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采取的护理及效果观察

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采取的护理及效果观察

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采取的护理及效果观察
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采取的护理及效果观察

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采取的护理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7-03-06T14:44:51.20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1月第1期作者:苗向荣[导读] 观察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运用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

黑龙江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目的观察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运用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病历,归纳总结出运用的护理措施和效果。结果症状均得到明显的缓解,在取得治愈效果后出院。结论针对PPHN患儿及治疗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护理,对患儿获得良好预后、提高治愈效果意义重大。

【关键词】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护理

在新生儿经常发生的危重病症中,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极容易增加新生儿死亡的概率。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除了运用曲前列尼尔、肺表面活性物质等药物加强吸入治疗,针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及治疗的特点,运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也是极为必要的[1]。本文回顾性分析40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病历,归纳总结出运用的护理措施,对护理措施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治疗中发挥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PPHN患儿中选取40例为观察对象,13例属于早产儿,25例属于足月儿,2例属于过期产儿。主要表现为:低血压、代谢性酸中毒、低氧血症等反复发生,动脉血氧饱和度<85%的情况持续出现。

1.2方法

针对PPHN患儿及治疗的特点,对PPHN患儿运用了这些护理措施:(1)观察病情:加强巡视力度,对PPHN患儿在生命体征、经皮血氧饱和度上的改变进行可持续性的动态监测,对运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者的自主呼吸和呼吸机的同步情况进行严密的监测。与此同时,为了及时对低氧血症的血氧饱和度进行正确的了解,确保血氧探头的所处位置在动脉导管后(左上肢及双下肢)。(2)基础护理:每隔两个小时对体温进行一次测量,给予保暖措施,旨在使中性温度得以维持。运用辐射保暖台对借助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者进行保暖期间,避免其皮肤丢失水分,使湿度控制在55%~65%。正确摆放肤温的探头,加强巡视力度,避免发生松脱而导致温度控制失去平衡,烫着患儿的皮肤。此外,所采取的各项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为避免对患儿造成操作刺激,所采取的动作都是轻柔的。遵医嘱,运用合适的药物帮助出现躁动不安状的患儿镇静。(3)呼吸道护理:在对病情改变加强观察力度、加强湿化的同时,对呼吸机使用也要加强管理,要将存在于呼吸机管道回路中冷凝水随时清除干净,避免因反流造成肺部感染发生,使出现的管道阻力减小。定时更换患儿的体位,使堆积肺内分泌物的情况避免发生或减少发生,使受压部位的肺扩张得到改善。注意要点:在保证患儿的呼吸道保持通畅状态的情况下换体位,且分离呼吸机环路与呼吸机是不允许的。进行吸痰时,所采用的动作务必是轻柔的,吸痰动作次数不可太多,并运用浅层吸痰法,以防刺激和损伤患儿支气管黏膜。进行气管插管时,保证固定是牢靠的,深度既不太深,也不太浅。合理控制呼吸机管道环路中温度,控制范围大约在30~36℃,保证吸入气体的温度和体温差不多,以免刺激气道造成痉挛,避免因此增加气道压力而加重低氧血症。(4)治疗的护理:在应用诸如酚妥拉明等血管活性药物期间,除了对是否发生外渗进行观察外,还要观察患儿的心率有无加快,血压是否升高等。在应用降低肺动脉高压的药物时,要对输液的速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对是否发生外渗进行观察,对是否发生呼吸抑制、心律失常等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在应用选择性肺血管扩张剂一氧化氮(NO)这种选择性肺血管扩张剂期间,在掌握患儿病情改变情况的基础上对吸入NO的浓度、时间进行控制,对NO、NO2的浓度进行密切的监测,对患儿在血气分析及呼吸参数上出现的改变进行观察,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5)采集血标本的护理:采集时,动脉导管后动脉血可作为最佳选择,以免因采血位置不合适,而导致机体低氧血症无法真实地被反映出来,对判断疗效造成一定阻碍。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治疗护理前后的三尖瓣反流速度、肺动脉压、SaO2。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治疗和护理后,患儿的三尖瓣反流速度从治疗护理前的(4.60±1.20)m/s降至(3.50±0.30)m/s;肺动脉压从治疗护理前的(12.74±0.14)kPa降至(10.23±1.41)kPa;SaO2从治疗护理前的(0.74±1.32)%升高至(0.84±0.23)%,治疗护理前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为:所有患儿最终在取得治愈效果后出院。

3小结

在对PPHN患儿进行治疗时,所要把握的治疗要点集中在:使患儿的肺血管呈扩张趋势,使患儿肺动脉的压力降低;对原发疾病进行积极的治疗,对低氧血症、酸中毒进行积极的纠正等[2]。在具体治疗期间,对PPHN患儿病情出现的变化、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的监测,加强气道护理和治疗的对症护理,化以往采用的执行医嘱的功能性护理模式为“以患儿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加强护士的主动病情观察和分析能力,以针对患儿的具体状态,施以对应的富有预见性、系统性和安全性的护理措施,这样可以使治疗的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使患儿病情的缓解和痊愈速度得到进一步的加快[3]。本组患儿在接受对应治疗和护理后,症状均得到显著的缓解,最终在取得治愈效果后出院。

由上可见,在进行有针对性治疗的同时,给予PPHN患儿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治疗效果的提高、患儿预后的改善均将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有助于患儿的康复。

参考文献:

[1]施永秀,谢基灵.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4(29):2734-2735.

新生儿常见症状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常见症状的观察与护理 一、呻吟、哭闹不安 常见原因如下: 1、舒适的改变:饥饿、口渴、尿布湿、太热、太冷、腹部不适、胃部膨胀和呃逆、感冒鼻堵等,解除原因易停止哭闹。高声、长时间,有时身体摇动的剧烈哭闹可能与疼痛刺激有关。 2、疾病:如耳部炎症、嵌顿疝;颅出血或脑神经病变,可有高尖声或无回声的尖叫;当病情垂危时,则出现低弱的呻吟。 若为病态的哭闹不安,结合身体其它表现,应及时告知医生检查。 3、呻吟:如果新生儿因呼吸道或心脏疾患,导致肺功能明显紊乱,或因脑部有疾患,呼气时呻吟,这是病情严重的表现。持续呻吟要比间断呻吟病情更重。 二、惊厥 1.表现:两眼凝视、震颤或不断眨眼;口部反复地作咀嚼、吸吮动作、流涎,吞咽,打哈欠;呼吸不规则、屏气、暂停并有皮肤青紫、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血氧下降,瞳孔扩大或缩小;皱眉,面部肌肉抽动;四肢异常运动:上肢呈游泳样、划船样或击鼓样动作,下肢踏步样、踏车样运动;少数新生儿表现为:全身或一侧肢体肌肉,一阵阵地抽颤或肌肉持续强直紧。 新生儿惊厥的表现很不规律,常常是局部抽动。护理中必须提高警惕,细心观察,以防漏误诊。 新生儿在睡眠时,出现手指、足趾小抽动,醒后又一切正常,这不要误认为惊厥。 2.观察要点:观察患儿抽搐时的表现、持续时间、频率及发作时的伴随症状(发绀、呼吸停止、发热、心率的改变等)。 3.护理重点: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清理口咽分泌物;控制惊厥发作,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用药;吸氧;监测患儿生命体征;频繁抽搐患儿应禁食,抽搐停止,吸吮及吞咽反射恢复后可逐渐喂奶。不能吸吮的可鼻饲,采用少量多次以防呕吐窒息。(注意当有四肢强直性抽搐时,千万不可硬性将孩子躯体弯曲,以免造成窒息死亡)。 三、呼吸困难 1.呼吸急促:新生儿正常呼吸为40~50/min,超过60/min称呼吸急促。 2.呻吟:呼气时可听到,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重症呼吸障碍的主要症状。患儿常伴有呼吸急促、凹陷性呼吸、呼吸暂停、紫绀等症状。 3.三凹征:,即吸气时伴有肋间隙、锁骨上窝、胸骨上窝的凹陷。重症时伴有鼻翼扇动、鼻孔扩大和呼气呻吟,吸气时胸廓前后径缩小,腹部膨隆。 4、其他:点头呼吸、口呼吸、叹气样、跷跷板式、下颌式呼吸等。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概要]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是由于出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增高,不能过渡到正常的新生儿循环,,大量血液经卵园孔及/或动脉导管右向左分流,导致严重的低氧血症和紫绀。 该病常发生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死亡率极高。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PPHN常并发于围产期窒息、胎粪吸入、肺透明膜病、肺炎及败血症,但 X线表现不成比例的低氧血症,也可能由于肺血管床的解剖学异常所致。临床表现为与胸 部 和吸高浓度氧也不能改善的紫绀,临床酷似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体格检查可发现明显的心 前区搏动,第二心音单一而响亮,胸骨右或左下缘可闻及三尖瓣返流性收缩期杂音。胸部X 线除原发性肺实质病变外,可见心影增大,肺血正常或减少。 2.筛查试验 (1)高氧试验吸入80~100%氧10min后测定动脉导管后PaCO2(左挠、股或脐动脉血), 若PaO2仍低于6.67Kpa(50mmHg)提示存在右向左分流,但不能区分先心和PPHN。 (2)导管前、后血氧差异试验:同时取导管前(颞、右挠、右肱动脉)和导管后动脉血, 若导管前 PaO2高于导管后2~2.67Kpa(15~20mmHg);或经皮氧饱和度差>10%,提示存在 动脉导管水平的右向左分流,但试验阴性不能排除卵园孔水平的右向左分流。 3.确诊试验超声心动图有助于确诊PPHN,既可排除结构型先天性心脏病,又可证实 肺动脉压力增高和直接看到血液通过开放的卵园孔及动脉导管右向左的分流。 [治疗] PPHN的治疗包括针对基础疾病的支持疗法和针对PPHN的特异治疗。治疗原则为降低肺动脉压力和提高体循环压力,逆转右向左分流。 1.药物治疗可选用妥拉苏林,首剂1~2mg/kg,10~30min内从头皮静脉滴入,然后以 0.15~0.3mg/kg.h维持。也可选用硝普钠0.2~0.6g/kg.min,持续静滴;或硫酸镁负 荷量200mg/kg,稀释成8%浓度于30min内静滴,然后以20~50mg/kg.h维持。上述药物对体 循环也有扩张作用。因此应严密监测血压,必要时可用多巴胺5~7g/kg.min及/或多巴 5~15g/kg.min,持续静滴,维持血压在 6.65Kpa(50mmHg)以上。 酚丁 胺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护理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护理 目的探讨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和护理。方法10例PPHN患儿在机械通气下将NO气源加入呼吸机环路中,NO浓度为(15~20)×10﹣6,疗程为24h~7d.。治疗前后动态观察患儿心率血压,动态血气,氧合指数变化,重点加强一氧化氮使用过程中的观察及气道护理,密切观察不良反应。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结论机械通气配合一氧化氮治疗持续肺动脉高压有显著疗效。 标签:一氧化氮;持续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新生儿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可由胎粪吸入综合征,肺透明膜病,肺炎和先天性心脏病等多种疾病所致[1],病死率高达40%,特点是持续肺高压和右向左分流。近来吸入一氧化氮(inhaled nitric oxide INO)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获得良好效果,使病死率大为下降。现对我科NICU 2012年1月~2013年9月起10例由各种原因引起的PPHN应用机械通气配合使用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10例(男7例,女3例),胎龄33~40w,出生体重2200~3700g,均为生后1d入院。原发病分别为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症5例,肺炎合并动脉导管未闭3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2例,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和青紫,与低氧血症的程度不相平行。入院后经常规治疗,病情无好转或进行性恶化,经心脏超声检查确诊有肺动脉高压,存在动脉导管或卵园孔水平的右向左分流。 1.2方法确诊病例采用机械通气配合NO吸入通气方式为SIMV或HFO模式,PaCO2目标值为30~35cmH2O(IcmH2O=0.098KPa)。NO气源由上海诺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10PMa)提供。通气质量流量控制仪调节流量,加入呼吸机输出环节路内(湿化器前)并使用NO×BO×PLUS型NO和NO2监测仪(英国)监测NO和NO2浓度患儿呼出的气体经特制管道排出室外。NO的初始浓度为20×10﹣6吸入NO 30min如SPO2升高>10%,PaO2升高>9098mmHg(1.33KPa)判定为有效,否则判定为无效。无效者增加吸入NO浓度(5~10)×10﹣6,若达到40×10﹣6仍无效,则停止NO吸入,有效者可每4h降低NO浓度5×10﹣6,直至6×10﹣6,以此低浓度维持24~72h。 2 护理 2.1清理呼吸道患儿入院后首先予以彻底清理呼吸道,予经口气管插管吸出气管内污染羊水、分泌物,再通过气管插管从气管内注入37℃无菌生理盐水0.5~1ml,加压给氧30s,用吸引器吸出冲洗液,如此反复至冲洗干净。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方法及护理措施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方法及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6-06-01T15:04:35.03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3期作者:周思阳 [导读]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儿科新生儿监护室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医护人员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儿科新生儿监护室陕西省西安市 710032 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方法。方法:32例新生儿窒息患者,对这些患者的抢救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儿抢救成功31例,1例死亡,成功率为96.88%。结论: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医护人员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远期并发症,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抢救方法;护理措施 一、前言 作为新生儿常出现的问题之一,其窒息的抢救方法及护理至关重要。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新生儿窒息抢救及护理的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强有力的措施,保证新生儿窒息状况的顺利缓解。 二、资料与方法 新生儿窒息是由于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胎儿缺氧进而产生宫内窘迫,或者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呼吸、循环障碍,出生后1min内无法自主呼吸或者呼吸不规律。新生儿窒息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酸中毒、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新生儿窒息是临床上导致新生儿死亡或者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和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逐渐下降。现将本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32例新生儿窒息患者的抢救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32例新生儿窒息患者,其中自然分娩14例,阴道助产18例。足月分娩19例,早产儿8例,过期产儿5例。新生儿窒息程度的评定以呼吸和Apgar评分为准。新生儿出生1min之内运用Apgar评分1次,出生5min再次评定1次,以8-10分为无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其中17例为轻度窒息(53.12%),15例为重度窒息(46.88%)。 2.抢救措施 ①清理呼吸道。将新生儿以左侧卧位摆放,一只手托患儿下颔,另一只手迅速清理患儿口腔内残留的羊水和黏液,反复清理3-4次,避免新生儿分娩后呼吸过程中将口腔残留物误吸入呼吸道,进而引发窒息。②刺激呼吸,保证供氧。将新生儿以仰卧位摆放,将其臀部垫高3cm左右,颈部后伸,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清理干净,拍打或者摩擦新生儿足底刺激呼吸。使用50ml浓度为1%的苏打水或者盐水,温度在30-32℃之间,给新生儿洗胃,并清理呼吸道。③建立循环。如果新生儿的心脏搏动缓慢无力,或者心脏搏动变慢,马上使用0.3ml/kg的肾上腺素进行静脉或气管滴注,适量给予复苏囊加压供氧,如果新生儿的心率依然低于60次/min,应该立即进行心脏按压,促进血液循环,并且每隔30秒测量1次心率。④药物的使用。保障药物的及时供应,及时纠正酸中毒和扩容等。控制好输液速度,并且密切关注输液过程中新生儿是否有不良反应,做好输液记录。⑤复苏后监护。患儿复苏后应该监护3d以上,密切关注新生儿的心率、呼吸、血压和皮肤颜色等。 3.护理方法 ①预防窒息。护理人员应该做好分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预防新生儿窒息。首先对孕妇进行心理辅导和产前培训,让她们配合护理工作。其次,医护人员在分娩过程中应该做好新生儿窒息的预防和抢救工作。在手术室准备好各种急救器械和常规药品,便于取用。手术室的温度控制在23-25℃之间。②加强监护。对新生儿进行密切监护,观察呼吸、心率、皮肤颜色等,使用药物后关注新生儿是否出现药物反应,并且做好相应的记录,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③防止感染。在新生儿监护过程中注意消毒,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执行,避免出现交叉感染。新生儿的物品不可交叉使用。定时对病房进行消毒,并做好清洁工作,避免患儿的脐带结扎松脱。注意勤换尿布,每天检查患儿的脐部状况。④皮肤护理。新生儿出生后需要检查其皮肤黏膜是否完整,并及时清理皮肤皱褶处的血迹,注意擦干皮肤,大便之后用温水冲洗,可以涂少量植物油或者鱼肝油保护患儿皮肤,衣着保证透气、柔软,勤洗勤换。 三、结果 本次研究32例新生儿窒息患者中,17例为轻度窒息,通过吸痰、清理口鼻腔黏液等处理后,5minApgar评分>8分为17例,恢复良好,抢救有效率为100.00%;15例为重度窒息,经过人工呼吸等一系列的抢救和护理措施后,5minApgar评分>8分者为14例,其中1例因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3.33%,本次研究总体抢救成功率为96.88%。 四、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临床上导致新生儿死亡或者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窒息往往是胎儿宫内窘迫的延续,所以要认真做好产前、产时监测,严密观察胎心率、胎动及羊水颜色的改变,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改善胎儿宫内缺氧,这是成功抢救新生儿窒息的重要因素。 产科护士要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步骤和新生儿Apgar评分法,要有扎实理论知识和技能。一旦发生新生儿窒息,应迅速纠正缺氧,做到早预防、早判断、早复苏。同一组复苏人员必须配合默契、操作迅速、准确无误、熟练掌握每一项操作技术,根据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均采取ABCDE复苏方案,并遵循评估→决策→措施→再评估→再决策→再措施程序,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完成复苏。在新生儿复苏的整个过程中,必须采取必要的保暖措施,尤其要做好新生儿的呼吸护理,使新生儿的呼吸道保持通畅。 新生儿窒息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酸中毒、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如果新生儿出现严重窒息或者窒息时间过久,患儿体内各脏器容易出现水肿和出血,新生儿的脑组织也可能由于窒息缺氧出现坏死、萎缩。如果窒息抢救不及时可能出现各种远期并发症,例如癫痫、偏瘫和智力低下等。因此,新生儿出现窒息应该及时进行抢救和护理。本次研究中,32例窒息新生儿经过抢救和科学的护理,成功率为96.88%。 总之,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因素很多,护理人员发现新生儿窒息的关键措施是保持患儿呼吸道畅通,将患儿放于保温箱中保温,避免体表热量散失,并且及时纠正缺氧、酸中毒等症状,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措施,刺激呼吸,保证供氧,减少患儿缺氧时间,以此降低新生儿的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概述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是指出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使从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心房及(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的右向左分流,临床出现严重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等症状。本病多见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凶险,死亡率较高。 病因 由于新生儿肺小动脉肌层在出生前即已过度发育,因某些病因所致低氧血症和酸中毒时,可致肺小动脉痉挛,造成生后肺动脉压力增高和肺血管阻力持续存在。宫内或出生后缺氧酸中毒有关的病因有以下几种: 1.宫内因素 如子宫-胎盘功能不全导致慢性缺氧,横膈疝、无脑儿、过期产、羊水过少综合征等。又如母亲在妊娠期服用阿司匹林或吲哚美辛等。 2.产时因素

出生时严重窒息及吸入(尤其是吸入被胎粪污染的羊水等)综合征等。 3.出生后后因素 先天性肺部疾患,肺发育不良、包括肺实质及肺血管发育不良、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心功能不全等。病因包括围生期窒息、代谢紊乱、宫内动脉导管关闭等;肺炎或败血症时由于细菌或病毒、内毒素等引起的心脏收缩功能抑制,肺微血管血栓,血液黏滞度增高,肺血管痉挛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新生儿硬肿症等。此外,许多化学物质影响血管扩张和收缩,因而与胎儿持续循环有关。总之,除了少数原发性肺小动脉肌层过度发育及失松弛外其他任何严重缺氧和酸中毒均可导致肺动脉压力上升甚至导致动脉导管及卵圆孔的右向左分流。 小结与PPHN发生的相关因素 1.宫内慢性缺氧或围生期窒息 2.肺实质性疾病,如呼吸器窘迫综合症(RDS)等 3.肺发育不良,包括肺实质及肺血管发育不良 4.心功能不良,病因包括围生期窒息、代谢紊乱、宫内动脉导管关闭等 5.肺炎或败血症时由于细菌或病菌、内毒素等引起的心脏收缩功能抑制, 肺微血管血栓,血液黏滞度增高,肺血管痉挛等。 临床表现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常发生于肺小动脉中层平滑肌发育良好的足月儿和过期产儿,早产儿较少见。出生后重度窒息或吸入被胎粪污染的羊水。生后除短期内有呼吸困难外,常表现为正常,多于生后12小时内因严重缺氧出现全身难以纠正的青紫和呼吸困难(气急)等症状,而常无呼吸暂停、三凹征或呻吟。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护理措施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护理措施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新生儿窒息的存活率及治愈率。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及疗效标准,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对州医院产科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护理进行分析,并制定护理措施。结果存活率及治愈率为80%。结论快速有效的护理措施在临床抢救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及娩出过程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原因之一。新生儿窒息是一种紧急状态,需要紧急和正确的治疗和护理。目前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虽然不断改进,但由于窒息程度不同,可引起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因此,快速有效的复苏是挽救新生儿生命的关键,对降低围产期死亡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及治愈率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院由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进行了20例新生儿窒息的复苏。现将抢救和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11例,女9例。胎龄小于37周者4例,37周到42周者12例,大于42周者4例。出生时体重小于2500g者5例,

2500g~3000g者13例,4000g者2例。其中剖宫产10例,顺产或会阴侧切助产7例,臂抽产3例。20例均有窒息史,新生儿窒息按缺氧程度分为轻度和重度两类。轻度窒息8例(Apgar氏评分4~7分),重度窒息12例(Apgar氏评分0~3分)。住院天数共120天;平均住院天数6天。 1.2临床表现除有缺氧、窒息症状外,主要有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惊厥,面色青灰或紫绀、尖叫、烦躁,肌张力增强或减弱、呕吐。20例中12例重度窒息经过复苏抢救成功治愈8例,死亡4例(包括1例呼吸衰竭,1例吸入性肺炎,1例颅内出血和1例肺不张)。 2治疗方法 对20例新生儿窒息采取快速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严防窒息再次发生极为重要。20例患儿均经过吸痰、复苏囊复苏、吸氧抢救治疗,其中12例经脐静脉给药,8例经人工呼吸加心外按摩。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复苏囊复苏、吸氧、保暖很重要。 2.1先吸净口、咽、喉、鼻腔粘液、置保暖台上。 2.2Apgar氏评分差及疑有胎粪吸入者,应插管吸痰,未将呼吸道清除干净前,不得刺激呼吸,必要时给氧吸入。 2.3呼吸抑制,心率慢,肌肉松弛先给碳酸氢钠或呼吸兴奋剂,由脐静脉开放给药。 2.4心率低于80次/分者可作心外按摩,无好转时给肾上腺素,按新生儿体重给不同剂量皮下注射。 2.5心率大于100次/分,皮肤转好后要注意能量的补充,预防

(完整版)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整理版)

1.环境要求 (1)新生儿室采光充足,空气清新,通风良好,但避免对流与阳光直射。(2)室温要求24-26℃,湿温55%-60%. (3)室内每日湿式打扫2次,每晚紫外线空气消毒(有层流或新风装置不必紫外线消毒)空气培养每月一次。 (4)减少人员走动和禁止大声讲话,保证新生儿充足睡眠。 2.入院常规 (1)新生儿入院更换衣服测体重,生命体征,检查全身各部位有无异常。根据病情作适当的卫生处理。腕部系上写有床号、姓名、性别和住院号的标记。(2)立即通知医生。对危重者在听取急诊室护士交班的同时,及时配合抢教。(3)填写病历上的有关项目,做床头小卡片及住院一览表小卡,完成护理记录。(4)及时处理各类医嘱,完成治疗,化验标本的收集。 3.日常清洁护理 (1)口腔护理:每晨1次,强调奶间喂水。禁食、鼻饲病人每日3次,鹅口疮者每日2-3次制酶菌素甘油奶间涂口腔。 (2)皮肤护理:每日晨间护理1次,清洁脸部,五官,手心,臀部等处。病情许可者夏季每日洗澡,冬季每周1-2次,病危者暂停。 (3)脐部护理:脐带脱落前及济部潮湿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每日用双氧水,PVP 碘清洁,脐部有浓性分泌物时用抗生素稀释液湿敷。 (4)臀部护理: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遇红臀根据轻重给予维生素滴剂涂敷,红外线照射,并增加换尿布次数,必要时在保温箱暴露臀部。 4.注意保温 衣服宽大、柔软,保持清洁干燥。遇低温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外出检查避免受凉。 5.喂养 目前采用婴儿配方奶q3h喂养,有条件可采取母乳,喂奶时抱起或抬高头部,奶后拍背驱气,右侧卧位,加强巡视,发现吐奶及时处理,重危新生儿开奶前常规先喂一次糖水,然后再喂奶。 6.预防感染 工作人员除穿戴衣帽外,入室换鞋,每次接触新生儿前要洗手。减少探望,必须探望者经同意穿隔高衣入内。 7.其他 (1)病危者测生命体征q4h,其余新生儿每日测体温3次,测心率,呼吸每日三次。体温高于38℃时松解衣被,低于36℃时做好保温工作,并增加测温次数。(2)每日测体重1次。 (3)经常巡视病房,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变化及时抢救。 (4)出院病儿须反复核对姓名,性别,住院号,确认无误,家长签字后方可让家长抱回,并给予出院指导,病床按规定做终末消毒处理。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护理措施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护理措施的有效性。方法:分析本院143例新生儿窒息患儿的抢救措施及护理措施的方法及原理以及抢救效果。结果:143例患儿中治愈109例,转入新生儿科31例,死亡患儿3例。结论:迅速纠正缺氧是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关键,复苏后严密观察患儿病情、积极治疗、精心护理,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 标签:新生儿窒息;抢救;护理;胸外心脏按压 本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共成功分娩6 040例新生儿,其中发生新生儿窒息143例。采用现代化复苏技术进行抢救,效果满意,现将其总结归纳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共成功分娩新生儿6 040例,其中发生窒息的新生儿143例,发生窒息率为2.37%。其中,自然分娩83例,胎吸13例,剖宫产47例;分娩前诊断为胎儿宫内窘迫36例。其中,重度窒息28例,轻度窒息115例,重度窒息占总窒息患儿的19.58%。予清理患儿呼吸道、进行触觉刺激以及吸氧,采用现代化复苏技术进行抢救。 1.2 窒息程度诊断标准 根据出生后1 min内Apgar评分[1-2]对患儿窒息的程度进行衡量。0~3分判定为重度窒息,4~7分判定为轻度窒息。 1.3 新生儿窒息抢救措施 1.3.1 迅速开放气道,使患儿呼吸道保持通畅娩出胎头后,助产士将新生儿口鼻内的黏液和羊水挤出,并迅速使用吸球将黏液等异物从鼻、口、咽等器官中清除, 断脐后将患儿身体擦干,妥善保暖。将新生儿肩部垫高,头略向后仰,对于轻度窒息助产士应迅速使用婴儿吸痰器将患儿咽喉、口腔、鼻腔的羊水和黏液吸净,抽吸时动作应轻柔,抽吸时间每次不超过10 s,直到吸净[3]。重度窒息患儿,须立即对其进行气管插管,开放气道后清理呼吸道内分泌物,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1.3.2 对患儿进行触觉刺激,促使患儿建立呼吸若清理呼吸道后仍未产生自主呼吸,可将患儿倒立后轻弹患儿足底,快速、轻柔地摩擦其腰背部皮肤1~2次,以诱发患儿自主呼吸,如患儿仍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不充分,心率低于100/min,此时,须立即加压给氧进行人工呼吸。 1.3.3 迅速恢复患儿血液循环若对患儿进行有效正压通气持续30 s后,其心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最新治疗进展

综 述 Zongshu 《中外医学研究》第17卷 第20期(总第424期)2019年7月- 184 -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Vol.17, No.20 July , 2019 ①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最新治疗进展 朱玲① 【摘要】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因先天性发育异常、围生期缺氧、感染等因素使肺血管压力增高,导致出生后右心血液不能有效进入肺内氧合,产生严重低氧血症。因发病机制的不同,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有别于儿童或者成人肺动脉高压的治疗。目前治疗PPHN 的方法主要有高频机械通气、吸入NO、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方法。本综述旨在针对继发性PPHN 寻求最新且全面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新生儿; 肺动脉高压; 持续胎儿循环 doi:10.14033/https://www.doczj.com/doc/1913977472.html,ki.cfmr.2019.20.0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20-0184-03 Recent 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ZHU Li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9,17(20):184-186 【Abstract】 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diseases in 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Because of congenital developmental abnormalities,perinatal hypoxia,infection and other factors,pulmonary vascular pressure increases,resulting in the right heart blood after birth can not effectively enter the pulmonary oxygenation,resulting in severe hypoxemia eventually.Due to different pathogenesis,the treatment 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 i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children or adults.At present,the main methods of PPHN treatment are high frequency mechanical ventilation,inhalation of NO,phosphodiesterase inhibitors and so on.This review aim to seek the latest an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for secondary PPHN. 【Key words】 Newborn; Pulmonary hypertension; Persistent fetal circulation First-author ’s address:Chengdu Women and Children Central Hospital,Chengdu 611130,China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 born,PPHN)是NICU 常见的危重症疾病。PPHN 发病率与地域及经济水平相关,在西方发达国家发病率为(1.8~1.9)/1 000,亚洲国家发病率(1.2~4.6)/1 000 [1-2] 。死亡率高达20.6%[3] 。该病对新 生儿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均会造成严重威胁,死亡风险高。因此对PPHN 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意义重大。1 发病机制及原因 PPHN 发病机制多由肺组织发育不全、肺血管发育不良、肺血管适应不良三大因素造成,最终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血液不能进入肺内氧合,导致低氧血症[4]。肺组织发育不全及发育不良等肺组织原发的结构异常多致原发性PPHN,临床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但临床更多PPHN 为围生期低氧、低温、酸中毒、胎粪吸入、肺部感染、RDS 等原因导致肺血管适应不良造成继发性PPHN,治疗效果较理想[5]。 PPHN 多发生于足月儿及过期产儿,发病机制不尽相同。早产儿发生PPHN 因发病早晚发病机制不尽相同。早产儿早发型PPHN 是由于肺血管不成熟所致发育不全;而晚发型PPHN 则因严重BPD 所致肺血管适应不良所致。2 诊断方法 危重患儿中,若吸入纯氧亦无法纠正严重的低氧血症(PaO 2<50 mm Hg),且排除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表现与肺部病变不符的低氧血症后可首先考虑PPHN。临床常用的方法是测量动脉导管前后(右上肢与下肢)血氧饱和度,若上下肢血氧饱和度(SpO 2)相差大于20%则可诊断PPHN。临床中亦可出现上下肢SpO 2差异不显著,可通过心脏彩超测量肺血管阻力、肺血流、肺毛细血管楔压、右心压力、三尖瓣反流程度等参数间接测量 出肺动脉压力,从而诊断PPHN。心导管检查虽作为诊断PPHN 的“金标准”,但其为有创操作,且PPHN 多为危重患儿,现临床很少使用。目前根据上下肢SpO 2差异联合心脏彩超得以确诊PPHN [6-7]。3 治疗方法 临床以继发性PPHN 多见,首先需寻找出导致PPHN 的高危因素,针对病因治疗。其次常规需要改善肺通气,纠正酸中毒,改善外周循环,强化心功能,维持正常血压等治疗。3.1 机械通气 PPHN 均需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通气模式常选择具有小潮气量的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ion ventilation,HFOV),HFOV 能够募集更多肺泡,增加肺血管总表面积,改善通气/血流比值,促进二氧化碳排出,改善肺部氧合,降低肺动脉阻力,更能及时改善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氧合,防止多脏器功能损伤。但应用HFOV 时Paw 较高,使用前需纠正低血容量、低血压,改善心功能,保证回心血量。目前有条件进行HFOV 治疗的医院,多联合iNO 治疗PPHN,能够取得理想效果[8-9]。3.2 药物治疗 3.2.1 吸入一氧化氮(Inhaled Nitric Oxide,iNO) 鸟苷酸环化酶(GC)能够使GTP 与5’GMP 合成环磷酸鸟苷(cGMP),NO 能够激活GC,促进cGMP 合成,cGMP 使细胞内游离钙减少,使血管平滑肌舒张,从而扩张肺血管,见图1。 NO 能够高选择性扩张肺血管,直接降低肺动脉阻力,改善肺部氧合,国外有很多的动物研究肯定了iNO 的安全性及有效性[10];iNO 对早产儿中PPHN,即使在早期预防性应用,并不能改善其预后,可能与早产儿本身合并肺发育不良有关[11]。 早目前很多大型医院已将iNO 作为治疗PPHN 最常用的方

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采取的护理及效果观察

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采取的护理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7-03-06T14:44:51.20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1月第1期作者:苗向荣[导读] 观察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运用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 黑龙江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目的观察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运用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病历,归纳总结出运用的护理措施和效果。结果症状均得到明显的缓解,在取得治愈效果后出院。结论针对PPHN患儿及治疗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护理,对患儿获得良好预后、提高治愈效果意义重大。 【关键词】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护理 在新生儿经常发生的危重病症中,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极容易增加新生儿死亡的概率。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除了运用曲前列尼尔、肺表面活性物质等药物加强吸入治疗,针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及治疗的特点,运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也是极为必要的[1]。本文回顾性分析40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病历,归纳总结出运用的护理措施,对护理措施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治疗中发挥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PPHN患儿中选取40例为观察对象,13例属于早产儿,25例属于足月儿,2例属于过期产儿。主要表现为:低血压、代谢性酸中毒、低氧血症等反复发生,动脉血氧饱和度<85%的情况持续出现。 1.2方法 针对PPHN患儿及治疗的特点,对PPHN患儿运用了这些护理措施:(1)观察病情:加强巡视力度,对PPHN患儿在生命体征、经皮血氧饱和度上的改变进行可持续性的动态监测,对运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者的自主呼吸和呼吸机的同步情况进行严密的监测。与此同时,为了及时对低氧血症的血氧饱和度进行正确的了解,确保血氧探头的所处位置在动脉导管后(左上肢及双下肢)。(2)基础护理:每隔两个小时对体温进行一次测量,给予保暖措施,旨在使中性温度得以维持。运用辐射保暖台对借助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者进行保暖期间,避免其皮肤丢失水分,使湿度控制在55%~65%。正确摆放肤温的探头,加强巡视力度,避免发生松脱而导致温度控制失去平衡,烫着患儿的皮肤。此外,所采取的各项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为避免对患儿造成操作刺激,所采取的动作都是轻柔的。遵医嘱,运用合适的药物帮助出现躁动不安状的患儿镇静。(3)呼吸道护理:在对病情改变加强观察力度、加强湿化的同时,对呼吸机使用也要加强管理,要将存在于呼吸机管道回路中冷凝水随时清除干净,避免因反流造成肺部感染发生,使出现的管道阻力减小。定时更换患儿的体位,使堆积肺内分泌物的情况避免发生或减少发生,使受压部位的肺扩张得到改善。注意要点:在保证患儿的呼吸道保持通畅状态的情况下换体位,且分离呼吸机环路与呼吸机是不允许的。进行吸痰时,所采用的动作务必是轻柔的,吸痰动作次数不可太多,并运用浅层吸痰法,以防刺激和损伤患儿支气管黏膜。进行气管插管时,保证固定是牢靠的,深度既不太深,也不太浅。合理控制呼吸机管道环路中温度,控制范围大约在30~36℃,保证吸入气体的温度和体温差不多,以免刺激气道造成痉挛,避免因此增加气道压力而加重低氧血症。(4)治疗的护理:在应用诸如酚妥拉明等血管活性药物期间,除了对是否发生外渗进行观察外,还要观察患儿的心率有无加快,血压是否升高等。在应用降低肺动脉高压的药物时,要对输液的速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对是否发生外渗进行观察,对是否发生呼吸抑制、心律失常等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在应用选择性肺血管扩张剂一氧化氮(NO)这种选择性肺血管扩张剂期间,在掌握患儿病情改变情况的基础上对吸入NO的浓度、时间进行控制,对NO、NO2的浓度进行密切的监测,对患儿在血气分析及呼吸参数上出现的改变进行观察,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5)采集血标本的护理:采集时,动脉导管后动脉血可作为最佳选择,以免因采血位置不合适,而导致机体低氧血症无法真实地被反映出来,对判断疗效造成一定阻碍。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治疗护理前后的三尖瓣反流速度、肺动脉压、SaO2。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治疗和护理后,患儿的三尖瓣反流速度从治疗护理前的(4.60±1.20)m/s降至(3.50±0.30)m/s;肺动脉压从治疗护理前的(12.74±0.14)kPa降至(10.23±1.41)kPa;SaO2从治疗护理前的(0.74±1.32)%升高至(0.84±0.23)%,治疗护理前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为:所有患儿最终在取得治愈效果后出院。 3小结 在对PPHN患儿进行治疗时,所要把握的治疗要点集中在:使患儿的肺血管呈扩张趋势,使患儿肺动脉的压力降低;对原发疾病进行积极的治疗,对低氧血症、酸中毒进行积极的纠正等[2]。在具体治疗期间,对PPHN患儿病情出现的变化、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的监测,加强气道护理和治疗的对症护理,化以往采用的执行医嘱的功能性护理模式为“以患儿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加强护士的主动病情观察和分析能力,以针对患儿的具体状态,施以对应的富有预见性、系统性和安全性的护理措施,这样可以使治疗的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使患儿病情的缓解和痊愈速度得到进一步的加快[3]。本组患儿在接受对应治疗和护理后,症状均得到显著的缓解,最终在取得治愈效果后出院。 由上可见,在进行有针对性治疗的同时,给予PPHN患儿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治疗效果的提高、患儿预后的改善均将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有助于患儿的康复。 参考文献: [1]施永秀,谢基灵.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4(29):2734-2735.

儿科护理知识: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

儿科护理知识: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 1临床资料 20名新生儿黄疸,男婴15名,女婴5名,生理性黄疸 13名,病理性黄疸7名。20名新生儿均在第1周家庭访视中,发现婴儿有黄疸,其家人均未发现,并向其家人讲解黄疸的相关知识,注意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以及婴儿黄疸颜色、部位等变化。2周后家庭访视,13名新生儿黄疸自行消退,确定为生理性黄疸,7名新生儿仍有黄疸,颜色加深,婴儿一般情况良好,查血清胆红素均超过 12 mg/dl,通过询问病史、家族遗传史以及观察婴儿一般情况,考虑黄疸与母乳喂养有关,向其家人建议停止母乳喂养 1周,改为人工喂养,3天后6名新生儿黄疸下降,3周后黄疸消退,确定为母乳性黄疸,1名新生儿仍然较重,再次与其家长沟通,发现家长未给予重视,没有停止母乳喂养,认为小儿吃奶正常,没有生病,同时害怕小儿营养不良,再三向其家长耐心地解释,打消顾虑,取得配合,停止母乳喂养,改为人工喂养,并来我院检测黄疸的指数仍然很高,开始配合光照疗法及药物退黄治疗,8周后婴儿黄疸消退,影响婴儿正常预防接种。 2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分析 2.1新生儿生理特点 2.1.1胆红素生成较多由于新生儿红细胞数目较多,且其寿命短,短期内破坏多且快,每日生成胆红素约为成人2倍以上。 2.1.2肝脏功能不完善肝脏细胞对胆红素摄取能力差,肝细胞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量及活力不足,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不足。 2.1.3肠肝循环特殊性初生婴儿的肠道内细菌量少,不能将进入肠道的胆红素还原成粪、尿胆原,加之新生儿肠道内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能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及未结合胆红素,后者经肠壁吸收经门静脉到达肝脏,加重肝脏负担。 2.2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 2.2.1感染性因素主要有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引起肝细胞受损伤,使肝脏结合胆红素的能力下降,导致黄疸加重。 2.2.2非感染性因素主要有新生儿溶血病,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遗传性疾病、药物性黄疸等。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发生母乳性黄疸,而且发生率较多,达到1%左右。其特点是非溶血性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常与生理性黄疸重叠且持续不退,婴儿一般状态良好,黄疸于4~12周后下降,停止母乳喂养后3天,如黄疸下降即可确定母乳性黄疸。 3观察与护理 3.1精神状态观察新生儿一般精神状态良好,若出现嗜睡、反应差、拥抱反应减弱等,要注意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严重可致婴儿死亡。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新生儿窒息就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分娩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就是造成伤残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主要护理问题 1.不能维持自主呼吸——与羊水、气道分泌物吸入导致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有关。 2.体温过低——与缺氧、环境温度低下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4.恐惧(家长)——与病情危重及预后不良有关。 (二)护理措施 1.维持自主呼吸: (1)复苏:积极配合医生,按A、B、C、D、E程序进行复苏。 A就是通畅气道:①保暖;②减少散热;③安置体位;④清除呼吸道。 B就是建立呼吸:①触觉刺激;②复苏器加压给氧;③喉镜下经喉气管插管。 C就是恢复循环:胸外心脏按压。 D就是药物治疗:①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②保证药物应用。 E就是评价。 (2)加强监护:患儿取侧卧位,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

2.保暖:可将患儿置于远红外保暖床上,病情稳定后,置暖箱中或用暖水袋保暖,维持体温36、5-37℃。 3.预防感染:严格执行各种无菌操作,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 4.安慰家长:耐心细致地解答病情,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减轻家长恐惧心理。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新生儿肺炎一般指感染肺炎而言,发生在宫内与分娩过程中胎儿吸入羊水、胎粪及污染的阴道分泌物所致者,称宫内感染性肺炎,但更多的就是出生后由细菌或病毒所致。新生儿肺炎就是新生儿最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早期呼吸道症状与体征都不明显,尤其就是早产儿。 (一)护理常规按新生儿疾病一般常规护理。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与吸入物 1、对痰多不易咳出者可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1)拍击背部:由上而下,由外周向肺门拍击,使小气道分泌物易于进入大气道。 (2)遵医嘱行雾化吸入,以湿化呼吸道分泌物。

新生儿护理内容整理

新生儿护理 1、肤色:是观察黄疸最直接的因素之一,望家长在看护宝宝的时候能多得观察婴幼儿面部及白眼睑的颜色变化。(脐带剪开前)青紫色逐渐转换为淡粉色 2、呼吸:宝宝出生后前10天左右以腹式呼吸为主,宝宝的小肚子起伏尤为明显。 3、体重:维生素AD胶丸的补充 补充时间:在宝宝出生后15天开始补, 补充的量:【夏天:2~3丸/每周,其余以晒太阳为主;冬秋天:每天1丸】喂到8月到1岁; 补充的方法:购买的维生素AD胶丸按照A:D=3:1/5:1;在喂奶前喂,用尖锐的硬物将胶丸扎破,在宝宝口唇旁角慢慢挤。喂养过程中注意宝宝的面部肤色变化。买胶丸不要买滴剂(容易挥发)。 补充的目的:婴幼儿前3个月宝宝以800-1200g/月增长,宝宝的生长速度很快,所以需要补充AD来促进宝宝钙的吸收进而让宝宝长个子。 4、宝宝对于钙质的需要? 半岁以内妈妈直接补钙片,以孕期的钙片为宜。(宝宝从妈妈乳汁被动补钙) 半岁以后宝宝直接补充钙,钙类选择以乳酸钙为主。 5、皮肤护理:宝宝体温调节功能发育不完善,宝宝以穿薄盖厚。 一、黄白点(毛孔内)——用石蜡擦拭皮肤上胎质的残留,不要挤压

或者扣,随着宝宝的新陈代谢慢慢代谢掉。 二、皮肤褶皱处有灰白色死皮或脱皮——不要揪拽或揉搓,是新生 皮肤的脱落和养活,是一种保护屏障,宝宝妈妈不要担心。三、新生儿需要洗脸,避免水分的大量流失和蒸发。因为新生儿角质层薄,3个月内的宝宝用清水,禁忌用护肤品或者完全不用。 四、宝宝夏季2—3天洗一澡,冬秋季节1—2周一次。 洗澡的室温28---30度,湿度50%---60%.冬秋洗澡时注意保持宝宝浴盆周围的温度,可用电暖扇。 洗澡的顺序:宝宝游泳----洗澡---婴幼儿抚触,时间合计不超过30分钟。另外宝宝洗澡的方向是先从腿部---腹部----上身----头部。(注意囟门) 注:清洗宝宝皮肤是轻轻擦拭,禁忌来回揉搓。 臀部:每周洗两次(不要洗的过勤),不要用护臀霜、爽身粉 6、婴幼儿的体温:36.3~37.3℃ 观测宝宝体温方法:妈妈用手抚摸宝宝后背;注意妈妈手部的温度适中。 易出现体温偏高的情况:刚睡醒;哭闹活动时;吃完热饭,喝热水后;吃奶时,望家长不要给宝宝测量体温,在以上情况安抚后30分钟后方可给宝宝量体温,这样保证婴幼儿体温的适中。 低热:<38.2℃物理降温法降温:用温热水/酒精/白酒兑温水,半小时之内连续不断的擦拭宝宝大动脉处如:脖颈、腿窝等,方可降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新生儿颅内出血是由分娩时胎儿缺氧或产伤所致,是新生儿致死率较高的病因之一,好发于早产儿。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此类患儿28例,其中治愈25例,好转2例,死亡1例。现将护理要点及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颅内出血病情观察论文下载 1病情观察 1.1 意识和精神状态密切观察意识的改变在颅内出血的患儿治疗中起主导作用。 首先患儿会出现烦躁不安、脑性光叫(似猫叫声)、伴有抽搐,结合有分娩窒息史,提示有小脑幕上出血,及时报告医生给予镇静和出血治疗,同时对抽搐的时间、次数、部位也作详细记录。为医生判断出血部位,出血量及预后估计提供了依据。颅内出血的患儿意识和精神状态改变一般为窒息----兴奋----抑制相继出现。密切观察病情,不可忽视。无论患儿躁动或安静都应做到动态观察,及时发现意识的微细变化,以获得及时救治的时机。 1.2 前囟正常新生儿前囟为2cm×2cm、平软。应经常观察患儿

前囟是否凹凸和紧张。一般来说,前囟凸起、紧张意味着颅内压高、颅内出血量大,及时报告医生,应用脱水剂,以免引起脑疝。 1.3 生命体征新生儿全身血容量少,颅内出血量与成人相似,丧失的比例较成人大。且小儿神经功能稳定性较差,对外界的干扰有较强的反应,易出现生命体征的变化,要特别注意。我们的方法是:①、及时心肺监护,观察呼吸的节律、频率。②、密切观察患儿皮肤色泽的变化(通过观察患儿的肤色,可以了解出血量的大小,往往出血量的大小与贫血程度成正比)。皮肤有无黄染(合并黄疸会增加治愈的难度,早期发现可以协助治疗)。③、定时测量体温、注意是否体温不升。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治疗。 1.4 其它患儿恶心、呕吐提示有颅内高压,应及时通知医生,应用脱水治疗。 我们的经验是:首先应用速尿,而不是甘露醇。因为,甘露醇为强脱水剂,颅内出血早期有继续出血的可能,若用强脱水剂,加剧出血。脱水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前囟、皮肤弹性及尿量和色泽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脱水过度导致电解质平衡失调。新出生儿每日50-70ml/千克体重的生理液体需要量是通过静脉通道补充的,在输液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每分钟4—6滴。肌注维生素K1时应经常更换部位,密切观察有无红肿、硬结,杜绝疖痈等并发症的发生。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保持患儿绝对安静,尽量避免或减少对患儿头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