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新课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新课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新课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新课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一、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要求各小组每天轮流在黑板上写一句能够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格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1、要求各小组每天轮流在黑板上写一句能够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格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积极性、主动性,解决学习动力问题。积极性、主动性,解决学习动力问题。2、通过家长会宣传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让广大家长积极支持学生参与合作学习。通过家长会宣传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让广大家长积极支持学生参与合作学习。3、班内设置一些合作学习的标语,各小组的口号等营造浓厚的合作学习氛围。班内设置一些合作学习的标语,各小组的口号等营造浓厚的合作学习氛围。4、通过黑板报的栏目小组大擂台”,营造出快乐和谐高效的氛围。通过黑板报的栏目小组大擂台”营造出快乐和谐高效的氛围。

二、提高合作学习的技巧。给学生介绍一些关于合作学习的规则和要求。提高合作学习的技巧。给学生介绍一些关于合作学习的规则和要求。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自学的方法、探究的方法、收集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自学的方法、探究的方法、收集信息的方法。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给学生成对合作学习如何互帮互助,做到你说我听、我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给学生成对合作学习如何互帮互助,做到你说我听、你听、你做我检查。教给学生四人合作学习如何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四人合作学习如何你听、你做我检查。教给学生四人合作学习如何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展示、辩论和竞赛。展示、辩论和竞赛。3、每周组织一次“学习小组长沙龙”,旨在充分调动小组长的极性和提升组长管理水平。

每周组织一次“学习小组长沙龙”旨在充分调动小组长的极性和提升组长管理水平。

附1:某班课堂合作学习基本技能细则课堂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主要有以下十项:课堂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主要有以下十项:十项

(一)听取1.听人发言要专心。 .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思考他的答复有没有道理,对与否。2.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思考他的答复有没有道理,对与否。 3.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嘴打断。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提出。 4.听人发言如有不同见解,需要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求得共同进步.

(二)说明 1.先准备后发言,不信口开河。 2.发言围绕讨论中心,不东拉西扯。 3.谈看法要有根据,能说清理由。谈看法要有根据4.语言表达力求清楚明白,不罗嗦。5.别人提出疑问,要针对问题耐心解释。

(三)求助1.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向同学请教,态度要虚心有礼,搞明

白为止。2.接受帮助后,应向对方表示感谢。接受帮助后,应向对方表示感谢。

(三)自控1.服从组长安排。1.服从组长安排。 2.遵守纪律,不随便离开座位,不讲与学习无关的话。3.小组讨论时,有次序地发言,声音要轻,不影响其他小组学习。4.服从组内大多数人意见,有争执向老师请求援助。

(四)帮助1.关心同学,及时了解同学的困难。 2.主动、热情、耐心地帮助同学,不伤害同学的自尊心。3.帮助时,要向同学说清发生困难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建议 1.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大胆设想。 2.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和措施。

(六)协调1.鼓励1.鼓励(1)善于根据学习任务引发话题,组织讨论。善于根据学习任务引发话题,组织讨论。(2)关注每一个组员的活动,对组员的发言适时地给予鼓励性的评价。(3)随时注意观察讨论的气氛和组员的参与情况,用微笑、期待的目光或鼓励随时注意观察讨论的气氛和组员的参与情况,用微笑、引导较少发言的同学参加。

2.阻止(1)当组员思想开小差或违反纪律时,可先正面提醒:“请注意纪律”,或用目光动作暗示。当组员思想开小差或违反纪律时,可先正面提醒:请注意纪律”或用目光动作暗示。如仍无效,再严肃地点名制止。如仍无效,再严肃地点名制止。(2)当组员讨论偏离中心议题时,应委婉地发出信号,使之言归正传。当组员讨论偏离中心议题时,应委婉地发出信号,使之言归正传。

3.分担(1)每次活动要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每次活动要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2)根据各人特点,分配任务。组长为中性发言人根据各人特点,分配任务。(3)各自专心学习,努力完成任务。各自专心学习,努力完成任务。(4)展示学习成果,交流提高。展示学习成果,交流提高。

5.总结(1)综合说明同学讨论时提出的几种意见。综合说明同学讨论时

提出的几种意见。(2)分析讨论意见,作出结论。合作技能“七字诀”

附2 合作技能“七字诀”听取发言要专心,注视对方动脑筋说明理由要充分,启发大家同思考。求助别人要心诚,得到帮助表谢意。反思敢于承认错,肯定别人学着做。自控发言尽量轻,服从集体留个性。帮助同学要主动,诲人不倦情谊浓。建议之前多思考,分工合作效果好。协调彼此求默契,交往合作争第一。协调彼此求默契,交往合作争第一。

三、扎实拓展小组多元合作评价机制 1.学习成绩测评每周、每单元、期中、期末的数学、语文、英语以及其他科目测试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每次测验之后,由各小组长统计各个小组成员的总分,然后由科代表进行全班小组排名,根据排名给各小组成员进行加分(有几个组最高就加几分,依此类推)。同时,成绩有进步的小组,每进步一个名次,全组成员加1 分。2.作业完成情况对于任课教师布置的作业,小组成员互相督促,遇到疑难问题相互探讨解决。科代表在收作业时注意登记不交或迟交作业的同学,并实行扣分制科代表将结果按小组进行统计后,将统计结果交学习委员记录(登记上墙),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3.课堂表现,课堂上积极主动举手发言,答对者每次加1 分;能提出有价值问题者加1 分(当一个同学回答问题错误时,同组的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补充,当有其他组同学竞争回答问题时,同组组员享有优先权),但一周内每人加分最高不超过由科代表进行统计,组员享有优先权),但一周内每人加分最高不超过4 分,由科代表进行统计,每天将加分),结果按组统计后交给学习委员登记。结果按组统计后交给学习委员登记。

4.行为习惯养成要求学生认真遵守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按规定时间到校,佩带校牌,主动捡拾垃圾,按规定时间到校不在楼道、教室里追逐打闹,有秩序的上下楼梯,讲好个人及公共卫生,对人有礼貌等。违反者按学校的日常行为量化办法扣分,同时该小组扣所扣分数的一半。(分数学校有规定)

5.奖励措施5.奖励措施

某班各组分项成绩汇总表(初一三班各组分项成绩汇总表(周)

课堂表现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

作业

各科测试

行为规范

总分

根据上面各项汇总周结表。小组的奖励实行“一荣俱荣”的原则。在八个学习小组之间开展流动金星学习小组的竞争活动,以此来激发活力,提高小组内成员的凝聚力,对先进小组和小组长进行奖励——随月考小组成绩和平日量化考核的结果,全班共设2 个金星学习小组,由副班长统计各个小组的最后得分,每周一班会公布一次,并在周一的班会进行颁奖活动。并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取得优异成绩的小组和个人,除设立金星学习小组之外,还设立最团结小组,成员进步最大小组,课堂最佳表现组,黄金搭档,最佳发言人,同时采取星级奖作为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我们已经在课堂上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这说明,教师已经在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多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也有教师提出,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本来是不矛盾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困难。学习好的学生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只是相当于走了个形式。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老师该怎么办?

这的确是困扰教师的一个难题。我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难题首先要澄清“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概念的实质。小组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小组学习的实质是在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一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一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那么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怎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呢?

方法/步骤

.

一、建立合理的合作小组集体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体验成功,探索与发现的乐趣。合作学习中的每个组均为一个小集体。合作学习就是通过这样一个个小集体发挥作用,完成探究任务。因此,小组内部人员的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认真考察学生个性差异、能力特征,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习惯、性格爱好、成绩差异等因素做详细了解,进行异质分组后,在组内对每个组员还须进行合理的分工,角色的调配。组长要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在自己完成好任务的前提下,组内不会的他应负责讲解。同时他还应该检查组内成员的完成情况。在小组学习中,他们一起朗读、背诵、预习、复习、互相提问、会话、复述课文、讲故事、研究并讨论疑难问题,还相互评改作业、举行小测验或自我测试等等。

二、合理安排合作内容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也并非所有的内容都可以采用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教学要求适时而用,不可滥用。合作学习是学习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有的教学内容需要合作交流,有的教学内容不需要合作交流,只适合教师讲解、演示。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现状进行选择是否该进行合作交流。合作性的内容要难易适度,如果所布置的问题太难,学生不知如何下手,不但耽误时间,而且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对合作失去兴趣;如果合作要完成的问题过于简单,不加思索、轻而易举就可得到答案。这样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合作交流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讨论价值、有一定的思维含量。问题要靠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吃,千万不要过于简单。否则,在没有合作价值的情况下,合作就是一种重复的劳动。

三、建立激励性的评价机制评价激励对小组合作学习起着导向与促进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要加强激励评价。我在教学中经常性地评比最佳小组,还推出“最佳小组发言人”的形式,激励所有成员主动承担责任,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局面,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针对英语教学的特点,在单词,句型和课文的讲解过程中,根据各小组的上课听课情况,回答问题的情况,给各小组打分。展示表现好得多加分,展示率高的多加分,小组合作情况好得多加分。后来我又把各小组的上课纪律,单元测试,作业上交等纳入到小组考评之中,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浓了。

四、做好小组合作中的老师角色有的老师认为,合作学习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合作,教师只是旁观者,只要在汇报时听听就可

以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需要经过一个由易到难,由“扶”到“放”的过程,循序渐进。学生的合作讨论自控能力存在欠缺,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既关注局部,又顾及全班;既把握讨论题的讨论进度,又把握讨论题的中心。对讨论有困难无序或偏离主题的要及时进行适当有效的引导,但又要放手让学生大胆讨论。课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小组合作活动,发现小组合作中出现教师期待的好的行为,要及时进行表扬,并向全班说明他们受到认可的原因,无形中使他们成了其他小组模仿的对象。合作学习不只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全国九大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全国九大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1、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 杜郎口中学因“改”而名扬天下,成为当下中国教育最火爆的风景。其实,杜郎口的经验也没有多么神秘,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杜郎口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课堂必须体现出“生命的狂欢”。 杜郎口模式到底有多大的可操作性,它是不是真正具有普适性?《中国教师报》试水课改的“田野研究”,在杜郎口中学挂牌成立了第一个“《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为学习和研究杜郎口课改经验的学校和单位提供针对性服务。以鲜明的“行动研究”特色,秉承“问题即课题”的务实态度,追求课堂理想和理想课堂的建设,全情致力于课堂教育改革“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与推广。 “10+35”模式 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杜郎口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杜郎口课堂在结构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 杜郎口的课堂展示模块突出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点评:今天的杜郎口已经成为了中国课改的代名词,一所乡村学校所创造的教育神话,再一次告诉我们:改,才有出路。 2、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远在课改之前,昌乐二中就是闻名遐迩的高考名校了!被外界称为“山东省领跑高中”。 昌乐二中这样已经“功成名就”的名校竟然也课改? 重新出发的昌乐二中从研究学生、重视自学开始,从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里找到出路。 如今,送孩子进二中上学,早已成为许多家长的一个梦想。在二中,几乎所有人都不屑于谈论升学率。如果你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他们会说: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高考其实就是考人品,考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 “271”模式 “2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271还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271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加上老师的强调、点拨,并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每一间教室里都有三个“小组”,一个是行政组,一个是科研组,一个是学习小组,称为学习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数学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围绕教学目的,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简要描述.它是教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系统总结.每一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采用一定的教学模式教学。由于我们学校处于偏远的农村地区,而且大部分教师年龄偏大,观念落后,形成了比较传统的,甚至是比较落后的教学模式。当一下子身处课改的大潮中,作为课改的第一线实践者被推到了潮口浪尖,我们深刻体会到自身观念的落后,教学方法的陈旧,教学模式的呆板,它迫使我们惟有改变才能适应,惟有改变才能发展。下面是我们新课改以来,我们课题组在研究《新课程下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中,从小学数学教学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领域不断尝试与研究总结出来的一些科学有效的的教学模式。 (1)新课程背景下的‘数与代数’教学模式 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新课标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的特点,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幻灯,绘画再现、音乐渲染,多媒体电脑演示等手段为学生提供现实情景,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和理解数的意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就前面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选择出与该堂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学生这节课学习研究的对象。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游戏、谈话、操作、合作等数学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在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建构新的知识、新的信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③实践运用,拓展创新 根据基础知识设计应用性、综合性、开放性比较强的情境或练习,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从而巩固新知识,形成技能。同时暴露出学生理解、应用新知识的矛盾和差异,使教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减少失误,提高课堂效益。 ④反思总结,自我建构

小组合作式探究教学

“小组合作式”探究教学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从教师如何教这一角度进行构建的,虽然能实现传授知识的目的,却忽视了学生如何学这一教学的重要方面,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如何把学生从被动听、啃书本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成为学习的主体,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必须从学生的“学”上着手进行改革,把以“讲”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任何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小组合作式”探究教学模式就是遵循这一设想的,它可以由原来的“教”达到不“教”,使学生原先的“学会”达到“会学”,成为一个终身的学习者。 近年来,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尝试着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了“小组合作式”探究教学模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小组划分 划分小组是实施“小组合作式”探究教学模式的第一步,其小组的合理与否,是决定该教学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那么一个小组如何才算是合理呢?一是该组成员学习水平必须“错落有致”,既有上游的“领头雁”,以及尚有开发潜力的中游学生,也有需要帮助的“困难户”(原则上游、下游学生各1名,中游学生2名)。二是该组成员能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所以,本着以上原则,我们划分小组步骤如下: 首先,根据班内的人数由同学们民主推举同学任各小组组长,并为各小组编号。 其次,由组长负责“招兵买马”。其间实行双向选择,即一方面组长乐意招收,另一方面组员也乐意到该组学习。对这一环节可能出现分配不均等现象,教师负责做工作,略做调剂。小组划分以后,组内成员固定不变,贯穿整个物理教学的始终。 二、小组活动 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集体,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的全面训练,在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勇于进取的良好品质,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基础知识复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课本知识点进行全面、扎实、系统的复习。所谓全面,是指囊括所有知识点,不留死角,从广度上覆盖所学知识;所谓扎实,是指将所学知识记牢、记准、记细,了然于胸,从深度上发掘所学基础知识;所谓系统,则是指将所学知识分门别类,使原本零散、杂乱的知识点有次、有序、成片、成块地进行整理,便于学生记忆。考察方式可以采用教师问,学生思考回答或讲座回答。教师提问要紧扣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要明确、巧妙,有层次性。对学生的回答和反应要灵活应变。处理上若能辅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则效果更佳。例如,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的专题复习中,结合多媒体课件,可提出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像;实像、虚像;正立、倒立像的分界点是哪一点? 2、物体在不同位置时成像规律是什么? 3、物距减小时,像距、像的大小怎样变化? 问题1,要求学生讲座回答,2、3题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画图板书,然后用课件演示:物体在不同位置的成像规律;物距减小时,像距、像的大小变化。课件中静、动结合,直观形象,既激发兴趣又强化记忆。 (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究。课前,教师围绕重、难点精选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课上,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讨论、探究问题。在此过程中,应明确讨论的要求:1、提出解决方案;2、寻找理论依据;3、会分析论证。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师生始终

(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教学文案

(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

第十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 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 张有弟重庆市永川萱花中学校 论文类别:学科教学类学段:中学学科:物理 带者新课程改革浓浓的春意,沐浴创新教育缕缕阳光,花季的雨露和园丁的微笑一齐映进我的视野。新课程改革让我体会到了教学的生命过程。注重学习、转变观念、以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 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传统的“一言堂”注入式教学模式主宰着课堂,教师任劳任怨地主动灌输,学生神情漠然地被动接受或应付,久而久之,课堂变得了无生趣,学生的头脑被禁锢了,学生对老师形成了一种严重的依赖心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实施新课程以后,教材变了,变得更贴近生活实际,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了,而我们很多教师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老师的包办和对学生的不放心,导致学生对新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模糊,于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况愈下,上课开小差的多起来了,学生考试的分数越来越低,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教学质量明显下降。不读书、厌学的学生也随之增多……因此,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便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一)关注新理念指导下的发展和创新原则 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要突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立足于创新,立足于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开拓崭新的多彩的课堂教学模式。 1、关注人的发展,树立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关注发展就是关注学生的能力的提高,特别是指向未来的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可持续学习的意志品质、兴趣、习惯和能力,并最终培养学生的不竭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建立全新教学思路。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方法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研究的主要1、学:老师根据学清在出示学习目标(书面)后,以引学导语(或引学情境)形式指出学习本课内容解决什么问题,具有的重要价值,引起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强烈需要的情感;或出示问题让学生感到用以前的知识不易解决或让学生感受到学了本课知识后,解决起来更便捷;或感受到随知识的发展,提出新的问题水到渠成;或创设情境(包括实验)提出新的问题。告诉学生如何进行自主学习解决本课的问题,进行一些自主学习的方法指导、知识提示等(3分钟)。在问题生成环节,老师先出示自学提纲,让生在自读教材(学材)的基础上,解决自学提纲上的问题,在体验、理解、思考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生成.学生),并在展示环节一并展示,教师点拨(10分钟),由师、生站在不同角度进行自学评价,并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后转入下一步。 以课堂为单位划分知识块儿,注重知识体系和脉络,知识点、知识形成过程、方法等用问题覆盖,教师指导学生按先后顺序解决不同的问题,可以采取先重点探究,再通过自学解决系统的问题,即可以先“探”后“学”——系统化。仍遵循每步的六环,六环也不是绝对的,是一种理念的指导。每一节可能要分为几个活动单元,活动安排和落实要到位,学生才能学得扎实有效。 预设要到位,知识脉络要清晰,要为学生思维设置必要的“支架”,问题安排要有梯度,围绕重难点能够生成值得探究的问题。 2、探:教师在第一步的某础上提出探究的问题(1-2个),安排探究活动,提出小组合作、展示、评价办法,在展示过程中关注参与度,关注学生学习状态,进行必要点拨,质疑拓展。展示原则:以小组为单位,代表展示、组员补充,其他质疑,进一步探究。展示出错率高的、多解的、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合作学习评价,重点是合作学习文化引导和提升,鼓励合作出新的小组、合作氛围好的小组,量化记录并存档(15分钟)。 3、测:目的是对学习目标达成度的检测,也是对学和探两步完成质量的反馈检测,是学生学习情感的升华。4-6题(10分钟),突出自主完成,注重量化评价。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设置引导文本阅读的问题 2、设置新知学习的铺垫性问题 3、设置引导举生活动的问题 4、设置对新知的理解、探究、归纳、总结的问题 5、设置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的问题 6、设置知识拓展的问题 研究方法

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会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吗

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会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吗?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on the topic Will Network Classroom Replace Traditional Classroom?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and base your composition on the outline (given in Chinese) below: 重磅阅读 1)网络课堂教学的兴起,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会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吗? 3)你的看法,理由是…… 【思路点拨】 本题属于提纲式文字命题。提纲第1点指出一种新兴事物,提纲第2点针对该事物提出一个有争议的观点,提纲第3点要求表明“我”的看法,由此可判断本文应为对比选择型作文。 根据所给提纲,本文应包含如下内容:描述网络课堂对传统课堂的挑战;提出关于网络课堂是否会取代传统课堂的两种不同观点并说明理由;表明“我”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Will Network Classrooms Replace Traditional Classrooms?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network classrooms are gain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ity. As a new teaching pattern, network classrooms have become an effective complement to traditional classrooms. So some people propose one question:

谈谈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谈谈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持续深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理解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小组合作时,同学们各抒己见,取长补短;观点不一,脸红耳赤,真是集思广益,好处多多。但作者在听评课或自己实践时,确实也经常看见,活动时,有人滔滔不绝,而有人却呆若木鸡。或是你读你的,我想我的。它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动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特点,被广大教师认同和采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要将合作学习的作用发挥得恰到好处,我觉得必须做到以下四个“明确”: 一、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 只有明确了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才会有的放矢。如我引导学生学习《詹天佑》一文时,牢牢把握了本节课合作学习的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感叹詹天佑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才能,我顺势引导学生:“再仔细读读课文,看看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主持修筑京 张铁路的任务的?詹天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画出相关的语 句在小组里合作交流。”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结合文中叙述的相关语句,理清詹天佑是怎样克服种种困难勘测线路的,同时也了解了詹天佑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个明确目标的提出,使学生紧紧抓住要解决的问题,合理分工,开动脑筋,畅所欲言,发挥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有效的时间内成功地完成了读书质疑、合作释疑、自主获取知识的任务。 二、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重、难点 明确了学习目标之后,我们还需要认真考虑这次小组合作学习的重、难点。那么,哪些内容有必要展开小组交流、讨论呢?

一是相关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自主地探究,解决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如在《将相和》一文中,廉颇跟蔺相如不和的原因是什么?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之间存有着什么样的联系?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水平,解决这个难点,我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讨论,协助学生体会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而进一步联系实际,让学生理解到怎样从和谐自我走向和谐社会。 二是能够捕捉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展开小组合作 学习。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有一个合作小组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周瑜知道在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好吗?”提问的学生话音刚一落,其他小组的学生就回应到:“知道”,“不知道”……作者意识到学生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立刻引导学生展开小组探究。通过探究,学生明白了周瑜知不知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周瑜想以造箭为名,达到陷害诸葛亮的目的。通过诸葛亮借箭成功,一个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知悉对方,有胆有识的诸葛亮形象栩栩如生地体现在同学们的面前。水到渠成地解决了课文的重难点。 当然,教师还能够针对其他的内容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只有更好地结合教材、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必要的时候适时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才会更有实效性。 三、明确合作小组学习中教师的角色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引领者、组织者,不能成为高高在上的讲解者、命令者、检查者、在教室里走来走去的无所事事者,教师要即时参与到合作小组中去,和学生共同探讨、交流,适时点拨、引导,了解学生学习中存有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为进一步展开全班交流做准备。

浅谈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在小学英语中的运用

浅谈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在小学英语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7-05-22T16:27:03.613Z 来源:《素质教育》2017年4月总第232期作者:周丽娜[导读] 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思维能力、协作意识得到培养,以发展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山东省宁阳县葛石镇夏庄完全小学2714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从合理分组,以优带差;合理分工,培养技能;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汇报展示;小组学习注重评价五个方面阐述了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在小学英语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小组合作探究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不断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十分不利,因此,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就应运而生了,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体现过程性,关注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成果与方法;突出创新性,注重合作性,注重学生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的培养,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 一、合理分组,以优带差 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必须进行合理的分组。首先要保证是小组,选出优秀的组员为组长,每组以4至6人为宜,通常是前后桌组合,有利于动、静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纪律容易控制。同时也容易在组内分成两对至三队,进行一对一的活动。另外,也要把优生和差生进行组合以优带差,在课堂上展开小组学习时,优生便自然而然地成为小老师,他们耐心地教组员单词的发音,或教组员读句子,不厌其烦地解答其他组员的疑问。在当中,不仅差生有了很大进步,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这些小老师自己也进步了,还成为了老师的好帮手。 二、合理分工,培养技能 小组合作往往要分工,只有合作小组内分工明确,才能使课堂活而有序,并且组内的角色要需要转换,让每位学生都在尝试着不同的角色,从中锻炼他们的能力。培养技能,要教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了解对方的观点,这样才能合作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与意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质疑。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在合作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补充、学会评价等等。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课前预习,培养自主。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预习是让学生去发现知识,有效的预习能更好地完成新知识的学习。通常我会要求学生预习我第二天的新课,让学生根据一定的发音规律读出新单词,要求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能在父母的帮助下听录音,查字典。通过自主预习后掌握了新课教学的基本内容,课堂学习就会得心应手。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在每节新课开始前1天听录音、查字典或观看老师录制的微课,学生已基本养成课前自主预习的好习惯,具备了自主学习的基本能力。这为他们轻松快速掌握新知识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2.课堂教学,体现自主。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完全取决于教师。首先,要着重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努力减轻学生说英语的恐惧心理,让学生毫无顾及地说英语。其次,设计的教学活动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他们想去参加、想去探索的欲望。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学习的情感因素会阻碍或加速语言的习得。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才会产生真正的学习。”对话学习最好的方式就是合作学习,每个小组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合作完成对话,例如五年级下册Unit 4“When is the Easter?”B “Let’s talk”的教学,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创新根据实际情况来询问自己或同学的生日以及在生日当天的活动计划,学生在自然的对话过程中掌握了新知识又激发了学习兴趣。 四、合作交流、汇报展示 合作交流是通过小组讨论、相互启发,到达优势互补,教师要积极设置情境型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多互动,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汇报展示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让小组成员展示积极探究的结果,可以是组员展示也可以是组员代表展示。 五、小组学习注重评价 积极、及时的即时评价能够激励学生参加小组学习的热情,在学生经过认真学习时,我们要经常说“Good job”“Well done”等表扬的话,驱动学生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的行为表现。可采取积分制评选优胜小组。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过程评价获得准确的反馈信息,从而反思自己对活动的组织以及对活动目标的设计,以便做出及时的调整,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最后,通过结果评价肯定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促使小组成员间相互团结,通过评定“优秀小组”,以给其他小组树立榜样,形成相互赶超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向“高效愉悦课堂”,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而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不再是课堂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课堂的主动参与者。课堂上学生展示的机会多了,小组合作的机会多了,练习的机会多了,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思维能力、协作意识得到培养,以发展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改下的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对反思问题的最简洁表达。新课程标准颁布,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作为教师的我们,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已有一段时间,在教学中,经历了茫然与彷徨,体验了无所适从到慢慢摸索的课堂教学组织,其间不乏出现各种思维的碰撞,而正是这些体验、碰撞不断的引起我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更加坚定了课改的信念,并从中得到启迪,得到成长。 一、教学观念上反思 课改,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己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更牢固的知识,还必须思考。”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思想上把学生看做消极的知识容器,单纯地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结果事倍功半。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经过猜疑、尝试、探索、失败,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学!所以,现在教师角色的定位需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和谈话,“适时”地点拨思维受阻迷茫的学生,“适度”地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及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适法”地针对不同类型知识选择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二、关注初高中衔接问题 初教高一时,深感高中教材跨度大,知识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大幅高,这种巨大的差异,使刚从初中升到高中的学生一下子无从适应,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总感数学难学,信心不足。由于大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又没有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仍然按照初中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数学知识,不能适应高中的数学教学,于是在学习能力有差异的情况下而出现了成绩分化,学习情绪急降。作为教师应特别关注此时的衔接,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了哪些内容?要求到什么程度?哪些内容在高中阶段还要继续学习等等,注意初高中数学学习方式的衔接,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适应性能力,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动机,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阅读、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思考、勇于钻研的意识。 三、教学中反思 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又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教学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一起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波利亚曾说:“教师讲了什么并非不重要,但更重要千万倍的是学生想了些什么,学生的思路应该在学生自己的头脑中产生,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反思“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教学时应注意,课堂回答问题活跃不等于教学设计合理,不等于思维活跃,是否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是否适用所有学生,怎么引起学生参与教学。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从而保持课堂张力。设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再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学生只有经过思考,教学

“6+1”课堂教学模式(1)

文山中学“6+1”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中学传统课堂的六个问题:①灌输方式,老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学的昏昏欲睡。②被动学习,传统课堂的分水岭,学生缺乏主动。 ③缺失自信,在未来竞争社会中处于劣势。④丧失兴趣,课堂少有质疑、探索精神。⑤机械学习,仅仅学会了而达不到会学的目的。⑥泯灭个性,缺乏培养创新精神、合作交流能力,千人一面。学校为改变现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决定全面推行“6+1”课堂教学模式。它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它是变老师的教,为学生的学!它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它最终实现全体学生学会,学通,能用的优质、高效的学习模式。 一、关于“6+1”课堂教学模式 “6”是课堂教学六个环节,依次为“导(引导),思(自学),议(讨论),展(展示),评(点评),检(检测)”六个环节。“1”是通过练习、作业或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夯实双基,最终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6+1”课堂教学模式环节解读 (新授课为例) 1.“导”就是老师导入新课(5分钟) 老师快速总结旧课,引入一堂课的学习目标,指出重难点及考情预测。 2.“思”就是学生自主学习(11分钟), 同学们按导学提纲的指导,先泛学课本相关内容,然后独立思考

解答导学提纲中相应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设置是老师们将课本知识具体化、问题化、层次化,其中层次化的问题,是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师要静静观察学生的“思学”状态。 3.“议”就是小组起立讨论(8分钟)。 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集体讨论商议刚才学习思考的结果,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与小组成员学习程度的不同,小组成员交流讨论,或复述正确答案,或更正错误结果,或补充没写完整的答案,或拓展相关的引申知识。学生讨论时要起立,头碰头,执笔记录,参与讨论。 在这个环节中,同学们在商讨议论中相关帮助、共同提高。教师要各组巡查学生讨论的好坏或进度,从而看出学生的层次,还能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备决定展示哪道题,或重点讲评的题目。 4.“展”就是同学们的激情展示(8分钟)。 展示分为统一学习内容的对比展示,由小组代表主动激情表达,或老师随机指定的学生展示,或口头,或板演。展示的结果一定是小组同学们讨论的本小组最佳结果,还可质疑本小组成员共同的疑难问题。书面展示时要讲究字迹清晰、工整。主动要求展示时要使用规范用语——“我展示”“我补充”“我纠错”“我质疑”等。 5.“评”就是老师或同学们的点评(10分钟)。 先由同学代表对同学们的展示结果点评,点评内容包括书写、思路、内容判定、分数。老师根据同学们展示的情况,或总结,或点评优缺点,或补充拓展延伸相关知识,或补充拓展延伸相关知识。教师讲评时做到:学生学会的不讲,小组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在新课程标准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困惑与措施

在新课程标准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困惑与 措施 通钢二中陈芳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它追求的是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培养的是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合作意识,它将深刻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然而我们在事实时总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这说明,教师已经在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小组讨论,前排学生的唰地回头,满教室都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怎样怎样。”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

是“我们小组怎么样。” 另外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好的学生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或者是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表现的欲望特别强烈,讨论结束后,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而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一言不发,对讨论的问题不感兴趣,自然学习的效率不高,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只走了个形式。当老师提问到学困生时,他们虽然往往能够答对,但这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的。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如一些教师所说的,新课程让学生两极分化更严重。 还有有些小组合作学习,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提准备就匆忙展开讨论,小组合作次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有些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浪费课堂时间等等。 我的困惑是:怎样做才能使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数学教学论文:小组合作探究浅谈

小组合作探究浅谈 抚志乡九年制学校王茂娅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需要!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并没有固定的操作模式。我在教学中,常常是这样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 1.创设情境,营造探究的氛围 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二年级的学生才6、7岁左右,天真、爱幻想、是他们的天性。因此教学中为学生设置了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情境,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新教材编辑了大量的情境教学内容,图画精美、生动细腻,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为我们创设情境提供了生动有趣的素材。 例如:我在教学一册的《比大小》时,创设了一个“小猴吃桃”的童话故事情境;在教学《9加几》时,创设了运动会上给运动员送饮料的生活情境;在教学《乘加、乘减》时,创设了“小熊掰玉米”的故事情境……象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很多。总之,创设情境,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学生乐于接受。 探究,是对“未知”的一种探索,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去探索,学生兴致很高。但是在探究过程中,肯定有错误产生,特别是对于小朋友来说,出现错误会频频发生,这是很正常的。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多想“怎么办”,多动手“试一试”,这样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其中,学生就容易有所创新。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尝试、一种试误、一种发现。既然学习是这样一种过程,有这样、那样的错误、问题发生便是正常的情理中的事情。遇到这种情形,教师要善待学生,弄清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进行矫治,而不能不问青红皂白,轻易否定,甚至予以嘲笑、呵斥;久之,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最终,损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他们不敢去探究。我们必须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安全、放松的心理环境,营造浓厚的探究氛围,这是学生学会“探究”的前提。我在教学中一直努力地去营造一个宽松的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感觉到,在课堂中没有嘲笑,没有羞辱,没有指责,从思想到行为都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实践证明,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会处于活跃的状态,学生的创造潜能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探索数学知识的劲头更足,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准备三袋糖,告诉学生这三袋糖的块数是相同的,要分给三个发言最积极的同学,但不是每人分一袋,而是第一个拿第一袋的1/3,第二个人拿第二袋的2/6,第三个人拿第三袋的3/9,你们说这三个同学哪个分得的糖最多?学生立刻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发表不同的意见,但由于没有充足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老师让同学们推选三个发言积极的同学上来分糖。“怎样会是一样多呢?”“三个分数怎么会是一样大呢?”学生对眼前的事实不相信,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趁热打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寻找规律,这样,在宽松、民主、讨论的气氛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明确学习任务。 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

新课改下的教学反思

课改推行下的几点思考 ——李虹君 【摘要】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以创新为动力的社会。因此,教师必须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这样,新课改应运而生。本文就是课改模式下提出的几点思考:新课改推行的必然性;新课改怎么改;课改中存在的认识误区。 【关键词】课改必然性课改方式课改误区 从事教育工作才几年,就赶上了教改的浪潮。说实在的,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甚至还有点“依葫芦画瓢”的意思,因此,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但是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把教育搞好,让学生在一种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自主的学习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当然,目前的教改作为一种新生的事物,它的发展道路必然是曲折的,要想完全教改,一定会面临来自社会、家长、学生甚至是自身的压力。比如,我的学生就曾多次向我提出这种教学方式他们适应不了,他们习惯的语文教学就是老师把答案写在黑板上,他们唯一要做的是把答案抄好再背下来,显然,这种教学方式在当下的初中阶段学习中时行不通的。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以前接触的教学模式就是“灌输法”,,就是“填鸭式”教学,我们已经太习惯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了。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没有说不的权利更没有选择的权利,一节课下来,老师讲得是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是昏昏欲睡。面对这种现象,新教改显然是大势所趋,仿佛是在沙漠中长途跋涉所遇到的绿洲。通过接近一年的新教改实践,我有一下几点思考。 一、新课改推行的必然性 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以创新为动力的社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旨之一。在传统教学中,老师是主宰,上课时老师满堂灌,学生埋头记,课后拼命背。可结果呢?老师口干舌燥嗓子哑,还搞得满头大汗,学生满肚子苦水不甚其烦,收效甚微。要解决这一矛盾,要想在新时代中搞好教学工作,我们教师必须做一个大胆的决定: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教师不再讲台上唱独角戏,应该做幕后的导演,让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粉墨登场,用我们的能力和智慧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在质疑问难中学。这些应该是语文教师的首要职责,我们应该营造开放、

传统课堂教学

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看法 所谓传统课堂教学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五段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特定的教学内容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其特点是教师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教师能根据学生及时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传统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从历史角度看,它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就是在今天也不是一无是处;但是,从发展角度看,它已经落后,成为当前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障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传统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形成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关系。其表现为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丧失了,教师也不是教学的主导者,而是扮演了教学活动的主宰者的角色。传统教育派把学生比做“船”,把教师比做“舵手”,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一句话,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围着教师转的。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材是教的内容,学生的成绩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反映,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环境则是提供给教师表演的舞台。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教师都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获得知识,或者说是在传统的教育熏陶中成长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熟悉了自己所教授的知识,习惯了自己教学的方法,甚至在备好课的基础上,不用对课堂教学进行过多的设计,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死板,教学手段单一,几十年来都是凭着一块黑板、一本书、一只粉笔,就可以轻松地上完自己的课。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学容量的增大,知识的不断更新,向传统的教学手段提出了挑战。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是通过老师的传授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学生只能跟随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致使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从而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思想。这种学习方法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渐渐丧失,甚至被迫学习,根本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结果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其次,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预习——听讲——练习——复习,这种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法,让学生成为了书的奴隶,不仅

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之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关键词】新课程高效课堂小组合作数学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逐渐走进了我们的课堂。由于它在改 善课堂气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协作精神方 面实效显著,因此小组学习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地运用于日常教学中。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注意 优选教学内容、及时指导学生以及注重形成性评价等。要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实现教 师角色和任务的转变是关键。 教育必须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近几年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崭新的 教学组织形式,得到了教育界高度的重视和广泛的研究,可以说是教学理念的一次深刻的革命,是素质教育贯彻到课堂的伟大实践,推动了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标志着教育教学工 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试验,致力于教学方式变革过程中小组合 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努力探究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 形式的课堂教学新结构。 我们总能发现,在数学课堂上,部分优等生是教师的“宠儿”,他们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主角”,大部分学生则是“配角”,优等生往往比中差等生获得更多的 表现机会。而在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改变这一状况。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合作学习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学习策略,它集中体现了建 构主义所倡导的认知工具、社会构建和认知分享的观点,它能使每个成员获得的机会均等, 而且通过合作互助,达到知识互补、信息沟通、疑难共解、共同提高的目的。尤其是对中差 学生,更有助于消除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和自我实践的机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信息上的 拓宽、知识上的增长和能力上的提高。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业绩、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 新思维、培养学生对待学习内容和学校的乐观态度等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近几学期,我就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面,如何切实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作了一些尝试。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 积极参与、主动发展。它主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相互辩论 争论、社会实践等形式,彻底克服一人讲多人听的被动学习局面,彻底克服纯知识教学倾向,使学习过程变成师生之间的互助、互学过程,知识应用的过程。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思想落实到实处,构建新式课堂,培 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我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流程是:知情入新——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 达成共识——练习与实践——自我评价。 (一)知情入新,激情导入: 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情、学生的基础、新知识的生根点。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要有一定 的基础、经验支持,通过对原有知识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产生质变,构建新知识。失去了 旧知识前提,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基础,这些基础材料就是对新知识的产生起影响作用的已掌 握知识、技能或经验。教师要有方向性、针对性的设计练习题或指导性题目,创设生动有趣 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发现的欲望,做好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和知识前提准备。学 生能够通过对这些题目的整理、归纳、分析,发现新信息,产生新知识的生根点。知情入新 是自主、合作学习的土壤,目的是为学生架起沟通新知识的桥梁。 为什么不能把这一环节完全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组织原材料?我们认为这一环节要 随着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渐放开,比如小学生,受思维方 式和能力的限制,目的是仿照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进行探究学习,建立科研观念,培养创新 意识。其二,我们的教学毕竟是在有限时空的课堂主阵地,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怎样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怎样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在学校大力倡导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氛围下,高一政治组全体成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探索新课改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效地改变了教师满堂灌,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的状况。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合作意识大大增强,探究氛围愈加浓厚,学习兴趣明显提升。教师也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真正成为学生的智慧导师。因此在信息化的今天具有作探究识与合作能力,必然成为人们生存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重要品质。学生在校的学习方式,将会与他们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为此改变学习方式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与核心任务。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它追求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探究意识,必将深刻地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背景下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然而我们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总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运用、观察,认为要想行之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首先应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其次还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二教给学生合作技能三善察学生合作需要四注重教师自身参与。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具有使得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日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但是,我近半年来的教学实践及大量的听课活动中发现,真正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这一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合作小组成员中,有些学生不具备合作的心里倾向,与其他成员间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有些小组的合作学习则成了学优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与此同时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有些小组学习,合作前缺乏必要的前提准备,就匆忙展开讨论,小组合作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合作达不到预期目的;有些小组合作的问题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相互聊天,浪费时间等等。 出现上述一些问题究其根源,我认为症结是我们的组织者-----教师对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精神实质欠缺理解。或只是对小组合作探究表面化形式化理解,从而影响了我们探究的效果。所以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选择适合小组合作探究与之相适应的小组合作探究方式开展活动。但这只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前提条件。针对开头提到的几种情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一上课突然间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去解决某些问题,学生定感到疑惑。因为他们来都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习的。独立思考,一问一答的学习方式在他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在各种公开课上我们发现,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大多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的,而事实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自发主动行为,而不应该是对老师要求的被动反应。因此,我觉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很重要。 对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经过近半年的实践,总结出以下方法: ①建立长期合作小组,小组成员一般控制在4――6人。经过长期的合作学习之后,使之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学习小组一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②在班级中利用一定时间开办学习方式专题讲座,向学生宣传各种先进的学习方式,其中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优点,一般的操作策略,使学生产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 ③展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定期不定期的进行评优,激发学生合作积极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