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错别字》教案

《错别字》教案

《错别字》教案
《错别字》教案

一点值万金

芦山县大川中心校李威教学目标

1、认识错别字产生的危害,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2、了解汉语中出现的错别字的原因。

3、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汉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汉字。

教学准备

1、从学生的作业本中收集错别字。

2、搜集关于“错别字的教训”的故事。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别字。

1、这些是同学们在作业的过程中常出现的错别字

爱带()白晰()爆乱()报筹()暴炸()辩析()恶耗()材华()

翱游()娘两()雕彻()陷井()明片()吉详()肖象()开消()

绉纹()躁热()肿涨()振撼()渲泄()宣染()延申()欧打()

拥带()煤碳()按磨()爆躁()喝采()贮立()座落()2、动手修改错别字

爱带(戴)白晰(皙)爆乱(暴)报筹(酬)暴炸(爆)辩析(辨)恶耗(噩)材华(才)

翱游(遨)娘两(俩)雕彻(砌)陷井(阱)明片(名)吉详(祥)肖象(像)开消(销)

绉纹(皱)躁热(燥)肿涨(胀)振撼(震)渲泄(宣)宣染(渲)延申(伸)欧打(殴)

拥带(戴)煤碳(炭)按磨(摩)爆躁(暴)喝采(彩)贮立(矗立)座落(坐)

二、学习“阅读材料3”

1、师导:同学们,正确使用汉字,规范汉字到底有何重要?请默

读《一点值万金》。读完后与同学交流一下感受。

2、学生默读材料。

3、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并谈谈感受。

4、从身边事例体会错别字的危害:

(1)师导:“一点值万金”是多么深刻的教训啊!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教训还有很多很多。

(2)师生畅谈自己搜集到的关于错别字引起的教训的故事。

(3)教师讲述《一字毁千军》、《切除十指》、《记暑假里的一件事》等小故事。

(4)交流听后的感受。

三、教师总结

做任何事都不能忽视细节,书写汉字也是如此,每个汉字都有着它特定的意义。一字之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我们要认真严谨地对待每一个汉字,并正确地书写它们。

街头错别字

教学目标

1、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找出生活中出现的错别字,并消灭它。

3、学习写调查报告。

教学重难点

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学准备

收集日常生活中错别字的图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社会调查成果。

1、师导:错别字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大的危害,然而它却存在

于我们身边。看书上“阅读材料4”的图,你发现了什么?请把错别字改正过来。

2、小组长汇报活动开展情况。

3、各小组战士成果并作介绍。

4、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师生合作消灭错别字。

1、PPT展示街头出现的错别字,并抽学生改正。

2、教师做出评定。

三、学些调查报告。

1、师:调查报告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

(1)、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的目的。

(2)、对调查材料做出分析,主要是统计和分类。

(3)、提出建议。

2、出示自己的作文本或其他作业本,以小组为单位对作业中出现的错别字展开调查研究,研究目的为:

(1)、追求写错别字的根源。

(2)、探求纠正、不写错别字的方法。

3、全班交流评议调查报告。

3、根据评议修正调查报告。

四、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充分认识到了错别字的危害,也知道错别字就存在于我们周围,防止和纠正错别字,应从我们做起,不写错别字,正确纠正错别字。

五、作业

自己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完整版)高中语文错别字选择题(详解)

高中语文选择题(错别字) [经典题析] 【例l】 (2004年全国高考卷甲)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梦魇春风和煦不可或缺有志者事竞成 B(置喙如日中天轻歌曼舞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C(忤逆毛骨耸然拭目以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什物荆棘丛生天随人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答案】 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出现的错别字。能力层级为A级。 A项中“有志者事竞成”的“竟”有误,应写作“竟”,错因属形近致误。“竟”意为“终于”,“有志者事竟成”意为“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C项中“毛骨耸然”的“耸”有误,应写作“悚”,错因属同音致误。“悚”意为“害怕”,“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B、D两项的词语中均没有错别字。 因为题干要求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所以这道题的正确答案为B或D。需要指出的是,该题为单项选择题,竟然出现了两个答案,这不能不说是今年高考命题中的又一大疏漏。 【例2】 (2004全国高考卷乙)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班配藏污纳垢草菅人命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B(凌厉怙恶不悛不落巢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懵懂挺而走险流言蜚语如临深渊,如履薄水

D(怄气徒有虚名鬼斧神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答案】 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出现的错别字。能力层级为A级。 A项中“班配”的“班”有误,应写用“般”,错因属同音致误。“般配”意为“结亲的双方相称”,也指“人的身份跟衣着、住所等相称”。 B项中“不落巢臼”的“巢”有误,应写作“窠”,错因属形近致误。“窠臼”意为“现成格式,老套子”。 C项中“挺而走险”的“挺”有误,应写作“铤”,错因属形近致误。“铤”意为“快走的样子”,做“走”的修饰成分,“铤而走险”意为“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 D项中四个词语均没有错别字。 因为题干要求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所以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D。 [例3] (2004年高考北京卷)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组是 ( ) A. 临摹变换莫测脉络融会贯通 D(竣工仗义直言姆指荒廖绝伦 C(影牒旁征博引辞书沓无音讯 D(裨益湮没无闻坐落娇揉造作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能力层级为A级。 A项中“变换莫测”的“换”应为“幻”,:B项中“仗义直言”的“直”应为“执”;“姆指”的“姆”应为“拇”;“荒廖绝伦”的“廖”应为“谬”。C项中“影牒”的“牒”应为“碟”;“沓无音讯”的“沓”应为“杳”。 [例4] (2004年高考广东卷)下列词语中没有行错别字的一组是 (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和徭役,进而明白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沉重负担。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理解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从而锻炼历史分析和历史概括的能力。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二、难点:分析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 〖复习并导入〗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曾以其辉煌灿烂的文明令世人瞩目和向往。古代的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从而为文明的萌生和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要了解中国古代文明辉煌灿烂的原因就必须了解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鉴于本节内容较松散,可以先让学生快速阅读各目标题,归纳出本节主要内容。然后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明白本节主要讲述了以下几方面内容:农业的起源、农耕方式和农耕工具的改进、赋税和徭役繁重、土地兼并问题、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 〖讲授新课〗 一、农业的起源 (一)学生阅读第一目,思考: 1、在远古时代,开始占据经济主导地位的是哪个生产部门? 2、请你说说有关“神农”的传说。 3、P4学习思考:为什么“神农”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有特殊的地位? (二)讲解 1、投影“神农氏”的图像及其相关传说。引导学生分析神农传说的意义以及农业在中国古代的积极作用――农业占经济的主导地位。 2、传说:①神农氏创制了原始的农具耒耜;②教导民众耕作;“神农能殖嘉谷”,反映了

公共关系学习课程教案全套

公共关系学习课程教案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 要点·难点解析 第一章的学习要点包括:探讨公共关系的定义、概念和范畴,理解公共关系的本质及完整涵义;并以此为基线来分析比较公共关系学的概念与若干相关学科概念及相关实践范畴的关系,通过这种相关性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把握公共关系这个特殊概念。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定义及其本质属性 “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的Public Relations。Public一词可译作“公共的”、“公开的”,也可译作“公众的”。Relations则宜译作“关系”。因此,中文表述可称为“公共关系”,也可称为“公众关系”。 一、公共关系的定义 1.管理说;2.传播说;3.传播管理说;4.咨询说; 5.关系说;6.协调说;7.形象说 各种公共关系的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去揭示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都有其合理性。实际上各种定义之间并不矛盾,只是侧重点不同。这些定义都有助于我们去把握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本教材赞同“传播管理说”,即“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格鲁尼格教授的这一定义科学、严谨地表述了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及其本质属性。 二、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一)公共关系本质的确定依据和方法 首先,将复杂的公共关系过程简化以后可以发现,公共关系活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组织”、“传播”和“公众”。任何公共关系活动都是由这三个要素构成的。 其次,在公共关系的这三个要素中,“组织”和“公众”分别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这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是“传播”(Communication,也译作“沟通”);而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即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组织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双向性”是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 可见,三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通过传播沟通活动所形成的信息的双向交流。据此可以给公共关系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公共关系本质上是组织机构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与沟通。”而现代公共关系是组织的一种管理职能,这种管理职能的本质属性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双向传播与沟通”是贯串整个公共关系的一条基线,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它渗透到公共关系原理和实务的各个方面,是准确理解公共关系的关键。 (二)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加以说明:

经典错别字和歇后语

元旦时,我们全家一起到历史博物馆参观「冰马桶」… 师评:有这样的东东吗?我也要去!(兵马俑) .早上起床整里「遗容」后,我们到学校集合,搭车前往垦丁毕业旅行 师评:不知道你家是哪一家殡仪馆?老师一直都不知道…(仪容) .昨晚左眼皮跳个不停,当时就觉得那是「胸罩」,果然今天皮夹被扒走了 师评:孩子,你已经这么大了吗?(凶兆) .报上说重金属污染过的牡蛎,可「治」癌… 师评:一字之差,养蚵人家翻身矣!我是不是该赶快去养牡蛎?会赚到翻哦…(致癌) .昨晚我和同学到快餐店吃晚餐,我们点了两个汉堡、「鸡块一粪」… 师评:好吃吗?鸡粪?(鸡块一份) 1. 原版: 耶利亚神秘耶利亚耶利耶利亚---<耶利亚女郎>童安格 翻版: 野驴啊神的野驴啊野驴野驴啊 疑问:为什么要拿神的野驴来唱歌呢? 2. 原版: 巨龙巨龙你擦亮眼永永远远地擦亮眼--<龙的传人>王力宏 翻版:巨龙巨龙你差两年永永远远地差两年 疑问:巨龙和谁比会永远差两年? 3. 原版: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潇洒走一回> 叶倩文 翻版: 天地悠悠锅壳重重炒起又炒落 疑问: 炒菜怎么还潇洒呢? 4. 原版: 五千年的风和雨啊------<中国人> 刘德华 翻版: 吴倩连的风和雨啊 疑问:莫非他们两个有一腿? 5. 原版: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鲁冰花> 翻版: 爷爷想起妈妈的花闪闪的泪光路边花 疑问:可怜的爷爷怎么想起妈妈的路边花就想哭呢? 6. 原版: 莫名其妙的话语,莫名其妙的话语-----<骑士精神> 蔡依林 翻版: 莫名其妙的怀孕莫名其妙的怀孕 疑问:现代年轻人的真实写照? 7. 原版: 恋上一个人就容易失了神------<恋上一个人> 游鸿明 翻版: 恋上一个人,就容易失了身 疑问:这…这….这也太容易了吧?_ 8. 原版: 她像个天仙她太美了------<没那种命> 陈小春

错别字教学案例

错别字教学案例 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汉字识记量,在此基础上安排一次有关汉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对汉字的音、形、义等各方面进行归类辨析,通过自主活动增强对汉字构造的感性认识,悟出汉字的构字规律,对提高识记汉字的效率,增强对汉字的情感有着重要意义。本单元的活动板块分成三部分,一是了解汉字的历史和使用情况,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自觉性;二是根据汉字的特点,围绕汉字的音形义诸方面展示和发现汉字之美;三是通过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唤起学生对汉字的赞美之意,使学生们更为规范地使用汉字,维护汉字的纯洁神圣。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错别字的危害,防止和纠正错别字。我从以下几项进行了教学: 一、阅读短文《一点值万金》,了解内容。 二、同桌互相交流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三、说说“一字之差”给我们的教训。 四、关于《街头错别字》: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中出示的街头标牌,说一说哪些字错了,并给予改正,然后对自己的作业本进行检查.(检查方式可以是自查,也可以是同学互查.) 五、从书本走向生活。引导他们到现实生活里去找,做生活的有心人,因为在日常生活里,很多语言现象用的就是谐音,搜集有关写错别字闹出的笑话或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例。 学生参与积极。有的学生从语文练习上搜集了:(1)古时候有一个出门在外的生意人给家中捎去家书一封,顺便请家里给自己带回需要的东西。可是当他父亲看到信时着实被吓了一回。信中写道“人家有命,你儿无命。你儿无命,难归家门。家中有命,快快送命。家中无命,快快买命。”其实这个老兄将雨伞的“伞”,错写成了生命的“命”了,闹出了笑话。

(2)从前,有位书生给自己的朋友送来了一个包裹,并附有一信。信上说:“送上琵琶请笑纳”。等打开包裹一看,却是一些枇杷。此君很幽默,立马回信曰:“枇杷不是此琵琶,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萧管尽开花。” 有的同学从电视广告上搜集了:衣衣(依依)不舍--服装广告;有口皆杯(碑)--酒类广告;一步到胃(位)--胃药广告;乐在骑(其)中--摩托车广告;百衣(依)百顺--电熨斗广告;随心所浴(欲)--热水器广告;闲(贤)妻良母--洗衣机广告;咳(刻)不容缓--止咳药广告;大石(事)化小,小石(事)化了--治结石病广告;百闻不如一键(见)不“打”不相识--打印机广告;化妆品广告:“趁早下‘斑’,请勿‘痘’留。 有的同学从 六、学生讨论:产生这些错别字的原因有哪些? 大家各抒己见,总结了写错别字的原因: 1、同音混淆:如,在、再,以、已。 1、多横少横,如,酒、洒。 2、多竖少竖,如,候、侯。 3、多撇少撇,如,或、式。 4、形近搞混:如,己、已。 5、由于心急,造成写错。 怎样做到不写错别字?再看学生提出的“纠正方法”: 1、每人准备一本错别字更正本,发现错别字及时纠正,每隔一周听写一次。 2、把自己容易混淆得子进行归纳分类,经常复习。 3、进行同音字、形近字组词造句训练。 4、同桌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及时消灭错别字。 .追寻写错别字的根源。2、探究、不写错别字的方法。

中考常见错别字集锦教学文案

中考常见错别字集锦

中考常见错别字集锦 (括弧里的字是错的) 1花簇锦(金)绣 02、群英荟(汇)萃 03、部(布)署已定 04、拼拼凑凑(揍) 05、奋(愤)发图强 06、世(事)态人情 07、和蔼(霭)可亲 08、令人恐怖(布) 09、行踪诡(密)秘 10、插科打诨(浑) 11、针砭(贬)时弊 12、晶莹(滢)剔透 13、帷(帏)幕拉开 14、值得商榷(确) 15、出类拔萃(粹) 16、破釜(斧)沉舟 17、惨(残)无人道 18、鞠躬尽瘁(粹) 19、原子辐(幅)射 20、安(按)装机器 21、残(惨)酷无情 22、入不敷(付)出 23、黯(暗)然销魂 24、披星戴(带)月 25、成群结队(对) 26、计日程(成)功 27、认识肤(浮)浅 28、酒中掺(渗)水 29、骨骼(胳)发达 30、书写潦(缭)草 31、招摇撞(装)骗 32、入不敷(付)出 33、以逸待(代)劳 34、感人肺腑(府) 35、扬长(常)而去 36、殚(惮)精竭虑 37、言简意赅(该) 38、纵横捭(俾) 阖 39、稗(裨)官野史 40、天崩地坼(折)

41、稍事耽(担)搁 42、清澈(彻)见底 43、卑躬(恭)屈膝 44、班(搬)门弄斧 45、投机倒(捣)把 46、贡(供)献巨大 47、称(趁)心如意 48、这倒(到)不错 49、自暴(曝)自弃 50、和(合)盘托出 51、灌(贯)输知识 52、墨守成(陈)规 53、物阜(富)民丰 54、并行不悖(背) 55、左右逢源(原) 56、重蹈覆(复)辙 57、浑(混)然不觉 58、中流砥(抵)柱 59、羽扇纶(伦)巾 60、英雄辈(倍)出 61、驰骋(聘)疆场 62、并行不悖(背 ) 63、玷(沾)污清白 64、发扬光(广)大 65、一张一(驰)弛 66、备(倍)尝艰辛 67、性格粗犷(旷) 68、民生凋敝(蔽) 69、横渡(度)长江 70、一筹(愁)莫展 71、欢度(渡)春节 72、步人正轨(规) 73、大有裨(稗)益 74、相形见绌(拙) 75、老太龙钟(肿) 76、堕(坠)落腐败 77、阴谋诡(鬼)计 78、刚愎(腹)自用 79、咄咄(拙)逼人 80、明辨(辩)是非 81、川(穿) 流不息 82、辩(辨)证思维 83、三番(翻)两次 84、随声附 和(合) 85、签字盖戳(戮)

中国的农业微课教案

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一节<农业> 导入:在今天的上课之前,我想问一下,中国人见面最喜欢问什么问题呀?对,吃了吗?今天我也来问一下,早饭你吃了吗?吃的什么?你吃的东西是哪个部门生产的呢? 对,农业,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出示并板书:农业 首先请看本节的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请大家齐声朗读一下 让我们带着学习目标走进今天的学习 展示种植水稻,收获小麦,采摘水果,饲养牲畜,撒网捕鱼等农业活动图片 请大家根据这些图片归纳这些农业活动的共性,说一说什么是农业? 这几位同学归纳得都很好,农业是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出示并板书: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民以食为家,我国一直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那我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农业取得了哪些成就,现在的发展状况又是怎么样呢?给大家2分钟时间,自主学习,完成以下两个问题 出示:我国历史上农业生产有哪些突出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刚才两位同学归纳的都很好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农业非常落后,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我国的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但为什么我国农业还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呢?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我国农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时间3分钟,3分钟后请各组发言人做总结发言 我国农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坚持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农作物的种类多种多样,主要可分为两类: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请大家阅读课本86-87页内容和图4-7 ,找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及分布特点 这位同学总结的非常到位,南方主要种植水稻,北方主要种植小麦,而且我们注意到小麦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那我们这里种植的是什么呢?(冬小麦) 这样87页活动一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请各发言人总结一下组内意见,2分钟后作发言 在一些农业生产条件好的地方,粮食不仅能够自给,而且能大量卖给其他地方,商品率很高,在这些地方建立了商品粮生产基地 出示商品粮生产基地图 除了粮食作物,农作物还包括经济作物,那我国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特点又是怎样的呢? 展示图片,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总结 展示畜产品图片 你认识这些畜产品吗?你知道它们一般出产在哪些地区吗? 中国是世界上的畜牧业大国,中国的畜牧业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 出示中国畜牧业分布图 请大家看图,小组合作,每组一题,5分钟后上台展示 出示题目

2020年街头记经典错别字调查报告范文

2020年街头记经典错别字调查报告范文 一、调查时间: 二、调查地点: 三、调查对象:路两边的商店 四、调查方法:实地观察 五、调查人: 六、调查报告: 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错别字,乱用错别字的现象真的是五花八门。比如:某热水器专卖店门头上写着“随心所浴”;服装店门前写着“衣衣不舍”;往前走,我又发现了一个小餐馆叫“开心食刻”;理发店门头上写着“今日说发”;药店里的广告更让人哭笑不得,明明是 ___,被他们说成了“咳不容缓”。 我觉得:虽然浴和欲、衣和依、时和食、法和发、刻和咳是同音,但意思完全不同,用错了说不定就会闹出一个大笑话,让人笑掉大

牙,可是一些商家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谋取私利,还是在写的时候故意滥用,这样给我们小孩子带来很多误解和麻烦。 调查后,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某些商家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误导大家,因为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爱汉字就是爱自己的祖国,希望大家加强对错别字危害性的认识,正确使用汉字,为我们中国的文化锦上添花。 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时时刻刻都会接触到汉字,小学生在校学习更是无时不刻与汉字打交道。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会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发生错误,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更是屡见不鲜,司空见惯。为了了解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帮助学生规范用字,我展开了调查研究。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指写得不正确的字,即写成不成其为字的字,而别字则是用其他字代替应写的字。在小学学习阶段,错别字的出现呈现正态分布的态势,即随着年级的增高,识字量增大,错别字渐渐增多,中年级即三四年级达到顶峰,五六高年级又渐渐呈下降趋势。

错别字可以说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常见病”、“疑难病”,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原因。 (1)结构复杂。汉字结构差别大,仅《新华字典》就收集了8000多个汉字,不同的结构成分约有1000个笔画之多。在1952年原 ___公布的 XX个常用字中,每个字平均有11画之多,其中在17画以上的字就有221个;每个字形体差异小,多一笔,少一笔,长一点,短一点,就成为不同的字或不成为字。例如:“未——末”,“酒——洒”。 (2)同音字多。在普通话中,有1000多个单音节同音字。如果不计声调,汉字仅有418音节,每个音节平均有同音异形常用字733个,存在一字多音(调)、一音多字的现象。例如,“纪念——纪年”,“业绩——业迹”等,都是因为音义相同或相近造成的。 (1)感知不精确,辨析不准确。小学生的知觉还比较笼统,未形成精确的分化能力。如“荆棘”写成“荆刺”,由于孩子空间知觉特别是左右方位知觉不完善,常常将字写的左右颠倒。 (2)注意不稳定,粗心大意。学生的注意力还不稳定,往往容易被那些与学习无关的外部因素所吸引从而导致出现错别字,但这些错别字大多数在注意检查的条件下自已能发现并纠正的。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寻找身边的错别字》教学实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寻找身边的错别字》教学实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 课前谈话: 师:今天现场来了那么多客人老师,同学们想不想宣传一下咱们班?(想)那我们可要趁这个机会,好好介绍一下咱们班,争取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宣读各小队口号: 金苹果小队:大家好,我们是金苹果小队。金苹果,象征着丰收,象征着喜悦。让我们共享成功,共享喜悦! 快乐少年队:大家好,我们是快乐少年队。快乐少年,勇往直前! 胜鹰小队:胜鹰胜鹰,胜利之鹰! 智慧果小队: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集体的力量大无穷,智慧的果实多又多! 师:我们503中队的四个小队联结成了一个亲密的集体,不仅在学习、生活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而且在各种活动中也是团结协作,并肩作战,充分体现了集体的力量! 一、谈话导入。 师:这两个星期,我们开展了“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经过讨论商定,我们集中开展了“寻找身边的错别字”活动,同学们还对错别字的情况作了一番调查和研究。活动之前,各小队都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幻灯出示计划表),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计划。 生:我们金苹果小队的活动计划是这样的:队长是谁?队员有那些?活动时间是几月几日?活动内容是什么?活动是怎样分工的?活动成果呈现方式有哪些? 师:大家都是按照这样的计划来开展实践活动的,是吗? 生:是! 师:很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了这么周密的计划,这一次的实践活动,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小。这节课,我们就把前面这段时间,小组活动的成果展示一下。我相信,通过课堂上的交流与共享,同学们会有更大的收获。下面,哪个小队先来展示? 二、活动展示: (智慧果小队) 生1:大家好!我们是智慧果小队。我们的任务是查找社区临街的各个店面和一些流动摊位的错别字情况。请大家随着我们的脚步一起来找找错别字吧——看看哪个同学的眼睛最尖!(逐一启动幻灯) 生1:这里哪个字是错的? 生齐:“牧丹苑”的“牧”。 生1:对了。应该是“牡”。(课件纠错)这里呢? 生齐:“前衬”的“衬”。 生1:(课件纠错)对,应该是“村”。再看这一张—— 生齐:“牡瑰”的“牡”。 生1:(课件纠错)再看这张,“安装”的“安”写成了“按”。应该把提手旁去调对吧? 生齐:对! 生1:你能发现这里哪个字错了吗?

湘教版八年级上农业教案完整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农业教案完整版 第4章第1节农业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五部门及其主要产品。 2、了解建国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我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分布。 4、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初步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了解其优良畜牧品种。 二、教学重点: 农业的概念、五部门;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分布; 我国畜牧业的种类,主要牧区的名称及优良畜种 三、教学难点: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分布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综合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人: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人说,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以农业发展为本的经济史。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2%的人口,并且基本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这是举世公认的奇迹。你们知道什么是农业吗?你们又了解多少有关农业的知识? 在屏幕上展示出课本中将农业含义分解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1)狭义的农业是指什么? (2)广义的农业包括哪些生产部门? (3)农业的五个部门各生产哪些主要产品? 设问;以下活动,哪些属于农业生产活动:A上山打野兔B野外采蘑菇C水塘养鱼(答案C) 让学生齐声朗读“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这段阅读材料。提问:读了这段文章之后,你对中国农业有什么认识? 讲述“我国农业的发展”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问:我国农业是在汁么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让学生观看一段旧中国农民逃荒讨米的录像资料,不要很长,一分钟左右。) 2.提问:近20多年来,我国主要粮食的产量变化情况如何?(在屏幕上展示“中国稻谷、小麦产量的变化”图,或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该图。) 3.查找资料,让学生对比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占有量。 4.播放录像或展示图片:春节前的农贸市场、农民居住的小楼房、农民的新生活等。 小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长,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这是举世公认的奇迹。广大农民不仅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正在向小康水平迈进,一些较发达的农村已达到富裕水平。 承转:我们都知道,建国以来,我国的耕地面积没有增加,甚至还有所减少,为什么农产品的产量能大幅度增长呢?(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 提问:为什么单位面积产量能大大提高呢? 展示:“中国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图。然后小结:建国以来我国对农业的投人逐步增加,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此外,生物技术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都使我国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 在讲述“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时,可从有关媒体上查找一些具体资料和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形成真实而具体的感受。 承转: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2.展示图片:“水稻收割”、‘小麦收割”。让学生判断:哪一幅反映的是北方粮食作物的收割情况?哪一幅反映的是南方粮食作物的收割情况?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3.设问:城市居民所食用的粮食是在城市生产的吗?(学生回答:不是。)那么你们认为是什么地方生产的呢?(学生的回答可能多样,教师略作解释,让学生初步了解商品粮基地的概念。)

公共关系学教案

《公共关系》电子教案 课程的地位与任务: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学科以建立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为主线贯穿始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没有公共关系意识的社会组织,不可能成为优秀的组织,没有公共关系能力的企业,不可能赢得社会公众的信赖而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公共关系学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承担着推动社会进步、完善各类社会组织、这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历史重任。 课程的主要特点: 1、学科新,发展快。 2、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3、综合性、多功能融为一体。 课程主要教学要求: 1、通过公共关系学的学习,要求学员掌握本书十二章内容及公共关系案例分析。 2、内容掌握层次: 重点掌握内容:要求学生深刻理解、熟练运用、全面准确表述。 一般掌握内容: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简明概述。 一般了解内容:要求学生知道、了解,以扩大知识面 3、考核内容 重点掌握内容、一般掌握内容均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一般了解的内容作为考试的次要内容。 教学进度计划: 本课程为电大公共卫生管理(本科)开设的课程,计划24课时,面授辅导时间为5月28、29、30日三天,共12章内容,每天辅导4章内容。 第一章公共关系基本概述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公共关系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2、掌握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3、知道公共关系的研究对象及学科的归属。

4、了解公共关系的研究范畴。 二、教学重点: 公共关系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公共关系概念的基本含义 1.“公共关系”一词的来源 “公共关系”一词来自英文Public Relations ,简称PR。public既可译为“公共的”,又可译为“公众的”。relations则译为关系、交往等。综合两个英语词汇的内涵和特点进行分析,将Public Relations译为“公众关系”更为确切。由于目前使用“公共关系”的译法已成了约定俗成,这里也延续这种叫法。 2.公共关系的表现形式 公共关系这一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可以得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公共关系表现为一种状态,它表现为一般的公共关系状态和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公共关系又表现为一种活动,它是由日常公共关系活动和专门性的公共关系活动构成。 3.公共关系定义 公共关系概念的基本含义是:组织机构通过有效的公共关系活动,去改善自己的公共关系状态,以达到组织自身顺利发展的目的。 公共关系的完整定义是: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与其社会公众之间建立的全部关系的总和。它发挥着管理职能,开展着传播活动。社会组织通过有效的管理,旨在谋求组织内部的凝聚力与组织对外部公众的吸引力;通过双向的信息沟通,旨在争取社会公众的谅解、支持与爱戴,谋求组织与公众双方的利益得以实现。第二节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1.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指各种类型的社会群体,它包括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军事组织、宗教组织等。这些组织都是公共关系的活动主体。 2.公共关系的客体--社会公众 公众是社会组织开展各项公共关系工作的活动对象。公众是指任何因面临某个共同问题而形成的,有着某种共同利益,并为某一特定组织的工作产生互动效应的

年中考语文错别字集锦素材

中考错别字集锦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在芜湖市区东北角,有几座互相依偎着的赫色山峰,流光溢采。逶迤的山势蟠结幽邃,象一条游动的火龙,呈现在人们眼前。这就是干将、莫邪铸剑的遗址,也是世界上最早锻钢的地方。传说干将历尽艰辛铸成雌雄二剑,却得知楚王必将怒其铸剑迟缓而杀他,故藏剑不献,留给其子,希望他为父报仇。后人众说纷纭,鲁迅曾据此写成《故事新编?铸剑》。 ①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2分) 逶迤( ) 幽邃( ) ②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错别字:采改正:彩 错别字:象改正:像 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 )。(3分) A.寒暄刻不容缓儒雅察言观色 B.伦理无精打采急燥励精图治 C.跌宕巧妙绝仑殉私陈规陋习 D.恻隐闻名遐迩云霄涣然一新 3.下列加点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B )(3分) A.2009年7月1日,学贯中西、德高望众的季羡林、任继愈走了,在一个需要大师的国度,遭一个大师稀缺的年代,一天之内陨落两颗巨星,学界同悲、举国痛惜。

B.美丽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特长”,所以平凡的你不必自卑,即使是黯然失色的岁月,一样会被你的“特长”映亮。 C.凭借“健康重庆”建设的丰硕成果,我市在2014年第五届全国体育大会的主办权竞争中略胜一酬,成为赢家。 D.5月9日,“蓝色经典—— 天之蓝”杯第14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团体总决赛落下帷幕,空政文工团代表队荣鹰一等奖。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沾污诘问忧心忡忡暗然失色 B.啜泣狼籍苦心孤诣义愤填鹰 C.斑澜阔绰长途跋涉迫不急待 D.制裁恻隐根深蒂固微不足道 (A.玷污黯然失色B.狼藉义愤填膺C.斑斓迫不及待)(3分)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3分) A.渡假蜂拥而至安祥低回婉转 B.松弛变幻多姿藉贯提纲擎领 C.提炼不可明状恬静通宵达旦 D.气概迫不及待和谐融会贯通 6.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D)  A.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棵。  B.天上的云,真是资态万千,变化无常。

《错别字》教案

一点值万金 芦山县大川中心校李威教学目标 1、认识错别字产生的危害,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2、了解汉语中出现的错别字的原因。 3、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汉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汉字。 教学准备 1、从学生的作业本中收集错别字。 2、搜集关于“错别字的教训”的故事。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别字。 1、这些是同学们在作业的过程中常出现的错别字 爱带()白晰()爆乱()报筹()暴炸()辩析()恶耗()材华() 翱游()娘两()雕彻()陷井()明片()吉详()肖象()开消() 绉纹()躁热()肿涨()振撼()渲泄()宣染()延申()欧打()

拥带()煤碳()按磨()爆躁()喝采()贮立()座落()2、动手修改错别字 爱带(戴)白晰(皙)爆乱(暴)报筹(酬)暴炸(爆)辩析(辨)恶耗(噩)材华(才) 翱游(遨)娘两(俩)雕彻(砌)陷井(阱)明片(名)吉详(祥)肖象(像)开消(销) 绉纹(皱)躁热(燥)肿涨(胀)振撼(震)渲泄(宣)宣染(渲)延申(伸)欧打(殴) 拥带(戴)煤碳(炭)按磨(摩)爆躁(暴)喝采(彩)贮立(矗立)座落(坐) 二、学习“阅读材料3” 1、师导:同学们,正确使用汉字,规范汉字到底有何重要?请默 读《一点值万金》。读完后与同学交流一下感受。 2、学生默读材料。 3、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并谈谈感受。 4、从身边事例体会错别字的危害: (1)师导:“一点值万金”是多么深刻的教训啊!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教训还有很多很多。 (2)师生畅谈自己搜集到的关于错别字引起的教训的故事。 (3)教师讲述《一字毁千军》、《切除十指》、《记暑假里的一件事》等小故事。 (4)交流听后的感受。

中国的农业教案

《中国的农业》教案 王立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农业的基本概况; 过程与方法木目标:通过地图探索我国农业部门的分布,种植业的分布,提高读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我国的农业特点,形成正确的农业发展观念。 【重难点】 重点:农业分布;难点:农业分布的原因分析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农业的资料、图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读图分析法; 3.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结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 导入在上课之前我想问一下,我 们中国人见面之后最常问的 问题是什么? 那么我也问一下,大家都吃 了吗? 吃的什么呢? 那这些吃的东西都是由哪个 部门生产的呢? 农业,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 内容《中国的农业》。回答:吃饭了 吗? 吃的。。。饭。 板书中国的 农业 一、农业的定义提问: 现在请大家说说在自己 的生活中有那些是来自农业 的呢 大家可以从三个角度来 考虑,吃、穿、用。 好了,现在请同学回答一 下。非常好。回答:书桌等等

总结归纳: 可见农业所提供的都是我们生活中所必需的最近本的用品。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过渡过渡: 那么说了半天,到底什么是 农业呢?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在书上 找一找这个定义。 请A同学来回答, 好,培养动植物的劳动部门 叫农业。 那么什么样的部门才能算是 农业呢? 只有和种某种植物,养某种 动物才可能算是农业。回答:动植物板书: 种植 养殖 定义总结: 按照动植物的生长规律进 行同行或人工培育来获得产 品的生产部门就叫农业。 二、农业部门的分类请大家读农业地区分布图, 总结这些部门都分布在什么 地方? 读图归纳: 种植业分布: 种植业: 牧业: 林业: 渔业: 三、种植业的分布种植业是最主要的农业部 门。 从南北方农业分布图,找出 粮食,糖料,经济作物分布。 读图找出粮食 作物分布: 小麦水稻: 棉花: 甘蔗甜菜: 油菜: 从南北方作物分布图,填写 课本上秦岭淮河半杯农业差 别表格。 根据地图及其 说明,填写表格 题:横断山区农业垂直差异 的原因。 回答: 因为随着海拔 高度的变化,水 热条件出现巨 大差别。 四、因地制宜正是因为这样,农业的发展 要因地制宜。

错别字素材

容易写错的字 (括号内为借字) 双音节 安.装(按)痉挛.(孪)重叠.(迭)更迭.(叠)修葺.(茸)宣.泄(渲)九州.(洲)脉搏.(博)精粹.(萃)震撼.(憾)打猎.(腊)沉湎.(缅)松弛.(驰)妨.碍(防)辐.射(幅)气概.(慨)粗犷.(旷)凑合.(和)竣.工(峻)严峻.(竣)杀戮.(戳)平.添(凭)青.睐(亲)赝.品(膺)即.使(既)迁徙.(徒)赃.款(脏)寒暄.(喧)蘸.水(醮)堆积.(集)锤炼.(练)谱.写(普)携.手(协)斑斓 ..(澜)娇.艳(骄)纯粹.(瘁)潮汛.(讯)干燥.(躁)急躁.(燥)钻.研(专)接洽.(恰)经.典(精)霎.时(刹)畸形(奇)严厉(历)隐蔽(弊)陡峭(俏)和谐(合)和煦(熙)嘹亮(缭)渺小(缈)事迹(绩)遗憾(撼)热枕(忱)遐想(暇)震撼(振)蓦然(暮)安详(祥)斑斓(澜)娇艳(骄)携手(协)恩赐(锡)喧嚣(暄)桥梁(粱)安祥(详)旋律(弦)宣泄(渲)覆盖(复)覆灭(复)家具(俱)欣赏(尝)谜团(迷)偶尔(而)擅长(善)打蜡(腊)诵读(颂)坐落(座)精简(减)装帧(祯)增值(殖)夜宵(霄)编纂(篡)蛰伏(蜇)表率(帅) 三音节 舶.来品(泊)候.车室(侯)挖墙脚.(角)水笼.头(龙)度.假村(渡)明.信片(名)大拇.指(姆)捡.回来(检)一刹.那(霎)三部曲(步)哈密瓜(蜜)坐月子(做)入场券(卷)笑眯眯(咪)老两口(俩)荧光屏(萤) 四音节 甘拜下风(败)自暴自弃(抱)针砭时弊(贬)一筹莫展(愁)川流不息(穿)一副对联(幅)言简意赅(骇)食不果腹(裹)一如既往(继)草菅人命(管)矫揉造作(娇)一诺千金(斤)不胫而走(径)脍炙人口(烩)脍炙人口(灸)死皮赖脸(癞)蓝天白云(兰)鼎力相助(立)黄粱美梦(梁)美轮美奂(仑)美轮美奂(换)蛛丝马迹(蚂)萎靡不振(糜)萎靡不振(震)一鼓作气(股)一鼓作气(做)迫不及待(急)墨守成规(默)呕心沥血(沤)出其不意(奇)声名雀起(鹊)有恃无恐(持)炙手可热(灸)旁征博引(证)滥竽充数(芋)金榜题名(提)额手称庆(首)罄竹难书(磬)再接再厉(励)扑迷离朔(溯)重蹈辙覆(复)风尘仆仆(朴)工于心计(与)虎视眈眈(耽)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纠正错别字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纠正错别字 在语文教学中,常常会有部分学生因各种原因易写错别字。如果不及时纠正,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如何纠正学生的错别字是语文教师时常会遇到的问题,现在我就这一问题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弄清原因,纠正错别字 教师要认真细致地调查分析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选择相应的对策,及时给予纠正,学生才能记得牢、记得深。有的学生由于在识字时注意力不集中,随手用形近字来代替;有的学生在观察字的结构时,没有看清,把左右结构的字写成上下结构,或把上下结构的字写成左右结构的字;有的学生多写或少写笔画,有的学生时对时错……出现错别字,教师要热心地鼓励他们去发现到底错在什么地方,让他们多看,自觉发现错别字,自我纠正,不能拖延时间任其发展。 二、采用个别纠正和集体纠正相结合的方法 下面我着重谈谈纠正错别字的几点方法,即一读、二看、三数、四区别、五组词。一读,就是读准字音,识其意思,以达到记忆为目标。二看,就是要看清字的结构,要写的字是什么结构,绝对不能错位,错位就是错字。在听写词语时用同音字代替,就是别字。三数,就是在识字时要数笔画,不能多笔画,也不能少笔画,更不能变笔画。四区别,就是对形近字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它们不同点,以达到正确书写的目的。例如:有的学生把“约”字写成“幻”字,一读音,就是分别这两个字的注音,即为“yuē”和“huàn”;二看,就是这两个字都为左右结构,“约”字左为绞丝旁,右为“勺”,“幻”左为“幺”字旁,右为“ ”;三数,就是用数笔画的方法,“约”为六画字,“幻”为四画字;四区别,就是从读音、结构、笔画及笔数来加以区分;五组词,就是“约”组成“约束”或“节约”,而“幻”可组成“幻想”或“梦幻”。这样,这两个字就弄清楚了。 三、同音字纠错 小学生在写语句或组词时,由于掌握的字少,加上容易忘记的特点,往往把同音字拿来顶用,这样就出现了别字。解决这类别字,首先要让学生弄清词语的意思,根据意思再确定该词语中应写的字。例如写“忧患”一词,有部分学生写成“优患”,在点拨学生时,我是这样区别的:“忧患”一词的意思是“困苦患难,忧心忡忡”,一般指人因外界原因,心中产生紧迫感,所以“忧”与人的心理活动有关,左边应是竖心旁;“优”是优秀或优劣,与人的工作有关,它的左边应是“人字旁”。这样学生就区别开了,而且记得比较清楚、牢固。 总之,纠正错别字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纠正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阅读原文。”

新闻常用错字一览表

新闻常用错字一览表 A 1.“安装”不要写成“按装”。 2.“安详”不要写作“安祥”。 3.“艾滋病”不要写成“爱滋病”。 4.“黯然”不要写作“暗然”。 B 5.“按部就班”不要写作“按步就班”,“按部就班”的“部”指门类。“三部曲”不要写作“三步曲”,“三部曲”的“部”指部分。 6.在表达埋怨这个意思的时候,不要把“抱怨”写成“报怨”。 7.“报道”与“报导”读音不同,提倡用“报道”。 8.“爆发”与“暴发”。“爆发”指因爆炸而发生,如“火山爆发”;“暴发”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疾病等。非典作为一种急性流行病,应用“暴发”。另,在用于社会事物时,“爆发”指像爆炸一样突然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又用于表示力量、情绪等。“暴发”也指突然得势或发财,多含贬义。 9.“辨”与“辩”。凡与区别、辨别、分辨有关的,用“辨”不用“辩”;凡与言辞、辩论、辩解有关的,用“辩”。如“分辩率”应为“分辨率”;“被告辨护律师”应为“被告辩护律师”。“辨明”与“辩明”、“辨证”与“辩证”等含义不同,适用对象也不同,如“辨明是非”是指辨别清楚是与非;“辩明事理”是指辩论清楚道理。

中医所说的“辨证施治”(区别病人的不同征候进行治疗)显然不能用“辩证”。 10.“表明”一般指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标明”指做出记号或写出文字。 11.“表率”一般不写作“表帅”。作动词时,用“统率”不用“统帅”;作名词时,用“统帅”不用“统率”。 12.“部署”不要写作“布署”。 13.“备加”“倍加”“备受”“倍受”都是可用的词,其中“倍”与“备”主要区别在所表示的程度不同。“倍”指加倍,有更加、格外的意思,如“信心倍增”“倍感亲切”“倍思亲”。“备”是表示完全,有极而言之的意思,如“艰苦备尝”“关怀备至”“备受欢迎”“备受青睐”。 14.“倍”字不能用于表示减少的场合。“减少了一倍”是错误的用法,应写作“减少了一半”“减少了50%”或“减少了五成”。 15.“薄”与“簿”。如“接警记录薄”应为“接警记录簿”;“对薄公堂”应为“对簿公堂”。“薄”指单薄;也指轻视、看不起,如厚此薄彼;也可指迫近,如日薄西山。“簿”指本子、账本,如发文簿。“练习簿”不能写作“练习薄”。 16.“拨”与“拔”字形差异不大,容易出错。如“财政拔款”应为“财政拨款”;“拔通电话”应为“拨通电话”。 17.“板”与“版”。“板”特指较硬的片状物体,如板凳、板车,也可引申用来形容呈片状的物体,如“板块”;“版”本义指文

纠正错别字 教学设计

纠正错别字(三年级语文活动课) 活动目的 教育学生认识正确使用汉字的重要性,明白一些产生错别字的原因,养成正确使用汉字的习惯。 活动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参赛,答题人人参加,抢答题由每个小组反应最快的回答。 2.按照评分标准给各小组打分。 活动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笑话吗?那先听老师给大家讲个笑话。题目叫《故人与敌人》。 星期天一大早,小粗心的爸爸妈妈有事出了门,留下小粗心看家。中午,他爸爸的朋友来了不见他爸,便约好下午三点再来,不一会儿,小粗心的同学豆豆跑来找他说:“小粗心,今天少年宫有科技活动,咱们去参加,好吗?”小粗心有些犹豫:“不行,我得看家。下午有一个叔叔要来找我爸爸妈妈.”豆豆出点子说:”我们不是刚学完写留言条吗?给你爸爸妈妈留张纸条不就得了。”于是小粗心便留下纸条和豆豆一起去了少年宫。小粗心的爸爸妈妈回家一看纸条,“下午三点有敌人要来。”小粗心的爸爸妈妈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出,他爸爸连忙给保卫处拨了电话,告诉他们将有敌人来自己家。下午挂钟刚敲三下,门铃便响了,小粗心的妈妈吓得汗毛根根竖起,爸爸呢,从猫眼儿往外一看,门口站着的是他的老同学,连忙去开门。原来小粗心在纸条上把“故人”写成了“敌人”。 这当然只是个笑话,但在生活中也确实存在着这样的笑话,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上一堂活动课《纠正错别字》。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最后累计积分,一比高下。同学们,对自己有信心吗?我们先介绍一下各位参赛队。 猛虎队猛虎猛虎,百兽之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雄狮队雄狮雄狮,不败之师,胜算在握,惟我必胜。 巨龙队巨龙巨龙,东方神龙,胸有成竹,稳操胜券。 雏鹰队雏鹰雏鹰,展翅高飞,比出风格,赛出水平。 二、纠正多一笔或少一画的错别字竞赛活动 1、我们首先进行第一轮比赛,划出下面词语中写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每一队10道题目,一人做一道。前一桌做好马上往后传。做对1道得10分,最快的小组另外加5分,第二名加3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