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敏原检测,4种方法最准确【新知识】

过敏原检测,4种方法最准确【新知识】

过敏原检测,4种方法最准确【新知识】

过敏原检测,4种方法最准确

文章导读

过敏是一件时常发生的事情,尤其在季节交替的时候更容易发生,为了更准备

的治疗好此病很多患者选择了过敏原检测。从临床来看,过敏原检测的方法有很多,其中MORA、点刺实验、斑贴实验、血清IgE抗体检测等。 1:MORA Mora生物物理治疗仪是采用生物电磁波共振技术,用于过敏原的检

测诊断和脱敏治疗。主治疾病: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紫癜,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诊疗特色:无痛无创检测过敏原;在1小时内检测1500

多种过敏原;治疗期间无特殊情况不需要服用任何药物。 2 点刺

实验变应原通过注入真皮后与组织中肥大细胞表面的相应IgE结合,在短

时间内可引起组织胺等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使受试部位皮肤产生风团及红晕反应,借以

判定患者是否对某项物质过敏的方法。 3.斑贴实验

斑贴实验是将测试物直接与皮肤接触,以观察皮肤反映,它常用来检测接触性皮炎的致敏物;斑贴实验属于迟发反应,在试验后24-72小时观察结果,主要用于接触性皮炎、湿疹、化妆品皮炎等疾病的检测。 4. 血清IgE抗体检测是一种用

酶代替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人IgE来测定样本中特异性IgE的方法,此方法只需少许血清,便能做多种过敏原测试,准确性高,对患者安全、方便;主要用于过敏性皮炎、荨麻疹、湿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检测。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变应性鼻炎 ) 北京大学医院耳鼻喉科李凤珠 过敏性鼻炎(亦称变应性鼻炎AR)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增加,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有资料显示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l0%-40%。病情可呈阵发行发作,无症状期可完全正常。发作时可出现典型的鼻塞、喷嚏、清水样鼻涕等症状。临床上常与普通感冒相混淆。有些患者在内科以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数日、数周甚至数月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方才来耳鼻喉科就诊,不仅给患者增添了麻烦甚至延误了治疗,甚至发展成为过敏性哮喘。治疗原则分非特异性治疗,如激素、抗组织胺类、减充血剂;非特异性治疗,如脱离过敏原、免疫疗法等。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与遗传及环境密切相关,带有与变应性鼻炎发病相基因的个体称为特应型个体。空气污染和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有明显的关系。 一.发病机制及病理 本病属I型变态反应,但与细胞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部分神经肽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特应型个体吸入变应原后,经过一系列免疫反应过程,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IgE抗体结合在鼻黏膜浅层和表面的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的细胞膜上,此时鼻黏膜处于致敏状态。当变应原再次吸人鼻腔时,变应原即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发生“桥连”,继而激发细胞膜一系列生化反应,导致以组胺为主的多种介质的释放。这些介质通过其在鼻黏膜血管、腺体、神经末梢上的受体,引起鼻黏膜明显的组织反应。其表现为阻力血管收缩(鼻黏膜苍白),或容量血管扩张(鼻黏膜呈浅蓝色、鼻塞)、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黏膜水肿),多形核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尤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副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腺体增生、分泌旺盛(鼻涕增多),感觉神经敏感性增强(喷嚏连续性发作)。这些病理变化常使鼻黏膜处于超敏感状态,使某些非特异性刺激(冷、热等)易于诱发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与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不同。临床上引起花粉症者大多属于风媒花粉(靠风力传播的花粉)。 二.分类 本病分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花粉症)。根据WHO颁布的《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RIA)指南中建议,根据发病时间特点将AR分为间歇性鼻炎和持续性鼻炎,根据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将AR按严重程度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三.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本病以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水样鼻涕和鼻塞为主要特征。 (1)鼻痒:是鼻黏膜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后发生于局部的特殊感觉。季节性鼻炎尚有眼痒和结膜充血。 (2)喷嚏:为一反射动作,呈阵发性发作,从几个、十几个或数十个不等。 (3)鼻涕:大量清水样鼻涕,是鼻分泌亢进的特征性表现。 (4)鼻塞:程度轻重不一,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由于鼻黏膜水肿明显,鼻塞常很重。 (5)嗅觉减退:由于鼻黏膜水肿明显,部分患者尚有嗅觉减退。 2.辅助检查

过敏原IgE检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过敏原IgE检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征求意见稿) 一、前言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过敏原特异性抗体IgE和总IgE(Allergen-specific IgE and total IgE)检测试剂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对注册申报资料的技术审评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对过敏原特异性抗体IgE和总IgE (Allergen-specific IgE and total IgE)检测试剂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如申请人认为有必要增加本指导原则不包含的研究内容,可自行补充。 本指导原则是对申请人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它方法,也可以采用,但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相关人员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

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二、适用范围 IgE抗体介导的 I型过敏反应性疾病相当普遍,世界各国变态反应疾病的总发病率约为15%-30%,我国大约有5-10%的人受过敏原的袭扰,是当前世界性的重大卫生学问题,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二十一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 过敏性疾病是患者吸入、摄食入或者注入含有致敏成分的物质(称为过敏原或变应原,Allergen)后触发机体的B 细胞产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 IgE),IgE以其Fc 段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的表面相应的Fc εRI结合,使机体处于对该过敏原的致敏状态。当相同过敏原再次或多次进入致敏机体时,可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发生特异性结合,当过敏原与致敏细胞表面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IgE结合时,发生FcεRI 交联,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活化,导致细胞脱颗粒并释放储存在细胞浆颗粒里的炎性介质——组胺,并通过花生四烯酸途径合成新介质——白三烯、免疫反应性前列腺素和IL4、IL5等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从而引发过敏反应(或称变态反应,Allergy )的疾病及相关症状,如过敏性哮喘、枯草热、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湿疹、结膜炎及胃肠道I型过敏性疾病

干燥性过敏性鼻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干燥性过敏性鼻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篇一: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民间偏方有哪些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民间偏方有哪些 民间偏方治过敏性鼻炎 1、中药方法: 用中药辛夷3克、藿香10克,只用辛夷也可,开水冲泡5~10分钟,,先用其热气熏蒸鼻子数分钟,然后引用,频饮,长期坚持,此方据说治愈率达到75%。2、冷水洗鼻法: 每天早上起床后用凉水一盆,把整个鼻子浸入水中稍吸气,使水进入鼻腔根鼻黏膜充分接触,注意不要用力过猛,此法小孩慎用之,以免呛水.此法需长期坚持效果十分显著,旨在提高鼻黏膜的适应能力,尤其对季节和温度变化引起的过敏鼻烟极其有效果,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感冒的免疫力,但是刚开始使用时会出现鼻塞、鼻酸、流鼻涕等症状,过一段时间你就会知道它的好处了。 3、食疗法: 经常吃白罗卜和胡罗卜可有效缓解过敏鼻炎症状,,尤其是白罗卜,还可提高呼吸系统免疫力,尤其对哮喘治疗特别有帮助。此外,切忌平时晚饭要适量,尽量少吃鱼类、肉类,以免上火引起鼻炎,可以适量吃些梨清肺。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病期间绝对不能吃丝瓜,吃完丝瓜病情会加重。4、锻炼身体法: 过敏性鼻炎就其病理分析,是因为患者体内含有过敏源,当患者体

质及身体免疫力下降后,出现过敏体质,对过敏物质适应能力下降,导致过敏症状.所以通过锻炼身体的方法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役力,增强对过敏物质的适应能力,也可达到治疗的目的.具体方法是:跑步,健身,增加户外体育运动,身体允许的话可以锻炼后适当进行冷水浴,但要注意一定要等到不出汗时再洗.长期坚持也可有很好的疗效。 5、远离过敏源: 如果您实在是过敏鼻炎太严重了,又治不好,建议您离开原来的地方或城市到一个空气好并且湿润的地方去疗养,如:南方或海滨城市.如果您经济条件很好的话,可以考虑搬家到空气质量好的地方去。 消炎类药物如:严迪、青酶素v钾等,或去医院输液,也可以用棉签儿往鼻子里涂抹红酶素眼药膏以缓解症状应急;发作时每天用热水泡脚或洗热水澡也可缓解症状。 1、口服药物:主要是对鼻炎的原发病因进行治疗,根据不同的鼻炎,用药有所区别,过敏性鼻炎需要抗过敏治疗,如息斯敏,扑尔敏等。一般的慢性鼻炎可以服用霍胆丸,种种鼻炎片等。萎缩性鼻炎则需要服用维生素类药物。 2、局部滴鼻药物:滴鼻药物一般主要用来缓解鼻炎的症状,鼻油可以缓解干燥性鼻炎的干燥,呋麻合剂则可以缓解鼻腔阻塞,激素类滴鼻液则有助于减轻过敏性鼻炎的打喷嚏流清水涕等症状。 3、中药偏方:可以做为治疗鼻炎的参考。目前已经有很多偏方都制备成了中成药,请遵医生医嘱。

CAP过敏原检测系统在门诊哮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CAP过敏原检测系统在门诊哮喘患者中的临床 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作者:轩轲2008-6-30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CAP过敏原检测系统在门诊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64例门诊哮喘患者和84例支气管炎患者(无过敏性)进行吸入性变应原过筛试验、血清尘螨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哮喘组吸入性变应原过筛试验阳性率56。哮喘组血清尘螨特异性IgE阳性率50%。... ?专题推荐: ?临床快报 ?药市动态 ?违法广告 ?医保动态 ?药品价格 ?流感疫情 ?保健常识 ?妇科课堂 ?医改动态 【摘要】目的探讨CAP过敏原检测系统在门诊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64例门诊哮喘患者和84例支气管炎患者(无过敏性)进行吸入性变应原过筛试验、血清尘螨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哮喘组吸入性变应原过筛试验阳性率56.2%,支气管炎组吸入性变应原过筛试验阳性率1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2.2,P<00 1)。哮喘组血清尘螨特异性IgE阳性率50%。支气管炎组血清尘螨特异性IgE阳性率4%。两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7.46,P<001)。吸入性变应原过筛试验、血清尘螨特异性IgE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56.2%和50%;特异性分别为38%和75%;阳性符合率分别为45.9%和43.2%;假阳性率分别为12%和4%。两组检测方法一致率为91.9%。经一致性χ2检验,有较好的一致性(χ2=72.34,P<001)。结论吸入

性变应原过筛试验可用于哮喘的筛查;与吸入性变应原过筛试验相比,血清尘螨特异性IgE特异性高,假阳性较低,吸入性变应原过筛试验阳性者应行尘螨特异性IgE检测。尘螨是哮喘的常见过敏原。对于门诊哮喘患者,CAP检测是一种可用于筛查和寻找过敏原的重要体外检测手段 【关键词】哮喘支气管激发试验免疫球蛋白E 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变态反应性疾病,IgE介导的变态反应是过敏性哮喘的重要发病机制,吸入性变应原对气道的长期反复刺激是引起气道慢性炎症反应的主要原因[1]。因此,哮喘变应原检测对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检测过敏原的体内试验有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可能,而且干扰因素较多,而体外过敏原检测系统须用进口试剂,价格较贵。为了较好的降低成本,我国变态反应学专家结合国情建立了以下过敏原诊断流程:(1)如果患者既往有严重的过敏反应史。可以直接采血进行体外试验以策安全;(2)如果患者既往无严重的过敏反应史,具有进行皮肤试验的条件,可先行皮试,对阳性者有选择性的检测特异性IgE;(3)充分利用CAP系统的体外过筛试验优势,先做吸入物或食物过筛试验,如呈阴性,则无需继续进行检查;(4)在临床资料、体内试验、体外试验一致的情况下再做诊断。CAP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的准确性和预测值都很高。因而对其结果具有较高的实用诊断价值。可作为过敏原体外实验诊断的一种主要参考方法。CAP过敏原检测系统在变应性哮喘的应用已有报道,笔者于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对门诊64例哮喘患者和84例支气管炎患者进行CAP 检测,以探讨CAP过敏原检测系统在哮喘中的应用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选择临床符合哮喘诊断标准的患者64例和支气管炎84例,哮喘中男47例,女17例。年龄4岁~62岁,平均38岁;支气管炎(无过敏史)中男45例,女39岁,年龄6岁~84岁,平均36岁。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2 方法和材料

变应性鼻炎吸入物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变应性鼻炎吸入物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AR)常见吸入物过敏原,为AR的特异性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应用北京新华联协和药业生产的过敏原点刺液,对156例AR患者实施18种吸入物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单项吸入物过敏原阳性检出量共计504项次,其中,皮试阳性率最高的前8位过敏原依次是户尘螨、粉尘螨、室内尘土、?草、大籽蒿、英国梧桐、蟑螂、豚草,其单项阳性检出量之和占吸入组过敏原总阳性检出量的90.2%。户尘螨阳性例数最多,阳性率80.8%;粉尘螨次之,阳性率78.2%;荞麦壳阳性率最低,仅占1.3%。产黄青霉和圆柏花粉在本组患者中未检出阳性病例。尘螨过敏原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过敏原(χ2检验,P<0.01)。结论尘螨是AR最常见的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明确过敏原为AR特异性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有力证据。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皮肤点刺试验;吸入物过敏原 Analysis of skin prick test of inhalant allergens in allergic rhinitis WANG Xi-juan. Weifang People's Hospital,Weifang 26104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ommon inhaled allergens of allergic rhinitis (AR)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Methods Skin prick test (SPT)with prick liquid produced by Beijing Xinhualian Xiehe Pharmaceutical Company were performed on 156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Each of them was examined with 18 kinds of prick liquid. Results It showed 504 positive results totally. The top 8 was house dust mite,dust mite,house dust,humulus scandens,artemisia sieversiana,platanus acerifolia,cockroach and ambrosia artemisiifolia,which took a percentage of 90.2%. Among them the house dust mites hold the top one with the positive rate of 80.8%. And the dust mite stand second with the positive rate of 78.2%. The buckwheat rank last with the positive rate of 1.3%. Produces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and the sabina chinensis pollens were not detected. The positive rate of the dust mite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allergens(P<0.01). Conclusion The mite is the most common allergen. Skin prick test which can definite the allergen provides strong evidence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AR. 【Key words】Allergic rhintis;Skin prick test;Inhaled allergens

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附件2 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 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Allergen-specific IgE)检测试剂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审评注册申报资料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对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Allergen-specific IgE)检测试剂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如申请人认为有必要增加本指导原则不包含的研究内容,可自行补充。 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标准体系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标准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一、范围 I型过敏反应性疾病相当普遍,人群总发病率高达10%~30%,

是当前世界性的重大卫生学问题,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二十一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 过敏性疾病是患者吸入、食入或者注入含有致敏成分的物质(称为过敏原或变应原,Allergen)后触发机体的B细胞产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 IgE),IgE以其Fc 段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的表面相应的FcεRI结合,使机体处于对该过敏原的致敏状态。当相同过敏原再次或多次进入致敏机体时,可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发生特异性结合,当过敏原与致敏细胞表面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IgE结合时,发生FcεRI 交联,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活化,导致细胞脱颗粒并释放储存在细胞浆颗粒里的炎性介质——组胺,并通过花生四烯酸途径合成新介质——白三烯、免疫反应性前列腺素和IL4、IL5等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从而引发过敏反应(或称变态反应,Allergy)的疾病及相关症状,如过敏性哮喘、枯草热、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湿疹、结膜炎及胃肠道I型过敏性疾病及严重过敏反应等。 上述过敏性疾病的发生,IgE抗体起关键作用。I型过敏反应性疾病的特征是患者体内循环血液中的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浓度较正常状况下高,且特异性IgE抗体浓度越高,诊断过敏性疾病的概率越高。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包括总IgE和特异性IgE,同时适用于不同的检测方法(原理)。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申请产品注册和相关许可事项变更的产品。 二、基本要求

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

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 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的目的:分析临床常见吸入性过敏原和重要食物过敏原的种类。 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的方法:用ImmunoCAP过敏原检测系统所做的过敏原特异性IgE (specific IgE,sIgE)检测结果,统计每种过敏原的检测量、阳性检出量和阳性率,并对过敏原阳性检出量进行排序分析,血清特异性IgE是确诊过敏性疾病的唯一临床指标,当人体免疫细胞调控能力不足或接触到过敏原如尘螨、花粉或食物等后,使TH2型免疫反应过度活化,导致TH2型免疫细胞激素分泌量过高,就会帮助B细胞制造较多的过敏抗体IgE,因而出现过敏症状。 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其中吸入性过敏原介导的过敏性疾病IgE阳性高达76%;食物过敏原介导的过敏性疾病IgE阳性高达22%。常见吸入性过敏原18种分别是:户尘螨、粉尘螨、蒿属花粉、链格孢、白蜡花粉、柏树花粉、豚草花粉、桦树花粉、蟑螂、梧桐花粉、苍耳花粉、屋尘、多主枝孢、狗皮屑、猫皮屑、鹅毛草花粉和烟曲霉等。 重要食物过敏原包括:鸡蛋、牛奶、花粉、大豆、虾、蟹、谷物、坚果和水果等。 过敏原特异性诊断分体内法和体外法,皮肤试验属于体内法,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属于体外法。 结论:不同的过敏性疾病与过敏原IgE检测的阳性率有很大关系,因果关系明显的过敏性疾病检测IgE阳性率高,如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湿疹等,蒿属花粉过敏sIgE检测的阳性率高达64.4%. 有些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比较隐匿,加之皮肤试验的假阳性较多,很难通过临床资料确定,特别是食物过敏。 目前特异性IgE免疫疗法是惟一可能通过免疫调节机制改变过敏性鼻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免疫自然进程的方式,过敏其实是人体对环境中无害的物质产生的异常免疫反应,而非一般的细菌或病毒,尤其这些过敏都属于黏膜发炎的反应,因此,只要补充肠道抗过敏益生菌(中文名:福敏康益生菌)改善肠道内的益菌生态,提高游走全身黏膜性突出细胞的能力,就可以达到调节全身免疫功能的效果,缓解过敏症状;福敏康抗过敏益生菌富含多种新型抗过敏的乳酸菌菌株,可增强抗过敏的能力,并通过增进TH1型免疫反应来调控因过敏而反应过度的TH2型免疫反应从而减少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中过高的IgE特异性抗体,缓解过敏症状,调整过敏体质,相比单纯药物抗过敏性鼻炎哮喘或皮肤荨麻疹湿疹等过敏性疾病可产生良好的整体疗效,有效的改善过敏患者的生活质量。

过敏原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过敏原检测试剂盒 说明书 本试剂盒采用管式酶免(ELISA)分析法,对人血清或血浆中的过敏原特异性IgE 抗体进行定性/半定量检测。 [概述] 美国CORTEZ IgE抗体存在于具有过敏体质个体的血清中,这些个体在接触到特异性过敏原时主要出现速发型过敏反应的症状。对血清中总IgE抗体水平的检测,可为判定机体对过敏的易感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而对血清中特异性过敏原检测可对患者进行脱敏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皮试是常用的一种简单,低成本的体内过敏原检测方法,但皮试存在准确性低,结果不易判断以及危险性较大等缺点。体外检测中的放射过敏吸附试验(RAST),荧光酶标法(FEIA)和酶标法(ELISA)已被用于定量检测来源于不同过敏原的IgE抗体。过敏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过敏反应、花粉热、气喘、过敏性湿疹、皮炎、呼吸不畅和鼻炎。通过检测大部分常见的过敏原或总IgE抗体来诊断过敏反应,就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本试剂盒是一种体外定性/半定量的酶免法,可同时独立地检测各种常见的过敏反应,并估计人血清或血浆中IgE 的总水平。这种独特的装置由一只反应管组成,反应管中含有一系列塑料段,在这些塑料段的表面包被有单一过敏原或过敏原混合物或单克隆抗体,这样,患者血清中的IgE抗体就可以与它们分别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而沉淀下来。由于过敏原的选择不同,本试剂盒检测的具体内容有多种形式。每个反应管均带有阳性、阴性对照,有助于结果的分析。 [原理] 当具有过敏抗原固化于表面的载体与病人血清培养在一起后,血清中特异性IgE(一抗)就会特异地结合到抗原上,此特异结合的抗体可被酶联的二抗所识别,加入显色剂后,二抗所联的酶使显色剂由黄色变成紫色。显色的深度与血清中特异性IgE成正比;能半定量地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E的浓度。 [贮存] 收到试剂盒后,应将试剂盒贮存在2-8℃。 [标本收集] 患者无需特殊的准备,也无需禁食。使用血清或血浆。标本不需稀释,反应管内吸入标本量约600l。试验前,血清或血浆应密闭保存在4-8℃中,至多5 天。标本可在-20℃中保存3个月,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试验操作]使用前须平衡至25-30 ℃。 1.去掉尾端的封头和顶端的塞子,让反应管内的保存液排出。用纱布擦试细头。 2.将注射器接在反应管的顶端,将标本由细头抽到注射器接头处,不要将标本抽入注射器并避免气泡抽入反应管内。将反应管平放,在室温下(25-30℃)反应2小时。 3.将标本从反应管排出,抽出注射器的推杆,由注射器针筒向反应管内注入1 毫升清洗液清洗液让流尽,将注射器的推杆插入并推到底,用纱布擦试细头。 4.将绿色的酶联二抗由细头抽到注射器的接头处,并避免气泡抽入反应管内。将反应管平放,在室温下(25-30℃)反应4-10 小时。 5.将酶联二抗由反应管排出,抽出注射器的推杆。加五滴清洗液到注射器针筒中,让它流下。再在注射器针筒内注入1毫升清洗液,让它流过反应管。将注射器的推杆插入并推到底,用纱布擦试细头。 6.在塑料烧杯中注入少量(约2 毫升) 清洗液。通过反应管将清洗液抽到注射器中。抽出注射器的推杆,让清洗液流出。 7.在注射器针筒内注入1 毫升清洗液,让它自然流下。重复一次。将注射器的推杆插入并推到底,用纱布擦试细头。

18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18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导致慢性荨麻疹的过敏原种类,减少误诊、漏诊,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体外定性过敏原检测系统对我院门诊18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进行特异性IgE定性检测,包括6种吸入性过敏原和7种食入性过敏原及总IgE测定。结果:食物组过敏原阳性率为46.2%,其中以虾、蟹、牛奶、牛肉、羊肉为主要过敏原。吸入组过敏原阳性率63.4%,其中以尘螨、粉螨、猫狗毛皮屑、蟑螂为主要过敏原。结论:尘螨、粉螨、蟑螂、猫狗毛皮屑、虾、蟹、牛奶、牛肉、羊肉为大连市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主要致病过敏原。慢性荨麻疹的病因比较复杂,吸入性和(或)食入性过敏原常是大多数慢性荨麻疹患者发病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患者血清进行体外过敏原检测,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 【关键词】荨麻疹/过敏原;IgE/酶联免疫法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过敏反应是一种特殊的病理性免疫反应,是人体对一种或多种原本无害的物种产生不必要的反应。其主要原因是患者产生相当量的E型免疫球蛋白IgE,它和过敏原结合后,刺激机体产生化学物质触发细胞大量分泌药理活性物质,引起一系列过敏症状。我们通过

检测荨麻疹患者血清的IgE水平以及查到引起机体过敏的物质,从而帮助医生正确的诊断引起患者过敏反应的过敏原,就能很好的预防和治疗过敏反应性疾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的186例患者,其中男97例,女89例,年龄8~62岁,平均31.6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3.3年,均为大连地区常住人口。慢性荨麻疹诊断符合《杨国亮皮肤病学》诊断标准[1]。家族有过敏患者28例,所有患者发病在2周内,检测前未服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 1.2试剂:采用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进行纸片法检测,试剂盒来源于德国领检公司原装进口,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检测。 1.3 方法 1.3.1采用酶联免疫法,用于定性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总IgE抗体和过敏特异性IgE抗体。患者血清样本先与测试条进行孵育,使得样本中的IgE抗体与测试条上的相应反应区结合。随后去除末结合的抗体,加入酶标抗体于IgE抗体复合物进行孵育。随后的清洗步骤会去掉未结合的酶标抗体,加入酶底物液进行反应,产生可以直接观察的颜色变化。 1.3.2 检测原理当具有过敏抗原固化于表面的载体与

导致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常见过敏原

导致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常见过敏原 目前认为哮喘是一种变态反应性慢性气道炎症,它的发生与发作除了某些遗传体质外,环境因素是诱发哮喘的重要病因之一,尤其是过敏原的接触最为常见。小儿过敏性咳嗽血常规化验白细胞正常而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血清免疫五项查测免疫球蛋白E高出正常值,小儿过敏性咳嗽的治疗中降低IGE的重要性,副干酪乳杆菌MP-137合成台敏乐益生菌降低血清IGE调整过敏体质预防过敏。 与哮喘发作有关的过敏原大致分为三类: (1)、吸入性过敏原:通常自呼吸道吸入,根据近十几年儿童哮喘过敏原调查,引起哮喘患儿哮喘发作的吸入性过敏原排在前六位的是:螨、室内尘土、棉絮、真菌、烟和花粉。特别是螨作为吸入性变应原,在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儿童期对螨的过敏比成人为多,春夏秋季是螨生存最适宜的季节,因此在此期频发的哮喘应考虑与螨有关;室内尘土为对多种过敏原的混合物,屋尘螨是最主要的过敏原它孳生于人类居住的环境中,常易引发诱导哮喘发作;真菌、孢子及各种产物易于飘散,极易吸入支气管内引起致敏和哮喘。(2)、食入性过敏原:引发支气管哮喘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包括鱼、虾、蟹、蛤类、贝等海产品以及牛奶、鸡蛋、面粉、芒果、肉制品、豆制品等。食物过敏以婴儿期为常见,以牛奶、鸡蛋、鱼类、花生、豆类、坚果类、肉类和小麦等,这些食物的变应原已通过特异性皮试、特异性IgE检测和食物激发试验等所证实。 (3)、接触性过敏原:包括冷空气以及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冷空气吸入使气道黏膜下血管收缩,黏膜(炎性)细胞功能变化,释放炎性介质或细胞因子增加诱发哮喘;小儿哮喘发作常和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婴幼儿哮喘中95%以上是由于呼吸道感染所致,主要病原体是呼吸道病毒。如合胞病毒(RSV)、腺病毒、流感、副流感病毒等。现已证明合胞病毒感染可因发生特异性IgE介导Ⅰ型病态反应而发生喘息。 儿童哮喘的抗过敏治疗: 抗过敏益生菌可降低血清中免疫致敏因子IgE,并有效阻断过敏原与免疫致敏因子IgE 抗体的结合,直接从免疫根源阻断过敏生物链,超越了一直以来针对过敏根治停留在拮抗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的对症治疗环节;其二,益生菌可有效促进脾脏细胞分泌IFN-γ干扰素,直击免疫T细胞,加强免疫T细胞的调控能力,以确保人体免疫功能中最基本的免疫识别功能(T细胞的平衡与IFN-γ量的比例,是IgE合成的重要决定因素。)。益生菌过与肠道中一类特殊的细胞接触,定殖后进入血液通过激活细胞的一系列反应,产生一个串联的免疫T 细胞生理反应,最终能实现人体血液中抗体——免疫球蛋白IgE降低。彻底解决“IgE介导的过敏”发炎反应引起红肿、痒、疼痛,甚至是支气管的收缩,哮喘,鼻炎,结膜炎,皮肤病等各种过敏症状。 研究证实,副干酪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长双岐乳杆菌都具有显著的抗过敏功能,采用了具有增强抗过敏能力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益生菌组合物,通过促进白介素质12(IL-12)和干扰素γ的分泌增加,可有效改善过敏症状,调控Th1型免疫反应而抑制免疫球蛋白IgE,改善Th2型免疫反应过度的过敏现象的方法。抗过敏益生菌菌株和肠道壁上的树突装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活化细胞内的转译蛋白移至核内而释放大量细胞激素,属于先天免疫的一个环节,因此,借由其细胞壁多糖尿病类物质如肽聚糖、脂多糖、多糖等,经先天免疫系统,确实能活化T细胞的发育。

食品过敏原的检测与分析

食品过敏原的检测与分析 双击自动滚屏时间:2010-4-26 来源:热带医学杂志作者:浏览:159次【字体:大中小】 食品过敏现已成为一个新兴的公众性健康问题,特别是在发达国家,调查显示全世界范围内有1%~2%的成年人对食品过敏,而低于三岁的儿童中有8%以上对食品过敏。产生的临床症状包括皮肤反应(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湿疹),呼吸症状(哮喘、鼻炎),肠胃症状(呕吐、腹泻、肠胃痉挛),系统反应(心血管症状包括过敏性休克)等。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食品过敏的发病率和流行情况日益增加,给临床变态反应学和食品工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加上现在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饮食面的快速拓宽,特别是转基因食品的大量涌现,过敏症状亦趋于多样化、复杂化和严重化。因此,对食品过敏原的检测与分析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一般来说,食品过敏原为分子量介于10000~70000之间的蛋白或糖蛋白,占食品总蛋白的极小一部分,分别属于不同的蛋白家族。但是微量的食品过敏原蛋白即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系统全面、精确可靠的食品过敏原检测和分析技术体系正在形成,本文对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性分析。 1.利用人血清特异性lgE检测食品过敏原

过敏原与lgE结合是过敏原体现其生物活性的中心环节,因此食品过敏原检测过程中特异性lgE的血清学检测必不可少。对于能够引起50%病人产生过敏反应的主要食品过敏原必须测定特异性lgE与食品过敏原结合的能力,包括引发过敏反应的频率,热稳定性和水解稳定性等。但是这种方法不能解决食品过敏原的交叉致敏问题,因为它是用单个过敏病人的血清进行检测的。1.1RAST抑制实验和EAST抑制实验 自从lgE成功纯化及抗lgE抗体的制备后,放射过敏原吸附实验 ( radio allergosorbent test RAST)得以设计应用。之后改进的酶标记过敏原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allergosorbent assays,EAST)及荧光和化学发光标记的检测技术也均已建立。这些方法均是检测特异性lgE与过敏原相互作用的免疫分析方法。特异性lgE抗体与食品过敏原的结合在固相载体表面进行并被检测,是体外食品过敏诊断的一种已标准化的方法,得到广泛使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放射过敏原吸附抑制实验 (radio allergosorbent test RAST 抑制实验)和酶标记过敏原吸附抑制实验技术( enzyme linked allergosorbent assays,EAST抑制实验)。在体外过敏原检测实验中,这些方法是目前国际上变态反应临床及科研人员使用最广泛、最灵敏的方法,也是评价过敏原总致敏活性的关键技术。其优点是全自

过敏患者过敏原检测回顾分析

过敏患者过敏原检测回顾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四川绵阳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的过敏原种类,为该地区过敏性疾患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欧蒙印迹法体外检测血清中的吸入性及食入性特异性抗体,并对过敏原进行分析。结果绵阳地区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分别为屋尘、尘螨组合,狗上皮,蟑螂,其阳性率分别为41.3%、34.6%、26.4%和18.1%。食物组中对淡水鱼组合,蟹,海鱼组合,鸡蛋白过敏原发病率较高,分别为16.9%,14.7%,13.5%,12.2%和10.5%。结论四川绵阳地区吸入性过敏原组发病率更高。 皮过敏性皮肤病是皮肤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机理复杂。随着城市化进程,空气、水质污染及环境卫生,居住条件,饮食习惯等改变,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很多患者因找不到过敏原和发病原因而反复发作,为临床治疗和预防带来难度。为了解四川绵阳地区过敏性疾患过敏原的特征,对2010-01/2011-12于绵阳市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的过敏原检测作回顾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01/2011-12到绵阳市中心医院住院及门诊的2196例患者,其中男1 190 例,女1 006例,平均年龄25.6岁。疾病种类包括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特应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哮喘等。所有患者均按相关诊断标准执行[1]。检测前所有患者1月内均未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1周内未服用抗组胺药,且无严重系统性疾病。 1.2 检测方法采用欧蒙医学诊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严格按其说明书操作。采用欧蒙印迹发检测吸入和食入性过敏原。经缓冲液预处理的检测膜条与患者标本进行第一步温育。如果阳性,IgE类特异性抗体与相应的过敏原结合。为检测结合的抗体加入酶标单克隆的抗人IgE抗体(酶结合物)进行第二步温育,然后加入底物,发生颜色反应。使用EUROLineScan软件判断结果,条带颜色的深浅用EAST(Enzyme-Allergen-Sorbent Test) 0~6表示。2级以上被认定为阳性。进行以下20种过敏原检测:1.ts20 树组合2(柳树、杨树、榆树); 2.w1 普通豚草; 3.w6 艾蒿; 4.ds1 尘螨组合1(屋尘螨、粉尘螨); 5. h1 屋尘; 6. e1.猫毛; 7. e2 狗上皮; 8.i6 蟑螂; 9.霉菌组合1(点青霉、草本芽枝霉、烟曲霉、交链孢霉); 10.u80 律草;11.f1 鸡蛋白;12. f2 牛奶;13.f13.花生;14.f14.黄豆;15.f27.牛肉;16.f88.羊肉、羊羔肉;17.fs33.海鱼组合1(鳕鱼、龙虾、扇贝);18.fs34.淡水鱼组合1(鲑鱼、鲈鱼、鲫鱼);19.f24.虾、对虾;20.f23.蟹。

支气管哮喘儿童主要过敏原检测和分析

支气管哮喘儿童主要过敏原检测和分析 发表时间:2017-04-25T15:11:32.26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4期作者:王会娟张晓丽曲雯雯王学梅 [导读]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部石景山地区支气管哮喘儿童常见过敏原分布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儿科 100144 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西部石景山地区支气管哮喘儿童常见过敏原分布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北京西部石景山地区哮喘儿童279例,其中0<年龄≤3岁78例(婴幼儿组),3岁<年龄≤14岁201例(儿童组)。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过敏原筛查并进行临床数据分析。结果哮喘儿童总IgE阳性率78.4%,吸入性过敏原以霉菌阳性率最高(40.8%),猫毛皮屑66例(23.6%),秋季花粉54例(19.3%),狗毛皮屑54例(19.3 %),春季花粉51例(18.3%),户尘螨51例(18.2%),屋尘48例(17.2%),桑树30例(10.7%),苋24例(8.6%),蟑螂3例(1.0%);食入性过敏原由高到至低为牛奶99例(35.4%),腰果78例(27.9%),鸡蛋白51例(18.2%),牛肉45例(16.1%),芒果24例(8.6%)蟹12例(4.3%),苋9例(3.2%),虾6例(2%)。婴幼儿组以牛奶最常见,儿童组以霉菌最常见。结论北京西部石景山地区哮喘儿童78.4%与过敏有关。食入性过敏原是0-3岁患儿的主要过敏原,随之年龄增长,食入性过敏原逐渐降低,以吸入性过敏原霉菌成为主要过敏原。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儿童;过敏原;总IgE,特异性IgE 随着环境污染及生活方式改变,过敏性疾病在全球呈现增多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1990年全国城市14岁以下儿童哮喘的累积患病率为1.09%,2010年为3.02%[1]。其发病机制复杂,过敏原暴露是哮喘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地理环境和气候的不同,各地诱发哮喘发病变应原差异较大,明确过敏原可为该地区哮喘的防治提供依据且规避过敏原对于预防哮喘有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收集支气管哮喘患者共279例,进行体外过敏原检测并进行变应原种类和分布统计,分析本地区常见过敏原种类及各年龄分布特征,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儿科门诊接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279例,年龄0~14岁。其中男性占54.1%(151/279),女性为45.8%(128/279);0<年龄≤3岁78例(婴幼儿组),3岁<年龄≤14岁201例(儿童组)。诊断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2]。 1.2 纳入标准(1)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2)年龄小于≤14岁(3)在本地居住连续1年以上。 1.3方法所有病例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血清过敏原检测,操作按说明书要求严格执行。检测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和血清总IgE(TIgE)。包括吸入性及食入性过敏原。吸入性过敏原10种:户尘螨、屋尘、桑树、狗毛皮屑、猫毛皮屑、蟑螂、苋、点青/分支/烟曲/黑曲/交链霉、矮豚草/蒿/葎草/藜、柏/榆/柳/栎/枫/胡桃/梧桐/杨树。食入性过敏原9种:鸡蛋白、牛奶、虾、牛肉、贝、蟹、芒果、腰果、菠萝。 1.4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观察标本过敏原的IgE浓度(IU/ml),浓度分级。依据试剂盒提供的判定方式,sIgE级别分为0~6级,0级(无)0.00~0.35IU/ml,1级(低)0.35~0.69IU/ml,2级(增加)0.70~3.49IU/ml,3级(显著增加),3.50~17.49IU/ml,4级(高)17.5~49.9IU/ml,5级(较高)50.0~100.0IU/ml,6级(极高)>100.0IU/ml。 特异性过敏原IgE升高级别判读:0级,阴性;1-2级,轻度增高;3-4级,中度增高;5-6级,重度增高。 1.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每种过敏原阳性率,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总IgE检测结果在279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检测结果:60例<100IU/ml(21.5%),33例100~200IU/ml(11.8%),186例>200IU/ml(66.6%)。 2.2 特异性IgE分布情况279例患儿吸入性过敏原由高至低为霉菌114例(40.8%),猫毛皮屑66例(2 3.6%),秋季花粉占54例(19.3%),狗毛皮屑54例(19.3%),春季花粉51例(18.3%),户尘螨51例(18.2%),屋尘48例(17.2%),桑树30例(10.7%),苋24例(8.6%),蟑螂3例(1.0%);食入性过敏原由高至低为牛奶99例(35.4%),腰果78例(27.9%),鸡蛋白51例(18.2%),牛肉45例(16.1%),芒果24例(8.6%),蟹12例( 4.3%),贝9例(3.2%),虾6例(2%)。 2.3在279例患儿前五种吸入组和食入组过敏原浓度分级见表1和表2 吸入组前五位浓度分级:霉菌114例,1-2级33例(28.9%)3-4级78例(68.4%),5-6级3例(2.6%);猫毛皮屑66例,1-2级30例(45.4%),3-4级30例(45.4%),5-6级6例(0.9%);秋季花粉54例,1-2级9例(16.6%),3-4级30例(55.5%),5-6级15例(27.7%);狗毛皮屑54例,1-2级42例(77.7%),3-4级6例(11.1%),5-6级6例(11.1%);春季花粉51例,1-2级27例(52.9%),3-4级18例(35.2%),5-6级6例(11.7%)。吸入组特异性过敏原中重度增高前三位分布是秋季花粉,霉菌,春季花粉。 食入组前五位浓度分级:牛奶99例,1-2级96例(96.9%),3-4级3例(3.0%),5-6级0例;腰果78例,1-2级51例(65.3%),3-4级27例(34.6%),5-6级0例;鸡蛋白51例,1-2级48例(94.1%),3-4级3例(5.8%),5-6级0例;牛肉45例,1-2级42例(93.3%),3-4级3例(6.6%),5-6级0例;芒果24例,1-2级18例(75%),3-4级6例(25%),5-6级0例。食入组过敏原检测没有重度增高。

过敏原检测项目有哪些

过敏原检测一般都有哪些必备的项目呢? 采用酶免疫法快速、准确、无痛检测过敏原。该方法可对患者血清或血浆中的过敏源(总IgE、总IgG、特异性IgE等)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IVT用于检测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速发型的过敏反应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时间短、发病率高。该试验解决了常规皮肤试验在I型变态反应病人发作期不宜检测过敏原的难点。FIgG用于检测迟发型的过敏反应。该反应主要与食物有关,即食物不耐受。表现为接触过敏原几天或一周后才出现相关症状。这些过敏反应常因症状滞后而被误诊,临床表现为各系统的慢性症状。如长期病因不明,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建议应查食物IgG。过敏原筛查检测适应人群:过敏原因不明的患者,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哮喘、银屑病等患者都应做一下过敏原检测,这样对预防和治疗疾病都有很大的帮助。过敏源检查各家医院目前所用的试剂盒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种:1,吸入性过敏源的筛查实验;2食入性过敏源的筛查实验;3吸入性过敏源分类检查(这种试剂盒可以查出具体引起过敏反应的吸入性物质比如尘螨,花粉等};4,食入性过敏源分类检查{同样可以查到具体的引起过敏的食物 分享过敏原检测的真实案例 今年54岁的王女士表示,她十四五岁的时候就经常感冒,由于不是大病,加上当时由于条件有限,只是吃点感冒药草草了事,服药后一般就会好转。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女士每年都要感冒好几次。就在十年前,一向体弱的王女士不幸感染流行感冒,在一家医院做了整整输液一周,病情才稳定下来。可是没想到,发烧刚刚褪下,全身长满湿疹,门诊大夫说是由于感冒身体较弱,免疫力下降导致的湿疹发生。就拿了点药吃了吃就好了,没想到,从此以后,只要是一感冒就起湿疹。于是,王女士就这样每次感冒,都必须用皮康王之类的药物土木随之而来的湿疹。本文由济南牛皮癣医院提供https://www.doczj.com/doc/1915832569.html,/ “每次湿疹出现,都成宿成宿的睡不着。你说,疼吧,有毅力的人咬咬牙能忍住,那痒可就受不了了,像虫子在肉里面爬,全身都有,受不了。白天还好一些,干活的时候好点,到了晚上都不用干别的,就抓,必须抓的流血才舒服。你们没在过那样的罪,不明白的。”王女士一脸痛苦的说,当时真受罪!可是,这次抹药好了,下次感冒又长出来了。现在由于一起湿疹就成夜的抓挠,不仅自己睡不好,还影响家人的休息。她说自己刚得病时,只是有些疹子,巨痒,挠破了就流血、结痂,到后来皮肤慢慢变厚,形成一块一块的硬痂。 “痒得不行的时候,真是恨自己还如得个癌症,虽然也遭罪,到后来说死就很快就死了,现在这个病就是活遭罪,不知何时才能根治这病。”王女士痛苦地说,“难道湿疹是韭菜,割掉一茬又长一茬,没有个头儿吗?我现在是日夜受折磨。” 湿疹为什么总像割不尽的草 “湿疹就像一把怎么也除不净的杂草,割一次又长一次!”许多人都有和王女士一样的共鸣。“确实,许多患者经过治疗后湿疹极易复发。”皮炎湿疹专家张珺主任说,湿疹之所以复发率高是因为很多患者的治疗只是出掉了表面症状,并没有从根本解决湿疹反复发作的根源。张主任说,现代一些治疗湿疹的方式,往往长期用药物压制其症状,只是达到治标不治本的作用,一旦碰到诱发因素,湿疹就会卷土重来。长期如此,可能会发生严重后果,不仅会导致挥着皮肤容貌受损,还会累计身体其他器官,可能成为皮肤癌的导火索。 那么,湿疹反复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专家张珺主任做了如下解释:“50%以上的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食物不耐受,也就是慢性食物过敏,其中牛肉、玉米、牛奶、花生等食物都可能是过敏源。”张主任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