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市业委会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重庆市业委会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重庆市业委会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重庆市业委会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从90年代初开始起步距今已10年,重庆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住宅商品化和产权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促使物业管理快速进入社会经济生话,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社区建设、城市管理和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民经济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成立业主委员会是行业发展的需要。目前,重庆多数小区、大厦还未成立业主委员会,使业主难以有组织的参与管理和表达对物业管理的看法,委托管理与受托管理的责、权、利关系难以理顺,双方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然而,重庆市业委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运作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业主委员会运作的规范化是业主居住的有力保障,有利于建设和谐重庆。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业主委员会(以下简称业委会)是由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所选举的业主代表组成,代表和维护全体业主合法权益的组织,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业委会大多还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分析这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找出对策,对于业委会的运作和推动我国物业管理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内容与方法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业委会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分析这些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案、对策。本文研究对象主要讲解重庆市业委会,拟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研究。查阅重庆市有关市场细分、管理策划等相关理论资料,然后结合重庆实际情况展现出来,进行模拟分析,形成相关的理论体系,以更好地解决相关理论问题。

通过研究,希望能够解决现有的一些业委会运作中的问题,让业委会的运作规范化,推动社会的发展。

一重庆市业委会运作的现状

(一)调查目的

首要目的是了解基本情况,找出业委会运作中存在的问题,该如何去解决。去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案。

(二)信息来源

业主委员会是全体业主基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通过业主大会选举产生,维护全体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合法权益的社区自治组织。成立业主委员会等类似组织代表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的共同利益,实现对区分所有建筑物共有部分的共同管理权已经为各国立法和实践所普遍肯定。我国自1994年颁布施行《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要求在新建住宅小区逐步推行社会化、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并成立住宅小区管理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前身)以来,涉及业主委员会的各类法规规章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先后出台,但由于尚未形成完善的规范体系,加之业主委员会自身运作不尽规范,监督体系不够完备等,实践中业主委员会与业主、业主大会、物业管理企业、居民委员会等的关系难以有效协调,产生了诸多冲突和矛盾。本文拟在综合分析我国业主委员会存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的司法案例统计和数据分析,研究业主委员会所涉各类冲突的类型、成因以及裁判情况,分析冲突反映出的实质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整合社会资源,健全对业主委员会实际运作及纠纷解决的立法、司法、行政和内部规制体系的建立。

据中国物业管理资源网,分析结果显示,在《物权法》中虽已明确指出了业主、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应有的权利和义务,但在被调查者中了解其内容的只占24%,多于半数的调查者知道国家已颁布《物权法》但不了解其内容,有25%的业主不知道《物权法》的存在;此外,被调查者中知道自己拥有哪些权利的只占16%,55%的业主不清楚自己拥有哪些权利;对于物业公司应尽的义务这一方面,只有1/5的被调查者基本知道,4/5的被调查者知道不多或没有听说过;在对业主委员会工作监督上,只有9%的调查者主动监督过业主委员会工作,这些从总体上反映出业主在维权方面的要求并不强烈。业主对业主委员会工作监督不足可能会造成业委会成员滥用职权,导致业主委员会畸形发展,业主委员会在这种业主对自有权利不明、行使权利不利的条件下发展起来,势必会缺少内部动机,这也预示了它的发展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方法主要是举例说明。是一种比较合符实际的方法。

1、物管合同曝光,公共收益“三七分成”

小区业委会本是为业主服务,业委会主任却在物管公司领取3000元/月/人的工资报酬——九龙坡区石坪桥地博春天小区发生如此荒唐之事。此事被报道后,引起众多市民关注:收了物管的钱,还怎么为业主说话?此外,业委会成员的工作,是纯义务,还是有所补助,而补助又从何来?

“根据物管条例规定,物业公司不能与业委会及其成员有任何经济利益往来;因此,在提供3000元工资这事上,我们物管方的行为肯定是违规的,要承担责任——不管是对方‘要挟’我们,还是我们主动联系对方。”百事兴物业公司常务副总冯先越和物管经理屈代成介绍,“业委会有一定的工作补贴,但只能来自小区广告费、停车费、场地出租费等公共利益。”

随后,冯先越拿出物业公司与业委会签字盖章的物管服务合同——合同中明确注明:“本物业管理区域内属于全体业主所有的公共露天停车场及其它物业共用部分、公用设施设备”,虽委托乙方(物管方)统一经营管理,但“露天停车位、场地出租及广告位出租收入,按3比7(业委会3成、物管方7成)分配(次月25日前结算给业委会)”。“乙方在经营管理公共项目时产生的一切费用,由甲、乙双方共同承担,其业主享有部分用于业主委员会的日常开支和办公支出,剩余部分经业主同意可合理另作他用”。“根据合同约定,业委会(代表广大业主)和物管方对于小区公共收益的分配,应是‘三七分成’,其中物管方收取的七成收益,用于支付物业公司的管理服务成本费用。”冯先越介绍,各个小区都存在物业公司与业委会的公共收益再分配,只是所占比例、收益来源等存在差异,但必须通过业主大会许可同意。他表示,对此合同,在起初协商制订时,即通过业主大会并在小区内公示,业主们都知晓“三七分成”的说法。

但是,我采访了几位业主,都不知道“三七分成”,也没有得到公共收益。多次电话联系业委会主任石承勇求证,对方一直处于关机状态。还有,业主们入住小区两年多来,对于“公共收益累积多少、如何支出、账目细录”是否知情?物管公司和业委会有无公示?“没有——这是我们做得不对之处,也因此引来业主的强烈不满。”对此,冯先越承认,业主们也因此担心别有内幕,或者钱被吞了。为何不公示?何时能公示?

2、重庆市南岸区金龙港湾业主委员会诉业主欠费

“小区大门无人把守,夜晚出行路灯不亮;垃圾成山,遍地恶臭;化粪池快溢进底楼住户,随时存在沼气爆炸的危险;缴费业主与欠费业主分成两派经常互相谩骂攻击,甚至大打出手,业主委员会负责人还曾被欠费业主殴打致伤。与此同时,开发商占据楼顶修建庙宇,消防隐患表问题迟迟不能解决,前期物管撤离不办移交手续,物业管理用房没有着落以致新的物管企业不愿入驻。……”

这是重庆市南岸区金龙港湾小区(以下简称小区)的现状。该小区位于重庆市南岸区海棠新街40号,住宅279户,人口1000余人,另有商场门面12家共1000多平方米、车库900平方米、写字间2800平方米。小区开发商挂靠重庆市金山城乡建设实业总公司,而该开发商同时又是小区的大业主,占据小区七个单元中六个单元的楼顶建造楼顶花园,搭建大面积的鸽棚,并修建了一个用于烧香拜佛的庙宇。小区前期物管据称与开发商有牵连关系,对开发商的行为不闻不问,引起小区大部分业主的不满,因此发生纠纷。前期物管遂在未办理移交手续的情况下于2004年1月14日自行撤出。由于有消防隐患、一户一表、物业用房等诸多遗留问题未能解决,没有新的物管企业愿意接管该小区。小区遂于同年1月17日成立业主委员会,报南岸区房管局备案,并召开业主大会,以三分之二多数业主通过决定由小区业主委员会暂时对小区物业进行自治管理。小区业主委员会接手小区物管工作后,立即就小区存在的违法建筑、物业用房、消防隐患等问题向房管局、规划局、消防处等有关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反映,希望能够得到合理解决;同时按照业主大会通过的约定开始向小区业主收取物业管理费以维持小区物管的正常工作开支。

但业主委员会的工作很快就遇到了麻烦。向政府部门反映的问题遇到了官僚式的相互推诿,比如向规划局反映的开发商违法修建庙宇的问题,规划局答复说那只是一个凉亭,是合法的,而这个所谓的“凉亭”在房管局却是按住宅进行的登记;又比如开发商搭建超过100平方米的大型鸽棚的问题,规划局以开发商批文为由予以推脱。其他如开发商占用公用楼顶的问题、物业用房无法使用的问题、消防隐患无法解除的问题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被各有关部门踢皮球似地推过来让过去,致使业主委员会的成员们四处奔波一年有余而毫无收获。

如果只是上述问题得到不到解决也许还能克服,但个别业主拒缴物业管理费的行为却使业主委员会的自治管理无法继续下去。这些业主拒缴物管费的态度异常坚决,他们认为业主委员会没有收取物业管理费的资格,没有资格对小区进行物业管理,甚至认为业主委员会是打着自治管理的旗号为少数几个人谋私利。起初拒缴物管费的业主只有极少数的几家,但这几家业主不缴物管费却仍然享受保安、保洁、路灯、日常维修、小区环境改造等物业管理服务让许多原来缴费的业主感到不公平,于是越来越多的业主加入了拒缴物管费的行列。而小区业主也由此而逐渐分化为两大阵营,争吵纠纷从此不断。

二重庆市业委会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制约和监督机制,业委会难以发挥作用,形同虚设从上面的实例可以看出业委会不能或没有发挥作用属于普遍现象。业委会内部权力膨胀,不能代表业主利益,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也得不到体现,业主对业主大会、业委会的信任度下降,使得业委会的作用难以真正发挥。

(二)业委会发挥作用不当

业委会成员的行为往往直接代表和决定影响业委会集体的行动与决策。归纳起来,业委会发挥作用不当通常有以下具体表现:

1、选聘权运用不规范

根据建设部《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规定,业委会具有法定的选聘权。在实际操作中,业委会只有在与原物业管理公司解除合同后,才可以行使选聘权重新选聘物管公司。但一些业委会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想当然行事,不按有关规定程序行使权利,而是擅自乱用选聘权。如某小区业委会在没有同原物业管理公司解除合同及与其协商的情况下,又与另外的其他物业管理公司签订了委托合同,造成了“一女二嫁”、两个物业管理公司共管一个小区的混乱局面。

2、考虑私利较多,自律机制不完善

尽管有关法律及章程对业主、业主大会及委员会的权利义务、职责有明文规定,但较为笼统和简单。小区虽然也有业主公约,但是重权利、轻义务,在行使权利方面随意性较大,越位现象普遍存在,出现问题责任难以追究。

3、没有协调好与物管公司关系

有的业委会(或委员)不通过协商或合法程序来解决与物管公司的矛盾,有的业委会主任以“主人”自居,稍不满意,就到管理处大吵大闹,使物管公司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三)不能积极主动地发挥作用

业委会是全体业主和使用人的代表,业主选举业委会的目的之一,是希望业委会能积极主动的做工作和为他们服务。但事实上,目前绝大多数的业委会不能做到这一点。它们无论是行使权利还是履行义务时,都比较被动。只要不出大问题,只要业主们或物管公司不督促、不反映,业委会就不主动去做工作。缺乏责任心,导致业主大会及委员

会名存实亡,无法有效运作。

(四)主体地位不明

业主委员会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它只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它与物业管理公司的地位不对等,不具备法人资格。在业主的维权过程中,业主委员会始终是处于原告的地位,也就是说即使出现了过失它也成不了被告,这就暴露了业主委员会在制度设计时的法律地位的缺失,人为地制造了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公司的矛盾,也容易造成业主委员会被一些只顾个人利益的少数人操纵和一些只顾企业利益的物业管理公司所利用,形成了业主委员会内部之间、业主与业主委员会之间、业主与业主之间的矛盾。如深圳某花园原业主委员会主任当选后,利用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公司签订合同及其他方面的权力,要挟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谋取私利,其行为没有得到广大业主的授权,使业委会成为只享有权力不承担任何义务的责任的私人组织,损害了大多数业主的利益,其行为最终使自己走上了犯罪道路。业主委员会的主体地位不明,很难达到《物业管理条例》在制度设计时的规范和要求。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制度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深圳,后经深圳物业管理主管部门和行业不断研究总结和反复实践,逐渐演化为一种常规的物业管理制度。1996年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住宅区物业管理条例》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正式予以确立。其后,深圳物业管理主管部门还在不断实践运作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的政府规范性文件不断加以完善,使其逐步成为极具可操作性的物业管理制度之一。《物业管理条例》出台前,自家建设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2003年国家《物业管理条例》出台后,随后又专门推出《业主大会规程》,以行政法规配套文件的形式进一步在全国范围确立了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制度。各地也围绕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制度推进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具体配套实施办法。可见,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制度的形成是根植于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沃土,既有深深的时代烙印,具有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特点,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养分。它既区别于香港的“业主立案法团”,也有别于日本的“区分所有权人的团体”,与法国和新加坡的“管理团体”更是相去甚远,其是不断修正后较为成熟的物业管理基本运作制度,也是在经历了充分实践运作基础上的规范立法。时至今日,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运作的步履蹒跚、矛盾重重,追本穷源更多的则是对该制度认识和理解不足以及贯彻执行过程中的操作变形所致。因此,剖析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制度的本质,深刻理解立法原义,从认识上、思想上正本清源,进而以正确的认识指导运作实践,是破解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运作问题第一道入门的钥匙。

(一)业委会维权意识有偏差

大多数业主只对物管公司能否满足自己在使用、占有私有物业的安全、方便、舒适及收益等方面的要求感兴趣,而对物管公司为了维护公共物业而付出的劳动、采取的措施普遍不大关心。业委会是全体业主的代表,它同样具有一般业主的思想倾向,即:当业主们在使用私有方面的权利受到损害时,业委会比较重视,而当业主在使用共有、公有物业方面的权利受到损害时,业委会往往并不关心。业委会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它对业主权利的维护意识和维护程度。

(二)业委会成员自身素质的影响

物业管理在我国实施的时间不长,绝大多数业主对它还缺乏了解,所以更认识不到业委会的重要性,因而对参加业委会比较漠然,选举产生的业委会成员不少都是退休的老人,有些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没有足够的精力、热情。有些成员对自己在业委会及物业管理中的地位、作用、权利和义务也不太清楚。

(三)业委会组成复杂,利益协调难度大

产权多元化的发展,居住在同一物业内的业主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消费层次等不尽相同,从这些业主中选择出来的业委会成员自然代表着各自不同的利益群体,而且他们的工作模式、作风及思想倾向也不同。所以要想在业委会内部搞好工作上的相互配合与协调,及时、正确的处理内部成员之间利益的冲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惰。何况业

委会还要去协调外部单个或少数业主与业主整体利益上的矛盾冲突,以及营造一个全体业主都能接受的物业管理氛围等等。

(四)业委会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目前不少业主既对参加业委会不感兴趣,也对业委会的日常工作缺少支持。据调查,在遇到物业管理方面的问题时,多数业主不去找业委会解决,而是要么忍耐,要么自己解决(如拒交物管费等)。业主对业委会缺乏关注度、信任度,缺乏对物业管理的参与意识,使业委会几乎成为一个“空中楼阁”式的组织,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五)有关方面对物业管理和业委会的宣传力度不够

物业管理及业委会在我国产生的时间还比较短,多数业主从认识到接受物业管理及业委会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关方面的宣传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四对策研究

业主委员会难有作为的矛盾和纠纷日渐成为物业管理行业中的又一新问题。要化解业主委员会因难有作为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必须从依法召开业主大会和规范组建业主委员会、正确认识和行使业委会的职责和权利、自觉接受监督和指导、围绕“和谐”这一主旋律开展工作,从而保障业主委员会健康、有效的运作,促进物业管理活动健康发展。

(一)解决问题之规制建议

1、立法规制

首当其冲的莫过于业委会的法律定位,从业委会的特征分析,其成立合法,组织机构稳定,有争议的主要在于其是否具有独立支配的财产及能否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方面。在财产支配方面,由于业主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等虽享有所有权,但该所有权并非单一所有权,而是特殊的复合型所有权,按照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规则,实际由业委会代表全体业主行使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因此尽管上述财产的真正所有人是全体业主,但在理论上可成为业委会相对独立支配的财产,由其代表全体业主具体行使各项权能。在民事责任方面,业委会既然有可相对独立支配的财产,也就相应具有一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但由于它和业主存在一种独特组织体与成员的关系,因此在民事责任方面,业委会不足以承担的部分将由全体业主共同承担,即全体业主对业委会负补充连带责任。至于业主以业主大会或业委会名义从事违法活动,则应由相关业主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综上,笔者认为将

业委会定位于非法人组织是比较合理的。此外,在明确业委会定位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规定,包括细化业委会各项基本制度,如组成结构、委员资格、行为规范、监督体制、奖惩制度,通过制度设计理顺与其他相关主体的关系等。还应进一步完善非讼程序,除了《物权法》规定的业主可以请求法院撤销损害其合法权益的业主大会或业委会决定的司法途径之外,对于业主与业主团体之间的内部管理纠纷,可通过设置街道办事处的调解制度、房地产行政部门的裁决制度来填补司法救济的空白,同时在立法上设置相应程序,规范上述调解和裁决行为。

2、司法规制

业委会从组织到运作的所有目的,是为了业主生活、居住、工作的方便和舒适。因此,业委会为维护业主正当权益提起诉讼的,法院应当支持;业主因业委会侵权提起诉讼的,对业主权益应侧重保护。维护业委会对外活动的有效性。对业委会与相关主体订立的合同,法院应将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调整范畴,尽量维护其法律效力及履行安全,除法律上严格规定无效的情形之外,不轻易认定合同无效或判决解除合

同。

3、行政规制

房地产主管部门应认真指导、监督和考核辖区内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活动。将对业委会筹建、换届及日常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落到实处,通过执法检查、业主举报、社会反映等途径对业委会的违法行为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销其决定。建立受理并解决辖区内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投诉、纠纷的裁决机制,及时有效地解决社区矛盾。此外,可在市一级的范围内设立业委会联合会或者业委会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在房地产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从专业化角度为业委会提供指导和咨询等服务。可明确将居民委员会定位为业委会的监督、指导和咨询机关,有机整合业主、业委会、物业公司和居民委员会形成综合力量,共同管理小区事务。国外业主团体通常都有监督、咨询性机关并由专门组织担任,对区分所有建筑物的顺利营运贡献显著。考虑我国业主自治的意识和能力,类似组织的存在有其必要性。而居民委员会事实上已或多或少地承担了上述职能,通过对业委会这一较为松散的组织进行监督指导并提供咨询服务,具有便利性和及时性。且居民委员会通过地位的设定有助于其摆脱对小区事务“事必躬亲”的状态,也便于其与业委会职责范围的区分。

(二)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业主参与物业管理

有关方面(政府主管部门、物业管理协会等)可以就物业管理、业主委员会、公共物业与公共权利等各个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多方式、长时间地对广大居民(业主)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让居民逐渐成为“成熟”的消费者,进而关心、支持业委会,自觉参与小区的物业管理,这样小区的物业管理就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三)强化主管部门在业委会成立中的关键作用并加强对业委会的指导和培训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不仅仅要参与业委会成立的筹备与审批工作,而且要实实在在发挥出关键作用。要在业委会选举的宣传、业主代表名额的分配与确定、业委会成员的资格和条件等方面发挥政府的权威作用,真正帮助物业区域(小区)组建一支高素质、有权威、有信誉、能正确发挥作用的业委会队伍。协会要加强对业委会成员,尤其是主要负责人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此外,还应指导他们正确选择物管公司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建立业委会责、权、利的协调机制

这就是让业委会既能行使权利,又能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同时还能享受到合理

的报酬,力争实现业委会责、权、利的协调。为实现这个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

手:

1、清楚、准确、合理、科学地给业委会做出法律定位

给业委会做出法律定位,关系到业委会权利和义务问题。在物业管理活动中业主、业委会以及物管公司构成了物业管理法律关系的最主要的民事主体。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26条规定,建筑物致害责任主体所规定的管理人是指依照法律、法规或行政命令对特定建筑物或其他设施享有固定的带有永久性的经营管理权的人。从管理人的概念来看,物管公司首先不享有对建筑物的占有、使用、收益甚至处分的权利;其次,没有享有对特定建筑物的“固定的”“带有永久性”的经营管理权。相对比较之下,业委会则具有固定的带有永久性管理权的性质,因为只要建筑物存在,业委会作为由全体业主选举产生的管理团体是永久性伴随着区分所有建筑物而存在的。因此,应通过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的立法,直接赋予业委会区分所有权建筑物管理人的法律地位,赋予它一定的权利和权威,并规定其应承担的义务以及应为自身行为所承担的法律和社会责任。

2、试行业委会主任负责制和主任公开选举制

为保证业委会主任工作的公平性、专业性、及时性,应该建立业委会主任的公开选举制。只要能正确及时地行使业委会的权利、履行业委会的义务,承担业委会应尽的责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的业主,就可以竞聘为业委会主任。业委会主任应与业主代表大会签定聘用协议。

3、建立奖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为切实保障业委会的正常运作和发挥积极的作用,还必须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如果业委会工作突出,就应该给予奖励,否则就要给予处罚。另外,还要注意约束业委会的行为,保证业委会工作的公平性和及时性。

结束语

从对业主委员会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分析和探索来看,业主委员会是“业主自治”的一个平台,它让业主之间互相沟通;业主委员会是实行“业主自治”的一种好形式,它让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相互联系。业主委员会的建设应该得到业主的支持和理解,应该在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认真重视、社区居委会的指导监督、物业管理公司的积极配合下,在现有的《物业管理条例》的规范下,进行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国强.浅谈业主委员会的性质地位及权利义务[J].中国房地产,1995.

[2]最高人民法院物权法研究小组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

[3]陈相明.论我国业主委员会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企业经济,2010.

[4]高飞,张燕.对我国现行业主委员会制度的初探[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

[5]连生.物业管理案例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6]丁琛.物业管理法律制度解析[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7]张作祥.物业管理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8]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物业管理基础[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9] 王青兰、柯木林.《物业管理运作指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9.

[10] 韩朝,陈凯.物业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致谢

本论文是在我的导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大学生活的各位同学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监察厅印发《关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监察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自治区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若干 规定》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桂发改前期[2007]681号 【发布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监察厅 【发布日期】2007.09.26 【实施日期】2007.11.01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失效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广西壮族自治区监察厅关于废止《关于进一步规范自治区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监察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自治 区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桂发改前期〔2007〕681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恳局,区直各有关部门: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关于进一步规范自治区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若干规定》印发你们,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监察厅 二〇〇七年九月二十六日 关于进一步规范自治区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自治区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的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使用下列资金投资的自治区各级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适用本规定:(一)财政预算资金; (二)各类专项建设基金; (三)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的贷款、赠款、援助资金; (四)事业单位的国有资金; (五)其他政府性资金。 第三条依法必须公开招标的建设项目招标公告,属国家审批的项目,依法必须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定媒介发布;由自治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项目审批部门审批的项目,招标人或其代理机构应在广西招标投标监督网(http://https://www.doczj.com/doc/1916643685.html,)公告,招标人或其代理机构同时也可在其他媒介发布,但内容必须一致。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呼和浩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合作开展京蒙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京发改[2016]395号 【发布部门】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呼和浩特市政府鄂尔多斯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6.03.09 【实施日期】2016.03.0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合作开展京蒙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 (京发改[2016]395号) 各有关单位: 为促进区域间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国家建设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积累经验,经研究协商,北京市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联合开展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以下简称“京蒙跨区域碳交易”)。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行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和规则

1.关于市场交易机制。在国家政策、机制框架内,按照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现行政策,京蒙跨区域碳交易统一实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下的配额交易机制。交易产品包括碳排放配额和经审定的碳减排量(核证自愿减排量、节能项目、林业和草地碳汇项目产生的碳减排量)。市场交易主体为北京市、呼和浩特市和鄂尔多斯市的重点排放单位、符合条件且自愿参与交易的其他机构和自然人等。三市的市场交易主体可自由买卖碳排放配额和经审定的碳减排量,并可用于履约。 2.关于重点排放单位范围。根据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产业结构和碳排放实际情况,先期将两市水泥行业、电力行业年二氧化碳直接排放达到6万吨(含)当量的单位确定为重点排放单位,并纳入京蒙跨区域碳交易体系(共26家,具体名单详见附件)。列入名单的各单位应当严格履行年度控制二氧化碳排放责任,强制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未纳入重点排放单位的其它单位可自愿参加交易。 3.关于碳排放报告报送与第三方核查。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重点排放单位应当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6年自治区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工作 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村镇集镇建设 【发文字号】桂发改城镇[2016]440号 【发布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日期】2016.04.05 【实施日期】2016.04.0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6年 自治区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桂发改城镇〔2016〕440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根据国务院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以及自治区人民政府2016年3月召开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电视电话会精神,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2016年自治区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6年4月5日 2016年自治区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根据国务院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扎实做好2016年广西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工作,特提出以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按照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对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围绕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目标,以落实国家部委有关政策意见为主线,继续研究出台一批符合我区实际的相关配套政策;以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抓手,加快改革创新,发挥好试点的牵引作用;以自治区级示范城镇、特色小镇、产城融合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壮大县城和乡镇实力,推动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以构建部门联动、市县推动、上下互动的新型城镇化工作推动机制为保障,力争“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取得新进展。 二、工作目标 到2016年底: 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8.2%。(牵头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责任单位:各市、县人民政府) 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2.7%。(牵头单位:自治区公安厅;责任单位:各市、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大建设项目稽察暂行规定》的通知 【法规类别】价格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桂发改稽察[2005]480号 【发布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日期】2005.10.26 【实施日期】2005.10.2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大建 设项目稽察暂行规定》的通知 (桂发改稽察〔2005〕480号) 各市发改委: 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大建设项目稽察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五年十月二十六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大建设项目稽察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对自治区重大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保证国有资金的安全和工程质量,促进项目顺利实施,提高投资效益,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稽察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00]54号)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稽察,是指自治区重大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依法监督国家及自治区有关投资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检查自治区境内项目建设状况,评估项目效益,以及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的活动。 第三条稽察的重大建设项目包括: (一)全部或部分使用国有资金的自治区项目; (二)自治区人民政府担保、使用国际组织或外国政府资金等部分或者全部由自治区人民政府融资的项目; (三)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自治区项目; (四)国家稽察机构及自治区人民政府授权稽察的项目。 第四条重大建设项目稽察应当坚持依法办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 第五条自治区重大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以下简称稽察办)由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负责组织稽察,指导全区稽察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桂发改法规[2011]1023号 【发布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1.08.17 【实施日期】2011.08.1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范性文 件制定管理办法的通知 (桂发改法规〔2011〕1023号) 各处室、机关党委、纪检监察室,委属各单位: 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七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管理,维护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保证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正确实施,促进依法行政,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办法》(政府令第57号)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委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除政府规章外,本委制定及代自治区人民政府起草的,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并可以反复适用的文件。 本委制定发布内部工作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对具体事项作出行政处理决定,以及对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制定文件,不适用本办法。 属于价格方面规范性文件制定的程序和办法,由自治区物价局另行规定。 第三条制定规范性文件应当遵循法制统一、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职权与责任相一致、民主公开和便民的原则。 规范性文件应当依法报送备案。 第四条规范性文件的名称一般称“办法”、“规定”、“决定”、“规则”、“通告”、“布告”、“通知”、“意见”等,但不得称“条例”。 除内容复杂的外,规范性文件一般不分章、节。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制定规范性文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