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比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比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比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比研究.

2009年第4期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No.4 2009 (总第111期 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Financial Administrators Serial No.111 教育教学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比研究

许佳佳1,成东2

(1.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2.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7

摘要:中西方由于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和思维方式的哲学基础等差异使得不同的社会群落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研究价值观在不同民族所体现出来的差异性,帮助英语学习者增强文化的差异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价值观;哲学基础;语言

中图分类号:H3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768(200904-0060-04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研究自1958年美国学者Eugene Burdick和William Lederer合编的《丑陋的美国人》(The Ugly American和次年同样是来自美国的著名学者Edward Hal 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分别出版后,受到学术界各大领域的广泛关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化人类学家、社会心理学家、民族交际学家及社会语言学家,乃至哲学家都分别从各自的学科视角对跨文化交际逐步开展研究,使跨文化交际学成为一门综合多领域的人文科学。跨文化交际学以各国文化及其交际习惯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任何语言都是一定文化的反映,同时都会折射出一定的价值观念,表现出价值观念和语言文化的密切相关。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常常会因为两种文化的价值观取向不同或是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而引起交际活动的短路,所以熟悉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对于培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价值观的涵义

Michael Prosser 对于价值观是这样叙述的: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主要通过文化交际构成的模式。所有的人都有价值观它是最深层的文化表现,在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中,学者们都认为价值观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价值观构成了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基干,是文化深层的主旋律,是区别不同文化的标准。它同文化其他因素之间是纲与目、深层与表层的关系。文化依附于本族的价值观,价值观是理解和解释文化的金钥匙。

从微观角度说,价值观是人心中的一个深层的信念系统,在人们的价值活动中发挥着行为导向、情感激发和评价标准的作用,构成个人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制约着人生活动的方方面面,是一个无形而有力的世界;从宏观角度说,价值观是社会文化体系的内核和灵魂,代表着社会对应该提倡什

收稿日期:2009-01-18

作者简介:许佳佳(1983- ,女,江苏连城人,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英语言文学;成东(1958- ,女,山东淄博人,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言文学。

么、应该反对什么的规范性判断。社会通过各种手段把这些观念灌输和传递给个人,内化为个人的行为规范。

二、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表现

中西方价值观受上述三种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个体化和集体化意识、对权利分配差距的不同态度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这些差异在人们运用语言行为及非语言行为进行交际的活动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1.个体化和集体化意识。中西方价值观在这方面的差异尤为明显,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个人价值至上是整个西方文化的特点;社团价值至上是整个东方文化的特点。

(1西方人的个体化意识。西方人非常重视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取向,强调“自我”,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出强烈的肯定和突出自我的色彩,这种观念可以在英语中大量的以ego和self (自我组成的词组中体现出来,如: egocentric(自我中心的, ego ideal(自我理想化,ego trip (追求个人成就,ego-defense(自我防御; self-control(自我控制, self-confidence(自信, self-made (靠个人奋斗而成功的, self-reliance(自立,self-fulfilling(自我实现,self-help(自立,self-image(自我形象,self-interest(自身利益,self-protection(自我防护,self-respect(自尊,self-seeking(追求个人享乐的等等。英语中表现个人进取、个人力量、个人与命运抗争的谚语也不少: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You have to blow your own horn. He travels the fastest who travels alone. 西方这种肯定的突出自我的思想意识体现在行动上就是敢于标榜和突出自我,敢说敢为,敢于表现自己,表现出强烈的自我奋斗和自我实现的进取精神。在美国人看来,中国人不习惯公开个人观点,是因为中国人分不清“对事”与“对人”的区别。西方人发表个人见解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争议双方心里都清楚,在会上争得面红耳赤,会后可能还是一对好朋友。此外,英美人对年龄、婚姻状况、收入、宗教信仰等的种种禁忌,在很大程度上也都因他们身体力行个体主义,个体化意识根深蒂固的缘故。

(2东方人的集体化意识。东方文化崇尚社团价值,中国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因此这种价值观在中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儒教极力推崇社会的有序与和谐;佛教也往往把个人看成是整个宇宙的一部分。孟子把道德、善作为人的真实本质,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复兴,甚至可以牺牲个人自由来保障社会的利益。中国的很多谚语都体现了这种价值取向:“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出头的椽子先烂”等等。人们不愿意发表不同的意见,要维护融洽、避免分歧,凡做事前都要考虑别人的看法。这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另外,中国人私事观念不强主要是传统群体生活中不分彼此留下的遗迹。在西方人眼里视为“隐私”的事情,在中国人眼里却是关心他人的具体体现。如前文中提到的询问别人的年龄、职业、收入、婚姻状况、体重等都属于很正常的事。而在西方干涉侵犯别人隐私是难以容忍的,也是最可憎恨的。

2.对权利分配差距的不同态度。中西方对社会阶级和权力分配不平等现象持有不同的态度。汉语中许多复合词排列的先后顺序就充分展示了中国人的“尊卑”观念。如:天地、日月、国家、君臣、父子、长幼、男女、老少、夫妇、官兵、干

群、师生等等。中国人还把尊老敬老视为传统美德,因此在汉语中把年长者称为老

先生、老夫人都是对人的尊称,更把年高德勋的老人称为“姓+老”。英美人对此却并不认同,他们一般都不会承认自己老了。如果你在公共汽车上给英语国家的“老人”

让座会招来对方的不满。

又如,在英语中, “vice”, “deputy”, “lieutenant”等词语都含有“副”、“次”这层意思,但是它们还有其它的含义。Vice除表达“副”、“次”等意义外,还有“代理”的意

思,associate也是如此,它还有“在职务和职责上密切相关”的意思。Deputy则含有“上级不在的时候代行职责”的意思, lieutenant具有“在行使职责时作另一官员的助手和代表”的意思。显然英语需要这些词来区分地位、职责和其它方面的差别,地位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而传统中国文化则强调尊卑有序,地位上的差别掩盖了其他差异,因此汉语只需要作为地位标志的“副”字就可表达上述的各种差异。

西方人崇尚平等,向往自由,也体现在交际活动中,常表现为对陌生人甚至是家人的过分客气,“Thank you”总是挂在嘴边。例如:

即使在家里,妻子丈夫倒一杯水,丈夫也说:Thank you.

丈夫给妻子端好椅子,请她就座,妻子也说:Thank you.

“谢谢”如此频繁,以致中国人有时不知如何接受。有个中国学生作文写不好,英国老师叫他再写一篇交给她。当学生将额外作业交给英国老师时,老师说:Thank you. 学生不知所措,因为在学生看来,给老师增添额外批改作业的负担,应该学生谢老师,而不是反过来老师谢学生。在校园中强调师生平等,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在家庭中可以直呼年长者甚至父母的名字。因此在西方国家,尤其是英语国家中,如果要表示客气,要避免强调自己的地位不如对方。

3.思维方式的差异。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哲学基础不同导致了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似乎更擅长于总体把握,而西方人擅长于条分缕析;中国人善归纳,西方人善演绎;中国人重悟性,西方人重理性;中国人重模糊性,西方人重准确性;中国人把宇宙看作是一个整体,充塞其中的是“道”或“气”,西方人把宇宙看作是一个个原子,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中国人处理事情就像中医,把人体看作是一个有机体,西方人处理事情就像西医,“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汉英两种语言造字构词也充分地体现了中西方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从思维的结构上看,汉民族属于具象思维。汉字源于象形文字,是由一些表示事物直观形象的图画演变而成,通过形象能够引起意义上的联想,常借助具体的形象,运用联想、比喻、类比、象征、借代方式,表达抽象的内容,使本来毫不相干的概念,抽象意义变得直观、具体、生动可感。这种文字的运用使中国人的形象思维发达,对人们积累知识和经验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培养和提高了中国人的综合、归纳的能力。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形声字为主体的系列,如“木”旁,“凡木这属皆从木”。例如:松、柏、梅、枝、树、林等等一看便知是与树林有关。词汇发展了,从单音词发展到了双音词和多音词。但汉族人仍然沿用了造字的方法来构词,即先确定一个类属的名称,然后加以个别区分。

与汉语相反,我们把英语造字构词的特点叫做“原子主义”,其表现是:一个事物一个名称,没有从整体、从事物的联系来命名的习惯。西方人的英语属于拼音文字,字型与词义没有直接的联系,为了清晰地表达思想和传递信息,需要形成特定的语法逻辑关系。因此,对某一概念意义的认识必须从定义到推理,这就促进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另外,古希腊的哲学家也是自然科学家,他们把探索事物的本质作为研究的最终目标。因此,理性的因素总处主导,注重以事实、假设、试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思考、缜密的分析、推理、论证,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而形象往往是无足轻重的,因而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式成为认识事物和把握真理的最基本手段。所以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人的含蓄。例如上述汉语中从“木”的一些字,英语中分别叫做pine, cypress, plum, branch, tree, wood等等,从这些词的字型上根本看不出有任何联系。

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总习惯于用本族文化的价值观念进行思考判断,忽略甚至排斥异族文化的价值观念,这样很容易导致社会与社会,国家与国家的隔离及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对价值观差异的对比了解有助于增强异文化交际中的差异意识和敏感性,从而帮助我们预测对方的交际行为,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成因

大到一个民族小至一个群落,其价值观念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主要受三种因素的影响:环境适应(environmental adoptions、历史因素 (historical factors、和思维方式的哲学基础(philosophical basis of thinking pattern。由于不同民族在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念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本民族人们的心中,很难受其他民族文化所迁移,而且代代相传。

(一环境适应(environmental adoptions

不同的社会群落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人们在适应环境、寻求生存、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对自然界的不同态度。

1.西方人突出人与自然的抗争,把人与自然看成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们不断地接受自然的挑战,努力支配、改造自然。西方人认为人拥有灵魂,而物质世界中其它生物却没有。西方文化中的个体灵魂观念不仅将人性本质与自然界明确地区分开,也将作为个体的自我与作为他人或群体的社会关系明确区分开。如美国文化中的上帝信仰,使个体可以不必依赖他人,而通过自我与上帝的关系来对自己下定义。从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来看,美国人认为,自然和人是处于对立状态,人应该主宰自然,自然是人的征服对象,人类可以利用不断提高的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战胜自然,人是万物之中心,自然和物质世界应当受人控制并服务于人。

2.中国人比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愿意主动改变自然,而是努力“顺其自然”,通过改变自己去适应自然。《中庸》所谓“唯天下至诚,唯能尽己之性,能尽己之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能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

矣。”这种“天地人参”、“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实际上把人与天或自然融为一体,把人道当成天道,所谓“天道远,人道迩”、“天不变,道亦不变”。在中国人的哲学概念中,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将自己融入到自然之中,达到了无我的境界才能理解人生的真谛。

(二历史因素 (historical factors

1.中国的历史因素。中国历史悠久,其中封建统治就长达两千多年,因此封建意识在人们的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但由于封建制度本身的不合理,不乱又不可能的,所以思想统治很有必要。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以及此后的异国文化渗透,最终形成儒家文化为主,道家文化为辅,杂以佛家思想的格局。儒家高度重视“礼教”与“三纲五常”,说得通俗些,就是群体关系中的类别与等级。宋明理学使传统文化进一步僵化,不但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而且要求“存天理、灭人欲”。道家之“无为而治”同样抑制了人们的独创性。

此外,中国人更加维护等级制度,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人的身份,强调安分守己。受孔子儒家思想的影响,人们非常强调“尊卑”观念。

2.西方的历史因素。而“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西方文化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提倡乐观主义、确信生命只有为其自己的目的而活着才有价值,为自我满足而奋斗才有意义的希腊精神构成了整个西方文明和价值观念的灵魂。古罗马人在法制建设方面所体现的精神和观念亦对西方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早在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就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不仅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还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随着西方各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逐步建立,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在西方社会也渐渐形成了。西方人倾向突出个人,以个人为中心,言谈举止,办事风格,只要不妨害他人,一切由个人自主并为之负责;其向往自由,崇尚平等,更希望每个人都能有一个公平的起点。美国文化和价值观不仅仅是传承了英格兰和欧洲的文化,大多数移民在他

们本国都经历了不愉快, 他们想尝试新的主张和改革。艰苦的生活条件使他们不得不接受新环境。故而,美国文化崇尚个人奋斗与平等,把个人主义作为美国文化的核心。

(三思维方式的哲学基础(philosophical basis of thinking pattern

思维方式实际上是指人们观察事物、体认事理、做出反应时所采取的一种基本的思路,所拥有的一种心理定势。而思维方式又受不同的哲学观、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对人们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中国思维方式的哲学基础。对中国思维方式影响最大的有三种哲学:儒家、道家和中国的佛教。这三种哲学思想都很重视悟性,即注重直观感受与切身体会或直观思考。这些哲学思想对中国人重“领悟”“言外之意”,乃至重“含蓄”,追求“韵致”的思想方式都有很大影响。

2.西方思维方式的哲学基础。西方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以及从后来的16世纪到18世纪弥漫欧洲的理性主义。理性主义强调科学的实验,注重形式论证,对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表现在语言上即强调形态的外露及形式上的完整,因而英美国家的人更重视表达的确切性。

参考文献:

[1]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2]李君文.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对比与分析[J].外语研究,2000,(1.

[3]王振亚.语言与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陆文静.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差异研究[J].学术交流,2008,(4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Western values

Xu Jia-jia,Cheng Dong

Abstract: The difference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philosophical basis of thinking patter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contribute to forming different values. The study of the values difference may help the English learner strengthen their recognition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improve their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Value view;Philosophy base;Language

(责任编辑:范文

论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表现

论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表现 作者:许果, 梅林 作者单位:许果(重庆邮电学院,对外交流合作处,重庆,400065), 梅林(重庆邮电学院,外语学院,重庆,400065) 刊名: 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2,19(6) 被引用次数:7次 参考文献(7条) 1.胡文仲试论跨文化交际研究 1994 2.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1966 3.桂保美国的智慧:实用与理想的变奏 1993 4.苏永青环球商旅应酬术 1992 5.陈良旋跨文化差异研究与国际交往 1997(01) 6.杨春苑中美文化差异述论 1998(03) 7.冯玮日本民族的智慧:大和民族的乐章 1994 本文读者也读过(8条) 1.于桂敏.白玫.苏畅.YU Gui-min.BAI Mei.SU Chang中西方价值观差异透析[期刊论文]-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5) 2.杨雁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对比分析[期刊论文]-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4) 3.许佳佳.成东.Xu Jia-jia.Cheng Dong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比研究[期刊论文]-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 4.赵燕霞.Zhao Yanxia透视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期刊论文]-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11) 5.李昕辉.LI Xin-hui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形成及其在语言中的体现[期刊论文]-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 2004,25(4) 6.张俊丽.李冬梅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对比[期刊论文]-语文学刊2008(3) 7.郑金鹏.邵晓波东西方文化价值观与当前高校文化价值教育模式创新[期刊论文]-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8.王新灵从家庭观念看中西方文化差异[期刊论文]-考试周刊2009(28) 引证文献(7条) 1.冯霞中西方传统价值观比较研究[期刊论文]-广西社会科学 2009(10) 2.赵海良.颜翠英.申彦霞浅析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对国际商务口译的作用[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 2008(8) 3.彭端英群体取向及其交际方式辨析[期刊论文]-商业时代 2007(9) 4.李星中西社交称谓词映射的价值观差异对比研究[期刊论文]-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6(3) 5.郑金鹏.邵晓波东西方文化价值观与当前高校文化价值教育模式创新[期刊论文]-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6.彭端英中西方社会价值体系的差异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现实影响[期刊论文]-新余高专学报 2006(1) 7.赵佳小议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时间观[期刊论文]-法制与社会 2008(7)

2020年中西方文化差异与价值观多元化分析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价值观多元化分析 【提要】“生活的最高成就,是想象力的成就。”(王开岭 《精神明亮的人》)伊格诺贝尔奖的目的正是西方鼓励各种有些并不 符合实际生活需要的奇思妙想。反观中国的科技奖励,多是经世致用,为现世社会做出直接贡献的发明。由此可以看出中西方对待想象力和 创造精神有不同的标准。这归根到底是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导致的,本文将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心态文化与行为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产 生差异的原因,并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中西文化价值观。 一、综艺节目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中国奇葩说与美国艾伦脱口秀的异同 《奇葩说》由马东主持,开播以来邀请到蔡康永、金星、罗振宇、张泉灵、高晓松担任导师。寻找华人华语世界中,观点独特、口 才出众的“最会说话的人”,辩论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以及备受争议的 话题,通过辩论给观众带来一定的思考。《艾伦秀》是美国由CBS电

视台推出的一档热门脱口秀,主持人艾伦以其轻松诙谐的主持风格备 受青睐,2003年9月3日首播,自开播以来,该节目结合了趣闻、名人、音乐嘉宾和人情故事,已获得33个日间艾美奖,成就显著。两档 节目都以轻松幽默作为节目的特点。下面从两档节目内容形式、主持 风格等几个方面进行异同点的对比,从此探索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首先是两档节目的相同点:1.内容形式。从内容上艾伦脱口秀和奇葩 说多选用趣闻、名人、音乐嘉宾和人情故事作为节目内容。艾伦脱口 秀邀请奥普拉?温弗瑞、贾斯汀和帕丽斯?希尔顿等名人。《奇葩说》 同样邀请在媒体领域比较有名的人物作为节目导师。《艾伦脱口秀》 和《奇葩说》每期的话题多是贴近生活,是当下热点,也是广大群众 所关心的问题,如“没钱要不要生孩子”“小朋友被欺负了是应该鼓 励打回去还是告老师”“伴侣的钱是不是我的钱”等,这些话题很容 易拉近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将观众的真实生活以节目的方式呈现 并进行探讨,给观众一种很近的感觉,能抓住观众的心。摆脱了以往 节目以道理说教模式。而不是趾高气扬地在大谈阔谈在很高端的东西,开启说教模式。2.主持风格。主持人以其轻松诙谐的主持风格备受青睐,《艾伦秀》里的笑话和明星采访,几乎都是节目组的原创,加入 艾伦的个人生活。 《奇葩说》也一向因幽默而深受观众喜爱。这两个节目都把生 活中的问题拿到台面上辩论,是在幽默愉悦且大胆的辩论中将观点说出,从而起到道德引导等作用。3.商业宣传。《艾伦秀》,艾伦会在 节目中大篇幅做广告,但做得不叫人反感。艾伦不仅明目张胆地跟全 世界人做广告,而且她做得大家都想看。这无疑体现了西方的开放。 这与中国许多植入广告就有明显不同。在广告植入这一块奇葩 说也比其他节目做得好,为中国节目的广告植入开辟了一个先河,应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摘要: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历史发展(development of history)和思维方式(thinking pattern)。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的行为。中西方国家在发展中随着各自文化的形成产生了价值观的差异,这些差异在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关键字:价值观,价值观与文化,价值观差异,差异形成,差异体现 正文: 一、价值观的定义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二、价值观与文化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文化无所不在, 具有多维性、复杂性和普遍渗透性”。文化包括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三大领域,通常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童之侠认为,文化是一个人群的成员赖以区别于另一个人群成员的共同思维方式。文化包括价值体系,价值观是文化的基石。文化可以分为很多层,最外表的一层是象征物,如服装、语言、建筑物等等,能够很容易看见。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在一种文化里,人们所崇拜的英雄的性格代表了这个文化中的大多数人的性格。了解英雄的性格也就能了解英雄所在文化的民族性格。第三层是礼仪。礼仪是每种文化中对待人和自然的独特表达方式。第四层是价值观,指人们相信什么是真、善、美的抽象观念,也是文化中最深邃、最难理解的部分,而且时时刻刻指导和控制着人们的行为。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本质,决定着文化的特征和风范。 三、中西方价值观的形成 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历史发展(development of history)和思维方式(thinking pattern)。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的行为。 1、历史发展 中国历史悠久,包括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种意识直接影响着现代人价值观的形成。现代中国人依然较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人的身份,强调安分守己。相比之下,早在17 世纪,英国的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比研究.

2009年第4期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No.4 2009 (总第111期 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Financial Administrators Serial No.111 教育教学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比研究 许佳佳1,成东2 (1.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2.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7 摘要:中西方由于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和思维方式的哲学基础等差异使得不同的社会群落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研究价值观在不同民族所体现出来的差异性,帮助英语学习者增强文化的差异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价值观;哲学基础;语言 中图分类号:H3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768(200904-0060-04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研究自1958年美国学者Eugene Burdick和William Lederer合编的《丑陋的美国人》(The Ugly American和次年同样是来自美国的著名学者Edward Hal 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分别出版后,受到学术界各大领域的广泛关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化人类学家、社会心理学家、民族交际学家及社会语言学家,乃至哲学家都分别从各自的学科视角对跨文化交际逐步开展研究,使跨文化交际学成为一门综合多领域的人文科学。跨文化交际学以各国文化及其交际习惯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任何语言都是一定文化的反映,同时都会折射出一定的价值观念,表现出价值观念和语言文化的密切相关。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常常会因为两种文化的价值观取向不同或是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而引起交际活动的短路,所以熟悉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对于培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价值观的涵义

浅谈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英文论文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Values 浅谈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Abstract] values are the essence of the spirit of national culture.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values according to the value mainstreams, personal-based, Heaven concept, knowledge, and communication and so on.With th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we can avoid the mistake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摘要]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本质。本文从价值主流、个人本位、天人观、知识观、交际观等几个方面析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有了对中西方文化更深刻的理解,才能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 [Key words] China; West; culture; values; differences [关键词]中国;西方;文化;价值观;差异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untries in values, makes the ways of thinking or behavior of people are different in every country.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these differences are easy to cause the misunderstandings between the two sides.Values are the differenc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values, With th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we can avoid the mistake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比较

第一章: 第一节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选择第二节文化—文明,一对术语的探源第三节 “文化” 释义第四节文化的性质与特征第五节跨文化比较方法论第六节我们的比较观 一、什么是文化? 广而言之,文化可以包容人类有史以来所创造的全部文明成果,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文化一般有三种定义。首先是“理想的”文化定义。根据这个定义,就某些绝对或普遍价值而言,文化是人类完善的一种状态或过程……其次是“文献式”文化定义,根据这个定义,文化是知性和想像作品的整体,这些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详细记录了人类的经验。最后是文化的“社会”定义,根据这个定义,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这种描述不仅表现艺术和学问中某些价值和意义,而且也表示制度和日常行为中的某些意义和价值。 二、“文化”释义? 1.把文化看作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体,用它来概括人类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全部物质与精神财富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2.把文化理解为人类精神现象或观念形态的总和。3.强调文化作为人的社会行为与习俗的意义。4.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认识,即把文化主要视作人类的艺术活动及富有仪式性的民俗活动的概括。5.一部分学者尤其是历史哲学家十分重视文化的历史传承性质,他们倾向于把文化理解为一个社会的传统行为形式或全部社会遗产。6.从功能和价值层面来认识文化的意义是文化概念探讨的又一思路。7.强调文化对人的思想行为的潜在指导和规范作用是另一类文化阐释的核心。 三、文化的性质与特征? 首先,我们赞成把文化看作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其次,我们把民族性和地域性看作文化的重要特征。其三,文化还具有规则性。其四,文化是历史承继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第五,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的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与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我们还是要指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可以变迁的。 第二章:寻根 第一节河的赐于与海的磨砺第二节农耕文明与商业文明第三节家国与城邦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对比教学提纲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对 比

中美价值观念对比分析 1.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Oneness vs. Dividednes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或对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而西方则主张天人相分。天人合一是指人对自然规律的顺从和对自然的崇拜,人们将自然中日夜交替、季节变换与人们的生活和活动周期相一致起来,一切都处在不断循环往复之中,并与自然和谐统一。实际上,自古代几千年以来,人们在各个生活侧面都力求与自然统一,达到顺其自然的境界 无论是政治、思想、情感、理智和实践等方面都是如此。人们做事情讲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追求天时、地利、人和。 在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和影响下,在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言语观方面都倾向于求整体、求笼统、求综合和知觉上重直觉,迥异于美国人或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言语观。 西方人,从古至今倾向于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天人相分,二者对立。西方的哲学家从古代起就开始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是对立的,一分为二: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社会与自然等,一切

二分对立。因此人与自然相分对立,而人处在支配和改造自然的位置。在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地位,他们相信这并不是天命,顺从命运的人会遭到唾弃。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把自己比作一部机器或一个独立存在的原子的缘故。 天人相分决定了美国人一分为二,对待事物习惯分析的思想方式和重逻辑的思维方式,以及求“准确”的言语观。 总之“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这两种不同的宇宙观构造东西方人色思维方式、民族性格方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西方东方 宇宙观:天人相分天人合一 思维方式:抽象思维具象思维 重分析、逻辑、客观重直觉、综合、主观 演绎式归纳式 线性圆周式 言语观:法制语言人制语言 重形合重意合

透视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透视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赵燕霞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山西太原030013) [摘要]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本质。本文从价值主流、个人本位、天人观、知识观、交际观等几个方面分 析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以期对中西方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 [关键词]中国;西方;文化;价值观;差异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285(2008)11-0020-03各国价值观差异,造成各国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这些差异很容易导致交际双方的误解。跨文化交际差异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价值观。本文将分析中西价值观的差异,以期对中西方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 一、价值观与文化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文化无所不在,具有多维性、复杂性和普遍渗透性”。文化包括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三大领域,通常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1]。童之侠认为,文化是一个人群的成员赖以区别于另一个人群成员的共同思维方式[2]。文化包括价值体系,价值观是文化的基石。文化可以分为很多层,最外表的一层是象征物,如服装、语言、建筑物等等,能够很容易看见。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在一种文化里,人们所崇拜的英雄的性格代表了这个文化中的大多数人的性格。了解英雄的性格也就能了解英雄所在文化的民族性格。第三层是礼仪。礼仪是每种文化中对待人和自然的独特表达方式。第四层是价值观,指人们相信什么是真、善、美的抽象观念,也是文化中最深邃、最难理解的部分,而且时时刻刻指导和控制着人们的行为。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本质,决定着文化的特征和风范。 二、中西价值观差异的主要表现 1.价值主流。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主流是为自我满足而奋斗的精神。西方文化张扬个性,强调维护个人利益,注重独立自主发挥个人潜力,强化个人权利意识。个人主义是一切行为的准则,自我实现是人生的最高需求和目的,独立是实现自我的最有效手段,人权神圣不可侵犯,是实现自我的保障。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是和合精神。中华民族自古就注重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崇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在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主张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与人为 善的民族。 2.价值取向一元化与多元化。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根深蒂固。认为人生的价值就是在现世的作为之中,一个人在社会越有作为,他的生命就越有意义。在专制社会中权力就是一切,因此,人的作为最大者莫过于实现从政的抱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理想统治着千百万中国文人碌碌无为的一生。受这种一元化的人生价值的影响,多数人不愿问津自然科学,致使科学被困于萌芽状态。另外,人的智慧才能都集中到了政治权术上,创造了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变幻莫测而实质又超稳固的政治文化模式。在这种特殊的模式中,产生了中国独有的历史现象:当官不成求当圣人;报国不得则退做隐士,或吟诗饮酒自得风浪。于是道教、佛教随之兴起,贪生的自去修道,厌世的不妨念佛。而西方文化中人生价值呈多元化,从政也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经商也被认为相当有价值,西方人眼中最好的职业莫过于律师、医生。 3.个人本位与群体本位。西方文化特点是强调 个人价值,即主张个人独立,强调个人主动性、个人行为与个人兴趣,勇于进取,珍视个人权利。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个人主义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拯救自己;寻求自我表达,强调个人尊严,注重个人隐私,个人的权利不可剥夺;人的力量无限,崇尚竞争,适者生存。在西方社会,人们普遍将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个人主

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比较

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比较姓名:陈家梅 院系:教育与音乐学院 班级:艺术管理 学号:20111062417

摘要中西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电影的比较分析,可以透视中西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文化中西电影差异 电影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自然反映在他们的电影当中。因此,分析电影是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很好途径。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 一中西电影中的宗教差异 基督教是世界最大的宗教之一,公元4世纪时成为罗马帝国的主要教派,中世纪时期欧洲大部分人都成为了基督教徒,同时,基督教也在中东、北非和印度部分地区成为了少数教派。紧接着地理大发现之后,经过传教士的不断传播和殖民扩张,基督教传至美洲、澳洲,而后遍布世界各地。因此,基督教对西方文明的成型有着重大影响作用。 佛教起源于印度,约在公元1世纪开始从古印度经丝绸之路传至中国,并得到了皇室的重视,许多佛经被引入中国,许多印度高僧来华讲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佛教又衍发出许多流派。这些流派大多融入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或其它一些哲学思想,渐渐地中国佛教摒弃了那些不适合中国社会的规则与条例,融入了一些新的教义,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并带有自己的特色。佛教对中国人的思想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我们的美学、政治、文学、哲学和医药等方面,当然也影响着我们的电影。 1 基督教对西方电影的影响 基督教三大教义分别是三位一体、原罪与救赎。三位一体就是圣父、圣子与圣灵是上帝的三个不同表现。原罪是人类堕落的结果,人类始祖偷吃禁果的行为通常被认为是原罪的起因,只有上帝的恩赐可以解救堕落的人类。救赎就是上帝和其他一些更高的力量,通过赐予人类永恒的生命或来生,来拯救人类精神上的死亡与终身诅咒。基督教认为人类需要从现状中解脱出来,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人类要完全得到救赎是不可能的。救赎在基督教中是一个核心教义,意思是只要人们心中有上帝,也终将被上帝所救。 救赎的理念代表着基督教的思想。这种思想无疑也影响着西方电影,不仅反映在宗教电影中,如《约翰福音》、《马太福音》、《最后的诱惑》等,也反映在其它一些电影当中,如《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在信仰缺失的年代里有关救赎的故事,救赎的是信仰,被救赎是希望。救赎是一场战斗,希望对绝望,自由对监禁。这也是人类尊严与人性的斗争。安迪救赎了他的狱友,因为他坚定的信仰是对邪恶与绝望最好的武器。不同于其它的宗教电影,《肖》中的救世主不是上帝,而是希望,被救赎的是自由。在安迪入狱之前,肖申克监狱的条件非常恶劣,犯人毫无人权可言。典狱长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基督,把犯人当作廉价劳动力。安迪入狱之后,这位不满现状的银行家虽无力改变,但他的出现至少给犯人们带来了希望和生命之光。至于安迪,他就是现代版的耶稣。他的受难也

中西方价值观对比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围城》中言语幽默的翻译 论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 动物词在中英文化中的喻义及其翻译 商务谈判中的模糊语的使用 宋词英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论归化翻译法在宋词文化意象英译中的运用 功能对等视角下英汉颜色词的对比与翻译 简析班纳特太太的婚恋观 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问题与对策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贵妇画像》中的文化冲突 歇斯底里的舞台自语者一一《寻找格林先生》主题解读 浅析《嘉莉妹妹》中的新女性形象 Tragedy of a Woma n and Society — Comme nt on Far from the Maddi ng Crowd 旅游资料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Character is Fate — An An alysis of the Tragic Fate of Hen chard 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中人生哲学的主题分析 A Comparis on of the En glish Color Terms 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语音差异研究 浅析以学生为中心的中学英语口语教学 关联理论视角下《诗经》中爱情隐喻的英译研究 输出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人性的救赎——从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看美国英雄主义的新侧面 分析《威尼斯商人》中的女性形象 In flue nces of En couragi ng Words on Stude nts In High School Classes 《紫色》主题的表现手法 《雾都孤儿》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中西文化差异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 英汉”黑色”的隐喻的对比研究 枯萎玫瑰的爱和南方传统:威廉 ?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颜色象征分 探析《呼啸山庄》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根源 (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情感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中西亲子关系对比性研究 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分析 论《奥兰多》中双性同体观 论政治演说中平行结构的应用 论中西教育观的差异 论接受理论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影响一一以《快乐王子》中译本为例 浅析广告英语中修辞的魅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析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浅析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

浅析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

浅析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 摘要:电影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自然反映在他们的电影当中。因此,分析电影是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很好途径。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 正文:中西方文化在许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中西方文化价值观之比较,我们可以知道,事实上,无论是中国的文化还是西方的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精华和糟粕。 生于不同的土地,长于不同的环境,中西两种文化矛盾又统一地屹立于七块大陆之上。或是针锋相对,或是胶乳相融,两种文化从时间的沙漏遗漏,抑或张扬,抑或安分地拥着蓝色星球。有幸,我们可以在一种文化的保护下,尝试着接受、理解另一种文化。“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在多元化的潮流中,我们得以更加充实、圆满。也只有了解了、正视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我们才得以在全球化的洪流中正视自我,知己知彼。和谐,由此而生;生命,由此完满;文化,由此精致;世界,由此安宁。 中西方文明由于建立在各自自成系统的迥然各异的文化背景上,两种孑然不同差异悬殊的文化背景,造成中西双方在价值追求和伦理取向上旨趣迥异,从而使得中西方现实人格特征大异其趣。从电影文化浅析中西文化,从小小的一点,认识大地之外的广博。 价值观左右人们的意见,影响人们的行为和评价,决定人们的言行和思维方式。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系统,不同的文化价值。“一种文化下的价值观与言行或许得不到另一种文化的理解与接受”。如电影《刮痧》中许爷爷用中国传统的刮痧方法给他的孙子丹尼斯治疗轻微的发烧,却被美国当局误认为是虐童事件。因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加复杂。 1、西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个人主义通常被解释为独立、自恃、独断独行、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这些

浅谈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摘要】跨文化交际是指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或非语言进行思想、感情、信息等交流的过程。本文分别从中西方行为方式的差异、人际交往关系及模式的差异和合作及处事方式的差异三个方面解析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跨文化交际影响 随着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往来也与日俱增,从而出现了国际间的交际,即“跨文化交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者常常会因为文化背景不同引起语言交融及文化整合等交际活动的短路,所以了解中西方基本的文化差异以及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尤为重要。 一、对行为方式的影响 中国人向来推崇做事“三思而后行”,考虑问题一定要周全,要做到彬彬有礼、温文尔雅,谦虚知礼,不可有野心。交际时要替对方着想,选择恰当而委婉的言语表述观点。而在强调个人至上的西方国家却表现出直接、果断和有野心。美国人从小就被教育要自信、独立、做事干净利落,缺乏自信心或进攻性的人是很难被社会接受的。比如若有人赞扬:“你工作做的很好!”西方人的反应必定是:“Thank you very much。”而中国人的反应就是:“哪里!哪里!”西方人希望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得到社会的承认,而中国人即使对别人的称赞心里美滋滋的,但是口头上却不敢流露,生怕被冠以自满的帽子。此外,中西方时间观的差异也会导致行为方面的差异。西方人认为,中方计划性差,对待时间太随意。一般来说,西方人惜时如金,计划性强,重视时间表安排,一旦和自己原来的计划有冲突,就会推辞掉临时安排的工作;而中国人对待时间则迥然不同,通常会认为西方人安排工作太死板、不灵活,不合情理。对待时间的这种态度会微妙地、潜在地影响着我们和周围人的关系,造成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流往往会感到困惑。譬如一位要离开美国的中国教授邀请美国教授共进晚餐作为告别,没想到这位美国教授当面回绝,并解释说自己已有安排。这样的例子自然让我们觉得美国人太绝情,实际上正是由于时间观的不同产生了这样的看法。 二、对人际交往关系及模式的影响 人际关系是通过交际实现和完成的,但实现某种关系的交际方式会因各地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用中国文化的交友方式来与美国人交朋友显然是行不通的。中西方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主要差异在于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偏向于感情型,而西方社会的人际关系则偏向于理性型。中国人受孔子思想影响,在人际交往方面注重仁礼一体,和对方交往时要考虑“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处理问题中往往公私不分,把个人情感关系和公共关系混淆,感情用事,常常把人情当作交易

中西方价值观比较

中西方价值观的形成与比较 明虹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摘 要:价值观是帮助人们辨别好与坏、美与丑、正确与错误、真实与虚假等的标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中西方思想沟通困难,从而产生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因素。认识和掌握跨文化差异对世界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本文先介绍了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成因,然后阐述了这种差异在诸多方面的表现,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在文化方面的不同。 关键词:文化;价值观;差异 1. 引言 价值观寓于人的思想之中,是控制行为选择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思考并使自己与之适应的活动(Lusting,1988),作为一种精神支配力量,是对人的行为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观念形态。一定的价值观念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价值观念因其环境适应性、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的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表明了不同民族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一般来说,语言和习俗等方面的文化交流并不困难,真正的困难在于价值观方面的分歧。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规范的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中西方思想沟通困难,导致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因素。 2. 中西方价值观的形成和差异 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历史发展(development of history)和思维方式(thinking pattern)。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的行为。 2.1 历史发展 中国历史悠久,包括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种意识直接影响着现代人价值观的形成。现代中国人依然较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人的身份,强调安分守己。相比之下,早在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就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大幅度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还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也逐渐遍及整个西方社会。西方人崇尚个体,向往自由平等。这种历史环境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个体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2.2 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受民族哲学基础支配,中国的儒家、道家和佛教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形成产生很大影响。这三种哲学思想都很重视悟性,因此中国人的所作所为都比较含蓄和委婉,要让人经过思考后才明白其中的真正意思。在这一点上西方人与中国人有很大不同。欧美国家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以及后来从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弥漫于欧洲的理性主义。理性主义注重形式论证,对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因此西方人的行为较外露而且逻辑性强,重视表达的确切性,很难理解中国人的含蓄。 【作者简介】明虹(1983-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 70

中西方价值观差别

哲学角度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价值观是帮助人们辨别好与坏、美与丑、正确与错误、真实与虚假等的标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中西方思想沟通困难,从而产生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因素。认识和掌握跨文化差异对世界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哲学角度先介绍了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根源,然后论述了这种差异在诸多方面的表现,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在文化方面的不同,能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规范的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跨文化交流中产生误解和冲突的根源,是导致中西思想沟通困难的主要因素。因此说,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不理解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就不能真正理解跨文化交际。同时研究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也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高中国人文化修养和塑造中国人良好形象的需要。一、价值观的内涵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一套系统。价值观念是任何社会或文化中的人们所回避不了的指令,是人们的行为规则、思维的方式、认知的准绳、处世的哲学、演绎推理的模式、评价事物的规范、道德的标准,等等。在中国,虽然传统的价值观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然而一种严密的、不可抗拒的价值取向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挥之不去。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通过交际习得价值系统,它变成他们的集体无意识,变成他们的信仰、心态、行为、生活等诸方面可评价系统,变成他们民族性格的基石。价值观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它与文化一样是一种抽象和概括,用肉眼无法看见,但是通过观察人们的言行举止,我们可以发现人们持有什么价值观。二、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产生的根源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哲学基础和历史发展。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们的行为。 哲学基础 对中国思维方式影响最大的有三种哲学:儒家、道家和中国的佛教。这三种哲学思想都很重视悟性,这些哲学思想对中国人重“领悟”“言外之意”,乃至对重“含蓄”、追求“韵致”的思想方式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中国人的所作所为都不想让人马上知道,而要让人想一想后领悟出来。中国人的思维更具有模糊性。 欧美国家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以及从后来的16世纪到18世纪的弥漫欧洲的理性主义。理性主义强调科学的试验,注重形式论证,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形态的外露以及形式上的完整,因而英美国家的人更重视表达的确切性,很难理解中国人的含蓄。 历史发展

浅谈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英文论文精选版

浅谈中西方价值观的差 异英文论文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Values 浅谈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Abstract] values are the essence of the spirit of national culture.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values according to the value mainstreams, personal-based, Heaven concept, knowledge, and communication and so on.With th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we can avoid the mistake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摘要]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本质。本文从价值主流、个人本位、天人观、知识观、交际观等几个方面析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有了对中西方文化更深刻的理解,才能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 [Key words] China; West; culture; values; differences [关键词]中国;西方;文化;价值观;差异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untries in values, makes the ways of thinking or behavior of people are different in every country.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these differences are easy to cause the misunderstandings between the two sides.Values are the differenc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values, With th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we can avoid the mistake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First,Values and culture. Culture is a rich multi-dimensional extension, it includes the material culture life, social life and spiritual life of the three major areas ,generally it refers to human beings’ ability and create result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practice .Culture includes value systems and values are the cornerstone of culture. Values are also the most profound and difficult part of understanding, and they guide and control

中西方价值观差别复习进程

中西方价值观差别

哲学角度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价值观是帮助人们辨别好与坏、美与丑、正确与错误、真实与虚假等的标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中西方思想沟通困难,从而产生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因素。认识和掌握跨文化差异对世界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哲学角度先介绍了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根源,然后论述了这种差异在诸多方面的表现,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在文化方面的不同,能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规范的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跨文化交流中产生误解和冲突的根源,是导致中西思想沟通困难的主要因素。因此说,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不理解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就不能真正理解跨文化交际。同时研究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也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高中国人文化修养和塑造中国人良好形象的需要。一、价值观的内涵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一套系统。价值观念是任何社会或文化中的人们所回避不了的指令,是人们的行为规则、思维的方式、认知的准绳、处世的哲学、演绎推理的模式、评价事物的规范、道德的标准,等等。在中国,虽然传统的价值观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然而一种严密的、不可抗拒的价值取向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挥之不去。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通过交际习得价值系统,它变成他们的集体无意识,变成他们的信仰、心态、行为、生活等诸方面可评价系统,变成他们民族性格的基石。价值观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它与文化一样是一种抽象和概括,用肉眼无法看见,但是通过观察人们的言行举止,我们可以发现人们持有什么价值观。二、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产生的根源随着不

中西方价值观对比

The contrast of view of value between western countries and oriental countries The main differences in four aspects The different attitude towards the nature The different attitude towards the individual and the group The different attitude towards the time The different attitude towards the social relationship The different attitude towards the nature 西方文化受海岛狭小范围的限制,为了生存,为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常常是独立地面对自然,搏击大海,从而养成了求新、求变、好奇好动的民族性格和天人相分的自然观。西方文化认为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凡与神均一分为二,界线分明,强调二元的并存与对立。希腊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转动整个宇宙。”这句话生动地表现了人对于对立着的自然界进行大胆探索和改造的精神。西方人从古至今倾向于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天人相分, 二者对立。中国文化:在平原农耕气氛中生长的中国人,一向注重向内看,具有天人合一、内部融通的民族性格,文化特征是固守本土,沉着稳健,质朴厚重,崇尚和平。中国文化认为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凡与神均合而为一,注重二者的依存和统一。The different attitude towards the individual and the group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的实现以及个人利益的追求,个体本位的意识是西方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具有最高的价值。西方文化把“个体主义”比作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个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维护自己的权益,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个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