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结构连续转换及桥面系的施工技术

浅谈结构连续转换及桥面系的施工技术

浅谈结构连续转换及桥面系的施工技术
一、工程概况

括苍坑大桥是浙江省台州至缙云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位于台州市仙居县下各镇境内的永安溪河道右岸河滩。

括苍坑大桥共47跨,全长1178.12米。大桥上部构造为25米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混凝土等级C50;桥面铺装混凝土等级C40,厚度8厘米;防撞墙采用C30混凝土。全桥分左右两幅,单幅桥面净宽11.25米。小箱梁单幅沿桥横向布置4片,全桥共376片。桥梁伸缩缝及支座设置,在0号、47号桥台设置80型伸缩缝,6号、13号、20号、27号、34号、41号墩设160型伸缩缝;除在0号、6号、13号、20号、27号、34号、41号、47号墩台设置GYZF4 250×65滑板式橡胶支座,其他号墩设置GYZ 350×66板式橡胶支座。

二、结构连续转换及桥面系施工技术

(一)、结构连续转换的施工

小箱梁结构连续转换的施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本桥设计有6跨一联及7跨一联两种形式,其现浇头的施工顺序按照设计图纸《25米组合箱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施工顺序图》进行。临时支座采用8毫米厚钢板焊成砂箱,内设顶头,结构形式类似千斤顶,箱内放入标准砂(以确保每个砂箱具有相同的沉降量),砂箱一侧钢板预留两个3厘米直径圆孔以便放砂卸载(砂箱放置时圆孔朝跨中方向),尺寸20*18厘米,砂箱结构强度及尺寸设计均经过试压确定,每片梁设4个临时支座。

设置好临时支座后,进行箱梁的吊装,边跨箱梁滑板支座处不设临时支座。当一联箱梁安装完成后及时进行结构连续的施工,施工顺序及工艺如下:

1、箱梁安装在临时支座上后,及时连接桥面板钢筋及端横梁钢筋。

2、连接连续接头段钢筋,绑扎横梁钢筋,设置顶板负弯矩钢束波纹管并穿束。在当天气温最低时,浇注中横梁及其两侧与顶板负弯矩束同长度范围内的桥面板,达到设计强度的95%后,张拉顶板负弯矩预应力钢束,并灌浆。

3、接头施工完成后,浇筑剩余部分桥面湿接缝混凝土,剩余部分桥面板湿接缝混凝土由跨中向支点浇筑。浇筑完成后拆除一联内临时支座,完成体系转换。

4、连接顶板钢束张拉预留槽口处钢筋后,现浇铺装层混凝土,护栏施工,进行桥面铺装施工及伸缩缝安装。

在施工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考虑到永久支座顶面钢板出露板底1厘米,为了保证体系转换后每个永久支座受力一致以及纵坡的要求,受压后的临时支座顶面标高与永久支座顶面标高预留相差分别为1.1厘米(坡顶方向)、0.9厘米(坡脚方向);

2、现浇段预应力束道应与预制梁板的对应束道顺接,并确保连接可靠,不漏浆;

3、现浇段混

凝土石子粒径不大于2cm,混凝土强度比预制梁板高5MPa,混凝土掺高效减水剂和微膨胀剂;

4、现浇段处纵向连接钢筋的焊接宜左右、上下对称进行,以免焊接温度引起梁板端部变位;

5、永久支座与底模间的缝隙应密合,并采取措施严防漏浆;

6、顶板钢束依次单根采用两端同时并对称张拉。

具体施工方法:

1、临时支座的功用实现。如前述,临时支座为钢板砂箱,通过放砂可以调节其高度直至卸载,同时为了保证其总高度不至于低过永久支座的高度,经过试压确定了其结构型式及几何尺寸,并有一定的预留高度;当一联箱梁安装完成后,即通过放砂再次调整砂箱高度,直至其高度与永久支座高度一致,满足设计要求,至此可以进行接头施工。

2、现浇接头及湿接缝模板安装。临时支座调整完成后,进行现浇接头的施工。为了保证底板的平整,混凝土接头底板模板采用具有较好刚性的优质竹夹板,底板模板按照永久支座上钢板的尺寸及位置精确切割出圆孔,为满足设计文件 “永久支座顶面与接头混凝土底部浇在一起” 要求的,永久支座(包括上钢板)在底板模板安装时一并安放。底板模板的支撑,在支座垫石范围外直接用三角木进行调整和支撑,垫石范围内由于模板与垫石的间隙较小,同时有永久支座阻碍,采用钢管(为保证其强度不至于被压扁,管内贯砂)加三角木支撑。梁与梁之间现浇横隔梁采用定型钢模,为了方便工人搬运及安装,每两片梁之间一侧横隔梁模板由两块组成;每半幅接头边梁外侧选用优质竹夹板作为模板,利用盖梁防震挡块支撑侧面,模板上侧采用拉杆定位于箱梁顶板内。湿接缝底模与边梁外侧一样采用优质竹夹板,采用拉杆定位于箱梁顶板内。

3、钢筋绑扎与模板安装的顺序。除了湿接缝钢筋是在模板安装之前绑扎外,现浇接头钢筋在接头底板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以方便底板模板的安装,然后进行接头其他模板的安装。

4、混凝土的施工。现浇接头及湿接缝的混凝土均通过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进行运输,由于桥面铺装施工在现浇接头及湿接缝后进行,因此混凝土运输车可通过47号桥台直接上桥面将混凝土运抵施工现场。为了保证在运输过程中梁的稳定性,运输车在行驶过程中必须平稳,同时使车轴线正对湿接缝中心,车重由两片大梁承受。混凝土运输车将混凝土从预制场搅拌站运至施工现场后可直接泄浆,进行各接头及相应范围的湿接缝的浇筑,由内侧到外侧先进行接头的浇筑后进行湿接缝的浇筑。浇筑过程中注意观察底部模板是否有漏浆,如有及时处理,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浇筑完成

后按规定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5、模板的拆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模板的拆除,接头模板底板的拆除待体系转换完成,临时支座拆除后方可进行,其他部位的模板拆除按常规进行。

6、后续工作及体系转换。当上述工作完成并满足要求后即可进行负弯矩预应力钢束的张拉及灌浆,压浆强度满足要求后,进行临时支座卸载与拆除,完成体系转换。

(二)、桥面铺装的施工

当结构转换完成后进行桥面铺装混凝土的施工。浇筑桥面砼前对预制梁(板)顶面进行清洗,使新老砼很好结合。桥面铺装按常规采用滚筒施工,铺装钢筋的高度应严格按设计定位,特别是设置高程控制模板时,不得将钢筋下压。严格控制铺装层砼厚度,最小厚度允许按-5mm控制,最大厚度允许按+10mm控制。严格控制平整度和横坡,平整度允许偏差按h=3mm控制。为保证与上层沥青砼的连接,砼表面需作拉毛处理。

具体施工方法为:

1、施工放样。在桥面系施工前,与路线一起精确放样,确保轴线位置和标高满足精度要求。

2、钢筋加工及绑扎。

3、模板安装。考虑到施工的方便,防撞墙与桥面铺装混凝土分开进行浇筑,防撞墙底部的滴水檐与防撞墙一起进行浇筑。桥面铺装的边模采用8号槽钢(高度与桥面铺装混凝土设计厚度一致),同时所使用的槽钢作为滚筒的行走轨道。为了控制桥面铺装层钢筋的保护层,按照设计钢筋网间距及保护层的大小在8号槽钢上开孔,将铺装层钢筋穿入。安装边模(即8号槽钢)时,其顶部高程控制是控制桥面铺装层高程的关键,必须通过水准测量严格控制。同时由于边模(即8号槽钢)顶面的平整度直接影响桥面铺装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在边模初次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再次调平,以3米直尺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校验,直至达到要求,在边模调平完成后再次进行水准测量,以免标高方面不符合要求,如此重复直至标高和顶面平整度满足要求为止。

4、桥面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由大桥预制场搅拌站进行生产,通过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将其由47号桥台运上桥面,由于每半幅桥面铺装浇筑分次进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可直接到达浇筑位置,卸料,人工配合耙浆、初摊平、震动棒振捣、滚筒收平(往返若干次)、人工表面收浆(使用配有万向头的铝合金刮板及缦刀)、拉毛,拉毛采用钢毛刷进行。至此混凝土浇筑完成,塑料薄膜覆盖养护。

(三)、防撞墙及剩余桥面混凝土的施工

大桥防撞墙在每一联桥面施工完成后(即桥面中心10.25米桥面范围)即可进行施工,防撞墙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每段长2.5米,钢筋绑扎完成

后进行模板安装,钢筋安装过程中注意预埋钢扶手底座钢板。为了保证防撞墙浇筑后的外观质量,模板安装过程中需对模板顶标高严格控制并保证各个面及接头的顺直,同时墩顶处防撞墙设2厘米变形缝。

混凝土的施工方法:防撞墙混凝土的运输方法与桥面混凝土相同,同时为了不污染桥面,现场备钢板一块,满足防撞墙浇筑补浆需要。

剩余桥面铺装的施工:防撞墙施工完成并拆除模板后即可进行剩余桥面铺装的施工。施工前要在已浇筑完成的防撞墙(护栏)内侧进行施工放线,以对该部分桥面铺装混凝土的标高及平整度进行控制,之后可进行混凝土的施工。混凝土施工中严格按照放线进行,同时保证与已浇筑完成的桥面铺装的接顺,保证平整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