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专题2微专题七大气环境之降水思维导图学案

2020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专题2微专题七大气环境之降水思维导图学案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专题2微专题七大气环境之降水思

维导图学案

1、影响降水的因素

1、(2017·河北衡水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人,是全加拿大冬季最暖和的城市,1月平均气温为3℃,7月平均气温为17℃。温哥华局部山地年降水量在2 000 mm左右,降水40%以上集中在冬季。本区夏季常吹西北风,而冬季多刮西南风。(1)指出温哥华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降水集中在冬季的原因。

(2)结合大气环流知识,说明本区冬、夏季主导向风的成因。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伊犁河谷被誉为“中国天府”、“西域湿岛”。

材料二下图为新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图(单位:毫米),伊犁河谷地区地形分布示意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形区的降水量比周围______(多或少),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简要分析伊犁河谷地成为“西域湿岛”的原因。

3、(2018·山东聊城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自古以来,雅安便有“雨城”“华西雨屏”之称。图甲示意四川盆地西部地区年降水

量,图乙示意雅安月降水量和月降水日数分布。

图乙

(1)描述该地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

(2)分析雅安有“雨城”之称的原因。(8分)

(3)说明雅安降水季节变化对秋季农作物的不利影响。(8分) 1.影响降水的因素

2.降水形成条件

相对封闭的地形地表相对封闭,风力较弱,水汽不易扩散,多雨

3.分布规律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链接拓展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1)夏季,副热带高压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

断,仅保留在海洋上。此时,我国东部地区

受到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形成丰沛

的降水。

(2)正常年份,5月份副高位置大约在北纬

15°~20°,雨带在华南;6月份副高北进到北纬20°左右,雨带推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并在此摆动一个月左右,形成“梅雨”天气;7~8月份,副高进一步北进到北纬25°~30°,雨带随之北进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副高南退,雨带亦随之南移,北方雨季结束;10月份,雨带退出大陆。

(3)夏季风强弱带来的影响: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运行快,我国易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运行慢,我国易出现北旱南涝。

(1)降水多少的成因分析方法

多雨少雨

气流上升气流下沉

低压中心,低气压带控制高压中心,高气压带控制

低压槽控制高压脊控制

锋面控制单一气团控制

地形迎风坡地形背风坡

迎岸风离岸风

暖流沿岸寒流沿岸

(2)降水差异的成因分析方法

高考中经常给出两地的降水统计图表、两地降水具有差异等材料来命题,分析此类题目时可根据两地距离分析降水差异。

①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南、北方向,则一般从大气环流角度去分析。

例如: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降水少,40°~60°大陆西岸降水多。

②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东、西方向,则一般从海陆位置角度去分析。

例如:我国东南沿海降水多,西北内陆降水少。

③若两地位于纬度大致相当的大陆两岸,则一般从洋流角度去分析。

例如:副热带地区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除了与大气环流有关外,也与寒暖流有关。

④若两地位置较近,且降水差异较大,则一般从地形(迎、背风坡)角度去分析。

例如: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两侧,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

1、(1)温带海洋性气候。原因:该地西侧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冬季,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2)冬季是高压中心位于本区的南方,受其影响风自南向北吹,并在地转偏向力(右偏)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夏季时高压中心北移至本地西侧,而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响陆地,同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北风。

2、(1)少该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之地形闭塞,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而降水稀少。

(2)伊犁河谷属于向西(呈喇叭口形)敞开的地形;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容易聚

集,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河谷地区,汇集了山地降雨和高山冰雪融水,地表水比较丰富,成为“西域湿岛”。

3、(1)总体从东南向西北先增后减;雅安降水量最多,向四周递减。

(2)西侧是青藏高原,东侧是四川盆地,常受高原下沉气流和盆地暖湿气流影响;喇叭形的地形构造,造成暖湿气流只能进不能出;夏季受偏南暖湿气流影响大。(3)降水多,易发生洪涝灾害,不利于农作物收获,造成减产甚至绝产;降水日数多,湿度大,气温偏低,光热不足,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