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渑池相会和完璧归赵的故事简介

渑池相会和完璧归赵的故事简介

渑池相会和完璧归赵的故事简介
渑池相会和完璧归赵的故事简介

渑池相会和完璧归赵的故事简介

15城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秦国想抵赖经过一翻波折最后蔺相如带着玉回了赵国

渑池相会在“渑池之会”时,秦王要赵王奏瑟,赵王不知是计,弹完后,秦御史马上作下记录:某年某月某**,秦王命赵王鼓瑟。蔺相如见势,马上以性命威胁秦王为赵王击缶(盛酒浆的瓦器),并且让赵国的御史也迅速地记录下来。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未能占赵国的上风。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一封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他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赵王把蔺相如找来,问他该怎么办。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回到宾馆,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

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完璧归赵成语典故_完璧归赵的故事

完璧归赵成语典故_完璧归赵的故事 完璧归赵,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原主。想知道完璧归赵的典故吗?接下来由给大家带来完璧归赵成语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蔺相如诓说玉上有一小疵点,要指给秦昭王看,拿回了宝玉。他在庭柱旁站定,说:赵王担心秦国自恃强大,得和氏璧而不给城邑,经过我劝说方才答应。赵王斋戒5天,然后才让我捧璧前来,以示对秦国威严的尊重和敬意。不料大王礼仪简慢,毫无交割城邑的诚意,现在若大王一定要抢走宝玉,我宁可将脑袋与宝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秦昭王无奈,只得划出15个城邑给赵。蔺相如估计秦昭王不过是假意应付,便提出要秦昭王也应斋戒5日,再郑重其事地交换。秦昭王只好应允。蔺相如便派随从怀藏和氏璧,偷偷从小道返回赵国。秦昭王斋戒完毕,举行交换仪式时,蔺相如才把送和氏璧回赵之事告诉秦昭王,从而保全了和氏璧。 完璧归赵解析成语解释:让完好无损的璧回归赵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原主。完:完整无损;璧:宝玉;赵:赵国。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

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成语繁体:完璧歸趙 成语简拼:WBGZ 成语注音:ㄨㄢˊㄅㄧˋㄍㄨㄟㄓㄠ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完璧归赵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指物归原主。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辨形:璧,不能写作“壁”。 成语辨析:完璧归赵和“物归原主”都有把东西还给原主的意思。“物归原主”口语性强;完璧归赵则突出“完整无缺”地原物奉还;书面语言。 近义词:物归原主 反义词:支离破碎 完璧归赵造句一、几天后,那条无人认领的项链终于完璧归赵了。 二、他将它完璧归赵了为什么? 三、丢失的那几尊佛像头已完璧归赵了。 四、同时哈马斯也并没有把以军士兵吉拉德沙利特完璧归赵。 五、这些影片我看完之后一定会完璧归赵,请你放心。

50个历史知识的成语故事!

50个历史知识的成语故事! 1、一鼓作气(曹刿)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 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 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 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 ‘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 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 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

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负荆请罪(廉颇)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9、卧薪尝胆(勾践)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10、接竿而起(陈胜)

河南省三门峡渑池县小学和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数据研究报告2019版

河南省三门峡渑池县小学和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数据研究 报告2019版

序言 三门峡渑池县小学和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数据研究报告从小学在校学生数量,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三门峡渑池县小学和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三门峡渑池县小学和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三门峡渑池县小学和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研究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三门峡渑池县小学和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数据研究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三门峡渑池县小学和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三门峡渑池县小学和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现状 (1) 第二节三门峡渑池县小学在校学生数量指标分析 (3) 一、三门峡渑池县小学在校学生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小学在校学生数量现状统计 (3) 三、三门峡渑池县小学在校学生数量占全省小学在校学生数量比重统计 (3) 四、三门峡渑池县小学在校学生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三门峡渑池县小学在校学生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小学在校学生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小学在校学生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三门峡渑池县小学在校学生数量同全省小学在校学生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三门峡渑池县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指标分析 (7) 一、三门峡渑池县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三门峡渑池县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占全省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三门峡渑池县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三门峡渑池县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河南省三门峡渑池县年末总户数和人口数量数据研究报告2019版

河南省三门峡渑池县年末总户数和人口数量数据研究报告 2019版

序言 本报告全面、客观、深度分析当下三门峡渑池县年末总户数和人口数量现状及趋势脉络,通过专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剖析三门峡渑池县年末总户数和人口数量重要指标即年末总户数,年末总人口数量等,把握三门峡渑池县年末总户数和人口数量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三门峡渑池县年末总户数和人口数量研究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三门峡渑池县年末总户数和人口数量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需求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目录 第一节三门峡渑池县年末总户数和人口数量现状 (1) 第二节三门峡渑池县年末总户数指标分析 (3) 一、三门峡渑池县年末总户数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年末总户数现状统计 (3) 三、三门峡渑池县年末总户数占全省年末总户数比重统计 (3) 四、三门峡渑池县年末总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三门峡渑池县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年末总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三门峡渑池县年末总户数同全省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三门峡渑池县年末总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7) 一、三门峡渑池县年末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三门峡渑池县年末总人口数量占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三门峡渑池县年末总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三门峡渑池县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完璧归赵的故事资料讲解

完璧归赵的故事

完璧归赵的故事 战国时代,赵王无意间得到了一块宝玉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后非常想要据为己有,因此就派人到赵国,对赵王说秦国愿意以十五个城与赵国交换这块玉。赵王心里非常舍不得,但是因为赵国国势很弱,因此不敢得罪秦王,怕秦王一不高兴,就派兵攻打赵国。为了这件事,赵王伤透了脑筋。 大臣蔺相如知道这件事以后,就自告奋勇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心里知道秦王虽然喜欢这块玉,事实上根本不想用十五个城来交换。到了秦国后,蔺相如就抱着和氏璧、大声对秦王说:“如果大王您不顾信用,想要抢我手上这块宝玉,我就一头撞上皇宫里的柱子,相信宝玉一定会粉碎!”秦王听了虽然很生气,但是怕他真的撞上柱子而摔坏宝玉,因此一点都不敢轻举妄动。后来蔺相如更趁秦王不注意的时候,派人连夜把和氏璧送回去。秦王虽然恼怒,但是因为知道自己行事不够光明正大,怕传出去成为笑柄,只好把蔺相如放了。 璧的来历 “完璧归赵”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它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也使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

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蔺相如不畏强暴,甘冒丧失性命的风险,完璧归赵,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辱使命;另一方面也在于“和氏璧”的珍贵。 完璧归赵的故事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国大王知道了,他就写了封信,派人去见赵王,说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那块宝玉。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呐?要不答应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答应吧,又怕上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跟大臣们商量。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蔺相如知道了,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又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河南渑池至淅川高速公路渑池至洛宁段建设项目

河南省渑池至淅川高速公路渑池至洛宁段建设项目 拟压覆省地勘基金项目勘查成本价值评估报告 摘要 中煤思维评报字【2018】第40号 评估机构:北京中煤思维咨询有限公司。 评估委托人:河南省地质勘查项目管理办公室。 评估对象:河南省渑池至淅川高速公路渑池至洛宁段建设工程拟压覆省地勘基金项目勘查成本价值。 评估目的: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通知》(豫政办[2013]101号)及国家有关规定,须对建设项目压覆省地勘基金项目压覆区进行勘查成本价值评估,为项目建设单位缴纳补偿费用提供参考依据。本次评估即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提供“河南省渑池至淅川高速公路渑池至洛宁段建设工程拟压覆省地勘基金项目勘查成本价值”在评估基准日价值参考意见。 评估基准日:2018年5月31日。 评估日期:2018年6月10日至2018年7月5日。 评估方法:地质要素评序法。 评估主要参数: 河南省渑池至淅川高速公路渑池至洛宁段建设工程拟建工程征地范围与7个省地勘基金项目重叠,其中“河南省陕渑煤田杜家—张沟煤二维地震概查”、“河南省陕渑煤田杜家-张沟煤预查”和“河南省义马矿区深部煤详查”项目作压覆处理,其它属公益性、基础性矿产调查项目,不作压覆处理。“河南省陕渑煤田杜家—张沟煤二维地震概查”项目属公益性、基础性矿产调查项目,但其投入有勘查工程,其

成果纳入“河南省陕渑煤田杜家-张沟煤预查”项目中,作压覆处理。 拟压覆的“河南省陕渑煤田杜家-张沟煤预查”项目工作量和资源储量埋深均在1200m以深,不参与评估计算。 河南省渑池至淅川高速公路渑池至洛宁段建设工程拟压覆“河南省义马矿区深部煤详查”项目2-3煤层资源量:(332)+(333)+(334)?513万吨,其中(332)200万吨,(333)294万吨,(334)?19万吨。 河南省渑池至淅川高速公路渑池至洛宁段建设工程拟压覆“河南义马矿区深部煤详查”项目区工作量为:二维地震334个物理点,地质钻探2059m/2孔,煤芯煤样2个,瓦斯样1个。 地区调整系数为1.3;直接工作重置成本为187.32万元,间接费用重置成本为56.20万元,勘查成本价值重置成本为243.52万元;效用系数为1.52,其中:勘查工作布置合理性系数取1.00,经计算勘查工作加权平均质量系数为1.52;调整系为1.57。 评估结论:经评估人员现场查勘和当地市场分析,按照探矿权评估的原则和程序,选取适当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参数,经认真估算,确定“河南省渑池至淅川高速公路渑池至洛宁段建设工程拟压覆省地勘基金项目勘查成本价值”评估价值为人民币581.13万元,大写人民币伍佰捌拾壹万壹仟叁佰元整。 评估有关事项说明: 1、本项目的评估基准日为2018年5月31日,评估利用地质工作完成时间截止到2018年2月20日。 2、评估结论使用有效期:参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矿业权价款评估备案核准取消后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5号),评估结果公开的,自公开之日起有效期一年,评估结果不公开的,自评估基准日起有效期一年。如果使用本评估结论的时间超过有效期,本公司不承担由此而造成的相应责任。 3、其他责任划分:本评估结论只对本项目评估结论本身是否合乎职业规范要

小学三年级语文《完璧归赵》优选教

小学三年级语文《完璧归赵》优选教 案范本三篇《完璧归赵》是一篇历史故事,课文开门见山秦国是强国。赵国不甘又不敢不和秦国提出15座城交换和氏璧的无奈,烘托出强秦恃强凌弱、肆无忌惮的面目。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完璧归赵》优选教案范本,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9个,积累“完璧归赵、完好无损、信以为真、奇珍异宝、理直气壮”这些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蔺相如说的4句话。 3、学习抓住人物言行的方法复述“完璧归赵”的过程。 4、抓住“理直气壮”,联系上下文体会蔺相如智勇双全,以维护国家尊严为重的崇高品质。 教学过程: 一、由“璧”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各种玉器图。师:中国有句古话叫:黄金有价,玉无价。纯晶通透、毫无瑕斑的玉在人们心里当中是无价之宝。 2、在众多的玉器中,有一种扁圆形中间有个小孔的玉器叫作“璧”,因为璧是玉的一种,所以它的下面有个“玉”字。(边说边板书)现在人们也用“璧”通称美玉。(出示:美玉) 3、今天课文中提到的这块美玉就叫“和氏璧”,文中称它——“奇珍异宝”。(出示,齐读) 4、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美称呢?原来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玉,据传它在暗处会发光,冬暖夏凉,还能驱邪避虫。甚至有“得和氏璧者,得天下”的传闻,可见和氏璧是块人人都想得到的——宝玉,所以当赵王得到和氏璧时欣喜若狂,把它当成赵国镇国之宝。围绕这块玉,发生了这么一件事——齐读:完璧归赵出示课题:完璧归赵

5、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让我们齐读课题—— 6、“完璧归赵”是中国历的一个典故,现在已成为成为成语。请大家看动画,结合课文内容用一句话说说“完璧归赵”的意思。 (1)根据学生回答随即(板书:完好无损)。问:主人公是谁? (2)指导读好“蔺相如”的名字。(门里面不是佳,左边是单人旁,右边的笔顺是……) 二、整体读文,明确复述要求,找出蔺相如说的话。 1、明确复述的要求。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了解这个典故,不仅要自己读懂,还要能将给别人听,这就叫复述。要复述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可以根据课文描写的特点,抓住主人公蔺相如的言行,熟读、品味。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课文中蔺相如说的话,然后轻声读一读,想想他是分别对谁说的? 2、交流,出示。指名读。“大王放心。如果秦国不是真心换城,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 “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您看。” “我看您并不像交付十五座城池,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注意停顿符号) “和氏璧是奇珍异宝。在我动身以前,我们大王斋戒了五天。如果大王诚心,也因当斋戒五天。五天以后,我再把宝玉奉上。” 3、男同学读对赵王说的话;女同学读对秦王说的话。 三、学习第一句,了解蔺相如到秦国去的原因。 1、我们先来看,临行前,蔺相如是这样对赵王说的,他说——(齐读句子) 2、因为赵王不放心,所以蔺相如先说——(生读),为了能让赵王真得放下心,又补充了一句——(生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秦王真心换城,我就——(生读),反过来如果秦王不是真心换成,我就——(生读)。 3、这是蔺相如在临行前对赵王的——(诺言,承诺,保证) 四、学习后三句话,体会蔺相如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气节。

英语故事-完璧归赵

英语故事 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中文完璧归赵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国大王知道了,他就写了封信,派人去见赵王,说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那块宝玉。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呐?要不答应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答应吧,又怕上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跟大臣们商量。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蔺相如知道了,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又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非常喜爱。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美女们去看。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儿,知道

秦王根本没有用城换宝玉的诚意。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就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看着虽然挺好,可是有一点小毛病,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一听有毛病,赶紧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子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秦王说:“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赵国大臣都说,千万别相信秦国骗人的话,我可不这么想,我说老百姓还讲信义呐,何况秦国的大王哩!赵王听了我的劝告,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来。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这样看来,大王确实没有用城换璧的真心。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跟这块宝玉一块儿碰碎在这根柱子上!”说着,蔺相如举起“和氏璧”,对着柱子,就要摔过去。 秦王本来想叫武士去抢,可是又怕蔺相如真的把宝玉摔碎,连忙向蔺相如赔不是,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哩!”说着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会耍鬼把戏,可别再上他的当!他就跟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我送它到秦国来的时候,赵王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送宝玉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2020-2021学年上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调研测试(人教部编版)

2020—2021学年上期期末调研测试 六年级语文试卷(100分) 在就让我们展示一下,品尝成功的喜悦吧!(温馨提示:可别忘了认真读题,用心思考,工整书写,细心检查哦!) 一、积累与运用(共36分) (一)读拼音,根据意思写词语。(6分) 1.一shùn jiān( ),一只扑腾着翅膀的鸽子从魔术师的yīshang( )里飞出来。看到这一幕,台下的观众fèi téng( )了,掌声此起彼伏。 2.夏天是万物xùn sù( )生长的季节。那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tái xiǎn( ),一片黄泥,几天不见,就变成了cǎo píng( )菜畦。 (二)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的一项是( )。(2分) A.小时候他呆头呆脑的 .....,如今却听说同学中就他发展的最好。 B.春节到了,外出工作的家人都陆陆续续回来了,大伙聚在一起,其乐融融 ....。 C.小越玩着手里的悠悠球,忘乎所以 ....,完全不知道老师已经进了教室。 D.“潮州八景”文化底蕴深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风餐露宿 ....来此游览。 (三)将下面成语补充完整。(4分) 理直气( ) 张冠李( ) 技高一( ) 一( )无余 高( )远瞩 ( )言观色 弄巧成( ) ( )走龙蛇 (四)下列词语与戏曲无关的一项( )。(2分) A.字正腔圆 B.有板有眼 C. 精雕细琢 D.粉墨登场

(五)按要求写句子。(4分) 1.他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仿写含连续动词的句 子) 2.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改为双重否定句) 3.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 ...一张软床。(用加点的词语仿写比喻句) 4.美妙的音乐从路边的破茅屋里飘出来。(缩句) (六)品味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书湖阴先生壁》中,赋予山水人的情感,将景物描写的温柔多情的诗句 是 , 。(2分) 2.《童年》一书中第一个教阿廖沙识字的人是 ,对阿廖沙优秀性格 的形成起关键作用的人是 。(2分) 3.“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这是《桥》中的画面,发挥想象 续写村民面对灾难时的恐慌: 。(2分) 4.伯牙鼓琴志在太山,锺子期就说:“ , ”;伯牙 鼓琴志在流水,锺子期就说:“ , ”。(4分) 5.《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叙述了鲁迅生前四件事: 、笑谈“碰壁”、 、关心女佣,表达出作者 之情。(2分) 6.《三黑和土地》写了以 为代表的农民重新获得土地的事情,体现 了农民们 。(2分) (七)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练习。(4分) ①作家冯骥才说,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 城市对于人们,不仅是栖身之所,更是传承文化基因的摇篮。②早在20世纪

成语故事_完璧归赵

【释义】完:完整;璧:玉器。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给原主。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昭王听说赵惠文王得到一块稀世宝玉——和氏璧,便派人送信给赵王,说愿意以15座城池来换这块璧。 赵王怕秦王有诈,不想将璧送去,但又怕秦王借口派兵来犯。就是连可以派到秦国去答复的人,一时也物色不到。 就在这时,有人向赵王推荐了蔺相如。赵王召见了他,听他分析了这件事的性质,认为还是答应秦国的要求为好。赵王很满意他的分析,问他谁可以出使秦国。蔺相如回答说: “想必大王还未找到可以出使的人,我愿意捧着璧出使秦国,并向大王保证:秦国将城池给赵国,我就把璧留给秦王;如若秦国不将城池给赵国,我就定将完整的璧送归赵国。” 于是,赵王派蔺相如出使秦国。他向秦王献上和氏璧后,秦王满心欢喜,只顾给左右大臣和姬妾们传看玉璧而无意交城。蔺相如借口璧上有小白斑点要指给秦王看,取回和氏璧,随即愤怒地指责秦王不提交城之事,显然不是诚心交换。如强行逼迫他,他将让玉璧与自己脑袋一起在柱上撞个粉碎。 秦王怕他真的这样做,马上表示道歉,并当场叫人拿出地图,划出15座城池。但蔺相如料到他只是做做样子,不会真的交城,因此要求秦王必须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最隆重的仪式,方能献璧,秦王被迫同意。 蔺相如估计到,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五天再受璧,但肯定不肯给赵15座城池。因此让一个随从人员换上普通百姓穿的粗布衣服,藏着和氏璧,从小路逃回赵国,从而实现了自己完璧归赵的诺言。 虽然秦王知道蔺相如欺骗了他,他还是没有杀蔺相如,一方面他考虑到即使杀了蔺相如也得不到和氏璧,另一方面对于名声也不好,不如把蔺相如放回去,以博得赵国的信任。

渑池相会和完璧归赵的故事简介

渑池相会和完璧归赵的故事简介 15城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秦国想抵赖经过一翻波折最后蔺相如带着玉回了赵国 渑池相会在“渑池之会”时,秦王要赵王奏瑟,赵王不知是计,弹完后,秦御史马上作下记录:某年某月某**,秦王命赵王鼓瑟。蔺相如见势,马上以性命威胁秦王为赵王击缶(盛酒浆的瓦器),并且让赵国的御史也迅速地记录下来。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未能占赵国的上风。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一封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他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赵王把蔺相如找来,问他该怎么办。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回到宾馆,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

渑池历史大事表

渑池历史大事表(东周—公元1949年) 东周至三国 东周桓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97年) 周桓王姬林亡故,葬于今渑池县城北南村。 △惠王视察虢地(今渑池县、陕县及山西平陆县一带),虢公为王修行宫于沣(在今渑池县城西南)。 东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27年),晋襄公联合姜戎,伏击秦军于崤(在今陕县、渑池县之间),全歼秦军,俘秦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周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624年)秦伐晋实行报复,晋人闭城避战,秦军自茅津南渡黄河,至崤掩埋秦兵尸骨还。 东周赧王三至四年(公元前312年至公元前311年) 秦出兵于崤(在今渑池县、陕县),助韩攻楚。 △秦出兵渑池,联合齐、韩、梁攻赵。赵王降。 东周赧王九年至五十三年(公元前306年至公元前254年) 秦联合韩、魏,破坏齐楚联盟,驻军于崤援韩。 东周赧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79年) 秦赵会盟于渑池西河外,秦王欲杀赵惠文王,以夺和氏璧。赵国上大夫蔺相如挫败秦王阴谋,保赵王还国。会盟期间,赵惠文王牧马于马岭(在今义马市)。 △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 初置三川郡,现县辖区属之。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 秦始皇东巡,过函谷关、陕地、渑池。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 义军陈胜部将周章(又名周文)率军攻秦,破函谷关。翌年冬,与秦将章邯战,败退今灵宝、陕县、渑池一带。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周章在渑池战败自杀。 西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 八月汉王刘邦入武关灭秦,还军灞上,遣军守函谷关。十二月,项羽部将黥布破函谷关。此前项羽在新安城南(在今义马市二十里铺西)坑秦降兵20余万。 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 正月刘邦东出函谷关至陕,安抚关外父老而还。一十月,项羽杀义帝,渑池三老(管教化职)董公于义昌镇(在今渑池县)拦路劝谏刘邦,为义帝发丧,以示仁义,被刘邦采纳。 是年三川郡为河南郡,现县辖区属之。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 五月刘邦由洛阳迁长安,经过渑池县。 西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 刘邦免渑池乡民徭役。 西汉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 始建渑池县城,迁万户入居城内。(今洛宁境) 西汉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 吴王刘濞在渑池崤山险要地设伏兵谋反,被汉将周亚夫查出。 西汉中元元年(公元前149年) 汉景帝刘启狩猎于渑池谷水之滨。

28个经典成语故事

28个经典成语故事 1、一鼓作气(曹刿)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4、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5、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6、负荆请罪(廉颇)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

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7、卧薪尝胆(勾践)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8、三顾茅庐(刘备)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释义: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9、孺子可教(张良)出自《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释义:指年轻人可培养。 10、四面楚歌(项羽)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11、暗渡陈仓(韩信)出自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释义: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12、怒发冲冠(蔺相如)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

河南省三门峡渑池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河南省三门峡渑池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分析报告2019 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三门峡渑池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现状及趋势。 三门峡渑池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分析报 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本报告深度解读三门峡渑池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核心指标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三门峡渑池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三门峡渑池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三门峡渑池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现状 (1) 第二节三门峡渑池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分析 (3) 一、三门峡渑池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3) 三、三门峡渑池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统计 (3) 四、三门峡渑池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三门峡渑池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三门峡渑池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 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三门峡渑池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分析 (7) 一、三门峡渑池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7) 三、三门峡渑池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统计分析7 四、三门峡渑池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三门峡渑池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8)

河南省三门峡渑池县城镇就业人员基本情况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河南省三门峡渑池县城镇就业人员基本情况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三门峡渑池县城镇就业人员基本情况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现状及趋势。 三门峡渑池县城镇就业人员基本情况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本报告深度解读三门峡渑池县城镇就业人员基本情况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核心指标从城镇单位年末就业人员数量,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三门峡渑池县城镇就业人员基本情况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三门峡渑池县城镇就业人员基本情况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三门峡渑池县城镇就业人员基本情况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现状 (1) 第二节三门峡渑池县城镇单位年末就业人员数量指标分析 (3) 一、三门峡渑池县城镇单位年末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城镇单位年末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3) 三、三门峡渑池县城镇单位年末就业人员数量占全省城镇单位年末就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3 四、三门峡渑池县城镇单位年末就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三门峡渑池县城镇单位年末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城镇单位年末就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城镇单位年末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三门峡渑池县城镇单位年末就业人员数量同全省城镇单位年末就业人员数量 (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三门峡渑池县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指标分析 (7) 一、三门峡渑池县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现状统计分析 (7) 三、三门峡渑池县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占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比重统计 分析 (7) 四、三门峡渑池县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2016-2018)统计分析 (8)

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

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 【完璧归赵成语故事--战国】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楚国原先丢失的一块名贵宝玉—— “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对赵王说,自己愿意 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 这个次怎么这么大方?要是不答应他的请求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 是答应吧,又怕上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们商量, 但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蔺相如知道了这件事,便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 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既勇敢又机 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非常喜爱。他看完了,又传给 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妃子们去看。 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 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宝玉的诚意。不 过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 个计策。只见蔺相如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虽然看 着挺好,不过有一点小瑕疵,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一听"和氏璧" 有瑕疵,赶紧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让他指出来。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体靠在柱子上,气冲冲 地对秦王说:“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赵 国的'和氏璧'。赵国大臣都说,千万别相信秦国骗人的话,我可不这

么想,我说老百姓还讲信义呐,何况秦国的大王哩!赵王听了我的劝告,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来。没想到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 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这样看来,大王确 实没有用城换璧的诚心。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和这块宝玉一块儿撞碎在这根柱子上!”说着,蔺 相如举起“和氏璧”,面对柱子,就要摔过去。 秦王本来想叫武士去抢,不过又怕蔺相如真的把宝玉撞碎,连忙 向蔺相如赔不是,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哩!” 说着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 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会耍鬼把戏,可别 再上他的当!他就跟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赵 王送它到秦国来的时候,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赠送 宝玉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 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这才能把宝玉献上。”秦王本不想这样做, 但见蔺相如态度坚决,只得无奈地说:“好!就这么办吧!”说完,他 就派人送蔺相如到旅店去休息。 蔺相如拿着那块宝玉到了公馆里。叫一个手下人打扮成一个买卖 人的样儿,把那块宝玉包着,藏在身上,偷偷地从小道跑回到赵国去了。至于秦王会把他怎么样,他一点也没有考虑。 后来秦王发觉这件事,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想发兵攻打赵国吧, 赵国在军事上作了准备,恐怕打不赢。最后,秦王十分恼怒,可又见 蔺相如机智勇敢,是位难得的人才,也没有为难他,便放他回到赵国 去了。 这件事情在历就叫作“完璧归赵”。 【围魏救赵成语故事--战国】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迫使卫国屈服于它。魏惠王十分 恼火(因卫国原来是魏国的属国),于是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

完璧归赵缩写150字

完璧归赵缩写150字 本文是关于作文大全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完璧归赵缩写150字(一) 战国时期,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有一回,赵王得到一块玉,叫和氏璧。秦王要拿十五座城池交换,赵王把蔺相如找来,问他怎么办。赵王只好派蔺相如到秦国去,蔺相如献上璧,秦王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蔺相如捧着璧说,我看您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您要是逼我,我就和璧一起撞在柱子上。秦王只好叫人把地图给他看。蔺相如让举行隆重典礼,秦王只好答应。蔺相如叫人连夜把璧送回了赵国。 完璧归赵缩写150字(二) 战国时期,赵国是小国,秦国是大国。 有一回,赵王得了和氏璧。秦王听说后就想把璧骗到手。于是派人写信给赵王,说是愿意用十五座城来交璧。赵王一看便知这是个骗局,便叫大臣们前来商讨。赵王召来了蔺相如,问他有没有好办法,蔺相如说他愿意带着璧去秦国,再见机行事。 蔺相如拿着璧来到了秦国,秦王对璧爱不释手,绝口不提拿城换璧的事。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换璧的诚意,就跟秦王说如果秦王逼他,他就跟璧一起撞碎。秦王允诺把十五座城交换给赵国。蔺相如说要举行一个仪式后才能交璧。秦王只好答应了。

蔺相如回到宾馆,叫手下先将璧送回赵国。 完璧归赵缩写150字(三) 有一次,赵王得到了一间无价之宝秦王叫和氏璧秦王就写了一封信给赵王说用十五座城来换。赵王明知秦王是想骗走和氏璧可有没办法。有一个叫蔺相如说愿意带着和氏璧去和秦王换。到了秦国只见秦王拿着和氏璧一边看,一边赞赏,绝口不提十五座城。蔺相如看了看借口说这块玉有毛病威胁秦王交出城池,还要举办一个隆重的典礼,秦王只好答应。可蔺相如偷偷把玉送回赵国,秦王理屈,把蔺相如客客气气地送回赵国。 完璧归赵缩写150字(四) 战国时秦王想强夺赵王的无价之宝“和氏璧”,假装拿15城与赵国交换。蔺相如奉赵王之命到秦国交换,但秦王根本没有交换意思。蔺相如理直气壮的质问秦王,以死相抗争,得以巧妙地夺回了和氏璧,这使得秦王感到很为难。最终,完璧归赵。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