。 –根据医嘱,给予患者补充电解质的药物或液体。 –教育患者注意饮食中电解质的摄入,避免过度摄入或缺乏。 3. 预防并处理并发症 •目标:预防并处理水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肌肉痉挛等。•措施: –定期监测心电图、血气分析和尿液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并发症风险,调整治疗方案和药物使用。

–教育患者注意并发症的早期症状,及时就医并接受治疗。 三、具体措施 1. 脱水的护理措施 •目标:纠正脱水,恢复体内水分平衡。 •措施: –给予患者足够的饮水量,根据医嘱进行口服或静脉补液。 –监测患者的尿量和尿液颜色,及时发现脱水的迹象。 –鼓励患者多喝水,避免过度出汗和脱水的因素。 –教育患者注意脱水的早期症状,如口渴、尿量减少等。 2. 水中毒的护理措施 •目标:纠正水中毒,恢复体内水分平衡。 •措施: –限制患者的饮水量,避免过度补水。 –监测患者的尿量和尿液浓度,及时发现水中毒的迹象。 –注意监测患者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水中毒引起的并发症。 –教育患者注意水中毒的早期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3. 电解质紊乱的护理措施 •目标:纠正电解质紊乱,恢复体内电解质平衡。 •措施: –根据患者的电解质水平,调整饮食中的电解质摄入。 –根据医嘱,给予患者补充电解质的药物或液体。 –监测患者的血液中的电解质浓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异常。 –教育患者注意电解质的摄入,避免过度摄入或缺乏。 4. 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目标:预防并处理水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并发症。 •措施: –定期监测心电图、血气分析和尿液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并发症风险,调整治疗方案和药物使用。

电解质紊乱的护理措施

电解质紊乱的护理措施 世界是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的。人体也是一个平衡的状态。中医讲究“阴平阳秘”,意思是阴阳顺和,处于平和状态,人体才会健康。阴盛阳衰或是阳盛阴衰,人体都会生病。西医讲究的便是电解质的平衡。细胞内外的压力大小合适,人体的酸碱平衡,人体才会健康。但是生活中人们往往处于电解质紊乱的状况,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人体血浆中主要的阳离子是Na、K、Ca、Mg,对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体液的分布和转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细胞外液中主要阴离子以Cl-和HCO3-为主,二者除保持体液的张力外,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通常,体液中阴离子总数与阳离子总数相等,并保持电中性。当出现任何一个电解质数量改变时,将导致不同的机体损害,即出现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的常见病因:钠代谢紊乱,钾代谢紊乱,钙代谢紊乱,镁离子代谢异常

电解质紊乱的常见症状:高钠血症,低钠血症,高钾血症,低钾血症,高钙血症,低钙血症,低血镁症,高血镁症 治疗关键要针对病因及时彻底的治疗电解质紊乱,如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治疗低钾血症时,去除引起低血钾原因,在补钾过程要预防高血钾症。一般随着补钾,临床症状也随之恢复,如合并抽搐应注意是否有其他电解质改变,尤其是血钙的调节。慎用抗精神病药物以防发生意识障碍。高血钾时,治疗原则除针对病因外,要对抗钾中毒,促使钾离子的排泄,保护心肌功能。低钠血症要注重钠的补充,而高钠血症要监测计算水的补充。 保持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给予大量维生素及神经营养物质,以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如给予谷氨酸、三磷腺苷(三磷酸腺苷)、辅酶A、烟酸等。精神障碍一般无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用抗焦虑、抗抑郁类药,应用精神药物要慎重,要注意避免对有关脏器的进一步损害,加深意识障碍或损害其他脏器功能。

电解质紊乱护理问题

电解质紊乱护理问题 引言: 电解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重要物质,包括钠、钾、钙、镁等。电解质紊乱是指血液中电解质浓度异常偏高或偏低,可能导致多种症状和并发症。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了解电解质紊乱的原因、分类、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以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一、电解质紊乱的原因: 1. 肾功能障碍:肾脏是电解质代谢的主要器官,肾功能不全或肾小管损伤会导致电解质排泄障碍,引起电解质紊乱。 2. 消化系统疾病:如呕吐、腹泻等,会导致电解质的丢失或吸收不良,引发电解质紊乱。 3. 内分泌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垂体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疾病可导致电解质紊乱。 4. 药物不良反应:某些药物,如利尿剂、抗生素等,可能影响电解质的平衡,导致电解质紊乱。 二、电解质紊乱的分类: 根据电解质浓度增高或降低的情况,电解质紊乱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高钠血症:血液中钠离子浓度超过正常范围。临床表现包括口渴、

尿量减少、皮肤干燥、头痛、恶心等。治疗原则是限制钠的摄入,增加水分摄入,必要时静脉补液。 2. 低钠血症:血液中钠离子浓度低于正常范围。临床表现包括乏力、头晕、恶心、抽搐等。治疗原则是适当限制水分摄入,增加钠的摄入,必要时静脉补液。 3. 高钾血症:血液中钾离子浓度超过正常范围。临床表现可以是心律失常、肌肉无力、呕吐等。治疗原则是限制高钾食物的摄入,使用钙剂、胰岛素等药物促进钾的转移。 4. 低钾血症:血液中钾离子浓度低于正常范围。临床表现可以是肌肉无力、心律失常、腹胀等。治疗原则是增加富含钾的食物摄入,必要时口服或静脉补钾。 5. 高钙血症: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超过正常范围。临床表现可以是疲乏、恶心、便秘等。治疗原则是限制钙的摄入,增加钠和水分的摄入,必要时使用药物促进钙的排泄。 6. 低钙血症:血液中钙离子浓度低于正常范围。临床表现可以是手足抽搐、心律失常、抽搐等。治疗原则是增加富含钙的食物摄入,必要时口服或静脉补钙。 7. 高镁血症:血液中镁离子浓度超过正常范围。临床表现包括肌肉无力、呼吸抑制等。治疗原则是限制富含镁的食物摄入,增加钙的

外科水电解质紊乱的护理

第一章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调病人护理 第一节正常体液平衡 一、水的平衡 (一)体液的含量及分布 人体体液及其组成成分比较恒定,波动范围小 成年男性液体总量占体重的60% 女 55% 婴幼儿 70~80% 细胞内液:男性占体重40%,女性占35% 细胞外液占20%,组织间液为15%,血浆为5% 第一间隙-细胞内液所在的空间 第二间隙-细胞外液所在的空间,不断进行交换, 又称为功能性细胞外液。 第三间隙-胸腔、腹腔、脑室、关节和滑囊等 是非功能性细胞外液吗?

(二)24小时液体出入量的平衡 24小时液体出入量 摄入量(ml)排出量(ml) 饮水1000~1500 尿1000~1500 食物水700 粪150 内生水300 呼吸蒸发350 皮肤蒸发500 总入量2000~2500 总出量2000~2500 体温每升高1℃,每日每千克体重将增加失水3~5ml 浑身汗湿约失水1000ml 气管切开病人呼吸失水量是正常时的2~3倍 大面积烧伤和肉芽创面水分丢失迅猛 1.尿液 正常人每日尿量约1000~15OOml,尿比重为1.012

每日体内固体代谢物约30~40g,每g需15ml水溶解每日尿量至少500~600m 少尿小于400ml、无尿小于100ml 2.粪便 约150ml的水分从粪便排出 呕吐、腹泻、肠瘘易导致脱水 3.内生水 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 急性肾衰时,必须将内生水记入摄入量 (三)体液平衡调节 渗透压调节-下丘脑神经垂体-抗利尿激素 血容量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二、电解质的平衡 1.钠正常值135~145mmol/L 每日需氯化钠5~9g,自食物中获得 禁食的病人需每日输注等渗盐水500~1000ml 2.钾 正常值为3.5~5.5mmol/L

水电解质紊乱的护理目标及措施

水电解质紊乱的护理目标及措施 水电解质紊乱是指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失调,常见于各种疾病的 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水电解质紊乱的护理目标及措施,以 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护理目标: 1.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护理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的体液量和电解质浓度,及时纠正失衡情况,保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2.预防并发症。水电解质紊乱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律失常、肌肉痉挛、脱水等,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并发症,防止病情 恶化。 3.促进康复。水电解质紊乱可能影响患者的身体机能和代谢,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促进患者的康复。 护理措施: 1.监测体液量和电解质浓度。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液量和电解质浓度,及时发现失衡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

治疗方案。 2.纠正失衡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理人员可以采取口服或静脉注射等方式,补充体内缺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纠正失衡情况。 3.预防并发症。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肌肉痉挛、脱水等。 4.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理人员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方面,促进患者的康复。 5.教育患者及家属。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水电解质紊乱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等方面,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总之,水电解质紊乱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其护理目标及措施,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康复。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同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促进患者的康复。

电解质紊乱护理问题

电解质紊乱护理问题 电解质紊乱是指体内电解质浓度异常的情况,主要包括钠、钾、钙、镁等离子的紊乱。这些电解质对于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和机体的 电生理活动非常重要。本文将从电解质紊乱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护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电解质紊乱可以分为水钠紊乱、钾紊乱、钙磷紊乱、酸碱平衡紊 乱等。其中,水钠紊乱最为常见,包括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低钠血 症通常由于体内失钠或增加水分所致,常见于肾功能损害、水过多或 摄入不足等情况。高钠血症则常见于丧失大量水分,如高渗透压性失水、失水不足等。钾紊乱主要包括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常见于肾功 能不全、细胞内外钾分布异常等情况。钙磷紊乱则表现为低钙血症和 高钙血症,通常与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维生素D缺乏等相关。酸碱平 衡紊乱包括酸中毒和碱中毒,主要由于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引起。 电解质紊乱的临床表现多样,具体症状取决于电解质的紊乱类型 和程度。常见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肌肉无力、抽搐、意识

障碍等。此外,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血栓等并发症。 对于电解质紊乱的诊断,首先应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评估液体摄入、排尿情况、心肺功能和神经系统状态等。其次, 常规实验室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包括血液尿液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指标、肾功能评估、甲状旁腺功能检测等。根据检查结果,可以明确电解质 紊乱的类型与程度。 针对电解质紊乱的护理,首先应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对于低 钠血症,护理重点是补充钠盐,可通过口服、静脉输液等途径给予。 在补钠过程中,需监测血钠水平,避免钠浓度过快或过高。对于高钠 血症,护理重点是纠正原发病因并限制钠摄入。对于低钾血症,应补 充适量的钾盐,并监测血钾水平,以避免过快或过高。同时,要监测 心电图,以及关注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高钾血症,首先应 停用钾盐,限制钾摄入,并采取适当的药物或透析治疗。对于低钙血症,可通过补充钙剂来纠正,同时要监测血钙水平和心电图。对于高 钙血症,治疗原则是治疗原发病因,并适当限制钙摄入,有需要时可

外科疾病护理问题与措施

一、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1)护理问题:体液不足与高热、呕吐、腹泻、出血、胃肠减压、肠梗阻等导致的液大量丢失有关 护理目标:体液恢复平衡,无缺水症状和体征 护理措施:维持正常体液量 ①去除病因:采取措施预防水、钠代谢失调,遵医嘱积极处理原发疾病,防止 体液丢失 ②补充液体:遵医嘱及时、准确的补充液体。 补液量:包括生理需要量、已丢失量和继续丢失量三部分。 生理需要量:一般成人每日需要量为2000—2500ml,氯化钠5—9g,氯化钾2—3g,葡萄糖100—150g。已丢失量:指在制定补液前已经丢失的体液量,按缺水程度补充,轻度为体重的2%—4%;中度为4%—6%;重度为6%以上。继续丢失量:成人体温达40℃,需补充1000ml液体;出汗湿透一套衣裤,需补充1000ml液体;气管切开病人需补充1000ml液体。补液量= 生理需要量+ 已丢失量和继续丢失量(额外损失)。 补液原则:第一个8h补充总量的1/2,剩余1/2在后16个h内均匀输入。 补液顺序:先盐后糖、先晶后胶(但是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应尽早补充胶体溶液。)、液体交替、尿畅补钾(尿量达到40ml/h的情况下才能补钾。) ③观察疗效:补液过程中,密切观察疗效,如生命体征、精神状态、口渴、皮肤弹性、眼窝下陷等的恢复情况,以及尿量、尿比重,血常规、电解质及肝肾功能,心电图及中心静脉压的变化。 观察要点:水电解质,出入量是否恢复平衡,生命体征、皮肤弹性、口唇黏膜是否恢复正常。 (2)护理问题:营养失调与禁食、呕吐、腹泻等导致的摄入减少有关 护理目标:营养状况得以改善。 护理措施:向病人说明合理摄食对疾病回复的重要性,鼓励病人摄入含有丰富蛋白质、能量、

水电解质失衡的护理

教学目标 1、了解正常水、电解质的含量与分布。 2、了解何谓渗透、渗透浓度、渗透压。 3、了解测定酸碱平衡的常见参数。 4、熟悉正常酸碱平衡的调节。 5、熟悉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 6、熟悉电解质(钾、钠、钙、镁)的正常值和异常时的。 7、掌握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主要是脱水、钾代谢失衡)的评估及护理措施。 8、掌握常见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并对血气结果进行分析。 9、掌握液体复苏的概念和护理要点。 水电解质失衡的护理 高渗性脱水 1、维持适当的液体容积: ①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意识状态、出入量、以及尿量、尿比重 的变化,以作为液体补充的根据。 ②预防脱水合并症,当尿量每小时不足30ml时,可能会有休克、发烧、肾衰竭、昏 迷等合并症,应立即报告医生。 ③持续监测体液容积缺失恶化情况,或电解质不平衡的征象和症状。如尿液稀薄,尿 量增加,低血压,脉搏速率加快,皮肤弹性降低,体温增高,虚弱等。

④鼓励患者多摄取水分,鼻饲患者经胃管补充液体;或根据医嘱由静脉输液补充患者 的血管内容量。 ⑤当患者接受静脉输液时,应注意输液速度勿太快,尤其心脏、肾脏功能不好者,防 止出现循环负担过重,导致心衰和肺水肿。 ⑥补充液体时监测是否出现征循环负荷过重,如颈静脉怒张、中心静脉压过高、呼吸 困难、肺部听诊有湿罗音、心搏过速等,若出现上述情形,须立刻通知医生并控制 输液速度。 ⑦渗透性利尿剂会造成钾离子流失,应给予低钾血症患者补充钾离子。 ⑧监测静脉注射葡萄糖患者的血糖状况,避免出现高血糖。 2、维持皮肤粘膜的完整性 ①定时擦洗、清洁皮肤,少用肥皂擦洗以免过于干燥。 ②协助虚弱或意识不清的患者翻身,或床上被动运动以减少骨隆突长期受压。并请允 许时,多让患者下床活动。 ③若发生口腔粘膜炎症或溃疡,应加强口腔护理。有假牙者应取下,避免假牙刺激粘 膜发生炎症,造成溃疡、坏死、出血。指导患者保持口腔的清洁,以预防感染。 ④鼓励患者饮水,以保持身体、口鼻、唇舌的清洁及湿润;接受氧气治疗或使用呼吸 机的患者,须维持足够的湿化状态。 3、防止因跌到造成的创伤 ①观察情绪状态,确定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病情变化。 ②加强意识混乱及定向力障碍患者的保护措施,如移除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拉起床栏, 加强室内灯光,安排护理人员照顾。 ③定时监测患者的血压,血压过低时应遵医嘱补充液体。

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第一章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详述 人体内环境是维系细胞和各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内环境的稳定主要由体液、电 解质和渗透压所决定。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动态平衡若因疾病、手术和创伤等因素而遭到破坏,将导致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表现为容量、浓度和成分的失调。容量失调系指体液量 呈等渗性减少或增加,仅引起细胞外液量的改变,如缺水或水过多;浓度失调系指由于细 胞外液量的减少或增加,导致渗透压发生变化,如低钠或高钠血症;成分失调系指与细胞 外液中的离子成分改变并导致相关的病理变化,如低钾或高钾血症、酸中毒、碱中毒等。 若代谢失衡的程度超越人体的代偿能力,便可影响疾病的转归。因此,掌握水、电解质和 酸碱平衡的基本理论及失衡时的临床表现,对提高临床监护和诊治水平十分重要。 一、体液共同组成与原产 人体内液体总量因性别、年龄和胖瘦而异。成年男性体液约占体重的60%;女性因脂 肪组织较多,体液约占50%;婴幼儿可高达70%~80%。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脂肪组织的增多,体液量逐渐下降,14岁以后少年的体液量占体重的比例和成年人基本相似。 体液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共同组成。细胞内液大部分坐落于骨骼肌内,成年 男性因肌肉量很大,细胞内液仅约体重40%;而女性细胞内液约占到体重的35%。细胞外 液主要由血浆和非政府间液两部分共同组成。非政府间液通过与血浆或细胞内液的物质互 换达至均衡;其基本成分与血浆相同,但不不含红细胞和仅不含少量蛋白质。男、女性细 胞外液均占到体重的20%,其中血浆量约占到体重的5%,非政府间液量占到体重的15%。 体液分布除以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区分外,还可以三个间隙的分布表示。第一间隙容 纳细胞内液,是细胞进行物质代谢的场所;第二间隙容纳细胞外液的主体成分,即组织间 液和血浆,该部分属于功能性细胞外液,具有快速平衡水、电解质的作用;第三间隙系指 存在于体内各腔隙中的一小部分细胞外液,包括胸腔液、心包液、腹腔液、脑脊液、关节液、滑膜炎和前房水等,仅占体重的1%~2%,属非功能性细胞外液;虽有其各自功能,但 对体液平衡的调节作用极小且慢。 体液的主要成分就是水和电解质。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阳离子为+ na,主要阴离子为cl-、hco3-和蛋白质。细胞内液中的主要阳离子为k+和mg2+,主要阴离子为hpo42-和蛋白质。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相似,正常为290~310mmol/l。 二、体液均衡及调节

01外科护理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水和钠代谢紊乱 一、等渗性缺水 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是水和钠成比例丧失,血清钠浓度和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在正常范围,但细胞外液量(包括循环血量)迅速减少,是外科病人最常见的缺水类型。 【病因】 常因急性体液丧失引起,丧失的体液成分与细胞外液基本相同。常见的病因有:①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大量呕吐、腹泻、肠痿等;②体液丧失于第三腔隙,如肠梗阻、烧伤、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等。 【病理生理】 等渗性缺水时细胞外液量减少,刺激肾入球小动脉壁压力感受器及远曲小管致密斑的钠感受器,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醛固酮分泌增加,促进肾远曲小管对Na+和水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量得以恢复。由于丧失的液体为等渗性,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并无明显变化,故细胞内液量一般不发生改变。但若体液失衡持续时间长且未及时补充适当液体,细胞内液也将逐渐外移而出现细胞内缺水。 【临床表现】 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厌食、少尿等症状,口唇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弹性降低,但不口渴。若短时间内体液丧失达到体重的5%,可出现心率加快、脉搏细速、血压不稳或降低、肢端湿冷等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当体液继续丧失达体重的6%~7%时,休克表现明显,常伴有代谢性酸中毒。大量胃液丧失所致的等渗性缺水,因有H+的大量丧失,可并发代谢性碱中毒。 【辅助检查】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均明显增高;血清Na+、Cl-,一般无明显改变;尿比重增高。 【处理原则】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2.静脉补液可选用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如乳酸钠溶液或复方氯化钠溶液),平衡盐溶液内电解质的含量与血浆相似,而等渗盐水的Cl-含量高于血清Cl-含量,大量补充有导致高氯性酸中毒的危险,因此大量输液时选用平衡盐溶液更为合理和安全。补充水分的同时注意补钠和补钾,以免发生低钠和低钾血症。 【护理措施】 维持充足的体液量 (1)去除病因:采取有效预防或治疗措施,积极处理原发疾病。 (2)补充液体:对已出现体液不足的病人,应根据其生理状况和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遵医嘱及时补充液体。补液时应严格遵循定量、定性、定时的原则。 1)定量:包括生理需要量、已经损失量和继续损失量3部分。①生理需要量:每日生理需要量的简易计算方法为:体重的第1个l0kg×100ml/(kg·d)+体重的第2个l0kg×50ml/(kg•d)+其余体重×20ml/(kg·d)。65岁以上的老年人或心脏病病人,实际补液量应少于计算所得量。小儿每日生理需要量平均为100ml/(kg·d),可根据年龄、体重进行适当增加或减少。②已经损失量:又称累积失衡量,指在制定补液计划前已经丢失的体液量,按缺水程度补充,每丧失体重的1%补液400~500ml计算。由于机体自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故通常第1个24小时只需补充1/2量,第2日再根据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补充其余的1/2。③继续损失量:又称额外损失量,包括外在性和内在性失液。外在性失液按所丢失液体的不同特点,尽可能等量、等质地补充。内在性失液,如腹(胸)腔内积液、胃肠道积液等需根据病情变化来估计补液量。此外,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应按3~5ml/kg体重增补;中度出汗者,丢失的体液量可估算为500~1000ml(含钠1.25~2.5g);大量出汗,估计丢失体液1000~1500ml;湿透1套衬衣裤,按丢失1000ml体液计算;气管切开者从呼吸道蒸发的水分24小时可达800~1200ml。 2)定性:原则是缺什么,补什么。①生理需要量:成人对盐、糖的日需要量为:氯化钠4~6g,相当于生理盐水500ml;氯化钾3~4g,相当于10%氯化钾30~40ml;5%~10%葡萄糖溶液1500~2000ml。②已经损失量:等渗性缺水以补充平衡盐溶液为主。③继续损失量:根据实际丧失体液的成分进行补充。 3)定时:根据体液丧失的量、速度及重要脏器的功能状态合理安排补液的速度。若各重要脏器功能良好,应遵循“先快后慢”的原则进行分配,即第1个8小时补充总量的1/2,剩余1/2在后16个小时内均匀输入。 (3)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入水量包括经胃肠道和非胃肠道摄入的液体,如饮食、饮水、管饲和静脉输液量等;出水量包括大小便量、呕吐物、汗液、引流液以及从呼吸道、创面蒸发的液体量等。其中尿量是反映微循环灌注的重要指标。 (4)疗效观察:补液过程中严密观察补液效果,注意不良反应。①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体温的

外科水、电解质紊乱患者的护理要点

外科水、电解质紊乱患者的护理要点 一、等渗性缺水 等渗性缺水是指水和钠成比例丧失,血清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在正常范围。 1.评估要点(1)监测血电解质、肾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ABG)。 (2)了解等渗性缺水的原因有无消化液的急性丧失, 如大量呕吐、肠外掇等;有无体液丧失,如急性腹膜炎、肠梗阻、大面积烧伤早期等。 (3)症状和体征有无皮肤弹性下降;口腔内颊黏膜或齿龈线区出现干燥;有无心血管系统症状和体征,如心率加快、脉搏细速、血压不稳或降低;有无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意识改变、乏力、神志淡漠;出入量的变化;中心静脉压是否低于正常值等。 2.护理措施(1)维持充足的体液量 ①去除病因积极处理原发疾病,以减少体液的丢失。 ②实施体液疗法遵医嘱及时补液,补液时严格遵循定量、定性和定时的原则。 ③遵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④疗效观察精神状态;缺水征象;生命体征;血、尿常 规、血清电解质、肝肾功能、中心静脉压的改变。 (2)减少受伤的危险①监测血压以免在改变体位时发生眩 晕而跌倒。

②定时翻身,经常变换体位,保持皮肤完整。 ③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如使用防护栏、约束带等。 二、低渗性缺水 低渗性缺水是指水和钠同时丢失,但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低于135mmol/L,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1.评估要点 (1)监测血电解质、肾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ABG)。 (2) 了解低血钠的原因有无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丧失的情况,如反复呕吐、慢性肠梗阻等;有无大创面慢性渗液的情况;有无肾脏排水、排钠过多而补钠不足的情况。 (3)有无体液过多潴留的征兆,如肺部湿啰音、中心静脉压升高、肺毛细血管/动脉楔压升高、组织水肿、颈静脉怒张、腹水等。 (4)症状和体征有无消化系统症状和体征,如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腹部痉挛等;有无心血管系统症状和体征,如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脉压缩小等;有无神经/肌肉系统症状和体征,如颅内压升高、头痛、倦怠、意识不清、昏迷、痉 挛、肌肉无力或反射过度等。 2.护理措施(1)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 (CVP)、 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压(PAP)及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 (2)监测体重变化。

(完整版)内分泌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

(完整版)内分泌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 概述 内分泌科是一个专门研究人体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科室。本文档将介绍内分泌科常见的护理诊断与相应的护理措施。 一、护理诊断 1. 水电解质紊乱: - 临床表现:体液平衡紊乱,电解质水平异常。 - 护理措施: - 监测患者的体液入出量,及时记录。 - 帮助患者维持适当的水分摄入和排出。 - 监测患者的血电解质水平,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血糖控制不良: - 临床表现:血糖水平持续高或低。 - 护理措施: - 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注意异常波动。 - 协助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注射。 - 提供健康的饮食指导,合理控制血糖摄入量。

3. 激素代谢异常: - 临床表现:激素水平异常,引起身体各系统功能紊乱。 - 护理措施: - 监测患者的激素水平,密切关注异常变化。 - 帮助患者保持适当的激素治疗方案。 - 教育患者关于激素替代治疗的注意事项。 二、护理措施 1. 注重心理护理: - 患者常因内分泌疾病引起的心理问题而焦虑和抑郁。医护人员应给予关怀和支持,促进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 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帮助患者缓解压力。 - 建立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良好沟通,及时解答患者的疑虑。 2. 饮食管理: - 提供个性化的饮食方案,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 - 避免过度摄入或限制某些食物,以保持血糖水平稳定。 - 提供饮食指导,帮助患者控制体重,预防并发症发生。

3. 运动指导: - 制定适宜的运动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个 性化运动指导。 - 监测患者运动后的血糖水平变化,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长。 - 教育患者关于运动对于内分泌健康的重要性,以及运动前后 的注意事项。 4. 定期复查和随访: - 规定患者的复查时间和频率,确保疾病的控制和治疗效果的 评估。 - 针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个性化的随访服务。 - 提供相关病情咨询和预防措施,以促进患者的健康管理。 总结 内分泌科常见的护理诊断包括水电解质紊乱、血糖控制不良和 激素代谢异常。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注重心理护理、饮食管理、运 动指导和定期复查随访。医护人员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第一章 水 电解质 酸碱代谢失调病人的护理

第一章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调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正常体液平衡 一、水的平衡 (一)体液的含量与分布 人体体液及其组成成分比较恒定,只在较小范围内波动。人体内体液总量与性别、年龄及胖瘦有关,正常成年男性液体总量占体重的60%,女性为55%,婴幼儿为70%~80%,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脂肪量增多,体液量将减少。体液中细胞内液男性占体重的40%,女性占35%,细胞外液占20%;细胞外液中组织间液为15%,血浆为5%。可以将细胞内液所在的空间称为第一间隙,细胞外液所在的空间称为第二间隙,这部分细胞外液不断地进行交换,对平衡体液起重要作用,故称为功能性细胞外液。另外,还有第三间隙,是指胸腔、腹腔、脑室和脊髓腔、关节和滑囊等腔隙,这些腔隙内存在少量液体,属细胞外液,虽各有其功能,但在体液平衡及调节中作用不大,属于非功能性细胞外液。 (二)24小时液体出入量的平衡 正常成人24小时液体出入量为2000~2500ml。 1.无形失水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日约850ml,称为不显性失水。在估计病人液体出量时,要计入不显性失水。在异常情况下,失水量可能更多,如体温增高可增加水分蒸发,体温每增高1℃,每日每公斤体重将增加失水3~5ml;气管切开病人呼吸失水量是正常时的2~3倍;大面积烧伤和肉芽创面的病人水分丢失更为惊人。 2.尿液正常人每日尿量约1000~1500ml,尿比重为1.012。肾脏每日排泄体内固体代谢物约30~40g,每溶解1g溶质需15ml水分,故每日尿量至少需500~600ml,才能将体内固体代谢产物排出体外。此时的尿比重高达1.035,肾脏的负担很重,可见维持尿量的重要性。 3.粪便消化道每日分泌消化液8000ml以上,但仅有约15Oml的水分从粪便中排出,其余经消化道被重新吸收。但在病理情况下,如频繁的呕吐、严重腹泻、肠瘘等水分丢失过多,可导致脱水。 4.内生水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物质氧化到最终生成CO2和水约300ml。因数量不多,对整体影响不大。但在急性肾衰竭时,需严格限制入水量,必须将内生水计入出

电解质紊乱的护理措施

电解质紊乱的护理措施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电解质紊乱的护理措施 世界是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的。人体也是一个平衡的状态。中医讲究“阴平阳秘”,意思是阴阳顺和,处于平和状态,人体才会健康。阴盛阳衰或是阳盛阴衰,人体都会生病。西医讲究的便是电解质的平衡。细胞内外的压力大小合适,人体的酸碱平衡,人体才会健康。但是生活中人们往往处于电解质紊乱的状况,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人体血浆中主要的阳离子是Na、K、Ca、Mg,对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体液的分布和转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细胞外液中主要阴离子以Cl-和HCO3-为主,二者除保持体液的张力外,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通常,体液中阴离子总数与阳离子总数相等,并保持电中性。当出现任何一个电解质数量改变时,将导致不同的机体损害,即出现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的常见病因:钠代谢紊乱,钾代谢紊乱,钙代谢紊乱,镁离子代谢异常

电解质紊乱的常见症状:高钠血症,低钠血症,高钾血症,低钾血症,高钙血症,低钙血症,低血镁症,高血镁症 治疗关键要针对病因及时彻底的治疗电解质紊乱,如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治疗低钾血症时,去除引起低血钾原因,在补钾过程要预防高血钾症。一般随着补钾,临床症状也随之恢复,如合并抽搐应注意是否有其他电解质改变,尤其是血钙的调节。慎用抗精神病药物以防发生意识障碍。高血钾时,治疗原则除针对病因外,要对抗钾中毒,促使钾离子的排泄,保护心肌功能。低钠血症要注重钠的补充,而高钠血症要监测计算水的补充。 保持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给予大量维生素及神经营养物质,以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如给予谷氨酸、三磷腺苷(三磷酸腺苷)、辅酶A、烟酸等。精神障碍一般无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用抗焦虑、抗抑郁类药,应用精神药物要慎重,要注意避免对有关脏器的进一步损害,加深意识障碍或损害其他

电解质紊乱的护理目标

电解质紊乱的护理目标 电解质紊乱(electrolyte imbalance)是指体内电解质浓度超过 或低于正常范围,导致机体的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常见的电解质包括钠、钾、钙、镁等。如果不及时处理,电解质紊乱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建立明确的护理目标对于恢复患者的电解质平衡至关重要。 护理目标一:维持电解质稳定的内环境 维持电解质稳定的内环境是电解质紊乱护理的首要目标。在实施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士应注重以下方面: 1. 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浓度,包括钠、钾、钙、镁等。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者的电解质水平,以便随时了解患者的电解质状态。 2. 严密观察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变化,如疲劳、心律失常、肌肉抽搐等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制定并调整治疗方案。 3. 协助医生制定静脉输液方案,包括补液和电解质补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液体和药物以维持电解质平衡。 4. 进行电解质饮食教育,包括建议患者增加或减少特定的食物摄入,以补充或限制特定电解质的摄入。 护理目标二:预防电解质紊乱的恶化 预防电解质紊乱的恶化是护理过程中的重要目标,旨在减轻患者的症状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1. 确保患者足够饮水。对于水盐平衡紊乱的患者,水分的摄入量应根据医嘱进行调整。护士应监测患者的水分摄入量和尿量,避免水分摄入过多或过少。

2. 监测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某些种类的电解质紊乱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和血压异常。护士应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3. 加强皮肤护理和协助患者进行体位调整。某些电解质紊乱可能导致皮肤干燥和瘙痒,护士应协助患者进行适当的皮肤护理,并提醒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以缓解不适。 4. 监测患者的精神状态。电解质紊乱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导致精神症状的出现。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并及时与医生沟通,以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目标三:教育患者和家属 教育患者和家属是护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护士须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有关电解质紊乱的相关知识,使他们了解病情的严重性和必要的治疗措施。以下是一些护士可以向患者和家属传达的信息: 1. 电解质紊乱的原因和机制。了解电解质紊乱的原因和机制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理解病情,进而积极配合治疗。 2. 电解质饮食的调整。护士可以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有关电解质饮食的指导,包括增加或限制特定食物的摄入量,以补充或限制特定电解质的摄入。 3. 用药注意事项。某些电解质紊乱可能需要医生开具相应的药物治疗,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介绍药物的使用方法、副作用和监测指标,以及服药的注意事项。 总之,建立明确的护理目标是电解质紊乱护理的基础。通过维持电解质稳定的内环境、预防电解质紊乱的恶化以及教育患者和家属,护士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电解质平衡,提高患者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护理措施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护理措施 标题:重拾健康,平衡身体的酸碱之道 导言: 当我们的身体的水电解质代谢出现紊乱,导致酸碱平衡失调时,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各种不适。为了重拾健康,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来恢复身体的平衡。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您平衡身体的酸碱之道。 一、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水是人体的基础,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维持水电解质代谢的平衡至关重要。每天饮用足够的水,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有助于稳定酸碱平衡。 二、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于维持酸碱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既能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又能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同时,减少高蛋白质、高糖分和高盐分的食物摄入,有助于减轻身体的酸负荷,维持酸碱平衡。 三、适当运动,促进代谢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身体的代谢,加速水电解质的排泄,从而维持酸碱平衡。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坚持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调节身体的酸碱平衡。

四、规律作息,减少压力 规律的作息时间可以维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减少身体的应激反应,有助于平衡酸碱平衡。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减少压力和焦虑,可以改善身体的水电解质代谢,维持酸碱平衡。 五、遵医嘱,合理用药 当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时,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用药可以帮助恢复身体的酸碱平衡,促进水电解质代谢的正常运转。 结语: 通过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合理调整饮食结构、适当运动、规律作息和遵医嘱,我们可以有效地护理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重拾健康,平衡身体的酸碱之道,让我们的身体重获健康与活力。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让身体保持酸碱平衡,远离疾病的困扰。

电解质紊乱病人护理计划

电解质紊乱病人护理计划单 科室姓名年龄岁性别床号住院号 第页

合作协议书 甲方: (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身份证号码 (以下简称乙方) 鉴于乙方运用其方面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为甲方进一步提高公司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经双方友好协商,双方同意甲方以干股的方式对乙方进行奖励和激励。为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特订立以下协议: 一、定义: 1、干股:指经公司股东同意记载在股东名册但不在工商部门登记的股份,对外不产生法律效力,乙方不得以此干股对外作为在甲方拥有资产的依据。干股的拥有者仅享有参与公司年终利润的分配权,而无所有权和其他权利,不得转让和继承。 2、分红:指公司年终税后的可分配的净利润。 二、.甲方根据乙方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授予乙方总股份 %的干股。 三、分红的取得。 在扣除应交税款后,甲方按以下方式将乙方可得分红给予乙方。 1、在确定乙方可得分红的三十个工作日内,甲方将乙方可得分红支付给乙方; 2、乙方取得的干股分红以人民币形式支付,除非乙方同意,甲方不得以其它形式支付。 四、乙方权利义务 1、乙方在获得甲方授予的干股的同时,须与甲方签订劳动合同,担任甲方职位,负责甲方的工作,劳动合同年限不得低于年。 2、乙方在任职期间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享受工资等福利待遇。 五、合作期限。 1、本协议期限为月年月日届满; 2、合作期限届满后,乙方不在享有本协议约定的干股份额,除双方在到期日之前签署书面协议,续展本合同期限。 六、保密义务。 乙方对本协议的内容承担保密义务,不得向第三人泄露本协议中乙方所得干股股份、分红等情况以及保密协议要求的若干事项,除非事先征得甲方的许可。 七、违约责任 1、如乙方违反本协议和《劳动合同》的约定,甲方有权提前解除本合同并终止乙方享有干股的权益,造成甲方损失的须赔偿甲方的损失。 八、争议的解决 如果发生由本合同引起或者相关的争议,双方应当首先争取友好协商来解决争议。如果双方协商不成,则将该争议提交甲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诉讼裁决。 九、合同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本合同不得以口头方式修改,而须以双方签署书面文件的方式修改。 甲方:乙方(签名): 授权人签字: 时间:时间:篇二:干股合作协议书 合作协议书 甲方: (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身份证号码 (以下简称乙方) 甲方舞蹈机构基本状况:甲方出于对舞蹈机构长期发展的考虑,为激励人才,留住人才,

【精品】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失调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标 1、熟悉体液分布及人体水的摄入与排出的正常途径 2、了解体液平衡的调节 3、掌握血浆内K、Na、Cl、Ca离子的正常值 4、熟悉各型缺水、电解质失衡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和护理 5、掌握体液失衡的护理 教学内容 1、人对水、电解质平衡的需要 2、维持人体的水、钠代谢平衡的护理 各型缺水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和护理

3、维持人体内钾的平衡 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和护理 第一节:体液平衡 意义 是临床护士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重要基础问题 人体赖以生存、生活而进行的新陈代谢是一系列复杂的、相互关联的生化反应(主要在细胞内进行,且动态变化)离不开水。水、电解质构成了人体内环境 人对水、电解质平衡的需要 体液:由水和电解质组成 体液成分相对恒定,主要包括 容量相对恒定

电解质浓度相对恒定 渗透浓度相对恒定 酸碱度相对恒定 人体对水和电解质的需求和分布体液占体重的 成年男性:60% 成年女性与老年人:50% 新生儿:70-80% 肌组织含水量:75~80% 脂肪:10~30% 水代谢 体液中的电解质

主要阳离子:K+、Na+、Ca+ 主要阴离子:Cl-、HCO3ˉ 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相等 290-310mmol/L 体液的平衡主要取决于水的平衡人体每天摄入水量:2500ml 饮水:1600ml 食物:700ml 食物氧化生水:200ml 人体每天排出水量:2500ml 尿液:1500ml 少尿:尿量<400ml/日

无尿:尿量<50ml/日 粪便:200ml 皮肤蒸发:500ml 肺呼出:300ml 气管切开者每日自呼吸道蒸发的水量比正常人多2~3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